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1 14:34:35

经典教育论文

经典教育论文篇(1)

2“.学思并重,循序渐进”教育方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中孔子关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观点。学是思的基础,没有广泛的学习思考也就变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如果只知道学习而不会思考那也只是“虽知不广矣”。因此,不论是哪种科目的教育都是需要“学”与“思”相结合的。在现代的大学德育教育中也同样应该指导学生要“学思并重”,善于思考。目前的德育教育工作涉及面较广,教育内容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比较易于学生接受,但大多都是在开展的各项活动过后德育的教育过程也就随之结束。久而久之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十分适应这种方式,形成惯性。没有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对每次教育过程进行思考。浪费了很多再教育的机会。清代学者王夫之曾说过“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这就是说,学与思是不可分离的,不论学习什么,深入的思考都会推动学习的效果,而思考遇到困难,不够深入,就需要加强学习,只有做到二者并重,才能取得进步。

3“.有教无类”创造平等的教育环境。《论语》中曾讲到:“子曰:有教无类”,《墨子•所染》中也曾提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秉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人性论,也是他推动贫民教育,实行有教无类的理论依据。在《荀子•法行》中记载:南郭惠子曾问自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答道“:君子正身以倭,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这是教育可以化愚为智,话恶为善的道理。学生是不分好坏、等级的,而且良好的道德素养也不是生来就有、永远不变的,这就像认为学习好的学生思想品行就一定不会出现问题,学习不好的学生思想道德就一定有问题一样。我们曾在网页、报纸上看到多少貌似品行端正、成绩优秀的青年其实是违法犯罪的罪犯,轰动全国的化学系高材生因嫉恨室友的才能为其投毒等等。当然这些仅仅是个案,但是不是也能反映出存在于优秀青年中的有关思想道德的一些问题呢?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好与坏并不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而且也不是永远不变的。这就提示我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类型的学生,应重视后天教育环境对学生影响的巨大作用。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理论联系实践。《朱子•语类》中曾讲:“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里的“知”是指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如不付诸于实践,那就成了纸上谈兵。二千年前,希腊人曾提出“:美德可以被教会吗?”的问题,而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即道德,对道德的认知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那么这样一来,教给学生“美德”,究竟是指将“有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而实际上,我们的《论语•学而》中早已有“敏于事而甚于行”的理论论述。这与今天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完美人格都是相互关联贯通的。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曾提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这是道德的自觉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二、国学中的德育思想对德育教育的意义

1.国学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根本。清末以前本无国学的说法,它的产生是与西学东渐分不开的,在民族危难,国势衰微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迷茫中的中华民族,找回民族尊严与自信,多少仁人志士将这一理想寄予国学身上,希望能够通过国学达到中国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中国人民族意识的重新觉醒。这种独特的精神认同和民族思想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本。在这一点上看来,国学的产生便肩负起了教育国人要学习国学,热爱民族,热爱中华的重任,这与我们今天的德育教育思想是高度一致的。

2.国学中的哲学思想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指导意义。“哲学”中的“哲”在国学中训作“知”,意思是说求知的学问,讨论哲学的内容在《子》部最多,诸子百家中的儒、道、法、墨、名都曾谈及,但以儒道二家最为突出,儒家除《论语》以外还有《孟子》《荀子》有涉及哲学的名篇。例如在我们熟知的《论语》中就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即“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强调凡是要通过人的努力去达成目标;在政治上提倡“克己复礼”,“学而优则仕”,在教育上认为“学而知之”“,困而学之”,提倡“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等等。在儒家经典名篇《大学》中强调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我们在《易》经中又学习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诸如此类,在国学经典中还有很多,这些哲学思想不仅是当时人们学习的经典教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对于今天的青年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形成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经典教育论文篇(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勃兴和互联网文化的兴起,原本作为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面向普通青年人的大众教育,这个转变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智力水准越来越低,同时导致技术化教育越来越代替知识型教育,人文理性和审美理性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越来越边缘化及高校教师知识体系的浅层化,同时由于生活的平面化和快餐化,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也明显地表现为几个基本特征:

一、阅读形式电子化,关注内容的碎片化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智能手机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根据CNNIC《第37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手机网民占总体网民的90%。更值得注意的是网民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小学及以下13.7%,初中37.4%,高中/中专/技校29.2%,大专8.4%,本科及以上11.2%。也就是说,受过高等教育以上者为20%弱。由当当网的2015年全民阅读趋势报告则表明,网民中92%的人阅读过电子书,85%阅读过纸质书,电子书首次超过纸质书,成为网民阅读的最主要通路。在内容上,与传统纸媒不同的是,今天的网络信息更加泥沙俱下,难觅珍珠。无论是手机还是网络新闻,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信息的泛滥与过度集中,每天翻新的网络热点,不外乎性、谎言、奇闻和窥探,日复一日地再现信息过剩时代的贫乏阅读。更关键的是,人们阅读的目的,就像所谓“微博控”一样,只是想看点什么,阅读点什么,至于阅读的对象是什么,是否有益,能否有效地增进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则不在关注和考虑之列。常常有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指的是人们阅读和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它至少能让我们了解知识,解答疑惑,增进智慧。但在今天,人们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休闲本身,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一种习惯。

二、阅读对象的生活化、鸡汤化、励志化、厚黑化

首先要指出的是,在各路信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情况下,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网络文章,其内容的呈现是指向生活化与实用化。根据当当网2015年全民阅读趋势报告的统计结果,2010年至2014年五年中,虽然投资理财、保健养生、风水占卜等实用类书书籍大幅减少,中国国民阅读兴趣和热点转移明显,考试类、心理类、文学艺术等书籍持续升温,但人们的阅读习惯仍然被热点牵引,更容易听信书籍腰封上所谓专家推荐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选择与判断能力。

而且,无论是网络,还是实体书店销售的书籍,在畅销书中含有大量心灵鸡汤文。有论者指出,所谓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这也是“心灵鸡汤”风靡不衰的原因:大众化口味,励志化包装,快餐式文本,无需动脑就可大快朵颐。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无处不在的压力,更是需要这种激励味十足的“语言艺术治疗”。但必须强调的是,心灵鸡汤是一种即食性文化快餐,往往内容陈词滥调,空乏与功利,从而麻木心灵,毒害心灵,常常沦为一种精神雾霾。

不仅如此,当前大学生的阅读重点,有相当的比重指向了励志化,从而把社会中的浮躁和肤浅带入大学生活。应当指出,励志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无论是“精忠报国”,还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抑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都值得赞扬。但是,流行的励志书籍更多的是泡沫,对此,心理学博士采铜在《碎片化时代如何阅读》中作过一个精辟的概括,把畅销书分为美式畅销书、日式畅销书和中式畅销书。美式畅销书以格拉德威尔的书为代表,就是本来一页纸能说清楚的道理,填充了很多案例后,硬生生撑起一本书。日式畅销书的特点,不是讲道理,而是从一个点出发,快速繁殖似的,生造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概念,比如做某某事的n种方法,但每一种讲得都不透彻。还有一种中式畅销书,不是讲道理的,也不是讲方法、讲概念,而是讲情怀,把你的心灵扰动起来,给了你一些慰藉,就成功了。应该指出的是,对于深度阅读来说,畅销书和心灵鸡汤文是休闲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但同时是低营养的。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阅读中,还有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即畅销书内容的厚黑化。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实体书店中,以传统文化中兵家思维为圭臬的所谓各路“商场三十六计”、“职场三十六计”或“官场三十六计”等书籍,与兵家其实没有关系,但与各种形形的“潜规则”和传统流氓主义文化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路,倒是如出一辙。虽然孙武有“兵者,诡道也”的说法,但战争毕竟是非常态,以特殊手段行特殊之事,但在日常生活,无论是工作、人际交往、经济,政治,却是生活的常态,每一种形态都有自身的规则和尺度,过于强调兵家的计谋,对于良好人格的养成、经济生活中商业伦理的形成和良序社会的形塑都没有好处,反而会形成阻碍,更不利于社会道德的改善。

