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试用期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9 07:24:36

领导干部试用期总结

领导干部试用期总结篇(1)

1、考察时间。拟对满试用期的干部每年分2-3次集中进行考察考核,对经考察合格、符合任职条件的,办理正式任职手续。

2、考察依据。对满试用期干部的考察与考核,对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为主要依据。

3、考察不合格的认定。满试用期的干部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不合格:一是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二是组织领导能力差,不能胜任现职领导岗位;三是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严重影响班子团结或工作作风存在严重问题;四是有行为,存在不廉洁问题;五是工作不负责任,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较大损失;六是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工作实绩差;七是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群众反映较大,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八是因其他原因认定为不称职的。

二、满试用期干部考察的程序及步骤

1、个人总结。已满试用期的干部要对试用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如实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经单位“一把手”审核签字后,上报县委组织部干部一科。

2、组织考察。对满试用期的干部由干部一科制定考察计划,组织考察组到干部所在单位进行考察。考察以座谈为主,座谈范围为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所分管股室及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3、考察鉴定。一是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由单位“一把手”代表班子在《满试用期干部任职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单位公章,由考察组带回。二是考察组根据考察情况,结合干部本人的试用期工作总结,负责地在《满试用期干部任职审批表》上写出简要考察材料,对被考察者据实做出鉴定,并署名负责。

领导干部试用期总结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已逐渐意识?quot;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区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适应滨海新区发展建设的需要。塘沽区是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的所在地,处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心位置,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与我区区位发展优势相匹配,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总的看,我区领导干部队伍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整体素质不低。但是,与新时期肩负的发展建设滨海新区的历史使命相比,我们干部队伍的结构和素网质还不适应,特别是缺少学历高、专业层次高、综合素质高、年龄低的专门人才。尽管区委、区政府每年都下力量,选送一批年纪比较轻、具有发展潜力的干部进行学历教育,加大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但仍然无法满足一些领导岗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立足创新和超前,努力构筑人才高地。

二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多年来,区委针对选拔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选拔视野较窄,论资排辈现象突出,民主监督力度不够,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立足制度创新和政策配套,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工作,重点抓好处级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工作,并于1999年年初形成了《关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暂行规定》。

三是,转变人才观念、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需要。过去,我区干部队伍中对于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思想障碍。比如,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把干部分成自己的和外来的,认为有了机会应当首先提拔自己的;一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感到,只要资历到了,年头够了,就该提拔了。我们通过开展公开选拔工作,加强思想教育,使大家树立起"大人才"观念和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要认识到,塘沽不仅是塘沽的塘沽,也是天津的塘沽,全国的塘沽;干部不能分自己的和外来的,只要是能为滨海新区发展建设做贡献的,就是自己的;职位的升迁,凭资历、熬年头、跑关系行不通了,只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严密工作思路,规范运作体系

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操作。特别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与面向本区公开选拔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更需要针对这些特点,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规范运作体系。努力做到:方案要周密,宣传要到位,程序要严谨,监督要强化,录用要慎重。

一是,方案要周密。制定好工作方案,是做好公开选拔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面向全国招考干部,涉及面广,影响面大,有许多问题要超前考虑、精心安排。在职位设置上,要提前进行调研,反复研究,设置准确、恰当,一旦公布,不能轻易改变。我区面向全国招考的岗位设置,主要考虑业务性比较强、本区现有干部中比较缺乏的人才资源,比如,城建、规划、园林、环保、卫生、教育、外经外贸等。在报名条件上,坚持学历要高,专业层次要高,年龄要低,优中选优。比如,在学历方面,一般要求必须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在职称方面,一般要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在年龄方面,掌握在40岁以下。在组织领导上,组成了三级领导工作机构。成立区委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开选拔的组织领导工作,选拔期间一般召开4次例行工作会议。组建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以及宣传、招考、考察、生活等职能工作组,负责公开选拔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是,宣传要到位。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有足够的合乎条件的人员来报名参与。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第一,宣传的面要广。在宣传上要舍得作必要的投入,选择的媒体权威性要强,影响面要大。从1999年上半年公开招考起,我们就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刊登《公开选拔公告》,还在互联网上制作了招考主页,链接在《搜狐》、《天津热线》、《星讯时空》等著名网站上进行宣传,首开了在《人民日报》和互联网上招考人才的先例,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第二,宣传的渠道要多。本区 的"两台一报"等媒体积极配合宣传,同时在党内系统专门发文件,对各级党组织积极配合招考工作提出要求。此外,要求本区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全部报名参加竞争,如果没有适当理由不参加竞争,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第三,宣传的时间要长。由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招考,为了保证宣传效果,报名时间应适当延长。一般情况下,从公告之日起到报名截止时大体为一个月时间。1999年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139名同志报名应考,其中,硕士研究生27名,博士研究生1名;20xx年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52名同志报名应考,其中,硕士研究生58名,博士研究生4名。

三是,程序要严谨。实行面向社会和面向全国招考以来,我们在规范招考程序上下了较大的功夫。学习外地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招考工作操作程序,以保证招考工作的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1999年上半年,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后,我们又对照《通知》要求,对公开招考程序进行修订,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具体操作中注意把好"三关"。第一,把好资格审查关。本区的报考人员主要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的办法,争取使更多的优秀年轻干部参加报名。对外地考生,通过传真、信函等形式对其各类证明进行初验,待其参加笔试或面试前,再正式进行资格审查,确保报考人的硬件达标。第二,把好测试关。自1999年开始,笔试面试均采取市人事局统一题库试题,笔试出卷、判卷工作均由市考评中心负责的办法,保证了考试的权威性。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对于评定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后者远远大于前者。因此,我们一般不将笔试成绩带入面试,笔试成绩只作为进入面试的资格条件。根据实际情况,从20xx年公开招考,我们采取了对于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生或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免于笔试的规定,可直接进入面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吸引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参加竞争。我们还广泛采用现代手段丰富测试内容,从1999年以来,除了综合试卷、专业试卷以外,还增加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心理测试等内容,作为考核使用的参考依据。第三,把好组织考察关。对本区考生的考察主要做到三个结合。即: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多层次地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情况;个人述职、群众测评与查看工作实绩相结合,努力把干部的工作实绩考察准;单位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对外地考生的考察存在一定实际困难,但我们设法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考生情况。坚持派出考察组到考生所在地,通过当地组织和群众对其工作、生活、学习情况进行考察了解。

