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的本质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05 11:33:16

人文教育的本质

人文教育的本质篇(1)

1本科护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1.1本科护生对人文素质概念的知晓程度及对专业重要性的认可程度较高。大部分学生对人文素质概念有一定了解,并认为人文素质对自身专业很重要。但是经过调查发现,也有一部分学生不清楚人文素质的概念和人文素质对专业的重要性,这是因为部分在校生没有从主观意识上真正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加上受繁重的专业课压力的影响,不能合理地安排利用时间,从而忽略了自身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1.2本科护生的道德素质整体水平较高,学生在日常文明礼仪和校园生活学习方面整体情况良好,这说明经过高考选拔上来的国家统招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的基本素质还是很高的,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养成好习惯,好品格,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注重文明礼貌,合理有序地安排校园学习生活。但调查发现,学风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56.5%的学生在考试中作弊或有作弊的想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风建设和管理的迫切性。学校应该通过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教育,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1.3本科护生的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一般,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文化知识本科护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研究王晓晖赵佳*徐蕾唐启群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000一般,学生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的欠缺,在日常的人文素质课程中可以开设大学语文、文学赏析等课程,可以开展读书文明月活动,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文化知识底蕴。但调查发现,18%的学生没有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学校应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合理规划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

1.4本科护生的法律素质整体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状况良好,但也有30%左右的学生不熟悉与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范,当受到侵害时,不能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对于以后学生实习或工作面临医患纠纷时发生矛盾造成一定隐患,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可以开设医学法律等课程,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周活动,加强学生普法知识学习和维权意识的培养。

1.5本科护生的审美素质整体水平一般,大部分学生对美学知识有一般地了解,在生活中注重日常礼仪,这说明学校开设的美学、礼仪等课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调查发现,仅有20%左右的学生经常有审美行为和活动,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审美行为和活动范围十分有限,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强校园网络和文体设施场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方便学生能经常得到美的享受。

1.6本科护生的心理素质整体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好,处事方式比较理智,但对于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应当加强疏导,通过开设心理知识课程、心理健康咨询、爱语心音谈话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塑造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2本科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1本科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和方式的看法一般。调查发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5.1%)和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35.1%)是最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第二课堂(57.5%)和实践活动(51.9%)是最适合开展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学校应当提高选修课质量,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广泛开设学生喜爱的人文课程。此外,还应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要充分利用寒暑假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2.2本科护生对学校已开设的人文课程的看法一般。学校应当完善教学体系,优化人文课程设置。完善教学体系和优化课程设置主要是指增设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把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大基础课比例,减少专业课比例,加大人文选修课力度,广泛开设人文社科类和文学艺术类等方面的课程,彻底改变医学院校普遍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的教育倾向。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有待优化,应多开设一些针对性强、具有层次感和逻辑性的课程。

2.3本科护生对学校教师人文素质的看法一般,包括学校为学生配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的人数、教学水平、教师的人文精神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文教师的授课质量并未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调查发现,既教业务知识、又教如何做人(63.5%),富有教学经验、业务能力强、有成就(41.7%)是学生认为教师最应具备的素质。教师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亦是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从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文精神来看:既教业务知识,又教如何做人并且富有教学经验、业务能力强,有成就是学生最认可的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

2.4本科护生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实际效果认同情况一般,包括学校的人文氛围、重视程度、学校为学生创造的条件、提供的机会以及本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整体水平等方面。学校应该整合学校资源,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学校要加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经费投入,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施,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建立健全与学生全面发展相适应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管理制度、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晓晖 赵佳 徐蕾 单位:唐启群华北理工大学

人文教育的本质篇(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近年来,全国各高等院校纷纷开办艺术专业,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社会上各类艺术辅导班层出不穷,一些初高中也办起了“特色班”、“高考辅导班”等等,这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艺术教育繁荣发展的态势。然而,在目前艺术教育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性”和“重技艺,轻人文”的现象。社会上的各类“辅导班”和一些高中办的“特色班”自不待言,大都以升学为目的,教学过程也都是围绕着应试技能的训练。而许多高校开办艺术专业也多是处于“经济效益”的目的,教学模式也多是偏重于应用性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艺术教育特有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意义,也不能无视社会的需求,不能不考虑“效益”问题,但绝不能忽视或削弱艺术教育所应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更不能忽视教育“以人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的长远利益。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上述这些现象不仅有失艺术教育的人文本质,而且无形之中将学生的审美认知与审美情感引向功利主义的需要,致使学生的艺术兴趣、价值观念受到扭曲。因此,要使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在艺术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和强化艺术教育的人文特性。

“人文”一词在汉语中泛指“人事”,与“天文”对应,是指人世间文明之道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在英语中“人文”(humanity)一词包含有四层含义:(1)表示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和慷慨的行为或性情;(2)表示人性之意;(3)表示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4)指人类之意。(注:参见洪成文著《现代教育知识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概括起来说“人文”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即指人本身和一切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现象。人文学科则是基于此义,不断建构起来的关乎人性和人类发展的学科体系,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

艺术教育的学科性质应属于人文学科,这是由艺术的人文本质所决定的。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审美把握和正确认识生活的形象反映,是人类审美追求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艺术创造活动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形象化的语言方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不仅要考虑个人生活中和心灵中的事件及意义,而且还要考虑带有民族性的、人类性的普遍的事件和意义。因此,在艺术家创造的作品中总是包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内容和他对生活评价的态度,同时也蕴涵着不同民族的人文思想、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艺术正是凭着艺术家进步的审美理想、人格特征和文化精神的作用和力量,凭着他内在的热情、丰富的生活积累以及卓越的艺术技能,通过有限的现实材料,表现出无限的社会内容来,并且使其产生更强烈、更普遍与更深刻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艺术才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艺术也就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内涵和人文教育的功能和意义。

作为人文学科,艺术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人自身的完善和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人自身的完善,就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对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有学者认为:“当代教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倾向最重要的表现是把人格完善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 (注:参见钱源伟著《社会素质教育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这就表明了人格培养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心里学角度看,人格是人的主体结构的核心,是人性或人的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格还包括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生存态度及行为方式,它是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成的内在稳定的特质,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因此,艺术教育的功能指向首先应当是对人格的完善,即促使人格的发展趋于完整、全面与和谐。

宗白华先生曾说:“艺术家之创造,乃表示全人格的意义及其最高的生命,决非附带的无关重要的表现。” (注:参见宗白华著《宗白华全集》(1),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97页。)也就是说,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与人格有着密切联系,他的创造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表现,而是艺术家健全人格和精神世界的外化,是一种创造性的生命活动。这里所说的“全人格”,就是全面、完整、和谐的健全人格,它的养成是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高度平衡发展的结果。而艺术教育在协调人格结构内部知、情、意三者的关系,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认知能力,是对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即一个人的智慧。完满的智慧人格, 应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互补,是人的感性和理性这两大精神因素的协调、平衡和充分发展。艺术教育中的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体现在对事物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知道,艺术活动是最富于幻象性的思维活动,它偏重于感性思维,它在培养人的知觉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发展的最有利因素在于促进人的感知能力发展,它是获得知识、发展情感、提高创造能力的基础。审美感知能力包括知觉、想象、领悟等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长期的审美实践训练。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鉴赏和创作实践活动,来调动人的知觉、激发人的想象、培养领悟力,从而提高审美感知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另外,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感性审美实践经验,而且还需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修养作支撑,因为认知能力与学识修养有着紧密联系,两者不可分割,认知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学识修养的高低,而认知能力的提高又能帮助判断事物、获取新知。

