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02 10:11:50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篇(1)

1. 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1.1 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放在首位,单纯地训练学生识谱、视唱和唱歌,教学内容单调,方法也比较简单。器乐教学只是在课外进行,学校组织少数学生学习器乐演奏,其目的也只是为了演出比赛。而现代的教育观念,尤其是素质教育认为,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普及性的艺术教育,可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其中会演奏乐器是感受、理解、欣赏、表现音乐的一种能力。所以现在要求乐器进课堂,每位学生都会演奏一种乐器。通过器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1.2 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学生学习弹琴与绘画时,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这就使这些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出来,处于“兴奋”状态。许多科研成果表明,当学生学习与演奏乐器时,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既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能力,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还能陶治情操,美化心灵。

2. 精选乐器,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也是学习乐器的源泉。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始,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其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乐器以及乐器的普及性。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它既要易学易奏,又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例如,在音色上要优美动听、在音质上要纯净悦耳、在发音上要绝对准确。此外,在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艺精细,能够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在器乐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乐器,才能保证器乐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家庭经济的情况,让学生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奏。易教易学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我们分别在音乐课中引入竹笛、竖笛和口风琴,因为这些携带方便,经济实惠,考虑到学生的购买能力,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我们还提倡让学生自制简易乐器,以达到乐器的普及。

3. 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器乐教学有声有色

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把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音乐美的探索、表现和鉴赏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技能时,尽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将器乐技巧融于音乐作品之中,通过乐器和乐曲所蕴涵的美感来激发他们学习器乐的信心。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篇(2)

在音乐课堂的教学改革中,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内涵解读、创造都有重要作用,这也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目标。在音乐课堂中加入适当的律动和舞蹈,当然少不了器乐的配合。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应用在学习器乐上,一旦学生的兴趣打开,注意力自然会集中到音乐课堂上。而且,器乐教学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有一定作用,也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

一、器乐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器乐学习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是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主体性的。不能因为是小学生就对音乐课堂敷衍了事,或者是教师教,学生一味地跟风模仿。这很容易让原本丰富多彩的课堂陷入枯燥的氛围。器乐演奏进入音乐课堂,让小学生和教师对音乐课堂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口琴、笛子、手风琴、小提琴等一系列的乐器都是如何发声的,不同乐器演奏一首音乐是什么感觉,都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的音乐课堂是学生在兴趣指引下的学习,是充满快乐的。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自我表现意识

学生想要学到知识,建立知识体系,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碰撞,在音乐领域里就是让学生融入音乐的世界里去,那么器乐作为感受音乐最重要的符号,不得不存在在音乐课堂上。当学生真正触摸到实实在在的乐器的时候,会通过与乐器相关的活动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如果有学生发现乐器的深层奥妙可以尽情展示,与大家分享,这也有利于学生表现意识的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也在无形中得到培养。

3.有利于创造和谐学习氛围

其实在音妨煊蚧岢鱿制氤、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很多形式是需要学生之间的协同作业的,这就需要学生经常进行交流互动,共同参与。在这样的群体参与的音乐活动中,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更需要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这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很有帮助,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关系,那么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就随之出现,学生的音乐潜能也会在这样的氛围里被激发。器乐在音乐课堂就像磨合器,增进专业活动的同时,也增进情感共鸣。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器乐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任何一种乐器的学习都是对所用感官的调动,学生的反应也会更加灵敏,智力进一步开发。而且,在真正的演奏过程中,可以诱发学生的很多思考,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促进小学生爱好器乐的方法

1.教学方法多样化

器乐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器乐示范讲解、器乐演示、器乐合奏指导和器乐综合训练等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而且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时,都要适当地加强趣味性和游戏性,这可以缓解课堂枯燥氛围,也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2.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每一次器乐教学,教师都可以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这也让学生在学习无措的时候,获得一个强心剂。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需要向周围的人寻找肯定的关键时期,适当的奖励会提高学生对器乐教学的兴趣,这也避免了小学生意志力不强在音乐器乐教学中体现。

总之,器乐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历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教学治理,使效率能够得到提升。当然,对于器乐在音乐课堂的应用,教师不应该只是单纯地附和教育改革的目标,更应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

【参考文献】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篇(3)

一、如何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组织简单器乐教学

(一)结合现有教学资源开展器乐教学

目前一些农村中小学仍存在因为硬件、软件设施达不到而无法开展器乐教学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情况,老师们应当进行教学模式和思想的改变,用一些创新的器乐课程来解决问题,不能因为学校条件困难而不组织器乐教学,教师们应多思考如何组织简单的器乐教学?一方面要把传统的唱歌课加入器乐教学,欣赏课中加入器乐欣赏,这样从课程结构上综合化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从现有的教学乐器中取材、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举例来说,曾有一位小学音乐教师,他用一支破旧的竹笛,就能把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器乐课教出来,他把竹笛作为教具,为学生演奏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学习声乐,也可以通过他的表演学习到竹笛的演奏基本指法,在学生学会歌唱的同时,教师用竹笛为学生伴奏来辅助音高,矫正学生的音准。虽然这位老师并没有用钢琴、电子琴这种常见课堂乐器,但通过一支竹笛仍然可以做到器乐教学。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身边所有物品巧妙构思组织器乐教学,例如:把家里的竹筒中装满沙子做成简易的沙锤;家里的碗、盘等同样也可以利用起来;包括家里结出的葫芦分成两瓣、水瓢等经过巧妙制作也能听见音响、敲击出节奏;竹子经过改良以后既可以变成吹奏乐器,又可以变成打击乐器。

