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9 16:54:59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篇(1)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周五下午

生活实例

小安足月出生,2个月后出现发热、咳嗽,被诊断为肺炎,同时被发现卡介苗(出生后按规定接种)接种部位化脓、同侧腋下有鸽蛋大小的包块。检查发现,小安白细胞25x109/升,中性粒细胞占80%,胸片显示双肺有多发病灶。经了解得知,小安为第二胎,数年前他的哥哥出生后反复发生肺炎,8个月时不治夭折。经过进一步免疫功能检查,小安被确诊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肺炎,卡介苗感染。

何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指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及分子等构成存在缺陷,免疫反应发生障碍,导致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损。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至少有200种。据少数国家的不完全统计,其发病率为1/500~1/3000。上述病例中的小安所患的慢性肉芽肿病,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一种,是由于中性粒细胞氧化功能缺陷所致。

从已知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看,大多是控制人体免疫组分的基因异常突变所致。这些异常突变可以是遗传获得的,也可以是新发生的突变造成的。

10种表现,警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尽管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也有一些临床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早期识别。一般地说,如果出现以下10个警示症状,应予以重视,需想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可能。

简单概括起来,上述10项表现就是:反复或较严重的感染,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有家族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史。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篇(2)

1.1 资料来源

本组资料来源于以下几方面:①2001―2008年宁波市北仑区麻疹年报表;②麻疹个案调查表、实验室检测结果、主动监测报表; ③麻疹监测系统和网络直报系统网资料;④麻疹疫情处理相关资料。本地户籍人口和外地户籍人口资料均来源于北仑区公安局,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各年龄组构成比估算各年龄段年平均人口数。

1.2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photoshop绘图和χ2检验进行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强度

2001―2008年北仑区麻疹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流行曲线呈明显的锯齿状,在2003年、2005年、2008年出现阶段性高峰,本地与外地人口发病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性。全区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54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25/10万,其中本地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8.9/10万,外地人口年平均发病率11.62/10万,无麻疹爆发发疫情,见图1。

2.2地区分布

全区共有6个街道、3个乡镇、1个大榭开发区,均有麻疹病例报告。发病数最多的为新矸街道181例,占发病总数的33.52%,其次是大矸、小港(戚家山),发病数分别为119例、110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2.04%、20.37%。

2.3 季节分布

我区麻疹发病呈明显的季节高峰,以11、12月份为发病的低谷期,1月份开始发病率曲线呈上升趋势,3―4月份时到达高峰期,发病数占流行期间发病数的50.65%,7月份以后发病率曲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8月份以后基本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其中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发病呈现的季节高峰基本保持一致性(图2)。

2.4人群分布

2.4.1 性别、年龄分布2001―2008年全区共有麻疹病人540,其中男性296,占54.81%;女性244,占45.19%,男女性别比例为1.211。发病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年龄75岁。其中20岁以上成人组发病最多,为287例,占发病总数的53.15%;其次是9月龄~7周岁组和

2.4.2职业分布病例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和工人,发病数分别为190例、122例,分别占发病数的35.19% 、22.59%,其次是家务及待业、农民、学生,发病数为58例、47例、35例,分别占发病数的10.74%、8.7%、6.48%。

2.4.3发病与免疫的关系2001年以来发生的540例麻疹病人中 ,无免疫史的有288例,占发病总数的53.33%; 免疫史不详有208例,占发病总数的38.52% ;有一剂次免疫史、二剂次及以上免疫史的病例是37例、7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85%、1.3%。

2.4..4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全区报告确诊流动人口麻疹293例,占发病总数的54.26%,主要集中在新矸、大矸、小港和戚家山4个街道。上述街道共发病数为410例,其中外来人口有264例,占其中的64.39%,上述街道内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麻疹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x2=46.32,P

3讨论

我区自1985年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但近几年有明显地回升趋势。麻疹流行特征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发病时间看,3―4月为发病高峰,呈现疫苗时代麻疹发病的季节特征[1] 。每隔2~3年就会出现一次发病高峰,而且波峰强度越来越高,近年正值麻疹流行年期间,麻疹发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今后需加强的工作:①提高并保持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的及时率和高覆盖率,加强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维持冷链正常运转,提高初免成功率。②针对9月龄~19周岁年龄组外来人口发病数明显高于本地人口的现象,应以外来民工子弟托幼机构和学校为工作重点,定期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工作;针对散居儿童和工人高发的特点,适时在中小学新生和企业新职工中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工作;针对近年麻疹发病的双向位移现象[2],有必要对特定人群(育龄妇女、高中生)进行麻疹预防接种。③充分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提高对麻疹病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加强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麻疹病例的工作,充分发挥村级卫生联络员,完善现场建卡模式[3],适当开展对不同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免疫学效果监测,通过血清抗体水平对易感人群开展疫苗补种。④调整免疫程序,针对近年来<8月龄发病人数不断上升,可以考虑将麻疹疫苗初免年龄由8月龄提前到6月龄或者更早,儿童再在18月龄时需加强免疫1次[4]

4参考文献

[1]孔繁钧.两个85%实现后继续抓好计免的设想[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特刊10):245-247.

[2]马玉杰,王华庆,安志杰,等.黑龙江省麻疹流行状况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1,17(1):45-46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篇(3)

免疫学绪论的内容包括免疫学基本概念、免疫学发展史及研究现状、免疫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这些内容看似很容易讲,学生也看得懂,以至于教师不太重视,往往轻描淡写地讲述。实际上,笔者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上好绪论课非常之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门课是否产生学习持久兴趣和强烈求知欲。经过多年免疫学教学的实践和体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度重视绪论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绪论是一门课的开端,也是一门课的缩影。讲好绪论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2]:第一,绪论是教材内容的宏观规划和高度浓缩,是一门课程的开场白和宣言书,是师生之间学习和交流的起始点,绪论课讲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对该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第二,绪论课的导向性不同于一般章节。其教学的目标不是具体地讲清知识的概念与原理,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了解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但是,这些常常由于时间紧、课时少、任务重等诸多因素被不少教师所忽视,结果导致学生开课之初就处于被动状态,学习兴趣不高,为后期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制定合理的教学提纲,突出重难点

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支柱学科之一,在生物学和医学的本科教育阶段,免疫学现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绪论部分不仅介绍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功能,以及免疫学发展简史,还会用较多的笔墨阐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固有免疫与适应免疫应答特点,以及免疫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因此,在制定教学提纲上,要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免疫的现代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免疫学发展中的关键人物(Jenner,Pasteur,Behring,Burnet等)及关键事件;Burnet的克隆选择学说。难点:免疫的现代概念;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克隆选择学说。

