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心得体会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20 02:28:10

忏悔录心得体会

忏悔录心得体会篇(1)

通过银行组织的学习《忏悔录》,使我认识到反腐倡廉是我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全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是我党面对新形式新任务做出的历史抉择。通过学习《忏悔录》的相关案例后,我被一个个惊心的案例所触动,感觉就像是给我们每一个人做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敲响了长鸣的警钟。同时也使我深刻体会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性。这也要求我们身为干部要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我启迪颇多,思想得到升华,观念得到更新,觉悟得到提高。

在这次学习《忏悔录》的违纪违法案例中,我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清醒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案为鉴,要警钟长鸣,“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古往今来,贪官贪恋权、钱、色,以至触犯了国家法律,深陷囵圄,留下千古骂名,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忏悔录》中的案例详实、全面,个个如宏钟长鸣于耳,不时地警示、提醒着自己,要加强廉洁自律建设,不断自勉,紧紧围绕“创新“、“求实”、“从严”方面下功夫,促进自身的廉洁自律,自觉构筑工作、生活作风上的两道防线。在日常工作中要牢记常怀律已,常思为民之责,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要立共产主义的大志,成人民群众的大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民群众谋利益上。

通过对《忏悔录》一书的学习,使自己深深的体会到,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认真执行好党的路线方法政策,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决不能有任何偏离,自觉地做到一切以党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严格自律、谨慎用权,在思想上筑起坚实的防治腐败防线,经得起拜金主义、名利思想的冲击和腐蚀,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从而达到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通过总行组织观看《忏悔录》警示教育活动,使我更加清醒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使我深刻领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银行离金钱最近的地方,作为金融工作者更要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廉洁自律,克已奉公,永葆党员干部的纯洁公仆本色,拒腐蚀永不沾。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这要求我们作为一名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做到知所守、知所辩、知所拒,慎独、慎友、慎微;注意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

忏悔录心得体会篇(2)

近期,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之际,院里组织召开了第一次警示教育大会,随后组织观看了违纪违法干警忏悔录警示片,组织全体人员参加了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观后深受教育和启示,特别是XXX市人民法院原主任科员XXX的案例,使我深刻认识到在机关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的必要性。从案例来看,贪污受贿人员平时放松了思想认识、放松了法纪法规的学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才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所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做到:

一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员,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党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廉洁清正。因此自己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自己要按照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联,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决定、检验是非功过。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群众冷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XXXX的案例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透过警示教育,我深刻地认识到反腐倡廉的任务艰巨性,认识到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处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紧迫性。因此,作为一名普通干警,务必用心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最后,我要以案为鉴,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发奋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牢树立勤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

忏悔录心得体会篇(3)

(一)政法干部背离党的宗旨必将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放松党性修养和锻炼,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不能保持警惕、保持冷静、保持操守,更没有慎独慎微,忽视从根本上考虑人民的利益,不甘清贫,崇尚拜金,最终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政法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在危害党的事业的同时,自己也必将遭到“身囚”之苦。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正确的行使就能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反之就会成为以权谋私的魔杖。从领导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遥,人生没有后悔药,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政治生命、青春年华、人生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试法。

(三)法制观念淡薄,待人处事上没有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和纯洁性,必然导致行政行为的畸形,最终葬送身家性命。

二、监狱人民警察要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一)要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作为社会公民、工作和家庭成员三个基本定位;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安全度过“功成”与“身退”两个危险期,正确处理好取舍关系,不要自毁人生;在价值方面,要正确体现人生的社会价值,保持清政廉洁。

(二)自觉警醒自己,不纵欲,不侥幸,时时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三)自觉充实自己,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善于学习,不让头脑空虚;时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职位、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善于尽力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做到“勤无废事,谦以养德,”。

三、认真对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党员干部的基本条件找出差距认真改进

忏悔录心得体会篇(4)

一、 解构主义的起源与理论主张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运动和哲学思潮,其思想主要源自“雅克・德里达和米歇尔・福柯的指引”(黄勇,2004)。在文学批评领域,主要集中在美国耶鲁大学文学教授保尔・德・曼、希利斯・米勒、哈罗德・布鲁姆和杰弗里・哈特曼四人身上。解构最简便的定义为对构成西方思想按等级划分的各种对立关系的批评,要解构这种对立关系目的在于显现它不是自然的和无法避免的,更是一种建构,是由依赖于这种对立关系的话语制造出来的,并且还要显现它是存在于力图拆解和重新描述它的解构作品之中的结构。解构试图消解结构主义提倡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在场形而上学话语,而以思想和语言游戏对“中心化”的结构主义加以拆解。解构主义领军人物德里达以解除“在场”为其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性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的理论做出了推演展开。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独立存在的、非先天的,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这样就能把语言、符号和文本从逻各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 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反叛”解读《忏悔录》

《忏悔录》中,卢梭在都灵的一个贵族家庭当仆人时,偷了一条“玫瑰色和银色相间的小丝带。”当他被人们发觉时,他说是一个年轻的女仆把丝带给他的,言外之意她试图勾引他。在当众对质时,他一口咬定是女仆玛丽永偷的,从而诬陷了一个从未伤害过他的纯洁清白的姑娘。然而,在《忏悔录》前三章叙述的各种各样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多少有点不道德、令人为难的情节中,正如上述叙述的,卢梭选择将玛丽永事件和具有特殊感情意味的丝带作为策略安排在文本中并以特别炫耀的口吻讲述的情节,实际上却是一个大骗局。在《忏悔录》第二章的开始叙述中,卢梭没能限制自己只叙述“真正”发生的事。按照绝对事实来看,他只是承认自己犯下了错,不应该诬陷玛丽永,却没有真正告诉或暗示读者盗窃事件的真实动机,因此他没有真正意义上为自己辩解,这就毁灭了忏悔话语的严肃性,从而使它自我毁灭。不言自明,卢梭诬陷玛丽永这一发人深思的事件,证实了《忏悔录》主要并不是一部忏悔的文本。

