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6 11:41:03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1)

在教学中,给学生各方面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和经验,能形象化的东西尽可能形象化。直接促进孩子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能让孩子的逻辑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同时有利于精神思维全面健康的发展。针对这些,我十分重视课文的导入。导入的方式多样,有听歌、猜谜语、讲故事和设悬念等。面对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使课文的导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在教学《山爷爷》一课时,我先故作神秘:“今天老师邀请到了一位客人,猜猜它是谁?”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课堂在瞬间被激活,孩子们纷纷举手猜测。此时,我再利用课件展示逼真图画,一位慈祥、伟岸的山爷爷出现在大家面前。“山爷爷要带我们进行一次登山比赛,比比1234大组的小朋友谁在课堂上表现得最好就最先把红旗插上属于它们的那个顶峰。”无疑,低年级的孩子是最喜欢竞赛的,面对如此有趣味有意思的大组登山比赛,还有哪个孩子不被驱动,不被兴奋的呢?开课时的情景营造,为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二、引导发现,在自主中识字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在识字教学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成功者。在《山爷爷》一课中,有不少的生字读音难以掌握,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自已去发现,自已去强化。“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新伙伴,在这其中你认为哪个是最难读好的,教教大家。”孩子是最渴望扮演老师这一角色的,课堂中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孩子自主参与到识字活动中去,能巧妙地变被动消极的学习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我的话音刚落,大家的兴致异常高涨,你一言我一语,从中提取了难读易错的翘声音字、前鼻音字,甚至还发现了“植、织、淋、烈、袍、眯”这一组字形字音与字义上有一定相同特点的形声字。

汉字只有通过识记最终才能真正被掌握。俗话说“授之以鱼,只供他餐;授之以渔,终生受益。”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记字方法的传授与点拨,让学生在逐步掌握中形成独立的识字本领。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充分表现、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在《山爷爷》生字教学中,我启发孩子:“想与汉字娃娃交朋友,光会读还不行,能记住它的样子,下次碰到面儿才能叫出它的名字来。看看,这些汉字中,哪个最难记,动脑筋选一种方法教大家记住它。”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生马上举手:“我用‘加一加’的方法教大家记‘件’,‘人’加‘牛’就是‘件’”。话音刚落,另一生接着说:“我用‘比一比’的方法教大家区别“植”和“织”,木字旁与树木有关,是植树的“植”,绞丝旁与毛巾有关,是织毛衣的“织”。瞧,孩子的能力是不能低估的,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智慧的火花再次迸发出它独有的美丽。

三、图文结合,在朗读中感悟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一年级语文教材采用彩色版面编排,并配制了若干情景图与语境图,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画图,以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这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等能力。《山爷爷》一课,文中配了两幅插图,文中是这样写的第一幅图:“山爷爷,年纪老,岩石多,树木少,大雨淋,烈日烤,山爷爷,受不了。”图画更是形象,通过山爷爷那沧桑的样子以及愁眉苦脸的面容可以形象地看出山爷爷那备受间煎熬的难受心情。充分表现了山爷爷没被绿化之前的样子。“你植树,我种草,织一件,绿长袍,山爷爷穿了眯眯笑。”课文插图中,山爷爷变了样,山上长满了绿树,山爷爷仿佛穿上了一件绿长袍,鸟儿在山爷爷的周围欢快的飞来飞去,我们可以看出山爷爷那开心的笑容。教学中,我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两幅图画,再启发他们合理想象:两种状态下山爷爷的心情是怎样的?它会开口说些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引领孩子步步走进文本,用心体会,唤起心灵的共鸣,最后再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加以表达升华,融情融景,在朗读中明白环保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该堂课的设计与实践中均有诸多不足。

一、 教学内容过多过繁,落实性不够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2)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乐于参与的学习方式。在教《有趣的游戏》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做图中的三个游戏,每做完一个游戏,我都让学生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做的。先说游戏规则,再说我们是怎么做的,最后说说自己的心情。要求说话有礼貌,交谈中要点突出,尽量做到简洁、明白。这一节课我们是在操场上进行的,孩子的兴致较高,我又利用一节课让学生说一说其他游戏,倡导学生在课下做一做。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3)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状况: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懵了,不知道如何回答。久而久之,学生产生倦怠心理,做了懵懵懂懂的听众。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表达的热情。

