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的文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09 10:40:16

关于民族的文化

关于民族的文化篇(1)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设计全球风

随着各国接触日渐频繁,以美国这样强势国家为首的资本主义文化以强盛的经济力量为武器,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施加影响。使落后者的文化再度边缘化,弱势国家的本国文化日渐势微,造成全球的文化趋同。人们被灌输了这样一种观念:只有与国际接轨才是最好的,才是设计唯一可走的发展之路。然而情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乐观。我们是否真的愿意看到全世界说着同样的语言,以同样的思维模式行事,穿行于大同小异的大街小巷,分享着没有差异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设计如果一味地追求全球化,恐怕会给全人类造成精神上的荒芜和灵性的枯竭。我们今天的政治面貌,文化语言,审美情趣,经济格局等等所有这些文明无不打上了民族历史的痕迹,都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文化的历史传承具有不可逆转的复制特性,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里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能量,我们尚未发掘,难道就要抛弃?我们并不是抱残守缺抑或是执着于固有的事物,只是文化的传承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每个民族赖以生存,昂首于世界的自信骄傲的源泉。

二、设计应有民族特色

20世纪8o年代以后,西方设计的概念、内涵、语言成为中国设计界的主流话语;西方设计的方法、工具成为我们的唯一工具和方法;以至西方设计的形式成了我们设计的仿照对象和重要形式。从城市到单体再到日用产品,几乎都是外来样式、语言和风格的天下。事实上我们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我们要与国际接轨,借鉴是可以的,但不应该盲目的模仿,我们应当以现代的眼光去审视自己和国际的风格,发现自己长处,吸取别人的精华,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创造属于自己的“国际风格”。我们应该意识到,现代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质和精神。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对文化的重视只会不断加强,设计中带有本土文化的烙印是人们求得归属感的基础。本土文化的体现,不是形象之外另外附加上去的东西,或是表面现象,而是产品本身的形象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风采、格调,是事物的内在特制和外貌特征相统一的表现。传统的精神是融于设计师的思维中,通过具体的设计自然地显露出来,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设计民族性的重要。我们看到很多的产品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中国特色”的旗号。表面看来是民族文化得到了彰显,其实这是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误解。设计与市场的联系导致了设计师们的急功近利,他们没有深入地研究过传统,没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只是盲目地在产品上贴上了中国的纹样,民族的图腾,久之中国的设计将会失去它应有的内涵,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形式而不知将归向何处。

三、摆脱形式外壳.寻找文化精神

民族特色表现于它所使用的色彩,绘制的纹样,造型,材料等等方面,而这只是“结果”,我们要抓住文化的神韵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它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我们要深入了解这种文化的发展历史,穷根究源,才能把握住它发展的脉络,结合当代情况,展望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于民族的文化篇(2)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设计全球风

随着各国接触日渐频繁,以美国这样强势国家为首的文化以强盛的经济力量为武器,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施加影响。使落后者的文化再度边缘化,弱势国家的本国文化日渐势微,造成全球的文化趋同。人们被灌输了这样一种观念:只有与国际接轨才是最好的,才是设计唯一可走的发展之路。然而情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乐观。我们是否真的愿意看到全世界说着同样的,以同样的思维模式行事,穿行于大同小异的大街小巷,分享着没有差异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设计如果一味地追求全球化,恐怕会给全人类造成精神上的荒芜和灵性的枯竭。我们今天的面貌,文化语言,情趣,经济格局等等所有这些文明无不打上了民族的痕迹,都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文化的历史传承具有不可逆转的复制特性,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里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能量,我们尚未发掘,难道就要抛弃?我们并不是抱残守缺抑或是执着于固有的事物,只是文化的传承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每个民族赖以生存,昂首于世界的自信骄傲的源泉。

二、设计应有民族特色

20世纪8O年代以后,西方设计的概念、内涵、语言成为中国设计界的主流话语;西方设计的方法、工具成为我们的唯一工具和方法;以至西方设计的形式成了我们设计的仿照对象和重要形式。从城市到单体再到日用产品,几乎都是外来样式、语言和风格的天下。事实上我们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我们要与国际接轨,借鉴是可以的,但不应该盲目的模仿,我们应当以现代的眼光去审视自己和国际的风格,发现自己长处,吸取别人的精华,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创造属于自己的“国际风格”。我们应该意识到,现代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我国中的内质和精神。无论如何发展,对文化的重视只会不断加强,设计中带有本土文化的烙印是人们求得归属感的基础。本土文化的体现,不是形象之外另外附加上去的东西,或是表面现象,而是产品本身的形象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风采、格调,是事物的内在特制和外貌特征相统一的表现。传统的精神是融于设计师的思维中,通过具体的设计自然地显露出来,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设计民族性的重要。我们看到很多的产品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中国特色”的旗号。表面看来是民族文化得到了彰显,其实这是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误解。设计与的联系导致了设计师们的急功近利,他们没有深入地研究过传统,没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只是盲目地在产品上贴上了中国的纹样,民族的图腾,久之中国的设计将会失去它应有的内涵,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形式而不知将归向何处。[1]

三、摆脱形式外壳.寻找精神

特色表现于它所使用的色彩,绘制的纹样,造型,等等方面,而这只是“结果”,我们要抓住文化的神韵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它的基础和上层。我们要深入了解这种文化的发展,穷根究源,才能把握住它发展的脉络,结合当代情况,展望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抓住纹样、色彩为特色当然是不错,但它们都不是没有根据的。我们今天的文化都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有着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底蕴。所以,要抓住中国文化的神韵必须深入民族文化的文化内核。从文化内核入手研究中国古代设计,不仅研究个别的、特殊的器物,更应专注以对历史进程和一般法则的研究和推导。应该通过研究古代器物以及相关的、经济、历史、宗教等的理念、学说和观点,从而挖掘隐藏在古代器物背后的深层结构。

关于民族的文化篇(3)

一、对于“民族”的理解的百家争鸣

理解民族主义首先必须了解民族。然而关于民族的定义中外学界至今争论不休。西方学界比较着名的有马克斯·韦伯对民族定义为,“nation(民族)是一种会充分地自我宣称有自己国家感情的共同体;由此,它是一种通常趋于建立自己国家的共同体。”①另外一位民族主义研究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则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limited),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②“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与剥削,民族总是被设想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爱。最终,正是这种有爱关系在过去两个世纪中,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甘愿为民族——这个有限的想象——去屠杀或从容赴死。”③这两位学者对于民族的定义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思考方向,前者是在已有族群的基础上“宣称有自己国家感情的共同体”,后者是“想象的政治共同体”。

我国近现代对民族也有着自己的定义,首选1924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了他的民族定义,构成民族有“五种巨大的力”,其中最大的力是“血统”,其次是“生活”,第三是“语言”,第四是“宗教”,第五是“风俗习惯”,这五种力,是天然进化而成,不是武力征服得来的。孙中山的理解是正确的符合了日本以及西方对于民族的理解。1926年蔡元培在北京写《说民族学》一文,认为民族的特征是“血系、语言、住所、习惯、宗教、精神体系”。④这两位对于民族的定义都把“血统”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当然与当时的国情有关,但是也体现了而这对于民族定义的局限性。二者的“民族”更趋近于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格局中“多元民族”中的民族⑤。

必须承认对我国现当代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制度层面影响最深远的当属斯大林对于民族的定义,他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⑥在斯大林对于民族的定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民族”的权威定义指导下,我国执政党和政府把民族定义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⑦

由以上的对于民族的不同定义,可以看出对于民族的理解历来不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民族”对于国家建立,成立政权的合法性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所以对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背景,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民族不能撇清和政权之间的暧昧关系,政权离开了民族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性依据,这是关于民族理

