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发展史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2 14:36:56

新能源的发展史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1)

按:这是笔者上个世纪90年代初写的历史回顾,共七则,1997年作过一次订正。现在看来,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笔者2003.12 小水电发展的历史回顾(一) 李其道农村小水电的兴起 一、发展沿革 土地改革胜利完成以后,农村广泛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期末的1952年同解放时的1949年相比,农业生产增长了48.5%。广大农民群众蕴藏着极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了调动和发挥这种积极性,适应农业合作化农村用电的需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小水电的发展。1953年在水利部设置了小水电的专管机构。1955年,根据中央指示,全国水利会议提出积极试办小型水电站。接着中央在公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凡是能够发电的水利建设,应当尽可能同时进行中小型水电建设,结合国家大中型电力工程建设,逐步增加农村用电”。全国水利会议就试办小水电提出了以下要求:各地要积极领导,贯彻民办公助的原则,重点试办,稳步前进;在试办中要注意就地取材,成本核算,摸索经验,培养干部,为今后普遍发展创造条件;发电为照明和生产服务都很重要,应根据条件和群众需要,统盘考虑,有计划地进行;要选择自然条件适合,互助合作基础好,群众居住比较集中,有自筹资金能力的地方建站;100千瓦以下的由省审批,100千瓦以上的报部审批;电站一般不宜采取地方国营形式,应以农业社为核心,带动互助组、单干农民,实行群众性经营管理,其性质是集体所有制。 根据以上精神,为能做到就地取材,就地制造,花钱少,收效快,节约钢材(这在当时十分必要),利于试点、推广,于是发掘并继承、发扬我国早在30年代就运用木质水泵提水,以及木质动轮、齿轮带动发电机发电的经验,同时学习苏联早期建设农村电气化的作法,积极推广木质水轮机,通过间接传动带动发电机发电。1956年在四川崇庆、福建永春、山西洪洞举办了三处小水电训练,学习有关政策和水工、水机、电气技术,水机以木质水轮机的选型、制作、运行、维修为主要内容,为全国培训了第一批建设小水电的力量。从此,我国小水电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地发展起来。从部到各有关省区,除举办培训班外,还通过编制定型设计、出版发行技术书籍、交流经验,等等,积极推动农村小水电的发展。 为了推动农村小水电站由重点试办到面上发展,不少省区根据全国水利会议要求,结合本省区的情况,提出了兴办小水电的方针、政策。如四川省提出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加强领导,先小型,先生产,然后逐步扩大”的方针和“费省效宏”、“社办社管”、“社办公助”的原则。总结四川、山东、河南等省的经验,全国提出了“小型为主、社办为主、服务生产为主”的“三主”方针,并根据这些省和其它省区的经验又提出了“先动力后电力”的“两步走”原则,即条件具备时直接建成水电站,条件不具备,先建水动力站,等资金有了积累,器材可以解决时,再发展为水电站。 在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引导下,由于小型水力、水电站规模不大,土建工程不复杂,设备、安装简单,操作、维修方便,投资少,工期短,收效快,适应性强,极受群众欢迎。不包括水动力站在内,到1957年底,全国建成农村小水电562处、2.02万千瓦。它们主要分布在四川、山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河北、湖南等很多个省区,在贵州布依族、侗族、苗族,广西壮族,青海回族、藏族,新疆维吾尔族,内蒙蒙古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都建起了几座到十几座农村小水电站。到1960年底,全国有1100个县建成小水电8975处、25.15万千瓦。 二、建设情况和效果 50年代建成的农村小水电站,容量都很小。据1959年统计,全国小水电平均容量为26.9千瓦,其中30千瓦以下的占65%,30~50千瓦的占20%,50千瓦以上的占15%。据各地调查,多数是利用灌溉渠道上的跌水修建的,有一部分修建在中、小河道上,利用壅水建筑物或水库取得水头来发电。电站利用的水头,大部分在6米以下,有一部分在20~30米之间,电站内的设备都较简单,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2)

革命历史档案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

根据革命历史档案文化资源属性,结合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分析其潜在的功能、应有的作用,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革命历史档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文化资源

首先,从内容上看,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在思想上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从这两点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体认,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革命历史档案就是实现这一“体认”的生动教材。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规范是对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生死抉择的革命斗争史就是一部永耀千秋的精神典范画卷。借助于革命历史档案,感触“典范”,达致情感交流,就会使人们的精神境界自然升华。其次,从形式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终体现为个人信仰、操守的确立、养成,和社会风尚培育、形成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部建设工作都必须落实到社会成员自我思想改造上,其成效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它对思想主体的影响程度。革命历史档案把当代人与革命斗争史连接在一起,搭就了当代入自我教育、自我思想改造的平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直接的效应,胜。

2.革命历史档案是革命_历史题材文化产品创作“元”性文化资源

文化产品是―种创意性艺术产品,文化产品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统一,其中,“真”是“善”、“美”的基础,而关于“真”,恩格斯做出了“真理就是用事实本身说话”的论断。革命历史档案记录保存着革命历史的“真”,负载着承托存留历史之“真”的如此重任。革命历史档案以其“真”,赋予了远离革命历史时空的当代文化产品创作主体创作自信心、情感与灵感。近期,国家档案部门与党史和影视部门联合,利用国家丰富的档案资源,创作了一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精品:《共和国的脚步》、《红旗飘飘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自从有了共产党》、《新四军》等。另外,革命历史题材文化产品作为特殊的大众文化消费品,其消费的倾向性对于产品的创作具有潜在的影响,革命历史档案走向大众,对大众消费倾向的正确引领,将从产品消费方面间接引导革命历史题材文化产品创作走向正确的道路。总之,革命历史档案将在创作、消费两方面对革命历史题材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革命历史档案是红色旅游发展的支撑性文化资源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质,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信息开发。这种信息的载体是多重的,而革命历史档案的原始性、权威性、系统性、丰富性是其他任何载体都不具备的。革命历史档案是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信息支撑。从红色旅游资源特征看,与一般历史文物类旅游资源相比,它主要表现为一种“空间”资源,即革命事件的发生地。其信息存在着缺失、模糊、零散等显著特征,对游客直接提供事件感知的功能较弱。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离不开革命历史档案的有力的信息支撑。当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忽视革命历史档案的作用直接相关。例如,著名的狼牙山红色旅游区,游客很难在游览的过程中,通过相关展览与介绍感知“五壮士”的壮烈事迹。

拓展新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对革命历史档案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为拓展其功能发挥的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的工作思路如下:

1.提高认识,增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命感

要结合档案工作的实际,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精神,明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给革命历史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站在新要求的高度,进一步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重新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以强烈的时代使命感,把革命历史档案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围绕革命历史档案的展览活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2000万,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务实。围绕革命历史档案的展览活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3.以服务革命历史题材文化产品创作为切入点,发挥革命历史档案影响力

组织举办主创人员“革命历史档案与文化产品创作高级研习班”,提高主创人员档案意识,培养其档案素养,使之立在档案基础上获得创作的“自由”与解放。另外,革命历史档案需要借助于文化产品,以艺术的形式发挥对社会的影响力,革命历史题材文化产品的创作也需要革命历史档案的有力支持,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加强与大型文化企业的联系,建立档案工作与文化经营相互促动的联系机制。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3)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我国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老师所肩负的任务更加繁重。新课改规定教学活动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教学,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提升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历史是记载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承,学好历史不仅是应试教育的需求,也是让学生了解过去、创新未来的重要手段。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程资源种类丰富,网络资源作为其中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在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回顾等环节展开网络教学,收集网络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开展远程教学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课改下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促进教学课程资源多元化

所谓网络资源,是历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网络资源的应用,为学生展现出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网络资源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将抽象、微观的内容转变为具体、宏观的内容,降低了历史内容学习的难度,促进教学课程资源多元化。

(2)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网络资源的应用,给予学生更大的自,学生愿意接触新鲜事物,在教师教学范围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此提升学习能力,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其学习过程与内容控制权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改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现代教学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水平。网络资源的应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三、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应用

(一)网络资源应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新课改背景下,网络资源以信息形式多样性、信息互动性、信息分布网络性、活动空间虚拟性等特征,成为了学校各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历史教学资源中具有革命性的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将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际完美衔接,充分发挥出网络资源的优势,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需求,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以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完美的历史课堂。比如在学习“改革开放”内容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改革开放相关的视频、音乐,让学生与历史更零距离的接触,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改革开放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相关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进行回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更好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网络资源应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相结合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时应综合考虑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借助网络资源的优势,把教材内容与知识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针对教材中的难点与重点,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主上网查询,通过电子邮件请教专家学者,也可以以小论文的形式反馈给老师,以此达到师生共享学习成果的目的。另外,在该堂课结束前,有意识地提及下节课教学内容,并强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并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往往会主动上网寻找相关的网络资源,为下节课历史课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一课前,要求学生查询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相关事件等知识,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在此期间,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插入相关视频和图片,配以适当的讲解评价,将一个个生动画面展现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网络资源应与师生的情感交流相结合

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极大丰富了历史课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是一种丰富信息与资源共享功能的多向交互方式。但是这种“人机”教学模式并不能代替传统教学中师生面对面交流及情感沟通。一般而言,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往往教师善意的眼神、亲切的话语、生动的表情都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采用网络资源教学时,应特别强调师生的情感交流。比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结合教材内容,建立专题、QQ群、聊天室、博客等,赋予学生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对教学情况,包括教学模式、教师不足、课程形势以及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与老师、同学交流,帮助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实现师生良好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综合能力。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历史是让学生了解过去、吸取前人经验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历史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中科学恰当地应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还能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将网络资源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基础上,与网络资源优势互补,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优化课堂结构,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亚玲.新课改下多媒体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导报,2014,18(6):228-228.

