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历史条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9 16:41:16

新的历史条件

新的历史条件篇(1)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4-0017-02

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对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保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地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仍是我们党不断开拓进取、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既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又是党的作风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从党诞生那天起,艰苦奋斗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是党进行伟大创业所需要的精神力量;是衡量党员干部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重要尺子。曾指出: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尤其是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能否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能否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经不住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蜕变,贪图安逸,追求奢华,甚至腐化堕落,成了权力、金钱、美色的俘虏,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淡忘了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好作风。艰苦奋斗精神是抑制各种腐败的强有力的“防腐剂”。只有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筑牢精神支柱,才能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灯红酒绿的侵蚀面前,自觉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才能确保党的性质永远不变、党的宗旨永远不变。

艰苦奋斗是推进发展的现实需要。艰苦奋斗,不再仅仅是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更是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坚忍毅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是推进发展、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现实任务要求我们,来不得半点自满和骄傲,更不能追求享受、贪图安逸。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其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艰辛的探索;二是我国目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资源相对短缺,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平均水平还比较低,高能耗经济增长模式与粗犷型经营方式并存,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前进的道路上将面临更多问题和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只有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埋头苦干,励精图治,克勤克俭,勇于开拓,才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艰苦奋斗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高尚的品德和人格,是党员干部吸引和感召群众的强大力量,也是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源泉。要做好事,首先要做好人。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形象不好、威信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道德操守不佳、人格力量不强。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也是共产党人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的内在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端正生活作风和生活态度,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以勤为本、以苦砺志、以俭修身,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人格修养,这样才能真正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

所谓艰苦奋斗,就是指为实现伟大的或既定的目标而勇于克服各种困难,顽强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精神和行动。艰苦奋斗是远大理想和顽强意志有机统一的精神,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一切进步阶级或政党和有志之士的进取之路,是一切人才的成长之路,也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必经之路。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不同时代、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的精神实质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决定艰苦奋斗的内容。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是永恒的。然而,艰苦奋斗的内容却是相对变化的,它随着党的任务、环境的变化而有着相应不同的要求和表现。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物质匮乏,环境艰苦,生活条件极差。艰苦奋斗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能够忍受贫寒。不怕牺牲,以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去达到党所确定的目标。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一穷二白,艰苦奋斗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粗茶淡饭,节衣缩食,与群众同甘共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当前,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这就对共产党员的艰苦奋斗有了新的要求:首先,处在和平时代的特征决定共产党人不做享受者,要做奋斗人。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是世界主题,和平环境为党员干部充分地服务人民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容易滋长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的思想。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够振作精神,不居功自傲,不沉湎于物质享受,继续努力,奋发图强,以一流的技能服务于社会,以一流的佳绩回报给人民。其次,居于执政地位的现状决定共产党人不做守业者,要做创业人。执掌政权,为党员干部进一步推进党的事业发展、为人民造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也容易滋长不思进取、满足现状、只图看摊守业保平安、不愿冒险创业求发展的思想。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保持解放思想的常态,积极进取,勇立潮头,励精图治,在创新中发展事业,在发展中稳固政权。再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决定共产党人不做奢华者,要做节俭人。发展市场经济。能够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出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但同时也容易滋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筑牢崇俭戒奢的坚固长城。在行动上勤俭节约,廉洁奉公,坚决抵制攀比斗富、挥霍浪费甚至、贪污受贿的现象。

针对不同社会阶层规定不同艰苦奋斗要求。倡导艰苦奋斗,需要人人参与和响应,才能形成社会风气。但要求全民努力,并非是人人都用一个标准和要求。在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伴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人生追求、情趣选择和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因此,倡导艰苦奋斗,必须对不同地方、阶层、层次的人员提不同要求,对人民群众、普通党员干部和党员领导干部也不能用一个标准。对群众,主要是要求他们能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体谅国家的困难,要树立不畏艰难不甘落后的自信心,大力发扬厉行节约、勤俭持家的精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强不息,为共同富裕而奋斗。对普通党员,主要是要求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不计甘苦,不避艰险,拼搏奋斗,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中高级干部,就是要求他们做到勤政廉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勤政,就是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不懈进取的精神,时刻把艰苦奋斗的理念记在心里,恪尽职守,勤奋工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就是要为官清廉,在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消极因素的冲击面前,经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和浩然正气。

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坚持艰苦奋斗。现阶段,我们提倡艰苦奋斗,绝不是让人们当苦行僧,“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赋予艰苦奋斗新的时代内涵。当今时代,从国际上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竞争十分激烈,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提倡苦干,还需要巧干,要巧干加苦干;不仅要追求数量,更要讲求质量,在讲求质量的基础上追求数量;不仅要不畏艰难,更要尊重规律,重视科学,在科学的指引下奋勇前行。从国内看,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我们现在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和精神消费,而是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消费和奢侈浪费。提倡大家要做创业者,不做守业人。在生活中要量入为出,不攀比斗富、挥霍浪费;在工作中突出效益;把人力、财力、物力用在刀刃上,争取用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

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状态,同时也是一种行为状态,是主观作用于客观、改造客观的实践活动。因此,加强艰苦奋斗作风建设必须在实践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注重实效。

新的历史条件篇(2)

21世纪的中国,将是更加紧密地与世界发生联系的中国,也将是在时代大潮中搏击和经受时代风云考验的中国。因此,新世纪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就不能没有战略的眼光。放眼未来的世界,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有什么变化?时代的发展将呈现什么样的走势?这样的国际大局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回答的重大问题。同志之所以在世纪之交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首先在于我们所面对的时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所面对的外部世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前人难以想象的激烈变化。正如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2二(p182)

第一,从世界政治格局来看,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世纪8。年代末9。年代初,伴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有的两极对峙格局结束,世界开始多极化进程。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新情况:大国关系在重新调整,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等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特别是新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所抬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尽管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不会改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处于超强地位,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取P28),这一过程必然会充满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激烈斗争。这将决定,威胁我国和安全的未来可能发生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我们同西方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分裂与、颠覆与反颠覆、演变与反演变的斗争,是长期、复杂、尖锐的。这一切又对中国共产党在错综复杂矛盾的世界中,在各种政治文化力量激荡中始终保持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从世界经济发展态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规模迅速发展,以强强联合为特征的兼并浪潮风起云涌,跨国公司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区域经济向集团化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场、亚太经合组织等世界经济组织开始有了实质性的意义。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对所有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发展中的大国的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它既给共产党提供了实现先进性的前所未有的可能和条件,也给执政的共产党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同志所说:“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两重性。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如果没有正确的对策就会落人更加不利的地位。”〔幻(P28)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受国际经济运行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加,在国际竞争中我们会学到很多东西,但也将面临许多不利因素,竞争会更加激烈,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的任务将更为艰巨。

