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育理论要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3 09:11:04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篇(1)

【作者简介】 申明生,山西省汾西县第一中学副校长,山西省中学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山西省临汾市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山西省优秀教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从1985年始至今的近30年来,一个教法轰动我国教育界,从小学数学学科拓展到中小学各科、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直至大学教育,已成为普适性很强的通用教学法。它的推广使用引起了我国学校教育整体上的根本改革,直至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一部专著,几年里再版重印数次,总印数达10万多册,参加1989年举行的全国首届教育理论著作评选,在众多著名教育理论家参评的著作中脱颖而出,获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的殊荣,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属罕见。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专家、特级教师邱学华创造的“尝试教学法”与他的专著《尝试教学法》。邱学华60年如一日,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创造并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为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知网收录《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福建教育》《江苏教育》《湖南教育》等全国各大报刊杂志报道邱学华的先进事迹及尝试教学法的相关文章就有270余篇。尽管对于他的研究、宣传与报道已经很多,但笔者近日在反复研读他的文章《尝试教学研究50年》时,还是一次次被他那种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浓浓的教育情怀所感动,被他对“尝试教育”研究的那种呕心沥血、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优秀品格所震撼。邱学华堪称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教育实验研究的大师与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慧眼洞见问题价值,志存高远发奋学习

邱学华从16岁开始当农村小学代课教师起,到现在的60多年中,基本都是行走在“尝试”的路上,同“尝试”有着不解之缘。5年的农村小学教师生涯,使他热爱上了教育,喜欢上了孩子,但同时也有了许多困惑:为什么教师教得辛苦而得不到好的效果?为什么同一个教师教同一个班级,而学生成绩有差异?能不能找到一个使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理想方法?多少年来,诸如此类太多的“困惑”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个司空见惯的“小”现象,不足为怪,但在善于思考、勤于学习的邱学华看来却是个值得认真研究的大问题,亟待解决。他似乎已敏锐觉察、慧眼洞见:当“困惑”解决之日,乃教育“解放”之时,坚信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必将会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的意义,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寻求教育教学的真谛,为了彻底改变这种被动的课堂教学局面,为了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他立志走出一条自己的探索之路,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已经端上了“铁饭碗”的邱学华,毅然决然选择了一条漫长而艰苦的“尝试”之路,决定报考大学,提高自己的文化理论基础,为课题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经过刻苦自学,高中仅读了半年就辍学的他,于1956年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攻读教育学。

由于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的追求,邱学华一进入校园,就表现得与众不同。他说:“我是带着问题进入大学的,好像一头饿牛闯入了牧场,如饥似渴地拼命学习。每天早早起来读外语,中午从不午睡,总是一吃完午饭就到教室去啃书,晚上则泡在图书馆。几年时间,我阅读了图书馆里大部分小学教育方面的藏书,读了很多世界教育名著。从教育理论著作中,发现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虽各有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相信学生,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这个思想就成为我以后从事尝试教学研究的主导思想。”

如果说5年的小学教师生涯、4年的大学学习分别为邱学华打下的教育实践基础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是他“尝试教学法”课题研究上的丰满厚实之“两翼”,那么他对教育特有的无比挚爱、对祖国和人民的培养怀有的深厚感激之情,就是他“尝试教学法”课题研究上的强大动力之源!为实现他“立志要为建设中国的教育理论”而发奋工作的远大抱负,为“2亿中小学生需要新教法”的宏伟事业,为研究指导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思想、新理论的崇高理想,而展翅高飞,所向披靡,奋力拼搏,“试”不可当!

二、怀揣使命弃官从教,不遗余力执着探求

邱学华上大学之前,就已经是农村中心小学的校长了。1960年大学毕业之后,又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由于怀揣着解决“困惑”、研究教学改革的崇高理想,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深入中小学搞教育实验和调查研究的路,走出了大学的校园,来到师大附小与教师们同吃同住同工作,一同搞“让学生先做题,然后教师再讲”的实验,发现这种方法效果好,坚定了探索实验的信心。但时间不长,由于“”的冲击,研究一度中断。“”期间,由于出身问题,他的妻子由小学教师被下放到农村,这时的邱学华又毅然离开上海,主动要求到江苏溧阳县农村工作,被分配在一所农村中学教数学,在实践中默默地思索着教学实验。“”结束后,拨乱反正,他们全家回到了家乡常州。在常州市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并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为开展教育实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980年邱学华决定进行系统、科学的“尝试教学法”实验。实验初获成功,论文《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研究》发表后在国内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新观点震动了教育界,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尝试热。正当邱学华沉浸在无比喜悦之中的时候,竟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极“左”思潮的冲击。尝试教学法受到了某些教育权威人士的不公正批评、指责,导致各地实验纷纷下马,面临夭折的严重困境,使他焦急万分,备受煎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江苏省教育厅和常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1984年,邱学华被任命为常州师范学校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同年底被授予“特级教师”称号。这一切充分表明,教育行政部门是大力支持尝试教学实验的,使他感到无比幸福,心情无比激动!

之后,在《福建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湖南教育》等杂志社及教育理论界人士的参与和强有力的支持下,尝试教学法的研究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由于广大教师迫切需要更具体的操作方法,必须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邱学华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执着梦想,白天充分利用点滴时间思考问题打腹稿,晚上抓紧写作,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专著《尝试教学法》,并在1989年举行的全国首届教育理论著作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奖的殊荣。

由于尝试教育研究发展迅猛,许多市、县都在大面积推广。邱学华老师考虑到推广中亟需自己的亲临指导,同时尝试教学法还需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强烈的使命感使他又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辞去校长工作搞研究。得到上级的批准后,他于1988年调离常州师范,来到常州市教科所当了一名普通研究人员,实现了他专职研究的愿望,更实现了他进一步加强尝试教学理论建设的愿望。虽然此后的邱学华“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忙”,但他却“心情感到特别轻松愉快”,“再苦再累心里也是欢畅的”。

