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文学常识大全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7 17:40:39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篇(1)

1.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不可能全部接触或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例如,古人一般都有名、字、号,如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字号五柳先生。对学生进行名字文化常识教学,可以让明白古人的名、字、号都有具体的规范,与现代人的名字有很大的出入。

2.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

古代文言文中很多知识点有时凭借逻辑、语法等知识是不能解决的,有时得从古代文化常识方面来解读。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中的“青庐”,就是一处关于礼俗的文化常识。“青庐”是指用青布搭成的蓬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所以,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准确理解文意。

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实施

1.随文突破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极其广泛,天文地理、伦理纲常、经济社会等等无不有所体现。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时,可以运用穿插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涉及到“鸡鸣”“黄昏”“人定”等时间信息,就此可以对学生讲解古人的纪时情况。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段,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那么相对应的,文中的“鸡鸣”则相当于后半夜的1-3点,“黄昏”相当于现在的19-21点,“人定”相当于21-23点。对时间的正确理解,能够有效地梳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背景。

2.专题解读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必要对相关的常见的文化常识进行梳理,编制表格,以便学生学习掌握。例如在对古代称谓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分成国讳、家讳两大块。国讳指的是臣民必须遵循的避讳,其中包括皇帝名,字,谥号、皇帝父祖的名、前代年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秦王指的就是秦始皇,在古代历史记载上,由于秦始皇名政,和“正”同音,所以把“正月”改名为“征月”。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做法,是和国讳相对应的。例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祖父的名字叫做僖,所以在史记的创作中,所有有关“僖”的词皆用“厘”代替。

3.方法突破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为了更好的去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交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技巧,也就是答题技巧。高考以及平常考试,都不时出现关于文化常识的试题。例如,对联,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对联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上下两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还需要节奏相应,平仄和谐。在解答对联题时,可以借助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方法把句子进行拆分,给每个词分别作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句话。例如,上联为“扫千年旧习”,便可以拆分为“扫、千年、旧习”三个词,结合所学知识,与“扫”有关的词有“除、改、树、立”等,与“千年”有关的词有“万载、百岁、一代”等,与“旧习”有关的词有“陋习、新风”等,从中选词连缀成句可为“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教会学生对对联进行有效的拆合分析,既有助于学生答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

4.课外扩充

在课改实验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对例如官职、科举、地理、历法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做“课题”研究,即是对相关文化常识进行收集整理,并将“研究成果”展示、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更是积累了知识、积淀了文化,激发了爱国情怀。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篇(2)

说到目前古代汉语课程的改革问题,应回顾一下古代汉语课程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这对于改革的思路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汉语课程,是从传统的“小学”的基础上改造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小学”,主要以字形方面的文字学、字音方面的音韵学和字义方面的训诂学这三大块为知识体系的核心,它特别注重于经传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是为学习和研究古代经典服务的,它一向被看作经学的附庸,称之为“小学”。从知识体系上看,它不够科学和完备,例如缺乏“词”的观念,缺少语法学这一重要的门类;从课程性质上看,它是以文字为对象,而不是以语言为对象的,属于语文学(Philology)而不是语言学(Linguistics);从课程目的上看,它显得相当狭隘和封建保守。但它注重实用、注重感性认识、注重文字、注重先秦经典,还是有其合理的一面。

到了乾嘉之后,古音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传统的音韵学前进了一大步,同时,由于对音义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开始摆脱了文字的束缚,可以说已开始进入到真正的语言词汇领域。训诂学已初步得到了改造。到了清末,由于西洋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古汉语语法学体系,为知识体系增添了一个新的重要门类,而甲骨学的异军突起,使古文字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突破了以前的说文小篆之学。到了上世纪30年代,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为标志,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了。到此,古代汉语课程的五大门类知识――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音韵学、修辞学都已基本齐备了,只是词汇学显得比较单薄而又缺乏划时代的代表作而已。

然而,正当古代汉语课程的知识体系刚刚初步更新完毕,剧变的时代选择了白话文,古文终于被时代所冷落,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可喜进步。就是对古文本身来说,也未必不值得庆幸,它体现在历史文化遗产和语文素养方面的自身价值,是可以一眼看到的。解放后,悠久丰富的祖国文化遗产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急需批判地继承、普及和挖掘,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现代语文取得了历史地位之后,也急需从古文中吸收有生命力的东西,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于是古代汉语课程也就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应新时代的出路,那就是为培养群众的阅读古书的能力,以批判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提高群众的语文素养;吸收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以丰富和发展现代汉语,推进祖国的语言科学而服务。古代语言虽然已经过时了,但古代汉语课程却成为中学要初步学习、大学要专门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到此,传统的“小学”才真正完全地改造为现代的古代汉语课程。

