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化教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8 11:26:53

专题化教学论文

专题化教学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52-02

军事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对学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人文精神,掌握中国传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提高学员的人文修养和对文化现象的自主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和创新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转换方面深化改革,以提高该课程的人文内涵和育人效果。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授课教员,笔者认为专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明显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专题式教学是指以原有教材为基础,打破原有教材章节体系的限制,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有选择地整合、提炼、优化、充实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既前后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根据专题确定教学实施方案,相对集中深入地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按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教学模式,矫正了以注入式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某一专题的强化和知识内在关系的整体把握,导致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出现片面性和局限性,不利于学员综合能力培养的弊端,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专题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教学内容新颖务实,重点突出

专题式教学根据课程体系和实际教学的需要,突破原有教材体系,统筹兼顾,进行结构性改革,通过专题的设计,将某一领域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员与学员共同的全面、系统剖析、探讨,主题更鲜明,难点、重点更突出,加深学员认识,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2.在教学方法上更具有多样性

专题式教学模式有利于采取引导式、研讨式、辩论式、案例式、比较式等不同教学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克服“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充分尊重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使学员思路更活跃,视野更开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充分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教员在教学实践中不但是组织者、指挥者,而且是参与者,与学员共同对热点话题、问题进行研讨,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同时,在专题式教学模式下,学员通过课后搜集、分析、归纳学习资料,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实施专题式教学的背景

目前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讲授适合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教材选用混乱,教学内容驳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涵盖思想、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技、服饰、饮食、和民俗等领域,目前出版的针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可谓汗牛充栋,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国古代思想史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史为主体,阐释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演进,分析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变革、风云人物和著名事件等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变异的影响,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内容偏深,份量过重,导致教员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往往晦涩难懂,学员难以承受;另一类是以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主,这类教材一般从中国历史分段、地理概貌讲起,导出中国文明的发展,然后分哲学思想、艺术、教育、科技、民俗等类型进行分述,因为内容繁杂,所以教员或者是浮光掠影、面面俱到地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讲授,要么是片面、单薄地截取内容,对学员而言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并不多。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员兴趣索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涉及的了解性、知识性的内容繁杂,传统的教学内容或偏重“史”,或偏重“论”,或偏重哲学思想,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员“满堂灌”的层面上,这样一来,枯燥、抽象的讲解往往让学员昏昏欲睡,课堂成为了教员的个人表演秀场,没有令学员激动的实践环节,缺乏教员和学员激烈交锋的互动场面,教学氛围沉闷,势必影响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育人目标。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跨文越理,纵横交错,教员因为自身专业及能力所限,在教学过程中势必产生此生彼熟,甚至现炒现卖,穷于应付的现象,以致形成了教员原有的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

三、实施专题式教学的意义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一一讲授,应该本着“择优务实”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点选择有利于培养学员任职能力、学员感兴趣、对当今社会发展富有借鉴意义的内容,设置为集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专题系列,使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得到突出体现,使讲授的知识系统化、规范化,强化人文精神对学员的感染。

例如我院本门课程建设团队经过反复调研探讨,制定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教育与科技、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六大模块的专题体系,通过考察中国文化生成演化的环境,阐释儒、释、道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分析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最后归结到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文化和对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展望,结构清晰,各专题既独立成章,整体上又颇成体系,前后呼应,相得益彰。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体例与内容安排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征作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又比较切合学员的求知需求,教学效果良好。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

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为改革传统“一言堂”教学法提供了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讲授法、研讨法、比较法、情景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通创新。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员为知识传授主体,讲授要求概念清楚、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教学内容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突出重难点,语言要求精准生动,另外,还要求寓启发于讲授之中;研讨法,则是从“以教员为中心”转向“师生合作”,强调学员的主体性,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交流,在课堂上既要给予学员话语权,允许学员在课堂上随时质疑,鼓励发表独创性的见解,肯定学员的积极参与态度,以激发学员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效果,又要加强引导,掌控讨论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能够及时归纳总结,切实提高本门课程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教员课前提出讨论任务,分好讨论小组,指定组长,在组长的安排带动下,各小组分别搜集材料,组织讨论,写发言稿,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各派一名组员汇报发言,听完一位学员发言后,先让其他组的学员提问,本组学员予以回答,然后教员作出点评。随后下一组学员代表发言,照此进行下去,旨在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说辩论能力;比较法,主要是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比较讲授,使学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理解其区别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了解;情景法,主要是课堂上为了避免纯理论的枯燥乏味,可以举些生动的、现实的例子,寓教于乐,使学员在审美中愉悦心灵,锤炼心智。

