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市场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9 15:18:41

休闲农业市场研究

休闲农业市场研究篇(1)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017-04

1 引言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靠乡村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创意产业和农耕体验的休闲农业产业,农村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下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以成为休闲农业产业的依托,两者都具有可持续性发展优势,能够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当下,对于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的分析研究,基本上都是将这两者分开研究。到目前为止,休闲农业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美丽乡村的研究成果尚少,但仍然缺乏对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研究,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实际分析,尤其是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的具体对策方面的研究。在休闲农业快速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背景条件下,对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对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及有关地域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升级转型提供科学根据与决策参考。

2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机理

2.1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的协同关系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两个系统内部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两个系统作为个体存在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两者的协同关系是一种优势的互补关系。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基础,休闲农业保证发展。贝塔朗菲作,对系统观基本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从研究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即“1+1>2”[1]。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就是两个有机组合整体,两者的协同就能达到“1+1>2”的效果。

2.2 美丽乡村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条件

2.2.1 环境方面 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工作是处理农村突显的环境问题,其中有自然生态环境的控制和人文居住环境的改善。绿色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开发休闲农业的核心,它保证了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旧乡村改造,对村庄的道路、房屋和公共用地进行换面升级,有助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和居住环境健康化。

2.2.2 物质方面 美丽乡村中对农村道路美化、建筑包装和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能为休闲农业产业提供一个坚实的依靠。乡村自身具有的特色农产品、田园景观与农业本身等资源,是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载体。美丽乡村建设将实现产业的融合,使乡村产业链升级,产业结构更加牢固,使之成为休闲农业的助力,推动休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2.2.3 文化方面 美丽乡村虽然是旧农村改造,但要保留核心的文化内涵,显示乡村的文化魅力。休闲农业正需要这种魅力,提升产业的内涵,让游客体会农耕文明。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开发,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对非温饱支配投入增加,提高了村民的素质,乡村文明得到提升,可为休闲农业的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休闲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

2.3 休闲农业开发促进美丽乡村发展

2.3.1 经济方面 美丽乡村的发展不仅是实现环境美,更重要的是让村民获得收益。休闲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具备了传统农业产业所没有的优势,更加符合市场需求。通过对农村、农业资源加以合理利用,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农业的产业结构,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并加以延伸。同时,可推动农村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能有效地带动附近农民的就业和创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强农村的经济综合实力,促进美丽乡村的永续发展。

2.3.2 规划方面 休闲农业的开发规划遵循科学、可持续的原则,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美丽乡村的乡村改造过程中,遗留的旧建筑与荒地,休闲农业能够科学地对其进行规划与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休闲农业的规划布局增添了农村景观中的创意点,整体上使农村景观更加协调,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对于安全、娱乐和服务等休闲产业方面配套设施建设,使美丽乡村基础系统更加完善。

2.3.3 人文方面 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村民与游客之间的沟通互动,休闲农业的受众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在参与农业休闲娱乐活动的过程中与村民接触交流,有助于提升村民眼界,也能够提高农民的语言表达和待人处事的能力。休闲农业运用乡村文化开展活动,有助于传统农业化的继承与创新。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概况 厦门是沿海经济开发特区,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厦门的行政区域划分6大区域,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和翔安区(各区基本概况详见表1)。

3.1.1 区位交通发展状况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离不开区位交通条件。公路建设方面,厦门市推动全市一体化发展,完善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大区域基础交通设备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城市快速道路为核心,经过县乡、镇道路漫延成交通体系网。铁路建设方面,厦门市完成对铁路基本资金投资10.12亿元,健全铁路系统。航空运输方面,共有42家航空公司在厦门机场营运,境内外通航城市达到,总共开通航运线境内168条,境外33条。公共交通方面,增加了21条公共交通汽车线,升级改进了60条问题问题线路。全市共有出租汽车相关公司14家,在线营业的计程车5962辆,包括电召计程车200台,出租车行业更加稳定发展。

3.1.2 旅游业发展状况 厦门市的旅游业具有强大的游客市场,而休闲农业的发展跟厦门的旅游市场是息息相关的,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如交通旅馆业等,从而增加相关产业的收入[3]。所以厦门旅游市场能够为休闲农业发展带来充足的机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客源基础。(厦门市旅游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详见表2)

3.1.3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发展状况 厦门市休闲农业从20世o80年代兴起,从“看”到“体验”的转变,使得休闲农业制度化与科学化。当前厦门市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都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根据厦门市统计局2016年厦门特区经济年鉴数据显示,全市共有休闲农业项目130个,其中24家休闲农业产业被评为市级示范点,年接待游客总数达到450万人次,收入金额达到4.5亿元。目前设有9个全国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6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镇和5个乡村获得中国美丽乡村称号。

3.2 数据来源 本文对区域概况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对福建省农业厅、厦门市政府、厦门统计局、厦门市旅游局。福建省农业厅的网站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4 厦门市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调查分析

厦门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政府针对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出台,厦门市的休闲农业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数量逐渐上升。但是由于投资人与乡村带头人对项目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研究厦门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休闲农业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点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对厦门市80家休闲农业项目和60个美丽乡村进行调查,涉及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协同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总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问卷135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为97.78%,根据对问卷数据的整理进行研究。

4.1 协同现状分析 以问卷对象作为参考数据,美丽乡村建设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时间的不同,导致93.42%的休闲农业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没有协同关系。随着厦门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落实,一批批的乡村开始投入建设,建设重点主要是落在乡村道路、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配备上,并且由于农村发展意识上的缺乏,根据问卷调查显示87.5%美丽乡村建设村没有发展休闲农业。

4.2 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发展水平不一 由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时间较长。据调查结果显示,89.47%的休闲农产业业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剩余10.63%的休闲农业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初步完成,所以基础资金成本已经投入,美丽乡村为休闲农业节省成本的优势荡然无存。可见,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了两者的互助作用的天平倾斜,影响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协同发展。

4.2.2 政府引导缺失 近年来,厦门政府出台《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建设美丽厦门要“共同缔造”等相关政策,有利于推动休闲农业的开发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但是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调控能力的弱化,而是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4]。美丽乡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在市场资源上趋于相近状态,而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特征,完全依靠市场对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进行资源配置是具有隐患的。厦门市政府机关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农业开发的政策是分成两个方向进行开展的,缺少两者有机结合的政策。据调查,100%的美丽乡村建设都是有政府主导开发建设,31.58%的休闲农业产业获得政府的资金奖励,两者的安排是独立进行的,显示出政府引导作用的不足之处。

4.2.3 利益分配困难 在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可利用的资源有: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交通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政府资源。在动力机制中,“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是适合开发休闲农业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在这种模式中,涉及了3个利益分配主体,导致利益分配不均等现象;80.36%的村民的意向是参与休闲农业的经营,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两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分配的矛盾,所以专业合作社的职能作用就至关重要,需要为两者搭建好沟通的桥梁,达到利益分配的平衡。

4.2.4 发展意识不足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的发展的重要核心是抓住市场机遇,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和规划建设具有有效性、决定性和执行性。相比之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规划要考虑到村民意见因素,在这过程中,可能影响发展的速度,阻碍建设的进行。81.58%的休闲农业产业担心村民意识影响到产业发展,村民的发展意识目前来看相对欠缺,具有保守和传统的特征,可能导致错过市场机遇。

5 厦门市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的对策

5.1 以协同为主旨,提高两者发展的协同水平 首先,以休闲农业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为主旨,加强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联动作用,解除两者相互限制的问题。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加强两者合作与协同发展,统一管理产业区域内的资源、市场、文化、技术和人才,为强化两者的产业交流与合作提供支持和服务。其次,以休闲农业产业为核心,充分发挥休闲农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将相关产业有机联系起来,建立美丽乡村与休闲农业产业链。再者,将美丽乡村的资源与休闲农业的产品进行合理搭配与创新项目,创造具有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特色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共同制定可持续性的生产标准、服务制度、营销手段等。依靠这样的基础核心,建设规模大、服务佳的产业模式,发挥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的综合性优势,通过驱动因素的协同,实现整体产业的功能与核心竞争力的加强。

5.2 以政策为导向,注重对政策的引导和落实 政府政策支持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休闲农业开发建立基础条件。休闲农业发展前期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基础设施,减少相关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政府要增加针对两者结合的政策进行完善服务,加强引导作用。在政府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农业提出措施和奖励时,产业主和带头人也需要对实时政策的关注和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与机会,积极主动与政府沟通参与政策的实施。在政策的施行阶段,针对相关政府工作,做到完成时间短、完成质量高的工作水平,与相关部门协调关系,针对部门功能提出需求,双方进行工作对接,思想交流互动,使政府的政策得到有序开展和实际的成果。

5.3 以合作社为支点,促进利益分配的平衡 建立合作社,成为产业业主与村民之间的桥梁,在两者协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5]。合作社由产业业主代表和农民代表组成,合作社采用透明式经营,保证双方利益合理分配。合作社利用现有资源,合理的保留、升级、改造等方式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形成特有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出特色品牌。在产业引进方面,合作社应具有合理的管理模式,产业跟据实际情况,合理与科学的规划而引入,减少发展过程中产业混乱,恶性竞争的问题。企业投资由合作社审核接收,安排人员管理和经营。创建一条线的管理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了收费乱象,利益分配问题。

5.4 以人为核心,加强宣传和提升素质 人才队伍建设在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人才队伍的带动、管理和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驱动力。因为参与休闲农业产业的农民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一是注重本地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两者协同发展意识的宣传,依靠对当地熟悉了解的优势,更快投入工作和解决问题。二要引入相关职业的专业人才和高校人才,强化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学科科学性,完善人才队伍的结构体系。三是创新激励奖惩机制,调动在职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切实改善在职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引导在职人员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提高专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总之,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应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保证人才队伍的有序性、科学性和整体性。

参考文献

[1]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与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34-35.

[2]杜学峰.上海发展休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5,(04):20-23.

休闲农业市场研究篇(2)

1鞍山市休闲农业的基本情况

鞍山市休闲农业经过近30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近年来,全市各地把休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庄78家,休闲农业园区20家,农家乐514个,从业人员5718人,带动农户2.7万户,年接待游客221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重点打造了一批休闲农业品牌。“鞍山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统”成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鞍山东部山区南果梨花带入选“中国美丽田园”。海城市被认定为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鞍山台安大麦科湿地保护区-西平林场苹果采摘园-鞍山韭菜台渔村-海城天籁谷露天温泉-海城三星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海城天籁谷露天温泉-千山南果梨祖树园-鞍山绿泰佳葡萄主题公园-岫岩满族博物馆-中国玉雕会展中心被列入全省休闲农业精品线路。

2鞍山市休闲农业的发展阶段

2.1第一阶段:1978-1989年的起步奠基阶段

该阶段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鞍山市经济基础还比较落后,尤其与旅游直接相关的铁路、公路、航运交通业还很不发达,人多车少、交通不便。在这一阶段鞍山市绝大多数游客对消费的期望不高,满足于吃、穿、住的基本要求,对休闲农业不是非常的理解。休闲农业未能摆脱传统农业的依赖,并未能形成独立运作的经营模式,受开发资金的制约,鞍山市休闲农业不能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设施过于简单,经营粗放,休闲农业几乎全都是未经认真规划论证而行的,处在一种盲目状态,几乎全由非专业人员管理。度假型和租赁型的休闲农业项目自然偏少,休闲农业仍处在起步发展的阶段。

2.2第二阶段:1990-2000年的成长壮大阶段

该阶段正处在鞍山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随着鞍山市城市化发展和居民经济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开始改变,在解决温饱之后,有了观光、休闲、旅游的新要求。同时,农村产业结构需要优化调整,农民扩大就业,农民增收提到日程。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农游合一”的特点。在这样背景下,靠近鞍山城市郊区的一些农村和农户利用当地特有农业资源环境和特色农产品,开办了观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开展采摘、钓鱼、野餐等多种旅游活动。这些休闲农业园区,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体验农业生产和农家生活,欣赏和感悟大自然,很受欢迎和青睐。

2.3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的秩序驱动阶段

休闲农业经过前些阶段的快速发展,供需关系趋向缓和,需求增长缓慢,而供给发展较快,整个的休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一阶段里,一方面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休闲农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和纠纷频繁;另一方面急剧扩张导致行政机构尚未形成相应的法律框架和执法力量,市场处于相对的无序状态,急需进一步完善和管理。

3.鞍山市休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

3.1重视农村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农村文化中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文化品位,要实行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继承和发展相结合。休闲农业必须结合鞍山市地方文脉,研究鞍山特色、挖掘鞍山特色、突出鞍山特色,用“鞍山特色”创招牌树形象、吸引休闲者,尤其是外地游客。

