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32-1214/S 国内刊号
  • 1002-1302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江苏农业科学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江苏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农业产业化、植物保护、园艺、畜牧兽医、特种种养、水产养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江苏农业科学 2011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专论
关于建立江苏省农业重大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体系的思考1-2

摘要:极端气候导致生物灾害暴发和频发,生产方式变化引致灾害种类演替和灾害加重,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农业生产目标客观造成生物灾害防控的新压力,市场大流通扩大了生物灾害成灾范围和致灾概率是近年来江苏省农业生物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列举了现阶段江苏省农业重大生物灾害的主要类型,提出建立农业重大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体系的对策建议。

国外设施农业智能化发展现状、基本经验及其借鉴3-5

摘要:简述了国外设施农业智能化发展现状、趋向和基本经验,提出借鉴国外经验,推进我国设施农业智能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关键技术和对策建议。

江苏省大豆生产发展历史、现状与前景分析6-9

摘要:对江苏省大豆生产与发展的历史、目前科研与生产及加工现状、大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育种者和生产者提供参考。

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10-15

摘要: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包含着小麦族中一半以上物种,含有小麦育种中需要的大量抗病和抗逆基因,为麦类作物的改良和育种及提高牧草品质提供了很好的基因资源。从属间和属内关系看,小麦族中含有St基因组的植物的系统学关系存在争议。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进化地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的存在问题、研究内容和方法的进展,目的是为理清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复杂的分子系统学关系以及进一步揭示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的杂交-分化和进化模式提供基础和新的线索。

植物基因组学在育种实践上的研究进展16-18

摘要:在人类有目的的作物选育过程中,新的等位基因不断地积累。在分子水平上对这些等位基因的理解已经促成了新的QTL作图方法,也促进了相关基因的单倍型多重性。引起QTL变异的有限几个数量性状核苷酸(QTN)已有报道,但是随着遗传不平衡和为QTL精确作图和克隆作准备的候选基因的采用,这些等位基因的发现速度将有望获得提升。引起QTL变异的其他的方面也有所研究,这些研究将对作物性状的数量遗传的分子基础作出贡献。尽管有如此的进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育种上的作用最终还将依赖于基于数量变异的遗传模型。

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生物技术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基因组片段2的克隆与分析19-23

摘要:为了探讨呼肠孤病毒科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基因的遗传与变异,通过RT-PCR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苏州株(BmCPV-suzhou)的S2片段进行了分段克隆,对各克隆的测序结果进行拼接,获得了S2片段的全长序列。分析显示,BmCPV-suzhou S2片段的全长为3 854 bp(GenBank登录号:GQ924586),含有1个3 678 bp的编码RDR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并分别在5′和3′端发现了保守序列AGUAA和GUUAGCC。RDRP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BmCPV-suzhou与BmCPV-china、BmCPV-1、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CPV-1(LdCPV-1)、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CPV-1(DpCPV-1)、舞毒蛾CPV-14(LdCPV-14)、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CPV-14(HaCPV-14)的相似性分别为99%、97%、94%、94%、54%、55%。基于RDRP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mCPV的不同株系与LdCPV-1、DpCPV-1聚为一类。

链霉菌B221降解角蛋白的扫描电镜观察24-26

摘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链霉菌B221在固体发酵条件下,菌丝与羽毛的相互作用,对比酶作用后羽毛结构,深入了解菌状微生物降解角蛋白机制及菌丝在降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灭菌处理过程有助于降解启动,链霉菌B221菌丝穿透作用在降解前期明显,菌丝穿透羽毛表面,沿羽毛纵向生长,大面积剥落羽毛表面,角蛋白酶活力在前4 d较高,生物量在第4天达到最高,水溶性物质与可溶性蛋白在整个降解过程中的变化与酶活力变化不完全一致。链霉菌B221降解角蛋白过程中机械作用起重要作用,菌丝的生长压力穿透且剥落羽毛表层结构,更多酶作用位点暴露出来,极大提高酶解效率。

LAMP和巢式PCR检测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比较27-30

摘要: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原之一,也是其他一些重要经济虾类的主要病害,但是目前没有相应的有效治疗药物。为了减少WSSV对克氏原螯虾的危害,及早发现病原,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笔者开展了以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法检测克氏原螯虾WSSV的研究,并且与灵敏度非常高的巢式PCR检测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LAMP法可以快速、灵敏、特异性地检测克氏原螯虾WSSV,其灵敏度与巢式PCR相比,高出约500倍,且不需要专用的PCR仪,是检测WSSV的一种理想方法。该结果也为其他虾类的WSSV检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方露地杜鹃DNA的提取31-32

摘要:采用改良CTAB法和改良SDS法对照白杜鹃DNA进行提取,结果表明:改良SDS方法提取的杜鹃花总DNA不仅带亮,而且比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杂质少;采用幼叶比功能叶提取的DNA质量好。

利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观赏贝母ISSR-PCR反应体系33-36

摘要: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观赏贝母ISSR-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模板DNA、引物、Mg2+、dNTP、TaqDNA聚合酶的浓度)在4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用Mnitab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建立的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模板DNA10 ng、引物0.5μmol/L、Mg2+2.5 mmol/L、dNTP 0.20 mmol/L、TaqDNA聚合酶2.0 U。对观赏贝母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进行了梯度退火试验,得到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7.9℃。

