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学科体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6 17:26:56

地理学学科体系

地理学学科体系篇(1)

【摘 要】依据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现行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应重视和增加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增加基础课程在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增加课程设置的分类方向。目的在于构建起符合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地理科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刘永林(1983.10—),男,博士,环境科学专业,讲师,从事地质环境方面的教学研究。

自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以来,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进行着改革,并且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每个高校都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对地理科学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健康、城市化、能源结构优化、国家安全等的需求和发展,社会一些部门对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也在变化[1-2]。要培养高素质的地理科学人才,就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课程是学生所需要的,这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将结合目前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对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其发展有所帮助。

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即人才定位问题,其针对性决定了社会对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接纳程度。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现代公民素养、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体魄;具备坚实的地理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自主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既掌握地理科学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实践技能,具备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又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与技巧,具有良好教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地理学科人才。对于一个专业,其课程体系要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构建。

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1)培养现代公民具有的基本人格素养和强健体魄;(2)培养现代公民基本地理素养;(3)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兴趣需要;(4)重视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5)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信息技术;(6)培养学生自学和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

2 现行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问题

目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的设置不能很好的符合现行社会的需要,课程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理论轻实践

地理科学是一门十分重视实践的科学,在课程体系中,实践性教学应该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教育部现行规定的理科专业实践学分应占总学分的25%。表1为部分师范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结构,可知地理科学专业中实践课学分占总学分的6.4%~14.3%,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这样的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地理科学专业的理学特点,也没有体现出地理科学实践性学科的优势[3]。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物价的上涨,使部分高校面临实践经费短缺的问题。这可能是高校转向理论而轻视实践的一个原因。另一原因,伴随着科学知识的大爆炸,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而每学年的时间总数是固定的,那么高校不得不挤压一些课程的学时以扩充一些选修课而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1]。

2.2 课程结构失衡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为了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地理科学专业也不例外。首先,地理科学在课程设计上偏重专业课,而较忽视基础课。以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基础课程的学分数仅为13个,而基础课程为一门必修课高等数学和两门选修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地理学。这使得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比例严重失调。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物理和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但目前有些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竟然没有与物理和化学相关的课程,这使得学生自学和应对今后的一些实际问题,不能很好的做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其次,基础课与地理学应紧密结合,不能仅仅学习物理而学习物理,也不能仅仅学习数学而学习数学。应将基础课程与地理专业课程统一起来,但目前这种授课方式还处于实验和探讨阶段,因为这要求老师具有很好的基础课知识和地理专业课知识。

2.3 高中地理与大学地理课程不衔接

地理学在高中阶段被列入文科,而在大学阶段地理学属于理科,这使得高中地理课程与大学的地理专业不能较好的衔接。大学的地理科学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理学思维能力,而高中阶段将地理列入文科,并且地理学课程在高中阶段是一门副课,使得高中生在无意识中忽视了地理学的重要性。也使得进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学习的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甚至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及其不重要的科学。

2.4 课程与课程之间交叉联系少

任何一个专业都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地理科学专业也不例外,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不能仅靠所教课的书本知识,而应该联系其它相关课程和扩展书本外的知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3 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考

针对以上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做如下的改革,以使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结构能够更加适应现行社会对地理人才的要求。

3.1 增加实践课

地理科学专业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的许多理论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地理实践教学,对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具有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起到重要作用[4]。为能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地理学知识,地理科学专业应增加实践课的学时,加大实践课的学分比例,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野外地理工作方法方面的实习。以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室内实验、野外实习、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与教学实习,这些实践课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创新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野外工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建立了一定的基础。

3.2 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配置合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对地理科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是地理教学方面的需求,国土部门、环境部门和规划等部门也开始需求地理科学方面的人才。这就需要地理科学的学生不仅仅具有地理学知识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该增加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等基础课程,以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但针对地理科学的学生授课时,需选用具有地理学特点的物理、化学教材,在授课中能较好的结合地理学专业讲授物理和化学等基础课程。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地理科学人才的要求。

3.3 设置专业分类方向

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设置地理学专业的分类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就设置了自然地理方向、人文地理方向、资源环境方向、GIS方向和其它方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也会使学生更好的顺应自己的兴趣而发展。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素质做了基础。

4 结论

大学是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素质、能力素质、人格素养等)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培养学生的根本。课程结构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甚至关系到学科的发展。课程体系是否合理,我们必须结合当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进行评价,并改革课程体系。地理科学是实践性很强,且是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因此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其特殊性,第一,应重视实践;第二,注意基础学科和专业课程的交叉,注意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第三,应设置专业分类方向,以使学生能更好的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管华.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5):420-424.

[2]郭金铭,袁天凤.我国地理科学专业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8):46-49.

地理学学科体系篇(2)

1、专业建设研究

1.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办好一个专业的关键。好的师资队伍建设:从学历结构上博士、硕士、学士按一定比例;从职称结构上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也是按一定比例;从年龄结构上教师队伍应该年轻化;从学科组成上应该是地理科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物科学、遥感科学技术等多学科的组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知识交叉和学术背景交叉的优势,从而促进地理科学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不断地为教师创造在国内外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机会,扩大教师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努力提高教师参加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以科研促教学。

1.2加强实践管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以培养教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理科学专业,要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该专业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实习)较多,加强实践管理尤其重要,只有管理好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结合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教学管理部门要鼓励、支持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工作,要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实践教学网站,实践教学工作动态,交流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1.3改革培养模式

目前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办学单位为各级用人单位培养。应该大胆地尝试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例如可以中外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学校与学校联合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等。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职业化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而且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将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因此,高校应抓住机遇,改革办学模式,即改传统的单一的“统招”办学模式为“统招+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目前社会各界对地理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我系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对本科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职业要求,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管理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评价体系和教材体系。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2.1建立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良好的教学管理体制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保证,是确立实践管理运行机制、推行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基础。要制定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实验教学人员考核办法、实验室及实验设备管理规范等文件建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应以校内的实验室和校外的实习基地为依托,以课程教学为主线,不断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办法,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2修订教学计划,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地理科学专业是对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的专业,其教学计划的内容应在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的同时,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具体体现为土壤学、环境学课中的实验室教学实验,水文学、地貌学、植物地理、地质学的野外实习,地球概论、气象气候学的校外实习,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地理实习,GIS、遥感概论的软件实习,以及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校内校外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这些实习内容的安排要兼顾到系统性和阶段性,由简单到复杂,方式上由开始以老师指导为主到最后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主等。现代社会的地理教师需要具备强硬的业务能力,因此在校期间在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时,应在每个年级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不同阶段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开展。此外,还可以通过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增强师范生的交往沟通能力、活动能力、组织能力。