3.2理念引导,政府扶持

以民间现有休闲农业发展为基础,采取企业投资为主体,政府扶持引导。实行财政上的以奖代补政策,聘请专家和学者制定休闲农业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对经过考核达到验收标准的休闲农庄以奖代补,带动资金来源的渠道,达到共赢共建的目的。

3.3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每个县、区 先抓1――2 个示范点,政府给予立项补助,重点支持道路的整修、排水、路灯、公厕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有效推动和加快休闲农业的建设。

3.4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涵盖农业、生态环境、旅游、休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因此,必须培训具有系统知识的专业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障休闲农业中所提供服务产品的可靠性、响应性和安全性。

3.5建立、健全休闲农业协会组织

在鞍山市建立、健全休闲农业协会组织,实行协会对行业的自律管理,具有迫切的需要,实行协会对行业的自律管理。

第一,鞍山市旅游局、鞍山市农委要赋予休闲农业协会一定的职权,适度地让休闲农业协会参与政府行业管理,增强协会权威。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可给予休闲农业协会一定的资金支持。

第二,休闲农业协会要主动、充分地发挥协会在政策宣传和建议、协调关系、行业培训、行业自律、宣传促销、经验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即鞍山市休闲农业协会要把鞍山市从事休闲农业经营、服务、推介、管理、研究等方面的人员组织起来,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加强鞍山市休闲农业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促进学术经验交流;开展对内对外合作,实现鞍山市休闲农业资源共享,等等。

第三,为鞍山市休闲农庄树立品牌,建立典范,提升农庄整体素质,进一步推动全省休闲农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休闲农业协会在会员农庄中开展星级休闲农庄的评定工作,制定星级休闲农庄评定细则:星级休闲农庄参评对象、星级休闲农庄标准、星级休闲农庄评定时间、星级休闲农庄评定责任等。

3.6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首先要加强信息化推广,让游客对休闲农业区位置、休闲内容、交通线路、文化特色、餐饮民宿、联系办法等一目了然。其次,要加强与旅行社联系,借助旅行社对市场的开发、把握能力,由旅行社进行资源整合、组织客源、开发休闲项目。第三,要与媒体联合组织宣传促销,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和制作宣传片、光碟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相关信息。同时,各休闲农庄应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口碑效应”,提高游客对鞍山市休闲农业的忠诚度。最后,组建鞍山市休闲农业网站,借助于网站可以与众多的旅游者沟通,产品信息,了解市场需求,进行市场调研,让企业更多地参与休闲农庄沟通系统的运营,使休闲农庄以较低的建设、运营成本更有效地出现在市场上,为鞍山市内大量没有能力独立上网的休闲农庄提供面向省内、外旅游市场的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休闲农业市场研究篇(3)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2000802 

1 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 

休闲农业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城市化和工业化为欧洲各国带来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但是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城市居民越来越希望能够返璞归真,重返田园,绿色的生活环境,在对这种诉求的追求下,休闲农业应运而生。 

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大多学者比较认同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进入21世纪,观光、休闲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由单一的观光功能开始拓宽为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 

2 京津冀协同背景下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 

保定市因毗邻京津,底蕴丰厚,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机遇就是满足京津两地的休闲农业市场需求,吸引京津两地的游客到保定参加休闲农业旅游。 

“十二五”以来,河北省保定市休闲农业从无到有,逐步形成新的产业。截至2014年12月,全市共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283家(其中:休闲农庄5家,休闲农业园区26家,民俗村6个,农家乐246家),主要分布于易县、涞水、涞源、阜平、顺平、满城等太行山区和环北京县市,从业人员1.45万人,直接吸纳农民工1.27万人,带动农户4.34万户,年接待游客632.94万人次,营业收入12.9亿元(其中农副产品收入2.9亿元),利润总额1.8亿元。全市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唐县秀水峪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国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3家(涿州市润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满城县龙门山庄生态园、易县狼牙山中凯集团);省星级休闲园(采摘园)7家(望都县嘉欣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唐县华峪山庄、唐县晨泽农业生态园、满城县龙门山庄生态园、易县狼牙山中凯集团、河北润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河北屯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全国“美丽乡村”3个村(博野县大北河村、易县于家庄村、高碑店市平辛庄村);顺平县桃花景观和易县牡丹花景观认定为2014年中国“美丽田园”。全市每年开展以休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节(庙)会达28场次,接待(参与)250余万人次。 

3 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发展水平落后 

首先,保定市休闲农业起步较晚,成规模的企业数量少,著名的企业就更少之又少。其次,农产品缺乏深加工,精加工,吸纳劳动力及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足。第三,企业经营项目单一,大部分停留在农家乐,采摘园,农耕园,垂钓等活动,住宿,娱乐,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改善。 

3.2 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城乡差距的原因,农村劳动的知识水平以及整体素质偏低。在满城,安新,来源,顺平等,50岁以上的农民多为初中毕业或不足初中毕业;40岁以下的农民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但整体专业知识有限,职业素养普遍不强,缺少现代企业经营的知识和经验。 

3.3 休闲农业企业宣传不到位 

由于思想观念的问题,休闲农业企业管理者“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观念比较严重,缺乏基本的宣传工作,相应的农产品也没有制定有效的促销策略,经营管理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度,严重的制约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3.4 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随着我国城市周边地区交通条件和信息条件的改善,到城市周边农村去休闲,去体验农村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被城镇居民所接受。因此,交通条件的便利,水网,电网,网络通讯等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园区的发展。 

4 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策略 

4.1 以农业经营为本,推出多样式的休闲活动 

休闲农业的多样发展要以农业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生产与农事体验相结合。农业企业中的有机生态种植园等除了用作休闲,观光,旅游外,还可作为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与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供学生参观学习。此外,开发休闲农业的“附加价值”,努力增加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带动相关产品的生产。例如与水果加工企业,花卉市场等达成供货协议,为企业提供了天然的有机原材料,还吸纳了当地劳动力就业。 

4.2 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休闲农业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定期的组织培训,请成功企业的人员,科研单位的专家等为本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讲座,技术指导,或者可以直接参与高校的科技研发活动。此外,要与行业中的成功的农业园,建立长期联系,可以相互实地考察,观摩,逐渐形成教学、培训、考察一体的人员培养模式,使休闲农业企业的人员素质逐渐专业化。 

4.3 做好相关的市场推广宣传工作 

休闲农业游以天然、放松、减压的旅游方式,在城市居民中逐渐受到追捧。保定市及周边众多县乡纷纷开发了自己的休闲农业园区,极大的丰富了京津等周围地区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但对于休闲农业企业而言,这种情况意味着竞争的加剧,许多企业都面临如何吸引游客注意力的问题。 

广告宣传是最直接的方式,可在企业市场覆盖区域的当地报纸、电视和主流网络媒体上充分宣传、展示企业形象;或者选择目标群体定期的发放企业的月刊,定期更新的宣传册等;在高速公路道路两旁、长途车站,设置引导牌;与各大旅行社达成长期推广协议;在地区旅游图中标注本企业名称和地址;创建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休闲农业园区进行推广和宣传。 

5 保定市休闲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5.1 体验化 

休闲农业离不开消费者的切身体验,它是体验营销的一种实践。农业休闲企业在设计具体活动时要将园区的特点与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充分的结合起来,使消费者产生美好感觉并形成难忘的记忆,这是休闲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 

5.2 绿色化 

休闲农业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要为生活在大城市的上班族提供一个能够放松精神,释放压力的纯天然环境。休闲农业企业的经营者应该致力于开发这样的环境,让园区充满天然的气息,例如提供无公害蔬菜、水果、养生的餐饮,而尽量避免园区过多的商业味道,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真正有意身心放松的天然场所。 

5.3 度假化 

在西方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园已经逐渐发展成度假农场并且日渐成熟。因此保定市及周边的休闲农业园区可以借鉴其运营模式,这是有市场可行性的。例如面对“有钱有闲”的退休族或者休年假的上班族,度假村式的休闲农业园,既体现着当地风土人情,又不乏自然之美,对工作在京津等地的上班族来说,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选择,也是农业未来的一种新形态。 

休闲农业市场研究篇(4)

2休闲农业园的类型划分

由于休闲农业园所处的地域不同,经济条件、民俗习惯、区域环境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其发展模式、内容、形式都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国内外对休闲农业园的研究中对其分类模式也是多种多样,大致有按资源属性[7-9]、开发内容[10-12]、发展阶段模式[13]、分布地域模式及服务类型等几种分类方法,现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以适用于不同的需要,对休闲农业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2.1按照阶段模式分类

将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描述为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3个阶段,通过北京休闲农业园建设与实践来看,休闲农业的发展开始向集业集群的阶段发展。自发式:20世纪80年代以前,位于市郊农村的许多农户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农业资源,利用区位优势,自发开展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活动。如北京郊区农村利用农民自家住房开办的农家乐、农民自家果园引入的采摘活动。自发式的休闲农业园经营和开发各自为政,普遍规模小,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利用,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差,管理比较混乱。自主式:自发式休闲农业园经营和开发过程中暴露出的经营、生产和管理问题,以及农业旅游需求多样化使得休闲农业园有强烈的自身整合、自我发展的需求及意愿。20世纪90年代以后,很多休闲农业园调整园区定位,丰富农业旅游产品内容,增加农业文化内涵,注重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如北京、成都、广州等大都市区周边开展的采摘游、民俗风情游等活动。开发式:21世纪以来,随着休闲农业旅游的兴起,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到休闲农业园的建设之中,在明确的主题定位、策划下进行园区规划和建设,资金投入大,配套设施完善,并且,企业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为休闲农业园提供了有效的经营管理保障。如成立于1998年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走的是“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农户参与”的开发经营模式。集群式:经过休闲农业园几十年的实践发展,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14],从相互独立的休闲农业园单一的产业局部空间聚集升级到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农业产业链互补、集群式发展的模式,是现阶段最高级的休闲农业经营阶段,形成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如延庆县小丰营村的延庆蔬菜产业群具备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雏形,蔬菜协会联络蔬菜市场和各个蔬菜园,为蔬菜园提供技术培训、信息收集与分析、信用社贷款以及运输、肥料种子供应、包装等,另外,蔬菜产业群的发展也促成了休闲农业旅游和民俗旅游的发展[15]。从发展阶段模式来看,休闲农业园已经经历了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3个阶段,处于产业集群的初期阶段,随着休闲农业园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将会出现很多涉农企业,延长、拓宽农业产业链,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与区域内的二、三产业交织、融合,形成关系错综复杂的地方产业群网络体系。

2.2按照地域模式分类

地域模式代表的是同一阶段休闲农业旅游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它反映了开发者的区位与市场策略[13]。舒伯阳[13]通过对不同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的对比,将主要类型可归纳为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通过分析北京市休闲农业园近10年的多元化发展,按照休闲农业园地域模式进行分类,可分为依托城市型、依托景区型、依托传统农区3种类型,其中依托传统农区型又可划分为依托区域传统民俗、依托区域特产两种类型。

2.3按照经营主体分类刘洋[16]

认为休闲农业园存在分散农户、企业集团、政府3种经营主体。综合北京休闲农业园的经营实践,其经营主体有个体农民、村集体、企业、科研院所、大学或事业单位、政府五种经营主体。

2.3.1个体农民为主体

专业种养大户在自家承包地,或以转包、租赁、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鱼塘、林地)得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上开发的休闲农业园。个体农民为主体开发的休闲农业园占地规模相对较小,几公顷至10hm2;由于个体农民资金有限,贷款途径不畅,园区投资少;园区渐进式建设;园区配套设施简陋,接待能力差。如北京庄户人家种植园,占地面积6hm2多,园内建有阳光温室大棚3座,面积约6000m2,大棚内设有餐厅、客房、会议室等。

2.3.2村集体为主体

村委与涉及自愿流转土地的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再将流转出的土地承包给村内外专业种养大户,同时,以园区为依托,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乃至周边村民共同致富。一方面通过村集体参与入股、分红,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另一方面,村民以保底收入、盈余分红形式入股休闲农业园,村民还可承包园区内的农业项目,也可以在园区就业或加入合作社,也可外出打工;同时,投资大户也拥有了更为广阔、更加坚实的发展空间和管理基础。北京市双河果园是顺义区南彩镇河北村的村办农业园,果园总面积67hm2、果品产量50万kg的一个综合性果园,供采摘品种有30多个。