论所逃避不了的。

二、对于“民族主义”的难以把握

至于“民族主义”的定义更是纷繁复杂,各家有个家的看法,学界至今难以达成一致的共识。已故的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厄内斯特·盖尔纳认为民族主义是政治原则和政治合法性理论,认为族裔的疆界不得跨越政治的疆界,主张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⑤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是一民族的绝大多数普遍表现并要求普及到它的所有成员中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承认民族国家是政治组织的理想形式,承认民族是一切文化创造力和经济福利的源泉。因此个人对他的民族是极端忠诚的,因为在他看来民族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为自己的幸福创造了可能性。⑥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则认为民族主义完全是在想象的民族的基础上,由领导者再引领民族成员进一步联想而成的。“假设如果民族国家确如公众所认的,是‘新的’而且是‘历史的’,则在政治上表现为民族国家的‘民族’的身影,总是浮现在遥远不复记忆的过去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也同时延伸到无限的未来之中,正是民族主义的魔法,将偶然化成命运。”⑦西方思想家伯林“区分了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和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在思想上表现为种族主义,大国或大民族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就是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赫尔德提出了归属和民族精神的概念,……依照伯林的解释,赫尔德有关民族的观念,不具有进攻性,赫尔德所想要的,无非是文化的自决,赫尔德否认有哪个民族对其他民族有优越性。”⑧在国内,徐迅把民族主义概括成“对一个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特别是指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特别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利益,以对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⑨王逸舟指出“民族主义表达了一种强烈的、通常已经意识形态化了的族际情感。”⑩

在现实之中关于民族主义却有着褒贬不一的看法。关于民族主义的不同主张,甚至完全对立的倾向,许多情况下,似乎都不分青红皂白的被扣在了“民族主义”这顶帽子下面。比如主张侵略扩张,甚至屠杀压迫其他民族的主张,会被称为“民族主义”;相反,反对侵略压迫,扞卫民族独立的主张,也会被称为“民族主义”。主张严格民族界限,甚至用血统或者政治边界来确定民族归属,以达到所谓“纯化”民族的目的会被称为“民族主义”;而主张宏扬文化,同化吸收其他民族,扩大民族成员的数量也会被称为“民族主义”。以至于汤姆斯·奈伦感叹“‘民族主义’是现代历史发展中的病态。如同‘神经衰弱’之于个人一样的不可避免;它既带有与神经衰弱极类似的本质上的暧昧,也同样有着退化成痴呆症的内在可能性——这个退化可能性乃是根源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所共同面临的无助的两难困境之中(这种痴呆症等于是社会的幼稚病),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是无药可医的。”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种民族主义在‘政治上’的力量相对于它们在哲学上的贫困与不统一”。⑾

三、文化认同的历史空间

文化认同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不同的社会层面产生不同的文化认同。在民族层面上的文化认同则可以理解为与个体关系最为重要的文化认同之一。当然,文化认同不是天然就形成的,也不是天然就能够为个体所感知的。很大程度上文化认同是在有比较的环境中产生,故“文化认同的增强往往是在文化对比之中,甚至在文化危机之中获得的,在没有对比中可能也就没有强烈的自我的文化认同感受,人们仅仅是生存在一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⑿露丝·本尼迪克特曾深刻地指出一种文化,就像一个人,或多或少有一种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模式。每一文化之内,总有一些特别的,没有必要为其他类型的社会分享的目的。我们只有理解那个社会的情感与理智的主要动机,我们才能理解这些行为所采取的形式。⒀

所以每一个个体对于所处的文化的认同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随着个体的发展逐渐加深对文化的认同与理解。当然,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跳出了普遍意义的文化认同,站在了更高的层次审视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但是这不能表示个体已经跳出了生长的文化圈,只能是表明文化圈的范围进一步延伸扩展了,有了更加宽泛的外延和更加深层次的内涵。正因为如此全民族层面上文化认同和民族的兴衰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当一个民族处于兴盛阶段时于此相适应的这一民族的文化认同不仅较为强烈,而且可以表现得宽宏,在对自己文化民族的认同的基础上,易于吸收文化中有益的因素为我所用,其结果是使自己的文化中注入了新的血液,获得新的发展。然而当一个民族处于落后的境地,文化认同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一定会因此丧失的,相反还可能成为维护自己生存的内聚力,但是它所表现出的不再是一种广纳宽容的姿态,而是一种排外、维护自己利益的姿态,其结果可能导致一个民族更加封闭,更加落后,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直至这个民族走向灭亡,或为先进的民族所融合。所以“民族的兴盛是文化认同的坚实基础;落后的民族总是要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民族处于衰落期文化认同的另一种情况是以自己的认同为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民族存在,其结果是导致民族的封闭与排外。”⒁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来,在“民族主义”问题中争论还是很多的。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却又无时无刻不碰到关于民族主义方面的问题。而且在民族问题中又常常与文化认同纠缠在一起。尤其是在当今网络如此发达的环境之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已经大大超越了人们的想象了。甚至有人说,千比特已经取代原子成为社会的基本元素了。例如2008年的奥运圣火传递中发生的种种不愉快,在那样的环境下民众的情绪很容易被激发和利用,作出不理智的行为。对于正在进行的上海世博会,可能触及到民族的事件会更多,虽然很可能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如果,大学生如果能够了解关于民族主义的知识,在文化认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面对类似的问题中就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采取更加理智的行为来作为对本民族不尊重的回应。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也符合社会的要求。

注释:

①关于孙中山先生和蔡元培先生对于“民族”的定义,参见百度词条“中华民族”上网时间2010年5月5日。

②关于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参见徐杰舜、韦小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评述》,《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③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P64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光明日报》,2005年6月1日。

⑤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P1 – 2。

⑥参见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⑦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P11。

⑧顾昕《伯林与自由民族主义思想》,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P329。

⑨参见徐讯,《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⑩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P96

⑾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P5。

⑿郑晓云,《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P28。

⒀参见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⒁郑晓云,“文化认同的机制与类型”,《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参考文献:

[1]叶江,《民族概念三题》,《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徐杰舜、韦小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评述》,《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顾昕《伯林与自由民族主义思想》,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关于民族的文化篇(4)

摘要:土家族的历史悠久,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可是这些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开发和充分的利用,所以研究土家族的各种民俗文化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的介绍及价值分析,我们可以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土家族的各种民俗文化资源,从而促进土家族经济的发展,并巩固其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地位,使经济与文化在发展中互相促进,彼此为对方服务,最后实现本民族的现代化。

关键词:土家族 民俗文化资源 价值 开发

一、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长期以来使用汉文。土家族历史悠久,约2000多年前就定居在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其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秦以后定居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巴人后裔;一说是巴人与汉人融合而成。

现今,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重庆长江以南与川、湘、黔等省交界的山区。其中土家族在重庆市有107万,主要分布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35.6万)、石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7.1万)、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万)、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6.5万)、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5.6万)。

二、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分类

关于文化对一个民族重要性的论述,笔者赞成中央民族大学施正一教授的观点,他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1]此外,他还认为“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2]土家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那么民族文化有哪些内容呢?《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对“民族文化”条目的解释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因此,作者基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对土家族文化进行了如下分类。

1、土家族饮食文化

土家族主食大米和包谷。他们还喜欢吃糯米粑和火炕腊肉。过年时做得很多,有的户糯米粑要吃到栽秧时,有的户腊肉要放两三年。土家族人也喜欢酒,有亲友来,必以酒家招待,赶场上街,也要到小酒摊上喝杯酒。土家还有一种喝‘咂酒’的习惯,常常用以招待嘉宾,在劳动中驱散疲劳。其“饮用方法是将咂酒坛启封后,仿泡茶方式,注入沸水浸泡十分钟左右,将小竹管或其他空心藤管插入坛内,饮酒人轮流用管吸吮。”[3]也可据各人口味,酌加白糖或于蒸锅中蒸一至两分钟再饮,可续水如饮茶,其美味自然无穷。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三峡两岸又多旅游景区、景点,土家族饮食特色鲜明,物美价廉,其饮食除供当地人的需求外,若能有节有度地运到旅游景点,景点以合理的价格销售给旅客,岂不更好!这样既有利于丰富当地旅游的内容,又可增加当地人们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土家族服饰文化