从解构主义策略来看,“玛丽永事件”体现了掩盖和暴露的重叠,揭示了卢梭《忏悔录》内在的对忏悔的颠覆机制。文本表面上看是以忏悔为主题和中心,而实际上“《忏悔录》的自我拆解将卢梭坚持忏悔前提下的掩盖和暴露问题逐步呈现出来,最终将假借忏悔的名义对一部分事实做出掩盖、对一部分事实做出暴露”(陈太胜,2011)。“玛丽永事件”透露出忏悔者的内心情感和表述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致使忏悔的语言在聚合作者的认识和表述偷窃丝带两个方面产生了歧义。按照卢梭的忏悔,他发觉自己不应该诬陷玛丽永,同时又在文本中解释把罪责归咎为女仆玛丽永的原因是“我依据出现的第一个对象为自己辩解”。这无疑与卢梭将偷窃归结为对女仆玛丽永的爱相互矛盾。当卢梭视“玛丽永事件”的此种行为为虚构时,这恰好证实了卢梭写作《忏悔录》的真实目的所在,卢梭骨子里是需要证明自己的,因此他借助写作来清洗自己的罪行。他的喋喋不休似乎证明了他面对真实时的自我底气的先天不足,正因为他无法走出忏悔的阴影,结果他不断清洗罪行的辩解行为恰恰不断地证明了罪行的显豁。

三、《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反二元对立模式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成功之作,描述了出身于贫困农村家庭的少女苔丝不幸的遭遇和悲惨的命运。在探究苔丝的悲剧成因时,亚历克常被认为是苔丝悲剧的元凶。的确,哈代花了不少笔墨塑造亚历克这个人物的反面形象。然而,他在对亚历克这个人物的否定性描写中,也掺杂着某些肯定性成分,造成了某些自相矛盾的效果。并且,由于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前理解不同,亚历克不完全是彻底的反面人物,他也有某些正面特征。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转型期,亚历克的开放性思想在某些程度上体现了新时代的前卫思想。他站在时代的前头,不拘于传统习俗的束缚,因而他的思想难免与这个时期还未进化的传统思想产生冲突。从某个角度看来,他思想上的开放性是有悖于传统观念的。由于传统道德观在亚历克生活的这个时代中仍占主流,他的新思想也就顺理成章地被认为是负面的了。正是人们倾向于带着传统的前知识结构去解读亚历克的人物形象,在阅读中与哈代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思想重叠并产生了异延,因而形成了全面否定亚历克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看法。这种定性的前理解在文本阅读中产生了相应的互文性,而这种互文性在全面理解亚历克的话语及做法时形成了思想痕迹,由此构成了对亚历克否定性的界定。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已完成转型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放和转变。因此,“传统批评对亚历克的彻底否定性评论显得过于绝对化、极端化,这样的评论对亚历克是不公正的”(陈媛媛,2010)。

四、 结语

解构主义是西方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于文学领域的解构批评是一种具有颠覆性和破坏性的阅读理论和实践,它质疑并挑战了语言系统所谓确定文本边界、总体与明确意义的功能。总的来说,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了英美新批评“封闭阅读”的基本概念,以修辞性的文学语言为文学本体,但同时又反对“有机整体”的文学观,主张依据作品文字所隐含的内在结构及其同读者之间的心灵交往,依据读者阅读过程中文本文字间游戏式的互动来阐释意义。本文通过对卢梭的《忏悔录》和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进行解构主义的文本分析,更好的阐释了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文学批评理论破除了一切整体化的倾向,打破了文本封闭自足的界限,使文本在读者多样化的参与下形成跳跃的、充满活力的意义言说。(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太胜.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忏悔录心得体会篇(5)

2内容概要 

《忏悔录》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与其说《忏悔录》是一本思想启蒙教育书籍,不如说这是卢梭对自己的“辩证稿”。本书从1766年一直写到1770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是在饱受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将自己的思想公之于众,将自己的委屈尽情抒发,让大众来评判对错。前后4年方告完成,但由于续写传记完结时受限,直到1782年才出版上卷,1789年出版下卷。 

《忏悔录》全篇以第一人称撰写,用回忆的方式贯通全文。按时间顺序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全书共12章,分上下两卷。前6章为上卷,后6章为下卷【1】。对于内容而言,《忏悔录》全文展示出悲剧的色彩,并且用“回忆录”方式引发人的深思。表面上是在忏悔自己的过错,忏悔自己的一生,事实却是引发对人性的思考,让读者思想上得到提升;对于意义而言,其社会价值、文学价值以及教育启发都是不可估量,不愧为卢梭一生中的“经典”。 

