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导学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4 00:53:48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篇(1)

1.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对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背景、学习程度、学习特点有比较准确的了解,是预设的基础。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针对将学内容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情况,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以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衔接点。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生成?活动由认识卫星云图开始,以应用卫星云图为目的,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卫星云图;

指导学生认识卫星云图。

1.学生观看网页,学习应用卫星云图的基本知识。

2.分析卫星云图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哪些地方有雨或阴天?学生应用判断,而且准确无误。

学生对卫星云图相当陌生,在课堂有限的时空中,对卫星云图缺乏基本概念的,应用判断没有预想的兴趣。我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孩子们的思维按预设的路线发展,在公开课上努力表示自己的热情,但机械使用教师给出的应用方法来做判断,实际上对卫星云图缺乏基本概念,仍然相当陌生。对卫星云图的应用判断并没有预想的兴趣。

再预设时,我及时补充了学生更关心的问题,如:卫星云图怎么来的?它预测得准吗?针对学生新旧知识对接的空白点灵活补充,为学生教材的知识的学习架设桥梁,增强对卫星云图的感性认识,达成理性应用。我的预设也可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有意栽花花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预设学生学习活动,应是情境化的,与学生兴趣、心理特征、知识获取方式及知识背景高度统一的。为生成预留充足的弹性实施空间,促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当预设方案遇到阻碍和低效时,应勇敢选择更有效的实施方案。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篇(2)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但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有所欠缺。本文教学涉及一些地理知识,让学生直接进行云的形态辨识比较困难。初一学生尚没有较系统的说明文知识体系,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也比较欠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云的种类,了解各种云的特征,赏析关于“云”的诗歌,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整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搜集、积累和初步运用、创造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数字星球”实现情景再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习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学会欣赏,学会发现,陶冶学生的情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展示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和发现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领略云的世界。

教学资源及环境

具有模拟效果的数字星球教室,辅助数字星球的多媒体网络课件。

教学过程

1.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师运用“数字星球”展示千变万化的气象流动云图,并在屏幕上展示拿破仑同荷兰作战中以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从而获胜的故事。

2.走近文本中的云――活动方案一:我是气象小记者

师展示“我是气象小记者”的活动要求,请各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选出一位“气象小记者”走近每种不同类型的云,其他组员可扮演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云”,互动采访。

3.走进生活中的云――活动方案二:我是气象主持人

师播放视频《天气预报》,继而出示“我是气象主持人”的活动要求,请各小组成立一个“气象播报栏目组”,选择一种学生已经熟悉的云或一组云,通过小组成员分工:筛选搜集素材者、负责组织语言者、“数字星球”演示者、多媒体课件操作者等,并选出一位“气象主持人”,带领小组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展示。

(1)《太空之旅》栏目组――积云代表队

以太空旅行的方式做客“积云家族”,由特派记者采访积云家族的族长,由族长来详细介绍它的家族成员。在采访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多媒体课件向我们展示各种积云的“生活照”,教室的上空也随之出现了“数字星球”模拟的积云流动气象图。

(2)《走近自然》栏目组――高积云代表队

由一幕短小有趣的“校园情景剧”导入《走近科学》栏目组,主持人与专家面对面交流,通过“数字星球”的仿真模拟效果,并辅以小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来为“情景剧”中的同学进行解惑,生动直观地引领大家认识并了解了“高积云”这种自然现象。

(3)《同一首歌》栏目组――卷层云代表队

卷层云代表队的小组成员手举自己制作的卷层云手工作品走上讲台,同唱一首歌《漂浮的云》,拉开了《同一首歌》的序幕,先由主持人利用“数字星球”的模拟气象图播报一组天气新闻快报,再由另外三名组员借助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卷层云的形成、位置与范围以及它所带来的天气变化。

(4)《云中漫步》栏目组――卷云代表队

先播放了一段卷云代表队策划并自己制作的视频《最美丽的云――卷云》,再由两位主持人从卷云的位置、形状、特征、天气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同时小组成员辅以展示他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数字星球”效果的遥相呼应下,揭开卷云的神秘面纱。

(5)《曲苑杂坛》栏目组――卷积云代表队

卷积云代表队先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组制作的课件《卷积云的奥秘》,并与“数字星球”同步,一步步揭秘卷积云变形后带来的阴雨、大风天气。然后主持人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快板表演”,并在一幕音配画的“话剧表演”中落下《曲苑杂坛》的帷幕。

4.走近心中的云――活动方案三:假如我是一朵云

让学生用心写下以云为主题的小诗,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5.结束语:云端起航――《写给云》

师生诵读《写给云》这首小诗。

6.科海泛舟――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查询或去图书馆查询有关资料,完成一份探讨环境与人类的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