[2] 崔超.网络激活历史教学,科技创造课堂高效[J].科学时代,2012,11(3):261-262.

[3] 田德胜.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界,2011,04(1):95-95.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4)

一、在新课程视域中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价值考量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历史学习中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何被强调?试从新课改的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新课程视域下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持创生取向,认为课程不是纯粹的学科或教学计划,它是一种“符号表征”,是一种“文本”,通过解读和建构“文本”,寻找意义,揭示价值。课程实施的过程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课程实施的落脚点在于创造教育经验和发掘显性课程的隐性意义。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契合了新课程的这一创生理念。

历史课程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各地遗留的历史资源各具特点。每个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均可基于当地环境中的乡土课程资源、教师的教育经验、所教学生的具体需要等,通过整合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努力开发当地的乡土历史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师生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正是创造和生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是合乎新课程论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二)新教学目标视域下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知识与能力维度。乡土历史课程基于国家基本课程,是对国家基本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因为现行各版本新课标教材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描述都较为简约,甚至点到即止,显得抽象而凝练。而乡土历史课程与此相反,它感性而博大,学生通过搜集、阅读乡土文本史料,考察历史遗迹遗址,或访问长辈、历史知情人等,可以获得国家课程文本之外更为丰沛的历史知识。亲身参与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事物的能力、利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创新史论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显然,乡土历史课程能够切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维度。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主张“从做中学”。我国传统的历史教育“以历史教师为中心、以历史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室为中心”,将学生“关”在教室,导致教育与生活脱节,师生教育体验不多、不深。而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必须带领学生走出去,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乡土史开发,在遗存的历史现场感受历史,亲自动手整理历史材料,并在这个过程中探究:历史事件和现象为何发生,又如何影响其他历史事件的发生?如何分辨可信文献和“野史”资料?通过自主探究和自主解决历史问题,学生可以掌握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情感导向无疑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建议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应从乡情教育开始,以避免历史德育渗透的生硬和牵强。实践证明,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土历史使学生倍感亲切,生成于可以触摸的历史基础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润物细无声之效,且能春风化雨,长久不衰。

(三)新教学方式视域下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意识与方法,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满足新教学方式要求的适切性,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乡土历史课程提供了一个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无论是乡土历史资料的收集,抑或是鉴别历史资料的真伪、得出历史结论,还是尝试撰写历史研究报告,都突出了历史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参与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其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增强其创新意识,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策略与途径

(一)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三原则

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不能违背新课标的初衷,须谨遵以下三原则。

1.辅原则。在新课改主张建设的三级课程中,国家课程体现了提高公民素质的国家意志,是保障国民基础学力的底线。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倡导教育民主、张扬师生教育自的产物。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是基于尊重和保证国家课程能够落实的前提,是在国家课程的“专业引领”下的适度拓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只能处于辅助地位,不能喧宾夺主,不可过于夸大乡土史教学的重要性。课题组对于乡土历史资源的选材,采用了这样的做法:对照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的目录,确定开发乡土历史资源的方向和内容;以辅助国家课程教学的方式,优先开发和利用与教学目标相适应、与教材内容相关度高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

2.针对性原则。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包罗万象,取之不竭。以桂林为例,这座具有2 100多年历史的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城市,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说文字类史料,仅是石刻、壁书和遗址就不胜枚举。据我们调查,桂林现有文物古迹552处,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46处,其中灵渠、靖江王府与王陵、李宗仁官邸与故居、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甑皮岩遗址、桂海碑林等6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使专业学者,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对这些地方史料作出透彻研究,何况高中生短短几年的学习周期!因此,对于桂林市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我们的态度是:不是所有的乡土历史资源都要开发和利用,我们只能有针对性地选取有利于高效实现新课程理念、有助于学生把握和理解具体史实和历史概念、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历史资源。

3.主体性原则。在开发与利用桂林市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时,我们课题组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原则。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各个主要环节如查阅、收集和分析历史资料,访问历史事件亲历者,研究历史遗址,制作历史模型,撰写调查报告等等,都由学生亲自策划、推进和完成。教师的角色还原为“指导者”和“组织者”:比如介绍查阅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传授甄别史料可信性的方法,组织考察历史遗迹活动,指导学生组织召开研究成果报告会等。

(二)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方式和途径

1.搜集整理文字类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凡是通过文字的形式为历史课程提供乡土教育内容的资源都可以划入“文字类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范畴。我们搜集整理的文字类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乡土教材、历史档案、历史文献资料、地方志、家谱、族谱、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当地历史人物的回忆录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一直重视挖掘本土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我们着重关注桂林电视台、《桂林晚报》和“桂林人论坛”上的“老城记忆”板块。有时是直接收录有关的作品,有时是以其为线索补充完善相关乡土历史资源。课题组成员余敬敏、陈潇老师坚持发动学生养成剪报的习惯,凡与我们拟定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库相关的材料,都督促学生及时地剪辑下来,并分门别类,建立材料档案。三年下来,他们的学生已经积累了几百页的素材。

2.实地考证非文字类的实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实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是指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它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有历史文物、历史遗址等。老师们时常带学生走进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比如我们以朝代为序列,在课题组成员钟奕平、何红梅、陈潇等老师的具体组织下,近年来先后带领学生实地考证了宝积岩(桂林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宋代城墙与护城河、靖江王府与王陵、孙中山桂林足迹、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等地方,并指导学生以调查报告、考察日记、考察视频、历史图片、主题汇报(历史课件)等形式记录和整理了这些物质形态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遗迹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实地考证乡土史课程资源,既增强了学生对地方历史的感性认知,又启迪了他们的人生智慧;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家乡的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家乡自豪感和使命感。

3.采访整理口碑类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口碑类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主要指学生所在地区的历史见证人、历史学者(历史专家和教师)和阅历丰富的长者身上所蕴藏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他们是素材类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他们能够在不同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为了了解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的变迁,课题组成员韦永容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访问长辈、了解家史”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并收集了建国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家庭的珍贵口碑史料、史实。

4.以研究性学习和主题活动带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围绕研究主题,指导学生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搜索相应资料,采访历史见证人,并及时把所得到的历史资料、历史遗迹、历史故事、口述历史记录下来,写成文章,拍成照片、录像,再将研究成果集中进行展示,比如举办历史图片、历史论文、历史习作展览等。近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以“盘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桂林古建筑调查及保护”“灵川九屋江头洲古民居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等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借助研究性学习有效开发相关主题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届高一学生徐剑、吕开端等在完成了“灵川九屋江头洲古民居探究”的研究性学习之后,在学习报告中写道:“我们从活动中收获了那么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由此,通过阅读建筑这个特殊的实体课本,我们管窥到了建筑历史的小小一角,也了解了九屋这个小村通过建筑留给我们的历史信息——小村兴衰的曲折故事。就历史学习来说,我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多角度地实地考察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思考问题的方法。”2011年,由刘旭老师牵头,课题组教师积极发动和组织学生参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举办的“发现身边的历史”的征文活动,共收集到本校学生的历史小论文30多篇,涉及“恭城文庙”“灌阳月岭古居”“桂林抗战”“访问抗战老兵黄海潮”“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桂林”“桂林西山隐山石刻”等多方面的历史话题。其中,王兴海、周梓萌等同学撰写的《口述历史——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桂林憶岭村》获得了优秀作品奖。

(三)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方式和途径

1.在现行教材中进行嫁接、拓展。国家课程标准鼓励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这给我们及时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提供了很大便利。在使用国家课程资源的同时,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有机穿插了一些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使它们与国家教材相互印证、相辅相成,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补充教材史实、印证史论、拓宽教学内容和让历史生动、感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韦永容老师在讲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课时,曾发动学生通过翻阅老报刊、采访“老桂林”、整理资源库等方式获得该历史时期的乡土史资料;在学习完教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的成就和失误”的基础上,她安排了一个“讲述你所知道的桂林历史”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展示“桂林的浮夸风”“桂林的”“桂林各中学停课炼钢”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使学生对“成就与失误”有了感同身受的体会,教学效果非常好。

2.开设乡土历史专题课。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专题讲座可结合历史纪念日或结合当今时事开展,也可以结合历史教材中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例如,时值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抗日战争史的授课刚好收尾,课题组何红梅老师便借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上了一节《桂林抗战》的主题公开课。由学生亲自收集整理的珍贵照片经幻灯片放映出来以后,在课堂上引起了学生更强烈的震撼。清明扫墓之际,课题组老师苏秋红、何山涛带领高一年级学生到七星公园开展了“凭吊英魂,缅怀先烈”祭扫烈士墓活动,结合研发有关抗战中桂林保卫战的相关资源,两位老师成功地整合出一节《抗战桂林城》的乡土历史课。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展示搜集来的有关桂林抗战的乡土课程资源,既是师生研究性学习的好机会,也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情感熏陶。