(二)农村中小学器乐课可以借鉴的课例分析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老师还无法深切体会到怎样才能就地取材的进行简易器乐教学,在此提供一些优秀课例以供借鉴,虽然不是在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但是这节课生动的体现了音乐教学的灵活性,很好的示范了简易器乐教学对学习、感受音乐的作用。

这是一所偏远地区县级小学,学校的音乐教学设施跟不上,学生的家庭状况也比较贫穷,但是学生对学习乐器抱有很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老师选择比较便宜的乐器竖笛和口琴作为教学主要乐器,低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在课堂上和老师一起自制简易乐器。例如一年级的一堂音乐课《小乐手》,教师带领学生收集废弃的饮料罐,用饮料罐制作成沙锤,用笔代替鼓槌,用文具盒代替鼓或三角铁等等进行教学。在《母鸡叫咯咯》一课时,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如筷子、水杯、碗、勺子等,学生拿着乐器在老师的指挥下,开始进行节奏训练,有的负责打拍子、有的打二分音符、有的打四分音乐、有的打八分音符、有的打十六分音符、有的打切分音等,整个课堂歌声器乐声汇成一支优美轻快的乐曲,流淌在学生和老师的心里。在竖笛的教学当中,教师在上《茉莉花》一课时,老师先让学生在课下自己预习搜集一些《茉莉花》的有关资料。通过让学生提前备课,学生对《茉莉花》就更加了解,在学习吹奏《茉莉花》时,音乐情感也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虽然在这所学校并没有钢琴、电子琴等教学乐器,但是并不影响学生对学习器乐的兴趣,反而更加自发的参与制作、学习、演奏乐器的整个过程中来,能够体会到学习器乐带来他们的趣味。

这是在香港一所小学的一节音乐课上,上课的是一位男音乐老师,同学们发现今天的音乐课跟往常的不一样了,黑板上不是五线谱和音符,而是挂着四幅图,四张白纸被黑色的墨水晕染成了不同的图形,分别是一个大墨点、一个像大型的逗号一样带小尾巴的墨点、一个用弧线向内画圈的图案、一个用弧线向外画圈的图案。如下4图:

男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古琴音乐,先来听几段声音,听完以后希望大家能够想象一下,每一种声音跟哪一张纸上的图案能够对应呢”。老师开始拨奏,先用右手单音拨弦,余音很快就消失,干净利落,同学们纷纷用手指向第一张一个大墨点的图;老师弹第二个音时,同样右手单音拨弦,同时左手揉弦,余音慢慢散开,泛音上下盈动,同学们马上就能感受到这样的音响就像墨点在纸上晕开以后带着一个晃悠的小尾巴,又很快的找出了对应的图片;接下来第三个音与第四个音对比演奏,教师用先无名指自内而外的、连续摘四到七根弦,又用食指自外而内连续抹四到七根弦,所有的音如行云流水一般将音连成了一片,音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正是对应了那两张分别为自外而内画弧线、与自内而外画弧线的图片。在听完古琴的四种奏法,并且将音响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效果以后,教师说:“接下来请同学们每人都自制一把“古琴”,我们一块儿来试试这四种弹奏方法”。这时,教师开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制作古琴,有的学生把橡皮筋的两头分别套在课本和文具盒上;把小橡皮或铅笔刀当做琴码支撑在绳子做成的“琴弦”下边,就能够顺利地“演奏”乐曲了。等到学生们把“古琴”都制作完成后,教师开始弹奏古琴,演奏到一半时会给学生提示,让每一位同学单独“演奏”拨、揉、滚、拂这四种古琴奏法,学生学习地有模有样,一堂“教”与“学”的互动器乐课就在这样的情境式教学中完成了,教师通过抽象的图画来演绎古琴的演奏方法,所以音乐教师可以在没有教学乐器的情况下,创设情景式器乐教学。

虽然上述课例有是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也有城市的音乐课堂,但教师只善于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把它们的音乐属性最大化,就可以作为很好的课堂乐器,运用现有的教学法创设适用于自己学校的特色音乐课程,才是器乐教学的关键。

二、如何在农村中小学开展“人人打击乐”的器乐教学

(一)打击乐器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是最主要的乐器,由于农村中小学的一些环境条件因素决定一些价格较高的乐器不太能够进入课堂,但打击乐就不同,学生可以利用身边所有的学习用品来当做自己的乐器,例如:铅笔、文具盒、书桌等等。这样农村中小学的器乐课就可以进行,并且教师和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师利用打击乐器来完成器乐教学是更适合农村中小学课堂的。教师带领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只要能够通过震动而发出声音的物体和打击出音响效果的物体都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起来,例如:学生常用的铅笔、文具盒、笔筒、竹筒、双响筒、铁片、三角铁等等,通过学生自制打击乐器进行音乐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乐器构造、发声原理等知识,所以在农村开展“人人打击乐”让每个中小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打击乐器的学习中来,课堂上学生通过对打击乐的学习,既掌握了节奏、乐理等音乐课基础知识,也使学生拥有了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的精神。

(二)在农村中小学开展“人人打击乐”

