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发展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12 16:20:19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篇(1)

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5-3740-0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中国农业一直经历着大量投入、大量产出的线性经济发展历程。农业生产中过量及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品的现象屡见不鲜。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指出,中国农药及化肥用量已高达1 750万t和5 600万t,分别比2009年增长2.40%和2.90%;农膜覆盖面达1 600万hm2,残留量达65万t;废水中的CDD和氨氮有47.40%和31.70%来自农业;《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焚烧及废弃的秸秆量达2.15亿万t,达秸秆总量的31.30%。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对农村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领域的重要应用,它以农业科技进步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为基础,提倡按照物质利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合理地组织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利用的最大化,最终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共赢[1]。

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有效评估是其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幅原辽阔,各地由于自然地理、人文、风俗的差异,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相应地产生了针对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2-6]。根据区域特点,姜法竹等[7]从投入、利用、产出、效应4个方面设计了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多层次定量指标体系。

1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1.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①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能体现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即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②具备实用性原则:指标数据计算应简单,易操作,且能够在国家规范性数据库中检索到;③具有可比较性原则:指标数据在其他地区和国家间易查到,可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和国家间进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④符合整体性原则:指标应反映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单项指标应涵盖农业循环经济的各个环节;⑤客观性原则:尽量采用可定量指标,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1.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特点,提出了由经济效益、减量化、再利用和社会效益4个指标层及18个单项指标组成的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为评价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指标权重[8]。同时,根据指标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将其分为正向和负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表明循环经济发展越好的指标即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表明循环经济发展越好的指标即负向指标。表1中,X代表目标层,Xi代表指标层,Ai代表指标权重值,Xij代表单项指标,Aij代表单项指标权重值。

1.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能够避免由于指标间量纲、评价标准、数量级等的差别造成的可比性差的现象,本研究采用极差正规化法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分别采用公式(1)和(2)对正相关指标和负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公式(1)和(2)中,Sij+和Sij-分别表示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指标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的标准化值,Xij代表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原始值,Xijmax和Xijmin分别代表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3 综合评价模型

本研究采用加权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模型如公式(3)和(4)所示。在公式(3)和(4)中,P为循环经济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数,Yi为各指标层的评价指数,Ai代表第i个指标层的权重值,Aij代表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权重值,Sij为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P和Yi值越大,表明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分类的发展水平越高。

2 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2.1 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为例,根据表1的评价指标体系,从《黑龙江统计年鉴》等资料中搜集了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少数没有找到的数据根据变化率进行推算得出。采用公式(1)至(4)对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趋势图(图1),同时对经济效益、减量化、再利用和社会效益4个指标层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图2)。

2.2 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分析

2.2.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根据图1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可知,2001-2010年黑龙江省的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水平呈稳步上升的趋势,10年间综合发展指数上升了0.31。其中,2001-2005年综合发展指数上升了0.14,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06-2010年综合发展指数上升了0.17,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图2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指标层综合评价结果可知,2001-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再利用和社会效益发展指数均呈上升发展趋势,且发展指数均上升了1.00,只有减量化发展指数呈下降趋势,且在10年间下降了0.41。指标层发展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再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减量化。农业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是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2.2 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2001-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基本符合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十五”规划(2001-2005年)期间,提出了通过选育优良作物品种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优质化的政策,并重点提升农产品的价值链,充分发展乡镇企业。到2005年实现绿色作物种植面积达100万hm2,乡镇企业增加值达500亿元。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黑龙江省提倡以科技进步带动农业的发展,健全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以农产品的绿色化和有机化为目标,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在2008年提出的《黑龙江省农村循环经济示范村建设标准》中强调了循环经济比率、循环经济规章制度完善率等指标,完善了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到2010年实现绿色农作物种植面积333.33万hm2、科技进步贡献率60%、农业机械总动力2 500万kW、人均居住面积21 m2。可见,农业发展已不局限于经济的进步,而是推广到了社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此,此阶段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

3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

加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补偿力度,如通过建立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从而提高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效率;对实施农业循环经济以及购置农业机械化产品的农户给予补偿,促进农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动性,使农民成为农业经济体制转变的主体。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和谐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循环经济知识普及和环保宣传活动,逐步提高公众对绿色农副产品的关注程度。

3.2 推进农业技术发展

推进“产、学、研、销”一体化进程,建立农业科技研发基地,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生产的联系,一方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推进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黑龙江省一年中有近半年的时间温度在0 ℃以下,传统的农业废弃物沼气发酵技术运行时间短,若在冬季运行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因此,应重点开发低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途径,以适应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通过菌种驯化或筛选,开发低温下的农业有机废弃物降解菌相关产品。

3.3 提升农副产品价值

由于气候限制,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率较南方低。因此,农产品价值提升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推进特色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加工项目建设,发展绿色及有机农业,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特色畜牧业和水产业,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应加强落实生产与后期加工并重的方针,发展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企业,大力提升农产品价值,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 结论

提出了适合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减量化、再利用和社会效益4个指标层及18个单项指标。指标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反映了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程度,即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

对2001-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提高了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程度,找出了农业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是限制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最后,根据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技术发展、提升农副产品价值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良强,郑雨苹.农业循环经济[J].福建农业科技,2008(3):98-101.

[2] 赵 波,李根荣.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4):8-12.

[3] 杨 文,李世平.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农业技术经济,2008(6):101-105.

[4] 那 伟,祝延立,庞凤仙,等.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209-212.

[5] 刘晓敏,李志宏,范凤翠,等.基于密切值法的河北省市域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1):145-149.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篇(2)

一、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发展是西部经济发展新模式

从发展的角度讲,积极推进工业化是西部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西部地区脆弱的自然条件和较低的经济发展层次决定了西部开发不能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目前西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与环境恶化的双重风险,许多地区陷入了“环境破坏―贫困”的恶性循环。表现为经济总量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东西部差距依然在拉大(见表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见表2)。西部地区人均GDP由1999年的4283.3元提高到2004年的7430.0元,但人均GDP相对差距由1999年的58.9%上升到2004年的61.6%,与全国平均水平的GDP相对差距也由1999年的39.2%上升到2004年的41.1%。地区差距拉大反映出了西部地区贫困问题的日益突出。西部在与中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的同时,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1年之前虽有递减趋势,但2002年之后逐渐增加,2004年达到489198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为22.12%,而同期西部12省市区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13.4%;工业废气排放量则更为严重,西部大开发以来呈逐年上升势头,2004年比2003年工业废气排放增加33.54%;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呈递减趋势,但是2004年占全国的比重仍然在50%以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方面是和西部地区本来就比较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相联系的;更重的则是与其贫困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相联系的。①实际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即生态环境脆弱和恶化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活贫困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实现西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互动必须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互动发展的模式,即通过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生态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更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二、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中的产业互动分析

(一)西部产业互动的思路: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1.发展西部循环型农业。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空间地域上主要在农村而不是城市,主要的破坏活动是不当的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对于西部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发展西部循环型农业需要在宏观层面上构建农业循环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将农业与其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2)在中观层面上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化体系,开发优质、安全和无公害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充分发挥生态区位优势及产品的比较优势。(3)从微观上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生产体系。推行科学的施肥和施药技术和方法,发展节水型农业灌溉工程,清洁生产,减小废物排放量。

2.发展西部循环型工业。随着沿海地区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向西部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伴随着许多能耗大、污染强的工业,造成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从长期利益出发应当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实现经济和生态互动发展。循环型工业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循环:②(1)是小循环――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实现废物的排放量最小化和资源效率最大化。(2)中循环――企业之间的循环,下游工业的一些废物返回上游工业再次利用,实现产业间互动发展。(3)大循环――社会层面上的循环,工业产品经使用报废后,其中部分物质返回原工业部分,作为原料重新使用。

3.发展西部循环型服务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西部发展循环型服务业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环境质量,降低西部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从产业发展趋势看,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由此产生的生产业以高增长速度占据服务业更大的比重。不同性质的服务业消耗物质资源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制定服务业循环政策的标准应加以区分。

(二)西部产业互动的依托点:依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发展西部特色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西部大开发以来,单一的能源输出战略,导致西部工业化推进缓慢,工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下降(见表3)。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从1999年的14.4%,降到2003年的13.3%,2004年虽有上升,但是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依然在拉大。在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走特色经济之路,才能改变西部处于原材料供给的低端区域分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与东中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具有优势的产业主要有:特色农业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及能源化工业、特色旅游业。

1.加快发展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产品的价值,延长农产品的价值链。其次,发展特色农业要特别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形成规模经济及品牌效应。最后,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通过“公司+农户”等多种制度创新带动西部特色农业发展。