有关土家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早在宋代及以前就有过文献记载,但是所有的文献记载都未专一谈及土家族的服饰。直到清代,土家族服饰才正式载入了文献。当土家族先民处于原始部落时代时,他们还不懂得纺织织布,只能自穿树叶草根、兽皮之类的东西,这在古老的歌舞《毛古斯》及《摆手舞》中,就曾出现过稻草毛人与身披土花被面的形象。五代开平年间,江西汉人酋豪彭王成归楚,封为溪州刺史,带了所部及工匠千余人进入土家族聚居地区,从而开始出现“女勤于织,户有机杼”的繁荣气象。到了宋代,土家织锦工艺发展到很高水平,被列为向朝廷纳贡之物,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土锦”、“宝布”。

土家人编织的“土家铺盖”,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五大织锦之一,其传统花样达120余种。[4]它是以棉纱为经线,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纹的方法,在古老的斜织机上织成的,其工艺独特,质地厚实,色彩斑斓,又与蜀锦、壮锦并称为三大名锦。

物以稀为贵,土家族原生态服饰的用途有:一是在旅游区批量销售给国内外游客;二是在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地区开办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店进行市场营销;三是针对本民族的歌舞演出的提供演员的演出服饰。

3、土家族歌舞文化

土家族的歌舞独具特色,其“摆手舞”、“挪草锣鼓”深受群众喜爱。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和神话传说等内容。

八宝铜铃舞被誉为“土家族文化的活字典”。一群舞者头戴嵌珠镶玉的凤冠,身穿五彩缤纷的八副罗裙,手摇绸带串吊的精巧铜铃,围着一张象征坐骑的长凳边唱边舞,铃儿铛,歌声激越,舞姿粗狂。

梯玛神歌介绍,梯玛,土家语俗称“土老司”,意为“敬神的人”。土家族一年一度的“调年摆”敬神祭祀活动,都由梯玛一手执掌,祭祀过程中梯玛演唱的敬神之歌就叫“梯玛神歌”。梯玛神歌的音乐旋律源于远古土家部落的牛角号,而其舞蹈摆手舞源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

土家傩戏源于土家族祭神的“还傩愿”,所谓“还傩愿”,就是向傩会公,傩娘许愿心,还傩愿时,一般要举行祭祀仪式,唱傩愿戏。土家傩戏与土家梯玛跳神、茅古斯舞及摆手舞等系列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古老神奇的傩文化现象,具有突出的人类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除此之外,土家族歌舞文化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4、土家族节日民俗文化

节日是“具有特殊意义或活动的日子。”它必须具有“群众性、周期性和基本稳定的活动内容。”在我国,可以这样说,即:“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独具特点的节日,也没有一个民族不具有民族文化特色。”[5]

土家族有自己民族的独特节俗,如“四月八”、“六月六”、“土家年”等,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过赶年”。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大年为腊月二是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过“赶年”的主要内容是敬土王,祀祖先。

根据考古学家和原始社会史的研究,节日很早就同跳舞相结合,有节就有舞,舞又以歌来伴和节奏,歌舞有娱神的目的出发,逐渐起到劳动者的松弛、休息和娱乐的作用,后来又发展为节日礼仪,并噶会出加强及调解人际关系的效益。

5、土家族建筑文化

土家族爱群居,住吊角楼。由于历史上,朝廷对土家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土家人赶进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蛰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加上田少地少,土家人只好在悬崖陡坡上修吊角楼,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盖瓦,只许盖杉皮、茅草,叫“秩序买马,不准盖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才兴盖瓦。土家族所建房屋多为木瓦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香。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篁,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屋,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的生活。康之家以三柱四旗为正屋,殷实之家有五柱八旗,还有七柱十二旗和“四合天井”的大院。

土家族的建筑历史悠久,且其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它们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又具有巨大的旅游经济价值。土家族传统建筑是由古代原始人类穴居、巢居居住方式长期演化而成的土木建筑与悬空平台相结合的干栏式建筑,它以浓郁的民俗文化美和独特的建筑造型美而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土家族传统建筑作为民族文化的有形载体,它的建造过程与空间营建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人化宇宙、法天敬祖的宗教哲学思想,其造型与装饰则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深层文化内涵。

三、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

1、开发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民族文化资源是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资源,土家族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土家族的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还是促进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需要。所以,对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价值的开发迫在眉睫。

2、开发的可行性

自从改革开放将近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整个社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今天,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我国的某些本土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有开发本国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同时,目前,我国具备开发本民族文化资源的各种相关条件。所以,具体到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方面,已经具备了各方面的可行性因素。

3、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在充分开发土家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时候,还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土家族自治地方与土家族聚居区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全面开发土家族的民俗文化资源,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出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推进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与整个土家族地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开发模式思考

关于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的几点思考:

第一、将土家族民俗文化产业嵌入旅游产业之中,依托旅游产业现有的市场,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产业。从而达到快速启动市场,缩短发展周期,减少发展成本,最终实现目标利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主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将土家族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歌舞艺术、民族原生态服饰以及远近闻名的吊角楼等建筑艺术等进行整合设计,开发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另一方面要打造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走精品化道路,树立起品牌。精心培育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具有土家族文化特色的文化精品,使之形成市场知名度高、占有率高、效益高的品牌。并利用品牌效应,拓展市场,带动产品生产规模,壮大文化企业。

第二、建立起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土家族文化园区;打造一批土家族的文化品牌与文化精品;培育一批以土家族文化资源为重点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家;培育一批土家族的文化人才;创造一个促进土家族自治地方与土家族聚居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

第三、在土家族聚居地方建立一些专门庆祝节日,表演歌舞的活动场所,使土家族人民内部成员加强交流,促进其感情互动,从而有效的增强其自身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第四、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上对土家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予以指导,并且制定相应的有效政策措施。

四、结语

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掘土家族文化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土家族的这些现实存在的文化资源的价值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做到对土家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因此,在开发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做到对土家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很好的保护,做到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施正一主编.广义民族学.北京:光明出版社,1992

[2]施正一主编.民族经济学教程(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关于民族的文化篇(5)

前言

民族音乐有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各民族音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文化价值成为艺术的结晶。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们应当为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加广泛的途径。

一、民族音乐文化价值剖析

对于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可以从纵向的历史文化和横向的民族文化进行剖析。按照历史的纵向脉络,民族音乐是历史沉淀的产物,它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比如春秋时期的《楚辞》中有很多富有浪漫色彩的音乐作品,《孔雀东南飞》可追溯到汉代。民族音乐因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而相继产生不同的体裁、风格。而且同一种体裁的民族音乐在不同历史时代下,又会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这恰恰是民族音乐历史文化价值的生命力所在。按照横向的民族脉络,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特征,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音乐。比如海南黎族的竹木乐器与民歌,傣族著名的葫芦丝和孔雀舞,湘西的土家族民歌等等,都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各民族音乐文化异彩纷呈,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灿烂文化体现。因此,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既是深厚的,又是广阔的。

二、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需求

基于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因为在时代变迁的洗礼下,如果不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加以重视,很多民族音乐将面临失传的问题。所以文化传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如何传承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是一种动态性的需求,其中既有历史演变的动态特征,也有受众支持的动态特征。民族音乐只有在动态环境中生存发展,才是真正的文化价值实现。比如傣族葫芦丝音乐深厚人们喜爱,《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曲目,与孔雀舞的配合堪称惟妙惟肖、经典绝伦。而发展至今,孔雀舞又融合了很多现当代的艺术元素,使其更具魅力,吸引大批受众前来观看,这就是文化价值的动态实现。如果缺少足够的受众支持,仅从历史的纵贯线上对民族音乐予以保存,其文化价值的生命力将会受到抑制。比如近年来各地文化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将民族音乐记录、保存,但这仅仅是静态的封存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遗产价值,而未来的生命力却不由使人堪忧。所以对于文化价值的实现,只有适合民族音乐继承和发扬的传承方式才是最为科学的,才能满足文化价值的实现需求,焕发民族音乐的生机和活力。