三、“尝试”研究成果丰硕,特色理论走向世界

邱学华从16岁开始当乡村小学教师,到现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已长达60多年了。几十年间,他的著作十分丰富:在国内外教育报刊600多篇;编著和主编的著作有270多种,总发行量达1000多万册;关于尝试教学的著作就有几十部,其中有小学数学教育数十部。建国后的几代教师都读过他的书,看过他的文章,汲取着他丰厚且广博、通俗而深邃的教育养分。可以说,邱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为我国教法改革的广泛开展,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金光大道。

邱学华在“尝试”的道路上,从不满足已有的研究成果,总是在不断探索“尝试教学”的历史渊源与规律,将“尝试教学”不断升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思考酝酿,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历经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理论、尝试学习理论,直到发展为尝试教育理论,真可谓成果丰硕。但邱学华在此基础上又为自己确定了更高的人生目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尝试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还需继续进行,目前正在筹划出版‘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丛书’一套18本,准备再用6年时间完成。”不仅如此,他还有更高的愿望:“尝试教学研究已经搞了50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我准备再搞10年,到那时已是近90岁的老人了,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还要干下去……”如此宏愿,如雷贯耳。如此境界,实在是震撼人心,怎能不令我辈汗颜!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篇(2)

“尝试”一词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早在2300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就说过:“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意思是,我虽迟钝,也要尝试。这道出了尝试的普遍性。查阅中国的权威语言辞典,都有尝试一词的解释。《康熙字典》中说,尝――试也;《辞源》中说,尝――试探;《辞海》中说,尝――试,如尝试。《左传•襄公十八年》中载有“诸候方睦于晋,臣请尝之,若何”,西晋学者杜预对“尝”字的注释为:“尝,试期难易也”。词语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展延伸,按现代社会对尝试的理解认为,“尝”是指探测问题的难易;“试”是指探测解决问题方法的有效性。这两个字合在一起为“尝试”,是指对问题的一种探测活动,其目的是获得关于问题的难易及解决问题方法的有效性的信息,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具体到我们的体育课堂来讲,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缺乏学生尝试和探测的机会,进而没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性。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课程理念,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对于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尝试教学法的发明和成功推广,为广大体育教育者理清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尝试教学理论简述

“尝试教学理论是以尝试思想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以现代教学论为时代特征的一种教学理论”。它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在尝试中创新。它改变了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课本和学生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进行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行讲解。

尝试教学把尝试思想应用到教学中,是一种带有尝试特征的特殊的教学活动,它既是尝试活动,又是教学活动。一般尝试活动至少有三个要素构成:一是尝试活动的主体,即进行尝试活动的人;二是尝试问题,这是尝试目标;三是探测活动,指尝试的过程。

由此得出尝试教学活动的特点:首先,尝试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其次,尝试问题,一般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提示;最后,探测活动,它是在教师指导下一种有指导的尝试过程。

尝试教学主张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冲破“先讲后练”(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先练后讲”(学生先尝试练习,教师再有针对性讲解)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重以人为本。相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二、尝试教学法与体育教学的契合

通过对尝试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其是将学生的主体摆在第一位,为学生腾出自由发展的空间。一些体育教学工作者,引用尝试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学习比较主动。青年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那就是爱表现自己,乐于在大众中展露自己。而体育学科跟其他学科有所不同,那就是必须通过身体练习而不是用笔解题的手段来达成目标。体育课可以说是学生的演绎舞台,学生的练习就像是上台表演,其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处于激动、兴奋的状态,让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其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的身心才会得到全面的发展,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创新意识才会得到培养。所以说尝试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引用是必要的。它的完整教学过程可包括以下六个步骤:尝试准备、尝试问题、尝试指导、尝试练习、尝试评价、再次尝试。其教学程序可分为六步进行:出示尝试题、自学、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再次尝试。

三、阻碍尝试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推广的因素

张新华的尝试教学法认为:“促进学生尝试成功的因素很多,如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师生多向的情意作用和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等”。这些因素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运动构成了一个动力系统。其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和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来实现尝试成功,而师生多向的情意作用则为上述因素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但回过头来重新巡视我们身边的体育,似乎仍然在走“应试教育”的极端,学生的体育意识越来越模糊,体育在大多数学校中的实际地位每况愈下。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中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人越来越多。根据尝试教学法的理念,审视现行体育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阻碍:

首先,以传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在体育教学中,传授式教学法实际上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至于学生怎么学并不重要。换而言之,教师重视的是“跟我做”。因此,学生的所做动作必须和老师所做的一样,如果老师的动作不规范,那么,这个班几乎所有学生的动作也可能不规范。学生可以不知其然,更不必知其所以然,只要“依样画葫芦”,就会被认为是最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老师说做就去做、教师说不做就不做的教学方法,表明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不管学生的身体差异,而是一视同仁,不管学生要不要,盲目地进行灌输,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不能得以体现,不适宜时代的发展。

其次,教学模式过旧,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定的效应。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地变化进步的。现实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已经不再是从前那种教师说向东而不敢向西的学生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念,喜欢独立思考、喜欢挑战,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而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形式单调,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甚至被剥夺,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再次,教学互动仍以单一模式为主导。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生生对话、沟通与合作互动交往的过程。互动,不要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要真正从知识技能、思维、情感上进行互动。互动交往,要求参与者要有一定的素养,要有实现互动的行为,要会参与、会互动,这样才能提高参与、互动学习的效果。

当前体育课教学中,师生互动主要地表现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一问一答、讲与听、示范与模仿上。师生真正的对话、沟通与合作缺乏,学习的过程有时没有师生思维的交流,教师讲的、要求的,不能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或学生只出汗不动脑,不能引起思维的碰撞,缺乏师生共同构建的过程,造成思维的浪费。而在情感交流方面,则是“同学们今天活动的或学习的高兴不高兴啊”,不能发自内心地、自然地进行情感交流,没能达到情感的交融,总觉得有些教师与学生有装样子的嫌疑,没有真的情感体验、情感激活、情感深化、情感升华的过程。这种情况意味着教师还是权威,学生还是服从者。