1.课堂提问要有指向性

漫无目的、信口开河式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大忌。比如,小学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的教学,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难以理解的,更别说概括课文内容了。在设计时,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他们为什么喜欢荷叶?然后引导学生用“荷叶是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的句式表达。这样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表达要求,规范了语言,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2.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教学语文第三册《黄山奇石》时,老师一开始就设置悬念:“石头是普普通通的东西,可黄山的石头却很神奇,你们想知道这些石头到底神奇在哪里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老师调动起来了,在随后的图文结合中,想象并描述“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样子。在整个课堂,学生围绕着老师提出的趣味性问题展开交流、描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提问要有利于思维发展

教师提问时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问题是不是有意义,不要无疑而问,应让提问具有启发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教师可摒弃一问一答式的提问,将细碎的小问题浓缩为一个大问题:文章围绕植物妈妈写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的方法?学生在一个大问题的统领下,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锻炼了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由此看来,“赋予空间式”的提问,对学生思维的活跃、语言表达的丰富,效果是很好的。

4.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质疑也是一种表达,在质疑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如教《司马光》一文的第三自然段之前,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有什么看不懂的。学生提问:孩子是怎么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么样?是谁救了他?是怎样救的?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更有解决的兴趣,从而带着问题读书、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二、利用课文插图,提供素材

看图说话、写话是学生语言表达训练的重要手段。它内容统一、目的性强、针对性强,便于教师进行明确、细致的指导,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和掌握,能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打下扎实的基础。

1.按序观察

观察是语言表达的前提。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具有盲目性的特点,往往随心所欲,杂乱无章。因此,在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之前,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全面、有顺序地观察图画。按对象的不同,观察顺序可以分为由近及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整体到部分等。比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从近到远、从下到上的顺序观察:近处有高粱、苹果树、梨树,远处有稻田,天空中有大雁。接着,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说一说,并按顺序连起来说具体。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有序性、条理性,让学生视之有序,言之有序。

2.关注细节

低年级学生观察的精确度不高,他们观察事物不细心、不全面,常常笼统、模糊,不能表述细节。经常引导学生精细地观察图画,可以发展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思维的准确性,也能为具体表达和描写奠定基础。

《纸船和风筝》一课写松鼠和小熊收到对方的礼物时都乐坏了。文中的插图把它们乐坏了的样子描绘得淋漓尽致。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聚焦小动物的表情和动作,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它们乐坏了,并利用句式引导学生说具体:“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它的眉毛____________,眼睛____________。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它的嘴巴____________,尾巴____________。”

这里,突出一个“细”字,从一个词到几句话,训练学生由概括到具体,由粗放到细致,逐步提高学生观察的精确性和语言的丰富性。

3.联系生活

儿童对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所熟知的生活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旦触及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引导学生把图画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是指导学生看图说(写)话的极佳手段。

在《看雪》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这一课的插图恰好描绘了小朋友们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活动,回忆以前是怎么玩的,当时的心情怎样。对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连起来说一说。

将看图说话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训练了学生由此及彼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的表达变得更丰富和充满个性。

4.展开想象

指导看图说话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联系图意,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加工再创造。比如教学《爷爷和小树》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裳时会对小树说些什么?小树会怎么回答?夏天,爷爷在树荫下乘凉,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爷爷又会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爷爷说:‘____________。’小树说:‘____________。’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小树对爷爷说:‘_____________。’爷爷对小树说:‘_____________。’”

看图引导学生想象,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说话水平都大有裨益。

5.看图讲故事

一、二年级的教材,安排了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如《雪孩子》《酸的和甜的》等。在教完这一类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看着插图自己讲故事。学生既可以利用课文,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创造,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三、抓课文空白点,拓展空间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4)

爷爷和我坐在大槐树下,轻摇着蒲扇,在这个美好宁静的夏夜开始讲述自己的童年。

“小时候,我们都很顽皮,最爱干的事就是上树掏鸟窝。小时候,我很顽皮,最爱干的事就是上树掏鸟窝。运气好的话,摸到几个鸟蛋,偷偷的用烂泥包好扔到灶膛里烧烧,那滋味,满脑门子都香的不行。比现在的鹌鹑蛋好多了。那时候,这老槐树还年轻,连树干上都是满刺,也只有这样的树上,摸到鸟蛋的可能性才最大。”我好奇了,那些没有刺的树上鸟儿不是也做窝吗?

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于是就问爷爷。谁料爷爷刚听完这个问题,就重重的叹了口气:“那些光滑的树上鸟窝早就被人掏走啦!只剩下那些浑身长满刺的树上有鸟窝了,因为有刺,所以就很难爬上去,但是没有办法!!吃饭问题总要解决啊!只好不顾一切的爬树,往往还未掏到鸟窝就已经被刺划了不少血口了。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唯一的选择只有硬着头皮,咬咬牙坚持下去吧!”