四是,监督要强化。由于面向全国公开招考,考生来自全国各地,情况比较复杂,一些考生对招考的公正程度心存疑虑。为了保证招考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正常运行,我们采取了全方位的、严格的监督措施。第一,考务工作委托市有关单位进行,有效地避免了考试中的不公正因素和漏洞。第二,对招考工作实行全程公证,这也是一种创新的作法,即:委托区公证处派出专人从报名开始,对招考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现场公证,并出具公证书。第三,对招考工作实行全程监察,区纪委和区监察局始终参与招考工作的全过程,笔试面试现场均设纪检席、监察席、公证席。

五是,录用要慎重。对应考人员的录用,坚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由于应考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受考察条件的限制,为慎重起见,一直坚持有一年的试用期。在报名期间就与本人讲明,一年试用期满后,如考核合格,正式任命;如考核不合格,可安排作科级职务的工作。对外地考生还可根据本人意愿,回原籍工作。20xx年,招录的外地干部中,有2名同志在一年试用期满考核时不合格,其中1名又延长了半年试用期,考核仍不合格。对这2名同志,我们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在下一级岗位作了妥善安排。

三、深化人才管理,完善公选机制

公开选拔干部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招考工作过程的结束,只是阶段性的成果。更重要的工作是,必须使招录的干部尽快熟悉情况,了解职责,尽早进入角色,发挥作用。另外,公开选拔工作,特别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一个新生事物,必须不断总结、改进,不断深化、完善。

领导干部试用期总结篇(3)

以党的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关于规范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工作和开展新一轮中层干部聘任工作的意见》为依据,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培养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考验、年轻优秀、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队伍,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系统选拔使用中层干部的重要渠道。

二、实施程序

局系统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在局党委的领导下,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1、实施范围

(1)拟定面向系统内行政、事业干部选拔局中层正职和中层副职后备干部人选;

(2)拟定面向系统内合同制职工选拔局属单位聘任制副职(助理)后备干部人选。

2、资格条件

(1)全区民政系统内干部职工,年龄一般要求男45周岁以下,女43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2)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或在我区民政系统工作1年以上;

(3)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4)历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

(5)报考正科级后备职务的,要求现任副科级职务;报考副科级后备职务的,要求为行政、事业干部身份;非干部身份人员可报考局属单位聘任制副职(助理)后备职务。

(6)身体健康。

上述时间(任职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年龄)统一计算到2013年3月31日。

3、选拔程序

(1)公开报名

个人自愿报名,填写《区民政局后备干部公开选拔报名表》(见附件),报名截止时间为:2013年3月15日17:00,须在截止时间前将报名表交至局办公室。

(2)资格审核

由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资格审查,并公布结果。

(3)笔试、面试

所有报名参加后备干部公开选拔的人员,均须参加由第三方出题的、重在测试履职能力的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和面试均按40%权重计入考试总成绩,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分,笔试、面试成绩及时在局网站公开。

(4)考察测评

根据笔试、面试总成绩,确定人员进入考察程序,主要考察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内容,分民主测评和领导班子意见两部分。民主测评一般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和局下属单位相关人员范围内进行,以赞成票数×(100/投票人数)的积为基数,按照10%权重计入考试总成绩,民主测评结果将通知到本人。领导班子对考察人员进行投票打分表达意见,满分为100分,取得分平均分为基数,按照10%的权重计入考试总成绩。

(5)决定人选

根据竞争者笔试分、面试分、民主测评分和领导班子打分四项内容的总得分确定为个人最后成绩,对竞争者按照行政事业干部和合同制职工两类分别进行排名,排名结果将在局网站公示。局党委根据排名结果经集体讨论确定系统后备干部名单,并公示。后期将邀请组织部、纪委等部门对后备干部进行相关培训。后备干部将作为今后我局系统中层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据。

领导干部试用期总结篇(4)

实行任职试用期制度的对象为提拔担任非选举产生的副局级领导职务的干部。

试用对象任职试用期限为一年,试用起始时间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计算。

二、程序和步骤

1、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和管理权限,由市委研究决定干部的试用职务。

2、试用期满后,由市委组织部对试用干部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部是否称职的意见。组织考核要全面了解试用对象试用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情况,重点考核其对试任职务的适应能力和履行职责的情况。

(1)经考核胜任现职的,由市委组织部审定后办理正式任职手续,并书面通知干部所在单位和干部本人,不再重新发文公布;

(2)经考核不胜任现职的,报市委研究审定后免去试用职务,一般按试用前的职级安排工作。

(3)在试用期考核或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20%,经组织考察、考核存在一定问题的,要延长试用期,延长试用期的时间为一年。期满后,由市委组织部再行考察。

3、对在试用期间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犯有严重错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不宜继续试用的对象,提前结束试用期,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因本人原因提出终止试用期要求,经市委研究同意后,可中止试用期。中止试用期的干部,不再享受试用职级的待遇。

三、干部试用期间的待遇

1、干部试用期内,履行所任职务的职责,享受相应的政治、生活待遇。

2、试用期满后正式任职的,任现职时间从确定试用之日起计算。

四、其他

领导干部试用期总结篇(5)

