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理念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30 15:23:03

大学理念论文

大学理念论文篇(1)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进策略

(一)提升学生对英语翻译的认识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下,许多学生将英语翻译作为一种负担,他们在课下被动的完成英语教师布置的翻译作业,没有去深思翻译中存在的技巧,无法掌握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降低他们的英语翻译质量。大部分学生没有定位好自己的英语学习地位,他们上课只能够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英语翻译产生抵触心理,最终会对英语翻译失去兴趣。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时,尤其是对于一些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需要结合他们的专业,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翻译的重要性,体验两种语言相互转化的乐趣,最终达到英语翻译教学目标。在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翻译实践的指导,从而忽视对学生英语理论的讲解,许多学生只是为了翻译而进行翻译,没有将一些科学的翻译技巧运用其中,翻译出的文章或者句子水平较低,不能够展现出原文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翻译技巧,将翻译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找到更适合自身学习的翻译方法,提升他们的英语翻译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翻译过程中敢于用自己所学过的英语技巧来表达原文,提升学生的翻译信心,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提供帮助。

(二)大学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要想保证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就要积极创新自身的翻译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难度,满足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大量资源来来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英语翻译技巧,从而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翻译的信心。大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英文字幕的电影,然后让学生结合电影中的情景来翻译人物所说的话,然后将学生的翻译与英语原版翻译之间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自己与专业翻译之间的差异,同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将翻译技巧融入其中,加深学生对英语翻译技巧的认识,掌握更多的翻译理论,在今后的翻译中能够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第二,鼓励学生分析英语谚语中的翻译技巧。教师在讲解英语翻译时可以鼓励学生分析英语谚语中的翻译技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翻译的兴趣,降低他们学习英语翻译的难度。比如:蜡烛照亮别人,却毁灭了自己。

(三)适度讲解英语翻译理论

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翻译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英语翻译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必要,这样就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低下,他们不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来熟练掌握相关翻译技巧,最终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转变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理念,为学生适度讲解英语翻译理论,实现大学生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在讲解翻译理论时,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出相对科学的教学方案,拓展学生的英语文学视野,找到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设的理论知识水平,在教学中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翻译问题。最后,教师应该要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英语翻译相关的书籍,找到自身翻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弥补自己翻译上的不足,从而提升自身的英语翻译水平。

(四)调整英语翻译教学课程

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校对英语翻译教学不够重视,使得翻译课程设置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翻译教学中,学校应该要给予英语翻译更多的课时,让大学生能够学习到系统完整的翻译技巧,提高他们进行英语翻译的兴趣,为他们今后英语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有针对性的翻译理论教授给学生,为他们例举大量的翻译例证,从而弥补英语教材上翻译理论讲解的不足。大学生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够掌握更加科学的翻译技巧,提高自身对英语的认识,降低他们的英语学习难度,学习到更多的英语语法和句式,增强学生的整体英语学习水平。此外,通过翻译主体课堂的设置,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多,教师可以及时指出学生英语翻译理论中的不足,指导他们更好的参与翻译实践,最终增强他们的英语翻译能力。

大学理念论文篇(2)

1“人文教育”理念对大学体育的影响

1.1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

体育在我国的社会地位普遍比较低下,这主要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环境中的各方面不利因素共同影响下导致的;而应试教育环境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各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并且由于学校对“三基”教育过度重视,这样就对我国广大学生的体育观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极大地制约了体育文化在我国各级学校的发展和传播。对大学生来说,其体育行为的正确性与体育观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正确的体育观可以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体育行为,养成每天锻炼的体育习惯,从而培养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1.2加快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脚步

体育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促进了“人文奥运”理念的传播和推广,对于大学体育的发展以及大学生体育观的养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奥运”理念,有助于加深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内涵,使他们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并自发地宣传体育文化。

1.3培养和加强当代大学生弘扬体育文化的责任心

大学生是知识的储物柜、文化的传递者,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责任,所以大学生应该要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首先应该要认识到弘扬体育文化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了解“人文奥运”理念在我国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要想将大学体育中“人文奥运”理念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大学体育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人文奥运”理念的重要性,还应该重点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主动去宣传,从而有效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

2 “人文奥运”理念教育的施行途径

2.1开展 “人文奥运”理念知识专题讲座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奥运”理念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先对学生们进行理论教学,在理论课堂上对“人文奥运”理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人文奥运”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所以大学体育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该理论,充分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从而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大学体育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安排相应的理论课程开展教学,系统地讲授“人文奥运”理念的内容,让学生们认识到该理念的内涵。同时,学校领导还应适当安排相应的理论知识讲座,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人文奥运”理论,理解该理论的内涵思想。

2.2积极开展体育实践活动

在大学校园中,还可以通过在校园中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的方式辅助“人文奥运”理念教育,使学生们在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在大学体育实践活动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使体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人文奥运”理念不仅需要在大学体育课堂实践活动中体现,而且还应该扩散到学生们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而将“以文化人”和“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到大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中来。

2.3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大学理念论文篇(3)

中国受几千年的封建专制集权国家的政治体制影响,传统文化强调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官本位”思想,而古代西方文化源于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等多种文化的融合,包容性强,而且在政治体制上大多实行分权制,重视民主和制度建设。在此影响之下,中国大学的管理体制是权力集中,官学一体的“行政型”管理模式,此种模式有利于各组织机构的统一和协调,但下属的各个学院的独立性不强。西方大学的管理体制则是权力制衡,官学分离的“学术型”管理模式。整个学校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学院联合体,各学院根据历史背景、专业需求实行独特的学院制,经济上自负盈亏,围绕学术发展开展各项工作。同时为确保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在美国还会成立美国大学联合会,建立终身聘用制与教师投诉听证制等制度,维护一流大学的学术标准,从制度上保证学术自由。这样的管理方式可能会导致组织涣散,各学院标准难以统一,但同时也减少了繁杂的行政事务,增加各学院的独立性和自。