“爷爷,那个时候人都吃不饱吗?我们学的历史上说中国地大物博,各种粮食和资源应有尽有,怎么不对吗?”我奇怪的问。

爷爷说:“我小的时候,国家很贫穷,物资很匮乏。买粮食要用粮票,买肉要用肉票,买布要用布票,买煤要用煤票……买任何东西都要用计划票,如果买东西没有票给再多的钱也买不到,而且还是限量供应,并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我好奇的问爷爷:“那是不是在您那个时候也像爸爸妈妈现在一样每月都发工资?”

爷爷眯着眼,摇着头说道:“在我们那个年代啊!生活很贫困,我们是农民,在农村是靠挣工分,然后再根据你的工分来发粮食和计划票,不同的是要到年底才能跟你结算,所以买东西处处都要算计着。”

“爷爷,照这样说工分是越多越好,那你们是不是很小的时候也帮大人做事啦?”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工分当然越多越好啦,不过挣工分是成年人的事,我们小孩子只能是帮父母做一些辅的事,如:打猪草、放牛或者烧火做饭。不像你们现在衣食无忧,什么事都不用你们做。”

听到这里,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红着脸问:“爷爷,那你们上学吗?”

爷爷手中蒲扇摇摆的幅度渐渐慢了下来:“解放前,父母是将孩子送到私塾先生家里去读书,当时我们的课程也就是先生教教认字和算术,相当于你们现在的语文还有数学,那个年代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只上了五年学。不像你们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一直要读到大学,甚至更高的学位。”

“你们那时候没有别的课了么?列如音乐、体育、生物?”我瞪大眼睛。

“没有了,当时没有条件学那些东西。不像现在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爷爷慈祥的摸摸我的头。

“爷爷,除了帮家里干活和去上私塾,您一定也有属于自己的悠闲时光吧?你们都玩些什么呢?”我被爷爷这么一说变得不好意思起来,连忙又将话题转向了玩。

听到这个问题,爷爷的目光不禁变得柔和起来:“我们那个时候玩的可多啦!因为是在农村所以小孩子都会聚在一起滚铁环,看谁滚得又快又好,那些铁环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因为买不起玩具,只好亲自动手啦!太阳毒花花的时候,我们还会上树捉知了,不用多大功夫就可以捉到许多,用清水煮煮,撒点盐,香得很,连口水都油腻腻的,它还是好多人家办喜事时桌上唯一的荤菜呢!可以算是当时流行的饭后零食吧!当身上被汗搞得粘糊糊时,直接往河里一跳。以前的河水清澈见底,不像现在受到污染。在洗澡的时候还可以乘机逮小虾或者就地取材用铁叉捉鱼当然逮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就可以美餐一顿了。日子过得倒也充实滋润。”

相比而言,我的童年充满了爸爸妈妈的疼爱,是他们的掌上明珠,我们拥有爷爷那个时候无法拥有的物质享受。这相比而言,我幸运得多,生活在如此昌盛,和平安定的祖国。

我与爷爷的童年相比说明了中国在不断成长着、发展着、努力着、创新着。

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精神文化也在提高,这一切都源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迅速,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当我们的社会不断前进,童年不再像老辈们那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辛酸与遗憾。

但愿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那在群星闪烁的夜空中绽放的烟花,虽然短暂,却像昙花一现,美好的令人在记忆长河中永远挥之不去……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5)

教学重点: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师生齐做儿歌《上下》

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往上爬,

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往下滑

太阳公公出来了,花儿也对我微微笑。

上,下,上,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两个物体比较上下位置关系:今天是森林里树爷爷的生日,小鸟和小兔一大早就来为树爷爷庆祝生日啦!同学们看,他们z在哪儿呢?(出示主题图)

是啊,小鸟和小兔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位置与顺序》中的“上下”。听了刚才两位小朋友的发言,树爷爷想提个建议:小朋友在说上下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课件点击强调)谁愿意再来用完整的语言试一试?

2、三个物体比较上下位置关系:

这时,小松鼠也赶来了,谁来说说小松鼠的位置?(课件出示小松鼠的出现)为什么你们一会儿说小松鼠在上面,一会儿又说小松鼠在下面呀?

小结:当我们要判断上下位置关系时,关键要弄清楚是和谁比,和谁比就以谁为标准。现在你能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三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吗?请大家试一试!