(三)教员交叉授课,效果事半功倍

按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名教员独立担任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意味着一个人要精通哲学、伦理、科技、美学、文学、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应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几个领域有精深造诣的不乏其人,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层面都有深入研究的实属罕见,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担任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多是中文或政治教员,单一的知识结构与本门课程多学科交融的特点产生了不小的冲突,导致不同的教员因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同,对本门课程讲授的重点就不同,往往对自己精通的环节大加发挥,而对自己知识储备较弱的部分则一掠而过,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通过培训、交流、集体备课以及自学等方法可以完善教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员的理论素养,实现每名任课教员都能够驾驭本门课程的目标,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鉴于目前任课教员知识结构的状况,可以利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采取教员交叉授课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即授课教员组合为多元化人才团队,不同的教学专题由擅长相应内容的教员讲授,例如中国传统思想这一专题,由哲学专业的教员讲授;中国传统艺术这一专题,由相对擅长这些内容知识的教员讲授等等,这样的分工协作,使得优势互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较少课时内的频繁更换授课教员,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的差异往往容易造成学员眼花缭乱、思维断裂的难以适应感,不利于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统一性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采取优势组合的方式,即一位教员选择两三个专题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这样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由两三位教员共同承担,这种“互助组”式的教员配备,既摆脱了因教员更替频率快而造成授课内容产生断裂感的弊端,又可以使教员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担专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可以从容顺利地进行教学。这种授课方式效果颇佳,富有借鉴意义。

(四)有利于开展“主课堂+第二课堂+网上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

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优化了教学内容,减轻了学员在课堂上的疲惫感和焦躁感,为实现“主课堂+第二课堂+网上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课堂基本采用研讨、启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二课堂依托国学等俱乐部举行演讲、诗歌朗诵、礼仪大赛、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学员的课后学习实践积极性;网上课堂主要是根据教学专题择优搜集一些课本和讲义之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音像、书籍、评论文章等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指导学员课后时间自学;社会课堂就是布置学员利用节假日到家乡或驻地观察当地的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领域保留下来的传统和地方特色,让学员以小论文的形式概括总结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当前,在军事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根据教材逐章逐节按部就班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军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对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将过去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转化为关键处点拨、梳理,避免了简单知识的不必要重复,增加了知识信息的有效性,完善和深化了学员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 06

专题化教学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68-02

专题化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时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教材内容,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教学。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可以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限制,着重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论述了“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以下简称“教程”)课专题化教学的实践思考。

一、“教程”课实施专题化教学的依据

1.“教程”课实施专题化教学由其教学目标决定。“教程”课的教学目标是使新疆高校各族青年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正确地认识新疆历史,全面系统地了解新疆区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增强“四个认同”意识(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让学生深刻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自觉识破境内外敌对势力任意篡改和故意歪曲新疆历史的阴谋,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自觉同作斗争,为建设稳定、繁荣、和谐的新疆奠定坚实的基础。“教程”课的定位和性质应当说是十分明确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对教材当中的三大块内容仍然认识的不到位,往往出现不知从何谈起的问题。还有根据“教程”课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理论去解释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有时会有一些勉强,理论角度和逻辑性不够强大,缺少说服力。这就说明,我们仅凭“教程”课的教材去开展教学,教学目的是不能完全达到的,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补充大量相关理论知识,实现“教程”课专题化教学的转变。