三、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

为满足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需求,塑造广域文化实现途径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所谓广域性,就是广泛开辟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确保民族音乐保持固有历史文化特征的同时,能够通过动态的发展变化,在当今和未来的历史环境下拥有更多的受众群体。文化价值离不开受众群体的支持和肯定,受众是对民族音乐文化价值最有力的证明。

第一,基于当代文化元素的再创作。民族音乐既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的历史稳定性,又存在动态发展的潜能。它的动态发展就是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在既定音乐体裁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曲目。每一种少数民族音乐都有其自身的乐器和曲风要求,但创作素材却是不拘一格的。古典和当代的结合在很多文化领域都彰显出宏大的生命力,吸收当代文化元素进行再创作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应鼓励各地民族音乐创作的发展,比如提供专项基金扶植创作开发,每年推出专项奖评比民族音乐的新作品,以扩大各地区民族音乐的知名度。

第二,开展文化生态旅游。所谓文化生态旅游,和人们当今精神世界的丰富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的旅游活动侧重对客观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观赏,而生态旅游则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形成的旅游活动,它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不少游客都希望在旅游过程中欣赏到不同民族特色的人文风光,民族音乐以及和舞蹈的配合能够为游客营造愉悦的氛围,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每年在不同的地区聚焦民族音乐文化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看,对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将是巨大的推动力。

第三,融入其他文化载体。再创作和旅游观光主要是以民族音乐本身促成的文化价值实现,而融入其他文化载体又为民族音乐创造了价值体现的深邃空间。电影就是一类重要的文化载体,它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借画面和声音传递给受众,受众在故事情节线索的吸引下,可以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根基。民族音乐和其他文化载体的融合,实质上是两者借助共生载体,相互依存,实现文化价值的烘托。比如电影《寻找刘三姐》,既结合了广西民族音乐的特色,又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将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进行画面诠释,使人观看后引发联想,记忆深刻,确实体会到文化价值的真谛。

第四,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作为文化价值,它本身没有国度的界限,只要是适合民族音乐发挥文化价值的环境,都可以作为其实现途径。东西方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即使是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仍然有很多东方文化有待传播,民族音乐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国外的民族音乐也需要向东方传播。在文化互通有无的影响下,民族音乐将会收获无限的创作源泉。政府、民间组织乃至企业等应努力拓展民族音乐交流的机会,于交流之中实现民族音乐的文化增值。

总结

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积极创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尤为重要,保护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并为其塑造广域发展的途径,民族音乐才能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关于民族的文化篇(6)

玉树藏族民间文化是玉树地区广大藏族农牧民及市民所创造、实践和传承的传统文化。它既包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藏民族的服饰、饮食、建筑与居住格局、语言与文字、民族工艺与艺术、生产与生活方式等,也蕴涵着藏民族的心理、民族感情、民族信念、民族意志和民族自尊心等深层次的文化概念。玉树藏族民间文化植根于藏传佛教的基础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第一,自发性。从创作过程来讲,自发性体现在无章可循,即兴而作,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作品的源头都是无证可考。有些作品形式喜闻乐见,就容易被口耳相传的延续下来。第二,传承性。民间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传承形式就是口耳相传。比如民歌、传说、谚语等。藏族的民间文化瑰宝《格萨尔》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具备了传承性的民间文化。第三,实用性和娱乐性。民间文化都是群众自发创作的,用于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但它又从精神上维系着民族情感,所以它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藏族民间文化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带着宗教特色的民间文化深受国内外群众的喜爱。

从大文化的角度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与经济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整体,当经济结构变异时,这一趋向必然反映在文化形态上。随着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及外来文化的传入,尤其是三江源移民工程和玉树4.14地震的发生,玉树藏族民间文化发生了许多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物质文化层面古风渐衰,时尚渐进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通过了《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议案》将“民间文化”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有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形式包含在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俗、工艺美术、建筑及其他艺术之中。民间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组合。当文化变迁发生时,首先伴随着的就是物质文化的变化。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是一个特定群体关于衣、食、住、行等的综合性反映。

(一)服饰的多元化、时尚化

藏族服饰向多元化、时尚化方向发展,藏服在城镇文化面前逐渐成为非主流,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更为舒适和时髦的外套,尤其是年青人以西服、夹克、休闲服等代替了传统的藏袍,偶尔也有和藏服“混搭”的穿戴形式,年龄较长的移民较喜欢穿藏袍,小孩以学校校服为主,偶有改良过的时尚藏服出现。因此,身着时尚外套的年轻人,正成为玉树大街上的一道风景。除了节日,很多年轻人不再穿传统的藏族服饰。这一变化也促使传统藏族服饰本身发生着变化,如不同藏区间的服饰更加注重相互交流、结合,取长补短,以适应现代社会人群的不同需求;为赢得市场,在生产和销售上更加注重规模和品牌等。在结古镇已经形成了一些藏族服饰的品牌,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都比较高。

(二)饮食结构和方式的复杂化、多样化

伴随着外来文化和经济收入的影响,玉树地区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前以酥油、糌粑、肉类、奶类为主的饮食结构逐渐多样化、复杂化。方便食品、绿色食品更多地出现在藏族家庭的餐桌上。川菜、粤菜、湘菜、西餐等餐饮模式分布在结古镇的大街小巷,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显著特征。

(三)居住空间的稳固化、规范化

由于三江源移民工程和玉树震后重建,玉树地区许多藏族的居住方式由原来的草原流动转变为城镇定居,居住空间由牛毛毡房转向砖混结构的房屋。尤其是结古镇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城镇布局更趋合理、规范、美观,房屋的保暖、遮挡风雨、安全、饮水等功能大大增强。但由于对现代文化的抗拒与对原来生活的怀念使部分藏族对现有的文化状态有一种疏离感。

(四)一些古建筑所蕴含的特有的文化意蕴受到破坏

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打乱了玉树藏族传统文化存在的格局和前进的脚步。据青海文化部门核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禅古寺90%倒塌,新建的大经堂倒塌。结古寺受损相当严重……玉树地区藏传佛教寺院都有确定的宗缘关系。在特定时期,它是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周边信教群众发生着经久的联系和互动,从而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地震对这些宗教场所、古建筑的破坏,无疑对宗教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制度文化与现代社会更趋契合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保证社会的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显著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玉树地区藏族的制度文化变迁在地震后也涉及到诸多方面,如生产方式的变迁、社会组织制度的改变、婚姻礼俗嬗变以及教育方式、内容的变化等方面。

(一)生活收入日趋多元化

地震后部分牧民离开草原,家庭收入方式发生变化。调查显示,玉树地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以草场和草场上的生产为主,占被调查者的57.2%;有明显的区域特点。靠采摘虫草的占18.8%,经商人员收入发生的变化比较大,占31.4%;这说明变迁的方式与地震后的建设以及国家政策有关,灾后重建促使很多居民开始经商,以满足地方建设的需要。

(二)组织制度及社会活动日趋丰富、多样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也叫社会团体(socialgroup),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玉树地震后,新的聚落形式使得很多居民在新的区域重新整合为一个新的群体形式,使之更具有次级组织的特点。这种新的聚落形式也使得当地居民的社会活动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社区生活进一步丰富。再加上康巴艺术中心、地震遗址纪念馆、玉树州博物馆、文成公主纪念馆、格萨尔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成,更加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传统婚俗习惯变化明显

玉树地区藏族的婚姻制度及习俗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有了一定的变化。人们开始重视结婚的呈现,一般都会首先去登记,之后办婚礼。婚俗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除了着藏族婚礼服饰,还经常穿着汉族或时尚婚礼服饰,兼顾传统与时尚。婚礼仪式也吸收了很多城市现代婚礼中的元素,如酒宴、主持人、烟花等,现代气息和传统文化符号平分秋色。

