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26 15:28:07

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

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篇(1)

1.1 一般资料

选取32例眼化学烧伤患者(56只眼)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分别占了眼化学烧伤患者总体人数的56.2%、43.8%,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7±2.5)岁。眼部受伤的时间为1~6d,平均(2.5±0.5)d。其中12例碱化学烧伤中;石灰烧伤7例;氨水烧伤5例;3例酸性化学烧伤中;硝酸烧伤2例;盐酸烧伤2例;硫酸烧伤1例。3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流泪、视力下降、畏光及伤眼疼痛等,有个别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眼睑痉挛。32例患者中有4只眼出现白色浑浊症状,6只眼出现了角膜增生,8只眼存在眼睑外翻情况。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32例眼化学烧伤患者入院后用0.9% NaCl溶液0彻底清洗上下睑结膜及眼球的表面,在冲洗的过程中让患者配合转动翻转眼睑。对于不同的烧伤类型患者,所采取的方法也不相同。如果属于碱性烧伤,则使用3%的硼酸溶液清洗眼睛10min;如果属于酸性烧伤,则要使用3%的碳酸氢钠溶液来清洗患者眼部;如果患者出现眼见痉挛现象,则应先使用1%地卡因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然后再使用开睑钩来拉开患者眼睑以暴露出穹窿部为止,这样才能清洗掉患者眼球上所附带的化学物质[1]。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为重度酸性烧伤或者碱性烧伤,通过结膜下注射的方式为患者注射维生素C药物,严格控制感染概率,以免出现炎性粘连的状况。如果患者的烧伤程度比较严重的话,应对患者进行手术,切开其结膜,彻底清除眼球里面附带的化学物质及眼角膜边缘的液化组织。32例患者要用中性溶液或者生理盐水来进行每天2次的眼部冲洗。

1.2.2 护理方法

1.2.2.1 预防感染护理

医生及护理人员在每次与患者接触后都应该对双手进行清洁与消毒,对所使用的物品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时刻保持病房及床单被褥的整洁,还要注意病房的温湿度,避免外界的光亮刺激到患者的眼睛[2]。患者在手术之后眼部的周围要保持干燥,如果有分泌物的话要用消毒面前来看擦拭,不能用湿毛巾或者纸巾来擦拭,以免眼部受感染。

1.2.2.2 心理护理

眼化学烧伤会直接影响到眼部的外形及视力,所以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言眼部在烧伤之后会出现剧烈疼痛的现象,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悲观情绪。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稳定患者的情绪,尽量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鼓励他们积极接受治疗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1.2.2.3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告诉病人家属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免患者的进食出现问题,影响治疗效果。嘱咐患者多食用维生素含量高、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劝诫患者要戒烟戒酒。

1.3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后,症状的缓解及控制情况。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且视力也没有恢复,还需要继续治疗的话视为无效;若患者的的症状有所减轻且视力已基本恢复,但矫正视力未达到1.0的则视为有效;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且视力得到恢复,矫正的视力在1.0以上则为痊愈[3]。治愈率与有效率的百分比之和等同于总有效率。

32例眼化学烧伤患者(56只眼)经过有效的临床急救及精心护理后,有4只眼出现白色浑浊症状,6只眼出现了角膜增生,8只眼的眼脸外翻情况仍然存在。32例眼化学烧伤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篇(2)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期在本院进行眼部化学烧伤治疗的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9~55(29.7±2.8)岁,就诊时间0.5~4(1.47±0.9)h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眼部化学烧伤患者的评定标准。

1.2方法

急救方法:患者入院后快速检查受伤情况,迅速将眼睑分开并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对角结膜上的残留物质进行彻底清洁。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烧伤种类,碱性烧伤注射维生素C或3%的硼酸持续冲洗,酸性则用2%碳酸氢钠,必要时可使用麻醉剂等辅助治疗。并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眼膏点眼等药物治疗。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适当的眼部防感染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措施、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等。

(1)眼部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眼部反应进行密切观察观察,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询问患者的眼部包扎是否舒适,检查患者敷料是否有渗漏,并对患者的眼球的运动情况和眼部的分泌物进行观察,对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处理[3]。

(2)心理护理。眼部化学烧伤患者都属于是急性的、突发的化学烧伤及误伤等,当患者突发疾病时,其内心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给患者心理造成巨大压力。加之若患者治疗预后情况不良好,给患者的容貌等带来影响,也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因此,必须在患者入院时就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告知病人及家属相关治疗方法、病情的变化规律,并强调积极有效治疗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条件。

(3)饮食生活护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视力受到影响的时候。医护人员应护理人员可嘱托患者多使用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类食物,对辛辣刺激的食物应尽量避免。并保持患者的居住环境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较为适宜。

(4)健康指导。根据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及视力恢复情况判定治疗效果,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眼部化学烧伤具体分型情况

40例患者眼部化学烧伤具体分型情况:眼部化学烧伤患者中,主要以碱性化学烧伤为主,约占70%,其中又以石灰烧伤较多,约占42.5%。

2.2治疗效果

经过本院医护人员的抢救及有效护理后,40例化学烧伤患者的66只眼睛的烧伤情况均得到了有效控制,视力恢复到1.0以上,治疗后情况较入院时差异显著(P<0.05),但也有2例患者的3只眼睛因各方面原因抢救治疗无效,总有效治疗率约为95.5%。

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篇(3)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现代交通、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直接导致了多发创伤的发生率迅速增高,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是非常多见的一种病。所谓的多发性创伤就是指人体在受到意外机械力作用下,同时或相继造成的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创伤,其主要特点是病情复杂,伤势严重,病情变化迅速,失血量大,常伴有失血性休克、生理功能紊乱、多因呼吸衰竭、感染和多脏器衰竭死亡,病死率高,如果处理不当或抢救不及时就可能可危急患者生命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所以,及时、准确、快速、有效的采取急救措施是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挽救患者的生命和保证后继治疗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现将急救与护理的体会总结介绍如下,就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查阅了资料,选取了某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140例,其中男87例,女53例;年龄6~72岁,其中

