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档案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01 15:02:35

民生档案论文

民生档案论文篇(1)

(一)以人为本,转变传统观念。

树立“人的档案最重要”之治档理念,改变过去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思想。重新认识与普通百姓、民生相关的各种档案的价值。把所有涉及人的档案收集齐全,管好用好,真正把人的档案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民生的各个领域。改变过去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工作方式。建立方便广大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搭建更加开放,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档案服务平台。树立服务民生与服务业务并重,服务群众与服务领导并重的观念,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档案工作的每一环节中。

(二)变换思路,改变传统服务方式。

在做好日常查档服务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坐等上门,你查我供的被动式接待服务传统。丰富服务手段,采取开放服务、咨询服务、网络服务等多种方式,简化民生查档手续,对有特殊需求的群体或个人开辟利用档案服务的“绿色通道”。在查档工作中实行“五结合”:被动接待与主动服务相结合;现场查阅与来电来函代查相结合;实体查阅与网上查阅相结合;随机回访与跟踪服务相结合;工作日查阅与休息开放日相结合等人性化服务方式,提高民生档案的查准率、查全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创新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加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民生档案优先数字化,建立民生档案信息中心,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利用需求较高的民生档案资源,如婚姻状况、独生子女、求学就业、社会保险、房屋拆迁、土地产权等优先数字化,建成专题数据库,通过计算机实施在线检索利用,缩短查找检索档案时间,让百姓迅速获取所需信息,提高了查档效率,优化了服务民生的能力。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平台,扩大了民生档案服务的时空范围。同时,实现了各部门档案资源共享,方便民生档案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加强民生档案编研工作,促进民生档案的深层次和系统化利用,将党和政府改善民生方面的方针政策等汇编成册,方便人民群众查考利用。唐山市丰润区档案馆编写了《档案馆民生档案利用指南》,介绍馆藏民生档案的内容,使民众快速了解馆藏的民生档案信息。

二、抓住源头,强化指导,努力建设适应民生需求的档案资源体系

(一)要重点加强与民生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结合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大政府已公开现行文件的收集力度,改变档案馆单纯接收党政机关文书档案的做法,建设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馆藏体系。积极调整档案的接收范围,切实加强婚姻登记、山林权证、土地、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房地产、复退安置等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另外,本着“先用先整、突出重点”的原则,深入挖掘现有馆藏各类民生档案资源,集中力量,优先进行研究、整理、编目、数字化及提供利用。使所有民生档案能够更快地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

(二)要加强管理,分类指导。

从源头上抓好民生档案的管理利用和监督指导工作。目前,民生档案管理水平虽呈上升态势,但仍存在有些单位民生档案整理不规范甚至未进行整理,有的虽经整理但不齐全,部分单位还采用传统手工操作,其信息安全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加强对档案管理员的培训显得尤其重要。唐山市丰润区档案局主动与社保、医保、就业、民政、司法等多部门协调,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现场指导、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培养出大量有理论、业务强的档案管理人才。为民生档案建档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确保涉民部门形成的民生档案及时建档、有效管理、齐全完整,不流失、不散落,为服务民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随着各项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开展,涉及到群众的方方面面。为此,我们要对民生档案进行分类指导。一是抓好农业农村档案,巩固发展村级档案,推广建立村情档案,将计划生育档案、土地承包档案、土地流转合同档案、宅基地档案、农村养老保险档案、失地农民档案和农村换届选举档案等列为管理重点。二是切实抓好与群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险档案、就业人员档案、失业人员档案、房地产档案、婚姻档案、城市拆迁档案、公证档案、学籍档案和企业职工档案等重点民生档案的建设,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三是抓好社区档案,建立完善的社区人口档案、困难家庭和低保对象档案、居民健康保健档案、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档案建设和管理,稳步推进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三)要健全制度,加强监管。

民生档案的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为档案服务民生提供法律保障。唐山市丰润区档案局以档案法律法规为准绳,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对民生档案的监管工作,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民生档案监管机制。如:将涉及民生档案工作的单位纳入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范围,并对其建设情况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对民生档案管理部门遇到的问题加以协调沟通,及时解决。

民生档案论文篇(2)

因此,民生档案在其形成过程及管理方式等各方面都表现出突出的独立性。三是动态更新,隐私性强。随着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大量的民生档案需要不断增加新记录、新材料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比如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婚姻状况、人事政策、购房信息、纳税记录、独生浅谈民生档案建设文/高绮梁艳子女档案等大量民生档案数据都是处于实时更新的状态。同时也由于这些档案信息与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旦被公开,极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严重危害到自身和财产安全,因此民生档案具有较强的隐私性,必须加大民生档案安全的保护力度。

2.我国民生档案管理的发展现状

民生档案论文篇(3)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发挥档案的作用。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以及群众养老保险意识的提高,断保多年要求续保的参保人员越来越多。为了确认以往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记录情况,参保职工需要查询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提供原始的缴费凭证,确定缴费事实。例如,1980年在长春纺织厂参加工作的王女士,今年已经46岁。按照有关规定,1987年1月王女士参加了养老保险。1998年,王女士离开长春去南京打工。2009年,王女士从南京特地赶回到长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心,查询以往的保险缴费情况。离开企业十几年,社保资料会不会遗失?社保经办机构是否完整保留自己过去的参保记文/杨艳杰录?王女士的心里忐忑不安。来到长春市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王女士的身份证及提供的单位名称,几分钟就查到记载王女士缴费情况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统计表。王女士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2.依法为参保单位提供档案信息查询服务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全面记录参保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据。实现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社保业务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到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社会保险档案不仅为参保个人解决了后顾之忧,也在参保单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春市某运输总公司要为2003年退休职工个人自行垫付单位拖欠的社会保险费进行报销,由于没有原始凭证无法入账报销。该单位劳资员只好来档案管理中心查询。档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把该单位所有人员缴费情况查明,并为他们出具档案复制件证明。该单位顺利完成入账报销工作,受到职工的一致称赞。

