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9 15:08:01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篇(1)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工业企业所处的环境较为特殊,在此环境下,企业承受的压力有增无减,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成本管理是关键,所以大多数工业企业提高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而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深入认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间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具体来说,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结果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那么不仅会致使成本管理工作脱离实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若是企业成本管理效果不佳,那么成本信息的有效性会受到影响,而成本核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就不会太高。

1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成本会计核算思想落后

第一,进行成本会计核算时,资源消耗意识较弱,所以工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忽视环境保护,而这就制约其成为节能型企业,限制其可持续生产力的提高。第二,成本控制力度过大,误将降低企业成本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佳途径。虽然,低成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收益,但力度超过某一范围后,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会影响企业的运营与发展,第三,在传统成本管理模式的长期影响下,工业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思想可能会受到限制,创新意识被制约,综合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这样一来,既会导致企业发展前景堪忧,又会影响整个行业进步。

1.2成本会计核算范畴较窄

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侧重于核算产品成本,忽略了其他成本因素。具体而言,产品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所需的材料、人力等消耗的费用,还涉及产品研发费用、环境损耗费用等。而且,相关人员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因生产产品而产生的直接费用,并未将设计和间接损耗费用纳入其中。就创新型工业企业来说,如果不考虑间接费用,那么在成本会计核算范畴较为狭窄的背景下,往往会导致人为的降低总成本,常常会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限制企业发展。

1.3成本会计监管力度较小

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都缺少完善且严格的监管体系,所以在监管资金流向、管理会计成本时往往会力不从心。在此背景下,如果企业内部存在以自身利益为重的人员,那么他们极易不顾企业形象,不管企业收益,通过制度的漏洞,并以撒谎的方式敷衍成本核算人员,来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如果情况不严重,那么企业可以通过紧急措施,来化解危机。相反地,若是情况严重,那么轻则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形象,重则致使企业元气大伤。另外,工业企业通常有较多的负债和应收款项,如果过多的应收账款变为坏账,企业的负债能力较小,那么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所以负债过多,收账能力不足也是工业企业存在的一大问题。

2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解决对策

2.1增强成本会计核算意识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成本管理效果,直接关系着企业有关决策的制定情况,所以提高成本会计核算质量势在必行,因此必须致力于增强相关人员的成本会计核算意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企业不仅要通过营造严谨、轻松的工作氛围,来提高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还要制定一些强制性的条款,比如:明确规定如果出现因私利而影响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情况,那么将对此人进行严厉处理,绝不姑息。其次,应鼓励或者要求工业企业的生产人员参与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这是因为生产人员直接决定生产过程和结果,间接决定企业成本,若是能让他们参与成本核算,促使他们明确其中的利害关系,那么成本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最后,企业应针对成本会计核算人员,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另外,企业在招聘成本会计核算人员时,应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注重考查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的发展扩大,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越来越重要,所以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十分必要。

2.2构建成本会计核算模型

为了拓宽成本核算范畴,工业企业应构建成本核算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成本核算模型应以RAC为依据。这是因为我国工业企业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时,一般都采用资源消耗会计,即RAC这一成本管理方法。而RAC的优势不仅在于综合考虑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还在于其能满足各种环境下的企业核算要求。另一方面,成本核算模型应通过参考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分解生产工序,来达到生产资源最大化的目标。比如,企业可以根据作业量和资源消耗程度,对内部生产部门的岗位,进行细致划分,然后以成本动因为标准,明确各个岗位的成本分配率,最后落实各个岗位的成本情况,以此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3优化收款效率控制成本

为了提高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质量,相关人员应优化、创新成本管理方案,努力通过市场链分解方式,来将企业内部订单,变成专人专职处理的子订单。这也就意味着,与应收账款有关的子订单会被分配给专职人员,所以能达到优化收款效率,控制成本的目的。具体来说,在这种责任机制下,员工的工作相对简单化,压力也会显著降低,工作积极性和效率更能得到确切保障,所以收款的成功率会大大提升。而且,对那些实力较强的工业企业来说,它们可以直接通过优化企业形象,创建标志性品牌,增强声誉等方法,来兼顾产品销售和账款收取。另外,部分工业企业还可以借助自身信誉,在拿到订单时,收取预售账款,以此实现成本控制。

3结论

总体而言,研究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这能有效提高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质量以及效率,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有助于企业利润合理分配。另一方面,这有利于工业企业发展前景的优化,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还能在极大程度上促使其于行业中处于不败之地。然而,将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对策落到实处,使其发挥理想效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不仅需要综合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相关经验丰富的人员通力合作,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鲁捷.浅析如何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J].品牌,2015(11):143,145.

[2]于红娜.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20):267.

[3]李宪华.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15):30.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篇(2)

关键词:

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关系

一、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概述

(一)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对企业利用预算的方法对各部门、各单位的相关财务资源及非财务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审计、控制,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有条不紊的情况下进行,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该种模式下的管理是企业全员参与的模式。预算管理有着以下几个特点。(1)全额性。预算的金额涉及了企业的每个方面,主要包括了业务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投资预算等。(2)全员性。主要是指预算管理要在企业各个部门和员工共同努力下才能够顺利完成,只有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够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3)全程性。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贯彻在了整个经营生产活动中,主要包括了执行、分析、监控、考核预算等,这样才能将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二)会计核算

会计反映也称作会计核算,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情况,通过会计核算可以对会计主体完成或者是已经发生的财务活动实施事后核算。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主要工作之一的会计核算,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性。会计核算是对一切会计对象进行的记载,要保证所有数据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同时也要连续计算所有的数据,避免出现间断的现象发生,这样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内容的整体性。(2)全面性。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是需要较多的计量工具和不同的度量,通过会计核算可以统计和计算企业经营活动中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形成系统的记录,可以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

二、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一)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

从实际情况来看,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期间不同

预算管理主要的工作是通过计划、分配、组织、制定控制和调节等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然而会计核算主要工作是事后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

2.法律效力不同

在预算管理中的预算报告并没有法律效力,企业内部主要是其责任范围,然而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经过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是具备法律效力的,会计报告的责任人承担着报告合法性、真实性的主要责任。

