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技能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07 16:24:29

操作技能论文

操作技能论文篇(1)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到了关键时期。无论生源背景如何不同,无论教学环境怎样,如果不抓住学生这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需求和兴趣,点燃并利用学习热情,是很难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既要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又要进行教学改革以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和职业特色,英语教学处于两难尴尬境地现象尤为明显。

那么如何彰显高职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培养方向要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如引入行业英语内容,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培养之中),还要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训环节,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

一、课堂外的活动形式点燃学习者的学习驱动力

富有成效的语言学习是“浸入式”。仅靠课堂内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多层次、多渠道的第二课堂活动尤为必要。英语角、英语朗诵、演讲比赛、英语征文比赛、唱英语歌、演英语剧、外教讲座、英文电影等等,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作用在于营造语言学习的氛围、点燃学习热情、培养兴趣、享受快乐、体验成功。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让社团活动的形式固定下来,因为它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成效。可是,如果不重视这一点,而把高职英语教育局限在仅有的180学时之内,无异于“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二、课堂内的组织方式造就学习者的职场竞争力

2.1职场素养比职业能力更重要

来自职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一手漂亮的英文硬笔书法、快捷熟练的英文键盘输入、规范得体的商务信函表达、准确流畅的口语、轻松自信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音量、礼貌雅致的开场白、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等等,尽管涉及内容不深、范围不广,但是足以赢得潜在雇主的青睐,所谓“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正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的英语硬笔书法”、“正确的键盘输入法训练”、“高效的速记策略”等训练手段,可以强化学习动机、端正态度、增强兴趣、提高做事品质,还能对语言的继续深造起正迁移的作用。而且任何一项技能训练到极致,都可以成为谋生手段或者赢得就业竞争优势的砝码。所以,笔者认为,以“职场素养”为方向的技能实训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任务。

2.2操作技能实训成就职场技能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会问问题、肯尝试错误、愿意听、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体验英语、有较好的学习策略。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但更有价值”。因此,英语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应当按照成功学习者的标准不断地创设语境、鼓励学习者以不同的互动形式来增强外语学习的动机,通过策略训练来间接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各种“做中学”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动机、智力、经验、情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潜力,提高用英语“解决问题”(problemssolving)的能力。

英语课堂应该设置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每项问题与文本的学习任务相联系。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职场急需的学习素材,设置问题和设计教学任务。众所周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盈燃料的火把。点燃火把的是基于文本的学习任务,目标指向特定的操作技能实训。通过技能实训来解决问题,比如,把“听力速记”作为一节课的实训目标,那么听力速记策略输入,涉及某一主题的听力素材速记演练就是活动任务;再如,以“Advertisement”(广告)为主题,则可以把设计相关的“Sologan”(广告词)、“logo”(徽标)、阅读“AdvertisingCampain”(促销活动)文稿作为活动任务,把“促销信函写作”作为该课堂的教学实训项目。

以“主题任务为驱动(途径),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目标),基于听、说、读、写、译综合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看好的高职英语课堂组织形式。不仅因为它能够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越来越成为高职课堂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主阵地,而且它对传统教学观进行了根本的挑战。一名应聘者,如果进行了必要的公开演讲举止规范的实训,可以从他的体态语、说话的音量大小、目光方向定位、开启英文话题的方法,体察到他的自信程度、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和演讲的有效性;一名工作人员,如果进行了有效的会面技巧实训,他就具备了在英语背景下如何开启会话,怎么说得体、怎么做才符合目的语言文化习俗;一名同学,如果被告之在一张白纸上怎么布局谋篇、怎么设计眉边,他就不会顶格顶边书写作业;一名毕业生,如果被告之标准规范的调查报告写法,被告之商务便条、备忘录、会议纪要、电话记录、总结以及报告等在行文用词方面的要求,他们就不会随意盲目;一名面试者,如果正确使用口语小品词、适当表达“ideas”(内容观点),那么就不至于在职场门口失足。所以,英语课堂的组织方式改变了以往“人才质量观”,直接造就学生未来职场竞争力,这一点毫不夸张。

2.3操作技能实训的核心环节是“做中学”

正确领会操作技能实训的实质,关键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用英语中学会英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乏规范性地操作说明和指导),以达到“输入(input)——处理(proces)——输出(output)”的自然效果。教师应该始终牢记“Teachstudentstousethelanguageinsteadofteachingtheusageofthelanguage”,还要牢记操作技能实训活动要达到“四个真实性”,即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

三、操作技能实训的课堂组织理念引发英语教育观的变革

3.1教学观的变革

以“主题任务驱动、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的组织形式,要求传统的“词汇讲解、语法分析、篇章翻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为“技能项目定位、主题任务定位、教材内容选择”的“导向型”教学模式。从实践环节上挑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交际”、“重教学轻学习”、“重结果轻过程”、“重语言轻文化”和“重书本轻实战”教育教学质量观,教师要坚持“一个中心能力、两个基本原则点”,即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以“体现优先发展听说能力的教学原则”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3.2教材观的变革

“填鸭式”向“导向型”模式的转变,自然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观点下,教师对教材的依赖度决定着他的敬业度,进而决定影响教学效度。“一纲多本”的教材观要求我们加强操作技能实训,解决长期困扰高职学生英语基本操作技能不足的问题。

