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的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4 14:36:35

单细胞生物的教案

单细胞生物的教案篇(1)

例1 (来源:2007年6月山东第1次印刷的普通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科书,第25页技能训练 “识图和作图” 的第1题)

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参照曲线图填表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参考答案:(来源:2007年12月山东第9次印刷的普通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例2 (来源:2008年4月山东第2次印刷的普通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科书,第25页技能训练 “识图和作图” 的第1题)

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参照曲线图填表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参考答案:(来源:2008年4月山东第10次印刷的普通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例3:(来源:2007年6月山东第1次和2008年4月山东第2次印刷的普通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科书,第26页技能训练 “识图和作图” 的第2题)

填表并画出曲线图

精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参考答案Ⅰ:(来源:2007年12月山东第9次印刷的普通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精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参考答案Ⅱ:(来源:2008年4月山东第10次印刷的普通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二、比较分析

分析上述技能训练题及参考答案可以看出:

1.以上各题的图表中,染色体数目在间期、前期、中期、后期的数目是一致的,只是在末期存在差异.

2.第1题和第2题的曲线图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染色体数由原来在末期的起点下降变成了在末期的终点下降.

3.第1题和第2题的参考答案相比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末期的染色体条数由原来的8条改成了168条.

4.第3题的参考答案Ⅰ和Ⅱ相比,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由原来的4条改成了48条,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由原来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的保持不变,改成先增加一倍后再减少一倍.

三、结果与讨论

1. 理论分析

严格说来,有丝分裂是指核分裂,随之还有胞质分裂.母细胞要通过核分裂和胞质分裂才能分裂成2个完整的子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当纺锤体或星射线牵引染色体到达了细胞两极,细胞就进入了分裂末期.在此过程中,凝缩的染色体逐渐松展,弥散成染色质,RNA合成恢复,在每一组染色体周围重又形成了核膜、核仁,从而使每个细胞含有2个细胞核.大多数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是与核分裂协调进行,少数生物细胞质分裂与核分裂并不同步.

由于减数分裂要通过2次核分裂才能完成,因此人为地把减数分裂过程划分为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两次分裂.有的生物没有末期Ⅰ,由后期Ⅰ直接进入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有末期Ⅰ的生物,在末期Ⅰ时,染色体松展,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有的生物这时胞质不分裂,只是核进行了分裂.在末期Ⅱ时,在单倍体染色体组周围形成核膜,每一核中重新出现核仁.在末期Ⅱ之后,发生细胞质分裂,产生4个单倍体细胞.

综上分析可知,细胞分裂末期应从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开始,到新核膜、核仁重现结束.故有丝分裂末期的染色体数应为4N2N(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染色体数应为2NN,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的染色体数应为2NN.

2.讨论结果

(1) 第1题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有误;第2题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是正确的.

(2)第1题的参考答案:末期的染色体数目填写为“8条”都是错误的;第2题的参考答案为“168条”是正确的,因为有丝分裂末期已形成了新的核膜、核仁.

单细胞生物的教案篇(2)

一、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技术》中细胞工程的内容,课标要求为“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而高考考纲中为较高的Ⅱ级“理解”要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是近几年生物科学和医学发展的热点之一,也是高考的常考题型,比如2012江苏卷第22题、2011年江苏卷第14题、2010福建理综第32题、2010广东理综第24题、2010江苏卷第17题中都曾涉及。

高二理科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归纳知识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教辅资料和学案进行预习,完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表格,并思考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相关问题,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学生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为动物细胞融合的学习做了知识铺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本节的重点难点,学生在必修一第6章知道了癌细胞的特点、必修三第2章学习了免疫的相关知识,这些将有助于对单克隆抗体的理解。制备过程中多次实验操作的原因及结果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笔者设计了小组合作进行细胞模型模拟操作的探究活动突破这一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必修一中细胞的知识分析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理论基础;(2)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能力;(3)搜集有关单克隆抗体应用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受到创新精神的教育;(2)关注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2.教学难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四、教学策略

通过填写比较表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迁移能力;通过一段关于“蓝猫——单克隆抗体及生物导弹”视频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通过利用纸质细胞模型模拟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学习能力;通过两位学生利用PPT讲解单克隆抗体的应用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1)教师行为