2、严进宽出的“大众教育”和宽进严出的“精英教育”

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种“枪打出头鸟”的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受其影响下的中国大学教育实际上是“行政型”管理下,与政绩挂钩的严进宽出的大众教育,满足“教育公平”的需要并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民族素质。但容易忽略对学生的继续培养和专业发展,导致缺乏领域创新、术业专攻的精英人才。在西方文化中,“争”一直浸透在西方人的潜意识中,从古希腊文化中的“争论”和“争辩”到现在市场文化下的“争分夺秒”,“公平竞争”,这些都促使西方大学教育在“争”的熏染下引入了淘汰制,推行的是在学术型管理下,专门培养人才的宽进严出的精英教育。学生即便进入大学后,也随时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为此西方大学从各个方面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二、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以上对中西文化在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不同背后的阐释可以得出中西文化在中国大学教育的应用上各有千秋又各有不足,中国大学教育应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中取得长足发展。中国大学教育首先应注重“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的同时尊重人的个性与学术自由。其次,注重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相结合,保证中国大学的管理模式在宏观方向得到统一与协调的前提下,给予各学院、机构根据自身特点独立、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权利。再次,强调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在基于全民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并且全国教育资源不公平的现实状况,保证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公平的同时注重适合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的培养,使大众教育真正能够成为能够包含经营教育的大众教育。

大学理念论文篇(4)

传统的师范教育必须改革,这在当前师范大学内部已经达成共识。任何模式的改革都是依照一定的改革理念来进行,那么,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是什么?教师教育究竟应当如何改革?从我们目前师范大学所进行的改革措施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当前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几种主要方式

(一)将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分离,强调教师教育的主体性、独立性

过去我们的师范教育模式中,教师教育基本是依附在学科专业之下进行的。四年制师范教育采取的是3.5+0.5或者3+1的混合模式。这种模式下,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不能得到系统的学习,教师教育的特色并不明显,教师技能也不能得到有效强化,因此部分师范大学实行教师教育改革,采取4+X的模式,将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分离,建立教师教育学院或者实行2年制教育硕士等方式延长教师教育培养时间,其好处是强化了教师教育的独立性,提高了教师的职业技能,它对基础教育需求水平较高地区非常有益。然而这种借鉴美国的分离培养模式即使在当前的美国教师教育中也存在种种问题,它容易造成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割裂、未来教师知识基础的支离破碎和实际专业能力落后等弊病。

(二)面向基础教育,强化教师技能的实践取向

教学实践是传统师范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实践的不足使得学生适应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角色转变的过程太长,使得师范大学在教育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不够突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普遍注意到教学实践对于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大多数学校加强了实践的比重,采取顶岗实习、请中小学骨干教师到大学讲课、在中小学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等办法。

(三)加强与基拙教育的连接,实现课程体系上的贯通

在中学新课程体系的建设上,目前师范大学进行了广泛的参与,加强了对中学课程的研究。在课程体系衔接上,一些学校在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中,设立了中学课程教学论等与中学课程直接相关的课程。

(四)发挥教育学科的优势,加强教育学科与教师教育的整合

教育学科在师范大学有先天优势,教师教育无论是作为学科还是专业,要构建里面的内容,必然是以教育学为主。过去师范大学习惯将教育学科与师范生的培养相分离,把教育学科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和学科研究,没有有效地与师范生的培养结合起来。目前的教师教育改革大多注重将教育学与教师的培养充分结合起来,强化教育学科的理论支撑。

(五)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立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

“教师教育开始呈现一体化的新趋向……高师院校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连接显然有利于教师教育与中小学实际情况互动,使教师教育更能切合中小学的实际需要。

(六)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融合更加先进的理念,将通识教育、创新教育等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

借鉴综合性大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一些师范大学设置了不分专业或者是学科大类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一、二年级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如建立综合人才培养试验班等方式,培养基础宽厚、适应性强的学生。

二、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措施分析

以上改革措施都处在探索阶段,并无规范一致的共识。从实际情况看,现阶段的教师培养方式处于多重模式并存状态,并且,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传统师范教育模式仍然是主要的培养模式

模式是改革理念的外在体现。目前虽然还没有学校对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但是从他们的改革方式中,我们多少能窥见其背后隐藏的理念。上述改革措施虽然多样,但其改革理念其实非常明确,对这种改革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通识教育为主要途径,加强对人的培养

对于人的培养是指培养对人类文明有基本把握、有独立思辨能力和具备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的人。目前,一些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改革实际上就是着重于对人的培养,这是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理论上讲,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基本把握,对事物能够做出自己的基本判断,有独立的思辨能力和探究意识。

必须指出大学最基本的功能首先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职业人,绝不能将培养人的功能作为培养职业人之外的点缀。有必要反思大学这些年一直推行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际上它找到了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的症结所在,但是,大多数学校将其作为一种选修课程,无异于是培养职业人之外的一种点缀,不能起到实质性培养人的作用。当然,这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社会普遍弥漫的功利主义思想造成的。

(二)加强对专业教育的改革,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长期以来,师范教育对学生学术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认为培养的是中小学教师,能胜任中小学教学就行,对学科前沿不需要太多的了解,这其实也是我们争论已久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关系的问题。坚持师范性是否意味着要降低学术性的要求?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师范性要容纳学术性,特别是在中小学提倡素质教育、提倡研究式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更深的把握,通过对学科前沿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探究的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一个对专业掌握不深人的人,绝对不会有对知识探究的兴趣,没有探究的兴趣很难产生对专业的热爱,也就很难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加强专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极端迫切的问题,上述将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师范生的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强化教师教育的专业性