三、内容层次的浅薄化

基于前述原因,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很轻易地走向了浅薄化。在这里,一方面时代自身的原因,过于浮躁和功利。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修养是导致大学生浅层次阅读的诱因。如何走出过去肤浅和功利型的阅读,值得我们深思。无论大学生将来能否成为社会精英,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文化层次和阅读能力比普通人稍胜一筹的知识人,大学生更应当反思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大学生即便不是所谓“天之骄子”,他们在融入社会生活后也应当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典范,尝试经由自身努力,逐渐影响并改变大众社会粗陋不堪的风习,而不是淹没在芸芸众生中,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至于因高等教育的规训带来的理性的狡计而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就更加等而下之。要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培养良好的公共理性,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是一个必要捷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在一次给大一新生的演讲中说过,小学教育是告诉学生“是什么”(知其然),中学教育是告诉学生“为什么”(知其所以然),而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则是增强理性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对人类的文明和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而才会有创造和创新”。显然,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对“人类文明和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在阅读上只有通过经典阅读、深度体验才能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经典阅读必须提上日程。无论是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还是作为人类文明中最美好的粮食,都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必需品。诚如钱理群先生所言,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阅读经典而代代相传。在阅读的内容上,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学问》中曾精辟地指出,“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从而,“学问变化气质”。无论是哪一类,都应当是古今中外的人文,社科经典,而不是文化快餐式作品。尤为根本的是,在阅读态度上,我们需要具备“慢读”和“细读”的精神,认真咀嚼经典作品的每一细节,尼采对语文学的态度,也是我们阅读经典应当具备的正确态度,在这里,我不耽冗长,引述如下:

“语文学是一门让人尊敬的艺术,要求其崇拜者最重要的是:走到一边,闲下来,静下来和慢下来――语文学是词的金器制作术和金器鉴赏术,需要小心翼翼和一丝不苟地工作;如果不能缓慢地取得什么东西,语文学就不能取得任何东西。但也正因为如此,语文学在今天比在任何其他时候都更为不可或缺;在一个‘工作’的时代,在一个匆忙、琐碎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时代,在一个想要一下子‘干掉一件事情’、干掉每一本新的和旧的著作的时代,这样一种艺术对我们来说不啻沙漠中的清泉,甘美异常:――这种艺术并不在任何事情上立竿见影,但它教我们以好的阅读,即,缓慢地、深入地、有保留和小心地,带着各种敞开大门的隐秘思想,指头放慢一点,眼睛放尖一点地阅读”。

参考文献:

[1]当当网.2015年全民阅读趋势报告[R].新浪读书,2015-4-22.

经典教育论文篇(3)

文献被定义为:“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是历史及文化的载体,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献书籍更是人类文明精华的所在。“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是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必经之路。伟大的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文献阅读的对于学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督促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一切风光尽在险峰,要想视野开阔,见识高远,就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读书的好习惯。在当今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飞快,一纸文凭已远远不能代表一个精英知识分子的全部,再也没有一劳永逸,只有暂逸永劳。永不止步才是未来的教师们应有的治学态度。第三,激活学生的思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应是开设阅读的最高宗旨,引领学生畅翔在思想的海洋中,与古今思想巨人对话,从而不断增进其思想层次。

二、本科师范本文由LWlm.cOM收集整理教育的困境

中国的本科师范教育,处在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之中。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及中等教育虽然在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上还尚待改善,但在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两基方面无不是处在世界领先水平。而我们的本科师范教育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实在是分不清楚重点,抓不住关键,不得要领。所谓的师范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无非就是看谁步跑得快,听谁歌唱得好,以及谁的字写得好,谁的画画得好,也就是所谓的德智体美综合全面发展了。结果是学校每次开展各项活动,都是熟悉的旧面孔,跑、唱、写、画的专项人才会越来越好,而那些没有参与的人则越来越冷淡。而这无疑是背离了我们为发展学生教育综合素质而举行各项活动的初衷。事实上,在大学这个“囊括大典,兼容并包”的自由氛围中,无论是将来从事何种学科的师范教育学生,学习都应该开始于苏格拉底式的哲思:认识你自己。在明确自己个人定位之后,按照自己制定好的计划,有步骤的完善自己的各种能力,培养职业需要的各种素质,从而为以后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奠定基础。可以说,大学是“熏”出来的,熏的核心是大学文化。经典文献阅读能够熏出学生厚重坚实的文化底蕴,热爱思考、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以及独树一帜,不随波逐流的思维境界。

三、对文献阅读课程开设的建议

如何高效、有效地阅读文献是未来教师必备的科研技能,也是文献阅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一些学校采取的课程的形式是教师布置阅读书目,课上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教师简要点评的形式。能够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但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第一,学生人数较多,使部分同学缺乏发言机会,也就降低了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减弱了同学们自觉主动读书的欲望。第二,学生阅读水平参差不齐,降低了课堂效率。第三,阅读水平有限,缺乏教师指导。有些经典专著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及时的沟通,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读书进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读书方法,以及补充一些必要的参考信息。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的建议是:

第一,采用“足球式”教学方法,促进思想火花的碰撞交流。

在每次课堂谈论之前,教师应明确阅读中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供学生参考。每个同学的发言最好能够主题集中,可以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这样,同学们的指导下各抒己见,激活思维,从而热爱思考,并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经典教育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43-03

随着近些年国内流行的国学热,理论界有为数不少的专家学者持怀疑和批评的态度,他们认为时下我们没必要过于厚古薄今,过于夸大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因此,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再一次成为热点问题。我们认为,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有必要也有义务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就不得不研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国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应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的养分。在现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经典,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经过人工检索,目前尚未发现关于国学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的学术论文,我们就可以看出学术界还并没有非常关注。在学术界研究虽然没有直接摄入,但是输入国学经典的价值字样,发现有些国学经典的价值、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国学经典与学校德育、高校国学教育以及如何在高校有效地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与大学生教育的关系问题等学术研究论文。

时下我们未发现将国学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学术研究专著和教材,同样我们也没有发现关于国学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专著和教材。现在,我们就学术界对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和国学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述综。

一、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述综

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国学经典当代形态与定位。袁行霈教授指出“国学的当代形态”这个命题,就是要强调研究“国学”不是复古倒退,也不是抱残守缺,而是具有革新意义的、面向未来和世界的学术创造活动。袁行霈教授在文中还论述了国学的当代意义。林蔺认为国学指周秦至清末以来中国社会整体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它在地域上不仅包括本国原生的学术文化,也包括为本国文化体系所吸纳的外域文化;在时间上不仅包括古代传统文化,还包括近现代文化。她还指出只要正确看待国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学的现代形态,发掘国学的当代价值。

2.研究国学经典的价值。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透彻的当推北京市骨干教师纪连海学者。他认为国学经典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内容上,就是研究国学经典的价值我们必须首先研究其内涵内容。他认为:“国学经典的主要内涵和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是常识层面、二是学术与记忆层面、三是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四是民族精神层面。”