“五四”运动以后,青年一代在古文素养上,已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不必讳言的。现在学习古汉语的青少年,古文底子薄,但课时却不多,要求又不低,这是一个突出的矛盾。这个矛盾到今后或许还会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古代汉语课程要特别注重基础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起点不要太高,要循序渐进,要精讲多练,关键要有一个适合现代青少年实际的科学的教学计划,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量化,有步骤地进行实施。我们认为,目前高校的古代汉语课程和教学,在三个方面的问题较大,应当加以改革:

第一,教学计划缺乏量化标准。

培养青年一代阅读古书的能力,当然要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那么具体地说,应该掌握多少古汉语常用字?这些常用字又是哪些?应该掌握多少古汉语常用词?这些常用词又是哪些?应该掌握多少古汉语常用句式?这些句式又是哪些?再精细一些说,应该掌握哪些繁体字和异体字?应该掌握哪些古今字和通假字?应该掌握各常用词的哪些重要古义?应该掌握哪些复音词?应该掌握哪些重要的典故和成语?应该掌握哪些常见的活用的实词?应该掌握哪些重要的虚词?如果宏观一些来看,至少要学习多少种类或篇数的文选?常识和文选的分量比重究竟是多少最合适?语言范围外的常识又该占多大比重?专科和本科的区别主要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都缺乏研究或研究不够,这方面的成果很少见到,这就很不利于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也很不利于测试和检验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理论的指导,又需要细致耐心的调查统计,还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我们应该努力去做。

第二,有的教学内容重复陈旧。

由于不了解学生和中学的实际,古代汉语课程常有重复学生在中学已学过的内容,例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判断句、被动句等,以及一些文选。还有,本科开设了《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等选修课,与《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也有相当大的重复。这些地方,要做到知识的合理衔接,就要熟悉学生的现有水平,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和分工。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的地方,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教材。现有的古代汉语教材,估计不下百种,近年来在编书热的影响下出版的特别多,其中大多是互相转抄,其编写体例、知识内容、章节顺序和文选篇目,甚至例句,常令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发展的眼光来批评,就是停滞不前,就是陈旧落后,这种教材之多,说明古代汉语课程的陈旧也够严重了,这也是一种惊人的浪费和低效率。我们渴望有一种新颖大胆的切合实用的新型教材出现。

第三,缺乏统一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

建立统一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建立统一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有利于大家充分展开讨论,促进古汉语语法研究。其次,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建立起来,对教学有好处,有利于大中学教学接轨,使青少年减少一些学习上的麻烦,不在一些无谓的名词术语上纠缠,增强实用性。再次,建立统一的古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并不会损害学术争鸣和学术发展,它不是僵化的不可变动的教条,完全可以批评,可以再作补充修正。它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已,正如一套制服,上班时要穿上它,下班后则悉听尊便。

实际上《古代汉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运用所学知识:“借助于工具书和必要注释,阅读文史方面的一般古籍。”所谓“一般古籍”就是类似《古文观止》那种程度的古文,并不是说要能读懂过于艰深的某些古书,如《尚书》、《周易》之类。所以古代汉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篇(3)

关键词:科学实践哲学;地方性知识;内蒙古民族植物学

一、科学实践哲学视角下的地方性知识及其意义

内蒙古民族学作为一种方性识在科实哲学的地方性知概念,是种哲学规范义的概念,指的是知的性质具有方性,特别学知的方性,而不是产生于非方地域识。这的方,主要在识产生辩中自然形特定情境。如文化、价值观利益和这成立和视域等。就是,科学践哲视野下的方性知识与以前有地方性知识本质差别:地方性识与普遍性识并非造对等系,而在于地性识的观下,不在遍性知识。普遍性只是一种地性知识转到另种地方性知识结。基于这观,少数民族总是着眼形成识具体,对这识进行研究,必具体情发,民族识及社会思境研究也是于一种尬的地:一方,它会民族国家占支配位民族的识系统相对充量也就补充或上面说比较框的另类知而已,也与范围、更空间中是西方为表的所谓“普性”识相对,之抗争少数族知经不被认可,在战线斗争、它不自列人教育、程中的,而政意义上值性产物―因为少数民族利而附加东西,这是它自然状态!方性知识予我们的就是对于境况揭示和反驳:同予我们于不同族的意义问题。唯有样,我们的研究能凸显其重的意义。

