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感受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0 09:48:52

煤矿安全感受

煤矿安全感受篇(1)

1.1调查对象

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调查各类样本共计745人,煤矿工人545人,高空建筑工人200人。

煤矿工人人口学变量:煤矿工人男5 4 5名,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O.55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2.2%,初中文化程度占50.5%,高中文化程度占14.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1%。

样本分别来自常德市澧县、浏阳市大窑镇澄潭江、宁乡县煤炭坝、郴州市嘉禾县。4个地区分别位于湖南省北部、东部、中部和南部,监督距离有远有近;企业性质有国有、私有:产业地位在当地有为主导产业也有非主导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有发达也有贫困。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选择这些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湖南煤矿工人的安全心理状况与安全感状况,能为政府分析解决煤矿工人身心问题提供具有实证基础的对策。

1.2调查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从四个地区随机抽取的十八处煤矿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井下煤矿工人、地面工人、管理者,按照标准化的程序,施测,使用问卷对他们进行逐个提问回答。

1.2.2现场访谈法

对宁乡县、澧县、嘉禾县、浏阳市等三十多家煤矿企业的工人进行了访谈。

1.3调查材料

1.3.1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

马斯洛编制的《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简称S-I问卷),共有75道测试题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根据马斯洛的安全需要层次理论,问卷分为安全、归属与爱、尊重三个维度。按照马斯洛的统计标准,得分在24分以下者,具有安全感;得分在25-31分之间的,具有不安全感的倾向,但仍属于正常范围内:得分在32-39分之间的,则具有不安全感:39分以上的,具有严重不安全感,即存在有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1.3.2煤矿工人基本情况问卷

煤矿工人基本情况问卷是由研究者自行编制的,旨在获得煤矿工人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年龄、工龄、工作性质、工种、家庭基本情况、工伤情况、身体基本状况等。

1.4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对调查回收的问卷用SPSS13.O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因素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2.1.1煤矿工人工作的安全度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我们以高空建筑行业工人安全感作为对比项目,研究安全度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表2显示:煤矿工人的安全感平均分数31.73分,高空建筑工人30.64分,两者总体安全感平均分高,安全感差,处于“具有不安全感”的等级。

两者的工作环境危险系数高,工人个体差异较小,工作安全度低,致使煤矿工人与高空建筑工人的安全感都差,这说明工作性质的安全度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结论与其他理论研究的结论相一致。

2.1.2煤矿工人经济收入差异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表3显示 不同收入的煤矿工人安全感状况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低收入的煤矿工人与高收入的煤矿工人安全感收入差异显著,煤矿工人的经济收入对煤矿工人安全感影响显著。

2.1.3煤矿工人工种性质差异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表4、表5显示井下工人和地面工人之间安全感差异不明显,但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感差异明显。从表5中的安全、尊重、归属三个维度上看,井下工人和地面工人没有显著差异,但都与管理人员差异显著。

由于工种不同,煤矿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有很大的差异,这说明不同工种性质对煤矿工人安全感影响很大。

2.1.4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的影响

煤矿工人井下作业的环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环境。阴暗潮湿、空间受限,瓦斯、煤尘、水灾、火灾、冒顶、透水等潜在灾害时刻威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这种特殊环境直接对煤矿工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据此,我们从井下最常见的粉尘、振动、噪音、风速、照明、温度、湿度等综合状况着手研究它们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表6显示:环境总体状况’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影响很大,尤其是煤尘、噪音两个环境因素。

调查中76.4%的煤矿工人认为粉尘对工作和身体有较大或很大影响,其中47.8%的煤矿工人认为粉尘对工作和身体有很大影响,受影响的工人以一线采煤工和风钻工为主。

调查中有64.7%的煤矿工人认为噪音对工作和身体有较大或很大影响,其中27.5%的人认为噪音对工作和身体有很大影响,其中受影响的工人以风钻工为主。噪声作为一种紧张源,对作业工人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并引起强烈的紧张反应。其对心理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情绪反应之上,情绪直接作用于煤矿工人的行为,造成人的不安全隐患。

在其他相关研究中温湿状况对煤矿工人心理也会产生影响,但由于问卷的设计存在一定不足,温湿状况对安全感的影响在方差比较中差异不显著,我们又对温度、湿度对人体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一“煤矿工人的风湿状况”进行了研究(表7)。

表7显示:煤矿工人的风湿状况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影响显著。

由于煤矿工人工作环境的温湿状况、通风状况不稳定。这种不舒适温湿条件不仅会影响人的有关的生理参数,而且会影响到煤矿工人的心理状况,从而影响工人的安全感,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

影响煤矿工人心理安全的环境因素还有瓦斯、振动等因素,但由于本次研究的限制我们也就没有深入。

2.2煤矿工人的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

大量矿难事故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大多数事故的发生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相当大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人的行为受人的内在心理、生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研究人的行为,掌握人的行为规律,就可能预测人的行为,减少不安全行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频率,达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我国煤矿中“三违”现象是典型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近三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矿难发生的直接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工人的“三违”行为引发的,可见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是生产安全的关键之处。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响煤矿工人的安全感的因素,我们从煤矿工人的年龄、工龄、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不良情绪、疲劳程度等方面来揭示影响煤矿工人的安全感的因素。

2.2.1煤矿工人的年龄分布特征对安全感的影响。

图1显示:在我们此次调查的样本中,煤矿工人年龄总体处于31-45岁,63.7%的井下工人、57.9%的地面工人、53.5%的管理人员在此年龄段:另外,处于46-55岁年龄段的井下工人占19.3%、地面工人占24.6%、管理者占25.6%;处于55岁以上年龄段(应退休人员)的井下工人占4.9%、地面工人占3.5%、管理者占7.0%。

图2显示:46岁以上的井下工人与地面工人的安全感明显比46岁以下的差很多,且井下工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安全感逐渐变差。55岁以上管理人员安全感随着年龄的增加,安全感趋好。从分析图可以看出,煤矿工人的年龄对安全感有一定的影响,且年龄分布结构极不合理。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年龄较大的工人因为工作时间较长,比年龄较小的工人经验更多、工作知识更丰富、技能更成熟。管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日趋衰退,但应对危险时,更能镇静地处理,所以管理层年龄分布结构较为合理;

对于井下工人来说:井下工人年龄分布结构就有严重的缺陷:大龄工人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等方面较差,已经不适合从事井下繁重的高风险挖煤工作,他们从事井下工作会埋下人为安全隐患,致使事故的风险增加。据统计,人在20-25岁时事故率最高,30岁之后事故率有所下降,45岁事故率最低,45岁以后其经验较丰富,但由于生理机能下降,如仍在生产一线,事故率又会有上升的趋势。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私有煤矿大量使用大龄工人、国有企业已退休的人员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都是不利于煤矿的安全生产的。

2.2.2煤矿工人工龄状况对安全感的影响

工龄是工作经验积累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缺乏工作经验,工人往往会表现出有较高的事故倾向,研究表明,人在工作一年或一年半以后,事故才显著减少。

图3显示:排除冒险心理的影响,工龄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有一定的影响,能够抑制煤矿工人的不安全感。但存在冒险心理的工人工龄越长安全感越差,不冒险的工人工龄越长安全感越好。对于不冒险的工人来说,工龄越长,积累的经验越多,经验越多处理工作问题能力越强,能够沉着地应对困难,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安全感就相对好。但对于存在冒险心理的工人来说,工龄越长,经验越多,他们了解冒险生产的风险,但是迫于生产压力和生活压力,他们必须赶进度,多挖煤,多挣钱。这些冒险煤矿工人时刻担心着自己的安全,心里牵挂着地面上的家人,内心强烈的安全需求与现实中安全感匮乏的状况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所以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工龄越长,心理冲突越强烈,安全感也就越差。