1.2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

1.2.1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正确的伤情评估是为了及时抢救生命,尽可能减轻创伤程度并使伤员得到最佳处理。急诊护士在面对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时,要迅速评估伤情做出判断。采用创伤记分(trauma score,TS)评定法,通过观察伤员呼吸系统(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循环系统(收缩压、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意识水平)对创伤的反应,从生理角度评价创伤严重程度。睁眼:自动睁眼4分,呼唤睁眼3分,刺痛睁眼2分,不睁眼1分。语言反应:回答切题5分,回答不切题4分,答非所问3分,只能发音2分,不能言语1分。运动反应:能按吩咐动作6分,刺痛能定位5分,刺痛能躲避4分,刺痛肢体屈曲3分,刺痛肢体伸展2分,不能活动1分。

1.2.2保持呼吸道通畅创伤者可因咽喉气管内血块、呕吐物、泥土以及舌后坠等阻塞呼吸道发生窒息,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如清除口咽腔黏痰、血块、异物;有舌后坠者,牵引舌体并固定于口外;咽喉水肿压迫气管者,做紧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1.2.3及时控制出血多发伤患者出血是非常常见的,可用指压法,用手指直接压迫伤口或血管,此法最简便迅速;也可用加压包扎法,用无菌纱布覆盖,绷带加压包扎,适用于四肢软组织伤口出血或中小血管出血;必要时使用填塞法,用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外加大块敷料加压包扎。常用于腋窝、肩部、腹股沟等部位较大出血止血;止血带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加压包扎无效。使用时应注明开始时间,每隔1h放松1次,2~3min/次。松解止血带时不可突然松开,应同时压住出血伤口以防大出血造成休克。

1.2.4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快速扩充血容量本研究中创伤合并不同程度休克109例,占78%。迅速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休克治疗的关键。主要措施是尽快建立两条输液通道,并保证输液途径通畅。在紧急情况下可做静脉切开加压输液,按照“充分扩容,需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晶、胶之比为3∶1,同时留置导尿管,以观察和记录单位时间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液体量,以供补液计划作参考。

1.2.5严密观察伤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定时监测。并进行血气分析、血生化、脑脊液监测及重要脏器功能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休克患者如经积极抗休克处理后,病情不见好转,血压持续下降,应高度警惕活动性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并迅速做好手术准备工作。

1.2.6积极做好术前准备配合医生实施清创术,做好手术物品准备工作,按手术要求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工作,如备皮、配血、药敏试验等。有活动性出血者,应在抗休克同时积极做好手术止血准备。一切护理操作都要迅速而准确。

1.2.7快送伤员在急诊科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在伤情较稳定的情况下应快速转送到专科做进一步治疗。转送途中应确保安全,有专门的医护人员护送,途中不间断抢救,根据伤情选择适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做好抢救记录和交接班工作。

1.2.8实施心理护理此类患者面对突发严重伤害,极易产生恐惧情绪。因此,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争取患者信任,鼓励患者配合医护措施,多安慰、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

2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78例经急诊抢救病情稳定后转病房治疗,51例经抢救在急诊做好急诊手术术前准备,7例在急诊科急救处置后转院,4例经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基层医院因条件和管理机制等因素影响,与现代急诊护理要求差距较大,本研究着重总结了临床实践中14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在急诊科的急救护理体会,旨在为基层医院探索行之有效的创伤急救方法提供参考。治疗创伤的目的是修复受损的组织器官和恢复生理功能,而首要的则是抢救生命。要求做到快抢、快救、快送的应急能力与急救技术是提高抢救效果的关键,规范化、程序化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完整、准确、真实的抢救记录可以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重视心理支持可提高急救护理效果。急救护理能为挽救多发性创伤患者生命争取宝贵时间,从而能够成功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护理及配合对多发性创伤成功急救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篇(4)

制发:生产安全管理部

编制:***

审批:***

日期:2004年3月15日

原《应急预案》同时废止

分发号:

2

××××公司应急预案

1.目的:预防或减少潜在生产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对生产安全造成的影响,

对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及危险品泄露、上下水及污水管道的破裂等重大环境

危害的紧急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证人员和物品的

安全。

2.适用范围:各单位及所属项目部

3.引用相关文件: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消防管理工作程序》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

《现场消防管理制度》

《纠正和预防措施工作程序》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度》

集团公司适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相应条款

4.成立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体系

4.1公司成立应急准备领导委员会:(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

主任:

副主任:

委员:

办公室主任:

办公地点(指挥中心)设在生产安全管理部办公室,电话;

4.2应急准备领导委员会的职责分工

4.2.1主任:

3

保证《应急预案》有效运行而配备所需的资源,对公司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承担领导责任。

4.2.2副主任:

负责对公司重大环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负责协调应急准备

和响应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负责向应急准备和响应委员会主任汇报《应急预案》

的运行情况。

4.2.3通讯联络组:

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接受发现人向内部的报警,详细问清出事地点、单

位、电话、事态状况及报警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并组织向外部的报警

工作。

4.2.4救护组:

负责组织紧急事故发生时的救护工作。

4.2.5交通组

负责应急准备和响应中交通工具的配备工作。

4.2.6器材组

负责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器材配备工作。

4.2.7善后处理组

负责对应急准备和响应处理后伤亡事故的善后工作。

4.3各分公司及项目经理部应成立各自相应的应急领导小组,并进行职责分工。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小组成员由各单位自定。

4.4公司应急指挥流程图

4

应急准备和响应指挥流程图

注:“”表示非必须程序。

4.4应急工具清单:

a、防火、防爆、防泄露工具:灭火器、消防水龙带、消防栓、洋镐、消防钩、

水桶、铁锨、沙袋、阻燃棉被、管钳、抽水泵、电话、防毒面罩等。

b、急救工具用具:担架、医药箱(内备:止血绷带、急救药品等)、救护用车。

5.应急准备

安全:

分公司生产全管理科

公司生产安全管理部

消防:

分公司保卫科

公司武装保卫部

内部报警

消防(××××××××)

安全(××××××××)

外部报警

消防:119

匪警:110

交通:122

救护:120

报告人报告人

通报政府有关部门

应急响应

分级填写

应急准备

和响应报

告书

管理者代

表、主管

领导

总裁

程序文件程序修改维护

结果

工作时间非工作时间

部门、分公司(项目)

