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出路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02 19:19:48

大学生的出路

大学生的出路篇(1)

当前,国家、高校不断鼓励大学生踊跃投身基层、服务农村,积极报考“大学生村官”。这不仅对大学生本人是一种难得的锻炼机会,更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是在新背景下、新时期内的一种长远而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方针。然而,在我们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大学生村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与困惑。解决目前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出路问题,不仅关系到政策的贯策落实,也关系到大学生村官本人的前途与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良性发展。同时,也只有改善当前政策中存在的不足,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才能让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基层、服务基层,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困境

1.角色定位尴尬

大学生村官身份不清晰,非官非农,导致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而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据笔者对某县市调研,有33%的乡镇负责人认为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力量,是未来发展的基石。但同时也有32%的人认为他们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一种“社会产物”。那么,大学生村官到底是什么?从调查可以看出,有不少的乡镇负责人对这个定位存在一种误解,和中央政策的出发点相差甚远,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或许这也是造成村官目前存在诸多困难的一个因素。

2.发展空间受限

很多村官选聘到农村后,实际上难有用武之地,从当初的踌躇满志到最后逐渐丧失工作热情和理想。由于很多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对农村的事情知之甚少,缺乏实践工作经验,而且往往眼高手低,心浮心躁,不愿意屈身向农村广大群众虚心学习,导致实际能力难以正常发挥。

3.出路成最大障碍

据笔者调研结果显示,对于大学生村官目前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对他们的出路问题的关注,其次是身份问题和福利待遇,而大学生村官对自身出路问题的关注度达到80%,可见,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二、解决大学生村官出路的对策

1.放宽政策,实行市、区自主招考

由于目前公务员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门槛越来越高,出现了“入口宽、出口窄”的现象,导致大学生村官面对考公务员这条路时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然而,为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村官留在农村,继续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并且更好地解决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就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引导。采取市、区自主招考一方面有利于本市、区内部人员结构的优化、新鲜血液的补充和外来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加大学生村官出路的选择。

具体做法:乡镇府根据自身岗位需求,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组织部进行申请,由当地组织部以及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县级组织部统一向市级组织部进行申报,市级组织部审核通过后,统一向本市区大学生村官公布招考信息。然后由大学生村官自愿申报,组织审查,市级政府部门统一招考,择优录取,根据自愿申报岗位和组织协调来分配录取者的岗位。

这种模式的可行点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村官因为考不上国家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而带来的心理压力,拓宽了大学生村官的出路;补充了乡镇一级政府的人才缺口,合理地优化了乡镇府的人员结构;有效避免了目前乡镇府严重存在的“青黄不接”的现状。它不仅使优秀的大学生继续留在了农村,同时也为大学生村官以一种正式的身份留在农村出谋划策。

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它限制了外地大学生村官的自主选择权,特别是在异乡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失去了公平、公正的参考权。

2.组织考核,地方推荐,破格提升优秀大学生村官

提出该模式的原因:对于一些大学生村官,他们在基层大有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拥护,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优秀人才,但是,因为某些因素限制他们无法考上公务员或者无法选择更好的出路。为了留住这一部分人才,并且充实基层干部队伍、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就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引导和倾斜。

具体做法:当地组织部对连续任职5年以上且任职期间无违纪行为的当地大学生村官进行业绩考核,考核内容包含政府评估和群众评价等,经地方政府推荐并通过组织考核,公示无异议的可适当直接安排到乡政府任职。

该模式的可行点在于: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那些优秀大学生村官因某些因素而无法选择其他出路时所造成的人才流失。同时,也能够使某些优秀的大学生村官通过政策支持继续留在农村、服务三农。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该模式的弊端在于:硬性标准难以确定,公开化、透明度不强等。

3.政府引导,政策优惠,特岗特招,引导大学生村官向事业单位流动

提出该模式的原因:大学生村官通过基层的锻炼,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人更加适应、熟悉基层工作,而对基层事业单位来说,这些村官的加入无疑是注入新鲜血液,它不仅拓宽了村官的出路问题,也使这些通过基层磨练、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才弥补了基层事业单位的人才缺口,对整个基层工作的良性发展无疑是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具体做法:当地人事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每年从基层事业单位中划出几个岗位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定向招聘,通过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该模式的可行点在于:它不仅拓宽了大学生村官的出路,也解决了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更为基层事业单位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模式的弊端在于:选择面较窄,灵活性不强。

4.统筹规划,多方协调,政府推荐,引导大学生村官向企业流动

提出该模式的原因:和将村官引导到事业单位一样,大学生村官通过基层的锻炼,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大学生更加吃苦耐劳。而对企业来说,这些村官的加入无疑是注入新鲜血液,它不仅拓宽了村官的出路,也使这些通过基层磨练,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才弥补了企业单位的人才缺口,对整个企业的良性发展无疑是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具体做法:政府根据对村官的业绩考核,对于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政府可与当地企业协调,向企业推荐这些优秀村官。

该模式的可行点在于:它不仅拓宽了大学生村官的出路,也解决了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更为企业单位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模式的弊端在于:硬性指标不明显,操作性不强,以及村官所学专业与企业提供岗位的不对口等。

5.设立专项创业扶助资金,成立创业指导小组,大力扶助大学生村官创业

提出该模式的原因: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引导高校、社会人才向农村流动,以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同时,要想大学生村官真正在农村扎住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村官通过政府的大力扶助,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和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带领村民自主创业,开辟一条自主致富之路。因此,政府对村官创业的扶助不仅有利于村官自身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具体做法:政府协调组织部和财政局以及相关部门,设立大学生村官专项创业资金用以扶助村官创业。同时当地组织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成立专门的村官创业技术指导小组。而大学生村官有创业项目的可以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通过审核的,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该模式的可行点在于: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对于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具有很好地推助作用。

该模式的弊端在于:牵涉面广,协调难度大,并且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6.协调相关农林院校,扩大优惠政策

提出该模式的原因:继续深造是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一条重要出路,然而面对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大学生村官往往因为工作的原因,造成学习时间受到很大的占用。因此,在考研时,加5分的优惠政策实际上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大学生的出路篇(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5-0101-0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科规划课题“研究生收费及资助机制研究”(XJK06QJG005);湖南省教科“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投入调查研究”(XJK012BGD013)。

作者简介:冯君莲(1972-),女,湖南衡阳人,湖南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大学学术生态影响着高校内部学术的繁荣与发展,关系着大师的诞生、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产出等核心问题。构建大学学术生态,是启迪创新思维、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学科发展和繁荣学术文化的根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出现了一些学术生态问题,致使大学学术生命力下降、学术土壤贫瘠,甚至出现学术造假、学术泡沫等学术腐败现象。因此,高度重视大学学术生态的研究,深入分析学术生态的理想和现实,对于修复学术生态、加强学术生态建设尤为重要。

一、学术生态及其理想

学术,学问之术,学习之术,可以理解为专门系统的学问和研究活动。它是人类知识的理性反思和系统总结,具有研究性、权威性、合理性等特征。生态,从本意上讲,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生存状态,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学术”和“生态”糅合而成“学术生态”,便被赋予了更加深刻而丰富的意义,饱含了人们对于学术界呈现和谐健康的发展状态的美好期待。有人认为,学术生态是指由学术主体、学术客体以及软硬件环境等元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学术系统[1]。学术生态是由“学术-教师一环境”构成的,以大学教师为主体,为实现学术活动目的所形成的动态系统[2]。学术生态被具体化为学术问题、学术人员以及学术研究环境组合成的相互影响的、动态的、特殊的社会生态系统。它不仅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的交换,而且还有知识、思想和信息的交换[3]。因此,学术生态特指学术共同体追求学术的有机环境,意蕴学术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创生过程[4],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复杂生态系统,且学术系统内部包含学术、学术人员、学术环境三个基本组成要素。理想的学术生态是学术内外人士对学术的美好期许和追求,是学术客观存在的健康状态。

