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内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5 14:35:46

全面发展的内涵

全面发展的内涵篇(1)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029-03

一、存在论视域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

存在作为哲学的核心范畴,自巴门尼德提出以来,历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发扬光大,到现代西方存在主义盛行一时,恩格斯甚至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归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对人的全面发展作存在论意域上的理性论证,不仅应当成为我们理论研究的前提,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的紧迫感。

(一)“人的全面发展”存在论探索的意义

1.理论意义。正如哲学伟人所论述的那样,存在――“to be ”或者“to on”是最大的前提和最普遍的概念,存在规定着“being”存在者――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着即“to be”,才有进一步论述其他规定性的可能性。这里引用现代西方存在主义的观点:“存在先于本质”。

作为人学理论研究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理应不可避免首先涉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存在做出理性论证。然而长期以来,在我们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是什么的问题时,似乎早已把它的存在当作自明性的了。然而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自明性的东西,而且只有自明的东西即康德所说的通常理性的秘密判断――应当成为并且应当始终是分析工作的突出课题即哲学的事业”,“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存在当做自明性的”[1]。

2.现实意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是真实的存在,即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的问题,一直以来成为一些人的普遍质疑。对这一问题的正面阐述和证明,不仅可以有力地回击西方社会对共产主义的抨击,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更加坚定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自觉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高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存在证明

恩格斯首次明确地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然而当我们论述存在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存在不仅包括“现实存在”,也包括“思维存在”,因此本文以下将从思维和现实两个方面论证“人的全面发展”的存在。

1.逻辑思维中的存在。当我们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是什么、是怎样、或者不是什么的时候,它已经存在于我们的逻辑思维中。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所说的那样:“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这是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3],“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我们既然可以用“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语言表述,它就是“to be”即存在的。即按照传统逻辑学――形式逻辑学的同一律,是者“是”在或者存在于我们的逻辑思维中。

2.现实实践中的存在。如果“人的全面发展”仅仅存在于我们的逻辑思维中,它还不是最真实的存在,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全面发展的人存在于我们的现实实践中。从早期人类对于温饱和体魄健康的追求,到源自泰勒斯的闲暇之余的思辨精神和爱智慧活动,再到亚里士多德对于社会生活中“德性”的崇尚:“我们自然地获得德性,但却通过习惯培养起德性”,又到中国现代以来所实践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后直到全球化以来“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形成”成为可能,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发展的全面性。因此,全面发展最真实地“to be”在我们的实践中。

二、认识论视域中“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思考

在通过理性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存在问题后,我们转而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是什么,然而在这个问题面前我们却彷徨了。对什么才是“人的全面发展”,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社会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总结前人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新认识。

(一)“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不可“定”义性

“人的全面发展”其内涵的不可“定”义性并不是康德意义的不可知论,而是源于以下对人全面发展内涵的具体历史性、发展的开放性、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性认识。

1.具体历史性。一方面,在具体条件下,相对于具体人而言,由于自然禀赋、社会环境、实践水平的差异,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具有相对性,可以预见即使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也不可能实现每个人同步同等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也具有相对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培育“四有新人”,发展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时代新人,就是当前阶段的全面发展的人。

2.开放性、无限性。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任何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中,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早在古希腊时期赫拉克利特就提出了“无物常驻,一切皆流”[5]的思想,人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试图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全面、完整的、甚至是一劳永逸式的界定,不仅会禁锢思想的创新和人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将人在未来发展的其他方面的可能性排除在外,并同时宣示了人发展的停滞,这与哲学的基本观点背道而驰,在现实中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3.源于实践认识的的相对性。正如我们所熟知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在当前人类社会实践水平尚未达到全面发展时期,任何对人的全面发展情景的具体而完整描绘,都带有某种程度的经验归纳和猜测,休谟早于18世纪对经验的归纳提出质疑,而猜测更加带有假设的成分。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乌托邦式的具体描绘,马克思正是洞查了这种先验的陷阱,因而并没有对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做出明确而细致的规定,而是把重点放在对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的论证以及革命实践中。

(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相对认识

经过以上“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不可“定”义性分析,我们得出无法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做全面而完整的内涵界定,然而正如列宁所说的“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6],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应有之义做出相对意义上的探索。正如我们所熟知的,一种理论体系无穷后退是无法建立起来的,他必须有一定理论作为前提或基础,即使后现代主义不承认任何理性和权威,他们仍然相信自己的真理。

1.关于“人”的理解。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和万物的价值尺度,不仅是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而且理应成为发展的目标。因此对“人”的界定理应成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首要任务。人的存在形式主要分为个体和人类,发展究竟是以“个体人”为最终目标,还是以人类社会为最终目标。虽然我们所熟知的人类社会和人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是由个体人组成,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发展问题上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探讨。

