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意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9 16:41:14

专题研究意识

专题研究意识篇(1)

一、大学生就业环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也在逐步进行深化改革,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我国经济造成剧烈冲击,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同时,当前美债和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复苏十分不利,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大学生就业问题进一步凸显,引发社会普遍关注。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实施,纲要指出应当加强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引导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专业的规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各高校体育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大幅增加。但由于体育院校毕业生自身条件、专业局限性较大,以及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量有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就进一步加大。因此需要结合体育专业特点,探析大学生就业意识问题,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转变就业意识,勇敢地迎接求职就业中的各种挑战和冲击。

二、大学生就业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意识模糊

大学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平台,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但由于大学生生涯教育效果欠佳,使学生对就业自我认识、对社会职业认识不足,就业目标模糊。体育专业大学生虽然都十分关心自己的理想和前途,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较少,与社会接触不多,思想单纯、质朴,部分毕业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职业,如何选择职业,不清楚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职业意识模糊。

(二)大学生自我推销意识缺乏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引发了就业方式的转变。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自己缺乏清醒认识,对人才市场及用人趋势缺乏了解,自身定位比较模糊,未能清楚了解自己优势特长及能力,择业信心不足,缺乏主动性,职业素养欠缺。一些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依赖父母或者亲戚朋友,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自我宣传、自我推销,认为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中主要是凭关系就业,缺乏进取精神和自我推销意识。

(三)大学生就业盲目性大

大学毕业生对我国现行就业政策了解较少,就业盲目性很大,主动就业意识不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意识淡薄,在大学学习期间未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不强,求职时深感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学习,课外实践学习准备不充分,不了解体育专业就业趋向,没有忧患意识和就业焦虑感,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就业意识不够明确,面临就业,显得束手无策、陷入被动。

(四)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欠缺

大学生从紧张的高中阶段步入相对宽松的大学,一些学生思想放松,丧失方向,而且自我调整能力较差,没有新目标,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有些学生对体育专业不够了解,或因高考录取分数线低而选择报考体育专业,实际上对体育专业并不感兴趣,缺乏强烈的求知欲,专业学习兴趣不浓厚。一些学生文化课底子薄、基础差,对专业学习持应付态度,学习被动,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

三、大学生应树立正确就业意识

(一)大学生应树立就业主体意识

在当今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以培养主体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要充分挖掘自我发展意愿和潜能。

就业指导课应加强大学生主体性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扩展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程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与方向。制定职业发展战略与计划,激发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的自主性,树立职业理想,重视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明确未来职业方向,提高就业能力。

(二)大学生应树立市场意识

鼓励学生遵循市场经济法则,树立市场意识。在观念上进行市场意识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市场经济需要的现实,引导毕业生从基层工作做起,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为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励学生自觉地将理论和实际、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动面向就业市场,增强市场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大学生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意识

就业和择业是两个密不可分的主题,就业是择业的基础,而择业是就业的延伸。体育专业大学生首先应考虑就业,为自己找到社会的立足点和发展点,主动面对就业市场,准确定位,客观评价自身价值。先就业后择业,打破一次就业到终生的观念。同时,强化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激发创新潜能。

(四)大学生应树立实力意识

目前人才市场中,用人单位选聘人才主要标准是综合素质,学历证书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价值。大学生应该破除学历意识,认识到学历证书只反映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知识层次以及知识的累积量,而不应成为求职择业的武器,现代社会更看重求职者的真才实学。大学生要树立实力意识,在校期间除了掌握书本知识以外,要着力于拓宽知识面,积累丰厚的知识底蕴,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提高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的角度对待学习,摆脱对学历的依赖思想,靠真才实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大学生应树立风险意识

求职竞聘就意味着竞争,就业压力越大,竞争就越激烈,因此大学生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树立风险意识。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就业市场复杂多变,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隐藏着各种就业风险。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对事物进行深刻的观察和认真的分析,做好心理准备,预测就业成功的概率及其风险。竞争越激烈,风险就越大。大学生需要具有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使自己成为就业竞争中的强者,充分调动潜能寻求成功,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展示自我,创造丰富、充实的职业人生。

参考文献

[1]赵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6).

[2]赵楠.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意识的调查与分析--以西部四所高校毕业生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李奎.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博弈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

[4]潘士远,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5]严秋菊.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科学就业[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

[6]王西军,李春兰.浅谈就业指导工作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9).

[7]刘晓筝.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意识探析[J].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8]全祖馨.浅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困惑与对策[J].甘肃科技,2011(6).

专题研究意识篇(2)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109-02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提高学生分析探究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题研究教学”就是贯彻上述教学要求、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专题研究教学”的实践与总结

所谓中学思想政治课专题研究教学是指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事教育结合起来,以问题为中心,选择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者是学生感兴趣所关心的话题,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甄别、思考、研究,以提高学生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实践和总结了以下三种“专题研究教学”类型:

1.紧扣知识点生成的简易性的“专题研究教学”

如我在当年教学高三“国际关系”之后,组织了这样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国际恐怖活动,特别是“9•11”事件给美国某些行业,如航空运输业、保险业、旅游业造成直接冲击,股市市值大幅度下跌缩水,同时造成人们对美国经济未来预期的改变,将使已经处于衰退边缘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推迟美国政治所翘首盼望的经济景气回升的到来,也必然对世界经济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对此进行研究:①国际恐怖活动,特别是“9•11”事件引起股市的波动说明了什么?②面对国际恐怖活动日益猖獗,世界各国应如何应对?研究的题目在教学“国际关系”的适当时机提前布置给学生,并告之搜集有关信息的方法和大致出处,然后在课堂上组织专题研究。课堂研究时可以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发言,也可以学生个人自由上台陈述观点。此专题的预期结果大致是:①说明了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的政治经济学原理;②在应对方面,根据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学生大致能想到: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建立、健全世界反恐怖组织,如“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期间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上海公约》;断绝恐怖组织及其成员的经济来源等;③通过上述分析加深学生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与应用,活跃学生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筛选、使用资料信息的能力。

2.立足知识面生成的综合性的“专题研究教学”

如我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政治生活”知识之后,就中国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组织了这样的专题研究:有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是好事,有利于我国进口,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和我国的经济地位提高,主张人民币升值;而有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是坏事,不利于我国出口,对我国国际收支将产生不利影响,必然导致我国外贸环境恶化、外汇储备减少,要求坚决抵制西方国家对我国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对此应如何评论?此专题的预期结果大致是:①学生通过讨论将认识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利弊并存。②学生能够用矛盾及其转化的哲学观点,以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人民币升值问题,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促使矛盾向有利于我国经济利益的方向发展。③学生的国家利益观将进一步升华,在坚持原则、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争取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④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指导学生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

3.围绕现实问题生成的跨学科的“专题研究教学”

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我国水资源现状、问题与对策”的专题研究。事先围绕“现状、问题与对策”发一个简明提纲,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①联系地理学科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如何?分布有什么特点?②怎样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根据所学哲学知识提出你的战略举措?全班分两大组和若干小组按提纲各自独立地从报刊、杂志或网上收集相关资料。研究时每一大组推选代表分别向全班汇报本组的研究心得,全班同学参与提问和讨论。每位代表的发言力求简明、扼要,材料和观点要相结合。此专题的预期结果大致是:①我国水资源短缺,而且分布不均匀,从长年来看有南涝北旱的特点。②根据联系的观点,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根据发展的观点,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树立现代的水资源观。

二、“专题研究教学”的定位和依据

1.“专题研究教学”的定位

“专题研究教学”的定位:①是一种富于创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标,使学生的学习被动,缺乏自主性、探究性。“专题研究教学”,以各种层次的专题研究渗透其中,通过自主收集信息,自主研究、探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中培养创新意识。②不同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一种学习方式,有独立的时间乃至学分,研究课题主要由学生选择和确定,一般地说,学生要走向社会,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要用一种比较规范的形式来表达研究成果等。“专题研究教学”主要是一种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专题小而精,根据教学进度灵活开展,在每课、每框乃至某些适合的目题中均可插入其中。③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要把研究渗透于包括预习、授课、作业等各个环节。“专题研究教学”没有这样“严格”和“规范”,它比较灵活,只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内容上构建一个专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④是一种整合性的教学模式。它是从目前的教学实际出发,通过持续不断的专题研究,把自主性教育、创造性教育、研究性教育的精神融于其中,为“研究性学习”积累经验、架设桥梁,为创设一种更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准备条件。