2.大力发展西部能源化工产业。西部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比较优势,然而单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目前西部的能源产业都属于能源开发主导型,处于为东中部地区提供资源的低端地位,禀赋优势并未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因此,西部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产品深加工,发展生态工业。这里的生态工业强调的是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的工业。③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技术工艺、提高企业市场集中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制度创新,将能源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3.积极发展西部生态旅游业。发展西部生态旅游对于西部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好开发区的生态环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针对西部旅游资源的优势,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生态旅游,是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西部产业互动的新载体:建立生态工业园

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循环经济的工业体系主要有三个层次,即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以及资源再生回收,由此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整体社会循环,完成循环经济的物质闭环运动。在这三个层次中,生态工业园区已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发展形态。目前我国建立的大多数生态工业园都属于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中小型企业分别围绕核心企业运作形成工业共生网络(见下图)。在共生网络中,核心企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水、材料、能源等得到最充分地循环利用,同时延伸了工业链条,促进了产品的深加工。

生态工业园区给西部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1)西部地区建立生态工业园可以在传统工业园上加以改造,也可以重新选址设计建立,视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而定。(2)发展生态工业园需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政府和企业行为,保障生态工业的健康发展。(3)生态工业园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建立生态工业园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在税收、补贴等方面支持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三、实现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中产业互动的对策

强调西部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需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发展西部特色产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同时进行环境补偿制度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

1.深化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西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必须深化西部地区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1)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使能源价格反映其稀缺程度,提高要素的集约使用、矿产资源的理性开发及生态环境的保护。(2)建立完善西部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克服经济发展的金融抑制。长期来看,西部经济发展需要依靠西部金融市场融资,因此要加快西部证券、保险、期货、信托、基金等金融市场的发展。(3)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发达,西部地区大量的优秀人才集中在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人才结构和人才体制。

2.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产业互动的关键。(1)加快西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的改制应当避免一股独大的现象,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国内民间资本、国外民间资本)进入到企业内部,形成权利制衡结构。(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西部特色产业发展和实现产业互动的主要力量。

3.积极探索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生态环境是一种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且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国家根据西部生态建设的需要,对生态建设重点区域进行转移支付,或对一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采取无息贷款和减免税收政策。(2)区域之间的补偿。东中部地区作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受益者应对西部地区予以相应补偿,促进西部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3)西部自身可以通过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的措施来筹集生态建设的资金,并完善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的使用。

4.建立健全西部污染治理制度和绿色经济制度。在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中实现产业互动,必须重视污染治理制度的健全和绿色经济制度的建立。污染治理制度的内容包括:(1)建立企业环境达标制度。建立要制定出环境方面的标准,对不合乎要求的企业不准其在西部地区建厂投产。(2)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整改,对环境不达标者要限期停产。(3)建立排污许可权制度,通过制度安排达到对企业污染的治理。构建西部绿色经济制度是“全球环境革命在经济再生产领域逐步渗透而形成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④这一制度的内容有:(1)绿色激励制度。既通过制度安排的激励功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绿色考核制度。在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建立经济考核制度真正反映西部开发的绩效。(3)绿色约束制度。通过建立绿色约束制度对西部开发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使西部的各种生态资源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领域实现有效配置。

注 释:

①聂华林、高新才、杨建国:《发展生态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②陆忠武:《关于循环经济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③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④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The Economy and Ecology Interactive Mode in Western China:Industrial Interaction Perspective

Ren Baoping1 Chen Dandan2Abstract: The frangibility of ecology environment in western China determines the approaches to strengthen interactions between economy and ecology rather than polluting before administering.Industrial interaction is the key to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view of recycling economics, expand western featured industry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establish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s as the new carrier of interaction.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篇(3)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如果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同时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可以解决很多农业问题,例如治理环境污染、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合理利用各地乡镇农村企业留下的不良资产等。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笔者提出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七点建议。

一、强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是要进一步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由于广大农民缺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强烈意识,因此应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介绍循环经济的知识,加强宣传引导,使他们尽快树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其在我国的发展。具体的建议如下:一是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首先科研工作者要认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并从科学的角度清晰地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以及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为具体开展循环经济的操作方案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语、板报等多种传播媒介,使广大农民更深刻的认识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以及由此带给农民的好处。从而使农民树立绿色消费、创新生产的观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三是增强政府及企业与广大老百姓的联系,政府及企业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引导公众树立新发展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新价值观(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我们维系的生态系统)、新生产观(尽可能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利用高科技投入来代替物质投入)和新消费观(绿色消费,限制一次性产品消费)。

二、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

在农业税收制度方面,继续推进新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全国免征农业税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则应在加大农民补贴制度基础上制定新的政策,使农民能更多地享受到政府的待遇。因为由于农业环境污染导致的农药残留、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的根源不是农民喷施农药,而是农药不符合一定的标准,所以环境污染税的主体应是生产农药的企业而不是农民本身。因此要向达不到环境标准的生产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企业收取环境污染税。

在农村金融制度方面,调整和改革国家的财政分配结构,使之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从而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各项投入。各级政府要依法安排、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严格执行预算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同时积极运用补助、税收等多种经济杠杆,引导并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并适当的安排有关生态农业的专项资金,以开展技术培训、生态建设规划、小型试验示范活动、经验交流等方面的补助。对于规划中所选定的项目,各级政府及各地银行在资金上要有选择地给予一定的必要支持。另外,要立足本地,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地筹集可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要不断增加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事实上,近些年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对农业和农村上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地加大。但是随着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资金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继续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探索发展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最终通过政府、企业以及农民的共同努力,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稳步增长。

三、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因此技术创新是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向农业循环经济过渡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如环保,科技部门牵头,以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技术为重点,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与招投标,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机构的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用科学技术推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这些技术创新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积极开展沼气生产、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立体种养、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节水农业、太阳能利用等已有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同时应充分考虑农业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趋势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二是完善农业科技投入和技术推广体系。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并完善其推广体制,以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体系,千方百计地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我国现阶段投入在农业上的科研经费远远不足。而这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要创新农业科技投入方式,走市场化道路,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加入到农业科技投入中来。调动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特别是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或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的示范和技术推广作用。另外,也要制定《农业循环经济法》及各类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

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潮流和趋势,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但循环经济因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在推行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困难,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社会整体力量的推动。政府各部门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财政部们要提供资金支持,行政部门要提供相对宽松的政策,技术部门要提供技术保障,各部门统一行动为发展循环经济保驾护航,才能使循环经济在农业上取得更好的成果,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当代生态农业,2002,1.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篇(4)

第一,“诚信、低碳、环保、生态”是休闲农业创意品牌策划的基本要素。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业态,休闲农业的消费群体主要是距离较近、相对固定的人群,诚信显得更为重要。“低碳、环保、生态”实际上是一组交叉的概念,低碳强调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环保强调区域环境质量、景区环境状况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生态则强调和谐、协调、绿色和安全(包括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诚信、低碳、环保、生态”都是基于解决社会焦点问题切入的,容易获得社会认同,创意策划一般都应考虑这些基本要素。

第二,创新具有特定文化感染力和市场冲击力的发展理念。旅游消费者具有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文化、学习文化、体验文化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的满足,既包括对未知文化的渴望,也包括对文化的过程感受和心理共鸣。文化感染力强调对消费者的心理共鸣,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欲。因此,休闲农业的创意策划应注意挖掘、传承、弘扬特定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以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欲和心理共鸣。例如,“绝壁上的古纳西族宝山石头城”、“城市文明尚未触及的查济村”、“西宁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等,对于身处闹市的城市居民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吸引力。市场冲击力强调对消费者的心灵振憾。“幸福在哪里,开远告诉你”,这一创意,很容易使你产生去开远看看的想法;一听到“开心农场”的名称,可能不由自主地想去感受一下那里是怎样使人开心的。

第三,创新具有乡野魅力和技术含量的休闲体验模式。休闲农业既是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实体,同时也是一种旅游资源,但它始终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中心主题。休闲农业的阵地在农村,田园风光、山水风景、乡风民俗、农业文明(包括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技术)、乡野风味等,都是其重要特色,立足于休闲农业的特色资源,创新具有乡野魅力和技术含量的休闲体验模式,对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中南百草园——清风拂面;风挟松香,啾啾鸟语;无市井之喧哗,似山野之情趣”、“梦寻廊桥:隐藏在田野间的奇迹”、“响水湖王大姐农家院让您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等,都是较好的创意策划。