2.3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育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能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指导者,是知识创新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整改革,应紧跟新的教学理念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着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还应瞄准中学教育新动态,学习和掌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在教学中紧密联系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把新课标中的最新教学理念渗透到地理教育学的教学中,让学生深刻理解新课标的内涵。

2.4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在学校周边地区和国内具有典型自然地理特征的地区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基地的建立要体现互惠互利的原则, 既能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又能给实习基地单位带来经济效益。 高校可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自然条件,开展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例如,沿海高校可在海边设立海岸地貌和边缘海水文特征考察基地等。

2.5改革实践教学内容考核制度

实践教学考核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反馈,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着监控作用。教育实习和野外实习涉及面都非常广,实习成绩的评定与一般理论课的笔试有较大差异,考核内容应该包括整个实习过程,主要有学生的实习态度、野外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教学大赛和实习报告等方面。实习指导教师要科学制定实习指导书,在实习过程中要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记录,并采取野外提问等方式进行相关方面的考核。各项考核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赋于权重,构建出一套科学、完整的实习成绩评定指标体系,最后得出实习的综合成绩。

3、结束语

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教学改革虽然势在必行,但必须注意方法和策略,且必须兼顾形势的快速发展与经验的长期积累。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都要建立在传统教学精髓基础之上。本文只是对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作了一些初步探究,还需要同仁大力合作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地理学学科体系篇(3)

一、实践教学价值理念:应用专业型人才取向

相对于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学术性、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面向特定职业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一般普通本科院校是以培养专业性高级专门人才的精英―大众并存型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强调在应用领域培养人才,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建立一种既能体现一定的学术性,又能衡量是否满足社会、满足学生“需要”导向的质量观。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着重培养应用通用型人才,使学生“从其他学科里受到了异样的启示,获得了开阔的思路,获得了自由及自制。因此,普通本科院校要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专业口径较宽,主要为地方培养各个行业所需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这种类型的人才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要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形成以实践教育为重心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大学生在校得到的多是理论上的抽象东西,它只有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丰富、充实,才能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真正变成有用的东西,体现知识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实践教学,是一种理论推进、深化的再教育过程。

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整合协调,高平台支撑

(一)优化整合实践教学体系

以创新实践为导向,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专业特点,把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把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完善实践教学的计划、实践教学大纲、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探索如:案例教学、模拟实践,专业人士报告等。实践课教材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学校等应创设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公共管理的相关专家和本校实践课教师根据现场调研或课题研究,结合实践教学考核的具体要求,编写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教材。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政府的合作以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努力实现实习基地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衔接,使学生能全方位地感知公共事业管理的实务。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促进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强化社会支持高校的责任。法律应根据社会组织的规模,规定其接收毕业生实习的方式、数量。法律同时要为相关单位建立利益保障机制,诸如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单位及各单位与高校开展的合作项目减税,对大学生因实习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实行国家赔偿为主的制度等。

(三)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符合专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引进人才要把实践经验作为高校应用学科专业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发达国家高校已有成功的做法。韩国的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对大学的师资要求更为严格,专门颁布了《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证书方面的要求。学校要主动“走出去”,要鼓励教师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在到企事业单位、政府及社会组织兼职,采取有效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与企业、政府、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研究活动。学校也要积极引进企事业单位、政府、社会组织中有丰富实践经验人员兼任本校教师,以实现实践教育的资源充分合理利用。

(四)构建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

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发明创造、挑战杯等各种竞赛活动、参加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活动等要给予相应的学分,以激发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对实践教学教师在课时安排、薪酬、评优评先等方面要给予优先照顾,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主动性。

三、实践教学考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考核个案分析

管理者一般都具备三种不同的基本管理技能,即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这三种不同的管理技能虽然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而言,其要求权重是不同的,但正是这三项基本的管理技能形成了各类管理者的基本管理能力。这三种技能仅仅通过管理学理论学习是难以形成的,只有在实训中主动体味、不断积累,才能逐渐掌握并运用于管理实践。随着社会对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大量增长,为了实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加强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已基本上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识

(一)明确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可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确定为大致以下环节:

1、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含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等,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2、见习环节

包括专业的野外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活动等,目的是巩固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科研训练环节

包括课程论论文设计、创作、毕业论文的设计、创作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

4、专业技能训练环节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进行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在内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社会实践环节

包括各类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深入生活,考察社会,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理解、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流程

1、实践教学考核结构

实践教学考核实习单位评价、实验报告评定、实践带队教师评价、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四个层次构成。

2、实践教学考核基本内容

(1)实习单位评价由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生产实习表现、能力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实习报告评定,实习结束后由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分析评价;

(3)实践带队教师评价,由实践带队教师对学生实习态度,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进行分析评价;

(4)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

3、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办法

(1)实习单位考核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①学生实习岗位职责履行的主要情况;

②分析和解决管理常见问题的能力;

③实习单位上级交办的事项或协助他人处理事务完成情况;

④实习成果验收。

(2)实习报告评定

评价内容包括:

①实习报告内容的全面性、条理性、系统性;

②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实习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能力;

③实习报告的规范性;

④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习带队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①学生的实习的组织性、纪律性;

②学生的实习态度和主动程度;

③与实习单位领导职工相处是否融洽;

④给单位带来的经济社会效能。

(4)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

①对学生实习效果的总体评价;

②对学生实习效果满足其需求程度的评价;

③对学生实习效果的可靠性的评价;

④对学生实习抱怨或者投诉的情况。

4、考核结果的反馈与适用

把考核结果与实习成绩、促进学生就业挂钩。考核完成后,由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填写《实习考核结果备案表》,并及时向学生反馈实习考核结果,学生根据考核结果,结合自身就业与职业发展,分析自身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本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院系跟踪考核改进情况,对同学的反馈进行整理归类,然后分组进行指导。对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同学,要给予通报批评、限期补足或者重新实习。把评估结果与学生的评优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学生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考核不合格的同学年度考核不能评优评先,对被评为优秀的同学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四、实践教学效能提升:多元互动,优化环境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教学流程中各方面和环节相互配合、协调、合理运作,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要兼顾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不断拓展实践教学领域,综合运用实践教学形式,需要高校要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努力争取国家与企业的支持与投入,谋求共同发展。