3.应用方法不同

预算管理在应用方法上是建立在实现各项管理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采用各种方法,例如固定预算、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滚动预算、概率预算等方法,最终实现管理目标的目的。然而会计核算的方法不能人为进行更改,必须采用国家规定的方法,例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等。

4.管理职能不同

预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控制和计划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也包括了控制和计划企业的财务活动,然而会计核算是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

5.实施人员不同

预算管理人员的实施人员并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是实施会计核算的人员必须是由国家认可的专业人员来担任,即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够上岗。

(二)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联系

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同的加工对象。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加工对象都是能够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原始数据。(2)相同或类似的实施手段。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实施手段都需要通过归集、分配、计算等方式来进行。(3)相同的目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都在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防范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尽快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机结合的对策

从上述可以看出,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了提高工业企业集团综合竞争实力,需要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紧密的结合起来,工业企业集团要正确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对策。

(一)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协调应用

工业企业集团要实现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相互分离,两者可以通过预算编制的方式实现完全独立以及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财务人员应该首先算出会计核算的结果,然后再写进预算管理报告之中。由于在工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因此也就应该加大考核的力度,可以以会计核算为主要依据,例如可以利用会计核算数据和信息作为考核的参考,这样就可以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工业企业集团为了保证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性,在进行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要运用最新的企业资料,并委任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统计、制作数据和表格,这样有利于及时地更新工业企业集团的财务情况,逐渐形成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为一体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考虑到预算管理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集团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进行销售、生产、财务、专项预算,要按照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来实现集团企业的经营目标。工业企业集团为了更好的实现对预算管理的控制,要对各个执行人的业绩进行考核,要从责任中心的角度来重视预算工作,集团的总体计划也要按照责任中心来落实,这方面的工作被称作责任预算,主要目的是使预算责任中心的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和控制,因此在设置各种明细账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相关责任中心的需要,保证与预算的口径相一致。工业企业集团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要对相关责任进行转嫁,在进行分配共同费用的时候要根据责任的归属选择出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工业企业集团为了便于单独考核部门的业绩,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要适当地拟定内部转移的价格,这样有利于客观地反映预算报告的情况。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工业企业集团要重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要认识到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积极性,要在与管理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中引入电算化的方式进行工作,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量,简化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人员就可以进行全面的预测、研究和调整,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可以弥补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工业企业集团要认识到现代经济是信息化的时代,要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工业企业集团的领导者要组织财务人员进行相关软件培训,让财务人员熟练的掌握财务计算机软件,使得财务人员从繁琐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中脱离出来,这样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要进行差异性处理

工业企业集团在进行经营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利用会计进行生产、营销和收支进行会计处理,工业企业集团在经营过程中具体战略目标是制定预算的主要依据,需要衡量工业企业集团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这样有利于对预算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工业企业集团的领导者要认识到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差异性的存在,要制订出差异性的处理方法,首先,工业企业集团在会计核算中要设立独立的科目,集合会计核算中的模糊事项,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样有利于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判断;其次,工业企业集团要定期的组织预算管理与会计工作进行讨论,要仔细地分析每一个项目;再次,要利用预算与会计核算来分析出责任差异,并进行详细的整理和记录。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保证两者在单独运行的基础上实现有机的结合,促进工业企业集团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在制定预算目标的时候也要进行差异性的处理,例如在初创期工业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该以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种类为主,因此,预算管理的目标也要在坚持战略扩张的原则下,积极地开展业务预算和筹资预算管理;在成熟期的工业制造企业经营情况比较稳定,主要以巩固、防御的战略目标为主,主要的任务是保护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因此在制定预算管理目标的时候也要设定为巩固、防御的类型;在衰退期和转型期的工业企业,一些业务会逐渐退出市场,不断寻求出新的业务领域和寻找出转型的机遇,因此预算管理的方式也应该采用紧缩型、保守型的方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都可以给工业企业集团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不断完善工业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系,因此工业企业集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工业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工业企业集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篇(3)

【关键词】

银行会计;企业会计;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务组织程序

会计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后来进一步展沉淀形成我们今天在课堂里可以讲授的理论体系。随着会计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会计学分化出许多细小的分支出,银行和企业最为独立的会计主体是会计学的两个不同分支。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主营业务的特殊企业。银行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是“货币”,在中国多数是人民币,个别采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也可以采用外币来核算,但是对外报表时,人民币的采用是必然选择。企业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打磨,生产出产成品,通过产成品的出卖来获取利润的经济实体。企业会计和银行会计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1 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对象,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项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会计要素,但是会计要素只是概况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如果直接利用六个会计要素反映经济活动,还是太粗略了,很多详细信息无法反映出来。为了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就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的划分。按照会计要素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的项目就是会计科目。通过这种分类,每一个具体项目都有一个名称,都代表着特定的经济内容,各会计科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就是资产类的会计科目;应付账款、短期借款是负债类额科目等等。在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这个问题上,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大体相同,都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另外,还有一类,企业会计里边还有一类叫成本类,是银行会计里边没有的,因为成本类会计科目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制造费用,而这些内容银行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没有设置成本类的会计科目。银行会计也有区别于企业会计的地方,那就是资产负债共同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跟企业相比较,银行更多的是费用,而没有成本的发生,所以银行没有设置成本类的科目,但是它设置了一种资产负债共同类的科目,这在我们企业会计当中是万万不可想象的,要么是资产要么是负债,在企业会计当中资产和负债就像水与火一样那么的不相容,在银行会计当中,两者怎么会弄到一起,叫资产负债共同类呢?那账户结构怎么定义?分录怎么做?那是因为,银行跟企业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企业跟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和经常,而银行和他行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经常的,在这种联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债权和债务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基于此,银行特意设置了资产负债共同类的科目,可依一定条件变化的科目。如:清算资金往来、待清算辖内往来、系统内上存(借用)资金、外汇买卖等。这类科目的科目余额有可能在借方也有可能在贷方。在借方时是银行的资产,在贷方是银行的负债。

2 记账方法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初始环节,在设置会计账户的基础上,把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计入相应的账户中,则是由记账方法完成的。因此,要全面、完整的记录经济业务外,除了设置会计账户外,还应该采用科学的记账方法。所谓的记账方法就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一定的原理,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将经济业务记录在账户中的方法。