老师们不要一味追求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而是要换个教学模式,利用器乐课堂组织音乐活动、音乐游戏等等方式尝试建立“人人打击乐”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感性的音乐节奏感得到审美体验,而不是非得只学实物打击乐器才能学习节奏,教学的方式要灵活多变才能够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特征,所以音乐教学要以声音的模仿、音乐游戏等感性方式进行最为有效。

例如:农村中小学若没有打击乐器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开设打击乐课程。

1.身体乐器:让学生拍打自己身体的不同位置,会发出高低起伏强弱变化不同的音响效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编创不同的节奏动作营造声势效果,让学生以视唱练耳形式的模仿,教学步骤要先从最简单的节奏型开始,逐步加入胳膊、腿、等其他部位,难度根据学习进度逐步递增。

初期学习时:

学习一段时间后:

在一段时间的器乐课后,学生对于身体乐器慢慢熟悉,教师可逐步引入附点、切分等复杂节奏型、并加上其他肢体参与,不仅带领学生学习了身体乐器,也掌握了乐理知识。

2.运用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中的节奏训练法:在打击乐节奏的训练中,达尔克罗兹利用行走的几个状态解释了节奏的感觉。例如正常走路时候体现的是四分音符、小碎步的时候是八分音符、跑步的时候脚下的感觉体现的是十六分音符、原地转身的感觉是全音符等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继续开发新课程,达尔克罗兹为我们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思路,不必特意的模仿,可以作为一种借鉴的手段。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篇(4)

在初中音乐中引入器乐教学,通过合理应用,可以将抽象的音乐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欣赏音乐,这对提升初中生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初中音乐教学整体情况看,受音乐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及实际教学内容设置等方面的影响,器乐教学质量并不高,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音乐教师需要积极优化器乐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一、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纵观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绝大部分教师主修声乐、钢琴,很少涉及其他乐器,这对初中器乐教学造成很大影响。此外,还存在一名教师身兼多职的情况,所以,专业性明显不足,很难根据学校情况制订出符合实际的器乐教学课程体系。此外,由于音乐学科一直被师生当作“副科”,所以,很多教师缺乏自我学习意识,整体音乐教学水平不高,无法贴合学生实际制订相应的教学模式,造成“一锅端”的局面,学生在器乐方面的特长与能力难以发挥出来,音乐课形同虚设,学生难以真正感受到器乐的魅力,非常不利于提升音乐教学质量[1]。2.器乐教学内容把握不好对于器乐乐曲的编写,大部分教师很难掌握好其难度。编写得太难,学生很难掌握演奏方法,也无法理解演奏当中的技巧,更谈不上提升专业性;编写得太过简单,则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认为教师没有认真上课。此外,教师在检验学生器乐学习成果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器乐合奏方法,但对于初中生而言,一些合奏谱过于专业,演奏过程存在很大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曲子时,要立足学生实际[2]。除此之外,器乐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固化,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进行融合,也缺乏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思考。总的来说,初中音乐器乐课堂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必要积极提升教师能力,优化课堂,通过多样的方式丰富器乐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器乐学习环境。

二、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具体优化路径

1.提升教师器乐教学热情想要全面优化初中音乐课堂的器乐教学,音乐教师需要清楚的是自身在器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不应仅是实施者,更重要的是参与者、策划者,如果音乐教师缺乏对器乐的喜爱,则很难感染学生,使其产生学习器乐的热情。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器乐教学时,不仅要积极培养自身对器乐的喜爱,全面了解各种器乐知识,更要积极练习,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器乐教学,以自身专业的讲解吸引学生注意力[3]。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所选择的一般都是较为简单、容易学、方便携带且价格便宜的小型乐器,例如口琴、竖笛、葫芦丝、陶笛等。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前自行学习更多丰富的专业知识,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例如,竖笛,在台湾有“直笛”“木笛”之称,在香港被称为“牧童笛”,英文为recorder,其价格相对便宜,但很多教师不喜欢竖笛的声音,所以很少讲解相关内容,即使学生有这方面的天赋,也很难被挖掘。想要吹出美妙的音乐,需要合理运用气息,教师自身要清楚,更要帮助学生掌握演奏特点,不要因为个人喜好而区别对待乐器。2.丰富器乐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在开展器乐教学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先讲解、后示范,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演奏方法,而后进行模仿。在课堂讲解中,需要讲明乐器的特点、基本演奏技巧,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初步印象,接着通过演奏示范,将理论应用于演奏中,从而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4]。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以便直观地看到器乐教学的实效。(2)游戏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入游戏教学法,在游戏过程中渗透知识,提升教学趣味性。例如,可以采用唱奏、吹奏接龙的游戏,带领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器乐学习的乐趣。而对于练习曲目的设计,教师要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感悟[5]。(3)伴奏训练法主要是指当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乐曲后,教师选择伴奏,让学生结合伴奏练习。伴奏有固定节奏和速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升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3.培养学生器乐学习兴趣音乐可以说是一门听觉艺术,可以直接触及人的心灵,而器乐的学习更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乐感。但学生存在个性差异,为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普遍提升,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立足学生差异性,制订出适宜的教学方法,例如不能过多讲解,而应以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演奏方法,激发求知欲,培养其探究精神。同时,教师需要明确的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器乐教学,主要教学目标应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一种音乐学习的正确心态,培养学习兴趣。4.组建器乐学习社团要想获得较高水平的演奏技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练习,但初中阶段音乐课程课时有限,仅依靠课堂器乐的学习远远不够。对此,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内各类乐器社团中,例如陶笛社团、葫芦丝社团、竖笛社团等,通过社团的参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器乐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其演奏水平。在音乐学习成绩评定中,可以加入社团学生实际的练习情况、出勤率等,借助“优秀社员”评比等鼓励更多的学生自觉加入器乐社团活动中[6]。5.搭建表演平台提升学生演奏能力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锻炼演奏能力、提升演奏水平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通过创造相应的机会,借助学校的狂欢节、艺术节、社团活动日等,让学生参与到表演中,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表演欲,让学生更加喜欢器乐学习。与此同时,通过表演过程,促使学生懂得团队合作的力量,提升其自信心及团队合作意识。此外,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合作,还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学校还是音乐教师,都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提高对器乐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音乐教师需要借助有效的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思予.铃木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器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20(20):150-151.

