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相关内容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08 16:24:12

中医相关内容

中医相关内容篇(1)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学生在预防医学的相关课程上,大都缺乏学习积极性。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对预防医学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是片面地认为预防医学与自身所学专业差别太大,将来在就业中不能得到很好运用,甚至无法和今后的工作产生一定联系。因此部分学生在预防医学的相关课程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考试也大都为应付及格。这种学习观念的不正确性,导致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得不到相应的配合,对教学质量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大都是理论课程,更需要学生加强对预防医学相关课程的重视,才能对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起到保障,并推动预防医学在教学改革中的进一步深化。

1.2教学时数少,学生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

高职高专的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在对各专业教学时数进行安排时,通常会因为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等原因,使得教学课时偏重于临床学科,忽视了对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开设。大多数学校在临床学科专业中并没有对预防医学课程进行开设,即使开设了预防医学课程的专业,其学时也仅为38~96学时。紧凑的学时与繁重的教学任务产生矛盾,使得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预防医学的相关学科知识面广阔,并且教学内容较多,在学时方面不能给予相应保障的情况下,预防医学的教学实践就无法得到深入,许多重要内容无法得到相应的强调,并且重点很难突出。因此学生对预防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并且很难形成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完整的知识体系。

1.3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许多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教学方法中,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教学内容的展示也大都是教材内容,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而且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内容无法深入人心。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的统计学联系或者是职业病和食物中毒等案例的相关分析,其他的重点实践课程因为学时和设施条件的限制,无法取得相应的开展,并且因实践课较少,无法让学生对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

2高职高专预防医学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学生的思想观念转变

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应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提高到战略高度,并在教学目标中树立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将预防医学的战略思想贯穿在医学教育之中,并且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预防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加以分析,体现出群体、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体观念,从而实现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统一的教学体系,以此来改变学生对预防医学的原有思想观念,并通过加大宣传,使得学生对预防医学的相关课程有充分的重视,加强学习积极性。

2.2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合理安排

对高职高专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对教学时数进行合理安排,并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优化教学内容,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树立起与自身专业相符合的预防观念,并对实用性较强的知识点重点讲解,而对教材中相关的基础知识或重叠部分章节进行简要介绍,以此来转变学生对预防医学枯燥、乏味的印象。

2.3加强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中医相关内容篇(2)

第一条为规范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保证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科学、准确,促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开办医疗卫生机构网站、预防保健知识网站或者在综合网站设立预防保健类频道向上网用户提供医疗保健信息的服务活动。

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咨询、视频医学教育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按照卫生部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

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医疗保健信息等服务的活动。

非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共享性医疗保健信息等服务的活动。

第四条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在向通信管理部门申请经营许可或者履行备案手续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第二章设立

第五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为依法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

(二)具有与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设施及相关制度;

(三)网站或者频道有2名以上熟悉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提供性知识宣传的,应当有1名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第六条申请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中含有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内容的,除具备第五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必须是医疗卫生机构;

(二)具有仅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的相关网络技术措施。

第七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和申请表。申请表内容主要包括:网站类别、服务性质(经营性或者非经营性)、内容分类(普通、性知识、性科研)、网站设置地点、预定开始提供服务日期、主办单位名称、机构性质、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及其身份证号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包括机构法人证书或者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学历证明及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网站负责人身份证及简历;

(四)网站域名注册的相关证书证明文件;

(五)网站栏目设置说明;

(六)网站对历史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说明;

(七)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在线浏览网站上所有栏目、内容的方法及操作说明;

(八)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九)保证医疗保健信息来源科学、准确的管理措施、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

第八条从事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网站的中文名称,除与主办单位名称相同的以外,不得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冠名。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材料进行审核,并作出予以同意或不予同意的审核意见。予以同意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公告,并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不予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格式由卫生部统一制定。

第二章设立

第五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为依法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

(二)具有与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设施及相关制度;

(三)网站或者频道有2名以上熟悉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提供性知识宣传的,应当有1名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第六条申请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中含有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内容的,除具备第五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必须是医疗卫生机构;

(二)具有仅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的相关网络技术措施。

第七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和申请表。申请表内容主要包括:网站类别、服务性质(经营性或者非经营性)、内容分类(普通、性知识、性科研)、网站设置地点、预定开始提供服务日期、主办单位名称、机构性质、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及其身份证号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包括机构法人证书或者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学历证明及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网站负责人身份证及简历;

(四)网站域名注册的相关证书证明文件;

(五)网站栏目设置说明;

(六)网站对历史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说明;

(七)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在线浏览网站上所有栏目、内容的方法及操作说明;

(八)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九)保证医疗保健信息来源科学、准确的管理措施、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

第八条从事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网站的中文名称,除与主办单位名称相同的以外,不得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冠名。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材料进行审核,并作出予以同意或不予同意的审核意见。予以同意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公告,并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不予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格式由卫生部统一制定。第十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填写《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项目变更申请表》,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一)《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中审核同意的项目;

(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主办单位的基本项目;

(三)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

第十一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有效期2年。需要继续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2个月内,向原审核机关申请复核。通过复核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第三章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第十二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

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应当对的全部信息包括所链接的信息负全部责任。

不得含有封建迷信、淫秽内容的信息;不得虚假信息;不得未经审批的医疗广告;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

非医疗机构不得在互联网上储存和处理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信息。

第十三条医疗广告,必须符合《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应当注明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并按照核准的广告成品样件内容登载。

不得夸大宣传,严禁刊登违法广告。

第十四条开展性知识宣传,必须提供信息内容的来源,并在明显位置标明。信息内容要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审核把关,确保其科学、准确。

不得转载、摘编非法出版物的内容;不得以宣传性知识为名渲染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的内容;严禁传播淫秽内容。