(二)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要改变以控制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的弹性和选择性不足,以学校为中心,院系管理活力不足;以管理者为中心,平等性和服务性不足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转变管理方法与理念,切实实现以师生为本,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平等性,以院系为重心,增强院系教学管理的活力;以服务教学为本,坚持管理与服务统一。

(三)政府要宏观指导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履行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发挥教育财政的调节功能,统筹安排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依法重新配置教育资源,在资金投放、师资调配、教师培训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实现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完善教育投入方式。

(四)实现教育投入渠道多元化。实施法制化保障,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促进实践教学发展、激发学生应用能力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实现目标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的意志和整个社会所遵循的准则,是实现高校实践教学发展的有效保障。

(五)权力下放,实施校本管理。教育管理体制带有严重的“以官为本”痕迹,学校的诸多管理权力,包括职称评审、人事任免、干部聘用、工资制度等最后决定权不在学校,而在有关政府职能部门。最有发言权的学校却没有最终决定权。校长负责制尚不成熟,因此学校对教师的激励管理无法自主有效的实现,实施校本管理的关键,就在于权力下移,将办学自真正转移到学校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政府从对学校的日常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与工作重点放在宏观指导上,主要是运用立法、财政拨款,教育规划、政策引导、教育评估、信息服务等手段对学校事务进行指导和调控。

课题项目:本文系洛阳师范学院2009年教改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兰.地方普通高校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施宏开.以实践教学促进高教质量提高.中国教育报,2008-4-17:4

地理学学科体系篇(4)

1《地理科学导论》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和任务

“地理科学导论”是地理科学类特别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它的开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1987年(原)国家教委召开地理教学研究会决定在各大学地理学专业开设“地理学引论”课程以来,国内多数大学的地理学专业相继以“地理学引论”、“地理学导论”和“地理学概论”以及“地理学发展史”等名称开设了这门课程.

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地理科目的恢复,各高校地理专业也纷纷进行新一轮的教学计划改革.各高校不约而同的做法就是大量压缩专业课课时,部分专业基础科目合并,开设大量选修课的同时,并均将《地理科学导论》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专业,课程的名称也逐步得到统一.这表现了各大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共同认识,就是需要一门科目作为地理专业学生的向导科目,在学生入学之后对地理学的全貌、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有个总体了解,以更加自觉地学习各部门地理知识,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未来自身的发展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地理科学导论》课程教学的现状和课程体系统一构筑的必要性

虽然各高校大都以《地理科学导论》为名称,但是在课程任务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各高校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着三种情况:

一是比较全面地介绍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般选用《普通自然地理学》或《地球科学导论》为教材,周学时3,第一学期与《地球概论》(3学时/周)、《地图学》(3学时/周)并行开设.学生在学习数学外语的同时,猛然增加三门专业课,一时很难接受.《地理科学导论》在内容上更像是各专业基础课和部门自然地理学的缩略课,且各部分内容均点到为止,学生们感到内容庞杂,对专业学习感到茫然.

二是类似于专题教学介绍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课时安排一般为2学时/周,依然在第一学期与《地球概论》(3学时/周)、《地图学》(3学时/周)并行开设.在这种模式下,授课内容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讲授专题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各校各教师差异较大.这种教学安排对学生导的作用得到了体现.但是,兼顾学术性与系统性、基础性与入门性两者的关系方面成为问题.同时,这种教学安排对学生而言负担仍然很重.

三是以《地球概论》为基础,内容体系根据“导”的原则进行一定的增删,周学时为3,与《地图学》(3学时/周)同在第一学期并行开设。其优点在于既压缩了课时,又能对地理学及其后续课程有个大体的了解,并把这种专业基础教学放在其它专业课之前,起到了先行课程的作用.在8O年代中期尚没有开设《地理科学导论》科目,金祖孟和陈自悟在《地球概论》课程教学中就担负了地理科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的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教学中一直将两者的教学统一在一起.因此,对《地理科学导论》课程体系统一构筑.显得非常必要.

3《地理科学导论》课程体系统一构筑的指导思想

3.1完成课程所肩负的多重任务

作为地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地球运动观及其意义等方面的教学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运动导致的热量分带和地球运动周期两个方面,是理解区域分异、树立时空观点的基础;地理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涉及的天文学内容也是中学教学的难点,其中对于有关无尽星空和瀚海的宇宙认识,服务于中学师资培养,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宇宙奥秘继续探索的求知欲;作为地理专业的先导课程,以大气圈、水圈、岩土圈(土壤圈)、生物圈、智慧圈即圈层结构为主线,对后续部门地理学和学科任务进行介绍.

3.2贯彻总课时压缩的精神

在总学时压缩的前提下,整合《地球概论》,融入《地理科学导论》,使其既能够为地理专业学生奠定区域分异的学科思想基础,也对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有个总体了解,具体做法是将现有的《地球概论》(周学时3)和《地理科学导论》(周学时2)融合,构筑为改为《地理科学导论》(周学时3或4).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集中选取,并将适于学生自学的内容及时布置给学生自学.具体将授课内容处理为三大模块:我们的宇宙和地球的内部环境等部分内容作为通识教育模块,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地球的运动和意义作为核心内容模块重点讲授;将圈层结构和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专业先导课程模块作为了解性内容进行专题性授课.

基于上述原则,我们构筑了课程的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以周学时3进行了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的分类筛选

4《地理科学导论》课程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上述指导思想下,我们分为三个模块统一构筑了《地理科学导论》课程内容体系,即:通识教育模块、核心内容模块和专业先导课程模块.

4.1通识教育模块

以自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主要内容为恒星及其~生、银河系和太阳系、地月系、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等.

4.2核心内容模块

重点进行讲授,引导学生预习和开放式学习.主要内容为地球的运动和地理意义,包括为研究地球运动服务的天球坐标系.

4.3专业先导课程模块

内容包括圈层构造与部门地理学、地理学研究对象一地球表层系统和地理学的方法、手段与其现代化等内容,以专题性讲座的形式进行.