2.“专题研究教学”的依据

“专题研究教学”的依据:①从现实层面上说,旧的机械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也难以维系下去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充分体现当代教育理念的新的教学模式一时又难以建立。因此,用“专题研究教学”反而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并在实践中积极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的教学模式过渡。②从教育理论层面上看,用“专题研究教学”这种模式,能较为简易地、持续地把主体性教育、创造性教育、研究性教育等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使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落到实处。③从哲学层面上看,“专题研究教学”遵循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如果不考虑当前教与学的实际,要求过高,难以操作,或仅能在观摩教学中展示一下,过后仍然依旧,那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如果长期坚持“专题研究教学”,无论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抑或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均可以在逐步逐量的积累基础上达到质的提高。

三、开展“专题研究教学”的教育功能

1.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的革命

探索、研究是人的天性。“妈妈,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掉不下来啊?”这是儿童在探索!可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把人类的基本天性都扼杀了!“专题研究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方式上的一场革命。当我们看到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自主探索,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时候,当我们终于看到学生一改那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变得主动活泼的时候,我们就感到即使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付出再多的劳动都是值得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检测出各种学习方式的遗忘率分别为:阅读90%、听课80%、看演示50%、举行讨论30%、讲话30%、自己制作10%、实施计划(研究性学习)5%。这为“专题研究教学”提供了教育理论支撑。

2.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浪花

“专题研究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当学生从全球视角,用具体数字说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以及世界70个国家或地区已经或将会因水资源问题引起冲突的时候,我们惊叹学生的视野是如此开阔!当一个学生刚刚用充足的数字和理由说明南水北调工程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之后,另一个学生随即从四个方面有理有据地说明调水不如节水,这种思维碰撞所萌发出来的创新意识是多么令人吃惊!那位从全球视角看水问题的学生平时并不太显山露水,他的精彩发言使大家倍感意外,他自己也因此在全班同学的赞赏中获得了极大的鼓励。人的潜能往往从某些获得表现的机会中被激发出来。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也必须在行动中被唤醒。

3.帮助学生融会知识,贯通时空。

学生要运用知识必须首先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又必将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搞“专题研究教学”,特别是在高三毕业班搞“专题研究教学”会不会影响高考复习与升学考试?这可能是许多教师普遍担心的问题。从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只要专题选择恰当,合理安排时间,注意科学指导,把高考优异成绩的获得建立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搞好“专题研究教学”的几个环节

1.要选好专题

首先研究专题要以问题为中心,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社会热点和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知识联系、衔接。最后切口要小,难易适度,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摘到。专题不在大,而在精,可持续进行。最好有可辩性,能引起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2.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不让学生来研究、思考、唱主角,则会把专题研究课变成时事报告会。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会思、能思、善思,同时又能敢问、勤问、善问,鼓励学生敢于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让学生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专题研究意识篇(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27-02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对于有效改变大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来源于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则源远流长。自18世纪至今,研究性学习经历了四次较为明显的变化阶段:第一次为18世纪研究性学习的兴起,其主旨是从神学束缚下解放人的理性;第二次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受杜威"做中学"教学理念的影响,本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表现出明显的重视生活、经验和实践的特性;第三次为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研究性学习以发现学习为主流,强调培养人的智力的卓越性,造就社会精英[1];第四次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性学习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形式,强调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既密切相关,又有一定的差异。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2]。研究性教学则是指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研究性教学中"教"与"学"的关键具体体现在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上,研究性教学需要从对固有知识和先在结论的把握转向对未知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掌握。

研究性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帮助学生获得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领悟知识的构建与创新过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意义发现相互分裂的情况。研究性教学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开放性、探究性、过程性等特征,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拥有者,学生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者。如果将研究性教学比作修筑道路的工程的话,那么,在这一工程之中,教师并不是道路修筑的决定者,而是道路建筑的协助者,学生才是道路修筑的具体实施者;道路的修筑也不是一开始就已经决定好了,不可更改,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与接受,而是联系与合作。因此,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研究性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等品质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交流、沟通、协作等能力的锻炼。

依据教学实践,研究性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和以专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

2研究性教学的类型与操作

2.1问题式研究性教学及其操作

问题式研究性教学以具体教学"问题"为基本载体,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基本目标;以学生科研方法的训练为基本内容;以具体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为基本过程。问题式研究性教学较好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灌输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其实践操作程序一般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通过"问题" 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操作程序上,通常包括如下四个环节: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总结。

2.1.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问题式研究性教学的首要环节。师生结合实际提出具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1.2讨论问题。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思维是问题式研究性教学的核心。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讨论,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教学过程的时效性。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展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开放、平等的讨论中,学会与别人共享和分享。

2.1.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问题式研究性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评价总结。

2.1.4评价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是问题式研究性教学的深化拓展。通过评价总结,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经历、感受进行回顾、概括,巩固和熟练原有知识与技能,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如在《地理教学论》课程教学中,笔者在"地理理教学设计"一章进行的问题式研究性教学操作如下:

提出问题。给同学出示两份不同时期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地理教学设计,一份为1998年的"地球的自转意义"教学设计,一份为2010年的"地球的自转意义"教学设计。将学生分组,对两份不同时期的教学设计进行阅读、比较、分析、讨论。提出问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之前的地理教学设计相比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哪些方面没有变化,为什么?请分析其变化与不变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理由与看法。

讨论问题。学生分组,分头探索,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的阅读、分析、讨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解决问题。学生分组上台发表各自的讨论结论和意见,以及自己对不同时期地理教学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评价总结。教师组织学生评价总结,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理教学设计的内涵、构成、变化等,通过讨论得出具体的变化特点,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

2.2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操作

专题式研究性教学是指对教材中涉及的某些现象或事件,以专题的形式提出,对其加以考察、探索、分析、概括,从而揭示其具体变化情况、特点及趋势的教学形式。专题式研究性教学中,对专题所涉及的资料收集、信息处理、问题分析等,都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参与进行,可以通过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深度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答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操作通常由如下四个步骤组成:专题选择-专题研究-专题讨论-专题评价。

2.2.1专题选择。这是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第一步。专题的选择并非简单的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结合教师、学生、学校实际进行选定。专题的确定需要具备两方面的特征:一是专题需要源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必要性;二是专题必须符合学校实际、学生学情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可行性。专题选择一般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一是教师通过钻研教材,寻求并挖掘适于进行研究性教学的专题;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就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商定适于进行研究性教学的专题。

2.2.2专题研究。本环节是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专题确定之后,需要收集相关资料,以为之后的具体研究奠定基础,资料的收集应尽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分小组或个人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图书馆、资料室,利用互联网、其他社会资源等进行;其次,在资料收集的同时,进行专题研究分组,分别查阅与专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发展现状、相关成果、存在问题及发展动向等;第三,在此基础上,使不同小组的学生结合实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初步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结论交流,明确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和方案,此时,教师可给予适时的指导。接下来,各小组根据进一步的研究方案,实施更为详细的具体研究。

2.2.3专题讨论。本环节是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专题研究的最终结果。这一阶段通常采用"面向全班,分组汇报"的形式进行,以全班为整体,通过各小组间的交流与探讨,对专题研究的不同部分进行成果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参加不同小组的讨论与交流,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引导小组集思广益,引导不同小组之间进行研究果的共享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本阶段一般包括三个环节:首先,不同小组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向全班解释研究成果并交流;其次,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质疑,展示小组进行解释、答疑,并进行全班范围的讨论;最后,教师对不同小组的交流、讨论情况进行小结,从专题研究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对照专题研究学习目标检视研究成果。

2.2.4专题评价。本环节是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最后一环。通过专题评价,对专题性研究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馈,使学生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体会和感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评价应注重过程性、激励性、实践性和互动性,评价内容应丰富、灵活,不仅包括知识的掌握状况,而且包括学生思维水平、研究能力、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地理教学论》的课程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如下专题式研究性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推进的现状、成绩、问题与对策?具体操作如下:

专题选择: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推进现状、成绩、问题与对策?

专题研究:以省为单位,将全班学生分组;不同小组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不同省份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情况的相关资料;不同小组制定本组的工作思路与方案,实施具体研究。

专题讨论:不同小组对各自的信息进行整理;分小组面向全班展示本组有关本省地理新课程改革情况的研究成果;不同小组进行相关研究成果的讨论、交流;对照专题学习目标,总结我国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专题评价:提交专题研究成果,对本专题研究的具体成果进行评价、总结。

3研究性教学对师生的要求

3.1对教师的相关要求

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高素质。作为研究性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需要注意如下两大方面:一是更新教育观念;二是转变教师角色。就更新教育观念而言,研究性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权威代言人的看法,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气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3]。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研究意识,真正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和"在研究中教学"。一方面通过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就转变教师角色而言,研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角色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控制者,而需要向教学过程中的平等者、合作者转变。强调师生间的共同探索、合作与交流,要求教师变讲授式教学过程中的单向传输关系为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互动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均是平等参与者,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与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对学生的相关要求

学生的参与状况与程度是影响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有如下要求:一是需要学生增强自主求知、主动探究的意识;二是需要学生重视对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需要进行相应的角色转变。角色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应适应自主学习者的角色,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开放、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适应自主探究、自主质疑或反思的需要;其次,应适应探究学习者的角色,与传统教学中的"授"与"受"不同,研究性教学更为重视"研"和"究",注重使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具体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最后,应适应合作学习者的角色。研究性教学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调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使师生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互相尊重、平等对话、双向交往、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6.