二、地方性知识视野审视内蒙古民族植物学

内蒙古民植物学我们可以看作是地方性知识,内蒙古民族植物学的研究的起步很晚但在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上世纪80、9年代初起,内蒙古开了民族植物的研究工作。到现在也经有近30年的历,在内蒙古兴的一门学科民族植物很短时间里发展迅速、成果常丰富、形成了明的地特色、在全国致界范围也具有一定影响力,然如此,内蒙民植学发展伐取得的果也我也会发现民族植物西方经的族植物学越越远而又越来靠近的现象。内古地区有很好的植学研究基础,草植与草原生这方的研在全国世都有影响力。雄厚的研基为民族植物在蒙古立与发的有保障。但也偶经典的科学识和民传统知识间相互脱却导致了一科的发展走瓶颈。与此时,自界出现的很多很难用纯论研究,解决。很多民所形成素知和经验经的实践,蕴了丰的科道理、有很强实性。基于此就现要保护和发展的民植物文化是植物文化全部学这种问题,可是文化已全球化进正在逐消失。正是这个景科学实学以其独视角阐了知识地方性特点,而提供了力理论视角。以不但要及加以保护更重的是我们要找民族性东西,挖掘本民族地区研特色,这才最终的义。下面从古族民间传命名来分蒙古族植物的民族特色掘其文化特色。

三、蒙古族民间传统植物命名与分类的地方性知识的分析

蒙古族为其历史、文化、以语言文字和化的不同对植物的命名的方也是多种多样的,成了蒙族独的民间植物命文化。植物间的名是通过人植直接作用和响而的,反映了蒙对其处的环境独特认识。研究蒙族间植物学命名是植物学研究的要的内容,方面的研内容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内蒙古民植物自建时起就蒙族民间植物命名作为非常重要的内容,其成果常显著。在这方代表的章有:陈山的“物命名与蒙古文化此文全面归纳用蒙语拉丁化命的植物1属、191个种、3亚种和8变种分析了这植物命名民族文化的涵。如:锦鸡属德国植物分类学家法林休斯(1714一1774)在162年的《物系统名录》第一第42页中建立,的名称是,属的种(衡pu)是树锦鸡(蒙锦鸡)。锦鸡的蒙古原名叫“har”讼“na”,蒙古文中“hara”字义为“黑色”,再用蒙古文加“gana”成为名词规律而变来的,意在指草原植物群落中远望锦鸡灌丛时所显的深色。还有,帖木儿是草属是由著名的帖木儿汗的名命名的。还有很多种是,蒙古地名,山名等。其他蒙古文作种加的。该文以国际植物命名作为前提,从世界通用的植物拉丁名上审视蒙古语词汇,阐明了蒙古富了植物学丁文,为世界植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按照谨而范的国际物命名法命名植物拉丁学名也丰的民语言文化素,民族植物学的内拓宽到植物拉名和蒙古语词汇域。正是这里们可以发国际的拉丁命名法很多民族特也就是体现了实践哲学地性知识知识的性,普遍性知识知识种地方知识转移到种地方知识的,而不是有一个之四海皆准统一一切民族文知识的普遍知识,即使是标准科学也一种地方性知为此而已。

哈斯巴根、陈山的《蒙古族传统植物命名中的动物及其文化研究》究了古族传统物中的动物文以及其其。此文运用族物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究蒙古民间录传统物命名。了蒙古族独文化特征。文应的蒙古用骆驼牛和羊修词,命名同属不同种的,反映蒙古族的化以及此景下的思维方式。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篇(4)

关键词 :文言教学 阅读障碍 文化积累 随文突破 专题讲解 可持续发展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任务的重要途径。但在高考的压力下,我们的文言教学越来越功利化。许多学校的文言教学完全成为应付高考的技术性训练,完全割裂了文字、文学、文化、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文言文在教学中几乎成了“外语”课,既损害了文言的文化传承功能,也伤害学生学习文言的积极性。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其实也影响了高考成绩本身,因为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2014年高考全国各类不同的语文试卷文言阅读选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教育的缺失必然造成文言阅读的障碍,并最终影响文言考试成绩。新课标卷(Ⅰ)文言文阅读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提到:“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本句要求学生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如果学生搞不清该句的意思,就无从划分,而要搞清楚话意就需要具备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即中国古代的史官文化。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历史的国家,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修史”,能够参与修史是一项重大的荣誉。因此宰相才会觉得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是一种耻辱,想方设法要把他调开。