学术乃大学之灵魂。学术作为大学存在之根基,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的本质属性[5]。它占据学术生态系统的核心位置。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必须坚持为学术而学术。“为学术而学术”绝非指单纯地追求学术成果的产出,绝非千方百计地制造学术问题,或是处心积虑地把研究成果的价值扩大化。“对大学来说,学术一旦不成为核心价值或中心目的,那么,它必然就会成为某种手段或工具,成为谋取大学价值和副产品的手段。一旦学术及其教学成了手段,那么这些人员就可以反过来支配学术研究和教学,从而使学术研究和教学服从于他们,直至为他们的利益服务”[6]。“为学术而学术”就会沦为学术人员评定职称、申报课题、获取社会资本等外在目的庸俗工具。这不仅造成学术研究资源浪费,学术垃圾遍地开花,而且酿成学术浮躁、价值扭曲的社会风气。所以,“为学术而学术”体现纯粹学术追求,不掺杂外在附加目的,其本质是探索真实的学术真理。从历史的视角审视从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的演变,我们就会发现,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是大学永恒追求的主题。从热衷于高深学问的教会人士,到自发组成的学术行会,再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学术的探求始终是推动大学产生与改革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大学的灵魂所在[7]。同时,大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几百年的活力和生机而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从事专门高深学问的研究,将学术研究作为价值追求,成为不同于其他社会机构的学术殿堂。学术也是学者的生命,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因此,大学的学术生态中,坚持为学术而学术,以真正有意义的学术研究为导航,使各种学术生命与环境共生共荣、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在当前形势下,构建理想的大学的学术生态,不仅有利于学术的繁荣与学术创新,更有利大学自身的良性发展,使大学更好地履行各项基本职能。

自由乃学术之土壤。大学学术生态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自由的学术环境。自由的学术环境是多种要素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学术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内容和形式复杂多样。有研究者将学术环境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细分,其主要内容有学术制度文化、学术权威、学术群体、学术管理和经济收入等五个方面[8]。还有研究者将大学的学术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9]。通常而言,学术环境可以理解为影响学术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所有因素的总和,例如学术研究的设备条件和资料条件、学术评价体系、学术制度等等。硕果的收获离不开优良的沃土,学术环境好比学术生态中的土壤。但是,笔者以为,学术生态中,自由是品性最高的环境,是无法用制度与物质进行量化与检测的至高无上的环境,是学术人员进行学术探索和研究的必要条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曾提出“兼容并包”。因为,自由的学术环境具备极强的包容能力,它能够包容多种多样的学术见解,包容后起之秀、包容门派之争、包容错误与谬误、包容他人的成功与失败、甚至包容所有的对立与矛盾。这种环境才能成就大学问,铸就大事业,更能孕育出“大楼”内的大师。离开学术自由的支撑,学术研究也就失去了依托。从事学术研究是一项费时费脑的智力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唯有在自由灵活的场所中才能保证研究人员身心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从而激发个体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学术人员能够不受外界的束缚,真正拥有追求真理的自由。于是,其潜能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挖掘,研究状态才能处于最佳水平,有利于高水平学术成果的酝酿和诞生。

真理乃学术人员之永恒追求。在理想的大学学术生态中,师生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主体,他们是学术研究的主导者,是学术问题的发现者,是学术成果的制造者。师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其具备学术探索的能力,保有对学术探究的无限热情,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导学术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这个群体所具备的学术研究能力代表着整个学术生态系统的学术力。同时,在整个学术生态系统内,学术人员必须坚持以追求真理为目标。赫钦斯曾说,“失去了自治,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那么,学者远离学术,就预示着学者失去了“生命”,学者将如行尸走肉般穿梭在学术界。师生把对真理的崇尚当做毕生的追求,是学术生态的重要内容。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各种认识与思想在此汇集碰撞,真理在此探索诞生。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毋庸置疑,大学是个诞生真理的地方,是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在这里只有真理才有发言权,谁掌握真理谁才有发言权。师生是大学中引领学术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探索真理的中坚力量。雅斯贝尔斯谈到追求真理时的学术责任问题时指出:“大学教师则是以传播科学真理为己任……”[10](p139),“大学的师生追求真理不负任何直接、实际的责任,他们尽对真理本身负责,研究者共同为真理而斗争,而彼此之间却并没有生活的竞争”[10](p170)。学术人员对真理的追求是学术生态的永恒追求,是保证学术生态之纯净,学术殿堂之神圣的精神动力。以真理为终,并非排斥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恰好相反,人才培养与人的价值的实现是大学最崇高的真理。人才培养在“以真理而终”的信念中实现。因为,在所有的学术成果中,人才是学术生态中最重要的产出成果,人才更是学术人员永恒的价值追求。这是大学学术生态的最大真理。众所周知,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与科研相统一的人才[11]。从大学的职能履行来说,人才培养乃大学的最基本的职能,“育人为本”是学术人员的行动指南。坚持育人为本,不仅是大学存在和延续的前提,是评价大学教育质量和学术人员教学成果的有效标准。换而言之,学术人员倘若丢失这一根本职责,大学也陷入名存实亡危机;学术人员失去了“育人为本”这一准则,也意味着学术生态系统的瓦解。

二、学术生态的现实境遇

反观当前我国大学,学术生态系统出现部分失衡,甚至面临种种危机。目前我国学术生态中存在着大量的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也存在剽窃、造假、快餐化、泡沫化等一大堆汗颜的事例[12]。当务之急是正面现实、深入探究、从而引起高度重视和采取应对策略。

(一)学术环境的功利主义

学术环境是学术赖以生存下去的生命基础,缺乏良好的学术环境,大学的发展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大学的学术生态中,学术环境具体细化为科研条件及科研资料设备等硬环境;还包括学术制度及学术评价体系等软环境。从硬环境来看,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技术设备极大改善,科研经费相对充足,学术环境整体呈现优良状况。然而,软环境受外部社会风气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如今官本位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极端盛行,使得整个社会环境陷入一种极端窘况的境地。此类不良风气已经渗透至学术领域,学术人员的学术方向偏离规范轨道,造成了学术环境的异化。这种学术环境的异化,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在竞相角逐与博弈较量中,致使整个学术生态进入一种压抑或萎靡状态。这种被压抑或萎靡的学术生态的典型表现是学术的行政化,以行政管理的理念和方式管理学术事务,行政严格控制着绝大部分学术事务的管理、审批和监督。同时,在这种备受束缚的学术环境下,学术环境的质量严重地受到影响。例如,学术评价体系固化造成学术粗制滥造、成果鱼龙混杂,同样导致了学术环境的污染。在学术研究经费方面,政府掌握着绝对的支配权,这就导致学术研究往往以迎合政府需求为目标,从而具有丧失对真理的追求与学术自由的风险,学术人员成了“戴上镣铐”表演的舞者,他们人微言轻,话语权力消弭,社会地位边缘,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学术传承与创新受到遏制,整体的学术生命力受到限制,学术环境变得严苛。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充其量成为政府进行判断或选择时提供学术论证的“诠释者”。

