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09 15:12:16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篇(1)

(二)内容摘要:合理的区域物流规划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认为,区域物流规划应以现代物流理论、增长极理论、协同理论、系统理论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在综合本区域和外部环境基础上,确定本区域物流发展定位、功能定位、物流设施的总体布局、政策措施规划等内容。

关键词:区域物流规划理论规划方法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物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因此,如何减少物流距离、缩短物流时间、降低物流费用、协调区域物流节点关系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2006年3月正式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现代物流的发展纳入到国家总体规划纲要之中。当前,我国各地物流园区规划如火如荼,但是,由于物流规划尚属探索阶段以及各地政府不考虑区域总体协调发展的要求,各自为政,盲目进行物流中心、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的建设,重复建设,导致许多物流园区徒有其名而未发挥其经济功能或无法招商引资运营物流项目。本文从区域物流规划理论及步骤入手,以期对确定物流园区规划的相关定位和具体内容有所参考。

区域物流规划的理论基础

区域物流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知识。冯耕中认为,区域物流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整个物流体系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它以国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指导,以区域物流系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等为依据,考虑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交通运输、仓储等物质要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统一安排交通运输、仓储等设施,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从冯耕中的区域物流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物流规划就是在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协同理论、系统理论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分析区域物流发展现状、预测物流需求、确定发展思路、建设物流运输设施网络、运作设施网络建设及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和制定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建设等内容。

(三)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提出。他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协同理论主要包括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该理论认为区域物流协同效应(即整体性)是由区域物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就好。它要求在区域物流规划中消除物流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的因素,减少整个系统内耗使各子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让整个系统处于有序状态。协同理论认为序参量是区域物流发展的主导因素,只要在规划过程中审时度势,创造条件,通过控制系统外部参量和加强内部协同,强化和凸现我们所期望的序参量,就能使物流系统有序、稳定地运行。

(四)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物流系统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的大系统,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时空上及资源利用方面的联系,也存在总的目标、总的费用以及总的运行结果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实现物流系统总体目标。因此在区域物流规划中必须做好物流的线路结构规划、节点结构的规划、产品流程网络规划、物流信息网络的规划,必须做好不同层次物流系统体系规划,构建多层次多元网络体系的物流系统,使区域物流发挥其整体最优效果。

区域物流规划的步骤

区域物流规划就是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的目的,在综合本区域和外部环境基础上,确定本区域物流发展定位、功能定位、物流设施的总体布局、规模及服务水平、政策措施规划等方面的定位问题。本文认为区域物流规划应该按如图1所示的路线进行规划。

(一)区域物流发展定位

首先,发展定位应主要解决本区域内有无必要进行物流建设、建立怎样类型的物流园区及如何经营等问题。区域物流规划首先解决在本区域内有无必要规划物流建设问题,它决定了该区域未来物流发展方向以及物流经营效率的高低等。规划者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政策、总体经济环境、本区域经济状况、现有物流技术、本区域人口规模、临近区域的物流布局、本区域现有物流规模及技术水平、本区域物流需求规模等因素分析,比较本区域与临近区域的物流优劣势,本着成本与收益分析原则,决定本区域内是否有必要进行物流建设。

其次,考虑在该区域内应该建立怎样类型的物流园区。区域经济环境的不同要求建设与之相应的物流园区。如果考虑物流服务地域及本区域及属于位置,可以把本区域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为国际性物流园区、全国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或城市物流园区。如果仅考虑其所服务的对象,可以建立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为商业零售业服务的物流园区或面向全社会的社会型物流园区。如果考虑物流园区应具有的功能,可以建立仓储型物流园区或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包括港口物流园区、路口岸物流园区及为区域物流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综合物流园区)。区域物流园区类型的确定影响着物流功能规划及布局规划。

最后,发展定位还要解决区域物流经营类型问题,即解决区域物流运作模式问题。物流园区的运营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交通、土地、工商、物价、税务等多个政府部门,其投资庞大、投资回收期相对比较长,因此有效运营可以使区域物流产生效益及快速回收投资。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经营模式是日本的物流团地和德国的货运中心。日本物流团地模式主要是政府先规划过物流用地,将基地内的地块分别以生地的价格出售给不同类型的物流协会,这些协会再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内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建造物流设施和经营,政府不参与物流园区的日常管理。德国货运中心模式主要为政府规划物流用地,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物流中心,把场地出租给物流企业,入住的物流企业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依据自身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库房、堆场、车间,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辅助设施,即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与私人共同参与)模式。我国区域物流经营模式可以借鉴日本及德国模式。

(二)区域物流功能定位

规划是指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选择的解决手段,还包括目标的选定,即政策的拟定等。区域物流功能定位就是在满足本区域内物流客户一定满意度前提下确定物流运输网络规划、物流运作设施规划、信息网络规划及政策措施体系建设等内容。

1.用地规划。区域物流的服务功能特性决定了它大都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好、用地充足的地方。运输和仓储是物流的核心,物流活动必须依赖各种运输方式及仓储条件所具有的安全性、高效性、便利和低成本等特点,组成有效的物流环境系统,及时准确、低成本地将商品送达客户。因此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的选址应尽可能选择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使节点与运输网络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节点的经济合理性,比如地价区位、劳动力条件、消费群体分布、商品流向及流量、服务水平要求等。同时应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可能物流量大小、物流园内各个功能区的活动关系、作业空间关系等,按适度超前原则规划好物流园区用地规模。需要提出的是,用地规划还应考虑规划的区域物流类型,如服务于产品生产的物流中心,用地规划应考虑成本最小,不仅考虑运输成本,还要考虑对于生产有着重要作用的其它因素,比如原材料地的分布、劳动力条件等;服务于商业的物流中心应考虑给定服务水平(主要是指一定的服务时间)物流中心可覆盖的客户数量最大化;货物中转型的物流中心应考虑用地规划以运输费用最小化为原则。

2.物流运输网络规划。由于区域内可以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和由不同运输方式组合而成的联运方式的货物分担模式,并由此产生与之相应的物流网络分配模式,因此需要构建满足一定客户满意度下的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级别运输系统构成多层次的、多元的物流运输网络体系,保证港口、机场、公路、铁路、内河等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实现全程物流运输的无缝衔接。区域物流运输网络规划主要指对区域内的机场、港口、国道、省道、高速路、区域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现物流通道畅通无阻。

3.物流运作设施规划。物流作业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为载体进行运作,因此需要对物流服务场所进行有效规划。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物流要素,优化配置物流资源,形成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相协调、与物流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运作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即在一定区域内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物流服务设施等作业场所进行有效规划,使之形成以大型区域物流园区、枢纽物流中心为神经中枢,城市配送中心为末端神经节点,彼此有机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多元的物流运作设施网络体系。

4.信息网络规划。信息是区域物流系统中各组织相互协同的手段,往往对区域物流的运作发挥着引导和优化作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信息流的本质在于对物流需求、库存、运输、风险防范、合作关系、顾客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及分析,并在区域成员间进行共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就是构筑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良好的物流市场信息交换环境,构成区域信息共享体制,高效协调处理和利用各种物流信息,实现现代物流的目标。

5.政策措施体系建设。区域物流发展离不开地方政策扶持,区域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是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应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强物流政策的宏观指导,制定物流发展促进政策措施、物流活动规制政策措施,出台综合性政策措施、交通运输政策措施和物流相关专项政策措施,发挥资源配置职能引导物流产业发展,扶持重点物流企业,为现代物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三)物流园区规划布局

