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的内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5 14:37:22

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的内涵篇(1)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24—02

在时下所能见到的大多数人文工具词典中,仍查不到“人文精神”这一词条,尽管在相关实践中已被运用了20年。它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文学与文化批评领域,由于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及其当前针对性,继而成为学术界和思想理论界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从它产生的时代背景看,适逢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转型期,在这一过程中曾出现了普遍的价值失落、文化失范、道德失度等状况,这成为提出“人文精神”的现实起源。而它的被提出,也正是以期实现对这种丧失的有效救赎。

“人文精神”概念一经提出,便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表述、理论规约到疏理其学术前史的发展过程。纵观这一轨迹,其含义彰显于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作为一种“意义领域”(相对于后现论的“无意义”而言),它指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与把握,是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力,亦即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着眼于对人类的命运与归宿、痛苦与解脱、幸福与追求的沉思。

第二,它是对人之为人所持有的文化教养的珍视,是对建立于个体精神原则基础上的人的尊严、人的感性生活、特别是个体的人自由地运用其理性的权力的珍视,也是对建立在教养有素基础上的每一个人在情感和意志方面自由发展的珍视。其中每一层次都包含并体现着人的永恒追求,且具有超越当下而展示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前景的意义。

第三,是对人之为人的一种理论阐释和实践规范,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提升。它由历史发展积淀而来,又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方式之中,是世代相传的、不断流动的、处于不断重建的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意识,其生命力

在于它与现时的结合上。

第四,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与追问。这些由不同论者所给定的含义,既有相同取向,又有相异角度。但它们共同构成了对“人文精神”的全面阐释和界定。

无论何时何地,教育的发展首先建立在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适应这一基本目的之上。人的生存与发展,其质量如何、前景如何,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就目前为止所形成的关于人文精神的各种解释来看,显然它是其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素之一。因此,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必须对人在生存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自己的方式予以深思和解决,尤其在当下中国社会从心理深层仍未彻底达成发展与平衡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正因为这一原因,在当前教育发展中全面而深入地提倡人文精神,不仅是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使然。从当代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大背景看,它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挑战:人类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生态环境的全球化危机;激烈的竞争——经济的、文化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的失衡——这其中也包括教育自身所携带的机制性、认知性困境……诸多问题都需要得以解决,特别需要通过教育来解决,而所有这些问题又都非常直接地成为人文精神关注的焦点。

此外,就中国国情而言,社会生态给人的普遍生存带来的种种冲突,在深层仍属于人文精神范畴。例如经济生活与文化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等等。所有这些冲突,无不浸染着人对自身价值、生存意义、权力与尊严的不断思索与追问,饱含着人文精神的气息,呈现出对人的文化关注与终极关怀的历史深度和现实张力。这都是当前教育发展所无法回避的现实。当下教育对“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若从“人文精神”角度解读,或具有革命性,但功利的生态使得教育在定义内涵、实践内涵等要害环节大打折扣。如此而言,弥望的便是“稻草人”的舞蹈与“空心人的歌唱”景象。

人文精神的匮乏首先表现在教育的匮乏上,进而也表现了生存的匮乏。这便是将“人文精神”作为教育发展的关键词的关键之所在。

提升人的素质,要义是提升人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第一所指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文化关怀(或人文关怀)。这便是人文精神与教育发展的链接点。同时,教育本身也是文化构成的要素,它与人文精神拥有同质的关联性。但教育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具备传递、选择、创造文化的功能,因而它又可以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和播种机。这是可将人文精神纳入教育发展内容的理论依据。教育也将因此而获得它的当代性、针对性和前瞻性,这对教育而言无疑是一种输氧、补血的过程。如何在当前教育发展中有效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或许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 形精神与教育发展的目标确认。人文精神以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为背景,以人为核心,直接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并从人的心理、意识、精神等内在层面出发,探究人的内部世界对自身生存的潜在或显性的影响。正如“人文精神”在字面意思上所显示的那样,人文精神以反思、选择、批判和重建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为己任,它是一项非直接物质化的生存工程。教育发展不仅具备这种非直接物质化的特性,而且在终极目标上与人文精神有着同质、同向的关系。此外,从教育角度看,这一目标的确认,也意味着对教育本身从思想到方法都是一种充实和革新,使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的人文思考,获得更丰富的内涵。

2 平衡“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从思辨意义上讲,“工具理性”本身处于“价值理性”的思考范围之内。相反,“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思考容易陷入实用与狭隘。人类面对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功利选择和急功近利心理,往往导致对“工具理性”的片面夸大和对“价值理性”的忽视。在这方面,历史的教训数不胜数,人类也曾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当人类凭借技术发明和科学进步在自然界获取了生存保证后,对“工具理性”的崇尚与信仰是不言而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价值理性”而到达彼岸天国。事实上,自工业文明发生以来,普世性的对人自身含义的反思与追问,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的质疑,对人的异化的重重忧患……这一切始终伴随着人、困扰着人。这都是因偏废“价值理性”而带来生存恶果的常识性例子,也是对“工具至上”、“技术万能”的讽刺。在20世纪最后的三四十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人为中心论题的研究,哲学和各人文学科重返“人”这一主题,正是对工具理性极度扩张而导致人的物化这一现实的积极救正。在西方,像海德格尔、萨特等人对人的现代性困境的反思,都集中到了对价值理性的进一步追寻上。这表明人类生活的意义绝不会限于追求物质财富一端,他们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富于理性的人类,其智慧也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工具理性”的运用上,因为他们同时还具有发展“价值理性”的巨大需求和潜能。

人文教育的内涵篇(2)

(一)人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通过实践自觉解放自我的主体。人的内在生命物质本体与特定的大脑意识本体构成整体的自然人。自然人通过劳动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形成系统的外在矛盾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论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都是通过人的内外矛盾关系形成自我解放的主体矛盾关系。

教育学对人的理解有以下几点:第一,人是一种存在的司能性;第二,人具有自觉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第三,人具有发展的本质;第四,人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人作为人的存在具有以下特征:(1)存在的绝对性。人的存在具有绝对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和依据。(2)存在的意识性。人的意识性正是人区别与动物存在的本质之一。“意识性”的存在是指其方式和意义是受意识指引的,而非感觉,是人由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先决条件。失去意识性,人就失去了历史,失去了未来,失去了生命连续性。(3)存在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身体上,而且表现在思想精神和行为习惯上。(4)存在的文化性。人具有双重生命,即生物生命和文化生命,没有文化生命的人与动物无异。人之所以为人,是生物生命与文化生命的协调统一。(5)存在的语言符号性。人的存在也是一种语言符号的存在,因为无论是意识,还是文化都表现为一种语言符号的形式。(6)存在的时间性。人的存在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而不是一种空间性的存在。这种时间性说明了人既是历史中的人又是现实中的人。