从历史上看,记账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种。单式记账法是最早出现的一种记账方法,它是对发生的会计事项只在某一账户中做出单方面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的主要特点:(l)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只在一个账户中记录该笔经济业务事项的主要方面,而不同时反映这笔经济业务事项的另一个方面,而且大都是以钱财、人欠、欠人为记账对象,因此对会计对象反映不完整;(2)采用单方面的记录方式,对发生的收入项目,只进行钱财、人欠的单方面的记录,对发生的支出项目,也只进行钱财、欠人的单方面的记录,不能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变化情况;(3)缺少损益计算的专门账户,因而没有完整科学的账户和账户体系;(4)仅有个别账户的平衡公式,而没有全部账户体系的平衡公式,所以记账过程的正确性缺乏自我验证的作用。单式记账法的优点是记账过程和方式简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相对于单式记账法而言,复式记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1)会计记录的双重性,即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2)运用统一的记账货币单位,并运用简明的记账符号表明记账的方向和数量的增减;(3)有完整科学的账户体系:(4)有全部账户的平衡公式,并能根据会计平衡公式检验全部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例如,某商店以2 000元现金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店对这一笔业务事项不仅要记录“库存商品”增加2 000元,而且同时要记录 “库存现金”减少2 000元。由于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使得各账户之间形成了严密的对应关系,账户记录能够互相平衡,是否正确也可以进行自我验证。因此,复式记账法要比单式记账法更加科学。

人类会计发展的历史表明,复式记账法是在单式记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式记账法的发展和完善为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没有单式记账法的产生、发展,便不可能有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发展。在工业企业的记账当中普遍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的不同又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我国都统一采用复式的借贷记账法。单式记账方法目前在企业会计中已经淘汰,但是它被广泛应用于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如未发行的国家债券、重要空白凭证、有关委托事项等。记录这类业务的记账符号是“收入”和“付出”,增加的是记“收入”,减少的时候记“付出”。

例如:①某银行收到重要空白凭证现金支票50 本, 每本按1 元计价, 并入库保管,用单式收付记账法记账如下:收入:重要空白凭证――现金支票 50

②开户单位来银行购买空白转账支票一本,每本按1 元计价,用单式收付记账法记账如下:

付出:空白重要凭证――转账支票 1

3 会计凭证

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这就是会计凭证。目前,企业的会计凭证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这是按填制程序和用途分类的结果。原始凭证对于企业而言多多数是外来的,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从外单位取得的,比如:销售发票,增值税发票等。记账凭证对于企业而言有不同的格式,比如:专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和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不管哪一种都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对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提法,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完全吻合。多不同的是,银行会计更多时候把凭证叫传票。

(2)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这是记账凭证按形式不同划分的结果。一笔业务发生的借方和贷方科目,分别填列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凭证上,就是单式记账凭证,即一张凭证只填一个科目,作为该科目的记账依据。一笔经济业务的借方和贷方科目都在同一张凭证上填列就是复式记账凭证,这张凭证同时作为借贷双方记账的依据

(3)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这是银行针对自身业务的特点,将记账凭证按其使用范围的不同划分的结果。这种划分,也正是银行会计的特色所在。现金收入传票、现金付出传票、特种转账贷方传票等,这些都是银行的基本凭证。银行还有一种凭证,放置于银行大厅里,供客户填制使用,该凭证一般由银行统一印制,由客户根据需要填写,然后交给银行办理特定的业务,这种凭证就是银行的特种凭证,是银行根据经济业务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这是银行会计跟企业会计在凭证环节最大的不同之处。另外,企业会计里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有明显的界限,不能互相替代,而在银行会计当中,原始凭证是可以替代记账凭证的,而且这种现象发生在银行绝大多数的业务当中。

4 会计账薄

会计账薄是由许多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载各种资金增减变动的记录簿册,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工具。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有明细核算和总分类核算两个系统,明细核算是对企业的业务活动和收支情况进行详细的、具体的和系统的核算,设置的账簿主要有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核算是明细分类核算的基础之上进行概括和总结,设置的账簿主要是总分类账。银行会计的核算也包括这两个系统,只是提法不大相同,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明细核算对银行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的全面的、详细的核算,是在会计科目下按户进行的核算,反映各单位、各种资金增减变动详细情况,为此设置了分户账、登记簿、流水账、现金收入日记薄和现金付出日记薄、余额表等账簿;综合核算是对银行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全面的、概括的核算,它是按会计科目进行的核算,由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组成,反映各类资金增减变化的总括情况。计算机处理的账务核算,是根据记账凭证按账户登记明细账,再由明细账按会计科目生成总账。根据总账编制日记表,根据日记表编制会计报表。

【参考文献】

[1]《基础会计》,赵筠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篇(4)

一、前言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会计核算不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决定施工企业效益核算的关键。基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只有加强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才能有效满足施工企业的现实需要。但是从目前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实际来看,在整体实效性上还不够理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解决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就要认真分析问题成因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保证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取得实效。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会计核算中原始凭证的准确性不够

通过了解发现,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受到会计核算制度管理不严等

因素的制约,在原始凭证的准确性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存在原始凭证不全或者原始凭证存在相互顶替的现象。原始凭证的准确性不够问题,是影响会计核算实效性的关键,必须得到有效解决。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信息没有既是传递

对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而言,会计核算中的会计信息必须及时准确的相互传递,并且在相互传递过程中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基于这一认识,会计信息传递十分必要。但是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来看,会计信息并没有及时传递,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财务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但是在目前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制度无论是在设立上还是在执行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财务管理工作形成了较大的制约。

(四)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企业会计核算向核算多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更方便、快捷,也更高质量、高标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信息。这些新的财务时代特征,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准。因此,全面提高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之适应施工企业的现实需求,对解决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素质问题和提升会计核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基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要想提高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实效性,并有效满足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需要,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应加强对原始凭证的管理,务求原始凭证的准确性

对于会计核算而言,原始凭证的准确性是关系到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对原始凭证的管理,并保证原始凭证的准确性,才能为会计核算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进而满足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需要。所以,加强原始凭证的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关键。