3将卢梭《忏悔录》中各要素对个人的影响深入解析 

3.1社会是改变个人的重要因素 

在卢梭《忏悔录》全册中,第一个让读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当时所处的社会。也是卢梭一开始选择写这本书的重要因素。在文中,作者初步进入社会,刚开始并不懂得别人之所以阿谀奉承的原因,加上从小寄居人下,没有人告诉他应该如何去做,懵懂中吃了很多亏,为此他拼命的逃离教堂。接着又游走在贵族之间,慢慢的懂的一些“规律”。但是作者对这些戳之以鼻,可是在社会环境下不得不照做,这也是作者在《忏悔录》中忏悔自己的部分。下卷中,作者已经有了名气,贵族对待他的态度变的不一样,这让他感触很深,接着社会弱肉强食的事情层出不断,作者在这些“悲情”中,正直的心要替他们抒发,所以写下了《爱弥儿》等著作,由此引发了贵族对其的不满。 

在文中,作者用幽默讽刺的语言,写出社会可以培养出“卢梭”,但是同时也可以毁掉“卢梭”,他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笔与社会上邪恶力量斗争,希望借此美化自己的社会,但是结果被遗弃。在文中结尾处,作者用直接的言语向社会宣泄自己的苦闷,表达自己委屈。同时引发读者对社会的思考,很明显的揭示社会是改变个人的重要因素,即便像卢梭的人很多,决定权却在腐朽的手中,社会也不会发展,这是相互制约的。 

3.2经济对个人的影响 

经济对人的影响也是在文中体现较多的一方面。追根究底,社会的发展也就是经济的发展。在文中,经济的重要性不单单在一方面。由于需要谋生,他学习钟表技术,虽然不感兴趣,却为了谋生,不得不这样做。由于没有金钱,放弃自己原本的宗教,加入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教派,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最终被教会抛弃,而自己所鄙视的那群人却当上了传教士等到,这些使卢梭明白经济的重要性。在文中他游走在贵族中,有了经济支持,他尽情创作,那段时期文笔也很活泼,没有过多的煽情片段,可是等过了这段时期,他决定回归“自我”,断了经济来源的他,被人们所厌恶。而那些经济好的贵族,做的再令人失望还是有人游走在身边等等,看出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但是这种现象却是一种变态扭曲的现象,这是在古老的封建继承制的演变下而来,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种陋习下,平民的怨恨与不满在生活中表达,也是卢梭著作中故事的来源。 

文中描写“经济”的意义在于更加贴切形容“人性”。也许环境的影响是改变一个人,而经济的作用却是考验一个人。可以说卢梭经受住了考验,目的除了肯定自己更重要的是间接引起读者对自己道德素质的思考。 

3.3文化是影响素质的基础 

一個国家的潜力离不开人民,一个人民的辩证离不开自身的素质。文中用大量的文笔都在描述一个词“素质”。在孩童时期,被人诬陷偷了女主人的梳子,人们理所应当的认为是作者偷得,因为除了他并没有人接近这把梳子,这让作者第一次看清文化的重要性。也许就是这件事,卢梭往往对周围人都保持一种“礼貌”。在文中有个精彩的故事:他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为了生活离开放弃原本的宗教重新加入教堂,在传教士进行洗脑式的传教士,他将问题抛给传教士,却没有一个人能辩论过他,这也是为什么觉得自己教派“混乱”的原因,而后面接触到真正有思想的人士时,他的感受态度完全不同,他愿意去分享去交往,而哪些人说的话做的事也让他信服。 

文中运用了大量对比的方式,让读者知道文化的重要性。一个有文化的人走到哪里都有人接待,人们愿意与他交往。而不懂文化的往往做的事让人厌恶。而卢梭之所以成为“卢梭”最根本的就是他的文化涵养,有了文化有了知识才有他后面的辉煌,才有揭示腐朽的动力。所以“文化”也是全书的主干线,连接着因果。 

3.4生活环境是成长变化的推动力 

《忏悔录》是按时间顺序编写,但这些时间的改变恰好是作者环境的改变,也就是生活变迁。开篇,他处在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所以整个人也是温柔的,有着良好的习性。而到了后面由于生计,他当着钟表学徒,他也因生活环境变得圆滑。接着他改当家庭教师,他在文中描写的环境也是优美恬静的。后来到了人文发展的集中地巴黎,那的生活让作者充满了激情。最后颠沛流离的生活的时候,环境脏乱不堪,也充满着污浊。不同环境对人的影响由此看出。

        这跟中国“孟母三迁”的故事有相似之处,直到现在还依旧保持着这种习惯。父母们为了自己的孩子成长将住房安排在学校旁边,希望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熏陶。归根究底也就是环境影响个人成长。 

3.5思想是个人发展改变的直接因素 

在美术中有这样一个说法“画如其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绘画方式,这种绘画方式也可以显示出个人的性格、心情等等。换用到文学中也可以用同样的词语形容,《忏悔录》本来就是思想家卢梭撰著,所以启蒙性、思想性就应该是这本书的特色,而在全文中,每个故事都体现启发性的特征,充分表现作者的用心。如果看到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落寞也许会感到可惜,但是我们体会不到他的真正心境,但是在看过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以及心理发展的历程时,就感同身受了,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会想要揭示社会恶习。也许是到了巴黎,在思想上得到升华后,才有动力去向暗黑势力斗争,在之前虽然有众多不满,但是只是心中的旁白,到了后面却是用实际行动抨击,用生活中真实现象揭秘,这是卢梭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思想中的转折点,可以看出一个成熟的文学家就此产生。 