2.2.3煤矿工人的文化程度对安全感的影响

在研究中我们研究了煤矿工人文化程度与安全感关系,发现煤矿工人的文化程度对安全感有重要的影响。

表8显示:煤矿工人的文化程度不同,工人的安全感差异显著,文化程度高的工人安全感明显好于文化程度低的工人。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程度越低,对问题的认识能力越有限,对其进行安全培训难度越大,培训效果越差,安全意识就越难深入其心。

在调查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煤矿工人占82.7%,高中以及高中以上文化占27.3%,其中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的工人仅占5.4%。由此可见,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煤矿工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对矿工的心理安全感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

2.2.4 煤矿工人家庭经济状况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图4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差的煤矿工人安全感明显差于经济状况好的工人;经济状况与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成正比关系。存在冒险心理和不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的安全感随着收入的增加相对地提高;不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比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随着收入的增高,安全感相应增高。即使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安全感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安全感也会趋于好,但是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总体要比不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低。

2.2.5煤矿工人不良情绪状况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在安全生产中,常常存在一些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如果调整不当的话,往往是诱寻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我们研究煤矿工人工作中比较常见的工作心理状态:冒险心理、麻痹心理、紧张心理、恐惧心理、环境心理,以此来研讨不良的心理状态与安全感的关系。

*p<0.05差异显著**p<0.01差异极为显著

表9显示:在相关分析之中煤矿工人的恐惧心理、紧张心理、精神压力、环境心理的综合不良情绪与安全感有密切相关。

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已经分析了特殊的环境对煤矿工人心理的影响,在这里不再论述。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人的情绪水平,普拉切克认为情绪由三个位维度组成,即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并给出了雏形模型,它的八个扇面表示八种基本情绪,4.维持稳定的情绪水平有利于安全行为的顺利完成,过于激动和紧张而致使情绪水平失调就会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

2.2.6煤矿工人的疲劳状况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疲劳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并非由单一的、明确的因素构成。5.一般来说,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由于生理与心理的状态变化,产生某个或某些器官乃至整个机体力量的自然衰竭状态就称之为疲劳。煤矿工人在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长时间的体力或脑力活动就会导致机能下降,这时中枢神经系统就会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人在行为上灵敏度降低,作业效率下降。我们主要从煤矿工人的工作强度、持续时间、作业时刻、环境压力等方面来研究煤矿工人的疲劳程度对安全感的影响。

表10显示:煤矿工人的疲劳程度高与疲劳程度低的工人恐惧心理、环境压力、精神压力差异显著。

3、研究结论

3.1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

根据以上的调查,我们得出影响煤矿工人的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二是煤矿工人的个体因素。

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主要通过工作安全度、工种性质、收入状况、井下“粉尘、噪音、温湿”特殊的作业环境这几个因子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产生影响,其中以工作安全度与收入状况为主导因子。

煤矿工人的个体因素主要通过煤矿工人的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情绪状况以及疲劳状况七个因子对煤

矿工人的安全感产生影响,其中工龄、情绪状况以及疲劳状况为主导因子。

4、初步建议

本研究认为,影响煤矿工人的安全感的关键在于矿难多发,因此有效地解决矿难发生,有利于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感,解决好煤矿工人的安全感问题又对遏制矿难问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两个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不能偏废其一。基于此,我们从煤矿工人安全感入手,特此提出建立“矿难三级防控体系”。

所谓“矿难三级防控体系”就是通过三个机制遏制矿难,其中第一级防控机制是调整治理矿难的指导思想,树立全社会的对煤矿工人的生命观和煤矿产业发展的安全观,这是防控体系的核心理念,二级防控机制是整治矿难的制度建设,这是防控的有力保证:三级防控机制是整治矿难的各项措施,这是防控的具体落实。三级防控体系缺一不可,相互补充,互为依存。

4.2.1一级防控矿难机制 全社会树立发展的安全观,加强生命观教育,给予煤矿工人平等的生命尊严。

4.2.1.1政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在安全生产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改变粗放的经营方式,树立绿色GDP理念,以促进煤炭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问题的解决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4.2.1.2煤矿企业推进企业安全文明建设,优化企业经营模式。

企业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是获得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而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标志则是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创建平等、幸福、和谐的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中国需要煤炭经济的发展,同时更需要建设的是健康合理的煤炭企业安全文明,煤矿企业应该将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型、科学型经营,实行绿色GDP经营模式,同时要以对生命尊严的平等待遇和良好的社会合作为基础,使煤炭工人均有一定的保障,不同程度地分享经济的发展成果,以增加煤矿工人的安全感。

4.2.1.3加强煤矿工人的生命教育,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安全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总书记提出:和谐社会的三大方面即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个人和谐。其中个人和谐是实践“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要实现煤矿工人的个人和谐,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生命教育,倡寻煤矿工人的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整体和谐为目标,通过良好的生命教育唤醒煤矿工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他们的精神世界,构建和谐的生活方式,改变工人“要钱不要命”、“冒险搏一搏”等不正确的心理。通过这些自身生命观的教育,激发煤矿工人的生命活力,以提升生命质量,增加煤矿工人的安全感。

4.2.2二级防控防控机制 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的生命观”、“安全的发展观”的指导下,政府全方位的进行整治矿难的制度建设。

4.2.2.1政府应不断强化“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格局。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尤其是煤矿事故处罚、赔偿、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加大煤矿事故处罚力度,将事故成本调至大大高于煤矿企业收益,让发生事故企业赔不起,将事故处罚成本无限扩大,这样才能遏制住以“牺牲廉价煤矿工人生命换取煤矿高受益” 的畸形发展模式,为提升煤矿工人安全感创造稳定的环境。

4.2.2.2政府采取科学的方法强制进行职业筛选工作。

煤矿工人队伍的构成具有明显的缺陷,因此要淘汰技能不合格的煤矿工人,劝退身心不适应煤矿工作的工人,尤其是有心理问题的工人。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严格的审核淘汰,同时也要注意对淘汰工人的后续保障,解决煤矿工人队伍的结构性缺陷,根除隐患,以提高煤矿工人整体安全感水平。

4.2.3三级防控矿难机制按照“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国家、地方、企业共同增加煤矿安全投入,加快科技攻关,完善煤矿安全机制。

4.2.3.1建立煤矿工人心理救助体系,进行心理辅导。

建立心理咨询室,对煤矿工人及时疏导煤矿工人的心理问题,将过度的“自保”和“焦虑”等这些不利于煤矿工人工作、生活的意识降低到最低点,转“消极影响”为“积极影响”,减少心理压力,委派心理咨询员,深入煤矿工人的家庭生活,研究和掌握工人的安全心理状况,减轻煤矿工人的家庭心理压力;适时开展煤矿工人的心理应激能力培训,提高煤矿工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4.2.3.2把握激励原则,调整煤矿企业分配制度,增加煤矿工人安全感。

劳动分配中,企业应该坚持激励原则和公平原则,提高煤矿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水平,调动煤矿工人的劳动积极性。煤矿工人的劳动动机不仅会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也就是说煤矿工人不仅关心自己的收入,还关心自己劳动收入的相对值,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收入差距过大,可能就会造成煤矿工人强烈的不公平感,影响工作情绪。因此坚持动劳分配的公平原则是对煤矿工人激励的有效手段,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增加煤矿工人归属感,减少不公平感,这对提升煤矿工人安全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4.2.3.3增加安全投入,完善设施,减轻煤矿工人的疲劳程度,增加煤矿工人的安全感。