2.“教程”课实施专题化教学由其教学内容的多学科特征决定。“教程”课是在“05方案”的原新疆高校地方课程“新疆地方史”、“科学无神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三门课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内容涵盖新疆地方史、新疆民族发展史、新疆宗教演变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涉及历史学(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地方史、专门史)、政治学、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国际法学等多种学科。而授课教师学科背景一般不可能如此宽广,调整和补充原有的知识结构也需要一个过程,只凭单个教师之力要想深入透彻地讲解“教程”课具有很大难度。这就容易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授课教师对于擅长的章节大讲特讲,不熟悉的章节照本宣科或略讲。通过集体备课及合作授课的形式,组建多学科背景和专长的教学团队,围绕课程教材,凝练教学重难点,实施专题化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对专题进行深入钻研,精心准备,同时授课教师之间还可以形成竞争机制,博采众长,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术交流。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对于重要问题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理论认识,培养缜密的思维方式,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入脑、入心的效果。

二、科学、合理设置专题是“教程”课专题化教学的关键

在“教程”课专题化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设置专题是其关键所在。一定要贯穿这么几个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根据专题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对教材讲授内容进行取舍,抓住重点,抓住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整合相关内容,构建客观独立、主题突出的专题。二是科学性原则,通过集体备课、共同制定教学专题,所运用理论观点一定是学术界公认的经过实践检验、唯物辩证的科学理论观点。三是针对性原则,专题的确定一定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设计。

“教程”课共计48学时,课外7学时,经过不断探索,吸取相关专家意见建议,笔者认为可以设置以下八个专题,二十四讲。

第一专题:了解历史,认识新疆。此专题包括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疆与祖国的关系、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等三讲内容。

第二专题:中华民族,共建家园。此专题包括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新疆是各民族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民族及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等三讲内容。

第三专题:正视现状,认识问题。此专题包括民族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正确认识中国的民族问题等三讲内容。

第四专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此专题包括马克思主义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型民族关系等三讲内容。

第五专题:依法自治,保障权利。此专题包括世界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正确认识民族自决和联邦制问题等三讲内容。

第六专题:认识宗教,崇尚科学。此专题包括当代宗教的现状及特点、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崇尚科学精神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等三讲内容。

专题化教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209-0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对高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教育的主渠道。专题化教学模式是在遵循课程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打破教材的章节体系,按照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提炼成系列专题,并围绕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应然选择。

1 构建《概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1 构建专题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概论》课学科特点

(1)《概论》课专题教学能够凝练精华,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概论》课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是一门“史论兼备,以论为主”的课程,该课程教材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宽泛,概括性、结论性的语言较多,给教师发挥和学生思考留下很大空间。如果每个教材章节都面面俱到地来讲授,则很难突出重点,学生对所讲内容也难以产生深刻印象,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达不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目的。因此,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根据该课程的主题、主线、重点,对教学内容加以精简提炼,进行专题设计,在理论的深度和内容的针对性上多下功夫。

(2)《概论》课专题教学能够使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灵活多样,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新梳理《概论》课教材体系,将具有时代和实践特色的典型章节与时政热点问题相结合,形成主题鲜明的专题,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艺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1.2 构建《概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加符合高职教师特点

(1)高职院校教师相对于本科院校教师来说,理论视野相对狭小,涉及的知识融会贯通的程度不高。专题化教学模式下的流动授课,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理论兴趣,选取自己所讲授的专题并集中精力深入研究,使专题讲授精巧而深刻,发挥不同专题授课老师在理论知识和教学上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2)《概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下教师流动授课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教师教学方式,对教师授课效果给予评价,对老师产生压力和动力,潜移默化中起到一种激励和监督作用,增强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1.3 构建《概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1)高职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于本科生有一定差距,有限的课时内要让高职学生接受教材全部内容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概论》课应该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职业教育的实际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专题化设计。

(2)高职学生和本科生相比注重形象性思维。专题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形象,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寓于形象的教学内容中,符合高职学生注重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3)高职学生学习自控能力与本科生相比较为薄弱。专题化教学模式能够针对高职学生该特点,为学生创设开放、自主的知识传授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高职学生的青睐。