全文突出“思想性”的意义在于编写目的,希望人们用正确的价值观去评判自己,同时怎么才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一系列的铺垫,也就是《忏悔录》的上卷,刚开头用强硬的语气说没有人能像他一样将全部的自己展示在公众面前,从思想上给读者一个打压,引起兴趣,最后首尾呼应,让人渐渐理解自己,思想上随之变化,达到目的。而文中故事的连串性也是有意安排,让读者慢慢从思想上靠近自己,当作者反省自己的同时读者也在反省自我,达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有了较多的“互动”,后面抒发自己的苦闷、委屈,有些不被读者看好的被渐渐遗忘,记住的只是对卢梭的惋惜,同时警醒读者,达到启发的目的。 

4学习卢梭《忏悔录》中的表现的优良品质以及积极思想 

4.1自信是获得成功的本钱 

卢梭敢于写这本书的目的第一就是他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比較出来的,而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他有自信将自己的全部剖析给大众,这是对自我的肯定,而我们就需要这种自我肯定。 

在当今社会中,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从他的“表面”就可以看出,因为自信的人在哪都是焦点。在发展阶段的我们,习惯性会制定一个目标,而制定目标的同时就是对自己的肯定,有信心能达到目的,而没有自信的人,就会一直停留在原地,所以差距会越拉越大,《忏悔录》中,卢梭和表哥在一个环境中长大,但卢梭成为文学家,而表哥却是普通工人,这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卢梭在时刻提醒自己“是不一样的”,这份源于内心的自信是表哥所没有的。所以自信是获得成功的本钱,肯定自我永远是实施计划第一步。 

4.2坚强是打败挫折的力量 

“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在成长阶段,无论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受到打击,而度过这个阶段的就是坚强。卢梭的打击很大,他从另人敬仰的著名作家变成流浪者,可以说这个打击是巨大的,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化成动力,坚定了向腐败斗争的决心,可以说这一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坚强。在我们所处的生活中也是这样,坚强一直支持着我们。 

4.3坦诚是提升自我的保障 

读了这本书学到的最大一点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坦诚。一个伟人,在群众的心目中可以说高高在上,而编写了《忏悔录》可以说是卢梭的突破。他将全部的自己剖析给大众,好的不好的,留给他人判断,单单从这点是很多人所不能比的。所以我更佩服敬仰的是卢梭的坦诚。 

对自己而言,坦诚也是相当重要。因为每个人都不是优秀的,而是在不断取长补短之中变得优秀。对自己坦诚也就是真正的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还欠缺什么。在研究生阶段的我们更要坦诚。我们只是初始阶段,并没有将自己的领域深入,把心静下来,深入研究,才能有所突破,这是对自己的坦诚。 

4.4学习是取得胜利不变的基石 

《忏悔录》中,卢梭也多方面表现了一个词“学习”。明确的表示学习是自己的兴趣,在工作的时候,任何打工都没有兴趣,唯有阅读能坚持到底。在下卷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从而有了著作产生。并且当今社会是个改陈换新速度极快的社会,如果没有学习现状,很快就被别人淘汰,所以学习也是跟上时代的脚步,知道自己研究领域现状,从而更好的确定自己的位置,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5阅读感想 

忏悔录心得体会篇(6)

在我即将结束自己真正的青年时代而渐向中年接近的这一非常时期,对生命强烈的虚弱感使我认识到校正自己的内心、完善自我道德对此后人生的必要性。一种迅猛而顽固的忏悔意识紧紧抓住了我,在2011年除夕的夜晚,它与户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起在我的内心炸响了。在乡下的炭火旁,我躲开了自己的亲人,让自己沉入过往的生命之河,在漂满浮萍与绿苔的水面下寻觅自己灵魂的来路与去向。那一晚,作为一个忏悔者,我既是我自己,同时也是二百多年前那个伟大的忏悔者让-雅克-卢梭。这一比拟多少有些虚幻但并不虚妄。我始终认为,在真诚的回忆中,在无所保留的忏悔中,我这个中国公民与日内瓦公民卢梭是多少有些相像的。这种停留在内心的虚幻的相似性使我在不久之后找出了卢梭的《忏悔录》,并在有所期待中迅速沉浸其间。这是一种自觉自愿的阅读,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医疗。

在新春初至的乡下,宁静与寒冷同时抵达我的内心与双腿,使阅读中的我时而麻木,时而清醒,时而酸楚,时而甜蜜。在持书站立活动的瞬间,总有黑喜鹊挥舞着翅膀从窗户的斜角飞过。这些活跃在乡下树梢与房檐上的精灵在晨起或黄昏的恍惚时刻,让我仿佛看到了忏悔中灵魂惊悸的影子。当我渐渐沉入卢梭的世界,当我最终靠近二百多年前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灵,源于自我忏悔的阅读渐渐改变了初衷。或者说,我个人浅薄而卑微的所谓忏悔已彻底被卢梭深刻而博大的回忆所吞没,我所能做的只能是循着他源源不断的回忆,在他逐一标出的心灵地图上观赏他与他所处时代的隐秘。