3.3人才观的变革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正确的态度动机”、“持久的兴趣热情”是点燃语言学习,提升应用能力的“引擎”。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要从兴趣与动机、情感与态度角度入手,衡量学生行为的品质和做事能力,以此来反观教学实践和实施教学评价。:

3.4评价观的变革

操作技能实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的态度、情感投入、交际策略、自我评估等“表现性评价”指标,重视“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因为职场素养和英语技能是无法用终结性的评价得分来衡量的。

目前,**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英语教研室编写的《高职高专英语操作技能实训手册》操作说明书,落实了鲜明的实训主题,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实训项目为先导、以主题任务的目标内容为出发点,对一项技能的实训,配有评估指标和具体要求,相关的演示要领、关键步骤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识别良莠、自我检测,是操作技能考核的依据,对解决语言的“素养不足问题”意义重大。实训的主题内容很灵活,可以就地取材于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也可来源于实训的项目,如:英文硬笔书法实训、键盘打字实训、英文听力速记实训、演讲规范实训、朗读规范实训、有效会面实训、信函格式写作、调查报告实训、口语沟通实训、口译表达实训。每一单元都有4个模块:导入说明(Instruction)、图例分析(Illustration)、评估标准(Evaluation)、实战演练(Production)。应该说,这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促进英语教改,提升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詹小丽.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思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5)

3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职教论坛,2006.1:4~8

操作技能论文篇(2)

1.结合教学大纲,实行全方位技能训练

(1)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

医生病历作为医疗凭证,对医生、患者的诊疗过程、维权都极为重要,因此,更要重视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各科室制作常见病标准病历,供学生学习。临床中接诊患者症状各异,要求学生以标准病历为基础,在问诊、采集病史、书写病历后,交由教师检查,合格后才能交给患者。由此培训学生独立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能力。

(2)实践技能操作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分解考试大纲要求,采用模拟教学系统,规范基本操作技能。实现在仿头模上模拟临床操作,最大限度还原临床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基本急救技术

在口腔颌面外科实习同时开展测量血压、吸氧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基本急救技术训练,使学生对基本急救有初步的认识。

(4)检查结果判读

在实习过程中强调口腔作为全身的一个器官,系统疾病常常出现口腔表征,强调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联系,要求学生知道实验室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意义并且能够进行口腔X线片认症判读。

2.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

学院从2010年开始,在本科临床前实习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训练。学院通过将2009级、2010级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相关内容,通过临床实习带教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沟通方法。实验组采用新的培养模式即通过角色扮演、专家讲座、小组讨论等三种方式,针对提高自信、仪表礼仪、语言技巧、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训练,系统化、全方位地培养交流与沟通能力。

3.建立多种举措,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

学院重视青年教师培养。要求青年教师以优秀的高年资教师为榜样,要求每学期必须进行2次以上的学习性听课,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对青年教师要进行检查性听课,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直言不讳地提出,并现场解决,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授课技能。同时学院坚持每年实习课带教教师必须具备一定资质并且是两名教师同时带教,坚持集体备课,保证授课内容与实习内容不脱节。学校加大对教学的重视力度,实行教学“一票肯定”“一票否定”的制度,在教学考核的基础上,对于教学表现突出、能力出众的教师,给予一票肯定,在奖励和晋升职称方面实行绿色通道。对于不适合教学岗位、有教学事故的教师,停止教师上讲台,在奖励和晋职称等方面不予考虑。

二、新体系施行取得一定成效

1.执业医师通过率明显上升

通过构建及应用实践技能教学培训体系,增加学生对口腔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学生临床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实习阶段能够很快上手,实习质量得到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不但考研率高、在用人单位获得好评,而且我院毕业口腔医学生在2012年执业医师通过率为75%。2013年通过率上升为86%。

2.临床交流与沟通能力迅速提高

学院通过组织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方式评估两组学生的问诊技能水平、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实验组的沟通技巧、问诊内容安排、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引证核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仪表礼仪和尊重倾听以及个人感受均不存在差异(P>0.05)。实验组的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学生反馈显示:100%的实验组学生认为通过交流与沟通能力训练有助于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能让学习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更感兴趣。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率达到100%。

操作技能论文篇(3)