1.“数字星球”――情景再现入佳境

通过“数字星球”的仿真模拟演示效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课前的观察、积累到课堂中对问题的研讨,始终处在积极的学习动态中,达成了学习目标。此外,本课淡化了文体,突出了重点,以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口头表达能力为主,把对天气知识的学习渗透在三个课堂活动训练中。教师引领学生适当向“云文化”延伸,让课堂上有着浓厚的语文氛围,上出了“语文味”。

2.“多媒体课件”――风格独争鸣

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仅能拓展课堂空间,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接触大量的知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还营造出了课堂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学生对“走近云的世界”这一课题的探讨,有关“云”的网站的充分利用,使学生对这一活动课题的探讨更为深入。

3.“小组合作”――百花竞放齐争春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调查、采访、上网、阅读报刊等方式,多方面了解“云”的知识,培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点 评

阳老师的这节课与信息技术相整合,既体现了“综合活动”,也突出了“语文性”,其在参赛过程中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体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应用数字星球为语文学科教学创新思路。数字星球系统是典型的地理学具,从平面到立体多角度转换,配合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采用数字星球系统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模拟情景再现,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第二,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教师设计了三种教学方案,课件呈现可以将学生迅速带入情境之中。通过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篇(3)

分析:对孩子来说,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新鲜的。3~5岁的孩子在开始接触和认识世界时,都带有好奇心理,对于自己遇到的东西往往会亲自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甚至用“摔”的方式,来看看它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无疑,云云正是急于弄清小鸟发光的原因而采用了“破坏”的方式,尽管造成了玩具的损坏,但却是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表现。如果家长不由分说给予指责,不仅会打击孩子求知的热情,还会使孩子变得胆怯。

对策:首先,把家里易碎的贵重物品收放好,在孩子能接触的范围内摆放一些安全的物品或耐摔的玩具。其次,家长要慢慢引导孩子建立“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东西不可以碰”的概念,可以拍打皮球、摆弄凳子,而煤气炉、插座、电脑等却不能在没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接触。同时,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组合式的玩具,鼓励他尝试摆弄出不同的造型。最后,为了增长孩子的见识,家长在修理或操作一些安全的家中物件时,不妨让他一起参与。

案例二:

妈妈给天天买了一辆电动玩具车,玩具车能通过遥控自己开动,在妈妈的示范下,天天很快熟悉了操作。可是,妈妈才离开房间一会儿,就听见“啪”地一声响,过去一看,发现玩具车已被压得散了架,轮子滚落两旁。妈妈非常生气:“新买的玩具那么快就弄坏了?”天天怯怯地解释:“我以为它能驮着我走。”

分析:孩子天生喜欢模仿、尝试,但由于认识和能力的局限,在实践中往往会造成东西的破坏。天天就是从对汽车能“搭人”的认识中来进行模仿的,尽管结果造成了损坏,但这种“破坏”并非有意,应该给予谅解和正面指导。同时家长也应该认识到,孩子对力量的使用和拿捏也有学习的过程,所以家里难免会出现诸如抽屉被拉到地上、报纸被撕烂、碗里的饭被舀到桌上等现象,这些都是孩子的正常行为,是他在学习与外界磨合的一种方式。

对策:其一,让孩子对过失进行善后处理,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杯子打翻了,就让孩子用抹布擦干桌子;玻璃瓶打破了,让他帮忙拿来扫帚和垃圾铲等。其二,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孩子了解力量和物品之间大小、轻重的相对关系,学会如何保护物品、控制力度。

案例三: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篇(4)

高一年级正处于中学过渡阶段,不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来看都要经历一次转轨。由于很多学生经历了中考紧张复习的压力,升入高中后往往想趁机松口气,因此,高一转轨,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一是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来确定适当的教学方法。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法,空间概念强,抽象不容易懂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教具、地图演示 法;难度小,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自学指导法或提问讨论法 ;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等。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需要充分调动学生 眼、耳 、口、手 、脑等感觉或思维器官,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进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2.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通过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例如地球的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学生怎么想都想不明白,看演示后就全弄清楚了。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

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觉得地理知识难懂、难记 ,因而对地理不感兴趣,造成学习成绩较差。其实,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只要他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勤于思考的头脑,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 ,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生活实际 、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地理学习就会变得很容易,学习成绩 自然会逐步提高。

1.观察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太阳、月亮、云、夜晚星空的变化 ,能学到很多地理知识。如:让学生通过观察太阳夏季时的运动轨迹和白昼时间长短的情况,并与冬季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比较,总结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的原因。还可以让学生观测在晴天、多云、阴天等不同天气状况下,天空中的云量 、云的形状分别有什么不同。