专题研究意识篇(4)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08-02

近年来,文科研究生就业期望值沦落等现象的出现,折射出文科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实践所要求的适用性之间的脱节,这种态势客观上要求我们反省文科研究生培养理念,调整并改革文科研究生教育方案,应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建构起有效适应性的动态培育模式。本文将以文科研究生教育为例,说明研究生教育学术转型的根据、内容和保障机制,以期对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供某种启发性的参考意见。

一、文科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及其后果

近年来,文科研究生对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是文科研究生教育累积起来的问题的表面症象,通过这种表面症象,我们看到文科研究生培育至少包含如下几大方面的问题:

第一,研究生的超量问题。注重学科规模化发展导致的招生数量的,促成文科研究生培养的集约化,加重了研究生就业难题。客观上说,从恢复高考到教育的健全发展,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重大的成就,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才,对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做出了根本贡献。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随着教育改革和学科健全的发展,出现一种重规模而不重特色、重量化指标的落实而不注重品质提升的流行趋势,研究生在招生数量上出现翻番增长,造成研究生培育的本科化、研究生人才的大众化、研究生出路的暗淡化。虽然各类二级学院在一段时期内纷纷上马给研究生就业提供了机会,但是,随着二级学院招生困难和二级学院教师队伍的饱和等因素的作用,研究生朝向二级学院就业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而,研究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就成了突出问题。

第二,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问题。文科研究生在选择一种专业并从事专业方向的研究过程中,是始终受到学科范式的引导从事专业操练的;研究生对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学习和内化重构、对相应领域学术视野的养成和锻造等都是其专业培育的一部分。但是,知识结构是否完备、学术视野是否宽广,既受学术阅历和学科专业的训练程度的影响,也受文科共性标准的评判和裁定。而从最终的趋向上看,文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是要由社会根据实践的需要作出评判并从而决定研究生命运的,这种社会评判超越于学科专业的评判,它对文科研究生的要求大大高于研究生专业学习时的专业要求,因此会造成研究生对“博学多才”准则的不适应。事实上,近年来对研究生教育的质疑,内在的包含着对研究生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的质疑。文科研究生不管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往往选择某个主题或某个人物的思想进行研究,而对更宽泛领域的更多主题缺乏系统了解,极易留下知识结构单一、学术视野狭隘的印象,它会降低文科研究生的认可度,使其出路成为问题。

第三,研究生创新能力问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问题是一个通过学科培训和研究能力提升应该达到的专业突破,是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指向和最高境界。因此,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本质上是作为专业内部潜力的发掘同学科拓新综合生成的进程和现象。然而,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受多重因素决定并且需要具备更宽广的适应性,当面对超越学科领域的更大的知识场景、更大的文化视域、更复杂的问题交织和更根本的实践诉求时,文科研究生的驾驭能力和创新能力会直接或间接成为问题,诸如研究生对知识场景的总体性缺乏感知、对左右生存趋势的根本性问题不能及时觉察等,这意味着在从专业领域的创新到社会实践领域的创新之间有一个艰巨的转化过程,祈求专业领域的创新人才一夜之间跃升为社会具体实践领域的创新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必须着眼于社会适应性,必须打破创新人才的学科标准,建立社会取向的或实践本位的创新标准,真正培育出有利于为现实实践服务的创新人才,从而彰显研究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价值。

二、走向文科研究生教育的学术转型

文科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实质上是研究生专业培育同社会实践的需求之间既相互分离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产生的问题,是社会多样化的开放性需要与研究生培育的相对单一和相对封闭的张力形成的问题,这些问题意味着文科研究生教育必须尽快转型,必须着眼于研究生的主体性,向树立大视野、追求大学术、彰显多才能的方向进行学术转型,以期培养出社会适应性的复合人才。所谓学术转型中的学术,是超越专业学术的一种“大”学术,类似于与“专”相对的“博”,因此,学术转型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第一从专到博。这里的专,是研究生自身所从事的专业,它受学科界定,与别的学科专业有明确界限。这里的博,是对专业之上或专业之外的大学科的了解和研究,是大视野下的知识积累和运用。文科研究生必须有“博”的意识,认识到从不同学科领域吸取方法论范式、解决问题之思路的借鉴等意义;文科研究生只有做到“博”,才能在专业研究同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运用中获得会通融贯能力,这是一种提升专业而又高于专业的能力,也是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第二,从总结概括到知识领域的开拓、思想架构能力的锤炼和学术范式的创新。文科研究生在规定的专业研究方向上可以做到不同层次的主题研究、比较研究、前瞻性研究,但不管哪一类型的研究,都还只是在一种已有知识范围内的一般研究,这种一般性研究不能体现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应有潜力,不能推动其研究能力的跃升,因而对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激发不具有超越意义。真正体现研究生研究能力层次的是他们对新的知识领域的开拓,能够在原有知识领域的惯常态势中发现和打开一片新天地,能找到新的思想构架和新的学术范式来把定新的知识领域并形成具有感召性的叙事,这是一个对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推进作用的实质性的贡献,也是对研究生高水平能力的展陈和肯定。第三,从依附性的操练到独立性的发掘。进入一个专业从事一种专业方向的研究,其实就是接受一个学科的专业驯导,接受学科准则的制约。文科研究生在其相关专业的研究中,需要一种专业忠诚,需要一种对专业学科之客观性的遵从,需要具备独立探索的精神,这是研究生完成研究首先必备的主体条件。此外,还应该有批判、有反思、有质疑。对已有成果的批判,对既成事实的反思、对先前结论的质疑等,都会形成对研究过程的推动。忠诚与批判、遵从与质疑,共同构成研究生进行研究的主体要素。把批判、反思和质疑从主体要素中驱离,会导致研究生对学科和对指导教师的依附,使独立性丧失。避免依附现象的重演,需要我们对从依附型转向独立创新型的意义作出强调,也需要研究生主动认识并自觉完成这一转变,这对他们展开创新性研究具有促进作用,也将是他们适应社会的重要保障。学术转型含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上面三点涉及的只是专业与非专业、学术层次的高低以及主体状态的转型。除学术转型外,还应该有一个对学术转型起保障作用的非学术转型,包括从不自信到自信、从谋求名利的功利取向到非功利的思想求索、从自我中心到社会中心及重视社会奉献的境界的转型,这种转型为专业研究走向大视野、谋求大学术提供了精神保障。

三、建构文科研究生教育之学术转型的保障机制

文科研究生谋求大视野、大学术和多才能的转型,作为个体奋斗目标,已被部分有前瞻性眼界的先知先觉者所践履,他们最易于也最早被社会所接纳,成为诸行业的骨干人才。然而,要把这种个体奋斗目标作为文科研究生培养的共同价值选择,作为适应社会的硬性指标加以落实,则会涉及到学科专业从专业本位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开放的问题,涉及到评判标准的多层次建构问题,涉及到研究生培育模式的重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来建立文科研究生向学术转型的保障机制。

第一,改革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保留核心专业课的前提下,应开设三分之一的跨学科课程,即在文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结构中,应该安排三分之一的学科外课程;另外,增加通识性的选修课,或增加专业之外、学科之外的选修课,其学分应达到一定量的规定。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引导文科研究生拓宽视野,能把专业学习和研究与其他学科关联起来,形成大视野和大学术的会通能力,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又能突破专业的有限性或狭窄性,以宽广的知识面和精深的专业研究能力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

专题研究意识篇(5)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4-0023-04

近年来,幼师院校本科毕业生走向幼儿园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他们中的很大部分在与幼师、中师毕业生同台竞技时,面临无法发挥专业优势、就业竞争力不强的尴尬境遇。为此,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都在加紧改革,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挖掘本科生理论性、问题意识较强等优势,提出科研管理型、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思路。一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甚至直接提出要进行“面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1〕

为什么要提出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问题?如何准确把握与理解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应如何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将对探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和教育等产生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时代意义与现实必要性