确认

指示

事故现场

5

5.1各单位对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准备相关培训:

对应急现场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消防知识的教育;对扑救火灾、救护人员

的知识能力教育;对抢救摔伤人员知识能力教育;对紧急切断电源、抢救触电

人员知识能力教育;对控制机械事故损坏或伤害,排除机械设备危害、防止机

械事故继续扩大教育。做好培训计划和培训工作记录。

5.2各单位的保卫部门根据所管辖的范围编制本单位的消防预案(应包含消防

布置图),组建义务消防队,明确义务消防队的职责分工,并每年至少组织一

次义务消防演习,检验消防准备工作的充分性。

5.3备足备好应急工具和应急用品,作好预防准备。

6.应急响应

6.1一般事故的应急响应

6.1.1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当事人立即向项目(分公司、公司)领导汇

报,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6.1.2现场经理组织应急成员对事故进行处理,并在24小时内尽快向生产安全

管理部门或武装保卫部门报告。

6.2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

6.2.1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立即向项目领导报告,同

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6.2.2项目经理部组织应急小组人员对事故按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并立即报告

分公司主管经理和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或武装保卫部门)。生产安全管理部门

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立即到现场协助调查。

6.3报警:紧急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6.3.1向内部报警,简述:出事地点、事态状况、报警人姓名

6.3.2向外部报警,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状况及报警

6

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发生火灾时还要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6.4上报:紧急事故处理后,事故发生所在部门或项目的负责人,应在24小时

内填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书》,一式两份,自留一份,消防保卫事故报保

卫科(部),安全事故报安全科(部)。

7.具体的生产安全事故及环境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

7.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

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事故、机械伤害

以及坍塌事故等。各种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按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文明

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度》执行。

(1)高处作业发生高处坠落的应急措施:

高处坠落可能造成的伤害有:颅脑损伤、胸部创伤(如肋骨骨折)、胸腔

储器损伤、腹部创伤等。当发生物体打击事件和有人自高处坠落摔伤时,应注

意保护摔伤及骨折部位,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并及

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拨打急救电话“120”或送医院救治,送医院途中不要

乱转病人的头部,应该将病人的头部略抬高一些,昏迷病人取昏迷,防止

呕吐物吸入肺内。

(2)检修电器、使用电动机械、工具等发生的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a.有人触电时,抢救者首先要立刻断开近处电源(拉闸、拔插头),如

触电距开关太远,用电工绝缘钳或干燥木柄铁锹、斧子等切断电线断开电源,

或用绝缘物如木板、木棍等不导电材料拉开触电者或者挑开电线,使之脱离

电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直接去拉电线和触电的人,以防

止解救的人再次触电。

b.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

全身无力;或者触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

7

人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c.触电人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应使触电人在空

气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若天气寒冷

要注意保持体温,并迅速请医生(或打120)到现场诊治。

d.如果触电人已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尽快把他仰

面放平进行人工呼吸。

e.如果触电人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

胸外按压急救。

(3)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措施:

a.发生断手(足)、断指(趾)的严重情况时,现场要对伤口包扎止血、

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将断手(足)、断指(趾)用消毒和清洁的

敷料包好,切忌将断指(趾)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然后将包

好的断手(足)、断指(趾)放在无泄露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在袋周围放

些冰块,或用冰棍代替(切忌将断手(足)、断指(趾)直接放入冰水中浸泡),

速随伤者送医院抢救。

b.发生头皮撕裂伤时,必须及时对受伤者进行抢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对

症措施;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部位涂红汞后用消毒大纱布块、消毒棉花紧紧包

扎,压迫止血;同时打120或者送医院进治疗。

(4)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坍塌事故往往伤害人员多,后果严重,多为重大或特大人身伤亡事故,发

生坍塌事故后,应立即报告分公司和公司主管领导和生产安全科(部)。

因塌方造成人身事故后,应同时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立即扒挖,

抢救伤员并密切注意伤员情况,防止二次受伤;另一方面对伤员上部的土体(模

板、构件、脚手架)采取临时支撑措施,防止因二次坍塌伤及抢救者或加重事

8

故后果。排险和抢救应由有经验的人指挥进行。

对危害大的复杂塌方(如危及建筑物、构筑物基础等),应由生产安全部

门及有关技术部门共同商定处理措施。

(5)由化学品造成身体伤害的应急措施

a.酸碱(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氨水等)烧伤

眼睛,烧伤后冲洗患眼是最迫切有效的急救方法。酸碱烧伤后必须立即用清水

冲洗眼睛15分钟。如现场无清水可用,池塘水、沟水、井水均可。无人协助

的情况下,可倒一盆水,双眼浸入水中,用手分开眼睑,做睁眼、闭眼、转动

眼球动作,一般冲洗30分钟。

b.若眼睛被柴油、煤油、汽油、热油、蒸汽等烧伤,立即送伤者到有条件

的附近医院急救。

c.皮肤性烧伤的应急措施

化学物质名称局部急救处理方法

硫酸硝酸盐酸苛性钠碳酸

苛性钾碳酸钾氨碳酸钠等

用大量水冲洗,再用70%酒精洗涤,

然后用硝酸钠湿敷

焦油、沥青(热烫伤)用二甲苯清除在皮肤上的焦油或沥

青,再涂上羊毛脂

生石灰先用植物油清除粘在皮肤上的碳微

粒,再用2%醋酸溶液洗涤

(6)食物导致中毒的应急措施

警惕误食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常作为工业用防冻剂,在建筑施工中常

见。发现饭后多人有呕吐、腹泻等不正常症状时,要让病人大量饮水,刺激喉

部使其呕吐,立即送往医院,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保留剩余食品

以备检验。

7.2油料及化学品的泄露

汽油、柴油等油料以及各类化学危险品应防止泄露,一旦发生泄露现象应

9

及时清理干净被污染场所。

油品及化学品在采购、运输、储存、发放中发生的泄露由材料部门进行清

理,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当中发生的泄露由机械部门进行清理。

7.3火灾、爆炸与爆燃

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作业条件制定消防措施,成立消防组织,并记录落实

效果,并按照不同作业条件,合理配备灭火器材,现场动火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设专人监护,当建筑施工高度超过30m时,配备有足够的消防水源和自救的