(四)教育方式和内容发生变化

一段时间内,由于与外界接触的急剧增多和年轻人到外面发展的需要,玉树地区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比较强,以至于许多藏族年轻人只会说藏语,但不会书写藏文。“4.14”地震发生后,一是地震期间语言交流的障碍让人们进一步看到了双语人才的重要性;二是地震对当地藏民族民间文化的破坏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藏语言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这些综合因素引起了当地政府及老百姓对藏语言传承和发展的高度关注,学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开设藏文化课程,积极推荐双语皆懂的优秀学生参加藏汉双语大赛,政府要求街道门牌使用双语,与内地教育机构联合培养藏汉双语师资……

三、精神文化受到冲击,进一步强化

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一)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碰撞激烈

帕森斯认为,“人类后天习得的个性因素中最稳定和持久的即是价值倾向模式。这些模式在儿童时代就是定型的,而且到了成年时代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藏族的传统观念基本是“重视宗教、重牧轻商、重义轻财、轻商贱利、同时又有着宗教消费较大的伦理”。当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出现了价值判断上的冲突与混乱。在现代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以及发展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年轻一代虽然也在传承本民族的民间文化,但是其中参入了诸多的随心所欲的改编和再创作,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原初风格、传统特色、原创形式惨遭破坏和肢解,其完整性不复存在。

(二)心理归属感受到挑战

玉树震后,由于城镇的扩张发展,突破了原有的格局,将更多周边居民纳入了城镇的运行轨迹中,如一定数量的三江源移民、结古镇附近的牧民,这些人在经济地位上明显处于弱势状态,在社会地位方面,处于一种“特殊公民”的尴尬境地;就业、福利保障等其他方面由于受原有政策的局限,得不到与城市(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很容易使这些群体产生自卑心理,使他们有一种失落感,甚至是被剥夺感。加之原有的城镇居民对他们也缺乏实际的认同感,使得他们在适应城镇文化生活方面显得被动而无奈,表现出对将来生活的犹豫、迷茫,缺乏归属感。

(三)在多元文化交汇面前充满迷茫与惶恐

玉树地震前,该地区的民间文化形态基本上属于单一的藏文化,但是在地震后,由于重建的需要,大量的人口进入玉树,原有的文化环境一下子从比较单一、均质跳跃到多元与异质。在城市(镇)社区不仅有藏文化,还有汉文化、回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等,呈现出多元性特征。这种急剧的变迁,使原有的居民来不及转换社会角色,心理归属感和安全感大大降低。在来不及消化的多元文化前,会觉得恐慌、失落与疏离。不断扩张的现代城镇生活改变了藏族原有的在牧区时的游牧生活传统,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他们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改变着他们的社会交往需求与交往取向。为适应新的生产、生活场域,原有的居民需要立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调整交往取向,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构建起社区新的社会关系。

(四)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强化

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种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其有的文化属性。人类历史至今的历程表明,灾难和宗教一直与人类社会相伴随,特别是在人类陷入灾难时期,宗教的社会功能尤为明显。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灾难必然导致人类的,处于苦难中的人们需要有的心灵慰藉与精神寄托。这种情况在玉树表现得尤为突出。一直以来藏族人的思想观念中宗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教育观都贯穿着佛教的内容,致使人们不仅在寺庙中学习佛教哲学,而且这些佛教思想内容在社会生活中也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同时也对藏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就时间的绵延或空间的广袤来看,都是人类现象的首要特征,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群聚居之处,必有宗教痕迹。然而,宗教不只是外显的迹象,它其实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本质,要了解一个民族,不能不认识其信仰。”玉树属藏族聚居的全民信教区,藏传佛教于此地的传承已有800多年的时间,又因历史上地处中原通往的唐蕃古道上,因此,以藏传佛教为中心的寺院颇多,宗教色彩十分浓厚。

在玉树4.14地震之中,灾区民众大量物产遭毁,无数生命丧失,这给在地震中遭遇不幸的人们的心理和情感造成了猛烈的冲击与伤害,人类的与情怀受到了巨大的激发,震后牧民的比例反而比震前有所增加。

四、城镇文化变迁显著,牧区文化变迁较缓

从本次的调研中,我们看到玉树藏族民间文化变迁在城镇变化较显著,而乡村的变化则较缓慢。以结古镇为例,由于结古镇是玉树州、县、镇政府所在地,又是玉树重建的重点区域,镇内居民中有相当高比例的机关干部和事业企业单位的人,他们是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接触最为频繁的群体,是当地文化消费的引领者,因此,结古镇在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方面的变化都比较大,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交融,成为城镇在藏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典型代表。

与城镇文化变迁相对应的牧区,则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在文化变迁方面则显得相对迟缓。如比例相对比城镇高,文化生活多围绕着进行;饮食还比较传统,变化较少;服饰还倾向于传统藏族服饰等。

五、其他民族文化元素不断熏染,多元并存

文化整合,即指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青海地区本来就是典型的多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这里被欣赏、体悟,并被不同的民族文化载体所共享,玉树也不例外。不同区域的重建者、支援者和旅游者纷纷进入玉树,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群携带着不同的文化元素与文化符号,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他们在参与到玉树重建或在玉树旅游的过程中必然与玉树原有居民的个体和群体发生交流,接触,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样,多元文化便与玉树原有的藏族文化发生接触、传播或借用、涵化甚至对抗,文化整合现象日趋增多,从而引起文化的变迁。

六、文化设施增多,队伍建设加强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震后玉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重建玉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35个项目已经竣工、验收、而且大部分已经在交付使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增多,将有助于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将有助于藏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玉树是青海省内唯一的康藏区,具有鲜明的特色,虽然各个藏区同享一种文字,共同信仰藏传佛教,但是无论是从服饰、饮食、民间文化上,玉树都与安多藏区有着很多的不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玉树灾后重建的收官,随着玉树县改县建市进程的加快,加强对玉树藏族民间文化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开发措施,对于玉树藏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建设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超.民间文学艺术在中国的法律保护[J].中国专利与商标,1997(1).

[2]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玉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R].2010,4.

[3]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4] 社会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网[EB/OL].2011-03-19.

[5] 曾丽雅.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精神文化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

[6]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下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 曹辉林,.宗教对灾难的回应――以玉树“4.14”和日本“3.11”地震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1(3).

关于民族的文化篇(7)

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各项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地区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零部件。海原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县,回族人口占70%,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更是该县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然而,在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由于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对民族文化认识的不完全统一,从而导致海原民族文化在外界不被人所认识和了解。为此,笔者就民族文化的发展结合海原县的实际提出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意在共谋民族文化发展思路,促进民族文化快发展、大发展、大繁荣。

海原是个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文化的民族特征十分显著。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充分说明了民族文化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阐明了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设“花儿故乡”,是县委、县政府结合海原实际,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加强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的重大举措,将对海原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第一,海原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从西华山深处神秘的李元昊避暑胜地,到镌刻着各种花纹的西夏陶器;从旱塬上跳动的一节节欢快的舞步,到山野间“漫”出的一支支哀婉的花儿;从色彩绚丽的民间刺绣和绘画,到令人陶醉的民族歌舞……亘古以来,在海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回汉民族的世代杂居、融合,形成了海原独特神奇的文化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风情,流传下一批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文物,创造了大量绚丽夺目的民族文学艺术。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海原县的民族文化如同竞相绽放的鲜花,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从1999年到2005年间的六年时间里,海原县文化旅游局先后被XX名为“XXX”……通过命名表彰,使很多流传久远、分布在偏僻地区、不为人们所熟悉、表演难度较大的民间艺术得以弘扬;僻壤上的回族服饰、回族饮食、民间刺绣、绘画、西夏文物、口弦、回族花儿等艺术形式,焕发出传统艺术的魅力。