在人类早期阶段,由于个体能力的不足,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只有结成家庭、群、部落和社会,才有可能维持自己的生存。也正是出于生存的基本需要,社会利益高高凌驾于个体之上,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价值的不真实性即他不是代表全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利益,而总是站在占有“博弈资源”优势的一方,因此在私有制社会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存在着根本的价值冲突。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博弈资源”的真正平等,才能实现真实意义上的社会价值即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论述的,未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7]因此每个个体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是发展的最终目标。

2.关于“发展”的理解。从词根的意义上讲,“development”发展在英语、德语、法语中均有彰显、显示的意思,即把曝过光的照片的底片或者相纸逐渐显影的意思。从这种意义上理解发展,可以把人的发展实质理解为人的真实本质的彰显。马克思也有过类似的表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异化现象,但最主要的是劳动即人的本质的异化,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正是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而如何实现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就是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被蒙蔽的人的本质得到彰显,使人不再成为机器的零件和资本的奴隶而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3.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解。既然我们把人的发展理解为本质的彰显,就不难得出全面发展就是人本质的全面展开。而在论述如何做到发展的全面性之前,这里涉及到关于人的本质认识。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曾经做出过看似三种截然不同的阐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提到:“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8]“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把类看做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是类存在物。”[9]可概括为“劳动实践”本质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写道;“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这里实际上指的是“社会关系总和”本质说。1844年间,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一书摘要》中说:“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11]可归为“人的需要”本质说。

因此,从以上马克思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人的全面发展至少应包括:人的劳动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这三种种看似截然不同的人的本质的说法其实是在内统一的,只是三者所区别的对象和语境有所不同。“劳动实践”说是人的类本质,是相对于动物性而言的;“社会关系总和”说强调人的社会性,是人的个体本质;“需要”说强调了人的本质功能性,即本质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这三者共同统一于人类创造历史的社会生产活动中。

三、“存在论”与“认识论”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只是出于对问题探讨深入的考虑,才有必要分别从存在论和认识论视域对“人的全面发展”予以研究,然而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只有确立“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存在性,才能继续探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而这确立的过程正是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存在证明来完成的。正如“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决定意识”,存在总是具有第一性的。

但是存在的事物只有纳入人的实践活动中,纳入人们的认识活动中,从“认识论”视域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科学的阐述,以求对人的实践活动予以指导,其“存在”才是有价值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才会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综上所述,“存在论”和“认识论”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中问题的两个方面,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我们在学习研究中,任何将二者割裂开来,或者偏重其一的做法都是不恰当,至少是不完整的。

参考文献:

〔1〕M.Heidegger,Sein Und Zeit,Max Niemeyer Verlag,Tuebingen 1986,s.,4.

〔2〕〔5〕外国哲学室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M].商务印书馆,1982.31.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人民出版社,2003.25.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文集(1934-1952)[M].人民出版社,1985. 574.

全面发展的内涵篇(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对于正确认识和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观等三个方面。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解为一个目标,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第一,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正是在劳动中人的类存在才得以体现,人的本质才得以反映,人才成其为人。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本身,在劳动的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知,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第二,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劳动是人的能力的支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1]。因此,劳动“更加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2]。这里所指的能力,既包括体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能力和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生产技术能力,又包括从事精神活动和精神生产的能力;既包括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和驾驭社会关系的能力,又包括开拓和创新的能力;既包括德能,即思想觉悟与道德修养的能力,又包括审美的能力;既包括现实能力,又包括潜在能力。其中,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的其他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第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从来就是社会的劳动,因而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3],个人的全面性,就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4]。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第四,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个性即人的品质和风格,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体质能力、精神状态、心理倾向及行为特征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的不断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人的个性的发展程度表现为人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独特创造性的发展程度。自觉能动性是个性的根本特征。创造性则是个性的最高表现,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其实质是主体对现实的超越。

第五,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发展,而不是部分阶级、阶层和个人的片面发展,更不是某一个体或社会集团的特殊嗜好的畸型扩张和繁衍。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5]。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观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表述未来社会时提出的一个目标,而且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目标和过程的辩证统一。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划分,在不同情况下使用过不同标准。按社会劳动交换方式的不同,他把人类社会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相一致,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一文中将人的发展具体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人的依赖,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6]

在第一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时期,也就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经济阶段或前资本主义阶段,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了个人毫无自由可言,个人与群体浑然一体,人们的生产活动同求知活动、艺术活动以及其它活动表现为一种天然的融洽,所以个人又表现出一种“原始的丰富”。但是,这一阶段却开始了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发展,同时经过长期的劳动积累起了一定的社会生产能力,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体力劳动者在劳动中使自己的身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脑力劳动者在精神活动中也锻炼了自己的智力因素。在第二阶段,即人对物的依赖关系时期,也即人类社会的商品经济阶段或资本主义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自由竞争和平等交换成为天然合理的事情,这就把人从对他人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与人的智力因素的提高。尽管形成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财富和金钱成了人们追求的唯一对象,工人成为工资的奴隶,资本家成为资本的奴隶,但正是在这一阶段,由于对物的依赖和崇拜,才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使社会的物质极大地丰富起来,也培养和造就了人的民主平等意识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从而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和积累了物质财富和动力,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自然经济阶段和商品经济阶段虽然都没有能实现人的发展,但却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和积累了物质的、精神的条件,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可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为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第三阶段,即人类社会的产品经济阶段,也即人的全面发展阶段或共产主义阶段,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出现。可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过程的辩证统一。