(二)师生的学术浮躁情绪

师生是大学学术生态中从事学术活动的主体,是学术生态内部最为活跃的因子。正如哈佛校训所言: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大学师生同样注重以真理为友,并将探索真理看做是毕生的理想与追求。学术人员的价值偏离是指从事学术研究的专门人员其行为偏离了本应坚守的以学术为主、以真理为目标的准则。然而,在市场经济普遍追逐金钱和权力的背景下,功利主义这股风潮同样冲击着大学的学术生态。学术人员逐渐忽视高尚人格的塑造和良好修养的养成,开始功利浮躁、学术行为的失范、染上不良的学术风气、偏离探寻真理的正确轨迹,走向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机会主义道路。如部分研究人员丢掉了耐住寂寞、潜心研究的精神,一味强调学术成果的数量而忽视学术成果的质量,甚至抄袭剽窃或是低水平重复。有的人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尊严,自我约束让位于自我沉沦,严于律己裂变为自我放纵,甚至逐步滑向学术腐败与违法犯罪的泥潭,玷污了学术的纯洁高雅,动摇了学术的道德基础,扭曲了社会的公平正义[13]。在这种学术生态中,学术人员在错误的价值导向下从事学术研究,所产生的学术“成果”都是徒劳无益的,甚至可以说是学术生态中的废品垃圾。当学术人员的价值出现偏离时,学术主体逐渐抛弃追求真理的使命,他们的价值取向正偏离学术正轨。他们往往容易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远离学术道路,学术主体不再把追求学术作为自己的中心价值,学术不再是目的,而是沦为攫取权力和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学术人员不再关注真正的学术问题的存在与研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在价值偏离的影响下逐渐淡忘,进而致使知识分子学术人格贬损与道德缺陷的恶果。

(三)学术繁荣背后的泡沫现象

近些年来,国家重视教育的发展,加大教育的投资,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使得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瞩目的发展。于是,大学学校的学术生态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学术论文、专著的数量更是居世界排行中前茅。学术探讨、问题追踪、科学研究在我国大学中得到极大的提倡和鼓励。更有甚者,部分大学把科研成果与晋职、评优、奖励、福利待遇紧密挂钩。学术研究的重视与盛行,学术生态系统中的“胜景”着实让人惊叹。然而,在这种学术异常繁荣的背后,学术的真正价值又该如何探寻呢?这种景象真的是我国学术生态的真实状况吗?学术生态中,学术作为大学存在和延续的前提,学术的核心价值正受到了冲击,“为学术而学术”的本质也随之发生了病变。我国的学术生态中出现了一些“学术失真”的现象,学术生态中的繁荣景象似乎是一种“假繁荣”。部分学术人员甚至将“为学术而学术”演变成获取无谓的学术成果的手段,致使许多学术研究的假问题在学术生态中滋生开来。学者们的学术研究并非直指真实存在的问题,而是为了能达到学术的成就肆意伪造学术问题。一些研究人员为了职称、金钱、权力而进行的快餐式学术编撰活动,以至于学术生态中产生了大量不存在真正学术价值的学术成果,这就势必导致学术生态系统中学术成果“数量”与“质量”的失衡。据报道,我国近年来SCI论文数量明显增长,平均每4.74年增长一倍,论文数量占世界的份额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每5.98年增长一倍。但同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我们的论文被引用频率在2000年达到高峰后,最近几年呈现下降的趋势,反映论文质量的重要尺度——单篇论文平均引用次数只有3.01次,居世界第124位[14]。可见,当前琳琅满目的学术成果实际上包含着学术真假难辨,隐含相当部分的泡沫,是一种虚假繁荣。这种盲目的为学术而学术的行为,为追求学术成果数量而导致了学术生态失衡,严重影响学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良性循环,潜伏着各种学术危机。

三、学术生态的现实超越

在仰望理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踏实解决眼下学术生态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大学的学术生态的现实不容乐观,在认清学术生态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寻找各种应对策略才是重中之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超越现实,构建出理想的学术生态,使学术生态健康持续发展。

(一)以学术为中心,倡导为学术而学术的理念

学术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身份标志。学术具体而言是以高深的知识为内容,同时也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大学是围绕“知识材料”建构的学术组织,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发现,保存,提炼,传授和应用知识这个组织开展活动的核心内容[15]。以学术为中心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以追求什么样的知识,是实用知识、还是普遍知识以及自由知识。追寻什么样的知识即接受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从而形成不同的学术环境和思想氛围。在纯洁明净的学术环境中大学精神得到弘扬,无论是作为学术的主体教师还是学生,呼吸着自由纯净的空气,受其熏陶,必将得到心灵的宁静。以学术为中心而形成的大学精神,是有生命力的、是永恒的。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提到,“大学教育有非常实际、真实、充分的目的,不过,这一目的不能与知识本身相分离。知识本身即为目的,这就是人类的心智本性”[16]。学术本身也就是大学的目的,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学术人员不仅获得知识的累积,重要的是独特的思维习惯的形成以及责任意识的建立。因此在学术生态中,坚持真正的为学术而学术,研究真实存在的学术问题才是保证学术可持续发展之根本。第一,倡导为学术而学术,这就要求学术人员要严守学术规范,遵循学术纪律,不断激发学术研究思维,努力提高学术创新能力。第二,在真实学术问题的导向下,学术生态内部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审查学术虚假问题。相关学术管理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反对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的法律法规,确保惩治学术腐败有法可依。第三,还要尽快完善学术成果的评价机制,建立评审专家库,实行双盲评审,以保证学术问题的真实性,创造学术研究的真正价值。

(二)加强个体学术修养,坚守大学教师的精神自治

学术人员作为学术生态中的学术主体,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修养。学术修养是学术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是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的有力保证,而学术创新能力却是创造学术新成果,繁荣学术生态的核心驱动力。教师在高校里属于较为固定的群体,他们的学术道德和学术态度对一所高校的学术风气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学术道德的形成,离不开个人的自觉[17]。一所具有大师存在的学校所引导的学术道德是高尚的,学术氛围是浓厚的,可见良好个体的学术修养是集体学术道德形成的前提。但是在大学的学术生态现实中,部分学术人员由于学术修养不高,在巨大的现实利益面前脱离了学术轨道,放弃了“学术人”的精神追求,成为了学术生态系统中劣质品、仿冒品的“制造者”。鉴于此,第一,学术人员要有效加强自身的学术自律,坚守学术品格。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学术人员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承担学术责任,使学术活动达到为全社会谋福利的目的。第二,学术人员要精神自治,守护自身的精神领地。在利益获取与道德沦陷面前,学术人员能够摈弃利益诱惑,成为学术生态系统中的“精神守望者”。“对每个具体的个人来说,其学术操守与道德自律是非常必要的。没有个人的道德自律,任何坚固的城墙都会坍塌”[18]。第三,学术人员要正确定位,理性选择学术目标,自主寻找学术资源,通过有效开展学术活动,不断积聚自身的学术实力。第四,学术人员需要“自我反省”。学术人员也是活生生的人,“人非草木,孰能无过?”不仅需时常反省,及时认识自身的错误,以致不被耀眼的光环所笼罩,而且也需对“他者”的反省。“他者”包括外在的学术繁荣、学术霸权。学者的精神自治是个体学术修养的最佳状态。