3.选择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艺术

3.1通过问题勾出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

免疫学绪论一开篇就需要介绍免疫的概念,如果生硬地给出概念,学生就会茫然无措,难以理解。可以先从疾病的历史入手,提出问题:人类早期对患严重疾病的认识:自然的过程还是神/上帝的力量?是正常现象还是罪过?学生思考后会回答:这是超自然的力量,把疾病归因于鬼神(或上帝)所降的惩罚,是患病者有罪过,需要忏悔。接着又问:第一次患严重疾病而病愈,第二次遭受同一严重疾病,患病结果会怎样?学生思考后会回答:第二次一般不会再患同样的严重疾病。紧接着追问:怎么解释?问完之后,慢慢启发学生回答:第一次受到鬼神/上天所降的惩罚,自身经过忏悔;第二次就被上天免除惩罚,相当于免除赋税、劳役,对于疾病而言,就是免除疾病,免除疫情,简称免疫。通过一系列朴素的常识问题出发,自然而然将免疫现象通俗化,并有一种历史的凝重感。

3.2巧施比喻,化难为易。

免疫学绪论的理论部分内容极其抽象,难以理解,此时,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吸引感染学生。比如在讲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时,把人体比做国家,免疫系统则相当于防卫系统,病原菌相当于敌人,免疫防御相当于抵御外敌入侵,免疫自稳相当于稳妥安葬正常生老病死的公民,免疫监视相当于处决国家内部的犯罪分子,超敏反应相当于战火殃及国家和子民本身,自身免疫病相当于错误地把内部的良民当成敌人或罪犯,等等。这样生活化的形象比喻,让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其三大类型的涵义浅显明白。

3.3让学生参与,激发学习热情。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免疫学绪论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该学科的发展史,如果教师仅仅是一个一个地罗列这些事件和关键性的人物,学生就会毫无兴趣。可以让部分学生为全班同学讲述部分事件:如中国人种人痘的技术,英国医生用牛痘疫苗成功预防天花,巴斯德的减毒活疫苗实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等。学生顿觉得趣味横生,也愿意积极参与,注意力自然集中。

3.4插入名人名言,寓道德教育于专业教育中。

专业课不仅仅是给学生讲述一大堆学术知识,如果能有机地插入一些名人名言,寓道德教育于专业教育中,学生受到的启发会更多,也会更加珍惜生命,热爱这个社会,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比如讲到超敏反应相当于战火殃及国家和子民本身时,就引用英国作家萧伯纳的话:“我之所以憎恨这场战争,不是因为或者不仅仅是因为这场战争给我们成年人带来了灾难、痛苦、不幸和麻烦。它最让我憎恨的是:当一颗炸弹投下来的时候,那些幼小的生命过早地离开世界,谁能说这里头没有一个牛顿,没有一个莎士比亚,没有一个爱因斯坦,也许他们当中也有一个托尔斯泰,也有一个萧伯纳。”这样让学生在明白了超敏反应涵义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憎恨战争,关爱生命的情怀。

3.5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意志。

“授之以鱼,一餐之需;授之以渔,终身受益”。正确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对提高学习效率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免疫学抽象、深奥、前后联系性强,和医学和生命科学各学科相互之间的渗透性比较强,这样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做到经常复习,更重要的是联系临床和实际生活,经常上网查阅新知识、新动态。教师可以把一些相关的网站和电视节目等告诉给学生,让学生经常联系身边的实际反复思索和研究。这样学生对如何学好这门课就有自己的计划,取得了学习的主动权,学习就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负担。

4.突出免疫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的支柱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学生物的学生往往不太明白,以为免疫学仅仅只是医学的基础学科。这样要求教师在绪论学习的最后花一点时间介绍免疫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这可以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说明。理论上:揭示基因功能,解码生命活动机制;攻克传染病、心脑血管病、肿瘤;提高人体生理功能,延缓衰老;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等等,这些生命科学中的重大核心问题必须依赖于免疫学的进步。就应用上而言,生物技术公司中,从事医药产品研究开发的占2/3。而抗体药物、疫苗及其他生物治疗药物各占世界生物技术药物市场1/3的份额[3],这些生物医药产品的生产绝大多数都依赖于免疫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稍作论述,学好免疫学的重要性对生命科学的学生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绪论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处理得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第一课上表现出来的广博知识、生动语言、丰富实例、开阔思维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促进求知欲,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后续的课程教学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篇(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2-1131-01

【关键词】 风疹;疾病爆发流行;治疗结果;学生

2006年3-6月平顶山市湛河区连续发生3起中学风疹爆发疫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该区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吸取教训,切实做好风疹防控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1 流行情况

2006年3月19日-6月28日,位于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辖区的3所中学先后发生风疹爆发,病例总数121例,罹患率分别为3.50%,3.42%和4.80%,平均罹患率为3.91%,占全区2006年风疹病例总数的54.75%,无死亡病例。121例病例中,男生60例,女生61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17岁,14~16岁者占84.3%。首例病人分别发生于2006年3月19日、4月14日和5月24日,无明确风疹病人接触史,3个爆发点之间无明显的内在联系。3起疫情持续天数分别为39 d,21 d和35 d。首例病人发病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的时间均大于24 h,其中最长23 d,最短3 d。

2 临床表现与检验结果

121例患病学生均有发热(37.2~39.0℃),皮肤红色斑丘疹,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咳嗽占58.7%,卡他性鼻炎占42.96%,结膜炎占45.19%,口腔无粘膜斑。多于发热1~2 d后出疹,皮疹分布于面部、躯干、四肢,手心、脚掌无,皮疹退后无脱屑,个别有色素沉着。

采集36例患病学生血液标本送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检测,麻疹IgM抗体均为阴性,风疹IgM抗体阳性32例。所有学生均未接种风疹疫苗或免疫史不详。

3 处理及预后

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措施包括:现症病人停课,家庭隔离治疗至出疹后5 d;学校实行晨检,启动疫情日报和零报制度,发现新发病人随时报告处理;对爆发点未患病学生进行麻风二联疫苗应急接种;教室和宿舍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并使用过氧乙酸消毒药喷洒消毒;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多饮开水,服板兰根冲剂,勤洗手、漱口,不聚集、不走亲访友等。

经采取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处理,其中2个爆发点分别于处理后第13天和第10天发生末例病例,另一爆发点于处理后第30天发生末例病例。3所中学的爆发疫情均得到控制。