情感,是人身上普遍存在的心里现象,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情感与人的生命活动相联系,它既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特定状态的反映,又是生命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个人的情感往往受功利观的困饶,而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通过审美活动促使情感从日常功利状态,从经验的现实水平升华到超验的规律水平。艺术活动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也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艺术离不开情感的作用,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总是把自己内心体验的情感进行提炼、加工、整理,升华为一种审美情感,并通过适当的形式移入到作品中。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会受到其中的情感熏陶,同时还会激发欣赏者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在情感互动中达到审美共鸣。作为艺术中的情感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移情”过程,它始终与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想象力的作用,艺术中的情感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正是在情感与想象的互动结构中,在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交叉作用下,使得艺术中的情感超脱于普通情感成为一种超功力性的审美情感。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家表现的情感,不是一般日常生活情感,但也“决不是他个人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 (注:参见苏珊·朗格著《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也就是说,它包括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虽然在形式上是个体的、自然的、感性的,但从实质上考察,它渗透着人类的理性因素,具有超越性,是恒久、普遍而必然的东西。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也已将人类的普遍情感进行了综合、选择,是带有价值定向的审美情感。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中“情感”的培养,是以审美活动为中介,通过对人类情感的再体验,使人的情感不断趋于丰富和完善,从而达到对个体心灵结构和人格形态的有目的塑造。通过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的人创造、表达自己的情志,促成人与人的沟通、理解和理性与情感的贯通。而且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有效的滋润,使人的思想情感得以充实和丰富,并更具鲜活性。” (注:参见梁玖著《新编艺术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意志,是人格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心理支撑力量。意志一般表现为持久力和忍耐力两方面。持久力就是为实现明确的预定目标所需要的长时间坚持力量,忍耐力是指承受打击、挫折,忍辱负重的能力。也就是能根据一定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来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较强的自制力和适应能力。健全人格要求有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一个人冲破层层阻力,寻求不断发展,成就一番事业的保证之一。通过艺术教育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忍受挫折的能力和坚忍不拔地追求艺术真谛的信念。艺术史上凡是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具备坚强的意志,他们都怀着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为人类创造了不朽的杰作,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对艺术家的奋斗经历的了解,可以使学生领悟到他们在伟大的艺术创造中所包含的坚强意志和独创精神,从而受到鼓舞。艺术创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艰辛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创造性的获得,需要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训练,需要大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艺术追求独创性,就意味不与他人相同走自己的路,一般富有独创性的作品往往暂时不被人们所接受,因此,艺术家在追求艺术真谛,探索创新之路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较强的忍耐力和坚定的信念,要能耐得住寂寞,不能见风驶舵、随波逐流。当然,坚持自己的艺术主见维护艺术的独创性,必须要以正确的认知判断为前提,以对人类情感的把握为基础。

艺术教育对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是同更广泛的人类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就人的本质来看,人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人的文化创造为前提的。按照著名文化哲学家卡西尔的观点,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人才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可以说,“人、人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深刻而具体的文化性存在。……人的文化创造性越丰富,文化主体意识越强烈,其生命活动就越有意义和价值” (注:参见李西建著《审美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26页。)艺术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体现,它不仅是艺术家个人的精神创造,也是人类进步与价值取向的表现。它不仅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传统、心理建构和思维机制,也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的历史发展水平。因此,艺术教育也就成为一种文化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使他们用宏观的历史尺度对待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发展,使他们把自身的发展同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进一步发掘人类文化创造与人类生命活动中的美学意义。由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文化形态,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艺术精品,它们都记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因此,通过艺术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不同的艺术语言及其特征,从艺术上区别文化的差异,使他们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认识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增强他们对人类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领悟和理解。发展尊重他人与关怀社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感。使他们更多地介入文化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其人文教育功能是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在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影响下,艺术教育的人文特性日益彰显出来,艺术教育越来越成为培养人文素质、传承审美文化、发展人类文明、创造和优化人类文化生存环境的教育。那么,如何在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的职能,切实做到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首先,教师要转变艺术教育观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人文本质。教师是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他们的艺术思想和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引导着学生对艺术学习的目标定位和审美价值取向。如果教师只将艺术教育视为一种专业技能教育,或是把艺术看成是谋生的手段的话,那么,这将会导致学生对待艺术学习的“功利主义”倾向。当然,艺术教师要成为真正的人文艺术教育的“传道者”,还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专业能力。否则,艺术教育也只能是一种“玄想”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本质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Undergraduate Appli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GUO Xia, SONG Dali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Law,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an, Shandong 271021)

Abstract Applied talents should reflect the harmony unity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The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applied talents not only include the inculcation of professional theor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but also 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ies. To this end, the path can choose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courses, the creation of a "people-oriented" teaching model to create a campus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teacher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application personnel; personnel training;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围绕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在实践中也逐渐展开。如对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先进经验的归纳和介绍;对应用型人才的涵义、特征、分类、能力结构的分析和阐释;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讨论和厘定以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性探讨等;由此产生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也推动着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工作。但我们发现,如何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或者说如何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全面彰显“育人为本”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在以往众多的研究中还鲜有涉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培养规模,”并强调提出教育以“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据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时代背景,继续深入进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围绕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论证人文素质教育在本科应用型人才成长中的必要性,探索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路径,以不断创新和完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1 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1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界定

一般来说,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熟练地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一般又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人才特质又各有不同。应用型专科人才主要是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其基本专业知识主要转化为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而本科应用型人才在知识层面上更加注重应用性知识的掌握,在能力层面上更加注重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挥,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与能力。

应用型人才与其他类型人才相比也具有明显的特点。如,应用型人才与学理(研究)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应用型人才更加突出应用性,即依托一定的学科平台,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与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也不相同,应用型人才更加具备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创新潜力和创造能力。所以,本科应用型人才更应该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统一。

1.2 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有的学者将其称为KAQ模式。“KAQ”分别为知识(owl 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的英文字头的组合,三个要素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1)知识的“广” 与“深”。在知识方面,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所谓知识的广度是指本科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理论技能;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所谓知识深度是指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知识体系可以支持其实现从知识“实用”且“够用”,逐步向“可持续发展”的提升,支持其实现从满足职业岗位技术操作性要求的知识层面逐步向形成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层面的转变。

(2)能力的“专”与“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能力为中心。这里所要求的“能力”应该既“专”且“博”。所谓“专”主要是指岗位能力,也就是指职业岗位的专门技能,进一步是指具有应用专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是一种主动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能够实现自我完善、勇于创新必备的能力;所谓“博”主要是指职业岗位群的能力,因为现代社会注重人与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密切协作和紧密配合,应用型人才作为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或者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应该具有广博的全局视野和合作协调能力,如组织、安排、实施工作任务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