(三)净化学术环境,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

学术环境是大学的生命基础,它构成了大学存在的合理条件。大学职能的实现、大学的发展都有赖于这样的学术环境。不同的学术环境对大学的学术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促进高校学术发展和学术人员的发展、促进大学的自身发展,关键是建设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19]。学术环境是大学的土壤或根基,需要得到保护和营造。然而在现实的学术环境中,缺乏合理的学术评价理念是导致学术环境异化与污染的重要原因。为了净化学术环境,必须营造自由的学术生态。第一,淡化学术评价的指标概念。在当前学术环境中,现行的学术评价明显过于强调指标体系,而评价指标体系又过于量化。这是一种粗糙、简单的作法,必须予以革除。评价体制的建立和执行必须坚持公开、公正、透明与民主的原则,坚决杜绝“暗箱操作”。第二,学术评价要注重伦理性。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学术人员的学术体验,及时关注他们的需求,减少不符合实际的规则或要求。往往不合理的规则容易造成不合理的行为,伦理制度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学术评价权力下移。从评价机构的构成来说,机构不宜集中到学校,应该以学院为主体;机构成员应由学术领域中的权威专家组成,开展独立的评价活动,对于学术人员的评价过程和结果必须予以公开。四是学术人员在课题申报、职称评定、成果统计时,不得以过于量化的硬性指标进行衡量。此种评价方式容易造成复杂的学术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思维活动数量化,评价活动形式化。对于学术成果的评价应该把重视研究过程与学生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反应结合起来,不能单一地以学术成果为标准对学术人员进行评价。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将学术环境中的内部监督(学术团体)和外部监督(社会监督)结合起来,从而避免学术评价体系的过渡僵化,使评价方式走向多元化,学术环境得到净化。

参考文献

[1] 张启强.学术生态与学术可持续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7(4):110-111.

[2] 吴兰平.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学术生态[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6):94-97.

[3] 李中赋.关于我国学术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C].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合肥,2007:86-92.

[4] 张敏.“学术生态”概念之诠释[J].考试周刊,2011(44):164-166.

[5] 荆建华.论大学和谐学术环境的构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9):77-81.

[6] 韩水法.大学与学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8—39.

[7] 王光荣,王端.我国大学学术生态系统的透视[J].教育文化论坛,2011(3):20-24.

[8] 唐安奎.论大学学术环境与基层学术人员的成长—学术生态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 90-93.

[9] 杨移贻.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生态[J].未来与发展,2000(6):55-58.

[10]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39,170.

[11] 韩秋莹,牛金成.大学回归育人本真的路径探微[J].现代教育管理,2009(5):8-10.

[12] 向燕.从德国古典大学观论我国学术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2011(1):121-122.

[13] 范松仁.大学学术不端现象探源[J].大学教育科学,2011(1):11-15.

[14] 姜朝晖.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术生态—基于功利主义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1(4):25-27.

[15] 王怀宇.教授群体与研究型大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52.

[16] [英]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3.

[17] 祝木伟.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伦理生态诉求[J].江苏高教,2011(4):28-30.

[18] 朱新梅.教育腐败与学术腐败及其治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4(10):23-26.

[19] 戚业国,宋永刚.论大学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J].江苏高教,2004(2):16-18.

The Predicam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Academ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University

大学生的出路篇(3)

“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就业

在目前为数不少的失业大军中,“未就业即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尤为引人关注,有人还发出了“大学生就业难,难如上青天”的感慨。无乎于总理也曾表示,农民丁返乡和大学生就业,是他担忧的两大问题。

危机中的劳动力市场,高端和低端就业群体面临相同的境遇,而大学生群体却成了其中名副其实的“夹心层”。一些大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业绩惨淡,不得不痛下杀手进行裁员,为数不少的有技能又有经验的职员被迫失业,进入再就业劳动力市场。同时,不得已失业的还包括了农民工群体,他们文化程度不高、技能比较单一,大部分在城市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裁员往往首先裁掉这部分替代性比较强的人员,这部分农民工不得不进入再就业市场。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当下就业市场上与这两类群体相比,明处于劣势。与被迫失业的白领相比,大学生缺少经验和技能,企业要花费额外的培训费用;与农民工相比,大学生又没有成本优势,还会陷入大材小用的尴尬境地。危机期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身特性,使得大学生成为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

中国经济转型是在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从一个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低又不平衡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国情出发来实行的。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转型时期的烙印。

就生产力要素而言,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把廉价的劳动力同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实现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能较快地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而生产关系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通过借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就业做法和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制度,可以为经济顺利转型和促进就业提供制度保证。但从现实看,经济转型攻坚阶段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一般而言,进入丁业化中后期,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就业结构也应随之变动升级,由从事直接生产者为主向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为主转变。就是说,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第四产业(即知识产业)的劳动力将会迅速密集。这时,全日制就业机会减少,非全日制的就业机会增多;传统工作制的人数减少,弹性工作制的人数增多;劳动时间减少,自由支配时间增多这一转变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囚劳动者的技能、经验、知识与可供职位素质要求不相适应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显然就业机会依赖于劳动者基本技能的提高,但目前,我国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就业人口中与空缺职位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相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别常见,也从侧面说明高等教育已逐渐适应不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大学生就业的新内涵

现在,一些社会媒体和高校认为,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协议后,大学生就业就算成功了。其实,只有当大学生到岗上班,真正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才能算就业成功。而当下就业环境的复杂和影响就业因素的多变性,决定了大学生就业的新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

大学生就业的最终意义和价值,在于毕业生个体经济得到支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成为经济上独立的个体,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得到回报。同时,大学生的就业成功也能够以市场的方式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从宏观层面看,大学生就业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人力资源实现了合理配置和利用,因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事实上,就业更多的是大学生的个体行为,笔者认为,只要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从事获取合法劳动报酬或收入的活动就是就业。它不在于就业或劳动形式,也不在于单位性质,关键在于获得的收入是否合法。目前,大学生就业渠道、就业形式等呈现出多样化,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的势头有新的突破,未来大学生毕业走向多样化和自主化特点将非常明显。这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内涵的重新塑造,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内涵存在很大区别。也预示着今后,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将是大学生重要的就业形式。

自我就业,即自我创业。通俗地讲,就是自己给自己“打工”。这里的“自己”可以指一个人,也可以指几个人组成的“就业小组”。这时的生产资料可以是物化的,也可以是“非物化”的,生产资料的界定已经变得模糊。自我就业让毕业生从被动的求职者变为主动的创业者,从毕业后寻找工作转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而且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自我创业和灵活就业都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这两种能力,毕业生才能从被动的求职者变为主动的创业者,从毕业后寻找工作转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因此,在大学生就业的新内涵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自主性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途径

随着当下经济危机的逐渐演变,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不再单纯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结果,而成为一个超越个人能力的社会问题,但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根本途径依然没有改变。

目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经济危机期间更是如此。大学扩招产生的效应是,毕业生的增长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长,造成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解决就业难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经济的发展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最有效的途径。

大学生的出路篇(4)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2010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管理程序的法治研究》(项目批准号:10JDSZ3047)的研究成果之一,该研究项目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