4 讨论

风疹是一种好发于春季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容易在学校形成爆发[1]。调查显示,3起中学风疹爆发的原因包括:疫情报告不及时,现症病人未采取隔离措施,患者带病坚持上课,为风疹提供了传播机会,错过了扑灭疫情的最佳时机;121例病人均无风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造成易感人群积累;3所中学均为寄宿与走读混合制学校,学生来源复杂,居住拥挤,条件简陋,宿舍通风不好等,增加了疫情传播机会。

尽管平顶山市已于2003年将风疹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提高了低年龄组儿童风疹疫苗接种率,但由于风疹疫苗属自费疫苗,以自愿接种为原则,家长为孩子接种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免疫空白,形成易感人群积累。提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疫情报告和传染病管理,尤其是中小学校的疫情报告和传染病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避免疫情蔓延和传播;同时加强对易感人群,尤其是中小学生风疹疫苗的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避免风疹爆发流行。建议寄宿与走读混合制的学校加强对学生管理,改善学生居住、生活条件,减少传染病传播机会。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篇(5)

患儿经进一步免疫功能检查,确诊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肺炎,卡介苗感染。

何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指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及分子等构成存在缺陷,免疫反应发生障碍,导致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损的病症。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至少有200种。人群当中的发病率尚不清楚,其表现可轻可重,有的甚至终身无症状。少数国家的不完全统计,人群中发病率为1/3000~1/500。

上述患儿是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的一种,称之为慢性肉芽肿病,是由于中性粒细胞氧化功能缺陷所致。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发生的原因

从已知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看,大多是控制人体免疫组分的基因异常突变所致。这些异常突变可以是遗传获得的,也可以是新发生的突变造成的。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目前认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少见,但实际上许多并没有被诊断出来。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先天性疾病。

(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以有家族史,也可以没有。

【大众常见误区解读】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太罕见,与我的孩子无关?

再罕见的疾病都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此外人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种类繁多,大多在我国还没有被普遍认识。就单一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而言,人群中发病率可能很低,比如说50万~100万人中有一例,但数百种累计起来就并不罕见了。

2.我们夫妻家族中从来没有这种疾病,孩子也不可能有。

大部分已知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具有遗传性的,但并不意味着家族中一定会有这种疾病发生。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一是遗传本身的类型多样,比如完全可以由父母携带异常基因而不发病,这是因为他们各有一个正常基因可以弥补,而他们都将异常基因传给孩子,孩子没有正常基因来弥补不足,就会发病;二是基因突变也可以是胚胎、受精卵时期新发生的;三是以往家族中有这样的病例,只是过去的医疗条件还不能诊断清楚。因此,当诊断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后应向医生仔细咨询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而不是通过简单的常识来判断。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种类多,临床表现也多样,诊断起来需要的医学手段也各不相同。

临床表现

尽管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但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也有一定临床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早期识别。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JMF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基金会的建议,出现以下10个警示症状应予以重视,需要排除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可能。

(1)1年8次以上中耳炎;

(2)1年2次以上严重鼻窦炎;

(3)使用抗生素2个月以上治疗感染效果不佳;

(4)1年2次以上肺炎;

(5)婴儿体重增加过缓或生长过慢;

(6)反复皮肤或深部组织脓肿;

(7)1岁以后持续存在鹅口疮或皮肤真菌感染;

(8)只有静脉使用抗生素才能清除感染;

(9)2次或以上深部组织感染;

(10)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家族史。

如果简单概括起来上述十项表现就是,反复或较严重的感染,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此外就是有家族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史。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情况仅仅是针对一些严重的和人类较早认识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所制定的易于观察的标准。近十几年科学飞速发展,上百种新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被发现,许多在国内还没有被诊断过,临床表现也轻重不一。有些患者如果不发病,与正常人完全一样。许多也没有家族遗传史。

因此,当患儿出现感染等表现,但超出一般孩子的感染特点时都应注意排除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可能。比如患儿感染后病情发展迅速,甚至危及生命,或感染后迁延不愈等。除了感染外,其他还有就是严重的、难以控制的过敏症,使用灭活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都应进行免疫状况的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诊断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诊断目前在国内还存在一定困难,原因是一般医院里还没有设置临床免疫科,缺少专科医生。只有极少数几个大城市有一定的条件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能较为全面地实施诊断。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诊断除了根据患儿的上述病史和临床表现特点外,对实验室的检查依赖较强。

常规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很重要,可以比较容易地帮助识别一些重要的免疫细胞数量的异常。如果多次发生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少于1.0×109/L,应注意粒细胞缺乏症的可能;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持续少于0.8×109,应注意是否存在T淋巴细胞减少的免疫缺陷病。婴幼儿期持续而且难以恢复的血小板减少,应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排除特殊的免疫缺陷综合征。

另一个是常规免疫功能评价。包括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以帮助确定一些淋巴细胞减少或缺如的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测定可帮助诊断体液免疫缺陷病;补体活性(CH50)和含量测定可以帮助诊断补体缺陷病。

上述实验室检查一般三级甲等医院都能完成,但对许多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诊断还是无能为力。进一步的检查需要根据患儿的疾病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免疫细胞的功能性检测,如对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功能的检测,因为有些疾病免疫组分的数量虽然正常,功能却异常。

对于许多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要真正明确病因还需进行基因检测,目前只能在极少数医院进行。基因检测的目的除了对疾病的诊断进一步明确,并有利于指导治疗和预测治疗结果外,还有利于指导患儿家族成员的优生优育,避免再次出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患儿。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常见警示症状。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种类多,表现多样。

(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表现貌似与其他感染一样,但本质上存在自身免疫缺陷,因此表现更重。

(4)目前国内多数医院还没有能力明确诊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应寻求临床免疫专业医师帮助确诊。

(5)应尽量进行基因检测,以利于治疗和预后的判断以及家族的优生优育。

【大众常见误区解读】

1.都是肺炎发烧,为什么只有我的孩子越治越重?

免疫出了问题一般都是通过其他系统表现出来的,因为免疫的基本构成―细胞和分子我们肉眼看不见摸不着。最常见的表现是感染,最多的是肺炎。免疫正常和免疫有缺陷的孩子都可能发生肺炎,而且起初并无不同,只是有免疫缺陷的孩子肺炎一是比较重,治疗起来困难,甚至越治越重;二是容易反复发生。因此,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该注意进行免疫力的相关检查,找出可能存在免疫缺陷的情况。

2.接种卡介苗后全身严重卡介苗感染,一定是医生或者疫苗有问题吗?

