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13 22:09:12

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篇(1)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有人说《归去来兮辞》的创作受到过佛教关于西方净土经典思想的影响,其中“想象还家”的场面就构自佛教禅经,所以诗人一定是要追求一种“质性自然”。

辞中讲到,归园田的原因首先是,“田园将芜”,接着“心为形役”,还有“来者可追”,总结便是“今是昨非”。无论从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讲,都直接表达想要归园田的情感。在归园田后,诗人用很多意象表达归园的乐趣,如“径”,“松菊”,“自酌”,“倚南窗”,“门”,“云”,“鸟”,“孤松”,“悦亲戚”,“乐琴书”,“有事”,“寻壑”等。而且在每一个意象背后都蕴藏着不同的情感。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古代“径”这一意象,很多文人会用,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王维的《过香积寺》)和“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刘长卿的《宿北山禅寺兰若》)还有“青苔生满路,人迹至应稀。”(赵师秀的《大慈道》)古人们大多认为循着路就可以找到“道”,这种“道”象征着的是希望。所以诗人说的“径荒”,也可以理解为希望破灭了。鲁迅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路这一个意象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出现得也很广泛,由小径变为马路再发展为高速路等等。所以“径”的选择,诗人有独特的构思在其中。“松菊犹存”不是说其它的植物都不存在了,而是说诗人想要看到的是象征着气节的松和菊,其它的景物就不予描写。

“倚南窗以寄傲”在“倚窗”时的诗人在想些什么呢?仰观天时,俯察物美,不是随意,而是有共同情感指向。结合生活经历,“倚窗”似乎是在表明对于某件事情的观望或者眺望。而“倚窗”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也许此时的诗人什么都没有想,就是发呆,以前的案牍劳形,对比现在的心情宁静。或者此时的诗人思绪万千,也许在反省,也许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诗人虽归到田园,可却不是一个农民,刚归来的他还是与这里稍显格格不入。窗外的景究竟给诗人的心带来了些什么?只有诗人自己知道,也许是一种情操吧。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每天的散步,足以表现诗人的闲适,可设门却常关着。诗人是真的关着门吗?“门”这个意象在诗歌当中是常见的,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还有被称为“闭门诗人”的刘长卿,对于“门”这一意象有详细的分析。门往往意味着回归家园和回归生命。如:“寒灯映虚牖,暮雪掩闲扉。”门是有象征性的,或者说是一种隔绝性,是人与自然、荒蛮与文明的隔绝;或者是一种阶级差异,富贵与贫穷的隔绝。诗人这里并不是真的把门关上了,我们看到,之后还讲到“悦亲戚之情话”,“农人告余以春及”等,可以表明,作者的“门虽设而常关”是对于某些人的宣告。诗人选择了“门”这一意象,没有选择墙或者栅栏,它们的作用虽然都是隔绝,可“门”往往带有主观性,情绪感更强,可见诗人此时的心境。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里的景外之意是一种自然、随行、自由的状态。因为只有在闲适的状态下,我们才愿意看云卷与舒,虽是无心,但却有意。“云”和“鸟”这两个意象给人以空阔、柔弱和飘渺之感。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云无心”,“鸟知还”想要表达的是一种苏轼所说的“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的状态。

“抚孤松而盘桓”,诗人流连徘徊不忍离去,轻轻地“抚松”。对松的怜爱与亲近的状态,是因为与它有相同的处境,“孤”。李白的写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鸟飞尽和孤云,为什么会两不厌,就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处境和感受。而诗人对孤松也是有着相似的情感的,所以会格外的亲近,以至于徘徊而不忍离去。结合诗人三次入仕,三次归园隐逸,也能看到深埋诗人心中的矛盾、徘徊和犹豫。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为什么要消忧呢?外表的乐在内心深处却是一种忧愁,诗人因为对这个世界爱之深责之切,因为光阴、生命只能由时间决定,而志向却未完成,然则忧。这种忧只能在“叙旧”和“抚琴”中完成。“琴”是一种特定的意象,它有特定的内涵,如“伯牙鼓琴”,为的是寻觅知音,而知音难觅却也是一种忧愁。诗人其实是眼极冷,心肠极热的人,他对世界的牵挂是貌似快乐背后的悲哀。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诗人在崎岖的路上是美的享受还是感受艰难? “寻”首先带有主观性,接着“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些美景都是在人迹罕至之处的,而“窈窕”这个词本身就带有美感,古人通常讲窈窕淑女,诗人把崎岖的路用窈窕来描写,足见内心的享受感。我们常讲“文似看山不喜平”,同理可得看山也喜崎而非平。所以笔者认为,诗人即使是在崎岖的路上,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啊。

归去来兮辞教案篇(2)

谢?I,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①。是南北朝时期极为重要的诗人。史载其“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②。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清人方东树论谢?I:

玄晖别具一幅笔墨,开齐、梁而冠乎齐、梁,不第独步齐、梁,直是独步千古。盖前乎此,后乎此,未有若此者也。本传以“清丽”称之。休文以“奇响”推之,而详著之曰:“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太白称其为“清发”“惊人”。玄晖自云:“圆美流畅如弹丸。”以此数者求之,其于谢诗思过半矣。③

今人曹融南先生《谢宣城集校注》前言说:

谢?I能生动形象、深婉细致地表现人情物态之美,形成独特风格,和他优异的艺术表现才能密不可分。他远祖诗、骚,近承建安以来曹植、陆机、谢灵运、鲍照等的诗歌成就,又从乐府民歌中吸取营养,涵泳蕴蓄,终于取得如此卓越的造诣。④

古今两位学者都对谢?I的成就作了较高的、中肯的评价。上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多对谢?I上承建安魏晋文学、中于诗律革新贡献、下开唐风的先驱作用进行了研究。笔者拟从谢?I诗文创作“远祖诗骚”之祖“骚”作一探究。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不仅评论了屈原的《离骚》,也评论了《楚辞》中的大部分作品,由此,可以把“远祖诗骚”之“骚”作三个层面的理解:一、屈原的辞作;二、《楚辞》这部书;三、“楚辞”这种文体。在此前提之下,分几个层次逐一展开讨论。

一、多处使用《楚辞》的词语

《楚辞》中众多优美典丽的词语营造了瑰丽意境、描绘了众多形象、抒发了丰富的情感,谢?I选择并使用了其中诸多的词语。

《杜若赋》《酬德赋》两文均用到了“延伫”一词:“凭瑶圃而宣游,临水木而延伫”;“怅分手于东津,望徂舟而延伫”。王逸注《离骚》“延伫乎吾将反”,“延,长也。伫,立貌。《诗》曰:伫立以泣。言己自悔恨,相视事君之道不明审,当若比干伏节死义,故长立而望,将欲还反,终己之志也。”“结幽兰而延伫”又注:“言时世昏昧,无有明君,周行罢极,不遇贤士,故结芳草,长立而有还意也。”“延伫”在《离骚》中是由“立”和“泣”两个动作构成的一个形象,这个形象饱含着屈原对楚国的强烈不舍,去与还的痛苦抉择,凸显了屈原高洁的品格。谢?I在此借《离骚》曲折地表达了时局动荡时艰难的选择:还京城还是还山泽?这是越来越强烈地困扰着诗人的苦恼,表现了谢?I仕与隐行与藏的犹豫。

《奉和隋王殿下》其一,是谢?I在随王萧子隆西府时所作。“玄冬寂修夜,天围静且开”,《哀时命》“愁修夜而宛转兮”,王逸注:“心忧婉转而不能卧,愁夜之长”,冬日昼短夜长是客观现象,但特定条件下时间的长短又会融入人的主观体验,《诗经·郑风·子衿》“一日不见,如三日兮”便是。“修”是诗人的情感体验,“愁修夜而宛转兮”为“修夜”提供了一个涂染着感伤色彩的背景。

谢诗中还有一些重叠词,如“涂涂”、“????”、“阳阳”、“冥冥”、“杳杳”、“衍衍”,均能在《楚辞》中找到阅读理解的背景,这些叠词嵌在诗中,读起来确实“圆美流转如弹丸”,体现了谢?I的创作思想。如《雩祭歌·白帝歌》“嘉树离披,榆关命宾鸟。夜月如霜,金凤方????”“????”一词:《湘夫人》“????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王逸注“????,秋风摇木貌”;洪兴祖补注:“??,长弱貌”,除指木摇貌外,还包括秋风吹拂的音响,又指秋风的特定状态;《文选》左思《吴都赋》说:“霭霭翠幄,????素女”,“????”指女子的轻盈柔美;北宋《前赤壁赋》“余音????,不绝如缕”,“????”又指音乐的悠扬声。由此看来,“金凤方????”,既有秋风吹送如缕的状态,又有轻风吹动树叶发出音乐般悠扬的声音,还指金秋时节的微风给人柔美的感受。“????”一词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特别清丽的意境。这些词语的使用,可说是谢?I创作过程中“字字苦吟”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谢文“清丽”的构成部分。

二、沿用并拓展了《楚辞》的意象

《诗经》比兴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屈原在《离骚》中又用香草美人意象创造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兴系统——“香草美人”意象,这种象征在后世的赋体文学、诗歌乃至所有抒情文学中得到极为普遍的运用,是对我国古代文学表现领域的重大贡献。谢?I的创作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

《同咏坐上所见一物·席》“幽渚夺江蓠”之“江蓠”便是《离骚》中与“芷”与“兰”与“菊”等并列出现的香草意象,这些香草是屈原高洁人格的追求与象征。谢?I的作品中,多处使用了这一系列意象: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时菊委严霜”,以严霜之下的时菊写秋冬肃杀的景象,既自比,又状所处的严酷环境,还包含了诗人精神层面的追求,是“香草意象”比兴意义的沿用。