相对其他情况而言,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可能是当前师范大学面临最大的困惑和难题。除了对人类文明基本的把握、对专业知识深人的掌握外,还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才算是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因为作为一个教师,要具备的前提知识太多,教师教育本来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储备反而容易忽视。教师教育专业技能的忽视已经带来了师范大学毕业生面对新的基础教育形势的种种不适应,这使得当前师范大学尝试探索各种增强教师教育专业技能的措施,涉及到从教师教育的理论课整合到实践技能的加强等各个方面。上述师范大学改革措施相当大的部分就是围绕加强教师教育专业技能开展的。

三、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辨析

在过去长期定向分配时代,师范大学很难感受到来自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从事中学教学的比较压力,在当前就业日趋多元并且教师总体待遇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师范大学将越来越感受到这种竞争的压力。理论上,师范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的优势被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取代的危机是存在的,这里面实际蕴藏着对传统师范教育有效性的疑问,它质疑师范大学存在的合法性,所以研究教师教育在职业或者专业上的不可替代性在当前尤其迫切。

可以说,在所有的职业中,教师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职业。当一个人具备了专业知识,他就具备了成为教师的基础,但是不是说一个人具备了专业知识,他就能将自己的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传授或能力的培养技能是否需要深人学习?教师教育是一项专业后的教育,是从师的必要条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目前来讲,似乎是无疑而问,但是多年来,我们是否整合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师教育体系,仍然值得怀疑,这从目前专业后的教师教育时间应该设置为0.5年、1年还是2年的不确定性可以看出来,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大学理念论文篇(5)

2大学生态体育的内涵及作用

虽然学术界至今对生态体育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其先进的理念已经深入到高校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首先,生态体育对个人而言,以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为原则;对体育文化本身而言,最重要的是尊重和遵守不伤害原则;对于社会和公共团体而言,它代表这体育和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

2.1生态体育的内涵

体育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巨大动力,生态体育融合了环保、自然的新领域,为体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血液.生态体育覆盖面极广,包含多种体育形式,如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等,其原则都必须是绿色生态的,要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2.1.1接近自然,热爱自热生态体育更加注重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价值,接近自然、热爱自然是其首要原则,尊重每一个物种的生存空间,力争做到绿色体育、天然体育.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以生态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生态体育是以生态为中心的体育文化,也是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其中的任一环节都要做到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大学校园作为生态体育的载体,要积极为学生们营造“和谐”“、生态”的外部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氛围.因此,基于生态体育理念的大学体育文化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还需要健康环保的体育活动使校园文化更加蓬勃有生命力.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代名词,也是创新人才的载体,学校通过营造与和谐生态大学互动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生态大学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学校应在体育课中弘扬生态精神,让生态环境、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成为建设生态大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1.2人与自热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观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发展观,其内涵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持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始终保持最优化的关系,达到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优化的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多次发生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威胁人类生存空间的事例,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发展延续的必然趋势.人与自然不应该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自然是人类生命的载体,自然的退化和破坏终将导致人类文明的消失,因此,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和发展.由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无法预测的,因此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的法则,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节约利用每一种生态资源,做到资源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指标.此外,生态文明的消费观也应是科学绿色的,既满足自身基本需求,又无需以破坏自然为代价,时刻提醒自己绿色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和盲目消费,使人与自然形成良性循环.

2.2生态体育的必要性

生态体育强调社会发展要和自然界达到和谐统一,学校要适应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让高校学生也参与到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行动中来.生态体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能够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独立完成.2.2.1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的有效途径竞技体育中所要求的坚忍不拔、勇敢无畏、诚实守信等原则同样是生态体育文化的精神向导,因此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的道路上,生态体育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学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多样开发体育活动类型,其一,增加观赏性与参与性的活动,如游泳、滑冰、爬山、帆船等,动静结合,满足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需要.其二,高强度与低强度运动结合训练,高强度运动包括攀岩,赛跑,潜水等,低强度运动包括骑车,徒步行走,垂钓等,在快慢节奏的交替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从而提高对学校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到达强身健体,终身体育的目的.2.2.2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是一直困扰人类的永恒话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已付出惨痛代价,使得人与自然处于激烈对立的层面.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天人合一”原则,力争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体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课程往往都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有利于大学生在自然的熏陶中形成环保意识,在与自然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此外,还能使学生开阔胸襟,抛下一切烦恼杂念,尽情的享受自然带给人们的快乐,从而启发学生更好的保护自然、热爱自然.

3生态体育文化的构建策略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开始注重生态体育文化建设,定期举行的户外生存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如浙江农林大学在西校区进行扩建和修缮,本着“崇尚自然,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原则,目前该校区已成为集教学、旅游和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生态校园.其中,该校区绿植覆盖面积为68%,有两千种以上植被和大量珍稀物种.由于环境优美又依山傍水,学校浓浓的环保和生态理念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也吸引大量的专家学者前来进行考查研究.浙江农林大学的构建和设计无一不体现生态自然和谐的理念,其体育场馆的维护和绿化方面和课程设置方面,都与其校园文化宗旨息息相关.在课程设置方面,同时具备开放性,多样性和竞争性等特点.首先,生态体育不仅仅是校园内部的封闭管理,更应面向全社会;其次,体育课程形式多样,要引入崭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吸取外国先进经验并注重于国外合作交流,使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与时俱进;最后,体育精神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但生态体育更加注重在竞争中和谐,并培养大学生乐于拼搏,勇于挑战的精神,使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全,更加顽强.此外,该校还成为全国首个开展野外生存课程的大学,由于其地理位置植被覆盖率大,有大量山地、灌木、湖泊等,为其开展野外生存训练奠定基础.学校建立了户外拓展基地,让学生进行野外生存基本常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包括登山、攀岩、负重越野、宿营、潜水等项目,让学生在自然中不断的学习和进步.要营造浓厚的生态大学体育文化,仅靠体育课程的安排还远远不够,还需将生态理念贯穿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要特别注意生态体育文化的开展和普及,利用宣传栏和多媒体,并定期播放体育资讯和赛事.还可以定期举办生态体育盛会赛事,如生态体育节,运动会等,让校园生态体育项目为广大师生带来心情的愉悦和比赛的,使生态体育观念深入每一个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中.