国家安排专项资金、省级政府安排配套资金、企业足额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三方共同增加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机制建设。

企业自身加大煤矿安全投入,积极改善井下恶劣工作环境,完善配套设施,降低煤矿工人的疲劳程度,加快煤矿工人疲劳恢复速度,提高煤矿工人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煤矿企业要限制超产,理性平衡效益和安全,通过开发新技术,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装备等,逐步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为提升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提供环境改造支持。

湖南在减少煤矿事故及其危害方面已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然还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面对数以百万计的煤矿工人对生命与健康权益、生存需求与安全需求保障的诉求,以及这种诉求得不到满足所导致的日益严重的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问题,我们的政府毫无疑问应当对此给予更高程度的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遏制住湖南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势头。只有建立“矿难三级防控体系”,煤矿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的局面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生命安全,社会安全才能得到保证,湖南的工业化进程才能更加文明、更加进步,社会发展才可能更加健康,更加安全、更加和谐,最终实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

1.《安全心理》绍辉 王凯华,安全心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社,2004, 3第1页。

2.环境综合状况:粉尘、振动、噪音、风速、照明、温度、湿度七个因素。

煤矿安全感受篇(2)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矿企业应该综合网络技术,计算机以及实时通信建立完善的煤矿生产监督体系,增加矿洞内的通信效率,以推动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

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现状分析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本着模式化,实时化的设计概念,其中囊括了软件,硬件,计算机监控互联网设备等多个子部件,可以达到对煤矿生产全过程的监督工作,便于管理人员了解操作矿井下的各种情况,并通过动态分析,可以有效的掌握煤矿资源的生产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开采人员的遇到风险的概率。目前而言,我国较为先进的煤炭坑道常用GPS进行位置定位,但是这GPS无法在整个通道内进行全方面的部署覆盖,这就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一个小小的隐患,因此我国对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要求比较高,待工作人员出现位移情况达到5m以上时,GPS系统必须能做出反应,并且识别卡与监控站之间的感应距离应该大于10m。为了保证煤矿工作者的生命安全,煤矿企业往往会为下井职工部配备位置检测器,如果方式煤矿工作者误闯危险区域的情况,定位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下井人员的所处位置,便于后期搜救工作的开展,同时定位系统也大大方便了煤矿管理者对煤矿生产信息人员分布的掌握,帮助其更好的安排工序,提高效率[1]。

2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的相关方法

2.1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网络监督

为了避免由于生产设备年久失修或者存在技术缺陷而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促进生产设备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将选购、检修、使用等环节进行网络制度和监督,并且煤矿企业想要构建更加安全有效的煤矿生产安全监督系统,就必须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监督方法,推进煤矿监督体系的互联网化,加深煤矿数据的实时更新程度,保证煤矿管理人员可以对煤矿的生产运行状况信息获取的时效性,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属性,保证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2精准定位系统的实践应用

构建完整有效的煤矿人员精准定位技术系统,是保证煤矿工作者人身安全的重要基础,只有煤矿具备精准有效的定位能力,才能在特殊情况内及时的定位煤矿工作人员的具体位置,为营救者提供一个良好有效的营救条件,提高遇难者的获救概率。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煤矿定位系统相对老化,采用传统的定位系统或电缆进行定位,具备一定的定位监督能力,但是该系统受外部影响因素较大,并且存在着定位精准度不佳等情况,一旦矿难发生,其职能很难有效发挥,因此我国煤矿企业需要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精确定位系统,利用GPS系统和便携式定位装置,精准确定矿井内工作人员的分布位置,实时更新位置数据,但是GPS系统无法实现矿井内的全覆盖,依旧存在部分弊端,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督与通信技术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如何有效提高对煤矿工作者的精准定位[2]。

2.3构建全方面的物联网监督系统

物联网系统是近年来新提出来的技术概念,得益于通信效率的不断提高,我国煤矿企业可以建立完整的物联网监督系统,实时的对市场情况进行监督整合,并且针对矿区内所用物资,生产设备,乃至煤矿资源的贩卖,都可以结合物联网系统,自主选择自主优化,可以有效的降低煤矿企业的经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且可以保证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全方面监督,提高其安全属性,但是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时间较短,所以依旧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使用问题,煤矿企业可以建立安全技术交流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互换,推动煤矿行业的整体发展。

2.4全方面通信系统的构建

建立全方位的煤矿通信系统,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的重要基础,该系统往往集合报警联动应急扩音,紧急通知,生产调度,避难提醒等功能,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可以帮助矿井工作人员更好的优化逃生路线,维持矿井内部的避难秩序,在日常应用过程当中,可以起到良好的安全监督职能,保证矿井内部全方面监督和实时通信职能的实现,如果煤矿工作人员出现操作失误,那么管理层可以通过实时通信系统进行错误纠正,避免进一步损失的产生,同时万一发生矿井安全事故,也便于营救者与遇难者之间的沟通联系,保证矿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3]。

2.5生命探查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应用

生命探查技术和遥感技术都是较为新式的科学技术,在煤矿的生产过程当中,煤矿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人员定位系统和实施通信系统外,还需要生命探查技术加以辅助,才能保证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定位到受险人员,生命探查技术和其相关应用设备,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员生活概率加快营救速度,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由于矿井内部坑道复杂,无线电信号传输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很难直接应用于矿井安全生产监督系统的构建当中,因此煤矿企业需要充分了解矿井的内部结构,地质构造,开采环境,对矿区进行实时调研,设计出安全可靠有效的生命探查技术系统,保证其职能可以有效发挥。

2.6建立地质灾难应急方案

煤矿地区的开采环境由于其特殊性容易产生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未能有效反馈,将会对煤矿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人员伤亡,因此煤矿地区应该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地质灾害紧急预案,借助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旦有相关情况的发生可能性,矿区内部可以实现检测断电报警等内功能,并且矿区内部的系统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水灾、火灾、泥石流井下冲击等恶性情况的发生,做到可以提前预测,提前准备,保证矿区可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2.7加强煤矿企业内部管理

煤矿安全感受篇(3)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481-01

1. 引言

甲烷传感器在煤矿安全检测系统中用于煤矿井巷,采掘工作面、采空区、回风巷道、机电峒室等处连续监测甲烷浓度,以避免重大瓦斯事故的发生,在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甲烷传感器敏感度高,而且与接线盒不是一个整体,因此,在工作面特殊的作业环境下,受设备运转及工作面爆破作业造成的震动等影响,很容易造成甲烷传感器出现“闪断”情况,造成监控数据中断,给矿井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 煤矿用甲烷传感器及接线盒一体化固定装置在常村煤矿的实施应用

洛阳龙门煤业有限公司常村煤矿是一个年产量为45万吨的中型矿井。该矿工业广场布置有主井和副井两个井筒,副井用于提人、矸、大型材料,主井用于提煤,其中主井井筒净直径φ4.5m,井深503.7m,主井井口标高+193.7m,落底标高-310m,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井筒内装备一对4T箕斗,提升最大静张力215kN,最大提升速度7.78m/s。该矿井安全瓦斯监控系统采用中煤科工集团公司重庆煤科院生产的KJ90NA瓦斯监控系统,采用主、备机互相备份,24小时不间断运行模式。井下现场,受设备运转及工作面爆破作业造成的震动等影响,会出现甲烷传感器出现“闪断”情况,造成监控数据中断。