2.3.3私人企业为主体

园区规模较大,资金投入多;产业链向上游延伸,经营效益明显增加;园区经过前期策划和规划,分期滚动建设;园区配套设施齐全,接待能力强。蟹岛产业集团是北京一家集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品牌企业,旗下有北京蟹岛种植养殖有限公司、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有限公司、北京蟹岛开饭楼餐饮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蟹岛龙凤农产品有限公司等子公司。还有一部分休闲农业园区作为企业土地战略储备,园区作为企业招待客人的私家会所,经营效益不佳,很多园区需要企业贴钱维持,维持不下去就关门或卖出。

2.3.4科研院所、大学或事业单位为主体

以科研院所、大学或事业单位为主体的休闲农业园区并非以经济效益为经营目标,更重要的职能是新品种引进、培育以及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四季青果林所樱桃观光园隶属于市农科院果林所,位于北京西郊风景区香山脚下,占地14hm2,是集大樱桃研育开发、精品高效生产、良种苗木繁育、栽培新技术推广、产品苗木营销及旅游、观光、采摘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集体企业。观光园主要以大樱桃生产为主,兼种有杏、油桃、海棠、枣等其它果品,先后引育国内外樱桃品种百余个,园区强化了早中晚品种的配套,延长了园区樱桃的成熟期。

2.3.5政府投资主办型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管委会+企业的运行模式,园区设立管委会作为主管机构,利用园区自身的优势资源和优越区位,借助园区管理机构的土地、税收、租金等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进行开发经营。政府作为开发建设的主体,政府负责园区规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建设,园区内部招商引资,政府为农业园区的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后勤等服务。园区设立管委会作为主管机构,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其主要职能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入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负责整个园区的未来发展,协调企业与周边村镇、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吸引更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入区。例如北京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2002年11月,为加快首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有特色的首都现代农业经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决定“委区共建”北京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以“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专家参与、农民受益”的模式发展。经过近10年时间建设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集现代农业展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青少年科普教育和农业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形成了以畜牧籽种、精品花卉、树木种苗、旅游观光、物流配送和信息服务为主的产业群,入区企业已达26家。

2.4按照产业结构分类

刘慧平[17]、郭焕成[9]和辛国荣[18]认为按照农业结构可将休闲农业划分为观光种植业、观光林业、观光畜牧业、观光渔业、观光副业、观光生态农业6类,其中的“观光生态农业”着力强调林果粮间作、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等生态农业的概念,通过对北京休闲农业园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的今天,食用安全无污染、高品质的食品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共识和追求,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休闲农业园的必然选择,几乎所有的休闲农业园都提供“不施农药,无公害”的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因此,生态农业成为所有休闲农业园的共性,不适宜单独成为一个种类。北京市休闲农业园的主导产业按照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划分为以下5类。

2.4.1观光种植园

指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以种植、展示观赏价值较高的农作物品种或新颖的栽培技术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园区。如北京通州区的观光南瓜园种植展示280多个品种的南瓜,在此可以欣赏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观赏南瓜。

2.4.2观光林业园

指合理开发森林(如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地、果园等)的旅游功能和观光价值,为游客观光、野营、探险、避暑、科考、森林浴等提供空间场所,融农林业和旅游业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区。如四季青果林所樱桃观光园以樱桃生产为主,兼种有杏、油桃、海棠、枣等其它果品。

2.4.3观光牧业园

指将农牧业生产、农牧产品加工、新技术应用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区,如牧场、养殖场、狩猎场、森林动物园等,开展草原放牧、马场比赛、猎场狩猎、挤奶和制作奶产品等参与养殖业生产及加工的体验项目。如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以畜牧业、种植业、休闲农业为园区三大支柱产业,通过牛胚胎工程产业化、转基因动物产业平台建设发展畜牧业。

2.4.4观光渔业园

指利用滩涂、湖面、水库、池塘等水体,开展水产养殖生产、科研、教育等活动,并利用渔业进行垂钓、捕鱼、餐饮、休闲观光等活动的农业园区。如朝阳水产科技园占地28hm2,拥有养殖水面17hm2,是水产养殖、孵化基地,兼有垂钓、娱乐休闲功能,鱼的种类有鲤鱼、鲫鱼、草鱼、鲶鱼、蓝鲨、彩虹鲷、武昌鱼、罗非鱼,其中淡水鲨鱼已被市农委定为本市重点推广养殖品种。

2.4.5观光副业园

指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及其加工制作为经营特色,开展可观光、参与的观光副业园区,如观赏或参与研习农民画、刺绣、土布纺织、草竹编织、木雕、竹根雕、石雕、制陶手工艺制作技艺,购买旅游纪念品。观光副业园一般不单独作为一个休闲农业园出现,而是作为综合性休闲农业园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北京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中的神笛陶艺村,游客在此可以参观陶瓷艺人精湛的表演,还可以亲身感受拉坯、手捏、刀刻、浮贴、肌理、着色等制作工序。

2.5按照功能类型分类

目前,大都市郊区休闲农业园的功能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因此,按照休闲农业的功能进行分类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舒伯阳[13](1997)、郭焕成[9](2000)将之划分为7类———观赏型休闲农业、品尝型休闲农业、购物型休闲农业、务农型休闲农业、娱乐型休闲农业、疗养型休闲农业、度假型休闲农业。傅琴琴[19]从休闲农业的实践出发,认为休闲农业可以分为休闲型、体验型、教育型、贸易型、节庆型等5种功能类型。刘洋[16](2010)从休闲农业的功能出发将之分为观赏型、品尝型、购物型、娱乐型、参与型、科普型、度假型、疗养型8种类型。刘嘉[20]根据主要服务内容分为务农型、观赏型、品尝型、购物型、娱乐型、疗养型和度假型等7种基本类型。综合以上分类方法,并结合北京近10年的休闲农业园具体实践,归纳休闲农业园的10种功能类型)。