一、关于半年来扩大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去年11月下旬,国强同志主持召开了领导协调小组第四次会议,12月下旬,经国强同志同意,在湖南常德市召开了扩大试点工作座谈会,景田同志对扩大试点工作作了动员和部署。今年1月,以中组部文件印发了《关于扩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3月和4月,全国远程办分别组织7个调研组,到12个试点省(区)开展调研,督促检查“常德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看,半年来,试点地区各级党组织和中央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领导协调小组第四次会议、“常德会议”的要求,对扩大试点工作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半年多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发展健康,开局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常德会议”精神。“常德会议”后,12个试点省(区)分别采取召开省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省委领导审阅专题汇报等形式,学习国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景田同志有关讲话和中组部下发的扩大试点工作意见。目前,先期试点的三个省此项工作已在全省逐步推开,新开展试点工作的9个省(区)第一批共确定在25个市(地、州)进行试点。新开展试点工作的9省(区)都已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试点省(区)都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山东、湖南、贵州、河南等省委领导同志带头深入基层,认真分析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摸清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条件,了解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状况和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截至目前,12个试点省(区)的实施方案都已经过全国远程办初审。

第二,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国远程办正在协调有关单位,抓紧进行中心资源库、前端播出平台二期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先期试点省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正在全省逐步推开。截至6月底,先期试点三省一县共建终端接收站点135万个。其中,山东省已全面完成站点建设任务,共建乡镇、村站点84235个。湖南省共建乡镇、村站点33189个,占乡镇、村总数的666%。贵州省共建乡镇、村站点17162个,占乡镇、村总数的719%。安徽省金寨县454个乡镇、村共建终端接收站点477个。山东、湖南、贵州和安徽省都分别对辅助教学网站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对中心资源库进行了升级和扩充。全国远程办还协调中组部、中央党校、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福建省委组织部和厦门市,共计投入940万元,支持福建省上杭县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第三,继续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截至5月底,各制作单位已向中心资源库报送电视教学节目4093小时,完成2004年度4400小时教学资源建设任务的93%,全国远程办组织专家逐一进行评审。目前,试点省(区)和中央有关部门在对2004年度教学资源建设任务进行扫尾的同时,正集中力量落实2005年度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山东省依托组织部门电教系统,建立了500多人的专兼职制作队伍,去年以来,全省新开发制作教学课件620小时。湖南省已征集开发教学资源18625个,其中教学课件865小时。贵州省已征集整理了2500多个小时的教学资源,开发制作了200多个小时的“乡土教材”。四川省已征集实用技术、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典型经验等教学资源3万多个。

第四,不断加强骨干队伍建设。截至5月底,先期试点的三省一县共选配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骨干人员16万名,其中,已参加过相关业务培训的有137万名,占859%。特别是全国远程办和团中央去年选派的1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试点工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受到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好评。今年,全国远程办在团中央、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为扩大试点地区又招募了2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5月下旬,全国远程办还举办了一期新开展试点工作的9省(区)骨干示范培训班。

第五,进一步加强站点管理制度建设。先期试点地区普遍制定了终端接收站点设备维护和管理、学习与培训、管理员工作职责、设备操作规程以及站点信息反馈等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设备、管学习培训的工作机制。山东省建立完善乡村站点管理员信息资料库,湖南省开发了终端接收站点信息管理系统,贵州省制定了站点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站点管理人员职责等,安徽省金寨县站点建设做到了“五个统一”。

第六,探索和积累了一些“学用”经验。先期试点地区结合本地实际,以“学出效果、用出效益”为目标,积极开展“学用”活动,探索教学组织管理的有效途径。在第一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先期试点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山东“泰山网”、湖南“红星网”、贵州“希望网”、安徽“先锋网”,都办得各具特色,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湖南省在“红星网”上建立了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任总顾问、151位各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团,在线解答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实施网上咨询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先期试点地区还采取多种形式对涌现出来的“学用”典型进行宣传,形成“学习典型、赶超典型”的良好氛围。为了把工作抓得更加扎实,先期试点地区大都不定期派出督查组,深入到乡镇、村终端接收站点,通过座谈、查资料、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学用”活动进行检查指导。

试点工作之所以进展顺利,首先在于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在于领导协调小组的正确领导,同时是各试点省(区)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各试点市、县努力工作、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也是与中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分不开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有的认为这项工作有些超前,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开展,经济上难以承受。还有的认为这项工作要牵扯太多精力,实在难以腾出手来抓这件事,存在畏难情绪,致使工作进展不快。二是教学资源建设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从专家对2004年度各单位上报的教学课件评审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制作标准不统一、不规范,有的形式不活、比较呆板,全国统编教材多、“乡土教材”少。三是站点运行维护经费的筹措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目前,有的地方已经通过财政补贴、部门包村、依托企业、自主经营等办法,解决了部分站点的运行维护经费,但大部分站点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四是教学组织管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怎样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实际,把集中学习培训与个性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起来,在一些地方做得不够。学实用技术多,学政治理论少;采取“一揽子”方式组织学习的多,按从业特点分类施教的少,使学习效果打了折扣。五是管理和技术操作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地方站点操作管理人员数量少,能力不强,特别是第一批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期将满,再加上村“两委”换届后又新选上来一批干部,原来刚掌握一定技术的部分村干部落选,站点管理人员的选配和培训任务很重。六是对先期试点创造的成功经验需要进一步总结。经过两年的试点,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建设、骨干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这些经验总结得还不够,创造性地运用也还有差距。

二、关于下一步试点工作的打算和建议

下一步,全国远程办将在国强同志和领导协调小组的领导下,紧紧依靠试点地区和中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节奏,努力提供服务,全力推进试点工作。我们的具体打算和建议是:

第一,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和宣传,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抓好扩大试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是经锦涛、家宝、庆红等中央领导同志批准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于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庆红同志、国强同志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都作过深刻的阐述和反复强调。我们将继续引导试点地区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地把这项功在当前、利及长远的“民心工程”抓紧抓好,抓出实效。同时,与等部门密切配合,利用新闻媒体继续适当开展对扩大试点工作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一是指导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搞好中心资源库和前端播出平台二期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作。二是指导各试点省(区)按照领导协调小组批准的和办公室推介的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技术方案,结合本地实际,主要依托农村中小学建站点,有条件的依托村党员活动室等场所建站点,争取明年一季度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三是指导新扩大试点地区本着投资少、实用、够用的原则,组织研究省级资源库和辅助教学网站的建设实施方案,争取明年底基本建成,并逐步实现同中心资源库和辅助教学中心网站的互联互通。四是指导中央有关部门和试点地区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搞好招投标工作,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监控和督导,把这项工程真正建成“放心工程”和“廉洁工程”。

第三,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教学课件制作水平,确保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坐得住、学得懂、用得上。教学资源建设的任务是:在完成2004年度教学课件制作任务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落实好2005年度4400小时的教学资源建设任务。指导中央有关部门和试点省把质量放在首位,增强教学资源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严把教学节目的制作关、入库关、播出关,将责任落实到人。坚持把全国统编教材和“乡土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制定关于“乡土教材”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乡土教材”的建设方向和建设内容,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当前,特别要精心制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课件,为在农村即将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准备。

第四,认真抓好骨干队伍建设工作,着力在选好人、强化培训上下功夫,确保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用得了、管得好。整合利用方方面面的力量,组建骨干队伍,确保教学有人辅导,技术有人服务,站点有人管理。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要求,把乡镇、村站点管理员作为培训重点,特别是对重点难点技术问题,反复培训,反复实践,使他们能够熟练操作终端设备。指导试点地区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站点管理人员责任制,把站点管理人员的补贴与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挂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指导试点地区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五,切实抓好教学组织与管理,对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指导试点地区建立严格的学习培训制度。对农村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培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既要考核他们参加科技文化知识学习的效果,更要考核他们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收获。指导试点地区把集中学习培训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把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指导试点地区加强教学辅导。坚持把课堂学习与基地实践相结合,通过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下乡入户等活动,面对面地帮助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领导干部试用期总结篇(6)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总结2002年以来,*委组织部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面落实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旗组织工作目标任务,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为我旗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是新形象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的重要条件。为此,*按照上级党委的部署,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先后建立了干部管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察预告、任前公示、试用期、干部考察责任追究、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调整不胜任领导干部、干部辞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尤其是近年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开拓创新,重点突破,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明显成效。1、建章立制,完善机制,为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奠定基础。几年来,结合实际,*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围绕抓落实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在党政干部的培养管理使用上,我们先后研究制定《2009--2009年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旗委常委会讨论任免干部投票表决制》、《任用苏木乡镇党政正职实行全委会投票表决制》、《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制度》、《干部管理暂行规定》、《干部选任工作实施细则》、《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办法》、《关于在领导干部中实行回复和诫勉暂行规定》、《关于定期召开干部监督工作联系会议的意见》、《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加强试用期干部教育管理的意见》、《党政领导干部离任职交接制度》、《科级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科级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制度》、《干部试用期满公示暂行办法》、《干部工作“五卡”制》、《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实绩考核9项配套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文件,有效地促进了干部选任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2、落实群众对干部选任“四权”,推进干部推荐工作的规范化。为了保证选任干部的质量,我们严

把推荐关,坚持把民意作为推荐干部的基础,建立了群众性举贤荐能制度。每年结合年度考核,都要在旗直部门、苏木乡镇召开的大会上,由群众推荐优秀干部。同时,制定和完善了《民主推荐领导干部制度》,使推荐工作更加规范,程序更加严谨。2009年初,旗委专门召开全委会议和全委扩大会议,对政府部门正职人选和县处级后备干部进行了公开推荐。还采取本人自荐、领导干部个人推荐、组织推荐、群众推荐等方式,在全旗范围内公开推荐了优秀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年轻干部,共推荐后备干部310名。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推荐的后备干部,我们都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严格审查和了解,符合条件的干部及时列入《*后备干部名册》,对后备干部名单,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调整一次。旗委规定,选拔任用干部原则上从后备干部中产生,未列入后备干部名单的一般不得提名。这样使干部推荐工作更加规范,为选准用好干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以来,我们提拔任用的6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都是从后备干部中推荐产生的。3、引入竞争择优机制,推进干部选任工作的制度化。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大竞争上岗、择优选拔工作力度,把竞争机制引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中来。先后在班子成员副职和党委政府部门环节干部中分别推行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办事,把握好六个关键环节:一是公开竞争职位、条件、程序、方法;二是公开报名,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确定竞争候选人;三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四是测试,分笔试和面试进行,考试成绩按20%记分;五是测评,民主测评和领导推荐各占40分,当场公布竞争候选人得分情况,排出名次;六是严格考察,充分酝酿讨论,按干部管理权限履行任职手续。几年来,共有8名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有120余名干部通过竞争上岗走上新的工作岗位。4、实行票决制,推进干部选任决策的科学化。选任干部,民主推荐和酝酿提名是基础,科学决策是关键。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委关于实行常委会讨论任免干部投票表决制》、《*任用干部实行全委会投票表决暂行办法》