第三,从文化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科技的创新,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国家的经济结构、综合国力,而且影响政治格局,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对策,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一些发达国家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正投人巨资,力图发展本国的所谓“新经济”。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实现赶超的难度将增加。此外,我们还必须看到,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条件下,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传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长期存在,有时会相当复杂、尖锐。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千方百计想搞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之,面对国际范围内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能否抓住机遇,抵御各种风险和战胜各种困难,继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领导中国人民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关系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国家兴衰、关系党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同志指出: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三个代表”提出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是“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党的性质理论特别是先进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党的性质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及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对党的性质,特别是党的先进性做过深刻的阐述,指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和强调整个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因此它是代表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3取P285)。“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着运动的未来。”臼〕(P306)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和先进性时还指出,共产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是来自于无产阶级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先进性,共产党人的使命和生命也在于这种联系。这也是共产党人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必定要胜利的根本原因。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列宁第一个面对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小农在人口中占多数的国家建设一支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他结合俄国的情况,明确提出了党是阶级的觉悟的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的重要思想,阐明了党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南,必须是组织的有机整体,必须是工人阶级中优秀分子的集合体,等等。继列宁之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列宁建党理论直接指导下创建了建党理论。指出,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以为人民谋利益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衡量一切政党也包括共产党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在中国解放生产力,代表并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提出党一定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及与此相关的三大优良作风等在中国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系列理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党的建设理论中“左”的观念和理论进行了清理,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的领导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还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扩并明确指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4〕对思想中党的建设和党的性质的理论作了重要的丰富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社会流动进一步加快。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对执政党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如何巩固自身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开创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五大报告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核心问题仍是解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即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人群众,深人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2二(pl62)“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2〕(P167)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性质和党的先进性理论,是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同志关于坚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思想作了新的提炼和概括,进一步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高度,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说明只有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能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才能保持党的根本性质不变,才能从思想上、政治上完全巩固,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历史依据,“三个代表”思想是对中外无产阶级政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人低潮,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产阶级执政党。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利用其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从各个方面对我国施加压力,千方百计想搞垮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一球两制”、西强东弱、资强社弱、北强南弱的态势不会改变。这种情况对我们这个执政党如何驾驭复杂的国际局势,掌握斗争的主动权,如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开辟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把社会主义运动进行到底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正如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二亿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否则,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而且必然陷人混乱的深渊。这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程得出的结论,也是分析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2卫(plo3一16、)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还表明:党的建设是一个十分严峻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历史过程。在一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几乎无一例外地走了许多弯路,尤其是取得执政地位的党在如何执政、如何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上,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教训。原因虽然颇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点,即背离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背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在20世纪的后半期,社会主义走进低谷,往往同执政的共产党在“三个代表”方面出现一系列失误联系在一起,主要是:没有始终不渝地解决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许多国家没有能够对僵化的体制进行成功的改革,没有始终保持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高度敏感,甚至一再丧失发展的机遇;对封建主义影响估计不足,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处理不当,对资本主义及其几百年发展形成的世界文明进行简单否定和排斥,结果使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离开了人类文明大道孤立发展;没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没有很好防止复活和腐败因素的滋长,并始终解决好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问题等等。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抓好党的建设,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时感叹:最关键的是不能失去人民的支持。……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失去了主要的资源,就会出现政治冒险家和投机家。这是我犯的错误,最主要的错误。

中国共产党80年发展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形势和挑战,党的建设始终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过去,中国共产党在敌人的腥风血雨中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最根本的是靠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国际风云变幻,各种挑战与压力接踵而至的紧要关头,我们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挑战,克服困难,保持稳定,不断开创改革和建设的新局面,关键就在于党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断研究和解决党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

新的历史条件篇(3)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把“科学化”的概念引入党的建设领域,从根本上说,是要求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其固有规律,努力按照其发展的规律办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提:“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目标。党的十,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部署,也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题。

一、党建科学化的内涵

什么是“党的建设科学化”?“化”作为后缀词,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它是表示要转变成为某种性质或状态。比如现在常说的城市化、信息化,绿化、美化。所谓党建科学化,就是使党的建设符合科学的性质或状态。 笔者认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归根到底就是指党的建设必须根据现代社会中政党的阶级属性、本质特征和其自身内在发展规律来推进。具体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就是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党肩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更加艰巨的严峻形势下,更加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为保障,在党的建设领域始终坚持走科学道路,实现党的永续发展。

二、做到党建科学化,必须把握其时代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建科学化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为理论、制度和方法上的科学化。

党建理论上的科学化主要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着眼于历史发展潮流所需,坚持理论与时俱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等最新理论成果”;大胆借鉴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经验,兼容并蓄地整合到主流核心价值体系中,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理论自信。

党的建设日趋制度化。制度是现代国家和政党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在党的建设历史上,由于制度的缺失使得党走了许多弯路。改革开放以来,党吸取历史教训,日益重视制度建设。目前,党内领导制度、民主与监督制度、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反腐倡廉制度日益完备。但是,有制度不依的现象在现实中依然存在,极大损害了党的形象,阻碍了党建科学化步伐。因此,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严格界定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得党的领导始终在制度化轨道上进行。

党建方法策略上的科学化和时代气息越来越浓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的两大法宝。进入新时期以来,不仅对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还积极运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党建信息化,加强党建资源共建共享,强化与社会舆论的交流互动,稳固党群关系。借鉴社会组织有益经验,扶持培育社会第三方组织,提高广大党员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党建科学化水平。

三、如何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规律?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更进一步推进党建科学化,这是由规律的必然性、普遍性和客观性三个本质特征决定的。

如何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建的规律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从矛盾和事物的特点出发。《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如何研究战争”中说: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这就告诉我们,研究问题不但要研究矛盾的普遍性,更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执政党建设与革命时期的有什么不同?陈云在党的七届四中讲话中说,“大家是为革命来的,还是为做官来的呢?回答这个问题也容易。起初是干革命来的,以后是革命加做官,既革命,又做官。后来官越做越大,味道也越来越大,有人就只想做官,不想革命了,把革命忘光了。在胜利了的国家里头,有电影,有照片,开会时热烈鼓掌,阅兵时可威风啦。火车站欢迎的时候,送鲜花,夹道欢呼。物质享受是很具备的,很可以腐化。从前在瑞金、延安时,想腐化也很难,现在腐化很容易。我们对于执政以后党内的状况是不能盲目乐观的。” “从前在瑞金、延安时,想腐化也很难,现在腐化很容易。”陈云一下子就抓住执政党建设的特点,一是客观环境变化了,二是党员队伍、干部队伍的成员也变化了。革命时期一是追求升官发财的少,因为有敌人端着刺刀在我们党的门口站岗,这是一道天然得屏障,把投机分子挡在门外。三是中国革命斗争异常残酷,淘汰率高,留下来多是真正具有献身精神的共产党人。而在革命成功后,我们面临执政地位和队伍成员的双重变化和双重挑战,尤其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坚决打破背离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利益格局。