二、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综述

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集中研究国学经典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有人认为: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为此,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让国学经典教育进入基础教育课堂,这已经成为很多教育者的共识。高建新学者指出:《幼学琼林》还是推广和普及成语的一种媒体,青少年读了它,不仅自己掌握了许多常用成语,而且又通过他们的口语或文章,对社会大众进行放大传播,许多成语之所以家喻户晓,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直接和间接地学习《幼学琼林》所至,也就是说我们“掌握中华民族的常用成语,就是了解了许多民族文化之精义。”夏帜红学者认为:国学文化教育宗旨在于培育人们美好的心灵,纠正偏差观念和不良言行举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集中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策略探索。谭新军学者认为:经典诵读是人文教育的最佳载体。也就是他赞成国学经典在学校应该采用诵读方式进行。饶艳华则觉得应该让“国学课”与“时尚潮流”亲密接触,采用“把漫画请进国学课、把流行歌曲唱进课堂、把动画送进课堂”的方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于晓伟谈到“经典诵读,丰盈心灵和师生共读,提升自我”的方式来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许世明认为:国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文化浸润式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可以采取“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有选择地进行国学经典教育和教师进行国学教育的措施和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

3.集中研究国学经典教育存在的问题。胡定荣副教授指出国学经典教学存在几个误区:①“反中国”的误区;②“反历史”的误区;③“反教育”的误区;④“反教学”的误区。杜霞博士认为:从价值功能上看,应科学理性地看待国学经典教育的功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捧或贬损;从资源选择和设计上看,应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与现代观念意识进行智慧对接与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泥古、复古、照搬经典;具体到教学方式和作用途径上,则应力求让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唤醒”与“激励”,而不是“灌输”与“规范”。张晨学者认为:在研究、学习国学经典时,对圣贤们的遗教,要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不应该把中国伦理文化作过分的、不恰当的夸张。这是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应该反思的。

4.集中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存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张三夕教授指出:自上个世纪初废除科举制,引入西方学校教育制度后,我国逐步放弃了在人生修养方面的历史文化传统,导致现实社会一些不良后果。要倡导学生在国学经典的长期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并认为“良好的国民教育系统应该包括人生修养教育”。付金才副教授认为“目前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引用西方的,尚未本土化。”我们“要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本土化,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国学经典所蕴含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思想资源。”、韩立菊两位则认为:读成诵—自我实现的创新和举三反一—能常模的创新”。我们可以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有学者认为: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祖们智慧的积淀,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从国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精神力量,帮助青少年“正德”、“修身”、“启智”、“雅行”,对于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

三、国学经典与高校教育关系研究综述

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学经典教育有必要存在于高校教育当中;二是国学经典教育进高校的途径以及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方式方法;三是国学经典与大学生的素质形象的关系;四是探究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的原因研究。

这是研究主要集中于专家学者的论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安徽财经大学博士、副教授俞香云的校级重点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财经类高校普及国学经典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学术文章;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赵雪波、赵利利两位学者的《高校国学教学的义理方向》一文;太原理工大学令狐国芳,赵建利两位学者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学术论文《试析国学教育活动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以及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中医学院新药中心陆海、张雯艳两位学者在《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学习的归因研究》一文中对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的原因分析。

上述研究无疑极具启发意义,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但是总体来看,国内研究国学经典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成果还相当分散、单薄,忽视了国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层面的探究,需要单独立项展开专门、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正是基于时下“国学热”的价值再思考、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进一步发挥改善当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作用,把国学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并把它推进到新的理论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等.国学今论·序[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2]谭平,万平.国学经典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袁行霈.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

[4]林蔺.“国学”概念的历史梳理及当代定位[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5]纪连海.国学经典的价值[J].文化博览,(紫光阁),2008,(12).

[6]刘浩辉.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4).

[7]高建新.《幼学琼林》的特色及对国学的推介价值[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8]夏帜红.论国学经典与现代儿童德行教育[J].神州民俗,2011,(176).

[9]谭新军.学校国学经典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

[10]饶艳华.让“国学课”与“时尚潮流”亲密接触[J].课改在线,2010,(8).

[11]于晓伟.国学润心田—浅谈学校国学教育[J].专题研讨,2009,(11).

[12]许世明.国学经典的教育策略探索[J].教育教学,2011,(01).

经典教育论文篇(5)

近年来,国学蓬勃兴起,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在大学校园里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信仰的缺乏,价值观的迷离,使他们的生命迷茫而困顿:沉溺于网络,漠视生命,斗殴自残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大学”已经不是一个让人充满无限美好遐想的一方净土,一桩桩自杀事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情侣的殒命到武汉大学的博士的自杀,乃至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一个个生命的凋零似乎用鲜血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怎么了?

由此,有识之士试图通过传播文化经典来挽救大学生失落的精神家园。大声疾呼大学生生命教育必然要进行文化传统教育。而且一些院校开始了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江西师范大学“生命教育课”(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开设,到南阳理工学院在学生中推行中华文化经典的诵读,可以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生命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格完善、心智健全的人。人的生命在教育中不断成长,人通过受教育而成为人,夸美纽斯说:“有人说:学校是人性的工场。这是明智的说法。因为毫无疑问,通过学校的作用,人真正地成为人。”[1]郑晓江先生把人的生命分为“血缘性生理生命、社会性的人际生命和超越性的精神生命”。[2]前者是生理生命,后两者是人文生命。人文生命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位列三才之一,可以顶天立地,在于人有情有义有灵,即人的精神性生命。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经典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塑造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及中国人的思想品格,生命教育中社会性的人际生命与超越性的精神生命都是文化传统所赋予的。传统文化经典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利用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其一,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思想类经典,具有丰富博大的生命意蕴,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命。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学者徐春林把传统文化经典分为四类:即思想类经典、文学艺术类经典、生活类经典、科技类经典。思想类经典可分为儒释道三类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有四书五经,讲求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成己而成人,着重建构人的社会性生命。道家经典以《道德经》、《庄子》为代表,以得道成仙、自然无为为旨归;侧重生命的超越性精神生命。佛教禅宗经典以《坛经》为代表,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核要,直指人的灵性存在,侧重生命的超越性。儒释道经典中所探讨的生命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万论归一,讨论的是“有心灵生命的存在”。

其二,传统文化经典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智慧,有利于提升人格,涵养心灵。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无法离开传统文化而自成一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智慧,如道家的重生养生、少私寡欲;儒家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佛家智悲双运,自利利他等思想,对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生命的价值与信念,保持良好心境,处理人际关系,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智慧与修养,不无裨益。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课,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纵观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仍然不尽人意。虽说《论语》、《孟子》等一些传统文化经典一直是很多大学本科生的必读书目,但在经典教育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面临困境。

原因似乎显而易见:

其一,西方的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的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实用主义的思潮,伴随着市场经济,席卷中华大地。人对物表现出无限的贪恋,金钱曾一度成为生命价值的标尺。大学校园亦非净土,实用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价值观,“学ⅹⅹ有什么用?”成为大学生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所谓“有用”即是否有利于考证、就业、赚钱等等,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所学知识与教育的价值。“教育即成长”的内在生命价值消失,“大学生”的生命开始物化,实用功利成为生命的全部价值,精神价值与智慧价值一片荒芜。美国教育家艾略特不无讽刺地说:“要不是教育意味着更多的金钱,或更大的支配人的权利或更多的社会地位,或至少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那么费心获得教育的人便会寥寥无几。”[3]所以阅读经典在一些学生看来,费时费力,又不能获利,没什么大用。自然不会去阅读,更谈不上以经典涵养生命。