等配套文件。2009年3月以来,我旗按票决制,对拟任用的237名副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人选全部实行了票决制,对58名功苏木乡镇党政正职实行了全委会票决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从表决结果看,对绝大多数人选的意见是一致的,对个别人选也有投弃权票和反对票的,与组织对人选情况的掌握是一致的,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5、强化考核监督,探索干部“能下”的新途径。“能下”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解决“能下”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经常性的考核监督机制和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中,*注重研究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制定了《*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和《*领导干部辞职暂行办法》等。把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与政绩的考核结合起来,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把年终集中考核与完成中心工作任务的考核结合起来,既尊重民意,又注重综合分析和横向比较,增加了考核的公正性、准确性与权威性。经过综合考核,领导干部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分别确定等次,对不称职的干部就地免职。同时,积极实行《领导干部试用期制度》,对在试用期内工作表现差,有违纪违法问题的进行了降免职处理。几年来,*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26人,试用期内被免职干部1人,初步形成了干部能下机制。6、完善考察机制,为选准用好干部畅通渠道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就必须通过完善考察制度,准确反映干部的实绩,明确规范领导干部上和下的尺度,形成以素质论人才,凭实绩用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几年来,我们在建立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职责规范的基础上,侧重在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建立考察评价标准。每年都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干部的特点,修定完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察办法。不断克服考察指标过于繁琐庞杂,考察标准随意性较大、难于操作的弊端。考察内容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具体化,增强考察标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二是改进考察方法。制定《*干部例行考察办法》,通过任前考察、届中考察、换届考察、试用期考察以外的定期或不定期考察,实现组织部门全面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进行动态管理。在完善年度考察、届中考察制度的基础上,坚持做到日常考察与任前考察相结合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尤其是在强化日常考察上下功夫,改变那种不提拔不考察、不换届不考察、不调整不考察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方法。通过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参加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年度总结工作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随时掌握领导干部的有关情况。并逐渐加大隐性考察的力度,注意把考察的触角延伸到领导干部生活圈,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考察其在工作时间以外场合的表现,全方位、多侧面了解领导干部的全貌,准确把握干部的现在与未来。三是量化考察。我们在公开选拔干部的考察中围绕德、能、勤、绩、廉和推荐使用建议等方面,确定13项具体评价要素,并进行量化打分,整个量化分值按百分制设置。考察评价总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考试综合成绩(笔试、面试)、民主测评情况、考察组综合评价等,分值比例为10:20:70。对每个评价要素进行量化打分后,得出考察对象的总评分数,按得分多少为序排列,确定干部使用人选。四是正确运用考察结果。坚持依据考察结果对干部实施升降奖惩,坚决避免考察结果与选拔任用相脱节,增强考察制度的整体效应。7、加强交流与培训,提高党政干部的综合能力实行领导干部交流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干部交流有利于干部摆脱久处一地带来的复杂人际关系的束缚,改善工作环境;有利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有利于干部在不同的坏境和岗位得到更全面的锻炼,更好成长。因此,我们不遗余力地对干部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交流,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能进能出,合理流动。在干部交流的总体流向上,注意多从人才密集地方向人才短缺地方交流,从经济发展较快、工作比较先进的地方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困难较多、工作比较落后的地方交流,从机关向基层交流。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明确交流条件、交流重点和交流形式,不搞“一刀切”。一是抓好轮岗交流。打破人才部门、单位所有制,综合班子的年龄、气质、文化结构和干部的不同情况,积极组织干部在党政之间、系统之间、岗位之间进行轮岗交流锻炼,盘活人才资源。近年来,我旗对180余名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既优化了各级班子的结构,又较好地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热情,有41名干部经交流锻炼走上“一把手”岗位。同时,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管线、管物、管人、管项目的关键岗位中层干部实施了交流,有效防止了不正之风。二是搞好下派交流

领导干部试用期总结篇(7)

干部任职试用期满前的一个月,由市委组织部书面通知所在单位(附件一),并告知单位主要领导通知被考核干部本人,做好考核前的准备工作。

二、个人述职

干部接到考核通知后,须全面总结自己在试用期间的德才表现,特别是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在试用期满后的一周内,向所在单位递交书面述职报告。并在民主评议和民意测验会上公开述职。

三、民主评议和民意测验

单位在收到书面述职报告后的一周内,召开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会(会议出席对象:市机关为本单位中层副职以上和下属事业单位正职,人数少的单位可扩大至全体人员;镇为机关中层副职以上、村厂书记及下属事业单位正职),参加民主评议、民意测验的人员不得低于应到会人数的80%。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以无记名方式进行。会议由单位主要领导主持,市委组织部派员参加,并负责提供“民主评议表”表式(附件二)、民意测验票,汇总民主评议情况和民意测验结果,向单位主要领导反馈民意测验结果。

四、单位鉴定

单位在召开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会后一周内,根据干部在试用期的德才表现,特别是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填写好《干部鉴定表》(附件三),并将《干部鉴定表》和书面述职报告各一式三份报市委组织部。

五、考察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市委组织部将按照考察程序进行考察:

1、单位鉴定意见为不称职或基本称职的;

2、民意测验不称职票达到或超过到会人数三分之一的;

3、民意测验优秀和称职票之和低于到会人数50%的;

4、试用期内或在考核期间,群众来信来访或民主评议中反映干部本人在德、能、勤、绩、廉方面存在线索比较清晰问题、且可能影响到任职的。

六、决定任免

(一)市委组织部综合干部个人述职、民主评议和民意测验、单位鉴定和考察的情况,提出考核结果意见。

(二)报请市委研究决定并办理任免手续:

1、对考核合格的干部,由市委组织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任职手续,并向市委常委会报告、备案;

2、对定为考核不合格的干部,报请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后,按规定免去试用职务,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一般按原职级重新安排其适当工作。

七、任免手续及材料归档

领导干部试用期总结篇(8)

中央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解决,惠及亿万农民,推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新疆作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能够成为全国扩大试点省(区),并且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唯一省(区),是党中央对新疆极大的信任和关怀。塔城地区又被列入自治区三个试点地区之一,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对塔城地区的关心和厚爱,也是自治区党委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政治使命。认真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对我区的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将起到极大地推进作用,而且也为全疆其他地州全面开展这项工作探索经验。对此,地委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专题研究了如何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要求,做好我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并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地委书记彭家瑞同志多次听取工作汇报,要求我区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抓住这次大好机遇,动员全社会力量,认真扎实地完成好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交办的试点工作任务。可以说,中央在全国农村党员干部和中小学实施现代教育这一宏大工程,至少将我国广大农村信息化进程提前了5到10年,是利国利民、加快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坚决按照曾庆红同志和贺国强同志多次对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常德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第二次书记办公会议纪要的要求,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我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这一光荣重大的政治任务。