《咏落梅》“新叶初冉冉,初蕊新霏霏。逢君后园?,相随巧笑归。亲劳君玉指,摘以赠南威。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作于永明九年(491)。永明八年(490),谢?I由随王(萧子隆)镇西功曹转为随王文学,次年谢?I又跟随到荆州(今湖北江陵)。在荆州他介入皇室内部的矛盾斗争,被卷入政治旋涡,忧心忡忡,惶惑不安。这首咏物(梅)诗,当是表现这种不安的心情。咏物诗至六朝自成一格,宫体诗中咏物极尽图貌写形之能事,其追求在于形似。谢?I咏物诗既有与时代相通的善于写物图形,又汲取了《诗》、《骚》以来比兴的传统,在客观的物象中寄托了主观的旨意,这首《咏梅诗》便是如此:诗中既以“落梅”(香草)自拟,又以“南威”(美人)自拟,沿用了传统的“香草”“美人”意象。

《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王逸注:“芳洲,香草丛生水中之处。”《杜若赋》之“杜若”本已幽香,作者又把她放在“瑶圃”“汀洲”这些芳洁之地,使洁者更洁,香者更香。

《怀故人》有“芳洲有杜若”之“杜若”;《拟宋玉风赋》“烟霞润色,荃荑结芳”之“荃荑”;《临楚江赋》之“宿莽”等等,这些香草意象,为我们深入阅读谢?I的诗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应该是谢诗极省净而又内涵丰富的原因之一。

在《楚辞》中,荷花是最常见的香草(花)之一,“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九歌·湘君》);“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九歌·湘夫人》);“乘小车兮荷盖”(《九歌·河伯》);“被荷?之晏晏兮”(《九辩》);“芙蓉始发,杂芰荷些”(《招魂》),其质地较前面的花草更为清纯、雅致。荷花进入屈原的诗中,被赋予了情感因素,成为“香草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抒情主人公的人格与荷花的形貌交相映照,清洁之质凸现。谢诗中的荷花主要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这种比兴传统的延续,再则成为独立描摹的对象。

《移病还园示亲属》“折荷葺寒袂”,很显然是“制芰荷以为衣”的沿用,是比兴。“荷”出自清水,以荷为衣,象征着诗人雅洁、幽香、清寒。时临深秋,折荷制衣,以示隐逸之志洁而且坚。“烟衡时未歇,芝涧去相从”进一步写“敛性”。“衡”,闻人??《古诗笺》作“杜衡”,是一种形似葵的香草,这里暗喻情操高洁的隐士。“芝兰”也是香草,诗人暗喻自己。这二句意思是说:情操高尚的人时时都存在,我要追随他们而去。

《冬日晚郡事隙》“案牍时闲暇,偶坐观卉木,飒飒满池荷,??荫窗竹。……风霜旦夕甚,蕙草无芬馥。云谁美笙簧,孰是厌?轴?顾言追逸驾,临潭饵秋菊”,整首诗写到四种卉木:荷、竹、蕙、菊。蕙、菊保留了比兴的手法,荷、竹是眼前所见,成为独立描摹对象,鲜荷与翠竹互相辉映,构成了山水的近景。

《后宅回望》“夏木转成帷,秋荷渐如盖”,荷从比兴中剥离出来,时令虽已推移,但秋荷依然生机盎然,如盖的荷叶写出了“绿肥”的质感。《曲池之水》“芙蕖舞轻带,苞笋出芳丛”,荷花摇曳多姿,细细的荷茎像轻柔的丝带一样,在风中飘舞,生动形象。《游东田》:“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诗颇具巧思,观察细致,笔触轻灵。鱼与荷同生于水中,共同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它们与生俱来的组合,审美凸现。

从这些多次出现的荷意象中可以推知:作为高门士族的后代,谢?I有着与屈原同样高洁的追求,只是谢?I的时代使他的悲剧结局缺失了屈原的崇高与悲壮,更多的是卑微与无奈的成分。

谢?I在诗中还多次沿用了《楚辞》的美人意象,并赋予其新的含义。

《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诼谓余以善淫”。王逸注:“蛾眉,好貌。”《九歌·少司命》“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招魂》:“??菪尢??K洞房些。”???妹病P蓿?ひ病?br>

《夜听伎二首》其二“蛾眉已共笑,清香复入衿”。此处“蛾眉”专指好貌女子,已无修道德、尚高洁之意;《秋夜讲解》“琴瑟徒烂漫,??菘章?谩钡摹扒偕?薄??荨庇κ欠鸺矣铮?赋臼兰湟磺猩???浴?br>

《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是说屈原忧思而念怀王,伫立悲哀,涕泪交横。《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屈原的美人,或喻君,或自谓,或指神。

《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揽涕告辞,悲来横集”化用了“思美人”句。萧子显《齐书》记载:谢?I为随王子隆府文学,世祖敕?I还都,谢?I作笺辞子隆。使谢?I“揽涕”的“美人”是随王萧子隆;《鼓吹曲·送远曲》“南浦送佳人”,指佳美之士。谢?I的美人,或谓王,或谓知音。用意象源于《楚辞》又不囿于《楚辞》。

三、使用楚物名、地名,虚实相间

战国时的楚国在长江、汉水流域,一度领有“地方五千里”的广袤疆域,虽和中原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但仍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谢?I或实或虚使用了这些楚国特有的物名地名,构成了作品风格的一部分。

《夏始和刘孱陵》“白?望已骋,缃荷纷可袭”,《九歌·湘夫人》有“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王逸注:“?草,秋生,今南方湖泽皆有之,或作?。”

《雩祭歌·迎神歌》第七章“冻雨飞,祥云靡”,王逸注:“暴雨为冻雨。”

《和别沈右率诸君》“春夜别清樽,江谭复为客”;《临楚江赋》“爰自山南,薄暮江谭”。《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江谭,指水侧。《九章·抽思》“长濑湍流,溯江谭兮”。王逸注:“谭,渊也”,楚人名渊为谭,此处借指楚地。

《鼓吹曲·出藩曲》:“飞??极浦”;《九歌·湘君》:“望涔阳兮极浦”,浦,水涯也。

《春思》:“?山起朝日”,?山在楚南,山上有木兰,香草所生之地。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洞庭张乐池,潇湘帝子游”,新亭,亭名。零陵,古地名,齐属湘州,治所在今湖南永州市北。相传舜帝葬于此。范云于永明十一年秋,迁零陵郡内史,谢?I作诗送别范云。“潇湘帝子游”语出《九歌·湘夫人》:“弟子降兮北渚”,王逸注:“帝,谓尧也。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于湘水,因为湘夫人。”“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又化用了《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的词意与诗境,全诗十句,两句化用楚辞,一拓展诗境,二抒写离别之情,借神情为人情,惆怅怀抱尽显。何义门评价:“全诗以楚辞点缀而成,自然风韵潇洒,既有兴象,兼之故实。”

《鼓吹曲·送远曲》:“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化用《九怀·陶壅》“绝北梁兮永辞”和《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曲折委婉却很明晰。袁行霈先生说:“南浦无非是南边的浦口,本是很普通的一个词。一经屈原用过也产生了诗意,后代的诗人一写到浦口便非是南浦不可,似乎东浦、西浦、北浦都别扭了。”如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王勃《滕王阁序》:“画栋照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宋人范成大的《横塘》:“南浦雨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希画船。”而“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也成为诗中佳句而广为传诵。

此外,还有“江皋”“鄂渚”“龙门”“长薄”等楚地名,为谢诗增加了南国色彩。

另外,在习俗和审美趣味上,楚国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特点。后人概括楚国的文化为“信巫鬼,重淫祀”,这种崇尚巫风的习气,在《九歌》中体现最突出。楚文化的这类余绪在谢?I诗中也可找到明显的痕迹。

《赛敬亭山庙喜雨》作于建武二年宣城太守任上。赛是祭祀时酬谢神灵的活动,再现了神仙降临的场面:“夕账怀椒糈”,因迎神而临夕设帐,因降神而用椒,因享神而用糈,回放了《离骚》“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这种祀神的方式,楚文化的韵味极浓。

《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到了《将游湘水寻句溪》中变为“挂鳞骖赤螭”,螭的颜色虽不一样,其浓郁的楚风却是一脉相承的。此外像“玄圃”“瑶席”“天津”这些具有特殊含义的意象,均在谢诗中出现过,为他的作品染上了明显的“楚色”。

四、化用《楚辞》情事典故,抒情曲折

《怀故人》“芳洲有杜若,可以慰佳期。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我行未千里,山川已间之。离居方岁月,古人不在兹。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诗写身在远地思念朋友,由芳洲杜若起兴,“芳洲有杜若,可以慰佳期”,“杜若”作为香草,古人常采集来赠送亲爱者以表达感情。作者看到芳洲上的杜若,对友人的思念油然而生,想到要采集一束在会面的时候送给他。采的是香草,面对的是芳洲,想的是佳期,把思念之情衬托得十分美好。诗从新春佳景写起,,款款道出怀念之情。后面以清风月夜作结,美好的怀想在清丽的夜色映衬下,格外动人。诗的前幅多次化用《楚辞》语句:“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湘君》)、“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湘夫人》)、“平原忽兮路超远”(《国殇》)、“着芳馨兮遗所思(《山鬼》)”,用典如同己出,不落痕迹。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系永明十年或十一年秋、冬之时,于荆州遥和武昌太守伏曼容《登孙权故城》诗而作。原诗为登临怀古之作,此诗亦遥想构思,从武昌城的历史、形胜、风物等方面,一一叙来。在铺陈往事之中,慨叹古今之变。诗末八句“幽客滞江皋,从赏乖缨弁。清卮阻献酬,良书限闻见。幸藉芳音多,乘风采馀绚。于役倘有期,鄂渚同游衍”有三句源于楚辞:《九歌·湘夫人》“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獭弊陨饲?鄄怀鱿妗⑻吨?洹!对队巍贰拔懦嗨芍?宄举猓?赋蟹绾跻旁颉蓖跻葑ⅲ骸跋胩?嫒酥?彰酪病!焙樾俗娌棺ⅲ?读邢纱?吩兀?嗨勺由衽┦蔽?晔Γ???瘢?躺衽??苋牖鹱陨铡V晾ド缴希?V刮魍跄甘?遥?娣缬晟舷拢?椎凵倥?分??嗟孟删闳ァ!毒耪隆ど娼?贰俺硕蹁径?垂速猓?G秋冬之绪风”暗含了楚子熊渠,封中子红于鄂事。两个典故用得曲折,作者的心曲亦曲折。