山鸡椒ISSR扩增条件的优化36-38

摘要:采用改进的SDS法提取山鸡椒基因组DNA,利用单因素试验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用量、TaqDNA聚合酶用量、BSA浓度、引物用量进行筛选和优化,得出了适用于山鸡椒ISSR分析的扩增条件:10μL PCR反应体积,1×Taq酶配套缓冲液(200 mmol/L Tris.HCl,pH值8.8,100 mmol/L KCl,1%Triton X-100,100 mmol/L(NH4)2SO4,15 mmo1/L MgCl2),0.8 UTaqDNA聚合酶,16 ng模板DNA,6 pmol引物,0.3 mmol/L dNTP,1.75 mmol/L Mg2+。利用优化反应体系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引物对21个山鸡椒个体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107个位点,其中,91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5.05%,Nei指数为0.361 3,Shannon信息指数为0.522 1,表明山鸡椒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

半定量RT-PCR检测PERVmRNA在姜曲海猪不同器官与组织中的表达39-41

摘要: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为反转录病毒科哺乳动物C型反转录病毒属成员,它以前病毒DNA的形式整合进猪细胞基因组中,并随细胞染色体复制而复制。本试验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姜曲海猪的肝、心、胰、脾、肺、胆、腿肌等器官与组织中PERV基因3种亚型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器官与组织中,PERV-A在肝中表达丰度最高,胰中表达丰度最低;PERV-B和PERV-C均在腿肌中表达丰度最高,脾中表达丰度最低。

稻水象甲体内侵染Wolbachia的WO噬菌体的检测42-44

摘要:WO噬菌体是以节肢动物体内的Wolbachia为宿主的专性细菌性病毒。本研究运用PCR扩增的方法,在稻水象甲体内的Wolbachia中检测到了WO噬菌体。由此可知,在稻水象甲体内有WO噬菌体存在。

肝包虫囊周肝组织遗传特性分析44-47

摘要:为了研究肝包虫囊周肝组织的遗传特性,使用RAPD技术对病旁肝脏组织和外囊组织基因组DNA进行检测,以期获得病灶组织中基因变化的信息。结果显示,在病旁肝脏组织基因组DNA中,出现了一些多态性位点的缺失和部分多态性位点的增加;在外囊组织DNA只出现了多态性位点缺失的现象。

寄生疫霉ParA1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48-51

摘要:本研究构建ParA1蛋白真核表达系统,通过诱导表达、镍柱纯化等途径,获得具有高生物学活性的ParA1蛋白。将末端含6×His-tag的parA1基因整合到酵母胞内表达质粒pPICZ-A上,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PICZ-A::parA1-His。重组表达质粒用BstX I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至毕赤酵母菌KM71H中,经含抗生素Zeocin的平板、MD平板筛选和PCR分析,鉴定得到阳性克隆。甲醇诱导重组酵母菌中ParA1蛋白表达,然后用镍柱纯化表达产物。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发现,纯化后收集的蛋白电泳条带清晰单一,浓度约为75 mg/L。生物学活性检测表明所得的ParA1蛋白有较高生物学活性,在稀释6 000倍后仍可以强烈诱导烟草产生过敏反应。

利用Taq酶快速标记绵羊MHC区段BAC文库混合型探针51-53

摘要:对限制性内切酶BseDⅠ酶切产物DNA 3′端进行32P末端补齐的Klenow大片段标记法进行改进,采用Taq酶进行快速标记,初步比较了两者探针制备和杂交的条件。探针纯化后放射自显影检测,结果显示酶切结果与软件分析一致,纯化后探针分布在0.3~2 kb之间,纯化回收效率较高。探针的分布合理,质量较高。采用阳性对照进行杂交证明改进方法简便可行。

南京椴组织培养中污染控制的研究54-55

摘要: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消毒方法对南京椴腋芽外植体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南京椴组织培养中污染控制的难度不同,3—4月份污染控制容易,采用安利消毒液处理10 min、84消毒液消毒10 min、HgCl2处理12 min,可控制污染率在3.33%,平均诱导率达到79.10%;6—7月份污染控制较为困难,采用安利消毒液处理10 min、84消毒液消毒10 min、HgCl2处理18 min,可控制污染率在10.00%,平均诱导率达到92.26%;9—10月份,采用安利消毒液消毒10 min、84消毒液消毒10 min、HgCl2处理12 min,可控制污染率在13.33%,但这一季节的诱导率较低,平均为36.00%。

融合蛋白辅助筛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6-58

摘要:通过分析已获成功的融合蛋白实例,提出融合蛋白是由能同时在机体内发挥作用的2个或多个蛋白演变而来的假设。根据这种假设,提出以协同作用、联合作用、相互作用及相同途径为基础,设计筛选融合蛋白组成蛋白算法的构想,并设计实现了该系统。经验证表明,通过系统算法获得的2个蛋白质匹配值与其是否在同一簇和是否相互作用有显著关联性,说明该系统可发展为融合蛋白质筛选的辅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