新的历史条件篇(4)

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基本内容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自创立以来所坚持的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创造,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在新时期,行之有效地弘扬党的群众路线是全体党员都要加强的责任。贵州省长顺县敦操乡的干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身着制服,背着背篼穿行在山间小道,展现出来的“背篼干部”精神体现了党在新时期的群众路线。

一、党的历史就是不断服务人民的历史

怎样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群众路线。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主人的观点,在组织和带领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被凝炼成党的群众路线,同时成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在党的群众路线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运用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为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尽管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党的领导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开创的群众路线,无论是党的二代领导集体、第三代领导集体,还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均把群众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并在多次谈话中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作用。党的领导人对群众路线的阐述为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的宏伟奋斗目标以及加强和改进基层工作的指南。

回顾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对群众工作的论述,表明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已经十分重视群众工作。运用好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我们党解决和战胜各种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因素,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使人民群众与党同心同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党和人民群众面前的重要议题。而在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利益格局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由部分人、部分部门由于工作适当造成的部分领域、部分地区出现了干群关系紧张的状况,近年来出现的便是明证。为此,将矛盾消弭于萌芽状态,并使整个事态向好的方面发展,需要党的集体智慧来解决。也正为如此,需要党的工作者在基层实践中将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通过典型示范效应,发现基层群众工作的闪光点,进而进入推广,以此推动干群关系的好转。在贵州省长顺县敦操乡干部身上展现出来的干劲,代表了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精神风貌。敦操乡所在地土地贫瘠,石漠化严重,人均耕地0.9亩,地处深山、石山、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干部不等不靠,硬是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制定了包片定责制度,解决了人民生产、生活的问题,融洽了干群关系、使干群关系处于鱼水关系中,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运用。

二、在实践中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创造着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在这一进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社会实践、物质生产的主体。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运用和展开。我们党只有牢牢地坚持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才能发展和壮大。历史证明,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将会使党变得一事无成。因此,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观点;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党已由革命党转化为执政党,党的地位和环境发生了变化,但党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尤其是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明确“为了谁,依靠谁”,唯有如此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党作为人民群众的“工具”性质不变,才能牢记使命,牢固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改革开放和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由物质利益引发的矛盾冲突逐渐显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出现的范围广、层次深、复杂的矛盾及处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由此导致各种不断,已经到了非要解决的地步。面对这些,我们党必须做好群众工作,把基层工作作为党的事业来抓,在实践中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而“背篼干部”精神是新时期我们党发扬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践行党的宗旨的生动体现。在背篼干部身上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的高尚品质、具体实在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围绕脱贫服务群众的发展意识、坚持不懈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作为党的基层干部,他们通过四种方式加强干群关系,一是捎带物资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二是带去脱贫致富的思路举措。三是送去党委政府的亲情问候。四是及时回应群众的期盼诉求。他们以这种方式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在工作实际中,树立起了“背篼干部”精神,维护了当地的安全稳定大局,解决了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他们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形象,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体现了共产人的群众观,是党在新时期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

三、学习“背篼干部”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背篼干部精神在新时期赋予了党的群众路线以新的内涵,为加强和改进党民族地区基层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作为每一名党员,有义务、有责任将“背篼干部”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首先,以学习“背篼干部”精神为契机,强化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发扬党在做群众工作方面的优良传统。

新的历史条件篇(5)

在逐步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已经成为趋势,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误区,这种认知与实践上的误区也理应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予以疏理和校正。

误区一:提问法不等于自主参与

教师在教学中满堂课的提问并不等于学生的自主参与,提问法虽然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途径,但提问没有目的或过于简单,就形成不了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让学生发言是一种行为的参与,但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真正参与到其中,教师一问学生一答,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参与,事实上教师是用提问的方式“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很少得到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发展。因此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理应积极创设条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从头到尾处于一种“求知欲”的心理状态,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体现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这一关键问题的价值。

误区二:合作不等于合流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互助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中的某一问题或某一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不能把整个课堂或简单的内容教学时常安排合作学习活动,更不能盲目设计不必要的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合作并不意味着合流,中学阶段学生心理、身体各方面处于发展成熟阶段,在很多问题上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为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观点,然后教师按照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更深更广的讲解,这样学生不仅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历史的兴趣,而且在学习中不断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果。

误区三:关于探究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核心。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困难就是怎样科学地理解探究性学习方式,正确地处理其中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按照所教学科的知识特点,如何设计有效科学的探究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历史学科有很多研究实验的课题,且很大层面上联系于现实社会,因此教师应按照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当地社会条件多开展一些实践参观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各自上网了解如实信息,教师满堂课的讲解不如学生亲眼看看,从中研究历史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指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开展听历史、讲历史的活动,这样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误区四:片面强调“学生为主体”

新课改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主要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基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许多在课堂一线的教师没有透彻理解课改精神,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的主导,在课堂上刻意回避讲解,“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加以运用。课堂上各式教学活动接连不断,老师的表扬声不断,学生的主体作用看似得到了彰显,但在教师的主导作用没用发挥的情况下,课堂却是混乱无序的,课后学生也是一无所知。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不讲究科学态度和批判精神,对学生的任何观点和看法都进行肯定和鼓励,还美其名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些做法都是片面强调“学生为主体”的误区。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是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精讲细练中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误区五:认为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就是新教改

多媒体教学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但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新教改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二者不在一个概念层面上。有的教师在概念上把二者混同了,在操作上就陷入了误区;有的教师把教学内容全部用多媒体呈现而不使用传统的板书。学生们上多媒体主要是在欣赏教师制作的精美课件,而对教学内容却忽视了,也就谈不上对课堂内容的掌握了。正确的做法是要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教学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容量大,思维强度高,使用多媒体使学生更直观的接触历史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使用板书教学可以让学生建立对课堂知识的整体构架。

总之,纵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诸多问题,但在新课程改革强有力的推动下,加之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历史教学必将迎来更光明的前景,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进步一定会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新的历史条件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房地产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房地产公司里没有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党就会失去一块政治领导的基础,党对整个经济建设的领导就会被削弱,党的自身建设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房地产公司里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但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的党建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难题,如党组织难以建立,或虽已建立却难以发挥作用等。党组织传统的工作方式面临着企业党组织的存在形式、活动方式、正常工作等挑战。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密切关注房地产公司的党建工作。

一、 当前房地产公司党建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当前房地产公司党建情况取得一定的进展,房地产公司党员发展情况逐步改观,教育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涌现出一批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重视当前我国房地产公司党建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清