大学理念论文篇(6)

二、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2013年9-10月,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的项目组成员对重庆市2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教师、102家用人单位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依据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当其冲应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充满挑战与竞争的世界经济发展洪流中,创业不但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倍增”效应,而且不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党的十报告也指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当代大学生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大学生作为一个可塑性较强、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较强的特殊群体,对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品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独立创业,不仅实现了大学生成功就业,而且促进了技术创新,尤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是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2010年初,国家教育部教办文《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迄今为止,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经我们课题组调查,高校和用人单位均认为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必备的基本素质,有82.83%的高校和90.72%的用人单位认为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83.51%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创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就实质而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自我成才的重要任务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据报道:“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比2011届高0.4个百分点,比2010届高0.5个百分点。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增高,但追踪调查显示,2009年毕业时选择自主创业的人群中到2012年已有63%的人放弃创业,重新选择受雇全职工作。”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的道路上仍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阻碍,创业成功率不太可观。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究竟是什么?经我们课题组调查,高校和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强,超过70%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较为薄弱,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成为了创业教育可能遇到的近乎最大的障碍;调查发现,有60.01%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需要的是个人强烈的创业意向;调查中,我们还发现83.17%的大学生面对创业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由此可见,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是创业教育的基本任务。

三、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始终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现代教育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知情意行”的启蒙思想下,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全力推行素质教育,认为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一理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一)完善课程设置,拓宽大学生创业知识领域创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企业管理、市场调查与营销、政策与法规知识等其他综合性知识。在目前的条件下,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实现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知识的传授与拓展。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在做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更应该不断创新,以便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的能力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技能。高校应积极落实政策,结合需求,完善课程设置。首先,高校应全面分析社会和学生对创业的需求,在开设恰到好处的专业课同时,增设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必修课。如教育部文件《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已经把“创业基础”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列入必修课开设,各高校需要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精心备课,认真组织开展此项教学工作,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开设诸如《成功与失败创业个案研究》之类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和分析创业成功及失败的经典案例,让学生了解成功创业者发展历程和创业失败者的经验教训,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学习榜样和借鉴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其次,高校需开设创业实践、市场营销、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企业文化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艺术学、法律法规等选修类课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知识把握的广度与深度,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还要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发挥创新创业与经济建设联系紧密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前瞻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将国家经济建设中急需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积极融入创业教育课程中。大学生应珍惜校园美好时光,充分利用大学的有利条件,合理安排学生时代的充足时间,精通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与创业有关的选修课学习,全面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把主动掌握和了解创业政策和讯息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全方位、多领域贮备创业知识,才能形成较强的创业能力,把握全局,驾驭市场,实现创业理想,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加强心理辅导,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品质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它主要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一般体现在大学生创业者是否具有独立思考、选择判断、交流合作、敢于冒险、顽强拼搏等方面的心理品质。高校应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提高创业品质。首先,高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高校要根据创业者所具备的创业品质,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应认真组织上好心理健康必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为其顺应创业的艰辛过程、调试心理困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还应丰富第二课堂的心理健康辅导。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实际,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讲座或咨询活动,并结合当前广泛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广泛深入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最后,要建立健全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设立创业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心理咨询教师,投入齐全的心理辅导设备与物品等,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引导大学生成功创业。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创业心理品质。大学生作为肩负着伟大历史使命的青年,首先要正确处理学生时代各方面的困惑,如适应新环境、自我控制与管理、恋爱关系、求职择业等,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水平;其次还要深入市场,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情商和逆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底线,自觉培养独立思考和选择判断的能力、敢于冒险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业过程中体现优良的创业品质。

(三)营造文化氛围,牢固树立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包括创业的欲望、热情、决心、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它对树立坚定的创业理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14年“五•四”讲话中寄语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与是否具备坚定的创业理想息息相关,因此,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首先,政策宣传到位。学校应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校刊、校报、宣传板报、校园网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创业的经验,宣传成功创业的典型,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弘扬创业精神,在校园中形成讲创业、想创业、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校园舆论氛围,引导形成鼓励创新、开拓进取、宽容失败、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其次,重视创新创业文化教育。如开展青年企业家宣讲报告会、创新创业讲座,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建立创业服务平台等,通过各种形式扩大创业教育影响,营造出以创业为荣的良好风气,提升创业在学生中的接受度,用文化氛围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勇于创业敢于冒险的精神,形成正确的创业理念,将创业意识潜移默化地深深植根于学生内心,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自然的环境;再次,高校应维系好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学生应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主动参加校园创业文化活动,树立创业理想,坚信创业理想能够实现,勇于自主创业,使自身的个性发展方向、社会义务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升自信度,牢固树立创业意识,把创业的目标视为奋斗的目标。

(四)丰富实践载体,不断强化大学生创业技能创业是一项考验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事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锻炼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重要载体,对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效果显著。高校要不断丰富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内容与载体,强化创业技能。首先,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如科技文化艺术节,“我敢想、我能创”创意设计比赛、科技作品大赛等活动,尤其通过更多开展“挑战杯”竞赛、创业设计大赛、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周”活动、公益创业大赛、创业模拟实践等与创业紧密相关的活动,培育大学生创业兴趣,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锻炼大学生执行能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其次,高校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力争在社会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联系企业,结合其专业优势以及各区县、农村的经济状况,组织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小分队,深入基层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再次,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新创业培训,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应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文体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实训和顶岗实习、勤工助学等活动,从而增强对社会、对基层的了解,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不断的实践与成长中培养自身的协作能力、受挫能力等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不断强化自身的创业技能。

大学理念论文篇(7)

