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前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2 16:53:19

农业现代化前景

农业现代化前景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但正如同志曾经指出的,“在农民群众方面,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时至今日,在我国13亿多人口中仍有9.49亿农民和2.6亿多个小农户分散居住在380多万个自然村,其中包括63%的农业人口、60%的劳动年龄人口、66%的老年人口和70%的少儿人口。如何实现小农制与中国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已成为理论界和政界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做一番回顾性阐释,无论是从思想史还是从现实需要的角度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回顾性阐释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后,无论是在斯密的自由经济论中,还是在李嘉图的国民分配论中,都是没有自耕小农和小农制的历史地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高利贷和税收制度必然会到处促使这种所有制没落。资本在土地价格上的支出,势必夺去用于耕种的资本。生产资料无止境地分散,生产者本身无止境地分离。人力发生巨大的浪费。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必然规律。对这种生产方式来说,好年成也是一种不幸。”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将把他们那无力的过时的小生产压碎,正如火车把独轮车压碎一样是毫无问题的。”所以,恩格斯晚年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反复强调:“我们永远也不能向小农许诺,给他们保全个体经济和个人财产去反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优势力量。我们只能向他们许诺,我们不会违反他们的意志而强行干预他们的财产关系。……假如我们不得不等到资本主义生产到处发展以后,等到最后一个小手工业者和最后一个小农都变成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牺牲品以后,再来实现这个改造,那对我们可就太糟了。我们在这个意义上为了农民的利益而必须牺牲的一些社会资金,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看来好像只是白花钱,然而这却是一项极好的投资,因为这种物质牺牲可能使花在整个社会改造上的费用节省9/10。在这个意义上说来,我们可以很慷慨地对待农民。”总的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尤其是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国家政权后如何对待农民的态度以及如何改造小农生产方式的方针政策和策略,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然而在19世纪末,一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用不着有丝毫怀疑,农业的每一部门在中小生产内就如同在大生产内一样可以同样合理地经营,而且甚至和工业的发展相反,农业中集约耕作就使小经营较大经营有极大的优越性。因此。在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并没有走向大生产的倾向,恰恰相反,在农业发展的范围以内,大生产并不常是较高的生产形式。”他们由此断定: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对于工业的发展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对于农业的发展就不然”。为此,考茨基在《土地问题――现代农业倾向和社会的土地政策概述》一书中,针对资本集中规律在农业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和资本掌握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发展趋势及特征“作了简明通俗、然而非常确切、非常天才的叙述”。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大农业生产如同大工业生产一样,远远优越于小农业生产。第一,大农业在节省劳动力及物资方面远远优越于小农业;第二,大农业在兽舍、粮仓、水利等建筑方面可较小农业更为节省;第三,大农业节省土地和减少劳动耗费;第四,大农业节省劳动工具和有利于更加合理地使用农业机械,特别是有一些大型机械,小农业根本无法利用;第五,大农业可以科学地使用牲畜;第六,大农业比小农经营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分工的优越性,而合理的分工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种专门的农机具及其他一些专门机能;第七,大农业可以充分发挥体力和智力分工的优越性,特别是可以雇佣和培养更优秀的技术人材,这是现代大农业进行合理经营的第一个重要条件;第八,大农业有利于更充分地利用一些较大的灌溉和排水设施;第九,大农业除了在生产领域具有这些优点之外,在银行信用和商业领域内还有许多优点;等等。总之,资本并不是把它的势力仅仅局限于城市工业,资本一旦充分加强起来,它将使整个农业屈服于自己,从而促使传统农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换言之,资本主义对农业的决定性的胜利是农业生产对整个市场机制的依赖,而这种依赖乃是建立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农业生产者的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即资本主义对农业的占领是以一种完全的商品化(土地的商品化和农业生产者之劳动力的商品化)为先决条件的。因此,“遵循马克思的方法对农业问题进行探讨,其要点就在于考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我们必须研究,资本是否掌握农业,假如能掌握住,那么它又是怎样掌握的;农业是否会发生一种变革,是否要摧毁旧的生产形态,是否会引出新的生产形态。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判断马克思的理论是否适用于农业,是否注定要使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过程恰好就在一切生产资料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之前停止下来。”应该说,考茨基对资本主义大农业最终必将完全排除小农生产方式的分析是有说服力的。正如列宁对考茨基的《土地问题》一书给予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本书是《资本论》第3卷出版以后当前最出色的一本经济学著作。在此以前马克思主义还缺少一部系统地考察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的著作。现在考茨基用他的巨著(共450页)中的第一部分即《资本主义社会中农业的发展》(第1~300页)填补了这个空白。”不过,“关于这个问题,今后还会继续争论下去”。

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土地问题著作界修正

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爱德・大卫,竭力拿丹麦的农业联合组织和丹麦所谓的‘小农’经营水平作例子。亨利希・普多尔竟把丹麦叫作‘农业协作的理想国’。在俄国,持自由主义民粹派观点的代表人物也常常拿丹麦当‘王牌’来攻击马克思主义,维护所谓小农业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俄国民粹派的理论家吉姆美尔先生则提出:“美国大多数农场都是劳动农场;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资本主义正在解体;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小劳动农业正在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正是在文化较悠久、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地区,资本主义农业日益瓦解,生产正变得分散而零碎;没有一个地区的垦殖开发过程已经停止,没有一个地区的大资本主义农业不在解体并被劳动农业所排挤。”列宁对于这种所谓“资本主义社会中农业的非资本主义演进理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错误观点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最主要的根源就是人们对过时的、单单按照全部土地或耕地面积来比较农场的方法不加批判,陈陈相因。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个主要错误,就是把大大小小的个别的事实和数字同政治经济关系的总联系割裂开来。”事实上,“丹麦也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为数众多的小农户在农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是极小的,绝大部分土地集中在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民手中,不仅有120公顷以上土地的业主必须依靠雇佣劳动来经营,甚至有40公顷以上土地的业主也是如此。因此,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中,小农的自然经济只能苟延残喘并慢慢地在痛楚中死去,绝对不会有什么繁荣。”而“根据1900~1910年全美国大农场和小农场的耕地分配情况的材料,可以得出十分明确的和不容怀疑的结论:大农场加强了,中小农场削弱了。因此,人们既然可以根据农场按土地面积分类的材料来判断农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或非资本主义性质,那么,美国的例子就向我们表明了近10年来大资本主义农场增长和小农场被排挤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总之,“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两种形式:既可以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扩大农场面积,也可以建立新的、土地面积很小或极小的、种植特种商业性作物的农场,这种作物的特点就是可以在土地面积很小的条件下大大扩大生产规模和使用雇佣劳动。结果,大地产和最大的农场大大加强,中等农场和小农场受到排挤,最小的、高度资本主义的农场获得发展。‘小’生产――如果仍然按照惯例,根据土地面积把它算作小生产的话――按其投入土地的资本数量来说却是‘大’生产。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的,而是所有正在以集约农业代替粗放农业的国家的典型现象。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如此,如果忽视农业的这个典型的、本质的、根本的特点,就会犯小农业崇拜者常犯的错误――只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来作判断。”因此,“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主要路线就是:小经济(就土地面积来说)变成大经济(就生产规模、畜牧业发展、使用肥料数量、采用机器增多等等来说就是大经济)。……谁掌握着银行,谁就直接掌握着美国1/3的农场,并且间接统治着所有农场。按照一个总的计划,把占全部生产总额一半以上的百万农场的生产组织起来,这在现代各种各样的联合以及交通运输技术广泛发展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事实胜于雄辩。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就现代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来看,总的说来历史证明了马克思的规律是适用于农业的,并没有被。”比如,从1935~2005年的70年间,美国农场总数由681.4万个减少到不足200万个,每个农场平均经营规模由191英亩增加到435英亩,扩大了127.7%,每个农场平均拥有固定资产价值由十几美元增加到60多万美元。目前,美国年产值在10万美元以下的小型农场仅占农业产值11.4%,而年产值在10万~50万美元之间的中型农场占到26.9%,年产值在5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农场更是占到了61.9%。再如,从1970~2004年的30余年间,丹麦农场总数从20万个减少到45624个,每个农场平均经营规模由十几公顷扩大到接近60公顷,目前全国仅剩下18.3万户农民,农业劳动力只有6.8万人。预计在未来的10~15年,该国农场平均规模仍将再扩大一倍以上。荷兰人均耕地仅为0.84亩,在世界上属于人均占有耕地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但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间,该国家庭农场总数由18.5万个减少到2.5万个,以年均4.8%的速度递减,每个农场平均经营规模由16公顷扩大到22,5公顷,目前全国仅剩下8,6万户农民,农业从业人员12万人。预测在未来的10~15年内,该国仍将有40%的小农户被淘汰出局。日本属于东亚地区人多地少的典型国家之一,但从1963~2000年的37年间,日本农户总数由575万户减少到312万户,农业就业者人数由76.6%下降到2.2%。这一时期尽管人均耕地面积由0.0633公顷减少到0.0374公顷,下降了40%以上,但是其单位农业劳动力平均占有耕地却上升趋势,由0.2060公顷/人上升到1.0870公顷/人,接近1961年的5倍。可以说,日本政府自1961年制定《农业基本法》时起,其所追求的首要政策目标就是扩大农户经营规模,促进耕地集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务农者收入,建立一种以“自立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而目前日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是比较低的,大概是美国的1/8,欧洲的1/4。所以,“现在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农业发展道路有两条:一条是把农业资源尽量集中到具有经营积极性和经营能力的少数农民手中,发展自立型专业农户;另一条是把农地继续留在仅仅为了保全财产的虚假农民的手中,放任农业的自然衰退。何去何从,将取决于日本政府今后的农业政策选择。但必须明确的是,今天的维持现状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明天的农业衰退。”