地理学学科体系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64-02

陕西师范大学是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近年来,学校为适应国家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需求,在保持传统师范教育特色的前提下,新开设了不少非师范专业和学科。为了处理、协调好各专业发展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以“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按照“夯实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基本原则,提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通过对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以及地理科学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分析,对新的形势下建立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良性循环系统进行了探讨。

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1.专业素质。这是学生具备的核心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应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专业技能,包括运用知识的技能、获取专业知识能力,还包括分析判断、创新的能力,即对各种问题的判断和处理能力,能提出独立见解,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今天科技的发展,师范院校的学生也要学科学知识,用科学方法,具备科学精神。同时,随着条件的变化,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要保持良好的态度对待世界,就应有人文精神。

3.教育教学素质。师范院校的学生由于师范的特色,应具备相关的教学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二、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按照“夯实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坚持文理渗透”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实现宽口径大类培养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建设“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通识模块。通识模块含公共必修课、公共限定选修课、公共任意选修课,共1134学时,63学分,占总学分的34.52%,占理论教学学时的39.75%。其中必修部分包括:大学外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大学语文、C程序设计、形势与政策等12门;公共限定选修课(含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公共任意选修课合计共12学分。

2.学科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含相关学科基础课和本学科基础课两部分内容,共531学时,29.5学分,占总学分的16.16%,占理论教学学时的18.61%。其中相关学科基础课部分包括:高等数学、环境学基础、旅游学概论;本学科基础课包括:人文地理学、地球概论、地理科学引论、地理信息系统和测量与地图。

3.专业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含必修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地理科学系列与地理理论系列)、专业任意选修课,共882学时,4分,占总学分的26.85%,占理论教学学时的30.91%。其中必修课程包括: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质地貌系统、土壤植物系统、气象与气候学、水文与水资源学、经济地理学(双语教学)、地理野外方法与论文写作和环境变迁等9门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中地理科学系列含综合自然地理学、遥感概论、区域经济、城乡规划、地理微格教学、地理课件制作、地理教材分析等7门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中地理理论系列含综合自然地理学、遥感概论、自然灾害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城乡规划、专题地图制图、计量地理等8门课程;专业任意选修课包括: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环境变迁、文化地理、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美学等32门课程。

4.教师教育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共306学时,17学分,占总学分的9.32%,占理论教学学时的10.73%。其中必修课程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地理教学论、教师口语等6门课程;选修课程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技能、考试命题及统计分析与测量、家庭教育学等29门课程。

5.实践模块。实践模块全部为必修课程,共6个周,24学分,占总学分的13.37%,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必读书目阅读、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实习(含测量与地图学实习、地质地貌系统实习、土壤植物系统实习、水文与水资源实习、气象与气候学实习、中国地理实习、人文地理学实习)以及大学生课外8学分(包括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实践与社会调查、社会综合实践、科研训练、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活动、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活动等6个方面)。

三、构建地理科学类专业自身教学良性循环的系统

1.构建创新型的专业课程体系子系统。该子系统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加强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实践(见表1),使学生具有从事具体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要不断加强课程改革,积极培养具有开拓精神、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使其不仅可以承担地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更可以承担相关综合的工作。

2.构建高素质的师资群体与导师制子系统。地理类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性质,需要来自地理、测绘、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教师。要着力培养年轻教师,根据人才的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本科生导师制度。

3.构建先进的教学内容和学术研究子系统。课程确定以后,教学内容一定要尽可能地反映出地理科学的新近发展,根据前沿发展的变化情况选准内容,在教授先进科学知识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建立促进学生成长的知识、能力和动手等实践工作体系,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

4.构建多层次的实习实验实践教学系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努力建设多层次的实习实验实践教学系统,而高校实验条件、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学生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地理科学本身实践性极强,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实践、实习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实习和实践基地可以帮助学生有时间了解、熟悉将来的工作环境,提供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平台,以便学校能及时了解市场动向,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市场形势和需求。

5.构建合理有序的综合素质训练子系统。教育教学系统是个综合的大系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训练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要依托《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方案》和《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素质拓展8学分实施办法》的制度措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地理科学本身发展来教育学生,强化地理教学和科研的训练,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习和调查等来提升专业素质。

6.构建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子系统。“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考核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培养中,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在一门课中按照要求分几大模块考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兴趣选择不同模块;考核可包含笔试、机试、口试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地理学学科体系篇(6)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就中学地理而言,它是一门偏理的文科课,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时必须要有理科的准确性和文科的思想性,要学好它,最基本的要求是吃透教材内容,熟悉地图,适量练题等,但如果要想自己的能力有质的飞跃,则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构建其主干知识体系。

所谓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五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的观念和结论)和重要的地理事物。其中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和生产紧密联系的多为考点。也就是说,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及热点,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来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无论如何,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将主干知识构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学特有的综合思维方法,才能有效应对高考。下面从三个方面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和见解。

一、紧扣教材,突出主干,形成“思维地图”

将高考要求的高、初中8本教材,进行细化和简化,突出主干知识,形成“思维地图”,是特别适合学习地理的一种思维方式,所谓“思维地图”就是指把主干知识及其关系用图示的方式显性化、可视化,形成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的完整知识体系,便于思考、交流、表达和解题时的重组。其具体做法如下。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复习不仅是回忆,更是旧知识的重新组合,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先自己去读、去想、去悟、去做,自主构建符合学生自身年龄特征和心智水平的知识框架体系,按照知识间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把凌乱的主干知识串联起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把教材先变“薄”。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构建主干知识体系实质上是对单元(节)知识的全面梳理和重新整合,由于学生对主干知识缺乏总体把握,对知识的支脉又容易丢三拉四,张冠李戴,因此教师必须潜心琢磨考纲,细心引导学生反复钻研教材,控制好主干知识体系的容量,强化主干知识,强调知识间的纵横交叉联系,重视知识的整合与归纳,进而拓展知识面,把教材再变“厚”。

3.师生互动,形成“思维地图”

一般来说,主干知识体系的构建,单元体系宜略,以突出主干,节的体系宜详,以增大知识容量,把握内在联系;不讲的知识宜详,以便于学生自学,详讲的知识宜略,以减少体系的长度。在把握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参与、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来共同完成主干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学生个性化了的“思维地图”,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教育的永恒价值。

二、抓好地图,落实主干,形成“脑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考试中,地图便成为主要的考查对象,因为地理图表能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空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因此我们要利用各种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用图能力,在地图上“活化”地理知识。

1.充分利用模式图表,通过读图,落实主干

读图的过程就是落实主干知识的过程,其一般顺序为先读图名,再读图例及图上各种说明,最后读清主图和副图以及各种图表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动态图与静态图的区别。像这样按顺序读图,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使图的内容遗漏少,而且能使学生加强记忆,对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及相互关系有一个准确的掌握,如具体读图时可以沿经线、纬线、剖面线或铁路、公路、河流进行读图,也可以按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或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读图,不管怎样读图,最终的目标都是重在落实主干、提高能力上。