大学精神文化的自觉创新是积极和进步的,但目前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和虚假倾向。如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外在表现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校训、校风、学风等,许多大学雷同甚至于相同,而各个大学真实的精神文化和办学特色得不到充分体现。在一部分大学中,人们“自觉创新”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校风等大学精神文化的文字表述变成了虚设的花瓶,既与实际不符,又没有创新性。以校训为例,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56所大学中,有192所大学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有8所大学的校训同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27所大学的校训同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在256所大学的校训中,包含“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创新”5个词语之一的有147个。[3]大学师生对一些同质化、标语化、流于形式、过于华饰等假性存在的精神文化表述没有认同感,同质化精神文化建设形不成浓郁的精神文化氛围,更无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质性辨析大学精神文化并不是一个文化巨筐,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内容都可以装。我们必须正确区分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特质和非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质关于大学精神文化,学术界的表述多种多样,我们较倾向于以下定义: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特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表征,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是人类文明和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其特质则只有两种精神: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其核心是文明高尚、追求真理、正义善良、批判守望。

大学既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标志,更是文明的使者。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还有对社会良知的守望和社会不良的批判。正如《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之道”,反映了中国古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精神文化特质,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使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自由教育”也是以发展理性、陶冶心灵、享受生活为目标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4]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基本上是由精神、观念、习俗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核心。“科学精神追求真理,是求真”,“人文精神追求和谐幸福,是求善”,求真与求善的结合就是求美,也是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追求和担当,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本质是真善美和社会责任。这也是建立大学价值、大学品格、大学风尚的基石。大学精神文化的非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情况下,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品格、大学价值、大学风气、培养目标、发展战略和办学思想等等。大学精神文化内涵不等于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具有稳定性、非功利性,一切与人才培养,一切与终极关怀,一切与大学使命无关的性质都是假性特质。比如“追求卓越,建设一流”等是一些大学的奋斗目标,但并非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再比如,“勇于创新、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等是大学文化品格之一,但却不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特质。

大学精神文化的根本使命性辨析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精神文化建设。大学需要教学,但教学不等于教育;大学需要学问,但学问也不等于精神,大学需要发展,但发展也不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是心性修养、精神守望、文化创新和社会批判。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培育心性德行。纽曼认为:大学是“教育场所”而不是“教学场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是使学生养成“一种以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为特征的心性习惯”,同样,洪堡等人也提出,大学的目的就是“修养”,即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心性的修炼,德行的养成,人生价值的实现。坚守高尚精神。大学文化对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功能,决定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高尚特质。大学诚然不能脱离现实,但又必须和世风流俗保持一定的距离,远离尘嚣,保持纯洁、冷静与清醒,时刻关注、守望社会道德和良知。创造先进文化。大学的使命是站在时代的前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传承的基础上创造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理论、先进制度和先进的实践模式,特别要着力创新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和文化模式。要以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动力彰显大学创新文化的内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大学既要用传统批判现代,也要用现代批判传统。当我们拥有了更多辩证、开放和豁达的批判精神,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科学才能更快进步。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忧虑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学精神文化弱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惟科学主义、惟技术主义、惟市场取向的价值观充斥于高等教育领域,大学已经不再是高尚精神的殿堂。世界各国都在谈论大学危机———大学经费危机、大学质量危机、大学道德危机、大学自治危机等等,然而,这些还只是浅层次的危机,而真正深层次的危机是大学精神危机。[5]因此,人们呼唤:大学精神,魂兮归来!但是,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上,也有令人忧虑的问题,主要是:认识不足。一些同志对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大学是搞教学科研的地方,教学科研是硬任务,精神文化建设是软性工作,看不见摸不着,做好做坏甚至于做不做都无碍学校的发展大局。重视不够。一些高校干部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还有人认为,精神文化建设是那些曾经有着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老牌大学的工作,一般高校没有资格谈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建设不力。一些高校比较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愿意把钱花在大学文化环境建设上,栽树种花塑雕像,也愿意进行大学制度建设,认为这些是实在和有效的,而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上则显得力不从心,无规划、无思路、无办法、无措施。目标不明。一些高校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目标不明,思路不清,不知道本校需要和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精神文化。有的高校简单地把校训、校风、学风建设等同于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层次不高。一些学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层次不高。把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甚至于大学生社团文化,把大学精神文化等同于政治文化、稳定文化,一讲精神文化,似乎只有政治理论入脑入心入课堂,而不能上升到人文和科学精神层面。#p#分页标题#e#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大学精神文化是不是可以创新进行过学术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只可以积淀和继承,而不能创造和创新,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包含大学文化传统,又区别于大学文化传统,大学文化传统需要积淀和继承,而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大部分内涵都是可以设计、建设和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可创新性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相辅助相成、相互依存的,传承是创新的条件,创新是传承的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传承,没有传承也谈不上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既是传承的结果,也是创新的结果;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建设既是一个历史的筛选、积淀过程,也是一个承前启后、除旧布新的过程。就是说,大学精神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内核,是需要也是可以创新的。创新有两种,一种是偶然性创新,一种是设计性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既然具有创新性,就必然具有可设计性,也就是说,大学精神文化是可以设计的。不同的大学完全可以创新设计出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先进的大学精神文化模式与内涵。

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品格、大学价值、大学风气、培养目标、发展战略和办学思想都可以创新设计,同时是应该认真建设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大学品格和大学风气。同时,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还决定着办学思想、发展战略、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要不要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能不能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和怎样设计,要依据各个高校自己特定的历史和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按照设计思路持续地进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务实性大学精神文化是可以设计和创造的,但又是不可以随意设计和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独特的精神风范、文化气质、价值取向和区别于其它大学精神文化的隐性文化。在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时,既要考虑本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又不能拘泥于历史和传统;既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教育感召力,又不能脱离本校实际,随意做假大空的设想;既要学习借鉴外校的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思路和成果,又不能抄袭外校的精神文化设计与表述。

大学理念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204-03

社会在变,大学在变,学生也在变,教学方法也需因之而变。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常谈又常新的课题,涌现出了大量的教学改革理论成果。通过对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检视和分析,笔者认为现有理论成果存在两个方面的片面化倾向。要么是过于宏观,无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操作应用;要么是只关注微观细节,理论基础薄弱。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政治学与行政学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感受和体会,来讨论一下大学文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性路径。