二、资本农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向光明前景

发展现代农业,说到底就是用资本农业去改造传统农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特别是国际市场整合资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使小农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向商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机械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的现代大农业转变。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资本也参与利润平均化的理论,在农业中正像在加工工业中一样,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是在不断减少,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是在不断提高。正像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个别地考察,货币资本都表现为发动整个生产过程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它作为发达生产要素成为社会形式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因此,要彻底改造传统小农业的弱质性,必须对农业生产和生产过程持续追加不可或缺的资本要素,改变其资源结构和配置方式,建立以价值形态为目的的社会化大生产,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而目前我国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这种小农生产方式难以突破其经营小块土地、使用粗笨工具、利用落后技术、从事“低投入一低产出”维生型小农经济而与其他产业关联度低、商品率低、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收益低等等特征,从而使农村内部积累的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大多都流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这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资本农业,而传统小农经济天然地是一种最保守、最落后的东西,是一种非市场的东西,它势必排斥社会资本向农业生产领域的渗透,几乎没有人愿意把资本投向比较效益低的农业,结果造成了农业资本的形成机制迟迟建立不起来。因此,我国现阶段要彻底打破诺克斯的“小农经济贫困恶性循环陷阱”,当务之急就是要鼓励和支持城市工业资本下乡,带动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知识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村与土地结合,培育和发展“高投人一高产出”的营利型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安全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循环农业等,从而将低效的传统小农业改造成为高效的现代大农业。

农业现代化前景篇(2)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177

农业是农村得以发展的根本,提高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农业的合理发展。农业经济既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对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在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等多种条件,对市场资源进行再分配,使农业经济发展逐步步入正轨,积极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与科学性,农业经济管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调节手段之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信息化与持续化发展。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2.1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将目光放长远,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央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为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中央相继出台了多部文件,然而,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不高,对新农村背景下管理农业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响应和配合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很多中央文件得不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执行力较差,部分农业经济发展仍处于家庭作坊模式,相互竞争激烈,不懂得合作共赢,无法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进步,无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最大的一份力量,一定意义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尚未形成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能最大化的发挥农业经济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将农业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与发展方向,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新农村的更好建设。为此,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与健全。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力较差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较低,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就必然导致了他们执行力较差。农业经济得不到有效管理,单纯依靠农民自己薄弱的力量难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对建设新农村贡献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农业经济也逐渐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渗入到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注重食品生产是否安全、是否健康。对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商家良心的体现。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

3.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的现代化也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之中。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经济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农业经济的生产与管理中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3.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素质

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农业经济也已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时代同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减少走弯路,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4总结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现代化科技水平,都有利于弥补与完善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缺陷。

参考文献

农业现代化前景篇(3)

位于东南一隅的台湾省,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2/3以上。台湾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运用能力较强,农产品深加工发达,山地精致农业颇具特色,休闲农业方兴未艾,农产品营销体系运行高效,是发展山地现代农业的成功典型。然而,台湾农业人口老龄化,高昂的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成本以及渐趋狭窄的市场困扰着台湾农业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台湾农业产业具有开发大陆山地资源、承接大陆销售市场的内在需要。

闽浙赣三省与台湾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山地特征等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两岸四省间的山地农业交流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当前,要针对东南诸省山区、平原及沿海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引导好两岸农业合作的方向,努力把两岸农业合作与开发东南山地资源、振兴东南诸省的山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台盟浙江省委会于2007年8月在浙江省景宁舍族自治县举办“两岸农业产业发展研讨会”。2007年12月台盟浙江省委会又邀请台湾全民种苗场、妙鹰有机实验农场等单位与景宁县农业局、农村合作社、浙江省农业科技专家等进行交流,考察景宁当地的生态环境,商讨两地合作项目,并就引进适种新品种、建立生菜种植基地,发展两岸农业供销体系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通过考察和实地论证,台湾农业学者及农业专家、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景宁山地具有多样性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环境资源,台湾可以发挥品种研发改良优势、生产技术优势和管理营销优势,投资或合资开发山区现代生态农业,承接内地庞大的内销和外销市场。

两岸四省山地农业的互补性特征和浙江景宁县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探索性实践,展示了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巨大发展空间。为进一步推进两岸山地农业合作事业,促进东南诸省山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我认为需要抓紧做好几项工作:

一 要搭建由国务院和省级主要职能部门指导。市(县)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两岸山地农业合作地方性互动平台。国家和省级主要职能部门要鼓励和指导地方政府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资源整合优势,在两地产学研各界初步互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搭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地方性互动平台,为两地农业产学研各界交流信息、洽谈项目、技术开发,以及解决投资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具体问题,提供互动对接的平台和反映诉求、协调关系、解决问题的管道,努力形成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长效运作机制。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在发展规划、项目审批、优惠待遇、扶贫资金的运用等方面积极扶持闽浙赣等省的两岸山地农业合作事业。

二 要将闽浙赣三省的部分县(市)确定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示范基地。按照山地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要求,在闽浙赣各省分别选择农业资源集中、山地特征明显、适宜发展现代山地精致农业的部分县(市),作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示范基地。通过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所在区域山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浙江景宁舍族自治县地处浙南山区的洞宫山脉,地表千皱万裙,峰峦簇拥,境内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呈垂直分布。多种不同生长要求的经济植物在景宁都能找到适合的生长条件和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山顶平地,特别适宜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品牌农业。景宁怡人的自然风光和保存完好、全国唯一的舍乡风情,还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休闲观光牧场,实现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相关台湾农业企业普遍看好景宁的农业投资前景。

农业现代化前景篇(4)

二、现代农业旅游现状

(一)经营和开发主体特征

1、个体经营

从最初的农家乐到现在的现代农业旅游,在自家的地块或承包邻居的土地所进行的个体经营始终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个体经营的主体直接由农民转变为农业旅游服务者,形成了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长期存在;又由于农民个体投资的资金限制,形成了短视和硬件设施高低不一的现象长期存在;再由于农民生活习惯与城市居民的差异客观存在,造成了饮食安全隐患现象长期存在。

2、涉农企业

由那些以种植、养殖、农业科技、农业服务等经营范围的涉农企业,借助生产设施、科技展示等开展农业旅游活动,以丰富企业经营门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塑造企业的新形象而开展的现代农业活动。企业具备一定的资金,依托农业大景观、农业科技开展的现代农业旅游活动体现出经营规模大、接待能力相对个体经营有显著提高;注重基础设施的投入与项目更新,满足人们对现代农业旅游的需要;经营管理企业化、标准化运作;近些年涉农企业开发的农业旅游景区发展势头迅猛。

3、非农企业

非农企业是指那些原本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企业的转型,或作为企业科技与生产的转化基地;或为企业相对安全的食品和畜禽产品;或作为企业内部培训和接待的基地等。目前来看涉足的企业有,能源类企业、房地产企业、旅游企业、矿产行业等,这些企业的投资一般都比较大,注重现代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品味塑造。

(二)现状

1、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都市人群的工作压力持续增加、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引发了人们对于原生态农业环境的向往,促使人们将旅游目的地转向农村以实现与大自然良性生态的互动目标,同时伴随新型社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生活方式、生活品味的提高也同样向往现代的农业旅游形式,实现在家门口即可旅游的模式,农业旅游的全面发展市场需求旺盛。

2、市场定位模糊

农业旅游由最初的农家乐、渔家乐在长三角地区出现,蜕变到融入现代农业科技、现代生态休闲、乡村文化景观等多元一体的旅游形式。由于发展历史的限制及原有发展经验的制约,农业旅游的定位还局限于都市区人群,未把农业旅游提升到区域旅游的发展潮流中,未能在区域旅游发展的潮流中获得明确的市场份额;加之投资主体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间相互模仿、恶性竞争的局面,缺乏明确的观光休娱乐型、科普教育型、休闲度假型等形式的农业旅游定位。

3、景观同质性严重

农业旅游的发展基础由原本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大景观、乡村文化为基础,区域内的景观本底差异较小,不同经营主体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景观的同质性,加之早期的农业旅游发展缺失统一系统的规划和规范,造成了区域景观的同质性严重。4、项目单一与文化深挖不够。现代农业旅游是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结合的时尚产物,其实质是具有农业生态休闲、传统与现代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应该展现乡村文化休闲的体验项目;开发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娱乐项目;符合都市人群保健养生的生态项目;建设满足都市人群生活习惯的基础设施,从设施建设到项目设计上既体现农味又不失品味。

三、发展对策制约

现代农业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土地的权属问题、投资资金来源、从业人员的来源、专业的规划设计、相关政策的支撑等方面。

(一)引导个体经营为主的家庭特色农场建设

个体经营是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初形式,在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的弊端,比如,由于经营者的局限性,早期的农业旅游呈现出相互模仿,恶性竞争,开发档次不高、欺客宰客的现象严重。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合理规划布局,引导个体经营者按照规范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通资金投入渠道,采取银行优惠贷款政策与民间合法融资渠道,丰富现代农业旅游的投资、融资模式,推动差异明显,精致化的家庭农场建设,推进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

(二)推进涉农企业农业生产与特色产业园建设

涉农企业是推进现代农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涉农企业有资金的积累,并在种植养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思路开阔,引入高科技进行农业生产的意愿强烈,并以独立法人的优势投入到现代农业旅游体现的建设中。通过建立农业机农业旅游的专项扶持资金及项目支持,引导涉农企业依托已有的生产规模和格局进行现代农业旅游项目的更新和升级,形成既实现高科技农业的生产效益,又能在现代农业旅游体系中得到进一步的效益扩大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产业园,拉长纯农业生产的经济链条。