2要素组合集约化趋势

休闲农业的要素组合集约化,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作为乡村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经营实体集成当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田园风光、乡风民俗以及农业生产设备设施和生产过程等,为游客提供了游憩度假、休闲观光、娱乐欣赏、生产体验、科普教育等多样化的旅游资源,为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2)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形式,休闲农业集成整合了中国生态农业运动、庭院经济、一村一品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巧妙组合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其他农村工副业等生产经营项目,灵活运用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独具特色的高效益生产系统,从而体现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休闲农业重视农村文化产业或文化消费项目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渗透,注重将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以物质文化和多样化的文化表现形式展示给旅游消费者,鼓励旅游消费者直接参与或体验这种过程,激发其心理共鸣,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休闲农业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阵地、以农民为主体、以城镇居民为客源,使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实现了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更大跨度的要素组合集约化。

(4)进入21世纪后,休闲农业迅速发展,政府积极介入休闲农业的指导和引导,逐步形成了区域整体推进的特色化休闲农业集聚区,这类休闲农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名胜风景区边缘、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特色农区等,实现了地域分布上的集约化。近年来,随着工商资本的大量投入,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积极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大型休闲农业园区占地数百上千公顷,日接待规模最高可达上万人。休闲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有利于经营实体拓展生产性项目和规模,增加文化消费项目,规范接待条件和设施,专业从业员人管理,扩大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休闲农业大品牌,实现休闲农业的整体提升。

3技术集成模式化趋势

休闲农业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生态农业运动和庭院经济建设的成果,使各类休闲农业经营实体表现出明显的技术集成模式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受国际生态热和环保热的影响,国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生态农业运动,生态农业的建设成果,使农业在发扬传统农业优势、吸引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立体生产技术、循环养殖物质能量多级利用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等一系列生态农业技术,以及以基塘系统、稻萍鱼系统为代表的多样化的生态农业体系,实现了农业从单一种植或单一养殖向综合利用资源和空间的方向发展,为休闲农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庭院经济迅速发展,巧妙地将各类生态农业技术和生态农业体系应用于庭院生产中,形成了中国庭院经济建设高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庭院自净生产系统、庭院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庭院空间绿化美化系统等,为农家乐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为代表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在服务三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实体都很注意继承和发扬生态农业和庭院经济建设成果,多样化的生态农业模式或庭院经济模式在休闲农业经营实体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应用。与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或庭院经济生产模式不同,休闲农业强调模式的优化设计和要素间的量比关系,使模式具有更高的综合效益。

近年来,工商资本投入建设的休闲农庄或休闲农业园区,一般都根据园区的面积、区位特征、地形地貌、旅游资源状况等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设计,使园区内的种植业项目、养殖业项目、农副产品加工或其他工副业项目具有更优化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实现了产业链的合理衔接。同时,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根据品牌创意策划,将文化消费项目和文化内涵与生产性项目进行巧妙的对接、融合或嵌合,使生产性项目成为承载农村文化的载体,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休闲农业的技术集成模式化发展,使各地涌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模式、生产体验果蔬采摘模式、有氧运动和素质拓展模式、农业新技术示范科普教育模式、手工艺实践和农耕文化体验模式、民俗文化演艺和农事节庆模式等,多样化的模式在同一休闲农业集聚区的合理布局,为休闲农业的品牌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生产建设标准化趋势

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的高度关注,政府部门开始介入休闲农业产业的指导和乡村旅游业务的规范化管理,陕西、四川、湖南等省分别制订了休闲农业或乡村旅游的地方标准,农业部正着手制订《农业观光采摘园建设规范》、《休闲农业星级企业(园区)建设规范》、《农家乐建设规范》等行业标准(规范),着力推进中国休闲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全面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建设标准化方面,突出休闲农业集聚区的品牌建设以及基础条件的改善和提高,积极推进以生产体验、生态观光、人文创意、生活服务为重点的产业功能区建设,不断提高休闲农业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在生产体验区建设方面,强调特色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示范,围绕具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建设标准化的种植和养殖基地,配备必要的标准化生产设施,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示范,有不少休闲农业园区的食用农产品达到了A级绿色品标准,并能承载生产、体验、观光、采摘、科普教育等基本功能,整体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体验服务、农产品采摘服务、科普教育服务、游憩观光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生活服务设备设施建设方面,注重游憩服务辅助设施建设,游憩区内建设了必要的给水排水设施、供电设施、交通设施和公共停车场等并有专人管理;休闲农业重视餐饮和住宿条件建设,具有完善餐饮设施和良好的防蝇、防尘、防鼠、防火设施,客房舒适、整洁、卫生,床上用品注意突出地域特色并形成统一风格,给游客形成了价廉物美的良好印象。休闲农业经营实体,重视农耕文明和民俗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当地典型的农耕文化整理和展示、民俗文化演艺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展示和体验,实现创意策划品牌化。一些大型休闲农业园区,结合农业生产过程和自然生态条件,依托生产性项目,着力打造大型农业景观,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景观,尽可能安排不同生产季节的特色景观,尽可能增加园区内的游憩资源。

5资源利用循环化趋势

休闲农业的资源利用循环化遵循3R原则,其中减量化(reducing)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的过程,这主要是针对乡村旅游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污染物,通过垃圾回收和集中处理实现减量化;再利用(reusing)是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休闲农业是种养加结合的复合生产系统,通过系统内的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完全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净生产;再循环(recycling)是把废弃物返回某一生产环节,作为原材料融入到新产品生产之中,如畜禽粪便作为废弃物,可以作为沼气生产的原料;沼渣作为废弃物,可以用于生产食用菌等。按照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良性循环休闲农业园区,某一生产环节的产出或副产品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或生产原料,使得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防止废弃物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在进行休闲农业规划设计时,通过人工食物链设计,将多种生产性项目,通过食物营养关系连接起来,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在资源利用循环化方面,沼气发酵、食用菌生产、腐生动物养殖对实现系统内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最典型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是,种植业生产的副产品和秸杆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养殖业生产的畜尿通过沼气发酵生产沼气能源,沼渣沼水作种植业生产的肥料,实现系统内的良性循环。

休闲农业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除对植物秸秆和残体、动物排泄物等生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以外,根据当地特色资源情况,在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开发利用方面,涌现了许多建设典型,这类项目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生态效益,而且增加了园区景点,拓展了休闲农业的科普教育功能。休闲农业的资源持续利用循环化,以实现园区环境“净化、美化、绿化”为主线,以建设低碳环保、环境友好型休闲农业发展平台为目标,以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境美化、村镇绿化为重点,进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建立新型物业化管理模式。在环境净化方面,通过家园清洁设施建设、田园清洁设施建设、社区公共清洁设施建设,实现园区环境的无污染、无废物生产和消费。环境美化方面,在主要道路、社区设置休闲农业观光休闲景点指示牌及广告牌,改造各接待户和景点与公路的连接道路,接待户建筑物的墙面粉刷和风格化装饰,庭院美化建设等,使休闲农业集聚区内村容整洁、村貌风格化,形成了本休闲农业集聚区的特色和风格化特征。园区绿化方面,通过项目区绿地建设,推动休闲农业集聚区的美化绿化工作;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和配置花、草、树木,以进一步增加村庄绿地面积,提高环境质量。

6产品优质生态化趋势

无论是休闲农业集聚区,还是各种形式的休闲农庄或休闲农业园区,其生产性项目的产成品都尽可能实现高产、优质、安全(生态)、特色,并高度重视产品的品牌建设。据调查,2010年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实体依托乡村旅游,实现年农副产品销售总额604.2亿元,平均每个经营实体通过游客直接销售农产品44.89万元。依托乡村旅游直销的农副产品,主要是各类鲜活产品、绿色食品、特色产品和各类高端农产品,其价格一般高于当地市场价,部分高端农产品的价格达到当地市价的3~8倍。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内有各类休闲农庄或休闲农业园区39846个,其中获得A级绿色食品认证的有11045个,占27.1%,还有不少休闲农业经营实体或休闲农业集聚区正在认证过程中。休闲农业的产品优质生态化趋势,是打造休闲农业品牌和提升经营实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休闲农业经营实体所推出的各类高端农产品,包括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手工艺精品等,面向中、高收入群体和乡村旅游消费者,全面体现了产品的优质化、生态化、精细化、特色化趋势,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7服务人本规范化趋势

休闲农业作为乡村旅游的基地或载体,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阵地,以农民为主体,以城镇居民为客源,在长期存在城乡差异的我国农村承载乡村旅游业务,不可避免在文化差异和服务上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早期的农家乐,家庭主妇接待游客用餐时使用抹布擦干筷子或擦拭碗沿,导致游客心理承受障碍。近20年来,休闲农业迅速发展,服务人本规范化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1)道路建设规范化。“十六大”后是中国三农发展的黄金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新建、改建272万km农村公路,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交通状况。同时,地方政府的专项投入或工商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实现了硬化路面通到每个接待户或园区,而且各类休闲农业集聚区或休闲农业企业大都建设了专用停车场,园区内主要景点之间一般也都建成了硬化路面或艺术化廊道,充分考虑了游客的需要。