为了常村煤矿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的煤矿用甲烷传感器及接线盒一体化固定装置。

煤矿用甲烷传感器及接线盒一体化固定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用甲烷传感器及接线盒一体化固定装置,其包括一倒L形固定板,固定板由立板及其上部的横板组成,甲烷传感器、接线盒均通过U形卡安装在立板上,U形卡两端设有紧固螺栓。

所述的煤矿用甲烷传感器及接线盒一体化固定装置,其固定板的立板与横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的煤矿用甲烷传感器及接线盒一体化固定装置,其固定板的立板上安装有至少一个U形线卡,U形线卡两端设有紧固螺栓。

所述的煤矿用甲烷传感器及接线盒一体化固定装置,其固定板的横板顶部设置有挂钩。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装置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煤矿用甲烷传感器及接线盒一体化固定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固定牢固,稳定性好;甲烷传感器及接线盒一体化固定安装,避免甲烷传感器与航空插头发生位置移动而产生的监控数据中断,避免出现过线松动、断线等现象;移动方便,减少了人员的投入,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是本煤矿用甲烷传感器及接线盒一体化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钩;2(a、b、c、d)-U形卡;3-紧固螺栓;4-接线盒;5(a、b)-U形线卡;6-立板;7-甲烷传感器;8-螺栓;9-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装置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煤矿用甲烷传感器及接线盒一体化固定装置,其包括一倒L形固定板,固定板由立板6及立板上部的横板8组成,立板6与横板8通过螺栓8连接固定,甲烷传感器7上、下部通过U形卡2d、U形卡2c安装在立板6上,接线盒4上、下部通过U形卡2a、U形卡2b安装在立板6上,U形卡两端设有紧固螺栓3。

所述的固定板的立板6上安装有U形线卡5a、U形线卡5b,U形线卡两端设有紧固螺栓,用于固定传输线路。

所述的固定板的横板8顶部设置有挂钩1,通过挂钩将固定板吊挂在工作面顶板上。

3. 结语

常村煤矿采用新型的煤矿用甲烷传感器及接线盒一体化固定装置以后,避免甲烷传感器与航空插头发生位置移动而产生的监控数据中断,避免出现线缆松动、断线等现象;移动方便,减少了人员的投入,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受设备运转及工作面爆破作业造成的震动等影响,降低了甲烷传感器出现“闪断”情况,矿井监控数据稳定性提高,保障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煤矿安全感受篇(4)

事故发生后,安全部门开始了一系列的事故追查,根据安全堆积的每条每款一追查,却没有人考虑到违章人违章时的心理状态。在矿难频发的今天,矿工的心理问题,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当这些备受压抑的矿工忍受着精神上的煎熬进入矿井时,可能就给事故埋下导火索。

生命在懵懵懂懂中黯然消逝

“我也晓得下井可能出事,但也没办法,一家人吃饭穿衣上学还得靠我,只能下井,就看老天保佑了。”黄世柄说。煤矿职工的心理问题不仅来自对矿难的恐惧,还有因高危险行业带来的家庭问题、婚姻危机等。

2002年7月29日,重煤集团金鸡岩运销部职工杨成义,即将下班时,横跨铁路时被火车拦腰碾断,惨死车轮下。后据了解,出事前的几天中,杨成义与家人发生纠纷,存在着心理忧患,神思恍惚,酿成惨剧。

2004年6月,一李姓采煤工,从业多年,对各种信号熟稔于胸,可当天在井下行至斜坡巷时,对方工友已发出开车信号,可李不知何故,未钻进躲身洞,继续行走。刹那间,飞车撞断了他两根肋骨。事后,李后悔不已。他说,当时自己心事重重,与妻子离婚两月,心情烦乱,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时精神恍惚,没想到竟出了事。

矿工因情感、心理障碍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不胜枚举。綦江县某矿井下磨盘工老张,结婚多年,可妻子在外地打工,去年儿子要填报高考志愿,必须他去。他一直琢磨着这事,为了早点下班,井下挂矿车时,违章操作,致钢丝绳断裂,车滑落时将他两根手指压断。

2004年,重庆某煤矿一矿工,因离婚情绪低落。上班时精力不集中,对方工友叫他停车,他反而听错,将皮带开启,霎时间,随着一声惨叫,矿工身体被卷进了割煤机,年轻的生命走到尽头。

矿工的心理问题,让煤矿管理者犯难,他们不知如何去开导矿工,改变现状。矿工的心理问题,威胁着矿山的安全生产。他们急求“灵丹妙药”。矿工们也急切盼望有人多与他们谈心,解开心中的“疙瘩”。

矿工心结已成煤炭行业新问题

诸多案例显示,在矿山安全事故中,职工出现违章行为,多与其情绪状态有关。他们一旦在婚姻、情感上遭遇挫折,缺乏家庭温暖,心头形成阴影,在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下工作,很可能酿成事故。

“矿工情绪化,易酿成安全事故,必须引起煤矿警惕!”重煤集团打通一矿分管安全的副矿长毛友兴大声疾呼。毛介绍说,情绪化问题主要集中在离婚矿工、两地分居矿工身上。该矿现有2700多名职工,离婚和两地分居矿工至少有600人,过去,该矿发生的一些零星事故、违章作业事件,多为职工情绪化所致。

毛友兴在矿工谈话中了解到,许多矿工远离家庭,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有的甚至出现婚变,儿女无人照料,导致家庭名存实亡。感情脆弱的矿工,常借酒浇愁,并沾染上、逛夜总会等恶习。通宵达旦的“酣战”,身体疲惫不堪,精力差,上班无精打采,易违章,出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很多情况,并非矿工不具备安全知识,而是一种情绪干扰。

该矿党委书记向永东的观点与毛友兴不谋而合,他表示,矿工心理压力大,成为煤炭行业又一新问题。煤矿属高危行业,为职工解压,与他们沟通心理问题,是目前必须抓紧的头等大事。“职工心里有了结,必须解开,疏通不了,对安全生产势必造成威胁。”

解开矿工心结迫在眉睫

“矿工的情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张进辅教授说,现在煤矿工人有很多是单身,或者夫妻长久不在一起,情感会出现各种变化,有的对生活、工作失去信心,幸福感下降,有的人甚至想寻死,情绪带到工作上,思想受情感支配,能力受情感影响,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张教授提醒,煤矿属高危行业,目前,矿工的心理问题尚未受到足够重视,这是很危险的。矿山领导、各级工会、团委等组织,应共同关注矿工心理问题,增设心理咨询师、咨询员,企业也应该多培训心理咨询人才,为矿工解开心结。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已有部分煤矿开始将解开矿工心结提上议事日程。今年,重煤集团打通一矿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和社区帮教室,每周三矿领导轮流接受矿工咨询,目前自愿来咨询的矿工已达1000人次以上,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上百人。

同时,该矿还在家属区开设了家属帮教室。负责帮教的李盛玉,已年满70岁,40多年前,丈夫不幸在井下因公死亡,她带着感情现身说法,给矿工心灵带来很大震撼。

煤矿安全感受篇(5)