2.6按照产业数量分类

如果休闲农业园以单一功能类型组园,就是专业型园区;如果休闲农业园将多种不同的功能类型按照功能分区组织在一个园区内,就成为综合性休闲农业园(表3)。

2.7按照资源属性分类

根据休闲农业园的资源属性,可将休闲农业园主要分为资源特色型休闲农业园和文化特色型休闲农业园。

2.8综合休闲农业园的规模、功能和特点进行分类

休闲农业市场研究篇(5)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在西方国家已经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并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相继开发出了传统休闲观光农业、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科技型休闲观光农业、奇异型休闲观光农业等多样的发展模式。我国的观光农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但是,近年来国内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发展模式。四川省成都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呈现出起点高、创意多、发展快等特点,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无限的发展潜力。 一、有关休闲观光农业研究文献的简要梳理 (一)有关休闲或观光农业的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个多学科的话题,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旅游学等多学科领域都有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以往研究中关于休闲观光农业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讨观光农业的内涵。丁忠明(2000)、赵春雷(2001)以及郭焕成(2000)等学者认为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型的新兴产业,兼具提高农业经济附加值和保护乡村自然文化景观的功能,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周晓芳(2002)、杜江(1999)等学者则认为观光农业是随着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以旅游者为主体、满足旅游者对农业生产的好奇以及对农村风光向往的旅游活动形式。 2.考察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孙艺惠、杨存栋(2007)等学者认为我国观光农业类型在增多,总量在扩张,功能在拓展,逐步走向规范化;但同时,宋金平(2003)、李君茹(2004)、宋红(2002)等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观光农业在旅客旅游动机、项目开发、客源市场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均表现出尚未发育成熟的特征。 3.着眼于观光农业发展的功能与效应的研究。观光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梁伟军、易法海(2010)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全国部分省、市的实证研究,得出旅游农业发展有显著的优化农业结构、促使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效应;郑铁(2006)则对旅游农业的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农业具有扩大就业、传播现代农业技术等功效;李德明、程久苗(2005)则对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探析,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促进农村经济的科学化发展与持续发展。 4.展望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沈和江、沈绍岭(2007)等学者以杭州为例对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布局与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李晓颖(2010)、申庆涛(2007)等学者则具体对农业观光园模式的创新性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很多操作性强的建议;古红梅(2005)、黄学群(2005)、胡卫华(2009)则分别以北京、天津、深圳为例对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与发展战略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为地方观光农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包书证(2010)、朱邦耀(2007)等人则对日本与我国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进行了考察与研究,并就其发展的经验对于国内观光农业发展的启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供了建议性发展对策。 (二)关于成都地区观光农业的研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成都市就十分重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成都地区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自然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以往对成都地区观光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察成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姜太碧(2006)、李泽生(2010)等对于成都地区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了有利的地理条件、传统的人文休闲文化积淀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之外,政府主导、集体运作、农户参与这一成功模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谢翠萍(2010)则从成都作为国家城乡统筹试验区的角度对成都起点高、运作手笔大、发展速度快的现代观光农业进行了考察与研究。此外,姜太碧(2006)、王永志(2008)、何景明(2005)等学者还对成都观光农业经营模式尤其是“农家乐”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深入考察。 2.探讨成都观光农业发展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彭明勇、王占峰(2005)等学者通过对成都市以及成都地区部分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的实证研究发现,成都观光农业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景点辐射性差、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并由此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对策;朱华(2006)、黄萍(2006)等学者则对当前成都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主体关系尤其是农民利益的保障问题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并在此视角下对相关开发模式进行了评析。 3.分析成都市观光农业发展的前景。成都市人民政府2009年制定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0-2020)》中对观光农业从产值、吸纳劳动力到结构优化等维度提出了全面的规划;罗晓彬、王汝辉(2005)则从产品创新、促销口号、促销活动等方面为成都观光农业的发展量身定制了营销策略。 综上所述,以往对于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对个别景点进行个案考察的基础做推论或展望,针对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整体发展状况的研究较少,对于成都地区在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发展模式与发展特色更是缺乏总结性研究成果。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整个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特色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总体扫描,从而在总结成都经验、为其它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借鉴的同时,也为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对策性建议。 二、成都地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优势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天府之国”的核心地带,为川西平原的腹地,是我国的副省级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成都平原广袤的土地、密如蛛网的河流体系、温和湿润的气候、始于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灌溉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交换的发展和集市的形成。丰饶的物产却因地理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自闭的经济,无法扩大再生产,难以发展川外贸易,于是消费土地的丰腴赐予便成为了主要的选择,也就促成了川西人尚奢好玩、工作与游玩交汇、界限模糊的风气与民俗。[1]33历史上,成都平原集市贸易繁荣,加上物产的富饶,使得这一地区游乐之风得以滋长和形成,茶馆文化、麻将文化、饮食文化的沿袭和渗透培养了成都人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和雅致的生活品质。节假日全家出游、周末到乡下踏青、观花赏草、钓鱼喝茶、打麻将听散打融进了成都人的日常生活。这些都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p#分页标题#e# 进入新世纪,成都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2004年当选CCTV“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经济总量在西部12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成为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后,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农村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农业科技园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得到大力推行;而城市的发展为反哺农业、农村提供了可能。2010年福布斯的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中,成都高居排行榜榜首。成都市总人口1125万,其中市区人口400多万,形成了庞大的旅游消费人群。 在2009年12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上,成都市又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这为成都统筹城乡发展迎来更加长远的目标。“田园城市”这一概念是19世纪由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之后,“田园城市”这一城市发展的经典就成为世界城市规划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空间布局、城乡形态是依据正在实施的“一区两带六走廊”规划提出来的。“一区”主要是指中心城区,或叫主城区;“两带”指龙门山、龙泉山生态带;“六个走廊”则是串珠式发展的副中心或卫星城,空间布局是走廊式的。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提出也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 由此,良好的经济基础与高速发展的经济态势为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带来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天然的秀丽风光、一流的农业发展基础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2]自古形成的节假日休闲游玩的文化底蕴以及成都人悠闲的处世态度又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便捷又多样的交通方式在加强城乡紧密度的同时又为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新的游览项目与旅游卖点;再加上“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宏伟蓝图提出后成都市政府更为积极的总体规划与大力开发,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可谓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成为全国各地争相学习的样板。 三、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特色 (一)总体规模 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无到有,由弱变强,初步形成了规模庞大、布局合理、效益凸显的总体态势,并显现出了一定的集聚规模效应。具体说,就是充分利用周边地区岷江、沱江和都江堰灌区等江河资源以及龙门山脉、邛崃山脉、龙泉山脉等自然资源,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田园生态景观再造以及观光旅游村镇建设,对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包装,初步构建起了以苗木花卉、果蔬、特色养殖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带,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特色村、旅游古镇为主要产品的乡村旅游产业型态,接待游客人数、农民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目前,成都作为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特色旅游古镇6个,旅游特色村39个,星级乡村酒店43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一大亮点。 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通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该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农家乐、乡村餐饮点226家,其中规模以上农家乐72家。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逐步完善,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基本建立,独具川西民俗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成都周边乃至国内外游客。近五年来,全区游客总人数从2006年的161.6万人次(占成都总人数4%)上升到2009年的750.8万人次(约占成都总人数的13.6%),全区旅游总收入占GDP百分比由2006年的1.18%上升到2009年的4.2%;2009年,全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2亿元,旅游总收入占三产业的比例从2006年的3.67%上升到2009年的12.8%。2010年温江区接待游客7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9亿元,全区涉旅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② 根据《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预测,到2015年,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年经营收入将达到40亿元,休闲观光农业产值占旅游总收入的18﹪;休闲观光农业吸纳劳动力80万人,占全部农业劳动人口的30﹪。而到2017年,这些数据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再次被刷新。由此可见,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相当可观的总体规模,并显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基本模式 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开发出了多样的具体发展模式。但就目前而言,最为主要的还是传统的“农家乐”模式,即以农民(或企业)自发经营为主、政府少量扶持为辅、农民自发分散经营围绕当地特色产品这一载体而提供食、游、乐等系列服务的发展模式。[3]成都作为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特色旅游古镇6个,旅游特色村39个,星级乡村酒店43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一大亮点。2010年全市农家乐旅游项目接待游客3825.288万人次,接待收入290171.3万元,农家乐总数3983家,农家乐从业人员30354.01人,纳税额18037.36万元。其次是现代观光农业模式,即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基础设施,带动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的政府推动市场带动型的现代观光农业。[3]这种新模式有助于景点旅游项目的整体包装和宣传,既体现了强烈的政府主动参与色彩、加快了产业发展速度,又得到了广大旅游者的追捧,还能够较快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很多地方当前重点发展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体验、参与观光模式近年来受到城市消费人群的追捧。体验、参与模式是通过农民承包地流转,以“认种”方式吸引城市居民租种农民土地,以委托农民代管或者自己亲自耕种的方法种植蔬菜、花草、果木等,使城市居民参与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此外,成都市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还以历史旅游资源为基础创新出古镇开发这一崭新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开发出了洛带古镇、安仁古镇等优秀的观光农业经典品牌,很好地将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观光农业发展糅合到一起,推动了地方旅游业以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各种具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中,又因为地域特色的差异、目标人群的差异、服务依托载体的差异以及具体服务项目与服务程序的差异而又分为更为多样而细致的小模式。正是这多样的、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共同成就了成都市观光旅游农业的快速发展。#p#分页标题#e# (三)主要特色 在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推进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概括而言,就是“政府引导,集体运作,农户参与”。[4] 一是政府积极引导,进行高起点的总体规划。2000年在规划“五朵金花”③建设时,市政府就提出了“农房改造景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设施现代化,景观打造生态化,土地开发集约化”的科学规划思路。[5]成都市委市政府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全市工作的中心任务,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规划出重点镇和重点村,并在人、财、物上予以倾斜,全市各区(市)县在重点镇和重点村的发展中,以旅游为依托,以旅助农,以旅促农,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旅游型村镇建设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成都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了《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2006-2015年),统筹乡村旅游发展,构建以城区为中心,以城郊和周边区市县为重点,平原—丘岭—山地梯次发展布局和一村一品、一户一园、一园一景错位发展的格局。 二是集体运作,一般是以一个村或一个景点为单位有机打造整个观光农业的发展。如一些区县在城乡一体化推进中,按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村镇建设,打造了一批旅游特色型村镇。如锦江区“三圣花乡”、龙泉驿区桃源村、双流县大林镇等。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将川蜀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有机地融入到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之中,既增加了景区文化内涵,提高了品味,又为游览者提高了别样的情趣。“花香农居”、“东篱菊园”、“荷塘月色”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三是农户积极参与,寻求个体发展的同时促进规模效应的产生。在成都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很注重农户的积极参与,一是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与人力支持;二是农户的参与有助于在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更具“乡土气息”的同时,推进乡村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进而大幅度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水平。此外,在“政府引导,集体运作,农户参与”的基础上,成都地区在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十分重视大型节会活动对于产业的带动作用与积极意义,注重旅游品牌的打造。“中国成都首届梅花节”、“中国骄子节”、“荷塘月色彩灯节”等盛大节会在吸引大量旅客、提升景区知名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景区自身的软硬件设施,促进景区向更高档次迈进。 四、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与发展瓶颈。这些问题既是当前制约成都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又为其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模式的单调性 多样而成熟的发展模式是休闲观光农业的生命力所在,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在积极创新发展新模式的同时,也客观存在模式单调、各种模式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的单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少,较为单一,难以适应欣赏品味快速提升的城市消费人群的高层次消费需求。在经历了最初的猎奇心理之后,到城郊农村休闲观光的旅客已经不满足原始状态的看花、看树、看果木,吃鸡、吃鱼、吃山珍,他们希望在繁杂的都市生活的空隙品味到更高层次的心灵的憩息。据调查,在成都地区,以解除疲劳、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休闲者所占比重增大,以游山玩水、品尝农家新鲜产品为目的休闲游客比重在下降。[6]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未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变化并很好地与之相契合,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展以及质量的提高。 二是现有发展模式严重不均衡,投资少、技术含量少、服务水平低的发展模式比重较大,现代化程度高的发展模式比重小,具体说就是传统的“农家乐”模式占了大壁江山,而新型的、具有现代创意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所占比重较小,尤其是受现代都市居民追捧的参与、体验性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更是凤毛麟角,难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 总之,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复较多,既无核心竞争旅游产品,又无整体集中营销场地。作为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目前还没有部级知名乡村旅游企业或产品品牌,没有在外地游客中形成影响力,不能较好地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位的旅游需求。 (二)季节的依赖性 成都地区常年气温在零度以上,一年四季山清水秀,非常适合人居。气候条件也是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另一方面,成都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还是不可避免呈现出了很强的季节依赖性。春季鲜花盛开,桃花、杏花、以及满山遍野的油菜花,成为城市居民争相观赏的美景;夏秋是水果的季节,吸引大量旅客周末或节假日到城郊果园尝鲜。因此,春夏两季尤其是春末夏初是休闲观光旅游的旺季。但是进入冬天,气温下降,田园凋敝,再加上四川地区独特的阴雨天气,使得休闲观光旅游门庭冷淡,甚至是进入“冰封期”。即每年的3-6月、9-11月是乡村旅游的高峰期,其间乡村人满为患,其余季节门可落雀。休闲观光农业这种明显的季节依赖性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全年客流量,减少了其直接经济收入,削弱了休闲观光农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季节依赖性极不利于旅游要素配置和资源利用,由于旅游设施以及旅游工作人员的季节性闲置,造成了设施及劳动力的季节性浪费,最终影响了休闲观光农业投入—产出的比例,进而制约了休闲观光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辐射的有限性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得到了各地政府的极大关注。这在于旅游业不仅自身在创造产值,而且对其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根据乘数效应理论估算,旅游业每创造一个直接就业机会,将产生另外三个间接就业机会。[7]旅游业的这种对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辐射作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同样,观光农业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但是,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对于相关产业的辐射性却比较有限。无论是对于周边地区之外的远距离目标人群的辐射,还是对于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休闲观光农业都存在有限性。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消费人群主要就是成都市区以及周围一百多公里范围内几个交通便利的城市的居民,而对于远距离的消费人群缺乏吸引力。当然,这也与国际上就休闲与旅游的距离划分基本一致,如美国旅游数据中心就是将大于160公里的游憩者称为旅游者,小于160公里的即是休闲者。[7]但是,这样一来,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参与者就主要是近距离的周末或者节假日的短暂游玩,大多还是一日往返的自驾游,这在限制了游玩人数的同时,也使其对相关部门诸如食宿、交通等部门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辐射性。#p#分页标题#e# (四)政府的扶持性 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有浓重的政府扶持的色彩,从产业的总体规划,到具体项目的设计,再到土地的流转与使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产业利益的分配与调控,无不凸显着政府权力的在场。当然,政府的扶持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快速发展,为其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性,甚至可以说,这也是当前体制下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最优选择。但是,如果一直依靠政府的力量来维持观光农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可取的,它制约了农民这一市场主体的地位以及主体利益的获得。[8]此外,政府权力的强力推进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会导致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有浓重的行政指令色彩,缺乏长足的发展后劲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甚至会因为将来政府关注点的转移而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停滞乃至倒退。同时,政府的过度参与也使得市场调节的基础性地位遭到侵蚀,削弱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导致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的产生与集聚。例如,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市场调节的问题,但是,政府的参与很容易将一个纯经济问题演变为一个政治问题,增加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复杂性。 五、成都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前景探讨 (一)从传统走向现代农业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休闲观光农业的消费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超越最初的猎奇心理与尝鲜品味,开始向更高层次迈进。这就对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也必须紧抓时代脉搏,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以灵敏的市场嗅觉预测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方向与前景,大力促进产业从传统向现代农业模式的推进,以满足消费人群的新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在保持休闲观光农业整体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以及品牌的创新,着力打造一批反映现代农业发展新成果、符合现代旅游人群消费需求以及与国际观光农业发展脉络相一致的现代化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模式,用现代观光农业发展新模式推进整个产业的发展。如围绕田园城市建设的目标,全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高度重视普通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景观,强化整体性保护和利用的意识,使农民集中居住区既不缺少民居特色又与地形地貌和田园风光相协调。强调保留乡村记忆,珍惜“足下文化”,一颗老树、一口老井、或一间老房、一段道路都是乡村的记忆。同时,着力打造体验、参与模式的休闲观光农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多途径增加收入的新路径,为城市居民搭建一个参与城乡一体化的新平台。[3] (二)从季节性走向常态化 季节依赖性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限制因素,它直接制约着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规模与发展后劲,因此,采取有力措施,打破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季节性依赖,使其发展由季节性走向常态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要在成都地区全年气温在零度以上以及冬季仍旧山水清秀的优点,采取得力措施,建设一批反季节花果生产基地,发展一些反季节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使旅客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花的海洋、瓜果的世界,从而吸引城市目标人群在阴冷的冬天到乡间找寻一份“春意盎然”;开发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高科技农业演示厅、中心实验室、组织培养室以及植物“克隆”工厂,使旅客即使在严冬也能得到意外的惊喜与收获。[9]这样,就会充分将秋冬两季的消费市场搞起来,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全天候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大量增加休闲观光农业的总体产值;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相关设施与人员服务,避免设施与人员的浪费。 (三)从政府扶持走向市场主导 针对以往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扶持性特点,必须重塑以市场为主导的准则,坚持市场在休闲观光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的配置、项目的设计以及利益的分配。从而使得整个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不是政府的长官意志。这样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促进成都地区整个休闲观光农业的区域配置与持续发展,甚至为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杜绝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因为政府自上而下的决策失误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力避因为政府换届等原因而导致的政府经济关注点的变化而对观光农业发展造成的危害,缓解政府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发生利益纠纷时所处的艰难境地;此外,以市场为主导,建立和完善民间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既有利于避免恶性竞争,也为化解政府与农民在休闲观光农业中的利益分配矛盾,[10]从而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政府的角色在于协助农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一方面加大对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业主)、投资主体的扶持力度,在水、电、气、土地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乡村旅游道路交通、旅游标识、管网、旅游环境整治等建设上给予资金倾斜;另一方面要加大乡村旅游农副商品的开发支持力度,不断激活农村的要素潜能、激励农民的创业热情,着力构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四)以农业为载体走向系列化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想做大,就必须形成一定的规模,使游客来了之后有得玩、住得下、舍不得走,从而创造出一定的规模效应,而以农业为载体的系列化发展就是一条可行的推进路径。具体而言,就是以农业为载体,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一方面,以具体项目为基准,往上、下两个方向延伸休闲观光农业的整个产业链,从而在城市郊区形成一条条极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进而形成系列化的休闲观光农业。游客既可以参与农业生产,体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又可以加入花卉与果实采摘,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蕴;还可以参与产品的深加工,体会现代农业的高速便捷。另一方面,以区域划分为基本单位,统筹发展,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格局,使旅客每到一处都有新的意境、新的感受、新的享受。[9]从而在区域内培育系列化的旅游产品,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p#分页标题#e#