一、呼唤大学之道:走向教研相长的融合之路

大学生生不息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超越精神和创造力的学生,“为往圣继绝学”,也为未来开新路。没有学生,大学便缺乏生机和活力,也难以获得持续的声誉和发展。如无学生,大学不仅将混同于科研机构,也将失去大学精神中最为宝贵的成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而这正是著名教育家威廉・冯・洪堡在创建柏林大学时为现代大学所确立的大学精神支柱:实行学术自由,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衡量一所大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为社会提供的产品质量,即学生是否优秀。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强调追求个人成功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因此利兰德・斯坦福夫妇建校时确立的首要宗旨便是让学生学有所用并使其具备独立成功的素质。如何培养出秀的学生,如何使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大学有多大、经费有多少、科研量是否名列前茅,最为关键也最为直接的是教师如何教。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最优结合的技能、技巧如何。” 可见,教学方法的成功对于培养优秀学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曾出现过轻视本科教育的现象。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中,而将教学放在次要位置。“要么出版,要么死亡”曾一度成为教师工作的基本信条,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缺乏兴趣。有研究者指出,改变教学方式是比教学内容改变更为困难的事情,因为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习惯中所坚持的教学方法会形成固定模式,这将使得教师抵制学习新技巧和新方法[1]。轻视教学方法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培养的学生能力低下。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外界压力和大学自身逻辑发展驱使下,美国大学开始被要求回归大学之道,呼吁其关注本科教育质量,并被要求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德里克・博克所著的《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正是这一时期的集中产物。美国大学曾经遭遇的痛楚,正是当下中国的现实困境。近年来公众对大学生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普遍存在着焦虑。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成为一种共识,而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其专业化程度,也有赖于专业课教学方法的革新。这是因为“专业课程是学生在高校获得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提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力的主要训练项目”[2]。

二、失去灵魂的卓越:忽视教学改革,问题丛生

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现实操作中却十分难以把握。哈佛学院前任院长Harry Lewis教授在他的著作《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中指出,教学本是大学的首要任务,而许多现代研究型大学在追求科研贡献的过程中,却忘记了该任务的重要性,迷失在了对学术和科研成果的追求之中,这是一种“失去灵魂的卓越”[3]。当然,在中国大学中“失去灵魂的卓越”不仅体现在重科研轻教学;还体现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数量轻质量等方面。教学工作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最为核心的使命。

1.教学目标:难以实践与操作的宏观理想

教学目标围绕着教学活动而设定,其带有预期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从而构成了衡量教学活动结果有效性的尺度,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努力方向。对此,布卢姆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文科与理工科不同,理工科可以让学生掌握自己能直接操作运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而文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却体现在知识层面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和思想观念上。这就增加了文科教学的困难,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培养目标采用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手段方法把知识海洋下面的冰山揭示出来,这一点迈克尔・波兰尼的意会知识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例如政治学原理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政治常识;而且要使学生具备解读政治现象的能力,提高政治意识和鉴别能力。知识的记忆理解目标容易达成,但是能力的提升就很难操作。实践证明,很多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在知识的考试过程中,都无法体现出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能力。换言之,目标难以实践,口号多于行动。

2.教学过程:创造性与主动性的双重缺失

教师教学缺乏创造性,主要表现在理论和方法上。约翰・亨利・纽曼认为发现和教学是两种迥异的职能,也是迥异的才能。整天忙于把自己现有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老师,将无法更新知识,也没有闲暇和精力去吸收新知识,而探索真理需要独立意志和专心致志[4]。这道出了大学教师职责的平衡之难。没有发现,没有理论,教学就会成为空洞无物的花架子;没有方法,高深的理论便无法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事科研,提高自身素质,丰富教学内容;但由于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使得教师无法顾及教学,科研和教学脱节。有些教师善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探索,却没有科研支撑,无法给学生传授新的知识。现有的教学模式仍存在教师教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现象,是一种将学生视为知识接受者的教育方法。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教师教学缺乏创造性造成的。教与学、教与研的分离和对立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天的学生有没有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判断?有没有独立追求知识的能力?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有没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这都值得拷问。

3.课程考核:被扭曲的知识记忆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文科学生要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即表现为专业知识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也表现为对研究范式的深刻体会。由此课程考核就应侧重考核学生的基本能力。但现行的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多以闭卷考核为主,重理论轻技能,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内容偏重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局限于教材、笔记、老师指定范围和重点,对专业知识背后所体现的能力考核普遍不足。

4.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人才特征

生产过程有问题,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质次难卖。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学者指出,大学生失业有如“产能过剩”,是一种结构性的失业,就是大学按照现有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市场需求,造成学生“滞销”。社会普遍反映学校培养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表现为许多学生职业道德缺失;学习能力不足,只会死记硬背,不会融会贯通;职业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适应能力差,我行我素,为我独尊,与人相处困难。

三、文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致力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融通型人才培养

忽视教学,也忽视教学方法的变革,将会给大学专业课程教学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正如周远清教授所言:“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如果大家天天讲创新、讲创新能力培养,而丝毫不去触动在人才培养中扼杀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那就等于自己骗自己。”[5]在新的h境中,大学教师要以创新的理念不断思考这样的问题:21世纪大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我们怎样教学生?就此笔者谈谈如何将教学改革的理念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

1.强化素质

任何一门课程或学科均有其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范式。学生首先应该在基础理论上下功夫,踏踏实实加以记忆理解掌握,夯实基础。有些老师和学生喜欢走极端,强调实践教学,就忽视理论。由于文科的特性,所学基本理论不能直接运用于实践,学生觉得理论无用。但试想没有理论做基础,如何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提高思维能力?只重思维,不重基础,有可能就是小聪明。