福建卷摘编自明代张岳《小山类稿》中的《张祖传》,文章提到:“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孙一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虽然这句话没有被设计为考点,但学生在阅读中难免会疑惑,到县里当“吏”也就是现在的“公务员”别人求之而不得,张祖为什么不接受。而且说“吾而吏耶?”言外之意他岂是当吏这样的人,对“吏”充满不屑。这就又要涉及中国古代的官场文化。在隋唐科举制度出现后,通过科举获得官职是主要途径,为人们所敬重,其他途径则被轻视。唐以后“官”和“吏”明显分为不同的两个阶层,人们重官而轻吏,而且认为吏长期与百姓接触,常干坏事,“心术已坏”,又非科举出身,因此不可提拔为官。宋以后一但成吏便终生难以当“官”,《水浒传》中宋江就是典型例子。正是这种文化背景才会使张祖不愿当吏,因为一旦当了吏一辈子都是小吏。

四川卷选自《梁书·王筠传》,文章提到:“普通元年,以母忧去职。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如果不了解中国古代的孝文化和丁忧制度,就很难理解王筠的这种做法。

文字、文学、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忽视传统文化的文言文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在文言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积累必要的文化知识,才能有助于文言整体阅读能力的提高,具体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授课时随文突破。上课时讲清课文涉及文化知识,既提高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又适当积累文化知识。古代文化知识面非常广,上至天文地理、伦理纲常,下至经济社会、风俗习惯无所不包。教师在讲授课文经典文章时应该有意识地把文章涉及的文化常识有计划地讲解清楚,可以运用穿插授课的方法,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掌握。例如在讲授《鸿门宴》这篇高中经典课文,提到“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样的宴会座位安排时,就应该结合课文讲清中国古代的宴会礼仪文化,座位安排的尊卑位次,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此时人物的性格心态和天下形势,又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在无意识中帮助学生积累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为将来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对重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专题解读”。为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水平,教材也适当安排专题讲解,但课文涉及的范围太小、内容太少,不足以满足学习需要。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可以对学生在文言阅读中比较常见的文化知识做归纳和概括,帮助学生对相关常见文化知识进行梳理,编制表格、进行系统掌握。例如古代纪日的方法和纪时的方法,古人纪日最常用的是“月相纪日法”。通常用“朔”(初一)、“望”(月中,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既望”(望之后的一天)、“晦”(每月最后一天)。在《赤壁赋》中就出现过“七月既望”一词。古代的纪时法有“五更”纪时法: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3点)、五更(3-5点)。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出现过“更定”一词:“是日更定矣”。例如了解古代的礼仪文化,有吉礼,主要指祭祀神和祖先的礼仪如“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曹刿论战》中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有成人礼,即有关个人成长的礼节,主要是“冠礼”和“笄礼”。所谓冠礼,是指男子的成年仪礼,男子20岁行冠礼。笄礼则指女子的成年仪礼,女子15岁行笄礼。《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如古代忌讳文化:古人对“死”有讳称,帝王之死曰“崩”。《出师表》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人名也为皇帝避讳,如《捕蛇者说》中的“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应为“民”,避李世民讳。教育与科举制度文化,如博士、教授等 ,《孙权劝学》中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等级制度,寡人、王、布衣;官职的设置及名称,侍中、侍郎、将军、大夫等。熟悉这些文化常识对学生学习文言有极大帮助。

第三,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文言学习和现代文学习有相同之处,要有较大的阅读积累,“书看多了,语文自然就好”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要用到文言学习上却是较难做到的,因为文言和现代文不同,光靠学生自己可能读不太懂。因此少有学生会主动阅读文言作品,没有阅读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更看不懂文言作品,也就更没兴趣。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定阅读文章,对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与帮助,并经常和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引导学生对涉及到的古代文化知识进行积累,使学生的学习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文言教学中关注文化教育,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又能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环节之一。摒弃功利主义教观学理念,在高中文言教学中做到文字、文学、文化三位一体,无所偏废才是语文教学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谢象贤.语文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周小红.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J].管理观察,2010,(17).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篇(5)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有了明显改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当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而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开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应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就加以解决,让初中生能够在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中获取充足的知识,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1.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学生缺乏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部分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古诗文教学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价值,古诗文的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相关内容的考试,思想层面的懈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懈怠,进而失去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造成了古诗文学习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断降低,而具体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古诗文内容和现代生活内容相差甚远;第二,语法知识的应用理解起来难度较大;第三,古诗文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死记硬背的环节比较多。

1.2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几乎都是以“单向式”知识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古诗文相关知识,只注重如何去理解陌生字、词、句的意思,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却忽视了古诗文内容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由于没有充分挖掘,再加上不注重学生的思考理解,只注重学生的记忆理解,导致古诗文教学效率的低下,进而造成了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不理想。

2.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探讨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方面,认识到只有学生兴趣有了提升,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唯美情境,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水调歌头》一文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发挥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之前,收集和文章有关的资料,如文章、图片、视频等,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由于《水调歌头》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逐渐能够感受到文章蕴藏的意境,进而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其中,尤其是关于苏轼背景的介绍时,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提升了古诗文内容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更好开展。