(3)素质的“高”与“全”。本科应用型人才素质的“高”和“全”反映了该类型人才应具有的素质的整体状况,这种状况体现在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个层面上:其专业素质主要表现为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基础扎实、能力结构合理,职业性技能素质比较高;非专业素质主要表现为该类型人才在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创新创业过程中,所必然表现出来的价值观、责任心、道德感、进取精神、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和身体条件等方面的素养既好又全面。其实,非专业素质也可以说是人文素质与纯粹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无直接的关联,但它确是职业人运用知识、发挥能力、展现职业素质以完成岗位任务的具体保障,也是职业人在工作岗位彰显人生意义的自我认知条件。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本职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关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所以,无论是从社会发展对本科应用型人才期待的角度,还是从人的自我发展需要的层面,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都应该避免“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养”的倾向,避免过分重视人的技术价值、工具价值,而忽视人的本真价值,这也恰恰是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能否成功的关键性条件。

2 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必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所以,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应该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2.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在自身基本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将人文知识经过教化等途径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念,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规定;人文素质教育即是教人之所以为人之道。而高等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化和环境的熏陶,促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的过程。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是运用人类特有的智慧陶冶人、启迪人和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价值的塑造,注重人的精神品质的养成,激发人的潜能,引导人们坚毅地求真、从善、爱美,培养感悟人生目的和意义的能力,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相比较具有更为广泛、深刻、丰富的内涵。大学生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确立都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进行。由此,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规范和方向的根基,也必然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积极选择,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模式下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2 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路径

2.2.1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第一,完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开设人文课程不能搞一刀切,文科要根据文科课程内容和数量确定,以免人文课程的重复;理科的人文课程相对较少,但由于其本身专业课程任务的繁重,因此人文课程的开设必须少而精。各系部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资源优势、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由系部负责,开设大量的人文选修课程。

第二,坚持人文课程设置的持续性和核心课程的精品化。所谓人文课程设置的持续性是指人文教育活动应该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始终。如,对于大一的学生,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人际关系学、伦理学、演讲与口才、音乐欣赏、文学鉴赏、青年学生健康指导等课程,以帮助大学新生实现从中学时代到大学时代的转换;对于大二学生,可以开设一些如人生哲学、历史人物评价、美学、管理学、社会学、影视鉴赏、书法摄影等课程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领学生思想的深刻化;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可以开设一些就业指导、企业文化、广告学、人力资源等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新动态,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所谓核心课程精品化就是结合不同的专业,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能力基础与生活阅历将人文素质的课程3-5门,逐渐打造成核心课程。

第三,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课堂。由于高校各门课程皆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所以应该要求专业任课教师不仅教授专业理论技能,而且应该尽力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以本学科所发掘、展现的知识之美、事物发展的规律之美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强化其人文素质修养。

2.2.2 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第一,实行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弊病,启发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师与生互动,生与生互动,相互启迪,相互交流,共同切磋,实现共同提高。同时,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既要突出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强调对学生态度、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升华。

第二,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其内在的人文内涵。一是教师要以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二是教师要努力挖掘理科知识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适时的人文教育;三是要重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教师在传授理工科知识的时候,要使学生懂得科学上的每一个进步,除了需要人的天才智慧,更需要人的顽强毅力、奋斗精神与特殊的勇敢。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作风,以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真理的优良品德。

第三,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和高等教育手段拓展人文教育领域,注重利用网络强化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并积极完善自学的方式,通过自学文字教材和收听、收看电视、录音、录像,以及运用多媒体课件学习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等教学媒体进行答疑和进行辅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业素质。

2.2.3 营造校园人文文化环境

第一,增加图书资料中人文经典书籍的种类和数量。书籍是人生的伴侣与导师,人文书籍更是具有积极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尤其是这样。通过增加图书资料中的人文经典书籍的数量和种类,为大学生的阅读创造条件,使大学生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感悟大师的魅力,提升人文素养。

第二,组织蓬勃多元、异彩纷呈的文体活动。可按系列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知识竞赛活动、读书活动、经典诗文推荐活动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语言表达和应用的能力。在多种活动的参与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第三,规范校园建筑布局,建设校园文化景点。文化名人塑像和体现科学人文精神雕塑建筑的树立,能够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统一起来,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这样既可以美化校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操的教育。

2.2.4 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实现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校应该大力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和风气,鼓励教师不断“充电”,积极钻研业务,自觉提高其人文素质,并努力把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学科技能借助于美好的教学语言、精湛的教学技巧得以展现,把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于各门课程教学中;学校应该持续的开展“师德”教育,因为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通过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使教师有能力帮助和引导青年大学生不断提高人文修养,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成为素质全面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创新工作资助基金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功能研究”(编号:cxj11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人文教育的本质篇(4)

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极其重要。所谓人文素质,在广义上讲,指的是一个人称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包括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中。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在中小学校,对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 “学会做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启发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如何更好地将人文素质教育贯彻到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种途径值得推广。

一、通过语文、品德等课堂教育树立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人生观

对于人文素质教育而言,语文和思想品德等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对于树立学生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这些课程的教授,任课教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掌握人文教育中的精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不断成长。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明显的人文性质。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和美育功能。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完善人格。比如,语文教师在进行《孔融让梨》这节课的讲解时,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孔融让梨中孔融那种尊老爱幼、懂得谦让的美德,帮助学生培养相关情操。又如在语文课上,教师讲授《云南的歌会》这节课时,通过对云南这个具有典型少数民族特色的省份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壮美河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了解到中国各民族中的文化瑰宝。语文课的这些内容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开阔了知识和眼界,促进了中小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

二、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在中小学课堂中使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更加真实,学生学习也获得很大的视野。人文素质教育配合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更直观地接受相关知识。比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抗日战争相关方面的教学,通过引入纪录片中的图片和视频将整个抗日战争史完全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相关方面的学习真正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原貌,增强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文主义情怀。

三、通过评比和表彰等活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宣传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表彰、评比等活动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培养,促进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宣传。所谓评比,指的是学校通过多种活动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学习进行评比,推选出在这一方面优秀的学生。所谓表彰,指的是在日常的教W和工作中对学生的一些优秀行为进行评比和表彰。比如,对于助人为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等行为进行评比,加大对好人好事的宣传,让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不断贯彻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被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所感染。通过宣传,学生了解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其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理念、优秀的品质和道德修养,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笔者曾经所在的一所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文明星”“学习星”“劳动星”等模范星活动,被评为模范星的学生在走入社会后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四、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人文主义环境

在中小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离不开良好的人文主义环境的构建。在学校内,可以通过在校内走廊、楼道安装一些中国传统典故、中国历史上一些名人简介等宣传栏来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主义环境。每年可以根据教学安排设定爱国主义宣传日、好人好事宣传日等特殊的日子,不断构建一种积极向上、校园里到处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的日子里浸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

中小学阶段对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极其重要。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应试教育不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是看重分数而忽略对自身人文主义情怀、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的养成培养对于促进学生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级中小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人文素质教育知识,使学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人文教育的本质篇(5)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44-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中,“道”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范畴,也是当代大学生不断探寻和追问的重要概念,毫不疑问理应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学体系研究的基本内容。因此,从根本上厘清“道”的基本内涵,这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是重要的,在教育实践上也是有益的。

一、何为“道”