其二,一些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与人文素养无法承担教育的责任。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高中“应试教育”以高考为终极目标,与提升人格的教育主旨无关,与功利性的目标有关。学生在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也发生急剧的变化,人生开始失去方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引导。

而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人文素质,道德水准不尽人意。无法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院校中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教师,数量并不多,难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让人堪忧,君不见高校教师抄袭事件屡屡见诸于报端,其中不乏名校;一些“专家学者”因为缺乏社会责任,正在使这一称号失去光环,“高校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不再神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在的大学教师更多是在“授业”而非“传道”。大多在“谋食”,而非“谋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4],一语道破高校教育现状。很多教师成为教书的机器和工具,而非教育者。人文教育与素养,绝非几节人文课就可以解决问题,教师的言传身教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庸》有言:“修道之谓教”[5],讲授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师,应是“经师”与“人师”的合一。

古人“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庄子认为教诲之人,“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7]反躬自身,仁义忠信,恭俭推让这种素养,我们多数为人师者并不具备,而大学生命教育的主要承载者是教师,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的启迪!笔者以为,要让学生的生命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得以涵养,必须塑造教师自己良好的人格与心灵,否则无法涵养学生的生命。夸美纽斯说:“我们真正的工作是什么?它就是学习能提升我们、使我们思想高尚的智慧——我们把这种学习称之为道德和虔诚。”[8]一个拥有美好心灵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迪与教育将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胜过任何教学技巧。老子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9]

针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与教育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尝试:

其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角度渗透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经典。在阐释“和谐社会”的理念时,从“和而不同、中和为美、以和为贵”等角度阐释其文化内涵,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儒家理念。并介绍道家和谐观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与自我生命的和谐,强调道家“道法自然,敬畏与尊重生命”的发展理念。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过多讲述,为使学生达到自身生命的和谐,把笔者所撰写的论文《老子的心理和谐观》发到学生公共邮箱,供学生阅读与参照!在阐述先进文化时,介绍传统文化之精粹,激发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鼓励学生修身养德,经邦济世,承担社会责任。其次,课外开设讲座,讲解经典的读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应学生社团之邀,专门做了“以经典浸润人生”的讲座,结合自己的求学读书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以经典浸润人生的重要性、必要性与意义。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所执教的班级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对传统文化经典产生了兴趣。

再次,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计入学分。在笔者所列学生的书目中,除了与毛邓课程相关的一些红色经典外,还有《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朱光潜说:“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经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10]所以在开学初,我告知学生“与其到处挖井,不如深凿一井”,在对书目做了具体介绍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本,作为本学期的经典精读书目。让我感到惊异的是,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论语》。要求学生的读书笔记字数不限,但必须结合人生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的体会。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位同学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她关于曾子三省的体会:我们每天也应该反省自己,回忆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的地方,反省一天中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已经熟练掌握了,不能虚度每一天!”。从所交上来的读书笔记来看,学生确实从阅读文化经典中受益。

其二,课外组织《论语》读书会,以经典滋养生命。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对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教师的指导!因势利导,组织了《论语》读书会。之所以选择《论语》这本经典,原因有三:首先学生之兴趣与需要。近几年,随着于丹百家讲坛《论语心得》的热播,《论语》几乎家喻户晓。大学生渴望接近《论语》又缺乏指导,尤其是人文知识比较薄弱的理工院校学生。其次从《论语》这本经典的文体来看,是格言语录式的对话,又比较贴近生活,很少有抽象思辩与论理,大学生读起来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读来会有亲近感。再次,《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魂”之所在,其所体现的实用理性有助于学生在行动中践覆。正如李泽厚所说:“这里很少有‘什么是’的问题,所问特别是所答(孔子的回答)总是‘如何做’的问题。但这些非常实用的回答和讲述,却仍然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11]所以这些处事格言关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从而成为准宗教性能的教诫与体会。因此容易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

因此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与学生一同学习与讨论《论语》,学习分为几个过程:注音解字、释意连篇、涵泳讨论。由教师先主讲几次,每次不可贪多,不宜超过五章。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可以由几个学生分别主讲。目的只是让学生通过《论语》的学习,了解儒家文化,体会人生,躬身自省。在讨论阶段必须结合自身与社会现实,如孔子在《论语》第二篇《为政》中集中论述了“孝道”观,我结合《弟子规》与《孝经》介绍了中国传统孝的文化观念,也指出要辨证看待“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道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谈到了对父母的孝道,发现按照儒家的孝道观,我们每个人自身有很大的差距,深刻体会了孔子所说“色难”之理。结合社会现实,大家也讨论了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观的冲击。最后形成了“行孝当及时,论心不论迹”的共识,对待父母尽力做到愉色婉容。在这样的经典阅读中,《论语》变成了启迪生命的文本,生命与生命可以真诚地交流,卢梭说:“利用日益成长的感性给这个青年人的心中投下博爱的种子。正是由于在他一生中,只有这个时候对他的关心教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12]。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个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每一次与学生讨论《论语》,自己仿佛做了一次心灵体操,自身的生命同时得到教益与提升!在共同的阅读中阐述道理,点化智慧、丰盈精神,从而滋养生命。

其三,在读书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成立“《论语》修身会”的学生社团。社团以“阅读文化经典,提升人文修养”为宗旨,以生命来影响生命,形成良好的氛围。学生在读书之余,组织了考察孔庙的活动。学生组织者对杭州孔庙先进行了考察,有一位学生讲解,提出相关问题,并召开了协会的会议,大家互相介绍,彼此熟悉。在考察的过程中,对孔子生平主要事迹,儒家思想及礼仪有了感性和具体的认识,又发现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不足!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论语》。结合孔子弟子颜回与曾子的事迹进行教育,当学生面对塑像时候,他们了解知识与人物的愿望比较强烈,教师的言语更容易渗入他们的心田!“《论语》修身会”刚刚起步,作为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在探索以传统文化经典浸润大学生生命的过程中,深感“知易行难”!以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生命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还不能吸引起大多数学生加入其中。同时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历,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指导学生进行传文化经典阅读,关键在于教育者的真诚。孟子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也”[13],坦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生命的悲欢与感受!此外,一人的力量极为有限,需要学校多方力量的配合,教育应该形成合力!由于初步探索与实践,从笔者自身素养与教学教育实践来说,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生命教育本身是“以心传心”的。没有经过实践与思索的理论是苍白与肤浅的,生活与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鲜活与丰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躬身而行!相信经过同仁的共同努力,生命教育的星星之火终有一天会成为成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8][捷]夸美纽斯著:任钟泉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第191页.

[2] 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96—105页.

[3] [英]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204页.

[4]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18页.

[5][6]陈绍敏主编:《大学·中庸》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第10页.

[7]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7页.

[9]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 页.

[10]朱光潜:《谈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宁,2008年版第92页.