3.实地教学。乡土历史资源有一种直接的开发利用方式,就是与地方历史资源点合作,建立教学基地,开展实地教学活动。目前我校与桂林市历史博物馆、八路军办事处、靖江王府与王陵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友好单位支持我校利用其历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2012年3月12日,值孙中山先生忌辰,课题组王德利老师带领学生走上桂林街头,开展了“寻访中山先生桂林足迹”的活动,并在孙中山先生北伐驻跸处——王城进行了现场教学。

4.开设选修课。《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学校应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有选择地开设选修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课题组将搜集来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形成资源库,并借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库,满足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学生修习。近年来,由贝桂鸾、李林波老师主讲的“桂林市乡土历史”选修课,深受学生的喜爱。

三、关于在新课程中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建议

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历史知识不能像其他学科知识那样复原、复制,而且其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进行历史学习。乡土历史课程教学已被证明是符合经典教育理论的一种教学范式,它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论。

目前,国外的乡土史教育已经走在了前面,美国的历史课程设置的模式都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他们的历史教育通常都是从社区和乡土历史开始的。美国各州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必须开设本州的历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历史科教师倡导学生走出学校和课堂去亲身感受历史,他们把教学安排在博物馆、图书馆、历史专题展览馆,或者直接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古战场、古城墙,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历史教师还十分注重组织学生开展乡土史方面的史料收集和编写工作,以亲身参与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他们由带领学生考察开始,之后再要求学生以调查报告、考察日记等形式汇报个人心得,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安排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宣讲,而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培养全体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5)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current situation, points out its realistic problems.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small towns, and puts forwar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needs in function, space, history and modern, artificial and natural integration, space and behavior, etc.

Key words: Small town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resource integration

引言

历史文化资源,指的是在人类历史文化遗存的诸多试题当中具有独特的功能、现代资产价值、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甚至扬弃升华的资源[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随着城市的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中的物质实体出现孤岛化、边缘化、离散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城市的发展。这些问题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镇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试对小城镇中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之道。

1.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资源现状

小城镇总体而言是建制镇和集镇的总称,系指介于狭义城市(建制市)与村庄之间的居民点,其基本的主体是建制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城市规划资料集 第三分册 小城镇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在城市得以发展的同时,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大量的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极易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丧失,对城市存在的历史文化资源造成破坏。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面对城市中诸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应处理好城市资源利用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以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建设。

1.2存在问题

我国众多小城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对其的保护与发展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及时造成的资源破坏,以及对资源的不当利用与开发都会对城市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笔者从城市总体层面、地区层面及资源本身这三个层面入手,分析当今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普遍问题。

2.资源整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城市整体层面,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资源暴露出其孤岛化、边缘化、离散化、无序化的倾向,使得资源的发展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逐渐被城市孤立。

(1)孤岛化――历史文化资源被现代城市形态所包围和孤立,失去了传统环境的依托,缺少资源与城市环境的对话,使得其影响力下降。

(2)边缘化――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低,导致活力的丧失。在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城市的作用在减弱或者丧失,进而导致资源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其所具有的活力逐步丧失。

(3)离散化――历史文化资源在整个城市里缺乏相互之间的联系与组织,造成整体性的减弱与丧失。历史文化资源本来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城市的发展变化一部分资源逐渐变成了城市中点状分布的个体,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与联系。

(4)无序化――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建立联系的时候没有形成秩序,未形成资源的优化利用。当今城市往往因为利益的驱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盲目开发导致城市资源的浪费与重复建设,并且收效甚微。

3.资源与周边功能区衔接的问题

资源与周边的关系表现为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是在城市中观层面上看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矛盾化――小城镇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周边的功能区进行衔接,历史风貌与周边建筑风貌不相协调,造成建筑、环境、设施配套、城市形象的冲突,影响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体现。

(2)缺乏化――历史文化资源与周围功能区之间缺乏过渡与协调,造成两者之间的生硬衔接。这就需要对小城镇中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分区保护,给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创造与之协调的空间环境。

(3)安全隐患――历史文化资源与周围建筑建设过密,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4.各资源本身发展面临的问题

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除了整合其城市空间、为其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形成相互协调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本身是整合的前提条件。只有历史文化资源自身得到了保护与开发,发挥其作用与价值,整合才具有意义。笔者在对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研时,发现其本体的保护与发展面临以下问题:

(1)平庸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手段单一、方法落后而使其地位、文化含量及品质下降,从而难以发挥其文化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代表当地的文化特色,具有独特性,应以特色来衬托其价值。

(2)异质化――是由于开发理念偏差造成的历史文化资源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脱节,从而使其文化价值发生转移或者损害。一种是赋予历史文化资源的新内涵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不符而损害其价值;一种是造成内涵的消失,使资源的物质形态不能呈现其内涵。

(3)缺乏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由于自然及人为的因素造成资源的破损与毁坏后未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对于资源影响最大的破坏莫过于对于本体的破坏,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免受人为破坏的同时,也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自然对于资源的破坏。

5.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面对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在城市发展中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既能够促进城市发展又可以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城市的动态发展与多元平衡。这就需要通过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来形成城市秩序,加强资源之间、资源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5.1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是现代城市追求的主要价值之一,未得到有效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当文物古迹及传统空间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而遭到破坏的时候,一个城市在文化上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就是通过合理调整城市结构、形成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带动城市中旅游及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城市结构的发展变化作出积极的反映,进而形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2建立多元秩序、增强城市活力

多样性是一个城市的天性,不同的城市功能区承担不同城市职能并呈现出不同城市形态。其中城市开放空间,尤其是城市功能区的开放空间在边缘效应的作用下能够提供空间与活动的多样性,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需求人们的行为活动要求。

5.3保护历史资源、传承城市文脉

城市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机时空背景[ 引自《论城市文脉的传承》。]。它是与城市发展相关联与影响的背景,包含城市中的整治、宗教、历史事件、社会习俗、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等隐性因素及城市空间环境等线性因素。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城市中发展的每一步都会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能够让人们领略城市文化并传承城市文脉。

5.4弘扬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小城镇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形态,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利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城市文化来展现城市魅力。从而使得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其作用,形成整体的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进而提高城市知名度。

5.5提升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

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城市旅游及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城市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环境是历史文化资源的载体,当一座文物古迹身处在一个高楼林立的环境中,其显得孤立与排斥。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本体之外,对于周边环境的控制与保护将对资源本身产生重要的作用。

5.6维护生态环境、城市和谐共生

城市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为城市带来千变万化的形态,维护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使之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其有利于小城镇景观多样性的发展。城市将不再是钢筋水泥的世界,而是建筑、水面、绿地、山体等形成的多元城市景观。资源整合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帮助城市维护其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

6.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范畴

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及资源整合的研究,笔者认为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主要包括功能整合、空间整合、历史与现代整合、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整合以及物质空间与行为活动整合等五个方面。

6.1功能整合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的变化是城市形态发生变化的动力。伴随着功能变化的城市形态发展,历史的城市形态成为历史文化资源。这样的资源具有相对于现今城市功能的独立性,同时也需要其有一定的适应性。通过功能的整合,使城市中的各种功能相互作用,建立联系关系,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城市有机体。这种功能的整合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单个功能即历史文化资源本身进行功能的调整与转换。对于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的资源,可采用冻结式博物式的保护,力求体现其原真性。对于历史文化价值较低的资源,则可以根据需要在保护的同时承载新的功能。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文化资源即历史地段及各资源衔接地段进行功能的调整与更新。地段的调整与更新促进地段整体环境的塑造、城市形态的延续、城市活力的恢复、以及新的城市功能体系的构建。

在城市整体层面上对城市功能进行调整,促进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延续与发扬。

6.2空间整合

空间,是最直接体现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承载体,对历史文化资源有最明显也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空间层面的整合,需要借助城市空间研究的手段,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及环境景观设计的内容进行综合运用。资源空间整合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空间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它指的是在整个城市空间内,将历史文化资源联系成一个系统网络,从整体上把握该系统的空间形态,使其融入更大的城市系统之中。通过轴线、对景、象征等手法将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交通系统、景观系统、开放空间系统相联系,成为其他系统整合的结合点,在优化利用城市空间的同时达到城市的和谐发展。

(2)资源之间的空间引导与规划协调。这是在资源系统整合的整体框架下,对于两两资源之间的地段进行整合的工作,重在形成资源之间的联系关系。资源可通过建立交通联系、视觉联系、景观联系、行为心理暗示等方法实现资源之间的空间引导。

(3)资源与周边要素的整合,这就指在资源的边缘空间内与周围城市功能区在材质、颜色、尺度、比例、图案、肌理等要素上形成相互关联。这是从具体的物质空间形态入手使其形成联系,并建立起统一的秩序,使各功能区通过边缘空间在点、线、面的空间形态分布和功能设置上相互联系。

6.3历史与现代的整合

对于小城镇中历史与现代的要素而言,需要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不对现实的小城镇形态发展产生束缚。但也需要避免由于对历史文化资源冻结式的保护而使其与现实要素割裂。因而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要素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联系来形成和谐共存。

此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城市空间场所的形成、衔接与转换。使其在城市形态、结构及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历史与现代始终保持和谐与共生,并不断地加强两者间的联系来凸显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

6.4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的整合

对于一座城市,其城市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城市的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是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结合而形成的。不论是哪种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环境都可以成为整合空间的元素,用以凸显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并表现其内涵。因此,自然要素作为城市要素的构成部分,可以通过柔化的作用运用到各种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整合之中。