2.认真分析模式图表,通过绘图,再现图表

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几乎所有的考题都是以相关图表为背景设置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能认真分析各种模式图表,从图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综合、明确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等,然后再通过简单的回忆,自己动手绘制图表,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图表在白纸上再现,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落实主干,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3.通过用图,完善图表,形成“脑图”

读图、析图、绘图的最终目的是用图。简单的用图,就是依照地理问题从图表中找出答案或把我们不知道的地理知识从图表中找到。其实这里所说的用图是指将反映同一区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图表一一找出,进行对照,并将不同图表中的各种要素叠加在同一图表中,来完善白纸上再现的图表,达到心中有幅活地图能够随时调用的要求,然后保存在大脑中,形成“脑图”,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三、精练考题,巩固主干,形成“题集”

古人云:“好记性不如一支烂笔头”。此话不假。精练考题就是巩固主干知识及其体系最好的实践检验,其平台不外乎平时的作业、测验、摸拟及考试等,无论何种形式,我们都能够发现其中的奥妙所在,其中感觉最明显、最喜欢收集的就是优秀题和易错题两种。

1.收集优秀题,进行变式训练,优化思路

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遇到这样的题:自己较难掌握的题、解法有创意并适合自己思维的题、对自己有很大启发的题、甚至很有代表性且让人难以割舍的题,这些题可归为优秀题。如果把它们收集起来并归类,进行变式训练(即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开放答案等),“陈”题新做,创造性重组,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如果经常翻阅,消化吸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收集易错题,查缺补漏,完善体系

地理学学科体系篇(7)

作者简介:付喜(1980-),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科技学院电子工程系,副教授;朱湘萍(1975-),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电子工程系,高级实验师。(湖南 永州 425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科技学院教研活动改革专项基金(项目批准号:湘科院教字[2012]35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20-02

随着新时期高等教育现状的不断变化,普通高校中应用性学科专业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其规模不断扩大,比重不断增加。相应地,传统的基础学科专业,如物理学专业,则因诸多原因规模不断萎缩,其中地方本科院校的情况尤为突出,部分院校的基础学科专业已在生存线上挣扎,有的甚至已被取消。[1]面对新形式、新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对基础性学科专业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构建基础学科专业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充分提高基础学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2]

一、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现状

从招生情况看,随着高校录取率的提高以及高中进大学途径的增加,物理学专业被认为是难就业的冷门专业,招生规模不断缩小,生源质量也逐年下降,录取的学生相当一部分为补录或降分录取。就湖南省情况看,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每年实际招生都为一个班(约40~50人),可见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生源状况不容乐观。

从课程内容看,当前物理学专业的课程仍以物理师范类课程为主,其中理论性课程太多、太难,实践性课程则相对太少,导致学生动手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学习缺乏动力,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从就业情况看,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形不容乐观,学生就业面较窄(仍以物理教育、考研深造为主),物理教师需求量不断减小,导致学生就业大部分与专业不对口、难就业。就业形势不好直接影响到本专业招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了专业萎缩。

可以看出,面对新现状、新问题、新现实,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重视并改革当前物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缩小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施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改革措施。专业改革必须从课程改革开始,因此构建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性课程体系成为改革物理学专业现状的重中之重。

二、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实施课程体系改革首先要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为:[3]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应用方向;夯实理论基础, 整合理论课程;更新应用课程,强化应用能力;拓宽就业口径,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办出地方特色。

针对指导思想,在构建物理学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明确物理学专业的应用方向,确定相应的应用性课程;正确对待理论性课程与应用性课程的关系,整合理论性课程的知识内容以突出理论基础,重视并提高应用性课程的比重;建设与应用性课程配套的实验及实践课程;深化当前已有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性能力;积极进行应用性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应用性课程教学的“三效”(效果、效率和效应)。

三、物理学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

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物理教师及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才行。本文就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内容将是湖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物理学专业尝试进行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方案及内容。

1.整合专业基础课,适当减少理论课程学时量[4]

为了能更好地开设应用性课程,首先对我校现有理论性课程进行了整合,压缩了理论性课程的学时。具体内容如下:

(1)整合普通物理课程,突出基础及重点内容。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是一个整体,按力、热、电磁、光、原子等实施课程教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部分课程内容也是重复的。通过将普通物理各部分课程整合为“普通物理学”课程(见表1),共缩减课时量90学时。这样在不违背知识系统性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缩减普通物理课程的学时,突出了普通物理课程学习的基础及重点内容。

(2)适当精简四大力学课程,强调掌握理论物理基础知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四门课程是建立在普通物理基础上的专业必修课,被称为四大力学。这四门课程难度较大,课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这四门课程仍以掌握基础理论及重点知识为主,课程的相应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精简。此外,四大力学对于开阔眼界固然有用,但对以后从事中学物理教学来说作用一般,而对于考研深造的学生来说,掌握好这四门课程的基础及重点知识对考研影响不大,因此适当精简理论物理内容是可行的。

将四大力学整合为“理论物理导论”课程(见表2),共缩减课时量42学时。在缩减学时的基础上精简并整合理论物理基础及重点知识,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特点。

(3)整合教学理论课程,加强教学实践训练。物理专业学生未来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或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因此具备较高教学技能和水平、扎实理论基础、熟练现代教学手段的学生将更容易适应中学的实际教学工作。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数目多、学时少,理论性课程比重大,实践性课程比例小,容易造成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低的情况,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为此可对教育类课程进行调整与整合,在保证理论课程地位的同时,增强教学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和水平。

具体方案(见表3)为:“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教育实习等不变;将“学科教学论”、“奥赛专题讲座”、“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三门课整合为“中学物理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将“现代教育技术基础”、“CAI课件设计”两门课整合为“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课程;将“三笔字”和“学科教学论”中教学技能部分合并为“中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增设“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以适应当前网络化教学的需求。这样减少了教育类课程的门数,整合并充实了课程内容。

2.明确应用方向,增设应用性课程,提高学生应用能力[5]