《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国》:“安知幕归客,讵忆山中情。”《九歌·山鬼》:“山中人兮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王逸注:山中人是屈原自谓,谢?I此处用此事,曲折表达了向往隐逸的情绪。

《鼓吹曲·登山曲》:“王孙尚游衍,春草生萋萋”出自《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逸注:“隐士避世,在山阳也。”《奉和随王殿下》其三:“徒籍小山文,空揖章华台”,小山,指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酬王晋安》“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又一次用了《招隐士》;《王孙游》索性直接用作诗题,被《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一类。魏晋以来,文人创作乐府诗往往有一个特点:总是围绕着“古辞”(汉乐府)创作,或拟古辞,或以古辞为引子生发开去。这种从“母题”寻找创作灵感,使创作上有所依傍的作法,已形成一个程式。南朝诗人写乐府诗虽然也依这一程式,但却出现另一种倾向,他们有时撇开汉乐府古辞,而直接上溯到《楚辞》中去寻找“母题”。比如,南齐王融和萧梁费昶都写过一首《思公子》,中心题旨就是采自《楚辞·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谢?I的这首诗也属于这种情况,其“母题”出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说,诗人的创作灵感获自《楚辞》,而所写内容则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在古老的“母题”之中,贯注了活生生的现实内容。诗虽短小,艺术风格却颇具特色,体现了齐梁间诗歌创作雅俗结合的一种倾向。从《楚辞》中生发出来的母题,显而易见带有文人的雅、艳色彩,暗示了它与文人文学的关系,但诗人却用南朝乐府民歌五言四句的诗歌形式,来表现这一古老“母题”,将原有华贵、雍雅的色彩悄悄褪去、淡化,使之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清思婉转、风情摇曳的特色。

还有“早?华池阴,复鼓沧州?ぁ薄ⅰ凹然郴堵磺椋?葱?字萑ぁ闭庋?氖?洌??鲎浴队娓浮罚?煽闯鲂?I在离开鸡笼山西邸之后,常被出入之虑所困扰,尤其在建武年间,仕与隐的矛盾越来越强烈。从这些诗作中可以了解到谢?I思想的脉络,也可以对谢?I的悲剧结局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五、接受《楚辞》文体的影响

《橘颂》“咏物抒怀”手法对文体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咏物赋上。从汉代开始,咏物赋便层出不穷,至魏晋南北朝而臻极盛,此后也一直绵绵不绝,成为赋体文学中一个重要的题类。后世的咏物赋绝大多数都多少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或理致。魏晋南北朝是咏物赋勃兴的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物赋,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感怀现实,歌颂友情,阐明道理,谢?I的辞赋也采用了这一题类。

谢?I的辞赋往往就生平活动而作,其赋作今存九篇。其中《七夕赋》《高松赋》《杜若赋》等五篇咏物抒情赋,多为奉教而作,是其前期文学活动的产物。这些作品有时通过咏物抒写一种进取之志。如《高松赋》描绘松树的高姿:“修干垂荫,乔柯飞颖,望肃肃而既闲,即微微而方静。怀风阴而送声,当月露而留影,既芊眠于广隰,亦迢递于孤岭”,其中颇寄寓高洁之志。篇末云:“孤陋之无取,幸闻道于结徽;理羽弱于九万,愧不能兮奋飞”,自思“奋飞”的愿望就表现得更为明确。《杜若赋》起句直承《楚辞》而来:“凭瑶圃而宣游,临水木而延伫”,中间铺叙“景奕奕以四照,枝靡靡而叶倾;冒霜蹊以独?,当春郊而迳平。搴汀洲以企予,怀石泉于幽情”又从《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生发开来,对杜若从多角度多层次作了细致描绘,寄寓了作者的人格理想,没有流于一般的咏物。

楚辞作为一种先在的韵文体式,对谢?I的其他韵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哀吊类韵文,它表达的是对亡者的怀念与痛惜,往往包含着对生命的深切感悟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齐敬皇后哀策文》,序文骈散结合,以骈为主。正文除四言、六言的骈对外,大量沿用了“兮”字句,“怀丰沛之绸缪兮,背神京之弘敞;陋苍梧之不从兮,遵鲋隅以同壤”,“慕方缠于赐衣兮,哀日隆于抚镜;思寒泉之罔极兮,托彤管于遗咏”,文辞整缛,抒情深婉。《南齐书》本传中称“齐世莫有及者”。

综上所述,谢?I的创作能够“独步齐梁”、开一代唐风的原因之一,当是汲取了楚辞丰厚的营养。认识到这一点,对理解谢?I在中国诗歌绵长历史中所起的承继传递作用,将有更大的帮助。

①② 《南齐书·本传》。

③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七)。

④ 《谢宣城集校注》(前言第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参考文献:

[1] 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吉林出版社。

[2] 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三联书店,1996年3月北京第1版。

[3] (清)张玉?b:《古诗赏析》,许逸民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4]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归去来兮辞教案篇(3)

要想让学生真正重视教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他们发掘高考试题同语文教材之间的紧密关联,纠正学生以往的错误观念,使其态度回归本位,自主学习课本。我们从高考的语言综合运用、阅读、诗歌、作文等题目中都能发现考题与教材之间的结合点。如2013年高考江西卷诗歌鉴赏题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 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在讲解这篇诗歌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分析并立刻给出答案,而是将每一个考点都与教材中的课文相对应。首先,“兰”“蕙”“菊”这三个意象在《离骚》及《湘夫人》中可以找到根据。《离骚》中“既替余以蕙v兮”这句诗有“蕙”的意象,课文注解为:“蕙,香草名,也叫‘薰草’,俗名‘佩兰’,比喻高尚的德行。”而《湘夫人》中“疏石兰兮为芳”这句诗中有“兰”的意象,注解为:“石兰,香草名。”而“菊”的意象在课文中出现次数较多,最突出的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其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因其超凡脱俗,故为陶渊明心中的“君子之花”,受其钟情。其次,“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也是灵活运用了课文中的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文和必修5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由此可见,高考语文试题同教材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指导学生把握好教材,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灵感是语文教师应当做的。

二、指导学生精读课内经典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经过编写组反复筛选出来的精品,这些文章不仅语言文字隽永优美,而且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值得反复推敲品鉴。因此,在高考语文复习时要立足根本,指а生欣赏教材选文,分析文学功底很深的文章,学生也就能在其中更加深刻地去认识语文的魅力,探求文章深层次的内涵,对学生应对高考阅读非常有益。

例如《老王》一句“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否定了两种可能,看似很普通,但当我们多次阅读分析之后,发现了其中藏着的极其沉重的情感。作者很明白老王的心意,是为了感谢她,老王在临终前给她送了鸡蛋和香油。他尽了自己全部的气力,拖着僵直的身子去感激这个曾经帮助过他的“我”,这份情感太过沉重,作者不知道怎样去表达,所以用了两次否定。这种情感只有在反复阅读文本后才能感受到,也才能更感动于老王的善良。当我们领会了这些经典课文的内涵,再拿来高考阅读题,只要仔细分析,就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主旨。如2010年安徽省高考阅读试题《石匠》,便可以从中找到类似的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精读教材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开各种辅导资料,因为它们的答案是现成的,而且有的分析并不恰当,学生可能会形成误解。学生要进行多次阅读,教师从旁适当指导,就会更加关注于细节,形成对文本个性化的思考与解读。

三、整合文本资源,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倘若我们能利用比较阅读的策略,通过整合课本资源,寻找文本共同存在的规律,就能很快将所学的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有利于语文备考。

如在学习苏轼的《新城道中》时,通过将其与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形成比较阅读,让学生体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一解读方法,探究两首诗的写作风格。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抒情诗都可以借用此种方法来解读,如2013年安徽省高考韦应物的《秋斋独宿》,2014年安徽省高考马子严的《阮郎归・西湖春暮》。

归去来兮辞教案篇(4)

然而龙舟在我们这里并不兴盛,印象不深。

知道屈原是在小学四年级,有一次,学校搞什么知识竞赛,我入选参赛。准备期间,有一道题是要求说出几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标准答案是李白、杜甫之类,最后是屈原等。当时闹不清这个诗人究竟该叫屈原,还是叫屈原等,反正比赛的时候也把这个屈原等写在卷子上,只是在后面又加上了李白。

中学以后,屈原便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形象代表进行思想灌输,留在脑海里的屈原永远是仰头太息的剪影,耳边响起的永远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屈的探索精神。期间,在家中书柜放着的大学语文课本里,还偶尔读到屈老夫子笔下的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等神仙形象,那一种诡异绚目,便成了屈原和楚文化折射在我心中的另一种符号。

直到大四的一个夜晚,相约去看了一场关于楚汉争霸的电影,电影的题目早已忘记,情节也变得十分零落,可其中一首插曲却始终萦绕在心,直至后来,便成了那一夜记忆中最美好的部分。

草青青兮杨绿绿,悠悠心事。

思君思君君不见,幽幽等君回。

问情人,胡不归?家乡也等你回。

千千翩翩步飘飘,盈盈相会。

心思思兮君不见,痴痴等安慰。

问人儿,胡不归?一心等着你回。

一声声问胡不归,胡兮不归?