时常会有接种疫苗后发生严重疫苗感染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的比例可能是十万分之一或者更少。若某个孩子接种卡介苗后发生卡介苗感染,人们通常会认为是疫苗出了问题,也有家长会怪接种医生技术不过关。这当然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全身的卡介苗感染时,更有可能是孩子本身的免疫就存在缺陷。只有同时兼顾上述几方面的原因寻找才可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并有效治疗。

预防接种是预防严重传染性疾病的必要手段,每个孩子都应该按照要求进行接种。但存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应该有所禁忌,基本的原则是不能接种活疫苗。遗憾的是对于每个刚出生的孩子,目前我国还不能立即诊断其是否患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这就难免会有部分存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孩子被接种卡介苗等活疫苗,接种后发生严重疫苗感染的可能性明显增多。

3.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生病?我要给孩子多吃点营养保健品!

孩子总是生病,在少数孩子身上时有发生。遇到这种情况,民间或老百姓会认为孩子的抵抗力差。这一点原则上是没有错的。但盲目地去使用各种号称能提高抵抗力的营养保健品就不对了。首先,这些营养保健品的效果大多并未得到科学的证实。第二,免疫的环节很多不是吃些所谓笼统的“提高免疫力”的东西就会达到效果的,这样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以及经济负担。条件许可最好能请临床免疫科医生进行评估,做到“对症下药”。

4.医生说我的孩子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要做基因检测,做不做无所谓。

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如果一种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诊断,那么基因检测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不光是患儿本身的基因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家族相关成员也应该进行检测。一方面,有助于明确疾病的本质,有利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疾病的预后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知道基因问题之后,如果家族中有异常者生育时,可以利用现在已经具备的产前诊断技术进行产前诊断,避免再次生育患病的孩子。时有因忽视这个问题而再次生育罹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孩子。这既不利于优生优育,也会给家长造成极大的负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因种类繁多,缺陷涉及的免疫组分不同,不仅仅临床表现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存在很大区别。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一方面是针对免疫缺陷的治疗,如体液免疫缺陷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一些细胞因子和免疫制剂的使用补充和刺激免疫缺陷的不足。另一方面是针对感染或所发病症的治疗。许多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需要预防感染用药。一些类型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以通过干细胞移植进行根治。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绝大部分可以有效控制病症,并能基本正常成长、学习和工作。

(2)一些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一般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需要长期随访。

(4)许多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需要长期预防性用药。

(5)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以进行干细胞移植。

【大众常见误区解读】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都是十分严重的。

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不是所有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都十分严重,一些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如果没有发生特殊的感染与正常人完全一样。如有的人的免疫缺陷对结核菌易感,如果没有感染结核菌就完全正常。也有的原发性免疫缺陷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也不需要特殊治疗。如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一些选择性IgA缺陷的病人。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无法治疗的。

大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都是可治的,甚至部分可以根治。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一半的体液免疫缺陷,通过每月定期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可维持健康状态,基本正常地生长发育、学习、工作及结婚生育健康的孩子。其他许多种类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国内逐渐开展的干细胞移植,也可使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得到根治。

3.所有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都可以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

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一般涉及T细胞缺陷和吞噬细胞缺陷的患者,适合进行干细胞移植术。目前为止,单纯性B细胞缺陷也就是体液免疫缺陷者干细胞移植的效果是不好的。有些甚至加重病情。

4.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的感染与其他感染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是一样的。

有感染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一样的,但由于患者本身存在缺陷,要求使用的抗生素最好以杀菌为主。另外,使用时间也要延长,部分患者还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预后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预后越来越好,只要早期诊断,正规治疗,体液免疫缺陷病中的大部分疾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其他种类的免疫缺陷病预后也逐步改善。

【大众常见误区解读】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孩子长不大。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篇(6)

[中图分类号] R18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9-0130-03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由患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1]。发病后,多数病例起病急,出现发热、畏寒、头疼、食欲不振、全身不适,后腮腺肿大疼痛剧烈,咀嚼或吞咽困难,可伴有脑炎、心肌炎、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多器官损害,严重时可引起不孕或不育,并发脑炎、脑膜炎时病死率高[2],是近年来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了解近年来兴国县腮腺炎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我们对兴国县2007~2012年报告的516例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制订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516例腮腺炎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7~2012年收集的兴国县各级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资料和数据,人口资料来源于兴国县统计局。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兴国县2007~2012年516例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1.3 腮腺炎诊断标准

根据《传染病学》中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诊断[3]。

2结果

2.1 腮腺炎流行概况

516例腮腺炎病例分布在2007~2012年,由全县32个网络直报单位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每年均有病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97/10万;报告病例居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在当地报告的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中,其发病率仅低于流行性感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位列第三。见表1。

表1 516例腮腺炎发病情况

2.2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2.2.1 季节分布 各月份均有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份(占50.97%),4、5、6月份为发病高峰,7月份后病例数逐步下降。见图1。

图1 516例腮腺炎发病时间分布

2.2.2 地区分布 516例病例分布在全县25个乡镇,以城区和县城周边的潋江镇、长冈乡分布较多(分别占17.51%,14.72%,12.93%)。

2.2.3 性别、年龄分布 516例病例中,男350例,女166例,男女性别比为2.11∶1。15岁以下病例占90.50%,其中0~4岁组占23.45%,5~9岁组占44.19%,10~14岁组占22.87%。见图2。

2.2.4 职业分布 516例病例中,学生病例数为271例(52.52%),托幼儿童报告病例数为106例(20.54%),散居儿童报告病例数为102例(19.77%),三者病例合计占92.83%,其他人群报告病例数为37例(7.17%)。见表2。

表2 516例腮腺炎发病职业分布

2.3发病人群接种情况

兴国县自2008年起将麻腮风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对满18月龄儿童实行腮腺炎类疫苗预防接种,2008~2012年累计接种腮腺炎类疫苗43 792人次;2008年前腮腺炎类疫苗属二类疫苗,自费自愿接种,接种率很低。516例腮腺炎病例中有免疫史169例(32.75%),无免疫史234例(45.35%),免疫史不详113例(21.90%)。

3讨论

腮腺炎是流行广泛的呼吸道传染病,分布广,易暴发流行,未使用疫苗前发病率很高,每2~5年便会大流行一次[4]。1990年我国将腮腺炎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2004年开始通过中国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2008年中国将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兴国县自2008年起实施麻腮风(MMR)三联疫苗适龄儿童免疫接种。本次分析结果显示,兴国县流行性腮腺炎平均发病率仍然较高,与国内相关文献[1,4,5]报道的发病水平相似。