用水量,每层设有消防水源接口管。

7.3.1、火灾

火灾按照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a.可燃气体火灾b.可燃液体火

灾c.固体可燃物火灾d.电器火灾e.金属火灾。

应分清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三酸(硫酸、硝酸、盐酸)引起的火灾;

轻于水和不溶解于水的易燃液体;熔化的铁水、钢水;高压电器装置的火灾,

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引起的火灾。具体应急措施为:

(1)发现者立即向周围的人发出警报。

(2)在安全的情况下设法灭火和抢救伤员。要及时疏散被火围困人

员,并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抢救。控制火势蔓延:建筑物起火,一端向另一

端蔓延,应从中间控制;中间着火,两侧控制;楼层着火,上下控制,以上层

为主。

(3)火势严重的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时应说明:起火场

所的详细地址,火势大小,着火物品,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报警

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

(4)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5)尽快与上级部门及医疗部门取得联系,以便迅速、妥善地得到后续

10

治疗

7.3.2、爆炸与爆燃

爆炸与爆燃主要有:a.锅炉爆炸事故b.易燃易爆的液体燃爆:柴油、

汽油、油漆、稀料、氧气、乙炔气、天然气。

存放易燃易爆液(气)体的仓库或化学危险品的场所,要按国家规定配备

隔爆设施;严格控制各类火源;着火周围如有油罐,在不能及时排除(指不能

迅速灭火和不易疏散的物质)以冷却法控制,冷却临近的油罐,防止温度升高

爆炸;配备好应有的灭火器材、防毒用具,专人负责管理,确保随时都能有效

使用。

发生爆炸爆燃事故后,要迅速将烧伤人员脱离火源,剪掉着火衣服,采取

有效措施,防止伤员休克、窒息、创面污染,必要时可用止痛剂,喝淡盐水。

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对创面一般不做处理,有水疱一般不要弄破,用洁净衣服

覆盖,把重伤员及时送医院救治。

7.4.上下水管道及污水管道破裂应急准备与响应

(1)派专人负责上下水管道的检查与维修,排除事故隐患。一旦发生泄

露,应及时关闭上流总阀门,并对泄露水进行疏导进入其他排水管道,同时应

急人员对泄露管道进行维修,排除险情。

(2)污水管道破裂后,对溢出地面的污水进行疏导,使其进入其它污水

管道,严禁污水四溢,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报告市政污水管理维修部门,

派人进行及时维修。

7.5疫情

(1)加强门卫管理,严禁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严格限制施工现场内

工人外出活动。由于工程任务较紧,需要招用劳务人员时,不得随意招用,要

先送到防疫站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后按照疫情要求的隔离天数有组织的进行隔

11

离,确定没有传染疫情,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2)对办公区、工人宿舍、食堂保持卫生,每天由专人负责消毒,对

工人宿舍作为重点每日消毒两次,保证通风、不留死角。

(3)建立对外来务工人员严格审查、详细登记、进行疫情代表特征(如

非典测体温)的测试,且每天将测试情况按照逐级报告制度进行上报,不得谎

报、瞒报,发现异常人员马上送医院。

(4)食堂要采购合格的蔬菜、粮食、肉类、蛋类等。

7.6特殊气味

出现严重的特殊气味时,要按逐级报告制度进行上报,了解特殊气味种类、

来源、伤害、防护措施等情况,由针对性的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7.7地下管网破裂

如出现地下管网破裂、断裂,迅速向专业部门电话报告(通信线路故障电

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篇(5)

要掌握眼伤的急救方法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一下眼的结构。

最外面覆盖眼球的部分称为眼睑,即俗称的上、下眼皮。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又分三层:最外层我们所见到的白眼珠部分称巩膜;第二层为黑眼珠部分,叫角膜;在透明的角膜下面,我们可以看到位于中层的棕褐色的虹膜,它呈有孔圆盘状结构,圆盘中间那个孔就是瞳孔;与虹膜同在一层的是肉眼看不到的睫状体和脉络膜。眼球壁的最内层为视网膜。眼球内容物由前向后依次是透明的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急救对与错

眼外伤的致伤原因很多,处理也不尽相同,同时,人们在眼睛受伤后的一些下意识举动往往是错误的,会加重病情。下面就按致伤的原因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叙述一下应急的处理方法。

挫伤拳头、石块及球类打击,跌撞、交通事故是眼挫伤的常见原因。眼眶周围组织血管分布丰富,颜面部由于受到钝性打击,易造成皮下出血而出现青紫肿块。此外,钝力在眼球和球壁的传递也会引起多处间接损伤,引起眼内出血,眼眶骨折,角膜、巩膜破裂,视网膜脱落等。

常见错误:马上热敷。如果是一般的眼睑淤血或出血,受伤后切不可按揉或热敷,以免加重皮下血肿。

正确做法:眼挫伤后应先行冷敷,每天3~4次;出血停止后48小时开始热敷,每天3~4次,每次15分钟。若出血的眼角有气肿,切忌擤鼻涕。如果发现患眼内有出血,或采取上述措施后疼痛不减轻、视力下降,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

穿通伤大多由于儿童放鞭炮,以及刀剪、弹弓、玻璃等直接刺伤引起。可造成眼内组织损伤甚至脱出。特别是一些异物造成的角膜穿通伤,将大量细菌带人眼内,会发生眼内炎、全眼球炎甚至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发生这类损伤应立即送往医院。由于穿通伤常有眼内容物脱出的情况,此时,很容易出现一些急救误区。

常见错误:把内容物送回眼眶,或者用水冲洗。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行的,只会加重损伤或引起感染。

正确做法:应用大小合适的盖子,经开水等消毒后,盖住脱出的伤眼并包扎,迅速送医院急诊。同时伤员应尽量避免颠簸及低头动作,防止眼内容物进一步脱出。

异物伤眼异物伤也很常见。异物入眼后,伤眼有异物感、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结膜充血等,严重的可有角膜穿孔。

常见错误:用手揉搓。这样会加重损伤。

正确做法:用消毒的棉签浸生理盐水轻轻地搽去异物,然后点抗生素眼药水。若异物较深不能除去,则应请眼科医生进行治疗。

化学伤由化学物品的溶液或气体接触眼部所致。可分为酸性和碱性损伤两类。碱性损伤常由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等引起,由于碱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质,使化学物质很快浸入深层眼内,后果较酸性烧伤严重。