若给“人”下一个定义,笔者认为所谓人就是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通过实践活动,自觉地发展自我并创造相应的文化和语言符号,使其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独特生命存在。

(二)文化的内涵

在西语中,“文化”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ultura,其词根colere有耕作、种植、饲养之意,是指人类通过劳动来获得成果。到16世纪才逐渐演变为被栽培、培育、有教养以及文化等意义。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爱德华·泰勒,他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在古汉语中,“文化”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说苑》中,其含义是文治和教化。因此,无论在西语还是在汉语星,文化都表示人类有意识地进行社会实践的成果和人类社会实践所体现的人类思想的含义,而且这种人类思想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整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它也必然对后来人和其他人产生指导和教化作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认为,“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们的精神创造及其结果”。正如上述泰德的文化定义,是特定社会中特有行为和思维方式、价值观的体系,或者说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特有意义体系。物质财富只能作为文化的载体,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化要素。

笔者认为,无论是西语还是汉语,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文化都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反映人的思想观念的精神层面的成果,而物质文化只不过是这种精神成果作用于相应的物质上,体现在物质上,反映在物质上而已。并不是所有思想观念都可以称其为文化,它有空间、时间两个条件:(1)它是在一定范围内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2)它是不受岁月束缚而被传承下来的。其实,这种人的精神层面的成果作用于何处,便形成了什么文化,作用在建筑上形成了建筑文化,作用在制度上便形成了制度文化,体现在文字上便形成了知识文化,反映在影音上便形成了影视文化,作用在人们的行为上便形成了习惯或风俗。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精神层次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它的传递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不可能脱离载体独立传递。

二人与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正负态度的角度:积极与消极的矛盾

在人与文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二者都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文化对人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文化是人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及其发展的标志,是人的文化生命的对象化和反映;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效工具,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文化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和必要条件。文化对人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文化的惰性和保守性,会成为人们发展和前进的障碍,成为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阻力和包袱;文化的局限性和缺点会导致和加深人的弱点和缺陷;文化差异还会成为人与人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障碍,甚至引发各种冲突。

人对文化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人作为文化的造物主,其实质规定着文化的实质;文化的发展动力源子人的发展;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的发展和延续。人对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偏见、误解和局限性是文化的弱点和局限性产生的根源,并制约着文化系统的进化和不断更新,既影响文化间的传播和交流,又影响文化作用的发挥,甚至会造成文化的破坏。“创造文化的是人,毁灭文化的也是人;创造优秀文化的是人.,创造文化糟粕的也是人”。人与文化之间这种积极与消极的矛盾在历史的长河中此消彼长,推动着二者不断完善和更新,是人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能动性的角度:主动与被动的矛盾

就个人而言,生活的文化环境是先天既定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带有此种文化的民族印记和时代印记。无论这种影响是积极也好是消极也罢,无论对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采取何种态度,人都不可能彻底摆脱本土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作为文化塑造和影响的“产品”,在与文化的关系中有被动的一面。

与此同时,人对于文化的接受也有自觉的、能动的一面。也就是说,人不但可以在文化环境的作用下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逐渐改变自身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即在文化对人施加作用的同时,人也对文化施加影响。如果人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文化环境所施加的影响的话,那么同一环境里的人与人就不可能存在个性和差异了。人类和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就在于,人们在接受文化作用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自觉能动地改造文化环境,使自己成为现实文化的完善者、创新者和超越者。从这个角度看,人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中又有主动的一面。人与文化之间这种主动与被动的矛盾在时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促使二者不断发展的源泉。

(三)质的角度: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矛盾

人在实践的过程中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并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创造了文化、丰富了文化、传承了文化、创新了文化。与此同时,文化在被传承、创新的过程中也不断完善人,推动了人的发展,使人成为有文化特质和文化品质的人。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同时,人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因而人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同一性和互为表征的关系。“人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同一性,使人们可以通过某种文化来了解创造和拥有这种文化的人,也可以通过特定的人群来了解他们所拥有的文化”。所以,人与文化互为表征。脱离了文化的人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化,人就没有了文化生命,与动物无异。而文化来自于、存活予生生不息的人的世界中,是人的生命力和主体性的声张和展示,人是文化的缔造者、拥有者和守护者,没有人就不存在文化。这一点体现了人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同一性。

然而,人与文化同时也存在着差异和区别。比如,文化中所含的人是对人的典型化和理想化,而人身上的文化又含有对文化的个性化、现实化、形象化。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便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的“异己”力量,具有了非人的特性,随着时空的推移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变化,这种文化会渐渐与时代潮流不符,成为人从事新的文化创造和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封建时期的儒家伦理文化对于现代人创造性的禁锢作用,这种制约作用体现了矛盾双方即人与旧文化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斗争性。 人与文化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一种由矛盾走向统一的螺旋式的上升关系,它的矛盾运动是人的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三对教育内涵的再认识

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种说法似乎将教育定义为一种单向活动,体现不出教育系统之中所蕴含的人和文化的动态生成性。我们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教育的本质,将教育理解为是实现文化与人的双向互动并在互动中相互建构的过程,即教育用不断更新丰富、不断动态变化的文化来完善人,又通过不断完善、随时代变化的人来丰富文化。这一动态循环系统便是教育系统。

人文教育的内涵篇(3)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张重人轻神,先人后神;二是坚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三是推崇善恶兼有,教化为本;四是强调人兽之辨,人为至贵;五是提倡孝悌为本,礼义当先。这种观点是比较中肯全面的。笔者认为,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传统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此,我们不妨从个人自身的发展、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精髓进行简单的梳理。

第一,从个人自身的发展看,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注重德性修养,自强进取。孔子曾主张通过“吾日三省吾身”来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到了宋代的朱熹,进一步提出了“居敬察省”的道德修养理论,强调对人、对事、对学问,始终保持一个郑重而不苟且的态度,要求通过时时反省检查自己,不断加强道德修炼,培育理想君子人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始终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张扬的是君子刚健自强,发奋进取的决心,这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追求进取,实现美好理想的精神动力所在。