本文结果显示,兴国县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高峰期在4、5月份,时间分布与本省及省内其他市县情况一致[4,5],发病年龄主要为15岁以下年龄组(90.50%),其中4~9岁发病率最高。人群分布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与文献报道[6,7]基本一致。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考虑男孩子活泼好动、活动范围广,因而被感染腮腺炎病毒的机会多。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腮腺炎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2007年前腮腺炎类疫苗属二类疫苗,采取自愿自费的原则,腮腺炎类疫苗接种率不高,导致人群免疫空白多。本文分析的516例病例腮腺炎疫苗免疫史与临清市[8]的分析结果一致,科学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MMR接种率,同时根据腮腺炎流行特点,适时开展腮腺炎类疫苗的普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形成有效免疫屏障,是当前预防和控制腮腺炎发生的重要措施[1,9,10]。

腮腺炎发病以托幼儿童、学生为主,容易在学校、幼儿园等儿童密集的地方传播,若学校、托幼机构的学生儿童无免疫屏障,则易引起暴发[11,12]。提示应把学校和幼儿园作为防控的重点场所,加强对托幼机构和学校儿童、学生的监测,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宣传普及腮腺炎防病知识,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时查漏补种,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的卫生监督,督促落实晨检、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防止腮腺炎疫情暴发。

[参考文献]

[1] 费方荣,冯录召,许真,等. 2008~201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2011,26(9):691-693.

[2] 张延龄,张晖. 疫苗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40. [3] 彭文伟. 传染病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3-76.

[4] 甘仰本,廖征. 南昌市2004~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1,27(4):433-434.

[5] 成慧,王东海,郭世成,等. 江西省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计划免疫,2007,13(5):461-463.

[6] 徐向东,王芬. 黄冈市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21(3):58-59.

[7] 刘新利,白芳玲,李根平,等. 陕西省铜川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2012,27(2):114-116.

[8] 刘华,尹冬梅,赵西波,等. 2011~2012年临清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3,29(19):2508-2510.

[9] 陈健,蔡衍珊,许建雄,等. 2006~2010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和暴发疫情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12, 12(3):344-345,354.

[10] 林光灿,陈俊磊,周勇,等. 福建省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1,17(5):19-20.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篇(7)

关键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3-0132-01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达1.4亿,超过了总人口的10%。流动儿童面临着儿童权利、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让流动儿童接种疫苗,公平地获得健康保障,笔者就其现状简单介绍如下。

1 流动儿童的概念及免疫状况

1.1 流动儿童的概念

当今对流动儿童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居住,连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儿童”。对某一地区来说,流动儿童包括流入儿童和流出儿童,就流动儿童的来源界定也有多种方式,如以省、市、县(区)、乡、村为界,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特点或研究需要有不同的界定。

1.2 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

流动儿童的建卡、建证率和“四苗”接种率、“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均显著低于常住儿童,而散居流动儿童“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又显著高于聚集地流动儿童。调查上海市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5种疫苗的合格接种率仅为41.02%,远低于本地户籍的儿童;深圳市宝安区对社区外来儿童接种率调查显示,来深圳居住时间的长短对接种率有直接影响,越早到来,接种率越高。城市中的大型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流动儿童聚集地接种率最低。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居住时间越长,建卡率和接种率越高。

2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策略探讨

2.1 加强管理,健全法制,加强多部门的合作

计划免疫是一项国家指令性工作,又是面广量大、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过程。政府立法有利于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强化计划免疫监督管理的力度,为计划免疫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证。

2.2 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每年应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纳入年初工作计划及年终考核指标。从行政、业务上狠抓落实,促使各乡镇卫生院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地采取各种措施搜索流动儿童,减少免疫空白点。2.3 广泛宣传,普及免疫知识

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单、标语、接种证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地反复开展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儿童家长主动到卫生部门登记造册免疫接种,由现在的被动搜索变为主动上门要求免疫服务。

2.4 增加投入,确保工作的开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尤其在流动人口比重大的地方,计划免疫人员的配备和经费都面临很大的压力。争取政府的重视,增加经费和人员的投人,设立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专项经费,保证冷链设备、疫苗运转、人员培训、社会宣传、工作人员劳务费等经费的落实,才能保证计划免疫工作的全面发展。

2.5 提高基层接种队伍的素质

免疫服务的满意度对流动儿童的基础免疫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计免医师在接种过程中规范操作的情况、能否向群众传递正确的儿童计划免疫知识及处理异常反应的能力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免疫服务的满意度。故加强对接种人员的培训,提高接种队伍的素质,使所有人员持证上岗,将对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流动人口是商品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集团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力出现过剩。在这规模宏大的流动人潮中,也夹杂着不少的儿童成为计划免疫的流动儿童,人口大流动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的一种必然社会现象,做好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既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

参考文献: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篇(8)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典型症状为发热、皮疹和卡他症状(流涕、结膜炎和咳嗽)。通常麻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经过10天左右的病程后患者可以康复,现阶段我国麻疹的病死率不超过1%。

在所有传染病中,麻疹的传染性可能是最强的。在缺乏疫苗的时代,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罹患麻疹,当时的麻疹发病率几乎等于出生率!使用麻疹疫苗之后,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情况差异很大,麻疹仍在部分地区和人群中不断发生。在公共卫生领域,人类完成了消灭天花的壮举,之后又基本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下一个目标就是消除麻疹。

2005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动下,我国确定了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将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我国近10年来的麻疹发病率在40/100万~100/100万之间,距离消除麻疹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为此,我国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在此计划中依次提出4项免疫预防策略,分别是:①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②严格执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③做好特殊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④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麻疹强免只不过是补救措施

在国家的几项策略中,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是重中之重,并强调要确保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95%同时还指出第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的目的,是对未接种儿童和初免失败儿童再一次提供接种的机会。按照专业观点,如果能够保证麻疹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95%,即可控制麻疹的传播。这意味着,首先要做好免疫预防策略中的第l条,其次在入托入学时做好查验预防接种证(对没有接种2剂次麻疹疫苗者再进行补种),再辅之以加强对流动人口及社会底层人口的接种和补种,经过这3道关卡就可以基本保证儿童麻疹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95%。

可以看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执行只是消除麻疹的策略之一,其标准是对规定年龄组人群不论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是患过麻疹,都接种1剂麻疹疫苗。从全球范围来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通常是在常规工作薄弱、人群接种率普遍低下,造成麻疹暴发流行时的一种非常规的疫情控制手段。因此,强化免疫并不是对其他3条免疫预防策略的锦上添花,而是对上述3条策略都没有被良好执行的补救措施。