(2)标识标牌人性化。为了方便游客进入休闲农业集聚区或休闲农业企业,一般都在主要道路的分岔口设置了指路标牌,避免游客路途浪费时间。为了方便游客在园区内游览,各景点间设置指路标牌和景点标识牌,注意合理配置游客观赏途中的休息场所和设施,游憩途中适当设置景观小品,甚至配备导游或解说人员,使乡村旅游消费者能充分感受休闲农业的人性化服务。

(3)接待服务礼仪化。近年来,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和政府职能部门非常重视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为接待服务礼仪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加强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接待服务礼仪化意识,部分省市开展了星级乡村旅游点的认证工作,督促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从业人员素质培训,提高整体接待服务水平。部分建设较好的休闲农业集聚区,建立了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和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建立了良好的管理体制。

(4)简易设施艺术化。一些建设较好的休闲农业集聚区和民俗文化村(镇),通过“穿衣戴帽”改造原有民居,实现建筑外观的风格化、特色化、艺术化;游憩区内的植物景观、地面构筑物景观(门楼、凉亭、坐櫈、栅栏等)以及景区内的基质、斑块、廊道,都充分考虑了艺术化设计和风格化装饰,从而形成园区整体景观和特色文化。

(5)消费项目多样化。休闲农业所承载的乡村旅游,通过多样化的消费项目,保证游客的游憩时间,多方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休闲农业一般都包含有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田园风光与自然景观、名胜古迹与人文景观、特色娱乐、垂钓、猎狩、果蔬采摘、会员制种植、畜禽认养、特色有氧运动、乡风民俗或演艺观赏、传统手工艺实践、农事操作体验、特色农产品或珍稀物种观赏、现代农业新技术示范等消费项目中的若干类,以多样化的游憩资源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8产业经营联盟化趋势

休闲农业的产业联盟能形成更大的合力和影响力,从而成为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或同一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内的各种产业,实现优势互补,降低经营风险,拓展发展空间,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首先,强化区域横向联盟,提升休闲农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一般都集中分布在城镇周边、景区边缘、传统特色农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滨水区或库区等地。区域内先行产生效益的经营实体,往往能带动一批后继者从事休闲农业并承接乡村旅游业务,从而形成休闲农业集聚区。在同一休闲农业集聚区内的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如果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必然导致内耗;反之,如果强化区域内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横向联盟,通过特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统筹和管理,结合品牌创意策划整体提升休闲农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通过合理布局和定向培育不同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特色消费项目,通过休闲农业集聚区的规划设计定向培育旅游资源和打造大型农业景观,从而提升休闲农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乡村旅游消费者,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农业部推出的“魅力乡村”建设项目,有力地推进了休闲农业的区域横向联盟。

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不少休闲农业集聚区,通过村民委员会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乡村旅游接待中心,集中展销休闲农业集聚区内的特色产品,统一管理区域内各类经营实体,集中调度乡村旅游接待任务,从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运作机制。其次,推动异业联盟,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巧妙融合和协同发展。各类休闲农业经营实体都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性经营项目,这些生产性经营项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或其他工副业,种植业和养殖业无疑属于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的范畴,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其他工副业属于第二产业的范畴。同时,休闲农业以其特有旅游资源承载乡村旅游,实现对旅游消费者的服务,因此也具有第三产业的基本特征。所以说,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紧密联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休闲农业重视文化消费项目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渗透,以各类生产性项目和消费性项目承载传统农耕文明、乡土文化,使休闲农业经营实体成为传播农村文化的特殊平台。休闲农业推动产业集聚,以第一产业项目为社会提供优质特色农产品,以第二产业项目为社会提供优质食品和传统手工艺精品,以第三产业项目为社会提供旅游服务和文化消费,全方位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益,逐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带或产业集群,成为促进农民致富、农业增收、农村发展的朝阳产业。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篇(5)

簇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我们通常所说的“园区”、“一条街”等实际上就是产业簇群的一种形式。

产业簇群内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簇群内的企业因此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产业簇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簇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由于簇群内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众多的企业,一方面高度聚集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为簇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簇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达到效益的极大化。产业簇群内自发形成的这种经济资源与企业效益的良性运作,增强了簇群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使产业簇群具有一般经济形态所不可比拟的柔韧性,造就了产业簇群得以持续繁荣不衰的优势。

产业簇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近几年产业簇群化的趋势已引起我国政府和业界的关注,各地都涌现出一批产业簇群,有政府规划扶持的各种工业园区,如上海于1996年规划启动的漕泾化学工业园区,目前已吸引了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如BP公司、拜尔和巴斯夫公司等,总投资达70亿美元的项目已签约启动。到“十五”计划完成时,漕泾化学工业园区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石油化工区。也有民间自发形成的产业簇群,如温州的皮鞋、打火机和低压电器的小型群落,形成以私营企业、家庭工业为主,集制造、营销和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簇群。虽然这些企业单个规模都较小,但集聚成群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我国产业簇群化的趋势尚在不断地发展,并将在调整、兼并、重组和合作中成长壮大。

融合化是国际产业发展的又一趋势。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产业融合的强大助推器,1+1>2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则是产业融合的高能发动机。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始料不及的速度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世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而作为经济发展主体的产业在这些大变动中必然会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战略性的整合。产业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的。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通讯技术革新(光缆、无线通讯、宇宙卫星等的利用及普及)和信息处理技术革新的迅速展开,推进了通讯、邮政、广播、报刊等传媒间的相互合作,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初见端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通讯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数字通讯网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所带来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推进了出版、电影、音乐、广告、教育等产业的融合浪潮,2000年1月引人注目的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公司收购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公司,造就了新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代表着传统媒体产业和网络产业的融合,同时也成为国际产业融合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至此,国际产业融合化发展的趋势日显明朗。

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渗透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产业界限趋于模糊,新兴产业不断产生。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3种:一是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如发生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信息和生物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融合,产生了诸如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生物电子等新型产业。又如电子网络技术向传统商业、运输业渗透而产生的电子商务、物流业等新型产业;高新技术向汽车制造业的渗透将产生光机电一体化的新产业等等。

二是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如第三产业中相关的服务业正加速向第二产业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中期设计和生产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金融、法律、管理、培训、研发、设计、客户服务、技术创新、贮存、运输、批发、广告等服务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和作用日趋加大,相互之间融合成不分彼此的新型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形成即是这一新型产业体系的综合体现,是第一产业加快与第二、三产业融合的产物。

三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这一方式主要发生在各个产业内部的重组和整合过程中,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新需要。如农业为适应新发展而重新整合,通过生物链把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与畜牧业融合起来,形成生态农业的新业态,既适应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工业内部的产业调整也有类似的融合,通过供应链把上、中、下游相关联的产业联系在一起,与一般的产业纵向一体化不同的是,这种融合最终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其过程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体制和制度创新,其结果是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则是当今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所谓生态化是指产业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将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因此,也有人称产业生态化为循环经济。

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开始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从宏观层次的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管理立法,中观层次区域产业园区的建设、布局,到微观层面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管理实践,生态化的概念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这一发展趋势在三次产业的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中都有所体现,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等。产业生态在实践中有许多成功例子:

在企业层面上,最典型的实例是杜邦化学公司采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制造法。又如20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外兴起的绿色饭店建设热潮,就是在饭店的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上实施3R法,并将之与客人的消费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如把卫生间的一次性小肥皂改为悬挂式的取皂器,减少资源的消费(Reduce);将一次性的塑料洗衣袋更换成布质的,或用柳藤筐替代,以便重新使用(Reuse);将废弃的软木塞收集起来加工拼装成新的弹性地板,实现循环利用(Reclycle)等等。

在区域层面上,各种产业生态园区不断兴起,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态旅游区、甚至生态居住区等等。在成功的生态旅游区内,生态状态、生存状态、生活状态这3个不同的圈层达到一种完美的和谐。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篇(6)

    中国是农业大国,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这种循环相对封闭保守的,只有从农业小循环走向工、农、商、研结合,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融通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一体;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中国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释义

循环经济既是一种生态经济,也是一种系统经济。将其应用于生态农业抑或系统农业的建设,还需要在基本理念和内涵方面做些介绍。

(一)循环经济理念、内涵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 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进行根本变革,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减量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再利用”是指产品多次使用、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量延长使用周期,防止过早成为垃圾;“资源化”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