[2]宋艳丽.浅析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课堂中器乐的运用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20(16):161-162.

[3]孟媛.易地移民地区初中音乐教学中器乐与多媒体的优化路径[J].北方音乐,2020(6):167.

[4]陈小美.如何在初中音乐中通过微课辅助声乐艺术教学[J].黄河之声,2020(5):194-195.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篇(5)

随着我国艺术教育力度的加大,艺术教育水平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器乐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和非器乐专业学生的数量及质量上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传统器乐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器乐教学实践大多承袭的仍然是“师徒式”教学,因此,现阶段的器乐教师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经验式教学”(即以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活动)和“回忆式教学”(即以教师个人的学习经历)。器乐课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而学生则始终追随着教师的指挥棒学习、练习器乐演奏技术,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由此受到了很大限制。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集中体现出传统器乐教学的特点,即重技术、轻理论。

音乐教育哲学恰恰与此相反。它以哲学的观点,特别是以艺术教育观来研究音乐教育的基本方针、根本原理和指导原则。这个方面的研究主要探讨的是“音乐教育的价值”“音乐教育的功能”“音乐教育的任务”“音乐教育育人目的”等问题。可以肯定的是,音乐教育哲学就是音乐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它从理论的高度引领实践工作的发展,就音乐教育哲学这一教育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而言,其学科价值对我国现阶段器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无论是其主旨思想,还是其主要内容均对器乐教学具有启发性作用,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器乐教育实践工作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器乐教学的过程中借鉴大教育体系中的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有效地贯穿、运用于器乐教学过程之中呢?

笔者认为,以音乐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器乐教学特性为教学实践基础,结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对现阶段器乐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这将有利于器乐教学工作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

一、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为器乐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它解释了器乐教学工作的存在意义

当前很多器乐学习者,特别是器乐专业学生,甚至教师都对其专业的学习目的不太明确,对其专业选择犹豫不决。他们的潜意识中并不清楚器乐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传授(或学习)器乐演奏技巧,还是为了灌输一种音乐审美的理念或标准。有的教师或学生从事音乐并在多次比赛中获得奖项,或举办了多场个人演奏会之后,却仍然对自己所从事的器乐演奏或教学工作并没有准确的定位,其内心世界仍然渴求社会各界对器乐演奏或教学工作存在价值的肯定和尊重。很多教师由于对器乐教育工作缺乏明确的理解,因此,他们很多人都往往只能依靠个人预感去指导其工作方向,支撑其工作信念。

产生以上种种问题的原因,正是因为现阶段的器乐教育过程中缺乏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支撑。

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器乐教育工作的存在意义在于其深层次的人文价值,也在于其对人类社会音乐文化的丰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器乐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其自身并非一个单纯的音乐演奏技师,而是为创造本时代的精神文明成果的贡献者。由此可见,器乐教育并非社会其他领域的附属品,而是必需品。这一研究成果为器乐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力地肯定了器乐教育工作的存在意义。

二、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指导着器乐教学的发展方向

当前诸多器乐教学课堂中,器乐教师往往会借助自己的演奏向学生示范教师本人对作品的理解,学生亦将教师的演奏方式作为模仿的对象。学生模仿得越像,教师就越发满意,如果学生不能和教师的要求保持一致,便很难得到理想的成绩。应该说,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演奏技术的提高。然而,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的发展却受到了相当大的阻碍。

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语言是器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借助这一手段向学生传授器乐演奏技巧,启发学生去理解音乐作品内涵,以此帮助其音乐作品理解能力的提高。因为同一部器乐作品在不同环境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器乐演奏者无须反复去揣测数十年甚至百年前的作曲家的创作初衷,以求复制出与作品创作之初完全一致的演奏风格,也不应以某位演奏大师为蓝本进行模仿。这一举动的结果是导致同一部器乐作品将像机器一样发出同一种声音,令该器乐作品失去其时代。

显然,器乐教师的本职工作并非反复向学生示范某些乐段,告诉其应该如何理解音乐作品,而是应该“启发”学生,使其对音乐作品有着自己的理解,培养其音乐理解能力。与此同时,器乐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借助器乐的演奏技巧恰当地表达出学生本人对作品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器乐教学的过程中借鉴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在其制定器乐教育专业发展方针的过程中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从长远来看,要全面提升器乐教学质量,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也需要借鉴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成果。

(注:本文为201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音乐教育哲学在器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管建华.21世纪音乐教育学科研究展望[J].交响,2001(1).

[2]曲真真.用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解读中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J].江苏社会科学,2008(1).

[3]蒋玲玲.试论音乐教育哲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戏剧之家,2012(7).