(设计思考:创设“给树爷爷过生日”这个环节,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生动的学习情境之中,由两个物体比较上下位置到三个物体之间的比较,这样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更有益于学生的接受。)

二、联系实际,亲身体验:

其实呀,在生活中用上下表示位置关系的地方有很多呢,比如说观察我们面部器官,鼻子、眼睛在什么的上面,在什么的下面呢?

(设计思考:在自己的身上找“上下”,学生的兴趣很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4页,看练一练的第一题,请你介绍一下书架里面物品的摆放位置。

提示:判断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弄清楚是和谁比,和谁比就以谁为标准。

(设计思考:巩固新知,不但使学生经历了运用方法的过程,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且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大家学得都很认真,老师现在想带大家到智慧岛上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吗?

1、请你分房子。动物园里建了一栋新楼房,准备分给小狗、小兔、小猫和大象,请你给它们分一分(动手贴动物头像),并用“上”、“下”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学生动手操作)

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生介绍)你考虑的真周到,我替小动物谢谢你了。

2、你知道宝物在哪个盒子里吗?

根据第一句话(宝物放在1号盒的下方),推测宝物可能在……

根据第二句话(宝物放在3号盒的上方),确定宝物就在……

3、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请同学们把三个小朋友的头像做成小卡片,实际动手操作,贴出她们所在楼层的位置,再说一说她们的上下位置关系。

4、欣赏图片,用上下位置描述。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技术集文本、图像、声音、色彩于一体,多功能地向学生提供多重刺激,以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形式呈现知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爷爷和小树》,“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为了使学生理解小树为什么会撑伞,我播放课件,让绿色的树叶一次次叠加,呈现出小树从小到大,树冠渐渐增大,树叶越来越密,以及身穿背心,手摇扇子,笑容满面的爷爷在树下悠闲乘凉的情景。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情境,直观地领悟到:小树茁壮成长,夏天它就像一把撑开的绿伞给爷爷遮阳。这是它对爷爷辛勤劳动的最好报答。因此,在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与文本、作者、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能把学生带入到充满奇幻色彩的语文学习天地中,让学生畅游其间,感受学习语言、体会语言、运用文字的快乐。

二、化抽象为形象,促进思维发展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抽象思维水平不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显示事情发展的整个过程,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语文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的桥梁。在教《小蝌蚪找妈妈》时,我课件展示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观看,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在蝌蚪身体不断变化的进程中,感知到了蝌蚪长成青蛙的全过程。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许多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存在差距的。现代教育技术能为学生铺路搭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视听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以图文为主,配以声音、动画等,它使学生通过视听结合收集信息,直观地学习课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观潮》一课的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由于学生没有观潮经历,单凭想象,感知是模糊的。于是我利用课件,直观地再现钱塘江大潮到来时那种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再到“万马奔腾”的景象。学生看着画面,听着潮声,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接着,我又让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感知潮来时的奔涌场面。这样,学生的头脑中便留下了深刻的潮来时的清晰画面。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地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7)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语文知识并不丰富,但是他们学习语文不是零起步,他们在幼儿园、影视节目中、家庭里已经学到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学不必从零开始,面面俱到地进行线性的递进式教学,而是应该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困难与问题,设计微型化的教学板块,重点突破,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一.形象识字板块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识字既重要又有难度,尤其是一些形近字,学生很难区分。“拔”和“拨”字就是如此,不管老师教了多少遍,学生一写又混了,“拔”、“拨”不分。怎么办?针对这一问题,我用形象识字法,先做两张幻灯片,一张是“拔萝卜”的图片,一张是“拨电话”的图片,并分别在图片上写上“拔萝卜”、“拨电话”的文字,放在一起,一边让学生观看,一边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先看“拔萝卜”的图片,看谁有什么发现,跟大家说说好吗?生1:“我发现图片中的萝卜很大!”师:“你根据什么说图片中的萝卜很大呢?”生2:“老师,我知道,一般的萝卜一个小朋友就能拔起来,图片中的萝卜却是两个小朋友在拔,说明这个萝卜的确很大。”师:“你真会观察!大家再看这个“拔”字是什么结构?”生3:“左右结构!”师:“不错,‘拔’字的确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说明萝卜是用手拔的,右边是一个‘友’字上加一点,说明一个小朋友的力量不够,还要加上一个小朋友,才能把萝卜拔起来。”生4:“对,人多力量大!”大家都笑了,觉得这位同学说得好!