2安全域隔离

(1)TEE隔离iOS在推出TOUCHID功能的同时也推出了SecureEnclave安全域,SecureEnclave是苹果A7及以上主处理器的协处理器,其自身具有微操作系统,与主处理器共享加密RAM,通过中断与主处理器通信,操作系统借助它实现指纹特征数据、UID和GID密钥等需高安全级别关键数据的存储,其在架构上与TEE相似。TEE系统架构标准由智能卡及终端安全的标准组织GlobalPlatform,它提出了在原有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上,隔离出可信执行环境TEE(TrustedExecutionEnvironment)和富执行环境REE(RichExecutionEnvironment),其中TEE用于安装、存储和保护可信应用(TA),而REE用于安装、存储其它的应用。TEE具有自身的操作系统,与REE环境中的操作系统(如iOS、Android)相隔离。REE中的授权应用,通过驱动程序才能与TEE中的驱动程序通信,不可直接访问TEE的资源。TEE还可具备可信用户界面(TUI),为一些关键的屏幕显示和交互提供了安全保障。图3为TEE系统架构示意图。TEE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缺点:TEE的硬件隔离主要体现在对CPU资源的分时或分核隔离、RAM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寻址隔离等,物理器件上仍然与REE环境共享,实质上只是芯片内的软件调度隔离,因此不具备较高的防篡改能力。同时,TEE仍存在认证的问题,CC(信息技术安全评价通用准则)组织的EAL(评估保证级别)等级认证仍在进行中。针对TEE架构的移动平台攻击包括:1)芯片攻击利用JTAG调试接口对MMU(内存管理单元)处理器单元重新编程,修改RAM及存储的寻址范围,以获得相应数据的访问权限。利用物理探针在SoC芯片的数据总线上进行信号窃听。2)共享资源攻击如果REE环境中的非法代码能共享访问与TEE相同的CPU或RAM资源,那么TEE就存在受到共享资源攻击的风险。3)系统漏洞攻击在智能手机设备上发现了TEE内存访问控制的漏洞。Bootloader存在设计漏洞,可用于系统非法提权。整数溢出会给TEE的运行带来风险。在安全启动代码中存在证书处理或签名有效期的漏洞,允许黑客插入恶意代码。4)入侵式攻击篡改代码签名机制可允许黑客插入恶意代码。(2)SE隔离SIMallicance组织提出了基于Java语言的OpenMobileAPI机卡通信接口,使得运行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的应用可通过操作系统提供OpenMobileAPI接口,使用ISO7816协议与SE安全单元中的Applet应用通信,现主要应用于Android系统。SE是具有防物理攻击的高安全性的芯片,内含独立的CPU、RAM、FLASH和操作系统,SE可存储密钥等关键数据信息,SE中的Applet应用可进行各种加解密算法的运算。主流SE芯片厂家通过了CC组织的EAL5+安全认证,这是目前较为安全的系统隔离方案。由于SE自身不具备UI界面,需借助上层操作系统(即REE),用户输入的PIN码等仍有被截获的风险。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源特性,黑客可对操作系统中安全规则检查模块代码进行修改、编译并向终端重新刷入更改的模块,使得非授权应用可直接与SE中的Applet通信,为终端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

3安全解决方案建议

REE+TEE方案或REE+SE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终端系统的安全性,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抵挡高级别的攻击。以下针对运营商的具体情况给出一些建议:(1)架构方面:建议SE不直接与REE对接,而是与TEE的TrustedKernal对接,REE对SE的访问,可通过TEE进行,即REE+TEE+SE方案。(2)关键信息存储方面:原存储于TEE中的密钥、密码等关键信息,可转移放至SE中,借助SE的抗攻击能力,对关键信息实施保护。(3)关键运算载体:大数据量的加解密预算,如对称加解密运算等,建议由TEE中TA应用负责,借助TEE丰富的运算和内存资源保障响应性能;小数据量的加解密运算,如数字签名等,建议由SE中的Applet应用负责。(4)实施建议:电信运营商的SIM卡是现成的SE资源,且具有成熟的TSM后台对其管理,终端TEE可通过ISO7816接口与SIM卡SE进行对接,把SIM卡SE作为可信设备,从而构建出软件+硬件的整套安全解决方案。

操作技能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C964 文献标识码:A

1公司技能员工队伍现状

技能操作员工的统计主要以公司现有岗位分类为主,包括:生产、生产辅助两大类。公司技能操作员工基本情况:

(1)年龄情况:公司现有技能操作员工187人,平均年龄为27岁。

(2)学历情况:现有技能操作员工中,本科共有10人,占技能操作员工总数的6.17%;大专54人,占技能操作员工总数的33.33%、高技28人,占技能操作员工总数的17.28%、中技49人,占技能操作员工总数的30.25%、中专12人,占技能操作员工总数7.41%、高中及以下共34人,占技能操作员工总数的14.81%,公司的技能型员工主要以大专、技校生为主。

(3)技能取证情况:公司现有187位技能操作员工中,162人取得与本岗位相关证书,25位员工未取得,在未取证的员工其平均年龄均在35岁以下。

(4)技能操作员工技能等级情况:技能操作员工的技能等级集中在中高级,主要原因为公司近年来技能型员工以应届大专及高中技校生为主,他们在毕业时基本上都能取到一至两个中、高级操作证。

2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年龄偏小、参加工作时间短;年龄在25岁以下的员工有114人,占全体技能型员工的60.64%,虽然他们从学校毕业时就已取得中高级技术等级证书,但其实际技术水平与工作多年的技术工人相比,其技能水平要大打折扣。

(2)技能单一,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缺乏;公司技能型员工技能比较单一,在其取证中,取一个证的员工有119人,占技能操作员工总数的63.64%;取两个证的技能员工有40人,占技能员工总数的21.39%;具有高级工、技师技能证书的48人,占技能员工总数的25.67%。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到位。