提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一)满足社会发展对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社会的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师,则首先需要完成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的一系列转变。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者、“教书匠”,而是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专业化的、研究型的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2〕只有专业化的、研究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会学习、会思考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学前教育领域,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幼儿园教师迫切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反思自身教育实践,并发展成为自身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园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素质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搭建平台。

(二)弥补幼儿园教师群体学历偏低、科研能力较弱的不足

目前,我国在职幼儿园教师入职时的学历以幼师、中师学历居多,本科学历较少。尽管大多数教师在入职之后都进行了后续学习,拿到了大专和本科学历,但他们中的很大部分是为了解决职称问题而去深造,真正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仍较弱。一方面,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幼师、中师学校接受艺体技能培养较多,在实践中也十分重视唱歌、画画等技能技巧的培养,却不太善于对幼儿及各种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和反思;另一方面,不少幼儿园教师的后续学习多为成人大专或自考性质,其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加之幼儿园日常工作琐碎、繁多,各种检查评比应接不暇,许多教师往往疲于应付,没有多余精力投入反思、科研工作。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既可以充实幼儿园教师队伍,又能弥补当前幼儿园教师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科研能力较弱的不足。

(三)增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科毕业生与幼师、中师毕业生相比,其明显不足在于艺体技能较弱。幼师、中师学校的生源主要为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的年龄较小,身体尚处于发育状态,可塑性较强,适合对其进行艺体技能的培养。而本科生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的身体发育已经基本成型,再进行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训练,往往发展空间较小。因此,在艺体技能方面对本科生提出过高要求显然是不适合的。本科毕业生要想提高就业竞争力,必须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相对而言,本科生在大学接受系统、综合和全面的教育,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在课堂学习中也常常要思考、分析,加之有机会参与学校或本专业教师开展的某些课题研究,因此,他们普遍比幼师、中师毕业生有更强的问题意识、逻辑性以及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潜力和优势。不少幼儿园负责人也指出,之所以聘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看重其理论水平较高的专业优势,希望能借助他们的力量积极带动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看出,将本科生培养着眼于研究型幼儿园教师,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园的实践需求,更可以充分发挥本科生的专业优势,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二、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含义与主要特征

不少研究者认为,研究型教师主要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即“教书匠”)而言,指那些在教育领域较擅长做研究的教师,是“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能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3〕

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具备哪些主要特征或基本素养,有研究者从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品质与态度等角度进行了总结归纳:从专业知识与能力上看,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应具有符合时代精神及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创造性地设计与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沟通和反思的能力以及教育研究的能力;从专业品质与态度角度看,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应有强烈的求知和探究欲望,对外界信息非常敏感,独立意识强,勤于实践和反思,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平易近人,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等。〔4〕还有研究者指出,研究型教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研究”已成为他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能够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教育问题更敏锐、更有主见,能够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新角度,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观念,自觉、主动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摆脱被动盲目的状态。〔5〕

由上可见,以往诸多研究都对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含义和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颇具启发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幼儿园教师在对“研究型教师”的理解上存在诸多误区,需要进一步澄清。

首先,关于“科研”还是“教研”的问题。很多幼儿园教师以为,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让教师做“科研”――科学研究,要求教师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研究,去研究和发现教育工作中的基本规律、原则等。事实上,这种研究往往不适合幼儿园教师,不是他们所需,更不是他们所长。实际上,研究型教师中“研究”的准确定位不是苛求每位教师都去做科学研究,而是做“教研”“教学研究”,即让幼儿园教师基于教学实践,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有别于科学研究意义上的教学研究,是适合幼儿园教师进行的。

其次,关于研究型教师和具有研究型特质的教师。培养研究型教师,并非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给学生提前定位、贴标签,搞“一刀切”,而应该首先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培养学生,注意逐步培养更多学生形成积极思考、善于钻研的意识,保持对学前教育各种问题和现象的高度敏感性、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学会观察和反思。因此,与其说是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不如说是培养具有研究型特质的幼儿园教师,这种提法可能更为恰当、准确,可以避免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盲目化和模式化。①

最后,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主要特征或基本素养。明确上述两个问题之后,在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时,应特别注意培养以下几方面素养。一是要对幼儿教育现象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好奇心。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积极发现,勇于提问和探索。二是要善于观察和反思。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心去观察、分析和思考,而不仅仅是带着眼睛去看。三是要具有较强的问题研究意识。要鼓励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深入的探究,并尝试分析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四是要具有创造性地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要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基于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观察和了解,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宜的、有创见的教育活动,而不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

三、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主要途径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是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培养研究型幼儿园教师。

(一)日常教学

研究型教师的重要特质之一就是具有问题研究意识,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并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做法,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建构知识。另一方面,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利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这一专门课程,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设置研究方法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各种研究方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因此,上好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如何做研究。

(二)幼儿园教育见习与实习

任何幼儿教育研究都始于对幼儿及相关教育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增强观察和分析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幼儿园见习与实习。见习主要是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幼儿及教师的日常活动,而实习往往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全面参与、介入幼儿园的日常工作。见习与实习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接触幼儿、深入教育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在见习与实习过程中,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观察、分析和解读幼儿的行为及各种教育现象。一般而言,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大多会安排大量的幼儿园见习和实习机会。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可以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为学生布置各种观察任务,提供观察框架,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其真正学会如何做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幼儿园教研实习

教研实习是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深入幼儿园教研一线,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在实际参与研究的过程中积极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亲身感受做教研的过程和方法。目前,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这种实习相比较于教学实习,在高等师范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6〕实际上,教研实习非常有利于职前教师全面了解幼儿园教学研究的现状,能促进他们学会在真实的教学研究中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研究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在培养研究型教师、塑造具有研究意识的职前教师时,应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幼儿园教研。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幼儿园的研讨活动,带领他们观摩幼儿园的活动并鼓励他们参与在职幼儿园教师的活动评析与反思过程。

(四)本科生科研立项

本科生科研立项是指利用大学校园的科研资源,鼓励本科生运用所学理论,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问题或现象展开研究。本科生科研立项的开展,并不苛求研究的绝对规范性和严谨性,目的是要让学生提前介入研究活动,感受和体验整个研究的实施过程,学习如何做研究,体现了“做中学”、边做边学的思想。目前,不少高师院校都设有本科生科研立项项目,鼓励和支持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指导教师对科研立项及开展进行指导和监督。比如,首都师范大学每年都会积极鼓励本科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申报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申请的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研究结束后还需提交研究报告。可以说,这种科研立项活动为学生体验研究的整个流程并最终提升科研能力等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

(五)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完成要求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相当敏感,充分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综合分析当前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影响因素等,形成研究思路与框架,并尝试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研究能力的一次综合而全面的考察。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要依靠自身力量,完成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方案的确定到研究过程的实施、研究结果的分析以及最终形成研究报告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学生应充分利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机会,感受和学习如何做研究、如何思考、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景正.面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8,(1):49.

〔2〕宁虹,刘秀江.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教育研究,2000,(7):39.

专题研究意识篇(6)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的经验,以体育教师的校本教研为切入点,分析体育专业老师的专业素养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前景与规划之间的关系,并且深层次全面的讨论和研究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发现科学合理的专业式科学的规划,可以提高学校体育专业教师的学校归属感,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改善,并探讨了专家论坛式、课题研究式、问题解决式等校本教研模式。

关键词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14-02

1 前言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改革和体育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教研能力能力和体育专业素养的提高,是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只有体育类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成现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课程。所以,体育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才逐渐成为了各个国家体育教育与改革的共通趋势。最近几年,关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研究已逐步成为我国体育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点问题。而现阶段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体育教师职业的发展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世界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从探讨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为出发点,寻找作为学校基础的校本研修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意义,证明校本研修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寻找当前各个学校校本研修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校本研修对于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围绕研究主题,以校本研究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为

关键词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找论文十余篇,同时阅读了教师专业化方面的相关书籍,并通过互联网收集了与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与分析,为理论研究寻找坚实的基础。

2.2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到的资料运用归纳、演绎、对比等逻辑学方法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师校本教育研修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的校本研修,是以能够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目的并提升专业化发展为直接目标,以学校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以体育课堂的实践教学做为研究的前提,以授课的体育教师为研究的主体,通过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落实与执行,进行验证、总结与完善,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过程。通过体育校本研修,来有意识地培养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体育教师立足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境,进行因地制宜地创新与提升教师教、学、研的能力。在体育校本研修中,教师做为参与者加入研究之中,从而保证了体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研修能力的发展。所以说,体育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是最直接、最适切的实践方式。