2 我校构建《概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体来看,我校学生与本科生相比,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自控能力不强,加之高职院校专业的技术应用型特点,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轻视与排斥的心理。为了使《概论》课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提高教学实效,我们在专题化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初步探索。

2.1 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

我校《概论》课专题教学内容设计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紧紧围绕主线、主题和重点,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加以提炼,形成既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

我们对教学内容具体划分为四大模块,十七至十八个专题,如表1所示。

2.2 专题教学过程的实施

(1)实行“专题授课、多人一课”的授课方式。

我校的《概论》课由不同学科背景,曾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分担不同专题的教学,班级固定,教师轮流。《概论》课作为我院二年级开授的课程,在课程开设前一学期期末,课程组老师就要通过协商讨论,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顺序和自己的学识擅长,确定专题内容和搭档人员,合理划分每个人所要讲授的专题。

(2)坚持集体备课。

课程组教师针对《概论》课专题教学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过程中就专题内容的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问题展开讨论,为保证专题教学的质量,每个教师都要为自己所负责的专题进行教学设计并提交初稿,由课程组教师集体评议,交流经验,相互借鉴。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

《概论》课一般都是合堂教学,班级人数多、教材内容较为枯燥、政治理论性强,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情境教学、系统讲述、课堂讨论、影像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通过课程组教师的努力,《概论》课成为我校精品课程,我们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上传大量与该课程相关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4)理论专题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我们在专题化教学中对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视,专门制定《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将理论教学专题和实践教学主题逐一对应并相互串联,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参观考察(对象为潍坊各企事业单位、潍坊烈士陵园、鸳都湖湿地公园、寿光菜博会、寿光三元朱村等,参观考察结束后学生提交感想或论文)、社会调查(学生分小组深入农村、街道社区调查或进行个人访谈,了解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形成调查报告,教师进行动态答疑指导)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直观感性认识,从总体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2.3 专题教学课程的考核

通过本课程教师的努力,与该模式配套的《概论》课的考核方式也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过程严谨化。专题授课模式下,《概论》课程的期末考核在所有授课教师会商的基础上指定专人出题和打印试卷,并做好试卷的保密工作,要求每一个学生按时到指定教室参加考查,没有按时参加考查的学生坚决不予成绩。学生平时表现都有严格的加减分标准,对一学期旷课三次及以上的学生坚决不予及格。

(2)考核方式灵活化。学生成绩考核上实行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查相结合,平时成绩主要由学生出勤、作业、课堂问答等组成,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期末考查采用开卷考核的方式,主要由主观试题构成,出题灵活开放,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核结果民主化。由于班级固定,教师轮流,作业和考勤等存在判定尺度上的差别,我们对学生期末考核和平时成绩的判定形成教师会商机制,由最先给此班级上课的老师给定成绩,但是要充分听取其他给此班级上课老师的意见,必要时由不同老师打分,取平均分,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专题化教学模式实施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专题化教学模式实施需要学校各有关部门和教师的统筹合作

专题化教学是一个涉及学校诸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作,齐抓共管。教学管理部门要对专题化教学做好统筹,在上课时间安排和师资配备上予以充分协调。课程组教师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专题化教学过程中密切协作,遇到问题经常沟通交流。

3.2 专题化教学模式要注重授课教师和教学专题的衔接

《概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下教师流动授课,教师更换打破了学生对课程的固有思维,难免使学生产生一些不适应。因此,第一次上课时,专题授课教师要向学生认真介绍本课程专题授课的改革情况,并指出本学期将要上本课的搭档老师及所要讲的内容,避免中间更换教师的突兀。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也要着重向学生点明课程各专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避免学生对专题转换的不适应。

3.3 专题化教学模式下指导学生课外自学必不可少

专题教学模式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不能将教材内容中的细微之处完整系统地呈现给学生。因此,《概论》课要课堂专题教学与课后服务相结合,给学生以必要的课外指导。对于课堂上没有直接涉及但又要求学生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教师要抽时间指导学生课后重点阅读或通过网络论坛展开讨论和答疑,在此过程中要注重“授人以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教材的必要方法,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