(3)青年技能操作员工文化理论基础较好,但技能欠缺;青年技能操作员工的理论文化基础比较好,其缺乏的就是把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加以运用,我们拟建立各种“改革奖”,鼓励技能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合理的小改小革。

(4)技能操作员工使用率较好与技能操作人员流动率较低;公司技能操作人员流动率较低,我们要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引进竞争意识。在员工的合同期内予以合理考核,对于达不到岗位要求的员工坚决予以解聘,鼓励员工进行与岗位要求相关的在职学习。逐步提高、多角度规范建立合理的技能员工梯队。

3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1)对技能操作员工不够重视;技能型员工,特别是高技能员工是现代制造业企业员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此我们要明确认识。

(2)开发机制不够健全;由于企业生产及工艺现状,某些岗位对技能型员工的实际操作要求不是太高,从而对其技能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制约,对技能操作员工的培养开发主要表现在岗位任职资格的培养之上,缺乏其技能提升培养,员工普遍没有技能提升欲望。

(3)现有培训方法较为单一,不能很好的激发员工的培训欲望与学习精神。

(4)在分配制度上,公司给予学历型员工待遇较好,而给予技能操作员工在政策上倾斜不够,在物质和待遇上与学历型员工相比较低。

4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

(1)领导重视、观念更新、目标明确是技能型员工培养的基础;企业发展,人才先行。人才队伍不仅包括高学历人才,也包括高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队伍的培养中坚持“两条腿”走路。对于高学历人才与技能型人才要同时加强培养。

(2)掌握企业技能型员工的素质现状,建立技能型岗位的素质模型;根据公司现实摸清技能操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根据岗位要求,结合国家标准,推行“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的两个模式,以技能为中心,能力为根本的宗旨,尽快建立公司各级各类技能操作岗位的素质模型,作为技能操作人员的晋升通道。

(3)循序渐进,合理控制各类、各技能人才的数量及比例。

(4)技能操作人员的具体培养结合公司实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加强理论学习,培养技能员工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技能员工除了要具备高技能水平外,理论积淀非常重要。

②加强“师徒制”的培养模式;采取老员工带新员工的培养方式。使新员工能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对能够带出优秀学生的师傅给予名誉和物质的双重奖励,建立技能操作员工的师傅带徒制度。

③采取有效培训手段;做实岗位素质模型,以上岗条件为主导,加大培训数量及质量。在原有引进讲师授课的基础上,加强内部授课,把企业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进而编制成册,采用口授、现场示范、以往经验等多种类型。

操作技能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06-02

图式是将具体的知识,图片等内容总结概括出来,通过重组,使知识成为结构化组织[1]。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也是采用有机化练习、感知控制、非身体联系等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降低知觉与负担的压力,更好的适应任何动作任务,既是使用合理的动作图式,为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做出指导;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使用技能图式的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校方2009年9月到2012年6月就读护理专业的60名学生,其中专科的20名,中专的40名;及5名教师,其中2名是主管护师教师,3名护师教师,年龄在30岁到49岁,学生年龄在17岁到21岁之间,女生人数为58人,男生人数为2人。

1.2 方法

1.2.1 文献调查法。在图式理论的文献中,施密特曾经做过大量的实验,他吸收了大量的认知心理学的,同时引进图式概念,从而提出了基础操作技能理论,这便是图式理论。参考施蜜特的研究成果来探讨图式理论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策略;通过查找认知心理学、教学方法等文献,从而找出与之相关的内容,借一参考借鉴[2]。另外还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等,充分了解对象对图式理论与基础护理技能的了解,填写相关调查问卷等。

1.2.2 临床方法。对研究对象摸拟现场徒手心肺复苏临床操作,观察学生对模拟成人的操作步骤,教师根据学生的临床操作,利用变式练习策略,进行不同场景,不同年龄,不同病人的基础护理讲解,具体记下各个学生的护理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再进行静脉输液的临床模拟实验,教师按照配液、输液、巡视、换药、拔针让学生进行有机练习,统计整个过程中出错与完全正确的学生人数;最后到已经在外进行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 结果

在选取的60名学生中,其中50名同学在学习实习期间使用了图式理论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这50名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实习期间,能够灵活的处理各种情况,患者对于她们的服务都给予一致的好评。然而另外10名学生在学习以及实习上都不尽如人意,因此证明了图式理论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提升护士的能力,可以说,它是作为护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 讨论

图式理论的提出,极大的开发丰富了的研究,所谓的图式理论,便是将一些细微的情节,具体的内容整理并分析,然后重新将其构建出新的知识,然后降低人的知觉和记忆压力,增加对所有动作的适应性。在正确使用基础护理操作系统教学起到了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在60位学生中,一共有50位同学学习了图式理论,她们可以很好的从细节具体的事物中进行归纳总结。她们在此基础上,能够很快熟悉和应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而另外的10名同学因为没有学习图式理论,在感知、记忆以及适应能力上都不如学习过的同学,因此在学习和实习上就存在了一定的差距。随着临床护理工作需求的不断增加,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的学习恰好适应了这一需求的增加,要求能力越来越强。那么,这样的能力怎么样得来,这就需要在学习图式理论的基础上,在不同的情景中,充分利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3]。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同样的工作,但是解决问题时应对着的人又是不同,不同的事情中,有可能应对的又是同一个人。这就需要护士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因此在工作中采用变式练习策略,不要反复重复做同一类或者同一件事情,应该熟悉某一类操作技能,学会举一反三,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操作技能的提升;在应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中不能单纯的地模仿,要注重理解操作能力,要做到“三做”什么事情要这样做,要怎么做,做了有什么后果。