在房地产公司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和企业的关系长期没有得到明确,这与党组织定位的问题直接相关,集中表现在业主对党组织地位作用的认识和党建工作的态度上。[1]一直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我国大部分房地产公司主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对房地产公司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比较模糊,存在一定的疑虑,主要表现为:1.担心被监督制约;2.担心唱对台戏;3.担心影响生产经营;4.担心外界的干扰和政治连累。

(二)党组织力量比较薄弱

房地产公司党组织力量薄弱,党组织作用难以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房地产公司现状来看,党员数量偏少,党的工作覆盖率低,还有很大一部分房地产公司还没有设立党组织;二是党组织的组建较为困难,一些企业发展党员工作严重滞后,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三是企业党组织还存在着与业主沟通困难、业主不支持党组织活动、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

(三)党建政策指导性不强

近几年,各地区、各级党组织对房地产公司党建的工作力度比较大,花得精力也比较多,但对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的研究不多,政策指导相对滞后。如房地产公司中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党员的教育管理等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都缺乏研究和政策指导,影响和制约了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具体工作上,虽然基层党组织也规定了一些措施和制度,但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理论上不明确、操作上有困难等问题,因而工作效果不显著。

二、房地产公司党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房地产公司企业主

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做得不好,与企业主的思想认识有很大关系。一些房地产公司主担心成立党组织后影响生产经营,认为企业开展党的活动,既要占用时间,又要活动经费,给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带来额外的负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党务工作者

部分房地产公司党务工作者存在着诸多疑惑也是影响党建工作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房地产公司中,企业主大都是党员,绝大多数党员都是受雇于企业主的职工,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创造利润才是他们的首要职责。企业主一般不允许员工从事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活动,因此,房地产公司的党务工作者大都是兼职,党务工作是无偿的额外工作,如果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党务工作,就很难得到企业主的认同和支持,甚至有被解雇的危险。正是在这种思想认识影响下,党组织的作用难以发挥。

(二)客观因素

1.房地产公司自身的特点

房地产公司产权私有,需要企业自己养活自己,员工具有雇佣性,房地产公司主在企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决策权,在房地产公司设置党组织和开展党的活动对企业主依赖性比较大,党建工作的活动场所、党组织工作经费等物质基础都是房地产公司主提供并做决定。[2]同时,房地产公司自身发展的不稳定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在房地产公司开展党建工作必然要受制于市场经济规律以及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的开展。

2.政策指导跟不上,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

虽然各级党组织对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的力度比较大,但是对于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不多,政策指导跟不上,传统的党建理论与经验不能完全解释和解决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也就无法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影响和制约了房地产公司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3]此外,“管党意识”上有差距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意义、作用、任务、要求认识不清,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虽然把党建工作纳入到基层党组织的年度考核,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指标,但指标体系尚不够完善和科学,抓党建的责任机制落实还不到位。

新的历史条件篇(7)

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时代要求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时俱进,艺术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艺术教育作为艺术创作的最初环节和基石也必须与新的文化发展观相契合,也必须成为擎起建立和谐文化大旗的一股生力军。新时代,戏曲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是职业艺术教育面临的新挑战。“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戏曲未有间断的改革发展,随着现代剧场条件对戏曲‘综合艺术’内涵与外延的开掘与拓展,尤其是随着现代生活内容与现代人情感体验方式的丰富、复杂、微妙、奇特等变异变化,更随着现代戏和现代观念戏曲的大量创作上演,传统的客观欣赏性的戏曲表演形态显然已难以适应变化,更难以激起现代观众的真正‘共鸣’了。于是,一种以传统的表演艺术及美学精神为基础,同时又不拘泥于规范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一切以现代剧场环境为适应,以与现代戏曲观众形成交流、构成互动、激起共鸣为追求、为目的的崭新的现代戏曲表演艺术形态正在逐步发展形成,并且已经显示出了一片盎然的生机。”①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先生的一段话是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戏曲表演艺术教学的与时俱进是刻不容缓的,笔者带着一些忐忑叩响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新的补充的探索之门。

戏曲艺术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戏剧的一般性特征,又具有其特有的表现规律和美学内涵。戏曲自身的审美特征,表现在综合性、程式化和虚拟性这三个方面,比话剧更具有综合性特征,集唱、念、做、打为一体,具有舞蹈性,注重韵律与节奏,戏曲艺术作为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一种艺术形式,带有浓厚的东方艺术含蓄的写意的美学追求。

也正是因为这一特征,多少年来,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方式的戏曲表演教学中,最注重的是开设唱腔课训练学生的唱念功力;开设基础训练课程,如毯子课、把子课等训练学生的做、打能力;开设排练或者排戏课训练学生综合表演的能力。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实践的检验、成果的验收,是无数戏曲教育家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然而,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下,舞台艺术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戏曲艺术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一门古老的技艺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这是每一位戏曲艺术工作者应当反思和面对的问题。

上海文广局艺术总监、京剧名旦马博敏认为,戏曲教学要与时俱进,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抱残守缺,同时也要与常规教育区分开来,要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努力提高戏曲教学的科技含量。戏曲理论家刘厚生也提出,随着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和多元化,原有的戏曲教学经验已经难以满足今天戏曲人才的培养要求。越剧表演泰斗袁雪芬老师也忧心忡忡地说:“戏不够。”这些专家提出的问题同归于一点,那就是继承与创新!创新就要有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在哪里呢?这是笔者很长时间以来思索的问题。在给学生排练中,在观看学生的舞台汇报或演出中,在走进剧场看其他演员的表演中,笔者总是能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戏曲演员更多的是在炫技,而非演戏,在舞台上,我们的演员更像一个表演机器而不是幻化成角色本身。虽然,由于戏曲艺术本身的虚拟性特点,不是要寻求给观众带来生活真实的幻觉,可并不意味“舞台感情”只是话剧表演需要的,戏曲表演就不需要。

为什么戏曲表演给人们造成这样的感觉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在培养戏曲表演专业学生时,更多地教会他们的是舞台表现的方法和技巧,而忽略了对人物塑造能力的培养训练。事实上,我们的戏曲表演也有角色创造的任务。王国维先生说:“戏曲――谓之以歌舞演故事也。”很多人就理解成戏曲是一种类歌舞的艺术形式,然而,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字是“演”。离开了演,表现故事则无从谈起。演故事实际上是以塑造戏剧舞台人物并让人物在舞台上行动来完成对故事的叙述。因此可以看出,塑造人物对于演员,无论是话剧演员还是戏曲演员来说有多么重要。笔者认为,戏曲的表现形式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精神并不是矛盾的。只有体验了才能表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表演也不可能不借助表现来展现内心体验的结果,而戏曲亦然。阿甲先生也认为戏曲演员讲究假戏真做,这并不是说不要体验,不要情感,而是说要懂得“巧”,懂得“举重若轻”。巧在创作上,是美学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舞台上,不仅要能做到“暴虎冯河”,而且要能“挟泰山以超北海”。这样讲,并不是说一个演员表演时只装模作样地做出一副喜、怒、哀、乐的抽象形式就行,对角色可以无动于衷。如果这样,那就太假了,那种矫揉造作的表演,也就会破坏了美。美和真是不能分开的。一味强调表演技巧,就会走上破坏艺术的道路。戏剧的美的情感,是在演员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挖掘和角色有某些类似的感情,将这种感情的幼苗在舞台幻觉的创造中培养起来的一种诗化的情感,它是美的,又要有几分真的,只强调表现则失真,只强调体验则失美。②