第十五条开展性科学研究的医疗保健网站,只能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

严禁以开展性科学研究为名传播淫秽内容。综合性网站的预防保健类频道不得开展性科学研究内容服务。

第十六条提供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登载的新闻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登载的药品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在其网站主页底部的显著位置标明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或者《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的编号。

第十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填写《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项目变更申请表》,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一)《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中审核同意的项目;

(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主办单位的基本项目;

(三)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

第十一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有效期2年。需要继续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2个月内,向原审核机关申请复核。通过复核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第三章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第十二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

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应当对的全部信息包括所链接的信息负全部责任。

不得含有封建迷信、淫秽内容的信息;不得虚假信息;不得未经审批的医疗广告;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

非医疗机构不得在互联网上储存和处理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信息。

第十三条医疗广告,必须符合《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应当注明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并按照核准的广告成品样件内容登载。

不得夸大宣传,严禁刊登违法广告。

第十四条开展性知识宣传,必须提供信息内容的来源,并在明显位置标明。信息内容要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审核把关,确保其科学、准确。

不得转载、摘编非法出版物的内容;不得以宣传性知识为名渲染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的内容;严禁传播淫秽内容。

第十五条开展性科学研究的医疗保健网站,只能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

严禁以开展性科学研究为名传播淫秽内容。综合性网站的预防保健类频道不得开展性科学研究内容服务。

第十六条提供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登载的新闻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登载的药品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在其网站主页底部的显著位置标明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或者《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的编号。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审核和日常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依法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主办单位提供的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开展审核工作,对本行政区域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对下列内容进行日常监管:

(一)开办医疗机构类网站的,其医疗机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提供性知识宣传和普通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是否取得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资格,是否超范围提供服务;

(三)提供性科学研究信息服务的,其主办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是否违规向非专业人士开放;

(四)是否利用性知识宣传和性科学研究的名义传播淫秽内容,是否刊载违法广告和禁载广告。

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接受上网用户对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投诉举报。

第二十一条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对上网用户投诉举报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予以改正;对超范围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责令其停止提供。

第二十二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和监督管理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未经过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通报同级通信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第二十四条已通过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或者复核同意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非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处以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提出监管处理意见,并移交通信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审核同意范围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

(二)超出有效期使用《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的;

(三)未在网站主页规定位置标明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或者复核同意书编号的;

(四)提供不科学、不准确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五)借开展性知识宣传和性科学研究为名传播淫秽内容的。

中医相关内容篇(3)

二、我国医学院校医患关系教育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实际情况看,医患关系教育在学生专业培养方案中通常有或多或少的涉及,表明学校已认识到医患关系教育应作为医学生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实际实施中,医学院校开设的部分人文课程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护理礼仪、医患沟通等课程中也包含医患关系教育的相关内容。但与学生需求和医疗实践需求相比还存在某些不足,尚未形成科学的教育体系。

1.医患关系教育不受重视,缺乏机制保障

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尽管形式上通常已经将医学生医患关系教育纳入其人才培养方案,但其受重视程度远低于专业素质培育,往往停留在纸面上,相关课程学时数非常有限,有的甚至被列为选修课或讲座课,并导致学生对此类课程也缺乏必要的重视。这种认知误区使得学校缺乏清晰的教育思路,人力物力均缺乏保障,没有专门的规划,没有形成医患关系教育的制度规范和机制保障。

2.医学人文课程的教育功能未被开发,教学实效受到严重制约

按照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没有专门的医患关系教育课,医患关系教育涵盖在相应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内。但这些课程都有其侧重点,比如卫生法学主要讲授卫生法律法规,医学伦理学主要讲授医学道德,医学心理学则主要讲授心理学知识,均难以真正形成有实效的医患关系教育内容。加上上述课程学时数普遍偏少,使得医患关系教育内容更加难以凸显。

3.师资力量不足,内容与实际脱节

医患关系教育是典型的交叉型教育,涵盖人文知识和医学知识,因此也要求教师具有人文学科和医学的复合型学科能力。但现实中兼具人文和医学复合学科背景的教师少之又少。在大多数院校,讲授医患关系的教师多数是人文课程教师,这其中很多就是思政课教师。这些授课人员尽管具备充足的人文知识,但没有真正在医院环境中见习过,对现实中的医患关系缺乏深刻认知,导致对医患关系的诠释往往理论化、理想化和片面化。某些院校安排专业课教师讲授,他们通常又在医院进修经历,或者本身就是双师型教师,对医患关系状况有较深刻认识,因此他们往往更受学生欢迎。但这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医学人文知识,对医患关系的性质把握不准,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改进医患关系教育实效的对策

1.明确医患关系教育的基本内容

医患关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该涵盖两个基本方面,即是什么和怎么办。是什么主要是向医学生明确医患关系的性质,这一点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医学教育尤为重要。医患关系教育,首先要让医学生认识到医患关系是平权关系,但同时又不能片面理解为普通消费关系。虽然当前我国医疗体制使得医疗行为带有一定的商业色彩,但医患之间的交往不能理解为纯粹的商业行为,绝不能忽略了医学的公益性和人道性。医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以医患双方共同目标为基础的、带有一定契约性质的、具有深刻伦理内容的、以理性为前提的双向性的信托关系。在医患这种双向的人际关系中,一般而言,医者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决定着医患关系的满意程度,这主要是患者缺少医学专门知识和技能,求助于医者而言的。因此,在医患关系中,对医方通常应有相对更高的要求。当然,医患关系双方的地位在现实中是可变的,有时在医患矛盾的原因中,患者要负主要责任,不能把医者在医学技术方面的主导作用机械地照搬到医患关系中来,对医患关系也要做具体分析。怎么办主要是要让学生初步具备处理医患关系,维护医患和谐的能力和技巧。这其中包括对学生进行医疗法规教育,明晰医患双方权利义务,尤其是要注意训练学生掌握在医患沟通中的技巧和方法。因为对医生而言,沟通能力对他们能否处理好和患者关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加强自身修养和涵养等。医院的实践也证明,加强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能有效降低医患纠纷。