(二)会计核算在会计信息传递中应保证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关系会计核算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建立完善会计信息传递机制,并对会计信息传递进行明确要求,是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保证会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施工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鉴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除了要积极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还要积极推动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全面落实到位,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因此,认真做好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并根据施工企业实际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对满足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四)施工企业应全面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施工企业中,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关系到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是解决会计核算人员素质问题的重要举措。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要想提高会计核算的整体效果,就要从加强对原始凭证的管理,务求原始凭证的准确性、在会计信息传递中应保证及时性和准确性、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全面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等方面入手,确保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能够在准确性和实效性上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高飞.建筑施工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探讨[J].经济师;2013年07期

[2]张立伟.浅析施工企业建造合同核算的应用问题[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4年07期

[3]李俊.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有关问题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4年23期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篇(5)

1 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变化内容

1.1 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范围有所扩大

新会计准则与之前的准则内容相比,职工薪酬方面有了一些变化。在旧的会计准则职工薪酬核算的基础上,将其定义和内容做了一些扩展。比如“工资总额”、“福利费”这两个定义,之前它们包含的内容范围比较窄,分类也不多。新准则将职工薪酬的定义进一步明确,其所包含的内容也丰富了许多,明确的将社保费用、住房公积金、教育经费等归在了职工薪酬中。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范围扩大,能够清楚、真实的反应职工获得的劳动报酬和应得的福利。而且新的定义和内容使得核算方法和结果更加准确。

1.2 职工薪酬会计处理发生变化

新的会计准则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上做了一定要求。如果企业和员工要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一定补偿。并且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收益对象,将这一部分补偿算进企业成本中。或是将这些补偿直接算入当期损益。这种职工薪酬处理上的变化,不但会对企业的利润额造成影响,使利润额减少,还能影响企业的损益情况。旧的会计准则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一级科目设置的过于复杂,这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没有太多助益。新的准则在会计科目设置方面做了一些改动,进一步明确了职工薪酬的范围,把各类报酬和福利都纳入了职工薪酬中。我们可以根据新的准则设置一级科目,把工薪、福利、和各种保险费用以及带薪休假的费用设置为一级科目。将应付工资、应付社保、应付住房公积金等作为二级科目。将原来准则中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等从一级科目中去除。

2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影响

2.1 企业的职工薪酬会计核算更加精确合理

新的会计准则明确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内容,这样可以使会计核算的的标准更加统一,便于企业展开更加准确的职工薪酬核算,而且核算的结果能够更加全面反应职工薪酬的状况,一改之前会计核算内容不确定为企业带来的影响,使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结果更具合理性和说明性。明确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范围,能够帮助企业对职工福利费用等有一个更好的认知,使企业能够按照一定模式将生产成本投入纳入薪酬核算中去。职工福利的内容和范围有了明确规定,能够帮助企业在管理职工福利的工作上越来越有效率。同时,这种明确也能使职工福利尽快落实[1]。职工福利落实到位,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职工的各项利益。

2.2 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薪酬管理

明确企业职工薪酬的内容和管理规范,能够为企业相关的战略管理工作增加动力。企业可以根据员工自身状况和公司的发展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薪酬标准。这样做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在职工薪酬管理工作方面的水平,同时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新的职工薪酬核算标准,从职工利益的整体出发,规范了企业职工薪酬管理范围,为企业提供更为明细的成本支出情况。职工薪酬费用能够反映人工成本。以往的职工薪酬较为分散,不能够很好的反应人工核算情况,新的职工薪酬更具整体性,能够使职工薪酬状况有一个较为集中的反应,让人工核算变得更加透明。

新的职工薪酬会计核算标准,是我国的会计准则逐渐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表现。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会计核算的水平,为我们国家的企业提供更多走出国门的机会。规范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标准,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明确的人力资本投入数据,可以一定程度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水平[2]。

2.3 对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信息披露要求层次高

新的会计核算准则对职工核算内容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也使职工薪酬会计核算信息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核算信息披露要求提高,能够为企业提供统一的职工薪酬核算标准,为企业的所有职工提供了监督管理的可靠依据,也为企业职工带来了更多的责任感。企业根据职工为公司所做的贡献以及职工付出的辛苦劳动来核算职工薪酬,核算时还要依照职工职位的不同来确定薪酬。支付给职工的薪酬,应该算入企业经营成本中,它是企业当期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2.4 调整了企业财务的核算方法

新的会计核算准则规定,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企业对职工的各类薪酬要统一核算处理,核算时应该以职工为企业提供的劳动为依据,支付职工相应的薪酬,而且辞退补偿被看成当期费用的一部分。其他的费用一律要根据受益对象的具体情况将当期费用计入在内。新准则能够使企业在职工薪酬核算工作方面越来越科学,使企业在财务处理工作方面更加明细。长期运用这种核算方法,能够让企业在人资管理上不断增加自身的优势,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为企业相关的人才战略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3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

3.1 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核算

新的核算准则没有对非货币性福利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主要是非货币福利的确认和具体使用情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核算非货币性福利时,在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方面没有进行明确的区别。就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方面存在的差异,使用何种方法进行处理,新的准则也没有进行规定[3]。而且公允价值的使用情况没有明确规定。如果企业把自产商品作为向职工发放福利的一种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就牵扯到了视同销售的方法。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涉及到企业把自产的已经滞销的或者贬值的商品当作是职工福利发放的内容。企业的这种做法,会损害职工的获得福利的权利,但是这也为企业自产的产品提供了一个流通渠道。

3.2 福利费的会计核算

我国税法已经做出明确规定,职工薪酬中的14%将会作为应付的福利费用。但是在具体核算情况中,企业在货币性福利会计核算、福利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和漏洞[4]。我国目前发挥效力的会计准则中,对职工薪酬中应该提取多少的具体数值没有进行明确规定。企业主要是根据之前记录在册的各项有关数据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对应付职工薪酬进行预计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3.3 辞退福利的确认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篇(6)

1.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企业是指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是对建筑施工企业过程进行记录,保证记录数据的准确与真实,及时更新,为企业日后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施工费用、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工程施工的利益、往来款项、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及其他费用在内的施工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根据施工工程的完成年限不同、税款不同、建筑面积不同等几种核算方法,包括总体成本核算,就是建筑施工从开始到结束所需要的全部费用。