[4]BennettReimer.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郭声健.音乐教育新概念[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篇(6)

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广泛的使用打击乐器,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在很多歌曲的教学中使用了打击乐器,在培养学生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比如在歌曲《天路》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此首歌曲同学们不好准确的把握切分音。笔者使用了铃鼓来对连续的切分音为同学们做了展示。对于铃鼓的摇、搓、抖等手法,要掌握好非常的不容易。学生们要想要整齐,就不能有发散的声音。特别是在用铃鼓练习切分音时,要使同学们铃鼓的抖音均匀。在班级中如果有节奏感差的同学可以使用三角铁过来锻炼,三角铁可以作为色彩乐器出现在乐队中,为乐队添加鲜明的色彩和高昂的氛围。在使用打击乐器编排歌曲时,通常第一拍由三角铁来敲打,然后再让梆子敲打下一拍。在一首歌曲把以上打击乐器组合在一起,再添加上钢琴的伴奏,学生们学习起来就会有很大的兴趣和积极性。经过全班同学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进行反复锻炼,很快就能掌握到歌曲的节奏和音乐感,并且整堂音乐课下来氛围也会非常的好。

一、使用打击乐器以前的练习

音乐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使用打击乐器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练习:

首先是手和脚的练习。教师应该让学生们练习拍手和跺脚,当在音符上面时,让学生们拍手。在音符下面时让学生们跺脚。在练习拍手和跺脚时,一定要做到节奏稳定。拍手的力度不要过重,让学生们用拍皮球的感觉来拍手。另外,让同学们的手、脚、嘴的节拍上要协调一致。同学们在开始练习时,步调很难一致,这时教师要掌握好练习的速度,等学生们熟练以后再加快速度。

二、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学生们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特别是对于思维方式处于自由和开放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探索与和求知欲,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在充分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特征的基础之上,利用学生爱创作、爱表演、好动的个性特征来引导学生。并结合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设置的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打击乐器可以使学生在自主体验和尝试中,体会到打击乐器带来的快乐。继而对学习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音乐教师的教学难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即兴演奏,然后再给学生们模拟乐器发出来的声音,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对学习新歌曲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其自然地进行教学。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打击乐器引导学生自主编曲,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学生首先要根据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另外,学生们在原来打击乐器的操作技能基础上,使用打击乐器自己编制一些音乐节奏,学生们使用打击乐器编制出来的音乐节奏,可以作为歌曲的伴奏,也可以运用到相关的音乐表演中。在教学课堂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们讲解打击乐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把多种打击乐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试音来了解每一个打击乐器的声响、材质和音色等。然后再让学生们了解音乐风格、伴奏节拍、伴奏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在掌握了这些基本音乐知识后,才可以利用打击乐器自主编创一些音乐节奏。在学生自主编创音乐节奏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通过正确的引导学生,为学生创新提供信心。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和平台,把自己创作的作品展示给班级的其他学生,对优秀的作品给于鼓励和奖励,以激发学生再次编创的热情和信心。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篇(7)

器乐教学已成为我国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音乐教学中,其中器乐训练的内容是很普遍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中,器乐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日本不但把一些乐器作为教学设备配给学校,而且在音乐教材中就有一定比例的器乐曲,并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这部分内容。可见器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起着很大作用的。

我国《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学情况来看,引领器乐进课堂还未曾开展,很多地方还是沿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器乐教学都是在课外进行。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因此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器乐教学的普及显得非常重要。

一、“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1.首先要认识到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就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训练学生识谱、唱谱和唱歌,教学内容简单,方法单一。这样的教学容易使学生兴趣缺乏,久而久之对音乐产生厌倦。而现代的教育观念,尤其是素质教育认为,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普及性的艺术教育,可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器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演奏乐器是感受、理解、欣赏、表现音乐的一种能力。它是学生用来创造音乐没美并陶冶高尚道德情操的一个契机。所以现在要求乐器进课堂,每位学生都会演奏一种乐器。通过器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2.器乐具有鲜明的艺术性、情感性和技巧性。这些特性,是诱导学生对器乐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在非乐器化的教学中,视唱和听音是很枯燥的,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在“玩”乐器的过程中,则可以调动学生的有意或无意注意,从而掌握一定的音准概念。

3.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促进多种器官协调发展,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积极作用。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

二、课堂中有效的使用乐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管是纯器乐教学还是非乐器化教学的音乐课,都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乐器以及乐器的普及性。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在纯乐器教学中,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它既要易学易奏,又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

三、正确、科学地安排教学进程,使学生易学易懂

器乐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也是一种音乐美的探索、表现和鉴赏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技能时,尽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将器乐演奏与音乐作品融合起来,通过乐器和乐曲所蕴涵的美感来激发他们学习器乐的信心。

在教材法上选用一些简单易学的乐曲或者选用一些熟悉简短的歌曲进行练习,这样可以减轻开始学习时,视谱、背谱上的负担,从而更好地集中精力解决演奏技术上的困难,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演奏技巧按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加以分析,进度放慢,反复练习和巩固。当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后,可以发展两个声部的合奏,同时培养学生学会聆听和声效果,为今后的音乐创作奠定基础。随着演奏技巧的提高,在教学上可以进行多声部的练习,练习时可分声部练习,一个声部练习时,其他声部轻声唱谱,集体打拍,这样既加强了训练密度,使全体学生思想集中,又能让学生对乐曲的各声部和乐曲的基本速度有个整体的概念。在合奏时就容易达到协和、整齐的效果。