向远远兮轻轻唱,等啊等君回。

问我人儿,胡不归?怎么你还不回。

至那时起,楚风便占据了我的心灵。不知道世间是否真有惊鸿一瞥便愿生死相随的爱情,如果有,那便是我与楚风的爱情。时间越久,爱得越醇厚。后来才知道,这一曲《思归赋》其实出自黄沾的手笔,冒牌的楚歌,如假包换的水货。但便是这水货,已将楚风的魂魄注入到我的心灵之中,从此便无法舍弃。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至那时起,楚辞便和老子、诗经、史记一起,成为常伴床头的竹夫人。睡觉前,打开台灯,信手拿起一本读上一两句,安安静静。

归去来兮辞教案篇(5)

一、整合知识

教学以知识为基点,而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范畴内,他都与其他知识点有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教学当中,运用联想可以将分散的、凌乱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理与组合,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下面我就以《赤壁赋》为例,谈谈运用联想整合知识的优点。《赤壁赋》作者苏轼,历史上作为一位重要的且很有影响的文人,我们必须讲解。

首先,讲解姓氏与称谓。作者姓“苏”,我们能过相关联想,自然会想到苏洵、苏辙,想到“苏门四学士”。因其与苏洵是父子关系,与其弟苏辙是兄弟关系,他们三人在文坛上并称“三苏”;而与秦观、黄庭坚、晃补之、张末是师生关系。苏轼号“东坡”,人们称其为“东坡居士”,我们由“居士”通过相似联想会想到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六一居士欧阳修、淮海居士秦观、清真居士周邦彦、石油居士范成大、幽栖居士朱淑真、易安居士李清照、后村居士刘克庄、柳泉居士蒲松龄等。东坡死后谥号“文忠”,我们又会联想到欧阳修和元代的散曲家张养浩,因他二人溢号都为“文忠”。

其次,讲解对他的评价。“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法方面皆有卓越成就。”(《诗歌词典》)既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通过相似联想我们立刻会想到其他七位——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通过“唐宋八大家”又会联想到归有光,因归有光与王慎中是明朝“唐宋 ’派”的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与清朝“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苏轼又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我们又会联想到其他三位——黄庭坚、米芾、蔡襄。

这样,我们运用了多种联想,将一些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这些知识点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利于理解记忆

通过联想我们整合了知识。整合后的知识不是以点的形式散乱的存在,而是以“块”与“链”的形式耀眼地出现。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就会举一反三,学生学习就会触类旁通。从而有助于理解加深记忆。我们以《赤壁赋》的背景及文体知识为例来看。

《赤壁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是苏轼被贬黄州夜游赤壁所作。要想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就必须讲解“乌台诗案”,因“乌台诗案”与作者被贬黄州夜游灵壁表达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见解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乌台诗案”是理解课文哲理与抒情高度融合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归去来兮辞教案篇(6)

屈原是我国先秦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学者和爱国主义诗人,集楚文化之大成者。他为振兴祖国和捍卫祖国而奋斗一生中,长期从事教育活动,为楚国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因而,他又是我国先秦时期卓有建树的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因此,他深受我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敬爱。1954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很多。据《史记》载:他曾为楚怀王“发号令”、“草拟宪令”,应写下很多政论文,可能是由于战火而毁,后保存在汉代刘向编集的《楚辞》中,就有二十六篇:《离骚》、《九歌》(11章)、《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

屈原在思想上,是一位伟大的朴素唯物主义者。他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崩溃瓦解的时代。奴隶主贵族统治赖以生存的“天命观”、“天授论”,遭到一些进步思想家的批判。当时,楚国思想家老子率先创立了“道”的概念,用“道”完全取代“上帝”,并提出万物是“阴阳变化”所形成的朴素辩证思想。屈原继承和发展了他前辈思想的精华,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是由事物内部“阴阳”两种物质“三合”而成的,历史是不断进步的。所以,他不但不相信“上帝”,而且将“上帝”当作一切腐败黑暗势力的象征,进行口诛笔伐。如在《招魂》中,诗人借巫咸之口说:“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豺狼从目,往来些。悬人以嬉,投之深渊些。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可见,屈原笔下奴隶主贵族顶礼膜拜的“上帝”,实际上是一切罪恶的罪魁祸首。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向上帝挑战,标志着人类思想真正从“天命观”的枷锁下解放出来的第一声春雷。还有,屈原笔下写到许多神灵,其中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楚国传说的祖先神,屈原对他们生前为民族为国家所作的贡献,进行极力歌颂。如《九歌》就是如此。第二类,是对压迫残害民众的凶神恶煞的猛烈批判,如《招魂》中的上帝及其“土伯”之辈;《天问》中的“伯强”等等。第三类,是当作自己的仆役,如《离骚》中的“诏西皇使涉予”。所谓“西皇”是指秦国祖先神白帝。又如,“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雷师先余以来具”;“吾令帝阍开关”等,其中“望舒”即月神,“飞廉”即风神。“雷师”即雷神,“帝阍”即为上帝守门之神。这些在“天命观”者眼中,必须顶礼膜拜的神灵,现在却成为诗人“上下求索”的侍从差役似的角色。由此可见,屈原是一位彻底的无神论者。这种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还表现在对历史研究方面。屈原作品中提到许多历史人物。不管是自己国家的,还是外国的,乃至敌对国家,甚至对自己国家造成极力灾难的人物,例如“奋伐荆楚”的殷武,屈原却不为感情所左右,而是根据他对其本国历史发展的贡献,还加以客观评价。其历史唯物的态度是十分可敬的。更为可贵的是,他发现和肯定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如,《离骚》中说“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这里,屈原将“民德”、“民之计极”,视为左右“皇天”的“错辅”力量,实际上是“人定胜天”的思想。特别是他深刻看到了人民中妇女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半边天”的作用,在《九歌》中,屈原歌颂的前九位祖先神中,女神就占了四位。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古代思想家中,无人可以媲美。因此,屈原堪称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同时,屈原还是一位爱国爱民的政治家。他生活在战国中晚期,楚国当时仍是“宗法制”为主体的国家,朝廷长期由“嗣宗职”的大贵族世家把持,相互争权夺利,“大臣父兄,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百姓”,加上连年战争,郢都“食贵于玉,薪贵于桂”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势日益衰败。当时,秦国在推行商鞅变法后,迅度强大起来而“欲吞并诸侯”,出现了“横则秦帝,从则楚王”,秦楚两国斗争进入你死我活的阶段。屈原虽然出身王族中屈氏家族,在国难当头之际,为了振兴楚国,改善人民生活,力主推行“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的“变法”,开展“外结强邻”的外交,实现国泰民安理想。由于,楚国的反动贵族,与秦国反楚势力勾结,“共谮屈原”,致使变法失败,屈原本人也遭到各种迫害。尽管身处逆境之中,屈原仍然关心自己人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坚持与人民同艰苦、与祖国共患难,并拿起自己的笔,以诗歌作武器,以教育为阵地,猛烈地揭露批判腐败朝廷的祸国殃民的罪行,甚至痛斥楚王为“壅君”。屈原这种忠诚的爱民爱国的思想和实践,深受人民的崇敬,成为中华民族之魂。二千年多来,年年“端午节”成为人民纪念自己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的屈原节。这更是中外古代如群星灿烂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中,无人可以媲美。憙

一、屈原的教育实践

屈原作为战国时代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学者和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在所从事的振兴楚国的政治斗争中,在推行“国富强而法立”的“变法”过程中,在为实现“属贞臣而日”的“美政”奋斗中,非常重视教育,并长期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只是后来研究者深受“独尊儒术”的影响,错误地将屈原当作一介书生,主要研究他的诗歌“章句”,对他的哲学、政治思想,特别他所从事的教育却无人问津。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仍然可以发现屈原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憘

1、“左徒”是太傅的别称憖

屈原在楚怀王的初期,担任楚国朝廷的“左徒”。《史记·屈原列传》载: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楚国的官职,与其他国家的官职的名称多有不同,如“主政之官”,楚国叫令尹,其他大多数国家叫相。至于“左徒”,《史记》中记载了楚国有两个重要人物担任过此职。这就是屈原和他以后的春申君黄歇。《楚世家》载:楚襄王二十七年,楚“复与秦平,而入太子为质于秦。楚使左徒侍太子于秦。”这里说的“左徒”是指黄歇。《春申君列传》载:楚襄王二十七“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楚襄王三十六年,“顷襄王病”。黄歇谋求秦昭王放太子归楚,准备接任楚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秦昭王很了解楚国的政治,他这里说的“楚太子之傅”就是指左徒黄歇,其中的“傅”,应是《楚世家》中楚成王太子商臣“告其傅潘崇”,楚“平王召其(太子建)傅”中的“傅”,是指太傅。据此,可以确定“左徒”就是太傅。又因为,春秋战国时代的“太傅”,既是太子的老师,又是朝廷的重臣,位列三公,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制定或修改国家法令,如《左传·成公十八年》载:晋悼公“使士渥浊为太傅,使修范武子之法”。屈原在《惜往日》中,回顾自己任左徒时立法的情形时说:“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诗人这里反复提到“明法度”和“立法”,正是说自己履行左徒即太傅的职责。《屈原列传》也明确记载了这点。如:“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这里说的“出号令”、“造为宪令”,都是指颁发或制定国家政令法律。还有,太傅是未来国王的老师,关系国家未来命运的大事,所以国王都很重视,并规定明确的任职条件,如一定是王族成员、国王非常信任、而且具有德才兼备等条件。所以,《国语·晋语》载:“君(晋悼公)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春申君列传》载:“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顷襄王以歇为辩。”屈原任左徒更具有这些条件。《屈原列传》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司马迁有关“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等记述,正说明屈原任左徒即太傅的任职条件。据此,屈原任左徒即太傅,应是可以肯定的。在当时历史时期,这一官职,是国家最高的教育长官,不仅担负教育太子的重任,而且负责制立国家法令,包括教育的法令。他的教育思想和活动,在当时影响整个楚国,屈原在《惜往日》中提到“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他所写的“受命诏以昭时”的法令,早已遗失,但是“奉先功以照下”的作品,仍然保持下来,《九歌》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憘