基础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衍生了众多应用性学科,这些学科及专业广受国家和社会的欢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物理学也要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利用自身优势增设物理应用方向,实施应用性课程体系改革,以提高物理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大大拓宽就业面。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为新升格的二本院校,起步晚、起点低、底子薄,开设应用方向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比较缺乏,实训、实习等环节的条件和设施也严重不足。这些因素决定了开设物理应用方向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硬件、师资、人员配备等方面长期投入才有可能完成,其中确定物理学专业的应用方向成为首要任务。可以作为应用方向的学科有物理电子学、光电子信息、应用光学、材料物理、无线电物理等。地方本科院校可根据本校已有学科状况、发展前景、硬软件条件等来确定开设物理学专业的应用性方向,加大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力度。

要想在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上取得好的成果,除了以上课程的学习外,还可通过开放实验室、电子设计开发实验室、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室等给学生提供学习、钻研、实践的其他空间,以此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四、结束语

要实现构建物理学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需要较长的时间(4~5年),并且还需具备一定条件,如所在学校是否重视并能确定物理学专业的应用性方向,是否已制定好物理学专业应用性方向教学方案,师资队伍及水平是否能满足开设应用性课程的需求,硬件设施及仪器设备条件是否能达到物理学专业应用性方向的要求等。只有当这些条件具备到一定程度才可进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应用性课程体系的要求,才能提高物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也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实现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玲,任亚杰.地方本科院校中物理学专业发展面临的困惑与出路[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2):151-152.

[2]石东平,龙晓霞,程正富,等.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6):52-56.

地理学学科体系篇(8)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2-0077-0004

21世纪是一个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世纪,知识经济将牢牢占着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人才评价也从资格转向能力,从技能转向创造。面对这种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要能接受国际化的竞争,就必须加强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孙伟民,2006:42)。外语学习的有效性最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如何结合外语专业教学的特点和社会实际需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外语人才的培养方式等提出了挑战。在当代外语教学大环境下,建立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及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为课堂学习提供一个实际操练的场所,进而为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实践创新能力等搭建良好的平台,成为实现高素质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非常关键、重要的环节(肖肃等,2007:284)。

本文从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出发,在对安徽省属四所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与研究地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构建原则,并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尝试对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目标、内容及保障等子体系进行构建,期望为国内其他同类院校的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地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现状

1.1 从用人单位的反馈看实践能力的欠缺

项目组选择安徽省内极具代表性的合肥、芜湖、蚌埠、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外向型企业为调查对象,要求对本单位安徽省属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做出满意度评价,并要求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收回的18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表明: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创新能力、创新实践方面非常不满意(满意、较满意两项之和只有44%)。②建议主要有四条:强化相关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强化能力培养(如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加强创新素质培养(如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实践等)。

1.2 从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设置看实践能力的先天不足

项目组对安徽省属四所理工科院校(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目前正在实施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

(1)理论学分偏多。明显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2)实践环节学分比例未达到教育部15%的下限比例要求。实践环节的学分比例最高为13.92%,最低只有9.71%。

(3)实践环节的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实践环节设置有明显的拼凑痕迹,与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以上情况表明,用人单位对安徽省属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创新能力、创新实践方面不满意,作为为地方发展培养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理工科院校急需快速而科学地设置好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地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

实践教学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王家义等,2010:135)。

由于地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定位基本上都是培养高度融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口径宽、适应性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因此其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社会实践、各种英语技能大赛、翻译(口译或笔译)实践以及与相关专业知识课紧密配合,培养和提升职业或创业能力的一系列实践环节。各理工类院校又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因此其英语专业的实践环节的设计应具有校本特色。所谓校本特色是指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及社会需求,在一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所取得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办学机制(吴晓义、唐晓鸣,2008:78)。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该校的英语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的外贸、应用翻译(工程笔译)及口译人才,因此其英语专业的实践环节除了英语专业共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各种英语大赛、翻译工作坊等)、语言技能训练外,还包括按照经贸英语、应用翻译、英语口译等三个专业方向而设计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主要环节。

2.2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及构建原则

“能力本位”(CBE,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源于职教领域的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能力本位的认识不断加深,能力本位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单一的职教领域进入了整个教育领域。能力本位作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特指以受教育者个性发展为出发点,以充分发挥主体性为主要手段,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和任务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力本位思想赋予了新时期人才素质培养以新的内容,一方面强调各种素质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又以“能力”为视角,强调素质中的核心和显性部分一能力素质(刘创,2004:176—178)。

能力本位课程是指以现代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为核心目标和终极标准的课程。能力本位课程理论首先是要求根本地转变现代人才观念、教育教学职能观念和课程观念,真正把能力的发展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上。其次是建构和设计真正的能力本位课程。具体表现在:①明确能力课程的培养目标,确定系统完整的现代人能力体系。②选择和确定真正体现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内容。以能力结构和发展顺序为框架来组织课程结构。按照从能力的单项因素到整合形态、从基础能力到专门能力、从初级能力到高级能力、从单项动作到体能再到技能智能的顺序安排课程结构。③突出专门化的能力课程型态。加强实验课、加强活动课、增设开放课程等。④创造条件促进能力课程的实施。包括活动训练的机会和条件以及合格的能力训练教师等(傅松涛、张锦川,2000:11,12)。

能力本位课程理论要求以能力的发展为核心,确定培养目标,按照能力发展的顺序设置教学内容,积极创造实施能力课程的条件。按照此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遵循:①目标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体系中的各环节安排不仅要体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功能上,还应体现出系统层级分明,各环节不是简单堆砌,要保证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刘进,2012:177)。③层次性原则。实践能力的提高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深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钟德仁等,2011:110)。④人性化原则。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热情,突出学生个性发展。

2.3 地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合理的实践课程和环节的设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刘咏梅等,2009:12)。五个体系要素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目标是先导,内容是核心,管理是调控,保障是前提,评价是反馈(李子彦,2010:68)。不难看出,这里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或称条件体系)正是能力本位课程理论框架的主要内容,与能力本位课程设计要求不谋而合。以下将以安徽工程大学英语专业为例,按照能力本位课程理论的要求,探讨其校本特色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与保障体系等子体系的构建。

2.3.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部分,实践教学目标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的最新发展,符合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安徽工程大学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该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省内、辐射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能从事外经贸、国际文化与科技交流等领域的口笔译和相关业务的应用型高级英语人才。实践环节的设计目标是:主要面向安徽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技术产业,主动适应“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要求,重点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即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即胜任未来外贸工作、笔译或口译工作的能力)、创新及创业实践能力(语言综合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

2.3.2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的需要为重要出发点,既考虑学生的当前需要,又考虑学生今后就业和将来发展的需要;既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注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知识、能力、素质教育融合于实践性教学环节与教学过程,使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唐人,2008:113)。