第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推崇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共同的追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它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现在看来,就是要提倡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传统文化人文思想追求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从《大学》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到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豪迈气概;从范仲淹“远近皆忧”、“先忧后乐”的济世情怀,到清代顾炎武提倡的“天下兴亡,匹失有责”的勇敢担当,无不体现了古人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仁人志士、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在善恶交锋、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他们挺身而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当前语文教育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基本上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告终。可是究竟什么是“人文性”,在教育中的人本主义和语文教育中弘扬人文性的关系怎样等问题,人们并不清楚。许多人只是当作一个口号,而不是有着科学合理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理论原则。据北师大杨寿堪《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人本主义,英文为“Humanism”,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在古罗马西塞罗时代,本意指人的教育,意指通过教育(教化)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与训练。而人文主义是一个文化学概念,指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思想文化运动。人文教育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道德、情感、人性的完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

人文教育的内涵篇(4)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音乐教育;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3-0176-02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们都提出并奉行这样的理念:音乐能改变一个人的修养并能够影响大众。柏拉图曾经说过:对教育来说,音乐训练比其他任何方式更具有潜力。孔子也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们深深懂得音乐的力量,而没有像我们今天一样,仅仅把音乐当成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一词不应当仅仅是我们现在所赋予的涵义,它更是一种文化。音乐是中国文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小则怡情养性,大则安邦治国。

我国的音乐教育历史悠久,孔子本人在音乐方面也颇有造诣,音乐更是被他列入“六艺”之中。这种礼乐教化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化娱乐和传承的手段,更是在中国长期的政治、伦理关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儒家的“乐教”传统却在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时被中断。此后许多音乐教师孤立地传授音乐技能,音乐课枯燥的变成音乐技能训练场,致使学生中出现了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情况。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是音乐教育中缺失人文内涵的问题仍然让人十分担心。

一、反思:小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首先,从社会角度来看,一方面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中,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渗透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在青少年乃至儿童的选秀节目中,成人化的浓妆艳抹、衣着暴露、搔首弄姿的表演已经不足为奇。节假日或是休闲时间带着孩子去游乐场已经越来越普遍,但是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参观的毕竟是少数,虽然现在很多知名博物馆已经免费对公众开放,更别提能带孩子去欣赏一场价格不菲的交响乐。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同样冲击着人们的音乐审美情趣。“快餐”式的音乐创作和传播方式占据了人们音乐欣赏与休闲。

其次,从小学音乐课堂教育教学角度来看,许多学生音乐背景知识薄弱,这就给音乐教师带来了一个不小的难题:不讲授相关的概念和知识,势必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真正理解。但是,讲授这些基础知识,又容易枯燥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同样也背离了音乐教育“审美”的初衷。新课改以来,小学音乐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音乐。其实充分挖掘音乐内在的人文因素,发挥音乐的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激发创新意识的功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

二、彰显:将人文内涵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去

音乐教育是以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人的价值提升的教育来显示它独有的人文价值。我们在音乐教育中要有清醒的意识,自觉彰显人文价值的追求过程。

1.百花齐放才是春――允许对不同种类音乐的爱好。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为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艺术形态,它对概念、知识依赖最少。此外,它是超越于民族、阶层、意识形态之上的。一首无歌词的吟唱,一部交响乐或者小提琴协奏曲是不需要概念解释、历史知识而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所接受的。

音乐的和谐之美不仅体现在音符、旋律等等这些“外壳”上,那些余音绕梁,拨动人们心弦为之沉醉的音乐必然有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和谐”。今天,我们借助于网络、电视、广播等等各种媒体,接触到了铺天盖地的各种风格的音乐,无论是历久弥香的Art music、Classinc music,还是新生代的Pop music、Jazz、R&B等等音乐形式,其内在的“和谐”得到各种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青睐。

新课程音乐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良苦用心,同时也体现了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利用好手中的教材,因“材”施教,弘扬民族音乐同时也要理解多元文化,尊重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喜好。

2.君子知乐――对流行音乐有所取舍。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生活离不开音乐,而且物质条件越好,对文化生活要求也就越高。音乐教育应该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然而,让人忧虑的是,适合未成年人演唱的校园歌曲的匮乏以及太多的成人流行歌曲进入校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取向产生了负面影响,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甚至将一些低俗的成人流行音乐不加选择地搬入了课堂,以此取代具有教育性的高雅音乐和校园民谣。

被朱光潜先生赞誉为“中国美学的开山祖”的中国古典音乐美学经典《乐记》中写到:“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如今铺天盖地的媒体和网络,对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部分音像店震耳欲聋的播放着当前最流行的音乐,那些历久弥香的国内外经典音乐被束之高阁。在社会音乐商品化的某些角落里,当音乐变成只是商品,而非共鸣时,大家关心的焦点常常只是“量”的多少,而非“质”的好坏。流行的未必就是好的,那些不适合儿童的音乐不能在音乐课上,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介绍给学生。

3.润物细无声――于点点滴滴中彰显人文内涵。从单纯的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到新课改提倡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这些新的元素来到音乐课堂,让很多教师不知该如何取舍,有的音乐课堂充斥着各种知识却恰恰减弱了音乐的魅力,音乐课堂的音乐性就在这些因素的冲击下被减弱了。诚然,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就像语文课不能变成思想政治课一样,音乐课也不能变成乐理课或是德育课。音乐课就是音乐课,音乐是耳朵的眼睛,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的引导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但是,我们可以留心在平时的音乐教育中渗透人文内涵。

比如,在欣赏或是教授器乐表演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每样乐器都是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审美文化的。每种乐器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乐器的存在,无不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音乐文化上的智慧之光。每种乐器各有着不同的音色,然而当它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又实现着高度的和谐。尤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在我国历史上,乐器的实际功能远不止于娱乐或欣赏。它与人们的文化社会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古代统治者来说,乐器是权利的象征。在祭祀和礼仪中,乐器被用来炫耀统治者的地位,而在宫廷宴会、战争等不同场合,不同种类的乐器在乐队中往往也各司其职,各尽其用。“琴棋书画”对中国文人来说,是经久不衰的修身主题,“琴棋书画”的审美化方式为人生涂上了一层浓浓的亮色。四者之中,以“琴”为首(当然,这里的“琴”指的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古琴”)。

4.诗兰化境――重视音乐文化的熏陶。文化是产生音乐的土壤,那么,用文化阐释音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为什么我们对一首音乐作品要了解它产生的背景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内容,就是为了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这不但不会削弱音乐的内涵,相反它可以增加我们对音乐的理解。

对于听众来说,如果他们懂得不同音乐的风格,就能很好的欣赏音乐。听众需要面临着要适应他们所处时代的音乐的挑战。美国20世纪早期的作曲家Charles Ives曾经评论道:用“19世纪的耳朵”去听“20世纪的音乐”会因为听不懂而不喜欢。今天,听众所面临的挑战更甚于往昔,因为一场现代音乐会可能包含着多种历史风格的音乐。然而知识和经历却能“延伸我们的耳朵”,使我们能够真诚的欣赏许多不同风格的音乐,那些敢于冒险以巨大并且恰当期望值接受所有音乐形式的听众,必将终身在聆听音乐中获得乐趣。