中国是一个煤资源丰富的国家,煤炭在中国的一次性能源中占百分之七十左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煤产大国,在此同时中国煤矿事故死亡的人数占全世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几年来,中国煤矿生产中的事故频繁的在发生,国家领导人也将这个问题多次的召开会议,但是煤矿的生产安全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一些国有企业的煤矿中,生产安全的形势在恶化中,事故在不停的增长。重大的煤矿事故发生会给国家与人们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带来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政治上的影响。煤矿生产的安全影响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瓦斯煤尘爆炸、水灾、井下起火。造成煤矿事故之首的原因是瓦斯煤尘爆炸,它对煤矿安全威胁是最大的。在中国的煤矿事故中多数都是因为瓦斯煤尘引起的,因此将瓦斯煤尘爆炸的引爆源减少,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矿井中能点燃煤尘爆炸的引源有:放炮时的火焰、电气设备受到摩擦产生的火花、电缆线受到损坏产生短路的现象、跑车摩擦产生的火花、矿井内外因火灾、瓦斯爆炸等一些。瓦斯爆炸的温度一般在700±50℃,温度高的金属表面和撞击摩擦产生的火花等一些在井下能遇到的大部分火焰都可以引燃瓦斯爆炸。然而光电子技术具有低能耗的特点,可以将点燃煤尘的热源或是瓦斯爆炸的温度都有效的避免了。光电子技术引入井下工作,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和支持。在社会飞速的发展下,光电子的技术产品,在煤矿井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1 近红外波长瓦斯浓度检测技术

煤炭开采中检测瓦斯气体浓度是最重要的。瓦斯气体是可燃、可爆炸性质的其他,它引起的煤矿事故在矿山开采的历史上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世界的科学家都对瓦斯气体浓度的测量作了很大的努力。利用红外波长瓦斯浓度检测技术,大大的将瓦斯事故的发生率降低了。传统的瓦斯传感器只能使用黑白元件监测到百分之四以下的瓦斯浓度,监测的误差也比较大,必须在每隔一周都需要调试一次。随着光电技术与器件的发展,红外型的传感器已经在各种含有气体成分的危险场合中使用。其工作稳定、不同的地点和精度的要求都可以满足、维护简单方便、使用时间长、适应能力强。

2 红外考勤以及人员定位

国家对煤矿安全愈来愈重视,不断加强煤矿的监管力。在中国很多大中型和小型的煤矿都已经装备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系统,改善了中国煤矿目前的安全生产状况,有效的控制了瓦斯煤尘爆炸的重大事故的发生。但是如今普遍的出现煤矿井下工作的人员管理困难,在井上的管理人员不能准确的了解进下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如果发生事故,不能及时的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下。在发生事故后缺乏井下工作人员的位置信息;同时对对进下一些关键的工作也不能有效的监督。比如:瓦斯的检测人员不按时间规定、地点对瓦斯进行检查,随意的填写瓦斯的数据,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对矿井的工作人员利用相应的定位设备,全天的对煤矿入井的人员进行定位和考勤,全面的掌握每个员工在井下的工作情况。定位器和考勤管理系统在使用中,可以有效的对工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考勤管理,如果有事故的发生,可以及时的从监控的信息上查询到现场人员的位置分布情况,立即采取有效的抢险措施,为事故提供准确的信息。

3 LED矿灯

矿灯也是引起煤矿事故的原因之一。国家的安监部门有明确的规定:在煤矿中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设备,使用新型的矿灯,渐渐的淘汰掉安全性能不高的老式矿灯,这是一项防范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目前的应用趋势中,LED矿灯是代替老式矿灯的最佳选择。科技含量高的LED矿灯,在市场上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表现出的先进性能如下:安全、冷光源、温度低、杜绝火花根源、节能、环保、不受腐蚀等一些功能。

4 瓦斯突出传感器

预测与防护煤与瓦斯突出对于提高矿井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意义。突出预测可以分成两类来进行:区域预测、局部预测。区域预测的主要任务是将矿井、煤层和煤层区域的危险性确定下来;局部预测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及时预测将要开采工作面上突出的危险。突出的连续测试有三种途径:声发射监测技术;环境监测系统,分析瓦斯涌出与突出的关系来进行预测;电磁辐射监测技术。

5 煤岩界面传感器

想要做到煤矿井下采煤自动化,提高生产的效益,减少原煤中的岩石和其他矿物含量,需要使用煤岩界面传感器,它能使用采煤机具备的自动追踪煤岩界面的能力。这是实现采煤自动化的关键设备之一。煤岩界面传感器是利用红外线记录仪器来测量开采过程中附近地质的地表温度。红外探测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工作对象可以是各种坚硬的顶板;采煤层全部都采到顶板;反应时间快,能后在接触顶板瞬间就采取正确的措施;可以穿透灰尘和水雾,减衰率小。

6 结论

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面,光电子技术比其他电子技术更可靠,它可靠性高、低消耗、抗干扰的能力强。将光电子技术应用在煤炭的安全生产中,是符合中国煤矿的实际特点。从整体上提高了框架瓦斯灾害监测的系统,避免了很多瓦斯灾害造成的重大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高传霞,段海峰.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19.

[2]雷萌,李明.采用KPCA特征提取的近红外煤炭发热量预测模型[J].化工学报,2012,63(12):3991-3995.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2(12):36.

[3]崔凯,孙林辉,王军等.在煤矿构建人因安全测评室的探索[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06):100-105.

煤矿安全感受篇(6)

前言

八零后和九零后是煤矿企业中的新生力量,这些人大多数经历了良好的教育,在社会中有着较高的学历,在家中备受着更多的呵护和关爱。然而他们加入煤矿企业行列,就意味着要改变以往那种备受瞩目、备受呵护的状态,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煤海创业工作中。那么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将他们的思想进行创新性的转变,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就成为了煤矿企业管理者必须要研究开展的工作了。

一、进行思想工作的必要性

在煤矿企业中,思想政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灵魂,它能够稳定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并且为企业的前进指明方向。而这些新生力军刚刚加入到煤矿企业的工作中来,作为一种新的人生起步,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青年员工已经逐渐的成为了煤矿企业的主力,所以他们的思想状况,道德素质就跟煤矿的企业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对企业的凝聚力产生极大的影响。

其次,青年员工的文化素质较高,思想更为开明,更容易接受社会中传播的新鲜事物,如果还用传统的思想教育,那么无疑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不利于今后的工作开展。

最后,煤矿开采属于较为危险的职业,安全隐患较多,所以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企业的安全保护教育,进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提高。

故此,煤矿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做好企业内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煤矿工作的安全观,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当前青年员工思想存在的问题

1、未能更好的与企业相融合

煤矿工作是一项较为危险,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行业,许多青年员工都没有经历过这种工作,所以当他们第一次进行煤矿地下开采的工作时,往往反差较大,与以往学校、家庭里那种安逸的生活相比,这种高强度、环境恶劣的工作无疑是天壤之别。于是,许多青年员工因为难以适应这种工作而做出离职的举动。

2、自己的期望没有得到实现

许多青年员工进入煤矿企业之后,一般都会先从基层工作做起,面对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高的现实,与自己当初的设想或憧憬相违背,从而导致工作情绪低落。特别是煤矿专业毕业的学生,有的是迫于就业压力而无奈选择了煤矿专业;有的是认为煤矿专业容易就业,以此为跳板,先招工后跳槽;有的是因为煤矿一线工作工资高,迫于生计而选择了煤矿专业等等,总之,真心热爱煤矿专业,愿意从事煤矿行业的人寥寥无几。更因为从事煤矿基层工作苦累、危险不说,升迁机会也不多,前途渺茫,进而产生思想状态不稳定的现象。

3、未能认识到工作的危险性

随着我国煤矿矿难事故的频发,国家对煤矿企业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使得煤矿企业逐步完善自己的机器设备。这就使得青年员工认为这种工作没有人们说的那么危险,进而产生麻痹大意的心态。另外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员工也不能更好的识别矿业中的危险,这样很容易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安全问题。