基础护理这门学科是临床护理工作上的一大重要学习门科,学生往往在这一学习上不能掌握好细节,在外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也是很多,这就要求在校期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护理教学时应该注重图式理论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变式练习策略、认知控制策略、有机练习策略、非身体练习策略对学生进行学[4]。在临床工作时会遇到不同的病人,所需要的临床应对技巧不同,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灵活的思维转变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也是必不可少,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变式练习策略,设置不同的临床场景,考验学生的应对能力,内容与形式上的转变能更好的让学生产生多种现场应变能力,经过研究表明,应变式的图式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掌握好不同临床护理技巧,有顺序的操作过程就形成了一动作个图式。基础护理学习不止是单纯模范老师的做法,而是要亲力亲为,教师利用认知控制策略,对学生进行认知性能力的提高,在试验教学中,如果学生上课不认真或者容易开小差,就应该采用灵活式的课堂教学,设置场景让学生自觉考虑将要应对的临床现象,激发学生预知能力,这样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老师会及时发现并且提出解决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操作应变能力。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程序化的有机练习策略,在时间上,练习上分成不同的教学程序,可以进行部分练习或者整体练习,在遇到临床操作技巧程序比较繁琐的练习时,可以分步骤操作,将整体分散开来,可以先进行部分练习,然后再进行第二部分练习,最后进行整体归纳学习,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性的操作练习,也方便学生记忆与掌握。心理学习既是身体练习,学生在掌握操作技巧上要主动记下教师的亲身操作技巧、操作演习,掌握要领并能积极的练习,这也是图式教学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对图式动作掌握得更熟练。

参考文献

[1]朱莹莹.叶永如.新生儿模型在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6(09):78-34

操作技能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220-01

以鹰潭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教学大纲为例,开课两学期共100课时,理论12课时,技术实践88课时。第一学期64课时,理论8课时,技术实践56课时。第二学期36课时,理论4课时,技术实践32课时。该大纲在执行过程中凸显的问题是课时有限,技术教学捉襟见肘,改革迫在眉睫。

1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体操课程内容课时分布偏重分析

1.1 体操理论的课时分布偏重分析

在教学大纲中理论课共12课时,占总课时12%,涉及体操绪论和教学大纲说明、体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体操术语、保护与帮助、体操教学理论与方法、体操健身原理与方法等6个内容,每个内容占用2课时。理论课上再系统讲授的保护与帮助也不如每个技术动作专门传授的保护方法有效;技术教学是体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占有更多课时进行教学传习,所以理论教学课时可以大幅压缩至4课时,只占总课时5%左右的水平。这样做既不会降低体操教学的总体效果,又抓住了体操教学的主要矛盾,不失为可行的策略。

1.2 队列队形与徒手体操的课时分布偏重分析

队列队形与徒手操是小学体操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体操素养养成的基础,是美的身体形态形成的重要形式,也是体育课集合、调动队伍,安排准备活动,进行教学良好教学组织的重要能力。两项内容与技巧、器械和跳跃等教材内容的课时比重相当,然而动作难度比其他教材却小很多,在原大纲中共20课时,占总课时20%。就此咨询专家,专家一致认为从难度角度看,队列队形和徒手操在整个体操教学总课时数中所占比重过大,有压缩的空间。

1.3 技巧的课时分布偏重分析

技巧中的一些技术动作利用运动技能迁移原则可放在单、双杠动作教学中,作为较难动作的辅助练习,既提高教难动作的技术掌握速度,同时又为技巧教学节省了课时。动作的混合练习不但可以加快器械体操动作的掌握,减轻其课时不足的压力,也为技巧课时安排提供充分空间。

1.4 器械的课时分布偏重分析

在大纲中,器械体操包括双杠和单杠两部分,是整个体操教学的重点,内容最多,难度最大的部分。总共包含双杠9项,单杠11项内容,按原设计课时要达到较好的技术教学效果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单杠。在新的课时分布构思中器械体操应有60课时左右,占总课时60%。双杠又是器械体操中的基础和重点,应利用器械体操课时的60%进行技术教学。

1.5 跳跃的课时分布偏重分析

跳跃项目包括跳马、跳山羊、跳箱与平衡木。根据动作相似性越大,迁移效果越好的动作迁移理论和中小学教学要求,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跳跃类项目中选择跳箱为代表,女生掌握平衡木基本动作即可。跳跃项目动作结构相对简单,动作难度相对较小,在体操课时分配中约占10%左右课时比重为宜。

2 结论

通过分析体操课理论的课时分布偏重,队列队形与徒手体操的课时分布偏重,应进行缩减,技巧的课时可放在单、双杠动作中进行教学,器械的课时分布偏少,应加多至占总课时60%进行技术教学,跳跃项目动作结构相对简单,动作难度相对较小,在体操课时分配中约占10%左右课时比重为宜。