课件展示番茄—马铃薯杂交植物图片和必修一中“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示意图”。两幅图片利用了什么生物技术呢?(细胞融合)动物细胞是否也能进行融合呢?展示教材中动物细胞融合的图片,指出这就是要学习的内容:“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板书)。

(2)学生行为

回顾思考上一节课中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知识,积极思考、回答,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3)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必修知识和选修知识的联系。

2.动物细胞融合

(1)动物细胞融合概念、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①教师行为

课件展示教材中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并强调关键词:两个或多个、杂交细胞。

图片展示两个实例:受精作用、鸡血细胞融合。同一张课件中展示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细胞两两融合后可产生几种杂交细胞并讲解。请同学们拿出预习学案中的比较表格来,根据PPT中的答案进行更正。

②学生行为

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利用实例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填写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表格。

③设计意图

通过强调关键词、举例等方法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填写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表格培养知识迁移、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思考细胞两两融合后会产生三种杂交细胞为单克隆抗体的知识做好铺垫。

(2)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与应用

①教师行为

请学生结合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思考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多数动物细胞融合都是为了制备单克隆抗体。那么什么是单克隆抗体?有何作用?如何制备呢?播放视频:“蓝猫——单克隆抗体及生物导弹”。请同学们观看的同时思考两个问题:制备单克隆抗体运用了什么技术?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②学生行为

动物细胞融合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③设计意图

由动物细胞融合的应用自然引入单克隆抗体的知识,然后以一段视频展示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制备,视频中幽默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单克隆抗体

(1)传统抗体与单克隆抗体

①教师行为

利用问题串引出单克隆抗体。问题1:获得抗体的传统方法是什么?有何缺陷?问题2:抗体由什么细胞产生的?(课件展示:必修三免疫调节一节中的图片,说明一种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问题3:如何才能让B淋巴细胞产生单一大量抗体?(课件展示:一个B淋巴细胞细胞群抗体,即为单克隆抗体。)问题4:什么细胞是可以无限增殖的?(课件展示:骨髓瘤细胞是一种癌细胞)问题5:如何才能将两种细胞的特点结合起来?(课件展示:如果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那么融合后的细胞就可能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很好,同学们都想到了利用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其实早在1975年两位科学家成功制备了单克隆抗体,并因此获得了1984年的诺贝尔奖。PPT展示两位科学家的照片。

②学生行为

依次回答。问题1: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然后从血清中提取。缺陷是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问题2:由B淋巴细胞分化来的浆细胞分泌。问题3:一个B淋巴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就能生产种类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问题4:癌细胞。问题5:动物细胞融合。

③设计意图

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联想到只有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才能获得单克隆抗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旧知识构建新知识,体现必修与选修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①教师行为

下面同学们认真理解教材图2-24,阅读P54,思考学案上制备过程的8个小问题,然后分4人一个小组用纸质细胞模型模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此时向每个学生小组提供纸质细胞模型和剪刀、双面胶等工具。模型由一张细胞模型和一个流程示意图组成,均由一张A4纸打印而成。(8个问题为:为什么向小鼠注射羊红细胞?从小鼠脾脏中获到的B淋巴细胞有哪些类型?细胞两两融合后,产生几种融合细胞?如何把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杂交瘤细胞有何特点?如何得到大量杂交瘤细胞?如何挑选出分泌羊抗红细胞抗体的细胞群?利用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得到大量单克隆抗体的两种途径是什么?)教师在学生活动期间了解各小组的活动过程,不时加以指导。随后让某个小组代表展示完成的流程图。教师按照8个问题的顺序讲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同时点评学生做的流程图。注意强调三种融合细胞、两次筛选、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等知识要点。总结归纳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注意与传统抗体的特点相比较。

②学生行为

学生先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再组成探究小组集体讨论每一个实验操作的原理和结果,以及流程示意图中每个位置应该贴哪些细胞。最后进行粘贴纸质细胞模型的操作,在操作中体验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操作及原理。得出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特点。

③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能否有效充分地实施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此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学生在之前的视频中已经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有了感性认识,在这一探究活动的开始阶段再结合教师给出的8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加深了理解。随后小组成员在讨论如何粘贴细胞模型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观点的交流碰撞,这种交流又一次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探究和交流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等等。教师点评一个小组探究结果的同时讲解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强调科学实验的严谨性,使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受到创新精神教育。