2、“三闾大夫”是王族的教育长官

屈原《渔父》载:渔父问屈原:“子非三闾大夫欤?”这充分说明,屈原在楚国朝廷担任过“三闾大夫”官职。王逸在《离骚》题“序”中说:“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⑤这里的“序”,本义是中堂东西两旁的墙。《说文》:“序,东西墙也”,亦指东西厢,后引申为学校。《孟子·滕文公上》:“设为详、序、学、校以教之。详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详,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礼记·学记》:“家有塾,党有详,术(遂)有序。”所以,后来将“详序”概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谱”,指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如《史记·三代世表》曰:“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张守节正义:“谱,布也,列其事也。”后来,“谱”又引申为指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如,《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属”,是族、类的意思。所“序其谱属”,就是教授楚国王族及其各家族的历史。因此,王逸说的“三闾大夫之职”,实际上是教育的官职。这里的“三闾”,主要指当时楚国的昭、屈、景等三大家族为代表的公族(即王族)。《庄子·庚桑楚》:“是三者虽异,公族也。崐昭景也,著戴也;甲氏(屈氏)也,著封也。非一也。”这说明,楚国的“三闾”,类似春秋时代的鲁国的“三恒”,晋国的“三晋”这样的大家族。因此,楚国的“三闾大夫”,应类似晋国的“公族大夫”。《国语·晋语》:“栾伯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惠,荀会文敏,也果敢,无忌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夫膏梁之性难正也,故使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左传·成公十八年》:“晋悼公即于朝”,使“荀家、荀会、栾、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使训卿之子弟其俭孝弟”。根据上述记载,公族大夫的职责,也是非常重要。一是,教育对象是“膏梁之性难正”的“卿之子弟”;二是,教育目标是“训卿之子弟共俭孝弟”;三是,担任此职者,必须具有“惠”、“文敏”、“果敢”、“镇静”等品格的“公族”中重要成员。四是,此职非常高贵,所以栾伯还“请族公大夫”。可见,楚国的“三闾”,其地位与晋国当年公族应基本相当,而且楚国“三闾大夫”是由一人担任,晋国公族大夫是四人担任,因此楚国“三闾大夫”,比晋国公族大夫更重要和显贵。但是,“训卿之子弟共俭孝弟”的基本职责,应是一致的。屈原《离骚》开头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这正是王逸所说的“序其谱属”的一例。因此屈原任“三闾大夫”应是楚国王族最高教育长官。憘

3、屈原作品中有关他本人从事教育的记载憖

屈原热心教育,精心为国家培养人才,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谈到自己从事教育的情况。如:

(1)《离骚》中说: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

这里的 “滋” 、“树”、“畦”、“杂”、“冀”等动词,表示耕耘,引申为培育;“兰”、“蕙”、“留夷”、“揭东”、“杜衡”、“芳芷”等芳草,代指优秀人才。“九畹”、“百亩”极言其多和广。这充分说明,屈原任左徒期间,曾大办教育。还有,《惜诵》中说:

“木兰以矫蕙兮,凿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惜诵》是屈原被放后的作品。这里,诗人用“木兰”、“蕙”、“申椒”等芳草香木象征“粮”,用“ ”、“矫”、“凿”等动词,表示自己坚持刻苦学习和求索;又用“江离”、“菊”等芳草,象征品质高洁芬香的优秀人才,用“播”、“滋”等辛勤耕耘动作,表现自己辛勤培养优秀人才。“春日”,应是指朝廷接受屈原的“美政”的时候,“糗芳”,精美芳香食品。如,《书·费誓》:“峙乃糗粮”。所以,“愿春日以为糗芳”,希望自己所“播江离与滋菊”,成为祖国美好春天的“糗芳”,也是说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

(2)屈原《渔父》诗,记载作者与渔父一次“学术讨论”。诗中渔父是一位以渔业为生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属于儒家亚圣孟子说的“劳力者”的“小人”之列。这次围绕身处“浊世”中的人生态度问题展开的讨论过程中,渔父由原先主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即随波逐俗的态度,后在屈原的感染和教育下,改变为“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思是即使“浊世”,也要洗掉自身脚上脏东西,保持自身清洁。这充分说明渔父在屈原思想教育下的转变。诗中的描写渔父“莞尔而笑”,“遂去,不复与言”等态度,说明渔父对屈原的观点认同和折服。

(3)屈原《卜居》,记载屈原找太卜,围绕“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的问题,进行一次讨论。诗中的“太卜”,《周礼》载:其职责为“以八命者赞三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他既是位朝廷从事占卜的最高长官,当然也是楚国占卜的专家,更是宣传和捍卫“天命观”总代表。屈原选择这样人物,宣传“无神论”,教育“天命观”者,其意义具有典型性。更为重要的是,屈原利用自己特殊社会地位和影响,运用自身“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和当时朝廷“谗人高张贤士无名”的大量事实,教育这位“太卜”。开始这位太卜“乃端策拂龟”,摆开占卜架势,听到屈原的宣传教育之后,态度完全变了,“詹尹乃释策而谢”。这里的“释策”即是放下原先“端策拂龟”,“谢”是道歉赔礼的意思。更有意思的是詹尹最后说的那段话:“夫尺有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这里,詹尹作为国家的最高占卜的长官和专家,尚且承认“神有所不通”,也就承认了“上帝万能”之说的虚伪性,可见屈原对他的宣传教育效果是非常可观。

总之,屈原作品多处谈到他本人的教育活动,并做到“有求必教”,如《渔父》,甚至找上门去作宣传教育,如《卜居》,足见屈原的教育热情之高,至于对他身边的学生态度,更可想而知。憘

4、历史文献中有关屈原学生的记载憖

屈原除了担任教育官职的同时,历史文献中,还记载了屈原的学生。

⑴宋玉《九辩》中记载: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而学诵。

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

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

这里“压桉”中“桉”,通案,书桌,“压桉”即伏案苦学;“学诵”,学习诗歌创作;“先圣”,“诗人”,均指屈原,其最好证据就是《九辩》本身,全诗是摹仿屈原《离骚》等作品进行再创作的,甚至该诗中很多语句都是来自屈原作品,如“何时俗之工巧”,“独耿介而不随”,就是如此。这正是宋玉自己说的“愿慕先圣之遗教”、“窃慕诗人之遗风”的具体表现。

⑵《史记·屈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 这里的 “祖屈原” 中的 “祖”,是学习效法的意思,含有师承关系。据此,宋玉、唐勒、景差应是屈原的学生。王逸《楚辞章句》为《九辩》所作题“序”中说:“《九辩》者,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这更证明宋玉是屈原的高足。还有景差,王逸《楚辞章句》为《大招》所作题“序”中说:“《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王夫之《楚辞通释》考证说:“昭、屈、景为楚三族,屈子旧所管理,(景差)受教而知深,哀其誓死,而欲招之。”王夫之该说可信。《大招》与屈原写的《招魂》,结构相似,内容上也是“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表明《大招》是师法《招魂》之作。但是,《大招》在内容上只写到东西南北四方之恶,没写到天上地下之险,后一部分大写豪杰执政,选贤任能,又有明显粉饰朝廷之意。这正如司马迁说的“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的现象,应是一致的。据此,景差是屈原的学生,也应是可以肯定的。至于唐勒,《汉书·艺文志》载,有其楚赋四篇,说明他确是文学高手,《史记》将他列在宋玉、景差之间,也应同宋玉、景差一样是屈原的学生。

⑶《战国策·楚策》中《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记载:“上柱国子良入见”,为楚襄王处理与齐国关系,提出“与之(给齐国土地),信;攻之,武”的策略,并获得成功。这里的上柱国子良,就是屈署。“上国柱”是楚国最高功爵,按楚国当时制度,屈原被放后,屈署是代表屈氏家族进入朝廷任上柱国的。根据楚国当时“嫡长制”,屈署应是屈原的长子。当然他也就是屈原父传子业的学生,从他提出处理楚与齐、秦的策略,说明屈署也是政治高手。

⑷《史记·楚世家》载:楚国考烈王将军景阳,率军抗秦救赵,“威服诸侯”。这位景阳是当时景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据王夫之“昭、屈、景为楚三族,屈子旧所管理”之说,景阳和景差一样,也应是屈原任三闾大夫时期的学生。

总之,屈原曾担任过“左徒”(即太傅),“三闾大夫”等楚国最高的教育长官,长期从事教育,为楚国培养一大批杰出人才,其学生肯定不比孔丘“贤者七十,子弟三千”的学生少,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一批象宋玉、唐勒、景差、屈署、景阳等在当时文化、政治、军事各方面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人才,其成就显然比孔丘大得多。只是后来历代封建统治强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为了确保儒术“独尊”地位,当然必须将比孔丘伟大得多的屈原“罢黜”教育家的行列,当然也就将屈原的教育活动和培养的学生“罢黜”干净而后快。应该承认,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处心积虑,所推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文化专制的愚民政策,是取得很大“成功”,封建统治者尊奉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丘,现在仍然有人改头换面奉为“伟大教育家”,而屈原这位真正伟大教育家却无人问津,甚至屈原家乡人民也无人知晓,就充分说明这点。 (黄露生执笔)

注释:

①黄露生《屈原出生于湖南汉寿》(《武陵学刊》1997年3期)。

②黄露生《屈原的父亲是屈》。(《第一师范学报》1998年1期)。

归去来兮辞教案篇(7)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1-0071-04

《大招》自王逸起已不能明确作者,而《招魂》虽然王逸和朱熹都说是宋玉所作,历来怀疑者也颇多,至于文中所招者为何人更是众说纷纭,计有王逸、朱熹的宋玉招屈原魂说,黄文焕、林云铭、蒋骥等的屈原自招己魂说,吴汝纶、马其昶、郭沫若等的屈原招怀王魂说,金荣权、潘啸龙等的宋玉招顷襄王魂说,陆侃如、冯沅君的宋玉招不确定之魂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中所说的宋玉招某一楚王说等等,未有定论。历代学者且多征引《三礼》中之“复礼”来考察楚地的“招魂”之俗,未知“复礼”与楚地之“招魂”是不是一回事首先就是个疑问。