师:“我们再看看“拨电话”的图片好吗?”生齐答:“好!”师:“谁有什么发现?”生2:“我觉得‘拨’跟‘拔’很像,也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提手旁,拨电话当然是用手拨,右边的“发”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家沉默了一会儿,生5:“我知道,拨电话就是要告诉对方什么,也就是把要说的话发送出去,所以用一个‘发’字。”师:“你真会分析!”同学们脸上也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从此,写“拔”、“拨”二字,同学们很少有人混淆不清的。

二.浸染朗读板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教学的目标。可在朗读中,很多学生通常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却很难做到。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感情没有调动起来,没有感情,怎么读得出感情呢?怎样指导学生朗读才会有感情呢?我的做法是浸染生情。尤其是学生对课文中的生活没有经历过的,更需要老师多方设法、细心浸染,经过一个精心设计的体验过程。学生才能渐渐步入文本的情感世界,沉醉其中而产生美好的感情。

例如,在教授《夏夜多美》这篇课文时,文章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把动物拟人化了,而且动作和对话描写也特别多,文本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学生却怎么也读不出来。面对这种情况,在一开始读课文的时候,我先引导同学们理解下面一段话里括号中字的意义:“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接着引导同学们根据对这些字的理解,一边做动作,一边闭上眼睛进入梦境,想象自己真幸福,有爸爸妈妈陪伴,有小伙伴关心帮助……突然梦中有哭声传来,你想知道怎么了,努力地睁开眼睛,想看看究竟谁在哭?原来是小蚂蚁伤心地哭了,它害怕回不了家了。怎么办?我去帮忙吧!但是小蚂蚁在水中离我太远够不着,正着急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啊!小蚂蚁遇到救兵了,我焦急的心情也变得快乐起来。

然后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读课文。这样,同学们通过想像体验的浸染,感情调动起来了,声音里带有同情、焦急、快乐的情绪,朗读自然就有感情了。

三.说写连动板块。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说”和“写”各作为一种静态的教学内容,专题开设说话和写作课,分开训练,这其实是导致写作低效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的方式是说写拉连动。这种方式是遵照叶圣陶的观点设计的,叶先生说,说话是用嘴写,写作是用笔写,强调的就是说写连动,怎么说就怎么写;因为它们都是表达。说写连动是一种以说导写的方式,素来都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更有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比较喜欢看课中插图,如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插图,他们就很喜欢。他们能一下子就说出图中的爷爷在干什么;对于周围的环境、还有图中的小女孩,同学们却没有说到,说明他们只注意观察主要对象,忽视了起衬托作用的次要对象。

这时我就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图中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夏天)

我又问:( )的夏天?

接着再问:我们应该按什么顺序观察这幅图呢?

生1:由上往下观察(教师出示幻灯片):

上:

( )的天空

( )的白云

( )的小鸟

下:

( )的大树

( )的爷爷

( )的小女孩

生2:从远到近观察(教师出示幻灯片):

远:( )的房子

近:( )的院子

然后问:如果我们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词,可以组成什么样的句子?

生1:爷爷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喝着凉茶)。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8)

