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济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4 13:40:51

房地产经济

房地产经济篇(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越来越严重能源危机使我国开始加快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而房地产行业一直是高污染行业,所有,为了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低碳经济的发现愈发的重要。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资产泡沫,增加就业几率,低碳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绿色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碳经济在房地产方面的展开,离不开国家支持和房地产行业内部对其的关注,当然社会整体对于低碳消费观念的认可,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因素。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走低碳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减少废气污染的排放是低碳发展道路的主要目标,所以,我们首先要确保,使用的原料必须是无污染,无毒。而在生产建材企业也需要符合建筑行业的地毯发展需求,才能让他们的产品对社会接纳。所以说,房地产行业的低碳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可以推动该行业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促进下游实施。而低碳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降低资源的减少浪费,以得到更高质量的生活,节能减排,也是抑制气候变暖的最要措施。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房地产经济产生的影响

1.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不利影响。

1.1致使房地产的开发成本增加。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需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花更多的钱去开发新技术、新设施,同时更昂贵、更高效地利用能源来代替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的能源,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昂贵的行为。因此,低碳经济将增加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成本。

1.2低碳经济会在短期内制约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建设模式所采用的共同特点是高耗能,短期内很难改变这一特点。例如,在能源和技术上,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适当的变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并没有脱离能源的支持,而能源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使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情况下,如果失去了低能量支撑,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短期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2.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有利影响。

2.1调整了房地产行业内部结构。目前,中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投机,有些人不明白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只是盲目炒高房价,房地产和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使消费者太过重视的位置和价格的房子,并忽略了内部质量和舒适的房子。因此,低碳建筑的发展,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的情况,因此,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有利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内部结构调整。

2.2能够促进房地产行业长期的健康发展。目前,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房地产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类似于股票市场,繁荣背面可能是泡沫,房价的不断提高,势必会给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带来危机。房地产行业的低碳经济发展,会使房地产开发商用比较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房地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对建筑品质以及质量的提升,而不是只顾经济利益。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3能有效实现房地产的节能减排和建筑的智能化。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上使用的是非常巨大的能源消耗,低碳经济的要求,房地产行业是致力于建设低碳,智能,时间长,建筑节能减排和智能化是中国建筑行业的重点。和低碳经济将导致房地产行业积极引进和应用低碳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施工的能耗,从而实现低能耗和智能发展的未来架构。

三、在房地产经济中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措施

1.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政府应加强对环境的关注。政府应加大研究,逐步建立低碳建筑和碳排放量低碳指标;应跳出单体建设思维,站在区域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对建设计划的设计,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对低碳技术的商人提供一定的奖励,并对缺乏节能减排和对商家给予严厉处罚;政府还可以改革税收政策,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减免一定的税收费用等等。不仅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2.提高房地产公司的重视。

房地产公司,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除了赚钱,他们更应该关注全球的生态平衡,关注社会的未来发展,他们理应更多的去了解低碳文化,低碳住宅和绿色建筑。关于房地产的开发,除了使用新的低碳环保材料,例如铝合金材料,生态纳米石材,双层玻璃幕墙,也要有着全新的低碳环境建设技术,提高对于新材料,新能源的使用率,例如外墙外保温技术属于低碳环保技术。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已经有所发展,我们也可以对此加以借鉴。另一方面,住房产业化、工业化生产方法应用于建设,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质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3.提高开发技术水准,合理地规划户型布局。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基本采用了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开发商更注重经济效益的结果,而忽视了低碳经济的要求和买房子的消费需求的实际情况。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都加大面积住宅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房地产开发单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质量,做好户型的规划布局工作。

4.积极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很多房地产在我国的建设,对于玻璃有着大面积的使用,目的也是为了采光的更充分性,但是这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由于玻璃本身的物理特性,使得它的导热性能非常好,所以,往往天气一热,室内的温度就会特别高,为了保持室内温度恒定,人们往往会使用空调降温,在某些方面来说,这也是间接的增加了电能消耗。有关于这方面问题的解决,我国房地产商,可以适当的使用新型玻璃,譬如,隔热辐射玻璃,它能在为住户提供一样采光需求的同事,还能隔绝因为室外光线照射二导致的房间温度过高的问题,从而减少在因选择空调降温时的电力资源浪费问题。此外,在住宅区更多的去种植绿色植物,提高绿化覆盖率也是一种不错的节能手段,它在美化周围环境的同时,也能吸收一些有害气体,让周围的空气变得更清新,特别是在夏天,树荫的阴凉也会为燥热的夏天带来些许凉意。

5.积极倡导低碳消费。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房地产行业应该对低碳经济发展有着清楚的认识,同时,对于其的发展,应该有着更大的,更积极的宣传推广,让消费者更深刻地对低碳建筑的认识,对于低碳环保的认识。虽然由于技术以及材料的限制,低碳建筑价格会普遍的概予同类型的普通建筑,但在未来,随着技术的革新,有关低碳建筑的价格自然也会随着降下来的首先,要保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发展低碳经济是十分重要的。低碳经济是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的方面,房地产行业应大力发展有利方面,加强现有的优化和改进的缺点,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使低碳经济概念发展成房地产经济,为自身在社会和经济上的利益找到一个平衡点,争取在低碳经济时代里寻求长久的经济、环境共赢,为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房地产经济论文范文二:房地产经济发展下市场经济论文

1.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市场经济是房地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势头非常好,在市场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的势头存在着很多不良的因素,如果不及时的遏制住,很可能会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是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够和谐发展,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产生消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控制好房地产商品的价格

过高的房地产商品价格如果不实时的控制,使其无限的发展下去,非常容易出现经济泡沫,而使整个市场经济陷入瘫痪状态,从国外的历史经验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这一点。控制控制好房地产商品的价格并不说一定要强制性将房产价格降下去,价值决定价格,市场应该按照房地产商品的价值却制定相应的价格,真正的实现供需平衡,而如果价格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价值,这种不良的现象,终有一天会使房地产陷入绝境。房地产价格过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矛盾,国家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缓解矛盾,其中利用价值以及价格规律来进行调节是主要的措施。价值与价格的合理才能实现供需之间的平衡,进而使房地产市场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中。