周而复始的强免源于基础工作不到位

强化免疫是一刀切式的公共卫生策略。在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基础薄弱,人群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且缺乏书面接种记录证明。对人群进行书面接种记录验证后再对无接种史者进行接种在操作上反而显得繁琐,无论有无接种史都接种1剂麻疹疫苗有利于简化接种流程和迅速提高该人群的麻疹免疫力。因此,麻疹强免只是在特定背景条件下的一种公共卫生行动,且只应该用一次,之后应该靠常规接种工作保持人群的免疫力。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越来越规范,儿童的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统计接种剂次时,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均计算在肉)也维持在较高水平。更重要的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接种麻疹疫苗必须在预防接种证上留有书面记录。儿童在入托入学时均要查验预防接种证,没有按规定接种满2剂麻疹疫苗者(排除因禁忌症未种的情况)无法入托和入学。

麻疹强免的做法,则是不考虑接种率水平高低,不考虑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执行好坏,不考虑接种证上是否有明确的麻疹疫苗接种记录,将所有儿童视为未种状态,导致大多数已种儿童被少数未种儿童所累而多接种1剂麻疹疫苗。

许多国家(包括我们国家)在WHO“2012年消除麻疹”口号的建议下,周而复始地进行麻疹强化免疫。广东省2009年刚做完8月龄至14岁人群强化免疫,2010年就被卫生部要求再做8月龄~4岁人群,这意味着有将近3个年龄组儿童连续被强免。我国从2004~2009年有27个省开展麻疹强化免疫。累计强免1.86亿人。许多地区是今年做完强免,明年太平一年。后年疫情叉反弹,大后年再强免。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一点:最基础的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工作没做好,只有通过强化免疫进行补救。

安全的疫苗为俺遭遇舆论质疑?

疫苗也是药品,是药品就会有不良反应。疫苗用于健康人群,其安全性通常要高于普通化学药品,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通常只是局部肿痛和轻微发热,严重反应非常罕见。麻疹疫苗的不良反应中83%为发热、局部反应,以及头晕不适等症状,17%被描述为异常反应,但这个异常反应多数也只是轻微的皮疹。

但是这次的麻疹强免涉及近9000万儿童,要求在10天内完成对该人群的接种,并且接种率达到95%。这意味着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群体性接种,与2009年的甲流疫苗接种量相当(后者是在几个月内完成的,单位时间接种人次远低于本次麻疹强免)。

在10天内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接种行动,肯定会巧合上数千甚至数万人所自然会发生的某些其他病症,虽然可能与疫苗无关,但以人们的思维特性,再加上公众对于预防接种的高度关注,新闻媒体以及公众会立刻将这种许多人在接种麻疹疫苗后生病与强免行动联系起来,哪怕这完全有可能是错误的。

虽然卫生部在多次宣传中反复强调这次麻疹强化免疫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免费”原则,并要求各地决不能以入托入学为条件“强制免疫”,但是卫生部又要求以县为单位的接种率达到95%,于是,一方面对外宣传“自愿”,一方面接种工作人员又不得不按指标完成任务。其结果就是,接种工作人员想方设法动员家长进行接种,提高接种率。这种上下不一的接种行为,对于家长和媒体来说。产生疑虑在所难免。

儿童真是麻疹发动机吗?

卫生部有一个观点:儿童是麻疹的发动机,减少了儿童发病可以降低全人群发病。确实也有一些麻疹强免后次年全人群发病降低的现象支持这种观点,但这种现象并非只有麻疹强免一个原因可以解释。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是麻疹强免通常是在疫情高发之后执行,此时易感人群都已患过病,即使不强化免疫,次年的发病率仍可能是大幅度下降的;二是麻疹的流行通常存在周期性,强免后碰巧遇到周期性低谷也是可能的。

例如上海原计划在2010年开展春节后

和秋季开学后的麻疹强化免疫,主要是对常规接种漏种者的查漏补种。而卫生部认为上海一直以来是查漏补种,不符合真正的强化免疫执行标准,因此要求上海按标准开展8月龄~14岁的强化免疫,并以天津强免成功的例子来说服上海。因为天津在2008年麻疹高发后做了8月龄~14岁强化免疫,2009年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据此卫生部认为上海也应该进行强化免疫。但事实胜于雄辩,进入2010年,天津的麻疹疫情再次高发,而且这次疫情中8月龄以下和14岁以上的病例超过70%。

8月龄以下病人增多的原因复杂,一个重要原因是婴儿生病后去医院往返途中及就诊过程的感染,已经有很多文献证实“发病前有医院就诊史”是婴儿麻疹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以我国目前的生活和医疗条件,尚无法改变婴儿在就诊过程中感染麻疹的问题。14岁以上病人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这部分人在20世纪70~90年代没有接种疫苗或是接种效果不好导致免疫力低下(更年长的人群反而因有麻疹自然感染而获得稳定的免疫力)。上述两类麻疹病人是目前的麻疹疫苗常规接种程序无法覆盖的人群,会在我国麻疹发病率中占很大比例。而本次麻疹强化免疫既不针对14岁以上人群,也无法消除婴儿发病的高危因素。对降低总发病率的贡献很有限。

真正的问题是大量投入却无法消除麻疹

本次规模巨大的公共卫生行动,仅是疫苗采购的费用和接种补贴这两项直接投入就超过了4亿元,各种直接间接投入的总额应该不会低于10亿元。现在讨论强免的效果为时尚早,其效果至少要到来年才能检验,但以下分析有助于预测强免的未来效果。

一、麻疹病人的年龄分布。卫生部透露2009年全国报告麻疹病例5.2万例,2010年又比2009年同期病例数下降了25%。但卫生部没有告诉我们的是:2010年麻疹病人中50%是8月龄以下和14岁以上的病人,上海已经至少连续6年呈现这样的麻疹病人年龄两头翘现象。这意味着我国的麻疹总体疫情以8月龄以下和14岁以上病人为主,而这次麻疹强化免疫对象却只是8月龄~4岁(部分地区为8月龄~14岁)儿童,这是抓小放大。

二、没有增加真正漏种儿童补种的机会。一些未种儿童的家长可能会因为社会性宣传动员而前来接种麻疹疫苗,但是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较高水平下强调强化免疫的种率必须达到95%,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接种占大多数的已种儿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现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未种儿童并给他们补种。通俗点说,就是吃过的再吃一顿,没吃的还饿着。这些未种儿童作为易感人群,在一次又一次的强化免疫中被遗忘,成为将来麻疹爆发流行的定时炸弹。一旦定时炸弹爆炸,专家们就会理所当然认为需要又一轮强化免疫,于是一轮又一轮的麻疹强化免疫周而复始。