2.用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如果让学生细心观察,他们就会发现人们的许多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

(1)饮食上:中国的“南米北面,南甜北咸”的生活习惯是受各地气候和农作物分布的影响。

(2)服饰上:牧民习惯穿可以露出一只胳膊的“不对称”的藏袍,这与当地的昼夜温差大有关系;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这样的穿着既能散热又可以抵御风沙。

(3)民居上:我国北方传统的民居特点是房屋墙体厚,屋内有火炕,这样会冬暖夏凉。南方地区由于夏季长而炎热,人们习惯睡木床或竹床。而黄土高原上的民居则由于气候干旱,所以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特征,挖掘出冬暖夏凉的窑洞居住。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谚语、成语、诗歌等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谚语“天上积雨云,地上雨淋淋”说的是云与降水的关系;成语“沧海桑田”则揭示了地壳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三、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教学是学好地理课的主要途径。多数学生不愿上地理课 ,害怕上地理课,理由只有一个,地理难学。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不会识图,所学知识不会在图上应用。

地图能力的培养必须“善用地图”,进行恰当适度的填图、一图多填和自制地图训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相互联系是地理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把所学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要落实到地图上,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教师最好把中国政区和世界政区空白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加强检查与督促,使图植根于学生脑海中,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迅速地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还要不断引导学生用图像来解决具体问题,养成学生用图习惯,努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四、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好。要以友好、宽容、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极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环境 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乐于学,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老师要多加保护学生求知发问的勇气和兴趣。要营造这样的氛围,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欣赏的乐趣。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多鼓励少指责,不歧视差生。体现随和平易的人格魅力。

2.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以开展活动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无论是为认知而展开活动,还是为活动进行认知,学科教学的目标和技能品质的发展目标都要得到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表现为个人的思考探究和与同伴合作学习。个人的思考探究,是同伴间开展合作活动的基础。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认知,还在于培养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引导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各抒已见,教师在学生力所不及处适时点拨,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了多边交往,互动关系健全。

五、在地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

1.案例教学的特点

(1)着眼于能力的培养。

(2)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所选的案例一般都来自生活,是学生熟悉或了解的。

(3)强调全员参与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中教学的主体应是全体学生,它强调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思维,强调主动学习。

(4)案例答案的多元化和最佳化。案例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同样的情景和信息,从同一起点出发,人们会提出不同见解,它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这种多元化和最佳化答案选择,可开拓学生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案例教学实施的方法

(1)开放教学过程。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2)学生自主学习。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真正被关注的中心,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交流,自主学习,并进行总结。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篇(5)

科学是多门自然学科的统称,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自然探索远远不是小学生的思维和观察所能完全想到的,再者作为探索自然学科重要手段的实验有时候囿于条件限制,我们也无法通过常规方式来完成,这些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集合声、影于一体的优势来弥补教学不足,提升教学效率。为了更好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本文提出了化难为易、指导操作和拓展视野三种应用策略,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化难为易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许多问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面对这些问题往往会感到极其困惑,而教师面对教学难点常用的解决方法就是反复讲解、多做练习。虽然尽可能地让学生明白了科学知识,但实际的课堂效果却不够理想,学生觉得教师“嗦”,教师也同时感觉找不到理想的教学途径。其实,多媒体技术能够化难为易,使得教学更为简单,解决了教学难点的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更为有趣生动,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时,食物在胃部和肠内的分解属于多种运动和化学反应,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解决食物在胃部和肠内的分解

(二)多媒体动画出示“食物在我们体内完整的旅行过程”

(三)教师提出观看要求

1.仔细观看食物在我们体内的旅行过程

2.食物在旅行过程中除了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在工作外,还有其他的器官在帮忙吗?

生:食物在旅行的过程中许多器官都帮忙了,有胆汁、胰腺、肝脏、血管等。

生:食物旅行真的是很复杂的经历呀!

(四)多媒体巩固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人体轮廓图

师:同学们能说出食物的旅行路线吗?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来贴一贴人体的这些消化器官。

生:在人体图上按照食物旅行路线贴消化器官。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借助多媒体的展示、练习、反复提示的功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动脑分析问题,巩固知识,形成牢固的记忆力。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培养操作能力

科学教学离不开相关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的作用使得小学科学课堂有了更多的动手空间,学生也有了实际操作的机会。但是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堂时间有限,多数需要长期观察的实验很难开展;另一方面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多数是由少数优等生有参与操作的机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使得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例如,教学《声音的传播》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实验:

(一)实验一

教师提出要求:让小组学生相互听写字时的声音(正常坐姿听;耳朵贴在桌面上听)。

生:都听到了声音。

生:贴在桌面上听声音更大。

教师多媒体总结,通过动画展现声音在固体和空气中的传播过程。

(二)实验二

用小闹钟、小电铃、音乐卡片、小播放器等放入水盆之中,小组同学听声音。教师利用多媒体总结展现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途径和过程。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可以发现,多媒体技术能够给实验操作带来全面的总结,使得教学中得不到动手操作的学生也有全面理解实验过程的机会。同时,对于需要长期观察的实验,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现。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拓展视野

小学科学教学需要借助教材拓展学生的视野,尤其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拓展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更好思考。例如,教学《云的观测》这节课,这节课需要了解云的特点、形成和类别。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组织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

师:提出观察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4)带好文具,将你观察到的天气情况记录到天气日历记录表中。生:仔细观察然后进行记录。联想的内容可以进行简单记录。

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多种云的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细致地给云分类。最后总结出气象学家的分类。

生:进行记录,小组内尝试分类。

师:不同的云与天气的变化相关,许多历史故事都说明了这点。多媒体播放“诸葛亮借东风”的片段。提出拓展问题:同学们想知道历史上借助云来观察天气的故事吗?

接下来,教师进行拓展,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信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运用多媒体将生活中的丰富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模式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来降低教学难度,拓展教学空间,培养操作能力。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225-02

一、引言

现代运输机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尤其是气象条件对航班的影响。据统计,仅由气象原因造成的严重飞行事故就占据了总事故的10%―15%,而与气象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事故则高达三分之一左右。作为民航系统内直接与飞行打交道的人员,必须储备相应的气象知识,取得更好地应对工作能力,切实保障航班的运行安全。

《航空气象》主要介绍了基本的大气运动形式,并结合重要的天气条件如低能见度、降水、雷暴、冰雹等阐述了对现代运输机以及民航业系统的影响和相应的处置方式,是飞行技术专业和空中交通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学科介绍了基本的大气运动模式,常见天气现象的生效过程和识别方法,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天气和应用天气信息保障飞行安全的能力,并学会有效地利用天气创造经济效益,对其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具体的指导意义。为了落实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航空气象》的课程改革与研究的重要性亦不言而喻。除了继承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经典性、趣味性设置也应更多地穿插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使课程内容信息化、网络化,重视实践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设计安排

1.制定翔实贴切先进的理论知识。民航系统日益发展,新科技新设备新标准新要求不断出现,《航空气象》理论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以达到新环境下民航系统运行保障的要求。参照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结合我国国情,《航空气象》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了调整和补充,编写了相应的教学大纲,根据新大纲编写新的《航空气象》教材,结合飞机驾驶、空管和签派的需要,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航空气象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分析了大气环境和重要天气过程对飞行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此外,基础教学内容另增加了卫星云图的分析、地面和机载气象雷达图像的识别、全球气候概况、大气环流和国际航空气象服务等最新内容,更多前沿的研究理论,培养了学生对现代化气象发展的认识。