1995年12月,国家教委、中央综治办、司法部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因而高校的法制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问题的表现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现象和法律制度的看法与态度,其中主要是指人们重视法律、自觉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其核心是一个人的法律心理与法律观念。大学生通常正处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其思想与其行为之间通常存在着诸多矛盾,反映在其法律意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有相当的维权观但缺乏相对的法律责任意识。现代大学生对自身的切身权益维护意识逐渐增强,在我们的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当学校为了保障学生宿舍安全进行严格的内务检查时,许多同学提出老师侵犯了其隐私权;当学校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严格执行一日操行分制度时,许多同学提出学校干涉了其自由权。在维权手段上,多数同学选择了法律,根据上海一位学者的问卷调查:当你问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怎么办?”时,有75.9%的同学选择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当你问到“你学习法律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时,有85%的同学选择到了维权。[1]可见,借助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观念已经扎根于当代大学生的意识之中了。但相反,许多大学生缺乏起码的法律责任意识,当让他们参与民主选举时,多数同学敷衍了事;当时我们宣扬公益意识时,热情参与并身体力行的同学总是不多;当有的学生违纪违法后要接受处理时,总是不断强调“毕竟还是个学生”,希望免罚或者从轻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这样身份的群体给予了过度的宽容,造成了现代大学生对于自己责任持淡漠态度。

2、有粗浅的正义观但缺乏依法维护正义的意识。正义观是一种良好的精神倾向,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明见的那样,正义乃是一种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美德。“正义本身乃是他者之善或他者之利益,因为它所为的恰是有益于他者的事情”。[2]但是正义的实现是不得以非正义的方式进行的,所以我们需要构建秩序的法律,要求以良法来匡正正义。当代大学生中多数还是有强烈的正义观,但是许多同学缺乏依法维护正义的意识,当自己或朋友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时,采取召集一批朋友或同学进行报复或私自去寻求“公道”,结果往往造成打架等群体冲突,甚至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使得有理也“说不清”了。近几年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上升趋势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大学生这种对法律的不信任和逃避的态度将严重影响到学校乃至社会的正常秩序。

3、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缺乏自律与守法的意识。使人们处于一种自由而又有序的状态是法治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有遵守法律的意识与行为。大学生通过学校的法制教育、社会的法制宣传及自身的理性思考,从道理上,多数都认为自由而有序的法治社会是值得我们追求的目标,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大学生具体的日常生活中,考试缺乏诚信、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被认为“能够钻法律空子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值得尊重的人”,这充分表明了大学生在对待法律的态度上知与行存在着较大的反差。许多大学生虽然知道守法的重要性,但是在面对守法行为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却总是以个人利益优先而规避规则或违反法律。

4、有零散的法律知识但缺乏正确的法律观念。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当前,我国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学生对待这种基础课不予重视,很多同学知识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也因课时有限而只是略讲一些法律理论常识,所以许多大学生只是了解了一些零碎的法律知识,而没有具体形成一定的法律观念。不少同学还是坚持“权力至上”的观念,根据一位学者的调查,我们的大学生中还有近43%的人认为“只有私下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应求助于法律”。[3]在这种情况之下,任何的法制教育都是表面文章,他们不可能将所学的法律知识与法律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东西,也就不可能具备守法的优良品质,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法治社会。

二、培养的路径

正是由于大学生处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其思想与行为由不自主走向自主,在其法律意识中也反映出了上诉诸多的矛盾,要想化解这些矛盾,达成良好的教育实效,就必须从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成因上着手,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形成强化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合力。

1、从家庭到学校,全面强化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家庭是对大学生开展法律教育的一块十分关键的阵地,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法律思想,家长除了以身言教之外,对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子女不能过于包容与迁就,更不能认为他们还小就事事包办,而使得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导致缺乏个人义务感与社会责任感;高等教育与管理虽然要以人为本,但是自己的学生还处于走向成熟的成长阶段,除了对他们进行思想上行为上的正确引导外,也要让大学生独立面对困难与挫折,不要总以“毕竟还是个学生”为理由而对犯错的学生过于宽容,要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过错负责,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太纵容自己,有利于其养成独立的主体责任意识。总之,通过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通过教育与实践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作为法律主体应该享有的权利,也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不是法律强加的,而是享有正当权利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把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成为一个有理性头脑的人。

2、从学校到社会,建立正当有效的法律规范运行机制。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问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4]良好的社会环境将促使人身心健康发展,肮脏的社会环境将污染人的心灵,“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了也这个道理。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开放,观念更新很快,目前他们所处的周边环境,从学校到社会,都存在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等丑恶现象,给大学生思想上造成了混乱,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法律的信任感,也阻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因此,从学校到社会,都有责任优化法治环境,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高校自身的“法治”状况会直接影响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效果,我们高校的管理应当做到“依法治校”,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高校的“法”,除了国家关于高校管理的法律法规,还包括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确立要经过科学的调查和认真的讨论,这些制度的内容要有连续性和可操作性,这些制度的运行要有合理明晰的程序与路径。尤其是学生管理规范方面,在奖励、处分学生等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规范上,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正当程序与救济机制。通过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为学生树立“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典范,为大学生养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我们也要呼吁政府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大力整顿吏治,反对腐败尤其是司法腐败,以免妨碍青年大学生现代法治观念的养成,以免使大学生对是不是应该相信法律而产生困惑或怀疑。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确立重要的不是言语的说教,而是行为的感召,不是一般的倡导,而是具体的示范,法律至上不仅取决于法律规定了什么,政府号召了什么,更取决于法律在政府那里被怎样尊重、服从与严格执行。[5]

3、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我们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只有对法律抱有正确的态度,守法才能具有正确的基础,行为才能端正。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形同虚设”。[6]因此,我们不妨在这里反思:我们高校的法制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法律观念。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加强与改进我们的法治理论教育工作,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要着重结合大学生身边的法律现象进行理论探讨,让学生参与讨论,老师要注意边讲解边引导,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中发现法律、认识法律、理解法律。同时,建议学校尽可能地多开设一些能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的选修课与法律讲座,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环节进行讲解与宣传。要想真正达到实效,就还要求我们的相关课任老师要加强对现代大学生心理状况有所了解,既能深入浅出地讲授相关法律原理,又能有针对性剖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中的症结。另一方面,我们高校具体的学生管理环节也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守法品质的形成,除了鼓励大学生利用学校一切有效的资源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普及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意识之外,我们还有必要修正我们学生管理规则,通过具体的正当的管理程序细化管理权限,避免学生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让学生在校园环境里就能深刻地体会到正当管理程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要从实际生活中对大学生的诚信守法表现进行严格考核,个别大学生有了违法违纪行为也不能包庇与姑息,让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违纪责任,因为仅有法律知识或纪律观念而没有实际行动,也就无所谓守法。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之中,让每一位大学生的诚信守法情况都有所记载,让每一位大学生以独立的姿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参考文献

[1]汤景桢,对上海市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33

[2]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27

[3]张淑玲,大学生法律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法学杂志.2002(1):34

[4]转引自:赵春霞,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思考[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64

大学生的出路篇(5)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对薄弱,尤其是在一些基层高校中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还是处于一种空白状态,而一些骨干高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或者是进行了相关讲座,但是对大学生并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在一些高校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保障机制构建方面也明显欠缺,现有的保障性制度并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从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情况来看,进行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由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但是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指导是非常有限的,高校虽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工作,但是对学生的个人目标以及职业发展性因素等并没有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不能为学生做到个体定制化的模式,不能充分展示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全面认识,从学生角度而言,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也处于一种比较迷茫的状态,有的学生对职业生涯了解的不多,有的学生虽然有一定了解,但是不愿意面对就业困境。总的来说是因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度不高,所以造成了他们在就业中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困惑和茫然。而且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极性和兴趣度都不高,明显缺乏职业方向感,同时也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评估,职业规划设计也严重脱离实际。

二、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已经下发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文件,其中对高校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出了一定要求。[2]但是职业规划教育作为一门新兴课程被引入并没有能够引起足够关注,尤其是在教育目标定位、课程开发和师资配备等方面还不够完善。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缺失