2.2朗诵古诗文,感受形式之美

古诗文作品拥有自身的特点,通常都会运用到押韵,因此在语言上具有极其丰富的韵律,每一个字每一词甚至每一个音节都存在节奏上的变化,平仄音调抑扬顿挫[3]。所以,初中语文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教学,通过不断的朗读,引导学生对古诗文作品的韵味进行体会。以《水调歌头》为例,在学习这篇古诗文的时候,语文教师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文此文,正所谓“书读百变,其义自见”,通读多变之后,学生逐渐把握了苏轼“苦闷-向往-矛盾-豁达”的情感变化。之后,语文教师再对文中难以理解的、比较重点的字词句进行剖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从而体会苏轼复杂的心理变化。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水调歌头》的形式之美,有利于今后对古诗文的进一步理解。

2.3特殊节日开展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展教学,通过民俗文化,学生能够很好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进而对古诗文的理解更加容易,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中秋节前夕,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事先收集好的关于中秋节的文章,然后在课堂上以朗诵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篇(6)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有了明显改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当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而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开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应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就加以解决,让初中生能够在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中获取充足的知识,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1.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学生缺乏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部分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古诗文教学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价值,古诗文的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相关内容的考试,思想层面的懈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懈怠,进而失去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造成了古诗文学习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断降低,而具体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古诗文内容和现代生活内容相差甚远;第二,语法知识的应用理解起来难度较大;第三,古诗文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死记硬背的环节比较多。

1.2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几乎都是以“单向式”知识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古诗文相关知识,只注重如何去理解陌生字、词、句的意思,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却忽视了古诗文内容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由于没有充分挖掘,再加上不注重学生的思考理解,只注重学生的记忆理解,导致古诗文教学效率的低下,进而造成了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不理想。

2.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探讨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方面,认识到只有学生兴趣有了提升,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唯美情境,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水调歌头》一文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发挥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之前,收集和文章有关的资料,如文章、图片、视频等,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由于《水调歌头》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逐渐能够感受到文章蕴藏的意境,进而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其中,尤其是关于苏轼背景的介绍时,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提升了古诗文内容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更好开展。

2.2朗诵古诗文,感受形式之美

古诗文作品拥有自身的特点,通常都会运用到押韵,因此在语言上具有极其丰富的韵律,每一个字每一词甚至每一个音节都存在节奏上的变化,平仄音调抑扬顿挫[3]。所以,初中语文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教学,通过不断的朗读,引导学生对古诗文作品的韵味进行体会。以《水调歌头》为例,在学习这篇古诗文的时候,语文教师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文此文,正所谓“书读百变,其义自见”,通读多变之后,学生逐渐把握了苏轼“苦闷-向往-矛盾-豁达”的情感变化。之后,语文教师再对文中难以理解的、比较重点的字词句进行剖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从而体会苏轼复杂的心理变化。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水调歌头》的形式之美,有利于今后对古诗文的进一步理解。

2.3特殊节日开展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展教学,通过民俗文化,学生能够很好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进而对古诗文的理解更加容易,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中秋节前夕,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事先收集好的关于中秋节的文章,然后在课堂上以朗诵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篇(7)

随着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多数史学研究者很自然地提出古籍数字化。以网络为主要载体,数字图书馆建设迅速发展,古籍数字资料的应用与史学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信息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相关问题的应用与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古籍概况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浩瀚的历史文化遗产,古代典籍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经史研究有很多优秀遗产,但存在着范围狭窄,缺乏参考资料等积弊。针对以上缺陷,近代以来学术界编纂了多种引得、通检、索引、汇编等工具书,部分完成了索引式整理的任务,为查阅古籍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中国历史古籍卷帙浩繁,经过系统整理的只是少数,即便已有的索引古籍,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仍会有种种不便。古典整理主要包括标点、校勘、笺注等工作。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每一个从事史学工作的人都要搜集和积累史料,以前抄录卡片的方法基本上是按照个人的需要辑录的,难以大家共享。搜集资料的工作麻烦而又艰巨,但十分重要。而且,只有尽可能全面地占有资料,才能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需要应用便捷、高效、准确的检索工具为人文学术研究服务。

信息时代,数字卡片将取代传统的纸质卡片是不争的事实,数字图书馆正在迅速丰富着个人的数字藏书。古籍数字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数字资料搜集范围的确定,数字资料的筛选与鉴定等[1]。利用计算机把史料的整理归类工作做好,方便广大读者,这需要史学工作者熟悉、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便于和信息技术人员配合协作,把古籍数字资料建设和史学研究推向深入。