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提出有其内在的依据:即人的全面发展是体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性的要求,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客观要求。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人类将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那么,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马克思曾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绘:“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着消失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7]显然,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又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8]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性,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大工业生产,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大工业生产发展本身要求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因为大工业在本质上是一种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高度分工的社会化大生产,这客观上要求劳动者成为具有多方面的技能、承担各方面的职能的人。“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9]“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10]。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将是大工业亦即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客观的必然的要求。列宁进一步补充说:“随着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作一切工作的人。”然而,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使资本主义创造的社会化大生产渗透着阶级的私利,具有经济的片面的性质,妨碍人的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私有制将最终被它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化大生产形式所抛弃,而被代之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观和内在依据观则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具有直接现实性的重大课题,而且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注释:

[1]《马克思主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杜中文第一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5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6页,人民出版杜中文第一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8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8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

全面发展的内涵篇(3)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全面发展的内涵篇(4)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08—03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中期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并广泛流传的教育思想,传入我国已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但是,这种教育思想一经在我国传播就受到教育理论界和实践领域的广泛重视,一时间教育理论界都在研究和评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小学校教师中也掀起了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热潮。今天,当国外各种教育思想如潮水般涌入我国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仍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然而,这种教育思想即便是早已被我国教育界广泛接受,但并不代表它就被人们真正理解了。相反,在对“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认识上,仍然存在某些误区。

一、把“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解为狭隘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出发,在大量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按照他的话说,即“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对这一观点的诠释,我国教育界有人将其理解为狭隘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即人人都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受到全面训练,得到全面发展。这种理解必然导致:其一,不能理解“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对象是单数的现实的“个人”而非抽象的复数的“人”;其二,只重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中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若从这种偏见出发,必然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严重伤害。

首先,我们应注意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的,我们必须对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特定历史背景进行考察,才能更好地理解“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对象范畴。马克思提出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其历史背景有二:一是,当时只有少部分特权阶层有权接受教育,而广大劳苦大众只能参加生产劳动,这种劳动与教育的分离直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二是,深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内部,由于受过细分工的制约,每个人都终其一生地从事一种职业,成为整个机器中的一个部件,从而造成人的全部潜能的一部分过度畸形发展而另一部分闲置荒废的片面发展局面。因此,马克思指出,所谓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中每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可见,马克思是在“有人受教育,有人受不到教育”的背景下,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的视野中提出个人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

全面发展的内涵篇(5)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37-02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农村建设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新农村建设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是解决三农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然而,农业生产率发展缓慢造成的问题日益凸显。产业间发展的不平衡必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有文化、懂科技和管理的农民必定能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尽管最近几年全社会对农业的投入在不断增多,国家对农业的发展也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但是对广大中西部地区包括贫困地区来讲,还是传统农业。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特别有限。而农村的一些配套设施、社会公益事业,目前都不是很完善,教育和社会保障也很不完善,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新农村建设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农村,而关键为农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虽然增加了,但与城市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却一直在加大;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远超过了改革开放之初。过去城乡收入差距是2.6比1,而现在将近是3.4比1。农民的收入问题折射出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采取系统的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建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一是狭隘的新农村建设观。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存在把新农村建设仅理解为完成特定的建设。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如果不从本质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很大程度上的无效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二是片面的新农村发展观。在许多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许多人认为只要治理好三农问题,也就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确,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三农占有重要的部分,但如果片面追求问题的解决,就可能陷入因果颠倒,治标不治本的误区。如果农村的法制建设和其他规范系统的体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那么三农问题就不会得到根本和实质的解决。因为在新农村建设中,依靠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例如合理明晰的土地产权制度、资源平等配置的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以及保障这些制度实施的法制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本质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是机械的新农村发展观。各个农村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历史传统和社会环境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应对。各地需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政策、不同的农村发展模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任何事物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和特殊性,遵循实事求是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从而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一要妥善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有的地方领导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只抓经济很少考虑文化的发展,形成重经济而轻文化的普遍现象,导致了很多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处于滞后状况。这种现象的存在必然会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带来很大的阻力。固然,经济的发展可以大量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并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然而“文化,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摇篮,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必定会制约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1]。只有协调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2]。

二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把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制度创新,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调整城乡发展战略,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把重点放在农村,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实现城乡在政策上平等、国民待遇上均衡和基本公共服务上均等,最终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把全面研究城乡这一整体,认真梳理城乡存在的问题,全面统筹加以解决。