我国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以来,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3]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成了重要一环。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底子薄,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近80%的高校还没有开设此类课程。一些高校尽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也仅以选修课形式出现,在授课过程中内容单调、缺乏深度,大多是对就业形势和求职因素进行分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一般情况下仅仅是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等浅层次的内容,没有能够在个性化职业生涯指导过程中提供深入透彻的服务。这就造成很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前景不乐观,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一项问卷显示,我国大学生长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62%的大学生对未来工作没有规划,有35%的大学生认为即使进行规划对自己的未来就业作用也不明显。

(二)职业规划教育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与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等因素都密切相关,因此,它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非常高。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教师,基本上都不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按照教育部要求的1∶500的专业就业指导人员,就目前来看还有很多高校达不到这一标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确立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时期,而高校缺乏专业性、职业化的职业规划教育教师,不光影响了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还制约了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对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也具有明显的影响。[4]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实用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非常强调实践性的教育活动。而从目前来看,高校开设的课程与实践性联系并不紧密,没有能够把求职因素和职业发展因素相衔接,课程在开展过程中不能够体现创新性、科学性与针对性。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往往将其放置于第一课堂,并且以大课的形式呈现,根本不能够体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与特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一种照本宣科式的填鸭教学,不能对学生进行个体化辅导,更没有第二课堂的实践环节做支撑,不能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情况形成科学性和重要性理解,学生没有最基本的学习动力,就谈不上学习效果。

三、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出路

(一)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核心是促进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形成认知,并能够自觉地进行职业规划设计。[5]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首先要得到学校的重视,要在学校中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同时要配备基本的师资队伍用以进行教育测评等。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要形成广泛的舆论性宣传,可以借以校园网、校园报纸、校园宣传和讲座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使得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更深入地了解,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自觉地进行职业规划。

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从社会需要的复合性、创新性和科技性人才角度,促进职业规划体系的全面构建,同时也要注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知识,更要促进他们形成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得他们对择业、就业形势和政策等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

相比西方国家,我国不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并且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没有能够形成完善的体系建设,同时也面临着理论准备不足,实践内容缺乏等问题。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全面指导作用,以课程学习、专题讨论、集体训练和个性化辅导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在理论上更容易接受,在实践上能够积极参与。此外,还要利用学校的实践教育环节,寒暑假实践机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成良好的管理。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进行全程性的分组指导,也就是在大一促进学生适应生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大二让学生积极尝试,逐步涉及兼职和一些社会性活动。在大三进行职业性适应,撰写简历、求职信和进行职业调研等。在大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通过网络收集各种资料,以及逐步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

在进行常规课程的帮助和指导之余,还需要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门教育机构和咨询机构,主要目的是针对学生的专业性培训、咨询和服务等工作。由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为学生提供培训、咨询和服务等工作。在面对学生咨询的过程中需要以人为本,加强促进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活动,促进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个性化、人本化服务。学校的咨询服务机构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要求、动机需求、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等有针对性地对现有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

大学生的出路篇(6)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

1.1教学局限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教材内容陈旧

目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还是集中在课堂教学这一块。目前, 对于大学生思想的政治教育主要还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法。课堂依旧是大学生获得思想政治知识最主要的途径。目前,高校所使用的这方面的理论课教材中的内容更新较慢, 很多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差太多,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老师教学惰性、 思想陈旧、一味地照本宣科, 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上取得的教学成果也就不尽如人意。

1.2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任课老师的课堂讲授,再加上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通常比较枯燥晦涩,也比较抽象。学生对于这样的枯燥课堂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久而久之,在思想政治的课堂上随处可见睡觉、看课外书等现象。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强调老师的教学工作,却未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学习的事情。而且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1.3学生与老师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

很多大学生都比较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觉得是关系到他们以后工作的关键课程。而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则比较懒散,甚至觉得可有可无。还有的任课老师的教学态度也不够认真,致使高校内的思想政治课程得不到重视。

2 如何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

2.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 除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和运用, 做到知识点与时俱进, 还要注意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来武装, 同时用丰富的实际经验来锻炼自身。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应该按照当下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与对象的一些改变来不断创新完善,添加新的教学内容,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内容添加时事性,让思想政治的理论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生活与社会, 让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更加具有针对性与说服力,同时还能够从实际出发来解答学生在校学习以及生活上碰到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切实地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时代价值。现下, 教育部以及各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在关注这一问题, 正在努力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方案落实, 以此来吸引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只学习书本知识,不投入到社会实践中的话,将很难立足于竞争环境。

2.2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就是太过单一,导致叫教学效果不好。所以, 课堂教学除了老师的讲授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运用演讲、辩论赛、小组讨论等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很好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在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比如说多媒体教学,播放视频、电影等来吸引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学习兴趣。在课余时间,也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积极、文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比如说,在学校内开展思想政治专栏,可以供学生们阅读到最新的思想政治内容;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经常带领小组成员参加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邻校展开交流活动等。

2.3 将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于实际、端正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当下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那么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生活中就是最主要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是实事求是,而不是只注重考试结果,而并不看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1)对于学生而言:对于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 意识到道德对于自身的人生的重要性,它决定了以后的成长轨迹。我们通常说成为一个人才,要先成人,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解释为,想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青年,首先你必须要具备最基本的道德观念。作为大学生,只有端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能确保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才能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质量。

(2)对学校自身而言: 首先,必须要在全校内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还要配备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与成果,为以后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工作。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寻找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对于社会而言: 第一, 我国政府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地位,通过考察的方式来确保该工作的落实。第二,有关部门必须给出适当的支持与配合,比如说宣传思想先进的个人及单位、建立起思想政治的教育基地等,这样一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第三,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全社会的道德风尚也要随之得到提高,这样才能在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营造出一个合适的外部环境。

3 结语

面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我们应该通过寻找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来找出路。首先,必须要从学生以及老师的思想上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意识;其次,必须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相结合来进行教学任务;还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还需要将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这样,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避免枯燥无味、脱离实际、限于书本理论等的困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小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出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2)

大学生的出路篇(7)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04-02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及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有组织参与的,由社会或学校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持续一段时间、比较集中的集体性活动。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 到实际工作的初次尝试。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探析社会、了解国情民情,提高观察社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有效地塑造大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树立敢于担当的精神。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应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大学生强化“知行合一”的统一性。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真理。大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知识验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反过来又可以拓宽和转化自己抽象的理论知识。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是联系校园和社会的桥梁,大学生通过走出校门进行实践活动可以切实感触到社会的发展进步,深刻感悟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在实践中思索自己的信仰和所应担负的责任与义务。

(三)有利于大学生重新考量自己,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慢慢地摆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团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次“三下乡”的体验、一次边远山区的支教、一次革命圣地的寻访、一次环保活动的倡议、一次企业工厂的参观、一次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等等都将促使大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形成对客观事物正确的评判准则,促进自身高尚健全人格的养成,进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实践,走出课堂,初涉社会的新鲜感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也将空前的活跃。在活动中跟其他同学一块沟通、学习、交流、分工、合作,自然而然地就会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性,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交际协调能力。