休闲农业市场研究篇(6)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台湾农业由于受到快速发展的工商业竞争农业开始步入明显的停滞、萎缩状态,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迅速减少,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规模过小,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国际农产品给农业带来巨大冲击,等等。为了使农业走出困境,提高农民所得,台湾加快推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调整农业结构,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扩大农业经营范围,同时,台湾城市居民的意识和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度提高,对农产品食品的安全性要求提高;在这背景下,从以产品为主发展农业服务业,以观光、休闲体验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农业在台湾地区逐步兴起。现阶段,台湾都市农业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属于综合功能的都市农业。其形态多,规模大,分布广,已全面普及。

台湾于1994年开始推动“都市农业计划”,主要着眼于辅导大都市近郊的市民农园及花卉公园,使地价偏高的都市农地有新的发展空间。目前台湾都市农业从市民农园衍生出教育农园、银发族农园及景观农业等项目。台湾都市农业的模式可以归为四种基本类型:

1、产品消费型都市农业。主要是指在满足都市居民更高更新农产品消费需求的现代化农业,即借助现代科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对农产品实施品质更新与功能改造,使之更好地满足都市居民健康生活的需要,或以获取无污染的农产品为消费需要。

2、休闲观光型都市农业。上世纪70年代休闲农业发端于苗栗大湖,并于1984年成立“发展观光农园示范计划”进行政策性辅导。使观光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1990年“农委会”制订农渔山村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园规划。2000年,依据台湾新修订通过的《农业发展条例》,正式将“休闲农业”列入台湾重要农业发展政策。

3、市民农园。1989年,台北市农会积极规划推动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指经营者利用都市地区及其近郊的农地划分成若干小块供市民承租耕种,以自给为目的,同时可让市民享受农耕乐趣,体验田园生活。1994年农委会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光驱计划”扩大试办市民农园,到1998年底,台湾已设置58处市民农园,都属于农耕体验型市民农园。主要分布在城郊或都市化地区。从经营主体看,台北市均由农民将农地直接分块出租给市民,而中南部地区则大多由农会管理或由承租户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管理。从发展趋势看,有些市民农园与观光果园、花圃结合起来,向多元化经营迈进,承租人或体验、或品茗、或游赏、或教育、或休闲,皆可依个人兴趣而自由选择。与观光农园相对,市民农园是由城市市民利用平时业余时间经营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台湾市民农园的规划建设远没有其它园区形态发展好。

4、教育农园。是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之场所、教案和解说员。游客在此参与农业、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尤其为城市的青少年了解自然、认识社会、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创造了条件。如在场区规划设置多项深具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的设施,如DIY才艺教室、亲子戏水区、浪漫花屋、各类植物生态标本区等。如规划建设了全亚洲最大的蝴蝶生态馆及甲虫生态馆,是一处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学习的园区。

(二)成功经验。

台湾都市农业成为具有农业经营特色的经济区域。目前,台湾的都市农业处于普及阶段,也积累了不少的有益经验:

(1)研究与规划扶持并举。各级部门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都市农业的发展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引导。政策支持是主要推力之一。早在1983年,台湾农政部门就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使观光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研讨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对休闲农业进行支持。1992年12月,台湾“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1994年,“农委会”又出台了“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积极辅导各地办理示范性的生活体验型市民农园。其间,台湾积极推动“三生”农业政策,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台湾都市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台湾“农委会”对发展休闲农业极为重视,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机构,台湾从上到下形成了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编制和审批规划,安排资金补助和贷款,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息咨询,制定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和评估,加强与旅游部门联系。同时,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如2005年台湾休闲农业的研究主题分别为服务人员人格特质、服务态度与服务行为关系研究;经营模式研究;园艺治疗活动对于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的研究;台中县新社乡休闲农园规划建置研究;旅游商品特色研究;养生农业园区建置模式研究等。

(2)台湾的都市农业获得了科技与金融的有力支持。都市农业是技术与资本密集的“科技化”精致农业。一方面,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近年来持续增加农业科技研发之投资与人才培育。健全农业推广体系,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农业科技研发重点为:生物科技研发与运用、发展优质农业科技、加强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与信息、开发农产品加工技术科技等;另一方面,创新都市农业的投融资机制,促进投资多元化是台湾都市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都市农业是一种集中高投入、综合高产出的产业,投资大,周期长,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在资金支持上,台湾当局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有力的金融支持,而且还积极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对都市农业进行投资,扩大资金的来源,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产生良好的效益。

(3)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理念。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游憩地的发展跳出了以往规模经济思维,朝向精致农业政策的延伸转型。休闲农业园区的“园区”概念,被赋予了具有地方意义的 community( 社区)的理念,而不再只是一个强调专业生产的属于工业特质的park(厂区)概念。整合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使其由点连成线,再扩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理念来推动各项工作,这是台湾发展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的成功经验,也是走在世界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前列的重要原因。这与大陆目前很多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过多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片面追求产值形成鲜明对比,用经营文化、经营社区的理念来开发建设我们的农业旅游景点理应成为工作的重要部分。

(4)台湾农政单位大力辅导农业产销班的设立,发挥农会的积极作用,培育都市农业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目前已有花卉、蔬菜、水果、特用作物、畜禽及养殖渔业的21种产品产销班约七千班,参加农民达14万人,对于促进农业经营企业化甚有帮助。健全农产运销体系。台湾在主要生产地及大都市(消费地)设有农产品批发市场、花卉市场及鱼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亦不断充实各种设施,并推动业务计算机化与自动化。农会组织是台湾农业体系运转的主要载体。农会业务部门在乡镇一般设置信用部、供销部、保险部、推广股、会计股、会务等。农会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其中,主要是提供金融、保险、农产品的运销和技术推广服务。把分散的小生产与统一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5)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都市农业。台湾都市农业的发展因地制宜,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区县功能定位,结合本地区自然禀赋优势来发展本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如台北的市民农园,台南水上绿色隧道――四草生态文化园区,信义乡农会酒庄、南投水水世界生态漂移式水培系统等。利用现代化的物质手段和区域内独特的优势农业资源,开发和生产出品质优、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具有绿色或无公害特点的特殊农业类型。都市近郊地区发展以科技、精品、观光为特色的都市农业,其建设模式以市民农园、农业公园、景观绿地、花卉公园等为市民体验农耕和休闲娱乐提供场所的观光型农业为主。远郊地区是农产品的主产地,以“优质、高产、高效”的都市农业为重点,这些都是颇有价值的经营策略与管理方法。

(6)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台湾对农业职业教育十分重视,有着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采用多种渠道培养科技人才努力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7)依靠科技延长产业链,打造都市区域农业品牌。依靠科技延长产业链,开发更多的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在城郊的一些地方依托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辖区内的特色,打造区域农业品牌。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加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力度。台湾“农委会”为鼓励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提供人们正确选择优质的休闲农场,特委托台湾休闲农业学会按照“2005年度台湾休闲农业服务品质提升计划――休闲农场评鉴、认证与辅导计划”,进行优良休闲农场之评选及甄选工作,并编印优良休闲农场服务宣传手册,加强对园区建设的规划和检查评证。农委会与休闲农业学会合作推动了园区和农业旅游景点的检查评证,并颁发认证标志。

(三)存在的问题。

台湾的都市农业依靠都市的强大经济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以及消费市场,既充满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不少问题:1、由于台湾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很快,存在一些隐患:一是无法构成全年经营,观光游客中八成集中在周末或周日;二是过于偏向观光,使设施过于人工化,活动过于商业化。休闲农场似乎成为无所不包的游乐场地,成为都市休闲生活的再延伸,而往往缺少了“乡土性”。台湾目前的休闲农场发展蓬勃,多数为中小型休闲游乐区,除有少数符合当地生态园区(例如观光鳟鱼场、蝴蝶生态园区)之外,一些经营者过于偏向观光游乐开发,把市民的农园搞得雷同于人工游乐园,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初衷,多数皆为都市娱乐生活的再延伸,也没有真正结合农业用意,无法满足人们对自然田野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保育认知的教育需求。2、休闲农场同构型高,台湾休闲农场从南到北全部休闲农场的属性过度雷同,导致目前休闲农场发展的混乱,业者在法规并未明确规范之下,各自摸索发展、土法炼钢,偶而相互观摩,时间长久下来就造成同构型过高现象。3、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从台湾休闲农场呈现的上述隐患看,园区特色不突出,缺乏吸引力,不充分发展区位、资源和市场条件、盲目兴建,使一些观光农业园出现大同小异,造成经营效果不好,这也是当局的规划管理功能未适时彰显而造成的结果。4、都市农业特别是市民农园的管理法规还不健全,盈余分配、权力义务分担等问题尚未理顺。另外,目前台湾设施农业及有机农业的生产尚不多,未来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台湾都市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劳动力剧减的困境,这是因为农业劳动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还不如二、三产业,影响青年人务农积极性。这是个老问题,但只有靠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视,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提高现代农业的社会地位和减轻劳动强度及提高生产效益,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都市农业的劳动力,使都市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5、农会虽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农会的监督不完善,造成农会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

二、借鉴与启示

1、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加快都市农业发展。

转变观念,树立新理念,开拓思路。一是改变农业单一生产功能的局面,迅速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城市不应该是一个“无农”或“有农无业”的都市。越来越大的都市,需要绿、新鲜空气等的优良生活环境,生态功能为城市提供绿色生态屏障。二是通过完善科技、认证、物流、会展、信息等服务平台,构架起大中城市服务全国农业的桥梁。三是就业功能,使农产品供应链连接起各行各业,这不仅可为未来的都市农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也将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因此,规划未来都市形态,都市农业是一个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从大陆的现实来看,平衡农业和城市用地关系、保护城市发展环境、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提供农村剩余劳动力区域间和产业间转移应该是都市农业实施的主要议题。同时必须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媒体宣传都市农业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引起对都市农业的更广泛的关注,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和农地对环境的贡献价值。

2、发展以企业和合作组织为主的多样化组织形式,促进都市农业物流发展,开拓农产品市场。

企业和合作组织均是整合地方资源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企业和协会合作组织有利于解决目前大陆农民对市场信息失灵的问题。随着都市农业与城市经济系统的不断融合,农业产品生产和服务业需要专门化和专业化。台湾在这一方面取得了经验。台湾的都市农业已走上现代化和专业化,这不仅表现为采用先进的技术增加农产品产值,更深层的意义是都市农业发展已走向了产业化的道路,快速有效地把都市农业融入到城市经济体系之中去。所以,大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需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以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业科技服务为主的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和完善农业生产和服务体系。此外,台湾相当重视农业物流的发展,提高农民进入产业链的机会。而农业物流可以说是大陆农业走向市场最为欠缺的一环。今后应借助城市发展起来的快速交通体系,依托已有的城市发展水平,也可以通过农业协会,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大大缩短产品的运输时间,延伸农产品、特别是保鲜品的可达性和科技性。在配合其它技术手段,如冷冻技术等,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有可能服务整个区域或更大的地区。完善物流体系的建立,为农产品开拓市场。实现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构筑起符合都市农业特点的多层次市场、流通体系。

3、都市农业发展需要倡导与扶持。

至今,大陆尚无一个权威的主管部门来统管都市农业发展的相关工作。规范和扶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也不大重视制定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更缺乏具体的法规政策。今后,城市规划的制定与推行过程中要重视都市农业的作用,充分发挥政策资源引导、扶持与规范的作用。

(1)在政策上,都市农业作为一种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现象,在政策上必须要与城市协调发展,指导政策要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要将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市场销售体系、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生产组织体系、生态保护体系及其安全体系,作为都市农业政策投入的方向。

(2)在服务与管理上,都市农业是需要有计划地加以保护的农业,对都市农业要服务和管理到位。提高都市农业效益,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要在经营体制上不断创新,发展规模化经营和工厂化经营,从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和经济政策看,如对都市农业弃之不管,都市农业则随时有可能从都市中消失。所以,为了保证都市农业可持续地发展,就需对都市农业采取有计划的保护,才能避免都市农业成为过渡性的、夕阳农业的厄运,创造新的都市农业形态,使都市农业成为充满魅力的产业。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和服务,都市农业发展就会因难重重、步履维艰。

(3)金融支持。都市农业是一种集中高投入、综合高产出、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产的产业,投资大,周期长,单纯依靠农民很难完成资本积累的过程,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目前,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的使用缺乏规划等。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必须对都市农业的发展给予有力的金融支持。在资金上,制定振兴都市农业的举措(如低息融资、资助),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质量标准和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4)法律支持,都市农业的法制法规建设还是处于真空状态。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与都市农业发展相联系的法律法规,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4、根据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准确定位。