2.教学方法讨论。(1)理论教学。《航空气象》概念和理论性强,学生掌握基本的气象理论知识,有利于各种天气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了解影响飞行的恶劣天气的产生及危害,掌握在飞行活动避免这些危害的方法,深刻感受气象环境对飞行的作用意义。因此,基础理论建设是第一位,要充分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首先,制定好标准化教案,梳理知识点,罗列重难点,讲授时做好时间分派,全盘把握中再有缓有急,重难点突出。在讲课时将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和认真的讲解,有结合图形进行介绍,特意制作了形象生动的FLASH、3DMAX动画演示,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使重点和难点更好为学生掌握。其次,增加知识的实践性应用,用理论指导生活。列举生活中因气象原因导致的影响运行的案例,如大雾雷暴天气的大面积航班延误,如青藏高原航班飞行往往颠簸较厉害,如结合由气象原因导致的飞行失事案例分析,与飞行实际紧密相连,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增强了安全意识。再次,{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入制作精良的视频片段,引入有意义的具有启发性质的思考题,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其成为主人公,用第一视角来看待分析,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内容更具现实性和易于学生吸收。最后,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采用多媒体技术,尽量使刻板抽象的理论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而且印象深刻。加强网络教学建设,搭建网络教学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了解《航空气象》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练习题、实习指导书、部分教学录像、教学参考书等的内容以及学习要求,实现远程教学资料的共享、网上答疑、信息等功能,方便快捷。(2)实践教学。理论积累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生活,增加实践性教学,利于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掌握和应用,完善课程体系。从这个角度出发,气象课程的实践分为气象观测实践,卫星云图和雷达图分析实践,引入完整的天气分析会商系统,此外,为了更好理解气象环境对飞行运行的影响,还特别开发了飞行CBT练习器操作实践,机载气象雷达模拟操作实践。气象的分析实践里可以根据理论教学进展依次进行云的识别、雷达回波的识别、卫星云图的识别、危险天气以及天气分析的教学部分,实现课本与应用的相结合,获得最基础的辨别能力。承担的教学内容可安排为气象要素观测:了解气温、气压、空气湿度的观测,云状、云量和云底高度的判定;《卫星云图分析》:分析卫星云图上不同的云,分析锋面、气旋、急流等天气系统;《雷达图的分析》,熟悉层状云和对流云的降水回波特征,分析出对飞行影响较大的降水区。在这些基础上,带领学生到各气象台站实地进行气象要素观测,开展天气图分析,卫星云图分析和雷达图分析等实习课,身临其境地体会气象对保障运行的作用。实验室课程可介绍会商系统的使用,通过综合显示的各高度层天气图,全国的实时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及欧洲、日本及美国的预报产品,尝试某次天气预报过程,使学生在航空气象学习中不在枯燥的背诵课本,能够亲身体验一线天气预报的所使用的资料、流程及相关产品,从而加深对航空气象的理解。还可以参与“机载气象雷达模拟操作系统”的学习,系统能自动演示机载气象雷达的基本工作方式,包括介绍冰雹云的形成及气流结构动画;飞行中气象雷达的应用动画演示;把机载气象雷达上回波的识别和云的识别结合起来,学生可进行机载气象雷达使用的实习操作和回波识别的实习练习。引入“飞行CBT”练习,体验各种天气如低云对飞行的影响、在有风切变的情况下飞机性能和飞行姿态的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分析和动手的能力,很好地掌握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各种时实的气象信息、飞行安全的气象保障方法,接触到大量的飞行天气资料,体会“危险天气与飞行”。加强了学生理论到实践的能力,为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篇(7)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的确,疑问,是促使学生展开一切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的源动力,有了强烈的疑问心理,学生才会对新知识投以饱满的情绪和热情。而且,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我们依据学生这一心理设计出具有启发意义和趣味性质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实现新课的过渡。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可针对具体课文内容,设计出与其相关的悬念性问题,如此,便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上课一开始,我面对全班学生说道:"同学们,你们在平日生活中有没有听说过这些谚语‘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临’‘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这些谚语充分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我们通过看云就能知道天气情况。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漂浮的云彩来预知天气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会告诉你问题的答案。"这样,我通过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巧妙设置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问题,有利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迅速投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渲染浓郁的教学气氛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篇(8)

1自主的探究式

初中学生喜欢进行丰富而奇特的幻想,敢于大胆的想象和假设,在诸多方面表现探究的欲望,并对问题还有科学性的自主探究。

笔者讲解分析《滥竽充数》这则寓言的寓意后,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七嘴八舌的说,人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笔者根据学生所说的归纳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

(1)齐宣王之父听竽等,南郭先生为何能冒假?

(2)齐宣王一改其父听竽必“三百人”为“一人”,南郭先生能混下去吗?

(3)南郭先生无法混下去又说明了说明什么?其结果?

学生围绕以上三个问题主动参与、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笔者把学生的答案归纳如下:

(1)齐宣王之父喜欢听三百人吹竽,为南郭先生冒假吹竽创造了条件;他搞平均主义,使得不学无术的南郭先生能混下去,这说明必须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才能识别真假。

(2)其子齐宣王一改其父吃“大锅饭”的做法,致使南郭先生逃之夭夭,这就表明大胆改革,才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3)南郭先生由混而逃,说明不学无术者,必然为时代所淘汰。其结果,或是南郭先生勤奋苦练后成为一个乐手,或是南郭先生……

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自主探究人文科学问题-社会体制改革,自主解决问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且探究结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的创新精神。

2问题的探究式

在教学中巧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好的问题情景,能起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它能点燃学生发现问题的灵感和热情。

笔者教学《看云识天气》时,首先讲《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的“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故事给学生听,设置诸葛亮是为何借东风的问题情景,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两遍,笔者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

(1)诸葛亮是人还是神?其根据是什么?

(2)云和天气变化的规律?