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循环经济的发展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第二,循环经济实现途径是将物质流从单向型转向循环型;第三,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是在社会经济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产生的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循环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及农业废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对环境的污染,使清洁生产技术和高效物流、能流循环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西方国家围绕循环经济支持系统的研究不断发展,在法规层面,以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率先完成了循环经济立法。在技术层面,自1995 年以来,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始把环境战略应用于产品而不是工艺。以此为出发点,引进生命周期分析,并推动了产品生态设计的发展。在政策支持层面,西方国家把财政资助与补贴、税收优惠与限制、价格杠杆等作为基本促进政策,通过刺激技术创新和发展产品生态设计,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由于西方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相对完善,因此,循环经济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中国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过去城乡居民的粪便、垃圾、秸秆、绿肥和沼液都是农田宝贵的肥源,农家的畜禽、鱼、桑、蚕、蚯蚓、沼气和菜地、农田、鱼塘、树林、村落构成和谐的农村生态系统,轮作、间作、湿地净化和生物降解等时空生态位被充分利用,可更新资源在低生产力水平和小的时空尺度上循环,这些都可以归为农业循环经济形态。但是,这种循环相对封闭保守的,要从农业小循环走向工、农、商、研结合,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融通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一体;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中国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约束条件来看,可分为制度原因和技术原因。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主要在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

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制度创新。在技术给定条件下,制度安排对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使资源环境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支持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体系。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主要包括法律、财税、金融、行政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金融工具是国家经济政策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的经济杠杆,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上有很大的作用空间,把金融扶持与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结合信贷管理程序,对产业、企业、产品进行分类排队,筛选出支持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体现扶优限劣、主次有序的金融措施。

另一方面,技术改进也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方面主要有三种形式:1.减量化生产形式。这是要求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替代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以达到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数量,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2.再利用运作形式。其主要是指将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3.再循环链接形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将农产品加工成环保农业生产资料,如可降解地膜、营养钵、生物柴油等生物产品。

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与银行融资

建设“循环型农业产业经济”是循环型农业的核心,设计对应的银行融资模式支持并加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在农业经济发达区和农业污染严重区域选择优先区域,结合农业优先领域的发展,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根据国开行云南省分行已开展的支持农业循环经济贷款经验,结合传统农业中具有循环理念的 技术和措施,应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两种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集约化组织循环经济模式

集约化组织循环经济模式强调规模化生产,利用农业产业模块之间的链接关系来实现对能量与物质的高效循环利用。这种循环模式可以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接,资源循环呈现多层次的特点。特别是种、养初级产品通过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多层次利用,使产品多次升值,提升农产品生态经济效益。

集约化组织循环经济的最典型模式为种—养—加生态模式。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体,以大型沼气工程为纽带,种、养、加相配套的生态农业园模式。该模式实施主体单一,类似工业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形式,生态农业园内的废物已经在内部形成封闭循环利用。由于该产业循环的产品将经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因此该模式的外来物流除优质良种外,农药、化肥和精饲料的投入比常规农业生产减少30%以上。具体分析以漾濞县涵轩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循环生态园为例。

该项目通过核桃种植土地及人力资源——林下玉米种植——产生原粮——养殖生态猪——产生农家肥——种植核桃重要的肥料——集中式沼气——供热供电,实现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目标。

涵轩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核桃种植过程中配套实施林下套种玉米项目,不仅节约了翻地的成本,实现了土地的充分、合理利用,对基地土壤也起到了保水、保肥的作用。林下套种的玉米提供生态生猪养殖饲料来源,同时还能获取到优质的农家肥料,使得核桃获得更快更好的生长条件。生猪养殖是短、平、快的项目,每年能创造一部分收益支撑核桃项目的生长期无收益状况。该项目促进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向“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转变,改善生态环境。按此模式实施既有利于核桃林地的中耕管理,又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合理利用,还解决了生猪生态养殖的绝大部分饲料需求。

银行融资推动支持了集约化组织循环经济模式的规模化生产,发挥农业产业模块之间的链接关系,通过中小企业平台+用款人带动周边大部分农户参与本项目,从而改变农户传统小型零星、分散种植、饲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式种植、饲养转化,并带动进行相应的圈舍改造,进而推广沼气的使用,从整体上促进生态农业园循环经济水平的提升,由此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促进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义。

(二)农业龙头企业模式

农业龙头企业循环模式的实施主体可以是一个公司,也可以是多个公司或公司+农户。该模式可以成为家庭型循环经济生产和村镇循环经济生产产品输出的接受体。该模式由于实施主体的统一性,更容易开展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和产品的标准化认证,进行较为彻底的物流、能流循环控制,也必将成为农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以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普洱茶产业化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我国茶叶产业正向深层次发展,营养、绿色的消费趋势逐步形成。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茶树管理上,由于茶农对于经济效益的渴求,必将大面积施用肥料,这样就会使得茶园土壤的结构遭到一定的破坏。同时,由于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喷洒农药的浓度也会越来越高。在茶叶的加工中也会受到茶厂(或茶场)环境的影响,在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一些污染问题。这种掠夺式的开采资源和不计后果的生产,必将使得茶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乃是刻不容缓。

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双江县茶产业龙头企业对双江县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公司通过多年稳健经营,其“勐库”牌系列茶叶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公司产品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多次抽检,均未检出各种农药和有害金属残留超标,认可为“无公害放心茶”,是全国首家得到认证的厂家。把企业做强做大,带动双江茶产业的发展。公司一方面逐年加大生产经营规模,计划在“十一五”末实现年产5000吨的目标;另一方面目前公司产品品质已达到无公害茶产品要求。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保健品和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欢,所以公司认准目标,努力开发有机普洱茶产品,争取公司全部生产有机普洱茶。操作思路是:与当地农户签订培育有机茶园合同,要求农户按照有机茶园建设要求培育茶园,鲜叶由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加工。公司对原材料茶叶质量提出要求,并提供优惠措施,促使种植户按绿色农产品或有机农产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从品种、土壤、灌溉用水、肥料、病虫害防治、大气环境等方面实行全过程控制。有机茶园建设使用土地减量化、水资源减量化、施用肥料减量化、喷施药品减量化,茶树的栽培管理过程中实现充分的施用有机肥,改进使用生物农药,使茶园环境避免后天污染。公司生产内部也按照绿色生产规范实行清洁生产和产品认证。

目前公司产品品质已达到无公害茶产品要求,产品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多次抽检,均未检出各种农药和有害金属残留超标,认可为“无公害放心茶”。公司产品销路良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了产品质量,取得了竞争优势。

四、云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云南是农业资源大省,长期以来在烤烟、核桃、茶叶、花卉、橡胶等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云南农业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整体处于落后水平。目前,云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发展循环经济意识落后,没有推动传统农业向产业型大农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不能有效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二是缺乏搞好循环型农业生态园建设的管理和技术。三是发展过程中缺少银行融资的支持,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为了更好地落实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云南的发展,以下措施的实施极为必要:

首先,应出台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有关部门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省级龙头企业列入当地政府工作重点,在项目申报、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有机产品认证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探索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财政投入农业的资金重点放在能起示范、引导、带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上,发挥 好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

其次,努力规划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循环农业园区。以生产要素为纽带,由龙头企业引入循环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引入的先进节能、无污染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搭建循环经济框架,发挥集约种植优势,提高规模效益;推广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原料,提高企业的比较效益。

最后,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本取向,也是金融业支持循环型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便于区域内相关产业之间的耦合,也便于向银行融资筹措发展资金。云南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推动发展循环型农业是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云南各级政府和部门可以建立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配套使用的耦合机制,发挥好政府贴息对社会投资、银行贷款的引导作用。银行融资是农业循环经济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银行要创新贷款模式,帮助企业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规划和财务规划,依托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服务。

参考文献:

[1] 诸大建. 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 世界环境,2003.