笔者及项目组成员经过充分的调研与分析后,构建了安徽工程大学英语专业2012级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简称为:“一条主线”、“三个方向”、“三个层次”。“一条主线”是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于本科四年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三个方向”是指按照“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需求将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实践、创新及创业实践分三个方向进行,分别对应相应的专业方向(经贸方向、口译方向及应用翻译方向),为未来的就业做铺垫,与安徽区域经济的发展接轨。“三个层次”即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及创业实践能力。基础实践能力包括社会调查、语言技能训练等,主要安排在一、二年级进行。专业实践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三年级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口译实践、笔译实践、外贸函电及外贸单证制作、专业竞赛等。创新及创业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安排在四年级进行,主要包括专业综合实践、机器辅助翻译、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翻译工作坊、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这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体现了以能力的发展为核心,按照能力发展的顺序设置教学内容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能力的培养贯穿四年教学的全过程,从低级到高级,由基础到专业再到综合,体系完整且有渐进性,学生可以在三个方向进行选择,个性化鲜明。

2.3.3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保障体系是实施目标和内容体系的前提条件,没有保障再好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也只能限于空谈。能力本位课程理论要求积极创造实施能力课程的条件,具体到英语专业实践环节,就是要建设好活动场地、实验室设施(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口译实验室、翻译软件、国际贸易软件等)、校内外实习基地以及一支合格的指导教师队伍等。

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师资队伍是关键(王守仁等,2008:113);其次是活动平台、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此,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是建设一支“双能型”、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娴熟的教学艺术,又要掌握指导生产实践与实习操作的技能(即“双能型”)。目前高校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尤其是年轻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学历进修压力大,生产锻炼的时间严重缺乏,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喻淑兰,2003:88)。安徽工程大学也不例外。为了解决这一“瓶颈”,一是注意引进具有实战经验的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要求他们具有一段外贸公司、翻译公司或口译工作经历,目的是能够指导经贸方向、应用翻译方向及口译方向学生的实践教学。近五年来,引进了6名这样的“双能型”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实践环节指导教师的主力。二是选派指导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或假期去企业和公司参加外贸实践活动,参加学校对外交流或芜湖市大型对外活动,担任口译或笔译工作,着力培养指导教师的能力训练素养。三是安排指导教师去旁听其他兄弟学院本科生的部分专业课程,弥补他们相关知识的不足,为指导专业翻译实践活动打好基础。四是聘请外贸企业或涉外企事业单位实践能力强的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指导教师。通过以上途经,较好地解决了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数量与质量的问题。

地理学学科体系篇(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绩效观,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和效能的提升意义重大。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在要求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价值取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于地方政府绩效的评估应该是全方位的,这就要求指标体系也应该是一个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质量和生态环境等多种指标构成的多层次系统。

其次,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为公众监督政府行为提供了平台,从而有利于引导政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促进地方政府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再次,科学发展观为评估主体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主张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这就必然要求我们从以官方评估为主、以内部评估为主、以上级评估为主的单一评估体制,向包括社会公众和专业评估机构等参与的多元评估机制转变。

2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传统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2.1 评估价值取向缺乏科学发展理念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目标设定上片面强调经济总量的增长要求。这种评估价值取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种缺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评估导向也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2.2 评估主体单一化,评估过程单向化

由谁来担任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考官”,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关键问题。在实践中,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多数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单位内部或同行之间的评估,评估主体明显单一化。

2.3 评估指标体系不尽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一是评估指标系统性不够。表现为反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行政成本的指标较少,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二是指标量化不够科学。表现为简单地将一些工作事项与数字相联系,出现了为量化而量化的倾向。三是评估机构和被评估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评估机构很难完全掌握被评单位情况。

2.4 评估侧重“事后”,动态性不够

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基本上都是“事后评估”,缺乏“事前评估”、“事中评估”的全面动态性评估,导致地方政府战略管理观念不强,一味追求“结果绩效”,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2.5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立法不完善

我国地方政府依法进行绩效评估仍处于起步阶段和自发状态。由于在全国层面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不仅评估原则、评估流程、评估时限、评估机构等方面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也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3 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3.1 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绩效观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绩效观,首先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首先要看其能不能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次要体现人本理念,明确创造绩效所指向的价值目标。我国政府的性质以及科学发展观本身要求地方政府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创造政绩”的施政理念。再次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绩效的根本指标。

3.2 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首先,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把地方政府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情况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既要评估其经济发展的成绩,也要评估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成绩;既要重视经济指标,又要重视社会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特别是,要按照同志提出的“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的要求,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次,新的绩效评估体系要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绩效评估要评地方政府该做的事,评地方政府履行法定职责的程度,地方政府越位、错位的工作不纳入绩效评估范畴。

再次,新的绩效评估体系要体现不断改进评估方法和技术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的职能转变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技术应有自己的独特性,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断改进完善。另外,我国地区差别很大,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政府绩效指标的设计也应该体现各自的特点。

3.3 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多元主体评估机制

首先,推进评估指标设计主体的多元化。无论是学者,还是行政人员、政治家和民众,都各有其局限性,都不能独立完成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任务,但同时他们又都各有所长,有自身特定的评估角度,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因而,评估指标的设计首先要实现人员上的整合,界定和安排各方角色;其次,可以向社会公开征集绩效指标设计体系的设计意见。

其次,要整合考核资源,规范评估主体。进一步确立绩效评估机构在政绩考核工作中的权威地位,由绩效评估小组对政府政绩考核工作统一规划,统一考核时间,规范衔接考核内容,切实解决绩效考核政出多门、考核过多过滥问题。在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方面,应建立多重评估体制,不仅包括政府机关的自我评估、上级评估的评估,还应当包括相关专业的专家评估。更重要的是改善社会公众评估办法,不断扩大社会评估范围,逐步实现官方评估与民间评估并重的评估体系。

3.4 健全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法律法规

地理学学科体系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Experiment System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in the Context of Transition of Local University

HUANG Fang, LIANG Yahong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He'nan 467000)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xperiment system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These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r innovative experiment, the disagreement with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 contents. In this article,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experiment system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includes the innovation of training targets, management mode and experiment contents.