大陆地域辽阔、地区背景迥异,农业生产就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而且,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大城市之间在选择发展都市农业的方式和重点上理应有所不同。应根据各地的资源,区位和市场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应加强综合研究,制定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采取不同发展模式。如对于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可以发展如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对于一般地区则需要以生物农业、创汇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为主,提升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使都市农业与城市经济体系融为一体,同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从台湾都市农业的多种经营模式看,应转换经营模式,一是要改善种植业的内容和结构。二是整合各区域间农业发展战略。针对各地区发展不同农业产业的资源禀赋情况,突出优势,逐步形成和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

5、切实加强农业科研和教育。

从台湾的经验看,台湾十分重视对农业科研和教育的投入,尤其关注农产品的品质、食物的安全性生产,制定了新的农业科技开发目标,旨在推进提高作物品质与省力、稳定的种植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开发研究。目前,总体上说,大陆都市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当前我们应淘汰落后的传统技术,引进实用的高新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都市农业向高科技型经济过渡。应该重点加强农业教育,其主要方式有:一是开展职业培训,人力资源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教育训练则是促进人力资源发展的有效方式。加快对都市农业生产者知识性、技能性培训的力度,培养骨干农民和一批农业企业家,资助农民学习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科技和经营素质;二是开展全民教育。充实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中有关农业的内容,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体验农业的机会,使其加深对农业的理解与关心。

综上所述,都市农业满足了城市对环境、资源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都市农业为城市和乡村空间合理配置,多功能、多尺度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加强城市和乡村交流、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多年来,台湾的都市农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休闲农业的规划、融资、经营与管理诸方面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为大陆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启示。两岸应加强都市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我们建设都市农业应充分注意台湾走过的弯路,在制定都市发展规划时明确都市农业、绿地的重要位置,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使都市和农业共生存、同繁荣。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场所,使城市居民能重新体验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带动新农村的建设。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

休闲农业市场研究篇(7)

1乌鲁木齐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乌鲁木齐市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市民更渴望回归自然和放松的休闲生活。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各种民族风俗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具有质朴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俗,是发展休闲农业中的亮点。因此乌鲁木齐具有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90年代乌鲁木齐市休闲农业开始初步发展,经过10年发展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社会经济的大好形势之下,目前休闲农业已成为一种时尚风尚,处于加速发展、扩大规模的重要时期。从“十二五”规划以来,休闲农业的网点快速增长,由2010年的128个增长到2015年的1049个,增长了6.20倍,2011~2012增长最明显,增加了537个(见表1)。吸纳了4350个就业人口,年接待人次达到了187万人,自2010年以来,休闲农业营业收入逐年增长,由2010年的2032.8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20440万元,增长了8.01倍,2010~2011年涨幅最大增加了5164.4万元(见表2)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7个自治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

2乌鲁木齐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政府的扶持力度和引导不足

休闲农业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在休闲农业建设的过程中过分重视政府和开发商的利益,而忽略了农民的根本利益,造成开发过程中合作方式和资金筹建等矛盾日益突出。地方政府在休闲农业企业的土地、税收、资金贷款等方面缺乏相对的优惠扶持,目前乌鲁木齐还没有把“对休闲农业的财政投入”上升到制度层面,对休闲农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较小。主要资金投入方式为农牧民自筹,由于农民大多贫穷落后,农牧民价值物较少,借贷投入困难,休闲农业网点提档升级受资金制约严重。建立科学的融资体系,有效解决资金筹措问题成为全市休闲农业当前面临的重大难题。

2.2规划布局不合理,区域缺乏差异性

休闲农业处于发展初期,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休闲农庄大都随意布局,大分散小聚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经营模式单调,装饰简单,设施简陋,卫生服务条件较差。没有进行系统的市场调查,不够了解客户需求,一味的跟风盲目开发,没有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因地制宜,使得不同区域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大同小异,大多以餐饮业为主,少数有采摘、自助烧烤等。缺乏其他娱乐项目,如、KTV、住宿等,没有突出地域特色,缺乏竞争力。

2.3农牧结合较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

乌鲁木齐是一个农牧业共同发展的地区,但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种养结合,收购饲料大多依赖市场,增加了成本。而在牧场动物粪污处理方面也没有形成循环经济,不仅污染了牧场环境,同时浪费了农田养料。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乌鲁木齐地区跨度大,而休闲农业多布局在近郊区,大多依赖私家车,限制部分客源。卫生设施不完善,城郊地区随意倾倒垃圾现象严重,上下水体系不完善,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随意倾倒。绿化不足,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观赏性和美观性。缺乏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如停车场、人造观赏景观、文化体育设施等。

2.4缺乏技术管理人才,卫生服务质量低下

关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项目开发与科学论证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服务创新水平不高,服务项目多依赖于自然景观资源。以“农家乐”为主要发展形式,实行的是家族化管理模式,从业人员多为农牧民,缺乏专业技术培训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服务质量不到位。没有健全完善的卫生服务设施,也没有进行严格检查和定期消毒,埋下了隐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技能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5功能拓展初起步,品牌标准待提升

都市休闲农业处于起步阶段,休闲农业以小型单独经营为主,缺乏大型企业经营主体,服务水平不高,盈利能力较弱,缺乏行业管理规范。乌鲁木齐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色企业,更没有形成品牌体系,标准化、规模化不足。农牧产业链的价值潜力空间有待挖掘。

3乌鲁木齐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3.1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

乌鲁木齐市政府应成立现代休闲农业规划小组,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乌鲁木齐市休闲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乌鲁木齐市政府应加大对周边休闲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为经营者提供专项低利率或者零利率的贷款资金,在经营过程中采取降税、免税的政策等。3.2合理规划布局乌鲁木齐市政府在规划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自然、人文和农业的特点,将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刻贯彻落实“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理念。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根据区位条件、地理特点、资源优势、市场客源及环境条件,对未来做出统一的规划和建设,并引导经营者进行合理的开发。

3.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具有各式各样的自然资源和田园景观,融合农作物的播种、农耕、收获等要素,拓展休闲农业的采摘体验功能,促进产业的发展。合理规划休闲农庄附近的生态环境,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如道路建设,停车场,人造观赏景观,文化体育设施等。在建设的过程中,防止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性开发、掠夺性经营,强化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3.4突出特色营造独特文化氛围

乌鲁木齐市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俗,人文特色鲜明。休闲农业应该重视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突出特色,增强文化内涵。农业牧业发展历史悠久,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在开发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保留新疆本土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例如,在农庄食谱中主打和宣传新疆特色美食;在建设房屋的理念中,将民族特色融入到院落设计、环境绿化中,使得游客在参观游览中体验到民族风俗,以此提高竞争力。

3.5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对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提高管理者水平时,应当从素质和能力方面出发,加强人才培训。在提高服务人员水平时,应当开展接待礼仪、游客服务等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纳入全市农民工就业培训体系,享受相关优惠。

3.6加大休闲农业的宣传力度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经济背景下,应当突破传统宣传方式,如: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拓宽宣传渠道。从而加大休闲农业的宣传力度。在新媒体宣传方式下,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化管理,谨防欺骗消费者的虚假信息。商家也应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科学宣传休闲农业。

[参考文献]

[1]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阜康市休闲农业资源定量评价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1):217-219.

[2]刘昭云.梅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3):16597-16599.

[3]张青,田家林,徐立岗,等.南京市休闲农业旅游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0):107-108.

[4]赵丽珍.清流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5]蒲彦伦,韩旭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天水麦积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3(02):217-220.

[6]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01):39-42.

[7]袁定明.我国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09):53-56.

[8]童小芹.乌鲁木齐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1.

[9]罗燕梅.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休闲农业市场研究篇(8)

宦溪镇山区位于福州北面,山上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山峦起伏、溪流纵横、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宦溪镇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宦溪镇从事休闲农业的人有0.11万,占从业人员的11.9%,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如何充分运用自然资源和当地人力资源,多方位、多角度地发展当地休闲农业产业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概述

福州市宦溪镇休闲农业产业始于80年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旅游成为人们的一大选择。宦溪镇结合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休闲农业产业,不过初期发展相对缓慢。随着国家休闲农业产业政策的出台及人们对休闲农业的认识,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宦溪镇引进台湾的休闲农业新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企业快速成长。目前宦溪镇拥有6家休闲农业企业,休闲农业年产值达到700万元。

宦溪镇休闲农业产业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自发式、自主式、开发式。

1.自发式

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村地区的许多农户利用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活动。例如,萝卜山庄的农户利用较好的山头资源,修建萝卜山庄,通过农家乐的小模式发展休闲农业。在山庄内设立小鱼塘钓鱼、拔萝卜等休闲娱乐活动,年收入达到50万元。

2.自主式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众旅游的兴起及游客需求呈多样化,使人们更加注重亲身的体验和参与,很多“体验旅游”项目融入农业旅游项目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农业旅游产品的内容。2005~2011年,宦溪镇将茶叶园、萝卜和园甘薯园打造成为休闲体验模式,让顾客充分体验农事的快乐。

3.开发式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崇尚绿色消费,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逐渐与绿色、环保、健康、科技等主题相结合,更加注重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科技农业示范区园区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旅游功能的要求。例如,福州快乐园艺有限公司注重人们的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在园内设立茶叶采摘体验园,设立茶叶文化广场,游客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二、休闲农业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资本持续投入不足

由于休闲农业具有前期投资较大、回报慢的特点,资金充足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访谈中我们得知宦溪镇6家休闲企业投入的资本各不相同,企业投入的规模大小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例如,福州满堂香公司、登云休闲农场和北郊华侨农场在中后期的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的扶持,一系列新型项目进展缓慢,有的项目甚至被中途搁置,这严重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政策落实不到位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福建省的战略定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定位就是把福建省建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福建省政府和福州市政府也制订了《福建省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福建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宦溪镇镇政府也相应的制订出《宦溪镇十二五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促进宦溪镇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意见》等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宦溪镇镇政府由于人力、物力及财力的不足及政策的实施缺乏一个可靠的监管机制,所以政府的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从访谈中得知,3家企业对于政府在政策实施方面较为不满意,政府的行为没有得到企业的认可,对休闲农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我们通过采访了解了宦溪镇休闲农业企业的员工基本人数,其中福州快乐园艺有限公司现拥有职工102余人,其中园艺师3人;福建美地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的员工有120余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绿色农城拥有员工50余人,没有一个高级农艺师;福州满堂香公司拥有员工134人;登云休闲农场拥有员工57人;北郊华侨农场拥有员工50余人。

这6家休闲农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比较落后,员工的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这是与其他休闲农业企业相比竞争力较弱的一个因素。在访谈中我们得知,这6家的休闲企业员工年龄大部分在40~50岁之间,并且在经营管理上不规范,经营者多为农业生产者,大多数民营资本进入后,采用家族式管理,制度上存在重大缺陷,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宦溪镇休闲农业的竞争力。

4.缺乏企业特色和战略指导

企业特色对于游客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每个企业休闲园的独特性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游客的选择,努力吸引游客提高其经济收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宦溪镇大多数企业只提供最基本的休闲服务,在企业风格上明显不足。

部分企业缺乏观光“战略”,农业的季节性变化性较明显,因季节性对农业观光活动的影响,资产的闲置浪费等问题比较明显。宦溪镇还需加强同相关指导部门的合作,合力解决问题。

三、提升休闲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1.实现商业化运作,拓宽融资渠道

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要靠政府的力量,更需要企业的力量,因此要想积极地把休闲农业商业化运作,宦溪镇休闲产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管理推广部门为指导,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共同开发宦溪镇休闲农业健康运行的一种新型商业化机制,从而提高宦溪镇休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宦溪镇发展休闲农业时应建立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开发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方针,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集团投资福州宦溪镇休闲农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格局。

2.加强政府对休闲农业产业的调控与服务

第一,要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组织、规划、研究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第二,要修订发展休闲农业有关法令,制定休闲农业发展标准,从资源、环境、市场、服务、交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第三,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从项目审批、人员上岗、安全和卫生保障、价格制定、经营管理、接待服务等各方面都按规章办事;第四,要协助休闲农业业主进行人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及业务能力;第五,要设立监督执行机构,规范监督休闲农业运营、顾客服务、设备、安全与卫生等方面的行为,定期进行休闲农业发展状况评估;第六,在目前休闲农业项目中选择―些基础条件好、区位优势佳、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景点及项目,通过政府的适当扶持,建设一批全镇休闲农业示范点,带动周边休闲农业的发展。

3.提高员工素质,培养人才

休闲企业应该对员工开展培训,应该制订全面、系统、科学的休闲企业人才培训规划,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员工轮训制、选派优秀的年轻的员工到高校深造学习,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企业还应该经常举行讲座,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且通过学历教育模式和福建省高校、行业协会或企业联合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员工的技能。宦溪镇和企业要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人才需求摸底,建立人才交流平台,面向全省大力引进高水平、懂规划的专门人才,为宦溪镇休闲农业更好地推广做好充分的准备。

4.对接高校、科研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

将当地休闲农业产业对接高校,共同解决休闲农业产业的布局及设计,并且积极吸收高校大学生,对休闲农业园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积极联系农科院、科技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动植物种植、养殖和卫生防卫的问题,达到分工负责、协调管理,为发展休闲农业这一新型产业提供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在多方合作、共同努力下对宦溪镇丰富的农业资源有计划、有针对、积极合理地开发。

参考文献:

[1]郭焕成,任国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01).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程叙,雷炎炎,杨晓霞等.休闲农业用地浅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6(13).