现阶段古籍数字资料的应用喜忧参半。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古籍数字化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互联网提高了电子文献的检索效率,扩大了服务范围,便捷的信息传递节省了远程通信费用。另一方面,现有的网络古籍数字资料分布极不平衡,大部分网络古籍数字资料库集中在海外,我国学者在使用上存在诸多不便。

二、古籍数字资源

数字化古籍文献为史学文化研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功能不仅在于一般的信息查询,更重要的是古籍文献中的知识发现。古籍数字化应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具有开放性,可以在网络上传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古籍数字化的过程,基本上可以视为文献全文数据库的生成过程。通过计算机输入一部古籍文献,就形成了无标引的全文数据库,即半结构化的数据库。[2]但其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半结构化的数据库不能像结构化数据库一样,由排序、筛选、分类和统计等管理过程产生再生资源,更谈不上知识发现。这远远不能发挥计算机的技术优势,也难以达到研究者的要求。因此,只有对古籍中的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处理,制作成结构化数据库,与半结构化数据库相结合,才能满足研究者的需要。古籍数字资料搜集得方便快捷的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

古籍数字资料尚没有方便适用的程序和统一的方法,古籍研究者可根据自己对资料的理解和研究需要进行二次归类整理。其方式有以下几种:按性质归类,按时间顺序排比,按研究问题分组等。检索得到的数字资料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数据性资料,二是需要进行逻辑分类的文字。对数据性资料进行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可通过Excel之类的电子表格软件来实现常用的数据,如平均数、近似值、时间序列、分布规律等。在古籍中的数据性资料也占有相当一部分,但更多的是文字资料。

从古籍学术研究的角度上来看,古籍中既有我们古代先贤哲人所表述的撰述,又有保存历史断片的记注。研究古代先贤的思想,首先,当然要尊重其撰述的完整性,而每当我们对其研究发现之后,往往会有新的解读,这就是史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其次,古籍研究者对文献本身的认识也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而逐步清晰起来的,如果在大范围内进行模糊查询或渐进式查询,纸本检索工具书就不能解决。使用数字检索系统就能解决上述困难,然后再使用Word和Excel,对文字性资料进行逻辑分类,以便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发现。[3]

三、古籍数字化现存的主要问题

1.技术问题

目前古籍文本输入的主要方法有两个:键盘输入,但手工作业,效率低成本高;而OCR虽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自动化信息资源输入技术,但也存在一些诸如图像质量不高,扫描速度低,识别率低等技术性问题。此外,现有的汉字识别系统多数针对简体,识别竖排繁体古籍的效果非常不理想。相对古籍中众多的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避讳字而言,计算机的文字编码不敷应用,缺字一直是古籍电子化的瓶颈。

2.人才问题

因为古籍原本都是竖排繁体字,包含大量的异体字、通假字等,没有标点符号,必须先进行整理,而古籍整理工作只能依赖于专业人员,所以古籍数字化需要一批既懂得古籍整理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人才。现状却是急需培养古籍资源数字化专门人才。

3.统筹问题

我国古籍数量庞大,往往分散各地,而国内的古籍数字化工作缺乏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机构的统一指导和协调。

4.标准问题

我国急需建立规范、统一的数据库形式。没有规范的机读目录格式,数据库就无法进行交换,无法真正实现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给读者的使用和研究带来极大不便。

5.经费问题

现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拥有古籍文献资料最多,但因缺少经费,无法购置必需的设备和软件,并且缺乏相关的古籍与计算机人才,无法正常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

四、古籍数字资源在史学领域的应用

目前,尽管许多的史学研究者对应用计算机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提高利用计算机综合分析处理文字信息的水平,丰富研究手段,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化与史学关系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深入挖掘蕴含在浩瀚古典文献中的知识宝藏。此外,历史研究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学术活动,我们在运用古籍数字资料时,要摆正系统读书和按需搜集资料之间的关系,应当对古代文献中最基本的史料有比较正确、全面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搜集资料、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掌握和运用的电脑网络知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古籍全文检索料为我们带来的方便快捷,可以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献资料的考订、分析和历史问题的思考上,提高我们的研究质量和效率。总之,加快古典文献数字化进程,对于史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篇(8)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175-0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等重大举措。而西安大量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使大众深切地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辉煌灿烂以及强烈的文化存在感的同时,随着学科的逐渐专业化,考古学开始有一种将自己与大众隔离的趋势。一方面,大众对考古学文献中晦涩难懂的术语和“戒备森严”的考古现场敬而远之;另一方面,考古学家忙于追求学术上的建树,忽视了与大众的交流和传播文化的职责。这导致了当今大众对于考古学的一些误解,认为考古学就是“挖墓的”、“鉴宝的”,甚至是“合法盗墓的”。而“曹操墓”、“天价玉凳”等热点事件更是加深了这种“误会”。原本考古学普及科学的考古与文物知识、传播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意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的积极作用反而淡化了。这些现象不仅使公众对考古学的误解加深,甚至导致了古代遗存被漠视、被毁坏的严峻局面。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篇(9)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6-0047-02