2.建立健全医学生医患关系教育的体制机制

医患关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紧迫和现实的医学教育内容,医学院校要认识到其重要性,强化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位置。尤其是要注意形成教学、学工、宣传等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并注意校内校外两种资源的共同开发,从而使医学生医患关系教育得到体制机制上的保障。在师资方面,为解决人文课教师学科单调的问题,可以安排相应教师去医院做相应进修,从深层次上认识了解现实中的医患关系,从而保证讲授的现实性。在学校的各种校园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开始对医患关系形成某种感悟。此外,学校还可以与教学医院等合作,安排专门的见习活动,让学生在医院里直观感受医患之间的接触交流;或者可以聘请医院医务科的工作人员,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等,使学生真切了解医患关系现状,清晰自己的使命。

中医相关内容篇(4)

1.医患关系教育不受重视,缺乏机制保障

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尽管形式上通常已经将医学生医患关系教育纳入其人才培养方案,但其受重视程度远低于专业素质培育,往往停留在纸面上,相关课程学时数非常有限,有的甚至被列为选修课或讲座课,并导致学生对此类课程也缺乏必要的重视。这种认知误区使得学校缺乏清晰的教育思路,人力物力均缺乏保障,没有专门的规划,没有形成医患关系教育的制度规范和机制保障。

2.医学人文课程的教育功能未被开发,教学实效受到严重制约

按照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没有专门的医患关系教育课,医患关系教育涵盖在相应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内。但这些课程都有其侧重点,比如卫生法学主要讲授卫生法律法规,医学伦理学主要讲授医学道德,医学心理学则主要讲授心理学知识,均难以真正形成有实效的医患关系教育内容。加上上述课程学时数普遍偏少,使得医患关系教育内容更加难以凸显。3.师资力量不足,内容与实际脱节医患关系教育是典型的交叉型教育,涵盖人文知识和医学知识,因此也要求教师具有人文学科和医学的复合型学科能力。但现实中兼具人文和医学复合学科背景的教师少之又少。在大多数院校,讲授医患关系的教师多数是人文课程教师,这其中很多就是思政课教师。这些授课人员尽管具备充足的人文知识,但没有真正在医院环境中见习过,对现实中的医患关系缺乏深刻认知,导致对医患关系的诠释往往理论化、理想化和片面化。

某些院校安排专业课教师讲授,他们通常又在医院进修经历,或者本身就是双师型教师,对医患关系状况有较深刻认识,因此他们往往更受学生欢迎。但这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医学人文知识,对医患关系的性质把握不准,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改进医患关系教育实效的对策

1.明确医患关系教育的基本内容

医患关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该涵盖两个基本方面,即是什么和怎么办。是什么主要是向医学生明确医患关系的性质,这一点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医学教育尤为重要。医患关系教育,首先要让医学生认识到医患关系是平权关系,但同时又不能片面理解为普通消费关系。虽然当前我国医疗体制使得医疗行为带有一定的商业色彩,但医患之间的交往不能理解为纯粹的商业行为,绝不能忽略了医学的公益性和人道性。医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以医患双方共同目标为基础的、带有一定契约性质的、具有深刻伦理内容的、以理性为前提的双向性的信托关系。在医患这种双向的人际关系中,一般而言,医者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决定着医患关系的满意程度,这主要是患者缺少医学专门知识和技能,求助于医者而言的。因此,在医患关系中,对医方通常应有相对更高的要求。当然,医患关系双方的地位在现实中是可变的,有时在医患矛盾的原因中,患者要负主要责任,不能把医者在医学技术方面的主导作用机械地照搬到医患关系中来,对医患关系也要做具体分析。怎么办主要是要让学生初步具备处理医患关系,维护医患和谐的能力和技巧。这其中包括对学生进行医疗法规教育,明晰医患双方权利义务,尤其是要注意训练学生掌握在医患沟通中的技巧和方法。因为对医生而言,沟通能力对他们能否处理好和患者关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加强自身修养和涵养等。医院的实践也证明,加强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能有效降低医患纠纷。

2.建立健全医学生医患关系教育的体制机制

医患关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紧迫和现实的医学教育内容,医学院校要认识到其重要性,强化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位置。尤其是要注意形成教学、学工、宣传等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并注意校内校外两种资源的共同开发,从而使医学生医患关系教育得到体制机制上的保障。在师资方面,为解决人文课教师学科单调的问题,可以安排相应教师去医院做相应进修,从深层次上认识了解现实中的医患关系,从而保证讲授的现实性。在学校的各种校园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开始对医患关系形成某种感悟。此外,学校还可以与教学医院等合作,安排专门的见习活动,让学生在医院里直观感受医患之间的接触交流;或者可以聘请医院医务科的工作人员,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等,使学生真切了解医患关系现状,清晰自己的使命。

中医相关内容篇(5)

一、引言

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是与某种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英语,医学英语就属于这一范畴。为培养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理解和运用医学英语,很多医学院校都开设有医学英语课程。然而,由于医学英语的特定内容和语言特点,其教学存在很多困难。众多医学英语教学教师都曾撰文对医学英语教学的难点和应对方法进行过讨论,本文也拟对医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商榷,为医学英语教学提供借鉴,以便提高医学英语教学效果。