(1)自然要素可以通过树木的种植、环境构成的手法来体现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自然要素中,树木、绿地、水面、山体等元素能与城市形态产生良好的互动,起到衬托历史氛围的作用。如寺庙前佛寺树种的选择及运用佛寺园林的手法进行设计可营造寺庙气氛。

(2)自然要素可起到烘托及强化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自然要素是城市的有机部分,合理组织绿化水景,能够联系起不同功能区。人在不同功能区之间活动,通过边缘空间感受城市景观的变化同时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3)缓和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形态矛盾,起到分割或过渡的效果。例如城市中的河流以其线性的构图能够影响沿河建筑、空间与环境的形式,合理利用滨河地段就成为衔接河流与城市关系的重要问题。在滨河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序列,建立滨河景观带不失为过渡空间形成联系的好方法。

6.5物质空间与行为活动的整合

城市存在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活在城市中人群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物质空间所营造出的场所能够对人的行为活动产生影响;同时人对于场所中行为活动的需要决定了物质空间的形态。因此,整合小城镇中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以人的行为活动为为导向来指导物质空间环境的设计。

7.结语

总之,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奠定了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体系的发展格局与模式,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同时使城市的地方性与城市特色得以体现,并为整个城市与区域的大整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城市规划资料集 第三分册 小城镇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冯维波. 城市游憩空间分析与整合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2007

[4]安定.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5

[5]吴云鹏.论城市文脉的传承[J].现代城市研究,2007.9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6)

党史文化产业由党史、文化、产业三个词组成。文化一词即可前跟,组成党史文化一词,也可后随,组成文化产业一词。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身所蕴含的文化,是党的历史与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伴随着党90多年来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党的自身建设的伟大实践而形成并发展。党史文化既是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我国旨在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既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在党史文化产业语境中,文化是党史与产业的粘合剂,是党史文化和文化产业之间的“交集”。而文化是人特殊的社会活动形式,是人的一切创造性特征的总和,蕴含于人的创造力和社会属性之中,蕴含于历史、规范、习俗和价值体系以及包括经济生活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文化具有精神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双重属性。文化正是通过自身的独特的属性和价值使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党史与经济性的产业在一定时期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与嫁接,促成了党史文化产业这一新型事物的出现。党史文化产业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所蕴含的文化为基础和依托,挖掘和利用党史理论、党史事件、党史人物、党史纪念地等一系列党史资源,通过市场化经营方式开发并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并实现社会效益、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的一系列文化产业业态的总称,具有意识形态性、历史性、文化性、经营性四个基本特点。因此,“文化”一词不论是前跟还是后随,作为整体的党史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不会产生差别和变化。

从根本上讲,产业是经济学术语。党史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不是所有的党史文化资源都有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潜质。不具有产业潜质的党史文化有的以党史文化事业为载体和表象,有的则是以文化的自然存在状态完成传承传播和发挥社会价值。

依据不同的依据和标准,我们可以对党史文化产业类别进行尝试性划分。依据党史文化产业所体现和承载的内容不同,党史文化产业可分为党史事件产业、党史人物产业、党史纪念地产业和党史精神成果产业。依据党史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的党史文化产业和无形的党史文化产业。依据党史文化产业的功能差别,可分为旅游型党史文化产业、教育型党史文化产业及混合型党史文化产业。依据文化产业传播媒体的不同,可分为党史报刊产业、党史广播影视产业和党史网络产业。

二、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基本依据

当前,随着一大批红色旅游基地的成功运营、一揽子革命经典影视的广泛热播以及一系列党史元素纪念品工艺品的持续旺销,党史文化产业的市场价值潜力得到了逐步印证。但由于思想认识、空间地域、资金投入、发展环境等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党史文化产业在产值、规模和影响力方面还不突出,就其未来发展而言,具有十分广阔的延拓空间。那么,我们是限制其发展,使之保持或消弭于萌芽状态,还是培育和鼓励其发展,使之不断壮大、发挥优势、有所作为呢?也就是说,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意义何在?这就论及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基本依据问题。

(一)党史文化资源具有发展成为产业的良好潜质和巨大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市场运作的文化,是可供大众消费的文化,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经济功能、意识形态功能、知识功能和娱乐交往功能[1]。深度分析这四种功能,我们可以推断,不是任何文化内容都可转化为以产业形态存在的方式。任何以产业形态存在的文化,都有一个核算成本、遵循市场规律、追求经济回报的问题,而且能够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能够通过人们的消费来支配和影响人和社会的价值选择,能够通过其中所蕴含的知识的渗透,转化为消费者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党史文化是党近百年来奋斗史所蕴含的全部文化,是一座涵纳浩繁的精神宝库,具有其他文化不可比拟的历史体验的现实接近性。多数党史文化资源具有影响面广、感召力强,生动具体、引人入胜,喜闻乐见、简明易懂,催人奋进、资智育人等特点,具有发展成为产业的潜质和竞争力,通过进行开发和艺术创作,能够顺利而直接地实现市场化,转化为社会大众乐于购买和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当然,不是全部党史文化都能转为产业形态。作为产业形态的党史文化产业是党史文化的一部分,是党史文化中可以通过市场方式实现生产、流通、销售的文化。

(二)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强国战略实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决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党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之一,党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其实力的发展壮大、产品和服务形式的丰富多彩,必将有力充实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必将大大改变和优化文化产业现有结构布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奋斗目标,党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生力量,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提升,通过推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文化产业格局的优化、文化科技的创新和文化消费的扩大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国际文化竞争情境下,“打造文化产业强国的核心是加强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强弱将在很大程度上由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品的内容来决定,这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为王’定律。”[2]许多国外学者指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文化产业发展来实现和体现,而“软实力”主要是指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特别是作为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资源,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辐射力和感召力。因此,党史文化产业作为先进文化的产业形式,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是一种精神、一面旗帜,是文化强国形象的“塑造者”

(三)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提倡者和领导者。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中,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前仆后继,艰苦奋斗,书写了党的历史的壮丽篇章,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培育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可见,党史文化展现的是党的光辉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的巨大精神财富。党史文化产业就是挖掘和利用这些财富,开发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是党史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本能条件和先天优势。所以,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指出,“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当代中国文化之‘体’则有多种形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把‘体’做大做强做生动,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3]事实上,“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实践,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能使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一个国家产生精神层面上的认同感。”因此,“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应该具有引导整个社会健康价值取向的精神追求,向世人显示中国人高尚的内心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4]这也契合了党史文化产业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判断。反过来,我国党史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宣传、坚持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挖掘和利用党史文化资源过程中,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准绳和内容,将其渗透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之中,并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指导文化产品创作和文化服务形式创新的动力和指针。

(四)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对党史文化充分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至关重要

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讲,资政育人就是党史文化的根本作用。资政,就是总结研究党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为巩固政权服务,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育人,就是以党的正确理论和坚定信念引导人,以党的伟大成就和革命精神激励人,以党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教育和警示人,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党史文化产业是党史文化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载体。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运用党史事件、党史人物、党史纪念地等党史文化资源开发群众喜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给人们消费和享用,达到弘扬优良传统、引领社会风尚、优化社会环境、教育干部群众、陶冶情操品格的目的。党史文化产业是延伸文化触角、扩大覆盖面、增加影响范围的有力手段。开展党史资料征集、专题研究、党史编写和党史宣传教育的主体是全国各级党史部门,根据中央党史研究室统计,至2010年7月,全国从中央、省、市到县四级共设有党史机构2 830多个,党史工作人员1.7万多人。随着党史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党史文化的机构逐渐增加,党史研究主体的范围和规模得到扩充,从事党史文化的部门和人员数量大大增加了,甚至一些其他文化企业,也担当了开发党史文化资源、传播党史文化、将党史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力量的角色。加之党史文化产业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业态形式多样等优势,党史文化产业必然起到增加文化影响辐射面、扩大受众人群的作用。另外,党史文化产业的不同形式在内容上故事性强,情景生动且简明易懂,能够调动广大受众的兴趣爱好。《解放大西南》、《亮剑》、《建国大业》等很多党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创出了很高的收视率。这些影视剧通过丰富的表达手段让党史文化更富有艺术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出了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对社会风尚的引领作用和对人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党史文化产业是党史文化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步骤。前文提到,历史性是党史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伴随时代进步和事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和人民群众没有经受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血与火的历史考验,也没有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的甚至连党如何结束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这段历史也不很清楚。而党史文化产业具有模仿、复原和追忆过去历史事实的功能,能够通过体验性的融入参与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党史文化产业借此加强对年轻人的党史文化教育,使他们真切体会和理解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如何来之不易,从而加深对党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党的感情,树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可见,通过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发挥党史文化资政育人作用,符合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

综上,党史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建设和党史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支撑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本能资质、社会基础、时代条件和特色优势,必将展现更加疏阔的光明前景。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是理所当然,大势所趋。

三、如何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

在分析了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法理依据、阐明“为什么做”的认识论问题以后,操作层

面的“怎样做”的方法论问题就成为开展实践的关键。党史文化产业不是凭空出现的,具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同样也不可能不受社会历史环境改变的影响而自行发展。其业态形式的由少至多、运营规模上的从小到大、行业实力的由弱变强,都是一个复杂演进过程。我们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就是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的同时,在行动上从队伍建设、机制完善、资金支持、方法探索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进行创新实践,扶植产业形成内在的竞争素质和强大体系,并营造一个有利于产业成长壮大的外在环境,促进其快速健康的发展。概括来说,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应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树立一种思维,即实践辩证思维