操作技能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58-01

生产实习教学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通过实习教学,使学生巩固所学技术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掌握本工种(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使智力、技能同时发展,获得独立生产和工作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以技工学校机械类车工为例,它的生产实习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全面而牢固地掌握本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独立完成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工件的加工;学会一定的先进工艺操作技能;熟练地使用、调整本工种的主要设备:独立进行一级保养;正确使用工、夹、量、刃具,养成安全文明生产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此外,技工学校的生产实习教学,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智能,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同时要极积创造条件,使学生初步掌握与所学工种相近的二至三个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生产实习教学的具体任务是以下几方面。

1 培养学生全面掌握本工种(专业)的生产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技巧

所谓技能,就是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一种活动能力。操作技能,就是学生在专业技术理论的指导下,直接参加专业生产劳动的技术能力,也就是使专业技术理论知识通过操作在生产中发挥实际效能的能力。所谓技巧,就是技能经过反复训练,达到熟练和自动化的程度,即熟能生巧。因此,技能与技巧必须在参加生产实践中,通过勤学苦练,才能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技巧,是生产实习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本工种的基本课题训练中,主要培养学生正确掌握操作动作、操作方法及设备工具的调整保养等基本功;在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严格,强调科学化、规范化;在综合操作训练和独立操作训练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加工工艺,按图纸加工的能力,提高操作技能熟练程度,使学生牢固树立高质量、高效率、低消耗的观念和文明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并结合生产按质按量地完成生产任务。

2 使学生能巩固和运用技术理论知识和专门工艺指导生产实习

没有技术理论作指导的机械模仿和盲目实践,必将影响学生正确的操作技能的形成。因此,要使学生自觉地、正确地掌握操作技能,必须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关键在于能将学到的技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学生生产实习的过程实际上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掌握操作技能是快是慢、是好是坏,完成生产任务的数量、质量如何,都与生产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实习教师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使学生成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生产能手。

3 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体力

能力,是指人们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也可以说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工作任务和生产任务的一种本领,概括地说,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学生的能力只有在具体活动中,在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和发展。而能力的发展又可以为学生以后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善于运用知识,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富有创造才能的劳动者。

随着社会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需要学生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和能力。在现代的教育和技能开发中,传授技术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教会学生获取技术知识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必须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工艺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识图能力和班组管理能力等。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提出的要求。所以生产实习教学,必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统一起来。实习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牢记“投入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的道理。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体力。没有一定的体力,就不能掌握操作技术,更谈不上适应从业后的体力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注意劳逸结合,发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互交替的作用,以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和生理机能的正常发展,从而增强学生体质,为发展智力和提高生产技能奠定生理基础。

4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生产实践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一条客观规律。因此,生产实习教师要在传授生产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同时,用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学生。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国情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走与工农结合、与实践结合的成长道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要引导学生学习工人阶级的优良品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遵纪守法、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文明生产等优良作风。通过生产实习,还要增强学生的质量观念、效益观念、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树立虚心好学、永攀高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乐业精神。总之,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上述四项任务,是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统一实现的。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只有正确地全面地执行这些任务,才能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教育目的。

操作技能论文篇(8)

1.前言

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力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力量训练内容是运动员进行训练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证。目前力量训练已经极为重要的深入到啦啦操运动中,但是相关理论文献并不多,尤其在技巧啦啦操这样的新型项目中有关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更是十分匾乏。王丽娟[2]的《论我国开展竞技啦啦队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国外技巧啦啦操的发展历史,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指出,我国开展非常系统的、科学的竞技啦啦操的训练是一个必然趋势,而且也是非常可行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力量训练内容的研究。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怀化学院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综述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主要查阅了以下几方面的文献资料:检索技巧啦啦操, 艺术体操,啦啦操,技巧,体操以及体能训练等相关论文。通过各类文献资料的分析,为本研究的设计、构思、分析与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就技巧啦啦操队体能训练内容的问题,向北京体育大学、怀化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啦啦操代表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技巧啦啦操队底座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现状。

2.2.3访谈法

向北京体育大学啦啦操代表队、广州体育学院啦啦操代表队、怀化学院啦啦操代表队的教练员3名、运动员72名发放问卷。就本研究相关课题开展问卷调查。

3.结果与分析

3.1 技巧啦啦操人员构成分析以及力量训练分类

3.1.1技巧啦啦操人员构成分析

通过查阅ICU《2014版全国啦啦操规则》得知,技巧啦啦操人员组成可分为底座运动员、尖子运动员两种运动员。经过底座运动员和尖子运动员的配合完成技巧啦啦操中的各项难度。

本文将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内容进行研究。

3.1.2力量训练内容的分类

经查阅《运动训练学》力量训练内容分类得出,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可分为:A负重抗阻练习、B对抗性练习、C克服弹性物体练习、D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练习、E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F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G电刺激。部位力量训练可分为:A上肢训练、B下肢训练、C核心训练。本文着重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上肢力量训练、下肢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进行研究。