如何夯实基础?首先要求学生自学教材,弄清基本内容,老师就基本知识答疑解惑(基本知识点确定为考试内容之一)。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应“不拘泥于教材,又不游离于教材”,学生课外阅读要广泛涉猎学术经典和专业前沿。开学第一堂课,老师就要把专业经典和本专业的权威学术期刊列成书目介绍给学生。这对学生的理论构建和把握学术动态有很大帮助。为使学习任务落到实处,每次课前5分钟,要求一位学生向其他同学做一个书评,把自己最近看的书介绍给老师和同学。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最好是选择晚上抽出3个小时左右开读书会,一个学期进行3至4次,内容为本专业经典原著。这样扎扎实实地进行一学期以后,学生就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提升了专业化素养,更打开了知识视野。

2.引领思维

教师对自身的定位要准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是包办者。大学课堂应该是理性思考的场所、理论探讨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提出若干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讲解,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练习思维。只重基础,不重思维,有可能就是书呆子。所以学生应该不唯书,不唯师,只唯真,只唯实,善于理性思维,敢于形成己见。具体操作如下:第一,老师在讲解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随时抛出有争议的小问题组织小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讨论小组根据上课时坐的位置临时形成。第二,开展全班大讨论。每学期选择几个与实际和专业联系紧密的、学生感兴趣的大问题进行大讨论,如“我看两会” “党政关系”等。大讨论要提早告知学生,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写出发言提纲,课前进行小组讨论。一般以宿舍为小组,课上各组代表报告本小组讨论情况与主要观点,全班开展大讨论。大讨论时,强调宽松的学术氛围,提倡独立思考,大胆表达,但力求准确表达思想,必须陈述理由、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鼓励不同观点碰撞、辩论,不仅学生之间相互辩论,也欢迎师生之间“唱对台戏”。为使这一做法落到实处,开学前就预告一道期末试题,即“这一学期本门课你不赞同老师讲解的或教材中的哪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实践证明学生为了期末考试,上课很认真,教材也吃得很透。最后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是经过认真思考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成为教师科研课题。

课上时间有限,大家言犹未尽,课后学生有时间可以自愿留下来继续谈,也可以告知学生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欢迎大家聊学,还可以告知教师的QQ号或邮箱,教师可以建QQ群或讨论组欢迎大家网上聊学。作为课堂操练思维的延伸,形式是丰富多样的。经过讨论聊学后,鼓励学生将思考的成果写成学习笔记、心得,规定写3至4篇,鼓励多写,教师也可以要求写成期中论文。一句话,正如复旦大学浦兴祖教授所言“读思谈写,文科不难”。

3.注重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这是高校文科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文科专业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界提出很多观点,如创建实践教学平台、搭建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实习等。办法想了不少,但是效果却不佳,文科学生毕业后要么不能说、不会写,要么能说、不能写,要么能写、不会说。既能说又能写的人不多,还会办事的人就更不多。针对学科特点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理论联系实际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教师调研,掌握实例。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多做调查,走进社会,深入基层,掌握实例。教师从书斋中走出来,走进社会,走向田野。由“书斋模式”转变为“用脚做学问”。教师无时无刻感受着实际,教学中就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实例分析抽象的理论。

第二,学生调研,撰写报告。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做一些调查,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假期调研。例如,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暑期调研。暑期调研可以和专业课考核相结合,调研成果撰写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占本学科成绩一定比例。这就需要学校教务处给予支持,允许学科成绩到第二学期开学录入。调研后,组织学生研讨会,把调研心得、调研见闻介绍给其他学生和老师。对于优秀调研人员和调研论文,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三,引进校外实践经验丰富人员定期开展讲座。聘请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相关人员做实践方面的讲座,还可以聘请他们做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形成稳定的校外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4.提升能力

大学不仅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而且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要形成一种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按照以上环节,经过大学四年学习,学生毕业时就具备了一个基本特点,那就是调查、演讲、撰写、行政服务样样行。这是最基本的显性能力。另外这样培养的学生还具备潜在的隐性能力。首先,基础扎实,文史哲功底深厚。其次,视野开阔,会做人,能做事。比如学生学习期间,走访很多地方调查,要让调查者配合调查,这是很锻炼学生能力的。学生要学会做人,与人为善,被调查者才与之配合。经常开展小组调查,之后小组撰写调查报告,无形中培养了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再次,学生的视野开阔,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增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视野开阔,创新能力就会增强。走访调研、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都能坚持下来,其适应能力也大大提高。总之,这样培养起来的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符合社会需要,具备服务社会的基本能力。以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2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为例,即使整个社会就业环境不乐观,但是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在90%左右,多数毕业生都获得了各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8.

[2]胡国利,马三喜.文科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政治学行政学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2009(4):79.

大学理念论文篇(9)

大学英语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分章节构建,集视、听、说、写、译为一体的教辅学习平台,使学习者能够有效利用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加强大学生单项语言技能训练、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监控系统,即时跟踪、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时间、任务完成情况等,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调节,确保教学质量,实现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一)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学习平台

隐性教学网络课程设计、建设的指导原则是力求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专业化。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原则、考核方法等因课程不同而各异,依据教学对象专业、年级、知识水平的差异而做相应调整,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和不同专业发展的需求,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学生利用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实施自定的学习进度,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选择教学内容,通过寓教于乐的多方面学习内容提高学生英语运用水平。

(二)高效监控、全面评价的教学平台

隐性网络教学平台在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下,还具有强大的在线监控和评价系统,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目标完成情况、学习进度等实施即时监控和正确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对话系统地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为学习者实现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提供保障。同时,高效的监控系统和全面的评价体系还能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资源配备等教学环节进行情况反馈,促进教师及时填充相关教学资源和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理念。

大学理念论文篇(10)