(3)有的学生提出现在天气预报有时为何不准的问题。

(4)有的学生提出何去何从?如何征服恶劣天气等一系列问题。

以上问题让学生自行探究,笔者点拨后,把学生答案进行分析归纳,寻出较为正确的答案,且启发学生有的题目的答案不止一个,如第⑶⑷题。学完这篇文章后,布置一个作业,在课外一周内练习看云识天气,试着根据天空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教师后墙的黑板语文学习栏里,看谁预报的准。

这样问题的探究式,既注重阐释科学道理使得学生了解大自然秘密,产生探究自然界的气象和气候现象、规律,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这样问题的探究式,能使得学生立足课本拓展、延伸内容、突出兼容性,进而引导学生对问题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合作和实践训练学生问题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科研的探究式

科研的探究式,笔者认为是指导学生学完课文后,指导和帮助学生研究文章,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跨学科交叉学科的探究而获得能力的一种方法。

笔者讲解分析竺可桢《向沙漠进军》(语文教材第四册)一文后指导学生阅读《沙尘暴十袭京城》等有关环保类文章,拓展知识面,收集有关资料,了解进年来北方地区沙尘暴肆的情况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跨学科研究加强环保意识的能力。再根据学生探究的成果在班上交流并归纳:

(1)何谓“沙尘暴”?

(2)“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3)今年来“沙尘暴”袭击了我国哪些省市?造成了怎样的危害?(经济损失和人类的健康危害?)

(4)如何抵御和防治“沙尘暴”为有效途径,怎么样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评价本地区的环保现状及其对策?

学生对以上的第⑴⑵⑶个问题在探究时有争议,但争议不大,而对第⑷⑸个问题的议论可谓轰轰烈烈,针对某地的情况都有自己的治理方案,课堂上气氛热烈,轻松愉快,学生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最后,作者小结,师生互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和共同提高。

这样拓展科研探究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跨学科中更多地获取寻觅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在交叉学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合作,共同提高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科研探究式教学。

4写作训练中的探究式

探究式写作不像一般写作,只是简单记录日常生活经历和对一些问题的浅显认识,而是以整个世界和社会作为研究对象,不是一般性的探究客观事物的特征,性质和规律问题。所以在写作内容上的广度,深度和思维更高一层的探究式训练。

笔者讲完第四册第二单元后,布置学生作文,写有关环保类的文章,题目自拟,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村庄,我们必须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必须与自己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58-02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时难免会在认知水平、主动思考以及自觉体验上出现思维停滞,此时教师就需要根据“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做出巧妙引导、点拨,及时引导学生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深入分析“事物和实验现象”,把学生带出思维的“低谷”,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或现象,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建立一个清晰的思路。

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观察实验现象描述不够深的时候,教师该如何做出改变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改进的方法。

一、质疑生活经验,重塑科学认识

据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性知识,也对不少事物和现象建立了认知模块,但正是因为这些“常理性认识”往往左右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如何进行转变呢,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质疑原有的生活经验,并对其进行重组、颠覆,对“事物和现象”能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抽象到具体、显性到隐性的转变。

如在教学《纸的观察》时,在说说纸的特点教学环节中,学生会把各种观察和生活中获知的特点掺和在一起,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把哪些是观察到的、哪些是生活经验区分出来。

一个学生一口气说了一张纸的10个特点,教师对于其中的几个特点进行追问。

师:纸容易撕破,你的纸破了吗?

生1:没有!

师:没有你怎么知道很容易破呢?

生2:因为我经常在家里裁裁剪剪,发现纸很容易撕破。

师:是他原有的经验告诉他纸很容易撕破,那你今天有没有撕破?

生3:没有!

师:可能是可以撕破,但你没有试过。那么我们试试看能不能撕破。

学生会有意无意掺入自己的“猜测性”描述,但他们都是以生活经验为根据,并非随意“猜测”。如果我们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不加以甄别、追问的话,学生常会把主观臆想的“前科学概念”说成科学的前概念,从而影响学习的进程。所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假说,使学生的观察、实验活动打破生活经验桎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让科学课堂更有价值。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时,教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把吹足气的气球放掉。

师:怎么了?

生1:气球飞走了。

师:气球飞走了,它是如何飞的呢?

生2:老师把气球放了,气球就飞了。

生3:因为气球漏气了,它就飞了。

生4:气球在空中乱飞。

师:老师没有给气球任何动力,气球靠什么飞起来的呢?

生5:气球靠气球里的气喷出来,气球就飞起来了。

生6:气球靠气流的冲击力飞行的。

生7:气流从气球口喷出来,气球就飞起来了。

师:那气流从气球口喷出来又是什么原理呢?