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篇(6)

1 职业伤害因素

1.1 工作环境危害 根据王翠萍,李秀萍[2]对90名临床一线在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职业性疲劳及心理压力者90人,占100%,突发事件导致心理压力者82人,占91%。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压力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我国逐渐实行全民医保的现实工作中,医院对护理队伍的配备还不完善。导致护士总数与实际工作量不成正比。而人们对急诊工作的要求又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不能满足病人需要导致护患冲突加重护士的心理压力。长期繁重且一成不变的护理工作容易导致护士身心疲惫。

1.2 事故性危害 急诊护士在实施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的过程中常不知道病人的健康状况且在毫无有效的防护措施下实施抢救工作。在院前抢救过程中因时间紧急、光线不明亮、患者躁动不配合、家属的怨骂等造成针刺伤、跌伤及被家属打伤的可能性较大。并且在发生事故性伤害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1.3 物理性伤害

1.3.1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急诊护士陪同患者或抢救患者时经常受到X线照射。在消毒灭菌工作中,消毒因子(紫外线)大多是对人体有害的,使用不当可引起紫外线眼炎或皮炎,而高浓度臭氧吸入后可引起气急、胸闷、肺水肿等[2]。

1.3.2 噪音污染 急诊病人的呼救声、救护车的鸣笛声、监护设备的报警声及拖拉各种仪器的声音导致急诊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产生应激反应。

1.4 化学性危害

1.4.1 消毒剂的危害 人们都说:“一进医院,就有一股特殊的来苏水味道。”这对长期在急诊室工作的护士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它里面隐藏着多少护士所受的职业危害?急诊护士经常接触到的消毒液有:84消毒液、过氧乙酸等,固定剂:戊二醛、甲醛。以及临床上各种高级抗生素药物、抗肿瘤药物及各种废气、污染气体等。这些通过经皮吸收、吸入、摄入而引起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及神经系统的损伤易引起白细胞减少、脱发、月经异常、高耐药性等[3]从而危害护士的健康。

1.4.2 水银的危害 来自于体温计、血压计、荧光灯以及电池等医疗用品的水银具有一定的神经和肾毒性,而输液器、输血器、输血袋等占医院25%的卫生材料是PVC产品,含有戴奥辛,研究认为它与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失调及癌症有关[4]。

1.5 生物性危害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传染性疾病不断涌现,如结核、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甲流感等。据性病艾滋病中心刘康迈书记介绍:近年来艾滋病病例报告数一直以平均每年30%至40%的速度快速增长,加上流行的危险因素还广泛存在,艾滋病在中国31个省市正以迅猛的速度和超强的威力将其魔掌伸向各个角落,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公共安全问题。因此,急诊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性更加严重。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社会支持与理解 保证护理人员的配置合理,降低工作强度。环境及布局合理,优化各种抢救仪器的配置。建立良好的护患、护护、医护关系,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工作中始终保持乐观、开朗、平和、稳定的工作情绪。宣传护理精神,大力推行人文关怀,争取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1)护理管理者加强急诊护士职业安全培训,包括科学洗手、戴口罩、穿隔离衣、针刺伤的处理等。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制订合理的防护措施。使用后的污染针头严格装入锐器盒内并毁形。禁止使用后针头回套。处理打架、斗殴、精神异常及有自伤或伤人的事件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并告知家属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2)建立护士职业安全应急保障机制,健全针刺伤的登记、处理及跟踪检查制度,建立传染病人的信息登记及相关标识,建立职工档案,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3)呼吁全社会及法律界人士建立健全维护护士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保障急诊护士的合法权益,还急诊护士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2.3 对物理性伤害的防护

2.3.1 对X线的防护 照射前将各项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如遇抢救病人时应穿戴必要的防辐射衣物。还可充分利用活动屏蔽装置。在消毒灭菌过程中不能直视或近距离接触紫外线灯光,必要时用眼罩保护双眼。

2.3.2 噪音的防护 学习和有效应用应对外界压力的技巧[5],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及急救仪器的使用。培养对急诊病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将急救仪器的报警音量调至适当的分贝,并在工作中注意“四轻”。

2.4 对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接触并使用消毒剂时戴手套并注意浓度、剂量适宜。过氧乙酸、戊二醛、甲醛等应密闭保存防止外泄。接触抗肿瘤药物时, 熟练操作规程, 防止药液或雾粒逸出, 必要时戴手套或眼罩; 配药室安装排气扇或空气净化装置, 减少呼吸道、皮肤的吸收。处理被药液沾湿的床单、衣物、纱布时应戴手套, 孕妇停止接触细胞毒性药物[6],有效管理各种监测仪器如体温计、血压计、荧光灯,确保完好,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防止汞泄露。

2.5 对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急诊护士参与病人抢救前应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戴眼罩等。学习相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对已确诊为传染病病人时,应单间隔离,做好环境、物品、仪器的准备与终末处理,护士操作前检查双手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应用防水敷料包扎伤口并戴双层手套进行操作,避免直接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完成后应用消毒液浸泡手5~10min[7]。总之,有效运用防护措施降低急诊护士的职业危险,是完成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有了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投入工作,才能使病人满意,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 李红,宋亦男,王小芳. 护理职业风险评估工具的研制与评价.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51-654.

2 王翠萍,李秀萍.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现状调查.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0): 106-107.

3 贾晓燕,李荣香.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职业性危害调查. 护理研究杂志,2001,15(2):74-95.

4 罗洪.医院的环境污染与防护.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450.