四、对策建议

1.紧扣尝试教学法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课前思考存在局限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可以弥补教师的不足。通过学生启发,教学相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得到加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全面、具体,更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实际,以此达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师只有通过师生交流,通过体育委员传递了解学生多方面建议和意见,掌握学生和场地器械情况,总结归纳符合各类学生的实际,根据他们的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才能获取知识,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各个学校不一样,同一年级各个班不一样,同一班级学生性别不一样,相同性别个体差异不一样,不同层次决定了我们必须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让学生去思维去创造。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地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教学形式突出的是教师教,学生被动学,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只是一个盛放知识的容器。在教法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另外,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还存在只注重对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法的研究,致使学法的目的性、方向性不明确,严重影响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定性。现在,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用讨论互动式与思考启发式等教学方式,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练为主,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如投沙包掷远。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只提出简要的教学要求和一些练习方法的提示。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组练习,同时在各组中选出一名动作较规范的学生协助组长帮助同学进行动作练习。结果,在组长的带领下,有的组在组长的统一口令下集体练习,协助同学在旁边逐个纠正;有的组两人一伙互相帮助纠正;有的组请动作好的同学示范,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有的组跟随动作规范同学进行练习。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学生有了自主性,更加认真,动作达到了目标要求。

2.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正确的“导”,学生主动的“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两者是统一的。在实践中,许多教师没有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把二者关系对立起来,认为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放弃老师的主导作用,以致于把一堂体育课上成了“放羊式”的课,教师完全放任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也处于盲目、混沌状态,达不到学习的效果。或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不应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对立起来,他们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能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过分放纵学生,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要注意教学相长,使教师与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密切配合,共同提高。

首先,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主导”与“主体”间的关系。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体现者和设计者,始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决定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对学生来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学习,掌握各项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由此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互为条件、辩证统一的,即“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而“主体”则是在“主导”作用下的主体。

其次,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强调学生的主体,其实也是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个体差异、不同的兴趣爱好来更好的组织教学,合理的安排教材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创立新的教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结束语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多“悟”少,这和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有关。真正有意义的知识,是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悟”出来的,而不是教师主动地“教出来”的。教出来的东西往往很快就忘,而悟出来的东西,经历了自己的主动尝试,在尝试过程中真正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则会终身难忘。根据邱学华的研究,利用课本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讨论的相互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相信80%以上的学生尝试成功。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是实现教学目的重要途径,也是尝试教学法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宋凯.试论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

[2]丁钰.尝试“尝试教学法”[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9).

[3]张新华.创新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浅析[J].新课程(中学版),2009,(3).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篇(3)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21-02

一、什么是愉快尝试教学法

由河南省罗山县教育局教学教研员鲁家宝首创,把尝试教学理论与愉快教学理论整合,充分发挥两种教学理论的优势,融合互补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愉快尝试教学法。

二、愉快尝试教学法的特点

1.尝试教学与愉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尝试教学为主线,创设活泼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快中尝试”。

2.尝试教学与愉快教学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共同点都是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两者的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但两者也各有所长,尝试教学偏重于教学程序操作上,提倡“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愉快教学偏重于创设课堂气氛和教学情境,提倡愉快教学,主动发展。因此,愉快尝试教学是两者内部机制的完美结合。

三、体育教学中愉快尝试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愉快尝试教学法的操作比较方便,以尝试教学为主线,在尝试教学的每一步注意激发学生的尝试兴趣,创设愉快情境,让学生乐于尝试,敢于尝试,善于尝试。以下是我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愉快尝试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突出一个理念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愉快尝试教学法,就是以尝试教学模式为主线,在尝试教学的每一步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愉快的情境。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把体育知识与技能放在一个生动、活泼、快乐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尝试学习,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尝试兴趣。

(二)遵循两大原则

1.有指导的尝试原则。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在学生尝试练习中进行指导,而且在学生的尝试前和尝试后,都要进行有效地指导;学生尝试与教师指导要有机结合,尝试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指导是为学生尝试服务的,要体现“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尝试指导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从被动尝试转化为主动尝试,结合愉快教学法,让学生敢于尝试、乐于尝试、善于尝试。

2.同乐、全面、和谐的原则。“同乐”就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以乐教促乐学,使学生尝到学会之乐、会学之乐、成功之乐、创造之乐。“全面”就是坚持全面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落体育教学任务,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谐”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合作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教师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积极学习,饶有兴趣地学、创造性地学。

(三)体现三个为主

体育教学中进行愉快尝试教学法,要将教学的过程从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要充分体现三个为主,即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施愉快尝试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愉快的情境,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尝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2.自学为主,让学生自己体验与尝试。要求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断体验与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犯错,给学生提供遭受挫折的机会,同时也是给学生增长知识、经验和能力的机会,更是给学生提供了尝试成功后获得愉快和喜悦感受的机会。

3.身体练习为主,在练习中尝试,在尝试中练习。与其他文化课不同,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一门技能性的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认知性的积累和深化上,而是表现在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的改变方面。这就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与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愉快尝试教学法运用于体育教学,同样必须遵循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教学规律,在练习中尝试,在尝试中练习。

(四)把握四个时机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愉快尝试教学法,要以尝试教学为主线,自始至终贯彻愉快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四个时机:激发学生尝试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尝试、学生在尝试中获得成功、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愉快尝试愉快的良性循环。

1.激发尝试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进行愉快尝试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尝试兴趣,出示尝试题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它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引入问题的情景当中,使他们产生好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2.促进合作交流。尝试教学活动是个体尝试和群体尝试相结合的活动,学生的尝试不应是孤立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尝试。在实施愉快尝试教学过程中,除了个体尝试外,还可以采用合作尝试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

3.体验尝试成功。尝试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关键在于教学条件的优劣以及学生尝试能力的高低。从体育教学中愉快尝试教学法实施情况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课堂上第一次尝试的成功率一般在75%以上。虽然有少数学生可能发生错误,但是教师可以给予恰当的指导,再给予第二次尝试机会,使他们在第二次尝试中获得成功。

四、反思与体会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愉快尝试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愉快尝试教学法的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只有在一个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之中,才能乐于尝试,尝试才能成功,成功才能创新。