农业现代化前景篇(5)

由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处于喧嚣和枯燥的闹市中,很难体验到自然生态的田园风光。这也使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厌倦,在他们看到淳朴的自然景观,无限延伸的农田,静静流淌的溪流以及随意点缀的树丛,这即在人们的心绪安宁和生理舒适之间达到了交融统一,从而不自觉地出现远离城市的美感。所以,生态农业观光、山水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等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农业在本质上属于物质资料的具体生产方式,其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它的美并不是指农业的本身,而是农业景观,即农业本身所展示出现的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

随着现代大、中型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膨胀,大型城市的距点与距点之间逐渐缩小。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城市建设中找到切入点并增加城市土地的利用率;怎样以创新的设计方法来促进城市绿化及增强公众对城市绿化的参与性;如何减低城市绿化成本、增加绿化的多样性、增加绿化覆盖率以提高城市品质。

一、 农作物景观的定义

农作物景观是指农业作物中可供观赏的作物。农作物获得的产品是植物本身利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不同在土地上组成独特的单元镶嵌,具有明显视觉特征;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与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位置,兼有经济价值、食用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农作物景观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解决农作物在景观水平上的实践活动。农作物景观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的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1]

二、在城市绿化中导入农作物景观

目前,中国所面临的耕地和城市之间的紧张程度越来越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导入农作物景观就实质而言是确保城市土地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城市范围在通常情况下为几百公里,其大大覆盖了农用土地,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将农田转化为了住宅,这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进行农作物景观积极导入可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能够居住、并且能够实现食物持续化生产的模式。在农作物景观的导入过程中应确保其色彩统一、排列整齐,使其与城市设计以及建设保持一致。同时,很多温室可以生产食物,其产生的能量通过加热能够给市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方便人们进行享用的同时实现了景观体验价值。

三、现代城市中农作物景观的主要价值和作用

1.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农作物景观的积极效果

城市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进行压缩,导致耕地大幅减少,因此,在都市发展过程是否可以将农业发展与城市景观进行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进行农业景观的导入能够采取有机耕作的方法,对害虫整体控制,对作物进行轮作、堆肥施用、覆盖栽培,其能够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把城市中废弃物当做肥料来使用到农作物中,确保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在导入过程中,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代替能源,但是应注意的是对先进技术依赖不能阻碍农作物景观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城市空气的洁净,防止出现热岛效应,以确保生态城市的有效建设。在缓解城市人口的作物供给同时更多的提高农作物景观体验,这样能够使得公众参与性大大提高。在导入过程中还应实现文化资源的营造、发展农作物经济、积极开发旅游资源。结合农作物具有一定季节性的生理特性,应确保人们对季节性农作物的掌握和了解,此外还应减少农作物景观的单调性,实现植物景观种类的丰富多样性的体验。

2.农作物景观导入现代都市的主要价值

第一,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也就是所谓的生产性价值。在城市中我们能够发展利用率较低的空间,比如阳台、屋顶,这些区域实质上都能通过重新整合而获得新功能和价值,在对缝隙空间以及土地加大利用率的过程中增加经济收入,同时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二,其在美学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农作物景观的重要作用就是对其美进行展示,这种景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持续性以及生产性的审美实体化方面,此外,还体现在其受欢迎和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形成了审美的完整模式。

第三,其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因为农作物是规律性的生长,所以能够使得城市活力不断增加。如果农作物景观得到妥善照顾,那么其就能精细的、优雅的的进行不断变化,并体现出色彩上的洁净,通过有意义形式进行美的发掘,在采用“色彩和线条所组合的纯粹形式”来进行美的欣赏时,线条的粗犷和颜色的精致统一与其范围和尺寸进行有机结合,呈现出现令人惊艳的形式美,以此来更好的带动城市未来景观发展,确保景观能够呈现出比较强烈的视觉效果。

第四,其在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为农业景观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如果确保景观色彩绚丽、形成区域主题景观特色,那么能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五,其在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吸引市民积极参与到农作物的生产创造过程中去,通过市民对植物不断了解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增强,让那些在长期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能够更好地接触到乡土气息,以感受大自然的泥土芬芳,这具有很强的科普教育意义。此外,还能加强人们在景观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方面的意识,为景观的可持续、生态化、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六,其在食用方面具有一定价值。通过农作物景观的塑造,可以使得其收获季节加以食用,并且生产出种子,方便下次的种植,以此来确保绿化价值观的养成。

结束语

现代农业景观,是自然和人工有机创造而得出的,这就决定了农作物景观和自然景观在审美构成上具有相同的质域,但是其又体现不同的哲学原理。所谓农作物景观在构成上呈现出多样性,是农业生产、农业自然景观、生活场景等元素的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审美潜能。总而言之,在现代都市中进行农作物景观的导入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可行性,应充鼓励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将农作物景观导入现代都市展示了生产性植物在不失其作用的前提下是如何融入到城市空间的,为城市食用生产提供了探索性策略,通过开发低利用率和被忽视的场所提升了空间品质,降低了热岛效应,设计农作物景观参照乡村耕作的经验四季轮作的精心规划,四季轮回,色彩各异,此消彼长,空间亦不同,而换季时收割和播种也成为一道风景线,是未来景观设计城市绿化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现代化前景篇(6)

二、路径选择: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都市化

(一)农业现代化:制度、技术、人口

人口密度高,农民比例亦较高,中国现代化自当关注农业。据吴景超分析,中国农民之所以生计困难,要因不外六端,即:农场太小、生产方法落后、交通不便、副业衰落以及遭受奸商剥削和子女剥削。针对农村普遍破产的历史境况,他认为实现乡村现代化需从制度、技术和人口三大维度切入。

从制度层面来看,首先必须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将大量佃农转变为自耕农,实现“耕者有其田”。由于中国佃农过于贫困,无力依靠自身力量变为自耕农身份,政府必须设法相助,具体而言,效法丹麦,政府帮助农民购地,使佃农转为自耕农;效法爱尔兰进行减租,促使地主出售土地;借鉴东欧各国办法,由政府公平规定土地价格,避免地主囤地居奇。在他看来,此一方案既借鉴了欧洲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又考虑到了本国国情。其次是建构公平的分配制度。吴景超认为,所谓公平分配,亦即承认各人收入存在差距,但差距不能太过悬殊。公平分配的实现有赖于政府采用税收手段,如所得税、遗产税等。他从边际效用视角出发,认为运用税则手段实行财富转移,虽可导致富人奢侈生活受损,但政府利用税收兴办教育卫生娱乐等社会事业,民众生活却可普遍性提高,故而此种办法,对于少数人有损,而对于大多数人却有利。就技术层面而言,必须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

吴景超认为,美国农民耕种所得,除交税和满足基本生活所需之外尚有盈余,以资教育、卫生、娱乐、旅行和交际之用,而中国农民耕种所得却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美中两国农民生活水平之所以存在巨大差异,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前者普遍采用机器耕作,而后者反之。因此他断言:我国农民如想步美国农民后尘,享受他们那种愉快生活,非扩大农场利用机器进行生产不可。换言之,要使乡村复兴并最终实现现代化,必须改良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中国传统农业生产逐渐转向西式机械化生产。变革生产制度与提升农业技术,可以扩充经济增量,改良分配制度,则能够实现经济存量的优化配置,但尚需控制人口数量,避免经济增量为新增人口所吞噬。作为一名职业社会学家,吴景超对中国人口问题有着清醒认识,一直将人口众多视为农村破产的重要原因,极力鼓吹实行节育政策。他强调指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业已成为社会各界之共同诉求,欲图实现此一目标,“有好些事是非做不可的,其中有一件便是节制人口”,“如不立行节制政策,将来一定要产生较现在还要严重的局面”,因此,节育政策乃系“各种救国事业之中一种最重要的事业,是建造新中国的各种办法中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二)工业化:“歧路”与“活路”

20世纪的世界,工业化潮流弥漫到全球每一角落,“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吴景超在美留学长达6年,亲眼目睹美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和迷人魅力,深刻体会到工业美国与农业中国之间的深刻反差,认为“对于人民福利上的贡献,无论从哪一方面着眼,都不如机械的方法”,美国与中国恰好站在两个极端,前者人均可以驱使13.38马力的生产力量,而后者则仅0.45马力,他认为这是美国富而中国穷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种理解,他强调,中国要想图存,舍工业化之外别无他途,因为“惟有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才能在现代的世界上生存,惟有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才能使人民的生活优美繁荣。”

20世纪20年代以降的中国,以农立国论此起彼伏,乡村建设运动风生水起,但以工立国论与之颉颃相抗,亦不落下风。吴景超是以工立国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疾声呼吁:“生存在今日的世界中,我们只有努力走上工业化的路,才可以图存,我们只有一条路是活路,虽然这条活路上的困难是很多的。大家不要再在歧路上徘徊了。”所谓活路,即工业化道路,而所谓歧路,亦即种种反对工业化的论调。吴景超将工业化之反对者分为四派,即夸大派、禁欲派、因噎废食派和畏难退缩派,逐一予以驳斥。夸大派认为中国文化每一方面均比西方文化高明,“都是好的,都是应当保守的”,故而“不必学别人,还是以农立国为佳”,同时常用笼统名词来指称农业国家的优点和工业国家的缺点,“以自圆其说,以满足其夸大的欲望”。吴景超运用最新统计数据,指出民众收入与工业化水平恰恰呈现正相关关系。农业国家缺乏财富积累,人民生活必然穷苦,因无法接受教育而愚笨,因无力讲究卫生而短命。中国人之穷、愚及短命,“是一件可怜的事,没有什么可以自夸的”。禁欲派强调农业生产虽然不能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欲求,但解决方法不在于增加生产,而是节制欲望。