卢梭的所谓忏悔,从本质上说是他以自己为端点向着时代辐射的一种暴露。他横亘在后世与他的时代之间,手持一柄锋锐的尖锥,将自己的肉体与内心扎出一个又一个的孔,并让后人透过那些无所不在的孔洞窥见他的时代中并存的鲜花与疮疤。在他以“忏悔录”命名的这本50多万字的书中,充满忧伤与自责的悔恨只是其中之一,而赞美、追怀、抱怨、辩白、批判以及暴露则是此外最重要的部分。这是一个投水者在水底对自己灵魂的打捞,这是一个遍体鳞伤者蘸着回忆的蜜水对自己的与舔噬,这还是一个碰壁者对过往之墙追加的投掷与诅咒。在所有这些交错往复的阳光与阴影中,我看见的是卢梭这个早年的流浪儿对此生如寄的哀叹与自怜,以及对此不完整人生的自我修补――青春、才华、友谊、爱情、功名、利禄,所有这些值得倾心之物在卢梭的心中都是得以寄托幸福的篱笆,他费其一身都想穿越眼前的荆棘在某一扇篱笆墙后面寻到真正的幸福,但几乎每一次都以他卡在篱笆墙的孔洞中进退不得而告终。因内心的障碍而不容于世且不得清白完整的一生,在生命的末端期待在辩白中得以和解与完满,因之有了真实而沉重的《忏悔录》。

就像我们这个时代中以维基解密网站呈现出世界真相的阿桑奇一样,卢梭以他的《忏悔录》打开了欧洲18世纪的魔瓶,让藏身其中的天使与魔鬼一起被放归人间。或者可以说,卢梭便是他那个时代中的阿桑奇,在彻底袒露自己的同时,也将自己时代的庞然大物剥得,泄露了存在于其间的爱与恨、罪与罚的真相。从个人灵魂的角度讲,以净化自我为对象进而呈现一个时代真相的卢梭可谓天使,但若从发人阴私的角度讲,在使自己纤毫毕露的同时也剥下他者底裤的卢梭不啻为一个潜伏的魔鬼。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卢梭是有自知自明的,他深知自己的忏悔罪己且罪人,但在生命的末尾,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孤独者与灵魂的伤残者,他自觉无辜而且无畏。正像国际法庭对泄密者阿桑奇宣告无罪一样,卢梭内心的法庭肯定了他对真相的暴露,使他将之作为一种正义的事业来完成。于是他毅然坐到了整个世界的对面,逼着世界与自己谈谈。

以撕破、肢解、研究自己为对象,让道德之光透过自己照进时代隐秘的缝隙,卢梭在有意无意之间完成了对自己的释放与修补,同时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的呈现与启蒙。上帝选择这样一个出生寒微、天资并不过人且心有障碍的人为18世纪送来启蒙之光真是耐人寻味。伟大的18世纪,既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波旁王朝从鼎盛转向没落的时代,同时也是法国大革命风起云涌推出如日中天的拿破仑的时代。在除旧布新的时代剧变中,承前启后的启蒙主义者卢梭正如那颗送走一个没落的太阳同时迎来另一初升之日的启明星。在日落日升的漫漫长夜中,他良心的光辉照彻了整个暗潮汹涌的大时代。

读完《忏悔录》及它的续篇《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之后,我深觉卢梭的这两部作品作为18世纪启蒙文学最重要的杰作,在200多年后的今天对我这样的人仍然具有启蒙性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良心式微、灵魂缺位的时代,和我一样心有志愿但在生活时常感到迷惑的人,无论你是否觉醒,你都能或多或少地感觉到身边的世界已确非在书中看到的理想国,你时常能够感到,人之为人的道德、人爱其同类的底线已即将绷断。在此欲望越来越大而人心越来越小的精神氛围中,用道德之绳进行良心训练,无论对个体还是对时代都是一种迫切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似乎都需要忏悔,都需要面向世界敞开进而找到安放良心的位置。

让心灵向着世界敞开进而下定决心与整个世界谈谈是一种难得而难能的精神姿态。它既是个人对自我道德的拷问与回归,对自我良心的洗涤与安放,同时也是个体对世界的批判。在一个和谐且公正的世界里,道德是完善的,良心是安稳的,作为个体融入世界的人是难以产生跳出来与整个世界交谈的野心的。正如那些健康身体中的血管或脏器里细微的颗粒,不会自行阻止血液的流淌与器官功能的运行。只有当血液与整个脏器过度损坏且不知收敛的时候,这些颗粒才被迫形成结石,跳出来以剧烈的疼痛,迫使整个身体与自己谈谈。同样,一个时代中的个体只有在被迫成为结石的时候,只有在自觉个人道德与良心岌岌可危的时候才会被动地跳出来,坐到整个世界的对面与之交谈。这当然是一种严重失衡的精神对抗,天平高高翘起的一侧是微不足道的蚂蚁,而另一侧则是重如磐石的大象。要想做绊倒大象的蚂蚁是疯狂的,但同时也是可贵的。因为无论这种与世界谈谈的结果是否会改变世界的样子,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将朝着趋于道德的方向校正你内心的样子,使你成为一个有底线、有希望的人。

这使我想到一代人的精神领袖韩寒的小说《1988:我想与世界谈谈》。驾驶着名为1988的汽车的“我”,在周游的路上与一名女子邂逅。在与之交谈中,“我”收获的是对人性的失望以及对世界的绝望,但这却修正了“我”的内心,呼唤起“我”游离于躯体之外的人性,使他在此后比此前在道德的意义上更像一个人。《忏悔录》以及它的续篇也同样,与这个世界交谈的结果就是自我修正,让灵魂回归,然后让内心在宁静之中继续生命的旅行。

但我同时想到了诗人、歌手周云蓬在他的诗文集《春天责备》的开篇写出的那句诗:“春天,责备没有灵魂的人。”它的潜台词是没有灵魂的人不配心安理得地享有春天,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内心的忏悔,一种个人对世界的批判。但试问在一个普遍没有灵魂的世俗时代,拥有灵魂者的春天在哪里?如果不能给道德完美、灵魂高尚者实在的春天,那么对灵魂的培育以及对道德的饲养是不是一种虚妄的浪费?