党史文化产业是新生事物,虽然规模初见雏形,但在实践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初期发展是探索尝试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疏漏和不足,但我们一定要坚持辩证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到党史文化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坚定支持其发展壮大。要将党史文化产业提升到关乎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全局高度,谋划和促进其科学发展。要突破党史工作单纯是政治工作的片面观点,解决好党史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性与市场经营性的关系,放开能够开发的党史文化资源,鼓励产业实体进行大胆创新和试验,助力党史文化产业的包容性增长。坚持以实践标准检验党史文化产业成效,遵循市场规律,积极营造推进其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同时,在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过程中,注重以辩证方法处理好扶持与监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等对立统一体之间的关系。

(二)强化两种意识,即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危机意识是我们基于总体形势的判断,在事物发展的关键时期保持的一种预见防范意识。责任意识是我们知所作为、敢于担当、自觉履行职责并积极完成任务的使命意识。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务必强化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当前,许多国家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我国文化产业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而我国近年来文化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图书出版、大众传媒、文化服务等各类文化产业竞相发展,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的党史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整体中居于发展速度不快、结构比例有限、效益权重弱小的地位,必然影响其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挥。而社会文化阵地,先进文化不占据就有别的文化去占据,党史文化不占据,其他文化产业业态就会去占据。我国党史文化产业还存在着市场空间巨大与产品开发供应能力不足、党史文化资源丰富与从事党史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稀缺、转变经营管理观念要求迫切与体制机制转换过程涩滞等严峻挑战。

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还要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现在正值党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扶持其快速健康发展,是处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我们认知其重要性、理解其必要性,如不努力为其发展创造条件,贻误发展最佳时机,势必留下遗憾。强化责任意识,还要认识到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不单纯是党史部门的事情,也不单纯是文化部门或经济部门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党员、每一位参与者都应怀有一种文化责任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挖掘党史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面对党史文化产业发展新任务的要求,要有履职尽责的强烈愿望、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舍我其谁的工作热情,转变片面落后的思想观念,努力解决党史文化产业的体制机制、资源整合等方面的问题,为其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三)建设三支队伍,即党史工作编研队伍、党史资源规划开发队伍和党史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队伍。

党史工作编研队伍。党史编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征集党史资料,并将征集到手的资料进行研究加工整理,编慕成书和转化为党史研究新成果,为党史资政育人服务。党史资料的征集编写和党史研究是党史文化的基础工作,这一领域的工作主要由党史工作编研队伍来完成。对于党史文化产业来说,党史工作编研队伍的成果,是产业存在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党史工作编研队伍提供客观真实的党史资料,产业势必走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近些年来,党史工作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党史工作者立足本职、开拓创新,为推动党史工作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党史工作编研队伍领军人物不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优秀党史编研人才培养力度亟待加强,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党史工作编研队伍的现状,与党史文化建设任务还不相称,与党史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和现实需求还有差距。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史工作编研队伍,是党史文化产业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根本需要。

党史资源规划开发队伍。党史资料编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对象的学习需要、精神需要,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实现党史文化资源向党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转化,需要一批懂党史、懂市场、懂规划、懂开发的设计师,他们能够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党史文化资源的差别化特色以及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方向,以新颖的理念规划设计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党史文化产业项目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和服务。他们就是了解和掌握党史资源、能够科学判断产业方向的党史资源规划开发队伍。培养和建立这样一支队伍,通过他们的调研和工作,结合区域实际、资源状况、市场潜力确定产业开发的形式、规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开发导致的党史文化产业不正当竞争、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和结构内容趋同等情况,实现党史文化产业的科学持续发展。

党史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队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是文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经营管理人才是策划和实施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骨干力量。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性及其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接轨的迟缓性,文化产业面临经营管理人才短缺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外向型思维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党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对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经营管理人才更加短缺。没有优秀的营销策划人才,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定位,有针对性地抢夺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亟需一大批掌握党史文化知识、熟悉文化经营规则、擅长文化市场运作、具有创新思维、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公关能力的经营人才。尽快建立一支党史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是党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规划,营造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拓宽识人选人渠道和方式,为党史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和储备政治上靠得住、经营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经营管理队伍。

这三支队伍分别与文化产业材料收集、规划开发和市场运营的不同阶段或环节相对应,是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基础。三支队伍之间的界限不是十分绝对,很多时候三者保持着兼叠与融合的状态,有的党史编研人员既是党史文化产业资源规划开发的专家,同时也是经营管理的行家里手。

(四)探索完善四个机制,即党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机制、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机制、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的融合转化机制和行业实体的运营管理机制。

一是党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机制。挖掘和利用党史文化资源,需要注重发挥特色和优势。党史文化资源是长期积累沉淀的结果,反映着党不同阶段的历史风貌。党史文化资源既涵盖党组织发展历程中所积累的重要资料、重要遗址及纪念物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实物所承载和传导的革命气概、民族精神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不同的地域,拥有的党史文化资源千差万别。挖掘利用这些资源,首先要对本地区的党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史文化资源的家底。结合资源的存在形式、发生年代、传播特点和影响程度,深入总结研究其特色和优势,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产业品牌。这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占领消费高地的前提;挖掘和利用党史文化资源,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产业的发展壮大。做大做强党史文化产业要注意从消费需求入手,充分了解和分析市场,掌握市场文化需求的方向。既从宏观角度把握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又从微观角度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动机和消费水平,同时从中观角度掌握党史文化资源与宏观及微观要求之间的契合程度。然后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加以梳理、提炼和总结,进而系统地谋划党史文化产业的总体设计,有的放矢地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挖掘和利用党史文化资源,需要不同类别资源的搭配和融合。突出优势和特色,不等于不同产业形式的特色和优势的壁隔。如某一地区的党史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党史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之间、党史文化产业的不同业态之间,可以彼此有机融合,达到“锦上添花”“强强联合”的效果,增强党史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挖掘和利用党史文化资源,需要格外重视党史文化资源资政育人功能的发挥。应当以审慎的眼光,过滤分析党史文化资源,坚持先进文化的正面宣传和传承,挖掘党史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

二是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机制。许多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的效果评估体系尚未建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投资方向不很明朗,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机制基本没有形成,更不必说作为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机制。探索完善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模式,将大大促进党史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应该科学调配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与社会多元投入的比例关系,允许社会资本投向党史文化产业。要敢于降低社会资金进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针对党史文化产业投资风险高、无形资产比例高的特点,努力构建政府资金保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投资机制;降低门槛不是移除门槛,社会投资党史文化产业,不是来者不拒的无条件参与,需要一定准入资格的特别限制。党史文化产业的特性绝不允许单纯片面追求商业产值的资本的参与,社会多元资本必须主动承担起在创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的同时创造其社会价值的使命。否则,即使资金投入再多,经济价值再大,也不能允许其进入党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完善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机制,还要多渠道多方式化解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资风险。“应建立区域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及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以参股、委托运作和提供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担保机构设立与发展,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结合等方式,多渠道分散区域文化产业风险。” ⑤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必须建设支持产业发展的金融平台,鼓励引导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党史文化资源的对接,也可与金融机构、各类企业共同开展重大项目投资,实现组团式的发展,从而有效化解投资风险。也可与银行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联动机制,通过组建担保公司进行信贷担保,探索无形资产作价抵押和实施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减少银行贷款的风险,鼓励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党史文化产业领域;完善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机制,可以参照借鉴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扶持项目的有关经验做法,建立党史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在党史文化产业培育初期,地方政府可将一定区域土地一级开发所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土地二级开发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税收中的地方政府留成部分,拿出一定比例,或由地方财政每年划拨一定的补贴资金,重点扶持党史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是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的融合转化机制。“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杠杆,是文化产业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 [6]今年5月18日,、科技部在深圳召开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座谈会。中央领导同志在会上强调,“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要主动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加快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更好地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7]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8]党史文化是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新兴文化业态。党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进步,党史文化产业应是新科技成果重点应用的领域之一。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实现融合转化,能够催生党史文化产业新的文化业态,延伸党史文化产业链和先进文化的触角。如运用声光电最新技术成果改造党史文化产业的初级形式,可对重大的党史事件进行虚拟空间的模拟,实现消费者与产品和服务之间的互动,产生远程的切身体验;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实现融合转化,能够创造出党史文化产业新的消费终端。这种消费终端不一定是专门为党史文化产业专有,但可以为党史文化产业利用。如将电子书、智能手机中植入党史文化的宣传教育软件甚至是党史题材的游戏软件,这种文化终端就能够为党史文化产业行业所用;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实现融合转化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以数字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促进党史文化的产业化。在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制作上,积极运用先进高新技术,制作一大批高质量的文化精品,创立产业的品牌优势。以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党史文化创造、生产和传播的新模式,通过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促进党史文化的产业化;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实现融合,可以利用科技成果修复和整理老唱片、胶片电影等党史文化资源,再现党史文化的经典音像,提高党史文化传播能力,繁荣党史文化产业。200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启动了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截至2011年底,已经完成了5000部影片的数字化转换工作。其中包括《开国大典》、《平原游击队》等党史事件电影。目前,已出现一大批从事老电影修复的企业,他们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取得了不匪的经济效益。可见,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的融合,又催生了文化产业科技企业的出现,有利于产业形态的具体化和整体转型升级。