吴景超斥责此种主张是懒汉态度,认为人类追求物质享受之量多质好与花样新鲜,恰恰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采集经济时代信奉禁欲主义,决不会产生渔猎或畜牧经济,渔猎或畜牧经济时代信奉禁欲主义,也决不会产生农业经济。因噎废食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工业化带来的利益,对于英美工业文明持鉴赏态度,但是欧美经济大萧条导致的大规模失业、劳资间冲突尖锐化等现象,促使他们对工业化本身产生怀疑和恐惧,认为中国“还是不走上工业化的路为妙”。在吴景超看来,与工业社会中的失业等问题相比,农业国家的灾荒等社会问题有过之无不及,性质更加严重,危害更加巨大,“每隔若干年必来光顾一次。光顾的结果,是农民暴动,是内乱发生,是死于饥馑者若干万人或数十万人,是人相食。”况且,工业化与失业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工业化也不必然导致劳资冲突。

畏难退缩派高呼中国工业化之路走不通,认为“工业已经给帝国主义包办,市场已为帝国主义垄断,关税已受帝国主义支配,在这种种的压迫之下,本国的工业,实无发展的余地。假如要走这一条路,前途真是艰险万状,不如回转头来,整理我们的农村,过我们固有的农民生活。”吴景超则强调,新工业国遭受老工业国之压迫,乃系世界例,美、德两国并不因有英国这一劲敌,便放弃工业化企图,日本也不因市场上已有英美各国货物而退缩,苏俄也并不因为四周已有许多工业国便取消五年计划。吴景超将上述诸种反工业化主张视为“经济上的复古论”,明确宣称“对于一切的复古运动,都不能表示同情,对于这种经济上的复古论,尤其反对。”

(三)都市化:“更深的都市化”与“都市意识”

都市化乃是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重大差异之一。吴景超认为,都市化至少包含两层意义,从人口空间分布来看,乡村人口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都市人口却逐渐增加;就人口职业构成而言,从事农业者逐渐减少,而在其他实业中谋生者则逐渐增加。19世纪以降,世界都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他认为其中原因大致有三,即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农业生产机器化,剩余劳动力逼迫转移到都市谋生,导致都市人口膨胀。农业生产科学化,可以不扩大耕地面积而增加产量,从而为都市提供食粮。都市化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现代新式工业之所以集中于都市,主要在于都市交通方便、金融机构完备,同时因为大量工人聚集,都市也是消费品的大好市场。近代商业的发展,使商人大大增加,而商人和商业又多集中于都市。根据英美两国都市化的历史进程,吴景超得出结论:唯有乡村与都市的人口比例适当,国家方能富强,民众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反观中国。吴景超援引1933年的统计,中国虽有上海、天津和北京3个百万人口以上的都市,120个10万人口以上的都市,但都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6.4%。英国超过10万人口的都市为42个,但都市人口却占总人口的44.2%。美国10万人口以上的都市为93个,都市人口亦占总人口的29.6%。不仅如此。中国都市之组织很不完备,不能充分行使都市应尽职务,即使是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等,在国内虽可称雄,但与伦敦、纽约相比则明显幼稚,离“成年”尚远。因此,他强调,将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乡村人口显然太多,而都市人口则太少,“中国的穷,中国人的贫与弱,这种不合适的人口分配,要负一大部分的责任。”因此,中国必须“更深的都市化”,而“欲达到此点,并无别条新奇的路,只有步先进国的后尘。”

“农村破产”乃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诸多有识之士秉持城乡二元对立的思想理念,认为都市对农村不但毫无贡献,反而加剧农村破产。吴景超则极力呼吁“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强调欲真正救济与复兴农村,唯有发展都市这一途径。在他看来,通过“兴办都市工业”、“发展交通”、“扩充金融机关”等办法,则可实现救济农村之目标。兴办都市工业可以吸收都市附近剩余劳动力,解决乡村人口生计问题,用他的话来说,“中国农村中人口太多,嗷嗷待哺者众,是农村中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农业中已无路可走了,我只有希望全国的都市,从发展工业上努力,那么一部分的农民,迁入都市,固然可以有立足之地,就是那些留在乡下的农民,因争食者减少,生活也可略为舒适一点了。”发展交通则能沟通城乡,便利农产品流通,“都市交通发达,就是市场”,而扩充金融机关、广设支行或分处于内地农村,既能吸收内地资金以便发展都市生产事业,又可放款于内地,减轻农民利息负担,资助农民购买机器设备,从而推动农村工业化。吴景超强调,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都市化,方系“解决中国经济破产问题的一剂起死回生的妙药”。要想提高中国的都市化程度,都市精英必须树立“都市意识”。吴景超认为,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各界精英亦集中于都市,但他们似乎缺乏“都市意识”。在其都市社会学理论中,存在都市与都市附庸两大区域,两者之间共生共荣。都市商界精英不能正确划分该市“势力范围”,亦无法全力经营它,都市与附庸便无法共存共荣。在他看来,假如都市精英均有此种都市意识,那么即使经济萧条和农村破产,将来终有繁荣之日。

三、根本依归:富民与强国

按照美国比较现代化研究者布莱尔之洞见,现代化乃是人类社会最具革命性的历史变迁。人类现代化的追求,根本依归在于增进每一个体之福祉。吴景超关于中国现代化根本依归的认识,以卢沟桥事变为界点,前后稍有不同。此前,他着重强调富民,而后则声称“先强而后言富”。吴景超认为,中国民众追求衣食住行四大欲望的满足,“乃是做人应有的权利”,即便是追求教育、娱乐、交际、卫生和旅行等方面的享受,也不能被视为逾矩过分,故而他大声呼吁改良生产方法,极力提倡工业化。同时,忽视大众福利,也是他批驳禁欲派的重要理由。他说,禁欲派反对发展工商,“未免太忽视了大众的福利。中国的大众,并不是的。他们终日孜孜,并非在那儿想过奢侈的生活,想得逾分的享受,乃是在那儿设法,满足生活上的基本需要,还时刻的感到力不能济,时刻的受冻饿的苦痛。”改善民生,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实际上成为吴景超现代化思想的基本指向和根本依归。在《提高生活程度的途径》一文中,他指出,提高生活程度乃是各种派别的共识,“我们整天整月的忙,目的虽然不只一端,但有一点是大多数人的心中所共有的,便是提高生活程度,便是想法使我们现在所享受的,比以前要丰富一点。”

农民无疑是吴景超眼中的社会大众之主体。在《农民生计与农村运动》一文中,他分析了中国农民生计困难和农村破产的主要原因,指出“救穷”实为各种农村运动的主要目标,但在他看来,农村运动对于农民生计问题虽然不无改善,但肯定不能根本解决,因为中国农民数量庞大,受惠于农村运动者为数甚少,而且对于兵匪、地权、交通和苛捐杂税等问题,私人团体根本无力解决。因此他强调,农民生计问题乃是经济建设这一大问题的一部分,不能单独解决,只能与工业、矿业、运输业、交通业、商业等问题一同解决。在《中国农民的生活程度与农场》一文中,吴景超运用恩格尔系数,指出中美农民生活程度差距巨大。单个家庭的零用支出一般包括食品、衣服、房租、燃料、杂项等费用,收入越高,前4项花费所占比例愈低,杂项花费则愈高。提高中国农民的杂项费用,亦即改善其生活水平,成为吴景超农业改良主张的基本初衷。在《多福多寿多男子》一文中,吴景超对国人的传统人生观进行诠释,认为民众多福多寿的追求并未实现,唯有实现国家统一和国防巩固,才有幸福生活的基础,而“有了幸福生活的基础,还要在上面盖起幸福生活的建筑,然后幸福的生活,才可实现。”他将“幸福生活的建筑”明确视为“物质文化”,认为“衣食住行等等根本的欲望,如不能满足,人生便无幸福可言”,“如欲中国的大众,都能满足以上的根本欲望,只有采用先进国的机械生产方法,来开发中国各地的富源,才能办到。等到物质的文化,已经开花,结下的果子,自然是精神文化。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都发达的国内过日子的人,自然是多福的。”近代以降,各种救国主张此起彼伏,其核心无不指向中国现代化这一根本问题,或者说,均关涉如何实现中国之富强问题。1938年,吴景超明确指出中国工业化具有双重目标,“中国如何可以由贫弱到富强,乃是过去百余年来,多少志士仁人日夜筹思的一个大问题。”他强调,工业化是实现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必由之路。由贫弱而富强,实则意味着工业化必须实现两重目标,即富与强。