知识是文化的载体,技能是艺术的表现手段。没有知识,文化不能传承,没有技能,艺术无从表现。同样,没有包括乐谱在内的音乐知识的支撑与演奏演唱技能对音乐的诊释和表现,音乐艺术便失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依托,音乐审美便空洞无物,音乐教育也就只能停留在低水平的讲解、聆听与感受中。浏览、研究国外一些国家如日本、美国等的基础音乐教材,不难发现,其教材的内容不仅没有将音乐知识“淡化”、“内化”或“隐含”于“审美”之中,而是大大方方地摆在那里让孩子们去“品尝”。亲身到国外的中小学音乐课堂去考察,就会得到更加真切的体验。

诚然,人文内涵不能建立音高、节奏等基本概念,不能培养正确的演唱或演奏等基本技能,但“徒有智能而心灵贫乏,则无法适应这个纷繁多变的社会”。我们应该看到,缺乏人文的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只会是一台台“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欣赏音乐的人。基础音乐教育也只有彰显出其深厚的人文内涵才能真正培养出“广博易良”的人。

参考文献:

[1](美)Sharlene Habermeyer. 音乐让孩子更聪明――用音乐的力量来改变孩子的生活[M].吴继华,刘志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莫一军.试论音乐教育中的人文价值[J].歌海,2008,(5):43.

人文教育的内涵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88-0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大学教育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和情感教育,逐步改善大学生的行为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在尊重大学生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和加强人文关怀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在我国,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形式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关心、关怀,大学生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就是用人文教育的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对大学生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把对学生的教育作为起点,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二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过多关爱,离开家庭到学校以后巨大的落差会使学生产生失落感,因此就非常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是预防和防止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迫切需要,为和谐社会培养人才提供条件。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特征

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具有自身的特性,通过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特征的分析,可以科学地理解大学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

(一)高校人文关怀管理具有教育性

教育性是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重要特征,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上的教育,更是一种管理上的融入性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要从对学生的关心出发,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高校人文关怀管理具有个体性

高校是由众多学生组成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这个大环境,学校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学生的个体成长,因此,对学生个体的关怀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和谐校园的保证。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要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关心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逐渐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另外,要针对学生个体,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展开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良好的处世心态。

三、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途径和方法

(一)人文关怀要求大学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改变一直以来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转向对话式教育。对话式教育就是要求大学教育者和学生之间能够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对话式教学体现了大学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尊重和情感的投入,从而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实现高校教育模式的转变,即由说服型教育转向关怀型教育。

(二)人文关怀教育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学校要具有良好的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比如宿舍顾问、贷款和奖学金顾问、法律援助部门等。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社会工作者,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来解决大学生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些人性化的服务,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温暖,进而萌发出爱国情怀,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三)人文关怀教育要注重提升学生精神品位,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是更高层次的追求目标。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精神品位,通过人文关怀,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从某些方面来说,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位就是开掘大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精神品位的提升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

四、结语

高校实施人文关怀教育的目的是端正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思想解放,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在教育管理中怎样融入人文关怀,怎样把人文关怀贯彻到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重点放在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上,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从思想深处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人文教育的内涵篇(6)

而教学活动是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双方、内在和 外在条件,提高中国医学史的教学质量,需要这些因 素的密切配合。为此,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挖掘中国 医学史课程人文内涵,实施相应的策略,从设计思 想、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 课程设计思想

医学史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学 习和研究的兴趣,增进对医学发展历史的了解,提高 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在于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具体 的职业做准备,而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不但具有专 业渊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以及与这些知识相对应的正确 的思维方式、基本能力的合格人才。而这就要求中 国医学史的教学要解决其他课程所未涉及的重要内 容。要揭示中医学术体系及特点的形成过程的原 因,介绍中医学在其形成、发展、演进的过程中,所包 涵的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让学生在学 习中深刻了解到中医学是一门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 相承的,跨越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

为了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 教师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对现有教学模 式进行了改革。

1.1推行自主讨论式教学模式

为了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 教学中大量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讨论式教学 模式。在实践中学生通过查阅、访谈、实地参观、调 研、小组讨论等形式,研究相关热点和感兴趣的人文 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得到了进一步强 化,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同时加强了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自学能力、获 取信息等多种综合能力,效果显著。

1.2增设人文社会学实践活动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适应、参与社会活动;更好地发挥和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 服务,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一定人文社科素养和 人文社会实践经历的、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此外,还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对发挥博物馆 的教育功能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使博物馆更好地为 社会服务,为教育服务,为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服务。 同时在为社区建设服务中,提高了我校在社区的知 名度和影响力。

2 改革措施

2. 1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系列课程模块

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拓展知识面,改变中国医学史原先单一的课程,我们 先后分化开设了《中国医学史》、《中国药学史》和《西 方医学史简介》,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系列 课程模块。

(1) 核心模块:以中国医学史为主线,针对一年 级专业学生,以医学历史为基础,课程中强化人文素 质(如哲学、历史学以及医德等)的教育。

(2) 拓展模块^①率先增设中国药学史教学模 块,补充完善医学史教学内容体系,让学生了解药学 专门史的内容,提高学习的系统性。②以西方医学 史简介为切入,让中医学生在提高中医人文素养的 同时,还能了解西方的医学历史和文化,使学生能了 解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的中西医学关系。

(3) 人文实践模块:充分利用学校所属上海中医 药博物馆和中医药社区教学基地资源,结合学生自 身专业特点,独立增设与医学史教学内容关联的人 文实践教学模块。以通过有目标的实践体验,提高 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人文社会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深入体验史学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 人本精神,为以后职业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