[2]苗泽伟.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生态农业建设.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

[3]崔和瑞.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篇(7)

摘要:在讨论分析中国乡村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内外乡村农业发展趋势与成功经验,结合农业和农村的基本国情,提出了3E 农业发展模式;并以伏羲农园发展运营模式为实践,论证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3E农业为理论基础,以低碳高效为目标,以生态循环为核心,以信息科技为手段,实现城乡统筹联动发展;最后从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背景出发,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浅析了发展3E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3E农业;生态;循环;高效;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0849

第一作者简介:陈志峰,男,1985 年出生,山东青岛人,研究助理,硕士,主要从事农业规划理论的研究。通信地址:100081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开发楼512,Tel:010-82106750,E-mail:zhifengchen08@163.com。

通讯作者:宋敏,男,1964 年出生,四川南充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东亚农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通信地址: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Tel:010-82106750,E-mail:songm@caas.net.cn。

收稿日期:2013-10-31,修回日期:2014-12-23。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建设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保证和基础。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通过外部的物质能量投入获取更高的农产品产量的现代常规农业,在高能耗的同时,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所换取的农业的增长,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1],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威胁与破坏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难点之一。

1 中国乡村发展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中国乡村人口众多、底子薄弱,因此村的发展对于国内的整体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同时也只有发展好乡村经济、增加乡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提高乡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达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乡村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中国乡村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中国乡村的发展中也还存在众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1 城乡信息严重不对称,乡村产业发展滞后

1.1.1 技术信息的不对称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高新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正不断向城市集中,这在加剧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同时,使广大的乡村尤其是西部资源贫瘠的乡村地区农业科技水平更加落后,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并没有及时在广大乡村地区得到普遍应用,城市对乡村的带动性较弱,农业科技的进步并没有给农民带来较大的实惠,与发达国家比,中国乡村的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1.1.2 供需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广大的城市消费者对安全、优质的农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相反,农户和企业会将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机会合理利用以谋取自身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一味追求农副产品的产量,忽略农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这样会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有时会损害到公众利益[2]。例如,国内很多食品公害事件完全是人为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缺乏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供需信息的不对称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大大增加农业生产者的经营风险。

1.2 环境污染向乡村延伸,乡村田园生态遭破坏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极大方便。由于单纯的追求经济的增长,造成的却是乡村环境的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特别是化工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加剧[3]。除此之外,技术含量低、粗放经营的乡镇企业的崛起也给乡村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农民为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肆无忌惮地对乡村资源进行开采攫取,在严重浪费资源的同时,给本来美好的田园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现代化农业在解放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对乡村的土壤、水体、空气等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

乡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相对滞后,生产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直排的现象时有发生,乡村田园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的同时也威胁居民的身心健康。

生态旅游的概念被异化,纷纷把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珍稀资源推向市场[4]。在乡村保护区内大兴土木,筑路修桥、架设缆车、修建星级宾馆等设施,使很多生态景区过于商业化和人工化,破坏了其固有的原始生态面貌。

1.3 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中国的农业产业链不完善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导致农产品附加值较小、农民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农业产业链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链短且窄、农业产业链断裂和农业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

首先,中国农业主要停留在上游生产阶段,中下游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的发展滞后,几乎还是停留在出售初级农产品的阶段。其次,产业链断裂是国内农业产业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链条上的上游与下游距离过大,中间缺乏必要的产业环节,而导致链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脱节;链条上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供给大于需求或者供给小于需求,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制约上下游产业间的配合,导致资源的浪费;产业环节或部门的孤立,未能与其他相关环节或部门发生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也就无法与其他环节产生协同效应,既限制了自身效能的发挥,也制约了链条整体效能的实现[5]。再次,中国农业产业链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低,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农业产业链存在多重风险。

2 国外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升级,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6],实现了乡村建设国际化领先,也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3 种不同模式和路径,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和综合性技术进步型[7],即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丰富型、劳动力短缺,但具有资金优势,其现代农业发展以规模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以荷兰、日本、比利时等为代表的耕地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劳动力昂贵,主要通过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以德国、法国和英国等为代表的耕地资源不足,人口稀少,在雄厚的工业和技术基础上,走机械化和高科技的综合发展之路[8]。

基于中国人多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和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无论是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还是综合性技术进步型农业发展模式都不适合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寻求一条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

3 3E 农业及其理论实践

3.1 3E农业内涵

针对国内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仅凭科技创新或者体制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转变农业发展观念,从农业的源头做起,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产业,正确处理城市与乡村、产业与生态、生产与市场之间的问题,全面贯彻实施3E农业的全新理念,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3E 农业是利用物联网、感知地球、数字农业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electronic)克服农业信息不对称短板,拉近乡村与都市、农户与市场的距离,把高科技、新理念传输到乡村,结合各地资源环境优势,重点打造低碳循环生态(ecological)农业园区,发挥龙头功能辐射带动分散农户参与,充分挖掘农业的环保、景观、文化等多功能,形成多元化参与驱动、多环节结合增值的高效(efficient)农业产业链,把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淳朴敦实的农耕文化和自然恬静的田园生态搬运到都市,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同发展(图1)。

3E 农业理念涵盖了农业园区规划的“三大趋势、两大循环”:以云计算、农业物联网、3S 技术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农业为发展趋势;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而建立的生态循环农业为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优势,多元化参与驱动、多环节结合增值,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佳的高效农业为发展趋势。在“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高效农业”发展趋势的指引下,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与产业规划土地利用布局以实现农业园区内部的物质、能量、经济的循环和农业园区外部的城市与乡村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

3.2 基于3E农业理念的初步实践

3.2.1 园区基础伏羲农园位于四川省阆中市柏垭镇,距离著名的阆中历史文化古城20 km,园区所在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温和,适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同时,受资源条件的限制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农业的科技含量较低。3.2.2 产业与模式农园自建立之日起就确立了种植—养殖—沼气—人居“四位一体”的无害化生态循环模式[9],拟构建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部良性循环系统。依据园区的资源环境特点,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标准,重点发展稻米、杂粮、高档果蔬品,同时配合种植玉米、小麦、牧草、中草药等饲料以及辅料;构建生态林下立体养殖模式,重点发展乌骨鸡、香猪等,同时配合养殖蚯蚓等为养殖提供蛋白饲料;系统化收集秸秆、残渣、人与动物粪便、厨余垃圾等,建设2 座现代化沼气池,为园区生活提供清洁能源,沼渣经处理后可作为有机肥效施用(图2)。

3.2.3 景观与文化在保留原生态景观基质的基础上,引进并繁育苗木、花卉、地被植物等200 余种,建设珍稀苗木繁育基地,塑造生态优美、富饶和谐的美丽乡村景观;充分挖掘园区的农耕文化灵魂,以传播伏羲农耕文化为己任,并将伏羲农耕文化融入到产品建设的各环节中,重点打造“伏羲”主题系列产品,让消费者能够领略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塑造园区的文化灵魂。

3.2.4 科技与效益园区秉承“科技引领、效益优先”的总体发展思路,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打造一流科技型园区。首先,在农业装备设施上,建立现代化智能温室1栋、现代阳光温室多栋,运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建立环境数据采集工作站,利用传感器技术全方位不间断采集环境数据,基于现代信息编码识别技术,初步建立一套产品可追溯系统。其次,在品种选择上,一是选择现代优水稻、玉米、蔬菜等优新品种进行试验性栽培,二是挖掘当地优良的古老乌骨鸡、香猪等种质资源进行古法养殖。再次,在农业技术方面,运用有机农业的技术标准指导生产,重点应用推广有机堆肥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无害化加工保鲜技术等。

建立价值高效的农业综合产业链是园区的经营目标,首先表现在经济效益高效,通过生态有机循环的产业模式实现多层次的物质能量高效利用,高投入、高产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10];其次表现在生态效益高效,转变观念,将农业生产转变成对生态环境有益的活动,农业和农村环境变得更加美好;第三表现在社会效益高效,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既给当地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又繁荣了当地的交通旅游行业。

4 发展3E 农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4.1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农业科技发展

中国的农业科技成果总量很大。据统计每年可以产生6000 余项农业科技成果,但是受到城乡信息不对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真正运用到生产、产生实际生产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而中国仅为30%~40%[11]。发展3E 农业,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网联城乡,将全球领先农业科技直接传输给农民,农民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用最佳的农业科学技术方案组织生产,同时可采用远程农业专家诊断系统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农民提供一个便捷的农业科技信息获取通道,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

4.2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缩小城乡差距

在过去的几年中,农产品的单产增长遇到瓶颈,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收益持续下降,一户一农的分散经营模式直接影响农产品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2],“农户占据产业链的上游,企业占据产业链的中下游”的产业链模式已经严重制约国内农业生产效率。根据3E农业模式的指导,企业需发挥龙头带动辐射作用,积极的参与农业产业链上游农业生产活动,吸引带动广大分散的农户主动参与,整合分散的农业资源,形成多元化参与驱动、多环节结合增值的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13],有效地缩短了城乡之间差距。除此之外,以3E农业模式组织农业生产,能有效缩短农产品的“消费里程”,使生产者更加接近消费者需求,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同时可全程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行层层追溯和监管,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4.3 保护乡村田园生态景观,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表明,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往往会带来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14]。3E 农业是一种低碳、绿色、环保的农业模式,在遵循自然、崇尚自然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农业技术与古法农业生产方式相结合进行农业生产,强调“生态、循环”的理念,基本实现区域内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在给城市居民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同时,将淳朴敦实的农耕文化和自然恬静的田园生态搬运到都市,实现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4.4 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

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是中国在实现城乡协同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绊脚石,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难题之一[15]。3E 农业是一种高效农业,可充分发挥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减少农业产业链条中的无效和冗长环节,全面提升产业链上游农业生产者的利润空间,降低农业生产者的从业风险,使更多的农业生产主体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另外,发展3E农业可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问题,彰显巨大的社会效益。

5 结语

3E 农业理念对于乡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实现强大富裕而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之一。受地域、认知水平和传统农业文化的限制,在生态环境较好、经济发展状况落后的乡村地区推广3E农业有相当大的难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3E农业必将会被农民、企业、政府以及消费者所认可。

笔者仅对3E农业的理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基于3E 农业理论的农业园区规划应用实践还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壬午.倡导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10):5-9.