富,便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强,便是增强国防力量。他宣称,只有努力实现工业化,“人民的生活程度才可提高,国防的力量才可增进。中国的人民,如不愿老过穷苦的生活,老受敌人的压迫,非急起直追,设法使中国于最短期内工业化不可。”对于中国工业化的两大目标,不少人主张“兼筹并顾、不分轻重”。吴景超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如果中国工业化所需的的财力与人力都很充裕,那么民生工业与国防工业当然可以同时进行,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的工业化资源非常缺乏,民生工业“多花一分财力,一分人力,国防工业便要吃一分的亏”,故而对于富与强这两大目标,实有必要权衡轻重和区分先后缓急。在他看来,在外患严重的抗战时期,如何使中国由弱而强,远比如何使中国由贫而富重要。身处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国防需要高于一切,必须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应当多设炼钢厂、炼铜厂、机器厂、飞机厂、枪炮厂、弹药厂、汽车厂、汽油厂等等可以供给国防军需的工厂,以便增加国防力量。而提高生活程度之民生目标,无疑必须置于次要地位。吴景超强调,“如把这个根本态度决定之后,就得准备在最近一二十年之内吃苦。都要立志在国防还没有巩固之前,不预备提高生活程度。提高生活程度是一个很好的目标,但在目前还有更急迫的需要,所以不得不把提高生活程度一事,退迟一二十年,再去设法实现。在最近一二十年之内,人民的生活程度,自然要设法维持,使其不要下降,最好还要使现在于贫穷线以下的人,能略为提高生活的水准。但除此以外,不要另存奢望。只要工业化真的开始了,美满的生活,是终可以实现的,但实现的时期,无妨使他展迟,使他稍缓,以便全国人民的精力,都可集中在国防工业上面。”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中国丧师失地,大半个中国沦陷。吴景超甚至认为,武器不如人,乃是抗战不能胜利的主要原因。与敌人比较,中国并不缺乏勇敢、纪律,也不缺乏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而是缺乏飞机、大炮、坦克及一切机械化设备。中国之所以缺乏机械化武器,原因在于没有实现工业化,而日本工业化的启动比我国早数十年,制造武器的能力比我国强大得多。

因此,他强调,抗战初期敌强我弱的态势,显然与中国此前的工业化目标密切相关。抗战之前,我国沿海大都市的工业大部分是民生工业,而非国防工业,也就是此前工业化“倾向于富的目标,而忽略了强的目标”,但是“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事业,在敌人的炮火之下,大部分化为灰尘。”吴景超从中得到的教训是:“一国的财富,如不是建筑在强的基础上,那种财富,是没有保障的。”因此他认为,“以前谈富强,总是把富字摆在强字前面,以后我们应当矫正这种错误,应当先强而后言富。我们应当把国防工业,看得比民生工业更为重要。我们的财力人力,当应大部分放在国防工业上面。”抗战的需要,无疑是吴景超思想发生重大转向的重要缘由,而苏、德两国“后发型”工业化的成功经验,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子。他自己承认,自己此前的学术着眼点主要在于工业化与民众生活程度之关系,但1937年“在欧洲游历了半年,走了许多国家,其中德国与苏联,给我的印象最深。”据他观察,苏德两国工业化目标并不是提高民众的生活程度,而是为了增进国防力量,“因而回顾中国目前的处境,提高人民的生活程度,虽然是重要的,但增进国防的力量,则尤为迫切。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使我觉得这种态度,有提倡的必要。中国现在需要工业化,还是不易的真理,但我们目前所急待建设的工业,应为国防工业及与国防工业有直接关系之重工业。民生工业的建设,应居于次要的地位。”

农业现代化前景篇(7)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134

Abstract: Agricultural manor economy take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agriculture, improving peasant’s life, and constructing new villag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ity of Yunnan agricultural manors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istory of old Chinese and European manors, and also discusses several typical Agricultural Manors cases in Taiwan, Anhui and Yunnan. The result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 highland agriculture should be the core production and the agricultural recreation is the extended production for Agricultural Manors. By analyzing on the land use of 6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Yunna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landscapes pattern of highland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manor integrated with ecological, production and lif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nor; landscape pattern; highland characteristic; Yunnan Province

随着“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对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以及休闲农业的发展,农业庄园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响应“三农”号召、促进城镇一体化发展,2013年,云南省委九届四次会议提出了大力发展庄园经济的战略部署,自此全省掀起了庄园建设的浪潮。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现代特色农业庄园的建设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庄园建设的科学性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庄园是集合了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第三产业(休闲农业)的综合产业结构,一般包含建筑区、生产区、休闲区3个部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特色农业庄园是结合了3个产业的综合经济体,这种经济形式所展现出来的物质形态本身就是景观,且这种物质景观是庄园经济结构的构成的外在表现。因此,本文从景观格局及组成的视角研究庄园。

1中西方庄园发展概述

1.1西欧中世纪庄园

西方历史上的庄园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西欧中世纪一个“典型的庄园”通常包括:1)领主或其代理的住所;2)农民简陋的茅舍;3)礼拜堂和教士的住宅;4)铁匠、木匠们的工作屋;5)草秣房;6)水磨坊或风磨坊[1]。这种典型的庄园结构,在当时既是政治和社会的基本单位,还是生产的基本单位。庄园大小通常由领主势力的大小决定,大的庄园包括几个村庄和田地,小的庄园甚至只是一个村庄的一小部分。

1.2中国古代庄园

中国历史上的庄园则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庄园常建坞壁以自保,因此研究中国庄园,就须研究中国坞壁[2]。坞壁呈四方形,四面建高墙,前后设置大门,四隅有角楼。这种形式的庄园在当时不仅是强大的军事、政治综合体,还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据《颜氏家训》记载,当时坞壁庄园吃的食物来源于庄稼,穿的衣服来源于桑麻,蔬菜、瓜果来源于菜园生产,鸡猪等牲畜来源于圈养,居住的房子、生产用工具都是劳动经营所得。

由此看来,西欧中世纪庄园与中国古代庄园都是一个具有社会组织结构的经济体,这种经济形式表现出一定的物质形态。景观上庄园包括乡村的田园房舍或者是大面积的田庄[3]。这种物质形态主要由2部分组成:1)房舍,由生活住房和生产用房组成,生活有时还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如领主或地主住房、农民房舍、教堂或祠堂、手工作坊、马厩、磨坊等;2)田地,由生产用地,耕地、林地、牧场、鱼塘等构成。

2现代农业庄园调查

基于经营模式、生产要素组合、规模效益等,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现代农业庄园是按照现代农业要求统一规划,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柱、资本为纽带,经济效益为中心;是一种建立在土地资本化、资产股化、融资市场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基础上的农业开发和经营组织形式;是集生产、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多业态并存、多功能并举的新型复合循环经济模式[4]。这种现代农业庄园自20世纪中叶出现于欧美、日本国等发达国家。

台湾现代休闲农业庄园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在长期的发展中也不乏一些宝贵的经验与较为成功的案例。我国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相对起步较晚。1997年开始在南方兴起现代休闲农业庄园,以2012年由中国旅游协会首次评比“全国十佳休闲农庄”事件为标志,可以看出当前正值我国农业庄园建设热潮,各省市农业庄园建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但是,庄园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规划不科学、缺乏产业链、管理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有甚者更是假借庄园之名进行房地产、旅游地产项目开发。笔者针对庄园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大量文献调查、实地走访及访谈调查。

2.1台湾特色农业庄园

台湾现代特色农业庄园或称农庄、农场等,现已进入成长后期。台湾庄园发展有几个重要经验:农场功能空间包括生活、生产和生态,即“三生”;在规模上,台湾普遍认为千亩耕地即可以打造一个农业品牌,在景观营造上追寻农场的特色等。

当前,就生存或发展而言,台湾休闲农庄特色营造实在太重要[5],这由台湾清静农场、南投埔里镇桃米里营建的青蛙观光村等案例可见一斑。农场的特色来源于对农业与乡村资源的运用,是针对农业资源的季节性、地域性、生长性、活动性、景观性、实用性与乡村资源的产业性、传统性、情感性、审美性、文化性展开研究并实际运用。

2.2省外庄园调查

安徽省芜湖市某庄园位于市郊,采用的是公司独自经营的模式。总规划面积为1 600 hm2,项目预计总投资40亿元。整个项目分为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二期已经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三期还在规划建设中。调查中发现,庄园已经成为大型的旅游休闲度假区。这种由公司独自经营模式的农业庄园,实质是围地做大量的房屋和旅游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用地也不多,农业景观鲜见,可以说完全抛弃了农民,违背了“三农”精神。

2.3省内庄园调查分析

昆明呈贡近郊区某庄园,占地13 hm2,是一个集参观、休闲、娱乐、文化、科普、餐饮、会议、住宿、健身、体验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庄园。调查中发现,该庄园主要功能是餐饮,每天人流集中在中午与晚上,其余时间游客很少。这种以餐饮休闲为主导产业的庄园,其单一化的产业结构使庄园存在着季节性经营淡季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庄园的持续性发展。

玉溪庄园是专属于红塔集团的烟草庄园,位于玉溪峨山岔河乡凤窝自然村。一条盘山公路进入该村,村内四面环山,三河交叉,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纯净的空气,优良的水土,具有多样、完好的自然生态景观。以“玉溪庄园”品牌产品的有机烟生产基地入驻以后,开始大力建设烟田、烟水、烟路、烤房等基础设施。该村以庄园建设为载体,通过GAP管理,以有机烟叶生产为核心,建立起良好的循环经济体系。玉溪庄园采用“品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经营模式,以品牌产业带动周边经济,促进了城乡发展,大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提高了居民收入。

“褚橙”品牌已进入百度百科词条(因褚时健而得名),褚橙种植基地位于哀牢山深处玉溪市新平县嘎洒镇,建设始于2002年,种植云南特产冰糖脐橙。褚橙庄园成立于2014年,是以褚橙基地为基础而建立的特色农业庄园。庄园功能是文化展示、会务接待、旅游培训、休闲观光等,全园分为宾馆区、农家乐区、生态养殖区、休闲垂钓区、果园区5个部分,建筑面积0.37 hm2。庄园采用“公司+基地+农民+科研院所+休闲旅游”的经营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褚橙畅销全国,同时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

云南红酒庄园,位于弥勒县东风农场内,以红酒生产为主,葡萄观光为辅,集餐饮、娱乐、住宿等于一体。庄园拥有葡萄基地3 000 hm2,年产500万株的种苗基地,0.3 hm2的地下酒窖[6]。云南红酒庄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休闲旅游”模式,带动周边近4 000户农名种植葡萄,促进了弥勒片区大批酒厂的发展。