参考文献: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篇(4)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锻炼的意识与能力,是体育新课改的核心目标。尝试教学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渠道之一。几年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感悟到以下几点。

一、运用尝试教学法改进体育教学的意义

新课标强调;应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是目前国际教育的共识,许多人都在寻求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而尝试教学就是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通过实践,这种教学法不仅能够改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体自学、组内合作、小组交流、评价能力;同时,学生个性能得到和谐、全面发展。新课标为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与世界现代教育接轨,提出运用尝试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二、运用尝试法的范围与程序

中学生已掌握相当的体育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体育课中进行尝试教学带来了许多有利条件。同小学生相比,中学生更容易适应尝试教学法,使用的范围较少受限制,教学效果也有明显提高。

1.体育课尝试教学法的程序可分为两种:①实践课的基本部分:出示尝试题 回忆(自学)尝试练习一(自练)学生讨论(组内合作)教师讲解(学生反馈评价)尝试练(强化训练);②理论课:出示尝试题 回忆(自学)尝试练习学生讨论师生评价上台演示。

2.体育课中运用尝试教学法的范围:①对于有旧的关联知识作铺垫的后续知识适合用尝试教学法;②复习课也可用尝试法;③以前学过的知识。④球类、武术等也可用尝试法;⑤象单杠、双杠、支撑跳跃、技巧、投掷等最好不用。

三、运用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策略

1.“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生好胜心强,表现欲望强烈,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可课前的准备部分由学生轮流尝试带领。过去传统的准备活动模式重点放在了关节、韧带、肌肉粘滞性等方面,因而表现出来的内容不外乎慢跑、徒手操、游戏等,而这种形式大多数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学生带准备活动,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学生可以是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可以是把电视、 VCD影像等上面的优秀内容搬到课堂,也可以是自己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加工合成而创造出的新内容。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还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学生为之继续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基本部分教学中教师出示尝试题,学生回忆以前教过的短跑、耐久跑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弯道跑时,让学生自学书本、电视里看到的动作,然后由学生自己选择在 1/4、1/2、1个圆上或者由直跑道进入弯道进行尝试练习一(自练),教师来回巡视并作指导;教师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带领下各小组集中反馈评价;教师总结动作要领及重点等,学生进行尝试练(强化训练),教师重点指导后进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距离,自由编组,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在课堂中要回答的问题则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能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圆满的问题。这种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篇(5)

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也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体操、球类等教学工作中,总是习惯性地先讲解理论知识,再动作示范,最后让学生练习,在反覆地纠正中不停地再练习,所以,教学效率有待提高。为了突破这种教学瓶颈,我开始学习尝试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在课堂上开展尝试教学。目前,我的课堂已经有了一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有了很大改观。所以,特别在此总结这段时间以来的尝试,以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尝试教学法,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先讲后练”教学模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它要求学生围绕着老师的讲解和要求进行练习,动作质量也只局限于老师的水平,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性。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习、生活以及认知经验,他们很有主见。如果老师在练习前花一定的时间讲解,会压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一心想着新知识,很有可能集中不了注意力,听得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必然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讲解完后,学生只会模仿老师的示范动作机械式地进行练习,结果可想而知,必定会效率低下。

为了摆脱“先讲后练”的局限和束缚,唯有采用尝试教学法,先利用挂图的动作图解,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从而根据图解自主地建立起对新知识动作技能的初步印象。所以,在我的体育课上,我事先不会作任何的理论讲解,而是开门见山地提出课时目标,展示挂图动作,然后抛砖引玉地提出问题:“我们也一起做做挂图上的动作,好吗?”“好!”学生们总是迫不及待,好奇不已,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也不会阻止他们,而是理解他们那种急切的心情,看着他们开心地、自由地练习。刚开始时,动作完成情况并不好,也正是如此,学生会在尝试中发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适时地出面组织小组讨论,让他们相互点评,相互比较,尝试着分析完成图示动作的重点,归纳技术动作要领。然后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教师来回巡视并作动作指导和纠正。这个环节中,学生又会发现一些解决得还不够完满的问题,也就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这时教师才作讲解,学生听得也认真,必然会有豁然开朗、若有所悟的成就感。

只有在这种“先学后教”,或者称为“先练后讲”的课堂上,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在第一次尝试中遇到困难挫折,才愿意自觉地思考,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千方百计地解决问题。通过相互的讨论、补充和完善,学生才能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尝试,这一环节中发现的问题是更高级的问题,教师适时的讲解和补充就显得非常必要,学生也必定聚精会神,听懂后就会主动进行第三次尝试,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所以,“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尝试教学法,更容易活跃课堂氛围和融洽师生、生生关系。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篇(6)

作者简介:刘瑞(1970-),女,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员,上海浦东数控与机械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论与教学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9-0060-04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规模达到2千多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学习困难学生和问题学生问题日益突出,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达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大向质量提高转变总体目标,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须不断前行。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它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行为和普通教育有很多区别。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础单位和最终环节,作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活动方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最能体现教师的创造价值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引用和探索了很多有益的教学方法。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职业学校自2009年起以商贸类专业为试点,将邱学华老师提出的“尝试教学法”引入到专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推广到旅游服务、现代制造等专业,为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方法依据和实践经验。

一、尝试教学法的内涵

(一)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由邱学华老师首先提出并付诸应用,尔后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先练后讲”,即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1]。

(二)尝试教学主要环节

尝试教学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准备阶段――准备练习。这是尝试教学的预备阶段。为了使学生有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尝试题,必须要为学生创设尝试的条件,先进行准备练习,通过以旧引新,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1}出示尝试题,即提出问题,包括同步尝试题、变化尝试题、发展尝试题。大多数情况下,均采用第一种同步尝试题。

{2}自学课本。自学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及时提出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3}尝试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视察,了解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

{4}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评讲讨论。

{5}教师讲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这种讲解针对性强,学生易接受,可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2.延伸阶段――第二次尝试练习。第一次尝试练习时,学生可能是仿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弄清道理。经过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这时学生已有所领悟,安排第二次尝试练习就是再给学生一次机会,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得到强化。这一步也是一次集中反馈,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理解新知识达到何种程度的信息。

