空间电子技术杂志社
分享到:

空间电子技术杂志

《空间电子技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与研究、技术报告、设计与测试、新技术新工艺、信息与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7135
  • 国内刊号:61-1420/TN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7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6
  • 综合影响因子:0.379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空间电子技术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空间电子技术杂志微波技术

基于阵列赋形的去卫星AIS消息碰撞方法

摘要:岸基AIS系统覆盖范围在40海里左右,卫星AIS系统有效的解决了岸基AIS系统覆盖范围小问题,但是存在着不同SOTDMA单元的消息碰撞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赋形的卫星AIS系统去消息碰撞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相同接收技术情况下,该方法碰撞概率仅为传统方案的25%。
6-10

微波能量传输垂直验证系统设计及波束收集效率分析

摘要:文章给出了基于浮空气球的全面验证空间太阳能电站微波能量传输工作模式、功能和效率的垂直验证系统,该系统还可用于验证临近空间浮空平台微波输能相关关键技术。系统中发射天线为近似高斯分布的平面微带天线阵列。利用理论传输公式和辐射场积分方法分别计算了波束收集效率,本系统的波束收集效率可达94%。与均匀分布的计算结果相比,本系统的波束收集效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11-14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在平流层飞艇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临近空间平流层飞艇采用较多的储能电池方案的不足,提出以微波能量传输技术作为平流层飞艇能源的补充解决方案。首先介绍了微波能量传输技术的概念内涵、研究进展;然后分析了平流层飞艇的能源需求;最后着重讨论了一种微波能量传输供能的平流层飞艇设想方案,为平流层飞艇能源问题攻关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15-19

电容器和螺绕环运动时电磁场的能量

摘要:文章依据电磁场的相对论变换,计算了有填充介质的电容器和螺绕环在特定方向运动时电磁场的能量。计算结果表明该电磁场的能量与其静止时能量的比率不仅与其运动速率和运动方向有关,还分别与其各自填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有关。
20-23

星载微波光子铌酸锂调制器变频技术研究

摘要:文章介绍了星载微波光子变频技术的技术类型、特点和应用背景。对比分析了几种典型微波光子变频方案,研究了基于串联铌酸锂调制器的变频器原理,提出了一种星载LN-MZ微波光子变频技术方案,并仿真验证该变频方案的性能,为新型星载微波光子变频方案设计及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4-28

一种微波直接调制器的设计研究

摘要:QPSK是目前光学遥感卫星、微波遥感卫星及载人航天数据传输中经常选用的一种调制方法,电路实现比较简单,微波直接调制,具有频谱利用高、地面接收复杂度低、体制通用等优点;实现方式上,采用微波直接调制可以使系统简化、高效。文章采用ADS仿真软件中的三维仿真结构对一种基于MIC的微波直接调制电路进行建模和仿真,得到了更接近实际电路特性的仿真模型,提高了设计精度,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9-34

矩形槽二次电子产额的解析模型

摘要:二次电子发射现象由于在现代分析仪器及微波器件中的重要影响,一直以来是物理电子领域研究的基础和重点。表面形貌是影响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关键参量,但目前对于金属二次电子产额(secondary electron yield,SEY)与表面形貌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尚十分欠缺。矩形槽结构由于具有显著降低二次电子产额的特性,是加速器、高功率微波源等广泛应用的抑制结构,文章分析了表面结构特征对二次电子出射的遮挡作用和再入射过程,从理论上推导了电子正入射矩形槽结构时的二次电子产额。通过Monte Carlo模拟和实验结果的对比,所获得的解析模型均能很好的与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35-37

电磁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在空间大功率导电旋转关节的应用

摘要:空间大功率导电旋转关节是平台式空间太阳能电站中的关键部件,用于实现电池阵对天线阵的电力传输以及对日跟踪功能。传统的接触式导电旋转关节采用电刷滑环的方式进行功率传输,存在机械磨损以及容易导致空间放电等问题;磁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一个代替传统滑环式输电方式的很好选择。文章在现有空间导电关节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耦合式空间大功率导电关节的方案并进行了初步的设计,该方案可以满足空间太阳能电站的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的需求,可作为未来空间大功率电力传输技术的新方向。
38-43

无线供电技术在星载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文章介绍了无线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剖析了基于磁场耦合谐振技术的无线供电方案的基本结构,建立理论模型。结合典型星载电子系统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星载电子系统的无线供电方案,以双天线的方式同时实现无线供电和数据通信,可为未来星载电子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44-49
空间电子技术杂志空间天线

星载半刚性自回弹天线反射器在轨热变形分析与优化

摘要:为了分析和保证半刚性自回弹天线在空间热交变环境下的型面精度,文章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自回弹天线在轨热变形情况进行了仿真与优化。充分利用了反射面构型的圆对称性特点,提出了一种对反射面筋条采用各向同性铺层、反射面根部边界采用圆对称约束的优化设计方案,确保了反射面结构的在轨热变形在0.4毫米以内。
50-55