柏联普洱茶庄园位于普洱市景迈山,庄园基地总面积约733 hm2,其中茶园408 hm2,涉及23个生产队800多户茶农[7]。柏联茶庄由制茶坊、储茶仓、茶山寨、茶博物馆等8个开发保护项目组成,是云南省首个同时通过欧盟茶叶种植管理和生产双认证的茶庄。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休闲旅游”的模式,带动了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从现代农业庄园案例调查来看,只有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才会促成庄园的建设发展。从目前云南经营发展较好的玉溪庄园、褚橙庄园、弥勒红酒庄和柏联普洱茶庄园分析中可以发现,云南发展的庄园具备一些共性:1)庄园选址皆建立在自然环境优良之地;2)庄园农业产品品种经济价值高,具有品牌效应和优量品质;3)庄园经营组织上,由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以发展农业产业为根本;4)庄园可以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作为特色农业庄园的延伸产业;5)在时间发展顺序上,农业产业优先发展,且在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形成品牌,逐步完善特色农业庄园的产业链,以“主产业”来促进“休闲业”[8]。上述基本特征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3云南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构成

云南省提出庄园经济的建设新要求,基于云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传统特色优质的高原农业,三大“云系列”(云茶、云花、云药)、三大“林产品”(林化产品、木本油料、食用菌)和四大“高原牌”(高原果蔬、高原薯业、高原糖酒、高原渔牧)等优势农业产业为背景,发展云南农业产业经济的政策导向。

滇中城镇近郊坝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用地条件好,产业品种特色已经形成,因此本研究以滇中坝区的行政村为基础进行分析。

3.1滇中坝区农业庄园用地分析

从对云南滇中城市群(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周边,从云南数字乡村网中,分别筛选出6个行政村,统计其人口、用地、农业产业基本情况(表1)。

一个行政村包含几个自然村,村委会所在地自然村称为中心村。中心村一般交通条件好,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是作为庄园建筑选址的理想之地。

根据百度地图对筛选出的6个行政村中心村用地平面图进行整理,可以看出:村庄建设用地多位于山脚坡地或平坝集中分布,在农业社会经济条件下,留出相对平整土地作为耕地,形成靠山面田的基本的平面格局。中心村用地由村庄建设用地、道路用地、河流沟渠用地、山体林地、农田耕地构成(图1)。

3.2以行政村为基础的农业庄园规模分类

为进一步明晰庄园建设的规模,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以行政村的实际土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来确定庄园建设规模,可分为大、中、小3种(表2)。

3.3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格局

假定以行政村为基础,建设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从用地分析来看,景观是自然山脉、自然河流水系、农田、村庄、庄园、道路等景观要素的有机结合,并构成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格局(图2)。从景观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自然生态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各部分景观特质如下:

3.3.1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包含自然本底的山脉和水系两大部分,构成庄园的生态基质。

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山脉作为特色农业庄园生态景观基质,保留地域性的原生态景观和乡土气息是基本原则。

河流水系作为生态景观廊道,除了对生产景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外,对于维护特色农业庄园环境的生态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当前城乡河道污染的现实,河道景观重点是自然河流廊道的景观修复和生态保护。研究表明,当河岸植被宽度大于30 m时,能有效降低温度,增加河流生物食物供应,有效过滤污染物[10]。

3.3.2生产性景观

生产性景观包含高原特色农业生产景观和农产品加工生产建筑景观2部分。

农业生产景观是构成特色农业庄园的主体景观,包括耕地、林地、鱼塘、牧场等具有农业生产功能的景观斑块,较大程度地影响着特色农业庄园所展现的景观形态。如以耕地景观斑块为主的特色农业庄园,有无际的稻田,散布的打谷场、草垛、谷仓等;以鱼塘景观斑块为主的特色农业庄园,有相互连通的鱼塘,晾晒的渔网,渔船及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腥味;以牧场景观斑块为主的特色农业庄园,有无垠的草场、成群的牛羊、错落有致的牲畜棚等。云南现有农业生产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国际国内认可度,如罗平油菜花、哈尼族梯田、东川红土地。

其次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为主体建筑的人工斑块,构成现代人工建筑景观,赋予景观的现代化意义。

3.3.3生活景观

生活景观斑块包括村落和道路2个部分。云南拥有25个少数名族,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相互学习影响,创造了虽有融合但“和而不同” 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景观,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族文化景观,不同区域有不同内涵[11],这是营造云南特色农业庄园景观的无穷源泉。民族文化景观集中在村庄中展示,包括民族建筑、歌舞、风俗等。

道路生态景观廊道,除了具有连通各景观斑块、庄园与外界联系的作用以外,同样也发挥着维护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作用。道路景观廊道在提供植物绿化景观的同时,改善交通状况,有利于休闲旅游的发展。

现代人渴望的乡村旅游决定因素依次为:自然景观、优美的乡村田园景观,清洁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乡村景观特征),民风朴实(文化风貌),有机健康食品,适当参与体力劳动(参与性) [9]。而融合生态景观、生产景观和生活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

4结论

农业现代化前景篇(8)

所谓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休闲行为”与“非休闲行为”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协同模式,即定位于风景名胜区中的休闲产品服务与非休闲产品服务(即休闲产品生产、加工及其流通)协同于休闲产业链和产业体系之中,其中,非休闲产品服务行为完全服务和服从于休闲产品服务需要,相互支撑,形成有机联系。一般来说,风景名胜区是休闲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宜人,文化深厚,自然独特,特色农产品生存环境优良;既适合传统意义上的休闲如度假行为,又适合现代意义上的休闲如乐活行为;休闲消费旺季人们可以从事休闲产品服务,休闲消费淡季人们可以从事非休闲产品服务即休闲产品生产、加工及其流通,为休闲消费旺季需求作好充分的准备和储备。这种新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既具有国际休闲农场的行为方式即融农场休闲服务与农场农产品生产于一体,但又优于国际休闲农场的行为方式即协同区域休闲产品服务与休闲产品生产于一体,形成区域休闲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并具有区域差异的典型特征,休闲消费者可以在休闲协同区域做出更多的最优消费选择,休闲供给者可以在休闲协同区域做出更多的最优生产选择。这种运作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力量,通过新型休闲企业的示范行为,协同“休闲行为”与“非休闲行为”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这种运作模式更有利于政府有效行为的发挥,例如,通过公共设施投入、新型休闲企业培植、区域休闲行为规范、区域休闲品牌建设、区域休闲产业规划、区域休闲产业协调等方式引导既具有国际化休闲农业特征,又具有本土化现代农业特色的区域休闲农业发展,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休闲”与“非休闲”间的矛盾问题,真正实现我国休闲农业的加速发展和全面提质。

(二)新模式的运行方式

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既然定位为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理所当然既需要公共财政支持的公共休闲产业建设,更需要市场引致的非公共休闲产业发展。公共休闲产业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休闲项目建设和名胜风景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公共支持保障体系建设,非公共休闲产业包括风景名胜区休闲企业、农庄和农家乐的休闲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系列产品及其服务。公共休闲产业和非公共即市场型休闲产业的协同运行构成了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创新模式的运行方式。

二、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分析———以江西武功山为例

(一)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武功山休闲发展的现状概述

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内现已规划面积160平方公里,规划景点200余处,整个风景区分为金顶观光休闲区、羊狮幕观光游览区、九龙山宗教文化区、发云界游憩娱乐区、大王庙原始生态区五个核心景区。近年来为了加快开发建设步伐,投资达3亿元的芦万武旅游公路即将全线通车,投资6亿元的武功山西海温泉度假村一期(含五星级酒店)也即将投入运营,高标准的客运索道、文化园、摄影观景平台、地质博物馆、寺庙、宾馆、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也正在改造建设之中;加强资源保护与挖掘力度,并新发现了高山瀑布、原始次森林和巨型活体灵芝等宝贵资源;组建并实质运作了江西武功山实业有限公司;先后申请并获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和称号。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休闲农家乐以自然家庭为组织,以传统经营为模式,主要服务于旅游客群,基本上以提供食宿服务为内容。旅游旺季消费需求旺盛,旅游淡季消费供给过剩,总体功能能满足旅游顾客的基本生活需求。

2.武功山休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从现实来看,武功山的休闲农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历史来看,武功山休闲农业的功能主要还是被动服务于资源禀赋型的旅游业,没有从现代农业的内涵理解认识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没有树立休闲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的观念,认为休闲农业仅仅只是吃喝玩乐;也没有树立休闲农业是农业产业的延伸,是集聚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单纯认为休闲农业就是乡村旅游业;更没有树立休闲农业是小康社会的福利事业,需要政府行为的观念。

(2)土地流转问题目前,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尚未建立休闲农业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和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休闲农业必然需要一定规模的区域空间,这就需要将目前分散承包经营的土地实行特定模式的流转与集中,因此,土地流转模式问题、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土地纠纷法律问题等将成为现实难以回避而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业主在租用大片土地发展休闲农业后,建设加工、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需要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这就意味着一定的农业用地将转为建设用地,因而又存在如何进行相关支持政策的设计问题。

(3)人力资源问题加快推进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必须改变目前传统的经营方式,走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创新道路,因此,需要大力引进和培养具有现代休闲农业理念和行为能力的专门人才或企业家。“大力引进”主要是根据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特征和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和公共投资建设等因素激励吸引海内外先进的休闲农业经营者或投资者从事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发展的现代休闲农业项目;“大力培养”主要是根据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的需要,动员包括政府的、社会的、企业的等力量培养具有现代休闲农业技术的专业工作者或企业家。