1.2做好金融监督

无论是哪一行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应该做好金融监督工作,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会出现价格虚高的现象,主要就是金融监督工作不到位,有很多的房地产企业自身并不具备开发大规模房地产的实力,但是通过向银行借贷等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这种行为非常容易引起银行坏账现象,很多的开发商开发出来的房地产价格过高,无人问津,银行贷款也就无法按时归还,因此政府与银行都应该做好金融监督工作,全方位的了解房地产企业的各个信息,尤其是偿还能力,加强控制力度,并且对银行贷款行为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资金更加隔离的配置,从房地产行业逐渐的流向其他有更有希望的产业中,也使整个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起来,而不是过度集中在某一产业中。为了达到金融监督的目的,政府以及银行都应该对自身的很多业务进行改进创新,在改进传统的存贷模式的同时,还要引入更多的没有任何问题的资产,尽可能的降低高风险贷款的比例,从而实现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1.3尽快实现房地产经济转型

房地产经济篇(2)

我国房地产价格指数在2008年出现短暂下跌过后,即再次上涨。2010年中央出重拳遏制房地产价格上涨,到目前为止,虽然销售量有所萎缩,但价格依然保持坚挺。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房地产业快速崛起并成为我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改善民众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其他产业的带动发展,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因其特殊的国情背景,房地产业发展问题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同时承担着难以推卸的社会责任。引导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几年。针对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然而从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收效甚微,房地产市场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和纠正,房价增长的势头仍未得到抑制,甚至于出现政府越管问题越升级的现象。可见虽然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在具体实践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难点,实现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充满艰辛。

一、房地产经济管理的现状

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单位一般都在一定程度建立了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在基本业务管理方面算是有章可循,但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经济管理存在许多误解,这就使得企业经济管理相对薄弱,经济业务的随意性变大,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企业在这方面比较混乱。首先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秩序混乱,会计监督流于形式,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扰乱单位会计工作。其次,法人内部监督机构作用不明显,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监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作用。再次,法律意识薄弱,部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有法不依,投机取巧,执法不严,姑息将就,拉人情给面子的现象普遍,管理松弛,造成了一系列经济犯罪。最后,企业经营层以及普通员工的素质不高,人力资源政策不健全。

二、房地产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管理目标都在于尽快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的总体平衡。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实现居者有其屋。然而对于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认识不到位。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在房地产市场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和长期的规划上还不是很清晰.甚至存在片面性和错误的认识.导致政策目标的短期性严重,缺乏前瞻性。同时,政策目标的模糊不清.短期的政策手段和中长期规划思路不一致,甚至出现相违背的现象。政策的不连续性和科学性合理性的欠缺。造成房地产整个行业随着政策的变动而出现上下波动.不仅扰乱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同时政策存在的漏洞也给投机者带来可趁之机,干扰市场秩序。如经济适用房政策、房地产税收政策、住房产业政策等都是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思路不清、目标模糊的有力说明。再者,我国政府对房地产经济管理处于被动的位置.忙于具体的事务管理和救火中,缺乏长期规划,事后调控居多,造成“一放就乱。一放就涨.越管理越升温”局面的出现。

1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

从世界各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的经验来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房地产市场良性运行的先决条件。在我国。由于房地产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始阶段。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有待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应是一个从最初的开发、建设、交易到后期管理的完整体系.但是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部覆盖整个房地产市场管理法。我国房地产市场法律法规的建设进程明显落后于当前我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需求,导致法律真空现象越来越多。其次,我国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权威对房地产经济进行管理.很大一部分文件都是以国务院名义牵头颁发的,或是以国家部委办的名义的,如国11条、新国四条等,缺乏法律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特点。即使在特定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已初步建立.但与此相配套的条例、实施细则不完备,造成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土地交易上政令不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陷人恶性循环中。加上已有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使得法律应有效力大打折扣。

2机制不完善.管理流于形式

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已跨过了多个年头中。房地产成为我国政府经济管理中的重点和焦点。特别是近几年,政府对房地产的管理可谓重拳出击,政策短时间里密集推行。但效果不佳,许多政策与规定只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执行不到位,甚至不乏失真、变形。部分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存在争议。实施细则在制定颁布远远跟不上实施原则的制定颁布。我国相关经济管理的措施落实大部分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房地产两级监督、管理、调控职责、范围未划分清晰和明确定位.导致我国房地产行业政策的出台都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非合作博弈。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渡阶段,房地产业高收益与低成本的特点使其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地方财政重要来源,也成为地方政府推高地价、拉高房价的原动力。公权力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极易导致内部交易、权钱交易.导致宏观经济管理操作明显存在失误现象。房地产市场中官商结合的链条若无真正打破,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国家宏观政策也注定流于形式,难发挥有效作用。加上,在房地产市场中最为关键的金融、企业、土地、地方政府等多个环节上在日常运行中各自为政.协调不足,各自决策,决策相互脱节,也导致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流于形式。

三、房地产经济管理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房地产经济篇(3)

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关注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及价格走势,研究房地产的价格走势规律有其现实的实践意义。

1 房地产价格的组成及影响

住宅房地产价格,简称住房价格,是指在开发、建设、经营房地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所形成的价值与土地所有权价格综合的货币表现,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国内目前关于房地产定价的研究已经很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自身因素,所谓自身因素,是指那些反映房地产本身的实物、权益和区位状况的因素。包括房地产的位置、地质条件、地形、地势、建筑物本身等;

二是人口原因,房地产价格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密切。人口数量与房地产需求是成正比的,当人口数量增加时,对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增加,相对应的房地产价格也就会上涨;而当人口数量减少时,对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减少,房地产价格也就会下落。

三是环境因素,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环境因素,是指那些对房地产价格有影响的房地产周围的物理形状因素及空间因素。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文环境、视觉环境、卫生环境及生活舒适度。