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篇(7)

文章编号: 1005-0019(2009)12-0046-02

【摘 要】目的 分析、总结急危重症的院前救治方法,以增强抢救的有效性,提高存活率。方法 选择2005年6月2008年6月期间经现场救治的98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例,其中绝大部分病例是笔者亲自参与救治的,并对98例院前急救病例进行跟踪、随访和分析。结果 对32例急性左心衰病人因采取不同的第一急救措施和相应的治疗,造成3例死亡,29例病情好转;5例危重哮喘病人,1例因拒绝现场救治,结果到达医院时心跳呼吸已停止,其余4例救活; 1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好转, 10例重症脑血管病人经积极抢救,全部救活;8例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病人,经治疗病情好转;8例CO中毒病人2死6活;35例骨折病人中,5例出现严重并发症,30例病情好转;14例头颅外伤病例,3名伤员病情极为严重,但只有1例死亡。结论 对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人的病情做出正确判断和第一急救措施的迅速到位是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日常的医疗急救工作中,常会遇见危急、危重的各科患者,如何提高急危重病人院前救治的有效率、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既是急诊、危重病领域所面临的一项长期的医学任务,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59例急危重症院前急救的病例分析,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救治急危重病人的措施与方法,抢救更多病人的生命造福人类。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6月2008年6月,由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经现场救治的98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例,其中绝大多数是笔者亲自参与救治的,并且对所有病例进行跟踪随访。

32例急性左心衰病人因采取不同的第一急救措施和相应的治疗,造成3例死亡,29例病情好转;5例危重哮喘病人,1例因拒绝现场救治,结果到达医院时心跳呼吸已停止,其余4例救活; 1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好转, 10例重症脑血管病人经积极抢救,全部救活;8例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病人,经治疗病情好转;8例CO中毒病人2死6活;35例骨折病人中,5例出现严重并发症,30例病情好转;14例头颅外伤病例,3名伤员病情极为严重,但只有1例死亡。

98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人中急性左心衰病人:男30例、女2例,年龄5791岁,平均70.88岁。危重哮喘病人:男2例、女3例,年龄1967岁,平均37.67岁。心梗:男10例、女5例,年龄47~69岁,平均60.88岁男例。脑血管病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21~86岁,平均47岁,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6.2岁。CO中毒病人,男6例、女2例,年龄17~35岁,平均24.60岁。骨折病人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19~61岁,平均30.8岁。头颅外伤病人,男性13例,年龄22个月29岁,平均15.25岁。

2 结果

急性左心衰病人,有3例病情急性发作后采取了错误的(平躺),最后导致死亡。而其余则采取正确有效的(坐位,两腿下垂),以后经进一步的救治最后病情好转。危重哮喘病人中4例经过现场紧急平喘、吸氧等处理,症状缓解后再送医院进一步治疗,最后病情好转。另1例则因现场拒绝抢救病情迅速恶化,最后死亡。心梗全部救活。重症脑血管病中,2例大面积脑梗死全部救活,8例脑部出血病例3例死亡、5例救活。8例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病例经现场和院内的有效处理后,病情迅速好转。CO中毒病例,虽经全力抢救,最后2死6活。骨折病例,3例由于在现场采取错误的措施,最后出现骨折移位及严重的并发症。2例则采取先固定、后搬运措施,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头颅外伤病例1死3活,其中2例罕见病例的成功救活与现场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密切相关。

3 讨论

现代医学进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急危重症病人救治率的提高,而院前急救处理是紧急医疗救援的前沿阵地,危急、危重病发生后的"黄金一小时"内,特别是头10min被称为"白金10min"是决定性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如果得到正确有效迅速的急救措施,往往可以转危为安,为后面的救治赢得时间,相反,如采取错误的处理方法 ,则加重病情、甚至死亡。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医疗实践,并通过对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例的分析、总结,感悟和体会颇深,认为要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水平,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病情正确判断力

通过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和相关病史分析、只有正确判断病情,才能切实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促使其病情好转。低血糖昏迷,在家中快速测量其血糖,发现血糖很低,立即静推50%葡萄糖40 mL。几分钟后症状缓解、病情好转,然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CO中毒病例,也是通过检测生命体征和现场环境分析、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最后存活。由表显示,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当时首发症状是胸背部疼痛,现场心电图显示:有缺血样改变,送到华东医院后,经心肌酶、心超、MRI等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立即转送到中山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最后成功救活。该病发病率低,常突然死亡[1]。

3.2 第一急救措施应迅速到位

急性左心衰中有3例死亡者,笔者亲眼看见由于自己采取错误的平躺,使回心血流量加大,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其气促加剧,脸色发紫,结果很快就死亡。而另9例给予正确的坐位、两腿下垂的后在进一步治疗下,病情明显好转。由此可见,急性左心衰救治的第一急救措施应该是。5例危重哮喘也是如此,其中1例因现场拒绝抢救,要求直接送医院,由于等候电梯耽误了约10分钟等原因,失去了救治的黄金时间,结果死亡。骨折病人的第一急救措施应是先固定、后搬运,表中显示的骨折病例,虽然全部存活,但是其中3例由于未做固定、盲目搬运,结果造成严重并发症。

3.3 强化自救、互救意识,普及、宣教急救知识

资料显示:2例大面积脑梗塞和3例早产病例,都是由于目击者自发开展救援,为进一步救治赢得了时间,最后全部救活。资料仍然显示,4例头颅外伤病例中有2例系属罕见。病例1,男性,18个月,他左手拿螺丝刀不慎绊倒地上后,螺丝刀正好戳进他左眼并深入到脑部,表面仅露出刀柄。事发后,其外婆用手紧握住该刀柄。不让其深入或拔出,从六楼直跑到弄口,拦了出租车直驶普陀区中心医院,再由救护车转到市五官科医院和华山医院,最后送到市儿科医院。辗转四家医院,花费近6个小时。结果手术成功,即保住生命又保住了眼睛。事发后,笔者特意随访了小孩的外婆,问她:“当时你怎么想到紧握刀柄直到手术才放手"回答说:”过去我在部队当过卫生员,听老师讲过这方面知识"。由此可见,当发生急危病症时,目击者、救援者开展正确、有效、及时的院前自救、互救至关重要!

急诊医学是一门年轻学科,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来,国际上提出进行超高级生命支持的概念,指对濒临死亡的病人用便携式体外循环泵和人工肺(膜肺)进行体外循环和呼吸支持[4]。对急危重症院前救治有效性的提高,是急诊医学向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江庆,吴颖.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后EKG演变1例[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4,4:722.