(4)公共投资问题现代休闲农业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现代公共休闲农业即非盈利性休闲农业,二是现代非公共休闲农业即市场型休闲农业。市场型休闲农业投资问题可以通过市场运作加以解决,现代公共休闲农业投资问题主要通过公共财政投资解决。武功山风景区作为以对接旅游、实现“山上山下一体化”发展的现代休闲农业区域更应重视休闲农业的公共投资建设问题。从现实来看,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公共休闲农业项目投资需求大,如公共休闲实施、公共休闲公园等,这都需要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仅仅依靠现有的财政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二)武功山休闲农业的创新理念和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转型为契机,以国际休闲农业发展经验为借鉴,以区域自然条件为基础,以及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创新机制、市场运作的发展方针,以对接和服务旅游业为导向,以大力引进和培养现代休闲产业企业为抓手,大胆探索新型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区域休闲产业,通过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武功山原生态的传统农业到现代的休闲农业和服务协同发展的转型和山上山下互动,来实现建设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总目标。

1.创新理念

充分认识现代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新型业态,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完美结合。发展武功山休闲农业必须以景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掘农业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服务功能,必须以禀赋资源的特色开发和高效利用为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具有武功山特色的原始性、生态性、开放性、多元性、先进性的休闲农业及其体系,实现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提出的“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的慢生活休闲养生乐园”建设目标。

2.突出特色

以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为依托,结合区域自然与人文特点,以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为手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强化产业基础,改善休闲农业发展条件,积极发展农业观光采摘园、动物养殖观赏园、名山药材养生园、红豆度假浪漫园、商务休闲农场农庄、农耕文化乐活园、沿路风光欣赏带等休闲农业产业形态,在诗画山水、古风民俗、产业风情、运动休闲、生态养生、认识学习、文化创意中不断丰富武功山现代休闲农业的内涵,满足消费者休闲乐活和猎奇体验的需要。

3.促进发展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动力,以政府为推力,构建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发展方式。不断创新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产业组织模式和市场服务模式,以第一产业为发展基础,不断促进休闲产业的内外联合与协同,大力发展综合型休闲农业,鼓励发展规模型休闲农业,加快推进休闲产业体系中的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促进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武功山区域特色的现代休闲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萍乡市的转型发展。

4.提升品牌

加大对武功山特色农业科研的投入,特别是武功山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构建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纽带,以现代综合农业企业为龙头的休闲农业体系。通过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武功山休闲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基础好、素质高、规模大、效益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农户、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提升武功山休闲农业发展的规模、层次和水平,创建海内外知名的武功山休闲农业品牌。

三、促进我国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建设的对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由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进行战略转型之际,我国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破解“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城乡统筹,发展休闲农业是很好的新模式。

(一)完善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综合

风景名胜区的休闲农业其获利来源不止是农产品销售,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提供各种餐旅、住宿、参观等服务业的收入。这一新模式是由旅游业、运输业、住宿业、餐饮业、娱乐业以及各种休闲产业的中介性组织所组成的一个大系统。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不光要保持发展旅游业,还要注重关联产业的综合性发展。要保障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村道路、水电、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建设。

(二)丰富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多样性内涵

风景名胜区发展休闲农业的目的在于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增加重游率,提高旅游区的经济效益。休闲农业区需要设计多种多样的观光休闲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心理需求的游客的需要。因此,在突出观光旅游主题特色的同时,还应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出一系列动态和静态的项目,使旅游者能在同一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地除单纯的风景欣赏之外还能接二连三看到多种观光休闲农业景观,体验和参与多种观光休闲农业项目,以达到给旅游者以最多最美的享受,使其高兴而来,满载而归的目的。

(三)提高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整体性效能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风景名胜区,需要在保护原生环境的基础上整体布局。需把邻近村镇的休闲农业连成片,开发为一条旅游专线或一片旅游专带,将邻近村镇的休闲农业项目纳入到区域旅游发展布局的系统工程中去,使各地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平衡休闲农业淡旺季,共享市场,形成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休闲农业系统。

(四)培植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示范性典型

对于景区范围内以及周边具有发展潜力和区域比较优势的地区,应当培养休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其他不同类型地域建立观光农业开发示范基地,对周围地区产生形成扩散和带动作用。如建设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培育休闲农业行业协会,进而促进这一新型休闲农业模式的发展。

(五)强化风景名胜区休闲农业的公共性职能

休闲农业是一个跨农业、旅游业的交叉产业,风景名胜区的休闲农业在其固有的旅游功能上更是强调了对周边“三农”发展的关注。它的发展涉及农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乡镇企业和环保等多个行业和部门,需要政府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政策扶持及宏观指导和调控。同时,政府还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为风景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区域政策环境,增加对休闲农业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鼓励不同的利益群体投资休闲农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加入。同时,风景名胜区新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面临着诸如信息需求服务、技术推广服务、市场开拓服务、品牌宣传服务、消费者投诉服务等诸多问题或业务发展需求,需要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区域专门组织或机构进行集中处理。因此,必须以公共财政支撑的运作方式建立区域统一、行为规范、品质优良、效率高上的综合服务机构及其体系。一是为行业发展提供最前沿的信息,二是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三是满足消费者消费投诉需要,四是代表园区整体形象提供其他公共服务。

农业现代化前景篇(9)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026-3

0 引言

农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也是中国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同时明确了其建设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乡村的景观文化对村落布局、特色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农村的景观文化设计与营造在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重要。

1 新农村的定义

1.1 新农村的含义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是与农业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方,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是农民。一直以来农村的生产力十分低下,经济不发达,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中心,其他行业或部门都直接或间接为农业服务,所以认为农村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民聚居的地方。

“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就是指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一个也不可缺少,共同构建小康社会“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1.2 从文化景观到景观文化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我们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的活动的产物叫做文化景观。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一般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

景观文化是根据不同地域体现出的不同文化形态特征,如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提炼和修复再创造的新的景观,这种景观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加上人类的活动就成为文化景观。景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和一个村镇在特定的历史和特定的地区的反映。

景观文化体现在当地居民的历史文化、当地习俗与情趣,文化景观通过创新与提炼,在以人类社会的生存需求为基础,以人为尺度,通过需求选择实现建造、使用方式的选择,可以创造新的景观文化,同时在景物观赏、使用过程中被景观文化所影响和塑造。

1.3 景观文化需要营造

一直以来在中国的各类房屋的建造都称营造,例如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营造法式》、记述中国江南地区古建筑营造作法的专著《营造法原》等。营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注重对人文内涵的挖掘,以及在建造过程中对文化景观的利用与转化。人们的建造和使用活动是以当地人们的生存需求为基础,以人为尺度,通过需求选择实现建造、使用方式的选择,从而使景观文化不仅仅是建造而是长期的营造过程。

2 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内涵

2.1 景观文化的地域性

首先,新农村景观文化来源各地域本土文化密切相关内容,并蕴含一定的地方精神和文化意义,是农村、居民和传统的事物以及过着平常生活的人们,也就是说新农村景观文化是地方的、传统的;其次,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地域特色还表现在建筑的形式与色彩与就地取材上;另外,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环境、生活习俗便产生不同的地域风格,此为“农村”特征。使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农村气息及地方特色更加浓郁。

2.2 景观文化的原创性

农村文化景观是特定自然条件与人文历史下形成的产物,或是当地有实际功能的一些建筑、休息平台、活动场所,或也是民族文化长期形成的传统事件,它们都不是加在环境之上的装饰品,也不独立存在的,它们是结合原条件,是与原环境共生共存的设计作品,具有原创性。

2.3 景观文化的多样性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对于新农村景观文化来说,其文化结构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出现多样化是必然的。北京的四合院、徽州砖雕、西南的吊脚楼、高原的蒙古包、闽南的土楼等各式各样农村的形成历程和特色,可看出新农村景观文化不仅在内容、形式、形态、功能上丰富多彩,体现出景观文化上强烈的多样性。(如图2-1)。

图2-1 岭南印象园

2.4 景观文化的群众性

一切景观皆是为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景观就是遵循“满足群众的需求,符合群众的审美,服务于群众”这样的宗旨来设计的。首先,设计的素材是从群众中来,由群众发明创造。其次,新农村的景观文化建设也是为了满足群众的审美而建造。

3 新农村景观文化的营造方法

3.1 对原材料的直接应用

原材料的选取一般和当地的地质气候等有很大的关系。地质气候的不同会早就不同的原材料资源,那么景观的文化特点也会不同。这样建造的景观,不仅因为取材方便而降低造价,而且也会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反映出地域特色。石材是最为常见的材料,因为它可塑性强在设计中经过民间工艺的加工,可形成建筑外墙、艺术展览和艺术铺地等,极具丰富的质地效果。例如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的乌石村,建筑材料取自当地材料乌石砌筑,体现了地方性的景观文化特征。(如图3-1)

图3-1 磐安县乌石村村景

3.2 对地域文化的传承

3.2.1 点题 直接对原有文化提炼和修复再现 地域性景观是在研究原生场地间营造方式的基础上创作的,因此,这类景观多包含对农村形式、各种标志性场所和符号的再现与还原。这种再现,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根据当代景观的需求,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出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形式。

例如,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的景观文化景观整体规划中,考虑寺平本身具有较浓厚的文化味,其主要文化底色为戴氏文化和砖雕与木雕文化。寺平戴氏祖先从明初迁徙于此,繁衍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历史悠久表现形式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