“道”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范畴,是老子哲学的核心。“道”的最初含义为具体的道路。《易经》中“道”字,先后出现四次。《尚书》《诗经》《左传》中,“道”亦是常用词。《易·履卦九二》说:“履道坦坦”,意为行走的大路平平坦坦。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道”字都是“行”中夹一“首”,指人行走于道中,这是“道”的最初含义。《说文解字》中也讲:“道,所行道也”。老子哲学充分吸取了《易经》中把天体运行的轨道称为天道,把人行事所遵循的法则称为人道的思想,首次将“道”置于哲学的最高范畴,把作为规律、法则意义的道提升为作为万物本原、始基之道,把具有控制、支配功能的道生发为具有化生功能和本体性质的道。可以说,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皆围绕其所创设的“道”而展开,这对“道”无疑是个重要突破。

《老子》第一章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认为以往所说之“道”皆为可道之道,不是“常道”,而“常道”才是他自己所要言说之“道”。按照《老子》的观点,我们既无法闻其声,亦无法观其形(寂兮廖兮),所以这种言说是极不容易的。“道”不是某物,它无形无象,无法感知。“道”没有具象,以潜藏方式存在,只能意领,不可言说,一旦说出,便失却其本真,勉强用“道”字称呼,也只为方便起见。“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体,超越了我们的感觉知觉,但它并非空无所有。“道”是物,是浑然一体之物,是真实的存在,“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二十一章》)。“道”是一实有的存在体,但又不同于某一具体的存在物,它不是某物,而是一种潜在的存在,人们无法凭借感官而感知,因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既是精细微小的,又是广大精深的。它没有具体物象,但它的确是物。它广大无边,无法用一种形体去界限,所以“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总之,“道”是最广大、最精微、最普遍的存在,这个在宇宙间唯一的、绝对的实有的存在体,它本身是永久常存的,其“先天地”而存在,亦即无始而存在。天地不能久,唯道能久。“天乃道,道乃久。”(《十六章》)它“独立而不改”(《二十五章》),不因外物变化而变化。它亦非固定不变,其“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始终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道”是一个变体、一个动体,世间万物皆因“道”而持续在“变”、在“动”。“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因它物的生灭变化而有所影响,“道”时间上可以无始无终,空间上可以无所不在。“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即作为天地万物普遍的永恒的内在根据,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可能性和创造性,“道”不是某种物质性实体,也不是纯粹的逻辑思维形式,而是形而上的永恒存在的非物质实体。

二、“道”统“有”“无”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道”这个实存体,不仅在先于天地而存在,而且天地万物皆由它所创生。“道”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十五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四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道”是一切存在的始基,是“万物之宗”,生,是“道”的功能,它生成天地万物,是天地万物之母。“道”是自然界中最初的生发者,具有无穷的内驱力和创生力,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皆为“道”之内驱力与创生力不断生发的一种显现。

老子在第一章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在第四十章中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无”和“有”都是指称“道”的。这里的“无”“有”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在老子哲学体系中,“有”“无”这一对概念是仅次于“道”的,而且是处于连接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万物”的关键性位置。

“无”在帛书及通行本中,其繁体字为“無”。“無”字,在上古时期与人们试图和不可感知的神灵相交通的乐舞密切相关,因而这个“無”,不等于没有,只是无形无象,不可感知,“無”是“有而似无”。老子哲学中的“无”,并不是对宇宙万物本体的否定,它是宇宙最初的本源,是“道”作为虚名之神时的命名。“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十六章》)在老子看来,万物纷纷纭纭,但最后总要返回到自己的始基,而始基之处,呈现虚静的状态。可见,这个始基即是“无”,故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无”体现“道”作为始物之小。由此看出,“无”为万物最初的始基,它是“虚”状的东西,有静、“小”的特点。老子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这一先于天地而存在的混沌的东西,为天地之母,它就是“有”。

“有”是“道”作为生养之神时的命名,可直接产生天地万物。“有”不再如“无”般虚旷,它是“纯有”,是对“万有”的抽象和超越,是“道”在形而上的显现和展开。“有”,“周行而不殆”,有动、“大”的特点,故老子说:“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有”可以体现万物之归终,展现万物之边界,显示道体之大,是道所生发的“一”“二”“三”之总和。

“无”和“有”似对立又相连续。“无”蕴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包含着无限之“有”;“有”是潜在于“无”中之“有”,是“无”中之“有”。“无”不是世间万物中的客观实体,它总与人相关,是生命本真存在的境界。“无”是“道”本体性的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道”。“无”自始至终都渗透着老子对本体存在的深切体悟,它是一种自明性的存在,任何指称不但对它毫无意义,而且只能是对它的破坏。“无”是对“道”的一种无言的呼唤,是一种否定的积极力量,它是以保护“有”之真为最终归宿。“虚”和“静”都是“无”的特征,虚之动的出发点是“真”,静之归的落脚点也是“真”。虚是以“无”为出发点向“有”的着陆,静是以“有”为出发点向“无”的复归。虚极而动,动极则静,没有“无”,“有”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有”,“无”变为无本之木。从“无”现万物之始,从“有”现万物之回归。“无”非空“无”,由“无”而“有”,“有”非空“有”,“有”终归“无”,不可持“有”而忘“无”,亦不可持“无”而弃“有”。“无”与“有”相反相成、相互转化,集中体现了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赋予了事物以完整的意义,老子本体之“道”就是通过“无”与“有”的相互生成、相互转化进而获得了一种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无穷无尽生命力。“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和“无”统一于“道”之本体当中,“有”是万物之母,“无”是“有”的根源。“无”与“有”的统一即为“道”之本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体系研究》(GBC12111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中华书局,1984

2.朱哲.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4.马德邻.“无”在——论老子“道”形上思维的核心概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5.牛方玉.释老子“有”、“无”[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6.余爱妩.试释《老子》的“道”、“无”、“有”、“一”[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05)

7.张敏.论老子之道——人的内在生命呼唤[J].运城学院学报.2003(06)

8.张新水.论老子之“道”非“有”非“无”亦非二者之统一[J].兰州学刊.2005(03)

人文教育的本质篇(6)

    正文:在社会当中教育的真正意义是有力的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当今21世纪社会在不断快速的发展,教育理念也摒弃了过去传统的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而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发展。在社会各种教育方法当中,想要有效的进行人文教育,历史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核心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此做出深入阐述。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与历史教育的关联

    人文精神就是人的价值至上,公民的权利至上。它是人类对自我种群的一种关爱,表现为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对人类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是人生观,是价值观,更是一种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道德品质。

所谓历史教育,是针对教育领域的历史学习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教授历史,使历史知识具有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或从学科价值方面发挥它应有的“思”与“做”的用处,其本质就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历史教育作为传播文明的载体,使受教者更好地知道现在,也是为了对过去的人类活动与文明创造有更深的了解。对一个民族而言,了解历史、认识过去,才能更好地激发创新精神。

    培养人文精神要求把人的历史、世界、活动、以及人的精神、形象和身体本身作为关注的中心,是对人类命运、民主自由、人生理想、精神境界、文化修养等一种高度关注和强烈的责任感。而这些所有的关注和责任感都离不开对人类历史的认知、感受、理解。历史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是这个民族得以形成认同感的基础,它是群体认同和文化延续的基点,历史附着了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群体要保持凝聚力,必须基于他们共同的经历而形成某种认同感;一个民族要存在和延续,必须保持共同的历史记忆。所以,认识理解历史教育,重视历史教育刻不容缓。

