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省级期刊

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 23-1421/R 国内刊号
  • 1008-0104 国际刊号
  • 0.6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是佳木斯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佳木斯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黑龙江医药科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调查与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临床研究、病例报告、医学护理、综述、医学教育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调查与实验研究
从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MMP7单链抗体1-2

摘要:目的:从人天然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与MMP7特异结合的单链抗体(scFv),并对其特异性及活性进行分析。方法:转化MMP7质粒,分离、纯化与鉴定表达的MMP7。以MMP7为靶标对人天然噬菌体单链抗体库进行4轮的筛选富集,初步筛选到能与MMP7结合的scFv。通过ELISA和Western对所获scFv的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纯化鉴定了MMP7,筛选获得了结合MMP7的人噬菌体抗体。ELISA和Western表明筛选到的scFv特异性较好。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可直接获得特异人源MMP7抗体,为抗MMP7单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骨髓基质细胞对脑创伤大鼠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3-4

摘要: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治疗脑创伤大鼠后内源性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骨髓中提取出来的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后,静脉移植于大鼠脑创伤模型中,在治疗后1、3、5、7、14d,ELISA法检测损伤半球NGF和BDNF的浓度,并与对照组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骨髓基质细胞经股静脉移植后可在损伤的脑组织中表达。治疗组NGF和BDNF的表达于伤后1d至7d逐渐增加,于第7天达到高峰,至第14天降至较低水平。结论:骨髓基质细胞经股静脉移植后可在损伤的脑组织中表达。移植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可增加损伤脑组织中的NGF和BDNF的表达,与时间有相关性。体外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对于创伤性脑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临床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体会5-5

摘要:高龄老人常患有前列腺增生症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此类病人常伴有心脑肺等疾患.对麻醉的承受能力明显下降。我院应用腰一硬联合麻醉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调查与实验研究
阻断NF-κB/IκB信号通路对HIBD大鼠脑内炎症因子的影响6-7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将IκB通过腺病毒载体导入体内,探讨其对HIBD大鼠脑内NF-κB活性和TNF-α、IL-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I组(正常对照组),II组(HIBD损伤1d组),III组(HIBD损伤7d组),IV组(IκB干预1d组),V组(IκB干预7d组)。Western-blot检测脑细胞NF-κB的表达,了解NF-κB的活性,放免法检测TNF-α、IL-1的表达。结果:经中心静脉途径导入腺病毒转载的IκB基因,可降低HIBD大鼠脑内NF-κB活性,IκB干预1d组和7d组与HIBD损伤1d组和HIBD损伤7d组比较,NF-κB活性明显减少(P〈0.05);降低脑内TNF-α、IL-1含量,IκB干预1d组和7d组与HIBD损伤1d组和7d组比较,TNF-α、IL-1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通过中心静脉途径注入腺病毒转载的IκB基因,直接增加脑内IκB的表达,阻断炎症因子TNF-α的合成,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NF-κB的活性有关。

炎性细胞因子在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含量变化及其意义8-9

摘要:目的:检测SD大鼠脑缺氧缺血后脑组织中IL-1、IL-6和IL-8 mRNA的表达,探讨IL-1、IL-6和IL-8在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致大鼠脑急性缺血,后给8%氧气+92%氮气的混合气体致脑急性缺氧,建立大鼠脑急性缺血缺氧模型,在3个时相点采用rt-PCR方法测定假手术组、HIBD组脑组织中IL-1、IL-6和IL-8 mRNA含量变化。结果:HIBD组大脑皮质内IL-1和IL-8含量3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大脑皮质内IL-6含量1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缺血脑半球IL-1、IL-6和IL-8 mRNA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其表达量增加。结论:在大鼠急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脑皮质内IL-1、IL-6和IL-8表达增强,IL-1、IL-6和IL-8参与了脑缺血缺氧后炎症反应的启动、发展过程。

抑癌基因PTEN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10-11

摘要:目的:探讨PTEN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大肠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EliVision方法检测PTEN在大肠癌组、大肠腺瘤组及正常组的表达。结果:正常组PTEN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癌组(95%vs39.1%,P〈0.01),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95%vs 65%,P〈0.05),大肠腺瘤组PTEN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65%vs 39.1%,P〉0.05)。PTEN在大肠癌组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PTEN表达显著减少,PTEN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特性显著相关,说明PTEN是判断大肠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胃溃疡患者血清中Ghrelin及生长抑素水平的探讨12-13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胃溃疡(GU)患者血清中Ghrelin和生长抑素(SST)在未接受抑酸药物治疗前的含量,探讨Ghrelin和SST在胃溃疡时的合成分泌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方法及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检测32例GU患者血清中Ghrelin和SST的水平。结果:132例GU患者血清中Ghrelin的水平(4.70±2.12)ng/mL与正常值(2.1±0.25)ng/mL相比显著增高(P〈0.01);232例GU患者血清中SST的水平(48.19±16.07)pg/mL与正常值(10.1±7.2)pg/mL相比显著增高(P〈0.01);3Ghrelin与SST之间的相关系数r=0.722(P〈0.01)。结论:GU患者血清中Ghrelin及SST的水平是显著增高的,可能与溃疡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Ghrelin及SST在GU中有相关性。