第二,以花儿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花儿呀本是我心上的话,不唱它由不得自个”,在海原众多的民族文化资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誉天下的回族花儿。它在西北民族文化中独领,享有盛誉,堪称西北一绝,是民族文化中卓尔不群、风采照人的一朵奇葩。它曲调悠扬,曲风清新,语言生动活泼,最独特之处是看到什么唱什么,即兴演唱,不拘一格,令人回味绵长,由衷喜爱。海原县有一句谚语“女人有愁哭一场,男人有愁唱一唱”,高兴时漫上一曲,抒怀;忧愁时唱上几句,解郁闷之气。在海原,花儿是特色、是优势、是资源,喜爱花儿的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许多人自小耳熏目染都会唱那么几句,各中小学校也设有“花儿”学唱课,“花儿”在海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民间久负盛名的马生林老汉演唱的花儿听起来遥远得像天边飘来的一样,带一点苍凉、凄美,却听起来又那么的释放心怀、舒坦,不由人想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似真正的天籁之音,不带尘世的污染,听者无不感慨万千。被誉为“花儿王”的马汉东,演唱的花儿清脆、嘹亮、欢快、声情并茂,曾为多部影视剧配唱,2000年在文化部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亮相演唱花儿,受到了文化界同仁好评。2002年又代表宁夏参加了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在浙江、上海巡回演出,获得了最佳音色奖。如今,生长在回乡沃野上的花儿,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流动,传播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大:在范围上,结束了宁夏花儿只在宁夏流传的历史,开始向全国扩展;在传唱的民族上,汉、回、东乡等民族都唱花儿,新花儿层出不穷;在发展形式上,逐渐形成了城乡结合、干群结合、专兼结合的花儿演唱新格局,群众性的花儿团队日渐壮大。新花儿创作如火如荼,成绩斐然,并且在大范围内开始出现了重大赛事有花儿、大型表演唱花儿、民歌民俗找花儿、经济活动配花儿的新气象。花儿创新方兴未艾,歌词句式有了新发展,叙事花儿大量涌现;曲令由一百余种发展到近二百种;花儿演唱登上了大雅之堂,开始形成一种独特的地方文艺品种,群众基础空前雄厚。

第三,建设“花儿故乡”目标的确立,为发展民族文化创造了优良的环境条件。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十五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目标,从海原民族文化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建设“花儿故乡”的战略构想。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的大事来抓,建设“花儿故乡”的构想,得到全县上下广泛的支持和拥护,也得到上级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分别投资XX万元XX万元的文化宣传中心大楼和图书馆大楼已经竣工;三年内招考的两批15名演员已撑起宣传播撒海原民族文化的半边天;民族歌舞《花儿故乡》获得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改编后的花儿歌舞剧《海风吹绿黄土地》2004年10月随宁夏党政代表团赴福建进行慰问演出,分别在厦门、泉州、福州巡回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福建日报》刊登了题为“西北风吹来花儿香”的报道,《泉州日报》、《福州日报》、《厦门日报》也做了相应的报道。民族舞蹈《心弦》被调至中央电视台参加魅力12“宁夏宣传周活动”,以石舒清为代表的一批海原籍作家走向了全区和全国。尤其是近几年,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掀开了民族文化活动的新篇章。其中,2002年固原撤地设市和2004年中卫撤县设市等节庆活动的开展,为集中展示绚丽多彩的花儿资源,扩大花儿的外界宣传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2002年9月,海原县委、政府适时举办了宁夏海原花儿文化艺术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宁夏电视台、固原电视台、宁夏日报、固原日报等多家媒体对花儿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极大地提高了海原的知名度。同时举办的各项事业成就展、文物展、书画展、刺绣展和剪纸展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使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本土产品有了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发挥了海原民族文化的先导作用,引导人们树立起了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建设小康的昂扬精神。同时,也为宁夏花儿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这样说,海原县在西海固文艺阵地抢占了制高点,与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第四,旅游业的发展,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海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奇异的自然景观和多彩的人文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坚实基础,文化和旅游是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只有注入了文化才能提高内涵,增强活力,增加它的附加值。旅游这个美丽的载体,必须要用文化这个深邃内涵来包装打造。文化和旅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共同繁荣。海原县划归中卫市后,依托中卫沙坡头在旅游上的优势,大作花儿文章,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并且逐步走向了市场。随着人民群众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海原旅游环境和促销手段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来海原旅游的游客必然会增多,旅游消费额也会增加,在民族文化方面的消费会增加得更快,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第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海原发展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对西部地区给予支持,着力帮助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并通过开发将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而人民生活水平必将会更迅速地得到提高,海原民族文化市场也会得到相应发展,市场前景是广阔的。尽管目前人们对民族文化需求也许只是潜在的,但我们一定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超前准备,把民族文化作为调整海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点抓实抓好。

通过多年来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基层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海原县几年来的文化工作,最重要的体会是:发展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要坚持“四个必须”。

第一,必须坚持立足自己,突出特色,走民族化的文化建设路子。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不是丢掉自己民族特有的东西,改用其他先进民族的东西来获得的,而是通过提高自己民族的创造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和张扬自己的个性来实现的,如果简单地移植和改用其他民族的东西,那就是舍本逐末,不但永远也赶不上先进民族,而且还会丢失了自己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群众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反映,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群众之中,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极强的生命力。因此,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自身,发展特色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坚持抓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面向大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发展方向。文化作为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任何个人的发明创造,一但脱离了社会机体,不能成其为文化;任何时尚文化,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也不能流传,群众性是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以往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文化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群众被排斥在文化之外,这是民族文化不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民族文化的定位必须是大众文化,必须服务群众,在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现代文艺创作都要按“三贴近”原则,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践,以适应大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需求,把抽象的变为形象的,把晦涩的变为通俗的,把复杂的变为简单的,使广大民族群众成为文化的拥有者、参与者,只有这样,民族文化建设才有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

关于民族的文化篇(8)

东丰农民画的创作渊源与美学溯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念,首先要贯彻落实建设文化强国就需要建设起文化资源大国。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的人口都属于农民,而农民的生活主要是靠劳动为主,在长期的历史累计下,人们开始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向往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农民画不仅仅是农民精神活动的产物,更多的体现的是农民文化生活的内容。与此同时,农民画也不仅仅是表现的精神审美,更多的是是体现满族民俗。除此之外,对于农民画的学术研究也不仅仅是文化对象与艺术形态的研究,而同时又是对一个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所以。我们要针对东丰农民画的历史发生条件、发展及其演变进行深入分析和考查,对农民画的精神内涵、艺术范畴、审美造型等进行探讨。

事实上,所谓审美就是探讨事物的美好的一面,而美学就是人们对美进行规律、审美心理以及审美经验的探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研究学科。审美不仅包括对事物表面的美的欣赏,更多的是对事物的内涵、情感以及道德上的认识和欣赏。对于东丰农民画来说,东北人本来就拥有者自己独特的衣食住行、文化思想,东北文化标志能够在房屋、材料运用、农民画等等方面来体现。例如,东丰人民的满族剪纸、满族秧歌以及一些反应历史文化底蕴的农民画创造都能体现出满族民俗文化。

东丰农民画的时代特征和美学特征

前面说到,东丰农民画是基于农耕时期农民的思想感情与心灵向往多描绘出来的,其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具有非常高的时代特征。对于东丰地区的人民来说,所有的劳动和生活都能被勾勒成一幅幅的农民画,用来反映当代农民精神以及艺术审美。事实上,东丰农民画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东丰农民独特的审美意识以及社会背景。就东丰农民画发展的历史来看,新世纪以来,东丰农民画逐渐开始突破民间美术固有的程式与传统,逐渐开始追寻能够实现独特的自我和张扬的个性,最终形成新的艺术形式。但同时,他们也沿袭了东丰地区地域民俗与民间艺术的影响,仍然是通过实际生活与实务来表达情感,依然用简单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内心向往。