2. 2以博物馆实物为依托提高学生历史感性认识

中医药博物馆是中医药传统文化集中展示的场 所,同时作为教学科研的基地,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 直观教学的环境。[1 ]以具体的文物史料、标本来再现 历史,使医史教学更加直观具体,真实生动,使医史 课程变得更加有说服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进入医史综合馆时“中医药千年回响”铜浮雕, 表示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从远古走向未来。如北 宋铜串铃是中国古代民问医生行医的工具,民问医 生也被称为“铃医”。在介绍专业知识同时,还可穿 插串铃的典故——“虎撑”的故事,以增加趣味性。 在介绍宋针灸铜人复制品时可以和清乾隆御制针灸 小铜人串讲,回顾针灸发展的历史以及针灸铜人的 历史渊源。又如“预防为主”是中医学一个基本观 点,数千年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该馆就收藏有 各个历史阶段造型别致的预防器械。如在博物馆内 陈列着多种薰香器,有汉代的鎏金铜熏炉,明代室内 大型烟熏消毒器。尤其难得的是明代烟熏消毒被褥 用器,是古代预防保健的文物,熏香可以避秽杀菌, 防病治病,还可提神醒脑,愉悦身心。现代实验证 明,熏香气体可抑制细菌,还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还有晋代瓷唾盂,清代灭蚊铜灯等预防器械,可以加 深学生对古人预防思想的理解。在讨论唐代医学教 育时,除论述唐代太医署教育模式外,还涉及到师 承、家传、自学、私塾等历代中医教育中特殊而有效 的方法和手段,对目前中医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有一 定的认识和启迪。展馆中还陈列了老子、庄子、孔子 的画像和理论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 医的渗透和影响,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哲 学。通过青铜酒器可以介绍中国的酒文化。

在每一次的博物馆教学中,都使学生认识到这 些历史遗存的文物,是先贤们从事医疗活动的见证, 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缩影。使学 生们深切感受医学发展的脉搏,了解中医药学从起 源到繁荣、从继承到创新的轨迹,探索古代医家成功 的秘诀,这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2.3以自主学习为主线改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我们注重学生参与,强调自 主学习和自我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教师为 中心、以黑板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传统的“三中 心”教学模式。[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 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 受知识逐渐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由“要我学”逐渐 转变为“我要学”。起到了同学所归纳的“中国医学 史课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更有着它特殊作用”,也反 映了教师和同学的共识。课堂教改形式发生的这种 极大变化,真正体现了教改的含义,同学与教师共同 参与教学过程,极大地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性,增加 了课程的趣味度。

中国医学史在近几年的课堂教改中采取以教师 重点讲解,参观医史博物馆,并结合博物馆和医学史 内容,进行讨论。专题讨论内容由学生自我选择,然 后分组准备,集体讨论;并通过观看医史教学录像, 以及闭、开卷考试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学 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学与教师共同 参与教学过程,极大地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性和课 程的趣味性。

在这个基础上,还借助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文 物优势,采取以博物馆实物为研究对象为学生自主 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例证和资料。该博物馆收藏 有民国以来各种期刊杂志,以及书籍1万多册,可供 查阅,有电脑可以上网。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查阅 资料,从网上获取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 设计,自我提高,互相切磋,然后到讲台上畅所欲言。 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加 深其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和口头表达能力,更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 可使学生了解文物、文史各方面的知识。

2.4深入社区实践加强素质教育

人文社会学实践活动,是在中医药专业学生早 期教学环节中,利用中医药社区教学基地资源,在教 师指导下有目标的学生自我实践体验,引入人文社 会学理论和方法,开展人文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在 实践中,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实践教学相结合,充 分利用网络以及社区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 动性。

社区是中医药传统文化重要的实践基地。 针对 目前高校素质教育与社区文化素质教育作用日益突 出的趋势,我们率先在全国中医院校中开设中医药 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课程教学模块,利用中医药社区 教学基地资源,在教师指导下,引入人文社会学理论 和方法,开展人文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以提高中医 药专业学生的人文社会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学 中结合中医药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通过教师授课 和指导,学生自主选题,利用一定时间考察和研究社 区内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走出课堂,用人文社会的 视角深入社会,观察社会,运用所学,切入社会一定 层面,独立分析研究问题,归纳认识,积累社会实践 经验,为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同时对探索高校和社 区资源共享互补、共谋发展有积极意义,对提升并扩 大高校在社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树立品牌 高校形象有积极意义。

通过这样的人文社会实践,使学生充分体悟到 学好专业知识同时,还需提高自身的各种文化知识, 加强人文素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中医 药专业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从而激发了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5 依托校史资源了解海派名医的成材经历

我们以“海上传名方,沪滨育大医”为主题,开设 了《上海地区学术流派特色研究》等教学内容,让学 生通过参观、访谈、调研、交流讨论等环节,自主整理 相关医家的医德风尚、社会责任、学术思想、治疗特 色和有名的方药,撰写相关学习心得。领略海派名 医成材的轨迹、中医药在国家卫生战略中的地位和 社区人群中的影响力,加深对海派中医特色形成规 律的理解,[4]并尝试解读社会历史环境与中医药发 展的相关性,深刻地感受这些名医的大家风范和高 尚的医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为 今后中医药职业生涯应具备的职业精神打下一定的基础。

同时,还充分利用校史馆发挥了解海派名医的 作用,因其既是学校发展史,也是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和成长史。博物馆三层校史陈列馆于2004年12月 成立,陈列校史图片、实物700多件。通过参观“杏 林绿叶、五十春秋;创业岁月、辛勤耕耘;非常时期、 风雨历程;走进春天、改革发展;弘扬中医、与时俱 进”等展版,以及解读学校的校训、校标、校歌,浏览 校门变迁、杏苑耆英、春华秋实、群贤剪影、励精图 治、播扬国粹等等图片和展品,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新 中国第一批创办的、创建于1956年的上海中医药大 学成为我国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一个重要基地的 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浏览我国中医药教育正式纳 入现代高等教育轨道的历史。同时领略了海派名医 成材的轨迹,并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加深对海派中 医特色的了解,深刻感受这些名医的大家风范和高 尚的医德,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以后进入临床 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实践中学生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历史 学、中医文献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和社会学领域的 研究进展,将传统医学史教学内容与现代研究进行 有机整合,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2.6 依托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和中医药文化研究与 传播中心的优势拓宽学生视野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内中医专家的学术思 想、研究方法、临床经验,医史文献学科和中医药文 化研究与传播中心还组织专家进行哲学、历史学、博 物馆学等方面的学术讲座,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 医学特色与成就以及与古代文化的关系;同时,加强 科学研究,充分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拓展知 识面。

2.7 重视教学实践基地——中医药博物馆建设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SHANGHAI MUSEUM OF TCM)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医学会医史 博物馆、中药标本陈列馆、校史陈列馆三部分组成, 于2004年12月建成开放,建筑面积为6413平方米, 陈列展出面积约4000平方米,年开放日超过300天。 博物馆弘扬中医药和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 知识,反映中医药学从形成到繁荣、从继承到创新的 轨迹,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缩 影。[5 ]博物馆是全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普教育基 地,上海市科普旅游示范基地,上海高校及浦东新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雅致、新颖、大气,向世人展示 中医药文化的风采。