[作者简介]苏晓玲(1978―),女,广东惠州 人,本科,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小学白鹭湖分校教师,小学高级。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知识广泛,内容丰富,它不仅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人文性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小学生从小诵读古典诗文,接受高品位的文化熏陶,对其语文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加强和重视古诗文的教学,不仅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时代的要求。

一、“古诗新唱”,唱得响亮

用唱来学习古诗并不是什么创新,诗本身就是可以唱的,用唱这个办法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美感。“古诗新唱”的音乐旋律普遍较为活泼,这种风格易于为儿童所接受。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在短时间内把一首古诗背下来,这种学习模式与游戏相似。

经过三年的古诗文学习,我班的学生已经能唱几十首古诗。“古诗新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古诗教学方式。同时,笔者还将“古诗新唱”放入班级博客,与家长互动。在我们的班级博客音乐盒中,笔者会将学生新学的古诗传到上面,让浏览博客的人都能欣赏。笔者与学生约定:如果爸爸妈妈也有人学会唱我们新学的古诗,你将会得到我们的奖励一份。这促进了学生跟家长的合作,有利于亲子阅读的开展,同时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感情。

另外,笔者利用校广播站播放古诗歌曲。“古诗新唱”共收集古诗160首,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古诗新唱”的气氛充满整个校园,无论上学还是放学,学生都能伴随着轻松、活泼的旋律唱上几句古诗。“古诗新唱”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古诗新唱”的教学模式让学习更丰富多彩。

二、古诗配画,畅享意境

古人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形容诗与画的关系。我们在教学古诗过程中,均会涉及诗人创作该首古诗的意境。另外,古诗表达的往往就是人的所见、所想、所听、所闻:有的是对大自然的感受,有的是对四季景色的描写,有的是对田园生活的感悟……这些都为古诗配画提供了可能。

古诗配画就是让学生用不同的绘画形式表现一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及内容。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及图片,运用黑色水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勾画出诗人在作诗时的情境。一笔、一抹、一画,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培养,表现力得到提高,绘画语言得到丰富。

为了画好每一首诗,学生更加关注每首诗的含义,他们非常注意诗中展现的每个意象,非常尽力地去体验诗人的情感,以便能够在自己的画中表现出这些内容。这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的道理。如《小池》的配画是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春日》的配画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光无限,景色的秀丽;《赠汪伦》的配画,体现了汪伦与李白的深厚友情;《古朗月行》的配画,是作者儿童时期对月亮稚嫩而美好的认识……

“以美带学,借学促美,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古诗配画可以将古代语言文字中含有的大量美的因子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

三、古诗与舞蹈、律操相结合,让古诗学习健康舞动起来

古诗是一种诵读的文艺作品,很多经典诗都形象生动、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既押韵,又讲究平仄,朗诵时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小学生生性好动,“古诗韵律操”能帮助小学生增强语感,加强记忆,净化心灵。

(一)趣味古诗韵律操

古诗词的诵读讲究韵律,节奏感极强,尤其是格律诗,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节奏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之感。在教学《三字经》时除了可以进行简单的拍手朗读外,还可以结合体育韵律操自编简单的动作,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做操:

人之初,性本善。(双手胸前拍三下,然后高举过头顶后合拢)

性相近,习相远。(双手胸前拍一下后伸出右手,双手胸前拍一下后伸出左手)

苟不教,性乃迁。(双手分别在身体的左侧和右侧各拍三下)

教之道,贵以专。(双手分别在左右肩旁各拍三下)

昔孟母,择邻处。(迈出弓箭步双手伸直拍六下)

子不学,断机杼。(双手在身体左右侧轮流拍一下,连续三次)

另外,我们还尝试将几首古诗放在一起背诵,作为眼睛保健操的节拍。简简单单的动作,既锻炼了身体又巩固了古诗的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古诗与舞蹈相结合

充满韵味的古诗与优美的舞蹈和谐地融为一体,被学生精彩演绎,带给我们每一个人感动与惊喜。我们的古诗舞蹈《春晓》,就是学生自行编排,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的,并在我校举行的科技艺术节中大放光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了祖先的智慧和情怀,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四、书法、手抄报,让古诗文学习的成果跃然纸上