二、历史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历史教育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历史教育是通过具体的历史知识学习,综合各种相关信息和学习方式,运用当前社会普遍认同的较为公正的社会价值观、道德准则来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在学习认识的过程中,我们会被历史人物的品格、行为所吸引并在思想上吸收,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历史教育也正是通过学习者有目的的探索将人类有规律、有价值的感性的社会活动,转化成较理性的历史认识和思维理念,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也逐步趋于客观公正,这是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如:我们在学习战国诸子百家思想对人性的探讨时,就是对我们人生观的一次很好的培养。而学习者通过对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名人生活轨迹的探寻,就自然而然树立了为人类谋幸福的人生最有价值的观念。

(二)历史教育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

    人文的第一含义就是人格素养,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发展健全人格,历史教育的实质之一是一种思想教育,除它规范正确的历史认识,对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起作用外,还启发人们去思考、研究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将历史知识、历史情感升华为一种自由的发展观念。认识和理解为人的本质,从而激发一种向上的人生情意,这就是人格发展任务。我们了解战国风云,会不由自主地吟唱《离骚》,学习西汉史,会去读司马迁的《史记》、回顾苦难的中国近代史,怎么也不可能听不到谭嗣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鸣,实际上真正让我们感动的不仅仅是作品本身,而是透过作品所感受到的君子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

(三)历史教育有利于确立以和谐为核心的精神道德尺度

    历史教育就是指导人们用历史智慧对一些人生重大问题作出清晰的、合乎逻辑而又深刻的思考,得出正确认识。历史上的王朝的更替如潮起潮落,通过历史教育,我们会在历史反思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民族前途、人类命运地关注。正是这种关注使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承担社会赋予个人的各种责任。如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促使陷入困境中的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通过历史教育,使人们体味蕴含其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在自身的思想当中有效的树立起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平等观念,使得人与自然对抗的关系向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方向转变。

    历史教育通过对文化的有效传承,进而有力的实现国家意志的渗透。优秀的传统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传统的基石上有效的立足,然后进行有效的吸纳和进一步的融合,这样不仅能够培养人文修养,而且对于我国的文明又得以有效的传承。针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的越多,那么自身所拥有的民族自豪感就越强,对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会进一步的全方位增强,而且全民的国家意志也会随之更加的坚定不移。对于历史教育的本质我们需要进行正确的认识,这样对于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更好的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三、结束语

    总之,历史教育在当今社会教育当中必须要得到全面的重视和关注,它作为文明传播过程当中有效的载体,其本质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性教育。通过有效的历史学习,极其有利于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进一步有利的得以全面传承,而且对于全民意识也有利于给予有效的培养,并且对于全民人格素养还能够进一步的给予全面提高加强,以及有力的提高全民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赵亚夫. 历史•文化•理解——从国际理解的视角看学校历史教育的新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 2008(09)

人文教育的本质篇(7)

主要包括:(1)熟知音乐基础理论内容。经过对音乐学院的课程体系的研究发现,乐理、曲式、和声、艺术概论、中外音乐史和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占了很大一部分,把握这些课程的基础脉络并系统的结合在一起是音乐专业学生培养深厚艺术底蕴的有效途径。(2)了解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在文学、历史、戏剧、电影、舞蹈、美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鉴赏能力,对音乐和其它艺术形式的联系有更好地了解,更好地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进而促进音乐专业学生对本专业有更深的造诣,提高音乐鉴赏意义音乐创造的能力。(3)掌握人文方法;学会通过有效途径掌握人文知识,身体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遵循人文精神,有效地把理论升华,贯彻人文精神。

一、加强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当前人文素养确实严重,突出表现在已下几个方面:

1、学习功利性:金钱化。许多学生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到高职高薪,在学习中总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功利心去考研或者考取各种证书,为了各种理由选择逃课,为谋取高分成绩,又不惜运用作弊、请人代考等手段。

2、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缺失。熏陶感染人是音乐的本质所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心灵与音乐交流、共鸣的过程。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在练习曲目、欣赏乐曲的时候,很多人集中关注表演技巧,将一首完整的作品肢解成若干个音符和小节进行机械解剖,而对整首作品所传递的精神内核、人文价值置若周闻、视而不见。思维定式形成后,音乐的本质以及价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人的思想和行为源于人的认知,审美能力是认知水平高低的标志,但是当代学生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却不尽人意。当代音乐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常常忽视文学等方面的艺术修养的提高,甚至于出现有人连四大名著都不知道的情况,着实可悲。

学生审美能力缺失,对性别的概念日益模糊,如“春哥”现象的产生,追捧春哥,追求所谓的“中性美”,甚至于把它当作是一种时尚。许多学生把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把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把英雄崇拜转向功利主义。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缺乏社会理想。在道德的责任意识方面,对社会的关怀表现淡漠。举个例子来说,某些人对个人卫生非常讲究,对宿舍脏乱却习以为常;不爱护公物,不注意爱护图书,将课桌乱刻乱画;满口脏话,不文明举止时有所见等。

二、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以及不良影响

(一)人文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

1、社会变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人民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改善的同时, 精神文明的建设相对滞后, 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物质利益,却无法正确对待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其道德水平未能提高, 反而滋长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

2、学校教育本身的影响。出于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着重强调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专业教育, 忽视了提高人的素质的人文教育, 以致出现了很多热门专业、热门学校。人文教育的空间不断缩小, 出现“科学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脱离的状况也日益加重。

3、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不合理。一方面, 某些专业口径过于狭窄, 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变换的人才流动的需要; 综合课、基础课和选修课相对较少。另一方面, 作为教育内容的载体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最高层次的道德和价值系统以及方法论学习方面的培养(流于形式)。人文素养的缺失给学生自身、学校以及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

(二)人文素养缺失的不良影响及实际情况

1、人文素养缺失阻碍学生个体发展。

由于人文素养欠缺导致很多音乐专业等艺术专业的学生发展滞后,知识结构以及精神层面发展滞后,导致不能适应现当代人才市场的需求;由于综合能力欠缺,导致在工作场合上缺乏合作能力同时人际关系搞不好,工作陷入僵局;由于缺乏创新精神导致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做到尽善美。文化功底不够造成对很多的艺术作品不能很好的审视。通过笔者对往届毕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胜任本职工作,面对竞争压力,如果欠缺人文素养,他们很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人文素养缺失,制约了艺术类高校内涵式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现在高校发展的最终目的,就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赫钦斯所说的一样:“教育应是主体的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唯在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由此得出教育的本质,既有要有技术技能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人文素质。

3、社会精神文明因学生缺少人文素养停滞不前。众所周知艺术是一种特别的精神生产,艺术创作者的文化底蕴以及个人修养,人生价值观等都会在其艺术作品中得到体现和发挥,反之,缺乏人文素养就会是艺术家创造出低劣的艺术产品,不能满足哦文化大众的精神需要。

三、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1、更新艺术教育理念。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立足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要克服教育发展中的弊端,首先就要在观念上“做文章”。首先要创造一种创新的氛围,使学生身在其中,身体力行,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创作。

2、要拓宽学科发展的视野。要打破孤立、封闭、自我中心的传统课程设置观念,树立系统的、开放的、多元互动的新课程设置理念,积极拓宽学科发展的视野,大力引入“大学科”、“学科综合”等理念。

3、提高师资力量。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是音乐专业等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关键因素关键。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同样,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做好了,学生自然也会耳濡目染,受到老师无形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人文素养也要有高水准。