三、如何做好企业青年的思想工作

1、将企业文化与思想工作相融合

(1)对青年员工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有效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采取座谈会或者问卷调查等方式,在煤矿企业的青年员工当中进行调研活动,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掌握企业中青年员工的发展要求。进而对他们宣扬企业的文化,让他们能够在企业的文化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2)运用企业文化进行教育

企业的文化是一个企业经过不断发展的见证和认可,所以在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让企业文化与青年员工的发展需求相互融合,让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和青年员工的思想观相互融合,让他们能够以自己的企业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只有使他们认可企业文化,才能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安全生产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有效激发工作动力和热情。

(3)加强组织建设

由于大部分青年员工都是团员,而共青团又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一个群团组织,所以加强团组织的建设,有利于增进青年员工在团组织的归属感,增强团队合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发挥青年团组织的先进性,从而促进煤矿企业的良好发展。

2、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为他们创造平台

煤矿企业中的青年员工大部分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思维上也较普通人更为活跃,特别是更容易接受新的先进技术。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鼓励他们进行技术创新, 为企业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进而促进整个企业的经济增长。其次要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煤矿企业的工作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和较高的工作强度,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日常关怀帮扶,尽最大的努力帮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比如在他们生病或者是受伤的时候一定要主动进行慰问,给与他们生活上的支持帮助;在他们生日的时候准备一个小礼物也能起到关怀的作用,这样就会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永远是煤矿企业的一个重要话题,以往惨痛的矿难事故总是给从事煤矿行业的员工以警醒。所以针对青年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就极其重要了。

煤矿安全感受篇(7)

中图分类号:T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018-01

假如把完整系统的煤矿机电一体化开采技术拟人化,那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中担任的角色相当于我们人类的眼睛,是煤矿机电一体化的感官系统。因为它不仅能像眼睛一样快速获取信息,而且它比人类眼睛更为优秀的是能在高温高强度的环境下进行作业,并能将其探测到的外界信息传递给系统或其他装置[1]。对此,如何在煤矿机电一体化开采中运用好传感器,对于所有煤矿开采企业,都是重中之重。

1.传感器的概述

1.1 传感器的概念

传感器是一种在使用煤矿开采机电一体化过程中能够有效检测出一切外界干扰信号并自动传输回系统或其他装置的特殊物理装置设备。外界干扰信号一般包括:开采时物理准备条件、开采时采集到的化学组成成分及同时接受到的外界信息等等。

随着煤炭资源的需求量的加大,传感器因在煤矿机电一体化开采中占有着的重要作用,人们对它的信赖程度也在逐年上升。如何运用好传感器技术,如何在一切外界干扰信号中准确迅速的分辨出各类信息信号,从而确保在煤炭开采、井下施工及生产的顺利开展。

1.2 传感器在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开采中的现状及发展

放眼世界,传感器在煤矿机电一体化开采系统中的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对于我国来说,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不止在煤炭工业发展迅猛,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煤炭产量已居于世纪第一位,是当之无愧的煤炭生产大国。

虽然我国现今的煤炭工业已经具备了成熟的设计、施工、装备及管理能力,但是我国煤炭开采技术装备的总体水平并不高,全国煤矿非机械化采煤率高达40%,煤炭开采生产加工技术装备由机械化、部分机械化和手工作业并存的多层次结构。大中型国有重点煤矿装备水平比较先进,但设备总体老化程度较大,小型矿井开采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低,煤矿开采生产工艺落后,作业人员过多、效率低下。

如何普及高效率机械化科学化采煤,如何引导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发展,这都需要广大的煤炭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群策群力。

首先企业可不断完善传感器的前期设计及后期材料研究。企业技术人员不仅可以从根源上完善传感器的设计方案,提高传感器的精确程度及敏感程度,还可以不断突破化研究适合传感器的新型材料,例如:敏感度更强、适应力更广;其次可将当前传感器得出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整合分析,例如:当前传感器所能感受的信号波长按照其感受的对象,进行分离分类;最后,则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技术部门通力合作,让传统单一的煤矿机电一体化开采技术走向数字智能化,让煤矿机电一体化开采技术普及下去,以满足我国对于机械化采煤的需求。

2.传感器在煤矿机电一体化开采中的运用

2.1 传感器在煤矿开采机器人中的运用

因煤矿开采工种的特殊性,煤矿井下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为了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施工安全,为了避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此通过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不仅是因工种发展的需求,也使企业更准确的规避了风险及隐患。

例如:在机器人上安装传感器系统设备,机器人不仅不怕“疼”,更放佛多了“眼睛”和“耳朵”[2]。并且在恶劣的井下环境内,机器人无论是从适应能力,还是从信息采集汇总能力,或者是信息传输的速度上,都相较于普通人类更为优秀。因为机器人性能上的稳定性,决定了他无论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都能及时将信息进行检测采集汇总分类之后,再通过传感器发送至系统或其他设备,从而使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获取井下煤炭资源的相关信息。所以,在煤矿开采中如何将机器人与使用传感器设备相结合,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与实施,是煤矿开采一体化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

2.2 传感器在电液控制中的运用

液压支架在开采煤矿过程中具有承启的重要作用。模拟人工操作,液压支架更是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那何为电液控制系统?电液控制系统是具有传感器等多种支架单一组成的煤矿采集控制系统,与传统手工操作相比,其优势更加明显,具有人为操作性更加便捷、安全性高和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因比较与传统手工操作,液压支架代替了人工操作,实现了井下无人作业,工作效率却大大提高的目标,从而有力的保证了工人们的人身安全。

2.3 传感器在安全监管中的运用

首先是井下空气中煤尘含量的测量。因在施工及开采煤矿过程中,由于机械作用,大量的煤尘将漂浮于空气中,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爆炸等事故。因此,在施工及开采过程中,灵活运用传感器提高检测煤尘含量的准确率,用以确保煤尘低于井下正常作业的百分值。

例如:利用光纤传感器,主要采用光向后散射法,传感器在获取井下煤尘信息后,进行信息整合,再传送给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最后由电脑前的相关技术人员获取信息及时通过清尘设备控制井下煤尘含量;

最后是瓦斯爆炸问题。在开采煤矿过程中,造成危害最大且最为常见的安全事故便是瓦斯爆炸。瓦斯存在于煤体或围岩中,以游离状态或吸着状态为主,而矿井瓦斯爆炸则是一种热一链式反应,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的氧气在一定温度作用下产生的激烈的氧化反应。我们大致把瓦斯爆炸界限定为5%-16%,还有当氧气浓度达到12%以上时,也容易造成爆炸事故。

为了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施工安全,为了避免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如何利用好传感器对甲烷气体进行有效监控,保证井下甲烷处于正常作业百分值,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利用光纤传感器对井下甲烷气体进行监控,因不同气体结构对应的吸收光谱不同,假如同一种气体也不用担心是否吸收峰会相同,因为气体浓度不同,最后得出的吸收峰也不会相同,由此可见,通过对气体信息检测来确定矿井内甲烷含量及浓度,用以保障了施工开采的安全性。

3.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与需求变化,我国在煤矿机电一体化开采中使用传感器愈发普遍,使用率越来越高,但探索与创新不能止步于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注意对于此类问题的积累,不断进行研究与探索,例如:煤炭开采企业可投入一定资金,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及交流研讨,研发新型传感器材料等等,进而提高煤矿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提升企业产业水平,最终达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发展我国煤矿开采产业的目的。

煤矿安全感受篇(8)