物流园区布局应与其内的物流量、园区功能定位、功能构成及交通组织等要素相互协调。一般而言,基本功能齐全的物流园区的最小用地规模为7公顷,配送型的物流园区用地相对较小,而货运型物流园区用地规模较大。国外进行物流园区规划往往按照每10000吨/天作业量的占地规划为30-100公顷进行计算用地量,因此对园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可参照相关经验值进行推算,如流通加工区的面积一般占物流园区的10%-17%,配送中心的作业面积按0.15-0.2吨/m2、仓储中心的作业面积按0.7-1.2吨/m2进行折算。现代物流园区不是单一物流功能的场所,而是诸多功能的聚合地,园区由此可划为交通运输、仓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物流服务小区域,因此基本现实与未来发展需要相一致,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功能并由此决定园区布局。

此外,还应该根据外部的交通途径以确定各功能区的布局。物流园区的交通途径主要解决货物流通及内部交通问题。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外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途径决定园区内的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区的布局,使之与外部运输系统相互衔接,并以最小成本实现运作。

(四)物流园区的建设及评估

合理规划后需要对物流园区进行开发建设,包括建设时序安排、开发项目筹划及开发建设。但是在开发建设及物流园区投入运作过程中,都应基于戴明的PDCA模式、依照费用效益分析法或环境评价结合的分析方法等对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内容摘要:合理的区域物流规划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认为,区域物流规划应以现代物流理论、增长极理论、协同理论、系统理论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在综合本区域和外部环境基础上,确定本区域物流发展定位、功能定位、物流设施的总体布局、政策措施规划等内容。

关键词:区域物流规划理论规划方法

区域规划篇(2)

一、历史经济区域概念的产生

经济区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所决定,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商品流通是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件。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导致经济和人文现象的差异同样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决定了我国经济区格局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同样存在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差异,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不同社会产业的地域分工,这种产业分工和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由于经济开发不足,生产力低下,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商品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区域间商品市场体系没有形成,经济区的边界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大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金属工具的用于生产,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具有本地特色产品的产业兴起,除了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以将多余的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并从中获利,于是形成一定规模商品交换和贸易,产业的区域分工初步形成,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指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或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相互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转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区域分工已经客观存在,经济区域的概念在当时人们观念里也有所反映。例如《尚书·禹贡》中以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献以及交通道路划分的九州,不仅是一种综合的地理区划,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区划;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一次将汉朝全境分为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四大产业区,汉成帝时刘向的《域分》、朱赣的《风俗》,《隋书·地理志》各州后序,《宋史·地理志》各路后序,虽然都是以“物产风俗”划分的人文风俗区,实际上也是经济地域差异引起的人文地域差异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经济的地域差异在人们的观念里已经存在了。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明显,商品贸易频繁,经济区域的特征更为显著,这在区域差异比较大的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南朝以来以至唐宋延及明清时期的所谓“三吴”、“江南”、“两浙”、“荆湖”等等已不仅是政区名称,更贴切的是经济区域的名称。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根据浙江省内不同自然、经济条件分为若干亚区,其云:“浙十一郡惟湖最富,盖嘉、湖泽国,商贾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蚕,是每年两有秋也”;“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宁波齿繁,常取足于台,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皆以风漂过海,故台、温闭籴,则宁、福二地遂告急矣。”这就是说,在浙江省内还分为若干经济亚区,各经济亚区间的商品交换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明清时代大体上各省自成一大经济区,而省内又按自然条件分为若干亚区,这种亚区又可能跨省而成,如所谓“江南”即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而言,虽然对“江南”范围的界定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太八府一州为江南经济区(注: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有人认为应该是苏、松、常、杭、嘉、湖。(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不论怎样,“江南”一地作为一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差异更为明显,经济区的存在更为明确,经济区的等级、层次更为繁复。对此进行研究,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整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二、历史经济区域形成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在我国人类社会早期,地域、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至少在黄河流域古代社会的早期,原始农业、畜养、采集、狩猎同时并存。我们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中都可以看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古代社会早期,华夏地区以及周边草原森林地区产业中兼有原始农业、畜养和狩猎的痕迹。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发展,狩猎经济向畜养、游牧经济发展,标志着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进步,以后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畜养的部落与地区和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的部落与地区。这种选择和变化,很大程度决定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如春秋战国以后,北方草原区形成畜牧区,东部季风区形成农耕区,东北高寒区还停留在采集狩猎阶段等等,由此形成的这种经济区本质上也就是自然-经济区;这种经济区之间的物产互补和交流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①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差异上的互通有无是很频繁的,不可或缺的;从自春秋战国至汉代初年,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农耕区内部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书·食货志》说:“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就是说汉代初年,商品贸易在社会上还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不同产业区域之间商品贸易是经济区形成的必要条件。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汉族以外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民族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民族经济的特点,如北部蒙古高原上袤广绵亘的草原哺育了游牧民族,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深谷密林决定了采集和狩猎成为当地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东北高寒森林地带原始民族必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后随着民族活动的频繁,生产活动变化,如游牧民族所到之处,往往将畜牧业带至该地,而汉民族所到之处,无不垦地种植。因此民族经济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特色;而这种民族区域经济间的互通贸易,很早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历史时期。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市籴一》:“互市者,自汉初与南越通关市,其后匈奴和亲亦通市,后汉与乌桓、北单于、鲜卑交易。后魏之宅中夏,亦与南陲立互市。隋唐之际,常交戎夷通其贸易,开元定令载其条目,后唐复通北戎互市,此外,高丽、回鹘、黑水诸国,亦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民族区域之间的贸易,也是反映不同经济区的一个方面。其三,由于我国很早就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全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发展不同产业门类提供了条件,同时出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也就是中央政权对地方经济管理上的需要,尤其是当地方政权特别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时,有过多的干预,于是经济区的划分和调整往往与政治形势和政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原先在统一政权的同一经济区,分裂后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区。行政区和经济区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区往往包含自然

、民族、政治三方面的特色。我国历史上早期的经济的区域差异,可按自然条件分为农耕、游牧、渔猎三大经济区。这三大区实际也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采集狩猎民族的活动区。汉文帝给匈奴单于书云:“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注:《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这就是自然区、民族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合一的反映。

在这三大区中,从自然、人口、资源、文化各种条件而言,东亚季风区的农耕区都占主要地位。这里人口最多,几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资源最丰富多样,生产力最先进,最早进入文明社会。因此这里最早出现经济的区域差异,其先决条件是农耕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社会,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事适应本区自然条件的其他产业,以其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首先就是经济作物商品化,也形成经济区之间贸易的主要内容。例如《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秦汉时代时“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获;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各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种经济作物的区域差异才能初步形成经济的区域性。其中又可以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分为若干亚区,各经济亚区因其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在全国的地位也不同。以后,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流通的加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不仅经济区边界会发生调整,同时也会引起经济区在全国地位的升降。无论大区和亚区的经济区域调整、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就是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引起经济区的调整,例如蒙古高原上一次巨大风暴、寒流,使生存在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形成游牧区的南扩;黄河一次重大改道,就可能引起河北、河南经济区的调整,一次大规模的洪涝干旱灾害引起环境变化和人口迁移,就可能引起一些经济区地位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地位的上升。二是政治格局变化引起的经济区调整,如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造成一些经济区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的兴起,如关中地区自两汉末年战争的破坏,其经济地位明显衰落;南北政局分裂时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裂界线和以长江为南北分裂界线,经济区的格局就不同。又如首都所在地的确定和转移都可能引起经济区的变化。这在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里,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这种变化是很显然的。三是人口和民族迁移活动引起的经济区格局的变化,如农业民族的北移和游牧民族的南进,农耕民族向西南、东北地区的扩展,就可能引起经济区划的变化。秦汉时内地人口的移向北边,“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徒”(注:《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标点本。),必然引起高原地区草原的农耕化,反之,魏晋时期匈奴入居中原,自然会将原有的耕地辟为牧地。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我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南迁,对南方地区社会经济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四是产业分工的细化,如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的显露,手工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如宋代以后长江以南地区蚕桑、植棉、茶叶业、矿冶业和造纸、瓷器业等其他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原料和产品生产地的分离,商品市场网络的形成,从而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和细化。经济区之间分工和差异主要表现为商品交换贸易,早期的交换和贸易主要在大区间进行,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分工的细化,同一大经济区内经济亚区间的商品贸易量也会增加,于是中心城市和交通路线的布局也随之变化,最后引起经济区格局的变化。