三要加强政府引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处于主置,他们对农村发展推动作用的大小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程度。因此在实践中,既要发挥政府引导和支撑作用,更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就目前新农村的建设实践来看,大多数是政府组织、政府投资,以行政推动的方式展开,农民的参与程度非常低,造成工程质量和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十分低下。因此,必须明确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按照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

四要合理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些地方不切实际地求新,一味地盖新房,修新路,修建水电工程,使得有限的资源和资金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充分分配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做到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发展并重。为使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得到更好的建设,应该进行一定的结构调整,成为实现现代农业的关键手段。一是要以扶持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给农民带来增收。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把建设农业和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结合起来,加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3][4]。

四、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是夯实经济建设这一基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适应乡村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充分发挥地方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鼓励民众创业工程,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与此同时,加大惠农富农政策扶植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着眼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保障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自给自足。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以“五位一体”为原则,积极构建新型农村经济模式。不断完善征地制度,使广大农民确实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受益。不断减小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障碍,真正实现城乡生产生活要素等价交换和资源共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二是打好创新这张牌。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农业集群发展模式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实践农业集群和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选择性、针对性地发展区域性经济。加大农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创新又好又快发展,政府应加大引导力度,积极探索其发展规律,不断挖掘其内在价值,把握其独有特点,不断深化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超越。同时,要注重原始创新、集体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农业集群创新。

三是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状态和整体水平。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向农村的倾斜,同时建立激励民间资金投入机制,扩大教育经费来源,增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完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确保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机会;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精神文明氛围,增强农村的整体竞争力,将社会上的人才吸引到农村广阔的土地上。不断推出面向农民、服务农民的重点惠民工程,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技术上的帮扶工作,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网络,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在农村生根发芽、全面发展。

五、结语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的需要;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基本实现转型,这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尽管现代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给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多发展契机。如果能抓住战略机遇,积极推进政策和制度的创新,调动社会全方位的资源,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就会顺利推行并达到理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承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7,(1):40-43.

[2]徐晓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J].党政论坛,2006,(9),13-15.

全面发展的内涵篇(6)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71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F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Layout o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m Theoretical System Connotation

YANG Lei

(Jiaxing University Nanhu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001)

Abstract The party's 18th meeting, with Xi Jinping as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assess the situation and plan ahead,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overall view, the vision put forward and formed a "four comprehensive" major strategic layout. "F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layout, the Chinese Communists in the new era of emancipating the min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dvance with the times, pragmatic lates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Key words four comprehensiv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m Theoretical System;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联系

1.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内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丰富,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法治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

(1)“四个全面”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在两次会见日本首相时就曾有过关于“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等论断。这是我党历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小康社会”一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同志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把握未来,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①的奋斗目标。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满足于现状,满足于前人的旧说,他们继往开来,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于十上更明确地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12年,在中共中央新一届常委与记者的见面会上,曾这样阐述什么是小康社会:“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细细斟酌,虽然只是由“建设”变为“建成”,我们不难发现,后者较之前者,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真切切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描绘出了一幅具体的宏伟蓝图,为亿万中国人民注入了奋斗激情。

(2)“四个全面”之“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是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使我国的农村改革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并由此在全国各领域蔓延开来。三十七年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究其原因,靠的就是改革与开放。2007年,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当然,我们也必须清楚,在我们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弊端也在开始慢慢地显现出来。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曾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前,新一轮国际合作大潮正在到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迈入决胜阶段,这都在倒逼着我们改革大展拳脚,也都在要求我们务必在把握好方向、明确目标、理清思路以及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古语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以改革之变打通强国之路,以改革之变谱写盛世篇章,是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精髓的最好传承,也是符合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战略举措。

(3)“四个全面”之“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主要是指在我们这样一个长期以来推崇“人情大于法治”的国家里,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总结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局面,进而构建一个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来说,在顶层设计方面,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政治学》中就曾明确提出过“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在国家治理层面,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涉及面广泛而影响深刻的革命。这就要求我们党务必科学立法,不断健全和完善“五大法治体系”,切实提高立法质量,要求我们政府务必转变职能,从而增强法律规范的可执行性,保证各方面协调推进;在参与主体层面,全面依法治国是人民的依法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我们这个国家的主人,因而人民才是依法治国真正的、本源性的主体。“社会主义法治,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曾这样说过。在中国大地这片广袤的土壤里,并非没有过法治的种子。我们有过“奉法者强则国强”的法治宣言,有过“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治原则,但同时也不能否认“刑不上大夫”的法治缺憾。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我们走上了探索和实践法治的道路。任何事物的发展如同历史的发展一样,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的,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时拨乱反正,重新讨论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和任务。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法治的理解已然也在发生变化。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便是很好的证明。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当下,我们的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我们的法律监督机制和程序还有待健全,政府依法执政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依法治国”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新时期,我们只有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顺利开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