四、器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抓好教师技术水平,抓好起始课,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只有教师具有一定的演奏水平和能力,才能提高器乐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掌握演奏方法,而且更应该了解如何教学生,这是器乐教学取得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教师还应该抓好器乐教学的首堂课,努力通过第一堂课的教学,深深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真正喜欢上演奏乐器的学习。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篇(8)

关键词: 电子琴、教学、作用。

当前中小学正在全面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做为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的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创造力及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素质。键盘乐器通常是指我们学校音乐教学中所使用的钢琴、手风琴、风琴、电子琴等乐器。它是音乐表现力最强的乐器之一。它可以立体地、多层次地表现音乐。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等音乐素质极为有效。我们的音乐教学工作,应该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这个主题,充分利用好“键盘乐器”这一重要的教学工具,研究、探索和发挥其在音乐教学中的各种作用。使我们的音乐课教学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多手段等方面,更为形象、更为全面的对学生加强艺术教育;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更好地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

乐器的出现是人类音乐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因之而无法想象地变得丰富和深远。进入近现代,随着工业革命汹涌浪潮的席卷和高科技、信息产业的迅猛高速发展,社会生产的巨大变革与发展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精神世界。在音乐领域,人们开始寻找新的表现手法和途径。电子琴正是顺应这一潮流,并迅速普及和影响到人们的音乐生活的各个方面,普及影响到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中。电子琴属于键盘乐器,但与传统键盘乐器钢琴、手风琴、风琴相比,它具有包融各音乐历史风格和多民族音乐风格的节奏类型,丰富多彩、变化奇妙的包罗大自然音色和人类对宇宙世界富于想象的梦幻音色,以及单人就可演奏出的、极具魅力的、乐队音响效果般的音乐等突出特点,它的音乐表现手段更丰富,音乐表现力更强。它在音乐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校音乐工作者的重视,研究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成为我们大家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个探索焦点。

一、节奏功能的作用

节奏训练、律动练习是学校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传统乐器自身的条件所限,我们的音乐教学只能侧重其基本内容的学习和训练,而在进行较为复杂的节奏及节奏类型的学习与训练时,就得通过课前大量准备工作,比如收集、整理各种不同音乐风格的节奏型(如波尔卡、进行曲、圆舞曲、探戈、伦巴等)音乐,在课堂利用录音机及其它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即费时又不方便。电子琴它自身储存有一百多种不同音乐风格的节奏音型。既有古典风格的节奏音型又有现代风味的节奏音型;既可以表现外国音乐的节奏特点又能表现我们自己民族的节奏音型,效果丰富、音响动听、使用简便。电子琴还储存有几十种不同的中外打击乐器,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练习和学习外国和我们本民族的音乐节奏节拍。它的节拍提示灯,让学习者随时通过观察提示灯的闪烁,更准确的掌握各种节拍的强弱规律。它的速度设置器可以满足所有乐曲的速度要求。便于学生准确掌握乐曲速度。它的自动使用功能,让教师摆脱乐器的束缚,根据教学需要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音色变换、叠加功能的作用

电子琴可以演奏出上百种、上千种的音色。这些音色有各种乐器的音色;有人的合唱声;动物、机器、雷雨、枪炮、车船等大自然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效果;还有超出大自然范围的极具梦幻色彩、体现人类丰富想象力的各种音响效果。传统乐器的单一或几种音色表达能力,与之相比则显得十分的脆弱和有限。音色的运用对塑造和表达音乐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弦乐音色在音乐作品中的出现,常常表现抒情的音乐形象,铜管乐器的出现往往表现坚定有力、气势磅礴的音乐形象,而木琴类的敲击音色则更多被用来表现儿童情趣的音乐形象。音色的听辩训练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的一个主要内容。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只需使用一台电子琴,就能让学生认识、了解和学习各种音色,体会不同的音乐形象。而且它的以假乱真的音色模拟效果,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完全替代教学中短缺的任何乐器。它的二胡、竹笛等民族乐器音色,使我们的只会使用键盘乐器的教师,摆脱不会演奏民族乐器的尴尬,通过演奏电子琴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学习和掌握我们的本民族音乐风格。电子琴的音色叠加功能,能同时演奏出四种不同的音色,它可以让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时,方便的演示器乐作品中不同乐器组合在一起表现的各种音乐形象。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它还可以增强乐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自动和弦功能的作用

我们知道旋律是音乐作品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在主调音乐中,对主旋律的烘托和陪衬主要是通过和弦的运用来实现的。而和声就是和弦的进行即运用。当我们聆听一首气势恢宏的大合唱或交响乐时,常常会被那浑厚饱满的音响撼动心扉。我们不禁会问:那么多声部交织进行,那么多乐器同时鸣响,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和声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音乐就必须了解和声。要理解和声的作用,首先需要培养认识和弦、识别和弦的能力。传统键盘乐器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程度的演奏技巧,而且和声的表现形式也较为单一和有限,有很大的教学局限性。电子琴的自动和弦功能,具备音乐作品中使用到的几乎所有的和弦。由于它的演奏技巧简单易学,还可以随你所需要的各种音乐织体、音乐节奏一起,轻松演奏出不同的和声效果。因而,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它可使键盘演奏技巧水平不高的教师,完全胜任教学工作,并通过动听、美妙的音响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音序功能、录音功能的作用