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需要长时间发展过程以及对于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记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实践总结。但是,由于建筑企业受到多种方面的影响,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重重,不仅影响会计核算工作,还会导致企业资金流动缺少真实性与准确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1 建筑施工企业对会计核算工作不重视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着对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的忽略的现象,只注重企业的直接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于企业资金的良好管理。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紧紧通过表面进行了解与管理,并没有深入检查并制定完整的管理体制与规范。针对企业资金流动情况,只是进行施工费用的记录,并没有做到检查与监督,对于成本的支出也没有固定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不重视会计核算影响企业人员对于会计核算的忽视。各个部门没有完整的会计核算标准,没有时会计核算与财务支出形成统一的模式,并使财务管理形式化,没有做到真实资金信息的反馈以及完整的成本规划情况,造成企业成本浪费,会计核算工作受到阻碍,从而阻碍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

2.2 建筑施工企业中会计核算的数据记录不详细

在建筑施工会计核算中,容易出现施工现场记录不明确、不详细的现象,降低数据的真实性,人员在记录过程中大多敷衍了事,没有进行完整的规划,对于资金的投入、成本的消耗、设备的费用以及人员的费用等没有完整的数据记录,造成资金流动情况不真实,也容易造成造价现象的泛滥。数据记录不详尽,就会导致各项款项缺乏真实性,给会计核算到来严重的困扰,同时,企业在施工中,施工区域多、设备使用多、施工操作复杂以及施工人员复杂等多项繁琐工作。如果数据记录不详细会导致各项操作的核算失去真实性,增加会计核算的复杂性,而且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混乱的管理,阻碍企业的发展。

2.3 建筑施工企业中会计核算信息反映不及时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着不能将核算的信息及时准确的反应更新,我们多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准确及时的反应出来,作为日后企业总结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对数据的整理要及时准确,否则就失去了会计核算的应有价值。施工过程中由于中多因素的影响会不断变化,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就会对企业的判断和分析造成影响,不及时更新数据,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被市场竞争淘汰。

2.4 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所占的企业比重越来越大,对会计核算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有滥竽充数的人员存在,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也整体不高,有的会计核算人员不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对于会计信息的记录不准确不真实,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对企业最后核算时造成困扰;有的会计核算人员甚至都没有相关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不能对会计核算工作正确理解,对基本原则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一知半解;有的会计核算人员的从业素质不高,只有专业的知识水平,没有从业素质,听从部分领导的言论而做假账,没有职业道德,而且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过硬,做假账更严密,会造成国家和企业的损失。

3.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措施

3.1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

建筑施工企业要对会计核算工作正确认识,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质,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做好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做好对接工作,确保施工数据能第一时间准确及时的送到财务部门手中,让财务部门做好数据整理工作,保证数据能够在日后应用,让各部门有效沟通,保证数据信息的交流反馈工作正常进行。

3.2 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记录要详尽及时

在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方面的数据,例如材料的混合比例、采购经费、使用情况、剩余成本等方面问题,因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环节众多,所需要的材料、人力、物理等方面多种多样,所要记录的数据也错综复杂,在记录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相似项目、相似数据需要记录,以便日后使用,因此,财会人员在记录数据时要保证数据能够准确详尽的反映施工过程。

3.3 全面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会人员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完成人员,财会人员的素质也决定着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进行。企业对财会人员的选取要做好把关工作,坚决不能让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从事财会工作,杜绝人情职位的出现,对于在职的财会人员要着重提高财会人员的从业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意义重大,如果不能得到重视,解决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有所影响。因此,我们要针对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解决方案,促进企业的发展。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监督;素质;会计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承担较大的项目建设风险,且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因此其会计核算比其他行业的会计核算更加复杂。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全面把握工程实施的财务状况,就要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以便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可行性依据,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普遍存在监督不到位、经营者不重视及会计人员能力素质差等问题,只有在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为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特点及问题,在掌握了影响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分级核算,因为施工企业生产存在着地点不固定、生产分散及流动性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将施工生产与会计核算进行结合,并科学合理地反映施工生产的经济成果,要求建筑施工企业采取分级核算方法;二是单位工程成本单独核算,也就是施工企业会计需要根据每项工程分别来核算成本,分别考察不同工程的具体特点,同时使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的计算口径一致,便于进行分析;三是分阶段进行工程成本核算与工程价款结算,因为建筑施工工程存在着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若在工程全部竣工后进行成本核算与价款结算,就需要施工企业预先垫付大量资金,这会造成工程施工中的资金供应问题,也不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各阶段经营成果,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一般是分阶段进行工程成本核算与工程价款结算,根据已完成工程情况分期核算,并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未受重视

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及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建设成败,其经营理念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执行效果具有较大影响。根据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来看,企业管理者并未真正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导致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十分普遍。而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因为管理者认为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为资金运动,只注重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忽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二是各部门协调沟通不畅,财务部门只能依赖于施工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核算,这就极易造成成本核算失真,进而影响管理者的经营决策,甚至有可能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2.2 建筑施工企业监督不到位

良好的监督机制是保障企业财会秩序的基本条件,也是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现在,仍有一些企业并未在内部监督中明确各自职责,甚至有些企业都未能建立或执行内部监督制度,而外部监督又过于形式化,最终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处于无监督状态。久而久之,有些企业就会为节约成本等,或不遵守会计准则,或一人担任多职,严重影响会计核算质量。

2.3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能力与素质不够

近些年来,建筑施工企业财会人员队伍逐渐壮大,但很多企业也只是关注财务人员数量,却忽视了人员质量。财务人员或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证,或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或实践能力差,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等不良现象出现。这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人员管理中,忽视团队培训,尤其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一些专业性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若一味固守陈旧理论,必将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优化策略

3.1 转变理念,重视会计核算工作

为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所需的会计核算机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能形成科学的成本效益观、风险收益均衡观,主动接受会计核算新理念,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各施工企业应不断改进会计核算相关制度,通过各部门在结构与权额上的相互协调进行资源配置,严格控制企业生产成本,树立会计核算的新理念,认真学习与贯彻新会计准则,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

3.2 推进信息化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应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施工企业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会计核算工作化繁为简,提升会>!