3.依法为退休职工提供档案查询服务

对于个人来说,由于档案具有真实性、原始性,具有其它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依据和凭证作用,所以,它有极强的法律效应。近年来,随着各种惠民政策的出台,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在逐年增加。退休职工在办理房改、调待、核查工龄、办理医保、领取独生子女费、领取采暖费等事项时,都需要查询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据统计,从2005年到现在,长春市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中心共为退休人员提供档案查询服务30多万人次,退休人员档案的重要性不断显现。

民生档案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24-03

一、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档案学课程现状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前身为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从2005年开始招收档案学专业大专班,开启了内蒙古地区的档案学专业教育。8年间,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以下简称民院)探索出了适合民族地区档案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在此基础上,民院从2013年开始招收档案学专业本科班。这是档案学专业在民院逐步受到重视的表现。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档案学专业的特征如下:

(一)创建较晚,相对年轻

根据2011年的统计,全国开设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共有34所。相比中国人民大学与武汉大学这些顶尖的高校,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档案学专业开设时间较晚,在规模、经验、学科层次、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相对不足,但是它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档案专业人才的重大任务。

(二)全国唯一采用蒙古语授课的档案专业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创建了内蒙古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唯一的蒙古语授课的档案学专业。其师资队伍和学生都是蒙古族。教科书大多是引用其他院校编著的汉文教材,极个别课程由本院专业教师编写蒙文教材。

民院的档案专业教育是适合内蒙古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展现民族院校特点的专业教学。但是,民院的档案专业教育起步晚,加上民族地区的经济落后和文化差异,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院校的档案专业相比差距很大,需要更新与完善。

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档案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档案专业教育开始重视和突出信息化管理,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民院档案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

(一)师资力量欠缺

南京大学的《全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显示,截至 2011年,我国设有档案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共有34 所,教师 311 名。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各院校的档案学专业教师平均11人。这个数字比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专业的教师平均数少得多。加之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条件艰苦,当地政府不重视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学校对档案学专业的认识不够,民院档案学专业教师出现巨大缺口。

首先,缺乏学习档案专业的教师。民院的档案学专业教学人员几乎都不是出自档案学专业,只是通过自学教授档案学课程,这样“边学边教”达不到科研高度。专业化程度较低,导致教师只能是“专门教师”,而不是有需求的“专业教师”。

其次,专门教师人数仍然不够。民院的档案专业教师共4名,相比前文提到的全国此专业平均的11人少很多。4个人的师资队伍,却要承担本科教育中多达40门的专业课,每个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都非常沉重。

总之,民院的档案学专业教师不仅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人数、专业层次上也达不到标准,这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巨大挑战。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民院的档案学专业建设一直在摸索、更新、完善。由于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因人设课”的现象愈加明显,导致课程设置混乱。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不考虑档案学的专业特点、无视民族地区对档案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完全照搬其他院校的课程。这些课程有的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也不符合民族院校的特点。因师资队伍较弱和信息化管理意识缺失,民院至今仍没有设置适应时代的信息技术、知识管理等课程。另外,课程安排不合理。专业课教师忙不过来,从档案机构聘请的教师时间又有限,只能从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找出合适的人选开设课程,这就导致课程安排的连贯性和科学性较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因档案学专业特点和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目前高校档案学专业比较重视实践环节。但是因为资金不足、思想保守,民院的档案学专业教学还停留在注重理论及原理的讲授上,基本没有辅的教学手段。实践性较强的档案整理和档案保护技术类课程,既没有校内的实验室,也没有校外的实习基地。在这种相对单一、缺乏互动的教学模式下,想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

民院的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存在很多弊端,需要在今后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加以克服,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

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档案学专业课程改进的建议

有学者指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完成根本任务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核心是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趋势是多向培养模式,教学手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目的是提高就业率,为社会需要服务。”借鉴该学者的观点,对民院的档案学专业课程的改进,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建设高素质、高水平、数量充足的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

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是实现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民院档案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民院的档案学专业是相对年轻的,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相对较弱。所以加强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十分迫切。要建设高水平的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教师。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提供让现任档案学专业教师学习、深造、进修的机会。三是聘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档案工作者担任专业教师。这样能够提高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使他们成为高层次的教学、科研人员,为自治区档案学专业教育的发展,为高层次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课程体系必须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建构。时代在变化,不同用人单位对于人才有不同要求。信息时代的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有了较大的拓展,可以由原来单纯的档案馆辐射到社会各个行业。就业市场延展,对档案人才的要求提高。

现代化的档案馆不仅要做好传统纸质档案的保管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等工作,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因此,需要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多元的知识结构,包括掌握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信息社会“无纸化”办公成为潮流,因此,在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成为档案工作的重点。这就需要档案人才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需要精通专业业务、“一专多能”。在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建设成为主流。因此,档案学专业毕业生除了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更应注重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宏观管控、管理信息系统等能力。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要满足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优化课程体系