刚开始学生只能而且只会使用生活中的经验解释看到的现象:“气球飞了。”但学生只看到了气球飞的现象,也就是说只知其飞,不知其之所以飞。但在教师一句四两拨千斤引导下:“老师没有给气球任何动力,气球靠什么飞起来的呢?”把学生的思维从生活经验拉回到科学思维,并形象地描述气球“漏气”产生的运动状况。一句“那气流从气球口喷出来又是什么原理呢?”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一步步向科学原理靠近。

二、优化关键问题,获取科学新知

我们的科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困难和问题,但只抓关键处还不够,必须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对关键问题进行深化处理,才会使教学游刃有余。

如在教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中“黄豆和沙子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时,笔者对实验中的关键性问题刚开始是这样设计的:黄豆和沙子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不知所措,议论纷纷,却始终没有答案。在优化问题后:

师:黄豆和沙子混合后在颜色、形状等方面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1:原先是黄略带灰,我们的预测是没变化,混合后也没有发生变化。

生2:黄豆上面有一层薄薄的沙子,亮了一些,但黄豆是黄豆,沙子还是沙子。

生3:沙子的颜色变了,变得细小了,但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在优化问题后,帮助学生明确了观察目标,打开了学生的观察视角,激发了学生思维,他们不再无所适从。

在教学《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时,教师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糖溶解的速度更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容易得出“加热”和“搅拌”这两个因素,但对于得出“碾碎”这种方法是较困难的。此时,就需要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优化后的提问进行引导:“加热后的方糖是怎样溶解的?”“方糖是里面先溶解还是表面先溶解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使方糖的表面更大?”在剥茧抽丝式的引导之后,学生就联想到碾碎这个方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抓住重点,深化难点,对知识进行有质量而又高效的引导式提问。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的引导既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又带动学生深入思考。

三、借“图”明思维,构建科学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直观,对于语言文字的描述逻辑性和严密性不强。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当学生已对科学概念有了模糊的认识,但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时,借助图片或者图示不但能形象表达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科学概念,还能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正确的、科学的理性认识,从而建构核心概念。

如在教学《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时,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的总结认识让学生学会描述天气,但是如何让学生掌握天气的主要特征呢?如果只是单单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和天气符号是难以得出的,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描述形象思维不难,但是要上升到概括性的语言存在难度。于是在处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几张有代表性的天气图片进行引导。

师: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多种多样,我们来看几种天气现象的图片,是什么天气,有什么特点。

师:是什么天气,说一说理由。(出示晴天的图片)

生1:我觉得是晴天,阳光很强烈。

生2:天上是蓝蓝的。

师:说明什么呢?

生2:天上没有云。

师:晴天是没有云或者有很少的云。接下来看另一张。这是什么天气?

生(齐声说道):多云。

师:哪些特点观察出多云?

生3:我认为有很多云,云把太阳挡住了,但阳光能射出云层。

生4:天空没有下雨,有太阳又有很多云。

......

接下来依次得出阴天、雷雨、下雨、雪天的天气特征。

在观察、分析了典型天气图片之后,再结合教师指向明确的引导,为接下来讨论分析天气的主要特征埋下伏笔,并对《今天的天气怎样》这一课中对“今天天气观察描述”的教学环节做了一个有益铺垫。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把握时机,恰当运用有代表性的图片或者图示,能层层推进,丰富科学概念,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四、转化“不利”局面,形成科学智慧

学生思维的开发需要特定的环境,所以教师不但需要精心准备实验材料,更要做足准备在学生认为难以继续时引导,只有充分利用、转化“不利”之机,才会促成学生思维的发展。正如教育学家布鲁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这时教学需化解学生的“心结”,打开一扇思维的窗子。

笔者教学《橡皮泥在水中沉浮》时,在讲“怎样让橡皮泥浮在水上”的时候,许多小组把橡皮泥做成各种形状,有船形的、星形的、长方形的等等。做好之后,试水。但是许多小组的小船刚下水就沉入了水中。笔者赶忙过去一个一个小组看过来,发现有不少的小组作品沉入了水中。这可怎么办呢?这课看来上不成了,学生都在以怀疑的眼光看着笔者。

马泽文说:“老师,为什么我们做的小船会沉下去,他们的却能浮在水面上呢?”

师:是啊,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1:我觉得我们做的小船不够精致,不然也不会下沉了。

生2:老师,我觉得可能是材料的问题,这个橡皮泥在水里很容易融化,这样水很快就淹没了小船。

师:但是有几个小组做得很一般,而且老师发现他们的能浮在水面上。

生3:是因为我们设计有问题,没有考虑到排水量。

师:的确,它与排开的水量有关。(顺势出示排开的水量的科学概念)

师总结: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橡皮泥浸入水部分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体积大。

当学生与原有的错误一次次碰撞与冲突时,学生就会自觉地把错误的概念加以思考,从而建立科学的沉浮概念。这次实验的失败,在教师合理的引导下,顺势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出失败的经验,反而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同时更利于“物体排开的水量”这一教学内容的展开。

只有知晓学生出现“思维低谷”之因,开而导之,才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作为教师既是教书者也是研究者,要在教学中不断地观察和思考多分析和实践,引领学生走向深入。所以,我们不应该满足于成为课堂引导者的角色,更应该做有智慧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建立科学智慧。