[2] 朱述斌.农产品价值链中市场信息部对称性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2010(1):23-24.

[3] 金永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域对策[J].甘肃农业,2007(8):39-40.

[4] 熊敏桢.中国农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海峡科学,2012(6):9-10.

[5] 肖小虹.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现状分析[J].新西部,2012(23/24):92-93.

[6] 黄衫.武前波,潘聪林.国外乡村发展经验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探析[J].华中建筑,2013(5):144-149.

[7] 高海水.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J].经济经纬,2008(2):126-128.

[8] 戴小枫,边全乐,付长亮.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做法[J].中国农学通报,2007(4):53-55.

[9] 刘畅,于双民,王峻,等.中国乡村社区资源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5):129-136.

[10] 甄若宏,周建涛,郑建.初现代高效农业规划机制探讨[J].农学学报,2011(11):53-56.

[11] 孙进昌,张翠萍,张必正.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6(11):180-181.

[12] 袁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率问题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35(3):82-89.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篇(8)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开放,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以说,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可靠保证。循环经济模式对发展山区农业经济和营销创新来说,是一种经营行为的新要求、新模式。而循环经济框架下山区农业企业的营销创新,不仅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而且还是推动山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循环经济的涵义及主要特征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布尔丁(Ken-neth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循环经济”一词。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线性增加来发展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通过循环利用生产物资,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垃圾等污染物的产生,其宗旨是在健康的环境下发展经济。“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生态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它倡导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样一种废弃物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20世纪90年代,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逐步成为发达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步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产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别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国务院2005年7月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我国在多个层次上开展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循环经济正以一种崭新的态势,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持和需要相关法律规章作为保障,还需要营销创新这个动力源。

(二)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首先是科学的发展观,它强调任何经济活动只有建立在资源的承受能力之内,才有可能实现持续性发展。打破了过去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其次是超前的科技观,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它强调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修复能力,所倡导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再次是务实的生产观,即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节约资源,采用循环使用资源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它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使有限的资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最后是系统的整体观,要求人类以整体的观念研究人、自然资源、科技这个大系统内在的经济规律,包括价值、消费等,它把环境、资源、产品、价值、消费、科技、发展等有机地系统地联结起来,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可再生的生态链。

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水土流失严重且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山地占陆地总面积的70%,而南方红黄壤地区的80%为丘陵山地。山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等,但山地坡度高的高寒气候不利于农业开发;一些山地土层贫瘠,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失衡;缺乏循环经济意识,低层次的、粗放式的无序垦殖、过度放牧、过度猎捕、化肥农药等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山区农业经济可利用土地减少,土地养分下降。据《浙江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中的研究显示:1995年该省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4.3%,比1985年扩大590km2,年土壤流失量>6000万t,损失土壤N、P、K近120万t。近2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了6倍,而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这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因资源短缺而面临不可持续的危险。

(二)区域弱势使经济发展缓慢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山区交通密度低,人文环境相对较差,科学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人们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其生产模式往往是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农产品的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经作物大路货多,精品少且产业化低,新农业技术、新品种、新管理模式推广、扩散缓慢,营销创新意识低,综合经营差,规模小,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滞后,经济发展缓慢,资源丰富但经济贫困。

(三)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景

我国农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精神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如一些山区农业的果—粮、果-草-牧结合的复合生态模式;江苏丘陵区的庭院生态型模式(鸡粪喂猪、猪粪沼气、沼渣沼液肥田);浙江丽水“山顶树、山腰果、果间鸡、山脚稻”立体生态护理模式以及种养结合的“种草-养鸡-鸡粪肥园”、“稻田养鱼”等生态良性循环小系统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又如浙田的“稻田养鱼”于2005年被正式确定为首批4个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引来了国内外游客观赏,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赢。实践证明,循环经济对山区农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循环经济框架下的营销创新

(一)市场营销与营销创新

市场营销是个人或组织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与价值以获得自身需要的一种社会过程。营销活动既实施于流通领域,又不限于流通领域,真正的营销是以市场为起点,上延到生产领域,下延到消费领域。市场营销对于山区农业经济而言,是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市场营销侧重于商品推销的销售观念,已愈来愈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代的市场营销,其实质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营销创新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结合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为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有效果的创造性活动。营销创新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山区农业的营销创新

农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消费需求的复杂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遵循生态规律,促使山区农业的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耗,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无公害,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市场营销在循环经济模式的策划、布局、设计、服务、管理等方面具有导向作用,营销创新则是开拓、发展市场的先锋,是适应或领导消费者需求,以新制胜、以质量制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并促进山区农业循环经济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措施。

营销观念创新。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各部门有效的组合与顾客满意及企业长期盈利的整合。观念的形成是由多种感知汇集而成的,观念一旦形成后,要想使其转变比树立一种观念要难得多。因此,要持续发展山区农业经济,必须树立绿色营销和生态营销观念。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战略作为其经营理念,以绿色文化作为其价值观,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一种战略。所谓生态营销观念指的是企业如同有机体一样,要同它的生存环境相协调。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问题。在国际市场上,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世界消费的热点和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把贸易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制定相关政策,构筑“绿色壁垒”,“绿色”食品的价格一般要比同类食品高出40%~100%,在日本则有超过90%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感兴趣。在我国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生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保证人类健康的需要,是提高整体社会效益、生产者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出口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加强公众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绿色营销和生态营销的实质都属于循环经济范畴,是促使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并顺应国际贸易新趋势的必然选择。

营销服务创新。山区农业生产经营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等诸多因素制约,其经济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而农产品加工,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的严重滞后则是制约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动,迫使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信息是山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搞好营销调查研究,正确作出市场预测,则是营销服务创新的根本。营销服务创新还要遵循两个原则:“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原则;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为支撑点的原则。在营销策划服务中,要根据物种特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体开发、多层经营。打造山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优质、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并不断改良农产品的品种,提高优质率,保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不断换代升级。建立生态园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特色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创建无公害名牌产品,创立网络营销平台,不断增强营销后劲。

营销管理创新。进行营销创新的前提就是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体系创新。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各个环节必须遵循生态技术规范,同时重视市场、农产品、营销策略、营销组合的创新。比如在循环模式设计阶段,广泛采用绿色设计技术,如减量化设计、可回收设计等;在实施阶段,对农产品的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等实施严格监控,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在消费阶段,发挥品牌效应,倡导绿色消费,使循环型消费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在处置阶段,基本消灭废弃物,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回收再利用,对确实无法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最适当的处置。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使营销网络向系统化、规范化、全球化发展。并通过注册商标、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对农产品依法实施统一、规范的管理,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桂兰.发展循环经济—给地球疗伤[J].生态经济,2006(1)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篇(9)

1.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发展趋势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0~80%,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美国自1947年以来,制造业的比重一直在下降,目前制造业约占国民经济16%,而服务业的比重在80%左右。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变化的总趋势是农业比重下降,服务业的比重上升。这一趋势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相同,所不同的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也在下降,唯有服务业迅速上升,并超过制造业成为主导产业。我国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2008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0.1%,而绝大部分市县还低于这个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关键是更新观念,确立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2.产业集群式发展趋势

产业集群化是产业空间布局的表现形式,是指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区域内规划的空间相对集中布局集聚发展。通常以产业园区、一条街等形式出现。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群体竞争优势构成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动力,带来一系列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加快升级。集群内众多企业具有产业关联性,能合作共享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产业要素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近几年,我国产业集群化趋势不断发展,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园区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温州的皮鞋、打火机和低压电器的小型群落,形成集制造、营销和配套服务于一体的集群,这些企业单个规模都较小,但集聚成群大大提高了竞争力。胶东这地方并不产羊毛,然而,海阳市委市政府从宏观层面调控引导扶持毛衫加工业大规模发展,形成颇具特色的以针织毛衫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共有针织毛衫企业650多家,个体加工户4000多家,吸纳10多万人就业,占总人口的七分之一,解决了60%以上农村妇女和80%以上的下岗女工就业问题。2007年全市针织毛衫产业销售收入达79亿元,占全市GDP43%,纳税额占全市的37%,上缴地方税收曾一度占全市税收的60%左右。现已形成江北最大的针织毛衫加工出口基地,铸就了“中国毛衫名城”的辉煌!