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是为培养档案学专业人才建立的,通过课程的设计与配置,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全面的发展。档案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针对目前民院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可以尝试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课程体系大概由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毕业论文五大板块组成。以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的课程体系为例,包括了公共基础课(必修,占总学分的30%)、专业基础课(必修,占总学分的20%)、专业选修课(选修,占总学分的30%)、任意选修课(在全校跨学科选修,占总学分的10%)、实践课(必修,占总学分的8%)、毕业论文写作(必修,占总学分的2%)。这样的体系建设层次分明、重点明确,值得借鉴。民院可以选择性、批判性地应用以上课程内容,还可以根据当地的需求进行增减。需要注意的是重复的内容尽量省略,比如关于立卷归档的内容在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教材中都已详细介绍,可以先讲细致,后讲简略。

(四)加强实践教学

从档案学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文档一体化,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档案、信息一体化是大势所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现代化通信设备、文印设备、光学设备等已进入办公场所和档案工作领域。对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进行实践教学。

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先接受理论知识,然后进入实际工作,通过操作深入理解领会专业知识。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系潘玉民教授、玄月教授在《短学期制背景下的档案实践教学》中,以上海大学为例提出了校局馆联合办学模式、与社会联合办学等较具创新性的办学思路。

借鉴上海大学的思路,针对民院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完善实践教学。一是与档案管理机构合作建设档案学专业。民院可以同内蒙古档案局(馆)或呼和浩特市档案局等机构签署共建档案学专业的协议,设立奖学金与学科建设基金,共同经营档案学专业。这可以减轻民院的资金投入,档案管理机构也可以通过教学培养更有针对性的人才。二是与档案管理机构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聘请内蒙古档案局(馆)或呼和浩特市档案局的专家为兼职教授,档案学专业的教师也可以积极参加档案局(馆)的教育培训、科研立项、学术研究等活动。专业教师提供理论指导,档案机构提供实践平台,符合民院的实际情况,能够加强实践教学。三是在档案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档案实践教学是长期性的,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程度和专业实践的动手能力,可以在档案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只有学生有了实际认知,才能达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对于深化教学改革与发展当地档案事业都有益处。

四、注重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档案学专业的民族特色

民院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档案学专业强化优化的根本途径。民院的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在内蒙古本地就业,所以学科的建设必须彰显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一)建立民族档案系统的必要性

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为主的多民族区域,蒙古族档案文献资料极其丰富,其内容涉及蒙古族文学、历史、地理、经济、语言、文字、艺术、医学、方志、谱牒、民俗等。对这些档案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价值评估,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信息资源的发掘利用同时并进,充分发挥蒙古族档案在民族历史研究、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旅游文化开发、传统工艺发展等方面的利用价值,展现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这就需要建立具有鲜明民族地方特色的民族档案学专业。所以民院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还应增加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外语、蒙古族文化历史等课程,也可以开设口述史课。这对于传承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快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高就业率,拓宽档案学专业课程内容

档案专业教育的职能是培养各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民院的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档案专业教育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需求,增加文秘学、管理学、信息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内容。如今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高效已成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追求的共同目标。加上内蒙古地区普遍存在着文档合一,甚至文秘档合一或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实物档案综合管理的问题,从档案学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文档一体化,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档案、信息一体化也是大势所趋。为了提高就业率和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民院的档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该考虑培养多学科融合复合型人才,使毕业生可以多方向就业。

(三)拓展培养目标

根据自身的优势,民院可以将蒙古族历史档案的特点和文化研究相结合,培养个性化的人才。所以,民院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分层次。首先应满足本地区需要,重点培养适合内蒙古地区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档案专业人才。这是民院档案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培养能够满足蒙古语档案管理需求的少数特殊人才。因为元朝、清朝历史档案中有蒙文档案,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也需要蒙汉兼通的档案专业人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有很多满文历史档案,满文的起源与蒙文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民院可以利用民族优势针对特殊需要培养专门人才。特殊培养的对象需要认真选择,专业知识扎实,各种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力强,对民族档案有兴趣又能刻苦钻研的学生才能成为培养对象。这是民院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二个层次。第三是民院的培养目标应该面向世界。蒙古族无论对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有很大的影响,全世界有六十多个国家从多方面研究蒙古族历史,他们需要蒙古族历史档案资料。所以民院可以对英语基础好、历史学了解深入、档案专业扎实的具有特殊潜能的学生进行深化培养,从写作能力、科研能力、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信息加工、数据化处理、档案保护技术、外语等多个方面进行重点培养。

作为全国唯一以蒙古语教授档案学专业课程的院校,民院探索的民族档案教学特色可以为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和地区的民族类院校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 孟世恩.对档案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 档案学通讯, 2006,(4).

民生档案论文篇(5)

Abstract:The memory properties become archives after inform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a new paradigm, and file memory view has become a hot discussion of the archives work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deepen its theory connotation has been mining.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b the origin and connotation of theory, and under this theory attention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social functions of archives work in the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protection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archives work, deals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ituation objectively, so as to put forward rational Suggestions.