今天,我们召开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和部署我区试点工作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还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不够丰富,手段比较单一,优秀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水平不够高,时效性不强,覆盖面小,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这一切都迫切要求我们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推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教育和培训的思路创新、手段创新和工作创新。

第一、开展远程教育,有利于实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从手段到内容的创新。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明显优势,成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利用这一载体,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同一时间内对不同空间的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点播式、交叉式和现场直播式”教育。

第二、开展远程教育,有利于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通过经常地、持续不断地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科技知识和致富本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从而把广大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具备条件的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进而有力地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第三、开展远程教育,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手段,培养数以千计的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是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第四、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有利于用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不仅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切入点,而且成为农村信息化的示范点,成为广大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适用技术的致富点,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之前的职业技能传授点,成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点。

二、建立相关机构,为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奠定基础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上下互动、多方协作才能有效实施的庞大系统工程。要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领导,搞好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按照自治区党委和地委要求,地区成立了全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地委副书记廖运建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荣建齐,行署副专员图格杰加甫,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地区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侯本智等同志担任。成员由地区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教育局、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局、编办、农业局、畜牧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广电局、民政局、司法局、文体局、卫生局、计生委、科协、团委、妇联、工会、地区经济信息中心、扶贫办、电信公司等25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段德亮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地区党员电教中心副主任陈冰同志担任。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技术建设组、教学资源开发组和培训指导组,工作人员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或相关单位中抽调。各县市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抽调足够强有力的人员开展试点工作。

作为试点地区,借鉴区外试点省的经验,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下达的试点工作任务,经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塔城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总体上不再确定试点县市,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压茬进行”和“先校后村、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分步骤、分批次在全地区全面推开。从现在开始,各县市要进一步对所属的乡镇场、村的基本情况开展摸底调查,提出分步建点工作计划,列出试点工作进度表,确保全区到**年底乡镇场建站点率达100%,行政村建站点率达85%,到2006年5月底行政村建站点率达100%的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迎接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我区试点工作的评估和验收。

三、明确职责,相互配合,认真完成我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任务

今年是我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第一年,工作任务很重,头绪很多。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总体设计和规划,切实把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扎实工作,整体推进,圆满完成我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任务。

第一、要坚持实事求是,把从实际出发作为开展试点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形成合力,避免重复建设”的要求,在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党员电化教育、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党校教育等现有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尤其是基础建设,要紧紧依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系统,不再搞重复建设。

第二、要强化组织收看,务求取得实效。科学组织和管理终端接收站的教学活动,是实现远程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各级组织部门要做好牵头抓总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科学的播放收看计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考核规定,建立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切实将组织播放收看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远程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同时,还要把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把远程教育和党员电化教育等其他党员教育形式结合起来,要把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结合起来,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选择切合实际的学习内容,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确保他们坐得住、学得懂、用得上。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把试点工作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协调合作,同心协力共同完成我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机构工作职责》,建立和落实“一把手”抓试点工作的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资金到位。要按照中央关于“党员教育经费应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的指示精神和自治区确定的“自治区党委向中央申请专项经费,地方配套资金由自治区、地州和县市共同承担。各成员单位的有关培训和项目建设经费,要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终端接收站点建在农村中小学的地方,所需经费纳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终端接收站点建在乡镇党校或村文化室或党员电教室的地方,所需经费争取中央财政和中央党费给予一定的支持,主要由区、地、县财政负责解决,地方党委的党费也可拿出一部分作为补贴,自治区对口扶贫单位和效益较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帮扶”的指示精神,塔城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经费投入,依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建立和落实“一把手”抓试点工作责任制,积极探索以财政投入为主,多单位多部门共建的新路子和新模式。地厅级领导、县市的县级领导,地、县市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地、县市获自治区级、地区级的文明单位(不含乡村两级),都要建立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包村建点,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保证2006年5月底不折不扣地完成包村建点任务,并力争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积极与成员单位协商沟通,做好有关服务和指导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碰头会,对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研究、总结。

四、当前主要工作任务

第一、要进一步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结合我区实际,在调查摸底和考察学习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进一步修订完善适合我区实际的《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上报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审批。各县市要结合地区《实施方案》,尽快制定本县市实施方案,于4月底前报地区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时,各县市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摸清家底,区分不同情况,科学分类分批建点。原则上,我区行政村建点分两种情况:一是对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由教育部门按标准负责统一建立;二是对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不能覆盖的农、牧业行政村和没有完全定居的牧业行政村,分三种模式建点,第一种模式是对于互联网宽带已通达或近期有可能通达的农、牧业行政村,按基本型(即中小学的模式二)建立,设备配备为:卫星天线、卫星接收机、电视机、VCD或DVD影碟机、计算机,费用⒈4万元。第二种模式是对于互联网宽带近期不可能通达的农、牧业行政村,按低于基本型(即中小学的模式二)、高于中小学模式一的标准建立,设备配备为:卫星天线、卫星机顶盒、电视机、硬盘多媒体播放器,费用约8000元。第三种模式是对于没有完全定居的牧业行政村,在流动牧民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点,设备配备为电视机、硬盘多媒体播放器,费用约4000元。各县市要尽快摸清建点情况,实事求是地将相关数据及模式上报地区远程办,不得弄虚作假。否则,除取消建点补助资金外,还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第二、加大建立和完善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力度。要坚持硬件和软件建设同步推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我们要紧紧抓住试点地区中央和自治区给予的资金倾斜等优惠政策,结合我区实际,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努力构建上下协调、科学管理、运行规范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在硬件建设方面:按照自治区确定的**年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规划,年底前完成全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任务的要求,地区教育局要继续发挥中小学远程教育负责抓总的作用,积极向自治区争取项目,保证全区有学校的乡镇场、村都要建立标准站点,即乡镇场达到模式三(扩展型),行政村达到模式二(基本型)标准,并力争使全区117个教学点由原建立模式一的计划改建成模式二,以确保地区顺利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在软件建设方面: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优势,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联系人,依托各部门现有的资源优势,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定期提供信息,为我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供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地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地区财政局要与领导小组办公室紧密配合,做好项目的立项、规划和论证,积极争取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解决辅助教学中心网站地区分站及课件制作建设费用,为农村乡镇场、村终端接收站点提供补助经费,配合做好项目的实施等工作。地区电信公司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进一步延伸农村终端接收站点宽带网的铺设工作,并在网络建设和优惠政策上积极提供技术、设备等支持。