(三)尝试教学法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行动,能够积极思维,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学生能够积极去尝试,大胆去探索。

2.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要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尝试,学生的尝试和教师的指导这两方面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

3.课本的示范。课本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课本中既明确规定学习内容和目标,又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有可能通过自学课本去初步解决问题。

4.旧知识的迁移。教师指导学生从认识的心理规律分析,用七分熟知识作为基础,去探索尝试三分生的知识。这是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迁移规律。旧知识的迁移保证尝试成功具有客观可能性。

5.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的尝试不是个体孤立的尝试,在互相讨论中学生之间可以共同操作,相互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也是保证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尝试教学法”在专业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实践背景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星光计划”技能大赛的举办、学业和技能“双证制”的实施,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海市教委出台了“中等职业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加强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使学校和教师将目光聚焦到了课堂。另一方面,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滑坡和个体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使教师的课堂教学陷入了困境。一部分同学目标的缺失造成的厌学情绪影响了整体的课堂教学氛围,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学,“听不懂”和“不想听”充斥的课堂和“达标率”提出的要求使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改变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专业教师以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为主题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商贸类专业为试点,以群星职业学校为基地在单证类课程进行“尝试教学法”的探索。

(二)实践过程

1.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尝试”的思想。在学习了“尝试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国商专业教研组根据本专业特点,以尝试为核心,针对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任务构建了方法模型(见图1)。

图1 尝试教学法在职教专业课中教学方法模型

根据模型,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师教学指导和学生学习过程分别进行了设计,对问题的设计划分了不同的层次,对学生在自学和尝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预设,并对应不同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方案,使“尝试教学理论”的思想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尝试”的感受:

①在学生尝试前,教师反复研究确定尝试问题,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设计指导语或提出自学思考提纲。

②在学生尝试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尝试条件,如发挥旧知识迁移作用,准备题的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等。教师并且要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尝试情况,特别对差生要耐心辅导,帮助他们完成尝试任务。

③在学生尝试后,教师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启发学生尝试道理,判断尝试的正误,根据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情况,针对学生探索中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教师在尝试教学的反思中要对自己提出以下问题:课上有没有精彩内容吸引学生?课上有没有丰富的补充实例?课上有没有操作,包括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独立完成操作?课上有没有提供成败、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和经验?课上有没有重点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课上有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程内容有没有尽量与学生兴趣联系?课程有没有带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有没有体现精讲多练、小步快进?等等。

通过不断的自问,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引用了“尝试教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3.在教学评价中体现教学的效果。教学是否有效果,主要是看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是否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即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在“尝试教学法”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判断教学问题的有效性;通过学生的尝试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和尝试练习的结果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通过在指导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从而选择适合学生的讲解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践能力有可测的效果。使教学的效果在过程性评价中得以体现。

三、“尝试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尝试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应具备的条件

“尝试教学法”是在尝试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的方法。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学中又要体现基于职业需求的以完成实际或模拟的工作任务而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这就对教材、教学设备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尝试教学法”是以尝试的问题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完成咨询、指导与解疑,因此,教师必须储备更完整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使知识点融会贯通并得到必要的整合。

2.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尝试问题的设计应符合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地融合多门课程的知识点;问题的难度必须适中,在中职学生当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经过适当努力能够完成;同时要使各种技能得以有效重复,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这就需要教师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将教材的内容转变成适合学生尝试的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处理各种生成性问题,把握尝试时间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3.教学设备的配套性。在尝试过程中既然要给学生提供模拟的工作环境,就必然要求学校配备“够用的工作设备”,创造准工作活动的氛围,使学生在工作(教学)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有效提高其职业能力。

4.教师指导过程的开放性。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传授者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协助者、促进者,担任了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所以,教师应引导教学过程从可控课堂向自由课堂、构建学习演变,并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在开放教育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2]。

(二)“尝试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问题

1.教材存在的问题。目前中职教育对专业课教学并没有统一的教材要求,教材编写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大多采用传统的知识体系的编写方式。企业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在教材中难以体现,尤其是难以得出在准职业岗位中,学生虽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地完成尝试学习,却对其适合于何种职业群,在工作中何时何地可以运用和实现的准确答案。同时,职业的需求要求学生在完成尝试问题时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与技能。而当前各学科教材并没有实现统一规划和设计,无法互补和延展,使学生依然局限于学科的概念,难以在问题解决中树立工作岗位观念。

2.教师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多数一线教师并没有相关课程的实际工作经验,也就无从真正了解该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的习得、工作方法的养成、工作态度的锻造、职业道德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因此,不得不纸上谈兵,对学生尝试练习缺乏有效的指导。

②教师教学水平限制使“尝试教学法”的引用缺乏有效性。“尝试教学法”在专业课的引用为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在浦东各职校的主要专业进行推广和应用。但鉴于职校教师学科和教育背景的复杂性,有些教师对“尝试教学法”的理解存在偏差,应用也缺乏灵活性,忽略了传统教学法等其他教学法,导致教学方法的排斥和僵化现象,对教师的评价导向也助长了这种风气的蔓延。

③对“尝试教学法”的理解制约了教学的效果。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心理定势的影响,对“尝试教学法”的把握不足,甚至只单纯将问题分解成若干知识点进行讲授并让学生模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严重滞后,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制约了教学效果。

3.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制约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职学生基础普遍较弱,虽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进入中职学习的绝大多数学生的智能倾向主要为形象思维,适合接受“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然而其长期偏差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及知识基础却不能适应项目教学的要求,不能主动探究,缺乏团队意识。

(三)“尝试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1.鼓励学校以专业为单位,开发校本教材。职业教育的专业千差万别,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可组织根据教师根据专业特点相对统一的专业课教材的编写,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涉及学科教材中的问题及任务分解、实现步骤等环节统一设计,以利于教学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开展。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有企业一线人员的参与,以确保本教材职业地位的体现。学校依托教研组,积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企业调研和教学研讨,有效地共享资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尽可能地还原工作环境、工作流程,体现知识和技能在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教学中的工作导向性。