可以看出,塑造人物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始于“体验角色的”。“在舞台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一样正确的,合乎逻辑的,有顺序的,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去思想、欲求和行动。演员只有达到这一步以后,才能接近他所演的角色,开始与角色同样地去感觉。用我们的行话来说,这就叫做‘体验角色’”。③我们的戏曲演员往往因为缺乏这种深刻的角色体验,从而失去了舞台情感。舞台情感是一种诗的情感――具有美的性质的情感,这种情感不是由于生活的真实刺激产生的,而是在假定的情境中、在具体感受或者体验角色的时候,利用演员生活中的情绪记忆所唤起的东西。舞台情感的体验,不是只靠演员的形体表现技巧或者是单纯的感受能力,也不是只因为爱或者恨这个角色(爱或者恨这个角色在笔者看来恰恰会妨碍演员对该角色进行体验)。这种感情是我们在充分地体验了人物内心世界以后,遵循着舞台表现规律来创造的,这种舞台感情是提炼过的,是形象化的,不是感情的本来的状态。我们要求演员体验感情,这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塑造人物的方法,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情感的体验,以戏曲的各种表现形式来综合呈现出来的一种舞台角色的美感。比如说《坐楼杀惜》中的宋江,从长街一路找回家来,又从庭院上楼去找,环境是没有的,人物的表演是程式化的、虚拟性的,但是舞台上没有的环境,演员要通过表演将其表现出来,这种表演绝对不是对环境做机械的比拟,而是需要用概括洗练的舞台动作在联想中将这种情景揭示出来。这个表演的过程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一招一式,让他们照葫芦画瓢就能够做到的。如果仅仅是照搬技巧,宋江在舞台上就变成了缺乏情感的行尸走肉,也就不能表现出他带着男人所无法忍受的被欺骗和背叛的怒不可遏的心态去找阎惜娇算账了,也就缺乏剧情向下一高潮推进的动力了。

由于在戏曲艺术中形式因素比较重要,我们一贯的培养学生的方法就是通过长期的艰苦锻炼让其掌握这套形式。对于形式的创造,需要经过理智的分析,所以戏曲演员的创造是理智多于情感,是偏重于冷静的,当技术上成熟以后,才开始考虑体验。现在看来,这并不是科学的方法。最起码,在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或者进入排戏阶段时,我们就应该借鉴话剧演员用以进行内心体验的方法来有机地训练学生。所以,笔者常常在想,如何在口传心授的传统程式、技法之外引导学生进行一种感性思考,使其情感参与后产生塑造角色的激情呢?在进入到剧目排练课后,我们是不是不应该只拘泥于学生的这个云手高度不够,学生的这个亮相眼睛所看的方位不准确,学生的这一句念白或者唱腔发音不对之类技术上的问题,通过手把手的教授解决,而在剧目课、排练课上,我们应该注重的是什么?不应该是仅仅停留在对技术问题的修正和巩固上,而是要有从点到面的飞跃,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在排练课上,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信念感,建立正确的“舞台态度”,对行动任务、规定情境和环境、地点产生信念,要促使学生在信念感的帮助下行动起来。也许会有人说,这一套方法是话剧表演的训练模式,不适合戏曲表演,戏曲是写意的,讲究的就是一个程式,不需要产生生活幻觉,因此不需要演员具有信念感。然而,实践告诉我们恰恰相反,训练演员的舞台信念感的是剧场表演艺术的假定性的需要。“我们可以用一些藤椅构成作者和导演的想象所能想出的一切:房屋、广场、轮船、森林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相信这些藤椅就是树木或崖石,可是我们相信我们自己对待这些代用品的态度是真实的,就把它们当作树木或崖石了。”④需要借助于布景的话剧演员尚且需要树立起强烈的信念感,那么作为不依靠布景的帮助而只是通过自己的动作身段来表演的戏曲演员,对于他们的舞台信念感的培养是否是多此一举呢?当然不是。《打渔杀家》的一开始,我们就相信了萧恩父女是生活在一条渔船上的;《拾玉镯》中孙玉娇门前的喂鸡和穿针引线栩栩如生,带我们走入了午后闲暇的农家时光中;雁荡山中,号兵水中的舞蹈,又似乎让我们完全相信那是在打一场海战。这一切的表演是在舞台上空无一物的情况下进行的,然而由于演员的想象、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真实行动和动作却激发了观众的想象,使得观众相信了舞台上存在的一切,相信了演员也存在于舞台上所假定的一切中,是演员的表演赋予舞台假定性以强大的生命力,这是话剧和戏曲表演所共同需要的,而戏曲舞台表演中则表现得更为放大、更为突出。精湛的技艺如果缺乏演员强烈的信念感的支撑,也会显得空洞而虚假,教会学生在假定的情境中行动,从而进行艺术人物的塑造,这是排练课中所急需介入的。

西方美学家常把“天才”和机械的锻炼对立起来,正如康德认为的那样,“天才”是一种灌注生气的力量,是一种精神力量,因而天才是与灵感密切相关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强调灵感的。所以我们不能以“像不像三分样”的标准来训练学生,虽然不一定每个演员都是梅兰芳,但也不能说我们以培养了吃苦功勤锻炼、掌握了戏曲表现技巧的能上台的演员就万事大吉了。我们是要培养情动于中,而可以寓形于外的“天才”。因此,借鉴各种可以借鉴的训练演员塑造人物能力的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戏曲演员是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的。

以清醒的头脑看到我们的教学体系中不能适应时代戏曲教育发展步伐的地方,努力地寻找突破口,以与时俱进的、审时度势的创新精神和锐意探索的进取精神,以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向姊妹艺术学习,运用更为科学的教学手段去丰富我们的教学工作,是当前形势下的迫切需要。

注释:

①罗怀臻.罗怀臻戏剧文集(第五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1―42.