二、医学英语教学目标分析

医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分析意在阐明学生学习医学英语课程应获得的能力。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包括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两个方面。语言形式即英语语言知识,涉及语言学习的基础知识如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知识等,以及语言的应用能力知识包括听说读写知识。而语言内容是语言所负载和传播的信息,具体即指听读中输入学习的内容。语言教学应当同时包括这两个方面,但可能在不同学习时段和不同学习者身上体现侧重性。在公共或基础英语教学中,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学习比较平衡,教师通常既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教授,又同时讲解了语篇中负载的知识内容;学生既学习语言也通过学习语言学习其传播的知识。但在公共或基础英语教学完成后,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学习的平衡性在教学中却显得不易保持。在这里,其实涉及对通常论及的几种教学方式之间的探讨,就与英语和医学相关的教学来说,即医学英语教学、英语医学教学和双语医学教学。英国文化委员会调查称“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的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学科结合起来”,由“学习英语”转向“用英语学习”(刘润清,1996)。医学英语教学和英语医学教学正分别是“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的对应,而双语医学教学是英语医学教学的一种补充。英语医学教学和双语医学教学主要侧重医学专业知识方面,其教授的主要为语言内容,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学习只是潜移默化的。而医学英语是一门语言课,其教授的主要为语言形式,而语言内容的作用同在公共或基础英语教学中一样,主要是为了展现语言形式的。在以往的论述中,对医学英语课程有几种看法:一是医学英语课程没有必要开展,而应代之以英语医学课程或双语医学课程,或认为医学英语课程只是进入英语医学课程或双语医学课程的过渡。也许这一看法是受到“由‘学习英语’转向‘用英语学习’”的影响,认为应该开展着重于“用英语学习”的英语医学课程或双语医学课程,但在英语为非母语和官方通用语言的语言环境下,“用英语学习”无法简单摆脱“学习英语”而存在。因为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尤其是听力水平。76%的学生认为英语的加入使原本就不熟悉的专业课更难理解和掌握,51%的学生认为进行双语教学的有关专业课内容比单纯汉语教学简单且内容减少(张晓波,陈 超,黄国英,等,2005)。双语医学课程尚且如此,更不要说英语医学课程了。这其实便体现了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在英语和双语医学教学中的不平衡性。由于语言形式输入方面对于学生难度较大,为平衡整体教学难度,有两种选择:降低语言形式难度或降低语言内容难度。降低语言形式难度可使用简单的英语或使用汉语,但由于语言形式与内容紧密相关,医学知识内容本身的难度会限制使用英语的简化程度,而如大量使用汉语教学又背离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的初衷,最终出现“学生认为英语的加入使原本就不熟悉的专业课更难理解和掌握”的情况;相反,教师在降低语言形式难度不易的情况下,加之使用非母语或英汉双语对照教学势必使教学时间变长、进度变慢,只好采用降低语言内容难度的方法来降低课程整体难度,最终出现“学生认为进行双语教学的有关专业课内容比单纯汉语教学简单且内容减少”的情况。由此可见,我们的英语教学必须强调语言形式学习和语言内容学习的平衡。而在专门用途英语学习中,当语言形式学习和语言内容学习不能像在基础或公共英语学习中保持平衡时,正确的做法是将原先在一门课程中可以达到的平衡转而在各有侧重性的两门课程中实现。这也就是医学英语课程和英语医学课程或双语医学课程应同时开展,互为补充的依据。医学英语课程侧重语言形式的学习,而英语医学课程或双语医学课程侧重语言内容的学习。

三、医学英语教学教师分析

医学英语教学到底是由英语教师还是医学教师来承担?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是医学英语教学中讨论的焦点。其来源于现实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使用两种师资的情况,即英语专业或医学英语专业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两种情况在医学英语实际教学中都遇到了困难。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师资中医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语言能力虽强但医学知识薄弱,而医学专业教师却缺乏系统的语言培训并且只熟悉自己所从事的相关领域(高丽,2006)。这一现象是语言形式教学和语言内容教学不平衡在教师方面的体现。英语专业教师通常并无医学专业知识,只具备医学常识,医学英语专业教师虽然在其专业训练中学习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但主要学习的仍是英语语言知识;而医学专业教师虽在其学习过程中接受过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知识的训练,但其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知识的水平总体来说低于英语专业教师或医学英语专业教师,并且没有接受过只有英语专业教师或医学英语专业教师才接受过的英语语言学知识训练。因此,在医学英语教学中,英语专业教师和医学英语专业教师的语言形式教学能力大于语言内容教学能力,而医学专业教师的语言内容教学能力大于语言形式教学能力。据本文上一节的分析,语言形式教学和语言内容教学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平衡性很难像在公共或基础英语教学中那样在一门课程中得到实现,而应在两门各有侧重的课程中实现。在医学英语课程中侧重教授语言形式知识而在英语医学或双语医学课程中侧重教授语言内容知识。针对不同背景教师的相应特点,应当由语言形式教学能力较强的英语专业或医学英语专业教师教授侧重于语言形式教学的医学英语课程,由语言内容教学能力较强的医学专业教师教授侧重于语言内容教学的英语医学课程或双语医学课程。可见,对于“医学英语教学到底是由英语教师还是医学教师来承担?”这一问题的答案应当是英语教师。当然,英语教师在教授医学英语课程的过程中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医学知识,要认识到医学英语教学中自己的核心作用。医学英语课程不是英语医学课程或双语医学课程的附属,而具有自身独立存在的重要地位,因而医学英语教师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但是医学英语教师的医学知识到底要达到什么程度?之前提到即使是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师,其医学知识在医学英语教学中仍显得不足。难道教授医学英语课程的英语专业教师一定要达到医学专业教师的医学知识水平吗?这就如同我们要求医学专业教师在英语医学课程或双语医学课程中一定要达到英语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一样。其实,“希望英语教师和医学教师成为对方的专家都不现实”(缪军,2005)。那么,语言因素和医学知识对医学英语教师的影响到底孰轻孰重呢?据赵跃君的研究,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更加关注的是教师的语言能力,而非教师的医学专业知识(赵跃君,2004)。因此,医学英语教学的效果仍然主要是由教师对语言因素和医学知识的处理方式决定的,其中最主要关注的仍然是语言因素。