3.4 专题化教学模式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是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者,教师业务素质直接关系着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实效,这要求教师在各方面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专题化教学更难的理论深度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专题化教学的跳跃性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的章节思维,重塑时序性和整体性观念;专题化教学更强的探究性要求教师加强对教学艺术的研究。比如,课堂讨论过程中时间的安排,讨论内容的引导,演讲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演讲点评时机的把握等都需要教师通过专题化教学实践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专题化教学论文篇(4)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选择,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趋势和潮流,也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普通教育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也逐渐成为学者探讨的焦点。本文尝试收集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便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体系。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学者提出的一些观点上。学者们往往是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基础上,论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相关内容。但对其内涵尚没有统一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李娟华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在具备教师专业化一般特征的同时,有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应具备职业要求和条件,即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职业伦理规范;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李建荣、米靖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师应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三是教师职业是自身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的职业。吴敏豪持同样的观点。刘娜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的、动态发展的,其内容包括:职业学校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被社会认可,应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职业学校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应具备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职业学校教师都应具备研究的意识并付诸教学实践,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从现有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研究看,学者们普遍先以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理念作为铺垫,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融入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而形成自己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理解。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讨。

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问题张小军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有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思想观念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次,年龄、职称、学历、学位、学缘及专业结构等显性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再次,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尽合理、“双师”素质不高。郝文星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所面临的问题是:教师专业知能缺失,从教能力不足,职业道德有待提高,研究和创新能力差,在职进修形势紧迫,专业自主受到限制,组织力量薄弱。王政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不足包括:专业知识培养的欠缺;专业技能培养的欠缺;专业态度、专业道德培养的缺陷。陈彩萍、员创治认为职业教育教师学历层次低;多数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能力低;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术训练。

职业教育教师群体专业化问题有的学者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来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吴全全认为,目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基本是一种从学科性原则出发的、基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教学论模式。其中所学知识内容主要是普通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和专业科学相关知识的叠加。因此,职教师资培养过程的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吴敏豪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科型教师比重较大;教师无暇深造和提高;师资培训资金短缺;兼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师评聘标准缺乏特色。贺文瑾、石伟平从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出发,指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上的问题;二是职教师资来源问题;三是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中的问题;四是职教师资职后培训中的问题。王伟麟认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困境,一是职业院校教师职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师范教育的欠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欠缺);二是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三是职校教师社会地位与待遇存在的问题。还有学者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角度指出了相关的问题:重视有形保障,忽视无形保障;强化刚性保障,淡化柔性保障;保障形式多样,但缺乏系统性。

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者们对职教教师专业化的策略进行了较多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措施张小军提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有: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和行业职务证书的双重资格制度;高职院校教师拥有自己的专业自治组织;为社会提供切实服务;拥有专业自;高职院校教师的动态发展。宋丽娜提出的对策是:明确科研和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建立科研培训基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保证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投入。王政针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困难,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策略:改变观念,提高职校教师地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建立科学的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优质的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确保教师专业发展顺利进行。

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的措施陈彩萍、员创治针对我国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教师专业化可以通过社会化、校本化、师范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石伟平等人在总结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来源、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后,提出了以下对策: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提高职教师资的职业待遇和职业声望;构建科学的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造就新型职教师资;改革教师培训传统方式,建立三元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加强职教师资在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健全职教师资制度体系,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王玉苗等人提出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提供精致化的有效培训;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通过批判性教学反思,形成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激活教师的缄默性知识。邓泽军针对高职教师专业化问题,分析了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对策略:努力激发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积极完善高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黄川川等人从职业精神培养的角度提出:应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证书标准”;实施“直通车工程”,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通道;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实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培养计划”。

总体而言,我国对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借鉴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经验的探索阶段。因此,从各个角度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开展,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任重而道远。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不足

从总体看,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研究的内容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然而,在分析现有研究文献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要予以重视。

理论研究不足通过文献阅读我们发现,尽管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与普教教师专业化研究相比,研究成果太少;就内容来看,许多研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从不同层面去研究、剖析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如何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如何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体系等问题。