“教师的专业化”是教育和研究专业化的一种类型,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也是“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1]从广义解析的角度来说,“教师专业化”与“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近相同的,都是指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研究的角度来说,它们之间还是会有一定区别:“教师的专业化”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体育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体育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2]而本文本的研究,是对于体育教师的科学的专业化的发展,所以选择了狭义的解释方式,也就是说,强调了体育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的发展。

3.2 体育教师的校本研修与体育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体育教师的校本研修与体育教育的专业发展,二者相互之间既互相融合又相互关联促进。体育教师的校本研修为体育教育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可以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经验与实际教学问题的认识水平,促进对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有效地认识问题解决的路径;同时,在校本研修教研活动中,能强化体育教师对自己周围其他科目教师授课的借鉴吸收,仔细观察认真总结总结,结合自己的专业取长补短,进而可以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专业化。而另一个角度来看,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又制约着体育教育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发,开展有效的校本研究需要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支撑。另外,学校在整体实际的校本研修活动中,由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体育教师会出现只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观察与反思,其他的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体育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控制、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专业化的体育教学研究难以深入。需要通过体育教师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研修能力的发展,来促进和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教研科研能力。由此可以推断,当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与提高完成时。其科研能力,研究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完善与提高,以及文化素养和整体的全面提升,也会促进学校的整体校本研修水平和视野。

3.3 基于校本研修的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校本研修是一个建立以学校自身为基础,一学校当前教研实施情况实际为基础的一个教师对当前教学实际存在问题和教师们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提高教师们自身和他身的一个研讨实验的过程。这种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研究,主要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这种研究模式既能够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又提炼和总结了活动经验教训,探索了教育的规律,基于这些考虑,本研究属于基于校本研修的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情况。

3.3.1 校本研修对于体育教师自身的影响

(1)校本研修对于体育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教育意识产生了影响。由于大多数体育专业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不很均衡,相对缺少些教育理论性的知识和理论,所以在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专业意识不强及、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及对自己教学的不自信等问题。而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通过研修能使体育教师获得有效参与学校发展和教学研究的实践,所以会加强体育教师对学校整体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作为校本研修其中的一个活动主体,体育教师能够从中体会到参与活动的成就快乐和满足感,从而会影响转变其教学观念。

(2)校本研修对于体育教师自身知识建构的影响与改变。校本研修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是新鲜事物,单是原本总认为与自身相距甚远,甚至是没什么关系。通过观念转变,体育专业教师需要了解、学习更多的关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相关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并且在参与校本研修的过程当中,体育教师需要经常翻阅与教学相关的各种教育理论性专业知识,这样就会变成主动性去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体育教师能够意识到教育学理论性知识的重要性,体会到继续学习的必要性,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从而使其教育科研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改变原有陈旧的知识结构。

(3)校本研修对于体育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进行体育科研已经不在是一些体育专家的特权,众多的体育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调查显示,大部分体育教师通过参与校本研修,其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教学研究能力与撰写体育方面论文。

3.3.2 基于校本教研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是体育教师意识与能力问题,首先,体育教师在校本教研过程中缺乏反思;其次,体育教师在校本教研过程中缺乏合作。另一方面是学校内部中教学大环境的营造。在学校层面来观察,体育方面的教学研究在当前学校的大环境中,还没有能够成为一个非常整体先进的教研局势。

3.3.3 体育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的研究

(1)“名家讲坛”式教研。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正确把握体育类课改的本质和研究方向,学校可以开设“名家讲坛”式的教研,给体育教师提供一个专业化的指导。邀请在课改实践中有丰富经验的名家、专家、名师来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开展类似于互动式的学习培训,让专家与普通一线教师之间,直接进行对话和交流,这样能够有针对性地解答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各类问题。

(2)“课题研究”式教研。在校本教学研修中,还可以采取类似于课题研讨的方式,以部分体育和其他专业的教师骨干为核心,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与界限,以研究相似问题为依据,分别组成不同的课题研究小组,各组定点定期的进行理论学习,举行课题研究观摩课。这样就会使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3)“发现并解决问题”式教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总会遇到不少的困惑和问题,这些障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一定会影响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因此,我们要围绕着实际存在的需求,激励广大的体育教师,把自己在实际实践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问题作为被研究对象,同时还要借助课程专家的帮助和指导,并且要协同课题研究小组的教师们,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来攻克解决难题。

4 结语

校本研修加强了体育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让其体会到成就感与满足感;有助于体育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从而改变其固有的陈旧的知识结构;提高了体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撰写论文的能力。但体育教师在校本教研过程中缺乏反思,合作意识不强。学校对校本教研较重视,但其中的教研往往集中于与教学无关的方面。因此,结合体育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力与认知水平,积极探讨与开展“专家论坛”式教研、“课题研究”式教研和“问题解决”式教研,引导体育教师进行校本调研活动,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学苑出版社,1989.553.

专题研究意识篇(7)

教高中物理多年,我逐渐认识到,教师如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物理教学专题研究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一、重视研究

所谓教学专题研究,就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探索教学规律的研究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一方面有的教师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信心,认为教学专题研究是专门从事教研人员的事情;一方面又的的确确由于高中教师教学任务很重,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教学专题研究;所以,开展研究活动的学校和教师便少而又少。

所以,我们首先要弄清进行教学专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扫除上述心理障碍。事实上,教师只要重视教学专题研究工作,认真实践和总结,一定会有所收获。例如,进行新教具的设计和制作,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检验和进一步改进,这也是研究活动。继而将所研制的教具过程和使用方法、实践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论文研究成果。这个也不难做到。所以只要用心,研究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参加。

二、找准选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第一步。中学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所教学科实际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教师应充分利用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有利因素,抓住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这样就能快出成果,提高教学专题研究的效率.就物理教学而言,例如,物理难教难学的解决;高中女生物理学习的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后进生的问题;物理会考和高考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例如: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专题训练我们开展了一个课题。本课题包括两个方面(1)运用已掌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通过基本训练可以深化、活化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成败的关键在于精选好例题和练习题。精选的例题和练习题,应该有代表性,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针对性,能针对知识的重点、关键和学生的水平;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思维。对学生分清正确与错误并灵活运用知识有较大补益。另外,例题教学侧重在开拓思路,放手让学生搞一题多解、一题多思,在“解”、“思”中“自悟”,以期形成深刻的记忆和能力。教师在例题课上的讲解,是在学生“悟”不出的时候,侧重在难题的分析上花功夫,教给学生如何针对所研究的问题,作正确的解答。

单元例题教学以后,安排了二课时的定时练习,题目是精选了的,题型较活,有浅有深。要求学生按时完卷,教师及时进行批改评分,根据反馈信息,上好评讲课。对难度大的题一般不在课堂评讲,原因是评讲这类题花时较多,针对性不强,可做好答案,让有能力的学生自己去钻研,评讲的重点是那些错误较多,难度不太大的典型题目。评讲侧重分析物理模型,因为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模型错了,结果肯定不对。对于多数学生已掌握,少数差生未掌握的题目,则只进行个别辅导,根据题目的重要程度与考试情况,把答案分别做成“详解”、“略解”和“一题多解”,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依据,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思考。

在此基础上,以练带讲,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1、帮助学生纵观整个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三条清晰的主要线索:(1)力的线索;(2)能的线索;(3)动量的线索;结合知识跨度大的综合性例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开放实验室,按基本要求,根据教材目录,展出所有实验。

3、选择变阻器及连接方式”、“电阻测定的方法”、“电表的改装及校准”、“物理中的临界问题”等等。这样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加宽知识面。不论用哪种方法,都要讲求“落实”。教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设计好复习的蓝图,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问题上狠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收以良好的效果。

三、钻研理论

教学专题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教学规律。任何脱离教育理论的研究都是没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来说,中学教师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有所了解的,但只凭这些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与理论,掌握教育统计和评价方法,更应掌握与教学研究专题相关的教学理论.如果没有掌握教育理论,就谈不上教学专题研究,最多也只能是教学经验总结.若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就能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例如,在上届高中毕业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一批尖子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具体地逐个分析,找出他们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不足之处,然后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考前指导.结果,这些学生在物理高考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叉科学的出现,给教学专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教学专题.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教育科学的一般理论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地学习与教学专题研究相关的各门知识,特别要注意学习新学科,比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为了更好地从事教学专题研究和交流研究成果,还应提高外语水平和微机操作能力.否则,即使研究成果水平再高,交流起来也很不方便,更难进行国际交流.