(3)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①教师行为

下面请两位同学与大家分享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点评)

②学生行为

两位学生利用PPT讲解单克隆抗体在诊断试剂、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在讲解诊断试剂时,学生以淘宝店主的身份介绍了验孕棒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其搞笑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情博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其后举例说明了生物导弹的原理。

③设计意图

学生对单克隆抗体应用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且易于理解,因此课前让学生小组合作搜集整理信息,然后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交流,培养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了解了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的同时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联系,受到了STS教育思想的影响。

4.课堂小结

(1)教师行为

以流程图的形式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行为

学生随着老师的思路集体回答问题,总结、归纳、反刍知识。

(3)设计意图

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达到了巩固升华的目的。

参考文献:

单细胞生物的教案篇(3)

合理设计一系列与动物细胞工程内容相关的小问题,将其有序连接成“问题串”,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利用,是促成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个有利手段。例如,在学习动物细胞培养之前,可以设计问题导入,也可以用这些问题总结收尾,加以巩固,此部分知识,我是这样进行问题设计的。

一、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问题设计

单细胞生物的教案篇(4)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说教材

1.1 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胞增殖”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标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分3个课时,下面的说课内容是第二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进一步学习细胞的产生过程,教材在模拟探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基础上,简介了细胞增殖的意义和方式,重点介绍了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具体过程及特点。本课中有丝分裂是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前提,也是学习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有丝分裂是本章乃至整个模块的重点和难点。

1.2 分析教学目标

1.2.1 知识目标

说出真核细胞增殖的意义和方式;说明细胞增殖的周期性;概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具体过程。

1.2.2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构建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有丝分裂的学习,感受生命的运动性。

1.3 分析教学重难点

1.3.1 重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1.3.2 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变化规律。

2 说教法

2.1 学情分析

从生物学基础来看,学生已经知道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还仅仅停留在结论水平上,未提及具体过程。通过前五章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一学生意义识记开始占主要地位,抽象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成熟中,这些使得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的能力。

2.2 教法设计

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够完善,而本节内容较抽象,学生又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因此,笔者采用直观演示法、模拟探究法进行教学。在本课中直观演示法主要是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有丝分裂过程,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模拟探究法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最后形成结论。这种教学设计遵循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3 说学法

学法指导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因此教授该课时采用学案导读法、合作探究法进行学法指导和能力培训。即利用学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学习目标,初步了解本课内容。在突破教学难点时,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尝试发现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说教学过程

4.1 新课导入

通过前面的模拟探究实验,学生知道了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受相对表面积和细胞核的限制。生物体既然不能靠细胞无限长大来生长发展成现在这么大的一个规模,那靠什么呢?靠细胞数目的增多,即细胞增殖。

4.2 自主学习

学生按照学案阅读教材,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独立或者合作完成基础知识梳理。这一步骤旨在让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内容形成大体的轮廓。

4.3 重点解析

细胞周期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概念本身并不难,只是学生常常忽视其中的一些关键语句从而导致其对细胞周期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教师讲解时强调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3个方面:即具备细胞周期的前提条件、细胞周期起始点和终止点。接着引导学生对这一概念进行拓展应用:将细胞周期的概念转换为两种不同的图形,请学生分析两图中的分裂间期、分裂期、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又能加深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具体过程是本课的重中之重。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反映其过程抽象、微观,难以理解;过程中涉及的概念较多,对染色质、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以及细胞板和赤道板之间容易混淆。教学中为重点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笔者采用了以下的方案:首先利用Flas演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形成初步印象;再分期进行演示,同时与学生一道归纳总结各个时期的特点,并以顺口溜口诀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方便记忆。从动画中,学生可以直观、生动地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将教材上静止的图片还原为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细胞分裂的连续性和动态性,有利于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演示动画的同时,教师提示学生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然后结合黑板简笔画,对染色质、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这一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中期、末期细胞图像,结合教材内容,说明赤道板只是一个虚拟的平面,而细胞板是一种具体的物质结构。这样完成对两组易错易混概念的辨析。