Keywords:File memory view;File;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Correlation

1 档案记忆观理论溯源

社会记忆是区别于个体记忆并在此研究基础上产生的。个体记忆是大脑的产物,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给予过充分的重视和科学的分析描述。由于人脑的记忆功能是有限的,不可能将万事万物存储于大脑中,为此需寻求各种方法辅助人脑进行记忆,这就是所谓的“人脑记忆的延伸”。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同层次的群体如家庭、地区、阶级、民族乃至人类整体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保留着他们关于过去的历史记录,从中汲取力量,树立信心,形成凝聚力。社会记忆存在并发挥着作用,使社会历史代代相传,保存和传递,促使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进步。康奈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指出:记忆不仅属于人的个体官能,还存在着叫做“集体记忆”或“社会记忆”的现象。他认为:社会记忆的提出是对传统记忆观的挑战,记忆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和结果,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对所获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它更强调记忆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强调个人记忆的社会制约性[1]。哈布瓦赫认为:“一个在完全孤立的情况下长大的人是没有记忆的,人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才形成记忆。尽管“拥有”记忆的仍然是个人,但这种记忆是受集体影响的。虽然集体不能“拥有”记忆,但它决定了其成员的记忆。”[2]综上,社会记忆理论范畴超越个人生理记忆拓展为社会集体记忆,研究范围由西方蔓延至东方,它从最初兴起就得到各门学科的关注,涉及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档案学、传播学等众多领域。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社会价值,是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的课题,联结着人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社会记忆从主体上讲包含世界记忆,国家记忆、(单个)民族集体记忆、城市记忆、个人记忆等,同时又不仅仅是一种记忆存在,它强调记忆的社会性与主动性,对社会当时的一种反映与映证,对历史与文化的留存与保护。

档案记忆观在社会记忆理论研究和“世界记忆工程”实践的推动下成为档案学界的新视点。关于档案记忆观内涵的概括目前尚未统一,但旨趣趋于一致。冯惠玲教授认为:“档案是建构集体记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要素;档案工作者有责任通过自身的业务活动积极主动第参与集体记忆的建构、维护和传承。”[3]潘连根教授认为:“基于对档案基本属性――社会记忆属性的本质性认识,把档案与社会、国家、民族、家庭的历史记忆联结起来,强调档案是一种社会记忆,档案馆是记忆的保存场所。”[4]特里・库克认为:“档案就是我们的记忆,档案不能仅限于有权者或官方的文件记录,应有更广泛的档案文件记录,档案工作者是建构社会和历史记忆的积极因素;档案馆要反映出适合于新世纪的新‘后保管’秩序。”[5]尽管国内外档案学者对此内涵的认识虽尚未统一,但对其理论内涵基本达成共识:承认社会记忆存在并具有建构功能,档案本身也是一种记忆,同时是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的载体和资源,探索档案背后的记忆,需要根据留存档案进行情景化分析和再造。档案馆不仅仅是记忆储存库,更是为开展研究提供依据和素材的研究所。档案工作者的角色更加重要,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记忆的存损程度,关乎民族的未来。档案记忆观理论为当下档案工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工作便是此理论应用的最好实证。

2 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联分析

档案早已有之,它凭借着自身的记忆属性与独特的管理方法,参与着非遗保护的整个过程。在记忆观的理论关照下,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会记忆的两种主要形式更是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文化性与记忆性尤为凸显。探析二者的关联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和科学化管理,有助于档案工作今后的发展。

2.1 二者具有共同的文化属性。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甚至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国家或民族的进步和社会开化度,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的下位概念,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由物质层面向非物质层面的拓展,是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和重要表现形式,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保存、流传下来的,是认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方地域的鲜活的方式和手段。它们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特定时空关系中,反映了历代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年深月久传承下来成了传统和现代真实完整的、活态流动的见证,具有无以替代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6]档案是由载体和内容信息构成,具有着双元价值。其载体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体现着时代的更迭和文化的变迁,载体就是人类历史演进史及人类文明进步史,其内容信息更是传达着人类、社会、国家的知识与文化。档案保存的完备程度直接体现着国家的文明和开化程度。

2.2 二者具有共同的记忆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程式化、代表性的集体记忆,是历史的活态遗存。由特定历史阶段、特定种群民族、特定地域范围的人们世代沿袭所传承下来,生动地保留并表现了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风貌、伦理观念,并对当时的社会形态、自然环境、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有所保存和反映;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历史遗存,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印迹,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容。

档案是固化的历史信息,是一种记忆载体和工具,是记忆之地。档案既是社会记忆建构的资源,同时也参与社会记忆建构过程,它作为集体知识存储器的前提是物质的数据载体,作为记忆的支撑物的主要是指文字。档案馆不仅是保存过去的文献的地方,也是构建、生产过去记忆的地方。它作为社会记忆的固化,无论是作为事实的文本,还是作为材料的文本,在建构社会记忆中都起到重要的解读作用。“人类社会记忆的表现形式无非是文本记录、仪式、文物等,社会记忆不能和传统的文献记录划等号,但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是重构社会记忆中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影响着社会记忆的形成予以补正和校验。”[7]

2.3 二者又可相互转化。在档案馆的馆藏中,部分的档案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物化的社会记忆。如重要的口述历史档案、少数民族艺术档案等,这部分档案主要是以影音、影像、录音等技术形式存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记忆价值,是某一群体集体记忆的重要体现和稳定形态。因此,利用档案的社会建构功能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化保存即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一种活态的精神层面的记忆,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转化成为档案家族中的一员。因此,无论是档案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社会比较重要的记忆形式,二者基于文化和记忆属性而成为我国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档案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建构功能