四、医学英语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第二节中说明过,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包括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两个方面。医学英语教学即包括医学英语教学和医学知识教学两个方面。刘彦娟认为医学英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选材;二是句式结构;三是词汇;四是内容(刘彦娟,2012)。选材和内容属于语言内容方面,涉及医学知识内容教学,句式结构和词汇属于语言形式方面,涉及医学英语语言教学。前文已述,医学英语语言教学和医学知识内容教学不可能在这一门课程中兼顾,教师也不易在这一门课程中平衡两方面的教学。医学英语教学是侧重于医学英语语言形式教学的,而医学知识内容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也是为展现医学英语语言知识服务的。因此,医学英语教学的内容或者说医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应该符合这一课程指导思想。即医学英语教材应侧重于医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医学知识内容不宜太专太深。但不宜太专太深并不是说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医学知识只能是常识性内容。传统的医学英语以科普文章为主要素材(赵庆红,2005)。虽然通俗易懂,但由于医学知识内容过浅,所展现的语言内容也不会太深,达不到医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应当按英语语言知识分类的角度来考虑:分为医学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教材和医学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知识教材。医学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教材的体例可与公共英语教材的体例相仿,只是选取的课文都是关于医学的,通过医学课文教授医学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如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知识等。在这一教学阶段教师既要注意医学英语和公共英语语言的不同之处,也要注意两者的共同点(陈杰,孙景,2013);医学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知识教材应当按照医学英语的听说读写几个方面来划分,如医学英语听说、对话、会议演讲和辩论、医学论文阅读与写作等。在不同的年级应当开设不同的医学英语课程(尤永超,2007)。在低年级开设医学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课程,在高年级开设医学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课程。而双语医学或英语医学课程则在更高年级或研究生阶段开设。另外,无论是医学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教材还是医学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知识教材其语言内容难度都应相当于或低于医学基础课的内容,不宜过浅或过深。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语言内容学习的负担,而关注语言形式的学习。若内容难度过大会造成语言内容教学干扰语言形式教学,教师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关注医学知识而不是语言因素。在更细程度上按医学专业课内容划分编写的英语教材应当在英语医学教学或双语医学教学中使用,这也便于只熟悉自己所从事相关领域的医学专业教师进行教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英语教学和英语医学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在两门课程中实现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教学的平衡性的。医学英语教学有自己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其教学应当侧重于语言形式的学习,由更具备语言形式知识的英语教师讲授,其教材也应按英语语言知识分类的角度来编写。当然,由于医学英语教学本身的复杂性,还有很多具体的教学问题需要探讨,来更好地为进行医学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杰,孙景.从文本类型谈医学英语翻译的得体性[J].华章, 2013,(9): 92+150.

[2]高丽.语法翻译教学法在五年制医学英语教学中的改良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81~383.

[3]刘润清.21 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1~9.

[4]刘彦娟.论翻译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学刊, 2012,(3):143~144.

[5]缪军.对医学英语教学影响因素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 2005,4(5):308~311.

[6]尤永超.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1):23~25.

中医相关内容篇(6)

2.引入内容需适度中医内科学的授课往往开设于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课程之后,西医内科学课程之前,学生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尚不深入,对现代医学知识的掌握也不够全面,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引入相对易于理解的现代医学内容进行讲解,不宜过多过深地系统讲解现代医学对于相应疾病的认识,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具体治疗方法和药物不宜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讲解,以免喧宾夺主。例如,消渴大多属于糖尿病范畴,讲课中可以提及“三多一少”症状是高血糖所致,但不宜分析高血糖的产生机制。中医与现代医学在癌症的治疗手段上差别较大,可以简单提及手术、化疗和放疗,但不做深入讲解。

3.“有则引之,无则略之”的原则在引入现代医学知识分析中医内容时,还应注意“有则引之,无则略之”的原则,即引入现代医学明确又切合中医内容的知识点,对于中医内容无明确对应现代医学知识的章节不宜生搬硬套式地分析,对于现代医学尚不确定的内容应避免引用,以免冲淡和曲解中医的内容和特色。例如,肺痨病中医认为感受瘵虫是主要病因,这与现代医学感染结核杆菌已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课中可以加以明确说明;而饮食不节和房劳过度导致水肿的发生和加剧,缺乏明确和单一的现代医学认识,教学中可以只从中医理论阐述。

4.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直观的疾病信息过去中医内科学教学沿袭传统中医教材,多以文字描述为主,缺乏直观的图像信息,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掌握。而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一些临床征象,与现代医学典型的体征描述相一致,应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已有的疾病直观图像,向学生形象化地展示,弥补中医教学中的不足。有报道显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1]。例如,在讲授黄疸一节时,选用急性黄疸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图片,可以直观地区分阴黄和阳黄的不同疸色。痹证中,久痹所致的关节僵硬变形可以借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关节肿胀畸形加以展示,加强学生的形象记忆。

二、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引入现代医学知识的意义

1.有助于对中医疾病的理解和掌握中医内科疾病从理论到临床的论述有时比较抽象和模糊,借助现代医学的具体化和客观化的描述,可以减少学生对中医内科学内容的枯燥感,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融会和区分中西医概念的内涵和差异。例如,现代药理学对中医内科一些疾病的治疗方药往往有一些治疗机制的研究,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使得学生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现代机制有一定理解,从多角度掌握中药的作用机制。对于借助现代医学技术方法开展的中医理论、疾病证型本质以及中医诊断指标客观化的研究成果,适度的引入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提高中医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中医相关内容篇(7)