4.4 疑难探究

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难理解的内容莫过于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及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规律了。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设计了疑难探究环节。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三步进行探究。

(1) 模拟探究染色体的形态变化:要求学生以一条染色体的变化为例,制作各时期的染色体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要求学生按正确的顺序摆放。

(2) 利用第一步中制作的模型,探究含有2N条染色体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各时期的染色体、DNA的数量,并将探究的结果填写在学案中的表格里。

(3)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总结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规律,绘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曲线。

小组探究结束后,进行成果汇报。(展示一部分学生制作的染色体模型及绘制的染色体、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从中可以发现,有些小组的探究结果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错误,因此,可以先让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相互评价、修改,然后教师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形成正确的结论。

至此本课新课学习部分全部结束,重点和难点内容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和突破。

4.5 归纳总结

对本课的重点内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4.6 反馈应用

单细胞生物的教案篇(5)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7-0034-03

“从生物圈到细胞”是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第1节的内容,由“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两部分组成。本节是学生升入高中后第一节生物课,教学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高中三年生物学习,又因教材内容涉及较多的初中知识。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具有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1 分析学情、培养兴趣

1.1设计调查问卷

精心设计调查内容,了解学生学业情况,设计的内容既要简洁明了又能达到学情分析的目的。如初中你看过哪些与生物学有关的书籍?初中生物学你学过吗?你在初中做过生物实验吗?你参加过生物学竞赛吗?是什么层次?获过什么奖励?根据你对生物学科的了解,你对生物学科有什么看法?你心目中的生物老师具有什么特点?……调查后将问卷收回,认真统计分析,掌握所任班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做到上课时有的放矢,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教学。

1.2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方面,总有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博士曾对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做过专门的研究分析,最后向广大一线教师大声疾呼:“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本人。”而开学第一课无疑是众多途径中比较关键的,也是容易产生长远影响的一个契机。教师可以利用新生入学时,帮助学生找班级、找宿舍时,或利用军训期间去倾听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风格及学习需求。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学期、学年发展计划,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

2 教材内容的处理

每一种教材不可能对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适应,因此教学时应因校、因生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

2.1补充和拓展

在新课引入后,首先要补充“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因为学生在初中学习的这个知识点已经忘记了,补充的目的是重温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生长发育与繁殖、衰老死亡、遗传变异、细胞结构(除病毒外)、适应并改变环境。这样做能够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出本课重点知识。其次是在学习“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时拓展以下知识: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人的生殖发育顺序:卵巢开始-卵细胞成熟-释放-受精-受精卵-卵裂-胚泡-三胚层-着床于子宫-胚胎(附胚胎的形态特点)-胎儿(细胞的凋亡起到的作用)-出生。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受精卵之前为生殖,之后为发育,在此过程中离不开细胞的融合、分裂、分化、凋亡。另外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拓展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等知识,同时与SARS病毒进行比较,目的是引导学生比较病毒和细胞差异,并探究病毒增殖过程与细胞的关系,得出病毒增殖过程不能离开细胞。

2,2删改

教材中“问题探讨”素材滞后于科技的发展,不利于“驱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要灵活应用时事热点、最新科技进展和科研成果作素材。教师可以引用香港流感事件:2008年3月初,香港部分学校出现流感疫情,

并发生3宗因流感病症儿童死亡个案。为防止流感蔓延,港府曾一度宣布全港小学及幼稚园放假两周。这个案例比教科书“问题探讨”中素材更加鲜活。这样充分利用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近的素材,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需要深入探讨SARS,应提前引导学生上网收集SARS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分析、去讨论。只有这样,讨论才有深度。这里要避免只重搜集,而不重处理、利用,材料搜集到了,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读一读,而没有加工、分析。因此课堂教学要达到有效、高效,必须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

3 利用表格、概念图等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

学生对第一节生物课都会有某种新鲜感,部分学生还可能有某种程度的焦虑。因此,教师能否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的希望和新鲜感,克服学生的不安和焦虑,帮助树立信心,就成了第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学时结合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通过质疑讨论、反馈矫正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采取表格归纳、概念图等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本节教学目标的达成。