Key word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experiment teaching; geographical sciences; local university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大批高层次应用技能型人才,而目前大多数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或行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要实现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化,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势必要改变。

地理科学是一门跨越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型和交叉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使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系统地解决自然、社会、经济等领域与空间相关的复杂问题,或具备在地理科学方面进行教学或科研的能力。①可实际情况是,毕业生和社会的需求相脱节,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均比降低。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途径,要想实现学校和社会的“无缝链接”,必须认真找出目前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创新发展实验教学体系。②

1 地理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实验类型多为认知型和验证型实验,缺乏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仅限于教材和老师的有限讲解,对知识向实验的迁移和转化能力不足,致使实验沦为走形式,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热情受到较大影响。

其次,实验内容、实验方式的设计没有明确的市场导向性,没有反映出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特点。学生所学的在社会上用不上,社会需要的学生又不具备。实验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缺乏层次性。在实验课里教师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与实际联系太少。比如,在进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有关“缓冲区分析”的实验中,主要讲了软件中哪个菜单哪个命令来完成缓冲区分析,为了实验而实验,没有将缓冲区分析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学了之后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去用。

2 实验教学创新模式

2.1 培养目标创新

在地方高校里,地理科学专业大多定位为师范类专业,以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老师为主要培养目标。中学教育实习所占时间较长,大约4个月。一部分不愿当老师的学生在教育实习中表现不积极,实习流于形式,甚至出现厌烦情绪。另外,中学对地理老师的需求有限,重视程度有限,即便有学生选择了去中学当地理老师,但就业满意度较低。鉴于此种情况,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除了面向中学培养高素质地理老师外,还要面向社会培养应用型、服务型的地理人才,及面向科学研究培养地理科研人才。

2.2 “3+1”管理模式创新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里,多为“1+1”即“任课老师+学生”的管理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然后模仿,整个实习过程短而仓促,学生收获不大。“3+1”的教学模式是指“工程师+老师+研究人员+学生”的模式。

基于不同的培养目标,打造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教育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双导师制的方式,培养知行合一的“H”型教师。“H”型教师,即:既精通教育理论,又擅长教育实验,同时又能使理论和实验互补共生,均衡发展的复合型教师。双导师是指同时由校内、校外各一名老师担任学生的教育指导老师。校内老师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负责教育理论传授及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方面的工作。校外老师由优秀的中学地理老师负责教育技能、教育实验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双师制不失为一种培养优秀中学地理教育人才的上策。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靠课题参与,让学生参与到有科研项目的老师(特别是博士或教授)团队中,即“学生+科研导师”的模式,学生和导师之间实行双向选择,一旦选择了对方,这种稳定的学术型的师生关系可以长期固定下来,直到学生大学毕业。在地方高校里,博士或教授有的科研基础和科研能力相对较强,学校的科研项目大部分集中在这些人手中,这就为他们利用优势科研资源和科研平台为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创造了机会,吸收学生进入科研课题也可以解决老师在数据收集、野外考察等环节人手不足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这种培养模式对打算考研的同学有较大吸引力,事实也证明在本科阶段接受基础科研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考研录取中这些学生也更受研究生导师的青睐。 另外,事实也证明,科研训练还可以为学生参加众多比赛助一臂之力,比如“挑战杯”大赛, GIS应用大赛,甚至貌似与地理学相去甚远的电子商务大赛等,有科研基础的本科生在这些大赛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对于应用型或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可以结合所学课程,在课程实习中选择与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相结合,由这些单位工作经验丰富、业务技能精湛的工程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如气象与气候学课程的实习可以去气象局,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气象预报的实践中;城市规划课程的实习可以去城市规划研究院或城建局,让学生跟着规划设计师们参与到城市规划的诸多环节。诸如此类的实习既可以让课堂上抽象的、枯燥的、死板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灵活化,又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实习中由于学生所做的事情都直接服务于社会,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很有用,进而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反过来,会增强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动力和进一步明晰学习的方向,进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工程师+学生”的管理模式可以避免书本知识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使学生在上学期间即可亲身感受真正的工作环境,熟悉业务流程,投身到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这样学生一毕业就成为身经百战的“成品”,必将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以上三种管理模式都要求室内实验与野外考察相结合、基础实验与应用创新实验相结合、课程实验与行业实践相结合。③

2.3 实验内容创新

根据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及所涵盖的知识基础,将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④

基础实验一般为教材里所要求的实验,伴随着课堂教学进行,多为验证型实验。基础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熟悉实验流程和仪器的使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地学原理。基础实验分为一般基础实验和专业基础实验,一般基础实验为所有实验的基础之基础,主要包括大学化学实验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大学化学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仪器分析方法、溶液的四大平衡及其分析方法等;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主要让学生掌握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为以后建立模型做深入分析提供技术基础。专业基础实验主要指专业基础课所对应的相对独立的基本实验。其中自然地理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地质学基础、地球概论、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等;专业技术课程包括GIS、遥感概论和地图学;人文、经济地理方向的课程主要指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

综合型实验是指将多学科知识有机组合在一起,运用多种技术、方法手段来解决某一综合型的实际问题,其实验内容包含多种相互联系的地理元素。⑤综合型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宏观地理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对区域旅游资源的评价,评价内容需要用到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方面的多种知识,而评价方法和手段又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综合型实验对应的课程包括: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调查方法、旅游开发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类);现代教育技术、地理教学论、班级管理等(教育教学类)。

创新型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之上能在技术手段上有所创新或在方法上创新或者有新的发现,甚至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该类实验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及灵活性方面要求较高。创新型实验来源较广,包括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毕业论文、学生的科研立项、“挑战杯”大赛、GIS大赛、创业大赛、服务地方等。创新型实验往往设计学科较多,社会响应面较广,学术或应用价值较大,备受学生欢迎,因此对指导老师的要求也较高。必要时,学校可根据自身师资力量、地方需求规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等,联合社会力量,采取“学校+企业”或“学校+农户”的方式共同完成此类实验,以期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机制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响应模拟。

以上三种实验在教学中都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都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 结语

地理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社会覆盖面较广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目前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能型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而实验教学的创新是转型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地理科学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实验教学培养目标、实验教学管理方式和实验教学内容方面进一步发展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地理人才,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反过来,才会有更多人自愿投入到地理科学事业的发展中。

(下转第221页)(上接第187页)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地理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2013年度平顶山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改革研究――以地理科学类专业为例”(2013JYZD07])

注释

① 蔡运龙.地理学人才结构与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7.9:19-20.

② 李旭,李守中,杨玉盛.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及其趋向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8.9:75-77.

上一篇: 物联网创新技术 下一篇: 电商网络营销方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