参考文献: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篇(10)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1]。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泼、最积极的因素,也是学习的源动力之一。马斯洛的层次理论也指出: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有助于更高层次的需要的激发。兴趣是学生的内在动机,只有在具有内在动机的情况下学习,学生才能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或学习活动结束时获得快乐和报偿,从而使其他方面的需要也获得满足。趣味教学法的运用可以适时地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将社会外部需求转化为个体内部需要,形成持久的、积极的学习动力系统。因此精心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又有趣的内容,如引入古诗、谚语、歌谣及历史典故、事例等,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还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以致用,开阔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古诗

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所讲内容选择较为贴切的古诗融入其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享受课堂语言美、诗境美,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如在讲到“气温的垂直分布”时引入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好可印证对流层气温随高度而递减的基本特征,因为桃花的开放与气温的高低有关。再如,用王之焕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是无法受到季风影响的:玉门关地处贺兰山以西,而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是由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带来的,夏季风跨越两道大的山脉屏障,经过长途跋涉后至此已成强弩之末(“春风不度玉门关”),因此西羌一带降水稀少,多是戈壁沙漠,使杨柳无法安家[2]。还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则是江淮静止锋所致梅雨天气的生动写照。

1.2谚语歌谣

为帮助学生识别云及了解其对天气的指示意义,在教学中如果配以云图再加上一些谚语,就可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如“瓦块云(高积云),晒煞人”;“鱼鳞天(卷积云),不雨也风颠”;“天上灰布悬(雨层云),雨丝定连绵”;“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在讲物候与节气时适时引入廿四节气歌谣和谚语(如“谷雨前,好种棉”),既可让学生容易记住各节气名称,了解一年四季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也懂得了“不违农时”、科学生产的道理。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用生动的形式展现,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1.3历史典故事例

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家喻户晓的故事都与气象有关,在讲季风时就可适时引入“火烧赤壁”的故事:我国冬季一般盛行偏北风,但在一些特殊天气形势下也可能出现偏南风。学识渊博的诸葛亮就是成功预测出了这种特殊天气形势,帮助周瑜大败曹操的[3]。再如历史上有名的“奥林普”案件[4]———1912年英国奥林普轮船以飞快的速度赶超另一只船时,两船像磁石一样地并列相撞的悲剧,罪魁祸首就是“气压差”。通过这些实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气象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其创新思维的能力。还有1998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可谓百年不遇,大家记忆犹新。在讲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时引入该事件———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异常所致。这样就更加深了学生对副热带高压的印象,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其思维,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实效的。具体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多种,笔者结合气象学课程的特点,主要做了以下几种尝试。

2.1创设现场观察情境

气象学是一门季节性、随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气(或天气)现象的发生,并不一定与教学计划同步,特别是一些灾害性和不常见的天气,如冰雹、扬沙、雾淞和雨淞等的出现更是如此。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特别注意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观察,并进行针对性地讲解,让学生弄明白它是什么、怎样形成的及其对农林业生产的影响等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直观,印象深刻,既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观察习惯。

2.2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尤其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设置一些精当的问题,对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讲“季风”内容前,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本地冬季多刮偏北风,而夏季则以偏南风为主?自然会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以一种想要知道答案的迫切心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听讲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到的知识就很牢固。

2.3创设媒体情境

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图、文、声、像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气象学中有很多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内容,如对林学类专业的学生,在“绪论”的教学中,通过播放“沙尘暴”课件:狂风呼啸、乌云翻滚、飞沙走石,一时间,树木被刮倒、折断,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这些画面,让人不寒而栗,学生的心被紧紧揪住了;接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我国西北地区经常出现这种“沙尘暴”天气?这种天气现象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减轻其危害?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感受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同时认识到作为一个未来的林业工作者所肩负的重任,及“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生态意义,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更加明确了其立志林业的远大理想。

3探究型教学法

现代教育理念不排斥课堂教学,但更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个性生长空间,鼓励他们在课外时间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查阅资料、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和积极探索[5],对掌握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快速更新知识,从而使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采用设疑、讨论或辨论等方式进行。例如,在讲到“大气温室效应”时,联系当今全球的热点问题给学生布置如下探究型学习任务:①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气候变暖会带来什么后果?③联合国有什么应对措施?④我们每个人该怎样做?学生就会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各种媒体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探索。通过这种探究型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了一种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激起了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增加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4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运用典型的事实材料进行教学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将教学内容、原理典型化、具体化,使学生由个案的特殊性推出具有普遍性规律的结论。因此,案例教学改变了过去的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展示了知识从发现到形成的过程和思路,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使教学效果得以改善。

如对“霜冻及其防御措施”的内容,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如下:

上一篇: 理财科学论文 下一篇: 护理毕业设计个人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