2 房地产价格的政策调空调影响有哪些

2.1 土地政策

这里主要应该是主地因素,地价是房地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房地产价格中,地价一般占有五至六成的比重,其走势直接影响着房价。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相关土地的出让价格会上涨,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土地资源日渐稀缺。房地产总量的有限性主要体现在土地总量的有限性上,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垄断性与土地需求的多样性及投机性,必然会导致土地价格的上扬,从而使房地产价格偏离资产的实际价值。

(1)供求平衡下土地价格的形成。土地价格的形成同它的供求平衡足千H联系的,价格形成的过程就是供求平衡的过程,供求平衡总是在定价格水平下的平衡。土地供求理论是公认的地价形成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土地和其他商品一样.其价格取决于本身的供给和需求。地价的形成条件可以分为短期土地供给量固定不变时的均衡条件和长期土地供给量改变时的均衡条件。(2)土地价格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土地价格是房地产的成本之一,如果土地价格增加,那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必然增加,则利润率随之降低,这势必引起房地产投资规模下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相应减少;相反,如果地价下降,企业利润率提高,则房地产供给相应增加。这势必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涨跌。(3)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房地产业发展离不开土地的持续供给,土地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市场上确定的地价是影响房地产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地价变化会直接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使房地产价格出现波动;房地产价格变化又会对地价产生反作用。

2.2 金融政策

房地产市场中买卖双方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金融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住房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分析货币政策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了解调控利率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金融资本的增加额和本金的比值。利率按支付对象可分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我国的金融政策多表现为利率政策,利率政策调节主要包括调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三种途径。以下是详细分析了各种房地产价格的情况下:

(1)存款利率调整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理论上,当存款利率吸引资金在其他投资市场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新兴的房地产投资,或多或少地受到存款利率的影响,主要是存款利率上升,将使房地产的减少,房地产价格产生一定影响,当然,在目前情况下,这种影响是微弱的,因为投资于房地产收入是远远大于收入的存款,投资于房地产的风险相对较低。

(2)贷款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①贷款利率调整影响房地产的需求,从而影响房地产价格。②贷款利率影响房地产的供给,从而影响房地产价格。

(3)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存款而准备,以确保客户需要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当社会支出及投资受到存款准备金率变化的影响而变化时,房地产投资就会间接的受到影响,这可能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

3 消费者预期是房地产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

仅从一般商品的价格形成那样只从成本和供求关系两个方面来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是不够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决定房价的并不是开发商要卖多少房子,或者居民的消费需求需要多少房子,而是社会普遍的经济预期,也就是说,经济和社会预期的影响价格比真实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要大得多。

一方面,开发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味强调房价在未来将继续上涨。给了消费者一种房价还要上涨的预期。在房地产销售过程中,房地产企业通过“销控”的方式,实现价格低开高走的走势,这种消费预期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开发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强调价格在未来会继续上升。给消费者的价格预计上涨的概念。在房地产销售过程中,房地产企业的营销控制的方式实现价格低开高走的趋势,同时并利用消费者的信息劣势,也给消费者制造房价即将上涨的压力,甚至通过媒体宣扬“房价还要继续上涨”的观点,这就给了消费者一种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这种消费量预计将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4 结语

房地产业的关键问题是在市场经济轨道中运行,还是在计划经济轨道中运行。我国房地产业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共生品。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住房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弄清房价影响因素,有效控制房价,成为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房地产经济篇(4)

    二、分析原因,究其本质

    首先,房地产市场结构不合理导致房价上涨。从增量市场和储量市场的角度来看,对于一般的市场而言增量市场决定着市场的供应,但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增量市场与储量市场同时存在,既新房开发与二手房交易同时存在;从保障结构上来看,目前保障性住房占房地产市场总比率较低;同时房地产市场交易、建设体制不健全。其次,从内生性角度分析房价上涨原因,地价为房地产开发的基础性投资,地价对房地长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其次建筑材料和人工费用的上涨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2011年我国CPI同比增长超过5%,导致了生产成本和人力生活成本的大幅上升。最后,从外生性角分析房价上涨的因素。首先,个地方政府之注重GDP的增长而忽视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其次房地长市场存在着刚性需求,也就是百姓常说的“丈母娘因素”,目前80后、90后已进入适婚年龄,需求量极大。最后,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严重的投机行为,由于房地产市场回报率极高,因此炒房现象严重。

    三、严把闸门,加强调控

    (一)土地闸门,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加强土地管理,对闲置土地收取土地闲置费,同时对两年以上不开工的企业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供应中加大保障房用地的供应。从宏观层经济角度出发,对土地供应结构的政策调整应从如下四方面进行:第一,别墅用地的停止供应;第二,对普通商品住房需求用地的优先满足;第三,对高档住宅的土地供应严格控制;四是经济适用住房的用地加强管理。

    (二)经济闸门,利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和银行利率制度,调整市场上的资金量,为房地产市场降温,使之恢复到正常的秩序上。首先,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的调整具有作用有力且而速度快的特点;其次其具有中性的经济调节作用,即对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后都产生相同的影响;再次特定条件下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替代准备金和利率制度。

    (三)行政闸门,利用国家行政手段,如出台政策、税收、征费、限购等角度加大对房地产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各种炒房推高房价的行为产生。应该加强土地供应结构调整,避免土地政策的大起大落,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行全面控制,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的经济效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政府有责任、有空间对房地产进行干预。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监控体系、完善土地政策、住房政策是效抑制房价上涨的基本保障。

    四、认真研究,寻找对策

房地产经济篇(5)

要弄清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首先要搞清泡沫经济的涵义。

什么叫泡沫经济?《辞海》(1999年版)中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解释。该书写道:“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而言的。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最终股票价格暴跌,导致泡沫破灭,造成社会经济震荡。

(2)地价飞涨,也是泡沫经济的一种表现。如果地价飞涨,脱离土地实际价值越来越远,便会形成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灭,地价暴跌,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危害。