领导干部试用期总结篇(9)

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的副职和内设机构的副县级领导职务;

市人大、市政协工作机构的副职和内设机构的副县级领导职务;

市纪委内设机构的副县级领导职务;

市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的非国家权力机关任命的副县级领导职务;

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中非选举产生的副县级领导职务。

由非领导职务转任上述同级领导职务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为一年,从任免机关发出试用通知时计算。领导干部在试用期间,履行所任职务的职责,享受相应的政治和工资待遇。

第四条试用期间,任职干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市委组织部和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试用期满,由干部本人写出一年工作总结,并向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提出转正申请,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做出鉴定,并呈报市委组织部审批。

领导干部在试用期间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犯有严重错误,不宜继续试用的,由市委组织部报请市委常委会,提前结束试用期,免去试用职务,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六条市委组织部根据呈报单位意见,组织考察组对干部进行考察考核,并报请部务会研究讨论。

经考察考核合格的,由市委组织部提出意见,报主管书记批准,办理正式任职手续。

第七条经考察考核不合格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市委组织部提出意见,报请市委常委会研究,免去试任职务。按试用期前职级由原所在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第八条考察考核工作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

考察组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任职干部思想政治表现、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和履行职责的情况作出评价,形成考核报告。

第九条任职干部试用期间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不合格:

(一)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二)组织领导能力差,不能胜任现任领导岗位;

(三)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严重影响班子团结或工作作风存在严重问题;

(四)有行为,存在不廉洁问题;

(五)工作不负责任,工作出现较大失误;

(六)由于自身原因未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工作实绩较差;

(七)民主测评优称率不足60%。

领导干部试用期总结篇(10)

一、坚持群众公认原则,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积极探索群众参与的途径和方法,努力采取措施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一是坚持由群众选人。我们规定,民主推荐除《条例》规定参加的人员外,要有15%左右的群众代表参加,民主推荐科级领导干部时,除《条例》规定应参加推荐的人员外,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参加。今年元月,我县科级领导干部调整时,对班子组成人选进行了民主推荐,共有1800多人参加了民主推荐,个别谈话824人次,分别比**年乡镇党委换届增加了21%和19%;二是坚持深入群众选人。在干部考察中,我们坚持“一听二看三访四查”的方法。“一听”即听群众对考察对象的评价;“二看”即看考察对象近三年的述职报告,看年度考核等次及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等;“三访”即访考察对象的工作相关部门,访家属及子女所在单位,访纪检部门;“四查”即查学习笔记和各种会议上讲话,查党委(党组)会议记录和民主生活会记录,查近两年主管、分管工作及在全县同行业排名位次变化,查考察中有关人员反映的问题。三是坚持选群众公认的人。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时,现任领导干部的民主推荐票率低于50%的,拟提拔的领导干部民主推荐票率低于30%的,不作为考察人选。推荐部门、单位领导干部时,民主推荐票率低于50%的,原则上不作为考察人选。近两年,先后提拔的105名科级领导干部的民主推荐票都符合要求,且排在前列。为扩大民主,选群众公认的干部,我们在全县推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全面推行了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制度,积极推行了干部考察预告制和差额考察制,实行了干部提拔任用常委票决制。**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共投票表决21次,表决干部345人;共公示领导干部165人次,实行试用期制的干部共85人,有3名干部因试用期满考核不胜任现职未获正式任命。

二、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们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要求,努力探索和推行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途径和方法,始终坚持群众公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营造和形成了鼓励竞争、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和环境。第一、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近年来,我县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从**年6月份开始,县委连续4年拿出部分科级领导职位面向全县公开选拔,任用了25名。为了规范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县委组织部制定了《**县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办法》,对全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方法、措施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后备干部的选拔一律实行公开招考,实行“阳光作业”,不搞“暗箱操作”。**年我们在全县公开选拔了10名优秀青年科级后备干部,通过一年多时间的锻炼,现在已经全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中有2人因工作突出分别被提拔为乡镇党委书记、团县委书记。第二、大力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年,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党政机关中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实施意见》通过层层宣传发动,认真指导、督查,全县普遍开展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据统计,全县党政机关中有33个单位、233个正、副股级职位实行了竞争上岗,参与人数达656人,200余名优秀干部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中层干部岗位。通过竞争上岗,一是打破了“领导说了算”、“论资排辈”等旧的用人模式,开始从“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的转变,使许多优秀的年轻干部走上了中层干部岗位;二是找到了长期困扰干部使用上“能上不能下”的突破口,有效激活了用人机制。据统计,有83名干部从正、副股级岗位上落选;三是优化了中层干部队伍结构。据统计,竞争上岗后,全县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下降了2.8岁,大专以上学历比例提高了9.8个百分点。第三、全面推行新增干部凡进必考制。多年来,我县严把公务员“入口关”,坚持“凡进必考”。近五年,从200多名报考人员中公开考录选拔了57名公务员进入到公安局、审计局、财政局、检察院、森林公安和乡镇政府等单位。第四、稳步推行现任干部优胜劣汰制。我们突出抓了三个环节:一是明确了干部不能留在现岗位上使用的五条标准,使解决干部“下”的问题有章可循,防止了评价干部的随意性。二是完善了对现职领导干部的考察,把目标管理考核结果和民主测评、民意测验、民主评议、选优评差、党风廉政情况测评结果作为决定干部升降去留的“硬”尺度,使干部的“下”做到判断准确、处理得法。三是疏通干部“下”的渠道,实行了任职试用期制。**年以来,全县对新任命的85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实行了任职试用期,有3名干部因考核不合格,被解除试任职务。加大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干部辞职制度。根据干部本人德才条件和实际表现,分别采取降免职、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提前退养、岗位交流、待岗等方式,对8名不适应现职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年6月以来,全县共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25人,降职处理5人。有4名干部辞职,其中正科级干部2名,全部为自愿辞职。