专题研究意识篇(8)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是新时期对每位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历史学科教育也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历史学科教育无论从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思维模式上都将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在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是适应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自18世纪以来,为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欧美在大范围内三次倡导和实施研究性学习,造就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我国就历史学而言,研究者对中学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作了较充分的探讨,或认为是用类似于史学研究的方式培养能力和态度的学习活动[1],或谓以类似科研的方式的特点解决历史问题的学习活动[2],或认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历史课题进行研究[3],或认为是在模仿性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并孕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4],等等,从各个角度揭示了这一学习方式的特征。大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与中学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其专业性质,以及学习层次的差异,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大学历史学科教育领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较薄弱,本文拟作一初步探讨。

一、历史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大学历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历史学专门人才,同时又能适应社会其他行业的需要。这一基本目标决定了大学历史学教育及其改革的内容、方法,也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即: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教学互动,以历史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为前提,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科研训练和课题研究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独立研究能力。这一学习方式,根据历史学的专业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更完全的意义上实现专业教育的目的。

在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现代教育的内涵,从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研究性学习则适应了这一变化。高等师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教师的素质,因此更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研究性学习。就历史专业的现状而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尤为重要。

其一,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历史专业创新人才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拥有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标志之一。有鉴于此,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教育部在1998年12月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更加明确的规定:“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6]根据这一方针,历史学专业需要改变以传授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模式,探讨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其旨在于实施创新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其二,研究性学习是历史学科知识传承和发展的时代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数量呈几何增长,仅仅依靠传统的传递性教育,难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而研究性学习则应运而生。历史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的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学的内涵和含量极为丰富,可以说是人类过去的百科全书,是人类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等的过去,是人类文明的全部积累,涵盖各个学科。这一特点,又使得历史学需将其他学科融入进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通过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可以改善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的知识,并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通过学习过程中的研究训练,一方面,学生可以更扎实地汲取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在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方法。将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结合起来,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特点。如美国教育学家梅兹指出的:“一言以蔽之,大学制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教授研究。这是它的骄傲和闻名遐迩的原因。”[7]在今天,历史学科更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等手段,阐发大学教育的特点。

其三,研究性学习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指出,教育之宗旨,即“在使人之为完全之人物也”。他所指的完全之人物,即“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也”。[8]大学教学就在于通过教学,实现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应该促进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内的全面协调的发展。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要求大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以及专业水平等方面全面发展。历史学是一门以人类过去的生活轨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传统教学重在知识传授,显然不适应全面发展的要求。研究性学习则弥补了这一缺陷,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并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大学历史专业包含的知识极为为庞杂,中国史、世界史、断代史、国别史、区域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历史文献、古代汉语、外文、考古学、历史地理学、民族学、古文字学,等等,此外还涉及不少相关学科。显然,大学历史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的任务极为艰巨,因此更应关注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协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实施研究性学习,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无疑有助于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其四,研究性学习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从师范院校培养中学教师的基本任务而言,大学教育必须适应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需要教师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形成积极学习的能力,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进行改革。当今中学大力提倡并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一改过去让学生复述和再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种方式通常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利用网络,图书馆,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资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9]。这一趋向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也需要改弦更张,适应中学教育的需要。当今的大学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与中学的需要脱节的现象。不少教师仍采用传统的传递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主要方式,老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往往是老师上课念讲稿,学生成为机械的记笔记的工具,仅仅充当着录音机的功能,使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也缺乏课堂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要根本扭转这一局面,向中学输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手段的合格历史教师,就必须进行革新,使学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研究性学习无疑提供了一种值得重视的方式。

教育面向现代化是新时代的要求,其中首要的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包括价值观、质量观、发展观等,其最为集中的体现是素质教育观。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尤为重要。历史学具有显著的人文性,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历史知识是人类一代代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因此,历史学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在历史专业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推进以人文为特征的素质教育。总之,以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有助于深化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和教改实践。这一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将大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中学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改革,初步培养了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意识和初步能力,这就为大学教育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善于质疑,更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些均为大学历史专业在更完整的意义上实施这一学习方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大学历史专业实施研究性学习,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精神,并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其内涵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这一学习方式的基本框架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重视基本的历史学知识和理论,为研究性学习奠立扎实的专业基础。三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为依归,确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改革教学理念,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改革。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历史学科有着自己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必须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有的放矢。具体而言,实施研究性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构建适合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总体方案和主要内容。在这个课程体系中,既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总体目标,又能达到历史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既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又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和理论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既注重能力培养,又不忽视知识传授;既注重课堂教学,又强调实践训练和自主学习;既重视普遍性课程,又注重个性化培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妥善处理上述各种关系,便在总体上为研究性学习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基本方案。根据这些原则和要求,在课程体系中,除了统一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之外,需要统筹考虑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任意选修课等专业课程,以及为加强素质教育方面的通识课程的设置。就专业课程而言,需有利于学生在总体上认知历史,扩大知识面,融会贯通,并能在学习中提出和研究问题。并利用学院的师资队伍和研究特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其他实践课程,如科研实习、学年论文、野外调研、实践教学、创新实验、学生社团等等,亦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其二,建立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共同发展的教学框架。有一种倾向,以为新的教育改革是建立在对以往教育模式的批判和否定的基础之上,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研究性学习方式一出现,人们就认为它将取代以往的学习方式,因而把传统的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接受式学习”打入冷宫。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研究性学习”并非要全面否定“接受式学习”,或贬低其作用。研究性学习与以往的“接受式学习”确实有所不同,但这一学习方式的引人不能完全否定后者。在实施这一方式的同时,还需要用最简捷的方式使学生尽快获得知识,如基本的一些历史史实,包括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概念等等。“研究性学习”仍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的更高级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的采用,并非是要求学生去从事研究,做出创新性的成果,而是培养、形成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以本专业的知识为前提,通过“接受式学习”奠立其必要的基础。建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共同发展的教学框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其三,搭建一个教学相长、师生并进的和谐平台。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是教师和学生所进行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相长,施教的过程也是受教获益的过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施教和受教统一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施教,也向学生受教,向学生学;学生受教,又向教师施教,使教师受教。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表现得更为明显,大学生已有相当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抽象逻辑思维趋于成熟与完善。因此,他们思考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深度,所提出的疑难问题甚至连教师都不能立即解答。特别是在高年级本科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一定的科研活动。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开展互动式教学和交互式学习,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合作以及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和提高,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历史专业而言,学生在中学时期已经过初步的历史学习,对某些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他们既需要进一步提高,又向教师提供了新的信息,以及需要解答的各种问题。在大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和学的主体,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联系的共同体。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导者,而且还是一个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习者;学生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学习者,而且还是一个促进学术进步的参与者。在现代教育中,更要求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作为一种高级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便是搭建一个教学相长、师生并进的和谐平台。

在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重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施研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这一学习方式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整理研究报告等等,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不是把现存的知识或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中给予指导。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导演”的角色,从全局和宏观上进行指导、促进。教师虽然不能代替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活动,但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这一过程,使学生获得切实的指导。如研究课题的制订、研究活动的指点、研究成果的分析等等。通过教师的参与指导,启发学生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摸索适宜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并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跟踪、了解,以及时纠正偏差。尤其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

这一学习方式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应地,需要变改变历史学科教师的教学观念、策略和方法,使教师由历史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研究工作作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教研结合,教中研,研中教,不断提高自己。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具备研究素质和学者素质,成为“导师”型教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需要广泛涉猎,勤于思考,不断充实自己,奠立扎实的学术基础。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社会等方方面面,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范畴,而应向各相关学科拓展,建立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例如,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注重问题教学。“导师”如果自己不具有博闻广见和做学问的学术功底,在问题教学中将会感到心里空荡荡,自然无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自己不能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而且很难面对和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惑。显然,教师必须自己具备从事研究的学术素质和能力,才能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学中有所作为。作为教师,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理论,在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教学研究。如注重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熟悉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正确处理博和专的关系,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积累扎实的知识底蕴。

其四,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方法。历史学科既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又需要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思维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注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既要借鉴传统方法中的合理因素,又要不断进行新的探讨。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吸收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经过实践的检验加以总结和完善。在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全方位实施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采行这一学习方式,既要在各个环节中全面实施,又要根据具体情况,突出重点。

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是推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历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改革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为研究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总体来看,各高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课程设置仍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训练,等等。上述提到的各种关系,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矛盾。例如,关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在课程体系中,前者仍然占有极大比例,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课程分量很轻。这些矛盾的处理,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通过教学实践,确立合理的比例。诸如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时,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包括科研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以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安排,等等,如何做到科学合理,比例得当,均需通过课程体系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