我国古代不同经济区,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曾作文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即每个时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或几个基本经济区,是这个王朝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基本经济区衰落时,这个王朝也由此衰落。而新王朝的崛起必需寻找新的基本经济区。(注: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12页。)由于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冀文在具体论述上尚有可商榷处,但其基本观点是可取的。从这个问题上剖析进去,我们将发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区及其演变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对今天全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现有经济区域的改造和规划。

三、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划分的几条原则

我国历史时期划分经济区有些什么标准呢?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在海外学术界,则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显然,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后一种意见比较恰当。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又由斯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施氏的理论主要着眼于水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可简述为‘地域即河川流域’说。斯氏则在重视水路交通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地文地域’说发展为‘地文-生态地域’说。我们认为施氏、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即:我们所划的经济区域,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念?)。换言之,得到历史的承认。鉴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分。在确定其合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首先,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换言之,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来;而在其内部,不仅应有大体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而且最后还属同一水系,使其内部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其次,这个地区在人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认真读了李伯重先生的论文,认为他将他所定的标准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划分作为一个经济区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标准是否适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有经济区呢?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需要补充一下,施氏的经济区域理论是从他研究历史上城市体系角度出发的,他在《中国历史结构》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上大经济区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每一大区经济都是在某一自然地理大区中形成并完全被包容其中,这种自然地理大区是依流域盆地而划分的。”二是这些区域的核心区,都处于河谷中的低地,中国传统社会里,以农业生产为主,而核心区的可耕地自然条件最好,交通运输最为便利,成为交通枢纽。因此核心区比边缘区商品化程度更高。每一区的中心城市都兴起于核心区,并以不同层次,不同核心区构成不同层次的城市网络。于是在“每一个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中,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亦即彼此来往频繁而集中的城市群,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很多,但大都局限在区域内。”三是大区经济应看成为复合的体系,内部是有差异的、相互依存、一体化的,尽管这些特征在边缘地区较核心地区松散。(注: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施氏的理论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例如任何一大经济区是有其核心区和边缘区,但核心区是否必然是该大区的河谷低地,则未必然,应视某一特定时代的其他人文因素而定。此外,认为一大经济区内部是有差异的复合体的观点也是可信的。斯波先生在施氏的理论上加入了生态系统作为考察的依据,即将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作为参照模式,比施氏理论又较为全面。但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在时代上偏重于宋代以后,地域上偏重于江南。这种模式是否适合整个历史时期,是否适合全国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以往关于经济区域划分的种种理论有其正确的部分,也有其不全面的缺陷。首先,单单强调自然区域的条件,可能会给予人们一种误解,似乎历史上的经济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时期除了黄河下游河道迁徙以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那末是不是可以认为二三千年来我国经济区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显然是不能的。其次,我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势力曾互有进退,同一自然生态区如鄂尔多斯高原,当游牧民族占有时,则成为畜牧区,这就可能与其北面的河套平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当农耕民族占有时,往往变成农耕区或至少是半农半牧区,则可能与其南面的陕北高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可见民族活动对经济区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三,历史上经济区有过不小的变化,当经济开发不足,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经济区的地域比较大,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距离较远。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可能存在于一个大经济区内;当经济开发充分,农业、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产业分工细化,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时,经济区就可能划小,原先一个大经济区就可能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如两汉时期的“江南”经济区与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区地域就不同。其四,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相当长时期的政治分裂局面,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在不同的政权统治下,就可能分属不同的经济区。如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在宋辽时曾分别属于两个政权,因此河北平原或山西高原在宋辽时就不可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区。由此可见,划分经济区除了重要的自然生态条件外,人文因素还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古代划分经济区域应该有那些标准呢?我们认为自然生态的相对一致性、完整性无疑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历史时期人文环境的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时期经济活动差异又很大,所以不同时期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劳动分工的地域差异,即本区与他区在主要产业上的差异性,从大处而言,如农耕区、畜牧区、渔猎采集区和农牧交错、狩猎采集混合经济区等等;从小处而言,农耕地区内又可分若干亚区,如水稻作物区、干旱作物区、经济作物区等等。二是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基本上还是处在自给自足封闭式的小农社会,某一地区的基本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依靠他区的供应。因此各经济区在主要产业分工的前提下,还有其他产业辅助,以使其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地区,如关中地区固然是一个农作区,然“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物之类,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②足也。又有jīng@③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注:《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巴蜀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注:《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清代江南苏、松、太、常、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当无异议,其农作有稻、棉、桑三种作物相对集中,鱼盐之产也很丰富,同时又是棉、丝纺织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当为一经济区,水稻为其主要农作,但其经济作物专业化十分突出,果树、甘蔗、荔枝、香蕉等热带水果以及基塘养鱼,成为农村主要产业,清代中期以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冀、鲁、豫)除了粮食作物(麦、豆、高粱)外,还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枣梨、药材、酿酒产业。因此产业的综合性也是古代经济区的特色之一。三是在大产业分

工前提下,还有产业的专业化方向,如农业区中有水稻产区、旱作产区、渔业区、经济作物产区、矿业区,经济作物区中有蚕桑区、植棉区的差异等等的专门化,以此专业化产品得与他区进行交换与贸易。《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nán@④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chī@⑤@⑥,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揭示了各地区特定产业及其互相间的物资交流,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四是经济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即全区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和以此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网络和交通网络。《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至也。”《盐铁论·通有》:“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概言之,划分经济区域应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中心城市四条标准。

四、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关系

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这在中国历史上事例很多,如汉代的长沙国,元代的陕西、湖广、江西行省划分,明代的南京划分等等。经济区则是根据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已见上述,不再赘述。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三者是出发点不同的三类地理区划。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一书中说:“经济地理与行政地理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联系十分密切。行政地理的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须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注: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这种处理方法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当然,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这一点似无需赘述。同样,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行政区的要素,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常常要控制和干涉经济活动,使经济区服从于行政区,尤其是宋代以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地方行政长官为了加强税收、协调地方经济、用行政手段支配社会经济部门的管理,如在同一政区内发展同类经济,统一施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以及颁布适应地方条件的经济政策等等,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协调起来。所以明清时期经济区与行政区大致吻合。正如杨国桢在《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划分和研究架构的探索》一文中说:“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的调整和行政区域的变动是并行不悖的。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可以借用行政区域的划分系统。比如说,我们可以行政县、乡、村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基层单位,而把行省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地方单位。”(注:《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页。)但这只能是在基本属于同一自然经济的结构条件下,凡行政区与自然区违背的情况下,经济区就未必与行政区合一,如明清环太湖流域的

苏、松、常、太、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就不受江苏、浙江两省的限制。施坚雅也说:“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事实上,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很接近的。”(《中国历史结构》)可见虽然明清以来,经济区与行政区比较一致,但当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

自然区的变化是缓慢的,有时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行政区的变化则为常见,历史上一次改朝换代,往往会引来行政区的一次大变动,有时一个朝代内前后也有大变化,如汉、唐。但经济区则不一定因行政区的变动而变动,如明、清。经济区的发展有其继续性、稳定性的一面,它不是随着政权更递、行政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地域分工的演变而演变。这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地域分工有了新的调整,商品贸易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经济区的出现将是必然的结果。