经典教育论文篇(6)

文学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和传承的重要媒介;而文学经典又是文学精华之提炼,遨游在经典的海洋,我们仿佛可以窥见几千年来人们生活的轨迹,倾听着古人们思想的汇集与人类智慧火花碰撞的声音。文学教育的发展应该以文学经典为中心,这是百年树人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迫切要求。

一、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原因

1、文学经典是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

文化的精华在于文学、历史和哲学,而文学的精华突出存在于文学典范之作――也即文学经典中。世界范围内,文学经典都堪称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众所周知,文学经典作为成万上亿的文学著作中的佼佼者,经历了无数岁月的考验,代代相传。纵观世界各国,每一个拥有与众不同的能够反映本民族发源、发生、发展和壮大的文学典范作品的国家,不论其政治、经济、军事在世界诸国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份文学遗产都是足以令本民族每一个人感到自豪的,甚至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尊重和敬仰的。在文学经典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留下的印记。一壶浊酒喜相逢。我们不否定文学存在方式的多样性,但文学经典作为文学流传基本要素的地位不会改变。

2、文学经典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精、气、神

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符合人类真、善、美标准的事物。文学经典的本质属性是其涵盖真、善、美在内的审美属性,但客观上则体现了整个人类文明的精神状态、气质特征和内在神采。如一部《论语》就阐释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为人、处事、求学的基本准则,体现出人类文明的精、气、神。宋代名家罗大经代表作《鹤林玉露》第七卷记载,宋代的宰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治理天下尚且半部论语足矣,可见《论语》这部文学经典因集结了我国民族的精、气、神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如同《论语》一样,华夏文明史上的文学经典之所以流传久远,之所以为后人奉为文学教育的瑰宝,大体缘由出于此。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中国之外的世界友邦的文学经典均如此。不妨这样说,文学经典的深刻性也正是体现在这里,这是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最主要原因。

二、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促成文学教育发展的策略

1、阅读文学经典是前提

文学教育的发展要做到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其前提条件便是阅读文学经典。比如,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离不开阅读诸如《神曲》、《十日谈》、《君主论》和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这些世界文学遗产宝库中的成就卓著者。如果我们弃文学经典于不顾,执意以臆想、猜度为文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不仅不能深得文学这门艺术的要旨,引导的不好,还会危害一代代后人。离开文学经典的阅读来谈文学教育的发展,等于是无米之炊、海底捞月,终究难以达到预期的收获。总而言之,文学教育只有在先阅读,并且尊重原典的情况下,进行明辨深思而后合理地阐释之、延伸之,才有谈及文学教育及其发展的资格。否则,很容易“走火入魔”,甚至适得其反。

2、深刻领悟文学经典的精、气、神是关键

文学经典之所以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流传于不同文化的国度,核心在于文学经典本质的精气神的可贵与跨民族性。从深层次上去领悟文学经典内在的、经久不衰的精、气、神要素,是促成文学教育发展的关键一环。通常我们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要紧的不是句读之学,而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义”。这里的“义”便是前面所言的精、气、神。文学经典对于精、气、神的书写,不是一般文学作品所能达到的。一部足以称为文学经典的作品,犹如一瓶窖藏千年的老酒,四处遗香且香飘久远。因此,以文学经典促进文学教育,要牢牢抓住精、气、神的内涵,不能漠视其里,徒得其表。

总之,文学教育要坚持以文学经典为中心,这是由文学经典在文学中的坚不可摧的地位以及文学经典本身的重要性所决定的。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不能是空头标语,应该从四个方面付诸实践,也就是:认识阅读文学经典的重要性,树立文学经典阅读的自觉性观念,从深层次去领悟藏在文学经典内部的精、气、神,以及用尊重原典但不乏创新的视角去阅读、去阐释文学经典。只有这样,我们对文学经典的理解才能准确到位,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文学教育才能越走越远,科学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纯一.文学教育思变[J].文汇报,2014(01).

[2]王衡.经典危机语境下文学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01).

[3]李方平.当今文学教育活动所面临的困惑[J].成功教育,2012(06).

经典教育论文篇(7)

1 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提倡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十报告中再次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文化全球化的现代背景,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中学阶段积极开展传统经典教育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而且能够有力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和平侵略,对于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学阶段传统经典教育呈走热之势。各地中学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传统经典教育实践活动。部分学校在活动中积累了实践经验,产生了积极效果,但同时更多的学校在活动中也遇到许多问题,如:传统经典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随意、教育方法单一等。那么,当前中学阶段传统经典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原州区中学为例对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中学经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课题研究的传统经典是指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淘涤而沉积下来散发着思想醇香的历史典籍,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调查选取了原州区的四所中学为样本学校,在样本学校随机选取部分教师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选取的调查对象包括教学一线的教师和教学管理教师,其学历、年龄、学科各不相同,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8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96%。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的目的

根据回收的96份有效问卷显示,认为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办学特色的教师占50%,认为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占27%,认为是为了民族与社会发展的教师仅占15.6%。

3.2 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的途径

在对学校开展传统经典教育途径的调查中,选择“自习时间诵读”和“课堂讲授”的比例分别为89.5%和94.7%,而“家校合作”和“参观学习”仅为7.3%和4.2%,明显偏低。

3.3 教师进行传统经典教育内容的选择

对传统经典教育内容主要来源的调查显示,90.6%的教师选用的是学校推荐或编制教材的内容,仅3.2%的教师选择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而对选择教育内容的首要依据调查中,认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比例分别为31.3%和39.6%,而“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仅为5.2%和9.4%,明显偏低。

3.4 教师进行传统经典教育采用的方法

在对教师进行传统经典教育采用的方法调查中,选择“课堂讲授”的教师占94.8%,远远高于其他选项,而选择“讨论、评议”和“配乐、情景互动”的教师仅占28.2%和7.3%。

4 中学传统经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中学传统经典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4.1 教育目标不明确

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决定教育方法,只有在教育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才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的实效性。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学校对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师对传统经典教育目标的关注不足,影响教育效果。

4.2 教育途径单一

中学阶段学校传统经典教育的主要途径依然表现为自习时间诵读和课堂讲授,但基于应试教育的缘故,分配的时间并不充足,导致教育效果并不显著。同时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很好利用主题班会、家校合作等多元教育平台推进教育活动。

4.3 教育内容随意

传统经典教育内容的主要来源是学校编制的校本教材或推荐教材的内容,而自主选择明显不足,显现出教师在教育内容选择上过于被动,缺乏主动性;而对于传统经典教育内容的首要依据的选择则明显注重道德和文化素养培养,其他价值培养重视度不足。

4.4 教育方法单一

教师进行传统经典教育的方法不够丰富,依然以诵读和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要方法,作为已经具备一定理解力和思维力的中学生,简单的诵读和理论讲授会使其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传承文化精华,当然也就不能实现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目标。

5 加强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对策分析

5.1 明确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目标

明确的教育目标能够有利的促进教育实效。作为中学阶段,传统经典教育的目标主要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扬弃继承,传承文化。民族存在的根本在乎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对世界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而今伴随着对技术教育的过度重视,中国文化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本土文化,在中学“哈韩”、“哈日”已成为普遍现象,而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了解却知之甚少。因此,中学阶段以传承民族文化为教育目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而且能够有力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和平侵略。

(2)道德养成,健全人格。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生命个体价值的实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传统经典内容的“仁、义、礼、智、信”不仅包含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操还包含着大爱为仁的人道主义。中学阶段依此为教育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其综合素质,实现健全人格。

5.2 构建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途径

教育部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计划、周课时数有着明确规定。结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合理利用学校教育平台,构建多元教育途径,有力推进中学传统经典教育实践活动。

(1)优化学校教育平台。结合学校教学计划,诵读应化整为零,每天选择晨读或下午自习中的10-20分钟坚持进行,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构建专题教育与学科渗透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专题教育每月依据教学计划设置一到两节,由专任教师承担,每节课教育目标明确,内容精心设计;学科渗透教育则是利用其他学科,如地理、音乐、美术等课程,在教学中融入传统经典知识,提升教育实效。