复调音乐是多声部音乐。学习复调音乐对理解音乐作品、理解和欣赏音乐极有帮助。由于复调音乐结构复杂,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使用传统乐器教学,费事费力、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难度比较大。电子琴的音序功能可以简化教师的演奏技法,让教师把复杂的多声部音乐,一个声部一个声部的录入合成。降低了教师的演奏难度,同时,在教学中把立体结构特点的复调音乐,按照从简到繁的顺序,让学生一步一步地了解、认识和学习复调音乐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电子琴的录音功能可以让教师把每次在电子琴上进行的教学内容储存在磁盘上,做为教学资料保存或与别人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同时,它又是一个非常方便实用的卡拉OK机,教师可事先把教学或演出需要的内容录制在磁盘上,到时打开电子琴电源开关就能使用。并且能随时根椐不同的需要,进行移调、音色变换、节奏变换、速度变换等,完全不用教师自己演奏乐器,就能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各种音乐教学活动。

五、MIDI功能的作用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篇(9)

一、提高教师自身演奏水平,让示范演奏吸引学生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老师每次示范演奏,教室里都非常安静,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仿佛告诉老师快给他们一次愉悦的享受。当老师演奏流畅而充满感情时,学生会给予热烈的掌声。每一次演奏结束时,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拿出竖笛自觉地模仿。每一次的演奏我们都精心准备,将音乐的风格和情感尽可能地表现出来。实践证明,我们的演奏给了学生学习竖笛的极大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小小竖笛可以演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演奏结束后,同学们总会主动讨教演奏中的一些问题。看到同学们主动学习的情形,我们的内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和满足感。

技能和内容融合,让技能始终为学生学习音乐服务。我们在音乐教学中,首先去掉以前专门的器乐教学课,而是让器乐贯穿与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实践创作教学中。在歌唱教学中,我们主要是用竖笛为歌曲伴奏,学生学习的第一阶段,主要用单音伴奏,让学生熟悉了指法,重要的是竖笛演奏已经为歌曲教学服务了。第二阶段,学生用和声为歌曲伴奏,主要是将器乐分为两个声部,每个声部的节奏简单,主要强调和声效果和对歌曲演唱音响的丰富。第三阶段,学生基本熟悉竖笛的演奏,就可以演奏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在欣赏教学中,主要用竖笛演奏一些音乐的主题,让学生加深对音乐主题的记忆和理解。在实践创作教学中,主要是发挥竖笛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程度好的学生演奏旋律,程度不好的学生演奏节奏型和声,连音阶都演奏不好的学生可以作为BASE声部,演奏低音。再加上其它打击乐器,这样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参加音乐实践和创作,让学生学到的课堂器乐演奏技法真正为音乐服务。

二、把器乐贯穿于音乐教学过程,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篇(1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艺术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份。艺术素质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是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教育。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中国民族器乐源远流长,从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算起,至今已有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器乐,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康人格,而且能够启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百花齐放”的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民族器乐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特别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的颁布,很多学校采取各方面的措施,使得包括中国民族器乐在内的艺术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来看,我国民族器乐的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我国民族器乐初级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整体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艺术素质在个人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大家认同,音乐教育在整体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也逐渐被大家所认识。1995年12月在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提出要“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各地中小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中,以民族器乐为特色的培训班大受欢迎,学习民族乐器,包括古筝、二胡、笛子、琵琶、扬琴,甚至洞萧、古琴等冷门乐器的人越来越多,建立民族乐团(队)也水到渠成。仅北京地区的中小学就有20多个编制较完善的民乐团(队);1994年2月,我国第一支少儿“小龙人”阮族乐队由华南师范大学宁勇教授在广州儿童活动中心建立,其阮族合奏节目在内地、香港演出均受到观众的好评并获奖;广东省佛山市汾江中学的女子弹拨乐队在2000年8月夺得“广东省第五届少儿艺术花会”金奖后,又在全国“蒲公英”音乐电视比赛中捧回金杯。

二、我国民族器乐初级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民族器乐的教学逐渐得到重视,取得了许多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我国民族器乐的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

1.从社会大环境来看,我国社会的音乐文化价值取向有失偏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起,人们出于各种考虑开始“重视”高雅音乐,其中最典型的是全国掀起的儿童器乐考级热。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学习西洋乐器的人数远远超过学习民族乐器的人数,市场上民族乐器的学费标准也比西洋乐器的低30%甚至50%。我国社会的音乐文化价值取向由此可见一斑。

2.从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现今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传统音乐的比重较轻,传统音乐文化只作为一种了解,传统音乐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3.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我国过去高等及中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沿袭着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体制,培养出来的中、小、幼音乐教师,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一般都所知甚少,他们只能用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教材来教育学生。

4.缺乏适合初级教育的民族器乐教材。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器乐,古代传承下来的民族器乐曲作品不少,但是,一般适合成年人演奏、适合初级教育演奏的曲目作品为数不多。在这方面,西洋器乐的教材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我国民族器乐初级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严重缺编。因教师不够,课开不齐,课时开不够的占多数,即使能开齐课,也因教师负担过重,只能忙于应付,无力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民乐要想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抓起。目前,中小学缺的正是这方面的教师。

2.因人设课,教材不统一。中小学中的民族音乐课一直是各自为政,有啥教啥,会啥教啥。造成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及考核内容的难易度上参差不齐。