3.1表格归纳法

教学要达到有效,必须用一种易于学生感知的方法。本节知识零散,学生普遍感到不容易记。教师不仿采取表格归纳教学法,因为表格归纳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接受。例如,教学“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明确告诉学生设计的表格要利于识记、理解,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例子,也可以自己列举熟悉的例子。这样做的目的是先行让学生从观察、体验中认识到实例或特质,并能总结出规律(表1)。还可以让学生列表比较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病毒与细胞的区别;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区别等。

3.2概念图法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人们往往会从图形、图像中得到较为清晰的信息。在概念较多且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又极易混淆的知识内容的学习上,用概念图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概念图是通过人脑的“加工整理”,把隐形的思维可视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通过学生的绘图能够反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果学生对知识有不完全以及错误的理解,或者有创新的科学思维,就会反映在学生画的概念图中。教师在教学“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时,可采取先让学生通过表格归纳法比较概念之间的区别。当学生已经获得并建立了概念后,再让学生(按照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按其内在关联进行组织呈现和意义建构。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P14的图示先行尝试画概念图,然后师生共同总结的概念图(如图1,这仅是其中一种画法)。这样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罗列条款式展示教学内容的方法,学生不容易产生疲劳,还能直观地发现知识内容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知识时便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体系,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概念间的联系并形成系统论观点。

4 以生活案例渗透系统论的观点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引入课堂的有效工具,利于渗透生物学观点。由于学生仅具有初中生物基础(调查发现还有的学生初中未学过),因此在第一节生物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接

受能力编写教案。

本节系统论观点表现在两方面:其一,细胞是生命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二,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与系统论观点相应的案例资源丰富多样,有书面、音频、视频等形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课前的学情调查分析)选择相应的案例资源。

单细胞生物的教案篇(6)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70-02

Exploration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Cell Molecular Biology for Animal Science Major

ZHAO Jia-fu 1,2 DUAN Zhi-qiang 1,2 ZHANG Yi-yu 1,2 NI Meng-meng 1,2 RUAN Yong 1,2

(1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Genetics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in the Plateau Mountainous Region,Ministry of Education,Guiyang Guizhou 550025; 2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Gui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As an essential course,cell molecular bi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ife science,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to operate experiments need to be improved,especially as an agricultural subject with extensive application.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experiment course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promo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experiment operation,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 teaching content,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evaluation ways of animal science,and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reform plan,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experiences of cell molecular biology.In conclusion,this article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research quality.

Key words animal science major;cell molecular biology;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ability training

细胞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述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1],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农林牧渔等学科领域。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和消费大国,需要大量基础理论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的畜牧科技人才。因此,重视畜牧兽医类本科生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加强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畜牧兽医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动物科学专业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毕业生应具备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2]。以贵州大学为例,该校动物科学专业一直以来没有分子生物学这门基础课程,然而为培养学生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力,又区别于生物学相关专业,因而学校增加了细胞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供学生选修。P者结合具体实践教学经验,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1.1 增加实验教学课时比例

在贵州大学2016版动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相关的专业课程只有动物分子遗传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2门课程。动物分子遗传学为专业个性选修课,占2学分,共36学时,其中理论课28学时,实验课8学时;细胞分子生物学为学科大类选修课,占4学分,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时。从基本的课时设置上不难看出,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严重失调,许多重要的实验难以开设,培养学生分子生物学实践操作能力的效果大大折扣。因此,亟须调整本校动物科学专业教学方案,增加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时所占比例。

1.2 编写适于动物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指导

目前,大部分高校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均采用现成的实验教学指导,实验内容大同小异,并未体现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理学类相关专业和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草业科学等农学类相关专业在教学对象上的区别,均以大肠杆菌这类模式生物为实验对象,没有体现出不同专业研究对象的区别。因此,需要编写适合动物科学专业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指导,将动物组织中RNA的提取、不同组织中mRNA的表达差异检测、细胞中总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鉴定等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实验编入教学指导。