三、是否能将发病率降到1/100万?即使麻疹强化免疫确实有用,按照2009年的发病率和2010年的年龄组分布趋势,乐观的估计也只能将麻疹发病率降低到10/100万,距离1/100万的消除麻疹标准还有数量级的差距。

回到查漏补种和常规接种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篇(9)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6―28―04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从前的一些观念及理论势必会有些不合当前的适宜。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专家学者对健康的定义,其内涵过严,外延过窄,缺乏普遍实践意义和价值。

1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笔者较详尽地查阅相关文献,对已有的成果进行学习和分析,提出新见解。

2 结果与分析讨论

2.1 对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质疑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首次提出了多维健康观。在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研究后,1989年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定义,认为健康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从而赋予了健康概念鲜明的时代特征。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健康的内涵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多维健康观得到了确定,并有所发展。王广虎和喻坚先生对此依据国情也进行了一些增补,颇具代表性。但是仍可看出世界卫生组织权威定义的影响依然存在。可人类社会正朝着文明的大方向继续进步和发展,普遍认为:“健康难以获得”。这不能不使我们怀疑世卫组织对健康的上述界定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和实践性?因而,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实事求是地开拓新思路。

实践和科学证明,人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里的,因受内外环境、心理、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人人都有可能带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但绝大多数人在社会中承担着不同角色,都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笔者从微观、从社会发展、从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等层面来阐释人民大众心目中对“健康”的理解,以提炼其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属性(内涵)和外延,以飨读者。

我们认为世卫组织等的定义已把健康概念内涵的认识拔到了绝顶,把外延缩到了极限。在体质实践中,真正达到符合上述健康定义要求的社会人极为罕见,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过抱怨,人吃五谷杂粮,也不是生活在真空,哪有一点小病也不得的,哪有一点也不残的!世卫组织界定的健康,人们可望不可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实现不了的空想。依据辞海对病、残等的定义,一个小小的毛囊炎是病,一块皮肤割裂形成的疤痕是残,适应方面的完好又有谁能做得到……如果将上述多维内容再优化组合到一起,所能达到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就是宇航员的健康也未必能符合上述要求。健康概念是不是被人为地虚化了呢?世界上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绝对化了的东西是没有实践性的。就连选拔非常严格寥寥无几的宇航员都难以达到上述的健康要求,更何况平民百姓呢。按道理讲,宇航员是应该符合上述要求的,他们的健康应该是完美无缺的,是多维健康的真正实践者和拥有者,他们可谓世卫组织所界定的健康代表。对健康定义内涵与外延认识的正确与否,不能仅从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上来作评价,必须把它拿到实践当中去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难道宇航员的健康就符合上述要求吗?仅从宏观指标上来看,健康质的指标量,是规范适度的,符合宏观观察要求的表现和反映。如果从微观上讲,生物学医学研究证明,每个人的基因中都含有数百种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它们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和条件,就会在子代出现遗传病。从这一点讲,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都不是健康的,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人类生活的环境不断变化着,基因受到有害物质的刺激便有可能会产生突变,形成新的遗传病基因的潜在,遗传病的根基来自亲代的病态基因,随时间的推进病态基因只能增加,不会下降,更不会恢复到正常。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身的免疫机制不知已消灭了多少种传染病,但这都是在长期的进化中逐渐完成的。而今天,人体也还对多种传染病没有形成自身免疫机制,一旦某种无自身免疫机制的传染病肆虐,便无法抵御,只得束手就擒,好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已研究出了多种具有特异性被动免疫方法,使人类摆脱了某些传染病的侵害。因时间短,人体内仍然对多种传染性疾病还没有形成自身免疫机制。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新的不明有害物质又接连产生,侵犯袭扰人类,就更无法抵御了,就是科学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研究出有效的具有特异性的对抗机制也得需要一定的时间,何况自身免疫机制的形成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需要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2002年的非典爆发,近年的艾滋病的流行,都证明人类体内存在着好多缺陷,这就更不能说我们的体质是绝对健康了。回想上述定义:“……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谁能有这种潜在的功能和心理呢?说明上述定义对内涵的要求过于严格,自然外延也就狭窄了,狭窄到几乎要脱离实践的地步。有人说这个定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我们则认为时间长了,人们经过再三努力还达不到上述要求,其所谓的积极性与作用也会自消自灭的。所以,其实践价值并不大。那么,人类究竟拥不拥有健康呢?我们认为:肯定是有的。那么,人类的健康存在于哪个层面,又如何表现的呢?健康的内涵和外延又如何予以新的界定呢?

对此,我们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层面进行深入探讨,进而来寻找正确答案。

2.2 对健康内涵与外延的再思考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非健康人一代一代地离去,与此相应的是新的健康生命一代一代地涌现崛起,如此不停循环往复,才使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永续不断。因为人从出生经过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至死亡,也就是说从出生到死亡,在这一生的生存期中,婴儿到壮年这一阶段,相对来说健康占据着较长的时间(病、残、弱、死的机遇相对只占少数与时间),这一现象无以雄辩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何以能够得到

进步和发展,文明又何以能够永续。健康与病、残、弱等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总之,于健康之所求,人概莫能外,有残奋斗,有病治疗,垂死也要挣扎,这才是真正生命意义上的第一需要。联合国称其为人权,可见健康在人的生命、生存中的价值和地位。细分析起来,人类就是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依靠自身的能力与智慧从事着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追求着健康效益最大化。换言之,人类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又都是在为自身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的保障而去实践的。因此,发展的目的就是令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命、生存的质量,以谋求最大的健康效益。反之,健康的人们又去促进和发展社会和经济,因而健康也就自然成了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形成生产力,并构成社会。试想,人类如果没有健康,不去追求健康,科学发展观也就随之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发展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健康是基石。其中自然属性的健康是物质基础,行为和心灵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这就是健康在人的全面发展诸项内容中的逻辑关系与定位。这足以说明,人类社会是健康人的社会,发展是健康人推动的,所以,从这一角度看,历史就是人类健康的发展史。一个种族,一个民族,其体质都各具自己的特征,这是由遗传所决定的,可也在动态发展,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体质的指标健康量都有相应定位和量的适度规范及优化组合。常人都拥有过或正拥有着健康。从个人的发展角度看,健康在不同时空中所表现出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再从整个社会层面看,健康人始终占据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所谓生产力主要指的就是他们。