(3)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4)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二、经济泡沫的利与弊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

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

三、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

在搞清了泡沫经济的涵义以及泡沫的利与弊之后,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研究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这个主题了。研究的结果是:

1、房地产业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和实业部门,其本身决不是泡沫经济。

首先从房地产的属性来看,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商品兼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属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实体产品,同金融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仅仅是收益权利证书相比,根本不同,它本身并不是泡沫经济。

其次,房地产业部门是实业部门。它同金融证券等虚拟资本也是根本不同的,谈不上泡沫经济。

再次,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处于主导产业地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中,房地产增加值一般要占到10%左右。房地产业以其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的特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事实已经证明,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是我国经济繁荣的标志之一,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所谓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的第二次高潮”。

2、房地产业也含有某些经济泡沫成分,如果任其膨胀,也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危险性。

应当承认,房地产业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经济泡沫,主要表现在:

(1)地产价格泡沫。如前所述,土地价格由于其稀缺性和市场需求无限性的拉动作用,及其土地市场投机炒作,会出现虚涨,这种虚涨的部分就属于经济泡沫。如果土地价格成倍、甚至几十倍地飞涨,就会发展成泡沫经济。如日本的地产价格暴涨就是鲜明的例证。日本六大城市的地价指数,在上世纪80年代的10年间上涨了5倍,地价市值总额高达4000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地价总值的4倍,土地单价为美国的100倍。1991年以后地价暴跌,泡沫破灭,至今经济尚未恢复过来。地价虚涨是不能持久的,在一定阶段便会破灭。

(2)房屋空置泡沫。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中,商品房供给超过市场需求,超过部门的供给增长属于虚长,构成经济泡沫。按照通用的国际经验数据,商品房空置率达10%以内时,这种经济泡沫是正常的。如果超越过多,引起严重的供给过剩,形成泡沫经济,导致房价猛跌,开发商遭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倒闭,失业率上升,经济混乱,社会动荡。

(3)房地产投资泡沫。一般规律,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应与房地产消费增长率相适应,力求平衡供求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百业待兴,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略大于消费增长率,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只有当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商品房严重滞销,造成还贷困难,连带引起金融危机时,才形成泡沫经济破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泰国就是一例。

(4)房价虚涨泡沫。房价是与地价相联系的,房价泡沫与地价泡沫密切相关。此外,开发商对利润的期望值过高,人为抬高房价,也会形成经济泡沫。如果房价飞涨,开发商攫取暴利,购房者难以承受,由此也会形成房地产泡沫经济。

可见,房地产确有经济泡沫,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可能性。但绝不能把房地产业等同于泡沫经济。

3、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导致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适度的经济泡沫,例如土地价格微幅上扬、房价稳中有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商品房供给略大于市场需求等等,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没有一点泡沫房地产业是不能繁荣的。而如果泡沫过多,过于膨胀,造成虚假繁荣则是不利的。关键在于要控制这些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不致形成为泡沫经济,带来严重危害。

四、辩证地看待当前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形势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已达到泡沫经济程度?这不是凭印象可以判别的,而是必须按照实际数据科学地进行评价。

衡量房地产市场形势必须树立一些基本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看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状况的适应度;其次要看商品房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态;再次,要看商品房价格的波动状况及其走势。只有抓住了这些基本标准,才能进行正确判别。

以上述基本标准来衡量,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适应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主流是处于持续发展的繁荣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1)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求略大于供,呈现出供求两旺的态势。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上海市统计局的2002年1~6月房地产市场信息数据汇总资料,已登记的商品房预售面积1230.14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9.9%,批准的预售面积(1138.86万平方米)与实际预售面积之比为1∶1.08,实际预售面积略大于批准预售面积。已登记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大大超过商品房竣工面积(468.51万平方米)。不少优质楼盘,出现少有的排队购房现象。前几年累积的空置房逐步消化,大幅减少。住宅市场旺盛的需求,拉动着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繁荣的局面。

(2)存量房交易大幅增长,向着房地产市场主体的方向发展。2002年1~6月,已登记的存量房买卖面积达到811.23万平方米,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1%。日渐接近增量房交易,部分区内存量房产交易量已超过增量房交易量。预示着上海的房地产市场逐步成熟。

(3)房地产开发投资更趋理性化,市场基础扎实。与20世纪90年代初那种不顾市场需求、盲目开发的情况不同,如今的房地产开发商普遍比较重视市场调研和目标市场定位,使房地产投资开发牢固地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可以说属于市场需求拉动型投资扩张。2002年1~6月的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355.3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5.3%,预计全年将超过700亿元,这对拉动投资需求,平衡供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是有益的。

(4)商品房价格稳中有升,基本合理。2001年上海的房价上升了8%左右,2002年上半年上涨了5.8%。从其成因来分析,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楼盘品质提高、环境改善,成本推进型上升:二是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转换形成的需求收入弹性促进型上升;三是商品房阶段性、暂时性供不应求的需求拉动型上升。2001年上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9.9%,而房价的增幅仍低于收入增长幅度。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房价稳中有升是符合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也是合理的,它恰恰是房地产业景气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常人们喜欢用“冷”和“热”来形容房地产市场状态,这种通俗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提法应当用繁荣还是衰退,即景气度来表示。当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处于正常发展的佳境状态,如果从房地产经济周期角度看,则是繁荣阶段的高峰期,笔者预测还会延续二三年时间。那种把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扣上“泡沫经济”的帽子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也应当看到当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出现了一些泡沫过多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过猛,隐含着再次出现供给过剩的危险。从现在开始就应适当控制土地供应量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

房地产经济篇(6)

什么叫泡沫经济?《辞海》(1999年版)中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解释。该书写道:“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而言的。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最终股票价格暴跌,导致泡沫破灭,造成社会经济震荡。

(2)地价飞涨,也是泡沫经济的一种表现。如果地价飞涨,脱离土地实际价值越来越远,便会形成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灭,地价暴跌,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危害。