1.3 改单个实验为综合性设计实验

根据贵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细胞分子生物学培养方案中实验课时的规定,同时为加强贵州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目前该实验课程只能安排4 个单个实验项目共时,分别是目的基因的扩增与连接、细胞的培养与冻存、细胞蛋白的提取与鉴定、细胞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由于每节课只有2 h,所以对于许多实验项目学生只能参与其中的部分内容,有些实验的来龙去脉很多学生还没有搞清楚。为达到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尝试将单个实验全部设计为综合性实验,每个综合性实验融合了多个单个实验[3],如猪GH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猪LPL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研究、猪MSTN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研究、猪APOA1基因在HEK-293T细胞中的免疫荧光检测、HEK-293T细胞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等综合性实验,这些实验学生只要参与完成其中一个项目,就基本上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的常用实验操作技能。

2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现有实验教学方法的弊端

一是教师课堂上讲授,学生到实验室验证,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教师准备好实验,学生只完成验证的那部分实验,这种方法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难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的操作能力;三是针对部分实验,存在教师操作、学生观看的现象,如与细胞培养相关的实验,由于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相比,参加实验人数多,易造成细胞室污染,所以很多实验都由任课教师亲自完成,学生基本上采用观摩的形式参与其中。以上教学方法上的弊端,严重影响了本专业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2.2 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方案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最早由教育学者萨尔曼・汗创造性地提出,该模式提出了混合使用技术和亲自动手活动的教学环境[4]。它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完全翻转,转变成学生课前预习、提前领会知识要点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强调自主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理念[5-6],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应用性和开拓性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也引进“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转变师生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发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制定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具体方案。一是教师设计好综合性实验项目名称,提前供学生选择(至少10个综合性性实验项目名称);二是按项目分组(每组7~10人),选出组长,分工进行资料查询、方案设计和PPT制作;三是每组20 min进行PPT汇报,任课教师随堂对方案进行点评修改;四是参照实验方案开展研究,学生不必受实验课程时间的限制,在实验教师的参与下,根据各自时间安排完成整个实验项目;五是撰写实验项目报告,并写出个人体会和相关收获。

3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3.1 现有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弊端

以往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注重是否来上课、是否交了实验报告、实验结果是否合理等方面,忽略了学生在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等环节综合能力的考核。因此,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应更重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考察[7]。

3.2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方案

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指挥棒的作用。考核什么、怎么考核直接影响到教师如何教、教什么和学生怎么学、学什么的问题。本实验课本着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验操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制定如下考核方案:按百分制,其中实验方案设计和PPT报告占40%,实验技能操作和实验报告占30%,实验技术提问和团队协作占20%,考勤和纪律占10%。这样的考核标准不仅可以公正、公平地衡量学生的实验成绩,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通过对动物科学专业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打破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实验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不仅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实验操作、文献检索、PPT制作、团队协作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达到了实验教学与科研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其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5 参考文献

[1] 聂俊,杨冬芝,杨晶.细胞分子生物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 孙淑霞,闫峰,杨月春,等.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0):188-190.

[3] 郑小坚,何俊,贡成良,等.多学科融合分子生物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40-142.

[4] 吴玲.融合翻转课堂理念教学凸显创新高效[N].中国教育报,2015-04-29(007).

单细胞生物的教案篇(7)

【商榷】按照定式思维,很容易让人想到叶片呈现出红色是花青素的原因,故而非常容易的答出和标准答案相同的结论。笔者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根据所掌握的细胞知识,从什么原因引起枫叶在不同季节颜色变化(由绿变红)入手进行分析,找到引起枫叶颜色变化的物质。首先叶片是绿色的,是因为枫叶叶肉细胞内叶绿体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在正常情况下,叶绿素对绿光的吸收量非常少,几乎都反射出来了,使叶片呈现绿色。而到了秋天,温度变低,叶绿素不稳定,被逐渐分解,而失去了反射绿光的作用,而这时花青素的颜色就显现出来了。据此,本题的答案应该是A.叶绿体(含有叶绿体)和C.液泡(内有花青素)

【案例2】将100克绿豆种子种植在暗处,5天以后种子经过萌发发育成800克绿豆幼苗,在此过程中,绿豆体内的有机物变化是:A.增多B.减少C.先减少后增多D.不确定。给出的标准答案是B(来源同上)

【商榷】这道题是将100克绿豆种子培育成800克的绿豆芽(幼叶未长出)的过程中,绿豆中有机物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