一、“复礼”与“招魂”未必等同

“招魂”作为楚地风俗,其地域性是不得不考虑的方面。近人王维堤认为“楚文化除了与中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之外,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可以说,它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具有浓烈地方色彩的分支”[1]1,“芈姓之族从中原带来了虞商文化和夏文化,当地居民复以百越文化、夷濮文化、巴蜀文化、氐羌文化和土著苗蛮文化充实之”

[1]7,张正明也说“楚文化的主源可推到祝融,楚文化的干流是华夏文化,楚文化的支流是蛮夷文化,三者交汇合流,就成为楚文化了”[2]26,就是说楚文化与周王朝代表的华夏文化是不完全相同的。楚地民俗又多信巫鬼,王逸《九歌章句》言:“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 [3]55,与周朝王畿之地风俗有异。“复礼”见于《三礼》,记载的是周王朝官方礼仪,唐贾公彦《仪礼疏》序曰:“至於《周礼》、《仪礼》,发源是一,理有终始,分为二部,并是周公摄政大平之书”可证,与作为楚地风俗的“招魂”自有区别。《仪礼・士丧礼》记载:“士丧礼。死于适室,挠昧掺馈8凑咭蝗艘跃糅头,簪裳于衣,左何之,Q领于带;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衣于前。受用箧,升自阼阶,以衣尸。复者降自后西荣”,是一套程序严谨的礼仪制度,与《二招》之“魂兮归来”完全不同。

“复礼”既是一种礼仪,就已经摆脱了它的原始含义而转变为一种规范化了的程序,从而更注重“礼”的意味而不是它的本来用意。《仪礼》中还有“三日,成服,杖,拜君命及众宾”,《礼记・丧服四制》云:“杖者何也?爵也。三日授子杖,五日授大夫杖,七日授士杖。或曰‘担主’,或曰‘辅病’。妇人、童子不杖,不能病也” [4],服丧之人拄着丧杖,原来可能确实是因为“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礼记・问丧》),但是一旦成为礼仪之后,就成了“礼”的表现而具有了象征的意味,不再属于实用的范围。如果真的是“以杖扶病”,又为什么要在第七天才“授士杖”?又为什么妇人童子“不能病”?其中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复礼”也是如此,由《礼记・问丧》中所云“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以及郑玄《礼记》注所云“复者庶其生也”,并不能推导出“复礼”可以招“生魂”的结论,所谓“俟其生”、“庶其生”、孔疏所云“复而犹望生”,无非是在说死者家属不愿亲人死去,希望他还能活过来,这在早期人类社会可能人们真的这样想,但到了丧葬制度已经完备的周代,可能就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仪式了,并不是说家属们真的守在死者身旁等着看他能不能活转回来,所以“复礼”中的“招魂续魄”只是针对“死魂”而言,不过是丧葬礼仪的一部分,关于这一点当代学者金式武在《招魂研究》一文中[5]论之甚详。若是在家里老病而死之人说是“复而犹望生”还可以理解,而《礼记・檀弓》记载:“邾娄复之以矢,盖自战于升陉始也”,按照孔颖达的说法“若因兵而死身首断绝不生者,应无复法。若身首不殊因伤致死,复有可生之理者,则用矢招魂”,那就要首先判断一个人是真死了还是暂时死过去了,然后再分门别类有的“复”有的不“复”,是把“复”当作了一种医疗手段,恐怕是对“以俟其生也”的误会,《三礼》中也不见相关的记载。反观《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身既死兮神以灵”,或者有灵魂不死的观念,但人死不能复生的概念是明确无疑的。

二、“招魂”之俗为楚地巫医的疗救之术

楚地“招魂”之俗,未有文献明确记载,仅就《二招》来看,很可能是楚地巫医为“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魂魄离散”之人招“生魂”之用的。当时巫医不分,巫即是医,医即是巫,生病了去找巫师是自然的,洪兴祖补注引《山海经》云:“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几、巫相、巫履。注云:‘皆神医也。’”,即是明证。《招魂》中写道:“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大招》中也说“魂乎归来,凤皇翔只。曼泽怡面,血气盛只。永宜厥身,保寿命只”,王逸注云:“言魂既还归,则与己身相共俱生,长保寿命,终百年也”,可见是招“生魂”无疑。

《招魂》中提到的“掌梦”之官也颇有意味,从“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来看,这个人就应是活着的了,而“巫阳对曰:‘掌梦’”,王逸注云:“招魂者,本掌梦之官所主职也” [3]198,古人往往有睡梦中灵魂会暂时离体的观念,《周礼》也有“占梦”之职:“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而只有生人才可能做梦,只有在生人中才有梦可掌,所以这里的“招魂”必定是为生人招“生魂”。 王逸出生于楚地,去古未远,他对楚地这一民俗的解说应有相当的可信度。而当代学者张中一在《〈招魂〉乃屈原自招新证》一文中说,《招魂》“作者在‘梦’地哀‘江南’的‘梦’就是楚江南地”,“楚国历史上习惯把黔中郡洞庭之域称之为江南地”,“战国中期,秦楚争雄,秦国多次想攻占楚江南地,楚予以坚决护卫,在此曾发生过拉锯战”,“‘掌’是掌管某地或某行业的官员”,“‘掌梦’即掌管梦地的官员” [6

],这种说法恐怕证据不足。第一,史书并无“梦地”这种提法。《史记・楚世家》云:“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秦本纪》云:“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战国策・秦策》云:“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都、江南”,不见“梦地”在何处。第二,文中对“‘掌’是掌管某地或某行业的官员”的推测,来自《周礼》“掌舍、掌葛、掌染、掌炭、掌节”等官职的记载,这些职位都只是掌管“某行业”而不是“某地”,况且相对地位低下,和“掌管某地”的地方官当有不同。按王逸的说法,“掌梦”既可招魂,应是“巫”一类的沟通神人天地的人物,恐怕和行政上的地方官无涉。

对于巫阳所言之“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历来解说不详,王逸注云:“一云:谢之”、“谢,去也”,《说文》云:“谢,i(辞)去也”,王逸注引五臣云:“阳意不欲以筮与招相次而行,以为不筮而招,亦足可也”,综合考虑,这句话的意思很可能是这样:要是一定要先筮再招,恐怕将来魂魄辞去,就不能再用巫阳之术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则楚地之“巫”与“掌梦”皆可招魂。楚地尚巫,“巫”的地位很高,或者“巫”也兼招死魂,未可知。

三、《招魂》的作者为宋玉而非屈原

《招魂》历来就有屈原作、宋玉作两种看法,最早为《楚辞》作注的王逸对此的态度是明确的,他说:“《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若说是屈原自招己魂,则“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一句无法解释,屈原对自己的高洁不群是很自信的,《离骚》中的例子不胜枚举。若说是屈原招楚王魂,“牵于俗而芜秽”的不是屈原而是楚王,则又何必一定要写“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这两句?有一种可能就是该篇从头到尾都是屈原代楚王自招,第一句的“朕”也是指楚王自己,这个“朕”不是在为他人,而是在为自身的“离殃”而诉告上帝以求帮助,这样的话则后面乱辞中对陪同楚王云梦狩猎的叙述又无法解释。如果像钱钟书《管锥篇》中所说“夫发端‘朕幼清以廉洁兮’至‘长离殃而愁苦’,乃患失魂者之词,即‘君王’也”,“《乱》之‘吾’即招者自称……乃追究失魂之由”,一则文中并无人称转换的提示,二来这一段乱辞的用意恐怕还是借回忆随楚王射猎来抒发“时不可以淹”的感慨,王逸注云:“以言尝侍从君猎,今乃放逐,叹而自伤闵也”,正是这个意思,正如孙作云在《〈大招〉的作者及其伪作年代》一文中说的那样,“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追述作者和楚王田猎游乐之事,并且对于这样的大猎予以赞扬和夸张。案这种有近于弄臣,――至少是帮闲的文学侍从之臣的姿态和屈原的身份绝不相应,和屈原的思想更不相应”,并引《离骚》中征引古代荒唐田猎的帝王以为戒的例子说:“他一再地以荒唐田猎为戒,如何能在招魂词中反以此为荣、大事宣扬呢?这种思想和行为是和屈原的思想、人格、作风相矛盾的” [7]583。而且所谓“君王亲发惮青兕”,怕是和招魂的原由关系不大,若是重在阐明招魂的原委,重点就应放在楚王怎样被猛兽惊吓这一点上,即使这样也与第一段的“长离殃而愁苦”矛盾,无论如何,偶尔一次被猛兽惊吓也不能算作是“长离殃”。单就对“君王亲发惮青兕”这一句的理解来看,也有许多疑问,王逸注云:“言怀王是时亲自射兽,惊青兕牛而不能制也”,是说惊吓了兕牛,若按钱钟书的说法,是“盖言王今者猎于云梦,为青兕所摄,遂丧其魂”,则是说兕牛惊吓了楚王,二者相去极远。至于有学者认为楚人迷信射杀兕牛不出三月必死,张正明在《楚文化史》中说:“楚人有种种禁忌。其中,一项突出的禁忌是不得射杀科雉,说是射杀科雉的人不出三月就要死掉。‘科’借作‘窠’,科雉即尚在窠中的雏雉。《说苑》卷四记:‘楚庄王猎于云梦,射科雉得之,申公子倍劫而夺之……射科雉者,不出三月必死’……《吕氏春秋・至忠篇》亦记此事,但射杀的是‘随兕’而非科雉,‘随兕’必误,因为兕是长着坚厚的皮的庞然大物,非一人所能射杀或夺走。而且,楚人并不以杀兕为禁忌,恰相反,见了兕,只要能杀,他们是不会放过的。杀了兕,可以用它的皮制甲。《吕氏春秋》虽早出,但作者非楚人,不免误记。《说苑》虽晚出,但作者先世是楚人,所记反而近真”[2]119-120,所以这一说或者也有疑问。屈原作《招魂》说的其余证据如史迁读《招魂》而“悲其志”、王逸《章句》序与其内容不符等,许多学者已经予以。