(3)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4)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二、经济泡沫的利与弊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

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

三、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

在搞清了泡沫经济的涵义以及泡沫的利与弊之后,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研究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这个主题了。研究的结果是:

1、房地产业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和实业部门,其本身决不是泡沫经济。

首先从房地产的属性来看,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商品兼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属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实体产品,同金融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仅仅是收益权利证书相比,根本不同,它本身并不是泡沫经济。

其次,房地产业部门是实业部门。它同金融证券等虚拟资本也是根本不同的,谈不上泡沫经济。

再次,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处于主导产业地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中,房地产增加值一般要占到10%左右。房地产业以其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的特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事实已经证明,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是我国经济繁荣的标志之一,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所谓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的第二次高潮”。

2、房地产业也含有某些经济泡沫成分,如果任其膨胀,也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危险性。

应当承认,房地产业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经济泡沫,主要表现在:

(1)地产价格泡沫。如前所述,土地价格由于其稀缺性和市场需求无限性的拉动作用,及其土地市场投机炒作,会出现虚涨,这种虚涨的部分就属于经济泡沫。如果土地价格成倍、甚至几十倍地飞涨,就会发展成泡沫经济。如日本的地产价格暴涨就是鲜明的例证。日本六大城市的地价指数,在上世纪80年代的10年间上涨了5倍,地价市值总额高达4000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地价总值的4倍,土地单价为美国的100倍。1991年以后地价暴跌,泡沫破灭,至今经济尚未恢复过来。地价虚涨是不能持久的,在一定阶段便会破灭。

(2)房屋空置泡沫。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中,商品房供给超过市场需求,超过部门的供给增长属于虚长,构成经济泡沫。按照通用的国际经验数据,商品房空置率达10%以内时,这种经济泡沫是正常的。如果超越过多,引起严重的供给过剩,形成泡沫经济,导致房价猛跌,开发商遭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倒闭,失业率上升,经济混乱,社会动荡。

(3)房地产投资泡沫。一般规律,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应与房地产消费增长率相适应,力求平衡供求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百业待兴,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略大于消费增长率,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只有当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商品房严重滞销,造成还贷困难,连带引起金融危机时,才形成泡沫经济破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泰国就是一例。

(4)房价虚涨泡沫。房价是与地价相联系的,房价泡沫与地价泡沫密切相关。此外,开发商对利润的期望值过高,人为抬高房价,也会形成经济泡沫。如果房价飞涨,开发商攫取暴利,购房者难以承受,由此也会形成房地产泡沫经济。

可见,房地产确有经济泡沫,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可能性。但绝不能把房地产业等同于泡沫经济。

3、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导致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适度的经济泡沫,例如土地价格微幅上扬、房价稳中有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商品房供给略大于市场需求等等,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没有一点泡沫房地产业是不能繁荣的。而如果泡沫过多,过于膨胀,造成虚假繁荣则是不利的。关键在于要控制这些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不致形成为泡沫经济,带来严重危害。

四、辩证地看待当前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形势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已达到泡沫经济程度?这不是凭印象可以判别的,而是必须按照实际数据科学地进行评价。

衡量房地产市场形势必须树立一些基本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看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状况的适应度;其次要看商品房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态;再次,要看商品房价格的波动状况及其走势。只有抓住了这些基本标准,才能进行正确判别。

以上述基本标准来衡量,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适应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主流是处于持续发展的繁荣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1)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求略大于供,呈现出供求两旺的态势。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上海市统计局的2002年1~6月房地产市场信息数据汇总资料,已登记的商品房预售面积1230.14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9.9%,批准的预售面积(1138.86万平方米)与实际预售面积之比为1∶1.08,实际预

售面积略大于批准预售面积。已登记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大大超过商品房竣工面积(468.51万平方米)。不少优质楼盘,出现少有的排队购房现象。前几年累积的空置房逐步消化,大幅减少。住宅市场旺盛的需求,拉动着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繁荣的局面。

(2)存量房交易大幅增长,向着房地产市场主体的方向发展。2002年1~6月,已登记的存量房买卖面积达到811.23万平方米,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1%。日渐接近增量房交易,部分区内存量房产交易量已超过增量房交易量。预示着上海的房地产市场逐步成熟。

(3)房地产开发投资更趋理性化,市场基础扎实。与20世纪90年代初那种不顾市场需求、盲目开发的情况不同,如今的房地产开发商普遍比较重视市场调研和目标市场定位,使房地产投资开发牢固地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可以说属于市场需求拉动型投资扩张。2002年1~6月的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355.3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5.3%,预计全年将超过700亿元,这对拉动投资需求,平衡供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是有益的。

(4)商品房价格稳中有升,基本合理。2001年上海的房价上升了8%左右,2002年上半年上涨了5.8%。从其成因来分析,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楼盘品质提高、环境改善,成本推进型上升:二是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转换形成的需求收入弹性促进型上升;三是商品房阶段性、暂时性供不应求的需求拉动型上升。2001年上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9.9%,而房价的增幅仍低于收入增长幅度。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房价稳中有升是符合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也是合理的,它恰恰是房地产业景气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常人们喜欢用“冷”和“热”来形容房地产市场状态,这种通俗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提法应当用繁荣还是衰退,即景气度来表示。当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处于正常发展的佳境状态,如果从房地产经济周期角度看,则是繁荣阶段的高峰期,笔者预测还会延续二三年时间。那种把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扣上“泡沫经济”的帽子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也应当看到当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出现了一些泡沫过多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过猛,隐含着再次出现供给过剩的危险。从现在开始就应适当控制土地供应量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

房地产经济篇(7)