(2)积极倡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校外时间,自主多渠道的学习传统经典。利用寒暑假布置传统经典教育主题作业,如阅读部分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参观游览名胜古迹了解传统文化,开学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推荐优秀学习视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5.3 梳理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内容

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经典,中学阶段不可能全部学习。因此,教育者在教育内容上需做出合理选择。依据传统经典教育目标和传统经典自身特点,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考虑以下方面。

(1)儒家学派为主流的各学派经典著作。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文化的精华包含着中国文化太多的思想内涵。而“四书五经”作为核心代表著作,应是学习的首选内容。除此之外其他学派的思想,如道家的逍遥、墨家的兼爱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教师可选择这样一些核心经典著作作为教育内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2)美轮美奂的经典古诗文。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美的语言,脱俗的意境,借景抒情、寄画寓意无不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魅力。作为中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其对语言的运用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可选择唐诗、宋词、元曲中的字数不多,朗朗上口,易于识记的篇章指导学习。

5.4 丰富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方法

中华传统经典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以课堂为载体,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填鸭式”,面对多元的传统经典教育显然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丰富中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教育方法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有力手段。

(1)稳步实施诵读法、抄录法。诵读法、抄录法是目前中学阶段学习传统经典教育采用的主要方法。诵读、抄录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不高,通过反复诵读和不断抄录使学生形成知识积淀,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该方法,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

(2)积极倡导指导法、读议法。指导法通过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目标指导进行。要求教师需掌握较高的理论素养,每周应抽取固定时间(至少一节课)进行集中问题答疑,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读议法,即通过学生自学,创造平台让学生自主评议,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可以结合指导法共同进行,在自学基础上,先由学生相互交流、自主评议,最后由教师做出方向性指导,实现教育目标。

(3)有条件采用配乐、表演、展示法。古代礼乐不分家。因此,条件成熟应当在教学中结合游戏模拟、配乐情景剧、演讲讨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经典内涵,把握经典精神。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博物馆、历史古迹等,通过实地体验式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

传统经典教育肩负着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经典教育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解艳.试论传统经典和现代启蒙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4]钱淑云.浅议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其现实意义[J].观察思考,2010(4).

经典教育论文篇(8)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就有学者关注文学经典问题。时至2005年,关于文学经典的论争在广度与深度方面都大有拓进,文学经典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理论热点。2006年该问题愈发为学术界所重视,不仅有更多学者在学理层面深入研究,而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陕西师范大学还共同主办了“文学经典的传承与重构”学术研讨会。综观近几年的论争与研究,我们发现大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经典面临挑战

在任何一个大变革时代,经典都会面临挑战,如“五四”时期,“四书五经”不再成为经典,流传千百年的文言诗文从文学场阈中心骤然边缘化;“”时期,诸多文学经典成为“毒草”。但是,在以往这些时期,变革者所做的是摧毁旧经典,确立新经典,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其实是推陈出新,是文学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不管思想观念变革多么剧烈,新旧经典反差多么刺目,没有人质疑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当前所谓的文学经典面临挑战恰恰并非如此,它不是说以“戏说”、“大话”、“恶搞”等方式改写经典,损害了某些文学经典的形象,动摇了其作为经典的地位,使得当下文学经典面临着被新的文学作品取而代之的危险,而是说在当代这样一个消费社会中,在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挺进审美文化轴心的背景下,文学经典还有存在的充足理由吗?所谓经典,不仅意味着价值的恒久性,更重要的是,它首先得有价值,能满足特定历史时期对于文化权威以及文化规训的需求。如果文学在人们精神生活中变得无足轻重,那么,这个时代的文化就可能不需要任何文学作品成为经典。有学者认为,由于社会生活资源过度丰裕,文化资源充沛,文学在社会生活中不再举足轻重,经典文学时代已经终结,文学进入了“后文学时代”。孟繁华在《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一文中则以极其丰富的材料例证了文学经典的终结。

针对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高楠在《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味权力化》一文中认为,以历史名义进行经典解构或否定,不过是造势的危言耸听,是精英群体面对大众趣味权力化的现实进行媚俗式的价值退让。高楠将文学经典面临挑战与大众趣味权力化联系起来考察,眼光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将文学经典面临的现实挑战解释为造势者的危言耸听,不免有失偏颇。盖生在题为《“文学终结论”疑析――兼论经典的文学写作价值的永恒性》一文中则提出,文学需求是人的本体性需求,文学自身的本体规定使其具有无可取代的独特性。当前文学在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冲击下被边缘化是文学非线性进步的表现,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现象。他进一步指出,随着物质享乐的相对餍足,将会出现意义焦虑,因此,生产意义的文学不仅不会终结,还将在新形势下具有重建经典的可能。然而,人并不具有先于社会历史的本体性,人的文学需求与其文学经验,尤其是与其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所谓人的文学本体性需求其实是由文学经典建构出来的,一旦文学经典退出当代文化场阈,不久之后文学也许就不再成为人的本体性需求,到那时,文学自身也将无所谓独特价值。本文以为,文学经典是否会终结,这既不是历史事实,也不是一个纯粹理论问题,它受到社会文化变迁的客观影响,但是,人们毕竟还可以通过操纵文学教育这台机器等实践性努力改变其进程与方向。

二、文学经典与消费社会

文学经典之所以面临挑战,首要在于社会文化正在发生急剧变革。当代社会正在走向消费社会,消费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和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赵学勇在《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一文中,就明确提出文学经典面临危机源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冲突。在该文中他还分析了消费时代文学经典所处的外部矛盾和自身悖论,认为只要能够正确处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学经典面临的矛盾就会逐步消弭,甚至可能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播。吴兴明在《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一文中,提出了恰好相反的观点。他首先详细地分析了文学经典商业扩张的种种情况。所谓文学经典的商业化扩张是指出于经济驱动而改变文学经典的形态,使文学经典成为各种各样的文化消费品;或者直接利用文学经典的知名度,获取经济利益。比如《三国演义》被改写为小人书,被拍摄为影视作品,被制作成网络游戏,其中的人名、地名、故事情节被用于制作酒店招牌,开发旅游业等。吴兴明认为,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是因为经济上升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消费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座架),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将使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经典走向终结。仔细思量,吴兴明的推论学理依据并不充足。一方面消费关系未必是当代社会关系的座架;另一方面当代社会毕竟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某一种社会关系虽然可能上升为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力量,但也未必就能决定文学经典的命运。相比较而言,赵学勇的观点有些乐观主义色彩,但其思想方法不同于决定论者,他重视文化参与者的实践努力,提出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新问题――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播。

对于消费社会中文学经典的遭遇,有些学者还就具体问题作了深入考察。陶东风在《“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一文中,分析了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中的独特遭遇――“大话文化”对文学经典的消解,并认为“大话文化”容易导致犬儒主义人生态度。李治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通俗文学、大众文化的经典化》一文中,介绍了消费文化语境中通俗文学、大众文化进入中小学教材的概况,他认为通俗文学、大众文化的经典化可以促进雅俗互动的文学文化生态平衡时代的到来。消费社会中文学经典的遭遇是个大课题,其中值得关注的具体问题还有很多,如消费社会中网络文化对文学经典影响、消费社会中文学经典的商业化扩张等。