结、直肠癌中PRL-3、RhoC的表达及与浸润转移的关系14-15

摘要:目的:探讨肝再生磷酸酶-3(PRL-3)与RhoC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RL-3和RhoC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中RhoC、PRL-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8%(31/48)和68.75%(33/48),二者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在结、直肠癌中PRL-3、RhoC蛋白的表达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结、直肠癌中PRL-3、RhoC蛋白的表达与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两个指标对了解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临床研究
13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16-16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36例HIE患儿随机分3组:1组(对照组)46例,给予止惊、脱水、维生素C、能量合剂及二磷胆碱等治疗;2组(常规组)45例,上述治疗加丹参0.5mg/kg.d,丽珠塞乐5mL/d;3组(纳络酮组)45例,除上述治疗外,加用纳络酮0.1mg/kg.d。对中重度HIE患儿进行NBNA评分。结果:1三组轻型患儿全部治愈,中重度治愈率:3组与1组、2组与1组有明显差异,3组与2组无显著差异。2NBNA评分:各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尤其纳络酮组死亡率为0,评分〉37分者占85%,疗效显著。结论:轻型HIE患儿预后好,中重度患儿经过早期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尤其纳络酮组,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调查与实验研究
Rb在婴幼儿皮肤血管瘤不同时期的表达及意义19-20

摘要:目的:探讨Rb蛋白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Rb的表达水平,并结合第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表达Rb的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Rb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和面积。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Rb表达水平低于退化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Rb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Rb通过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而在血管瘤的退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临床研究
斑蝥素乳膏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21-21

摘要:目的:探讨斑蝥素乳膏对生殖器疱疹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择72例生殖器疱疹患者,分为斑蝥素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疾病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斑蝥素软膏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研究使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调查与实验研究
大鼠脑出血灶周HSP70凋亡表达及GM_1对其变化的影响22-24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灶周边组织HSP70的表达机制,探讨GM1抗细胞凋亡作用及对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1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神经节苷酯干预组。大脑立体定位法复制脑出血模型。2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HSP70表达。3吉姆萨染色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1脑出血周边组织6h见HSP70表达,在6-48h呈上升趋势。2脑出血周边组织6h见凋亡细胞,在6~48h呈上升趋势。3GM1干预后HSP70表达与脑出血组比较显著上升,而凋亡细胞数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4GM1干预组中,局部比腹腔各时间点HSP70表达阳性细胞数增高,而凋亡细胞数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HSP70参与脑出血周边组织损伤应答反应。2GM1可增强脑出血急性期HSP70的表达,同时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3GM1可改善脑出血预后,且局部用药优于腹腔给药。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临床研究
角膜异物取出的方法及体会24-24

摘要:角膜异物是眼科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因此取出异物是一项经常、细致的眼科门诊处理,若处理不当轻者划伤眼角膜.重者可使角膜穿孔,导致感染,甚至失明。现将我们几年在临床工作中经验介绍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调查与实验研究
bcl-2在恶性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25-26

摘要:目的:观察bcl-2在恶性淋巴瘤患者瘤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细胞中的表达,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别,并分析恶性淋巴瘤患者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间完全缓解率(CR)的差别。结果:bcl-2在恶性淋巴瘤患者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对照者(P〈0.05),bcl-2阳性表达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与阴性表达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cl-2的阳性表达可能是恶性淋巴瘤对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可作为判断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对判断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更有意义。

MMP-2和CD147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27-28

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细胞粘附因子CD14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对中耳胆脂瘤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和CD147在3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和10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MP-2和CD147在胆脂瘤上皮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3%和84.5%,均显著高于正常外耳道上皮(P〈0.05)。胆脂瘤上皮中MMP-2和CD147表达呈正相关(r=0.682,P〈0.01);胆脂瘤侵袭能力与MMP-2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591,P〈0.01),与CD147表达也有显著相关性(r=-0.627,P〈0.01)。结论:MMP-2和CD147的表达与胆脂瘤的侵袭能力有显著相关性,提示MMP-2和CD147高表达是胆脂瘤引起骨质破坏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

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污染物的跟踪测试29-31

摘要:目的:通过两年对佳木斯江段江水、江底的污泥、浅水的泥沙、冰层中的污染物硝基苯含量测试,掌握水质现状及污染情况。方法:根据采样标准收集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污染物硝基苯的含量。结果:流动的松花江水硝基苯的含量2005—12—16已恢复正常;江底的污泥和浅水的泥沙由于吸附作用等原因,硝基苯的含量在2007年4月以后才低于国家最低限量(17g/L),岸边的干沙中硝基苯的含量较高,维持时间较长。结论:目前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江水、泥沙、冰层中残留污染物硝基苯的含量已大大低于国家最低限(17g/L),沿岸人民可以放心使用松花江水。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临床研究
组织间插植放疗治疗外生型宫颈癌临床观察31-31

摘要: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是将具有针状外套的放射源直接插入肿瘤内进行放射治疗。其优点在于肿瘤组织本身得到高剂量照射,因放射剂量衰减梯度大,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少,减少了综合放疗的负担,提高治疗效果。我院于2000—09~2004—10共收治外生型宫颈癌36例,在进行传统综合治疗之前或之间,辅加肿瘤内间质插植放射治疗,消瘤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技术与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注射液加替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32-34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家兔血清中加替沙星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方法,进一步研究注射液加替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通过对健康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加替沙星后,分别在1,3,5,7.5,15,30,60,120,180,240,360m in时进行血液采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定量分析。结果:加替沙星C0=39.6947,药物的分布半衰期t1/2a=0.0215,药物的消除半衰期t1/2b=1.4292,K12=23.8976,K21=6.2912,K e l=2.4807,Clb=1.2499,AUC=16.0017,Vd=2.5776,单剂量静脉注射二室模型表达式:C=32.424e(-32.1846t)+7.2707e(-0.4849t)。结论:本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为该药物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