[中图分类号] R1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b)-0155-04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讲述正常人体的生物化学以及疾病过程中的生物化学相关问题,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如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要从分子水平上才能解释,同时,生物化学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诊断疾病、监测病情、判断药物疗效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因此,对于医学生而言,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掌握与否不仅关系到其它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效果,而且与医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密切相关,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但由于该课程中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化学结构、繁琐的代谢过程、与临床医学知识的脱节,学生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使之成为医学基础教学的难点课程之一,教学效果不佳,“生化=神话”已经在历届学生中广为流传。关于如何提高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多年来教学经验,进行了以下几点教学探索与反思。

1教学内容的取舍

医学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重要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酶和维生素等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大分子物质如糖、脂类、氨基酸、核苷酸的代谢与能量代谢以及各种代谢途径间的联系和调节;分子生物学基础即遗传信息的表达;重要器官正常代谢过程以及异常代谢时与临床相关疾病的联系。教师除应全面准确掌握教学内容外,在授课时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合理设计和规划教学过程,在有限的课时内,优化教学效果。

与医学不同的其他一些专业比如食品、化工、农学等也开设了生化课程,不同专业的生化课程有其各自的特点,而对于医学生物化学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加强医学与临床的联系,反映医学特点,适应医学发展。如对于“物质代谢”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适当精简大部分物质繁琐的代谢过程,把重点放在讲解反应过程中的关键酶及其调节以及与临床的联系。以酮体代谢为例,只对酮体生成的过程作以简单说明后,重点讲解酮体生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及其调节、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以及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酮体酸中毒?另外,以前对“分子生物学基础”这部分内容只做简单了解,但随着对疾病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这部分也要增加教学内容,比如与肿瘤生长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某些遗传病的发病机制等这些医学研究热点问题都应让学生掌握。当然,在组织教学内容时精心选择的医学临床实例要与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使得学习走向“误区”。

生物化学作为前沿学科,其进展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地充实新内容与新观念,及时摒弃陈旧内容,将临床最新研究介绍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注意前沿新知识的补充,搜集反映最新学术进展的文献资料,精心阅读生物化学原版英文教材,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例如向学生们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新进展、肿瘤标记物的应用、乙肝的最新治疗方法等,紧跟学科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掌握前沿知识。

2教师医学知识储备

教师自身知识的储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生物化学与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生物化学教师,应该明确生物化学在医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一名合格的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师,单一的本学科知识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应该具有全面的医学知识储备,只有掌握深厚的医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将生物化学基础知识与医学其它专业课以及临床医学知识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如何对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以及对致病原因和机制进行探讨。如在讲酶原激活和同工酶的生理意义内容时,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结合起来,解释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预防。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可以为医学生今后开展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要使教师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储备,关键是要大量阅读与医学相关学科的书籍,收集与临床实际联系的资料。除必须通读医学教科书外,还应大量翻阅医学期刊及专著,查找与生物化学联系的病例分析以及与医学相关的生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只有教师不断地获取知识充实自己,并能灵活应用到教学中去,才能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教学方法的运用

中医相关内容篇(8)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特殊性。一方面它与临床各科知识紧密联系,又可间接反映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口腔系统独特的检查、处理和研究方法,各种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临床本科学生,如何提高口腔科学的教学质量,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同时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该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口腔科学》由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的专家编写,系统性较强,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便于学生分门别类地认识客观事物,但大部分内容过于口腔专业化,与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教学实际还不相切合[2],学生很难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将来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将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10个班共560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个班,285人)和对照组(5个班,275人)。

3.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本次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

(1)理论考核:期末理论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由同一教师对每份试卷实行盲法评分。

(2)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给56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该调查表根据常用的学习兴趣调查问卷结合口腔科学知识进行制定,共包含20 个问题,该调查表正向表述和负向表述的项目基本各占一半,从完全否定到完全肯定五级式记分,分值越高,代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更浓。

讨 论

教学是为学生内部的能力变化提供的外部条件,“教”要符合“学”的规律,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而教材正是为实现这一过程服务的[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口腔科学》教材多选用的是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第七版,该教材是组织口腔医学院校的教授尤其是颌面外科、口腔内科教授编写,编写的内容、格式与口腔医学专业的教材相似,只是在教学内容上作些删减、调整,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检查、口腔卫生保健、口腔内科疾病、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口腔局部麻醉、牙拔除术、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以口腔解剖——保健——口腔内科疾病——口腔外科疾病——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的顺序进行编排。在该教材的内容编排组织中缺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明确的知识框架和内容的组织线索,而是按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进行编排,这样对于非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不易直接了解到口腔科学内容和各项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和意义。而新的教学内容整合方案,从学科基础知识篇——常见疾病篇——治疗篇——保健篇,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的组织线索和知识框架,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更容易把握知识的脉络和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口腔科学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由于口腔科学课程内容未列入临床医学专业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因而,各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纷纷压缩了口腔科学教学学时数。不少学校将该课程课时数压缩至20学时左右,而教材内容面广量多,共有15个章节内容,如果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很难进行课堂教学。新的教学内容整合方案对整本教材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整合,如将颌面部的局部解剖内容融入到相关的疾病中,避免了原教材中把颌面部解剖相关的知识肢解在第一章里,而使其与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等相关教学内容相互隔离。另外,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实际删除部分重复内容及专科性太强的内容,着重讲授口腔疾病与临床医学相关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口腔科学的知识与所学的临床医学其他学科知识是有机结合、相互关联的整体。强调口腔是全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身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口腔,并在口腔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口腔疾病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成明显的影响。

综上所述,根据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特点,在明确教学组织线索和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口腔科学”教学内容体系,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处理教材,把教学中零散的教材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主有从、详略得当、前后有序、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对口腔科学的学习兴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文书,吴学礼,伦志军.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6,27(1):6869.