健康是什么?健康又是怎样展示在社会发展层面的?通过上述分析也就一目了然了。

健康具有多维性,是个多层次的大概念。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遗传病基因,人人都有,但遗传的几率很低,社会存在、发展并不受其干扰,科技发展还没有达到能根治的水平,这是我们不将其纳入健康的原因,这是其一;前面也谈到了免疫缺陷的问题,人们在某些劣性传染病面前,只能束手就擒,相对来讲这种缺陷也是变相的病态或缺陷。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们可对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做到人工免疫,即使对个别传染病没有特异性免疫方法,也可利用已获得的医药卫生科技手段遏制其传播,将其缩小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直至暂时消灭,在现代条件下成不了大气候。更何况科技也在飞速发展,新的预防、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得以深化与完善创新。但有一点不能不指出,由于长期进行人工免疫的结果,自身免疫机制则会难以形成,甚至退化,有可能人类永远会失去自身相应免疫机制形成的机会和功能,造成依赖人工免疫方法来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又随时都可能遇到不明新有毒物质对人类袭击的不测,然而,科技的发展总会倾向于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同样,也影响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自身免疫机制的缺陷态也暂不予纳入健康内涵,这是其二。

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不良的环境可以致病,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地区性甲状腺肿、氟中毒、大骨节病、放射性污染的环境可造成癌症、白血病等等。非洲的某些国家社会落后与贫穷,使那里的人民骨瘦如柴,疾病盛行。所以环境的健康理应纳入到健康内涵。天人应该合一,健康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上述分析,健康概念具有社会性、普遍性,健康人占社会的绝大多数,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唯一动力。

3 健康概念的新界定

健康既属于个体,也属于人类社会,因而也就有了个体健康和群体(含人类)健康之分。

健康既有航天员健康、飞行员健康、潜水员健康,又有普通大众健康……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不同档次。

健康是动态的,成熟期前(含成熟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成熟期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我们从社会及社会发展层面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出发,对其作如下定义:健康指人的属性及其相应的生活环境,在常态质量的基础上(含常态)出现变化后,不影响个体和群体生命、生存、生产、生活状态时的体质状态。

简述免疫学的发展史篇(10)

免疫学是现代医学与生命科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带动性、支柱性的前沿学科,与许多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免疫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人类及动物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生物制药及肿瘤的生物治疗等领域。目前,在全球已经批准上市的生物类药品中80%以上是免疫工程类制剂。免疫学对现代生物医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百年来,因为免疫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的突破性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学者就有20余位之多。免疫相关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以及现代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领域内被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

目前,免疫学基本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仍然日新月异,免疫学相关理论本身存在着较多的重点和难点,而与免疫相关疾病种类繁多,机制复杂。在医学和生物学相关本科专业中,《免疫学》和《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一直存在着众多的困难。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难以达到好的效果,同时,简单的示教式实验也无法让学生接触和掌握更多的免疫学相关技术。因此,我们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免疫学教学团队从2011年起,就在《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其中的教学创新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大小班授课;②模块式教学;③研讨型教学;④参与科研实践。

1大小班结合的研讨型理论课教学

传统的教学都是大班教学,从头到尾由老师灌输式讲授,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那种模式下,大学的学习跟中学阶段几乎没有本质区别。为此,我们摒弃了传统的一贯式讲授方式,采用了大小班结合的模式。

首先,我们将《医学免疫学》分为了四个学习模块:①免疫系统;②固有免疫;③适应性免疫;④临床免疫。每个模块设置8个学时。前两次课(4个学时),由具有丰富免疫学教学经验的资深教授进行大班讲授(学生总人数40人左右)。主要讲授免疫学发展的历史、免疫学相关基本概念、各模块的基本框架内容。而后两次课的教学则有年轻老师分小班进行。40人分为四个小班,每班10人,然后分成3~4个学习小组。每个模块的大课结束以后,根据相关模块的内容,我们分发了10个左右的思考题。学生在课余时间针对这10个思考题进行自学和资料搜集。学生分组准备思考题的答案。我们要求每组学生准备两道左右的思考题,用PPT、板书、视频等手段来准备答案。在小班研讨课上,各组学生对思考题进行讲述,小班老师则参与讨论,对学生讲授的材料进行点评和补充。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与平时成绩优秀的奖励(学生平时成绩占最终成绩的30%比例)。

以"免疫系统"模块为例。大班课上,教授主要以传染病与疫苗的故事来展开免疫学发展的历史。进而讲授免疫学主要的相关概念,概要介绍了机体的免疫相关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并概括了免疫学的基本功能。基于这一模块的具体内容,给小班研讨课留下了以下思考题:①近20年来,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爆发了或者正在流行哪些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②现有的婴幼儿计划内免疫接种所涉及的疫苗有哪些?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疫苗?目前还有哪些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尚未有人用的疫苗?③讨论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功能失调的后果;④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念,特点及二者相互关系;⑤抗原的定义及抗原的特性;⑥抗原表位的概念,以及抗原表位的类型;⑦趋化因子的概念和功能;⑧粘膜免疫系统及其与疫苗剂型的关系;⑨几类重要的免疫细胞;⑩抗体的网络学说及其意义;

以上这些思考题,涵盖了免疫学发展历史、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免疫相关细胞和分子等。学生通过一到两周时间的课余自学,寻找相关资料,分组准备PPT、板书和视频资料。小班研讨课上,每个班的同学都准备了较充分的答案。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轮流担任某个思考题的主讲,其他组员进行补充。而小班老师则在学生陈述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学生有错误的地方,老师会着重进行讲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加强了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课堂讨论,相关知识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很多教科书没有的最新研究进展,学生老师也能通过互联网资料得到,并在研讨课上进行讨论和分享。这样的研讨型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两个教学周期后,我们对相关学生进行了教学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两个教学年度80名学生,有68人(85%)给与好评,8人(10%)给与中评,只有6人(7.5%)提出了改进意见。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参与授课的资深教授和年轻老师打了5分或者4分的高分(满分5分)。其中代表性的学生反馈意见如下:"大课概论,小课细讲与讨论问题的教学模式是创新的,能激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讨论表达能力。支持!";"大课概论和小课细讲与问题讨论这一模式很实用,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自主积极性,很好。";"大课以老师讲课为主,小课学生讨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的方式对今后的科研也有一定的作用。" 而学生提出的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大课授课内容的进一步充实完善;还有建议学生也参与思考题的设置等等。这些意见,我们教学团队在今后的实践中将一并予以考虑。

2免疫学综合实验的实施

上一篇: 法治社会概念 下一篇: 社会法治理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