3.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是沿袭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体制,导致毕业出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特别是民族器乐所知甚少,即使有些掌握了某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技能,但是对民乐合奏常识知之甚少,乐队合作演奏能力较差,更谈不上组织训练乐队和指挥乐队,或动手改编简化乐曲,写简单的配器和小合奏曲。

4.音像市场由于受经济大潮的冲击,民族音乐的CD及VCD的碟出得太少,具有教学价值的更是难寻。仅从广州市场来看,民族器乐的磁带、碟,如仔细找,可以买到一些,但真正能作为教材使用的却寥寥无几。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我国民族器乐初级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民族器乐初级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曾说: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在国际的半文化中”。为了使民族音乐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入手:

1.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来弘扬民族音乐的观念和意识。民族音乐教育问题是全社会的事情,因此,有关的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及音像公司等单位,应树立起“弘扬民族音乐”的意识,多播放、出版优秀的民族音乐音像、文字资料,一是加强国人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让领导及教师都认识到,发展本国的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教育健康发展并走向世界的根本和必由之路;二是可供高师、中幼师、高中和中小幼音乐教师使用,营造学习民族音乐的良好环境。

2.加强民族音乐师资的培养。作为“音乐教育母机”的高师,应打破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加强民族音乐师资的培养。高师的教育形态能够十分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特性,起着传递和深化民族音乐的作用。过去高等及中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沿袭着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体制,培养出来的中、小、幼音乐教师,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一般都知之甚少,他们只能用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教材来教育学生。为此,编写合适的教材并在高师设置民族音乐文化和民乐合奏课程,是高师教改中刻不容缓的措施。这是一项贯彻“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精神、弘扬民族音乐传统、完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培养多能型音乐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初级音乐教育中实施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方略至关重要的一环。

3.采取多元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编写、出版适合民族器乐初级教育的作品和适合本土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目前我国很多民族器乐作品是高、精、尖曲目,中小学生演奏起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我国传统器乐教学中“受其业而不解其惑、受其技而不解其艺、受其能而不解其情”的状况,我们应多编写适合初级教育演奏的曲目。我国地域辽阔,有着悠久的音乐文化历史,由于地理条件、方言、习俗、历史传承等原因,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保存有不同特点的民间乐种,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潮州弦丝、福建南音、山西套、辽南鼓吹等,可根据不同地域编写适合本土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让学生增强对民间乐种的传承方式、演奏方式、演奏场景和语境的理解,从感情上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的认识,具备深厚的民间传统音乐的功底。

4.因地制宜组建中小学民乐队。不必贪“大”求“全”,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地域差异进行“量体裁衣”。因组建民乐队编制灵活,乐器品种与数量可多可少,演奏形式丰富多样,与西洋管弦乐队相比,其难度要小得多。

对于那些起点低、缺少民乐经验的中小学,可考虑用单一性能乐器组建乐队,比如阮族乐队。由中国最负盛名的阮琴大师和改革家宁勇教授研制的宁氏系列阮分为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高音阮,总音线从G1-d4可以组成各种规模的阮族乐队。也可以采取同一性能乐器组建乐队,例如,弹拨乐组合(以扬琴、阮、琵琶、柳琴等为中心),拉弦乐组合(以高胡、二胡、中胡、大胡等为中心)。采用单一性能或同一性能的乐器组建乐队易学、易教、易出成果、省时、省力、省钱,采用的形式可大、可中、可小,且音乐和谐,和声效果较好,演奏形式较为丰富多样。例如1995年12月,我国阮演奏家丁晓燕女士组建第一支海外青少年阮族乐团,并聘请宁勇、林吉良为海外艺术顾问。该乐团自组建以来,以乐曲内容丰富、演奏技巧精湛、组合形式多样、舞台阵容壮观等获得良好声誉,活跃在世界舞台之林。

针对起点较高、有民乐经验的中小学,可采用不同性能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组建乐队,乐队形式可采用小、中、大型,或根据不同地域,组建有地方特色的小型民乐队。如选用丝竹乐,有上海及江南一带的“江南丝竹”;流行于广州、珠江三角洲一带,湛江地区及广西部分地区的“广东音乐”,盛行于广东潮、汕地区、闽南一带的“潮州弦丝”,流行于闽南的泉州、厦门和台湾地区的“福建南音”,以及在河南一带流行的“河南扳头曲”。在选择曲上不必攀“高”比“难”,急功近利,应从实际出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为民族器乐初级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学生,主要选择一些形象鲜明、脍炙人口、技巧难度不高、易于演奏的少年儿童民乐合奏作品,例如,《喜洋洋》、《旱天雷》、《步步高》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信心。

五、结语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并掌握音乐的母语――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强民族器乐初级教育,结合国内外“民乐风”、“华乐潮”的好势头,把民族乐器和民乐合奏纳入“建立一个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从中小学抓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努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参考文献:

[1]陈天国.民族音乐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J].中国音乐,1982,4.

[2]桂习礼.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刍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1.

[3]胡建华.民乐合奏课的“团队模拟教学”[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5,1.

[4]黄忠钊.关于高师增设民乐合奏课程的设想[J].中国音乐,2000,3.

[5]蒋莉.加强民族器乐教学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民族器乐教学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价值[J].中国音乐,2009,1.

[6]林俊卿.关于民族器乐教学的思考[J].音乐研究,1996,4.

[7]罗杰.重视民族本位――中国音乐教育之我见[J].中国音乐,2000,1.

上一篇: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下一篇: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要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