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篇(8)

眼外伤是指眼球及其附属器受到外来的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伤害,而引起的各种病理性改变[1]。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了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04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鞭炮致眼外伤患者124例,对急救和护理期间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发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4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鞭炮致眼外伤患者124例,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眼痛、结膜充血、眼肌麻痹、眼压升高、角膜溃疡、结膜充血水肿以及晶状体混浊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安排患者进行眼部超声波检查、眼及眶区CT检查、X线摄影等全身和局部检查,确诊患者124例均符合眼外伤的诊断标准[2]。124例患者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主要参考资料。本组患者124例,男102例,女22例,年龄6~58岁,平均(43.5±4.6)岁;单眼110例,双眼14例。

眼部损伤及并发症:本组鞭炮致眼外伤患者124例,其中眼球破裂57例(45.96%),角膜上皮剥脱8例(6.45%),视网膜震荡10例(8.06%),外伤性白内障3例(2.41%),玻璃体出血3例(2.41%),眼脸或球结膜下出血7例(5.65%),角膜热灼伤36例(29.03%);并发症:共有10例患者并发眼球粘连症状(8.06%),共有6例患者并发瘢痕症状(4.84%),共有4例患者并发肉样血管翳症状(3.23%),共有22例患者并发角膜白斑症状(17.71%)。其中15例因伤势较为严重行眼球内容物摘除术。

方法:在针对本组的124例鞭炮致眼外伤患者进行及救治疗时,医护人员需要立即对安排患者进行全身检查以及眼部超声波、眼及眶区CT检查、X线摄影等局部检查。针对受伤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将患者的上下眼睑轻轻的分开,在结膜囊充分暴露的情况下,使用眼药水对患者的伤眼进行处理,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患者的病情,以便相关检查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在对眼球破裂伤患者进行患眼检查时,应注意动作轻柔,如伴有眼内容物脱出时,禁忌洗眼,立即敷料包扎,不要强行扒开眼睑检查或清除脱出眼外的组织,需要结合患者眼伤的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针对伤眼的结膜囊上伴有沙、土等物质的眼外伤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后,帮助和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嘱咐患者慢慢的转动眼球采用调配好的温度适宜的生理盐水对患者的伤眼进行反复的冲洗;针对出现前房积血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帮助和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对患者的双眼予以包扎;同时,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性,要求患者减少活动量,以便能够帮助的积血的顺利吸收,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注射止血敏进行治疗,具体的用法用量0.25~0.75g/次,2~3次/日,稀释后静脉滴注;针对眼内存在异物的患者,护理人员首先需要陪同患者拍摄X线摄片,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资料;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更加全面、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针对存在浅表及角结膜异物、泪小管断裂、角膜巩膜裂伤以及眼球内异物的患者,需要立即实施手术治疗;针对存在眼球内异物以及眼内炎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在抗炎治疗下,对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术治疗。

结 果

据统计,本组124例患者在接受急救治疗和护理服务前,共有102例(112眼)视力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鞭炮所致的眼外伤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还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因此,护理人员在针对鞭炮致眼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期间,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和消除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和紧张感,提高患者配合度,还需要为患者家属提供充足的咨询时间,站在专业和客观的角度回答患者家属的问题,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信任,使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鞭炮所致眼外伤的治疗及预后,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物品准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对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药物的性质,数量以及相关医疗器械的使用状态进行检查;同时,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医疗物品进行消毒,从而争取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治疗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术后护理:在针对鞭炮致眼外伤的患者进行急救治疗和处理后,护理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监测;定时帮助患者更换眼部的药物,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在针对鞭炮致眼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需要重点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管理和指导,尽量少食用高脂肪、高糖以及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可以予以患者服用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B、C、E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猪肝、鱼、肉、粗粮、植物油等;多吃枸杞子、花生、核桃、豆浆等补益肝肾的食品。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

综上所述,鞭炮所致的眼外伤多为角膜巩膜破裂。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预后较差,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鞭炮致眼外伤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及时的采取相关的急救和处理措施对患者治疗,同时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配合治疗,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治疗的质量和水平,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将致盲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100-02

颌面部是人体比较容易受伤的部位,造成颌面部损伤的原因有多种,跌扑损伤、车祸、外力击打伤、高空坠落都能导致颌面部的损伤[1]。由于颌面部属于人体较特殊部位,颌面部有眼、口、鼻等器官,且与颅脑紧密相连,神经、血运丰富,为呼吸道及消化道上端。颌面部的损伤常常伴有并发症,多器官的同时损伤,且由于颜面受损,会造成患者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压力,降低临床治疗效果,影响其预后[2]。因此对于颌面部外伤的重视度要高于其他部位的损伤,在对于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相关的急救护理同时要给予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现对2010年1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颌面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颌面部外伤患者8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4~42岁,平均(33.5±8.2)岁。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颌面部外伤患者80例为试验组,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5~44岁,平均(37.2±6.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入选标准

(1)入选患者致病原因为交通事故、外力打击、高空坠落等常见病因;(2)两组研究对象的选择按病种分类,相同病种两组所选病例数相同。

1.3 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相应的常规急救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发生,不采取其他预防性措施等精确护理,与其他部位损伤护理一致。试验组在给予相应的急救护理的同时,按照病种、颜面损伤给予患者病理性治疗的同时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所承受社会压力,使其情绪平稳接受治疗。车祸外伤患者伤及颌面部易合并颅脑损伤,首先了解患者的受伤原因,严密监测其体温、脉搏等基础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异常症状需尽快进行相应X线检查或CT检查,防止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对于口腔颌面部外伤不能进食者,给予营养护理,防止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并给予精细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并要严密观察患者,防止窒息发生。

1.4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遗留后遗症例数、死亡例数、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护理后,试验组遗留后遗症例数、平均住院时间、死亡例数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后遗症(例) 平均住院时间(d) 死亡(例) 治愈率(%)