(一)开展书法比赛

为了增强学生写规范字、用规范字的意识,传承传统文化,让广大青少年在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中启迪心志、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营造校园文化建设氛围,以及响应“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教育活动的号召,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古诗文书法比赛活动。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说书法比赛增强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使学生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也不断得到增强。

(二)手抄报丰厚了文化底蕴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中华经典诗文融入其中,并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语文能力。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古诗文前后,运用各种手段,如上网、查找书籍等去了解作者和诗的创作背景,并制作成手抄报。学生手抄报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古诗文赏析、诗配画、自创小诗,还有作者的作品介绍等。办报、展报、赏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创新、写作等综合能力,让他们领略到了中华古诗的博大精深,获得了美的享受。

图1 学生手抄报作品

此外,我们还做了许多尝试,如课文剧表演赛、“闯进古诗园”主题队会、故事对抗赛等,不管哪种形式、哪个教学环节,均旨在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让古诗教学更具有吸引力。

古文文学常识大全篇(10)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情感陶冶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古诗词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小学生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而且还能从中吸收丰富的思想养分和精湛的表达技巧,对于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欣赏诗歌以及创作诗歌的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并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但其内涵又比语文能力更为丰富。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审美情趣,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融合。我国的古诗词从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上都有其独特的写作特点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既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文学素养――即语文素养,又可以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正处在记忆力、想象力高度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让儿童多读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儿童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有效的促使智力的发展,使儿童终身受益,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了解古诗词的特点,感悟诗歌的魅力

古诗词的语言具有绘画美,凝练美、音乐美等特点。

古诗词的绘画美主要体现在诗词作者对于诗中意象的描写上。古人作诗时常常是几句话就描绘出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如“漠漠水田飞白鹭,莺莺夏木啭黄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寥寥数语,展现的是一幅唯美的画面。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在脑海中再现诗句中的画面,在结合自身感受去体悟诗歌塑造的独特意象所蕴含的情致。古代的诗人,在色彩的选择p色彩的搭配p色彩的对比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骆宾王《咏鹅》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两句十个字就用到了“白”“绿”“红”“清”四种颜色,一读到诗句,学生自然而然就能联想到一幅白鹅在水中畅游的画面,感受到非常优美的情境。

同时,我国古典诗词的语言极为精练,内蕴丰富,言简意赅。为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古代的诗人呕心沥血。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的二十字,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在“千山”“万径”的寥廓空旷之中画一“蓑笠翁”,在“绝”“灭”的死寂冰冷之中着一“钓”字,使全诗境中有人,静中有动。全诗通过描绘老渔翁寒江冬钓图,向我们展示: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渔翁的生活是这样凄冷孤寂,老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标独傲。如果我们再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这首诗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在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败以后,其主要成员被一网打尽,永贞革新烟消云散,柳宗元也被从政治权利的中心抛了出来。在荒凉偏僻的南方,开始了漫长的流贬生涯。在柳州,他虽然得到了一个司马的虚衔,但既无官舍有无职责,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于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

古诗词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注重的是对古诗词的概略了解下的读背诵记,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和语文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小学古诗词课文时完全不必细致分析到每个字。古诗词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文字,常常有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语言手段的运用,如果教师非要逐字逐句的讲解,反而会使小学生越听越糊涂,教师教起来也会倍感吃力。

1、反复吟诵,感悟诗情

有句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正体现了吟诵古诗的重要性。这里的吟诵不是指如读平常课文时的朗诵,而是指掌握了诗歌的节奏后的按节奏的吟读。诗歌是讲究节奏和韵律的,只有出声地读才能读出节奏和韵律感。从读的节奏和韵律上,可以考察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做到“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体验古诗词的音韵和谐之美的同时,感悟诗中的情趣。

2、引导学生体验诗情

教学古诗词最忌讳的就是按部就班地教学,有些教师一上来就作品年代作者简介作品艺术特点一大堆的讲述,根本不在乎学生是否已经进入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

感悟一首古诗词并不是理解字面意思知道写作背景就能融会贯通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更不能生搬硬套一味灌输。小学课文中的古诗词一首或咏一物或赞一景,或抒一怀或感一事。无论咏物写景还是感怀伤时,都透露出作者深切的感情和对世界、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和意向。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在反复吟诵之后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每一首诗词中的意趣和价值取向。当学生自主地去感悟一首诗而有疑惑时,教师可以适时讲述与所学诗词有关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

3、学习中积累

上一篇: 合同管理措施 下一篇: 企业清算的税务筹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