三、文学经典的形成机制

文学经典面临挑战一方面来自社会文化变革;另一方面来自文学理论本身。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乃是因其永久的艺术魅力,这曾经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公理。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激进的文学经典论者提出,现存的所谓经典绝大多数出自已经过世的、欧洲的、男性的、白人(Dead White European Man,缩写为DWEM)作家之手,而众多非欧洲的、非白人的、女性的作家却常常被排除在经典作家名单之外,由此可见,超然的审美仅仅是幻象,文学经典不是功利世界中的“飞地”,而是文化权力的竞技场。这种理论催生了文学经典虚无主义观念,使得人们从理论上怀疑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与必要性。朱国华在《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一文中,对这两种文学经典理论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并认为古往今来的经典化结构原则根本无法通约。这也就是说,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以及其内在机制,是一个不可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论争也许只能走向西方学者所走的文化政治学路径,而无多少纯粹的学术价值。

朱国华的观点并没有引发国内学者共鸣,大多数国内学者仍然把文学经典的形成机制看作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并且主张将审美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结合起来考察。童庆炳在《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等文章中就提出,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在此建构过程中,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只是诸多建构因素的一维,此外还有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与可阐释空间以及接受者和特定的文学观念等重要因素参与其中。陈太胜在《文学经典与理论:变与不变的辨证》、《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的身份政治》等文章中则批评了以萨义德的后殖民批评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对文学性的忽视,认为一切理论对文学经典的创造性阐释只是文学经典暂时的“变”,文学经典本身其实是“不变”的,它是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将文学经典形成机制作为一个纯粹学术问题来对待,显然不是三五篇论争性的文章所能真正解决,而且宏观论证也难免失之于空疏。有些学者另辟研究路径,开始深入研究文学经典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这方面代表性文章有黄大宏的《重写:文学文本的经典化途径》、杨春忠的《本事迁移理论视界中的经典再生产》等。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个案研究,如胡景敏的《巴金的自我叙述与〈随想录〉的经典化》、陈刚的《戏曲的经典化形式:折子戏》等。

四、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既是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学经典价值实现的重要场阈。在阅读文化还未兴起之前,文学教育几乎是文学经典化的唯一途径。由于活字印刷术发明与市民阶层兴起,阅读文化占据了审美文化的中心,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成为文学经典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广泛传播的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仍然与文学教育机构的认可密切相关。随着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汹涌而来,阅读文化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文学教育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还能有何作为呢?是顺应历史潮流,欢迎武侠传奇、流行音乐等通俗文学、大众文化进入教材,还是坚守“利维斯主义”,严格鉴定文学经典,并利用文学教育体制广泛传播文学经典,以此抵制大众文化的威胁呢?这是一个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严肃问题。有学者针对文学教学现状,认为文化研究的经典观是当前文学教育的误区,主张借鉴“利维斯主义”,重新认识文学经典的意义与价值。

其实,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在人类教育史与当代教育体系这个坐标中确定文学教育的位置。我们知道,在现代教育体制建立之前,并不存在独立自主的文学教育,所谓文学教育其实主要是意识形态与伦理观念的载体,用于教育的文学经典也主要发挥其教化功能,而不是审美功能。随着现代学科分化的发展与审美自律观念的确立,形成了专业化的文学教育。专业化文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训练人们的阅读能力来培育其文学审美能力与文学创造能力,通过传授文学史知识来提高其文化修养等。但是,在阅读文化衰微时期,文学审美能力还能够为人们认可吗?人们还需要文学史知识来提高文化修养吗?“利维斯主义”只是把能够培养读者道德意识的名著作为文学教育的经典,其主张的文学教育恰恰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化多元化时期,即使传统的文学写作终结了,文学经典还是否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呢?又具有怎样的人文教育价值呢?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 黄浩.《从“文学经典时代”到“后文学时代”――简论“后文学社会”的五大历史特征》.《文艺争鸣》[J].2002,(6).

[2] 高楠.《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味权力化》.《文学评论》[J].2005,(6).

[3] 盖生.《“文学终结论”疑析―兼论经典的文学写作价值的永恒性》.《文艺理论研究》[J].2006,(2).

[4] 赵学勇.《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文学评论》[J].2006,(5).

[5] 吴兴明.《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中国比较文学》[J].2006,(1).

[6] 陶东风.《“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中州学刊》[J].2005,(4).

经典教育论文篇(9)

“经典”一词经常与名著连用,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典籍或宗教典籍,现在一般将其解释为“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美国教育家阿德勒在《怎样读一本书》中列举了名著的六个特点:①名著实际上是历史上被最广泛阅读的书;②名著是属于当代的;③名著是通俗的而不是学究气的;④名著是最具可读性的;⑤名著最有教育性,最能教化人;⑥名著都是论述历史上人们一直试图解决而没有最终解决的问题的,虽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能引起现代人的思考和探究。①此外,经典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它的原创性,“经典的陌生性并不依赖大胆创新带来的冲击而存在,但是,任何一部要与传统做必胜的竞赛并加入经典的作品首先应该具有原创魅力”②。

教育经典是经过历史沉淀、具有较高认可度并被反复阅读的优秀教育著作。一部教育经典就是一座智慧的宝库、思想的丰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值得后人心怀敬畏、反复阅读,并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教育经典对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而言,无疑具有润师心、铸师魂的价值,尤其在时代呼唤大批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背景下,教育经典的价值更是不容小觑。

一、师范生阅读教育经典的现状

某校在招聘教师时,对来自5所师范院校的28名应聘大学生(中文专业9名,理科专业19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人能列出一本教育经典,也没有人阅读过教育经典。”“24人认为高深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关系不大,只要把书教好就可以了。”“读不读教育名著,我认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教育要有一颗爱心。”“我认为教好书,主要靠扎实的专业知识,至于教育理论以后可以看一点。”“大学四年,我还未接触过教育方面的名著,我想,还是先把业务做好再说。”“在大学四年里,导师从未提倡我们阅读教育名著。”③

笔者曾以所在学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选择97名同学,就教育经典阅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8份,统计结果如下:

在“列出已读过的6部教育经典名称”选项下,回答情况见下表:

在“阅读教育经典遇到的问题”选项下,选择“不知道读什么”和“不知道怎样读”的分别为49人和48人,选择“没有时间”的有21人,选择“借不到书”的有19人,选择“没有价值”的仅有2人。另有27人在“其他”选项中作出列举,主要集中在“兴趣点不在于读教育经典”、“教育经典深奥难懂,抽象枯燥,读不下去”、“缺乏阅读教育经典的相关背景知识”、“不能学以致用”、“主观上偷懒”等几个方面。

在“是否有必要开设教育经典阅读课”选项下,75人选择了“有必要”,比例高达85.2%,选择“没必要”和“不清楚”的分别为8人和5人。

在“阅读教育经典时喜欢选用的方式”选项下,选择“摘抄佳句”、“写批注”、“写读后感”和“只读不动笔”的分别为57人、47人、30人和11人。另有18人列举了其他方法,如“查找资料,参考别人见解”、“将其他名著中与之相关的观点作比较”、“反复阅读精彩段落”、“与室友讨论”、“上网搜索相关评论”、“阅读书评”等。

调查发现,师范生阅读教育经典总体上呈现出“两高、两低”的特点:“两高”即高认知度、高需求率,“两低”即阅读数量偏低、阅读质量偏低。

(一)师范生对教育经典的认可度高

不足3%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经典没有阅读价值,85.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开设教育经典阅读课。在回答“你是如何看待阅读教育经典”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育经典是精神食粮,可以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拓宽理论视野”,“有助于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发对教育的深度思考”,“借鉴、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成果”,“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基础”。