五、研究历史经济区形成发展变化的意义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我国由于地域广大,自然差异明显,各经济区的形成、发展的特点都是不同的。《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一书中指出:“为谋求国民经济在全国各地能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为编制全国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为进行国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按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进行经济区的划分。目的是指明各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主要矛盾和解决途径。根据经济区是经济生产分工的地域单元的特点,在划分时要注意把经济发展与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与合理的经济联系相结合,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经济中心城市与其经济辐射所及的地区相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改善环境质量相结合,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和相应的行政区相结合。”(注:《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我们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区形成和演变的目的:一是了解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就总体而言基本上是一个自给性封建小农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整个历史时期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几经起伏的过程,这在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很能看出其痕迹。二是了解各经济区形成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及其产业特点,分析各经济区兴衰、演变的过程及其内在因素和规律。三是揭示历史上不同经济区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的自然和经济基础,以及有关人文信息的经济背景。四是由于经济区有继承性和稳定性,研究历史时期各经济区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对今天经济区的划分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纟右去

@②原字“印”去一

@③原字左禾右亢

区域规划篇(3)

一、规划先行体现了区域科学发展的要求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央高度集权,让位于适度的地方分权,使地区经济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活力。然而,地区主体及利益的多元化,也导致区域开发的盲目性、无序性,有些开发已超出了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危及到发展的可持续性。区域规划将成为引领我国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成为国家战略布局和区域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

2009年获批的部级区域规划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开发条件和潜力,确定能够体现区域经济特色的战略目标定位,并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作出统一的、合理的部署和谋划。有的规划区域特色更显著,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都明显地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

二、加快区域开发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2009年是我国经济遭遇的极其困难的一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其中在产业方面,相继制定了钢铁、石化、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而在区域方面,则密集地批复实施10余个重点区域的发展规划和区域性应对危机的举措。由于这些重点区域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加快其开发步伐,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还能够通过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带动更大区域的发展,减弱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比如,对西部地区出台了《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定了《进一步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批复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些政策措施针对性强,既立足眼前,又着眼长远,对于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任务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初步统计显示,2009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投资增速不仅高于全国,也远远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三、从跨省区到省区内部,培育不同层次增长极

以往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从空间尺度上通常都是涉及两个以上省份的区域,即跨省区规划。2009年获批的部级区域规划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重要变化,许多规划的空间尺度都在一个省区之内,如江苏沿海经济带规划仅包括江苏省南通到连云港的一片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包括辽宁省以大连为中心的沿海6个城市的范围;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主要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长吉图先导区”;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是以福建省为主体、以两岸合作为重点的区域性规划;横琴岛总体规划是广东珠海联结澳门的一个岛屿开发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是专门针对海南省开发开放的规划。这种空间尺度的缩小,一方面表明这些特定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具有从国家层面来考虑支持其发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这些特定区域的规划也是为了培育“次增长极”,解决特定区域的发展问题,从而促进各区域之间及其内部的协调发展。

四、由上至下到上下互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部级区域规划以往主要是由中央有关部门提出并组织研究制定,涉及的地方要配合规划制定工作。而目前这些所谓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并不完全是由中央部门提出来的,而是地方主动提出并获得中央部门的认可。这种程序上的变化反映出一些地方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需要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强烈愿望。同时,通过上下互动出台的这些区域规划,不仅使得地方更加明确发展的目标方向,指导其科学发展,而且中央部门也负有监督规划实施的责任。

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部级区域规划必须立足于国家整体战略

所谓部级区域规划,主要是指由国家批复实施的区域性规划(也包括旨在促进特定区域发展的国家政策措施)。它与各地区自己制定的区域性规划的不同点,主要在于规划的目标定位等内容不单是从本地区考虑,规划的实施可以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要有国家相关部门监督。因此,这种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必须立足于国家整体战略,着眼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特别是对特定区域的支持性政策宜审慎权衡,支持的力度、范围和相应工具的运用,要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区域政策的基本原则,避免政策倾斜的随意性和政策普适性造成的政策效应弱化。

二、区域规划要真正能够引导各主体一致行动

制定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统一规划促进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分工合作,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但现实情形是,以往区域规划获得批准后,区域内各经济主体纷纷抢抓机遇,谋划各自的发展,甚至各主体之间为争取外部投资者落户不惜竞相让利竞争。结果,区域规划获批不仅没有对各地开发提供正确指导,反而成为新一轮无序开发建设的开始。有鉴于此,必须把区域规划的权威性提上议事日程,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区域规划在编制、实施、监管等各环节有法律约束力,对随意违反规划的行为予以制裁,使之真正成为区域内各主体一体化的行动指南。

三、规划实施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

随着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配置已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划范围,但目前的行政区经济依然主导并限制着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配置。广义上讲,区域规划本身就是一种区域协调、区域合作的机制,但实际上规划协调的作用十分有限。由各行政区建立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如省市长联席会),在协调区域行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组织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对于涉及区域发展重大利益问题也难协调。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实出发,由上一级政府部门设立有权威的协调性机构,相对来说效果会更好。这也是我一直主张设立“国家区域政策委员会”的原因之一,它可以不是职能机构(也可以赋予一定的资源掌控权,如运作“区域发展基金”),而是国务院下属的议事性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部级区域规划,出台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协调跨省区利益关系。因此,今后要把如何建立更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尽快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

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趋势

一、沿海经济带走向“俱乐部趋同”,作为“国家队”的整体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从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迄今已逾30个年头,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头羊。但沿海地区内部发展也很不平衡,不仅总体上表现为“南强北弱”,而且强省内部也有欠发达的地区(如广东北部山区和东西两翼,江苏的苏北,山东的鲁西南)。通过若干沿海经济带规划掀起的新一轮沿海经济再造,处于沿海的后发展地区将加快开发,奋起直追。“十二五”或更长一个时期,沿海经济重心将逐步由南向北适度转移,各省区内部逐步走向相对平衡,走向“俱乐部趋同”,沿海经济带将日趋完善,整体实力更强。

二、大城市圈主导区域资源配置,区域经济进入“动车组时代”

城市经济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集约、高效的空间组织形式。发展城市经济圈的主旨就是要优化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形成经济合力和内聚力,增强国土空间的综合承载能力。大城市圈通过“极化”和“扩散”两大效应,调动、控制和管理区域资源,使之得到不断优化,并带动更大区域的发展。未来除了沿海三大都市圈外,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圈(群、带)如成渝城市圈、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都将进入活跃发展期,城市圈内部一体化进程加快,形成多极化的、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增长极。各区域都有自己的增长引擎,改变了少数火车头牵引的旧时代,形成众多动力牵引的“动车组”,这将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再一次“提速”。

三、“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产业资本将替代劳动力成为要素流动的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主要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表现在区域上,就是大规模的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输出,这样既解决了沿海快速发展的用工短缺问题,又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是,这种大规模“移民就业”(把劳动力转移到有就业岗位的地方)也带来诸多问题,如造成全国交通运力紧张,输入地公共设施负荷加重及社会成本加大,输出地人力资源流失发展条件恶化。未来这种格局将会逐步扭转,通过对中西部地区新产业的培育和引导东部产业转移,将较大地增加中西部就业规模,形成“移业就民”(把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富余的地方)的新模式。这种模式转换不仅会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东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民族地区经济的战略地位跃升,跨越式发展将成为民族地区主旋律

区域规划篇(4)

随着国务院批复《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特色区域发展规划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

而据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等渠道了解到,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从地方到中央,有一系列的重拳规划在紧锣密鼓地编制,有些年内就会出台,这对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有相当支持力度。

其中,8月9日,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巡视员王树年透露,《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规划提出,把东北东部的对外开放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加以规划,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发挥毗邻俄朝的地缘优势,以东北东部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契机,促进区域的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以沿线重点城市为基础,以丹东港为依托,建设东北地区新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东北区域开放规划纲要,“能促进区域内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地区间城市的合作而提高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对东北区域概念形成一定利好,老工业基地将获强大动力。” 平安证券投资顾问彭军说。