[4]胡巍,楼凌雁.休闲农业开发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03).

[5]张振海.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6]宋章海,马顺卫.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05).

[7]陈敏健.走进专家大院-晋安区农业信息专家大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5.

[8]程道品,梅虎.桂林市郊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2).

[9]向平,唐江云,雷波.基于钻石模型的四川水稻种植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作物杂志,2011(01).

[10]郭一新.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06).

休闲农业市场研究篇(9)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Leisure Activities in Rural Areas of Daqing City

LENG Zhijie, TANG Lingyu

Abstract: As Daqing, a resourced-based city, is in the last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leisure activities has attracted the interests of the citizens. In the rural areas of Daqing, leisure activity development is in the budding stage. As a result, it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The promotion force is weak, online publicity is inefficient, the market needs are to be segmented precisely and the enterprises fail to build a talent pool for the promotion. Firstly, Daqing should stimulate consumer enthusiasm by building an online publicity platform for leisure activity products while taking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promotion player. Secondly, leisure activities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for consumer motivations at various ages. Finally, enterprises should create new products of leisure activities while taking consideration of external factors. In doing so, the market demand of individualization could be mee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ctivity in the rural areas of Daqing.

Key words: Daqing, leisure activity, problem, promotion strategy

环城休闲业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热点领域,吴必虎教授将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简称为环城游憩带。目前,国际上通常按交通距离、时间划分环城游憩带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离城市中心100公里以内(车程在1个小时左右,以一日游为主),第二类是100-300公里范围(车程在2-3个小时左右,以两到三天的度假游为主)。第三类是300-500公里范围(半日车程,通常以3-5天度假游为主)。本文将大庆主城区周围上述三类环城游憩带中的农村区域休闲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ann和Lee等提出的“推―拉”理论[1,2],试图从“拉”的角度探究企业推动休闲活动相关的的外在因素,从“推”的角度来探寻个体休闲者自身的休闲喜好规律,从而研究企业推动休闲活动的策略。

一、大庆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推广的现状分析

2013年6月10日到7月10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前对物流管理2010级90位本科学生进行培训,学生们发放问卷总计1800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1603份,有效率是89%。“推―拉”理论中的“拉”是指和目的地吸引物相关的外在因素,因此,针对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相关的外在8个因素,进行6级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推―拉”理论中的“推”是由休闲者自身引起的内在因素,因此,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对休闲活动的满意偏好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一)从“拉”的角度对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推广的现状分析

表1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政府制定休闲发展规划和政策,不了解、非常不满意、不满意的总比例为50.9%,远远高于正面满意程度。政府相关各类网站建设不了解的为35.7%,休闲网络信息相关服务满意程度仅为22.2%,相关服务有待加强。在服务热线中负面满意程度为52.1%,远大于正面的满意程度。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持中立态度者为36.1%,正面满意程度为28.3%。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正面满意程度较高分别为49.9%、46.3%,充分说明市民有较高的休闲意识,企业在推动市民休闲上获得较高认可。对农家乐等乡村休闲的正面满意程度为30.9%,不了解为36.4%,证明消费者对现有的农家乐休闲供给相对满意,但是还应继续宣传,扩大品牌效应。

表1 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推广的相关外在因素满意度调查结果

表2 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相关的不同年龄人群满意偏好调查结果

注:5个年龄段分别为14岁以下(D1)、15-24岁(D2)、25-44岁(D3)、45-64岁(D4)、65岁以上(D5)。

综上,发现企业在推广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推广力度不够,应从品牌效应到推广效应转变。如大庆极具优势的温泉行业,享誉盛名,但是缺少对完整的可行性出游方案的宣传,导致有意愿出游的群体因不清楚真实具体的实施流程而放弃外出。

2.农村区域文化休闲产品供给缺乏正确的指引。目前大庆休闲产业缺少专业的休闲行业协会、整体战略思考和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休闲产业与文化产业缺乏融合。

3.农村区域休闲产业社会支持配套系统发展滞后[3],需要整个社会支持系统的配套,对休闲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力度不够。

4.农村区域特色休闲产品供给不足宣传力度差。由于特色产品多为小规模加工,部分纯手工精艺,销售宣传渠道有限,缺乏规范的规模化发展。

5.缺乏对消费者权益的后期保障工作。相关的维权热线,维权意识很强烈但是维权的途径很单一,缺乏了解。

6.关于互联网推广的过程中,企业缺乏规范的网络营销模式。

(二)从“推”的角度调研休闲参与自身的休闲偏好

表2中的百分比平均值为25.7%,通过5个年龄群体中供给现状的满意以及非常满意两种情况来看:各年龄段均对于现在的休闲教育较为满意均高于平均值,说明各个年龄群体都有较高的休闲意识。D1年轻群体为14岁以下,他们对于政府等关注较少且对事物的认知性存在局限,故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纵向比较对于农家乐的喜爱较为突出,为33.1%。D2年龄群体,由于学业较重,对于休闲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满意偏好的百分比较高,说明对外出休闲有很高的向往。D3年龄群体中对休闲供给的满意程度均在平均值以上,且他们的消费能力较强。D4、D5年龄群体中分别有45.7%、43.9%的人对农家乐的满意偏好程度较高。说明各个年龄群体的休闲偏好有差异,企业推广存在下列问题:

1.特色农村区域休闲产业缺乏市场细分,不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类型的偏好需求。整体呈现出一种重复供给,互相模仿,缺乏组合创新的休闲产品。

2.企业缺乏针对特定年龄群体的休闲活动有效宣传。不能有效拉动大家外出消费的积极性,尤其针对D2年龄群体。

3.企业推动休闲活动缺乏专业人才。应该引进精通休闲项目规划、业务拓展、市场营销或从事休闲研究等专业人才。

二、大庆环城农村区域中企业推动休闲活动的策略

(一)企业在拉动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的外部策略

1.为提高企业的市场抵抗风险的能力,希望政府要以市场为导向,对当前分散化个体经营的模式进行重组与整合,改善企业的单一的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

2.企业以公益者的身份,参与对农村区域休闲产业社会支持配套系统的建设,可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扩大了企业自身社会的影响力。

3.为使个体向企业之间实现休闲产品技术转移,将特色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政府可以作为纽带出台部分优惠政策,同时可以拍摄类似于城市名片的广告宣传片,即为个体宣传特色的休闲产品,又可以提高大庆的城市文化的知名度。

4.企业也应注意对网络的监管,最好建立官方网站,不能够为了达到宣传效果与信任度低的网站合作,否则会降低企业的可信度。

5.企业要运用专业型的人才,在网络营销上要持续的维护经营,并重视实际应用而非设计。同时要有长远计划的进行网络营销,网络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需求分析,制订周密科学的计划,才可取得成功。

(二)企业推动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主体的策略

1.企业进行休闲产业推广时,充分利用在校大学生,他们是信息传播迅速的主体,应在微信,易信等网络平台进行大范围的宣传。

2.在企业进行休闲产业推广过程中要区分年龄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注意区分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动机,紧密结合消费心理,进行细分市场的目标定位,从而制定不同的休闲营销策略。

3.构建城郊农业休闲的特色优势[4]。相关经营者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与项目的创新来满足客户的求,这样才能壮大消费人群。

4.为使消费者可以放心的直接与休闲企业进行预定沟通。希望企业也要为消费者提供维权途径的保障。在消费者维权意识很强的情况下,宣传正确的维权途径,以及各个环节。加大对网络的监管,龙头企业可以自发组织,统一搭建网络平台,有效规避非法中介组织的欺骗。

三、结论

大庆有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北国温泉之乡的美誉,发展休闲产业有天然的优势。由于大庆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的发展刚刚起步,虽然企业在推进休闲活动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企业对休闲活动的推广力度不够、网络宣传不规范、休闲活动缺乏市场细分、企业不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等外部因素的问题,以及对消费主体的权益保护不重视、休闲产品等缺乏创意不能够结合消费者的心理,因此对大庆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推动策略研究依然任重道远。首先,从外部拉动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以企业为推进主体,搭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高校大学生扩大企业休闲活动的宣传,从外部调动消费者外部积极性。同时加强网络销售渠道的监管。龙头企业间强强联合,优化配置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的资源。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其次,从消费主体推动大庆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动机,企业应有不同定位。企业注重对休闲产品的创新升级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个性化需求。最后,企业要综合考虑,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的外部因素,以及休闲活动的消费主体的内部休闲偏好。推拉结合切实推进大庆环城农村区域休闲活动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Dann G M S. Anomie, ego-enhancement and tourism[J]. 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 1977,4(4):184-194

休闲农业市场研究篇(10)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近年来,中国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就业容量、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渠道,是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手段[1-10]。近年来,专家学者针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论述日益深入增多,王鋆等[11]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定义与内涵做了充分的阐释;杨华等[12]对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使用做了辨析与厘定;李旭东等[13]对中国休闲农业发展以及农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与对策。针对休闲农业概念的研究,有益于帮助产业梳理发展思路;针对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的研究,有利于帮助休闲农业整体升级,但具体到区域的休闲农业发展,因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相应研究报告提出对策的迁移性较差。王继东等[14-20]对郑州休闲农业的研究表明了郑州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与劣势,申丹萍[21]对丰乐农庄的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但现有研究对郑州休闲农业整体发展的指导性不够清晰。郑州市是河南省会,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郑州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全国也越来越有影响力。笔者通过这几年休闲农业业务工作的开展,对郑州市所辖县(市)区休闲农园、休闲农庄、农家乐、休闲乡村和国家农业公园等多种经营形式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地方主管部门、经营者、从业人员、带动农户以及部分游客进行了深入交流,总结当前发展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郑州市休闲农业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郑州农业资源优势,以期解决郑州休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针对郑州未来休闲农业发展的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1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郑州休闲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改善农村(庄园)基础设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致富增收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调研组也发现,当前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的发展环境还需要净化,产业内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仍有待解决。

1.1主要成就

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紧扣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两大主题,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村自然资源,立足“沟通城乡、优化生态、服务市民、富裕农民”,以挖掘农村文化内涵、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为抓手,以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为支撑,着力绘制“山、河、沟、岭、原”美丽画卷。郑州休闲农业已初步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目的地、农民致富增收平台、都市现代农业样板,为建设“美丽郑州”做出了重要贡献[22-27]。

1.1.1产业规模壮大,经营效益提高,带动能力增强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郑州市共有休闲农业庄园186家(13.33hm2以上规模型),特色村18个,年接待游客超过15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18亿元,带动5.9万农民致富增收。

1.1.2发展类型多样,经营主体多元,投资渠道拓宽

郑州各县(市、区)结合本地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地理区位、文化底蕴,挖掘乡土文化,注重文化创意,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了以休闲农庄、休闲农园、农家乐、休闲乡村和农事节会活动为主的休闲农业经营形式。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建成已成为郑州休闲农业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并丰富了休闲农业发展类型。近年来,郑州市大力推动农耕文化依托型、农事节会带动型、农业景观拉动型等多样化模式发展,逐步形成了集休闲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传播、科普教育等多功能的产业体系。随着社会资本大量进入休闲农业领域,逐步形成了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元化的休闲农业投资格局。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投资渠道不断拓宽,融资能力显著增强,促进了郑州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稳定持续提升。

1.1.3内涵不断丰富,功能日趋完善,品牌持续提升

郑州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充分挖掘中原乡土文化,展示农耕文明,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人文化创意的道路,将中原地域特色文化、自然景观、人文遗迹等纳入到经营范畴,使休闲农业内涵逐渐丰富。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品牌策划和文化消费项目开发,郑州休闲农业逐步形成了观光、游憩、娱乐、体验、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的综合体系,不断提升了产业功能。近年来,惠济区的丰乐农庄、中牟弘亿国际庄园、新郑君源有机农场,以及二七区的“樱桃节”,荥阳的“河阴石榴节”,中牟的“西瓜节”、新郑市的“枣乡风情游”等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品牌。