2.明确尝试教学的本质,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只要是能符合学生实际的提高教学效能的方法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师在进行“尝试教学法”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其单一的使用,应根据项目的内容、进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如对必需的理论知识采用传授法,基本技能就必须要示范,并综合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或案例教学法等。

3.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开展让教师把握尝试教学的精髓。通过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利用专家讲解和点评,使教师理解尝试教学的精髓,指导采用尝试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教学效能的提高,从而灵活掌握各环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把握。同时,督促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分析尝试教学实施的优劣与不足,如知识的“够用和延展”是否合度、评价体系是否完善等,以利于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

4.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尝试练习的结果予以客观的、积极的评价,在熟知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前提下设计尝试问题;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做好指导工作,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分析,以此对尝试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由简渐难,由小渐大,由单一渐综合,多鼓励,树立合作意识,激发探究兴趣,且忌传统的“喂学生”和“单标准的评价机制”,逐步养成学生对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中职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笔者与浦东新区各职校的专业教师听课评课、相互研讨,共同探究。尽管实施尝试教学还刚刚起步,也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但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改变了专业课教学的现状,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篇(7)

1.教学工作前提条件

1.1学生课堂秘书记录

在教学中挑选两名学生进行教学课堂记录,根据教师课前编制的学生课堂活动记录表,详细记录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提问的学生活动,根据学生提问和参与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最后期末汇总进行评定,作为学生平时表现成绩,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参与讨论,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成绩获得的公正性,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1.2学生学习成果方案——“课程论文”

采用“课程论文”的成果表现形式替代单一的以传统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向以能力考核为主的多元模式转变。

1.3教师准备活动

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起点行为,精心设计预习题。要求是:①问题要具体,目标要明确。②问题要有程序性和启发性。③深度、难度、广度要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讨论题和教学过程,还必须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实际,向学生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及时、恰当地处理讨论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灵活性。

2.尝试教学法在体育社会学的运用过程

2.1教师课前准备提出尝试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分好的学习小组自主选择问题,学生明确制定相关问题题目。使学生明确要自学及查阅资料的方向。学生要通过自主看教材或查阅相关资料,集中研讨并形成初步方案,由于观点和方法不是唯一,学生思维没有得到束缚,学生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来尝试,为学生留下自我学习探索和自我创新的空间。提高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给学生更大的自由自主空间,让学生主动去吸取知识,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尝试学习中同学间的合作起到了互补作用,你会一点,我会一点,相互竞争又共同进步。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2小组学生代表课堂汇报初步成果方案,学生对客观世界事物的认知、已有知识间的迁移是学生尝试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应用知识去探知,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去准备材料,搜集论据,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书写方案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演讲和表达的能力。

2.3课堂学生互动讨论,小组讨论并解答同学提问。通过讨论改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发出者,他们的思维不再受教师的限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体育社会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2.4教师指导讲解。教师必须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总评学生汇报及讨论情况,通过引导、讨论、分析补充讲解课本相关知识,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引导式解答辅助了有困难的学生,保证了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体育社会学问题例题的示范、事物的认知、知识的迁移、学生的互补、教师的辅助等各项尝试教学法的要素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互动的、整体运动的有机组合整体。在这样一个运动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素养、知识结构、组织能力、亲和能力等就像“点火器”,把学生尝试学习的“发动机”启动;就像“润滑油”,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如果这些要素的功能都正常运转,尝试学习就形成了一个由学生、教师、教材组成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动力系统。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篇(8)

“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以灌输方式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而且也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格格不入。目前,我们学校已经展开使用一种尝试教学法,应用后解决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大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及自学能力,许多专业采用后教学效果颇佳,我们国际贸易专业采用后教学效果也较好,总之全校教师普遍乐于运用,现在业已推广至全校各个专业。但笔者发现,国际贸易专业的部分教师在应用尝试教学法时,过于浮躁,流于形式,不管什么内容,学生是否熟悉,能否理解,先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自学,自己盲目理解练习,在犯了许多错误之后,逐步纠正错误,希望学生从中学会知识和技能。这种尝试过程,多少带有一点盲目性,有可能让错误先入为主。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应当考虑到中职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基础差,成绩不理想,经常受到班主任的指责和任课教师的埋怨,很多学生都怀疑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欠佳,对学习产生了自卑和恐惧心理,如果本专业的学生在对理论知识一点也不熟悉不理解的情况下,在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那就未免显得过于急进。尝试教学法有一个固定的教学程序,它只是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指示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情况的不同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运用。

2中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实施“递进式尝试法”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步骤。

递进式尝试教学法在以前实践应用尝试教学法已经取得一定效果的基础上,针对尝试教学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相信学生如果在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要求教师的帮助的可能性,看到中职学生会遇到的实际问题。

学生的素质导致他们在尝试过程中,缺少“遇到困难,主动学习,解决困难”的热情。

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又是学生比较陌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在老师引入有一定难度的尝试题时,部分学生干脆放弃学习,更有甚者,在课堂上扯一些与课程无关的内容,使课程无法按照教师预想的程序顺利进行。最终导致无论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采用科学的尝试教学法,主动参与学习思考尝试的始终是一小部分基础较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不能真正地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应对以上现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有可能有兴趣有成功感地投入尝试、解决问题,递进式教学法设计了如下实施过程。

2.1引入准备题(架桥),为出现尝试题作准备,在新旧知识间架起桥梁。

以一个企业的进出易过程为实例,贯穿进出口业务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了解整个背景的情况下强化各环节的学习,突出内容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贸易纠纷案件,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并掌握理论知识点在贸易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授之以渔。为解决尝试题做好准备。

2.2出示尝试题(探索),与例题基本相似,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一堂数学课上得成功与否同练习的设计关系极大。教师备课,很大一部分精力要花在练习设计上。学生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尝试题,由于已经有准备题的练习和熟悉,对于尝试题的处理,应该能应用正确的方法,以较高的效率和正确率解决问题,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有80%的学生能够顺利解答尝试题,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了知识点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学习和应用国际贸易知识增强了信心。同时,有准备的尝试,也可以防止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纠正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以及错误的方法在学生头脑中先入为主。