3.2技巧啦啦操队底座运动员力量训练内容的研究

3.2.1技巧啦啦操队底座运动员上肢训练内容的研究

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在做托举动作时要求最高的就是上肢的力量,上肢专项力量训练是托举专项力量训练中的重点部分,加强上肢力量练习能够使托举的难度变化和难度提高起到关键作用。目前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上肢训练内容主要有卧推杠铃、引体向上、俯卧撑与侧举哑铃等。对于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来说,上肢力量的练习决定着整个难度完成的重要因素。上肢强大的力量训练有助于与尖子运动员难度的配合和难度完成的稳定性卧推杠铃可以有效的练习技巧啦啦操地做运动员的上肢力量。

3.2.2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内容的研究

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核心部位专项力量训练意义核心通常上指我们所说的躯干,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运动员强大的核心力量可以起到稳定性、改善控制力和平衡性等重要作用。所以,每个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是力量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核心力量训练内容有平衡垫站立、健身球俯卧撑等。对于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来说,他们在比赛中所做的技术动作需要强大的核心力量作保证,对于技能主导类难美项群项目运动员来说,强有力的核心力量能够使躯干得到稳固的支持,对上下肢的的协同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从而保证肢体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技术动作。

3.2.3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内容的研究

技巧啦啦操底座的运动员需要强大的下肢力量,这关系到技巧啦啦操技巧难度的稳定性。所以,加强下肢训练是非常要必要的训练内容。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的下肢训练内容有负重深蹲、蛙跳、负重跳台阶等。根据调查结果得出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下肢的力量练习更偏向于负重深蹲这一内容,所以,由此得出,一些负重类的练习是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关键,负重练习有助于下肢力量的增强。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对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来说,在完成难度动作完成时上肢的力量要求很高,上肢力量训练是力量底座运动员训练中的重点部分,加强上肢力量练习能够使难度变化多样性和难度完成性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4.1.2 对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来说,底座强有力的核心力量能够使躯干得到稳固的支持,对上下肢的的协同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从而保证肢体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技术动作。

4.1.3 对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来说,底座强大的下肢力量对技巧难度的稳定性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4.2建议

4.2.1 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在做上肢力量训练时应多做卧推杠铃、引体向上等高负荷高强度的力量训练有助于力量的增强。

4.2.2 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时需要强大的核心力量作保证,多练习腰腹力量以保证托举的稳定性。

操作技能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2

目前在中职学校教学中依然依照传统“理论学习为主、技能实验为辅”[1]的教学模式,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在学校仅仅学习到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却无法独挡一面进行操作,因此用人单位直接排斥无工作经验的职业院校毕业生。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实践素质、专业能力”,从而形成良性的职业教育模式为企业培养其所需求的合格人才。

一、一体化教学全面提升中职学生操作技能策略分析

(一)一体化教学优势分析

一体化教学本身是指教师在一体化教室、实验室中将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通过“边讲边练、边练边学、讲练结合”进行有机融合,是实施“实践操作――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学习相应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2]这一先实践后理论最后再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将“知识传授、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四者溶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形象直观简单易懂,适合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保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彻底扭转传统先理论再实验脱节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掌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实现“知识学习、实验验证、技能训练、能力培养”[3]全面提升,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二)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为例

1.课程设计

课程分为几个项目在一体化教室进行,具体内容设计如表一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相关课程,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笔者针对该课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了一体化教学,在实训室(教学场所与实践场所结合)连排8节课,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按照“知识传授、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循序渐进实施。整个教学过程按照“做中学、做中教”[4]的思路实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践操作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不仅组织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切实模拟企业生产行为,在提升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为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实施

首先,用情境模拟教学法引入教学。电动机控制线路属于企业中机械设备常见电路,常见问题包括控制线路分析、电动机的维护和调整、部件检测、故障分析与排除等等与企业生产紧密相关,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为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与对工作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同时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积累所需基本经验,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模拟引入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相应角色以实际体验到具体工作的环境与自身工作任务。在情境模拟教学中相关的情境设计是重点,这需要教师有着充足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来设计紧扣教学又符合实际工作的情境,对此,笔者将该课教学内容中所做安排列举如下:将班内学生按自愿结合的方式分成由4至6人组成的小组,每个小组成立一个虚拟安装公司。依据教学内容需要,每个虚拟安装公司将进行“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

其次,利用一体化教室进行理论学习及操作实训。各个小组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看、学、练,从观察现象――理论讲解――动手实践――理论提升。如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安装这一教学项目,可先利用视频或将原有安装成功的电路板通电,让学生观察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对电动控制的效果,再画出工作原理图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各个元器件在电路控制过程中保护和控制作用,熟悉元器件触点动作的逻辑关系,掌握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理论讲解结束后老师对各组下达任务书,让学生正确选用电器元件与导线,正确判别元件的好坏,按电气控制线路安装工艺要求进行控制电路安装调试及检测,查找并排除故障。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与学生、师生之间之间的交流,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做些必要的反复讲解与演示。避免只操作不分析,或只读图疏操作,或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最后,利用各组间的互动讨论使学生取长补短,拓宽视野,积累经验。各小组在完成各自安装任务后派出一名代表对自己小组安装调试过程作介绍,针对所遇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方法进行详细小结,教师再依据各小组实践任务完成的程度和质量给每组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该项目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概括性总结。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拓展――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着力于“产学研”相结合