我们都知道,农民画是源自于民间系数的,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东丰农民画中还体现出了强烈的世俗观念,通过记录人们真实的生活,来反映问题,而当地民俗对于农民画有一定的制约性,相反,农民画对于当地民俗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与依附性。而东丰农民画对于满族民俗文化的这种依赖性也使得东丰地区的古老民间艺术能够与现代满族民俗文化完美结合。例如:东丰农民画立足于家乡的沃土,继承了东丰地区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并结合现代满族民俗文化表现出来。在东丰地区的古老传统中有着“晚上睡觉头朝外、身穿皮袄毛朝外,腰里扎个大腰带,狗拉爬犁跑的快”等等俗语,这些都可以作为农民们创作农民画的关键素材。

满族民俗文化在东丰农民画的具体运用

要继承和弘扬东丰农民画,宣传我国东北地区的文化艺术和满族民俗文化,并发挥社会主义价值,作为东丰地区的优秀的文化艺术,农民画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艺术。以理论来联系实际描述东丰农民画,其思维方式具有普通艺术表现形式的形象思维特征,有具有区别于普通艺术表现的思维混乱方式。这也正是东丰农民画的独特之处,并且正是因这样的强烈的表现,才使得东丰农民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站在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东丰农民画中的满族民俗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农民画的表现进行描述上。就我国以往对于东丰农民画的研究来看,因缺乏深入对作品的本体形式、文化内涵的深刻探讨,因此,对满族民俗的分析还尚有不足。

东丰农民画借助社会学、民俗学、美学与哲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充分体现当代学科的通融性,逐步构建农民画的理论基础。而东丰农民画对于满族民俗文化的体现和勾勒表现在色彩的运用、形式的体现和某些鲜明特征的运用上。例如,农民画家们利用大红大绿的跳跃性对比色彩来形成色彩碰撞,以复杂多样的色彩来反应一些单纯的事物,以打破传统“重墨轻彩”的传统规定。将满族的文化遗产通过这样的形式充分表现出来,并传扬出去,以形成东丰地区独特的艺术文化表现形式。

关于民族的文化篇(9)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24-01

一、民族舞蹈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地位

(一)舞蹈的地位

在我国戏曲表演中有亮相一说,亮相是指每一位登场的演员尤其是主角面对观众的第一个静止的造型,俗话说亮相三分戏,是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位好演员将要进行表演的开场白。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开幕式,舞蹈演员如同戏曲中的亮相,可以说关系到整个活动能否进行下去的关键,大型艺术活动又都是以舞蹈为开场白的,由此可以看出民族舞蹈在这些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二)民族舞蹈的功能决定着在大型文化艺术中的地位

舞蹈作为一种形体艺术,长于抒情短于叙事,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幕式需要的主要是营造一种气氛,这种气氛必须幼师换了祥和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唯有舞蹈可以担此重任,如傣族象脚舞,动作幅度的大人数可有几百人到上千人同时舞动,动作整齐规模恢宏,一下子就会把观众的情绪退到高潮,因此民族舞蹈也便奠定的他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首当其冲的重要的地位。

(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给民族舞蹈带来的影响

首先给观众由于优美的舞姿带来情绪的欢快产生激动的心情,受到美的熏陶,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其次,对每一个亲自参与的舞者也会在精神上带来美的洗礼,也加深了对民族舞蹈的体会和理解,从而推动民族舞蹈的发展。再次,对民族舞蹈本身也是有重要的影响,,每次举行大型的文化艺术活动都会引起与会者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关注,尤其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更加深了民族舞蹈的影响力,

二、我国目前传统文艺情况存在着发展缓慢甚至衰退的原因

(一)众所周知,我国的大部分传统文化艺术都存在于民间,而且大部分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旦失传便无法恢复,近几十年来,除个别极少数有所发展外,许多传统民间艺术都衰退了有的甚至绝迹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许多传统的艺术难以形成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的产业。其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传统艺人不被重视很难在精神上得到鼓励,让传统艺人有一种不被重视的和尊重之感。三是许多传统民间艺术需要经常的培训,经费是自掏腰包,这就制约了其的发展。

(二)保护和发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理由

第一,这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第二,每一个传统的民间文艺项目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渊源,我们作为后人有责任去保护他们。第三,许多民间文艺完全可以形成一个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业,发展的好的话,可以为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添砖加瓦。第四,传统的文艺项目的缺失会是我们大型文艺活动黯然失色,缺少活力和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

(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与民族舞蹈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是个契机,为民族舞蹈提供了一个展现的机会。

民族民间舞蹈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为自己的各种节日和宗教活动而编制的舞蹈。他们平时所举办的活动都是小范围的,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很难做到,所以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少数民族也借此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的文化艺术。通过一次次的大型文化艺术的活动的举办,与外界增加了交流,开放了眼界。

2、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必须以民族舞蹈为主要内容。

民族文化艺术涵盖了整个民族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没有民族舞蹈,那是很难营造出大规模的气氛的,也可以这样说,没有民族舞蹈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是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3、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与民族舞蹈相辅相成。

关于民族的文化篇(10)

the national representation of lexical m eaning an d当以母语为基础去接触和学习英语时,不少人会习惯性地在词典中查找与汉语词的意义完全相等的英语对应词,但不是所有的词都像“book=书”那样存在准确的对应关系。以汉英 中的“玉”和“jade”为例:二者都指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矿石,汉语 中的“玉”还隐含着“美德”之义,如“玉洁冰清”,此外,还可以尊称对方的身体,如:“玉体、玉容”等,然而英语中‘’jade”的联想义则与之大相径庭,有疲惫、衰弱的老马之义,还表示放荡的女人,如:“you saucy a littlejade”(你这个糟女人!)。其实,即使是在英汉双解词典中注释词与被注释词的意义也不是完全相等的,在不同的语言中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数量很少,绝大多数的词都在内涵或外延上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有时甚至会呈现出一种空缺状态。这一现象是与词语使用者所属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密切相关的,即不同语言的词义呈现 出一种强烈的民族性特征。本文仅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分析词义民族性的表现形式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 词义民族性的表现形式

(一)词语空缺——词义 民族性的突出例证

语言深深地植 根于文化现实之中,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始终处于一个互动的过程。一个民族文化上的“独特性”或“差异性”,往往在其语言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表达 、传承和沉淀,往往在其它民族语言中形成“空白”,形成概念、语义、词汇等方面的空缺。语言中有一些表示某 民族文化中特有 的事物 、现象 、概念的词语 ,这些事物 、现象、概念在其他民族的文化中是不存在的,因而这些词语在其他民族的语言中也是不具备的,即呈现出一种空缺状态 ,这一类 的词语最具 民族文化特色,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譬如:一些表示我国古代器物、典章、称谓的词语“鼎”、“八仙桌”“轿子”、“科举”、“贵妃”等;一些政治性色彩浓厚的词语“三个代表”、“一国两制”等,这样的词语在英语中是没有的,即使把它们翻译到英语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注释说明也很难被人们所理解。英语 中的“hippy(嬉皮士)”,很多人认为是指一群嬉皮笑脸的青年,而实际上他们并非都嬉皮笑脸,其中有不少人对待社会问题很严肃对社会有种不满情绪,只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蓄长发、着奇装异服、行为颓废、甚至吸毒等等这些意义如果没有对美国五六十年代文化背景的了解 是无法 被我们 所理解 的。同样,英语 中的“church”、“priest”、“christmas”等词语所代表的概念在汉语的本土文化中也是不存在的,今天这些词所指称的意义能够被理解,是由于广泛地接受了这些外来词所传递的文化的结果。 