2.3实际操作。

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职业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与当地外贸公司挂勾,学生在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能阶段性地到外贸公司进行专业实习。无论是案例分析还是尝试题解答,毕竟都是从书本到书本的模拟。让学生亲历亲为地参与外贸实际工作,才是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真正的尝试和实用化。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充分应用所学的知识,把知识直观化,为以后和工作做好准备。并且在现实中,外贸公司具体的操作程序和书本上的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2.4教学中网络的应用。

利用国际贸易实训软件在网上进行。

学生实训可以通过两个方式进行,一是在试验室,安排固定的时间,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一是学生可以在校园网内随时随地上网进行。实训软件主要是模拟现代外贸业务网上操作的各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实际经验和能力。

2.5联系外贸公司实际业务,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的动手机会。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将一些外贸公司的实际业务操作放到课堂上,模拟外贸公司的运作,让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实务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亲自做一回“单证员”、“报关员”、“电子商务师”以外,课题组还将尽可能联系当地外贸公司,创造让学生深入现场,亲手操作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

[3]邱学华。尝试成功的学习——尝试教学实验研究20年[A].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篇(9)

一、重视学习尝试教学理论

实验,要有科学的态度,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我们在推广运用尝试教学法的过程中,始终把学习尝试教学理论放在首位。我们先组织教师系统学习邱学华同志的《尝试教学法的理论的实践》、《再论尝试教学法》、《关于尝试教学法的几个问题》,同时,我们还注意把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为了便于教师系统的记忆和掌握,我校结合旗教研室制定的小学教学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狠抓师资培训。每两周定期举行一次专题研讨,课例实况录像观看,并且把学习、讨论的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这样使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深了对尝试教学法的认识,减少在实践中的盲目性和形式主义。为了把尝试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引向深入,我们先后参加了2005年和2008年在锡林郭勒盟、北京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尝试教学理论研讨会。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学习,同时密切注视邱学华同志到各地讲学或在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尝试教学法的论述,及时传送到实验教师,以保证尝试教学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深化、发展和完善。

二、加强领导,重在落实

实验开始之初,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任、教研组长为组员的领导机构,使教改工作在组织上有了保证,指定专人负责实验协调组织领导工作。制订了“运用尝试理论,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课题实验,首先在数学学科上全面推广。

任何教改活动的关键都在于落到实处。我校落实的主要做法是:理论充实、实践探索、研讨反思、丰富创新。理论充实,即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邱教授的尝试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认识;实践探索,即鼓励教师大胆采用尝试教学法教学,并及时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研讨反思,即互相听课,组织讨论,进行课后反思,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总结经验,及时推广;丰富创新,勇于创新,灵活运用尝试法进行教学,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为了推动教学改革,我们打印了三百多份尝试教学资料和教案发给各年级组,实验教师人手一份,让老师们学习,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尝试理论,根据教学程序进行教学,我们还联合附近的小学,开展校际间的交流课,要求每个年级组都认真组织观摩课和兄弟校交流尝试课。

三、实验效果喜人

自从开展尝试教学法几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过实验教师的辛勤耕耘,取得了喜人的效果。

1.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得到改变

实验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深入人心,注重学生素质培养,注重发挥学生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彻底改变以往满堂灌的传统教法,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会学习的方法。课堂上出现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生动局面,使教师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素质教育的高效益和可行性。

2.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通过几年的实践,运用尝试教学法为主多法配合,如:目标因材施教,异步达标等。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佳组合,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能力有了提高,智力得到了发展,教学效果较好。我校2008年二百多名毕业生参加毕业测试,其中一个实验班的成绩名列前茅。另据我们跟踪调查表明,有6名学生考入锡林郭勒盟六中,其余在旗一中,这些学生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的主动和探索精神及意志品质都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得到了初中教师的认可。同时,我们每年举行一次“数学大王”邀请赛,配发由苏步清教授题名的荣誉证书,学生参加人数多,成绩可嘉。

3.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五大环节的课堂结构(组织教学、复习、新授、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许多弊端,“教师讲,学生听”、“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运用尝试教学法的六段式结构,符合少年儿童的需要,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改变了“满堂灌”、“注入式”等陈旧的教学方式,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增加了学生练习时间,以练为主,练在课堂,当堂反馈,及时矫正,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把主要的教学任务安排在最佳时间里。

4.培养自学能力,促进中小学顺利衔接

中小学衔接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的严重脱节,小学教学进度慢、坡度缓,而中学教学进度快、坡度大;小学直观教学多、练习形式多、教师辅导多,而中学直观教学少、练习形式少、教师辅导少;小学重感性知识,口头回答问题多,而中学重理性知识,书面问答题多。所以小学生刚升入中学感到不适应,解决教学方法上的衔接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从小学起就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想学、愿学、会学,(下转38页)

(上接35页)从而更好地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而尝试教学法的实施,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尝试教育理论要点篇(10)

一、运用尝试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的重要意义

“二十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工人主宰世界;二十一世纪是创意时代,世界属于有创新能力的人”。教育部总督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界今后要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之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2014・江苏高考)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通过对易错点的当堂练习,让学生关注易错点,注意区分,提高理解能力,最后通过联系近期社会热点,结合本课知识点,给学生展开合作探究。

(四)联系热点合作探究。

1.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五条主线包括4个“中国梦”和1个“现代化”: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智造中国、幸福中国、农业现代化。十大目标:(1)保持经济增长;(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4)推动创新驱动发展;(5)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6)改革体制机制;(7)推动协调发展;(8)加强生态文明建设;(9)保障和改善民生;(10)推进扶贫开发。

材料:会议强调,“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试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为什么说“新常态必须有新理念”?