其中的医史博物馆成立于1938年7月,是中国 最早建立和目前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史专业博物 馆,馆藏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中医药文物14 000多 件,《黄帝内经》、《伤寒论》和《本草纲目》等古今医籍 6000多册,医药报刊3000多册/种,其中不少是20 世纪20、0年代稀见中医药刊物。医史馆分综合馆 和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中药方剂、中医文化、中医科 教5个专题馆,展示的实物史料反映五千年来中医 药学发展的重要史实和主要成就,在中医史教学、普 及中医科学知识、促进中外医学交流等方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

中药标本陈列馆有近50年历史,现为上海市教 委重点学科点,是中药学教学、科研、对外交流与展 示、开展中药科普宣传教育的平台,是收集、制作、鉴 定、保存各类中药标本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机构。 收藏中药标本和中成药3000多件,介绍中药形态、 功效,传播中药科学知识。陈列麝香、野山人参、冬 虫夏草等名贵珍稀标本,有150多种动植物中药液 浸标本,传统精制中药饮片,名特优新中成药,名贵 中药腊叶标本。还有一个科普活动室,学生可以与 中药“互动”,开展中药标本趣味习作。

占地16亩的“百草园杏林苑”于2006年6月 23曰建成开园,将景观、科普和教学融为一体,与中 药标本陈列馆相辅相成,对公众免费开放。“百草园 杏林苑”是学校中医中药教学与研究的资源和社 会科普教育的资源,在积极为学校的教学和研究工 作服务的同时,也全方位为社会的科普教育活动 服务。

2.8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医学史课程的特殊性,更需要教师以充满 知性、个性、创造性和富有幽默的教学方法,将几千 年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中医学经典具体内容的理解 与诠释,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逐步完成对 精深博大的中医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再内化,并注 重加强学生探究与发现能力、疾病诊疗意识和思维 方法的培养和提高。这就对教师本身素养和知识结 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才 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

(1) 进行学历培养和短期进修,提高教师的学 历。目前教研室中青年教师皆已获得硕博士学位, 同时还加强教师的短期培训,并选送教师参加全国 医史文献培训班,以及赴综合性大学访学进修。

(2) 加强集体备课和听课制度。坚持青年教师 听课制度,要求做好听课笔记,并坚持集体备课。参 与全国、上海市和学校的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3)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全国学术会议。通 过不断“走出去”,一方面能开拓教师视野,使青年教 师充分了解最新学术研究动态;同时能够促进自身 的教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

(4)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学术水平,积极鼓 励中青年教师参与名师传承研究工程项目。名师与 传承人定期学术交流,每周有临床专家门诊,要在名 师的指导下阅读中医经典著作,发表高质量的学术 论文,申报课题,撰写专著。在名师的言传身教下, 迅速提高教师的中医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水平。

(5) 积极参与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和中医药文化 研究与传播中心的平台建设工作。进行科学研究, 积极鼓励负责申报和承担各级科研项目,提高中医 医史文献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在科研探索和创新 中提高学术素养,使科学研究成果向教学转化,以科 研促进教学。

(6) 为了提高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要求中青年 教师作为主要完成人全面参与科研和教学研究项 目,使其迅速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

2.9 建设立体化的系列教材

随着教研室教学力量的加强,教材建设也取得 了新成果。主编、副主编《中国医学史》、《中药学 史》、《针灸推拿史》、《中医方药学史》、《中外医学史 纲要》等教材,以及《中国医学通史图谱卷》、《中医 护理学历史与中医护理学临床应用》等书籍和中医 院校教学参考书《中国医学史》(任副主编)。另外, 还有《中华医学文物图集》、《海派中医学术流派精 粹》被用于人文实践课程——海派中医特色。这些 专科史教材和著作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 料,在通史学习之外,可以进一步了解某医学专科发 展的进程和历史,点面结合。[3一4]

教研室和博物馆还制作了《中国医学史》教学电 影,《中国医学史》、《中国针灸史》幻灯片。上海中医 药博物馆宣传片、医学名家动漫、煎膏制作等影片。 使教学过程更具动感,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大大 提高学生学习医学史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和 探索中医学的欲望。

2.10改革考核方式

学习方法的转变要求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机 制,于是我们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考核评价机制,注 重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 力的考核。 实行笔试与撰写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模 式,使学生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某些问题,比 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3达到的效果

3.1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通过以上的改革措施,使整个学习过程围绕着 学生挑选的问题进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为解决问题需要归纳、整理所学知识,还可促使 同学从图书馆查阅资料,从网上获取信息,然后到讲 台上畅所欲言。比纯粹的背书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且很难遗忘。也为以后中医专业课的学习打下 基础。

3.2通过观看医史录像和参观博物馆的文物实体 加深了对整个医学发展过程的了解

人文教育的内涵篇(7)

[3]余祖光.培养具备工业文化素养的劳动者[N].中国教育报,2011-05-09.

[4]童学敏.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

[5]陈章龙.大学应成为文化的引领者[N].光明日报,2012-02-21.

[6]邓耀彩.论高职院校的文化定位[J].高教探索,2005(4).

人文教育的内涵篇(8)

通常人们以数量指标来衡量某些或某地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把人、财、物等资源的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是因为数量指标是硬件,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也更急功近利。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属于“外延式发展”。而质量的提高才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属于“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须转移工作重心、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2]。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3]。

(二)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多,但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反映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例如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而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力等内在品格和机能上的质的变化。从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看,学校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表现为数量,而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表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看,体育教学内容或课时的多少、组织群体活动或竞赛的次数多少、参加体育社团或运动队训练的人数多少等都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等则表现为影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毕业率、运动成绩高低以及奖牌榜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则直接反映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拓展体育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过程。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正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体育教育目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育人的基本功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现状来看,在部分高校中存在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偏离国家教育方针,脱离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极端现象。首先,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教育目标偏低且单一,使多数学生失去了体育教育特有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动机。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教学缺乏文化育人和个性培养。第三,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成为短期解决问题的形象工程或手段,缺乏科学的、长期的规划和发展对策,致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正确把握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在教育教学目标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育人和思想、个性、智慧的培育,根据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把握高校体育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要把高校体育回归到教育层面,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模式,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高校体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挖掘潜能,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品德,磨练意志,启迪智慧,提高能力。

(三)加强改革创新,确保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既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目标[4]。创新是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源泉,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质量提升为核心,要大力推动学术创新[5]。因此,高校体育应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确保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四)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竞争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财富的总和,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6]。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在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教学中重技能传授、轻文化内涵教育现象比较普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范畴和文化内涵,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促进内涵式发展。

人文教育的内涵篇(9)