3.1 留存记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非物质性而不易留存与保护,更不易传承后世,“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采取拉网式普查的方式,全面掌握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护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更好地留存社会记忆,保护民族文化,保护世界遗产。[8]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这两种档案在管理及利用上较普通的档案文献有更大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在管理和利用上需要特殊的技术维护和专人进行保管。而对于传承人档案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地更新,档案在管理过程中也要注意及时搜集最新的传承人的动态,主动建立新的传承人的档案。

3.2 凭证参考:档案馆为非遗保护提供丰富的档案史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中,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丰富的资料来论证保护的必要性和其价值,体现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档案史料起到了重要的可资借鉴的作用。历史档案中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依据原有的历史档案资源重新塑造和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档案物化为固态信息,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加以保护和传播。在保护传统文化和守护民族记忆的当下环境中,此举更是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今天的档案馆更加重视特藏的收集。辽宁省档案馆发出公告面向全社会征集各类历史档案资料,如东北大秧歌、踩高跷、皮影戏等。[9]

3.3 科学管理:档案工作为非遗保护提供经验与技术支持。当前,我国非遗体系尚不尽完善,充分借鉴档案管理和保管工作的现有的基础,依据档案分类方法为非遗信息资源设置类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加强档案部门的参与力度,实行非遗信息备份归档与容灾制度,将非遗信息资源备份后统一保管于档案馆,有助于防止突发性灾害对非遗信息资源造成的损坏。必要时也可赋予档案行政部门在非遗信息资源档案式管理中的指导和监督权,便于科学合理地管理非遗信息。另外,邀请档案专家参与非遗信息资源档案式管理方法标准的研究制定及相关培训,指派档案工作人员参与非遗数据库建设和非遗建档工作等。[10]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档案工作的深刻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目的就是传承和保护社会记忆,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而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开展为新时期的档案学拓展了学科阵地,燃起了新的档案职业使命,提高了社会对档案的认知,更赢得了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认可和尊重。

4.1 丰富了档案种类,开拓档案研究新的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客观上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建立,极大地丰富了档案的种类,无论从载体类型上,亦或是从档案内容方面均可窥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无形变为非遗档案的物质固化形态,通过拍照、录音、录像、文字等建立口述档案、声像档案、文献档案等留存文化和记忆。面对非遗档案这一新的管理对象,档案工作者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这给新时期的档案工作实践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为档案理论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使得档案学研究走向深入,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可以说开启了档案学研究新的思维。

4.2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提升档案部门社会参与能力及认可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规定,部级联席会议以文化部为牵头单位,由文化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建设部、旅游局、宗教局、文物局组成。”[11]档案部门在非遗保护过程中积极参与,与其他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积极加强与各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主动宣传档案工作,挖掘档案工作新的发展空间和社会价值,通过专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提升了档案部门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能力和社会认可度。

民生档案论文篇(6)

1.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一个人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别人对其消费的物品,即一旦生产出来,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对其消费的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里保存的文件、档案大多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物品,原则上公民有权使用。一方面,一个利用者利用这些公共信息资源并不会使得其他的利用者增加获得这些资源的成本,有时还可以通过“搭便车”、“免费”获得;另一方面,所有利用者可以利用这些公共信息资源,当某一用户利用时是不能防止或排除其他的用户利用相同的公共信息资源。其利用范围越广,社会价值越大。此外,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效益性,无论是企事业单位、其他的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可以享受到档案信息资源给社会带来的公共效益。因此,档案具有公共信息属性和公共物品属性,理应为全民所有、为社会共享,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档案馆应该向全社会开放。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不仅能扩大档案这一公共物品的供给,还能降低档案馆的有形门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开始了解、进人档案馆。

2.新公共管理理论。上个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一次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典范的政府改革,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这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此背景下,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成为政府这类公共组织职能转变的方向。在我国,各级档案馆自建立之时是缺乏独立的自我品格,对机关具有依附性,是以服务于机关和领导决策为宗旨的。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明的进步,各级综合档案馆成了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综合档案馆更加强调其公共性,国家各级综合档案馆认识到,公共服务是档案馆的根本追求。但是我国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档案管理模式与传统相比更突出管理活动中的管理主体价值取向、管理理念与管理机构、管理方法、手段的有机统一和有效动作;基于档案信息的公共信息和公共产品特征,档案馆以满足顾客即公众的需要而不仅仅是政治需要,实现公共服务为使命,这也是最能集中反映档案馆的公共性本质特征;强调以服务的社会满意度作为服务质量和产出率的评估标准。总之,档案馆的一切工作,无论是收集档案、整理档案、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等都应该面向社会、公众,体现其社会职能。

3.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和实践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因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作者,在创造历史过程形成的原始记录构成了“社会记忆”,也是属于人民的,是社会民众的共同拥有的财富。档案馆保存的这些社会记忆只有覆盖社会生活中民众的各个方面才是完备的、齐全的,只有的记录而缺少社会普普通通的民众的档案,这样的社会记忆是“缺失”的。但是,从国内外档案发展的历史来看,档案保存的主要目的是“资政”,服务的主要对象集中在行政领域的少数人,收藏的主要对象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直到法国大革命提出了“档案开放原则”,档案工作的思想才产生了巨大转变。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档案工作的实际,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两个体系”理论进一步表明了人民群众在档案事业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既是档案的形成主体,也是档案服务的主要方向。以人为本和“两个体系”建设正是“社会档案观”的重要特征和体现。“社会档案观”下的档案服务不再是政府的施舍,而是政府真正的执政为民,是“档案由政治功能向文化功能的回归,表现为档案的理性价值的实现,其宗旨就是:以人为本”。