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从理论上讲,任何商品都有发生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的可能性,每个商品产生泡沫机会的多少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根据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分析,股票和房地产是产生泡沫几率最高的,所以房地产和股票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或“多发区”。学者认为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原因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供给弹性越小的要素价格将增长得越快。在所有生产要素中,土地的供给弹性最小,在大城市中,人口密度高,土地稀缺。作为稀缺资源,房地产的价格必然会比较高。人们估计到房地产价格要上升,为了赚取土地价格上涨的资本所得,纷纷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加速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当大家看到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就大胆地以购买到的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来进行房地产投资。因为房地产是不动产,容易查封、保管和变卖,而价格只涨不跌,银行以为房地产抵押贷款万无一失,所以很容易发放过量的房地产贷款。但不幸的是,当经济发展的速度因各种原因放慢的时候,价格跌得最快的也必将是供给弹性最小的土地和房地产业。而房地产投资者看到房地产价格下降,为了保护投资利益,竞相抛售,使房地产价格直线下降,泡沫随之破裂。原来被认为万无一失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也就成了呆账、坏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投机也是产生房地产泡沫的一个重要原因,投机价格机制是房地产泡沫运行的内在机制之一。价格上升时,人们认为今后价格还要上升,需求量反而增加,房地产持有人惜售,供给量反而减少。这样就进一步刺激了价格上升。在泡沫破灭时,价格下跌,人们认为价格还要下跌,房地产持有人纷纷抛售,反而增加了供给量,由于无人接手买入,需求量减少,这样就加剧了价格的下跌(见图1)。

两者的关系

房地产确有经济泡沫,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可能性,但绝不能说房地产业就等同于泡沫经济。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房地产业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和实业部门,其本身决不是泡沫经济。首先从房地产的属性来看,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商品兼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属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体产品,同金融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仅仅是收益权利证书相比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其次,房地产业部门是实业部门,它同金融证券等虚拟资本也是根本不同的。再次,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处于主导产业地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的特点,使得房地产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2)房地产过热不等同于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过热主要指房地产投资量过大,开发量过多,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有效需求。房地产过热可能会带来供过于求、房屋积压、土地闲置和资金沉淀,但并不一定会带来价格飙升从而导致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在形态上表现为房地产价格的大起大落。房地产泡沫既是一种价格现象,又是一种货币现象。在房地产泡沫产生阶段,房地产资金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各种资金包括个人投资、企业资金、银行贷款、国外游资纷纷介入,在短期内迅速使房地产价格升高。只有那些有大量投机资金介入,过度炒高的房地产市场,其房地产过热才会引发房地产泡沫。

(3)同时也应该看到,房地产业确实含有某些经济泡沫成分,如果任其膨胀,也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价格泡沫。土地价格由于其稀缺性和市场需求无限性的拉动作用,及其土地市场投机炒作,会出现虚涨。如果土地价格成倍、甚至几十倍地飞涨,就会发展成泡沫经济。二是房地产商品价格泡沫。一方面,房价是与地价相联系的,房价泡沫与地价泡沫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开发商对利润的期望值过高,人为抬高房价,也会形成经济泡沫。三是房屋空置泡沫。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中,商品房供给超过市场需求,形成大量空置,构成经济泡沫。如前所述,商品房空置率在10%~15%之间时,这种经济泡沫是正常的。如果空置率超过警戒线,引起严重的供给过剩,形成泡沫经济,导致房价猛跌,经济混乱,社会动荡。四是房地产投资泡沫。一般而言,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应与房地产消费增长率相适应,力求平衡供求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略大于消费增长率,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只有当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商品房严重滞销,造成还贷困难,连带引起金融危机时,才形成泡沫经济破灭。

目前状况

2003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资金到位情况较好,商品房销售市场供销两旺、房地产价格有所上升。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统计,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1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全年到位资金13128亿元,增长37.6%,高于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水平。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951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32247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1.5%和29.1%。实现销售收入7671亿元,增长34.1%,其中销售给个人7039亿元,增长35.8%,所占比重为92.5%。由于受土地交易价格和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商品房销售价格有所上扬,全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379元/平方米,比去年上涨3.8%,其中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2212元/平方米,上涨3.9%。与2003年GDP增长率9.1%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9%相比,商品房价格增幅基本合理。从地区看,广东、吉林、河北、云南、新疆等地区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上海、浙江、重庆等地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涨幅度超过10%以上。

从总体上看,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增加,非住宅用房销售价格涨幅减小,土地交易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市场调查显示,2003年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8%,土地交易价格上涨8.3%,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2%。在土地交易中,居民住宅用地交易价格上涨13.1%,其中豪华住宅用地价格上涨4%、普通住宅用地价格上涨13.5%、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价格上涨7%、工业用地价格上涨1.2%、其他用地价格上涨6.4%。但并不是所有城市土地交易价格都上涨。

必须看到,新建住宅成本的上升也是导致房价上涨的原因。这里所说的成本上升,一方面指建材等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指新建住宅品质提升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建筑材料价格方面,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了1.2%,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升了8.1%。在统计的9大类生产资料价格(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原煤、石油及制品、木材、建材、机电产品、汽车)中,除了木材、机电产品和汽车价格有所下降以外,其他几大类产品价格均出现上涨,其中与房地产业相关的钢材、石油及制品、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价格上涨较多,涨幅分别达到20.1%、11.8%、8%和6.6%。建筑品质方面,比较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来建成的住宅可以发现,无论是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设计的户型,还是小区环境的营造,都有巨大的提升。如果说以前的住宅是低档的“温饱型”的住宅,现在的商品住宅则是中、高档的“小康型”住宅。全国商品房销售价格的实际增幅是基本合理的。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分析,有理由认为,只要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房地产经济不出现整体过热,就不能轻言“房地产泡沫第二次高潮”、“房地产经济要崩盘”。

房地产泡沫的防范

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导致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适度的经济泡沫,例如土地价格微幅上扬、房价稳中有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商品房供给略大于市场需求等等,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没有一点泡沫房地产业是不能繁荣的。而如果泡沫过多,过于膨胀,造成虚假繁荣则是不利的。关键在于要控制这些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不致形成为泡沫经济,带来严重危害。具体对策如下:

(1)加强土地供应的控制,抑制土地过度投机,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一方面,严格执行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增加土地出让的透明度。政府根据土地市场行情适时收购土地或增加土地出让,以便调控土地供应增量;同时也可根据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控新投放市场建设用地的用途,如可确保中低价位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用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合理、严密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引导土地持有者合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政府可以通过征收土地闲置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保有税等,鼓励土地持有人积极投资开发,提高土地投机的成本,刺激低度利用土地者转让土地或出租土地,以调节土地供给、盘活存量。

房地产经济篇(8)

房地产行业发展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公司和项目进入微利时代,对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工程经济的控制和管理要求明显提高,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房地产工程经济问题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和控制。文章就房地产工程经济的问题和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1房地产工程经济中的问题

1.1应该缴纳的税费较高

虽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较好,企业能够获得的经济收益也较高,但是企业需要缴纳的税费也多,导致房地产企业税赋沉重,这是房地产工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1]。房地产企业需要交纳的税收种类较为多样,虽然我国已经实施了营改增税收政策,但因下游许多产业的不规范,造成增值税的抵扣项不足,实际税负并没有明显减少,房地产行业需要承担的税赋依然较为沉重。这是当前我国房地产工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1.2建安成本增加

在房地产行业的所有成本中,除了税费成本之外,土地成本和建安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土地开发成本大约可以占总成本的30%~50%,而建安成本也可以占到30%[2]。先不说土地成本,建安成本随着房地产近年来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制约了企业经济的增长。房地产建安成本主要包括设备安装以及建筑施工两大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的购置要求提高了,设备的价格也更远远过于以前的水平,而工人的工资水平也在逐年上升。因此总体来说,房地产的建安成本也是在不断上升的。

1.3缺乏有效的经济风险管理

从目前我国房地产的经济管理情况来看,我国房地产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出现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经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制定完善的经济风险管理制度,对经济管理风险保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因此严重限制了房地产工程经济的发展。虽然见年来我国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一直在进行改良和完善,但是事实上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房地产项目工程的发展以及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能够才能够从经济管理风险保障出发,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风险保障机制,提高风险保障效果,促进房地产的健康和盈利发展。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房地产经济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还存在较多的不足,风险保障不够完善,采用的方式也较为落后,需要进行改善。

1.4土地拍卖的出让金屡创新高

房地产企业土地的取得主要是土地拍卖,但是由于我国对农用耕地的严格保护,能够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数量是有限的,土地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土地出让金作为很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区域优势明显的地块竞拍的日益激烈等多方面原因,不断推高房地产开发的土地成本。一般情况下,土地成本在整个房地产开发中的成本比重为30%,但是由于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房地产行业大热。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的竞拍成交价节节攀升,最高的土地出让费用可以占据总经营成本的一半以上,给房地产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2房地产工程经济的控制对策

2.1加强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控制

房地产工程经济控制首先要求对开发成本进行控制:首先,要求对土地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土地成本在房地产整个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大约为总成本的30%~50%,如果能够对这部分土地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那么房地产开发整体成本就能较好控制。当然,项目开发建设是否成功还要看土地的价格以及地块区位定位,如果项目的成功率较低,项目开发就会成为空谈。而要确保项目开发的成功,那么就必须要合理控制土地成本。近年来商品房价格的上涨过快造成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因此制定了许多楼市新策进行调控。这种情况下土地成本还是上升较快,因此要实现土地成本的控制就必须要求能够对土地价格进行精准的预测,还要考虑交通、地理环境以及城市规划等诸多情况进行综合控制,尽量降低这部分成本;其次,进行材料成本的控制。在采购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采用批量采购的形式,或者加强与材料生产单位的长期合作,以获得价格优惠,降低材料成本。

2.2加强成本支出控制

要提高房地产工程经济效益还可以从成本支出着手,节约企业的成本支出同样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的增长。事实上,房地产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支出超出预期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各个施工环节的支出都与预算不相符,最后导致成本支出大大高于预算,自然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3]。因此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例如,在施工的前期,项目负责人就需要做好项目规划内容,将项目的返工率控制在最低水平。此外,企业还可制定严格的施工监督机制,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支出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如发现有工作人员违反了有关规定,企业需进行严厉的处置。

2.3减少企业经济风险

首先,企业可以采取组合投资的方法来降低企业风险。组合投资指根据投资的多样性来进行合理安排的投资方法,其对于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房地产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优化投资的形式,提高投资效益;其次,企业可以采取措施减少财务风险。如,利用财务杠杆的基本材料,采用多种筹资渠道负债经营,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从而保证房地产的工程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更好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房地产的成本相应增加。因此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保证房地产的工程经济效益成为了重要的问题。房地产企业需要加强对开发成本的控制,降低土地开发成本和材料成本,同时还需从支出的缩减和经济风险的预防着手,切实提高房地产的工程经济效益。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昌胜,张伟.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3):149+151.

房地产经济篇(9)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据统计人均土地面积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用地,高度集中各项城市机能,推进城市的综合

开发。目前,房地产市场已从幼稚走向成熟,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房地产从单项获利,转向规范化的经营总体利润的转变。住宅在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地位越来越突出,是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约

占房地产业每年开发量的50%以上。房地产市场的优势与经济增长的趋势、波动是紧密相关。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属于先导性产业,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建材、冶金、机械、化工、机电等50多个物质生产部门以及金融、旅游、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是新一轮经济启动的先锋,可以为国民经

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同时,房地产业不仅能改善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又可以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外资,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必然性

“九五”期间房地产业是我国五大重要产业之一,为促进住房消费,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快住房制度改革等,促进了住宅建设与房地产业可持

续发展,促进投资和消费双向拉动经济增长,为房地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住宅业作为新的消费热点的培育,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据零点公司最新进行一项调查表明,买房作为个

人支出的首选比例达到43%,而目前已购置房地产的个人仅占有1.7%,两者相差悬殊。由此可见,个人购房能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人民住房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金融业的发展,是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必然。房地产业是关联度极高的产业,房地产业可以带动许多相关产业。据世界银行估计,每增加1万元房地