(二)词义错位——词语意义的表同质异

如果说词语空缺是词义民族性的一个特例,是文化汪洋中的沧海一粟,那么,不胜枚举的词语联想意义的差异则更能说明词义的文化个性。人类生活的客观环境的相似性和人类认知心理的趋同性导致不同民族的词语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这是双语词典编撰的基础,也是跨文化交际的先决条件。但“对应”不等于“对等”,即使所表达的概念意义相同,也往往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形成词义对应上的错位。

“柳(willow)”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指的客观事物不仅是相同的,而且还都可 以产生“忧伤”的联想,但在汉语中,这种忧伤的联想是由于离愁别恨引起的,而在英语中则是由于死亡和失落引起的。周邦彦的《兰陵王 ·柳》开篇即写“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 飘绵送行色。”其中“柳阴直”营造了一个典型的离别环境,全词以“柳”为基调,充满了浓郁的依依惜别之情。而英语则用“wear the willow”表示“失恋”或“悲悼心爱者的逝去”。

“龙”在汉语中有着极其崇高和庄严的联想意义 ,华夏民族被称为“龙的民族”,我们自称为“龙的子孙”。此外,“龙”还象征着皇权、神力与威严,如:“真龙天子”、“龙袍”、“龙椅”。含有“龙”的词汇大多为褒义,如“龙飞凤舞”、“龙马精神”等。然而,英语中的“dragon”则常常被用于贬义,《朗文当代英语辞典》对它的释义有两种:①“a largeimaginary animal that has wings and a long tailand can breathe out fire”(想象中长着翅膀,长尾巴,能吐火焰的大动物 ),②“a woman who behaves in an angry、unfriendly way”(凶恶的女人,母夜叉),如:“the woman in charge of the account department is an absolute dragon.”(会计科那个女科长是个十足的母夜叉。) 

(三)对同一语义场的分割不同

文化不仅决定了人的认识结果,还决定了语言的形式。以亲属词语义场中由同胞关系构成的语义场为例,可以发现这样的对应:

应注意,首先,在该语义场中参加比较的是亲属词 的基 本形式,而英语 中的“elder brother”“younger sister”等并非是该称谓的基本形式其次,正如贾彦德 指出的“汉语虽然也有 ‘兄弟(‘弟’不轻读)、‘姐妹’这样的词,但那是指称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如果只指某个由一层同胞关系形成的亲属,汉族人一定要讲清楚是哥哥还是弟弟,是姐姐还是妹妹,决不含糊 。”可见,对于同胞 关 系 这 一 语 义 场 ,英 语 是 用 “brother”“sister”两个 词来进 行分 割,而汉语用 的是 “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四个词来分割,称呼时不仅要区分性别 ,而且要区分长幼。

汉语里的“跳”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在英语中要分别用“jump”、“leap”、“skip”、“spring”来表示“jump”表示通过腿部和双脚肌 肉的活动跳离地面或其他基部。如:①“the cat jumped to the table.”“leap”表示从某一平面跳起或弹起 ,常常落到另 一 地点 。如 :② “the dog leapt over thfence.”“skip”表示轻快地跳,(尤指每只脚轮流跳两 次)。如:③ “the children skipping alongthe road.”“spring”表示突然地跳起。如:④“shsprang out of her chair to greet her father.”不同民族的语言对于同一语义场的分割可能存在着迥异的差别,这种差别并不是说分割细致的语言较之分割粗疏的语言更赋有表现力、是更优秀的语言,而是说明不同的民族所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英语中也可 以用“elder brother”、“younbrother”来表示出长幼的差别。对于文中的“跳”,汉语也可以通过述补词组、动词重叠或加上适当的介词、介词短语来表达,比如:①那只猫跳到桌子上;②狗跳过栅栏;③孩子们沿路跳来跳去;④她从椅子上跳起来去迎接她的父亲。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是由于不同民族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不同,对于同一语义,有的民族选择了词汇化的方式来表达,有的民族选择了语法化的方式来表达。

二 、词义民族性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认为词义是由人的主观心理和客观的真值条件相结合决定的,而人的主观看法和心理因素又要受其所属文化的制约,因此,词义必然带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印记,彰显着不同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编码一发送一传递一接收一解码”是一个完整的语言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词义的文化差异主要作用于编码和解码两个环节。当一个信息离开被编码的文化时,这个信息携带着该编码者在自身文化作用下所形成的意义,而当它抵达将被解码的文化时,要发生一个转化的过程:解码文化的影响将变成信息含义的一部分,该信息的原始含义被修改了。这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只注重一种语言的语法和词语的概念意义,而疏忽其词语在各自文化中的民族性差异 ,忽略了词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那么,交际就会受阻,就可能引起交际冲突或误解,最终导致交际的失败。具体情形有三种:

(一)因词语空缺导致的交际短路 

词义民族性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地方就是词语的空缺,这些在某一 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特定词汇不仅在另一 民族的语言上留下空白,同时也在另一民族的心理领悟上造成空白。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没有对相关背景知识 的介绍而使用这些处在“空缺”状态的词语就必然会使交际对象感到莫名其妙、不 知所云 。例 如,道 教所提 出的“阴”、“阳”在英语里是没有对应词的,西方人大多不理解这两个概念 。在 了解美国早期开发西部的历史之前,也很难真正理解 “cowboy(牛仔)”这个带有浓厚浪漫主义 和传奇色彩的词语。因此,对于这种处于空缺状态 的词语,最好 的处理方法是详细的释义和丰富的背景介绍。

(二)因词义错位造成的交际失误

因词义错位造成的交际失误可分 为两种:一种是概念意义在两种语言中相同,但联想意义只存在于某一种语言中的。如:如果一位外国朋友对大家说“我喜欢吃醋”,一定会引来哄堂大笑,而他本人却一脸茫然 。这是因为,在英语 中“vinegar(醋)”只是一 种调料,不带有任何联想意义而在汉语中“吃醋”代表的是“为爱而嫉妒”。“鹤”在中国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 ,因此父母常常给孩子起名字为“鹤年”、“鹤龄”,希望孩子长大成人长命百岁。鹤还常与象征坚定长寿的松联系在一起。如:“松鹤延年”。而英语中“crane(鹤)”并没有这样的联想。 

另外一种是不仅概念意义在两种语 言中相同,而且都具有联想意义,但联想意义不同。在汉语中,如果有人这样评价一个人的工作 “heworks like a dog”,我们一定会觉得是贬义,而在英语中它的意思是“他工作十分卖力”,是褒义色彩 。这是因为汉语 中的“狗”的联想意义是低贱、见利忘义的,如“狗腿子”、“狗仗人势”,而西方人则看重狗的聪明、忠实等优点,对狗喜爱有加,甚至把狗看成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因此“dog(狗)”在英语中通常被用作褒义。 

(三)因对语义场的分割不同造成的交际障碍

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每当学到亲属词称谓表达法时都会非常头疼。例如以旁系血亲亲属词语义场为例,可以看到这样的对应:

如此繁多、复杂的表达方式经常使学生们瞠目结舌 ,十分头痛 。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对于亲属关系中的长幼、亲疏 、系属等是不需要进行如此细致的划分的,正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对于同一语义场的分割不同,才导致他们在词语的理解和记忆上遇到了困难 。 

三、小 结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即文化个性,不同文化会呈现 出不 同的文化形态 ,这种文化形态反映在语 言层面上就突 出地表现为词义的民族性。如果我们总是通过母语这块透镜去理解外语中的词汇 ,就很容易用母语 中的概念去代替外语中的概念,而不注意它们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差异,从而造成交际的障碍和困难。所以 ,我们必须时时注意编码文化和解码文化的差异,关注由于民族文化的个性而导致的词语意义 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也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借鉴外来文化。

参考文献 : 

[1]赵文学,计琦.文化差异与翻译——源语文化因索在目的语中的取向[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12—116

[2]杨元刚,张安德.英汉植物词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74-80. 

[3]吴越民.英汉词语的不等值现象与跨文化差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1-87. 

上一篇: 养猪市场研究 下一篇: 课外阅读如何提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