4.档案价值理论。美国著名档案学家谢伦伯格认为:“文件的第一价值是文件对其形成机关的价值,第二价值是文件对其他形成机关和个人利用者的价值即档案价值。”根据档案的形成规律,档案形成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它发挥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形成机关,利用者及其需求单一、明确,主要发挥的是行政或业务方面的作用。经过一定时间,档案的现行作用逐渐淡化一直完结,档案作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和社会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社会价值必将凸现,利用者扩展到全社会,档案发挥的作用扩展到科学、文化、教育、休闲等方面。因此,档案部门应该实现档案的归宿、回归社会。我国覃兆刿教授在《双元价值观的视野: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双元价值观:“档案是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双元价值结合体”、“档案事业现代化是社会工具价值和文献信息价值的综合发挥”也就是说,在实现档案工具价值目标的同时,现代档案事业还要追求信息价值的实现,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要作为信息的档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利用。“社会档案观”的内涵正好体现档案的双元价值的实现以服务社会为目标。

二、“社会档案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民生档案论文篇(7)

二、依靠媒体,为档案文化造势

1.加强沟通联系,利用媒体宣传档案文化。与电台、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档案材料,开发电视专题片,宣传档案文化;与报纸、杂志建立联系,通过设置档案专栏、发表档案类文章等方式,扩大档案影响面;定期邀请媒体单位参观档案展览和档案馆,适时与媒体沟通工作情况,提高媒体对档案的关注度;将档案做成广告、展板等形式,放在人行道两侧、社区宣传栏、楼内墙壁上等醒目位置,邀请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2.发挥网络优势,引领群众关注档案文化。一是不断加强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建立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电子文件中心,实现网上档案查询。二是在网上申请专门的讨论社区,设置不同类别的档案话题,客户端可以进行匿名评论。三是将档案材料挂到大型网站上,也可以挂在博客、空间、微博、微信上,或通过QQ、跟贴、评论等形式,引导群众由关注档案反映的事件开始,进而关注档案工作。

3.正确引导舆论,促进媒体发挥应有作用。在网上对欲发表的评论进行审查,并及时组织人员发表正面言论。召开新闻会,发表官方观点,正确引导舆论。向社会推荐馆藏档案资料,发放宣传册,组织赠书、送书活动。大力推进档案的利用、咨询,开展历史讲座等,让百姓通过文字的、实物的资料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的变迁。

三、紧跟热点,用文化传递正能量

要发挥档案的作用,就要紧跟社会热点,以百姓关心的人物或事件为突破口,传播带有正能量的文化,真正使百姓品味到生活的“幸福感”。通过下基层、察民情、听民意,可以了解到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社会保障、婚姻、学籍、教育、卫生医疗、食品药品等。这些内容,在档案中都有体现,又都离不开文化问题。如果没了文化,即使百姓有再好的福利条件,也不一定能感受到“幸福”,相反,也许会造成各种关系的紧张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紧跟热点,传递正能量的档案文化,可以让人们的心态更加阳光,让社会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幸福”。一要形成档案文化品牌。加强高品味档案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口味高雅的文化品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主流。二要实现档案的知识管理。如果档案的实体管理和信息管理还只是简单的“搬运工”式的管理,那么知识管理则涉及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可以为档案文化传递正能量打下坚实基础。三要完善民生档案体系。档案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时事热点为线索,建立制度保障,健全机制,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从而充分完善民生档案体系。四是突出档案文化特色。强调吉味文化,通过建立文化长廊、搞档案展览、制作档案墙报等形式,突出具有吉林特色的档案文化,营造浓厚的档案文化氛围。

民生档案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188-01

《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共分五章四大部分,第一二章为第一专题,即《历史档案史研究》,对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历史档案以及现在的历史档案进行专题研究。第三章为第二专题,即《名人与明清档案》,我们对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对明清档案所做出来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四章为第三专题,即《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从商到清,分朝代、按专题论述中国古代的档案管理制度;第五章为第四专题,即《中国古代档案工作史》,这一部分与《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遥相呼应,互为一体,他们都是中国档案史的主体内容。下面重点谈谈书中对历史档案研究的几点看法。

1.“六经”皆档案,见解独到。一直有“六经”皆史的说法,因为不论是《诗》、《书》、《礼》、《易》,还是《乐》、《春秋》,都从不同层面上反映了历史状况,所以被称为史也就不足为奇了吧。但“六经”皆档案又从何说起呢?原来是这样的:第一,“六经”源于档案,这自然不用怀疑,因为图书一开始就源于档案,是对人类活动的原始性记录;第二,从内容上“六经”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档案;第三,一些著名的档案学也曾提出此类想法,如潘玉民的《档案编纂学》就曾认为“六经”是档案汇编。六经皆档案之说观点是独到的,是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

2.满文档案研究,为研究民族历史打开一扇窗。无论是皇帝颁布诏令还是批改奏章都用满文,这对研究清代前期统治者的政策、对研究满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满文源于蒙古文,一些在蒙古族史书上找不到的一些史事,却能在满文档案中找到,由此可见,满文档案对于蒙古史的研究、也意义非凡。还有,清政府对地区颁诏,通常是满蒙藏合璧,而且满文居多,这对研究的历史也很重要。