3.3 加强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篇(8)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216

国家对职工薪酬会计核算准则做了修订,其中很多内容的定义范围发生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能够对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管理和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职工薪酬会计核算内容的明确,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核算依据,使企业职工薪酬核算工作透明化。企业职工薪酬管理做好了,能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更加明确企业成本的投入。

1 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变化内容

1.1 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范围有所扩大

新会计准则与之前的准则内容相比,职工薪酬方面有了一些变化。在旧的会计准则职工薪酬核算的基础上,将其定义和内容做了一些扩展。比如“工资总额”、“福利费”这两个定义,之前它们包含的内容范围比较窄,分类也不多。新准则将职工薪酬的定义进一步明确,其所包含的内容也丰富了许多,明确的将社保费用、住房公积金、教育经费等归在了职工薪酬中。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范围扩大,能够清楚、真实的反应职工获得的劳动报酬和应得的福利。而且新的定义和内容使得核算方法和结果更加准确。

1.2 职工薪酬会计处理发生变化

新的会计准则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上做了一定要求。如果企业和员工要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一定补偿。并且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收益对象,将这一部分补偿算进企业成本中。或是将这些补偿直接算入当期损益。这种职工薪酬处理上的变化,不但会对企业的利润额造成影响,使利润额减少,还能影响企业的损益情况。旧的会计准则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一级科目设置的过于复杂,这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没有太多助益。新的准则在会计科目设置方面做了一些改动,进一步明确了职工薪酬的范围,把各类报酬和福利都纳入了职工薪酬中。我们可以根据新的准则设置一级科目,把工薪、福利、和各种保险费用以及带薪休假的费用设置为一级科目。将应付工资、应付社保、应付住房公积金等作为二级科目。将原来准则中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等从一级科目中去除。

2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影响

2.1 企业的职工薪酬会计核算更加精确合理

新的会计准则明确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内容,这样可以使会计核算的的标准更加统一,便于企业展开更加准确的职工薪酬核算,而且核算的结果能够更加全面反应职工薪酬的状况,一改之前会计核算内容不确定为企业带来的影响,使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结果更具合理性和说明性。明确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范围,能够帮助企业对职工福利费用等有一个更好的认知,使企业能够按照一定模式将生产成本投入纳入薪酬核算中去。职工福利的内容和范围有了明确规定,能够帮助企业在管理职工福利的工作上越来越有效率。同时,这种明确也能使职工福利尽快落实[1]。职工福利落实到位,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职工的各项利益。

2.2 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薪酬管理

明确企业职工薪酬的内容和管理规范,能够为企业相关的战略管理工作增加动力。企业可以根据员工自身状况和公司的发展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薪酬标准。这样做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在职工薪酬管理工作方面的水平,同时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新的职工薪酬核算标准,从职工利益的整体出发,规范了企业职工薪酬管理范围,为企业提供更为明细的成本支出情况。职工薪酬费用能够反映人工成本。以往的职工薪酬较为分散,不能够很好的反应人工核算情况,新的职工薪酬更具整体性,能够使职工薪酬状况有一个较为集中的反应,让人工核算变得更加透明。

新的职工薪酬会计核算标准,是我国的会计准则逐渐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表现。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会计核算的水平,为我们国家的企业提供更多走出国门的机会。规范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标准,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明确的人力资本投入数据,可以一定程度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水平[2]。

2.3 对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信息披露要求层次高

新的会计核算准则对职工核算内容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也使职工薪酬会计核算信息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核算信息披露要求提高,能够为企业提供统一的职工薪酬核算标准,为企业的所有职工提供了监督管理的可靠依据,也为企业职工带来了更多的责任感。企业根据职工为公司所做的贡献以及职工付出的辛苦劳动来核算职工薪酬,核算时还要依照职工职位的不同来确定薪酬。支付给职工的薪酬,应该算入企业经营成本中,它是企业当期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2.4 调整了企业财务的核算方法

新的会计核算准则规定,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企业对职工的各类薪酬要统一核算处理,核算时应该以职工为企业提供的劳动为依据,支付职工相应的薪酬,而且辞退补偿被看成当期费用的一部分。其他的费用一律要根据受益对象的具体情况将当期费用计入在内。新准则能够使企业在职工薪酬核算工作方面越来越科学,使企业在财务处理工作方面更加明细。长期运用这种核算方法,能够让企业在人资管理上不断增加自身的优势,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为企业相关的人才战略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3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

3.1 非货币利的会计核算

新的核算准则没有对非货币利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主要是非货币福利的确认和具体使用情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核算非货币利时,在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方面没有进行明确的区别。就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方面存在的差异,使用何种方法进行处理,新的准则也没有进行规定[3]。而且公允价值的使用情况没有明确规定。如果企业把自产商品作为向职工发放福利的一种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就牵扯到了视同销售的方法。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涉及到企业把自产的已经滞销的或者贬值的商品当作是职工福利发放的内容。企业的这种做法,会损害职工的获得福利的权利,但是这也为企业自产的产品提供了一个流通渠道。

3.2 福利费的会计核算

我国税法已经做出明确规定,职工薪酬中的14%将会作为应付的福利费用。但是在具体核算情况中,企业在货币利会计核算、福利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和漏洞[4]。我国目前发挥效力的会计准则中,对职工薪酬中应该提取多少的具体数值没有进行明确规定。企业主要是根据之前记录在册的各项有关数据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对应付职工薪酬进行预计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3.3 辞退福利的确认

新的会计核算标准对企业辞退员工的补偿有了一定规范。企业与职工签署的用工合同到期之前,如果企业辞退了职工,就应该对职工进行一定补偿,而且这种补偿会被看作是企业预计负债的一部分,是企业当期损益的一种反映。但是我国在会税方面仍旧存在一定差异,企业在处理辞退福利的相关问题时,由于各种因素使得核算处理过程和核算结果存在一定困难。

4 结束语

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为企业职工的福利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但是在具体的核算工作中,由于准则中的一些内容规定还不够细致和到位,使得一些核算事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企业核算和人才战略等会造成困扰。

参考文献:

[1]杨彦开.浅析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J].经济研究导刊,2015(07):115-116.