(4)“四个全面”之“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主心骨、领导者。从1949到2015,伟大年轻的共和国母亲迎来了她的第66个华诞,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也已有66个年头。66年来,我们风雨兼程,辉煌与共,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无数中华儿女和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与困苦,前赴后继,成就了今天的中华民族不倒而日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或许正如歌曲中唱的那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历史在变,时代在变,国内外形势也在变,这种种的变化都要求我们必须继续维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加强党的建设。要维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加强党的建设,就需要我们破釜沉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意味着党的建设要在“严”字上卯足力气、下足功夫,“严”是核心,是第一位的,“全面”是基本要求,“治”是手段,是方法,“党”是对象。从严治党,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治党的重要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要求。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执政以来,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都曾强调了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要求。进入新世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坚强决心,从全局、从大局出发,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进而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本质与内在逻辑关系

“四个全面”的本质,就是战略布局。这是我党在理论观点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这一战略布局的“制高点”,是我们要首先攻克的历史难题,是第一位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是这一战略布局的“引擎”和“发动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全面从严治党,则是这一战略布局的“油”,在整个过程中,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与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说某个事物是发展的、开放的,除了是因为这些事物在其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的东西充实和丰富自身,也都是有其哲学理论依据的。就像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发展的、开放的。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它自身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从来就存在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并不断立足于中国实际,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产物。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非一日之功。其次,它的哲学理论依据是基于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原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不管是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亦或是科学发展观,它们无一例外,都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摸爬滚打过程中,在长期的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经过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再到认识的无限循环往复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与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深入贯彻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做出的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部署,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再一次相结合的最新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东西,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和发展。

首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贯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把人民的幸福与利益摆在第一位。这同邓小平理论中关于领导就是服务的科学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科学论断以及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论断等等是一脉相承并升华发展的。

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问题。这同邓小平理论关于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及科学发展观关于回答“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等等也是一脉相承并继续深化发展的。

第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精神实质是整体协调。这同邓小平理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与时俱进”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求真务实”精神等等是一脉相承并永续发展的。

最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关于小康社会、改革、法治以及党建等的科学理论。它同邓小平理论中关于“三步走”战略思想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以及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等是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

注释

① 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 王永辉,刘存林,吴文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深化与发展[J].福州党校学报,2014(1):1.

[2] 梁丽萍,李晓艺,任晓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深化与发展探究[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4(12):163-178.

全面发展的内涵篇(7)

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内涵式发展以促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为重要途径。制定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标准,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并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是技工院校当前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抓住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一根本点,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之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一、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及特色

1.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以技工院校硬件办学条件改进提高为基础,向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提升等软实力方面实现发展转变。积极挖掘现有的办学资源和潜在发展能力,在保证办学规模稳定和教育教学布局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实施制度创新和结构优化。打造办学品牌,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支撑。使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更优配置,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改革,办学质量和效益得以全方位提升,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从而实现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内涵式发展的特色

(1)独特性。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办学特色凸显的发展,必须体现发展的独特性。抓住特色办学,抓住特色打赢生源竞争规模战役,通过办学理念、管理机制、培养环境、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创新来加强内涵式发展核心内质,核心竞争力才会更持久、更强大。

(2)争先性。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基于质量竞争意识之上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高低是衡量一所技工院校品牌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标志。对一所技工院校进行评估和科学考量,一项重要指标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如果忽视了办学质量的竞争与发展,就难以维持长久的生命力。

(3)协调性。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要与地方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人才需求目标相一致,强调协调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调整新思路,提高新要求,推出新举措,及时规范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对接经济转型方面科技创新等因素,找寻内涵式发展路子,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4)渐进性。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一种科学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渐进性。是将办学质量作为发展核心,从宏观大局出发,从质量提升入手,积极挖掘自身办学优势,不断丰富完善办学思路,充分持续发力,营造有利于内涵式发展的技工院校办学环境。

二、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内容

1.保持发展规模

技工院校办学发展规模要适度,不能过度寻求规模效应。考察一所技工院校是否实现内涵式发展,不能只看规模大小,实现办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是其关键,并且还要看其办学规模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实训场所等是否相匹配。不能不顾已有办学基础和条件,进行盲目扩张,更不能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要保持办学规模的相对稳定,防止造成办学资源的闲置浪费。注重用好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比较优势,办学规模稳定,办学质量持续提升,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2.突出专业优势

技工院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如何,很大程度能通过专业设置来集中体现,专业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和潜力所在。看一所技工院校的内涵式发展,首先要看专业优势是否突出,有无特色专业。技工院校应该立足自身现有办学条件,发挥潜在办学优势,强化专业建设推进步伐,在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上重拳出击,使专业建设走在同类、同等规模院校前列,其内涵发展水平也就远远高于其他院校。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内涵式发展的主体和具体推动者是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如果一所技工院校名师多,学科带头人多,有质量过硬的教学团队,那么这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必定出色,教科研成果会很丰硕,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大,吸引学生的效力就强,其内涵式发展也一定是走在前列。技工院校所拥有的职业道德优秀、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水平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不但是技工院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的依靠力量,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突出标志。