3.清代玉牒研究,了解清代皇族的传承。玉牒即为皇家的族谱,清代的玉牒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玉牒,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族谱的编纂与修护,对皇室中每一个成员的生卒年、所担任的官职、嫁娶情况都有详细的记载,与此同时,也对皇族的成员有一些森严的等级划分。这对于研究清代皇族人口的变迁,皇族内部的纷争,皇位的继承要求很有意义。

4.民国档案研究,让复杂的民国历史格外清晰。民国的历史在我们看来,有时挺模糊的。这是因为民国档案的破旧缺损与冗长。解放初期,民国档案由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当时为保护档案的完整,并没有对档案进行适当的整理与销毁,这对以后研究民国时期的历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为在研究之前还要判断档案的时效性,对档案的保护也需要人、设施,这确实是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民国档案,我们也要秉承对于其他档案的原则,对于一些可以销毁的档案,我们也无须保留,对于重要的档案,我们也要多方面保护。

5.唐代管理制度研究,一个繁荣帝国的成功之举。唐王朝是历史上少数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极度繁荣的国家。它在文件、档案管理方面也有其独到的制度。如文件时期的四禁制度、避讳和平缺制度、执论制度、贴黄制度等,档案时期的归档制度、保密与安全制度、鉴定销毁制度等。这与现今的文档管理制度不谋而合,我们也是从古人那里得到经验,从而更好地发展当今的档案事业。

6.金代档案工作研究,一个少数民族不一般的管理才能。金代在借鉴辽宋的文档工作基础上,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档工作系统。虽然其水平不如宋,但却高于辽。金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历史的编纂,金代利用档案修史,其中,它以实录的修撰为核心,兼修辽史。但由于种种原因,金所修辽史最终却未能得以流传,但这也不能抹杀金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具有的卓越才能。

民生档案论文篇(9)

 

《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共分五章四大部分,第一二章为第一专题,即《历史档案史研究》,对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历史档案以及现在的历史档案进行专题研究。第三章为第二专题,即《名人与明清档案》,我们对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对明清档案所做出来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四章为第三专题,即《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从商到清,分朝代、按专题论述中国古代的档案管理制度;第五章为第四专题,即《中国古代档案工作史》,这一部分与《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遥相呼应,互为一体,他们都是中国档案史的主体内容。下面重点谈谈书中对历史档案研究的几点看法。

1.“六经”皆档案,见解独到。一直有“六经”皆史的说法,因为不论是《诗》、《书》、《礼》、《易》,还是《乐》、《春秋》,都从不同层面上反映了历史状况,所以被称为史也就不足为奇了吧。但“六经”皆档案又从何说起呢?原来是这样的:第一,“六经”源于档案,这自然不用怀疑,因为图书一开始就源于档案,是对人类活动的原始性记录;第二,从内容上“六经”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档案;第三,一些著名的档案学也曾提出此类想法,如潘玉民的《档案编纂学》就曾认为“六经”是档案汇编。六经皆档案之说观点是独到的,是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

2.满文档案研究,为研究民族历史打开一扇窗。无论是皇帝颁布诏令还是批改奏章都用满文,这对研究清代前期统治者的政策、对研究满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满文源于蒙古文,一些在蒙古族史书上找不到的一些史事,却能在满文档案中找到,由此可见,满文档案对于蒙古史的研究、也意义非凡。还有,清政府对西藏地区颁诏,通常是满蒙藏合璧,而且满文居多,这对研究西藏的历史也很重要。

3.清代玉牒研究,了解清代皇族的传承。玉牒即为皇家的族谱,清代的玉牒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玉牒,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族谱的编纂与修护,对皇室中每一个成员的生卒年、所担任的官职、嫁娶情况都有详细的记载,与此同时,也对皇族的成员有一些森严的等级划分。这对于研究清代皇族人口的变迁,皇族内部的纷争,皇位的继承要求很有意义。

4.民国档案研究,让复杂的民国历史格外清晰。民国的历史在我们看来,有时挺模糊的。这是因为民国档案的破旧缺损与冗长。解放初期,民国档案由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当时为保护档案的完整,并没有对档案进行适当的整理与销毁,这对以后研究民国时期的历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为在研究之前还要判断档案的时效性,对档案的保护也需要人、设施,这确实是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民国档案,我们也要秉承对于其他档案的原则,对于一些可以销毁的档案,我们也无须保留,对于重要的档案,我们也要多方面保护。

5.唐代管理制度研究,一个繁荣帝国的成功之举。唐王朝是历史上少数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极度繁荣的国家。它在文件、档案管理方面也有其独到的制度。如文件时期的四禁制度、避讳和平缺制度、执论制度、贴黄制度等,档案时期的归档制度、保密与安全制度、鉴定销毁制度等。这与现今的文档管理制度不谋而合,我们也是从古人那里得到经验,从而更好地发展当今的档案事业。

6.金代档案工作研究,一个少数民族不一般的管理才能。金代在借鉴辽宋的文档工作基础上,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档工作系统。虽然其水平不如宋,但却高于辽。金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历史的编纂,金代利用档案修史,其中,它以实录的修撰为核心,兼修辽史。但由于种种原因,金所修辽史最终却未能得以流传,但这也不能抹杀金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具有的卓越才能。

民生档案论文篇(10)