市现有地方煤矿24处,基建矿井1处,年产原煤近600万吨。中型机械化矿井只有3处,机械化程度低。高瓦斯矿井5处,全部属于耀州区管辖,其余为低瓦斯矿井。

2006年,全市地方煤矿全部完成了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投入使用,实现了对煤矿瓦斯治理“监测监控”。目前,全市现有地方煤矿24处,基建矿井1处,除3处﹙宜君县马坊、南塔、龙门沟煤矿﹚资源即将枯竭煤矿未实现联网外,其余22处均实现煤矿、区县、市级三级联网。煤矿在用监控系统共有5类25套,由不同的厂家生产。其中KJ73N、KJ78N、KJ66N各一套,KJ66六套,KJ95八套,KJ19八套,其中KJ66N是KJ66的煤安认证升级产品。

二、市煤炭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运行以来,它不仅实现了瓦斯、CO、风速等数据的传输、超限报警、信息查询、报表生成等功能,而且实现了对通风机等电器设备开、停状态的监控,只要井下被监控点的瓦斯浓度达到报警值,就会实现声光报警,从而有效地杜绝了瓦斯超限作业的发生。市煤炭局安全监控中心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的类型及性质,及时给相关区、县煤炭局监控中心下达了网络监管指令,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防止了事故的发生。但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煤矿井下监控传感器设置的数量、种类达不到相关规定要求;监控传感器的设置位置不符合相关规定,起不到有效的监测监控作用;传感器未按照相关规定按期进行校验,造成测量数值误差偏大,甚至失准;瓦斯检查员没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班使用光干涉瓦检器对其负责区域内的甲烷传感器的测定值进行校核,对超过规定误差的汇报相关管理部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多数监控系统没有故障闭锁功能,监控系统出现故障,不能对切断闭锁区域内的非本质安全性电气设备并进行闭锁。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一个相对的新兴事物,一些相关的管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维护管理内容还需要完善。比如在一些培训教材中还没有把每班使用光学瓦检仪检验甲烷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列为培训内容;没有把瓦斯超限断电闭锁的原理和接线方法列为电钳工的培训内容。煤矿企业也没有针对监控系统需要增加相关岗位相应的职责。

二是监测监控系统缺乏严格的体系管理,监管不力。如人员配备、规章制度、专业技术培训等,主要表现在:有的煤矿配备监控系统管理员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监控中心站24小时值班和监控传感器调校、维护的要求。甚至有的监控管理员身兼数职,出现脱岗。监控系统管理员职责不清。有的监管员对上传及查询数据的概念不清楚;各种纪录报表填写不及时;出现异常情况不能及时汇报;不知如何采取相应措施,使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有的煤矿监控系统传输线与矿用电源电缆混挂在一起,造成信号传输不稳定;不定期检查传输线路,造成通讯中断、传输不正常、数据不准确等故障。有的煤矿井下工作面搬家,监控传感器撤离但没有对监控系统进行重新设置,在监控系统中出现已经不存在的工作面和长时间不更新的数据。地面中心站监控系统管理员不会或者错误地设置报警、断电、复电等定义;井下监控系统管理员错误地将井下分站、传感器放置;导致监测监控系统出现混乱。当传感器超限报警时,有的井下监控系统管理员不采取正确措施,而是移动或者“隐匿”传感器;当超限报警并切断了被控区域电源后,有的井下监控系统管理员擅自手动复电;在系统频繁报警断电的情况下,甚至出现擅自甩掉风电、瓦斯电闭锁的严重违反规程现象。

三是从业人员素质是制约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发挥瓦斯治理监测监控作用的瓶颈。地方煤矿中,大多数乡镇煤矿技术力量严重缺乏,没有监测监控方面的专业知识。管理人员和工人技术及文化基础差,基本都是“电脑盲”,虽然经过培训但依然不能掌握监测监控系统及其配套设备的原理、功能、性能、故障原因及检测、维修、校验、维护方法知识;由于没有建立淘汰机制,许多监管员在培训时,敷衍了事,学习培训内容是一知半解。井下监控系统管理员不会装接控制断电线路,经常出现不能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有的井下监控系统管理员,擅自改变专线供电,导致超限断电时误使局扇断电。监测监控系统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无力维护和排除。特别是对于监测监控系统这样一个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采煤技术、通风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有的煤矿监控管理人员在地面中心站经常操作失误,加之对监控软件、设备的功能,如定义、设置、打印、查询、存储等知者甚少,致使“指挥系统”失灵,使监测监控系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市和区(县)安全监控网络中心的工作人员不论是采煤还是计算机或者通讯专业,非学习“监控专业”出身,只是掌握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网络这个综合学科知识“冰山之一角”。

四是对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维护、调校工作不遵照相关标准开展,导致监控系统的监测值误差大。煤矿矿主和管理者认为监控系统“不准”,是个“摆设”。不在安全监控系统方面投入人力、物力,监控系统愈发工作失常。形成恶性循环。煤矿为应付监管部门检查,认为有装备就“完事大吉”了。至于,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监控能否起到作用、监管到不到位等都无从谈起。煤矿企业不重视,使煤矿工人更是认为“监测监控系统可有可无”。有的煤矿干脆就关机,上级检查来了再开机;有的煤矿井下没有专业维修人员,监控系统一但发生故障,矿井机电工就干脆甩掉监控系统不用。在这些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实际上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五是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对煤矿企业监控系统做了详细的规定。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规定地方煤矿必须向县(市)安全监控中心上传实时监控数据。但是没有对县(市)安全监控中心的建设标准、系统性能要求的具体规定。我市在建设煤矿安全监控网络是在摸索中建成的。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由于需要联网整合的监控系统门类复杂,标准不一,设置不一,造成整合联网困难。联网后网络系统运行不稳定,有的煤矿联网状态时断时续,故障率高。原因在监控系统和监控接口程序、网络运营和监控网络建设方中任何一方面或者几方面,难以判定。有时甚至各执一词,都坚持己方没有问题,有时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员集合在一起,搞“三堂会审”才能搞清问题原因。有时处理完的问题隔一两天又会重复出现。

三、加强煤炭安全监控的对策

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行业技术标准执行,保证井下使用的各类传感器的完好和准确,并有不少于3倍的备用量,按期送仪表检定中心进行标校、校验。做好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和除尘工作,教育员工爱护监控设备,避免人为的破坏。

2.用于连接井下监测分站和传感器的接头或接线盒,必须完好,连线要结实,电缆要悬挂在巷道一侧,不能随地散落在地上,避免淋雨和人为破坏,在线路铺设上要尽量使用整节电缆,少用接头或接线盒,对损坏的接头或接线盒要及时更换。

3.发生通讯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是传输电缆老化和受潮。因此要做好监测系统通讯线路的定期检查和维护,遇到传输电缆老化和受潮要及时更换。

4.监测维护人员在进行瓦斯报警、断电功能测试之前,应与矿调度室和通风队取得联系,使他们能及时掌握瓦斯超限报警的原因,与区县及市级管理部门汇报,避免瓦斯误报警。

5.由于瓦斯传感器属于电器设备,电器设备会受电流电压的影响。因此瓦斯传感器在复电的瞬间,受过高电信号的冲击,偶尔会出现显示值突然冲高的现象。如出现这种现象,说明该传感器应该升井进行检查和调校送检。

6.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观念,坚定落实瓦斯治理12字方针。各煤矿监管部门普遍重视安全监控系统,加强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监管。

煤矿安全感受篇(9)