从《招魂》本文来看,也多显示其非屈原所作。屈原一生身陷政治漩涡,几遭放逐,他本身又是一个具有强烈个性和感情的人,日人浅野通有称“其强烈的程度已远远超过常人的标准”[8],他并总结出“自我夸颂”、“自杀的决心”等几个特点。从《离骚》、《天问》等作品来看,屈赋有下列典型特征:1)围绕着自己的政治理想,抒发不为所用的愤怒、哀伤和绝望,展示自己高洁不群的意愿。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即使在为娱神所作的《九歌》中也不乏其例,如《云中君》“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横流涕兮潺,隐思君兮悱恻”等;2)多跳跃性思维,气势大而情绪激烈。3)多写神异高贵之物,意象奇崛险怪而脱俗。而就《招魂》观之,第一,乱辞中的“目极千里伤春心”,充满了对楚王射猎的怀念与留恋,是无可奈何的哀惋而不是愤世嫉俗的失落;第二,语言琐碎,全文略显小气。朱熹评价《大招》时说:“虽其所言,有未免于神怪之惑、逸欲之娱者,然视《小招》则已远矣”[9],以屈原的激烈个性,恐怕不会津津乐道于鬼神怎样害人、房屋如何豪华、饮食如何精美、歌舞如何繁盛这些俗事。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也颇能看出些端倪。《招魂》中写到“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而《天问》中也有“雄虺九首,倏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从《天问》来看,屈原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在《招魂》中又煞有其事活灵活现地写出来以警告鬼魂天地四方“不可以些”,这种可能性应该说是很小的。种种证据表明,《招魂》为屈原所作的可能是不大的,还是依王逸所说是“宋玉所作”更为妥当。

四、《招魂》为宋玉自招己魂

上文已经分析过,不论是全文代他人招魂还是局部的代他人招魂,就《招魂》本文来看都有难以解释的地方,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即宋玉借巫阳之口自招己魂。批驳自招己魂之说的学者往往以《招魂》中对生活起居的描述不合人臣身份为由,如郭沫若就说:“文辞中所叙的宫庭居处之美,饮食服御之奢,乐舞游艺之盛,不是一个君主是不够相称的”,对此也有学者有不同意见,当代学者熊任望在《运用筛选法为〈楚辞・招魂〉决疑》一文中说:屈原“自招说可通”,“其中‘二八侍宿,夕递代些’,在春秋战国时的高官生活中习以为常,就连小小的卫国大夫公良桓子家中,也有‘妇人衣文绣者数百人’(《墨子・贵义》)。至于大夫私畜女乐,如魏绛受晋侯所赐女乐(《左传・襄公十一年》),在当时也是合法的”,“招辞中说‘二八齐容,起郑舞些’……相当于大夫(或士)一级的‘法定’标准” [9],非但不是“不够相称”,反而是“低于实际水平”( 熊任望语)了,更何况巫阳的招辞带有很大的夸张成分,以这一点来否决屈原或是宋玉自招己魂,证据不是很充足。

关于宋玉的生平,因史料缺乏而难以确知,据今人研究,宋玉主要活动时期当在顷襄王在位时期,正是楚国进一步衰败,君昏臣佞,国家多难之时,其大片土地为秦所占,太子也作为人质留在秦国。至于宋玉本人,刘向《新序・杂事第五》云:“宋玉因其友以见于楚襄王,襄王待之无以异”,而《宋玉集序》则云:“宋玉事楚怀王,友人见之于王,王以为小臣”, “楚怀王”《韩诗外传》作“楚相”,“小臣”事实上则是文学侍臣,政治地位和身份不高。《新序・杂事第五》说“宋玉事楚襄王而不见察,意气不得,形于颜色”,《九辩》中也有“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之句,这些情况和《招魂》中的“牵于俗而芜秽”、“长离殃而愁苦”是相合的,他自己说自己“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所以也有为自己招魂的动机。

《招魂》乱辞中对“与王趋梦兮课后先”的追忆,符合宋玉作为文学侍臣的身份,而当时楚国的危难境况,正是“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背景。结合《九辩》来看,宋玉可能也有类似放逐的经历,其中多有离乡远行之句,如“草木摇落而变衰,兮若在远行”、“怆U兮,去故而就新”、“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等,而《招魂》乱辞中也有“献岁发春兮汩余南征”之句。王逸《九辩》序云:“《九辩》者,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而有学者考证屈宋并无师生关系,李志慧在《论〈九辩〉在艺术上的独创性》一文中作出这样的判断:“本篇实为宋玉借古乐为题,以抒写自己的感慨愁思,是受屈原影响而写的与《离骚》相类似的自叙传性的长篇抒情诗” [7]667,而《九辩》中“窃独悲此廪秋”、“ 余萎约而悲愁”、 “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等句,也与屈原言行相去甚远,所以《九辩》中记叙的正是宋玉自己的亲身经历。两相对照,一个是在“廪秋”时节“若在远行”,一个是“献岁发春兮汩余南征”;一个“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一个“倚沼畦瀛兮遥望博”;一个“悲哉秋之为气也”,一个“目极千里兮伤春心”;一个“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一个“魂魄离散”而“必筮予之”,时间上从深秋到初春,空间上从离开故土到来到江南,心情上“悲”继之以“哀”,身体状况上“恐溘死”继之以“魂魄离散”,都十分吻合。

综上所述,从《招魂》文本中的逻辑关系、话语风格、情绪流露、创作动机、与《九辩》的比较等各方面的证据来看,都指向宋玉假借巫阳之口自招己魂这一解释。《招魂》首句之“朕”,即是宋玉自己,而“上无所考此盛得兮”之“上”,应是指使自己“长离殃而愁苦”的楚王。因为实际上并不能真的由自己给自己招魂,所以又假托“上帝”令“巫阳”来招,于是有了中间的一段招魂辞。最后的“乱”则是对招魂原由的进一步阐明并借此抒发自己的“伤”与“哀”,又照应了第一段所说的因为长期遭受祸殃而生出的“愁苦”。文意上一气通贯,情感上回环缠绵,全文看起来很清楚。从“入修门些”、“反故居些”来判断,《招魂》很有可能作于宋玉从江南返乡之后。

五、《大招》为景差招襄王生魂

学者多引司马迁所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来证明《招魂》为屈原所作,但是司马迁后面还有“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云云,恐怕这个“悲其志”仅仅只是就这些文章而言,并不能作为推断作者的证据,关于这一点,当代学者力之在其《〈招魂〉考辩》一文中有详细解说[11

]。说《大招》为景差所作,理由如下:1)朱熹《楚辞集注》云:“凡差语皆平淡醇古,意亦深靖闲退,不为词人墨客浮夸艳逸之态,然后乃知此篇决为差作无疑也”,对照《大招》与《离骚》、《天问》、《九歌》等作品,《大招》明显没有屈原笔下的凌厉气势,即使与《招魂》相比,也只能算是平实规矩,与朱熹所言“语皆平淡醇古,意亦深靖闲退”甚为吻合;2)上文在驳斥《招魂》为屈原作时所列举的证据如对鬼怪的描述、对歌舞的渲染等,在这里也同样有效。有学者认为《大招》末一段关于国家政事的表达符合屈原的政治理想,以此推断《大招》为屈原所作,实际上所谓“尚三王”云云,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未必为屈原所独有,仅仅据此加以判断,恐怕也未必适宜。

说《大招》是招襄王生魂,证据有:1)《大招》中所谓“正始昆只”、“尚三王只”等等,所写均为帝王之事;2)景差与宋玉同时,侍奉的同样是顷襄王。有学者从“魂无逃只”、“思怨移只”等句推断出所招之魂即客死秦国的怀王,恐怕只是臆测,并无有力证据。

参考文献:

[1]中国屈原协会.楚辞研究 [C].济南:齐鲁书社,1988.

[2]张正明.楚文化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洪兴祖.楚辞补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王文锦.礼记译解 [M].北京:中华书局,2001:952.

[5]金式武.招魂研究[J].历史研究,1998(6):38.

[6]张中一.在《招魂》乃屈原自招新证[J].贵州文史丛刊,1995(1):26-27.

[7]杨金鼎.楚辞研究论文选 [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8]浅野通有.自叙性楚辞文学的系统[A].马茂元.楚辞资料海外编[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364.