4、调整专业培养计划,改革招生制度。 提高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也可以通过改革招生办法的一种非常强而有效的激励。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进程中,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高考仍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思维惯试依然存在,而且广泛存在,艺术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简言之,如果在音乐专业的学生如果在高考中增加人文知识的考试比重,肯定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这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入学后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

5、社会环境的熏陶。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文素质评估标准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构建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要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等都是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首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人文教导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和培植有着潜移默化的首要作用。开展以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外学术讲座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主要有学术类、实践类、文艺类等,这些社团经常开展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系列学术报告和讲座,每年还举办各种文化节、科技节,体育比赛等。

总结

如何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我始终在关注和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高师音乐院校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适应新时代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几经思考,我认为,当前的音乐专业教育过于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而相对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理解不准确、在演奏音乐作品时情感不投入、在教学音乐课程时表达不到位,达不到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人文教育的本质篇(8)

对于人文素质教育而言,语文和思想品德等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对于树立学生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这些课程的教授,任课教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掌握人文教育中的精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不断成长。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明显的人文性质。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和美育功能。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完善人格。比如,语文教师在进行《孔融让梨》这节课的讲解时,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孔融让梨中孔融那种尊老爱幼、懂得谦让的美德,帮助学生培养相关情操。又如在语文课上,教师讲授《云南的歌会》这节课时,通过对云南这个具有典型少数民族特色的省份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壮美河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了解到中国各民族中的文化瑰宝。语文课的这些内容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开阔了知识和眼界,促进了中小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

二、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在中小学课堂中使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更加真实,学生学习也获得很大的视野。人文素质教育配合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更直观地接受相关知识。比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抗日战争相关方面的教学,通过引入纪录片中的图片和视频将整个抗日战争史完全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相关方面的学习真正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原貌,增强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文主义情怀。

三、通过评比和表彰等活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宣传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表彰、评比等活动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培养,促进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宣传。所谓评比,指的是学校通过多种活动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学习进行评比,推选出在这一方面优秀的学生。所谓表彰,指的是在日常的教?W和工作中对学生的一些优秀行为进行评比和表彰。比如,对于助人为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等行为进行评比,加大对好人好事的宣传,让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不断贯彻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被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所感染。通过宣传,学生了解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其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理念、优秀的品质和道德修养,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笔者曾经所在的一所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文明星”“学习星”“劳动星”等模范星活动,被评为模范星的学生在走入社会后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人文教育的本质篇(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BAA100015)

作者简介:张亚群,男,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 厦门 361005)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1-0121-05 收稿日期:2012-10-15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理论界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用以指导各级学校办学实践,以矫正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偏向以及大学专业教育的缺失。其出发点和宗旨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施中出现定性模糊、路径不畅等问题。大学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各自为阵,互不衔接,教育模式与教育传统断裂。这种状况反映了办学者对素质教育本质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共识。本文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为考察对象,在辨析其教育性质与模式得失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目标定位与发展路向,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一、大学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性质

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虽与通识教育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通识教育”。其依据主要在于: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创新之举”,文化素质教育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本土化创新”;素质教育比通识教育内涵更丰富,更具弥散性[1]。实际上,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并无本质差异,前者只是后者的特殊表现形态。大学素质教育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性质而言,乃是特殊形态的通识教育。

人类文化教育既存在民族性、时代性的差异,也具有某些普遍性、共通性的内涵,我们不能因其差异性而否认其共通性。通识教育并非创始于美国高等教育,其思想源头亦非古希腊、欧洲教育之一源,东方古代高等教育也蕴涵着丰富的通识教育思想。刘东认为:“全世界任何延续至今的正常的古代文明,也一定是以通识教育为先的。因为任何文明需要自我赓续,一定要让已有的文明成果被广泛接受,否则它们就无法进行大体不走样的自我复制。”[2]考诸史实,近代东西方文明的此消彼长,无不与通识教育的演化密切相连。

台湾学者林孝信指出,19世纪中叶之前,英国大学确曾实施通识教育,但其内容只适应培养贵族与社会精英的需要。此后在科学发展与学术研究的冲击下,欧美大学或是转向重研究、轻教学的研究型大学,或是重视农工技职的实用教育,或是符合市场需要的多元自由选修教学。“通识教育的重生来自解决社会内部分化的需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设西方文明的课程,以避免美国移民社会因欧战而分裂。美国从此取代欧洲国家,成为通识教育的领航者。而随着知识爆炸与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变迁,通识教育也在20世纪末再度受到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视。”[3]这一分析颇有见地,矫正了有关近代大学通识教育起源的偏颇之论。

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中等、高等教育之中,以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熏陶为基本手段,旨在提升学生人格素养,凝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素质教育所具有的通识教育性质,主要表现在育人的基础性、人文性及通贯性三方面。

首先,从功能定位来看,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陶冶思想情感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注重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过去相当长时期,受专才培养模式影响,我国大学过度强化专业教育,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失落,在理工科院校尤为明显。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急功近利的教育导向和浮躁肤浅的学术风气,侵蚀着大学的灵魂,严重削弱了人才培养。实施大学素质教育,就是要矫正这些弊端,培养具有良好品格素养的专门人才。

其次,在教育内涵上,大学素质教育注重人文性,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理性的价值判断及优雅的审美观,这是与通识教育的内涵一脉相承的。通识教育的出发点是对人的理性的培养,而理性是知识与能力获得的前提条件。人文素质教育亦然。它与理性精神、文化自觉的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General Education或译为“博雅教育”,“博”乃广博,“雅”为高雅,注重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它与时下所倡导的大学素质教育,内涵相通,并行不悖。

第三,在实施过程中,大学素质教育具有通贯性,跨越不同教育层次及学科的界限,反映了通识教育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大陆,文化素质教育首先从中小学兴起,再发展到高等学校,都是为了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在香港,高校和中学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科),只是教学内容及程度不同。在美国,通识教育以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为实施主体,延伸到普通教育。无论是国内大学素质教育,还是海外通识教育,均超越学科、专业的限制,促进人文与科学的整合,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

大学素质教育的上述诸特征,是由其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的。这些特征既符合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也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近代以来,西方大学教育经由复兴传统人文精神,到重视科学教育,再到整合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巨大变迁,其中通识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中国大学面临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双重挑战,亟待加强人文教育,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模式比较与借鉴

通识教育的实施,并无统一、固定的模式。以当今世界流行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为例,近百年来,它逐渐形成四种代表性模式,即哥伦比亚大学模式、芝加哥大学模式、哈佛大学模式、斯坦福大学模式。我国大学素质教育作为特殊形态的通识教育,迄今形成三种典型模式,即实验班+选修课模式、全校性选修课模式及通识教育本科学院模式,分别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及复旦大学为典型。比较中美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模式之异同,可获得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从历史演进来看,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起源早,变革与发展具有继承性。中国大学素质教育起步晚,与自身的大学教育传统断裂。