改革教学内容,是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环节。由于现有课程体系的限制,历史专业的各类各门课程也相应受到课时和学分的限制,要在有限的时间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培养。历史专业的课程内容,知识性较强,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思路,确立培养能力和素质的意识,是研究性学习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深化改革,转变观念,编写和调整适应这一要求的教材。还要扩展教材范围,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要改变传统的“教材即教科书”的教材观,从广义上来把握教材的含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与手段,充实教学材料。现代的“大教材观”认为,教材不仅仅是教科书,它包括文字印刷教材,电子音响教材和实务教材等一系列供学生和教师使用的教学素材。就历史学科来看,包括记载人类历史活动的各种文献资料,如史书、书信日记、回忆录、历史文物、遗址遗迹、历史模型、纺织品、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历史建筑物、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历史题材绘画等等,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教材。同时,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挖掘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这一学习方式的重点所在。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树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观念。历史学专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教学方法的改革涉及各个方面。除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之外,还要根据历史学专业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结合起来,从各个层面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思维能力。对历史的认识,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基本史实,还需要对这些史实有深刻的理解。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讲授时,不能平铺直叙,而应将问题贯注其中,使学生带着问题接受新的知识。怀疑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反思的能力,而不是不加思考、被动地接受知识。在用怀疑的态度进行审视之后,不仅知识更为巩固,而且将催生一系列问题,为学术创新打开闸门。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重点就是在于学生能够提出切合实际的研究性专题,这就必然要求学生能够提出切合实际的问题,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注意创设宽松的提问氛围。历史研究不同于其他学科,记载人类历史的资料浩瀚无边,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其所包含的问题也难以计数。在初始阶段,可以为学生预设研究问题,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己产生问题。教学中,注意激活和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无拘无束、自由大胆地提问,允许提出即使是简单、幼稚,甚至是荒谬的问题。对学生提出问题要予以鼓励,以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由此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和研究的热情。同时,要积极指导发现问题的途径。发现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多种多样,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日常历史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和思考历史,养成不断提问的习惯。如通过阅读史料,由现实追溯历史,质疑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过程和因果,质疑历史结论和历史评价等方面去发现问题。要敢于与同学老师讨论,甚至争论,敢于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亮出来。如此可以在讨论中开拓思路,修正观点,并产生更多更深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要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教师不仅要诱导学生敢问,还要启发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提出或选择的问题,或大而空,或不得当,或不成其为问题,教师应予以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梳理和认识问题的学术意义,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学习中的问题,或全面把握,或抓住重点。另外,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建立问题库,归纳汇总各种问题,一方面有助于学术探讨,另一方面则为问题教学积累素材。

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方法。讨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命题进行正反辩论,或就某一专题组织自由式讨论,或针对某主题发言作学术评论,或举行学术论坛,等等。可以根据问题的内容和性质,选择相关的形式。讨论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除了教师指导外,更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由他们独立主持和操作。讨论式教学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生进行发言准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讨和研究问题的一种训练。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和反应能力、演讲表达能力。而由学生自己筹备和主持讨论,又使他们在提高组织能力方面获得了实际的训练。

成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共同研究的团体精神。历史专业包括各种不同的学科领域,以及大量研究专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就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组织他们成立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安排或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习新的知识与探讨学术问题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学习或探讨课堂之外的专业问题。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为从事某领域或某问题的研究积累资料,为进行专题研究打下基础。这种方式不仅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而且有助于培养钻研精神和团队精神。

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较高层次的形式。历史学是一门实证科学,有着自身的学术研究规范,在研究性学习中,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各种史学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这一流程和基本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采取立项,或进行自主研究等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通过专题研究,对学生进行系统、完整的史学研究训练,可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素质。同时,这也是检验研究性学习效果的最后阶段。通过以上各种方式,系统地进行历史研究的训练,包括学术综述、研究选题、查阅资料,以及论文写作。除了毕业论文之外,要将这种训练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培养和促进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要根据条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除了以上各项具体的改革,还须发挥网络课堂和网络资源的作用,运用这一重要的辅助手段和方式。历史学科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充分运用网络,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快速和便捷的手段。建立网络课堂或网上教室,一方面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充实知识的方便;另一方面给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快捷的联系通道,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时解惑答疑,给予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这一平台,为学生迅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有助于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在网络环境下,师生可以围绕着同一个研究性问题,利用网上电子布告牌系统、在线聊天系统,电子邮件、网络讲座等信息技术,展开教与学的直接互动。同时,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自由发表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并能与其他的学习者随时进行交流和沟通,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吸纳其他人的可取之处,对所遇到的问题获得得出更全面、科学的认识。网络平台还可以充分展示各种历史材料,如文字记载、历史遗址、文物、照片等等,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进程的直观感性认识。与使用挂图、课本插图等传统手段比较,网络影像具有动感和立体感,它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图像、动画和其他多媒体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仿真情境,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历史情境的营造,历史场面的再现,抽象的文字变为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这种直观感性的仿真体验,有助于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专业兴趣,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历史。此外,网络还大大扩展了检阅历史文献的空间,为更大范围,更加快速搜集资料提供了便利。这些均为历史专业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除此之外,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历史遗址遗物的考察访问以及学生社团及刊物等等,并予以指导,均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方式和手段,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由此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强化创新意识。总之,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同时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通过适宜于这一学习方式的课程体系的全面布局,各门课程的具体实施,以及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将大大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学习的主动精神,提高思维品质,并逐渐形成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长运,李明海. 关于历史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 历史教学,2003(9).

[2][9] 韩飞,黄念章. 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J]. 历史教学,2001(6).

[3] 殷俊. 试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J]. 历史教学,2001(6).

[4] 费池.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22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C]. 行政法律适用全书[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658.

专题研究意识篇(9)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概述

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指教师职业逐渐具备专门知识和技术的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生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过程。它包括知识的专业化、技能的专业化、意识和态度的专业化以及组织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既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又是教师成长发展的最终目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及特征

(一)内涵

科勒等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早提出了行动研究的概念,他们认为研究的结果必须能为实践者付诸应用,并利用自己的经验进行检验,因而他们鼓励实践者参与行动。他们把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成为行动研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勒温也将自己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经过后人的不断地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定义。行动研究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反思性的教学方式。行动研究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学生管理、教学要素及其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且随时准备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行动研究理论是提倡处于实际教育情境中的教师,为了提高对自身实践的理解,增进实践的理性程度,从而更好的改进教学和管理而进行的自我反思式的研究。

综上所述,教育行动研究是指专业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具体教育情境的研究,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特征

1.为行动而研究。这是指行动研究的目的不是建构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所处的情境、遇到的问题。研究的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及时性。

2.在行动中研究。这是指研究的情境与方式。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即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提高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3.由行动者研究。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育实践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体。

(三)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点和局限

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1.适应性和灵活性。行动研究简便易行,较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教育测量和教育实验训练的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允许边行动边调整方案,实验条件注重实际的教育环境,较有利于在教育这样复杂的研究现象和领域内进行。

2.评价的持续性与反馈的及时性。教育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反馈的及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及时反馈总结,使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处于动态结合与反馈中。二是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便立即反馈到教育实践中。

3.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强调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性。

教育行动研究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由于由于研究非正规性,而且缺少科学的严密性,不可能严格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够。

三、教育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一)教育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意识和态度的转变和成熟

教师的专业意识和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一名刚入职的教师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意识和态度可能存在偏差,但是通过教育行动研究,教师可以在研究中审视自己的观点,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点,并且渐渐地融入其中,转变偏差的意识和态度,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教育工作者。

(二)教育行动研究可以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征就是教师为了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研究者是教师。教师在研究中可以从自身收集整理的真实可靠的教学案例,在教学情境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发现自己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问题意识,积极探索、善于反思、提出解决的对策,从不成熟的教师向成熟教师迈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教育行动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

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而更重要的就是培养人的道德水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促进学生道德、智力、体育、美育和人格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教师的专业精神和道德水平。诸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教师的自身道德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师遵守研究的道德规范,通过批判反思、合作交流来提升自己作为教师的道德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四)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通过教育行动研究,教师会就同样的问题和自己的同伴以及领域内的专家进行广泛的交流,形成一种合作学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教师间会自发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分享与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专题研究意识篇(10)

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在确立研究生教育之初,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但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研究生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就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体系而言,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其体系则一般由公共基础课、外语课和专业研究课和选修课构成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多是按一级学科授权、二级学科招生和制定培养计划、三级学科确定研究领域,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的体系上,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其一,课程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较明显的板块组合特征(如下表所示)

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学科、专业科目上己经作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其整体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没有打破上述这种板块组合式的体系框架

其二,重视研究生教育的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加强研究生德育,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成上,文科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理科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则是文理科研究生都开设的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和帮助研究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