2.2015年7月2日,南京江北新区正式成为第十三个部级新区

材料: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按照“规划先行、改革先行、立法先行、生态先行”原则,今年全面启动江北新区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新区运行体制机制,加快制订《江北新区条例(草案)》。高标准做好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设计等工作,为新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统筹做好新区项目谋划、招引和储备,建成六合机场,开展铁路南京北站前期工作,推进城市中心区建设、棚户区改造、生态环境建一。”的确,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承担着培养社会人才的义务和责任,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在我国现行的初中英语教学领域,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归纳能力有限,在学生眼中,英语的知识点总是散、设等一批重大项目。

(1)请简要分析江北部级新区的规划建设的辩证唯物论依据。

(2)江北部级新区的规划建设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江北部级新区的规划建设是怎样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4)江北部级新区的规划建设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

3.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015年10月5日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材料: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1969年,屠呦呦任抗疟新药研究项目的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药学典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300多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

(1)结合材料,阐释青蒿素的研制历程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知识。

(2)结合材料,试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青蒿素的研制历程。

(3)试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中医药学?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0月9日宣布,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评审决定,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7家单位申报的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材料:日本外务省10日“新闻官谈话”质疑中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指责教科文组织未能保持中立和公平,将要求教科文组织进行制度改革,不再被“政治利用”,华春莹表示,事实不容否认,历史不容篡改。日方有关言行再次表明了其不愿正视历史的错误态度。

(1)试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批驳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态度?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乱、多,考题好像永远都是“没完没了”的。每次单元测验卷或期末考试卷发下来后,看到并不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都觉得:学英语,茫无头绪。长期以来,在评讲课中的普遍现象是:教师充当主角,一题接一题或跳跃性选题,老师分析,学生边听边改。在评讲过程中,能够认真听讲、认真动脑筋思考的学生仅占少数,而大部分学生则茫然地盯着老师,机械地抄上正确答案。这样的评讲课,既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更不用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了。

其实,英语考试的基本内容是翻来覆去重复考的,只要我们运用好尝试教学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找到那根把散珠串起来的绳子”,就能避免学生觉得英语考题没完没了的现象,既有助于学生树立成功感,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尝试教学能有效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二、尝试评讲教学的理论依据

1.尝试评讲教学符合心理学情感理论。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也就是说,在评讲教学中,我们要满足学生的尝试需要和成功需要,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行为。

2.尝试评讲教学符合个别差异理论。一个班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能水平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不尽相同,如果我们用统一的方法评讲一个知识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那么结果很可能就是“已懂得的懂了,不懂的还是不懂”。尝试评讲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检查试题,发现问题,寻求方法,寻求指导,促进能力的提高。这就使各层次学生通过尝试,各有所得,符合因材施教的理论要求。

3.尝试评讲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也是为了要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二十一世纪人才而努力。尝试教学旨在全面调动学生参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它可以克服“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和考试成绩,而轻视其他方面能力培养的弊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重分数,轻能力,“高分低能”现象不可避免。我们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渡阶段,既不能完全放弃升学率,又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分层尝试指导,就较好地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

三、英语尝试评讲教学的具体操作

我国尝试教学理论的创立人邱学华把尝试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能尝试”阶段,以教师编好的尝试题为起点,教师未讲,学生先练,促使学生自学课本;第二阶段,“尝试能成功”阶段,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发挥“强制联想”,运用创造性思维获得各种解题策略,提倡一题多解,促使学生进行“独创性练习”,让学生在尝试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第三阶段,“成功能创新”阶段,学生进行讨论,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成功中尝试创造、学会创新。根据以上理论研究,结合英语评讲教学的实际,我们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1.课前了解学生,定好尝试目标。在批改试卷过程中,结合每个学生的平时情况,找出每个学生仍未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在试卷中根据个人情况圈出该同学必须想方设法弄懂的题目(对于“差生”,题目不宜太多),最后把学生按同一层次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编写各小组的重考或重测题目。

2.尝试分层指导,实现讲评目标。第一步,发下试卷后,莫急于讲评,指导学生自我分析,找出错误原因:是因为不理解题意、粗心大意,还是根本没有掌握该知识点而造成的?要求学生在试卷上分别标上不同的记号。第二步,指导学生尝试寻求帮助,解决问题。对于能立刻明白并纠正的题目,让学生纠正过来: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老师又已圈出来一定要解决的题目,让学生先查阅相关课本、笔记,尝试自己找出答题思路和答案,如果不能确定答案,则在班内各自寻找“小老师”(或事先已结对的“一帮一”对象)帮忙解决,若仍不能解决问题,则由老师作指导。第三步,尝试通过指导小组讨论,质疑解难、举一反三。由于学生存在个别差异,在尝试自我纠正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其结果有错有对,也有的一题多解。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既帮助学生质疑解难,又加深学生理解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教师应给予各小组一定的任务,让他们尝试自我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以小组为单位自编题目,互相测评,以实现讲评课检查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取于尝试和创造的目标。例如:对于优等生一组,教师可指导他们完成下列任务:总结试卷中所体现出来的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尝试编写几道考题,相互考评,增长见识,以加强对知识的对比辨识和系统整理:主动帮助后进生分析错误,纠正错误,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知识。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参与学习,在查阅、反思、讨论、归纳的过程中,既弄懂了原来未懂的问题,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创新能力。

3.尝试再给机会,促成飞跃。不断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教育学者曾剑予说:“学生每一次成功需要获得满足,不仅产生快乐情绪,而且会增强自信心和胜任感。”在完成了课堂上的尝试后,尝试评卷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尝试,即让学生完成由老师根据个人掌握知识情况而编写的试题,重新计算并公布测验或考试成绩。因为经过了第一阶段(评讲课上)的尝试,学生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们会对原来的成绩单感到极不满意,总觉得要是重新再考,他们的成绩一定会比原来好。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满足他们的成功欲望,允许学生重考。学生往往会非常重视这次机会,为了争取优良的成绩,他们会积极地按内容复习,并总结归纳方法。2015年,我班有一位学习成绩很差的女生,在一次模拟考中,我运用尝试教学理论进行试卷评讲,再考时,她拿了八十多分,我把喜讯告知其家长,并把重考的成绩作为她的成绩。其家长惊喜万分,而她也高兴地哭了,但竟然仍觉成绩不满意,要求再重考。由此,她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结果在英语会考中,她取得了124分的优良成绩。

四、尝试试卷评讲教学的注意问题

上一篇: 消防工程检测问题 下一篇: 国际金融危机信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