着眼学生的发展,创造性地用活教材 珠海市拱北小学:周萍 只有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陶行知指出 “创造是每个人能做到又必须做到的事情”。“生命只有在创造中才有意义”。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只有在创造中才具有活力。 一、凭借教材,发掘教材创造性因素 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小学阶段的300篇左右的课文,都是创造性的“文”,每篇课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造的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创新的因素,凭借教材,开发学生的潜质。 例1《林海》教学片断: 师:作者说,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绿颜色来呢!现在我的眼前就有许多未来的画家,老师就请你们这些未来的画家们描绘一下大兴安岭的绿吧。 学生在老师充满信任的话语,饱含期待的眼神中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大兴安岭的绿有嫩绿、墨绿、青绿。 生:还有苹果绿、草绿、鲜绿。 生:还有些绿颜色从山脚至岭顶由浅入深,有的又由深到浅,简直太丰富了。 师:对,这是多么有层次的绿,多么动人的绿,多么令人心醉的绿呀。 生:像绿色的云朵,降临到祖国大地。 生:像绿色的海洋,所以老舍爷爷给课题叫“林海”。 师:看到这么多的绿,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生:看到这么多的绿颜色,我们的心情仿佛都变成了绿色的了。 师:好,就让我们怀着这绿色心情与老舍爷爷一道,走近这茫茫的原始森林吧。 在这里,学生思维独特,个性得到张扬,想象的潜能得到极大地发挥。 例2《鸟的天堂》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我们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有的(形状、姿态、颜色等)                   有的    有的 师:这个片断的最后是句号,现在你能将句号改成省略号,帮巴金爷爷补写下面的句子吗?  生:有的在梳理自己五彩的羽毛,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站在树梢歌唱…… 生:有的在洗脸,有的在互相抓痒痒,有的在与同伴窃窃私语…… …… 师:巴金看了你们这些小作家的创作,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那么究竟是省略号好还是巴金爷爷的句号好呢?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我认为两种符号都可以。 生:虽然巴金爷爷是个大作家,但是我个人认为这里用省略号比用句号更理想。因为鸟的天堂里鸟多得不可计数,早晨,百鸟醒来,大家都在为新的一天作准备,姿态万千,用句号就表示结束了,当然不够理想。 师:大家很善于动脑,很有见地。那么,究竟哪种方法好呢?老师给你们一条建议,我们一部分同学给巴金爷爷写一封信,亲自向巴金爷爷请教;又因为巴金正在病中,我们另一部分同学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的叔叔去封信讨教研讨一下。邮政编码等联系方法请同学们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自己解决。这就是我们同学近三天的一个研究性作业。 以上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提倡和激励学生寻求不同的答案,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批判性学习精神。 2.不用教师的阅读实践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鼓励发现,控制讲授。让学生自主探讨寻找答案。引导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3.延时判断。教师不急于判断。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收集信息,虚心请教,走出课堂,向广阔的生活要答案。 二、依托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1、以教材为媒介,进行课内外的沟通。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时空发生了重大变革。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材料。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 《桂林山水》一课,文中有一段这样精彩的描写: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课堂上我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师:同学们,珠海市一座全国著名的浪漫之城,它的美与桂林的美各具风格与魅力,请同学们周末到海边去走一走,用心地体验一下它的美,然后选用本课的句式或词语,写一段话。 生写道:这样的海倒映着这样的城,这样的城围绕着这样的海,再加上空中白云朵朵,情侣路边绿树红花,海上渔帆点点,让你感到像是步入人间仙境,真是“昔日小渔村,今日浪漫城”。 2、以教材为媒介,进行课内外的延伸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言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引导学生探讨: 圆明园要不要重修?说出自己的理由。珠海现在已经修建了“圆明新园”,你觉得这一举措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正反方展开辩论赛。 作为一名珠海的学生,有了对课文的理解,有亲临圆明新园的感受,无疑这一辩题一石激成千层浪,正反两方唇枪舌战士,势均力敌,好不过瘾,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而最终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老师并没有给出一个结论,而是请他们回家去采访自己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让他们去听听社会的意见,让学习不断向校外漫延。这样不仅使得课堂丰富多彩而博大,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愿学、会学、学好。最后大家意见仍然不一致。我就允许大家庭保留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关注珠海的旅游业,关注珠海的发展,长大为这座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规划出美好蓝图。这一教学法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启发了学生多角度去思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埋下了创造的种子。 教育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唯有实践,才有创造。 三、挖掘教材,精心设计练习 1、分层设计练习。 对于语文学科,同样的教材,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独特感受的也就不尽相同,我们的教学应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设计作业时应因人而异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潜能。 如《火烧云》一课,有位老师设计的一道填空题: 这里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极多。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曲儿(  ),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都有。 要求:(1)所填的词语,可以全部选用课文中的;(2)所填的词语可以一部分是课文中的,一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3)所填的词语,全是自己想出来的(创造)。 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人人得到了最佳的发挥,潜能生有所得,中等生有所提高,优等生有所创造。 2、自主选择练习。 例1《跳水》一课的主体性作业设计: 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孩子、船长、水手们会说些什么呢?展开你的想象,请任选一题,把他们想说的话写下来。 1、孩子:                   船长:              水手: 2、水手:                   船长:              孩子: 3、船长:                   孩子:              水手: 孩子虽然脱险了,但教训对每个人都是深刻的,到底是谁先说呢?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方式。这道题的设计既体现了施教者对教材的挖掘与理解,又充分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以自主学的权利,有助于学生对故事人物的再理解与深化。 例2、《鸟的天堂》练习设计: 师:我们多么向往70年前巴金笔下的那个小鸟天堂,多么渴望人鸟和谐相处。我们更感谢巴金爷爷为我们留下这么珍贵的记录。70年过去了,11月25日我们将迎来了这位世纪老人98岁的华诞,首都文艺工作者在北京举行各种活动,庆贺这位文学大师的生日。同学们,我们也用我们特别的方式送给巴金爷爷一份特别的礼物,好吗?请同学们到练习超市购物吧。 练习超市 任选一种练习方式:既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既可动笔,也可口述。 1、为巴金爷爷有感情地背诵自己最喜欢的片断 2、送去你对巴金爷爷的问候。 3、为新的“鸟的天堂”写一句广告词。 4、为新的“鸟的天堂”编写导游词。 5、《给新会市市长的一封信》 6、新手为巴金爷爷折小鸟。 7、其它自我设计的礼物。 阅读活动就是这样从教师的主宰下解放出来。 3、多维设计练习。 灵活使用教材,设计开放式的练习,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以《跳水》一课为例: 填空: 1、我觉得这是一个(    )、(     )、(      )、(      )……的猴子。                                  2、我觉得这是一个(   )、(    )、(      )、(      )……的孩子。 3、我觉得这是一个(   )、(    )、(      )、(      )…… 的船长。 此题学生能用近十多个答案概括出猴子、孩子、船长的特点。如学生心目中的孩子的答案有:淘气、可爱、顽皮、爱面子、不顾后果、委屈、幼稚、被戏弄、哭笑不得、好胜、不服输、幸运、尴尬、自尊心强、冲动的、可怜的孩子。这一个个生动的个性的化词语,多角度,多侧面地概括出事物的特点。可见,学生通过读书和自主探索内化了自己的感悟,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智慧的唤醒者,作业成了学生创造的乐园。 电话:13702764050。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9)