1 造成煤矿工人心理压力的因素

1.1 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

马斯洛指出,满足需要的感觉是心理安全感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性质不同,煤矿企业人员的工作安全度和经济收入差异很大。第一,线煤矿工人岗位风险远远高于管理岗位,心理安全感整体偏低。其生理与心理承受的压力大大高于管理阶层,心理安全感水平低于比管理阶层;第二,岗位差异所导致的收入差距、任务分配、福利保障等组织不公平因素加剧了煤矿工人的心理不安全感。

煤矿工人所处的工作环境温度比较高,研究表明温度越高人在生理反应上会比较难受,出现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头晕等现象,从而导致人在心里上容易出现厌倦和烦躁的感觉。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在温度比较高,这就导致工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产生疲劳的感觉,造成工人心理压力过大,同时湿度也会影响到人的情绪,煤矿里潮湿比较严重,也会导致煤矿工人的心理压力比较大。

1.2 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研究表明,劳动时间与心理压力成正比,工作时间越长,心理压力会越大。煤矿是24小时作业,煤矿工人基本上是三班倒,上一次班要八个小时左右,同时需要面临夜班,导致煤矿工人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同时煤矿工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一些体力活,又脏又累,劳动强大大,造成煤矿工人心理压力大。

1.3 经济收入

煤矿工人从事的工作在体力上比较繁重,但收入要远远少于管理阶层的人,并且大多数煤矿工人的家庭经济压力比较大,因此,经济收入与劳动强度的失调,造成煤矿工人心理压力过大。

1.4 个人因素

煤矿工人多是一些没有受过教育或者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群,这类人群在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上比较差,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个人心理压力不能进行及时缓解,造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年龄也是影响心理压力的一个因素之一,年龄越大的员工对工作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容易吃不消,造成心理压力比较大。从煤矿工人的普遍年龄来看多是四十到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在体力和精力上要低于青年人,因此,面对高强度的煤矿作业,心理压力更大。

2 心理压力

压力是一个人在察觉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它分为短期压力和长期压力,包含诸如焦虑、害怕或紧张之类的情绪。其显著的心理表现形式是焦虑,并伴

随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生理反应。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事件、周围环境(工作、家庭、学校等)和个体的认知风格都能成为引发人们心理压力的压力源(噪音、疾病、危险、人际冲突、意外事件、想象中的威胁等)。压力是个体生活及其成长过程中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必需的组成部分。尽管我们不喜欢它,但却无法避免它。适度的压力对人有好处,过度则会损害机体健康运转。压力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头疼、失眠、中风、消化不良、肥胖、慢性疲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躯体上的生理疾病,焦虑性障碍、抑郁症、强迫症、癔病、精神分裂症、自杀等情绪以及认知上的心理疾病。在音乐成为治疗某些心理疾病的手段之一。近年来,音乐与减压的问题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其核心在于,是否所有音乐都可以减压?减压的音乐具有哪些特性?

3 减压的音乐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具有缓解的压力的作用,减压的音乐在音乐速度、音乐风格和音乐情绪有很大的要求。首先,在音乐速度上,能够减压的音乐在速度上比较缓慢,比较快的音乐会造成人高度的紧张的心理,因此音乐速度比较慢的曲目,比较容易让人神经放松,心理活动会像音乐速度一样趋于缓慢。其次,在音乐风格上,减压的音乐要求在风格上比较舒缓、清新,想类似于一些大自然的声音或者是声音比较柔和的音乐,都能起到减压的效果。相反的,摇滚或者重金属风格的音乐会容易让人的精神比较亢奋,心理活动节奏增强,就不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最后是音乐情绪上,我们都指导,音乐是用来表达人类的某一种情感的方式,音乐可以表达忧伤、欢喜、失意或者是宁静等多种情绪,这种情绪可以体现在歌词和声音等方面,人的感情会被音乐所带动,因此,在运用音乐进行缓解压力时应该选择一些轻松的音乐情绪,才能让人的心理压力跟随着音乐而缓缓流逝。

4 音乐缓解煤矿工人心理压力的影响

4.1 音乐可以丰富煤矿工人的生活方式,减少工人的枯燥情绪

煤矿工人的生活环境一般都是距离煤矿比较近的宿舍,煤矿一般都处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工人每天下班没有可以娱乐的地方和设施,基本上除了工作就是睡觉或者呆着,导致煤矿工人的生活枯燥乏味。但是如果将音乐融入到煤矿的生活当中,可以增加煤矿工人的生活乐趣,打发无聊时间,音乐为煤矿工人增加了一种娱乐的方式。

4.2 音乐可以缓解煤矿工人的焦躁的心情

研究表明,音乐是缓解人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音乐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煤矿工人的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和安全隐患,内心的心理负担过重,听一听减压的音乐可以缓解工人焦躁不安情绪和心理负担。

4.3 音乐是煤矿工人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煤矿安全感受篇(10)

二、坚持从严要求,立足使队伍经得起长期考验,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安全发展步伐,关键在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班子建设是队伍建设的“龙头”,要使“龙头”摆起来而且摆得正,队伍才有凝聚力。在队伍建设中除了领导本人的率先垂范,还必须有爱兵之心,要做到政治上关心,学习上支持,生活上关照。要严格要求,讲管理之道,从点滴抓起,把人的健康发展作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鞭策,才能使队伍经得起长期考验。

要讲“大道理”坚持树正气。人是有感情的,我们分局二十来位同志,整天在一起摸爬滚打,可以说成了不分你我的兄弟,但必须严格把住一条,监察队伍决不能搞成哥们义气,那样贻害无穷。要坚持虚功实做,用大道理来统一大家的思想。经常结合实际开展权力观教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珍惜家庭、珍惜前程教育,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党风廉政“生活工程”教育。用“婆婆嘴”见缝插针抓教育。队伍的思想建设是动态的,只有重视动态教育,不断解决新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才能使队伍和队伍中的成员健康发展,目前队伍中存在着一些倾向性的思想苗头:即不思进取,工作热情不够;不求甚解,工作深度不够;不求主动,工作创新不够。产生这些思想苗头的起因在于刚来到煤矿安全监察岗位时的新鲜感、自豪感正在减弱,而现实是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严峻的责任风险和相对低的收入,同煤矿效益比,同地方一些管理部门比,感到当煤矿安全监察员亏了。加之社会风气的影响,感到没甜头,没想头,没奔头。针对这些思想苗头,要经常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使监察员从煤矿安全监察事业上看奔头,从社会地位上看想头,从长远利益上看甜头。面对社会物欲的诱惑,监察员必须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要唱“黑脸”苗头性问题经常抓。即要拉下脸批评教育,及时把不健康的东西纠正在萌芽状态。现在小煤矿老板和社会上的关系网在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手段拉拢腐蚀我们,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盯着我们,为此必须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经受住考验。

要自加压力,建立制度管人管事的新机制。我们这支监察队伍,现在还是新人、新事业、新体制。不能用粗放的方式进行管理,必须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来管理。一要抓住大事。修改完善制定各种议事规则和规章制度,凡涉及“三大一重”的事项,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防范“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等问题的发生。二要规范行为。本着实用性、操作性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汇编成册,做到人手一册,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办法,定期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三要突出自律,要结合实际制定从领导到监察员及其子女、配偶,从监察执法到日常办公,从八小时之内到八小时之外的廉洁自律规定。四要加强监督,为了防止执法不公和不廉洁问题的发生,必须定期对监察区域进行调整,定期对监察员进行轮换。坚持月季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党风廉政特邀监督员的社会监督作用,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

上一篇: 戏剧影视文学文学常识 下一篇: 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