1.1.4休闲主题明确,空间布局优化,协调同步发展

2013年,郑州市围绕都市区建设规划,立足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优势,结合自然禀赋及区域内休闲农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按照布局区域化、建设规模化、主题特色化、市场差异化,规划了五大休闲农业示范区和五大精品线路。2013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走进乡村寻梦田园”系列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及休闲农业企业星级示范创建评定工作。郑州休闲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示范企业,到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再到休闲农业示范区的协同发展格局,呈现出点线面同步协调发展态势。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郑州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发展环境和产业内部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2.1规模有待壮大,结构有待优化,服务有待提升

郑州休闲农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但产业规模依然较小,产品总量供给不足。2013年郑州常住人口已经超过900万,若按人均每年2次休闲农业消费计算,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800万人次,而目前年接待规模仅为1500万人次,接待能力尚有近300万人次的缺口,如果再加上省内、省外乃至国外游客,当前郑州休闲农业规模与庞大的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消费旺季,接待能力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休闲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着“小、散、低”的问题,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当前休闲农业庄园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内部各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行业间的合理分工,各个主体都比较重视自身内部资源,但对相互间的分工协作还不够重视,多数未能形成产业链共生关系,难以获得专业化分工效率,还会形成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28-29]。服务接待水平有待提高,休闲农庄内部的导引、休息、安全、卫生、消防、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开发与管理还不完善,从业人员服务离专业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员工缺少职业教育或专门培训,餐饮服务、客房管理、接待礼仪、导游讲解等水平有待提升[30-32]。

1.2.2产品品位不高,内容农味不足,项目内涵不丰富

项目内容上农耕文化内涵不突出,中原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缺乏,品味不高。农庄当中较多效仿西方都市风格,让农庄成为缩小版的都市,或者成为不土不洋的“混搭”,中原传统文化消失殆尽。产品结构单一,以吃住为主的观光型居多,缺乏农业休闲体验项目,农味严重不足[33]。未能深入挖掘农业产业文化资源,民俗文化内涵不够,产品功能主要以满足游客物质需求为主,缺乏满足精神层面需求的产品和氛围,难以满足游客对“游”、“娱”、“养”的需求,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单体消费少,对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作用有限[34-36]。郑州休闲农业承载着中原农业文明,要能留得住乡愁,就要使农庄乡味更香,农味更浓。郑州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豫剧表演、剪纸等传统手工艺、传统习俗文化、农事节会等,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和利用。满眼望去尽是现代化的建筑和过分人工化的观光园,看不到农村的古朴与原生态、看不到农村的民风民俗,感受不到农味[37-42]。

1.2.3项目规划滞后,扶持政策不足,规范亟需出台

从整体上看,郑州休闲农业庄园规划经费投入不足,规划质量差,有的规划与建设环境不协调,导致规划难以实施,许多规划仅仅“纸上画画,墙上挂挂”。部分休闲农业经营者缺乏前期规划论证,加上后期投资跟不上,导致部分项目没有实现合理开发,土地闲置现象比较普遍。当前郑州市财政每年用于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已达3000万元,但这些资金对于全市的休闲农业主体带动还是有限的。目前政府和行业协会对休闲农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有待细化。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经营者凭着自己的经验对庄园的建设及经营管理做出决策,明显跟不上消费市场发展的要求,在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有效整合空间,优化生态环境,彰显特色方面比较滞后。

2发展定位与目标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郑州休闲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加快休闲农业发展步伐,不仅要巩固产业基础,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把握发展的基本方向,树立清晰的发展目标。

2.1战略定位

郑州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地貌、便捷的交通等独特优势,根据农业部提出的“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政府引导、多方参与,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发展要求,郑州应确立“聚传统华夏文明,铸休闲农业辉煌”的总体定位。郑州休闲农业发展要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与农业产业提升结合,与城市和谐发展结合,与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要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43-46]。

2.2总体思路

按照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定位,依据“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以强村富民为本”发展的总体思路,对郑州市不同地区、不同休闲农业企业所拥有的人文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对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特点等进行摸查,对现有的经营项目进行合理分类,统筹考虑,确定每种类型的发展定位和建设重点,科学规划,有序推进[16,18-19,47-54]。

2.2.1以农耕文化为魂

要加强中原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中原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导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的灵魂所在。要提高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机制,深挖科学内涵,着力发掘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找出统摄休闲农业发展的文化之魂、趣味之魂。

2.2.2以田园风光为韵

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建设,把美丽田园纳入基本农田或永久农田,加以珍惜和保护。强化动态管理,把创建过程与美丽田园的打造相结合,真正使那些田园美、山水美、人文美的典型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

2.2.3以生态农业为基

要把休闲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推进农村资源环境的保护利用。相互依存、相生共荣的好环境,天人共美、各美其美的好生态,天蓝地净、山青水绿的和谐美,是郑州休闲农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2.2.4以创新创造为径

要提高农业领域的创意与设计水平,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针对郑州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服务功能单一、经营形式雷同、创意人才缺乏等问题,要切实引导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创意策划水平,扎实推进创意农业的策划设计。

2.2.5以古朴村落为形

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切实推进古朴村落的保护开发工作。古朴村落凝聚着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不仅有美学价值,而且是乡村文明的载体,是休闲农业的软实力,对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2.6以强村富民为本

要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根本目的,着力壮大休闲乡村实力,大力发展农家乐集群。在保障乡村集体权益和确保农民主体地位不变的前提下,有序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当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

2.3发展目标

坚持把农业文化遗产、历史古村古寨、特色民居民俗等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实现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原则,保护古建筑、原生态,着重突出中原文化特色,合理规划建设,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和自然山水、文化传承相协调,逐步打造“河南休闲农业先行区”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区”。未来休闲农业发展要通过稳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着力提升产品品位,加强休闲农业各业态有机整合,推进休闲农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休闲农业产业价值,带动乡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55-59]。

2.3.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通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休闲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结,使发展类型更加丰富,经营项目更加多样,促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加速休闲农业实体和一定规模以上的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增加,实现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持续增长。

2.3.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建设一批规模大、产业基础强、服务功能全、经营效益好、游客满意度高的休闲农业星级示范点;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农业片;实现休闲农业的规范经营、科学发展,促进郑州农业农村经济更好发展。

2.3.3区域布局更趋合理

结合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条件,郑州各种休闲农业发展类型因地制宜,由城市郊区和名胜景区周边向传统农区等适宜区域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原休闲农业集群发展格局。

2.3.4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休闲农业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产业。通过提升产业的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直接从事休闲农业经营的农民收入比本地一般农民高出一倍以上,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本地一般农民收入增长平均速度。

3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

在未来发展中,郑州休闲农业建设要稳步提升休闲农园,规范发展休闲农庄,大力发展农家乐集聚村。

3.1稳步提升休闲农园

针对休闲农园建设和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要围绕休闲、养生、度假功能,开展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提升建园水平、景观水平和服务水平。一是壮大规模,凸显特色。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开展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加工,做大规模,形成特色鲜明的景观,为休闲农园经营提供农业种植基础。二是优化布局,美化环境。重点围绕休闲功能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形成曲径通幽的休闲体验环境,打造休闲化的农业园区。三是完善设施,拓展服务。完善园区休闲服务设施,拓展休闲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包装宣传为切入点,充实和提升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娱乐健身、度假养生等休闲内容,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多重便利[60]。

3.2规范发展休闲农庄

针对休闲农庄无序发展、对农民致富和农村建设带动不力的现实,要以规范发展为重点,加强休闲农庄的规范建设。一是严格准入机制和建设规范。严格执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规划建设、产业要素配置、安全和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建设要求,严格休闲农庄准入机制。以休闲农庄星级评定为抓手,加强建设标准和服务水平要求,规范休闲农庄建设和发展,确保休闲农庄的规范经营和持续发展。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竞争能力。坚持现代市场机制驱动,提高休闲农庄的自我发展能力,要重点加强农庄景区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切实增强休闲农庄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持续增强辐射能力。强化带动能力,以农庄企业为核心,以周边生产基地为支撑,打造“企业+基地+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形成休闲农庄与周边农村之间较强的产业发展联结机制,带动周边地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61-63]。休闲农庄通过创意、创新可以围绕某一主题,人为创建出一个可供游乐的景点。如“看涨台”、“点将台”、“官渡之战古战场”、“朝阳沟原形遗址”等吸引游人前往。

3.3大力发展农家乐集聚村

针对农家乐发展严重滞后的现实,要进一步鼓励农民合理开发自有资源,加强经营条件和环境建设,增强规范服务意识,提高品质和品位。一是加强政策扶助和规划引导。通过强化文化资源开发和景观建设,为农家乐发展提供更多文化创意元素。二是加速集中布局。围绕重点景区、道路等,开展集中布局,推进积聚发展,放大休闲农家发展积聚效应。三是加强规范引导。结合农业部《农家乐设施与服务规范》,加快制定郑州农家乐(休闲农家)发展规范和星级评定标准,推进建设和服务标准化建设,促进规范发展,鼓励农民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致富增收[64-67]。郑州农家乐集聚村的发展理念可以借鉴台湾民宿的发展经验,重点围绕无景点旅游进行。所谓无景点旅游,就是游客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并不会去逛景点,而是一种自主、自愿、自助、自由的休闲游。现代人旅游更注重品质、休闲、舒适、灵活,更讲究精神内涵,更愿意彰显个性和独立,不愿扎堆,不愿走形式。围绕这一特点,农家乐可以通过创意、创新,围绕某一主题人为创建出一个可供游乐的地点。可供借鉴的创新、创意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3.1改造老房子

基本原则是“一切皆可为我所用,没有一件废物”。老房子越来越稀少,老房子本身就是稀缺的旅游资源。因此,保留老房子的外貌,赋予它现代化的内涵,这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点。

3.3.2展示老物件

基本原则是“一切皆可为我所用,这里有你想不到的稀罕物”。收集各种农村以前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娱乐用品、农具工具、牲畜用品,开设老物件展览馆。

3.3.3演示老手艺

基本原则是“一切皆可为我所用,这些都不仅出现在回忆中”。贯穿农村生产、生活的老手艺,如榨油、打铁、织布、点豆腐、纳鞋底、剪纸、剃头、捏面人、糊灯笼、补锅、修伞、染布以及各种编织刺绣、传统小吃、木工、泥瓦工等,都应当挖掘开发进行展示体验。为了增加体验活动,增强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一方面可以现场展示,一方面可以传授体验。一个农村老人就可以操作几十样手艺,如果老手艺过于偏门,先找懂行的农村老人培训,然后让企业员工代为传授。

4对策措施

4.1完善休闲农业扶持政策体系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用于休闲农业庄园、农家乐特色村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和精品线路、农事节会活动的宣传推介工作。项目建设补助资金主要分两块,一是主要用于休闲农业庄园的基础设施、乡村民俗展览馆、公共卫生间、果蔬花卉廊亭、标识标牌等建设;二是农家乐特色村中农家乐外部的环境整治、美化绿化,农家乐内部即餐厅、客房、卫生间、厨房间的改造,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等。三是主要用于全市休闲农业品牌的宣传、精品线路的推广及农事节会打造等活动。

4.2制定休闲农业准入机制和服务规范标准根据各区(县)发展实际,制定休闲农业行业准入标准[68-70]。通过项目管理,从运行机制、经营场所、接待设施、内部规章制度、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加强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行为的管理,做好对休闲农业星级评定、财政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立项审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发展协会等中介组织和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挥社团组织作用,规范竞争行为,促进休闲农业良性发展。

4.3加强对休闲农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把从业人员培养成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善于经营管理、掌握服务技能和营销手段的新型实用人才。组织基层管理人员和经营者到台湾等休闲农业发达地区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推动郑州休闲农业创特色、上台阶,早日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作者:朱桂霞 史亚军 单位: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钟平.休闲农业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2.

[2]赵航.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3]包乌兰托亚.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4]蒋颖.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5]安文静.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6]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2-78.

[7]冯建国,杜姗姗,陈奕捷.大城市郊区休闲农业园发展类型探讨——以北京郊区休闲农业园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23-30.

[8]赵丽珍.清流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9]田颖.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10]刘敏.休闲农业旅游消费行为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11]王鋆,高岩.关于休闲农业的定义与内涵的研究综述[J].上海农业科技,2015(4):18-19,23.

[12]杨华,刘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异同辨析[J].品牌,2015(7):100-101.

[13]李旭东,谢晋.农业转型升级阶段农村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5(7):78-79.

[14]王继东.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2):24-28.

上一篇: 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 下一篇: 基层社会治理现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