学校发展有多种表现,主要表现为教学资源的集聚、规模的扩张、结构的改善、质量的提升以及效益的提高,归结起来不外乎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两种方式。学校发展究竟采用何种发展方式,应该与学校自身历史发展和文化资源禀赋相适应,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应该满足人们对学校发展认知的新期待,满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新要求。

1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对学校文化的释义虽意蕴纷纷,但殊途同归。郑金州把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惯形成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1]。顾明远认为,“学校文化应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2]。”综合看来,学校文化应是学校教职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思想基础、价值导向和行为方式,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重点是学校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群体意识等方面。学校内涵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资源、能量和创造力的整合、协调、优化和激发,是学校由量的扩张到质的升华,由旧质到新质的不断螺旋式推进的发展过程。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力量,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前提和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内涵发展将为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内容和重点,有力促进整个学校文化系统的形成,乃至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2.1学校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环节

学校文化是一种潜在持续发挥熏陶和教育作用的力量,是一所学校思想精神之脉。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其中铁打的营盘既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更内含学校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学校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物质层面,更体现在文化层面。学校内涵发展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应该立足于各个学校现有文化建设水平现状。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将学校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挖掘潜力,找寻动力和激发创造力,进而深深根植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3]。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要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变革学校内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过程恰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2学校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手段行为主体和行为目的之间存在一系列中介,主体实现行为目的必须将目的作用于客体,借助工具和手段,改变客体形式、状态。因此,在肯定目的价值的同时应肯定工具价值的合理性。学校文化建设除了自身目的价值以外,相对于学校内涵发展,更应彰显其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文化可以凝聚人心、聚集人气,为学校内涵发展凝聚共识;其次,学校文化可以整合学校愿景、使命、方略以及相应的战略举措,为学校发展统一行动;第三,学校文化可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激励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改造不合内涵发展的文化客体,更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多方面动力源;第四,学校文化建设成果是检验学校内涵发展的评价依据。多样性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最主要载体,学校内涵发展的结果怎么样,通过对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感知便一目了然。

3学校文化建设要以内涵发展为目的

3.1学校内涵发展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

“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科学定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前提。因此,学校发展应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整合资源、把握趋势、围绕重点、科学定位。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普遍意识和理性精神,也是学校发展的历史沉淀,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理性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应以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为目的,以发挥学校内涵发展功能为手段,以学校内涵发展定位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

3.2学校内涵发展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点

学校内涵发展应全面贯彻“以人文本”的价值理念。应该挖掘学校内涵发展内在深层次因素,凸显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性,将文化建设纳入内涵发展的整体设计当中。学校文化是学校之魂,学校文化建设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明确战略目标前提下,统筹兼顾,有所侧重,抓住重点。学校文化建设应注重培育人文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传承历史文明、优化制度设计、改革课程设置,要将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作为首要,将培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作为重点,将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作为标准。

3.3学校内涵发展赋予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也是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生动举措,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文化建设主体角度看,学校内涵发展应该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发展。主体的文化实践需要相应的行为载体。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内容可以分成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者文化,其中管理者文化具有统摄作用,师生文化是建设的重点。另外,从中小学文化建设的对象角度看,深化学校内涵发展,要分类、分层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根据内容的层次性应分成物质层文化、制度层文化以及精神层文化等内在的文化建设。从学校内涵发展的目的性看,中小学文化建设内容立足现实性、注重渗透性、富有特色性、体现发展性。

4学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的统一

4.1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建设理念统一

(1)指导思想的一致性。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是关系国家教育全局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化学校内涵发展,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契机,挖掘校内外资源,做足做实校园文化建设这篇文章;以全面深化学校改革为动力,激发全体师生创造活力;以全面依法治国为儆校,推进依法治校和管理育人;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推动学校廉政文化和制度建设。

(2)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学校内涵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应定位在教师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之上,人是学校开展教育的目标和根本,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内在精神与外在氛围的集中体现,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将学校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紧密融合,在实践中彰显人本精神,重视人文关怀,营造人文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应有的价值认知。同时,学校内涵发展应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前提的教育资源整合、教育质量提高和教育效益提升的本质体现。

(3)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建设二者在价值导向上的一致性,决定着其发展目标的一致性。首先,二者共同终极目标是育人为本。具体体现在一个学校的办学目标上,落实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表现在办学质量和效益上。其次,不可否认二者在目标上的差异性。学校内涵发展应该更加关注学校发展内在质的规定性,学校文化建设较多关注外在形的表达以及同文化载体结合融合程度,在文化传承基础上,体现学校文化的独特性、新颖性和导向性。

4.2二者统一于学校全面发展中

(1)凝练学校精神文化。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指导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化并伴随的一种非物质力量。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导向作用。建设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精神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需要加以凝练,归纳。学校精神文化主要表现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学校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锻造管理者和教师政治品格、师德素养、健康心理,引导广大管理者、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学校精神文化[4],让教师群体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治学态度和醇和的师生关系。要加强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成长的意识,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文化育人体系,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2)锻造学校制度文化。将顶层设计引入学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系统规划,科学设计契合学校内涵发展的制度文化体系。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既要立足现实,也要着眼长远,既要求变求新,更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切记头脑发热、盲目施行,更不可朝令夕改。制度设计要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公平性、发展性、系统性原则。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涵盖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制度,制度体系内部要围绕主旋律,首尾照应,相互契合[5]。制度的形成过程要体现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化,要反映学校文化历史的传承,要围绕内涵发展的目标前行。

(3)提升学校教学文化。坚持科学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确定学校办学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坚持内涵发展,摒弃学校传统管理模式,引进优化吸收中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完善学校组织结构、部门职能和评价体系的调整,突出“文化和内涵”这两个关键词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学生评价中的份量。坚持全面发展,开展学生文体活动,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坚持协调发展,既关注学校常规管理,又重视教学管理,既抓好教学,又抓好评测,既注重教师教法的改革,又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改进。

(4)优化学校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手段。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要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学校历史文化传承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特点,整合资源,科学谋划,创设富有特色的人文环境和校园环境。注重凸显三个目标:一是凸显教育目标。通过营造具有内涵的人文风景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校园环境打上教育的烙印,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二是凸显愉悦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校园环境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增设休憩点、晨练处和英语角,精心设计林荫小道、文化长廊、绿草坪和石板路等自然景观小品,让师生在学习、工作之余有锻炼、放松、聊天和娱乐的空间。三是凸显知识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墙、宣传栏,方便学生课外知识的摄取;设置校史馆、名人墙,班级挂设名人警句等,加强对具有教育意义和时代精神的名人名事宣传[6],以感性的认知激励培养学生自省自律自强的意识。

作者:吴铭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郑金州.教育文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76页

[2]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

[3]王良江.论文化建设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体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人文教育的内涵篇(10)