新的历史条件篇(8)

迈入新世纪,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密切、协调和发展干群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对新形势下干群关系的实质、特征以及存在问题的深刻剖析和准确把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搞清干群关系的内在规律,推动干群关系的协调发展,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一、干群关系的实质与特征 在我国,干群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党群关系的具体化。正确的党群关系,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那么相应的干群关系就是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时代的进步,干群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干群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对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八十年来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群关系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干群关系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干群关系的实质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过程中,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忠诚地为群众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群之间利益关系的特殊性在于,人民是利益关系的主体,而党和干部则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七一"讲话更是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干群关系的状况反映党的形象和威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 第二,干群之间利益关系呈现出自主性和互动性两个基本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不断的解放和更新。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自主意识的增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增强了农民对自身利益的自主性,用农民自己的话讲就是"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句话一改过去"一大二公"的旧思想和旧观念,不少人还搞起了个体和私营经济。农民思想观念变了,干部思想观念也在变。尤其是改革逐渐深入和深刻,触及到了干部的切身利益,导致干部思想观念更快更彻底地转变。首先,干部自主意识的大大增强,表现在干部对自身角色和利益的双重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而且干部的个人角色与其扮演的公共角色、个人利益与其代表的公共利益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一些干部没能正确理顺其相互关系,在利益的驱使下,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其次,干群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也逐渐被一些领导干部和研究人员所重视。干部、国家和群众构成了社会最基本的利益关系链。其中国家是中间环节,起调节和分配的中枢职能;而干部与群众则是通过国家的调节与分配实现利益互动的。群众是利益的最主要的创造者,是财富之源。群众的利益状况最终决定着国家的实力和干部的利益。不顾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承受能力,大量从群众身上获取利益,是杀鸡取卵自毁生路。 二、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价值观念、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必然要反映到党内,影响到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这种形势,对于密切干群关系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科技与知识日新月异,为密切干群关系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为密切干群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多样化的现实增加了密切干群关系的难度和许多不确定因素,自主意识和利益冲突使得密切干群关系更为棘手。干群关系双方都发生了比较显着的变化,相比之下,干部队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主导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员干部成分日益多样化。党员干部队伍的吐故纳新不只局限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解放军群体,同时也吸纳了社会其他阶层的优秀分子,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等。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不少党员干部因为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从事商业、企业甚至个体私营。党员干部队伍与社会交流增多,既促成了党员干部队伍的复杂化,又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和统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党员干部自身需求和部门需求越来越膨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社会物质和文化产品的供应也日益丰富,刺激了部分先富群体的灰色消费和享受欲望。什么洋房别墅、什么高级轿车、什么三陪小姐,什么大吃海喝,什么豪赌狂嫖,等等。部分先富群体的一些做法起了负面的示范效应。不少手握重权而原本清廉的领导干部也不甘寂寞,纷纷攀比仿效,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等,来满足自己和部门的私欲。而且是胃口越来越大,从个人到集体,从吃拿卡要到大肆敛财挥霍。这样既败坏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又引起了广大群众对部分党员干部的不满。 第三,随着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触及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切身利益,如医疗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干部配车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等。这些原先工资以外的待遇和潜在利益逐渐被新的工资制度所包容和规范,相对弹性缩小了,灰色收入的机会也减少了。尤其是政企分开以后,在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条件下,政府财政也相对紧张,党员干部的收益明显减少。不少党员干部经不住金钱和女色的诱惑,滋生和膨胀私欲,就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大肆谋取私利。党员干部身份的双重性与其利益的矛盾性构成了党员干部的复杂心态。党员干部也是人,也有家庭,也需要解决日常生活、住房、子女教育、交通、通讯和自我发展等等实际问题。这些利益要求满足的时间和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情绪和投入。当在家庭和社会中作为普通一员时受到某种无法接受的待遇或者自身利益受到损失后,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工作,尤其是利用工作关系和干部身份,公报私仇、假公济私的情况屡见不鲜。 第四,过去一段时期忽视和弱化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很好的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致使许多好的传统美德没有继承下来和发扬下去,却滋生和膨胀了一些不良习气和作风;没有极大地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准和思想觉悟,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和滑坡。不少干部思想政治意识淡漠,组织纪律松散,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等靠要的消极态度,致使工作效率不高。还有不少干部追名逐利,奉行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不顾党纪国法,贪污受贿,大肆敛财挥霍,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为此,邓小平曾痛心地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 第五,日益严重的****,尤其是高层****致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明显降低。邓小平曾经讲过,不惩治****,特别是党内高层的****现象,我们的事业就有失败的危险。就是在这样的提醒和警示下,还是有不少干部,特别是高层干部身陷****,纷纷落马。而且是职位级别越来越高,部门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年轻。从基层的乡村干部,到中层的市县干部,再到省部级干部,甚至还有副委员长、政治局委员这样的国家领导人。从一般执法部门,到政府部门,再到党委部门、人大部门,甚至还有纪检和司法部门。从“五十九岁现象”,到了“三十九岁现象”。可见,****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第六,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致使人心浮动。社会治安状况严峻,在群众心里,是与政府和干部打击和惩治社会黑恶势力和严重刑事犯罪不力有直接关系的。有些地方干部还与社会黑恶流氓势力相互勾结,危害一方百姓。有些部门和干部还充当一些低级娱乐服务行业的保护伞,收取保护费,中饱私囊;同时也败坏社会风气,使得封建遗毒又沉渣泛起。这些事实使得广大群众对某些政府和干部失去信心,政府的形象和干部的威信在群众心中逐渐淡漠和降低。

三、干群关系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1、因为干部应该是为群众谋利益的,而且干部与群众存在利益的互动关系。所以协调和发展干群关系最紧要的是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要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就必须合理布局,解决好城乡居民的就业问题。要拓宽就业渠道,引进外资,鼓励和推动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畅通就业信息与反馈渠道,增强政府和干部为群众与用工单位"牵线搭桥"的角色和作用,推广和普及科技知识,引导群众科技致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利用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调节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避免两极分化。要鼓励和引导先富帮后富,沿海帮内地。要走"民先富,国家次之,官后富"的发展道路,尽快让群众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2、干部因为其地位和作用的特殊和重要,必然要对周围群众产生辐射、示范效应。当干部作风好,勤政为民,使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就能取信于民,获得群众的全心拥护和支持,群众也会积极配合干部工作;当干部作风不好,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不仅没有使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而且还会损害群众利益,这样就会失信于民,引起群众的不满,群众就不会配合干部工作甚至与干部分庭抗礼。因此,需要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缓解、协调和发展新形势下的干群关系。这是协调和发展干群关系的突破口和关键。 3、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教育,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干部的法纪意识和政治觉悟。教育是提高干部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多年的实践证明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忽视和放松教育,我们的事业就要受到挫折。重视和强化教育,我们的事业就能蒸蒸日上。教育要实现经常化、正规化、多样化和科学化。教育工作不能一时紧一时松,要常抓不懈。要逐步实现教育方式正规化,教育手段多样化,教育内容科学化。要进行历史与现实的教育,进行传统与现代的教育,进行道德与法律的教育,进行政治与业务的教育。 4、选拔、任用、考核和提升干部首先要注重革命化。干部革命化的基本要求就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忠于党就是要承认、拥护和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安排,执行党的命令,完成党的任务。忠于人民就是要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保证人民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忠于国家就是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个人需要服从国家需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忠于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致力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5、始终不渝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密切干群关系。正确的群众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在这个意义上说,干部是决定因素。所以,选什么样的人和怎样选人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是我们的组织人事原则。要把干部作风好与不好、干群关系的好与不好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作为对干部升降和奖惩的一个重要依据。 6、聚精会神地做些人民满意和高兴的事情,取信于民,收获人心,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和威信。说得好,不如做得到。群众是最讲实际的,听其声观其行,不见实绩不轻信。搞泡膜经济、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最终也说服不了群众,更骗不了群众,不是长久之计。一定要目光远大,胸怀宽广,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讲求策略,注重实效。接受群众监督,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团结群众力量,提高群众素质,动员群众创业,带领群众致富,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在"七一"讲话的指引下,注重调动干部和群众两个积极性,运用"民先富,国家次之,官后富"的战略思想,不断协调干群之间的利益关系,就能使干群关系走上良性互动的正常轨道,最终实现干群关系的协调发展。