(五)有利于大学生养成严谨的求学和工作态度。如果学生不拘泥于片面性和形式化来做好这项活动,真正把实践活动做“深”、做“精”,那么必定会从活动中得到启发或感悟,真正养成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六)有利于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立业观和择业观。针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残酷的人才竞争市场,特别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的“高不成、低不就”现象,通过实践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发展,以便为将来求职时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不“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介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不难看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各高校具体的推进和工作落实中,由于认识和具体执行上存在着的一定错误行为,导致了目前实践活动更多地是流于形式、弄虚作假、“华而不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多高校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正确有效地引导,重视程度不够。有报道称,每当寒假或暑假即将结束时,总会出现大量的“盖章大军”,有的学生甚至通过父母找人托关系到各种各样的公司或个体单位盖章;还有的学生没来得及盖章,回到学校后自行联系周边的小店盖章,实在不行就自己刻一个“橡皮章”、“萝卜章”,还被学生美誉为“实践神器”,而且“代代相传”等。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高校对还未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引导缺位”现象,部分高校在机械地传达着上级部门一系列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通知要求,但是真正到了实践对象的主体――“大学生”这一层面时,却缺少了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指导。

(二)高校中愿意参与并能悉心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老师少之又少,这其实是一个机制问题。因为,多数高校教师更愿意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科研成果的积累与完成课时量上,这是与他们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也是直接影响他们职称晋升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相比较国外高校,对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几乎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老师对其负责,实践前老师还会做一个全方位的细心指导,甚至包括心理辅导。实践中每周还会固定与实习单位及学生本人沟通,做到“动态监控”,及时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的思想脉搏。

(三)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目的性不明确,且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古人云:“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而大多数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各种实践活动的通知,凭借自己的感性认识,甚至没有搞清楚自己哪方面的知识或能力欠缺,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项作业或是任务来做这项活动,功利心太重。在2013年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有的学生竟然将“三下乡”变成了“农家乐”,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摆个“POSS”,拍个照,回到学校后还在人人网、博客、空间上公开发表各种吃、喝、玩、乐的状态。

(四)少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分溺爱,不愿让其去偏远地区吃苦受累。每当寒暑假的时间,家庭经济条件好点的家长大多乐意带着孩子去各地参观旅游。特别是从小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90后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和老人的百般呵护,不愿经受社会实践的艰苦磨练,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好吃懒做、过分自我的习惯。每当快开学时,明知孩子没有参加实践活动,但当接到孩子需开具社会实践“证明”的求助,非但不制止,反而热情地伸出“援手”,托关系、找熟人,助长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

(五)部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太过形式化。许多高校在与各类企业、各地市县级等政府部门签署社会实践基地合作意向协议书时,合作双方仅仅是为了挂个牌而已,对于协议书上规定的后续合作内容就没有了下文。还有的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通过联系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家长来完成,经常会出现摆摆样子、走走形式、发发新闻的状况,极度扭曲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本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运作模式及出路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着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问题和现状,说到底其实还是该项活动在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上存在着一定漏洞。这首先需要明确政府、高校、家庭乃至学生等多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各司其职,形成联动效应。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监管保障措施,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敦促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落实。同时积极搭建高校与社会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平台,扮演好“媒介”的角色;各高校也应积极探索恰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尽可能多地进行正面宣传,引导并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制定相应的具体制度加强对该项活动的监管,比如将其纳入学生的学分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考核、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基金等等;家长和学生也应及时转变观念和认识,认真对待,使得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学生乐于参与、家长朋友认可并支持的高质量活动。

(一)制度保障

探索建立严格的管理控制制度,形成适合大学生积极参与的良性运作机制。各高校应由校领导牵头,协调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等部门,成立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将此项活动纳入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按必修课进行考核。

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应从客观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匹配制度来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正规有序进行。比如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奖惩制度、经费支持计划、政府对学校实践育人的绩效考评、学校对老师实践育人的质量评价、教师对学生接受实践教育的效果评价等。同时,对实践活动中做出成绩的老师和学生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而对于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实践活动要严查到底。

(二)运行保障

为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加规范化、具体化、真实化,真正体现出该项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不妨按照科研项目管理的模式逐步实施。一般来讲,项目化管理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项目启动(目标)、项目计划(承诺)、项目的执行和控制(量化)、项目收关。而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运作模式则可以按照以下六个环节来具体执行。

图3-1 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流程图

(三)服务保障

据南开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9成的在校大学生希望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参加各类实践活动;88%左右的在校生渴望体验职场;更有67%左右的大一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为自己安排了暑期“实习”任务。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认可度和参与热情还是比较高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却又面临“实践地点和项目选择的盲目性”、“缺乏专业课教师指导”、“缺少活动经费支持”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制约瓶颈。因此,这需要政府、高校、院系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多管齐下,真正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保驾护航。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宏观调控及监管职能,充分协调各企事业单位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及交流,积极为“校企合作”的培养教育模式牵线搭桥。

另一方面,高校主管部门也应广辟蹊径、广开渠道,坚持“互惠共赢”的原则,主动寻找合作方,尽可能多地建立优质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训基地。同时,通过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把自交给老师和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与实践单位“面对面”,并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师职称评聘与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等,真正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好平台,提供切实可靠的后勤服务保障。

(四)内因保障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最终还是学生,哲学上讲,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是必要条件。因此,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比如大学生可以以社团的形式自发成立大学生“实践联盟”、“实践沙龙”等,也可以自行邀请实践活动表现优秀的学长学姐为同学们分享经验和感悟。这样以来,学生们很容易会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对于该项活动的参与热情也必将愈发高涨,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

总之,要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做“真”、做“实”,做到真正“有成效”,必须从该项活动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入手,注重点面结合,不断探索其规律,丰富其内容,拓展其领域,创新其形式。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为社会实践活动保驾护航。只有这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流于形式、弄虚作假之风才会无处遁形。

参考文献:

[1] 华银峰,吴珊珊.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设计[D].蚌埠学院学报,2013,2(2).

[2] 商守卫.试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J].学术论坛,2014..

[3] 王慧,刘威.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具体措施[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11(1).

大学生的出路篇(8)

今天,人类历史进人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已经进人大众传媒的新阶段。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学习、娱乐、工作、消费,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在和网络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甚至须臾都离不开网络。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主体,也是网络道德问题的引发者和直接受害者。如果仍停留在以传统媒介道德准则来衡量问题的阶段,将大学生作为网络传播的弱势群体,仅仅关注网络传播对青年的负面影响,那是远远不够的。应当超越传统媒介道德和新闻事业道德的范畴,从青年伦理观念出发探讨网络道德建设。

一、网络社会的鲜明特征

1.多元化。网络的多元化特征首先表现为网络主体的多元化。在互联网上,信息的权并非为一家所独有,政府、企业、个人网站都有权利新闻,成为传播的主体,任何一个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情况下在互联网上信息。其次是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互联网的全球化特征决定了网络文化的多元性。

2.个性化。网络传播的个性化表现在:受众不再是一个无分别的整体,而是具有不同需求层次的不同群体。不同的网络使用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上网习惯,网页浏览习‘喷,网络使得人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展现出来。

3.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互动性强。互联网是一个能够直接进行互动的媒体。在网络聊天中,参与者可以借助网站提供的服务,进行点对点,或者点对面交流,而且对与网上的信息,普通浏览者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评论,发表支持或反对的观点。

4.隐匿性。网络世界是一个隐蔽的空间,每个网络使用者,都是只面对自己面前的计算机,不论是聊天,还是信息,只能是人机交流。而识别不同人的标志则是由一串串字符组成的所谓的IP地址。

5.快捷性。网络信息传递的速度是异常迅速的,几乎每隔几分钟就更新一次,在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21世纪,网络的信息传递几乎已达到现场的速度。2001年,当9·11事件发生后,网络在第一时间内便报道了事件的发生。以新浪网的报道为例,第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2001年9月11日20点45分撞击纽约世贸大楼,10分钟后,新浪网就了第一条消息。网络的这种时效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来猎取最新的信息。