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起源于1917-1919年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人文经典选读”课程,至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逐渐形成现代本科通识教育体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整个美国以后的大学通识教育都是哥伦比亚模式的扩大和改造[4]。其后,在赫钦斯校长不懈努力下,芝加哥大学将通识教育扩展到四年本科教育,奠定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传统。1945年和1978年,哈佛大学先后推行“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和通识教育“方案”,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变革。1987年,斯坦福大学开始实行通识教育改革,增加少量非西方经典的阅读。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兴起于1990年代,而其思想渊源可溯至古代教育传统。民国时期,国内大学借鉴美国教育模式,重视跨学科的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学,形成近代通识教育的传统。五十年代初,移植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导致通识教育传统中断。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开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倡导文化素质教育。1995年,教育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国高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在实施方式和课程结构上,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以西方文化核心理念为主导,开设核心课程,注重经典阅读。我国大学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实验班、选修课、学术讲座及本科学院的模式,而以选修课为主要方式。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具有简易和可操作性的特征,它分为“当代文明”与“人文经典”两门全校必修课,连续开设两学年四个学期,交互构成通识教育构架。这是此后美国各校通识教育课程体制的基本原则[4]。芝加哥大学通识课程,前三年为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各3门,数学1门,最后一年为2门整合课:西方文明史和哲学。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小班教学,师生互动。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分为五大类十领域,本科生至少须修满其中8-10个课程,占全部本科课程的三分之一。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除核心课程外,还增加现代非主流的思想内容,参考书略增而深度有所下降。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三种模式各具特色。北京大学本科素质教育通识选修课,分为五个基本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科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学生跨学科选修。“元培计划”实验班,按文理大类招生,自由选择专业;实行导师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武汉大学实行全校性选修通识课程,促进文理融合。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等5大类236门课程。学生自主选课,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学分,须修满12个学分。复旦大学依托“复旦学院”,开设六大模块的核心课程: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以及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强化新生的人格修养和通识基础。

就发展程度和教育成效而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成熟而普及,在育人和文化整合方面,发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与美国大学的创新精神与深厚文化积累密不可分的。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明显差距。

美国大学办学者,在承袭西方教育传统中,不断变革和完善其通识教育模式,为培养精英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美国众多的文理学院,实施通识教育,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美国成立核心文本与课程协会(ACTC),每年在国内外举办学术年会,在通识教育领域拥有广泛的国际影响。2012年3月29日-4月1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举办第十八届年会,主题为“人文教育与世界:通过核心文本探索、准备和享受现实世界”。笔者应邀参会,深感美国通识教育领域之广博、课程之精深、教学方法之灵活多样。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经过十多年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2001—2011年,北京大学从举办实验班到成立元培学院,招收十一届本科生1 809人,已毕业963人,其中735人赴国内外名校及研究机构深造。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培养出一批基础学科优秀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参照复旦学院模式,建立书院制。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开设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与学术基础。2011年11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在北京成立,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

另一方面,现行大学素质教育模式也存在某些不足。第一,实施范围不广。实验班模式限于少数重点高校的精英教育,受众面窄。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式,在一般高校并不普及。第二,通识教育选修课质量有待提高。有的课程滥竽充数,学生为获学分而应付。第三,受扩招后大学多学区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滞后,削弱了育人功能。第四,有的大学脱离本校实际,简单模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从比较中可见,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确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甘阳认为,就其主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建制而言,最值得借鉴的是:“第一,美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事实上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第二,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而特别反对我们习惯的‘概论’和‘通史’教学方法;第三,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教授讲课与学生讨论课并行的方式,讨论课严格要求小班制,一般不得超过15人。”[4]

此外,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植根于西方文明,其中通识教育理念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而其课程改革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美国高等教育原本承袭英国的通识教育传统,至1920—30年代转型为现代通识教育,除了社会发展、政治与文化变革推动外,还与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赫钦斯193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在美国》,提出发展“通识教育”或“共同教育”的理念,就没有芝加哥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制度的创立;如果没有科南特校长领导下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也就没有二战后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广泛影响。尽管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不断变革,但其核心内容始终以人类最普遍的关怀为基础,崇奉西方核心价值观念,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

这就启示我们,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发展,一方面要加强通识教育理论研究,兼收并蓄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精华,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大学素质教育改革实践;另一方面,不要盲目照搬美国模式,应从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实际出发,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根基,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教育模式。只有将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与现代通识教育理念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素质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三、目标定位与发展路向

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并非权宜之计,乃是我国长期的教育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认识大学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性质及其实施模式的多样性,有利于制定高等教育改革的正确目标,把握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向。

从教育目的来看,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培养人的文化自觉;三是塑造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是各级学校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成为其他教育目标的基础。人的文化自觉作为受教育者的人文感悟和价值追求,是较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在前两个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体价值取向,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要求。三者互为关联,层层推进,构成大学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有学者提出:“全面发展乃人文教育之本”,“教育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则必然以人文教育为教育的基石与核心;如以市场需要或功利目的为转移,则人文教育必然萎缩乃至名存实亡,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人的人格修养, 陶冶人的道德情操, 提升人的格调趣味, 明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基本上不给予受教育者谋生的技能, 也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直接挂钩。”[6]也有学者强调:“人无法解放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失败,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人的解放,只有人的解放中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纪的象征。”[7]这些表述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理解是相通的,旨在弘扬人文精神,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品格、高素质的人才。

依据上述目标定位,切合大学素质教育的性质、实施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当今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向,应着力向“广”、“深”、“通”、“多”四方面拓展。

第一,拓宽大学素质教育的广度,扩大教育受众面。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大学素质教育应推向更广层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人需要通识教育。仅重视研究型大学、重点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而忽视一般大学、应用型高校;或只面向“实验班”学生,“打造”创新人才,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不利于普遍提升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应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高校的类型与培养目标,普遍推广素质教育。

养成健全人格,是成才的基本要素。各种创新人才计划,均应以人的发展为基础。近年来,学术浮躁严重侵蚀大学的育人环境,有的人为了“评上”高端人才计划,不惜伪造学历、论文成果。这种弊端的出现,是与片面、急功近利的人才评价导向分不开的。新加坡学者论及中国教育问题时曾指出:“很多所谓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连一个合格的公民的素质都没有。中国的传统强调先做人,后做事。但是现在培养的人又怎样呢?专业主义没有养成,就连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教育首先没有把他们培养成人。”[8]矫正时弊,迫切需要摒弃不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真正以育人为本,注重做人的基本品格。

第二,拓展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丰富教育的人文内涵。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数量众多,但总体而言,偏于泛化,不够系统,缺乏应有的文化深度。要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式,增加中外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突出人文教育的重点,培养文化领悟能力、高雅品格和责任意识。在此方面,国学教育能够发挥积极的育人作用。这也是近年“国学热”在大学校园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需加强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整合及基本能力培养,完善选修课学分制度,激励学生涉猎课外知识,以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提升大学生的中文素质刻不容缓。语言素质是人的最为基本的素质,母语能力突出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当今大学生的中文素养每况愈下,已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大学语文》绝非单纯的写作工具课,而是一门具有广博内涵的文化素质课。《现代汉语》主编黄伯荣指出:“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变化,大学本科着重培养‘通才’而非‘专才’,因而教材编写的思路必须转变。现代汉语课不仅要解释汉语,更应该是进行母语教育。”[9]这表明,应把大学语文教学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其育人功能。

第三,加强素质教育的贯通性,凝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在纵向上,打破不同阶段素质教育各自为政的格局,增强教育改革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大学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不同,但教育目的一脉相承。当今高中教育分科过早,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大学阶段的素质拓展;而大学招生选拔标准过窄和功利化,则阻碍普通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阶段应实行完整的普通教育,大学则应从学生潜能培养与长远发展出发,按学科大类招生,引导中学生提升基本文化素质。