4.完善科学管理体系

技工院校加快内涵式发展靠的是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和高水平的管理。如果一所技工院校教育教W管理混乱甚至粗放办学,其内涵式发展就难以实现,也根本谈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实力,一定以科学的管理作保证。技工院校通过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在教育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全面推进并创新,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精细并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5.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全面发展的内涵篇(8)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4-0034-06

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历史演进

所谓内涵发展,是指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资源和动力的发展模式,在发展形态上,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是其主要表现,如规模适度、质量提升、实力增强、结构协调及水平提高等。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高校并未充分重视内涵建设,教育部的一些重要文件也未出现“内涵建设”的字样。2006年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素质教育,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等。文件中虽然并没有提及内涵建设的概念,但已明确高职教育必须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把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首次明确使用“内涵建设”一词。《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连续三次提及“内涵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立足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内涵建设从2007年开始逐步成为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侧重点。

高职教育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90年代的扩张之后,高职教育在规模上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量到质的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教育部2010年在杭州召开的高职教育全国性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十年高职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现内涵建设的历史性跨越。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发展重心应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注重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内涵建设上来。

如果说“十一五”期间高职教育是以规模为主、兼顾内涵发展的话,那么“十二五”期间高职教育是以内涵为主、兼顾规模发展,今后将由规模发展逐步过渡到向内涵发展转变。高职院校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及时调整思路,从规模数量扩张尽快转向办学质量提高,走以内涵式发展为标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概念及必然性

(一)内涵与外延

在逻辑学上,“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范畴,原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概念的内涵指的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概念的外延指的是事物所指对象的范围。在高职教育实践中,外延指学校的办学规模、条件、设施等“硬件”,是显性指标,内涵建设则更关注办学的质量,要求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软件”上提高。

学校外延的不断扩展,如学生人数的增多、投资力度的加大、校园面积的扩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是学校发展的外在表现,也体现学校竞争力的增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更关注学校的长远发展、特色发展及创新发展,是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反映和物化,是在一定的办学理念下形成的。但外延发展需要内涵建设的匹配,如果只注重外延发展而不注重内涵建设,有可能使学校的发展步入文化缺失、人才培养质量低下的恶性循环,最终会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应注重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的结合,使办学规模扩张与教学质量提高相得益彰。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性

高职教育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已经成功完成 了外延扩张过程,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不少高职院校在办学中也暴露出办学思路模糊、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设置随意性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等问题。因此,从扩大规模转到注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中涉及各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综合来看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密切关系。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存之本,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声誉,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内涵建设,促进高职教育办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这也是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和方针的体现。要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注重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注重教学管理和文化建设等全方位因素,这些正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加快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将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管理和发展创新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使命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就业形势堪忧。为缓解“用工荒”,同时也为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亟需加强内涵建设,这既是它的使命,也是它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招生与就业的严峻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战略性的工程,是高职院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4.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起步时间较短,处于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如果定位不明确,核心竞争力不强,就有可能被淘汰,同时对每所高职院校而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办学内涵,经过多层次、分阶段、全方面的建设,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5.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作为高职教育的实践者,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不仅影响高职院校本身,也体现着高职教育的质量,而办学质量提高决定于内涵建设的成功与否。成功、高效的内涵建设必然会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进而带动整个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吸引力与社会影响力也会由此迈上新的台阶。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框架构成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体体现在系统要素上。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着认识、理解角度及层次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界定方面,有的学者认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还有人认为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并且围绕各自的核心要素阐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理念、体系以及建设方法与措施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和大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纵深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全方位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快,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阐述了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必要性及要素构成,再结合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高职教育的发展实际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由四类要素构成,即核心要素、基本要素、提升要素及保障要素,这四类要素构成中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指标体系。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有关文件中都明确要求,教育发展观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任务;鼓励学校注重内涵建设,塑造名师、培育英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高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从人才培养来看,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端专门人才、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因此,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办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基础与前提,是影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

内涵是事物内部隐藏的实质,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内涵建设也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工程。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五年一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要将“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职业素质养成、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顶岗实习落实情况等内容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些内容实际上就是内涵建设所反映的精髓。只有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和发展方式转变、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满足人民大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要面向区域产业,要适应和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明确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构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的专业发展格局,建立起以专业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机制。要从市场的多元需要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和存在空间。

此外,信息化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拓展新视野,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教育建设质上的突破和改变。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大致可以概括为:“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职业素质养成、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信息化水平等。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提升要素