A B

■■

C D

一题的变形。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植物种子萌发成绿豆芽(幼叶未长出)过程中,有机物被消耗利用一知识点。变形后的习题,多了一个场景就是暗处,似乎在告诉学生绿豆种子萌发长出了幼苗,由于没有光也不能光合作用,有机物也不能增多。但这里忽略了一个细节,【案例2】给出的100克绿豆种子,5天以后种子经过萌发发育成800克绿豆幼苗,似乎太快了吧,学生即使按照命题教师的设想去答题,也有牵强之感。

【案例3】下列哪项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A.细胞核、叶绿体B.细胞壁、液泡、叶绿体C.细胞质、液泡D.细胞膜、叶绿体。给出的标准答案是B(试题来源于某市2005年某课改实验区学业考试生物试题)

【商榷】从给出的答案来看,动物细胞中应该没有液泡,但从一些文献来看,动物细胞中时有液泡这一结构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重要概念中有这样的论述:“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俗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朱正威、赵占良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有这样的描述:“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对这一问题是这样表述的:“人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其细胞质中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如果在编制的试题中强调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是不科学的。

单细胞生物的教案篇(8)

一、前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活动由“传道受业解惑也”转变为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的活动。因此一线教师应从学生主体出发,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学案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学生自己制作学案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对于未知内容了解的渴望,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学案是贯穿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传统的学案教师整体课程的参考书,是确定学生学习方向的重要材料,通过学案导学模式来学生高中生物课程,是训练学生自主能力的良好的标准。虽然学案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学案也并非是整个教学的唯一内容,这种创新模式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利用学案学生可以设置自我感觉效果极好的学习方法,将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记录,教师在整个环节中的作用十分鼓励学生更好展示自己,将自己能够想到的所有好方法与同学分享,形成一定的体系化内容,把学生的角色转为成自己的管理者,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

二、开展学案导学模式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是保C课堂正常学习的进行,开展学案导学模式重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作用发挥完全,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第二,提升合作意识,教学活动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学生与学生取长补短,组建小组,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同赢和团队意识;第三,重视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讨论,在课堂环节应当充分给予学生时间,尽可能实现学生自己讨论就能解决问题的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理解的深刻程度,同时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质疑,勤思考,并且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想要实现学案导学模式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将传统的他管转变为自律,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自己约束自己,提升对自身的要求;二是将传统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将传统的“听懂了”、“学会了”转变成“会学了”、“学通了”,学习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将学习责任的主体转变为自己。

三、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

1.课堂导学内容

通过使学生参与到课程中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影响,是学案导学模式的一项重要展现形式。例如在学习植物顶端优势课程时,教师安排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这样的例子,可以通过照片的形式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学生们非常积极,在学习到这一节时,学生都是自信满满,争抢着让自己的成果被大家看到,满足自己的自豪感,学生找到了大量的素材说明,有环卫工人对路边植物修剪的照片,有单独植物顶部生长快速周围缓慢的照片等等,每一个人都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之中,都在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小梦想。

2.情景模拟学习

情景模拟学习指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讲解环节,通过模拟相关的情景,生动形象的展示枯燥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细胞”课程时,小组各自模拟细胞器,并且能够将植物细胞器和动物细胞器分开展示,让学生扮演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两种学生扮演的细胞展现在课堂,让学生能够印象深刻的记住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甚至在讲述到后期细胞分裂等内容时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来展现整体的过程,自己所代表的的细胞器如何生长分离都非常形象,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大家形象的感受到知识的有趣性,将原本呈现在书本上简单的图形转变成每个人的表演,在课程结束后学生甚至都能清楚的记得扮演某个细胞器的同学,印象十分深刻。

四、结语

学案导学模式是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效的措施,通过实行学案导学模式班级内学生整体的活跃度有了极大的提升,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得到展现,学生在内心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的带动起来,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家都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将学习环节中遇到的困难克服,不论是自己的思考结果还是大家相互讨论得到的结论,大家的影响都十分深刻,都能将知识的整个过程详细的叙述出来,而并非过去简单知识的死记硬背,学生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薛景艳.高中生物学案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以《稳态与环境》模块为例.《山东师范大学》.2012.

[2]高宇.浅谈高中生物学案教学与疑探教学结合的有效性.《新课程・下旬》.2016 .