着眼学生的发展,创造性地用活教材 珠海市拱北小学:周萍 只有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陶行知指出 “创造是每个人能做到又必须做到的事情”。“生命只有在创造中才有意义”。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只有在创造中才具有活力。 一、凭借教材,发掘教材创造性因素 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小学阶段的300篇左右的课文,都是创造性的“文”,每篇课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造的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创新的因素,凭借教材,开发学生的潜质。 例1《林海》教学片断: 师:作者说,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绿颜色来呢!现在我的眼前就有许多未来的画家,老师就请你们这些未来的画家们描绘一下大兴安岭的绿吧。 学生在老师充满信任的话语,饱含期待的眼神中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大兴安岭的绿有嫩绿、墨绿、青绿。 生:还有苹果绿、草绿、鲜绿。 生:还有些绿颜色从山脚至岭顶由浅入深,有的又由深到浅,简直太丰富了。 师:对,这是多么有层次的绿,多么动人的绿,多么令人心醉的绿呀。 生:像绿色的云朵,降临到祖国大地。 生:像绿色的海洋,所以老舍爷爷给课题叫“林海”。 师:看到这么多的绿,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生:看到这么多的绿颜色,我们的心情仿佛都变成了绿色的了。 师:好,就让我们怀着这绿色心情与老舍爷爷一道,走近这茫茫的原始森林吧。 在这里,学生思维独特,个性得到张扬,想象的潜能得到极大地发挥。 例2《鸟的天堂》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我们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有的(形状、姿态、颜色等) 有的 有的 师:这个片断的最后是句号,现在你能将句号改成省略号,帮巴金爷爷补写下面的句子吗? 生:有的在梳理自己五彩的羽毛,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站在树梢歌唱…… 生:有的在洗脸,有的在互相抓痒痒,有的在与同伴窃窃私语…… …… 师:巴金看了你们这些小作家的创作,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那么究竟是省略号好还是巴金爷爷的句号好呢?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我认为两种符号都可以。 生:虽然巴金爷爷是个大作家,但是我个人认为这里用省略号比用句号更理想。因为鸟的天堂里鸟多得不可计数,早晨,百鸟醒来,大家都在为新的一天作准备,姿态万千,用句号就表示结束了,当然不够理想。 师:大家很善于动脑,很有见地。那么,究竟哪种方法好呢?老师给你们一条建议,我们一部分同学给巴金爷爷写一封信,亲自向巴金爷爷请教;又因为巴金正在病中,我们另一部分同学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的叔叔去封信讨教研讨一下。邮政编码等联系方法请同学们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自己解决。这就是我们同学近三天的一个研究性作业。 以上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提倡和激励学生寻求不同的答案,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批判性学习精神。 2.不用教师的阅读实践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鼓励发现,控制讲授。让学生自主探讨寻找答案。引导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3.延时判断。教师不急于判断。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收集信息,虚心请教,走出课堂,向广阔的生活要答案。 二、依托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1、以教材为媒介,进行课内外的沟通。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时空发生了重大变革。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材料。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 《桂林山水》一课,文中有一段这样精彩的描写: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课堂上我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师:同学们,珠海市一座全国著名的浪漫之城,它的美与桂林的美各具风格与魅力,请同学们周末到海边去走一走,用心地体验一下它的美,然后选用本课的句式或词语,写一段话。 生写道:这样的海倒映着这样的城,这样的城围绕着这样的海,再加上空中白云朵朵,情侣路边绿树红花,海上渔帆点点,让你感到像是步入人间仙境,真是“昔日小渔村,今日浪漫城”。 2、以教材为媒介,进行课内外的延伸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言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引导学生探讨: 圆明园要不要重修?说出自己的理由。珠海现在已经修建了“圆明新园”,你觉得这一举措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正反方展开辩论赛。 作为一名珠海的学生,有了对课文的理解,有亲临圆明新园的感受,无疑这一辩题一石激成千层浪,正反两方唇枪舌战士,势均力敌,好不过瘾,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而最终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老师并没有给出一个结论,而是请他们回家去采访自己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让他们去听听社会的意见,让学习不断向校外漫延。这样不仅使得课堂丰富多彩而博大,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愿学、会学、学好。最后大家意见仍然不一致。