在高等教育系统内,打通不同学科、专业的分野,构建通识教育的立交桥。要改变狭隘的专才教育模式,树立通才教育观,培养博识与专精相结合、学术视野开阔的创新型人才。大学开设全校通选的通识教育课程,扩大学生学术视野,增强其学科综合能力。通过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使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形成共同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

第四,推动素质教育途径和方式的多样化,增强教育成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大学素质教育需要多途并进,教育方式应灵活多样。一些重点大学利用学科综合、师资力量强、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心),或组建通识教育本科学院、国学研究院等机构,推广通识教育,收效明显。一般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亟待加强。要切合办学特色、条件及学生文化基础,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通识课程的适应性。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启迪智慧,引导人生。各类高校都需注重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

大学素质教育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才能转化为素质。因此,高校需要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选择性,发挥自我教育作用。加强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育人功能。通过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竞技、文化观光、社会考察和调研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和美化大学生活,培养实践能力。此外,高校应与家庭、文化社团、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相关机构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2] 刘东.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的困境[N].文汇报,2010-07-31(5).

[3] [台]林孝信.十九世纪英国高等教育的质变[J].通识在线,2011,(5).

[4] 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2010—2020)[N].中国教育报,2010-07-30(7).

[6] 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J].上海教育,2006,(2).

人文教育的本质篇(10)

Keywords colleg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applied undergraduate

人文素质是人的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石,它对人的其他素质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对于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社会需要的高校毕业生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的意义尤为突出。

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厦门大学史秋衡教授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它是相对于理论型本科教育以及实用技术型专科教育而言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是我国我国工业化向更深更广层面推进这一新局面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射,是适应工业化进程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工业化历史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之后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助力。可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具体体现。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才培养目的上的应用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是我国工业化进程新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具体体现为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剧变。因此,各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与既往有着显著的差异。那些同时拥有过硬的理论功底和熟练的动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青睐。在此基础上,以培养这一类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

史秋衡教授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行业高级专门人才,其人才培养规格既不完全是研发人才,也不完全是熟练操作工与技师。”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既能引进、吸收、转化新技术,又能熟练地将新技术快速应用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新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目标上所体现出来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色和根本优势,也是区别于其他层次高等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可以说,人才培养上目的上的“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生命线,没了这个“应用性”,或者“应用性”不彰显,那应用型本科教育也就“泯然众人矣”。这一基本特征也就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为转移,使专业设置结构常革常新。同时,也要据此调整各专业内课程设置,围绕“应用”二字做文章,把“应用性”作为学校建设、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行动指南。

1.2 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人才的应用性为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体现为突出实践性。只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实践,才能彰显出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一般理论型本科教育的区别。也就是说,实践性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其他类型本科教育本质的区别。人才培养目的上的应用性最终都要靠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来落实。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是教育环节。那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那就是实践性教学,即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地位的教学环节。具体方式是,将整个教学环节划分为课堂内与课堂外两大部分,即课堂教学与校外教学实习;而课堂教学又可以分为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训课堂教学两个部分。或者,把整个教学环节划分为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课堂教学两大块,其中的实践课堂教学则包含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不难看出,实践在这个那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说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1.3 学生身份归属上的双重性

社会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着不同于既往的要求,即同时拥有过硬的理论功底和熟练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实际上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下学生身份归属上的双重性。首先,应用型本科教育也是本科教育的一种,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应该具备本科毕业生的一般特点,即专业基础知识、继续学习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提高的能力。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教育毕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本科教育,“学生还应该具备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这双重属性同等重要,不宜偏废。

2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2.1 人文的内涵

“人文”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处,我国古代“人文”一词,主要说的是“以文教化”、即通过教育感化后的“文明”,是教化、文而化之的意思。它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另一方面强调文化对人的教育,从而奠定了我国古代“人文”观念的根基。现代意义上的“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指的是人性、教育。后来在“humanitas”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人文学科”这个概念,大致相当于是我们现在的“大文科”概念。

可见,古今中外,“人文”的内涵都是非常丰富的。“人文”作为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人类精神文明的本质内核,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积淀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2.2 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素质。基本包括了现在“大文科”邻域的诸多知识,如文史哲政法等,以及人类精神生活领域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思想、感情、个性、意志和仪态等等,这些都是构成人的气质、风度和人格的内在因素。

2.3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就是将前面所说的文史哲政法等知识,以及三观和思想、感情、个性、意志和仪态等等言传身教、环境熏陶,使之实现客体主体化,成为教育对象内在的人格、精神、思想、修养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素质教育本质上是心灵深处的教育,是对人灵魂的塑造。它以追求教育对象个体心灵臻于完善为目标。

2.4 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基于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应用型本科教育如果不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就无法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有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根本,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它摆在中心位置。如果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学生只是具备了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那么我们的高校将会沦为类似于职业学校技术学校。所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的灌输和培养,而且更应注重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基本素质――做人的培养,这恰恰是人文素质教育所具备的功能。”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应用型本科教育逐步成熟的需要。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互关系的失衡,致使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与精神世界的空虚。具体体现在:一是课程设置紧跟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用主义思想主导,使得学生素质培养不全面;二是重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又将专业技能教育的口径设置得过窄,致使学生知识视野狭隘、专业基础单薄;三是教育过程与教学评价过于粗放,常常一刀切,使得学生的个性难以发展,差异性难以体现。

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上述三种情况对症下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否则必将影响甚至最终阻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逐步成熟。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应该认识到自身的全面发展,除了需要各种显性的专业技能之外,也需要各种隐性的素质能力。即“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如果说专业技能主要通过各种专业课程教育获得,那么各种隐性的素质能力则依赖于各种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汲取。

前文引用过史秋衡教授的观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行业高级专门人才,其人才培养规格既不完全是研发人才,也不完全是熟练操作工与技师。”是介于两者之间,既能引进、吸收、转化新技术,又能熟练地将新技术快速应用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新型人才。而只有那些具备良好人文素质的大学生才知道“如何做事”,人文背景越宽,视野也就越开阔,融会贯通、创造能力才越强,获得成功的几率才越大,赢得各种资源和发展空间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从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自身永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3.1 牢固树立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教育理念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在于加开几门人文素质的课程,编写几本人文素质的读本,举办几场人文素质的讲座。而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中去。因为专业课程教育是学校最为重视、学生最为关注的课程,而且课时多、比重大。如果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那就会使变得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学生们就会浸淫在人文素质教育的环境中,时时感受得到。

另外,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融合,也使得原本看上去脱离专业实际的人文素质教育“接地气”,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不再是空洞乏味的高头讲章与说教式的灌输。学生们通过这样的途径所获取到的人文素质的相关知识也不再是与专业课程相脱节的两张皮,而使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这些知识是与专业技能有着密切联系的,是用得着的。

3.2 建设一支人文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关键在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可以说,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发展程度与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文教育质量与水平。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下直接决定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教师是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这一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提升教师队伍自身的人文素质成了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培养纳入到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中去。同时,也要对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进行改革,除了强调业务水平、科研能力,也要把人文素质纳入考评体系中去,推动教师努力提升人文素质。

上一篇: 量子计算的特性 下一篇: 关于乡村教育的政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