四是行业实体的运营管理机制。著名文化研究学者花建研究员认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9]市场拓展能力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包括实体经营模式、运营管理水平、营销策划能力和内部管理效率等方面。做好党史文化产业的运营管理,可以对照市场拓展的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由于党史文化的特殊性,党史文化企业大多是从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市场化意识和商业模式创新不够。一些自发的中小民营文化公司,尽管部分地承担着党史文化产业实体的角色,但存在着体量小、竞争无序、品牌意识缺乏、内容同质化泛

滥等劣势。支持党史文化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富有活力、实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是实现党史文化产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方向;在产业项目的运营管理方面,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尊重市场经济主体的投资和经营意愿,鼓励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吸引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合作,构建党史文化市场的良性运行体系。根据不同文化项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可以与国内知名文化企业合作,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将项目委托给有经验的专业团队,由社会主体进行运营管理,以达到品牌拉动项目、项目促生品牌的双促效应。可以借鉴国有民营化、管理企业化、用工社会化的模式,探索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机制;在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销策划方面,要积极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策略,以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为核心,组织专门团队做好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调研策划工作,提高文化产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打造出一批群众愿意购买、乐于分享、舒心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有效市场策划营销获得有效回报;在行业主体内部,正确处理好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强化管理的关系,健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对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党史文化产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强调的是,作为文化企业,毕竟从根本上属于经济实体。为了迎合好奇心里,为了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有的企业放松对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品质和质量的管理,甚至出现借党史文化产品发泄不满情绪,利用党史文化产品攻击党、低毁领袖形象的情况。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文化政策法规,加强对文化产业主体的市场行为监管和产品的内容监管。可由党史部门、文化部门、工商部门联合成立审查检查领导小组,对党史题材的文化作品和服务进行严格把关,未经许可的产品和服务不得上市销售。对市场出现的非法文化产品进行严格查处,直至追究有关刑事责任。可以把党史文化产业纳入文化统一管理范围,使党史文化产业自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以上四种机制是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方法论”问题,更具有前提性、根本性和基础性,是党史文化产业应该优先探索完善的机制。当然,推动促进党史文化产业发展,还要在微观角度和更加具体的操作层面精心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新举措,推动党史文化产业发展走出精细化、具体化的路子,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实现党史文化产业的新提升、新跨跃。

四、应该正确认识和严慎处理的五个关系

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及党史文化作用的发挥具有重大意义。党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党史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得好,其功能和价值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反之,如果在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方面误入歧途,就势必带来负面效应。为了少走弯路、避免失误,在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和严慎处理以下五个关系。

党史文化产业与党史文化事业的关系。党史文化产业与党史文化事业都是党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都是党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与发展党史文化事业是相辅相成、相利相促的。“党史文化事业是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基础,党史文化产业是党史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必然要求。”[10]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要结合本地区党史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和特色优势,选择群众基础广、史料资源多、市场潜力大的项目,作为党史文化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内容。做大做强党史文化事业,要从党史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实践中学习好的做法,吸收借鉴经验教训,探索符合文化建设规律,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注入新活力。党史文化事业和党史文化产业各自发挥的独特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两者不能偏废。即不能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忽视党史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也不能单单发展文化事业,置其市场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于不顾,忽视党史文化产业的活跃和发展。比如,遵义会议纪念馆坚持党史文化事业、党史文化产业并举,纪念馆免费接待观众,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功能。同时,把红军街规划为红色展区,进行党史文化纪念品的销售,融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文化、旅游购物为一体,实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赢。

客观真实与创造发挥的关系。党史文化产业是以党史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党史文化资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构成党史文化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经过、结果都有历史的记录,有证可找,有案可查。党史文化又不同于党史,它是党史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包含着对党史文化资源的创造发挥。党史文化产业进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作,一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把握好历史和艺术的分寸,实现客观真实与创造发挥的辩证统一。尽管允许创作人根据文化艺术的创作规律,对党的历史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提炼和升华,但对党史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客观、真实、公正的反映历史,决不允许胡编乱造,任意篡改,恶语中伤,这也应该作为党史文化产业的一条根本原则来遵守。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不等于照抄照搬历史,党史文化产品创作的魅力主要体现在文化艺术属性上。党史文化产品或服务能不能占领文化市场、赢得大众,也取决于党史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艺术感染力是否符合广大受众的艺术情趣和欣赏品味。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文化产业所有形式和业态都要普遍遵守的原则,党史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决不能例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党史文化产业承载着传承传播党史文化的功能,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产业业态形式的独特性,这决定了党史文化产业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的前提下,必须较其他文化产业业态更加深入地挖掘出自身的社会效益。从事党史文化产业经营的企业和实体,亦应该充分认识并自觉实践这个要求。

党史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其他形式或业态的关系。一般来说,社会比较认可的文化产业的行业类别包括三方面: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党史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但党史文化产业不能简单划入文化产业的某一行业类别。党史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从时间阶段和历史内容的维度和标准与其他文化产业形式和业态相区分,党史文化产业的行业形式在以上文化产业的三个行业类别中都有所体现。党史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其他形式或业态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党史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其他形式或业态之间在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销售方面存在一定竞争。另一方面,党史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其他形式或业态之间在产业链条、组合优势方面又相互促进。同时,党史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业态,扩充了文化产业的形式和力量,对文化产业整体是一个新的跃迁和提升,也有利于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形式和业态的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党史文化资源可以与自然资源进行整合,有利党史文化产业与自然旅游业的合力共荣。党史文化资源可以与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党史文化产业与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得益彰。

党史文化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党史文化产业链条的形成是价值规律在党史文化产业不同环节的贯彻和体现。文化产业链条一般表现为上游的原创研发、中游的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销售发行等环节。党史文化产业链内部由文化产业需求的创意设计、文化产业的产品制作传播、文化产业产品的营销等互相承接的环节组成。创意设计是基础,制作传播是媒介,销售发行是目的。产品只有创意设计出来,才能付诸制作,创意新颖并制作精美,才能才市场上受到广泛欢迎。市场销售成果好,反过来才能够促进产品创意设计的提升和产品制作的精细化。党史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还会产生新的外部环节。外部环节与产业衍生产品和配套服务息息相关,与创意、制作、营销等内部环节之间还会产生新的关系。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需要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处理好这些环节之间关系的调适和摆布,才能够提高党史文化产业的运营效率,推动党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广文,任丽梅:《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文化产业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73页。

[2]范周: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人民论坛》,2011-11-中期,10页。

[3]严隽琪: 《文化建设须处理好几个关系》,《人民日报》,2012-6-27(第20版)。

[4]叶朗:《重视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光明日报》,2009-1-14(第6版)。

[5]周毅,罗英:《以金融创新支持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人民日报》,2012-6-18(第7版)。

[6]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四题——关于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基点思考》,《求是》,2012年,第8期,54页。

[7]刘云山:《更好地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5-19(第4版)。

[8]蔡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开拓前进》,《求是》,2012年第12期,第10页。

[9]花建、巫志南等:《文化产业竞争力》,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7)

历史街区作为历史资源相对丰富的空间载体,在物质层面上往往具有代表本地区独特的历史风貌、保存较好的文物建筑、建筑群和较完整环境景观;在文化层面上,历史街区保留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模式、民风习俗、价值观念等文化精髓,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艺术、文化价值。但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历史街区受历史、社会、经济和技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往往呈现出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差、经济萧条、文化资源逐渐没落的现象,无法适应当前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普遍面临着急需更新的问题。

早期不少历史街区采用了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如常熟古城拆除其大部分的历史建筑,填埋了多数古河道,新建了大量现代化住宅和商业建筑,破坏了其“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古城结构,如今发展古城旅游,难觅其空间载体。近期随着人们对保护历史街区的呼吁和对历史街区价值的挖掘,众多历史街区逐渐采用了以旅游为动力的更新模式,即由政府主导,对原有居民进行整体搬迁,对历史街区的建筑修旧如旧,通过功能置换、改居住功能为商用功能,发展旅游业。不少历史街区通过发展旅游取得了更新效益,例如苏州山塘历史街区通过三期改造工程的实施,搬迁了街区所有居民,采用保护、保留、改善、改造等建筑更新方式恢复苏州传统建筑风貌,以民居民用改为商用的功能置换发展传统文化旅游,致力于对历史文化的复兴。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街区效仿这种以传统文化旅游为动力的更新模式,尤其是历史资源存在区域同质性的历史街区,未经分析其资源特色和优势便盲目地对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和功能置换,结果很多商铺成为空置商铺,传统文化旅游不愠不火,更新的只是对历史建筑的修复,而不见其更大的联动效应。

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是对历史街区文化价值的彻底摧毁,修而未用的更新模式是缺少对历史街区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和传承创新,两种更新模式都是一种基于先物质形态的更新后文化形态更新、以“硬要素”更新期推动“软要素”更新的“硬更新”模式,缺少先期的文化定位和发展策略,从而未达到真正的更新效益。历史街区的更新模式急需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软更新”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营运而生。

1、历史街区“软更新”模式

相对于“硬更新”模式,历史街区“软更新”模式是指在历史街区这个特定空间载体内,挖掘其历史文化“软要素”,先期置入历史文化“软要素”的发展策略,在此策略引导下营造实施此策略的空间载体 “硬要素”,以文化“软要素”的发展驱动物质“硬要素”的更新,是一种目标明确的更新模式。