3.产业融合发展成新兴产业趋势

产业融合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产业的形式,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与交叉,融合发展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高新技术是产业融合的推进器,主要表现为应用高新技术促成产业间渗透发展,产业界限趋于模糊,产生新兴产业。

一是高新技术渗透融合。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如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渗透融合,产生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电子商务等新产业。

二是产业间的延伸融合。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在产前、产中、产后融合形成新产业或行业。 三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主要是各产业内部重组和整合,如农业通过生物链把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与畜牧业融合起来,形成生态农业的新形式。

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技术创新和融合则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4.产业生态循环发展趋势

产业生态化,是依据产业资源自然生态有机循环原理,按照充分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构建不同产业或企业自然生态产业链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这是国际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和新趋势,主旨在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因此,又被称为循环经济,循环利用与增值是区别于传统生态环境保护的显著特征。生态化在三大产业中都有体现,最典型的实例是杜邦化学公司采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制造法;将包装废弃物回收、复用或再生等。

烟台安德利果汁公司,创建于1996年,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超常规发展,形成年加工残次果品160万吨,年产20万吨果汁的世界最大规模果汁加工企业,于2003年4月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通过上市融资,利用果渣,投资9000万美元建设果胶加工基地,待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后,年产果胶可达1.5万吨,年销售收入10多亿元,建成生产多种胶体的亚洲最大果胶企业。利用废弃余渣生产生物燃料,用于供热发电。目前,公司正准备从果籽中提取苹果多酚,继续拉伸苹果深加工增值产业链。

实际上,产业融合与产业循环发展趋势紧密联系,有时难以区别,恒邦公司与安德利公司的发展,都包含了这两种趋势的意义。

5.发展低碳经济新兴产业趋势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这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实质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追求绿色发展;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全球正加速步入低碳经济时代,2001年英国政府成立节碳基金公司,宗旨是促进碳减排和开发低碳新技术。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末轰动全球的气候变化大会,更是备受关注。世界银行有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转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开发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6.虚拟组织与虚拟管理发展趋势

在新世纪交替之际,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虚拟企业、虚拟银行等各种虚拟组织纷纷显现。这些虚拟组织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的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要的目的。虚拟组织里既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像传统企业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尽管组织是虚拟的,但资源却是真实的。以虚拟组织为载体,在国际上就出现了虚拟管理。

烟台天彩兔服饰公司的创业发展,似能说明现代虚拟企业管理理论。该公司孔经理最初形成发展彩兔绒服饰创意,可是既缺乏资金,更缺少技术力量,孔经理就先利用自己养殖的彩毛兔,通过向专家咨询提纯培育彩绒兔。然后再委托大型毛纺企业的技术部门、有关研发机构联合攻关,经过上百次试验,研制出天然彩色精纺兔绒纱。再利用毛纺织企业先进的设备,委托精纺彩兔绒布料。拿着布料再与恒源祥、红领等著名服饰厂家合作,生产出多种服饰。最后让品牌专卖商展出、经销彩兔绒服饰。在这一产业链中,只有纺织、服装加工属于制造业,其余的研发、通讯、物流、展览、营销、交通等全是服务业。从这里可以看到和理解,发达国家为什么服务业能够占主导地位。

7.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农业种植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生产水平却日益提高;畜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林业日益从单纯提供林产品资源转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渔业比重稳步上升,正从单纯依靠捕捞转向适度捕捞与注重养殖。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篇(10)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布尔丁(Ken-neth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循环经济”一词。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线性增加来发展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通过循环利用生产物资,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垃圾等污染物的产生,其宗旨是在健康的环境下发展经济。“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生态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它倡导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样一种废弃物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20世纪90年代,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逐步成为发达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步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产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别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国务院2005年7月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我国在多个层次上开展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循环经济正以一种崭新的态势,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持和需要相关法律规章作为保障,还需要营销创新这个动力源。

(二)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首先是科学的发展观,它强调任何经济活动只有建立在资源的承受能力之内,才有可能实现持续性发展。打破了过去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其次是超前的科技观,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它强调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修复能力,所倡导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再次是务实的生产观,即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节约资源,采用循环使用资源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它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使有限的资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最后是系统的整体观,要求人类以整体的观念研究人、自然资源、科技这个大系统内在的经济规律,包括价值、消费等,它把环境、资源、产品、价值、消费、科技、发展等有机地系统地联结起来,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可再生的生态链。

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水土流失严重且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山地占陆地总面积的70%,而南方红黄壤地区的80%为丘陵山地。山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等,但山地坡度高的高寒气候不利于农业开发;一些山地土层贫瘠,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失衡;缺乏循环经济意识,低层次的、粗放式的无序垦殖、过度放牧、过度猎捕、化肥农药等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山区农业经济可利用土地减少,土地养分下降。据《浙江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中的研究显示:1995年该省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4.3%,比1985年扩大590km2,年土壤流失量>6000万t,损失土壤N、P、K近120万t。近2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了6倍,而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这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因资源短缺而面临不可持续的危险。

(二)区域弱势使经济发展缓慢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山区交通密度低,人文环境相对较差,科学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人们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其生产模式往往是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农产品的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经作物大路货多,精品少且产业化低,新农业技术、新品种、新管理模式推广、扩散缓慢,营销创新意识低,综合经营差,规模小,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滞后,经济发展缓慢,资源丰富但经济贫困。

(三)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景

我国农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精神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如一些山区农业的果—粮、果-草-牧结合的复合生态模式;江苏丘陵区的庭院生态型模式(鸡粪喂猪、猪粪沼气、沼渣沼液肥田);浙江丽水“山顶树、山腰果、果间鸡、山脚稻”立体生态护理模式以及种养结合的“种草-养鸡-鸡粪肥园”、“稻田养鱼”等生态良性循环小系统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又如浙田的“稻田养鱼”于2005年被正式确定为首批4个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引来了国内外游客观赏,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赢。实践证明,循环经济对山区农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循环经济框架下的营销创新

(一)市场营销与营销创新

市场营销是个人或组织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与价值以获得自身需要的一种社会过程。营销活动既实施于流通领域,又不限于流通领域,真正的营销是以市场为起点,上延到生产领域,下延到消费领域。市场营销对于山区农业经济而言,是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市场营销侧重于商品推销的销售观念,已愈来愈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代的市场营销,其实质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营销创新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结合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为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有效果的创造性活动。营销创新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山区农业的营销创新

农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消费需求的复杂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遵循生态规律,促使山区农业的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耗,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无公害,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市场营销在循环经济模式的策划、布局、设计、服务、管理等方面具有导向作用,营销创新则是开拓、发展市场的先锋,是适应或领导消费者需求,以新制胜、以质量制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并促进山区农业循环经济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措施。

营销观念创新。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各部门有效的组合与顾客满意及企业长期盈利的整合。观念的形成是由多种感知汇集而成的,观念一旦形成后,要想使其转变比树立一种观念要难得多。因此,要持续发展山区农业经济,必须树立绿色营销和生态营销观念。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战略作为其经营理念,以绿色文化作为其价值观,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一种战略。所谓生态营销观念指的是企业如同有机体一样,要同它的生存环境相协调。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问题。在国际市场上,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世界消费的热点和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把贸易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制定相关政策,构筑“绿色壁垒”,“绿色”食品的价格一般要比同类食品高出40%~100%,在日本则有超过90%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感兴趣。在我国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生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保证人类健康的需要,是提高整体社会效益、生产者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出口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加强公众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绿色营销和生态营销的实质都属于循环经济范畴,是促使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并顺应国际贸易新趋势的必然选择。

营销服务创新。山区农业生产经营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等诸多因素制约,其经济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而农产品加工,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的严重滞后则是制约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动,迫使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信息是山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搞好营销调查研究,正确作出市场预测,则是营销服务创新的根本。营销服务创新还要遵循两个原则:“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原则;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为支撑点的原则。在营销策划服务中,要根据物种特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体开发、多层经营。打造山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优质、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并不断改良农产品的品种,提高优质率,保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不断换代升级。建立生态园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特色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创建无公害名牌产品,创立网络营销平台,不断增强营销后劲。

营销管理创新。进行营销创新的前提就是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体系创新。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各个环节必须遵循生态技术规范,同时重视市场、农产品、营销策略、营销组合的创新。比如在循环模式设计阶段,广泛采用绿色设计技术,如减量化设计、可回收设计等;在实施阶段,对农产品的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等实施严格监控,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在消费阶段,发挥品牌效应,倡导绿色消费,使循环型消费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在处置阶段,基本消灭废弃物,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回收再利用,对确实无法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最适当的处置。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使营销网络向系统化、规范化、全球化发展。并通过注册商标、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对农产品依法实施统一、规范的管理,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桂兰.发展循环经济—给地球疗伤[J].生态经济,2006(1)

上一篇: 网络安全的整改措施 下一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