试验组(n=80) 5 5±3 1 92.5

对照组(n=80) 8 7±4 2 87.5

3 讨论

颌面部是人体暴露在外面的部分,较易受到伤害,造成颌面部损伤的原因有多种,跌扑损伤、车祸、外力击打伤、高空坠落都能导致颌面部的损伤[3]。由于颌面部属于人体较特殊部位,为人体颜面部,颌面部有眼、口、鼻等器官,且与颅脑紧密相连,损伤后可能合并颅脑损伤,危及生命。神经密集、血运丰富,损伤后遗留后遗症,如面部神经麻木、面瘫等可能性较大。同时也为呼吸道及消化道上端,所以颌面部外伤在进行急救处理术后,患者的呼吸通道、进食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临床的护理就非常重要[4]。如果进行与其他部位损伤相同的一般护理,则患者的特殊病情就不能被很好地护理,影响患者的预后[5]。因此本文研究的是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一般常规急救护理和临床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及预防性措施相结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只进行一般急救护理的对照组遗留后遗症例数、平均住院时间、死亡例数明显高于进行精细的预防性护理的试验组,研究结果差异明显,说明精细的预防性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此外,给予精细护理的试验组患者其住院时间(5±3)d,明显较一般护理的对照组住院时间(7±4)d短,说明在给予精细护理的条件下,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临床用药效果发挥到最大,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缓解了患者家庭的负担。相关护理及预防措施的采用之所以能很好地提高疗效,这主要是由于精细的预防性护理能够针对患者的个体的特殊情况而给予相应的治疗。对于颌面部外伤的患者最易发生窒息,需要密切注意患者呼吸、精神、脉搏等情况[6]。当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精神不安、烦躁、脉搏微弱而频率较快等情况时,说明患者出现窒息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解除窒息。当患者面部受伤损及颜面时,患者常常情绪烦躁,不配合治疗,出现心理问题等,这就需要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对患者进行病理性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使预后良好。因此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及预防措施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更好地保护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于颌面部外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急救护理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了对于护士的要求,护士必须熟练地掌握颌面部外伤的特点可能出现并发症及每个个体的病情,技术熟练,对于各种不同情况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颌面部外伤后给予相应的急救护理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并发症临床效果要优于单纯只进行一般急救护理,提高了临床治愈率,改善预后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杨东香,张芳.小儿患者的急救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58.

[2]刘小娜,王增香.颌面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3):366-367.

[3]杨玉燕,吕美聪,徐雅琼.颌面部外伤合并颈椎骨折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5):392-393.

[4]钟波,袁久莉,刘丽欣,等.小儿颌面部外伤清创缝合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14):3093-3094.

眼化学伤的急救措施篇(10)

急性氨气中毒是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引起的以呼吸道损伤为主的喉及支气管痉挛、水肿、咽痛、声音嘶哑、咳嗽、肺炎、肺水肿,同时对眼及皮肤也有直接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氨气可致呼吸抑制和心搏骤停。2010年08月16日,我科抢救了11例吸入氨气中毒的患儿,经过对症、支持治疗,配合精心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1人,男6人,女5人,年龄4-10岁。中毒方式:一辆大客车与装液氨的槽罐车相撞,致氨气泄露,根据职业性氨气中毒诊断标准[1],诊断轻度4例,中度6例,重度1例。

1.2 辅助检查

本组9例患儿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12×109/L),C反应蛋白升高(>10mg/L)。胸片:轻度患儿显示两肺纹理增强,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表现;中度患儿肺纹理增多、紊乱,边缘模糊的散在斑片状阴影;重度患儿示两肺野有大小不等、边缘模糊的斑片状或云雾状阴影。7例患儿电子喉镜见:会厌及声带粘膜水肿、充血,局部有溃疡及伪膜附着。9例眼部检查见双侧角膜、结膜化学性损伤。出现继发性肺部感染6例,特别是中-重度病人发生率较高。行痰培养9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肺炎球菌1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5例阴性。

1.3 治疗方法

按氨气中毒的急救与治疗原则,予头孢菌素、阿奇霉素抗感染,泮托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甲强龙防治、减轻喉头水肿、肺水肿,预防后期的肺纤维化[2]。洛美沙星、可的松、金因舒、托吡卡胺滴眼液 tid交替滴眼,糜蛋白酶与布地奈德交替雾化吸入。

1.4 结果

本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14天,均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现场急救:氨气吸入性损伤程度与吸入浓度、接触时间成正比,因此应迅速远离现场进行急救。医护人员到现场首先辨别风向,尽量选择离现场较近的上风口设救护站点,现场疏散患者按中毒程度分组,按先重后轻的原则进行转运。

2.2 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予糜蛋白酶、普米克令舒bid交替雾化吸入,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减轻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3]。鼓励患儿咳痰,必要时通过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经有效护理,4例患儿咳痰减少,6例肺水肿得到有效控制。

2.3 心理护理:患者因为突发事件,在无心理准备情况下中毒,内心焦虑恐惧,根据患儿不同年龄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和蔼热情的态度对待患儿,称呼患儿时可以加上“宝贝”“小朋友”之类的称呼,拉近和患儿的距离,减少患儿恐惧陌生感,同时应重视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向其介绍本病的病程、治疗、经过及预后,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4 眼部护理:氨气对眼部有刺激性,本组有9例患儿出现畏光、流泪、角膜、结膜充血,及时予生理盐水冲洗,所有眼部灼伤者常规予洛美沙星和可的松滴眼液tid交替滴眼,并予金因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4例角膜灼伤者用托吡卡胺滴眼散瞳,维持适宜的亮度,勿强光刺激。

2.5 口腔护理:本组病例有9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与氨气对咽喉部刺激反应有关。有7例出现声带粘膜水肿、局部溃疡,及时予温开水漱口,暂禁食,待恶心、呕吐好转后予温凉易消化流质饮食,忌辛辣和油炸食物。

2.6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儿神志、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观察咳嗽的音调、频率,以及痰的性状、量、颜色,同时密切观察有无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肺水肿的发生。

2.7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本组患儿主要用药为头孢匹胺、阿齐霉素、甲强龙。头孢匹胺为三代头孢菌素类,使用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无过敏者皮试阴性方可使用。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药物,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故在滴注时应适当减慢低速。甲强龙使用时应控制速度,一般100ml溶液滴注1小时以上。同时注意监测血压变化,警惕患儿有无出现黑便、腹痛等消化道溃疡症状。

3 小结

氨气中毒发生后,立即实施有效适当的救护措施,遵循急救原则,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前提,有效到位的护理措施是患儿治愈的重要保障。

参 考 文 献

上一篇: 煤矿企业安全愿景 下一篇: 冶金科学技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