历史文化“软要素”包括其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及居民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软要素”的发展策略主要是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对于历史文化的复兴,如苏州山塘历史街区定位于发展传统文化旅游,对建筑的修旧如旧,恢复了其传统的建筑风貌,改善了其落后的基础设施,有效保护了其历史建筑;第二种是对于历史文化的创意,如上海田子坊定位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文化精英与居民的合作,以建筑装饰和创意空间的二次创造为主,保留了其建筑风格,动态更新了其环境风貌;第三种是对于现代文化的植入,如上新天地定位于都市休闲旅游社区,植入现代休闲文化,通过对建筑的改造、新建和功能置换,刷新了其石库门建筑风貌,重新建设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大大提高了其更新效益。

2、苏州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更新背景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部,区内以桃花坞大街为核心,西至护城河,东至人民路,北到平四路,南到东西中市,总用地约1.39平方公里,包含石幢、桃花坞、阊门、西街、香花桥、北寺塔等5个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居住性历史街区。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历史资源非常丰富,区内共有1个历史街区、8个历史地段、1处省级文保单位、11处市级文保单位、18处控保建筑,整体风貌是苏州古城典型的水街风貌,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尚未更新的建筑风貌和市井生活凸显出最原真的苏州历史文化。

蕴含在历史建筑中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如泰伯庙所承载的泰伯吴文化,桃花坞大街沿街民居和店铺所承载苏州民居民俗文化,以唐寅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故居所承载的苏州名人文化以及点状分布在各个街巷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共有六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州评弹、苏剧),这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品质高、特色明显,尤其是木刻年画,目前区内以朴园为空间载体成立了融生产、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小型木刻年画博物馆,有效传承了苏州传统的手工艺文化。

近两年,苏州市政府逐步对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和建筑风貌整治,如对西大营街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建筑立面整治,新建了桃花坞创意园,正在建设苏州名人馆、文化馆和美术馆,致力于对苏州本土文化的复兴,但是其他大部分地块仍处于未更新状态,具有其他未更新历史街区的通病,基础设施落后、建筑密度高、建筑风貌差、居民生活条件差等,历史建筑风貌的保护现状急需改善,居民落后的生活质量急需提高;新建的创意园产业发展缓慢滞后,创意氛围较弱,尚未有效发挥文化产业的联动效应,传统文化产业的复兴之路有待选择,区内的产业形态有待调整。

3、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软更新”模式探析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已经步入更新的轨道,采用何种更新模式是值得深思的,基于其历史资源与周边区域的同质性,如果仅仅采用基于历史文化复兴的更新模式难免陷入文化旅游的“麦当劳化”,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可充分利用其未更新的原真文化和丰富性和独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采用基于历史文化复兴与创意和现代文化植入的复合式“软更新”模式。

3.1历史文化“软要素”的挖掘

经过初步调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软要素主要表现在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和居民生活形态上,建筑文化包括小桥、流水、人家的环境风貌和粉墙黛瓦的建筑风格、优雅静谧的私家园林、狭窄幽长的里弄街巷等;民俗文化包括泰伯祭祖活动、奥灶面等风味小吃等;艺术文化包括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州评弹、苏剧、手工雕刻、以唐寅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书法、诗词等;居民生活形态包括喝茶、听评弹、看苏剧等。

3.2“软要素”的重新认知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作为苏州尚未更新的地区,不同的主体对其“软要素”的认知是不同的,对于当地政府来说,遗留的建筑文化影响了市容形象,与现代城市发展相脱节,有义务和职责改善其落后的现状;对于当地居民来说,落后的生活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现代化需求;但对于旅游者来说,在苏州众多历史街区“小桥、流水、人家”丢失“人家”的时候,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却以其充满沧桑感的建筑文化和最真实的市井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最原真的苏州文化,所以必须对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历史资源要审慎对待、重新认知,对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保护和演绎,充分利用其“软要素”的历史文化发展原真文化旅游,以区别于周边其他历史街区的居民整体搬迁式更新模式,重拾“小桥、流水、人家”的“人家”魅力。

同时,因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处于众多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区的围合中,仅仅依靠原真文化旅游难以提高其吸引力和承载力,所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要本着跨越式发展的创新理念,采用历史文化复兴、创新和嫁接并用的复合式 “软更新”模式,即以历史文化的复兴发展原真文化旅游,以艺术文化的创新发展创意文化旅游,以现代文化的植入发展现代休闲旅游。

3.3复合式的“软更新”模式

根据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旅游资源分布特点,考虑到降低更新成本和检验更新效益,采用分期更新的方式,即先期更新以桃花坞大街为核心的中心地块,以中心地块的文化旅游发展为动力带动其他地块的后期更新,以达到集中利用优势资源带动整个片区更新的效果;在中心地块的文化旅游开发上,根据时展脉络、资源特色和分布特点,采用复合式的“软更新”模式,划分为三大主题区,即原真文化主题区、创意文化主题区、现代文化主题区,三大主题区分别体现出“溯古――显今――创未”的时代脉络,原真文化主题区以“溯古”为目标,让游客体验苏州鼻祖泰伯所代表的吴文化及历经时代沉淀与着痕的民居民俗文化,在原真文化氛围感受历史,追溯往昔;创意文化主题区以“显今”为目标,展示苏州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结合现代旅游需求,让游客体验苏州文化产业的现代活力;现代文化主题区以“创未”为目标,营造融合异域风情的国际化景观空间,举办各类现代时尚文化活动,形成苏州甚至江南文化艺术中心,致力于创造苏州未来的文化遗产。三大文化主题区让游客体验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本土文化从原真形态传承到创新再到跨越的发展历程。

基于不同的文化主题定位,三大主题区采用差异化的“软更新”模式,同时根据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自身特点,对三大主流“软更新”模式进行相关调整,以更好地推动其更新历程,具体如下:

表1:三大主题区的“软更新”模式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8)

应试教育的悲剧是培养了高分低能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永远培养不出文化巨人。运用历史知识正确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并作出正确的决策是一个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所以新的高中历史课标多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历史和学生的生命、现实的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性。高中历史课程尤其突出了学生应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因为这些热点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利用“热点”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同时又能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高考也进一步通过考试导向,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自觉增强历史意识,吸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历史的洞察力和使命感,密切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中历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割裂,导致了他们在高考中遇到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个教学的软肋,绝不能掩耳盗铃。一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能通过古与今,过去与现在相联系,要能从当今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中,捕捉与历史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现象、情境或者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养分,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的世界,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历史“活”起来。

二、开发利用好现实热点资源进行历史教学的方法途径

教学是师生共同对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再把握、再生成、再创新的全新过程。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包括历史资源的利用要从本地区、本班级学生具体学情出发。现实热点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尊重课标教材,又要结合当代实际灵活使用;既不迷信课标书本,也不盲目追赶时髦新闻。教师对历史热点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在于结合当代学生实际对历史重点知识的再分析、再处理。

1.课前首先要加强社会热点问题的搜集和整理

历史教师结合学生身边生活资源,尤其是热点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用历史分析、理解和感悟现实,学生非常喜欢。教师课前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让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生活经验调查积累生活材料,为实现历史教学目标起到铺垫作用;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搜集: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如报刊、影视广播、互联网等,其中的重点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的《午间半小时》和《晚间新闻》等。二是借鉴政治学科热点素材来关注现实热点与历史相关的问题。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潜心挖掘,有机整合,借助其他学科知识,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轻松掌握本学科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于这些热点素材,我们还要学会整理。第一,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将平时所搜集到的热点素材做好笔记,积少成多,完善对热点材料的储备。第二,对搜集到的热点素材进行分类。通常可分成以下几类:时效热点,包括国际和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周年纪念等;长效热点,包括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话题,如“三农”问题、世界和平问题、和谐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化问题、近代化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创新问题等;史学研究热点,包括考古的重大发现、最新史学观点等。

2.课中升华现实热点资源蕴含的鉴古知今的教学价值,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点,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现实生活资源再现于历史课堂,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感受到真正的生活气息;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分析现实热点资源。我们常见的古币、票证、衣食住行变迁、各地的历史人物、地名沿革……都可以成为我们发掘的对象,让很多人印象中干巴巴的历史在我们身边活起来,充满生活气息。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尤其是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其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我们对每一个热点素材要有所思,有所悟,洞察热点所揭示的本质的东西。比如从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大地震中,我们要从中领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福岛核危机中认识科技作用的两面性、政府工作的效能等。再比如2011年3月19日以法国为先锋的北约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我们要思考人类的和平问题、和谐世界的构建问题、民族文化和的包容问题等。只有把握这些热点的本质的东西,才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去思考和分析,汲取历史智慧,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学生对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来引导学生主动亲近历史、探索历史、理解历史,从历史中学会如何理解现实、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3.课后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挖掘乡土资源,使历史知识生活化

教师要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要根据学生活动的兴趣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及时地开展乡土史教育和历史实践活动。乡土史所涉及的内容是与学生生长和生活着的地区紧密相关的。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莫过于自己的家乡,他们对有关家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等,都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感情。教师若把乡土史和学生历史实践活动资源结合起来开发和利用,在实践活动中教,在实践活动中学。学生通过课堂外的参观家乡文化遗址、调查地方名人、收集古老传说等。这些作业改变了以往读、写、背等形式,极受学生欢迎。如果教师能够把书本的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利用地域特色资源,它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实现了新课改让“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