新的历史条件篇(9)

编辑工作者应从编辑出版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教学的需要出发,积极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身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及其提升途径。以期高效地完成日益复杂与广泛的编辑工作,更好地发挥出版物在科技文化创造、传播和积累过程中的信息载体作用。

 

编辑工作是一项既具文化属性、又有专业特性的精神产品生产活动,是社会科技文化创造、传播和积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开放、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传统意义上的编辑业务技能,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学习和研究,深化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本文着力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探讨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途径。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政策水平、职业道德和务实作风,而且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以良好的职业素质促进编辑工作效率的提高。

 

1.政治思想素质。编辑工作是塑造灵魂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编辑工作者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编辑作品的质量和品格。编辑工作者应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系列讲话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深入研究和掌握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将政治意识贯穿于出版物的选题、创意和编审过程,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编辑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

 

树立为社会进步、为人民服务的编辑理念,建立对读者负责的职业道德,及时发现和防止政治倾向错误的内容出现在出版物中。努力使自己编辑的出版物紧跟现代主旋律,有益于人们思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专业素质。编辑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是在编辑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专业素养,其突出表现是一丝不苟的求是作风。编辑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容不得半点浮躁和粗枝大叶。首先,编辑工作者要加强对现代编辑理论、选题策划知识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学习,学会独立思考,拒绝人云亦云和想当然,无论是选题审稿、加工整理还是读校样,都要在严格执行编辑工作纪律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第二,要关注社会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对自己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文化事件保持灵敏的嗅觉,在海量的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发掘符合潮流、紧跟时代、适合大众阅读品味的选题。第三,要具有坚定的人生信念,热爱编辑工作,孜孜不倦地投身于编辑实践,以诚恳平等的态度为读者服务,保证出版物在思想、文字、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标准和规范。

 

3.文化素质。编辑工作是文化工作,是创造精神产品的劳动,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是胜任编辑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常常要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作者,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加强学习,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和科学的阅读习惯,有效拓展知识范围,做到既博又专、博中求专、以专促博,实现博与专的辩证统一。不仅表现较高的理论修养、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应寻觅新的文化讯息、了解现代科学的有关知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只有成为文化知识丰富的“博学家”,才能增强自己的文化适应性,慎思社会文化结构与广大读者的文化需求;才能赢得作者和读者的青睐,成为文化创造与文化接受的核心枢纽。

 

4.创新素质。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在李克强总理积极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新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和践行的方向与趋势。编辑工作充满挑战性,是一种在创造性思维支配下的脑力劳动。创新素质是新时期对编辑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无论是确定选题、内容策划还是组织稿件、稿件加工、装帧设计,都需要编辑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当前行业内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捕捉新变化、新趋势、新动向,找准切入点和市场定位。编辑工作者更要增强对新事物的鉴别力,积极利用新理论和新技术,从多维面、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和解决编辑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博采众长中表现出版物别出心裁的独特风格。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编辑工作者从事具体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决定于其职业能力的高低。职业能力既是编辑人员理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又是个体业务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由于编辑业务是多方面的,因此编辑工作者的职业能力也应是多方面的。

 

1.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能力是编辑业务需要的最基本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新闻媒体和出版物要为社会正确使用祖国文字做出榜样。”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从政治高度认识提高自己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性,注意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把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追求,以贴切通俗的文字、规范严谨的表达保证出版物的语言文字应用质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的语言文字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语言文字的规范能力。编辑必须比一般作者掌握更多文字、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更熟悉语言文字的运用规范,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更正文稿中的语言文字应用差错。②语言文字的加工能力。面对作者的文稿,编辑应该在体会作者表达意图、尊重作者创作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审读和修缮,在语言文字方面锦上添花。③写作能力。尽管编辑的主业不是写作,但没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就难以使编辑后的文稿文辞新锐、言简意赅,当然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文稿的审读加工工作。

 

2.选题策划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编辑出版工作新动态,具备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成为编辑工作者表现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的内在动力。编辑工作者只有潜心选题策划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才能成长为有鲜明个性风格的精神产品设计师,才能奉献出让受众耳目一新的精美“嫁衣”。要提高选题策划能力,编辑工作者首先要深入社会和生活,从中激发选题策划灵感,寻找选题策划的线索,在预测和把握选题出版趋势和方向的基础上,策划、确立既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又满足市场需求的好选题。第二,籍助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及其传播的即时性、立体性和交互性,分析选题的可行性与发展方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使选题作品成为精品和名品,从而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第三,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机智灵活、不卑不亢、良好娴熟的社会交际中捕捉选题信息、设计选题角度、掌握读者阅读欣赏品位、发现优秀的作者和稿件、推动出版物的营销发行。

 

3.多媒介编辑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渗透到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相应地带来了编辑理念和编辑方式的历史性变革。编辑工作者应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及网络技术,迅速适应时代和技术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多媒介编辑能力。①编辑工作者应掌握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内容存储传输等新媒体技术技能,善于利用网络进行编辑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以及与作者和读者的沟通交流。

 

②在选题策划阶段,通过网络查询资料、交流信息、开拓视野,从海量的信息中甄选、提炼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分析总结选题。充分考虑出版物的形式多元化问题,特别要考虑所选主题是否适合多媒体数字出版。③在编辑实践中以在机编辑代替在纸编辑,利用网络组稿扩大稿源,利用电子邮件缩短稿件流程,通过网络交流抓住核心作者资源、聚集重点作者,通过网络文献检索核对参考文献,在加快稿件处理的同时保证书刊质量。

 

④关注BBS论坛、SNS社交媒体、博客、微信、飞信、播客等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强化多种媒介传播的融合,努力使纸质出版物转化为互动图书、3D图书、有声图书等数字形式,适合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数字化终端的阅读。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编辑工作者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途径

 