归去来兮辞教案篇(8)

远离家乡拜谒权贵求取功名,或者异地为官,是古代文人常见的一种生活状态,之所以要在“宦”后面再加个“游”字,其实是人在这种状态里的最好写照:漂泊无依、前途未卜,面对有限生命和无限时间、有涯故土和无涯异乡这两对矛盾因素所表现出的恐惧、忧虑和焦灼。所以“宦游人”的乡愁不同于一般游子挂念“慈母手中线”的乡愁,它更多的是未能衣锦还乡的挫败,未能如陶潜般归隐田园的纠结,以及对家中“悔教夫婿觅封侯”的佳人的愧疚。

无论是求取功名的主动宦游还是调任他乡的被动宦游,他们对家乡的情感都是一样的,因为有个“宦”字在,就有孔子曰的“父母在,不远游”的后半句“游必有方”做他们堂皇的表面,可是在那些个抱膝灯前唯有影伴身的静夜,又有几个人没动过“莼鲈之思”呢?至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不过是王诗人年少轻狂时写下的一句漂亮宣示罢了。

归去来兮辞教案篇(9)

现代音乐美学把音乐作为一个总体,从概括的角度探究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内容、音乐的社会功能以及音乐同现实的关系。屈原作为战国中晚期楚国的杰出政治家、承前启后并开创一代诗风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诸多与音乐相关的作品。我们应该以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为指导,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具体分析屈原的音乐美学思想,从屈原昂扬奔放、傲岸不羁、风格迥异的文思与吟咏中,全面评价屈原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系。

一、音乐的本源是对万物的崇拜和敬仰

在21世纪这个新的音乐思潮竞相涌现的年代里,关于音乐本源依然是美学界议论的焦点。浪漫主义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所坚持的音乐他律论认为: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它受某种外在规律――人的情感的制约,情感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内容。这与屈原“音本太一”“化于阴阳”的音乐本源观点不谋而合。宋代黄伯思在《东观余论・校订楚辞序》中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做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也就是说:黄伯思认为“屈宋诸骚”是在记录楚国当地的乐歌。大量研究可以确认:诗与乐从古至今都是相伴而行的,我们完全可以将屈原的《九歌》《离骚》等诗作理解为音乐作品,而诗人的音乐美学思想就蕴含在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中,探究屈原对音乐本源的认识应该从《天问》等诗歌作品中找寻。诗人在《天问》中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宇宙形成、万物起源、天体运行、四方地理和人类社会等方面。在“屈原放逐,幽心仇悴,彷徨山泽”的情形下,诗人对于世间万物及其运动规律发出的只能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疑问,是对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全面探索和思考。因而在《九歌》中屈原把“东皇太一”作为首篇绝不是偶然的,这恰是源于诗人对万物之本的崇拜和敬仰。

二、音乐应该歌颂美善,雅俗共赏

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因此歌颂美善,雅俗共赏自然成为现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屈原生活在南方荆楚文化与北方中原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氛围中,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屈原对于美及善的看法较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更多地肯定着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在《离骚》中屈原以:“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随信美无礼兮,来违弃而而求改。”来表明他内外美兼修,美和善应内在地融为一体的音乐美学最求。作为审美范畴,“雅”与“俗”的涵义是相对的,延伸到音乐领域就是“雅乐”与“俗乐”的对立。屈原对南北二元文化的兼容性表现在其扎根楚国文化,对《韶》《咸池》等“雅乐”的推崇和对郑、卫、宋等国民间“俗乐”的喜爱。诗人作品中的《韶》《咸池》《承云》等乐舞被古今奉为“雅乐”的杰出代表,而《楚辞・招魂》中的“肴羞未通,女乐罗些。陈歌按鼓,造新歌些。”“二人齐容,起郑舞些。”等则表露出诗人对民间“俗乐”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这种音乐美学思想较之孔子的“郑声淫”“发乎情而止乎礼”以及“八佾舞全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等音乐美学思想无疑是一种进步。

三、音乐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音乐是功能是什么?音乐首先应该带给人的是什么?是教化,还是?屈原的作品让我们从中找到了答案。王逸在注释屈原的《九歌》时,认为“昔楚国南埕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在作品中,诗人描绘了很多祭祀的盛大场面,表明了音乐的悦神娱人作用。如《九歌・东君》中描写的祭祀太阳神的场面:“羌声色兮娱人,观诸喉兮忘归。瑟兮交鼓,箫钟兮瑶,鸣兮吹竽,思灵保兮贤。”祭坛下的那些翘首仰望的人们听到和谐优美的乐曲,竟然忘记了回家,那急促的瑟声,不绝的鼓点,加上箫、竽的吹奏,一种竽瑟狂会、展诗起舞的狂欢气氛宛然现于眼前,这说明了诗人认为音乐首先是有娱乐性的,能够给人美的享受。而《离骚》中“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愉乐”恰是诗人自己的行为写照――奏起《九歌》,舞起《韶》乐,趁着美好的时光自娱自乐,作者以自身的体会,表达借助音乐“远逝以自疏”,摆脱俗世的烦恼及对音乐娱人作用的肯定。展示了诗人音乐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旷神怡的音乐美学观点。

归去来兮辞教案篇(10)

A.金樽清酒斗十千

B.将登太行雪满山

C.忽复乘舟梦日边

D.多歧路,今安在

参考答案:C

第2题单选 在下列作品中,属于五言律诗的是( )

A.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B.杜甫的《蜀相》

C.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D.王维的《山居秋暝》

参考答案:D

第3题单选 《选择与安排》中提出的完美作品在结构上应具备的条件是( )

A.层次清楚、轻重分明

B.首尾呼应

C.要有头有尾

D.有贯穿的主旨

参考答案:A

第4题单选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

参考答案:C

第5题单选 莫泊桑出生在( )

A.军官家庭

B.没落贵族家庭

C.教师家庭

D.商人家庭

参考答案:B

第6题单选 下列《陌上桑》中的诗句,在描写罗敷美貌时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的是( )

A.头上倭堕髻

B.耳中明月珠

C.来归相怨怒

D.紫绮为上襦

参考答案:C

第7题单选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中的“坐’’意思是( )

A.坐下来

B.定罪

C.因为

D.副词,表示无缘无故

参考答案:C

第8题单选 《炉中煤》一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是( )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托物言志

D.隐喻手法

参考答案:C

第9题单选 下列曲词中,概括《天净沙·秋思》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

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瘦马

D.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答案:D

第10题单选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谏逐客书》

D.《郑伯克段于鄢》

参考答案:D

第11题单选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对比

D.象征

参考答案:C

第12题单选 唐代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白居易

参考答案:D

第13题单选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是( )

A.豪放词

B.田园词

C.婉约词.

D.风雅词

参考答案:C

第14题单选 《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

A.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B.帝国主义

C.资本主义

D.中国的奴隶制度

参考答案:A

第15题单选 徐志摩曾于l923年与人发起成立( )

A.创造社

B.新月社

C.语丝社

D.湖畔诗社

参考答案:B

第16题单选 《庄子·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

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

参考答案:D

第17题单选 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

A.类比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对比法

参考答案:C

第18题单选 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论据中,下列属于理论论据的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D.先王以为东蒙主

参考答案:A

第19题单选 《马伶传》中“以分宜教分宜”的意思是( )

A.用现实生活中的严嵩教舞台上的严嵩

B.用现实生活中的分宜人教舞台上的分宜人

C.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顾秉谦

D.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严嵩

参考答案:D

第20题单选 下列诗句中属于远景静态描写的是( )

A.操吴戈兮被犀甲

B.车错毂兮短兵接

C.旌蔽日兮敌若云

D.矢交坠兮士争先

参考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9分。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的上片,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第21题简答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中有什么寓意?(4分)

参考答案:落日、断鸿,有象征意味:黄昏落日,令人联想到南宋国势衰颓;断鸿声里,离群的孤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哀鸿遍野,又能令人想到北方离散的百姓。

第22题简答 “江南游子”是指谁?(2分)

参考答案:江南游子,正是南归飘泊的作者的身影。

第23题简答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是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很有表现力,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也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以及一片赤诚无人理解的悲哀。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唱词,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第24题简答 解释“煞强如状元及第99、65蜗角虚名”的意思。(4分)

参考答案:“煞强如状元及第”意思是“远胜于考中状元”,“蜗角虚名”意思是“状元虚名如蜗牛触角般微不足道”。

第25题简答 结合曲词分析表现莺莺心理的艺术手段。(4分)

参考答案:一是以景物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如【端正好】,暮秋的空旷凄凉与离愁别恨的孤独凄凉水乳交融;二是通过动作、细节描写来传达人物的思想情感,如【朝天子】后半部分曲词;三是直抒胸臆,抒发内心感受.如【幺篇】及【朝天子】前半部分曲词;四是综合运用夸张、比喻、典故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

第26题简答 分析最能表现莺莺性格不同侧面的曲词。(2分)

参考答案:一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如“腿儿相挨……”“妻荣夫贵”;二是珍视爱情,情感专一,如“晓来谁染……”“暖溶溶玉醅……”,离愁愈苦情愈真;三是鄙视功名利禄,对母亲逼张生赶考不满,如“但得一个并头莲……”“蜗角虚名……”。

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结尾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序》。

第27题简答 请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两句在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作者总结出来的深刻的历史教训。

第28题简答 《书》指什么?引用“满招损,谦得益”的目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书》指《书经》、《尚书》。引用“满招损,谦得益”的目的是为了论证主题。

第29题简答 欧阳修为何要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2分)

参考答案:欧阳修写作这篇史论,重点讲述了“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而所“溺”的不仅限于伶人,要从伶人一事总结历史教训.引以为戒。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9分。

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第30题简答 请概述一下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南国的和风细雨和柔和淡雅并不鲜明地突出秋天的悲凉过程。南国之秋色淡、 味浅。

第31题简答 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南方的秋天有什么样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南国秋天的特点是清凉、平淡的,让人无法领略秋之意境。

第32题简答 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参考答案:排比、比喻。

1925年闻一多留美回国后,目睹旧中国的种种****现实,心情十分悲痛,不久即写出了的《死水》一诗。阅读这首诗的后四句,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第33题简答 “一沟绝望的死水”指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诗中所描写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满目疮痍、****破落的旧中国的象征。

第34题简答 这里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4分)

参考答案:隐喻或象征。

第35题简答 作者为什么说“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希望丑恶的旧物早日灭亡的强烈愿望。

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这当儿,德拉的美丽头发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奔泻闪亮。头发一直垂到膝盖底下,仿佛给她铺成了一件衣裳。她又神经质地赶快把头发梳好。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

第36题简答 哪些地方表现了德拉在卖秀发问题上的复杂心理?(4分)

参考答案:德拉是很爱她的褐色小瀑布一样的秀发的。为了给杰姆买表链。她决定卖掉秀发,披散了又梳起,静静地站着,掉下一两滴泪水,这说明她心情复杂:想卖、舍不得、下了决心卖。

第37题简答 在描写德拉秀发时几次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4分)

上一篇: 会计风险论文 下一篇: 车辆购置税调研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