忏悔录心得体会篇(7)

一、引言

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作家J・M・库切(1940― )的小说《青春》(2002年出版)带有相当程度的自传性,像书中的主人公约翰一样,库切大学毕业后离开了南非到了英国伦敦,在异国他乡做了一段时间的计算机程序编制员。但和一般自传性作品不同的是,库切不是在追述自己成长的过程,而是把成长中的某些关键时刻的内心活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这种内心活动的呈现采取了相当多的疑问句的形式,像大海的波浪一样,一个问句紧接着另一个问句,令人目不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疑问呢?

二、《青春》:小说形式的自传

谈及自传,历来众说纷纭,但大多数学者还是比较认同法国学者菲力浦・勒热讷在《自传契约》一书中对自传的界定,他认为:当某个人主要强调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是他的个性历史时,我们把这个人用散文体写成的回顾性叙事称作自传。该定义涉及了三个不同方面的因素:(1)语言形式:a.叙事;b.散文体。(2)所探讨的主题:个人生活,个性历史。(3)作者的情形:a.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同一;b.叙事的回顾视角。[1]任何作品,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每个方面所规定的条件,就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传。我们拿库切的《青春》对照菲力浦・勒热讷所设定的条条框框,发现库切的《青春》缺少的最明显的条件是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同一,《青春》的作者是库切,其中的主人公是约翰,叙述用的是第三人称。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与库切的《青春》同样缺少第三个方面的因素,但我们知道,高尔基青少年时期充满磨难的经历,通过他的自传三部曲已广为人所知。书中的主人公阿辽沙就是作家本人,描写的事件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其灵魂是作家的心路历程。以至于当高尔基功成名就后,有人问他过去的经历时,高尔基让他直接去读自传三部曲,他的自传小说有历史文献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他的自传小说从真实性上说,就是自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作者本人以实名出现在小说当中,而自传又以所谓的小说模式写成,或是将小说和自我经历融为一体来记录某人主要的生平故事,自传与小说之间的区别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正像著名文学批评家诺斯罗普・弗莱所认为的:“自传是经过一系列难以觉察的阶段而渐渐与小说合并而形成另一种形式。”[2]这样说来,我们可以把《青春》看做是一部自传性小说,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用小说形式写成的自传。

众所周知,传记写作常常是一种逆时性操作,也就是说,“传记作家大多数是在认识到某一人物的历史意义或精神价值时,才向前溯源,以期勾勒出一幅前后一贯的人生画卷”。[3]我们知道《青春》中主人公约翰的经历与库切本人十分相像,甚至可以说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库切,客观上有一种诱惑力要库切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更可爱一点,但是库切抵制住了这种诱惑,作品中的约翰当然不是一个反面人物,但他经常使我们感到不快。可以说库切毫不隐藏地暴露了他的缺点,就数量而言,他身上的缺点似乎远多于其优点。他鲁莽、笨拙、自私、冷漠,生活不拘小节,两往中不负责任,令人不解的是,库切对约翰的不光彩的表现并没有采取一种直截了当的批判否定的态度,或者说一种忏悔的态度,而是采用了疑问句的发问方式,把问题一股脑儿地抛向了读者,库切为什么不给我们答案呢?难道在这种逆时性的写作中对过去的错误、愚蠢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吗?

三、自传与忏悔

一般认为西方第一部真正的经典自传是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受其影响,许多西方著名的自传都有明显的忏悔主题,如卢梭的《忏悔录》、托尔斯泰的《忏悔录》、萨特的《词语》等。在西方,忏悔甚至成为自传的代名词,比方说诺斯罗普・弗莱在其名作《批评的剖析》中就将自传等同于忏悔录――自白体裁(confession form),忏悔,英文是confession,我们可以把它解释为承认、认罪。一般来说,它多指个体自我暴露――或者通过讲话,或者通过书写自己的过错,以求得宽恕、容忍并得到解脱的含义。忏悔是真诚的一种方式,这种真诚表现为对于羞于启齿的事情,有胆量和勇气来加以承担,从而来捍卫真理。忏悔必须具有两方面的要素:“其一是忏悔所面对的真理或信仰本身;其二是忏悔者所曾做过的错事以及对此的认识和承认的勇气。”[4]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他所面对的是神的伟大和恩泽,这就是他所崇拜和信仰的真理,所以,在整部《忏悔录》里,他都怀着无限的崇敬心情来赞美和歌颂神,他是这样叙述神的:“至高、至美、至能、无所不能、至仁、至义、至隐、无往而不在,至美、至坚、至定,但又无从执持,不变而变化一切,无新无故而更新一切;‘使骄傲者不自知地走向衰亡’;行而不息,晏然常寂,总持万机,而一无所需;负荷一切,充裕一切,维护一切,创造一切,养育一切,改进一切,虽万物皆备,而仍不弃置。”[5]奥古斯丁对神的敬仰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为什么要忏悔?或者,忏悔是如何可能的?那是因为存在着完美的真理形象,而自己在它面前自惭形秽,但又向往完美的存在,所以他才会忏悔。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样完美的对象,就无从忏悔也无所谓忏悔。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就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正是人面对上帝那一刻的情绪,使自己有了人类所有的自卑感,上帝的完美、超越与自我的渺小、微不足道以及痛苦、罪孽和哀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有了忏悔的基础。所以,他认为,任何一个人认识真理的程度总是与他的感受性和所受的痛苦相对应的。