东北区域规划仅仅是区域规划的一个缩影,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正在编制或等待出台的重头规划至少是两位数。

其中,《中原经济区规划》、《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等成为东南西北中全国几大区域规划的“典型代表”。

战略新兴产业备受钟情

需要指出的是,在让人感觉有些纷繁的众多规划中,将区域规划与产业规划相结合,侧重战略新兴产业,走高端路线的规划,市场关注度尤为火爆。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东部、东北、西北、西南、中部,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特点,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就是一例,目标就是走产业高端。”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有资源优势的区域,其产业特点非常突出。

记者注意到,海南省刚刚批复出台的《海南省热带作物产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明确表示,要紧紧围绕做强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做精国家热带水果基地、做大国家热带花卉基地三大主攻方向开展工作。

再者,国家发改委正在调研编制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也是剑走高端,规划的定位是引领全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怎么走。

区域规划篇(5)

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的规划,主要是依据区域内地理状况、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健康需求等客观指标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总量,并将这些机构合理科学地布局在本区域内。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呈县乡村三级网络,相对较为合理,关键是机构的内涵建设亟待提高。农村卫生资源的匮乏主要体现在机构的规模、设备、人才上,而不是机构的数量上,所以在做本区域卫生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将人才、设备、规模的发展向农村医疗机构倾斜,以改变目前卫生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和城乡医疗卫生差别较大的状况。

城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由于历史原因相对较为混乱,主要表现为级别层次不明显,举办主体多元化,布局不合理,人才设备相对过剩等等,针对这种局面,必须经过区域卫生规划的强制手段加以调整和规范,首先是要在城市规划建立健全级别层次明确的城市三级医疗保健机构,即: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人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三级医院,既方便居民就医,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又形成合理有序的医疗服务市场体系,从而根本上解决乱办医、乱竞争的无序状况;其次要统筹规划区域内不同所有制、不同产权、不同举办主体的医疗机构,真正实现全行业管理,特别是民营医疗机构的设立要依据当地的医疗保健需求,决不可沽名钓誉,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而盲目扩大本区域内的卫生资源。对企业举办的医疗机构要纳入当地整体卫生规划,并逐步实现从企业中剥离,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现状,实现企业医院的并轨,与社会医院同等竞争与发展。对国家举办的医疗机构要依据本区域居民的需求,依照城市三级医疗保健网的格局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应大胆地实施“关、停、并、转、迁”,如确有必要,也可进行扩建,以彻底改变目前城市医疗机构低层次重复建设、经营状况不佳、无序竞争、乱收费导致看病贵的现状。其三,针对省会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大型医疗设备过多的现状,可以借鉴教育系统的做法,将部分带有省级名称的医疗机构在省会外城市举办。这样的规划,可极大地解决省会城市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使卫生资源合理地分布在基层。

2 区域大型医疗设备布局规划

由于近年来认识上的混乱,导致了医疗卫生市场化状况,并形成医疗卫生市场竞争局面,出现了企业医院与地方医院竞争、民营医院与国营医院竞争、大医院与小医院竞争,而且出现了卫生系统内部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这些竞争有时表现相当激烈,其手段除了改善服务、环境外,更多的是拼设备,竞相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些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费大多来源于职工集资、贷款、借款、商家投放等模式,以致于形成了为尽快回收投资而过度使用大型设备,给患者乱检查,极大地增加了患者医疗费用支出,形成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区域卫生规划必须对区域内大型医疗设备的品种进行规定,对大型设备的配置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无论是民营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企业医疗机构都必须实行大型医疗设备准入制。要依据本区域居民的需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大型设备的现有数量和布局进行科学规划配置。对现有大型设备的布局状况,有条件、有可能的要尽量重新规划布局,采取收购、合资、股份、合作等方式,使这些大型设备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3 区域专科专病建设规划

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同时,要对关乎本区域优势医疗卫生资源进行规划,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重点专科专病建设进行规划,这样才能形成医疗服务的有序合理竞争,形成本区域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

一般来讲,一个市县区域有一所综合医疗机构即可,其他医疗机构尽可能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做为区域卫生规划,要引导区域内医疗机构朝着专科、专病的方向发展,对区域内的医疗机构依据其自身的优势、传统优势、地域疾病谱特点、行业特点来规划专科专病的方向,形成区域内医疗机构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局面。区域专科专病建设规划之初要经过科学论证,一旦确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障。区域内的医疗机构要遵从区域专科专病建设规划进行发展,在设备、人才配备上予以倾斜,必要时卫生行政部门可采取包括设备配置、人才调动、资金补助等行政调节手段来协助规划的落实。

4 区域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规划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从大的来讲分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城市医疗卫生体系。这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制度下形成的,随着城乡二元经济制度弱化,城乡医疗卫生体系也应该逐步融合。所以,当前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在尊重目前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前提下,应重点做好本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的规划。

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建设规划,是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代表地方政府所做的规划,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虽然国家近年来对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有明确的要求,但做为本区域的卫生规划,要针对区域地理、人文、经济、疾病谱等情况,对本区域的疾病与控制体系建设在数量、网络布局、重点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如传染病防治机构与网络建设,精神病防治机构与网络建设,妇幼保健机构与网络建设,慢性病防治网络建设,健康教育机构与网络建设等,都要在机构数量、网络布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

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实质上就是医疗机构布局规划。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规划,主要是针对区域内可能出现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置的体系,他包括传染病防治、重大灾害安全事故医疗救护、食品卫生安全等体系建设,属于预案性规划,具体内容可体现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中,但形式上必须有明确的规划,便于实施。

5 区域健康保障规划

区域卫生规划是区域政府制订实施的,不是卫生行政部门单独所能完成。故此,区域卫生规划应体现区域政府为发展卫生事业、保障居民健康而实施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经费保障措施。

区域规划篇(6)

区域物流规划的程序

制定区域物流规划可遵循以下技术路线:首先对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的辐射区域以及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运用现状分析、实证分析和需求分析的方法,确定区域物流规划的目标。然后将区域物流规划目标的定性描述与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定量预测相结合,运用系统优化理论和方法,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中,理顺物流与区域各相关产业的关系,从政府、市场与需求、基础设施、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技术与网络的角度通盘考虑物流的布局,制定出包括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政策平台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具体规划方案。最后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向有关单位反复征求意见和进行专家论证的方法,检讨方案的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完善总体规划,并形成最终规划方案。

区域物流规划方法

区域物流的产业环境定性分析

区域物流发展的环境分析是制定区域物流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区域物流的产业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内部环境,即区域物流的体系环境,它包括交通运输环境、商业环境、仓储环境、物流企业环境等;另一方面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即区域物流的市场环境,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等。以SWOT分析为工具,对区域物流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定性分析。

区域物流的市场需求量定量分析

通过调查区域的产业分布和未来的投资项目,定量分析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量。这种需求量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实物量方面,可以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物流中的货运量进行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弹性分析和定量预测;二是在价值量方面,可以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和物流在第三产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为政府对区域物流产业的科学定位提供决策依据。

区域物流规划的内容

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

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由“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构成。其中,物流枢纽城市是指在区域经济中有突出的经济地位、交通优势、信息网络与技术条件、物流量大、物流企业较为集中、有枢纽地位的中心城市。物流园区是指由多家物流企业或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在区域内有突出地位的社会化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可分为四类:转运型物流园区,是指可实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转换的物流园区;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是指以大规模的仓库群为基础、以存储配送为主要功能的物流园区;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是指具备部分加工功能、实现了厂商产品到客户转换衔接的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是指同时具有以上功能的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是指在某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综合功能的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可主要依托港口、交通枢纽、开发区和商贸市场等进行建设。