三、着眼整体效能,全面提升执政能力。第一、抓教育,提升素质。建立和健全了干部的跟踪动态管理机制,将干部的考察贯穿于干部任职的全过程,**年制订了《**县干部教育5年规划》,设立了“干部教育年”和“无会日”,加大了干部的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目前县委党校学历班在读学员有648名,其中大专221名,大学337名,研究生90名,这样三年后全县干部的学历就完全可以达到上级规定的学历要求。第二、抓结构,增强活力。注重领导班子配备的结构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目前,科级干部最小的年龄24岁,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9岁,比**年前下降了5.8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干部占91%,本科学历文化程度比例不断提高,其中有不少同志已经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层次比**年前提高了23%。一批综合素质较好、年富力强、文化水平较高的干部走上了科、处级领导岗位。专业技术干部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广大专业技术干部在教学科研、医疗卫生、新闻艺术等岗位上刻苦钻研,发奋工作,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技术骨干力量。第三、抓交流,优化机制。我县于**年制订下发了《**县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坚持以培养锻炼干部、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和促进廉政建设为目的,根据干部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多种交流方式。一是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进行避籍任职。目前,全县26个乡镇(场)的党政人大三套班子成员全部异地交流任职。二是抓好年轻干部培养锻炼流。两年来,从县直机关选派30多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从乡镇选派25名干部到县直机关挂职锻炼。三是对掌管人、财、物部门和执法执纪部门领导干部进行轮岗交流。对县直负责人、财、物部门担任正职5年以上的15名干部进行了内部轮岗。**年6月以来,共交流干部300多名,其中正科级干部127名。近两年来,全县正科级领导干部交流力度逐步加大,交流任职的98人,其中提拔交流任职的35人,占提拔正科级干部总数的45%。第四、抓监督,强化管理。制定出台了《**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推荐、考察、任用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实行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开通了举报电话,畅通了群众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的渠道。严肃查处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人和事。加大了对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力度,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逐步完善了谈心谈话制度、诫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

四、顺应发展要求,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由于其类别层次、经费来源、工作职能、人员构成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县采取了先行试点,摸索经验,逐步推进的办法,使改革平稳进行。第一,大力推行聘用制。早在**年,我县就在教育部门开始试点,先后制定了《**县中小学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办法》及《实施细则》、《**县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教职工分流的管理办法》、《关于教职工聘用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通过严密组织、规范运作、公开聘用、稳妥实施,全县首次聘用教职工4728人,占应聘人员总数的97.8%,对落聘、待聘人员的安置,组织了第二次推荐应聘,根据他们的能力、特长安置了46名。现在教育部门所有教职工已全部实行聘用制。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已出台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实施办法。第二,启动了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由用人单位事先向编制部门申请审核编制,向人事部门申报增人计划,经批准后,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公开组织报名、考试、体检、考核、聘用等程序。五年来,公开招聘会计核算中心、国资管理中心、教育局等单位人员72人。第三,深化了职称改革。严格遵循了政府宏观指导下的“个人自由申报、社会公正评价、单位自主聘任”的职称社会化评聘原则,彻底打破职称资格终身制,对专业技术职称实施评聘分离,推行高职低聘、缓聘或不聘。加强了评后和聘后管理工作,自2002年起,建立和推行职称资格注册和年审管理制度,对年审不合格的,一律取消了其现任职称资格。第四,实施了人事制度。对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部实行了人事制,其人事档案统一交县人事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托管。据统计,五年来,共办理人事100余人次。

(二)经验及问题

一是必须坚持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正确方向。多年来,我县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始终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自觉把干部工作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放在全县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相一致,立足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立足于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是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多年来,我县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体现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始终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同时,我们又大胆改革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适应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和方法,把党管干部原则和改进党管干部方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管干部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干部管理水平。

三是必须着眼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多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较为科学合理的干部人事制度,力争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使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必须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我县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始终得到县委的高度重视,**年,县委就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行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县委组织部也积极带头,在选拔任用科级干部工作中,实施了相关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拓展,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合力和良好氛围。

五是必须重视制度建设。我县一向重视制度建设,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时加以总结规范,逐步形成相互配套、约束有力的制度体系,使干部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进一步引导和推动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进行。近年来,县委、县委组织部陆续总结推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系列文件,即一个总的文件《中共**县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意见》和8个与之相配套的文件。各单位各部门按照《纲要》精神和县委要求,积极进行探索试点,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出台了一批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制度和文件。

六是必须积极有序地推进改革。坚持从局部试点向整体推进。我县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许多措施如干部交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都是先在部分单位试点,再向面上推广。坚持从单向改革向综合改革发展。如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我县从单项的改革着手,先实施了谈话诫勉制度、打招呼制度、审计制度等,再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上下联动。一些比较成熟的制度,如公开选拔、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等制度,先从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开始,再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全面推开。对一些不太成熟、需要在实践中试行的制度,如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等,则先进行探索,不断积累经验。

我县的干部制度改革还处于探索的初期阶段,从目前的工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干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落实“四权”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二是在干部的考察评价机制上探索不够,尤其是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和“社交圈”的考察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对干部德才标准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三是在干部“下”的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四是在干部监督管理,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上,体系还不健全,没有形成监督合力,存在重选拔轻管理的现象。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几点建议

上一篇: 法律论文 下一篇: 林业行政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