[2]康淼,成可.关于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研究[J].商,2015(09):146.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篇(9)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是在企?I的生产经营活动后执行的记账、报账等工作内容,如今随着经济发展,会计核算的内容也随之增加,还包括在经营、生产后的核查以及对事前、事中大小事务具体核算事项,总而言之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费用进行核算。

2.会计监督的内容

财务会计指的是在企业一些对外活动中产生的资金支出以及收入方面的核算工作,其中的监督工作主要涉及到几个方面。在食品企业中,首先要提供准确有效的会计报告,为食品生产以及销售等步骤的会计核算提供依据,其次就是监督会计工作是否使用的是复式簿记系统,最后就是在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中是否严格对实际的价格进行了记录。管理会计相对来说没有财务会计那么规范的流程,在食品企业中主要是根据企业内部的情况进行一些科学性的计划。

二、现代食品加工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1.工作内容复杂性

如今的食品企业运转中会涉及到很多流程,这其中除了正常的生产过程,还包括了原料的渠道采购与商品营销这些步骤,这些步骤都是需要一定投入的,食品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不同在于其产品的质量会因为各个环节的运转情况受到影响,例如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若是工人在其中出现失误,或者出现卫生问题那么食品最终成品的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这些内容都是需要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

2.损耗计算严谨性

同时食品的生产涉及到正常损耗,但不同的工艺以及不同的操作效率会造成不同的损耗程度,例如有些食品生产中涉及到水分蒸发,一个经验丰富的操作者就会将之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会计人员在核算过程中必须确保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会计人员要将损耗进行严格核算,避免出现误差。

3.核算方式灵活性

食品的质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而目前的相关制度也越来越严格,若是出现了质量问题,轻则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重则会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在食品企业监督制度非常重要,因此会计工作不仅仅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核算方式进行科学地综合运用,而在复杂的运转流程中若要确保信息的准确以及核算效果的准确,那么就要会计人员具备相当高的职业素质,核算过程要细致高效。

三、食品加工企业会计核算监督之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方法应用不当

食品企业要涉及到的核算内容非常多,一些特殊食品甚至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很多前期工序。由于食品加工生产需要投入各种原料,不同原料间需要不同的处理加工方法,从而导致食品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复杂而又细化的工序操作。在实际的会计核算工作中,核算方法要灵活运用,但很多会计人员并没有灵活运用的能力,会计核算方式的应用并不正确,影响了企业运营的效率,也浪费了更多人力物力。

2.现行会计制度不健全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我国的会计制度至今也有很多的缺陷没有完善,这也是经济发展过于迅速的表现,现行的会计制度并不能满足我国食品企业的实际需求,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如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上个世纪便开始实施的计划经济也不断取得了进步,但会计制度并不能适应如今的经济发展,而最大的问题是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在食品企业中的执行方面的问题,有时候会计人员发现现有的会计制度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实际核算工作中,很多的制度以及标准会使得实际工作变得混乱,有些制度会严重影响到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相关的法律也不够严谨,食品企业中也往往形成不了科学先进的会计工作制度,因此很多的食品企业只能使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会计工作。使得我国的会计行业发展得不到进步。

3.企业内部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

往往食品企业对于会计制度的建设并不重视,企业的领导共同点就是对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以及自身的收入重视的力度是最强的,但会计制度对他们来说并没有足够的概念,会计人员往往是直接受到食品企业的管理层控制的,并不是按照科学的会计制度运转,很多时候企业领导审批了会计核算的工作以及监督制度,在管理方面也会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相关的规定,但到了实际的工作中,食品企业的会计人员往往是按照领导的指定进行核算工作,这就导致了会计核算的监督无法真正落实,甚至有些会计在核算过程中存在玩弄职权的现象,但由于会计工作并不是按照制度进行,无法按照正常流程实施监督,也就无法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使食品企业的经营往往无法保持健康的状态。

4.企业内部控制现有制度存在监督失调现象

食品企业的会计工作正如上文所说往往是有管理层直接干预的,所以会计工作一方面受到领导的约束,一方面阻碍了核算工作的监督,食品企业现存的会计制度基本就是摆设。内部控制失去意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监督失调的局势。在缺乏严格监督下,产品从加工厂运输到线下店面时,会因为各种因素造成产品缺斤少两等不良的现象。

四、食品加工企业会计核算与监督管理对策

1.使用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

(1)会计核算方法在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供应过程的应用

当采购人员在进行相关原料的采购时,要按照严格的程序以及格式进行记录,使得企业领导能够清晰明了地掌握企业在原料成本上的投入,这一过程要详细,每一样原料都要有记录,同时对于已经入库的原料,会计人员要根据采购人员提供的入库单对原料入库前的状态进行统计,将不同的原料按照不同种类分别进行核算。有时候企业会采购一些经过一定加工程序的材料,会计人员要把采购的资金投入、物流费用等各项费用都计入成本,并且原料一般在储存于运输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损耗,也要计入到最终的成本投入项目中,而一些活得农产品的成本计算会更加复杂。原材料供应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步骤多变,比较复杂。

(2)会计核算方法在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的应用

食品生产的复杂性是毋庸置疑的,不同的食品加工程序不同,有些高档的产品其复杂程度难以想象,不同质量的原料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会呈现不同的状态,甚至许多相同原料相同种类的产品也会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因此在加工过程中的会计核算工作是非常复杂的。首先就是对原料的核算,需要在生产前搜集各种原始单据,并重新进行记录对原料损耗进行更新核算,然后就是人工成本的核算,食品加工离不开人工操作,因此不同岗位不同的工作量要涉及的核算?热莘浅8丛樱?首先就是为企业制定一套科学的薪酬计算制度,然后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例如普通的操作工、管理人员等进行最终的工资核算,其中还有生产成本、设备损耗等方面产生的支出,都需要会计人员准确核算。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和管理工作具有相关性。