《条例》规定:“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则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于是,人们产生疑问,已经列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文件材料,“文件在政府机关已经予以公布,待归档保存一定年限移交档案馆后反倒要经历‘形成满30年’的考察,从逻辑推理上似乎具有讽刺意义,从现实执行上似乎也存在程序矛盾。”②那么,政府信息公开等不等于档案信息公开呢?对此,理明先生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档案信息公开”,“承载政府公开信息的文件(以下暂限于人们通称的‘已公开现行文件’)与其内容相同的馆藏档案,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联系者,即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所谓区别者,文件转化为档案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文件都可以转化为档案,它必须经过办理完毕、区分价值,对于有长期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件,再按照一定规律整理后,才能真正转化为档案。同时,文件归档有法定的范围,尤其要强调归档文件的原始性,即不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文件,不能随意转化为档案。就拿现行文件来说吧,一份已公开的现行文件,人们能够识读到其中的内容信息,而当该份文件归档的时候,档案人员还要收集这份文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背景信息,如文件的起草人信息、修改经办人与修改经办信息、签发人与签发信息,等等。这些背景信息与正式颁发的文件一起,构成了该份文件的档案。也正是这些背景信息,保持了该份文件的原始记录性,使得该文件具有了档案的本质特征。一份重要的文件,正式时只有短短的几页纸,但当它归档时,要形成数十甚至数百页档案,道理就在这里。”③理先生提出的观点很新颖,论述的有道理,然而,仔细分析问题就出来了。理先生的论述既不符合档案学基本理论,概念也不清。其一,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还是由文件+文件背景信息转化而来;其二,收集“文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背景信息”是不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必要条件;其三,正式颁发的文件有没有原始记录性;其四,理先生理解的“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中的“文件”指的是什么,是正式颁发的文件+文件背景信息吗?正式颁发的文件是不是文件等一系列问题都不符合档案学的基本理论。

刘东斌先生与理明先生有相同认识,也认为:“文件和档案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文件开放并不等于档案开放,所以才有现行文件的公开,才有档案的封闭期。”④但是,与理先生相反,刘先生却是用他颠覆传统经典档案学理论的“档案形成在前论”来解读,刘先生的“档案形成在前论”认为:“档案形成在前,是原始记录,是文件的前身”,“文件则是档案最终稿本的复制件”。⑤刘先生说的虽有道理,但其理论前提是“档案形成在前论”,这毕竟是一家之言,并没有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而且,也有一些疑点值得商榷,刘先生将收文排除在档案之外就是一个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等不等于档案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规定 “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再看《档案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历史记录也是一种信息,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现行的可以公开,历史记录更应该公开,为什么不能公开呢?再看《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重点公开“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 “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 ;乡(镇)人民政府重点公开 “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这些信息不就是民生档案吗?政府信息公开等不等于档案信息公开?实在令人困惑。

二、笔者的困惑

对于政府信息应该公开而档案却要封闭30年后才可以开放利用的问题,理明先生提出的 “政府信息公开≠档案信息公开”的观点和论述,虽然合理地解释了这种现象,而且论述很有道理,也是事实。把正式文件与文件底稿及发文签一同存档,也是档案实践中经常要求和经常做的。然而,理先生的解释却引出了档案学理论的更多问题,究竟什么是“文件”?档案学理论所说的“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中的“文件”是什么?是由“正式文件+文件背景信息”组成的吗?正式文件是不是文件?如果理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那么,其一,传统经典的“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理论就有问题,或者是其中的“文件”概念有问题,其“文件”概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件概念,而是包括“正式文件+文件背景信息”在内有特殊含义的概念;其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也有问题,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档案是处于文件生命周期中的第三或第四阶段,也就是非现行文件。既然正式文件(现行文件)已经不具备原始性,又不含有文件背景信息,那它怎么能运动到第三或第四阶段成为档案呢?难道是它运动到第三或第四阶段就自己增加了文件背景信息吗?其三,文件价值理论也有问题,文件第一价值(现行文件)根本没有文件背景信息,那它怎么能过渡到档案就有了文件的背景信息呢?其四,“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正确吗?刘东斌先生同样认为档案包含文件和文件背景信息,符合理先生的观点,但是,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完全颠覆了经典的档案学理论,同样让人困惑,到底是文件形成在前,还是档案形成在前?

究竟是现有的档案理论错了,还是理先生和刘先生的观点错了?两位先生强调档案包含文件背景信息,这不仅是档案实际工作中经常做的,而且,在信息时代,为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更是强调“内容、背景和结构成为文件的三种要素”⑥看来两位先生说的没有错,那么是档案理论有问题?显然,这有些令人困惑,但是,两位先生的观点为认识档案、发展档案学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笔者的思考

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引发的档案学理论的困惑和问题,笔者认为,在档案学理论研究中要遵循系统性、连续性和独立性的原则。

其一,系统性。档案学理论应是系统的,在这个理论系统中,尤其是档案学基本概念和档案学基础理论应基本一致,互相吻合,不应出现局部合理,而与系统中的其他部分不协调或者自相矛盾的现象。

其二,连续性。档案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如果是基本正确的话,那么,它就应该有连续性,而不应因不同的需要而不断变化,档案的本质应该是不会变化的。不应不顾档案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把某些非档案本质的属性放大成档案的本质属性。

其三,独立性。档案学理论虽不应脱离实践,但也有相对独立性,它不为解释实践的合理性而存在,某些实践的存在并不完全合理。某些法规也不能代替档案学理论。

注释:

①陈永生:《从政务公开制度反思档案开放——档案开放若干问题研究之二》,《浙江档案》,2007年第7期。

②理明:《政府信息公开≠档案信息公开》,《浙江档案》,2008年第1期。

上一篇: 业务员的工作总结 下一篇: 事故隐患整改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