二、网络伦理道德危机四伏

1.义务责任感缺位,出现信任危机。在网络使用中,由于使用者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的特点,这就给人们叛逆社会正统伦理的心理的提供了机会。人们在互联网交往过程中几乎不必承担义务,这就使的网民的责任感降低。“黑客”现象的出现就是许多大学生网络责任感降低的一种典型表现。据统计“黑客”中大部分是大学生,特别是大中学校的学生,1998年我国第一例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名被捕的杨某就是国内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有的学生还制造电脑病毒。由于责任感的缺乏,上网者在网络上可以任意说谎,编造各种故事,时间久了人们慢慢的就感到网络无真言,对网络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2.“网恋”的陷阱。“网恋”是时下网络社会中最流行的词汇之一,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人“网恋”一词后,在短短的0. 001秒中,搜索到的相关网页约127万篇(2005年5月29日下午9时),这一庞大的数字表明当前“网恋”的火爆程度。根据新浪网的调查,在接受调查的网民中有过网恋经历的网民比例竟高达72. 45%。网恋已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网恋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特有的人类情感形式。不少人通过网上聊天和电子邮件的方式结交了若干异性朋友。虽然网恋充满了“美”的感觉,但是,网上爱情是虚无飘渺的,其成功的机会只有千分之一。对大学生来说,网恋存在很大的负面效应:一是误导正确的恋爱观。正确的恋爱观则是幸福婚姻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在网恋中由于双方身分的隐匿性,很多人都存在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一些不知礼仪的语言行为在网赂中的大肆流行。在网恋中由于双方缺乏必要的认知,存在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大学生沉溺于网恋则可能会导致恋爱观的畸形。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势必影响以后的婚恋。二是使大学生误人网恋陷井。网恋中的诈骗犯罪事件时有发生。据2003年7月《南方周末》报道,南京大学一大二女生因网恋而被网恋男友凶残的杀害。又据2004年10月26日的《上海青年报》报道,吉林大学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深陷网恋不能自拔,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欣喜赴约时,网恋男友将其绑架,向其远在山西的家人索要20万元巨资,否则将杀人“撕票”。类似的据道屡屡见诸报端,已不是什么新闻。

3.网络色情的泛滥。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色情页面,大有色情文化泛滥成灾之势。据统计,在互联网的非学术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美国的《时代))杂志报道:“色情正在泛滥成灾:在长达18个月的研究中,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专家学者们在网上发现了917, 410份淫秽的图片、小故事和电影片段。在国内也不例外,1999年1月,搜狐、深圳热线等著名网站发现有色情网址链接。虽然网络屏蔽可以将色情内容过滤掉,但这种网络技术不很普及,加之网络自身的特点使得色情内容在网上大行其道,防不胜防。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在3万名大学生中,曾经光顾过色情网站的占46%。由于大学生观念的多元化与独立的个性意识,在对待色情信息传播、接受的问题上没有统一的主导价值标准。加之大学生判断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同时好奇心强,对网络色情的过早接触只能毒害幼小的心灵,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伤害。网络色情已成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的头号杀手。 4.人性的异化。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性格正常,生活正常。但是,如果长时间僵坐在一个固定地方进行非口头的符号交往,就会使人的性格、爱好发生变化。对网络痴迷的网民常常会产生撒谎、孤独、冲动、暴庚、淫逸、空虚等心理障碍。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弱、人生观处于不稳定的形成期,容易迷失于网络的刺激性,带来性格的异化。在近几年中,以牟利为驱动力的众多网吧纵容了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中的不规范行为。为了上网聊天、玩游戏,许多大学生不惜逃课、撒谎、骗钱,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对他们失去了约束,变异的环境造成了身心的扭曲。

三、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建构

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生存形态,其中许多问题尚处于萌芽状态,在网络社会发展的初期就及早加强大学生网民的伦理道德教育,对网络社会的积极培育,甚至对整个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都有积极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意识,培养正确的网络作用认识观。网络社会是一个无中心的资源共享体,各种道德的,非道德的,反道德的信息充斥其中,在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的作用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培养青少年的网络自律意识尤为重要。一个合格的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是应该具备自律意识的。2000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所高校的学生会发出联合倡议,倡导大学生应当承担起建立网络文明的重要责任。这在首都高校中引起很大反响。这说明青少年中的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加强道德自律的重要性。同时还要通过教育使青年学生认识到网络化社会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但是决不可能取代现实社会,网络的作用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要使青少年明白网络只是人们服务于自己的工具,人类决不能成为网络的奴隶。

大学生的出路篇(9)

“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就业

在目前为数不少的失业大军中,“未就业即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尤为引人关注,有人还发出了“大学生就业难,难如上青天”的感慨。无乎于温家宝总理也曾表示,农民丁返乡和大学生就业,是他担忧的两大问题。

危机中的劳动力市场,高端和低端就业群体面临相同的境遇,而大学生群体却成了其中名副其实的“夹心层”。一些大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业绩惨淡,不得不痛下杀手进行裁员,为数不少的有技能又有经验的职员被迫失业,进入再就业劳动力市场。同时,不得已失业的还包括了农民工群体,他们文化程度不高、技能比较单一,大部分在城市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裁员往往首先裁掉这部分替代性比较强的人员,这部分农民工不得不进入再就业市场。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当下就业市场上与这两类群体相比,明处于劣势。与被迫失业的白领相比,大学生缺少经验和技能,企业要花费额外的培训费用;与农民工相比,大学生又没有成本优势,还会陷入大材小用的尴尬境地。危机期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身特性,使得大学生成为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

中国经济转型是在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从一个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低又不平衡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国情出发来实行的。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转型时期的烙印。

就生产力要素而言,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把廉价的劳动力同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实现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能较快地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而生产关系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通过借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就业做法和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制度,可以为经济顺利转型和促进就业提供制度保证。但从现实看,经济转型攻坚阶段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一般而言,进入丁业化中后期,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就业结构也应随之变动升级,由从事直接生产者为主向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为主转变。就是说,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第四产业(即知识产业)的劳动力将会迅速密集。这时,全日制就业机会减少,非全日制的就业机会增多;传统工作制的人数减少,弹性工作制的人数增多;劳动时间减少,自由支配时间增多这一转变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囚劳动者的技能、经验、知识与可供职位素质要求不相适应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显然就业机会依赖于劳动者基本技能的提高,但目前,我国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就业人口中与空缺职位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相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的就业中特别常见,也从侧面说明高等教育已逐渐适应不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大学生就业的新内涵

大学生的出路篇(10)

近几年来,中央各部委纷纷出台各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各省也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相应出台各类符合省情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贵州省地处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财力有限,因此贵州省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严重影响了贵州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席卷下,各地经济受到重创,大量失业人员涌入市场,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2009年贵州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68961人,其中本科31407人,高职高专34813人,毕业研究生2741人。因此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状况

从历年大学生就业率看,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状况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使得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率出现波动震荡,见表1:

表1:2005-2008年全国及贵州省大学生毕业人数、就业率统计表单位:万人、%

全国毕业生数

贵州省毕业生数

占比例

全国就业率

贵州省就业率

2005

338

3.93

1.16

72.6

85.28

2006

413

5.32

1.29

72

80.94

2007

495

6.59

1.33

71

88.15

2008

559

6.91

上一篇: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下一篇: 资金管理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