(3)会计核算方法在产品销售过程的应用

食品要涉及到的一个内容就是在保质期内没有完成销售那么这一批产品就要以损耗处理,因此会计人员要时刻记录哪些产品产生了损耗,另外就是食品往往会受时间段的影响产生波动形态的销售情况,例如冷饮的夏季的销售情况会非常好,损耗也就要比其他季节少很多,而当一件商品遇到相对淡季的时候往往会很难销售出去,这是就会产生极大的损耗,食品不同于其他行业,一旦出现大量的库存是没有办法进行长期储存的,除了极少部分的产品可以一直储存几年之外,大多数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而类似于熟食这类的产品往往当天销售不出去的就要直接浪费了,因此在销售过程中会计人员要核算收入、支出以及损耗这主要几个方面,其中支出主要是在物流、宣传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在食品销售过程中会计核算要注重将企业的效益控制到最大程度。

2.建立规范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

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来可以简化会计工作的复杂步骤,将食品企业运作的各个流程信息数据直接输入到网上,再由会计工作人员进行核算,同时互联网的信息传输速度便于对食品企业进行全程的监控,利用网络整合各类信息不仅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提高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性。但在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重点就是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会计核算是对工作人员品质以及工作能力都有着严格要求的,因此食品企业应该注重对会计人员的审核与培训工作。加强食品企业会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是现阶段食品企业会计改革的重点,也是为了食品企业会计管理的发展趋势。

3.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理论完善现有财务核算制度

我国现行的财务制度的确有很多的缺陷,但国外在财务管理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因此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实践经验以及先进的理论,主要就是改变目前会计工作人员受制于企业管理者的现状,要让会计工作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独立出来,食品企业的领导者可以对会计的核算工作进行监督和建议,但不破坏会计制度的政策运转,若是发现问题可以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协调。使得会计工作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服务。

4.对企业现有会计监督系统进行优化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篇(10)

一、矿建施工企业项目特点

由于矿建施工企业属于特殊性的行业,整体施工项目体现出以下特点:点多面广。施工项目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很多省区,项目分布较为分散,遍布全国各个地区。规模具有较大差异。当前施工项目中,整体上超过5亿元的合同项目还很少,个别合同项目还不到1000万元,规模存在着较大差异。虽然各施工项目产生了一定差异的毛利率,但是普遍较低。整体矿建项目毛利率比土建项目要高,其他安装和凿井项目产生的毛利率随着项目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施工项目毛利率水平较低。有些项目极有可能由于结算问题造成暂时性的亏损。有些项目出现亏损的原因是甲方不同步结算批复工程造成无法及时确认收入,或者是一部分规模较小项目造成划分成本缺乏准确性,这些项目会出现暂时的亏损,也可能是在承接、管理以及控制项目过程中出现亏损等问题。

二、矿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和依据

传统形式的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部门记录、收集、计算实际成本的结果,重点在于事后算账,属于一种粗放型的事后成本管理。而矿建施工企业会计则需要转变从前重视计算与分析实际成本,轻视控制成本过程的做法,应当从施工计划开始,联系矿建施工企业定额或施工方案编制预算成本,综合事前和事中控制、考核与核算四个方面逐步实行开展。特别是事中成本控制,它能够及时监控与纠正实施成本的过程,促使在成本预算范围内控制实际成本产生的各种消耗。当前,很多矿建施工企业缺乏施工定额,而是应用了行业定额。

行业定额是全行业当前劳动效率的整体指标,虽然修改很多次,已经逐渐合理,但是伴随着迅速发展的科技,特别是近些年来大量应用的大型综掘设备,不断改进的新工艺,迫切需要矿建施工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构建内部施工定额,其具体是为了实现合格的单位产品,企业联系自己的特点,例如劳动配备、施工方案、建立装备所需的人员、消耗材料总量以及使用机械台班的标准,这也是矿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根据。在矿建企业施工没有建立定额时,也可以通过行业定额与矿建施工企业实际情况互相结合实行局部调整。或者科学制定矿建施工企业设计组织的材料和劳动力计划,这也是企业内部施工定额。管理经营人员通过手机、整理和统计进发料单据、考勤记录以及横向比较不同工作面的不同项目部,逐渐完善调整数据。

三、ERP对矿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有效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

实施ERP 从根本上确保了矿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信息与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提升了矿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同时,ERP会计核算系统自身体现出良好的实效性,它可以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对矿建施工企业实际情况积极进行了解,而且可以避免产生重复输入和存储会计数据,极大提高了处理信息数据的效率。

(二)加强了会计核算的深度

ERP会计核算系统作为矿建施工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有机融合了其它子系统的工作流程,它们之间产生了良好的关联性,这样就促使矿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可以向其他子系统内部进行延伸,进一步扩展了矿建施工企业的深度,确保了会计核算信息的系统性。ERP会计核算系统体现出了极高的集成特点,几乎包含了全部矿建施工企业的信息资源,这样就促使了ERP会计核算系统与其它企业子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三)转变了矿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传统思想

转变了储存帐表的方式与输出过程。在传统矿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区分总账与明细账,它们都拥有既定的格式,并且储存介质都是纸张。当矿建施工企业开始应用ERP系统之后,账簿与报表需要的数据将会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保存,当会计人员需要查阅某些账簿时,仅需要实行与之对应的会计信息输出与生成功能就可以,系统就会根据事前设计的程序,在数据库文件中读取数据并且根据相关条件进行筛选、分类和计算。转变了矿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方式。会计传统核算方式与某些会计核算方法很多都不是处理会计数据本身进行规定的,而是取决于减少或者是简化计算所需的工作量。应用ERP系统之后,在符合国家会计制度规定的情况下,矿建施工企业能够从需要达成的目标出发,设计出与矿建施工企业工作相符的更加准确合理的会计核算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计人员不需要对会计具体核算方法进行考虑,只需要执行对应的操作功能,计算机就可以迅速、准确、及时的完成对应的工作。加强了会计核算可以及时准确的管控业务。应用ERP,可以及时更新矿建施工企业基本业务信息与数据的联动,有关的财务信息也从定期静态信息转变为动态信息,矿建施工企业负责人也可以根据需求及时获取最新的财务信息。同时,ERP还为企业带来了信息服务,也就是除了提供必要的财务报表之外,还提供了各种查询管理功能报表,并且产生了方便用户终端应用的分析财务模块。

三、结束语

对于矿建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来讲,ERP系统的普及应用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目前,应用ERP有效提高了矿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质量、效率以及会计核算的深度,转变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思路,强化了会计核算及时准确的控制施工业务,对于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毕业设计方法 下一篇: 物资采购管理规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