因受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响,每座古建筑的门面上都镶嵌着数以千计的砖雕(如图3-2),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设计过程中以砖雕为特色,通过科学设计提炼和修复创造新的文化景观。

图3-2 金华市汤溪镇的寺平砖雕

3.2.2 延续 将原有文化点放大和延伸 通过空间、形体、细部的处理,利用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将原有历史上的发光点进行放大,延续其文化的内涵。如在金华寺平村景观文化设计中,据说寺平原来“银娘”被选入宫成为“娘娘”后,村中逐渐兴旺(据资料考证:金华唯一一位进宫的娘娘),二十四座主要厅堂构成“七星伴月”布局。根据七星伴月的构想将原有的文化点放大和延伸,七座厅堂围绕着月亮月繁衍发展至今。(如图3-3)

图3-3 寺平古村七星伴月湖

3.2.3 关联 纳入其他相关文化点 在设计时,根据要表达的地域文化景观环境主题,尽可能的将具有相同或相似意义的景观元素组合在一起,在环境中设计与农村主题相关的景观,从而达到强化主题的作用,为了丰富文化内涵,

创造景观环境,一并纳入与其相关的文化点。包括体育休闲文化、产业文化、现代时尚文化等。融入文化需要将传统农村材料、构造和布局方式与当代材料和技术结合,在色彩、质感、形体等方面取得明显的对比效果,体现出冲突中的和谐,对比中的统一。马清运在蓝田县玉山镇“父亲的宅”营造中将原材料石料设计的石头房,造型简洁、大方、错落,外似高墙城堡,内里大门大窗,泳池、车库齐全,完全是一种现代的设计理念,极具现代感;而其用料,外墙材料全为河内的卵石填充,内墙均用有席箔感觉的竹胶板装饰,充盈着浓厚的泥土气息,是景观文化的延续。(如图3-4)

图3-4 父亲的宅(1) 图3-4 父亲的宅(2)

3.3 对绿色生态的诠释

很多结合地域特色的农村建筑和景观,都很重视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朴素的生态设计。设计时将这些方法加以提炼,用新材料、新技术表达出来,可形成前所未有的原创性景观文化形式。例如,金华市塔石乡村中春景营造表达出尊重场地自然与人文印迹,体现的是绿色文化的保护恢复和生态的设计(如图3-5)。

图3-5 金华市塔石乡岭上村

4 结语

以景观文化为背景,把当前新农村的景观文化营造为内容,提倡的新农村景观文化设计是在于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感悟的基础上提出的,以生活为设计来源,提炼的都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素材,从大众自身的生活感受和需求出发,赋予新农村景观文化设计以活力,使设计回归生活,生活走向设计。因此,对新农村景观文化营造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实践意义。

一方面,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树立村落核心文化。近几年的景观文化调查中,老百姓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过去什么什么真是好啊”,这就是我们要挖掘和提炼的村落文化精神内核!而该核心文化应该是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和贴近环境的。

另一方面,剖析传统文化景观,转化提炼新的景观文化。深入研究区域内乡土的文化景观,结合村落实际情况,研究在现代村落居住环境设计中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乡土文化景观。很多人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产生较多的歧义,有的将新农村建设误认为就是村落环境建设,手法粗糙大拆大建,不去理解传统的乡土景观文化,为深入剖析乡土景观文化内涵,笔者在探究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土村落发展之路时,把转化提炼新的景观文化作为重点,对其景观设计文化进行梳理和研究,深入解读,转化提炼新的景观文化。

最后,对文化尊重与保护是新农村景观文化设计的基本前提,只有新农村景观文化设计与现代文明发展同步进行,保持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合理的扬弃传统景观文化,探索新时代乡村景观文化营造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英杰.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特点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04(2):36-38.

[2]张群.景观文化及其可持续设计初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DB],2004-12-10.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俞孔坚,王建,等.曼陀罗的世界:减东农村景观阅读与城市设计案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

[6]李娴.乡士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J].南京林业,2008,(6).

农业现代化前景篇(10)

阿留林正,男,四川乐山,硕士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摘要:本文以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为基础,归纳总结出农旅综合体的概念内涵及其四大基本特征。提出农旅综合体体系的四大构成要素,并以都江堰为例,结合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提出四个不同类型的农旅综合体开发模式,为农业旅游开发探索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农旅综合体;都江堰;农业

1.农旅综合体的概念

农旅综合体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目前,对农旅综合体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尚未形成可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因此,农旅综合体的概念主要基于国内外对相关概念如城市综合体、旅游综合体、农业综合体等的研究。

农旅综合体是基于农业综合体,把旅游作为其外向联系的突破口,在充分尊重农业产业功能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农业旅游休闲项目、农业配套商业项目、农业旅游地产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农业旅游休闲聚集区。

2.农旅综合体体系构建

在新型城镇化架构下,农旅综合体实际上是有五大构成要素(L,P,I,C,F):即景观吸引核、旅游休闲区、农业生产区、旅游居住区及旅游服务配套。

2.1 景观吸引核。景观吸引核(Landscape)是吸引客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农旅综合体打造的关键。其包括以农业生产区本底资源为基础的大地景观化建设和人造景观的建设。农旅综合体往往以观赏型农田和瓜果园、观赏苗木及花卉展示、农业科技展示、水域风光、原生态民风民俗、观赏型景观小品等作为景观吸引核。

2.2 旅游休闲区。旅游休闲区(Products)是为满足游客的各种休闲需求而创造的旅游休闲产品体系。是以体验原生民风民俗及农家风情为主题,集体验、娱乐、科教、会议、美食、养生、度假、购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即多种休闲业态的聚集。旅游休闲区使游人能够深入体验农家特色生活,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2.3 旅游居住区。旅游居住区(Communities)主要分为因发展现代农业及旅游业而修建的居民安置点、因土地集约而由农民转变而来的产业工人聚居区以及游客居住区三大类。从而形成了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居住社区。

2.4 旅游服务配套。旅游服务配套(Facilities),是农旅综合体必须具备的城镇化支撑功能。主要包括一是为适应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的需要而建设的基础服务设施,二是服务于农业、旅游休闲产业及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配套。从而形成产城一体化的公共配套网络。

3.农旅综合体的开发模式

3.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包括都江堰市东部及南部地区。该区域具有“九河十八岸”的地理特色,30万亩优质良田,构成独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本底。区域内第一产业主要涉及猕猴桃产业、粮油产业、花卉苗木产业、蔬菜产业、中药材产业及茶叶产业等。其中,猕猴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并已建成10万亩猕猴桃标准化基地、年产“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和粮经作物种子(种苗)生产示范基地,“都江堰厚朴”和“都江堰川芎”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目前都江堰已有多家农业企业入驻,并建有西南区最大的组培中心。

3.2 科技导向型农旅综合体

此类型农旅综合体以现代农业科技为主导,依托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都江堰市崇义高科技农业园聚集了多家农业企业,拥有西南区最大的组培中心,农业科技行业领先。依托此园区建设农旅综合体,具备了以下特点:(1)农业科技科普教育成为其主要功能。这不仅包括对农业生产科技的科普,还包括农作物培育技术、现代水利技术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科普。(2)农业总部经济特征明显。综合体是产业聚集、产业融合的载体,因此,农旅综合体的开发为农业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3 农业本底资源导向型农旅综合体

此类型农旅综合体主要依托已有的农业本底资源,打造高附加值、景观性较强的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基地,以“工厂化生产、公司化运营”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现高效的农业开发。

3.3.1 以猕猴桃产业为基础的度假庄园。都江堰市猕猴桃现有种植面积12万亩,向峨乡是国际山地猕猴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拥有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依托其规模化的猕猴桃产业,美化其大地景观,发展产品生产与精加工,并打造欧式风情小镇,营造独具特色的主题庄园景观,发展多功能高端乡村旅游。

3.3.2 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的颐养基地。都江堰市的中药材产业主要包括川芎、泽泻和三木药材。依托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颐养、娱乐体验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在以养生为主题的前提下,不仅包括了养生生态环境,还包括亲力亲为的体验项目。依托项目地的良好生态环境,设立休闲会所,提供养生颐养类项目如药膳、药浴SPA等。

3.3.3 以茶园为基础的休闲基地。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工艺技艺成熟,丰富多彩。都江堰市宜茶面积10.43万亩,依托这些茶园,打造茶文化休闲体验基地。发展融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体。

3.4 文化导向型农旅综合体

都江堰拥有历史悠久的水文化,在水文化的浸染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川西农耕文化,其又包括自流灌溉文化及林盘文化。

3.4.1 自流灌溉文化。此类型农旅综合体其功能主要以参与体验与科普教育为主。以水利文化博览与农耕文化展示为基础,以乡村游乐体验、回味农耕文明为主题,以体验农家生产生活、体验农田自流灌溉为依托,集美食、娱乐、休闲、体验、科普于一体。

3.4.2 林盘文化。川西林盘是集生态、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复合型农村聚落形式,是几千年川西农耕文明的结晶。因此,此类型农旅综合体主要发展川西特色民宿。通过“理水、修盘、造田、营城、宜人”的规划策略对其进行土地整理及资源整合,打造微湿地、微田园风情,形成居住环境良好、生态景观优美的原生态川西林盘水乡民宿典范。

3.5 创意导向型农旅综合体

此类型农旅综合体主要以川派盆景为代表。川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是园林艺术中的珍品。川派盆景公园以乡村庭院、园艺基地为载体,充分展示川派盆景发源地文化气息。以创意文化为吸引力,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意产业。

4.结论

都江堰市农旅综合体建设需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农业本底及地域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农旅综合体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各产业相互融合渗透,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将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对现代畜牧业的认识 下一篇: 自然保护体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