产的产值,就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增加2万元的产值。另一方面,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宏观调控、调整和消化后,我国的房地产业已从过热的非理性发展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承担起经济发展领头羊的

重任,必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

房地产业是指从事房地产业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经济活动的产业部门。它本身有着开发周期长,投资量大,房地产位置固定,资产的流动性差等特点。房地产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风

向标”和“晴雨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

当前我国的住宅发展处于住宅总量的高速增长期,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变革,取消了福利分房,我国原有的土地和房屋资源非商品属性的桎梏,最终被客观现实所突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房地产

市场,出现了新的房地产资源——商品房成为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房地产业发展达到高潮,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但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房地产业从

1994-1996年进入一个缓慢发展时期。1996年下半年房地产业初步显露转轨迹象,尤其是香港的顺利回归和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国已形成国有、集体、民营

及股份制和外资企业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商)队伍,日趋发展壮大,并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房地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政策的支持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发展以经济适用房为重点的房地产业,推广和规范物业管理。”政府将住宅作为新的消费热点进行培育,加强宏

观调控和政策引导。1997年初国家取消了房地产开发中的48项收费项目,并拟在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全面开放住房市场,进一步拉动了经济增长的主线。

第二,在住房分配上实现由福利性分房向货币化分配的转变,实现住房商品化。如果把企业和国家的住房建设资金转化为劳动者住房消费的货币分配,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将上升到工资比例的30%,由

此为基础,银行就可以比较放心地向购房者提供抵押贷款,住房商品化的步子就会大大加快。

第三,要有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有效的宏观调控能力。房地产业是一种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周期长、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因此必须要有明确、健全的法律体系来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和

义务。

第四,要有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业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后盾,只有通过发展住房金融事业,以住房消费信贷增强消费者的有效购买力,刺激有效需求,才能带动房地产业的稳步发展。

四、房地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发展以经济适用房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加大房改力度,转变人们对住宅实物分配的依赖观念,落实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使住房社会化、商品化。房地产经济的增长方式正在由速度

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正在由单纯的投资拉动向投资和消费的双向拉动转变;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机制正在由主要靠行政措施和政策调控向市场机制和自身调节转变。

其次,根据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及居民的消费水平,为达到消化存量、盘活资金、促进发展的目的,必须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增强有效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流通和活跃。

房地产经济篇(10)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据统计人均土地面积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用地,高度集中各项城市机能,推进城市的综合

开发。目前,房地产市场已从幼稚走向成熟,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房地产从单项获利,转向规范化的经营总体利润的转变。住宅在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地位越来越突出,是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约

占房地产业每年开发量的50%以上。房地产市场的优势与经济增长的趋势、波动是紧密相关。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属于先导性产业,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建材、冶金、机械、化工、机电等50多个物质生产部门以及金融、旅游、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是新一轮经济启动的先锋,可以为国民经

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同时,房地产业不仅能改善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又可以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外资,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必然性

“九五”期间房地产业是我国五大重要产业之一,为促进住房消费,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快住房制度改革等,促进了住宅建设与房地产业可持

续发展,促进投资和消费双向拉动经济增长,为房地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住宅业作为新的消费热点的培育,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据零点公司最新进行一项调查表明,买房作为个

人支出的首选比例达到43%,而目前已购置房地产的个人仅占有1.7%,两者相差悬殊。由此可见,个人购房能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人民住房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金融业的发展,是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必然。房地产业是关联度极高的产业,房地产业可以带动许多相关产业。据世界银行估计,每增加1万元房地

产的产值,就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增加2万元的产值。另一方面,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宏观调控、调整和消化后,我国的房地产业已从过热的非理性发展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承担起经济发展领头羊的

重任,必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

房地产业是指从事房地产业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经济活动的产业部门。它本身有着开发周期长,投资量大,房地产位置固定,资产的流动性差等特点。房地产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风

向标”和“晴雨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

当前我国的住宅发展处于住宅总量的高速增长期,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变革,取消了福利分房,我国原有的土地和房屋资源非商品属性的桎梏,最终被客观现实所突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房地产

市场,出现了新的房地产资源——商品房成为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房地产业发展达到高潮,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但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房地产业从

1994-1996年进入一个缓慢发展时期。1996年下半年房地产业初步显露转轨迹象,尤其是香港的顺利回归和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国已形成国有、集体、民营

及股份制和外资企业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商)队伍,日趋发展壮大,并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房地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政策的支持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发展以经济适用房为重点的房地产业,推广和规范物业管理。”政府将住宅作为新的消费热点进行培育,加强宏

观调控和政策引导。1997年初国家取消了房地产开发中的48项收费项目,并拟在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全面开放住房市场,进一步拉动了经济增长的主线。

第二,在住房分配上实现由福利性分房向货币化分配的转变,实现住房商品化。如果把企业和国家的住房建设资金转化为劳动者住房消费的货币分配,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将上升到工资比例的30%,由

此为基础,银行就可以比较放心地向购房者提供抵押贷款,住房商品化的步子就会大大加快。

第三,要有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有效的宏观调控能力。房地产业是一种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周期长、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因此必须要有明确、健全的法律体系来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和

义务。

第四,要有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业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后盾,只有通过发展住房金融事业,以住房消费信贷增强消费者的有效购买力,刺激有效需求,才能带动房地产业的稳步发展。

四、房地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发展以经济适用房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加大房改力度,转变人们对住宅实物分配的依赖观念,落实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使住房社会化、商品化。房地产经济的增长方式正在由速度

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正在由单纯的投资拉动向投资和消费的双向拉动转变;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机制正在由主要靠行政措施和政策调控向市场机制和自身调节转变。

其次,根据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及居民的消费水平,为达到消化存量、盘活资金、促进发展的目的,必须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增强有效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流通和活跃。

参考文献:

[1]龚卿,陈碧琼.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J].经济师,2006,(11).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支柱产业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及其所具备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

上一篇: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下一篇: 班主任交流发言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