中医相关内容篇(9)

医用物理学是高等医药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必修基础课。近两年我校教学改革,将临床医学专业的医用物理学课程的学时数改为36学时(理论学时),然而教学目的没有变。鉴于学时少、内容多的实际情况,怎样使医学生较好地掌握相关物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科学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这两年本人从事医用物理学的教学实践,结合我校的实际,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医用物理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第一,物理学是基础课,是解释生命现象的基础,却不能代替生命科学去解释生命现象,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学与跟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学物理没什么用处。第二,主讲教师绝大多数不是医学专业出身,而是来自于物理学或物理教育专业,具有物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和能力,但从事医用物理教学还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正是因为我们教师自身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够,教学中不能很好地阐明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以及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所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第三,我校90%以上的学生在高中分科的时候,选读的科目是生物或化学,因此物理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学生认为物理学比较难学,存在畏难情绪。例如:我们学校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05(2)班共63人,高中选物理的只有4人,占总人数的6%。

2、教学内容不合理

医用物理学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为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去解释生命现象,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做好铺垫。而我们的医用物理学教学中往往注重物理学体系的完整性,教学内容以讲授物理规律为主,仅仅是在每一章的最后一节加了一点物理学知识在医学上的应用,不能有效地把理论联系实际贯穿在整个授课过程[2]。另外,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医用物理学讲授的内容有:流体的运动、振动和波、电磁学、波动光学、几何光学、量子力学基础、原子核与放射性等部分,而与医学联系非常紧密的X射线、激光和核磁共振等,由于学时数不够没办法讲授。同时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日益突出,物理教学以理论课为主,实验操作很少,使学生缺乏锻炼,仪器设备适应能力差,动手能力差。

3、考试内容不尽人意

考题内容多以理论分析、定量计算为主,偏重于物理理论的掌握和定量分析计算,纯物理味过浓,考试内容的应用性与医学相关性较差,较少涉及医学相关内容,不能体现医用物理学的特点[1]。

二、医用物理学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1、改革教学内容

(1)精选教学内容。由于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极为突出,根据基本保证物理学本身系统性,兼顾医学专业需要以及医学物理学的发展趋势的原则,选择物理学中与医学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建议将原来的量子力学基础部分换成x射线和激光。

(2)重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特别是在医学中的应用。第一,主要介绍物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知识。例如,流体的运动部分侧重介绍与人体血液循环和呼吸过程有关的流体的运动;振动和波动部分主要介绍与人的声音和听觉有关的振动、波动和声;电磁学部分主要介绍对深入了解生物电磁现象和有效使用现代医学仪器而必备的电磁学知识;几何光学主要介绍人眼的光学结构,还有激光、X射线以及核医学物理基础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引入临床医学问题,有助于综合应用物理学现象和物理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学中尽量避免纯数学的推导和计算,增加与医学相关内容的讲授时间。由于高等数学与医用物理学都是大一上学期开课,医用物理学的有些内容需用到高等数学,但由于课时方面的原因,进度不能保证一致,如静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的计算都需用到定积分,然而讲授静电场时,学生还没学到定积分。因此把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的分析思路引入即可,不必定量计算,等到学生高等数学课跟上节拍后,自然就能解题。对重要的物理定律、公式、结论要讲清思路,讲明来源和应用思想,让学生了解、明白,会定性分析即可[1]。第三,注意物理新知识的延伸[3],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近代物理知识及与医学相关的物理学成就,也可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临床医学中的实际结合在一起,开展专题讲座。例如:激光医学专题、医学影像专题、电疗、磁疗等。

2、提高教师素质

(1)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构建具有“医用”特色的物理学体系,就必须找到物理与医学的最佳切入点及生长点,以推动医用物理学的改革。这就要求医用物理学教师必须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既要有充分的物理学的知识,又要有解剖学、病理学以及生理学等方面的医学基础知识。然而,主讲教师的医学知识缺乏,不能很好的将理论联系在医学实际中。为此,物理学教师必须主动适应知识的动态需求,走出课堂、调查研究、更新知识。首先,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通过进修、攻读学位等方式,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其次,鼓励和组织教师跨学科听课,以增长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促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综合化发展。再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及时追踪学科发展新动向及新技术、新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临床和科研对物理学的需求,架构起二者联系的“桥梁”。[4](2)加强集体备课。整合每一位教师的专长,定期召开研讨会,学重点,分解教学难点,争论教学热点,分析医学与物理在实践中的典型例子,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3、优化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中学的学习方法上。中学教师每节课讲的内容较少,课后做大量的习题,而大学课堂上每节课讲述的内容多,习题相对少,学生一时很难适应。因此我们在学期初应该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3]。例如:每次课结束的时候告诉学生下次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并把看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也可以把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分成几个主题,让学生分别去准备,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或者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学生通过预习书本上的内容和查阅相关文献把答案准备好,上课的时候由学生来讲,老师负责纠正错误并进行总结。这种方式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使讲课内容更加丰富。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类比教学法:物理学中有些概念、规律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我们可以拿学生熟悉的概念、规律与它们类比,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例如:我们讲到电势梯度的概念时,由于高等数学中与其相关矢量的知识没有学,因此有些学生不理解,如果我们拿学生很熟悉的速度的概念与电势梯度进行类比:速度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快慢,电势梯度实际上就是电势沿空间某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等势面的法线方向)的变化快慢,这样学生就恍然大悟。归纳总结法:每学习完一节内容,我们应该做一个小结,学习完一章或者物理学一部分(例如:电磁学、波动光学、几何光学、原子核物理与放射性等)也要做总结,并且总结的时候要讲究方法,例如:对于相似的、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或者规律,可以采用对比归纳法,这样更容易记忆,并且不容易混淆。例如: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都描述的是光的波动性,它们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纳总结: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产生的条件;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的分类;不同类型的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中明暗条纹的条件;条纹间距;影响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的因素等等。我们可以采用列表或者框图的形式,这样更直观、更容易记忆。另外,对于有共性的物理量或者规律,可以放在一起来记忆。例如:静电场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困难。例如我们可以把静电场力做功跟重力做功进行类比等等。当然,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教师做好所有的归纳总结,然后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这样是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我们应该督促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让所学的物理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构建一个清晰的系统结构。