其三,在专业性课程设置的体系上,明显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专门化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课程,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的,不仅学位基础课程在设置上体现出二级学科的要求和特色,而且拓宽基础知识的交叉性?边缘性和跨学科综合性选修课程,基本上是以跨二级学科来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也主要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来确定的。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性课程设置,主要是在二级学科的框架内,只是选修课再扩展到一级学科的范围或跨一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则基本上是学科的前沿或新学科的生长点,这就更体现出专业性和专门化的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己经出现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前者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两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需要作专门的研究,本文不作讨论。

2.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的问题

从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合理性的要求来讲,学位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的重要课程,应按一级学科设置;学位专业必修课程是研究生在本专业内拓宽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专业系统知识的基础课程,原则上应按二级学科开设;选修课程是供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相应能力而设置的课程,除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外,还应要求研究生选修部分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的进展,还应开设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一是应开设拓宽专业基础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二是应开设学科前沿或结合研究课题需要的理论专著、文献专题等课程;三是应开设适应学科交叉或跨学科性的课程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在体系上应具有层次的清晰性,能够体现出不同的要求和特色。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就能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上面临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是以二级学科设置学位点,并以此设置课程,培养研究生。这导致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和必需的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留在高校任教的研究生,甚至连在一级学科内的不同二级学科课程也难以承担为此,近年来我们己在实行按一级学科设置学位点和招生。这就要求合理地组合一级和二级学科的课程体系。一般来说,一级学科的课程应是基础性、通用性和宽广性的,为二级学科的专门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大体包括本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发展史、科研方法、基本技能等目前,各一级学科这类课程的设置和建设,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还表现在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上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专业课程,存在着与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导致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的高深层级性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的扩展上,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没有凸显其高于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水平,同时,体现其高级课程的 门数也较少。

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内容较为陈旧,研究性、前沿性不够,也是急需改革的现实性问题多年来,我国在研究生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部分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的问题,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等,都很少能够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而一部分课程又因强调对口培养缺乏基础学科的支撑和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课程内容始终反映不出当今科技的新成果这种状况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教材建设上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和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了教材之于课程内容的时效性研究性和前沿性

另外,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程及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在设置上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研究生选修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供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相应的能力,但现实中,课程设置基本上只是为了研究生能获得学分。虽然也开设跨学科性的综合课程,但在实质性内容上,并没有达到开设这一课程的基本要求;而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课程的开设,不仅组织管理不规范,而且质量差、数量少,致使研究生思维视野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研究意识、专业前沿的问题意识,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研究方向的确立及论文的选题

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1.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

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须首先思考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1)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而且在事实上,人们也是把课程作为达成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因此,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与研究生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设置及体系构建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析和探究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示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性框架,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而且也表明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价值论领域,可作为研究生课程实施的依据和研究生课程评价的准则从这一认识的层面上讲,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应首先思考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所内涵的基本规定性。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地増长,社会对知识创新和高科技孕育新的经济生长点的期望值増大这就要求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其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不仅要重视人才培养的高层次性,更要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而达成上述目标,课程是基本的和依赖性的手段和途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基本的保障因此,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上述培养目标为基本的原则,并确立同质性的价值观

(2)研究生的身心特征研究生的年龄构成较之于本科生来讲,具有较大的跨度。一方面体现出研究生构成的成人化,即较之于本科生,研究生身心发展己相当成熟,表现出成人的特点,尤其是心理成熟度高,具有较稳定的个性特征,而且在智力发育上思维力强,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思维意识和创造力,这就在一定意义上为研究生独立地进行一定的专业研究活动或创造性地从事研究活动提供了心理上和智力上的保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研究生在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已有相当的基础,特别是已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或在职研究生,他们不仅有着本科教育阶段的知识积累,而且也有应用这些知识的经验,对于扩大其专业知识领域并进行研究有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认知的激情,这就在一定意义上为研究生的知识学习和研究活动提供了研究定向性的保障所以,从研究生年龄构成及身心特征上讲,研究生适应高层次的专业知识领域及跨学科知识领域的学习和研宄

(3)研究生教学的基本特点研究生教学较之于本科生的教学,一是目标指向的差异性,二是过程组织的差异性

本科生的教学,其目标指向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虽然也提倡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但研究毕竟不是本科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本科教育阶段,在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处理上,主要是以教学带研究,即教学是中心,研究是这一中心的周边化或边缘化但研究生教学的目标指向则不同,研究生的教学,虽然也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且同时进行跨学科的、非专业知识领域的教学,但其目标的指向性并非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是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其教学的研究性和专门化更强,不仅指向学术方向上的深化,而且扩展到研究性的专业方向的相关知识领域,尤其是研究的方法论和工具技术的运甩从这一意义上讲,研究生教育,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另外,本科生的教学,虽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班级的集体性,使教学主要以共性的和定论的知识的集体传授为主,研究生教学,更多的不是由教师讲授己定论的知识,而是以教学为基本的依托,通过教学提出具有研究性的、探索性的或未确定性的课题,甚至是一些尚存争议性的问题,激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质疑,让研究生在思考和质疑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培育和形成研究生质疑或发现问题的意识及科学的批判精神,训练并提高研究生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能力。虽然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也关注和重视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培育研究生研究的合作意识和品格,但更突出研究生的个性化特色,从这一层面上讲,研究生教学,既要凸现内容的学术性和研究的指向性要求,又要凸现研究生研究的个性化特点。

(4)导师在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作甩虽然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力量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但导师是一个不应忽视的重要因素。导师不仅了解研究生教育的实质和关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清楚研究生个体的专业基础、研究兴趣、研究的思维视野和研究的能力,而且导师能够把握本学科专业前沿性问题,所以,就更了解研究生教育应该设置哪些课程,应该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更为合理另外,导师能够依据研究生个体的研究能力和优势,设置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课程由此,在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中,不仅要强化导师的作用,而且要确立导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否则,就会犯认识上和策略性的失误。

2.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性框架

(1)重视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虽然研究生教学应确立研究生课程以研究组织教学的原则性理念,但并不是说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要求

从知识的基础性而言,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对提高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素质,増强其发展的潜力,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性知识的基础课程之于研究生的学术性或研究性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而从专业知识领域来讲,研究生的研究具有明显的专业指向性,从这一意义上讲,专业课程具有为研究生提供使其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学术引领功能,所以,专业课程之于研究生的学术性研究的定向和深化,具有关键性的价值和功能;另外,研究生的研究,也需要跨学科的、非专业性知识作为其研究所必需的知识背景,以扩展研究生的思维视野。现代科技的发展己呈现出知识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态势,这就要求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必须关注交叉性、边缘性学科课程及跨学科的综合化课程的设置问题由此,上述三类课程,是研究生教学所必需的,也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从研究生研究意识的养成及研究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一层面而言,也是一个培养和培育的累积或转型过程,不仅需要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跨学科性的不同知识领域的宽广性知识背景等作为研究的基础性支撑,也需要专业领域的研究在学术性方面的深化引领,即使是有着一定工作经历或在职的研究生,不仅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以及材料收集数量分析、定性研究、历史研究和质的研究等方法论课程是必需的,而且探索性?深化研究性的课程也是必需的。这对于研究生研究的定向和论文的选题,有着直接的意义和价值这几个方面,就现实地要求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不仅需要上述所必需的课程,而且也需要研究所必需的工具类课程、方法论课程和发展性、探索性课程。

为此,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虽不像本科生教育的课程设置那样,具有规范的和程序化的体系,但也不是随意的,也有着体系的相对完整性要求,应统整好各类板块课程的组合。

(2)突出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前沿性虽然本科生教学的课程设置也有着前沿性要求,但本科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主要是指己定论的、现代科技成果的课程知识的形态化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有着自身的内涵规定性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首先是指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再从以研究来组织教学的研究生课程的原则性理念来分析,研究生课程设置必须凸现课程的研究性、探索性,博士生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就更是如此,从这一意义上讲,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就内在地包含着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的课题;另外,研究生的研究,并不是把思维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前沿性问题,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也是研究生之研究的必要背景,从这一意义上讲,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也包括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这对于研究生的研究定向和论文选题,有着关键性的引领意义和价值

(3)明确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所谓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一是指课程内容知识的纵向衔接和递进,二是指课程在高深层级上的逐步深化和专门化,三是指课程在智力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要求的逐步强化

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其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知识的累积性纵向衔接和递进上而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虽然也关注课程内容的纵向衔接和递进,但其教学的研究性目标指向及课程以研究来组织教学的原则性理念,使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关注课程在高深层级上的逐步深化和专门化,关注课程在智力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要求的逐步强化,以使研究生的研究意识、研究的思维视野和研究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所以,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具有明晰的层次性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不同于本科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不同于硕士研究生,使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较为清晰的课程体系的层次性,特别是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更应凸现课程体系的层次十性

上一篇: 对文化建设的理解 下一篇: 股票投资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