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是一对共生共存的“孪生兄弟”,职业素质是内在的品格,职业能力是外在的表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有效提升编辑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首先,新闻出版机构要建立规范的学习与研讨制度,通过有计划的业务培训,引导编辑工作者学习新的编辑理论和知识,特别要学习网络技术条件下的编辑工作技能、技巧,定期就编辑工作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展开研讨,加强现代编辑工作的实践操作训练。

 

新的历史条件篇(10)

从总体上看,各级党委、政府和统战部门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比较重视,但也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重视不够。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一)从社会发展趋势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作用将会更加重要。在计划经济时期,各个阶层、各个方面都能够完全纳入行政管理体系,党和政府与社会之间是直接整合的关系。伴随改革的深化和社会转型的进程,许多单位人成为流动的社会人;整个社会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行政干预越来越少,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机构及职能的改革和调整,党和政府越来越多地需要通过中介组织和民间社团来管理、引导社会。在党委和政府间接整合社会力量的情况下,只有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党外代表人物牢牢抓住,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从党外人士成长环境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任务将会更加艰巨。统一战线新成员大多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身份、背景、素质等情况差异较大,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日趋多样化。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党外人士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才能确保他们更好地与共产党合作共事。

(三)从国际政治斗争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对于抵制“西化”、“分化”具有重要意义。20__年以来,独联体一些国家先后发生了所谓的“”,在很短时间内不费一枪一弹夺取、更换了政权。“”爆发的原因,从根本上讲固然有这些国家自身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根源,但国外势力不惜重金收买、培植“代表人物”发动群众反对政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的历史和现状与东欧国家有很大不同,但在国际政治斗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我们党只有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最大限度消除不稳定因素的同时,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才能确保他们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

要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不仅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认识问题,还必须建立健全加强领导的长效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每年应组织一定力量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切实把认识到位不到位,措施得力不得力,经常性工作扎实不扎实,代表人士的综合素质及发挥作用情况,作为考核、衡量一级党委政府及统战部门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确保把这一工作始终摆在重要位置。

二、认真搞好人物调研,打牢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组织基础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各级党委及统战部门对各方面重要代表人物的了解把握是比较好的,但也时常听到“知底难”、“人难选”的反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是对人物不了解、不掌握,对党外代表人物的发现、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带来一定的难度。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大力加强对人物的调研,坚持以调研为先导,以发现考察人物为目标,同时有效带动相关工作。

(一)强化人物调研意识。1940年中央统战部曾经要求:“对统战对象必须认真研究和深入了解。实行‘人不找我,我必找人’的工作办法。”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调研,可以全面了解掌握人物的基本情况,为培养、选准人物打好基础;可以及时了解代表人士的工作及发挥作用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和管理;可以密切联系,广交深交党外朋友。

(二)拓宽人物调研渠道。由于统战成员的分散性、动态性,单纯靠统战部门自身的力量,靠传统手段难以做好人物的发现、评估和认定工作,必须依托有关社会组织,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不断开拓人物调研的渠道。可以通过开展活动进行人物调研,有意识地观察、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及能力水平。也可依托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人物调研,定期汇总情况,全面加强人物调研。还可通过专项考察,对党外代表人士进行深入调研。

(三)建立人物调研长效机制。人物调研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有科学的制度措施来保证。一是扩大覆盖面,力求把优秀人才全部纳入视野,摸深摸透。二是定期进行调研,每年都拿出一定时间,组织一定力量,开展有一定规模、有所侧重的人物调研活动。三是建好人才库,可按界别,依照社会职务、自身素质、社会影响力等分门别类地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输入档案。四是搞好调研反馈,对表现比较好的纳入选拔任用视野。对存在问题的给予帮助、教育、引导,对后备骨干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培养。

三、大力加强培养锻炼,不断提高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整体素质

育人是用人的基础,各级统战部门应坚持打基础、重培养的方针,在培养培训上狠下功夫,不断提高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培养目标要突出政治引导。党外代表人士作为政治性人物,最根本的是政治标准,如果没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党外代表人士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必须突出政治引导,帮助他们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

(二)培训内容要科学系统。一是突出共性,加强形势任务和理论政策的学习,合作共事的传统教育,参政议政和领导科学艺术等知识技能的培训。二要兼顾特点,针对不同界别、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科学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帮助他们努力成为本界别、本领域的优秀人才。

(三)培训方式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和推进既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又被党外代表人士乐于接受、灵活多样、更有实效的培训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培训档案、考核登记等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学院的正规化建设,加强与组织部、人事部门和各级各类党校、行政学院或大专院校的联系,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培训新格局。

四、真诚搞好服务,努力使每个党外代表人士都能成为党的挚友诤友

统战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党交朋友的工作。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统战部门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联系与沟通越来越密切,合作共事的自觉性在不断增强。但也有些单位和部门真正意义上的谈心交心和交朋友的工作比较少。要

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进一步端正工作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把为党外人士做好服务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真诚服务,增进感情、拉近距离,不断增强统一战线的向心力、凝聚力。(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真诚搞好服务是增强统一战线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为党外人士搞好服务,不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为党广交深交朋友的重要手段。在战争年代中央统战部曾要求“不仅要与对象结成政治朋友,而且要形成私人朋友”,今天虽然与战争年代有了很大不同,但我们仍然必须与党外代表人物交诤友、交挚友。只有真正成为朋友,沟通交流才能融洽,做工作就比较好说话,也易于为党外人士理解和接受。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往那种偏重于上下级之间、具有行政化特征的工作模式已难以开展工作,统战工作必须适应新的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着眼于平等的互动关系,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借鉴和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手段。而这种社会工作模式的一种重要载体就是搞好服务。通过服务建立联系,增进感情;通过服务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把握走向,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二)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党外人士搞好服务的方式方法。随着形势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我们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工作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即使是被过去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也必须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特色。(1)强化大服务观念。为党外人士服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事务性、应酬性的服务,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包括政策服务、思想引导、生活帮助、工作支持等等,是贯彻体现党的宗旨的服务,是以团结人、帮助人、教育人为目的的服务。(2)注重服务的诚意和实效。交友贵在真诚,服务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努力把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做足做活。一是服务工作要坚持经常化,不能仅仅停留在逢年过节去看望,局限于大呼隆式的联欢会、座谈会,应时时事事把党外代表人士放在心上,不管有事无事都要保持经常联系,及时做好服务工作。二是定期集中开展服务活动,每年可以确定一个或几个主题,适时组织开展一些适合各界人士需求、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力求每次服务活动都能在党外代表人士中留下深刻的印象。(3)多提供个性化品牌化服务。及时了解每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尽可能为每个人多提供直接的、具体的服务,通过扎实有效的具体工作,增强统一战线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明确目标要求,全面发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带动影响作用

上一篇: 初中音乐教学经验交流 下一篇: 公共管理基本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