我就允许大家庭保留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关注珠海的旅游业,关注珠海的发展,长大为这座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规划出美好蓝图。这一教学法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启发了学生多角度去思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埋下了创造的种子。 教育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唯有实践,才有创造。 三、挖掘教材,精心 设计练习 1、分层设计练习。 对于语文学科,同样的教材,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独特感受的也就不尽相同,我们的教学应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设计作业时应因人而异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潜能。 如《火烧云》一课,有位老师设计的一道填空题: 这里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极多。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曲儿( ),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都有。 要求:(1)所填的词语,可以全部选用课文中的;(2)所填的词语可以一部分是课文中的,一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3)所填的词语,全是自己想出来的(创造)。 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人人得到了最佳的发挥,潜能生有所得,中等生有所提高,优等生有所创造。 2、自主选择练习。 例1《跳水》一课的主体性作业设计: 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孩子、船长、水手们会说些什么呢?展开你的想象,请任选一题,把他们想说的话写下来。 1、孩子: 船长: 水手: 2、水手: 船长: 孩子: 3、船长: 孩子: 水手: 孩子虽然脱险了,但教训对每个人都是深刻的,到底是谁先说呢?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方式。这道题的设计既体现了施教者对教材的挖掘与理解,又充分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以自主学的权利,有助于学生对故事人物的再理解与深化。 例2、《鸟的天堂》练习设计: 师:我们多么向往70年前巴金笔下的那个小鸟天堂,多么渴望人鸟和谐相处。我们更感谢巴金爷爷为我们留下这么珍贵的记录。70年过去了,11月25日我们将迎来了这位世纪老人98岁的华诞,首都文艺工作者在北京举行各种活动,庆贺这位文学大师的生日。同学们,我们也用我们特别的方式送给巴金爷爷一份特别的礼物,好吗?请同学们到练习超市购物吧。 练习超市 任选一种练习方式:既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既可动笔,也可口述。 1、为巴金爷爷有感情地背诵自己最喜欢的片断 2、送去你对巴金爷爷的问候。 3、为新的“鸟的天堂”写一句广告词。 4、为新的“鸟的天堂”编写导游词。 5、《给新会市市长的一封信》 6、新手为巴金爷爷折小鸟。 7、其它自我设计的礼物。 阅读活动就是这样从教师的主宰下解放出来。 3、多维设计练习。 灵活使用教材,设计开放式的练习,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以《跳水》一课为例: 填空: 1、我觉得这是一个( )、( )、( )、( )……的猴子。 2、我觉得这是一个( )、( )、( )、( )……的孩子。 3、我觉得这是一个( )、( )、( )、( )…… 的船长。 此题学生能用近十多个答案概括出猴子、孩子、船长的特点。如学生心目中的孩子的答案有:淘气、可爱、顽皮、爱面子、不顾后果、委屈、幼稚、被戏弄、哭笑不得、好胜、不服输、幸运、尴尬、自尊心强、冲动的、可怜的孩子。这一个个生动的个性的化词语,多角度,多侧面地概括出事物的特点。可见,学生通过读书和自主探索内化了自己的感悟,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智慧的唤醒者,作业成了学生创造的乐园。 电话:13702764050。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10)

二、主要内容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新世纪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以中队为单位,班队课上各班开展以“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为主题的班队课,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2、小小真心话。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3、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4、三分钟小故事演讲。利用晨读课的时间进行“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5、自选活动。各中小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鼓励创新。

6、孝歌我会唱。组织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自选;

三、总体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各中队要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中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要充分考虑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

三、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四、活动对象

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区新世纪小学

上一篇: 小学生家庭教育 下一篇: 教师节活动主持词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