在综合考虑区域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程度、辐射集聚效应、交通运输条件及与周边区域相互关系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使其不仅能满足区域经济内部活动的物流需求,而且还能满足区域对外经济活动的物流要求,以形成能提供高效物流服务的网络体系。同时,根据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空间布局,围绕区域的产业优势,按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三方面优先次序,重点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的功能(基本功能、增值服务功能、配套服务功能)进行定位。

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首先是基础设施类,包括机场、铁路、道路、航路及管道网络、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站场、停车场、港口与码头等。其次是设备类,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内部的各种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自动化作业设备、流通加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再次是标准类,包括物流术语标准、托盘标准、包装标准、卡车标准、集装箱标准、货架标准、商品编码标准、商品质量标准、表格与单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仓库标准、作业标准等。需要注意的是,构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过程,是一个在现有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的过程,所要解决的是既有资源对物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其主要作用之一是要增强现有各类基础设施之间的兼容性和协同性,追求系统的最优。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物流信息平台是要解决各种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以及各类信息通道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包括4层体系结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物流信息交换系统、物流电子交易系统和物流信息标准化系统。其中,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其他三个系统提供信息支持。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涉及企业间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牵涉到多个物流枢纽、环节、企业、政府部门。在物流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是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的,物流信息平台必须实现大跨度的信息实时传输、远程数据访问、数据分布处理等功能。在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中,必须处理好新信息平台和原有各种信息系统间的交互,统一标准和规范,对已有的功能单一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应充分考虑物流信息平台与其他相关行业的接口,保证平台的成长性和增容性,例如将政府办公的部分系统融入物流信息平台,为客户直接提供网上电子政务服务,减少传统业务流程中政府审核过程造成的信息延迟和滞后的影响;尽量使用模块化设计,使平台各分割部分有相对独立性和较强的移植能力,使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要求选择、搭配、扩充各模块并深度开发。区域物流政策平台规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涉及计划、经贸、财政、规划、工商、税务、城建、交通、铁道、航空、海关、公安和城管等十几个部门。由于经济体制原因,物流业的管理处于多元的管理状态,行政管理体制把横向的经济联系纵向切断。随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一体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物流政策平台建设就是在政府意志及物流规划下,制定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法规。具体包括:物流法规、市场管理(准入、运作、监管)、项目规划、协同制度、行业政策、行业标准、技术支持、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交通管理政策和人才政策等。这种管理一体化并不是要求物流业的管理归于某一政府部门或重新成立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而是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理顺。物流政策平台规划的目标是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切实保障现代物流系统发展目标的实现。

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

货主物流企业规划选择区域内一些特大型工业企业及支柱产业中的重要企业进行企业物流规划。主要目的是提高这些企业在采购、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效率,建立企业完整的供应链组织,并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鼓励大型企业的物流系统开展社会物流服务。物流-[飞诺网]

物流基础设施企业规划选择一些重要的物流园区(中心),进行综合的企业物流规划工作。规划的目的是建设市场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物流基础服务运营商。

物流信息技术企业规划选择一批有信息网络基础、软件开发能力和配送资源的电子商务性质的企业,并将政府公共信息资源授权给这些企业进行整体开发,同时制定特别政策,鼓励物流信息技术企业进行商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系统建设。

物流装备制造企业规划选择一批有完善装备体系、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扩展力的企业,开展新型物流装备的开发。

第三方物流企业规划选择一批现有的运输、仓储、货代、外贸、批发等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促进其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运作,并在此基础上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网络化水平较高的大型骨干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区域物流规划中注意事项

明确区域物流规划的定位

区域物流规划的定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物流环境,加大商品的辐射范围,提高工商企业的物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将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三是利用本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物流枢纽。要做好物流规划,首先要明确规划的目的,并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资源条件,确定物流规划的方向。

结合区域经济水平和特点总体规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整理)和经济发展特征,这是因为现代物流业是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会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要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作支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物流业的市场主要来自于当地工商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如果只强调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物流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同时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该区域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的支持,因此区域物流的规划必须考虑该区域的区位特点及其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与区域城市整体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相衔接

区域物流规划往往涉及到物流节点和通道的重新布局和建设问题,这与区域内城市整体规划密切相关,二者必须紧密衔接、相互结合。同时,物流作为一种服务,必须考虑其服务对象的需求。因此区域物流规划要考虑作为其服务对象的区域内各个产业的发展要求,即各个产业规划中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内容和规模。

突出政府的指导、协调和推进作用

区域规划篇(7)

1、简洁:月度规划是一线管理人员每个月都要进行的一项常规工作,是用来总结和规划区域月度工作并进行上下级沟通的必备工具,简洁是首要原则,所以以表单为主要格式的规划是一种最佳选择;

2、清晰:月度规划是为了很好地总结上月工作和规划下月工作,清晰是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必须能清晰地总结工作成败得失、必须清晰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清晰地提出可执行的行动方案;

3、有效:月度规划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完成月度销售目标而定的,所以相关工作规划一定必须是所有相关人员能有效执行的,否则就不能有效指导一线员工完成目标。

二、规划模块及规划说明:

月度区域销售规划有3大模块、6张表格构成具体如下:数据分析(销售数据分析、组织绩效分析、渠道网络覆盖分析、促销成果及费用投入分析、客户生意分析)、工作规划(组织调整规划、渠道覆盖规划、促销推广规划)、执行计划(月度重点工作规划及工作执行甘特图)。

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清晰地知道区域市场在业务人员完成情况、人员绩效数据、品项销量、客户销量变动、区域新品增长、渠道覆盖变化、分销网络布建、促销销量变化、费用投入效率等方面的数据变化,找出问题所在,为清晰制定改善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工作规划模块: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调整、渠道覆盖、产品推广、费用投入、促销方案等作出清晰的规划,使区域销售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执行计划:为了有效执行所作的规划,以时间为顺序的工作执行安排和相应的追踪管理规范,是有效执行的必要前提。

整套表格简单易用,但又奥妙其中,对区域经理高效掌握市场信息有极大帮助,持续认真使用配合每月在市场一线的身体力行,将极大提升区域经理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如再配合对营销理论的系统学习和运用,区域市场的良性提升将不是神话,这无论是对企业的良性营销还是对销售人员持续成长都有极大地助力。关键在于:认真使用、持续坚持!

三、表单操作要点:

表一:区域客户销售分析表

表格用途:表一是通过对区域中各城市客户本年度分月的目标达成情况的持续累计分析,并根据客户累计完成情况对其进行客户分级,便于对客户进行不同方式的管理,当然也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区域中存在问题的城市、客户,可以很方便地制定区域经理下月的重点行程安排;

填写要点:持续每月填写,组织人员及城市客户排序务必和“表四”保持一致,方便对照查看客户别品项信息;务必对客户依据其重要性进行分级:“”代表优质客户,每月完成任务,市场网络覆盖持续优化;“”代表一般客户,完成任务情况一般,需特别辅导;“”代表差评客户,需酌情进行渠道调整或更换。

表二:区域市场销售品项分销分析表

表格用途:依据所销售品项按月的销售数据变化可看出所有销售规格型号在区域中不同客户类型中的分销情况,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品类型号的分销情况和销量占比规模,发现品类型号增长点,为后续制定区域品类型号推广方案提供可靠地数据支撑;

填写要点:规格型号按品类进行划分排列,可根据品类情况进行小计;客户可按产品渠道特性进行渠道分类,这样可看出产品在不同渠道中的分销情况;空格中可用打钩方式,也可填入销量件数;本表每月做一次,持续分析将受益颇丰。

表三:区域组织绩效变化分析表

表格用途:本表用于持续分析区域销售组织每个人的绩效变化情况,为区域组织设置及调整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填写要点:持续每月填写,组织人员、城市客户排列顺序务必和“表四”保持一致,便于相互对照参考,人均绩效计算以当月实际完成业绩计。