一种提高星载宽波束天线电性能分析准确性的方法

摘要:星载宽波束天线是星载天线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宽波束天线安装在卫星平台上的整星性能分析是工程上一项难题,常规的电磁计算方法在计算速度与精度上均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文章给出了一个星载天线整星性能分析的实际案例,通过两种不同的电磁计算软件,采用不同电磁计算算法进行相互验证,提高了天线电性能分析的准确性,并通过了实际工程应用的考核。
56-58

导航天线相位中心与卫星质心的偏差对伪距误差的影响分析

摘要:导航卫星为了实现星地双向时间比对需要进行伪距测量,进行伪距测量时需要应用星历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误差源进行修正。导航天线相位中心与卫星质心之间的距离影响测距精度,其中纵向距离相对较容易进行修正,而横向距离相差越大,对测距误差的影响就越大。文章从天线相位中心与卫星质心之间的位置关系出发,分别给出了静止轨道导航卫星和存在偏航的导航卫星上天线相位中心与卫星质心之间横向差值和纵向差值对测距误差的相应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用户机星历归算修正方案,为用户最终得到较好的测距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导航天线相位中心远离卫星质心所带来的伪距误差可以有效修正,这样也为导航卫星平台上能够存在多种用途的导航载荷及导航天线提供了理论基础。
59-63
空间电子技术杂志通信与导航

空间无线Ad hoc网络切换管理及性能优化

摘要:对地观测系统已经从单一平台发展成为多星组网系统,基于星间链路的卫星组成了一个空间无线Ad hoc网络系统。在卫星运动的过程中,不同的卫星与地面站在不同的时刻连通,需要解决卫星网络的移动管理和切换问题。文章分析了空间卫星网络移动性特性,探讨了几种卫星网络移动管理方案,并结合网络交叉层设计方法优化移动管理及切换性能,并进行仿真分析。
64-67

基于CCSDS协议的临近空间信号跟踪技术性能分析

摘要:CCSDS(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协议作为目前通用的临近空间链路协议,广泛的应用在临近空间的数据通信中。文章详细介绍了本协议下的信号体制,并针对该信号体制,分析了目前2种跟踪方法(PLL及EKF)的性能,实现了相应的MATLAB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扩展卡尔曼滤波法(EKF)相较于锁相环(PLL)有更高的跟踪精度和更大的动态适应范围。
68-72

临近空间太赫兹双基反隐身雷达研究

摘要:隐身目标对我国领空构成极大威胁,文章提出了基于临近空间低速作战平台的双基太赫兹雷达反隐身思路。以对抗典型隐身目标F-117A为例,利用太赫兹频段的反隐身特性,对比了单基与双基太赫兹雷达最大探测距离,验证了临近空间双基雷达反隐身的有效性,并对临近空间双基雷达的系统构成部署方式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不同布站方式对最大探测距离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它在未来防空作战中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对临近空间太赫兹双基雷达反隐身部署有现实意义。
73-76

合成孔径雷达小型卫星进展

摘要:随着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的发展,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小型化将成为未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为探讨合成孔径雷达小型卫星的进展及发展趋势,文章调研了国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发展现状,结合适用于小卫星的合成孔径雷达载荷的天线体制,提炼总结出未来合成孔径雷达小型卫星以高分辨率与宽覆盖、多极化与多模式、编队与组网运行、星上实时处理、SAR与光学载荷共存、SAR与数传一体化设计等技术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可以为合成孔径雷达小型卫星的设计提供方向性参考。
77-82

星地量子保密通信进展

摘要:量子通信的全球化过程需要地面与星地之间的通信链路,地面量子通信网络已经处于试验向应用转化阶段,目前需要重点突破星地之间量子保密通信;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实现是量子保密通信得以全球化应用的基础,利用卫星进行单光子或者纠缠光子的分发,其传输距离将突破现有的大气环境中100公里以及光纤的200公里的传输距离的限制,从而为全球量子密钥分发的实现做准备;量子通信新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为量子通信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同时这项技术可以为深空激光通信、单光子通信、星潜通信等新兴的量子技术提供技术支持。文章就量子通信的发展现状、新技术手段做了详细的介绍,讨论了量子通信可能的应用空间。
83-88

一种利用通用仪器实现高速率数传信号产生的方法

摘要:在新一代中继卫星系统验证试验中,需要模拟不同频段的高速数传信号,这些数传信号的调制方式有BPSK、QPSK以及8PSK,对应的码速率有1Mbps-300Mbps不等。根据上述需求,提出一种利用信号源、任意波形发生器等核心仪器产生多种调制方式、多种速率的卫星数传信号实现方式。这种方法主要通过Matlab编写二进制bin文件输入给任意波形发生器,任意波形发生器将收到的文件以波形的方式输出给矢量信号源进行调制,最终得到所需信号。经过实验室测试以及实际试验验证,该方法获得的数传信号系统搭建简单、通用性强,同时节约了大量用于专用地面测试设备的科研经费。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