[作者简介]郭洪强(1969- ),男,山东淄博人,淄博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化工及高职教育。(山东 淄博 25531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22-02

就实践而言,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进行规模扩张、校际合并、校园建设等。这种发展是必要的,也是一种重要方式,但如果仅限于这种外在的发展,而没有自觉的、丰厚的内涵发展作为支撑,就有可能使发展流于形式。单纯的外延发展只是一种物理变化,更注重外观层面的变化;内涵发展才是质的发展与变化,会对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高校扩招、生源减少的形势下,一场大面积的高校“洗牌”已经暗流涌动。对于高校而言,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无疑成为必然选择。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早在2007年就曾说过,未来大学末位淘汰的将是那些不能赋予学生恰当能力的学校。有深厚内涵的学校将可能生存下去,内涵不足的学校可能被重组或消失。就理论而言,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是一个多方位的、复杂的连动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步提升、全方位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上下齐心、不断协调,提炼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实践、滚动发展,才能打造出高职院校自身的品牌特色。高职院校如何才能促进自身的内涵发展与完善,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一、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主要内容

加强内涵发展是一个学校持续、稳定、长久发展的基础。一所学校的内涵,是由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想实现内涵发展,就不能仅仅把办学理念挂在口头上,而应该把它作为行动的目标、努力的方向,贯穿于师生的自觉行动中,达成共识,共同实践。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要求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一道,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深入挖掘办学理念的内涵,并且将办学理念融入实践活动之中,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使之人人皆知、人人皆晓,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并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

二、发展规划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方向和载体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的整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促进学校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更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科学的发展规划必将会引领学校走上快速正确的发展之路,从而达到丰富学校内涵、拓展学校内涵的目标。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学校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目标,犹如茫茫大海中随波逐流的一叶扁舟,没有了航向,也就没有精神、没有生气。学校发展规划之所以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方向,主要在于发展规划的制定是经过学校领导层、教师、学生共同商讨的,体现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从而作出科学、准确的定位,制定出稳健可行而又适当超前的科学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是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因为发展规划一旦形成,就贯穿于学校内涵发展的始终。发展规划在突出学校重点工作的同时涵盖了学校的全面工作,它是教师和学生将学校内涵发展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形式,也是自觉形成学校精神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营造内涵发展的整体氛围,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校发展规划向师生具体行动的转化,从而促进自身内涵发展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三、民主、宽松、和谐、向上的学校管理和工作氛围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中心任务

构建民主、宽松、和谐、向上的管理和工作氛围,使广大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更多地感受到动力而不是压力,是希望而不是失望,是温暖而不是冷眼,使每一名师生都被学校精神所感动、所激励,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中心任务。

领导班子要牢固树立服务即管理的思想。现代教育更要求管理者遵循业务管理、激励管理、民主管理的原则,牢固树立服务即管理的思想。对于高职院校的行政人员来讲,要服务好全体教师,服务好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体行政管理人员要服务好全体教师,全体教师要服务好全体学生,全体学生要服务好所在的班级集体,形成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链,凝结成为一种宽松、友善、互助的人文氛围。

树立团队意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高职院校要发展,就必须调动和凝聚所有教师的力量,让大家抱成一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互相尊重,共同提高,在共同进步的基础上走共同发展的道路,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工作意识,构建宽松和谐、利于合作的人际关系。

四、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

着力打造校园文化,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良好的校园文化,作为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门隐性课程,可以提高校园文明,熏陶、培育人的优秀品行,提高广大师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凝心聚力,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是学校内涵建设与发展的灵魂所在。表现为教师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敢于争先的进取意识及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表现为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及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它是在学校、教师、学生共同践行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品质,并以日常工作和学习活动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学校精神一旦形成,整个学校就会呈现出上下一心、浑然一体、高效运转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依法治校,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规章制度旨在建立一个公正公平、严谨有序、和谐高效的管理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制度文化建设。要善于用制度激励人,以调动和保护教职工的积极性;领导要带头按制度办事,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一项制度的形成与实施,要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通过,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宣传的过程。当一项制度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可通过后,就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制度的遵守率、执行率就会很高。

(三)以人为本,实现环境育人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在环境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环境文化建设的高品位、人文化,力求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今时代气息相结合,特色与个性相依存,德育与美育相交融,从而适应新课程对学校环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笔者所在的淄博职业学院,就重点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建设:一方面,竭力建设干净、整洁、规范、优美的校园。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会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折射出学校严谨的管理、优秀的文化和深刻的内涵,这是环境文化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让每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个角落会育人,让关爱、鼓舞、融洽、文明在整个校园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五、让教育科研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动力系统

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学校教书育人能力的高低,是一所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打造学习型校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在思想上,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学习,教师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我,丰富自我;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业务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吸引学生。

在行动上,师生共同打造书香校园。在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教师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引导学生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校园。

(二)夯实教研基础,坚持开展日常教研

学校领导要亲自参与主持教研活动。学校领导首先应该是优秀的教师,既然是教师,只有参与并指导学科教研活动,才会与时俱进,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的具体问题,明晰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学校领导要牢固树立教育之本在教师、教师发展靠教研的思想,在教研工作开展过程中,带头积极参与,亲自主持课题研究,深入教学第一线,为全校教师带好头、领好路,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学校领导要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骨干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学校一定要培养好、使用好现有骨干教师。要鼓励骨干教师带头上好公开课,带头开展业务讲座,将其教学经验归纳总结后,与全体教师互动交流,共同提高,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骨干价值。

学校领导要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工作,开阔视野,提升水平。一方面,邀请名师、专家到学校讲学;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兄弟院校、高职培训基地甚至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进行系统学习,参与他们的教学科研活动,与名师接触,感受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寻找成长灵感。

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切实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要精心组织,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组织、有落实,针对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扫除障碍,营造良好的日常教研氛围。

(三)注重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形势下,学校要想实现内涵发展,就必须打造一支科研意识强、业务娴熟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而学校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素质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工作,也是更新教师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捷径,更是教师获取教育信息的重要渠道。课题研究在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理论这些环节循序渐进地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脱颖而出。课题研究从申报到开题再到开展研究,经历了一个规范的研究过程,正因为规范,全体教师才会积极参与。教师大胆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索,收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进行教学反思和阶段性总结,使课题研究向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获得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同时还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教研氛围,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教育发展永无止境,学校的内涵发展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漫长过程,需要学校每一任领导和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在不断总结、规划、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积淀并固化形成。

[参考文献]

[1]张立今.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战略:资源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2]王向岭.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张立今.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27).

上一篇: 智慧旅游的理解 下一篇: 工厂数字化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