表四:区域经销商覆盖及目标规划表

表格用途:本表用于实际表述区域经销商覆盖情况,城市名以地级市为单位,行政区划以市辖区及下辖县市为单位,客户如分渠道覆盖,还可在县市级中再加入一行表述不同渠道,覆盖及分销目标、品项目标以当月规划目标为准填入即可;通过本表可一目了然地看到区域客户覆盖情况,同时对分销网络布建情况也能清晰了解,对照“表二”可对某品项实际的覆盖情况了然于心;

填写要点:本表持续每月填写,每月对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逐步使自己的规划和实际趋于一致,对提升区域经理对市场客户的掌控有极大裨益。

表五:区域促销成果分析及规划表

表格用途:本表用于分析每月促销活动的执行情况及对下月促销资源的分配进行规划;持续分析将极大提升区域经理的资源投入规划水平;

填写要点:持续每月填写,务必认真评估执行情况。

表六:月度重点工作规划执行表

区域规划篇(8)

关键词:

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探究

一、引言

旅游业作为中国的新型产业已经逐步提高,如今一些地区的旅游业成为了发展经济的主要来源。旅游业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而且也优化了中国社会人民的基本素质。当前旅游业的竞争激烈,中国面临着市场与竞争的双重压力,所以如今的区域旅游市场形成了营销规划不完善、理论基础不准确等要素。

二、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中面临的问题目前,中国区域旅游市场营销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营销理念的陈旧思想。在区域旅游市场中,开发者没有分清促销与营销的概念,没有考虑到旅游者的实际情况,形成错误的营销理念。所以为了区域旅游的长远发展,就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营销体系。从长远的发展目标上看,很多管理者和经营者并没有对市场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他们只是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如今中国的区域旅游越来越多,当然,受欢迎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有的地区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特色旅游形象,不仅在地域、形象上没有改善,在文化特色的发展上也没有更好的改善。加之需求者对旅游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区域旅游的管理人员素质也越来越低[1]。由于中国的市场营销规划不够完善,致使许多旅游市场的服务水平下降,区域旅游市场模式的严重缺失。

(二)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中面临的挑战区域旅游市场在营销中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主要表现在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旅游业的竞争以及市场营销理念的转变。从旅游者的消费观念上看,近几年,人们追求具有个性的旅游景点,他们在选择旅游地点上更加理性。这样就加剧了旅游业之间的竞争力,所以为了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充分发挥市场营销理念的转变。注重消费者在旅游项目上的转变,进而改变旅游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使区域旅游的发展与市场相吻合,以提升旅游业之间的竞争力。

三、规划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战略

(一)规划营销战略基础规划营销战略基础作为旅游营销战略的主体,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改善。确定发展方向,制定长远的目标是规划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的主要任务,主要是确定他的市场情况。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旅游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对旅游地的营销计划进行设计改造。然后确立营销任务,根据旅游地点,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使旅游地点能够在一定时间提升它在旅游业中的地位。进而制定营销目标,根据了解到的营销方向制定任务,控制旅游地的形象、把握旅游销售的利润指标,从而使营销目标更具体化[2]。最后选择营销战略,最主要的是对旅游地和旅游产品的策划,旅游市场主要的利润来源是景点变化和特色产品的变化。所以协调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以及人为因素的营销理念,进而实现市场营销战略的调整。

(二)规划市场营销策略组合规划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组合,要依赖很多方面的改变。比如:旅游产品、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关系营销以及服务营销从旅游产品上看,随着季节性的变化,制定不同的策略。旅游产品受周期的影响,对于刚兴起的旅游区域进行价格产品促销方式;对于正在兴起的旅游地,就要改进产品的质量,增加新功能;对于已经成熟的旅游区域,考虑到市场的竞争优势,就要加大促销产品的力度;对于即将要衰退的旅游景点,由于获取的利润低,需要放弃产品的推广,加大旅游区域的改建工作。而且受旅游品牌与新产品的影响,有效的提高了产业的文化价值。在价格策略上,它是产生效益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市场类型的不断变化,景区门票和产品的价格在不影响成本的方式上进行调整。对于分销策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发挥多种的营销策略,以获取旅游市场上的进步。关系营销主要是提升旅游者的数量。服务营销则主要是对旅游景区的印象作为友好的评价。

(三)规划营销总费用的预算进行市场的营销预算,根据企业营销的管理能力以及营销目标的发展状况制定相适应的营销费用。根据旅游地的自身情况,随着销售费用的变化对营销的总费用量力支出。由于受旅游季节与旅游地的发展周期不同,对促销费用的支出做出相应的比例水平[3]。在激烈的旅游业发展上,规划营销预算还要与竞争对手的预算相同,这样不仅避免促销上引起的战争,也保证了预算在长期实践下的合理性。

(四)规划近期的市场营销计划营销计划是旅游业日常的销售方式,保证有规律的营销计划,实现独有的特色文化。首先,根据市场上的营销规划设立营销方案,主要是设计旅游产品的不同,然后为确定目标市场选择适合的营销方法。由于前期的营销计划已经落实,在安排中远期预算上,就不要给予太确定的目标,因为促销费用一般都是以粗略的预算进行分配的。所以在营销组合战略中,把握旅游市场和目的地的促销方式,规划具体的发展目标的行为策略,从而为完成旅游的营销活动做准备。

(五)区域旅游形象规划开展区域旅游,在制定旅游发展目标之后,需要根据自身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优势明确旅游形象。首先需要确立整体的区域形象,然后与区域中的旅游形象相互结合,制定中心城市形象,最终刻画产品形象。这样的从总体上形象定位,再到特色产品上形象定位,能够将旅游产品的形象更加具体的展现出来。例如,以栾川区域旅游形象规划为例,栾川该地山川秀美,自然风景美不胜收,因此在进行形象规划时,将其定位为“生产绿色和健康的世外山水”,这形象定位是栾川区域的远期形象目标,也是区域的整体形象。接下来,从旅游产品的总体形象上看,以其区域城市经济发展为根基,面向河南省以及其周边的休闲区域以及度假市场,将栾川的旅游形象定位为养生景区,这是该地区的近期形象规划。从更加近一点的程度上分析,栾川的旅游形象可以定义为整个城市的中心形象,包含了休闲、度假等旅游功能,形象描述为“山水园林城市、最佳度假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当旅游区域的主体形象规划好之后,可以将该区域中的特殊景点作为该地的形象。景区内的主要形象有:老君山———老子归隐地,养生文化苑;九龙山温泉———中原第一泉;龙峪湾———天然大氧吧,自然大空调;通过对旅游区域进行形象规划之后,单凭其中一项景点就能够让游客认识到该区域的景观特色。

四、结论

区域旅游市场旅游规划是发展旅游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成功的旅游景点离不开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所以在区域旅游的市场营销规划模式中,应当掌握市场的环境变化中寻找机遇,然后建立旅游市场的信息平台并提出相适应的营销计划,在促销上不断创新选择。随着时展的进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形势在不断变化,旅游规划者对旅游业的市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所以,完善中国旅游市场的营销规划,使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为世界的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樊欣.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区域规划篇(9)