优质的实训才能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就业竞争能力。而优质的实训仅靠学校的一体化教场所很难达到目标。因此科学系统地建设校企合作的经营性实训基地,着力于“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拓展,也是学校完善中(下转第114页)(上接第110页)职学生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保障。学校通过投入全部或部分场地、设备与企业共同建立实训生产基地,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对其进行管理,学生在企业资深员工师父指导下参与岗位学习并完成实训任务,有效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如学生的完成上述课程后可到企业机修组进行跟班学习,加深对线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切实提高线路安装、调试及故障排查技能。

三、结语

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而言,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是最关键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实践强的课程应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融汇在一起,同时结合着力于“产学研”相结合科学的校企合作机制,借助企业优越的设备和人力资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理论、技能兼备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正勇.中职学校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0(07).

[2]梁正裕.中职学校电工一体化教学之我见[J].职业.2010(17).

操作技能论文篇(10)

当前国内的化工行业中,化工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化工分析实验技能作为化工专业人才必备的一种素质,也就必然会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针对化工行业人才的培养,只有整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强化他们的化工实验技能训练,才能提高化工行业人才的质量。下面就从如何促进化工实验技能培训的一些新尝试来谈谈这个话题。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对化工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紧紧围绕该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促进化工分析实验技能,可以从人才培养的方面入手,这是他们最初接触到这方面理论知识的过程,可以说是提高他们化工实验技能的基础。为此如何从培养目标出发,将化工分析人才的培训内容与化工生产和检测紧密结合,突出人才的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化工人才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加工。

1.结合具体的操作流程,本着够用管用的原则,精简理论

人才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工作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了使得他们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往往采用大范围教授的方法,可在具体的操作环境中,很多知识都是一个花架子,是没有什么用武之地的,这种人才的培养模式,不仅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而且也会给他们做成学习的负担。针对这种情况,在培养化工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本着有的放矢的态度,尽可能的传授一些在操作环境中被使用到的知识,这样不仅降低了知识的理论难度,又使得他们学有所用,使理论知识和现实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才是培养化工人才最终的目的。

2.重点讲清实验原理,为他们在工作中的实验奠定理论基础

促进人员化工实验技能培训的第一步,是他们在学校中学习相关实验知识的阶段,这个过程是为了他们进入工作环境中也可以独立完成实验奠定基础,既然如此,为提高人员化工实验技能的第一步也应该是他们所接受到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侧重将实验原理讲解的很清楚,让他们知道开展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以及要注意的重难点,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样他们在走近自己的工作岗位之后,才能很好的独立完成自己的实验工作。

二、重视实际操作性

实际的实验操作会遇到很多的突发状况,和原有的理论知识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操作人员必须分清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之间的不同,利用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服务

1.在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与时俱进

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理论知识来掌控整个实验的进程和步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实验仪器不断被应用,新鲜的实验试剂也在不断的更新中,操作人员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应用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针对这种情况,操作人员应该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之上,根据科技的进步,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

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一定的挑战,但相关知识的更新仍然是建立在原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只要操作人员具有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并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那么在操作实验时,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实验的进程。

2.重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规范标准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能否练得一手过硬的规范操作技能,对于操作人员以后的工作会带来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实际操作中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规范,明确实验的方法。在对操作人员进行实验方法讲授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他们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操作要领方面的训练。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的要领,可以采用巧计的方法,如,可以将操作的要领编为朗朗上口的话语,方便操作人员的记忆。

3.重视提高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实验完全是由操作人员掌握的,他们对于实验的重要性,就如同课堂教学中,教师之于学生的关系。重视对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也同样是促进化工分析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同样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质量,促进操作人员实验技能的提高。

三、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严格的要求

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严格的要求,培养操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习惯对人的行为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实验习惯是指在实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且具有自动化特征的行为和心理的双重倾向。操作人员的实验习惯对于实验的结果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为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严格的要求,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良好的操作习惯。如,及时记录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等等。并要求他们养成察看实验报告的习惯,可以及时从实验报告中,察觉到实验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实验后的总结。这也是促进化工分析技能的新尝试。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是最好的例证。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辅助教学的重要内容,会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化工分析技能的训练也应该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以此来增强训练的效果。在传统的化工分析技能训练过程中,人员对于实验操作的印象往往不是很深刻,而且,在受训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对于训练人员的所做的动作,不一定会看的很清楚,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受训人员的训练效果,针对这种情况,训练人员应该用另外一种可以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训练方式,比如说,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训练。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和声像具备的特点,训练人员可以将实验的操作流程通过多媒体的放映出来。这样既可以引起受训人员的关注,同时还可以加深受训人员对于实验过程的印象。为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训练,成为促进化工分析技能训练的一种新尝试。

五、结束语

以上的几种促进化工分析技能的新尝试,在现实的实践中也起到了很可观的效果。这些新的尝试,为培养化工分析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国内化工行业异军突起的形式下,对化工人才的培养也会成为一炙手可热的话题,此时,谈论如何促进化工分析技能的新尝试也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税收执法督察工作思路 下一篇: 高二辅导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