摘 要:在党的十八大中,第一次提议将生态文明建设看成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总体布局的关键组成因素。在义务教育逐渐普及的今天,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迫在眉睫。文章主要分析了生态文明理论纳入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重要作用,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网络信息教育这三个环节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渠道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2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议要从根源上改变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形势,并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世界的生态文明作出贡献。这也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并开拓了全新的领域,也要求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人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升自身的能力,正确培养大学生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把大学生培养成生态文明发展的提倡者与实践者,用自身的行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贡献力量。

1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所谓受教育主体,则是指各种院校接受教育的对象,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其受教育水平以及所学习的知识都会直接关系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与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纳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能够彰显当代大学生崭新的生态文明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在今后的为大众服务以及报效祖国的过程中都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力。其关系着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政治发展目标、道德品质以及人生价值的趋向等,生态文明教育以当代社会建设的最新成果为基础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可以让当代大学生明确了解到:大家现在所生活的物质环境应该是人类与大自然、人类与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人类生存的价值应该立足于人类和大自然、人类和人类文明之间的良性交流、全面建设。所谓文明素养,基本上指的是人类在科学文明教育、艺术以及思想品质等环节所抵达的程度,特别泛指那些可以与时俱进、具有先进的科学理念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当代大学生们都历经了十余载的刻苦学习与熏陶,其在进入到大学中进行学习与生活之后,他们的科学文明水平、艺术涵养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都获得相应的改善与提升,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生态文明教学发展理念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这个学科只有纳入到当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才可以进一步体现出学生们全新的文明涵养。

1.2 能够更好地使生态文明行为落实到实践层面

从美国的女科学家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到现在为止,生态文明理念已经历经了50余载的历史,但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实践中却体现得不尽人意。大自然的污染、花草树木的毁坏、能源的放肆开发以及化学药剂的广泛使用等,导致人类和大自然、人类和社会甚至是人类自身之间的和谐相处出现了阴影。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不够彻底、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不到位,导致学校的道路上以及草坪中甚至是学生所居住的宿舍内外卫生情况十分恶劣,并且浪费食物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学设施以及体育器械也被毁坏,水电方面的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生活居住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实施得不够彻底,没有尽到自身的义务与责任。

1.3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从思想政治教学理念来看,我们有义务将大学生们培养成具备生态道德品质的文明学生。高等教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其实行德育的主要领域,是传授知识培育人才的主要平台。把生态文明教学课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这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态道德,协助大学生判定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是非善恶荣辱,选择正确的立场进而调整自身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从思想政治教学课程理念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理念在很多方面均有渗透。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有很多知识都以不同的视角体现出了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融入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也是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在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所具备的社会功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改变的一种响应。生态文明所体现的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依据,以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突出大自然是人类生活和建设的基本前提,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友好相融。生态文明理念诠释着人类对文明发展的全新定义以及对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人类对价值理念的全新了解,这种教育对当代学生的发展与成才等方面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2 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对策思考

2.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了解十分淡薄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最关键的因素则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们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与了解不够全面,没有构建出完善的生态文明道德理念。在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提高当代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了解程度,就要根据课本中的不同内容并以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生态文明中的问题。笔者在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基本上从下列几个方面展开:在第五章学习坚持科学发展的内容时,指导大学生全面认知科学发展观的涵义与要求。并向学生们讲述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讲解了生态文明发展真正展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在第八章讲工业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时,讲述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整顿产业体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在为止依旧存在的“三高”、“二低”现象,并减少高耗能与高污染的工业建设,不断开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全面引进新型技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在第十章学习文化建设的时候,提倡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其主要宗旨在于要让当代的大学生们弘扬与传承艰苦朴素的道德品质,树立勤俭节约的正确消费观念。在第十一章学习发展和谐社会的时候,主要突出了所谓和谐不只是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了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

在多个切入点实行渗透模式教育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在课堂上开设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课程。老师们在专题教学中可以对相关生态问题的来源、突出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通过开展专题学习让学生们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促使在其他章节中与其他课程中所学习的零散的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构建出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

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讨论有效渗透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注重在师生平等、交流沟通以及研讨的过程中讲授其生态知识,进而提高其生态认知水平,构建出生态道德理念的价值标准。要想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要避免强迫性的灌输,摆脱被动接受的单调与无味,要让学生们愉快地接受知识,最主要的是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提高其认知水准,并构建起个人的生态道德理念。

2.2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

教育和实践是培养当代学生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比在课本中所学到的知识更为重要,更能够培养出当代大学生对大自然生态文明的道德情感。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并将生态文明教学理念融合到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中,结合所学内容,统一部署。笔者的理解是可以开设多种课外实践:一是面对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课或者是选修课程,专题讲解现在全球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是开辟专栏并提高宣传力度,老师和学生们要共同协助收集相关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自然平衡的信息,采用板报的方式开展专栏,向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们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三是参加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提升其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学生们参加“世界水日”、“世界无车日”、“地球一小时”等具有纪念性意义的节日,包括我们国家的“植树节”、“爱鸟周”等相关的保护环境宣传节日;四是要向同学们提倡全新的生存模式,不奢侈不浪费,渐渐养成正确消费、节约水电、减免使用塑料袋、不乱扔果皮纸屑,不毁坏学校的花草树木、保护自然环境等优良习惯;五是在寒假和暑假的社会实践中让同学们去农村、社区和企业,宣扬保护环境、生态安全法规,并开展保护环境的调查,真正让同学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在理解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绿色行动组织。

2.3 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

在当代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采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开展生态文明教学。高等教育院校应当重点发展网络教学,并以积极的工作心态和创新的精神来发展和建设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网站,为生态文明教育构造全新的平台,定期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理论动态等内容,督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人员和老师采用微信、微博、QQ以及Email的形式和同学们进行沟通交流,掌握网络舆情热点,并全面、认真地了解学生们在互联网上的需求,并认真解决,进而使互联网生态文明发展步入同学们的生活中,打造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校园文明。

参考文献

1 斯琴塔娜.关于加强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2)

2 李光胜.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上一篇: 研讨会总结 下一篇: 华为企业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