2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的核心和基础是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在区域农业规划中要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等与土地这一空间资源结合起来考虑,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土地资源的一个重要属性是不可移动性,而这一属性正是维护区域土地资源空间结构平衡的出发点。区域农业规划中关于土地资源空间配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护耕地,维护粮食安全.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维护区域土地资源的空间结构平衡,同时,土地在空间、时间上的合理配置可以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城镇体系的不断完善,实现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完美结合。在某特定行政区域内,土地的自然供给是由土地的空间范围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数量相对稳定,并缺乏弹性:在土地自然供给基础上,通过土地开发活动或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空间,形成土地的经济供给,具有一定的弹性。但这种经济供给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其受行政区划控制,因此,区域农业发展要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着眼区域和城乡统筹,打破行政界线,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将重点产业、基础设施以及重点项目等与土地利用规划紧密结合,通过科学的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发展。城乡要素流动的诱导因素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综合系统,其中最直接因子是各要素对利润的追求。另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也是比较重要的诱导因子。在目前农村大部分要素收益率低于城市的现实下,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和强化服务,降低要素进入的成本和门槛,吸引城市要素和国家、同际资源的进入。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改善要素流动的质量,即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农村发展稀缺的资本、技术、信息和管理,流出相对丰裕的普通劳动力和农产品,在要素流动中实现城乡双赢的结果。因此,区域农业的空间布局规划必须从增强农业和农村地区吸引要素的诱导因素和改善要素流动的质量出发,构建城市与乡村联系的连接点、网络或区域,这些点、网络或区域为城乡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和组合构建平台,使生产要素发挥其最大作用.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讲,区域农业空间布局规划主要可以包括以下4种空问布局模式。

2.1DESAKoTA模式

20世纪90年代,麦基在研究亚洲的许多核心城市边缘及其间的交通走廊地带时发现,这种“城市与乡村界限逐渐模糊,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紧密联系,城市用地与乡村用地相互混杂的”空间形态代表了一种特殊的城市化类型,他称之为“DESAKOTA”模式,“DESA”指村庄.“KOTA”指城市[61。这是一种独特的城乡联系模式,一般在大城市之间交通走廊地带的农村地区所发生.以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增长为特征,商品和人流等要素相互作用十分强烈。在这种模式下城乡是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选择以供应城市的鲜活农产品生产为主,突出农业的景观、生态屏障以及观光、科普和文化传承等功能;产业布局体现城乡的融合,形成兼具城市和农村优势的田园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的引力,摈弃一般城市和农村惯有的斥力,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要素互动、资源共享,既有效汇集城市的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又拥有乡村相对充足的资源、良好的生态、深厚的人文底蕴、惬意舒适的旅游等,形成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综合协调的田园城市,既充满着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也富有农村的优美田园风光。

2.2网络化模式

21世纪后,关于城乡间的“联系”和“流”的城乡相互作用理论也发展起来。道格拉斯从城乡相互依赖角度提出了区域网络发展模型,认为“网络”概念是基于许多聚落的簇群,每一个都有它自已的特征和地方化的内部关联.而不是努力为一个巨大的地区选定单个的大城市作为综合性中心。他还认为乡村的结构变化和发展通过一系列“流”与城市的功能和作用相联系,包括人、生产、商品、资金和信息等5种“流”,每一种“流”体现出不同的空间联系模式和多样的利益趋向特点。为确保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流”必须导向一种“城乡联系的良性循环”。城乡空间关联水平是城乡要素能否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的直接决定因素,城乡经济和社会文化联系是城乡互动发展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以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为依托,打造农业产业带或旅游观光带,通过节点的建设汇聚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产业选择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主.体现产业的规模性和集约化;实现城市资源与乡村资源的互动交融。

2.3现代农业园区化模式

斯多尔和泰勒认为合理的城乡关系,必须是建立在人们基本要求得到满足基础上,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应是农村发展,要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将自上而下的发展政策与来自最下层居民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结合起来。现代农业园化模式以乡村区域为中心.选择有产业基础和位优势的地域建立现代农业同区,通过园区的集聚效应主动吸纳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同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这种园区可以是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农业产业园区,也可以是以高科技引进和示范为基础农业科技园区,还可以是结合当地人文旅游资源的多功能型观光农业同区,以及延长农业产业链的农产品加T园和农业物流同等。

2.4专业镇模式

朗迪勒里、费孝通等㈣均认为,小城镇承担了城市与农村持续联系的任务。是城乡联系的节点。具体表现在,一是小城镇将乡村产业与城市产业联系起来,形成一条投入产出链条.克服了乡村产业与城市产业之间因经济活动内容、产品、规模、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无法连接的困难,使乡村与城市的经济保持紧密的联系。二是小城镇是城市资源要素向外扩散的通道,它将城市与农村两种互不相干、封闭的经济体连接起来。弗里德曼提出农业城镇发展模式.主张建立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城乡联系。区域农业规划中促进城乡统筹的专业镇发展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中,根据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以镇域为范围,选择具有较好资源禀赋的镇发展某种农业产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运作形成生产、加工、流通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条,吸引城乡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3配套体系

区域规划篇(10)

近年来,国家把区域规划工作提上了十分重要的议程。不但加强了对区域规划的调查研究,而且还在为区域规划试点工作做准备,并且明确提出在编制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把区域规划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X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农业方面。

“十一五”期间,是X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运行质量效果最好的时期之一。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种植业稳定增长;特色农业大见成效。

到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1914.16万元,种植业总产值达到15239.2万元,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226.7万元;林业总产值达到4956.6万元,渔业总产值达到12.1万元。种粮面积从2005年的41.1万亩增加到2009年的4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5万吨。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逐步形成了葡萄、苹果、核桃、花椒、长山药、小杂粮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域,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工业方面。

X县是典型的资源型县,煤炭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有煤矿200余座,近年来通过关闭压减,兼并重组,到2008年压减到93座,2009年减少到29座,煤炭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煤炭工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已形成G煤炭加工工业园区、P综合工业园区、Z建材工业园区,以煤炭、焦炭、电力、煤化工、建材行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能源、水、矿产和土地等战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初步形成重点突出、全面推进、齐抓共管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三)城镇化发展方面

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H、T、G、C、P五个重点镇和一个集镇为重点,沿河、沿路(309国道、209国道)、沿边(县域周边地区)为轴线,全面提速城乡建设,形成了“一个中心,六个重点,三条轴线”的城镇空间布局。

(四)其他方面。

目前X县的交通网络已具规模,全县通车公路里程达到1103.59公里,内河航道全长16.42公里,1处港口。立足于本地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管理、旅游宣传促销、旅游群体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县域旅游业由萌芽状态阶段向复苏发展阶段的转变,形成了具有乡宁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

二、乡宁县区域发展遇到的困境

从总体上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山西省正在努力推进资源经济转型发展,全市正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对于本区来说也是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需要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增收依旧困难。

受自然条件限制,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随着煤、焦等资源型产业化快递发展和整合发展,耕地、水、植被等资源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污染,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受耕地资源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低而不稳,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性改变。同时,基层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培训力度不够,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较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二)产业结构仍然偏重,转型发展成本增加。

目前X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仍然是煤炭、焦化、建材、洗煤等重工业,其中煤炭工业最重,2010年对全县生产总值的贡献达到70%,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煤炭、焦化、建材、洗煤等重工业生产设备专业性强,改行转产较为困难。这种特点大大增加了转型发展的成本和难度。

(三)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环境保护任务繁重。

煤炭工业发展,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塌陷、水源涵养功能退化,严重制约乡宁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治理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

(四)地处内陆山区,招商引资困难。

X县位于山西南部山区,不沿边,不靠海,远离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加上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偏高,对外资外商的吸引力明显不如平川县市,更不能与中心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目前招商引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区位上的不利条件要求乡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付出更多努力和更高的成本。

(五)生产装备大有好转,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煤炭工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煤炭工业的高风险性。经过整改,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无法从根本上客服。生产安全依然是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

三、结论

未来X县区域规划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和遵循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打破二元结构,进行制度创新,加强城镇规划管理,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注重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努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本区区域发展推进的速度和质量更趋合理,城市体系不断完善。

注释:

1.本文中的地名均做了匿名化处理。

2.本文所用数据全部来源于X县政府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 孙浩康.新形势下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上一篇: 广场文化论文 下一篇: 工程师申报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