师范生对教育经典的高认可度与就业选择具有相关性。随着全社会尊师重教之风日浓,教师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之一,教师岗位悄然成为师范专业学生就业首选。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近6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共招收学生895人,其中,877人将考取中小学教师编制作为首选就业岗位(分年度统计见下表),比重高达97.99%。

经典教育论文篇(10)

教师的经典阅读素养,兼具了“教师阅读”、“经典阅读”和“阅读素养”多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它是以“阅读”为核心要素,以“经典”为主要对象,以“教师”为专业特征,以“素养”为发展目的的综合性能力。主要由心理机制与主体意志、积累厚度与视野广度、思考深度与实践技能三个方面构成。

(一)心理机制与主体意志: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情感倾向在当代西方阅读理论中,关于阅读心理的理论主要有四种:一是姚斯提出的认同论,这种认同在文学阅读活动中主要体现为读者的某种情感介入,分为联想式、倾慕式、同情式、净化式和反讽式;二是沃尔夫冈•伊瑟尔的完型论,经典文本与具有独特经历、意识的读者个人心灵之间的交会,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三是保罗•利科的同化论,这一理论指读者在文本面前,在语境和作品面前理解他自己,从文本中接受一个扩大了的自我或重塑的自我;四是诺曼•N•霍兰德的内摄论,认为文学作品可以渗过读者的自我防御,按照读者特有的欲望满足方式发生象征变形并复制自身。[2]从这四种阅读心理机制看,教师的经典素养在情感倾向上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对经典阅读充满兴趣、好奇、渴求、想象的心理机制;二是能动地认识自我、敞开自我、超越自我的主体意志,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必须首先在心理机制和主体意志上下功夫,才能培育积极的经典阅读动机与态度。

(二)积累厚度与视野广度: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能力基础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阅读经典的能力,影响经典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是积累的厚度与视野的广度。厚度和广度是影响教师提高经典阅读素养的关键要素,是教师提高经典阅读素养的能力基础。没有一定的厚度,教师在经典面前只能浅尝辄止;没有一定的广度,教师难以将经典内容与自我、学生、教育活动等联系起来,容易降低阅读经典的效益。因此,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需要教师在积累中增加厚度,在视野中拓宽广度。“积累,是指阅读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记忆了多少、默写了多少,其核心是阅读和记诵量。视野,是阅读了多少不同风格的作品,了解了多少不同流派的作家,阅读了多少不同时代的作品,对不同作家不同时代的作品特点了解多少等,其核心是阅读面。”[3]教师要形成阅读经典的能力,不仅要在理解、感悟、记忆、默诵的基础上增加阅读量,而且要围绕所读经典,不断丰富经典类型,拓宽经典的时空覆盖与种类,在大时空和多种类的经典阅读中增加视野广度。因为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开拓者,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经典知识积累,加深阅读、理解和感悟量,为具备厚实的经典知识打下基础;也要积极扩展自己的视野广度,拓宽阅读面,在宽视野中提升自己的经典阅读素养。

(三)思考深度与实践技能: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智慧表征经典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体察他人的经验,在有限的时空内拓展自己的人生阅历,涵养自己的教育与发展智慧。阅读经典的最大价值,是在深度理解经典内核的基础上,对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操作策略等有效地加以运用,实现经典与实践的有效互动,这种有效互动的智慧,就是阅读经典的智慧。要养成这种智慧,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加大思考的力度,穿过语言表层体察其深层内涵,用思维和智慧阅读经典,才能在经典中收获真正的智慧,才能运用经典智慧指导实践变革。因此,阅读经典时的思考深度与阅读经典后的有效实践,是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智慧表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到:“教师的职业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师要实现这一角色转变,需要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与实践,才能促进学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不断发展学习能力与成长智慧。事实上,只有在阅读过程中创造性地思考和实践,才能真正吸收中外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教育要义,才能批判性地汲取经典中的主张和智慧,多元化地审视经典对自我与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才能将自己的感悟与收获用于日常教育工作,把思考感悟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教育智慧和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力。因此,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智慧表征,应是思考深度与实践技能的有效融合,教师要提高阅读经典的智慧,需要促进思考深度与实践技能的整体发展。

二、教师经典阅读素养的培育策略

从经典阅读素养的主要构成看,教师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需要在情感倾向、能力基础和智慧表征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消解心理障碍,培育经典阅读的积极情感倾向经典阅读素养的基础构成是情感倾向,只有乐读、愿读,才能把经典融入自己的内心,产生不可多得的教育智慧。情感倾向制约着教师阅读经典的内部动机,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需要提高经典阅读的喜爱度、投入度、意志力、勤奋度、专注度等心理品质,才能培育良好的经典阅读的心理机制与主体意志。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消解经典阅读的心理障碍。1.消解经典阅读时间难调配的心理障碍经典需要慢读,只有通过长时期的浸泡,经典中的养料才能进入读者的思想。因此,经典阅读首先需要时间做保障。有些教师认为时间调配问题很伤脑筋,上课不能迟到、早退,课后还要备课、改作业,如果是班主任,事情就更多,更何况还有家庭负担和业余生活,很少甚至没有时间阅读经典。事实上,提高教师的经典阅读素养,是帮助教师提高思考力与改革力,在实践中收获“事倍功半”的有效途径。“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4]只有与经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才能在繁杂的琐碎的事务中寻找规律,发现捷径,使用巧劲,节约出时间阅读更多经典,形成工作、生活与阅读的良性循环。同时,教师在阅读经典作品时,还能感受到先贤的时间管理智慧,从而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时间。不难看出,不是时间调配难度大,而是没有在经典阅读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意识与能力。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必须消解阅读时间难调配的心理障碍,并掌握经典阅读与优化实践的时间调配技巧。2.消解经典内容太深奥的心理障碍不少教师知道阅读经典关乎教育规律、高尚心灵、优雅气质,有利于人文素养和教育思想的形成;但也有不少老师认为经典内容深奥难懂,阅读费时费力,难以“拿来就用”,没有勇气跨出阅读经典的第一步。要提高经典阅读素养,必须克服阅读的畏难情绪,打破经典的神秘感。经典是无数思考的凝聚,是大量事实的升华,是具体事实的高度概括,只要在阅读过程中把作品与生活、把事实与自我、把观点与现象联系起来,就能在抽象中链接具体,在别人的事实中联系自我,把过去的人事投射到今天,逐步消除经典深奥、抽象、久远等印象,进而读出无穷的乐趣与况味。3.消解经典阅读多余的心理障碍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专业洞察力,能够精准地传授学科知识,能应付教学中的各种场面,没有阅读经典的必要。一些老师认为可以读读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经典,如一些数学老师认为自己只要阅读罗素的《数学原则》就可以了,至于卢梭、杜威、陶行知等普适性的教育经典不必去读,《孟子》、《理想国》、《人性论》、《人类理解论》等思想著作更是多余,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人间喜剧》等经典作品纯属浪费时间。事实上,教育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引,教育境界的提升离不开多种经典的滋养。因此,要提升自己的经典阅读素养,必须破除这种心理倾向,既要阅读经典,也要不断拓展经典的阅读面,才能不断发展积累的厚度与视野的广度,避免把自己蜕变为单调乏味的体力劳动者的危险。

上一篇: 数学简史论文 下一篇: 诉讼机制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