单细胞生物的教案篇(9)

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如《细胞的分化》一节的教学,我的处理是:首先安排学生看书33页复习有丝分裂的过程、意义和结果;接着教师展示本节的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2、理解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教师安排学生阅读39页——细胞分化及其意义并让学生讨论,得出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全能性的教学也是这样的处理。整个课堂基本上是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对教材没有做任何扩展,也没有提出相关的问题。

评析:通过研读《优秀教案》后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好像很符合新课程理念——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变为组织者;教法上由单向灌输变为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等。实际上本节课没有达到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起来课堂教学轰轰烈烈,但是仔细想想,本节课学生没有学到应学的东西。

对策:根据《优秀教案》提示:首先教师要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要具体,本节的目标是:1、知识目标:(1)学生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2)了解细胞分化的原因;(3)能说出几种已分化的动植物主要细胞的名称(3)理解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4)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5)能够举例说明什么是干细胞。2、能力目标:(1)学生能叙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非洲爪蟾的蝌蚪实验”、“克隆羊多利培养”过程;(2)学生能说明上述实验设计的大致步骤;(3)能说明上述实验得出的相关实验结论;(4)能看懂图2-25和图2-26。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尊重科学,能将有关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目标确定好以后,课堂教学就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但是必须考虑学生能学到哪一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那些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不至于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每一节课要让学生获得什么,是教师心中必须要清楚的。

问题二:先概念后举例

如我在教学中一般是先讲细胞全能性的概念,然后再讲“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过程;讲细胞的减数分裂时,也是先讲概念再讲过程等等。

评析:通过研读《优秀教案》后发现这是非常典型的前人的教学方法,这种教法不符合科学研究的实际,因为生物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问题——假设——探究——结论,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

对策:《优秀教案》提示:先引导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然后对这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假设,讨论这些假设可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教材,与自己的设想产生联系或冲突,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再形成概念。

问题三: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

无论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是一个模式,就是用很快的语速,一字不漏地复述教材内容或者是相关生物知识,教师完全是一个“演讲者”,学生就是一个“听众”。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嗓子嘶哑;学生听得无精打采,有的一直低头,有的甚至睡觉,也有部分学生能够听到底,但是下课后又不知道教师讲了些什么。

评析:通过听示范课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缺陷是学生动脑不足。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个人忙,学习的主体——学生没事干,只有听的义务。这样的教学首先影响的是学生的学习动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

对策:《优秀教案》向我们提出“三讲”“三不讲”原则:“讲思路,讲方法,讲过程”、“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看得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听不懂的不讲”,对教师克服“单向灌输”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帮助。认真体会“三讲”、“三不讲”,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处理不同的教学内容。

单细胞生物的教案篇(10)

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

典例1: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乙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参考答案:C

2.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典例2: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量的比是:

A.1:2 B.8:9 C.2:1 D.9:8

参考答案:B正确

3.光合作用暗反应有机物中碳的来源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单细胞的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做实验:用14C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成为卡尔文循环。并且由此卡尔文获得了诺贝尔奖。

典例3: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参考答案:D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上,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再让被35S、32P标记的两种噬菌体分别去侵染大肠杆菌,经离心处理后,分析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场所。此实验有力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典例4: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以获得带有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B.噬菌体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模板、原料、酶和ATP均有细菌提供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参考答案:D

5.DNA的半保留复制

1957年,美国科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坦尔用含15NH4CL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使之变成“重”细菌,再把它放在含14NH4CL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在不同时间取样,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根据“轻中重链”浮力等的不同,就分出新生链和母链,这就证实了DNA复制的半保留性而非全保留复制。

典例5:将用15N标记了DNA双链的细菌移入到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3代后取样离心。已知15N-DNA比14N-DNA重。离心后的结果将是( )

A.全中 B.1/2轻,1/2中

C.3/4轻,1/4中 D.全重

参考答案:C

6.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在人教版选修三基因工程中,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进入受体细胞并整合其染色体DNA上采用了DNA分子杂交技术。另外,还可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不同的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的是mRNA,依然是用含有目的基因的DN段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作探针。

典例6:某人用人的胰岛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可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

①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②该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 ③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mRNA ④该人肝细胞中的mRNA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上一篇: 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 下一篇: 义务教育建设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