“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学最大的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鲜活的生命出发,从火热的社会问题出发,而不是研究经院哲学或书本。教材上历史知识是相对凝固不变的,生活是日新月异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不断拓展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与个人的命运,社会的未来联系起来,使学生从历史的探究中去感悟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9)

1.1 国家战略部署新机遇。国务院《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定位为五大发展战略之一,河南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探索、继承历史、开创未来、延续文明、创新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初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文化资源大省向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2013 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这是目前中国唯一以临空经济为主题、进入国家层面的功能区规划,河南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必将对亿万中原人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区域发展关联国家战略,集聚了发展动力,是河南承担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历史责任,更是中原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契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使河南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和腹地中枢,河南再次激活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源头活水,丝绸之路更是文化之路,给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1.2 文化发展态势良好。河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上升。2013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45%左右,预计2014年,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2.7%左右。文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河南省现有文化产业集群 21个,文化企业 8000 多家,6 个省政府确认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稳步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

1.3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坚实。河南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新动力不断呈现,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延续了稳中有进的主要态势。2013年河南省生产总值达32155.86亿元,同比增长9.0%。201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76.61亿元,同比增长13.8%。2013年全省进出口总值599.51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98.03元,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8475.34元,同比增长12.6%。河南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新机遇。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切实有效。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南人民的“身份证”和“护照”。河南非物质文化资源价值高、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影响较大。截至目前,河南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9个。2013年7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民政厅、文化厅批准成立了河南省荆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金会。河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2013年9月26日经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提升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提供了保障。

2 河南档案文化资源的优势

2.1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档案文化资源体系。一是档案接收能力提升。河南档案馆藏总量不断增加,形成了门类众多、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以文书档案为主导、集各种专业档案于一体的档案资源体系。二是档案资料征集力度强化。主动寻找档案征集线索,印发专题档案征集,大大丰富了馆藏。三是馆藏档案结构优化。河南初步形成了多种类型、内容丰富的馆藏体系,先后建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河南、重大活动、照片档案等。四是档案寄存工作起色。河南省档案馆先后开展了银行、保险公司等档案寄存工作。这不仅丰富了档案馆馆藏,而且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整合了档案文化资源。一是有计划地汇编党委、政府的重要文件。在大力挖掘河南省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优质档案资源,编纂出版了《走进河南档案丛书》。二是与新闻媒体联合开发馆藏档案资源。河南省档案馆与《大河报》联合推出“解密档案”专栏,利用馆藏档案先后组织撰写多期专题报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重大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三是利用馆藏优质档案资源举办各种展览。先后举办了河南省档案工作成就展、档案珍品陈列展、焦裕禄精神展、郑州城市记忆展等。

2.3 建立了科学的档案检索体系。一方面,有效整合了馆藏档案检索工具,编制了反映河南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专题目录。馆藏开放档案案卷目录全部实现计算机检索,一些重要全宗档案实现文件级目录检索。另一方面,除来馆查阅档案外,不断改革创新利用方式,利用方式由单一变多样。印制利用咨询卡向社会发放,开展了网上查询、电子邮件查询以及来电、来函查询等,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和已公开现行文件,使被动档案的利用转变为主动,查阅档案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4 “文明河南”建设为档案文化发展注入活力。自“文明河南”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以来,河南各类文化建设、文化惠民项目已经纷纷启动,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斐然,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当前文化发展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记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将进一步丰富河南档案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挖掘档案文化资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服务,不断挖掘、丰富,在丰富中发展,在发展中丰富,形成良性循环,盘活了河南档案文化资源。

3 以档案文化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3.1 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档案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只有充分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才能繁荣发展档案文化。第一,调查新资源。深入调查,摸清家底,对华夏历史文明不断深入发掘,为更好地展现河南档案文化提供完整翔实的资料,为全面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水平,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制定新规划。结合以往对华夏历史文明档案资源挖掘的部分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相关的档案史料挖掘进度。同时随着档案馆藏量的不断增加,档案资源内容不断丰富,有必要制定出新的档案资源研发规划,重点梳理河南档案文化资源,以突出华夏历史文明亮点。第三,找准新定位。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发展建设时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充分利用河南的区位、文化、生态、经济发展等综合优势,乘势而上,做强、做好、做大河南档案文化这篇大文章,以有效传承华夏历史文明。

3.2 创新档案文化建设。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当今文化发展,创意制胜,内容为王”。第一,创新思维。档案文化思维创新是档案文化传承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也是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落到实处的关键。只有思维的创新才会形成自觉的行动创新。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省情的变化特点,根据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思维、找出路径、选准目标使河南档案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充分有效利用档案文化资源,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摒弃档案文化发展的片面观点,使档案文化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为寻常百姓所喜闻乐见。第二,创新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创新档案管理体制是档案文化发展的活力。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档案管理理论和经验,解放和发展档案文化生产力,建立健全档案文化管理体制,特别是要创新历史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制,不断推进档案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体制创新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非遗档案管理涉及多个主体、多个流程,各个主体的工作开展既需要协调机制的作用,同时还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规范。第三,创新内容。创新档案文化内容是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本,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要求,更是河南文化发展之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使档案文化融入大众、融入社会,使档案文化多元发展,实现档案文化知识化、影视化、网络化,从而增强中原文化竞争力和凝聚力,彰显华夏历史文明的时代价值。如创新文化旅游档案,遵循“环境容量有限原则”,推动文化产业创新。第四,创新方式。在新媒体背景下,传播方式的创新决定着档案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创新档案文化传承方式,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使档案文化传播方式愈加显得丰富多彩,从而增强其传承内容的感染力。

新能源的发展史篇(10)

《山西改革发展30年・概述卷》,全面记述了山西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历程,揭示了山西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了山西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全卷分为四篇,改革开放篇主要记述了山西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经济建设篇主要记述了山西发展战略的形成、实施和演进的过程,山西农村经济、工业经济、商业贸易、个体私营与民营经济、财政金融、交通运输、信息产业、旅游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改革发展的历程和成就。社会发展篇主要记述了山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和政治生活方面改革发展的历程和成就。大事日志篇从纵向扼要地记述了山西发展的历程和成就。全卷共110万字。

《山西改革发展30年・综合卷》,共分专述、口述历史、重点工程、重要企业、附录五部分。“专述”,分别由省直48个部、委、厅、局、办、行业撰稿,对各自领域30年来的制度变革和发展历程、成就经验作了叙述。“口述历史”,有曾任正省级领导职务的李立功、卢功勋、孙文盛、郭裕怀、郑社奎、刘泽民六位老同志对山西改革开放以来亲历亲见的历史进行的回顾与总结思考。“重点工程”,对改革开放以来兴建的省级以上重点工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集中反映了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重要企业”,对全省工业各个重要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扩建新建的大型企业进行了介绍。“附录”,内容包括中共山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人名录,改革开放30年山西行政区划沿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表以及荣获国家奖励名录。全卷共120万字。

《山西改革发展30年・图文卷》,共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和党的建设八个部分,选编了2600余幅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反映改革开放30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山西改革发展30年》丛书的全省11个市的市卷,大体上分为概述、专述、口述历史、领导文存(或改革文存)、重大事件、重点工程、重要企业、县(市、区)综述、小康村镇、时代先锋、附录等部分。11卷共计921万字。

这套丛书,除图文卷外共计1100余万字,可以说是一部反映山西改革开放历史的“鸿篇巨制”。这套丛书,既有全省改革发展的概述,又有部门、领域改革发展的专述,还有各市县区改革发展的概述和综述,并以文献资料、口述历史、大事记述、统计资料和典型介绍等具体充实,互补印证,可以说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山西改革开放历史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具体生动记录三晋发展腾飞轨迹的无韵史诗。

这套丛书,构架宏大,容量深厚,以丰富详实的史料,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山西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和鼓舞人心的辉煌成就,概括总结了山西改革开放艰辛探索的宝贵经验,这对于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夺取山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成就,创造山西人民美好新生活,有着重要的启迪、教育和激励意义。

记录历史就是用事实来说话。改革开放30年间,1978年至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88亿元增加到5733.4亿元,年均增长10.1%;财政总收入由19.6亿元增加到1200.5亿元,增长60.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01.4元增加到115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1.6元增加到3665.7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山西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兴晋富民大业展现出美好前景。30年巨变发展树起了历史里程碑,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载入了史册。

回顾历史加深了对省情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套丛书的《概述卷》,重点记述了山西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战略。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实施“三基四重”战略,确立和实施“三个基本”目标,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在探索山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思想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提出了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路子、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子、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路子,实现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这一发展思路是科学发展观在山西的具体运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委把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重要载体和战略重点,反映了山西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通览山西改革发展30年历史,我们更加感到,山西走科学发展之路的途径越来越宽广,思路越来越清晰,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明天更加美好。

这套丛书紧紧把握和体现了山西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这条主线。在经济发展方面,重点记述了依托资源优势,把山西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改造提升煤炭、焦炭、冶金、电力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煤化工、新型材料、旅游文化、高新技术、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针对山西省情特点,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使节约、集约、绿色成为全省发展的主旋律;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城镇化;加大水利、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社会发展方面,丛书也作了较充分的反映,体现了把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山西发展进步的历史脚步、时代强音。

上一篇: 乡村振兴社会效益 下一篇: 职业卫生的重要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