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多数将走向社会,走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就业是评价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但需要注意的是,除就业外,也有一部分学生希望能够继续深造,追求更高的学历和学位。因此,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升学对接、完善的升学对接渠道和较高的升学对接成效将是评价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构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指标时也应考虑在内,可以将其归结为内涵建设的提升要素。

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可以发现加强国际合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期许。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国际影响。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形式各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以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要通过建立中外大学间的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和教师互派机制,吸引境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学或研究项目、机构等;要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注意的事项

内涵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依据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行政和专任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与长期工作,并着重处理好以下注意事项。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符合区域发展水平

高职教育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需要不同的高职教育培育适应的人才,并且不同的产业发展门类和区域文化、经济背景的不同需要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的高职教育。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合理地对内涵建设进行调整,突出特色,强调重点。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长期性

现代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复杂性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然是长期的。目前,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技能人才紧缺,一方面大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对口率较低的状态并存。现代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既要求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又要求有现代拼搏精神;既要求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要求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人才培养综合、全面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比较困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需要在成长机制、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制度,而制度建设必然是长期性的工作。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质是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所有高职院校都达到了内涵建设的高级阶段,自然而然会形成中国高职教育的特色文化,使高职教育被全社会所认同,全社会重视技能。因此,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实质是一种文化建设,要通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实践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使高职教育深入人心,扩大其社会影响,这是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正由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任务必然是十分艰巨的,既不能采取同一样板、同一模式,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更不能忽略不同区域、不同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必须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依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去建设。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从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入手,以人才培养及输出质量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推动中国高职教育大胆创新,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挥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象成,王红彬.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5-37.

[2]刘延隆.校企合作对高职院系内涵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6):24-27.

[3]卢俊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路径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0):138-140.

[4]王冲,刘锦翠.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职教通讯,2014(32):42-45.

[5]孙谅.高职院校亟需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J].新西部(理论版),2014(23):36-39.

[6]陈洪连.新形势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策略建构[J].职教论坛,2013(36):43-44.

[7]尹曦,杨放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9):15-16.

[8]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71-76.

[9]王勇.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45-47.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Measurement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 Fu

全面发展的内涵篇(9)

通常人们以数量指标来衡量某些或某地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把人、财、物等资源的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是因为数量指标是硬件,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也更急功近利。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属于“外延式发展”。而质量的提高才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属于“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须转移工作重心、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2]。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3]。

(二)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多,但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反映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例如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而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力等内在品格和机能上的质的变化。从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看,学校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表现为数量,而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表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看,体育教学内容或课时的多少、组织群体活动或竞赛的次数多少、参加体育社团或运动队训练的人数多少等都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等则表现为影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毕业率、运动成绩高低以及奖牌榜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则直接反映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拓展体育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过程。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正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体育教育目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育人的基本功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现状来看,在部分高校中存在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偏离国家教育方针,脱离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极端现象。首先,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教育目标偏低且单一,使多数学生失去了体育教育特有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动机。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教学缺乏文化育人和个性培养。第三,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成为短期解决问题的形象工程或手段,缺乏科学的、长期的规划和发展对策,致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正确把握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在教育教学目标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育人和思想、个性、智慧的培育,根据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把握高校体育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要把高校体育回归到教育层面,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模式,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高校体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挖掘潜能,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品德,磨练意志,启迪智慧,提高能力。

(三)加强改革创新,确保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既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目标[4]。创新是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源泉,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质量提升为核心,要大力推动学术创新[5]。因此,高校体育应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确保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四)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竞争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财富的总和,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6]。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在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教学中重技能传授、轻文化内涵教育现象比较普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范畴和文化内涵,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促进内涵式发展。

全面发展的内涵篇(10)

[作者简介]徐令(1971- ),男,江苏盐城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江苏 南京 2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3-3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27-03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继承和传播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源泉,是高职院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贯彻国家“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彰显“职教性与高教性相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指引与精神保障,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建设、战略规划和特色创新的关键。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职业修养的培养。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质量与创新的力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先进文化精神和创新高职特色的文化体系,以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具有整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实力、活力与竞争力。

一、传承与发展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观念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信仰、活动和制度等的综合,是高职院校继承、发扬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只有充分认识并积极继承、发扬校园文化,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才能够真正地自主创新,实现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广大高职院校以教学育人、思想政治、文化发展等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又再次强调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那么,什么是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它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和理论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具有深刻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建设的发展理念。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看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主要是看是否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这意味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旨在实现学校的科学、持续、和谐发展,为社会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职业人才。因此,推进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是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与提供有力的保证,契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继承、发扬和创新自身特色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力所在,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驱动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承历史的同时发扬先进文化。

首先,校园文化是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不断沉淀、积累、提炼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文化模式。它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历史积累与选择获得的观念和价值,代表着高职院校的显著成就,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其次,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活动开展中,校园文化发挥示范功能、约束与熏陶功能、导向与凝聚功能、平衡与协调功能、扬弃与创造功能,指导规范校园师生主体行为。它强大的影响力与活力来自于从高职院校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积累的使命、传统、标准、价值观、物质环境、办学实践、信仰等。它们既是高职院校各项活动的产物,又是推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活动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培养高职人才的活动中,凝聚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外化为物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又内化成整个高职院校的艺术情趣、学术氛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形成以人为本的积极乐观向上的院校精神与氛围。