四、相对主义时代、暧昧模糊的身份与认同危机

从这一意义上说,忏悔总是有信仰基础和道德标准的,而《青春》中的约翰却没有信仰和道德标准。他生活的20世纪,科学技术和都市工业社会的发展,使某种绝对的东西失去了信仰的依据。社会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不同文化的人们信奉的价值是不同的,这表明,那种以为只有自己信奉的价值才是绝对的价值,或是健全的人们必须信奉的价值的看法,是缺乏说服力的。即以道德而论,各种道德约束之所以必须遵守,多半并非出自个人,而是由于社会的缘故,也就是卢梭所命名的“社会契约”。这些约束一旦越出了某个社会,随即失去了效力。这是一个相对主义时代。“那就是当我们着手调查哲学家亦已认为是最基本的那些概念(不管它是理性、真理、实在、正义、善行的概念还是规范的概念)时,我们就会被迫认识到所有的这些概念归根结底必须作为与特定的概念结构、理论框架、范式、生活方式、社会或文化相关的事物来理解。”[6]在道德的相对主义中,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价值都是随意的。救一个人和杀一个人,都没有什么理性的理由可说,有人把这种观点作了如下的归纳:“全看你在什么地点,全看你在什么时间,全看你感觉到什么,全看你感觉如何,全看你得到什么培养,全看是什么东西受到赞赏,今日为是,明日为非,法国之乐,英国之悲……一切就得看情况。”[7]

具体到库切《青春》中的约翰,他出生在南非,但他们家“什么也不是”,[8]他们当然是南非人,但并非所有居住在南非的人都是南非人或正宗的南非人,所以他们家庭不谈这个话题。“至于宗教,当然他们什么也不信。”[8]不管是他父亲家里的人还是他母亲家里的人,他们都是一种只求过日子的寻常人家。他的父亲、祖父、外祖父都是布尔人,南非布尔人是荷兰人的后裔,他们是南非的主要政治力量,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推行“种族隔离”政策。虽然约翰很少义愤填膺地谴责布尔人及其政策,但他不断用英国人来做背景影射南非布尔人的“德行”。“英格兰就是敦克尔刻和不列颠之战。英格兰就是尽自己的职责,默然而镇静自如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他们做事的方式……”[8]而布尔人无法跟他们一比高下,约翰不认自己是布尔人,他要逃离南非,成为真正的英国人,可是当他真的到了英国以后,他发现英国人不认他是英国人,即使他像伦敦的职业人士一样穿着黑色的西服在IBM公司上班,读着英国中产阶级的报纸,和同事谈论着天气和房屋价格,甚至假装着融入周末寻欢作乐的人群,他还是很快发现,他在英国不受欢迎,不受正面的欢迎,有时他还敏锐地感觉到英国人看他的目光中透露的信息:“我们不需要一个没有风度的殖民地人,何况还是个布尔人。”[9]在伦敦他异常的孤独,没有朋友,空余时间只能在电影院、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度过。他来到英国寻根,反倒把自己变成了一座孤岛,他成了精神上的雾都孤儿。他就像悬浮在半空中,无所依傍,他坦承道:“他不知道自己相信什么。有时他认为他什么也不相信。”[9]

那么为什么约翰不知道自己信什么?或甚至什么也不信?因为人是生活在文化之网上的动物,任何人都不能逃离这个意义之网而在文化的真空中飘浮,作家也要为自己在文化中寻找到一个作为发言的位置,即确定自己的身份。身份的英文“identity”也可翻译为“认同”,当代著名哲学家查尔斯・泰勒认为:“我是谁?但是这并不必然能通过给予名称和家世而得到回答。对我们来说,回答这个问题就是理解什么对我们具有关键的重要性。知道我是谁,就是知道我站在何处。我的认同是由提供框架或视界的承诺和身份规定的,在这种框架和视界内我能够尝试在不同的情况下决定什么是好的或有价值的,或者什么应当做,或者我应赞同或反对什么。换句话说,这是我能够在其中采取一种立场的视界。”[10]