4、认真批改作业和讲评作业

每次布置的课后作业,都认真批改,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并且把学生出错的地方都做好笔记,然后把各种不同的错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做好相应的电子课件,该课件不仅展示作业的参考答案,而且还列举各种不同的错误做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告诫他们以后不要出现此类错误。除此之外,对于学生频繁出错的地方,教师应该作自我总结,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着重强调这些地方。

5、改革考试内容

改变过去以计算题为主的做法,增加论述性、主观性、综合性、应用性(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和设计性的题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图形表达的能力。

总之,为了适应医学生物理基础培养的需要,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医用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的宗旨应该是改过去枯燥、乏味、难学、缺乏实用性的教学模式为轻松愉快的教育形式。从总体培养目标出发,本着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原则,改变过去物理教学中求精求深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内容实用化,加强与医学的有机结合,既保证医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的掌握,又保证大纲的完成。

【参考文献】

[1]艾拜都拉•肉孜,马远新,樊孝喜.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2,25(3):347-348.

中医相关内容篇(1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实体经济的医院来说,经济活动的加强使得经济合同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作为医院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合同审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合同审计成为审计部门的重要工作,为了防范经济合同风险,规范医院的经济行为,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经济合同签订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内部审计部门进行严密的配合,在保障医院相关的合法权益。

医院的合同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物资采购合同、项目建设合同以及房屋租赁合同、安装服务合同等与医院工作息息相关的经济合同,医院要在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相关的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对于违背医院相关制度及损害医院利益的合同不予签订,经济合同的签订必须以医院的利益及规章制度为前提,保障医院合法权益的实现。合同在签订的前期、中期及后期都需要进行有序的管理,按照合同审核流转程序,根据自身的职责特征,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的预防及控制风险的发生,有效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本文作者主要是从合同审核的几个重要内容出发,进行一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经济合同的立项审计

审计合同文本前要审查的内容:经济合同签定前有关部门是否进行可行性论证及市场调查,对于医院制定的审批手续以及医院相关部门领导的审批意见和签订的经济合同法人授权书、列入年度预算计划的重大经济项目及财务预算,对于计划之外的经济项目要再院长办公会研究讨论经过的基础上通过。

二、对签署合同主体的资格审查审计

对合同当事人的资质材料进行审查,具体包括的内容:企业经营资质证明,经营范围是否与合同的标的内容相符,是否有法人委托授权书,证件是否齐全有效,如购买医疗设备,除营业执照外,设备制造及运营企业的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许可证及注册资格证、经营授权等相关资格证明需,如招标采购项目,应提供招投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等。

三、审计中的经济合同内容研究

经济合同是利益双方的权利及义务相互间的约定,合约的严密性及完整性是经济合同审计中的关键内容所在,周密的合同条款是合同对立双方履行合同的重要前提。经济合同审计工作要在保证条款的公正且双方都熟悉合同基本条款的基础上进行,合同的基本条款内容主要包括:合同中所约定事项的名称、价格、数量、质量以及结算方式、验收标准、违约责任以及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等相关问题,价款或酬金计算依据的相关资料。对于适用于招标采购的经济合同,重点要对招标文件进行研究就,确保招标文件的内容与合同的内容相符合。

四、合同审计意见

对金额较大的经济合同,最好请医院聘请的律师把关,律师签署意见,从而规避合同风险,由医院审计部门所审计的经济合同,在根据合同审计的合理性及合法性的基础上,对立意不清且述意不明的合同条款以及有失公平公正的条款,提出合理化的修改意见医院,出具合同审计意见书,提交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根据审计意见修订调整条款无异议后,请法人签字,盖医院的合同章,合同生效。

五、经济合同中的履行审计研究

(一)经济合同履行监督

对于重大事项的经济合同的执行,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严密的跟踪审计与监督,在对经济合同的审计中,较为重要的便是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经济合同要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合同中制定的条款及相关事项进行审核,对于一些由于特殊原因而不能履行合同内容的,要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来对该违约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经济合同的跟踪审计过程性研究

跟踪审计的过程性研究主要包含了一下几个方面: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自身职责来对经济合同进行深入的探究及了解,深入到项目中的实践活动,是对工程进度及工程中所出现问题的重要方面,审计人员与相关部门对工程项目的验收、算量以及材料品牌、质量以及价格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探究。审计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付款方式的问题,款项的支付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及合同中相关条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支付。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设备的选择,相关材料的变更要和相关规定,按照程序流程来进行操作。

对合同期限较长的租赁合同、劳务服务合同审计,重点关注合同是否到期,有无超出合同有效期,合同中制定的相关规定要进行及时缴纳以及对于合同中规定的款项及合同到期等相关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对医院经济合同的审批及签订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

作为医院架构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医院各部门的监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医院经济合同管理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医院管理人员的关注,内审人员要熟知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审计部门在设立专人审核合同的同时,对重大的合同要采取多人共同参与讨论,征求律师意见等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听取意见仔细审核,确保医院的经济合同公平、合法。

参考文献:

[1]李楠.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的关键控制点[J].中国内部审计.2012(7):67-68

上一篇: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 下一篇: 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