最后,推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不仅要继承历史积累的价值与观念,还要发扬先进文化的思想理念。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要在先进文化引领下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内涵与功能。创新的校园文化具有科学、和谐的精神文化内涵,着重对知识、价值和职业道德等的追求,积极向上,是先进文化在校园环境中的积极体现。总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培养的“发动机”,先进文化的创新、培育和传播的主体,高职院校必然要继承、发展、引领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观念,贯彻落实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力求从文化层面上全面发挥高职院校的各项功能。要深化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就要在继承优秀的历史传统基础上,以科学、批判、创造性的态度追求先进文化的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文化能够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高水平的体现。

二、批判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发展历史较短,缺少文化积淀,在文化建设中不同程度地效仿普通高校,造成许多高职院校从教室景观到校训等都是对普通高校的翻版,没有形成鲜明的职业特色。这种校园文化定位的失真使得高职教育丧失了与自身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导致内涵建设片面化、浅层化。再加上对文化教育的轻视,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缺少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性,没有准确的文化定位规范性,具体文化活动内容缺少核心的集合性,导致文化建设迟滞于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对建设工作中的客观不足,对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等进行批判创新是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作为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一定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引导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情操、职业观、制度等的和谐发展,“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创新型的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普及人文精神,培养职业道德观,将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科学精神、制度建设、人文关怀、舆论宣传等融为一体,积极构建科学理论指引下的和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境界。一方面,批判并继承传统高等职业文化教育的知识与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在先进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创新,通过引进行业文化等手段,凝练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品牌文化,以品牌文化建设带动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其次,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与职教性相统一”的典型代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承担培养人才、教学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功能。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追求科学、真理,强调以人为本等。但与普通高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依托行业、企业和社会区域,为社会输送面向基层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服务于社会是高职院校的宗旨。“将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人文素质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是高职校园文化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亮点。”

最后,在吸纳人文理念的前提下改良高职教育的唯工具理性,实现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培养的文化内在的完善,并真正地落实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具体层面上。客观地批判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并在崇尚创新、勇于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下创新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能够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职业性,是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集中力量加强内涵和特色建设,在高等教育的平台上围绕职业教育的核心,突出职业教育的目标、重点、策略与手段,打造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创新的途径

许多高职院校在经过前些年的外延式发展后,面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必然要转向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通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具体工作中,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对接,构建人文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都可以帮助实现高职院校以内涵发展为中心的建设目标。

(一)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

正如前文所说,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更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的质量是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衡量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是所培养的职业人才的质量。新时期知识经济发展和终身型学习社会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也从“能力本位”转向“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提倡“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融入素质为本的文化内涵,强化包括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在提高人才培养的共同基础上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对接,不仅能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能促使院校提升管理层次,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经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积累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标准、文化修养,以及孕育在企业规章、企业管理和企业生产之中的文化积淀,它的核心内容是经营策略和企业精神的价值标准。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中,意味着在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的功能、内容、方法和手段等的育人特性上,结合企业文化的针对性要求,引入资本经营观念与市场管理的制度,将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都纳入以行业导向性和应用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实现高职的办学思想与服务企业核心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这种高职校园文化内涵的企业化建设,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有效对接,使文化体系的构建围绕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本质,使高职校园文化在亚文化的层面上与实践性的企业文化碰撞、融合与升华,构成具有强大内部驱动力的高职文化。

(三)构建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素质本位”只是近年来的事情,不少高职院校在内涵特色建设中忽略人文教育,导致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出现,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功能,校园文化工作常流于简单的任务完成。要改变这种文化载体工具化的倾向和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需要树立“职业性”的人文教育主义价值观,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能够紧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更好地服务。树立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需要采取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措施,从而建设推广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在内的职业价值体系。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对接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采取体现人文精神的文化举措,推广人文主义倾向的价值判断与基础性人文知识,改变过于重视实用性、专业性、技术性的活动标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爱国爱业情怀、职业素养等,完善人格,使学生的知识、情感、人性、道德等得到全面发展。

批判、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软实力的要求,也是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进步发展的动力源的必然结果。正如先进文化推动和引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一样,在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上沉淀的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联系,并在先进文化发展与自身创新的推动下,引领促进高职院校的内在发展,积极提升其内涵建设。然而,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关系着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与推进。坚持以先进文化的指引,坚持批判与创新并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中心点,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必然会不断取得创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南冬,田乃清,孙俭.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新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

[2]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2007&filename=2007014161.nh&uid=&p=,2006-10-01.

上一篇: 大学生安全健康教育 下一篇: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