由此可见,从存在的意义上说,文化认同对于人对自我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认同的失败意味着自我的破碎和精神根基的丧失,我们可以称之为“认同危机”,即处于“认同危机”中的人丧失了他们的承诺或认同,也就是说,他们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出现的问题是,难以确定什么是好的,或什么是坏的,什么值得做和什么不值得做,什么是有意义的和重要的,以及什么是浅薄的和次要的,而《青春》中的约翰就处于这种“认同危机”的情境中。当他使自己的女友萨拉怀孕后去做人工流产时,他思绪万千:“他的思想不断回到她身体里被摧毁掉的东西上――那个小肉囊,那个弹性的胎儿模型……他不想让它活着,现在他又不想让它死去。然而,即使他跑到海滩去,找到了它,把它从海中救出,他将拿它怎么办呢?带回家,把它放在棉花里保持温暖,努力让它长大?仍然是一个孩子的他怎么能够养育孩子呢?”[9]人工流产在某些国家是非法的,在某些国家是合法的,它既让当事人双方感到解脱又感到愧疚,正像文中所写:约翰需要哀悼吗?如果要哀悼,该哀悼多长的时间?哀悼会结束吗?他都无从知晓,因为他找不到一个严格的标准从而校正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所思,从而导致他无所适从。我们再看看书中的另一段文字:“精神生活,他暗自想道,我们为之献身的是否就是这个?我以及在大英博物馆深处的这些孤独的流浪者,有一天我们会得到报答吗?我们的孤独感会消失吗,还是说精神生活本身就是报答?”[9]实际上书中有大量的类似的这样的文字,我们再挑一段:“他生活的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人在哪里才能找到没有狂热政治的地方?似乎只有瑞典才超越了冲突。他应该抛弃一切赶下一班船到斯德哥尔摩去吗?进入瑞典需要会讲瑞典语吗?瑞典需要计算计程序编制员吗?瑞典有计算机吗?群众大众结束了。他回到自己的房间。他应该读《金碗》,或者写诗,可是有什么意义,任何事情的意义何在?”[9]库切用一连串疑问句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约翰的内心世界――茫然、不知所措,这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怕的经验,这种经验来自于20世纪这个相对主义时代,又来自于库切独特的人生经历――流散作家的暧昧模糊的身份,从而导致了双重的“认同危机”,也正是这种“认同危机”的处境使得约翰的忏悔成为一种不可能,找不到忏悔的标准,也使得库切远离通常自传中的忏悔模式,使读者陷入沉思之中,从而使作品具有了独特而丰厚的美学和伦理内涵。

参考文献

[1] 菲力浦・勒热讷.自传契约[M].杨国政,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3.

[2] 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M].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404.

[3] 传记文学研究[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39.

[4] 秦裕.忏悔与虔诚――论道德真诚[M].上海:三联书店,1994:75.

[5] 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

[6] 理查德丁・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M].郭小平,康兴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10.

[7] 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马元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0.

[8] 库切.男孩[M].文敏,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17,17,138.

忏悔录心得体会篇(8)

这份“忏悔录”最早刊载于《中国青年报》,后来被全国多家媒体刊载。在这份“忏悔录”里,马加爵向世人展现了他鲜为人知的心理世界,也表现出一定的文字功底,说这份“忏悔录”具有发表价值,不仅因其本人身份特殊、“忏悔录”涉及的内容为社会所关注,还因为他的文笔。

既然有发表价值,且已在多家媒体公开发表,那么这篇稿子能不能获得正常发表作品都应有的稿费?马加爵的家人能不能凭此获得一笔钱,哪怕稍微改变一下无力支付赔款的窘境?

尽管“忏悔录”是马加爵身亡后被外界发表出来的,但其依然有获得稿费的权利(其身亡后,稿费所有权归其家人所有)。

事实上,罪犯通过写作获得稿费理所当然。笔者手头有这样一份材料:广东省英德监狱规定“罪犯其他零花钱收入(包括劳动超产奖金、稿费等)可以现金或转账形式上交生活卫生科。以上各种罪犯零花钱收入,必须有罪犯本人签名,并电脑输入罪犯个人零花钱账。”

另有一例:20__年10月,军山监狱正在服刑的罪犯钟文达参加武汉人民广播电台的征文活动,荣获二等奖,电台专门奔赴军山为钟文达举行了一次特殊的颁奖仪式。这说明,罪犯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荣誉。

现在的问题是,马加爵被,而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公民以下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等。

忏悔录心得体会篇(9)

通过学习《忏悔录》,看到有些政法干部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含,丧失原则,利用职之便做出有背于党和人民原则和宗旨的事情,最终身败名裂的典型事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在当今社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同时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触动。

《忏悔录》作为反面教材,通过落马政法系统领导干部触及灵魂的自我忏悔,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深度剖析了违纪违法政法干警因为迷失初心,背离使命,最终陷入犯罪深渊的深层原因,深刻阐述了永葆忠诚廉洁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政法工作人员抵制诱惑,筑牢防线,严守纪法的自觉性。

《忏悔录》中的很多案例给了我们很多的警醒,我们要以此为教训,进一步强化廉洁意识,筑牢思想防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切实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我们在工作中,每个岗位都存在风险点,我们不仅要防外部干预,还要首先管好自己,按规矩办事算好人生的七笔账。

通过《忏悔录》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的滑坡,必然导致思想蜕变;敬畏之心缺失,必然导致法纪意识淡薄,最终出现脚踩红线、破纪破法的行为。只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加强典型案例的学习,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我们要深刻汲取典型案例的教训,时刻保持警惕,加强自身学习,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决杜绝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忏悔录心得体会篇(10)

读罢如此深刻的“悔过书”,使人隐隐一股作呕的感觉,对这些泪眼婆娑言不由衷的贪官,有必要对他们忏悔的真实性表示深深地怀疑。让我们撕下他们的面具,扒掉他们的伪装,打回原形:

原形之一:练就口是心非“两面人”,一朝一夕岂能改之。许多贪官,他们惯以清正廉洁的形象示人,实则内藏贪心、贼喊捉贼。这种口是心非、欺世盗名的伎俩,对他们来说驾轻就熟,当丑行败露,东窗事发后一下子就能回到心口如一、诚实正直的人品,这需要打大大的问号。

上一篇: 减肥计划 下一篇: 工程会议纪要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