重模仿,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从文献分析来看,在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中,模仿比较多,有些甚至是套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方法。只是改变了形式,其实质还是普通教育的研究。例如,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专业标准等的界定过程中,参照的是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有些完全是一样。毫无疑问,与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相比,后者的研究成果更丰富、更完善。可以通过模仿和借鉴促进我们在这个研究领域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发展,但是不能仅靠模仿或者套用研究模式、方法,还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在研究过程中融入职业教育特色元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才能很好地发展职业教育。

缺乏多元的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相关的文献,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文献法,少数学者用到了比较法、调查法等。单一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说明的问题存在片面性。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侧面入手,积极地探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本质和规律,应灵活地运用实证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展开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娟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探析[j].教育探索,2006,(11):108-109.

[2]李建荣,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初探[j].职教论坛,2007,(3):55.

[3]吴敏豪.职业院校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27):52.

[4]刘娜.试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j].职教论坛,2006,(6):48.

[5]刘素婷.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9):94.

[6]张小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31.

[7]宋丽娜.中等职校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4):48.

[8]郝文星.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问题初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0.

[9]王政.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浅议[j].科协论坛,2009,(1):168-169.

[10]陈彩萍,员创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84.

[11]吴全全.关于职教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2.

[12]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73-75.

[13]王伟麟.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讨[j].职教通讯,2007,(8):63.

[14]吴铭.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保障体系构建探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4.

[15]王玉苗,孙志河,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5,(5):53-54.

[16]邓泽军.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及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6):24.

[17]黄川川,王文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6,(8):55-56.

作者简介:

专题化教学论文篇(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中,《概论》课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学的主阵地之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考和选择权利的剥夺,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一、专题教学模式的界定

专题教学模式以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依据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把课程内容整合成系列专题,授课教师围绕专题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由一位教师讲授到底,而是在各领域有研究的教师轮流开展教学,使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专题化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结合,从而提炼出若干专题,打破了以前按章节进行授课的内容结构。

二、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专题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改革应以学生为本,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必须将《概论》课的教学重点由过去单一地传授知识转变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来。学校应该看到现在我们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搜集到大量的信息,但是处理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比较欠缺。所以,教师要把是否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作为《概论》课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的一项重要标志。专题式教学使教师在相互碰撞交锋的各种信息观念情景氛围中,将相关章节与时政热点问题被教师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切合时代特色的专题,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2.专题化教学模式,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为教师教学研究创造了条件《概论》课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涵盖政治、经济、历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要想把《概论》课讲好、讲透,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的确不容易。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博学的知识,具有精湛的讲课艺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题化教学模式改变了通常是让一位教师从头到尾完成《概论》课的讲授。专题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讲授自己有研究和有兴趣的几个专题,这样教师就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可以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

三、专题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从总体上看,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不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加上高职院校的技术应用型特点,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排斥心理。怎样使学生真正喜欢上《概论》课,提高教学实效,专题化教学模式教学必须进行一些探索,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把《概论》课具体划分为七专题: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二,思想的主要内容;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专题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政外交国际战略;专题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专题七,时政热点近年来时政热点问题,包括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等。1.专题教学过程的实施(1)坚持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思想政治课教师就《概论》课专题内容的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这一方面能保证专题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学习。(2)实行专题讲授、多个教师授课的授课方式学校按专题讲授、多个教师授课的授课方式,以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开展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讲授。多个教师授课是《概论》课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分担不同专题的教学,如有些教师学的专业是法学,可以专门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面的依法治国的专题,有些教师是历史专业的可以专门讲授思想。这样教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和透彻地讲解每一个专题。(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概论》课一般是合班上课,上课人数较多。《概论》课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了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效果有所优化。教师可以在课下利用“互联网+《概论》课程”,依托APP客户端或微信朋友圈的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2.专题教学课程的考核通过本课程教师的努力,学校与该模式配套的《概论》课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核过程严谨化授课教师必须在该课程考试前一周将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名单通知学生所在系部。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若擅自参加考试,成绩无效。(2)考核结果民主化班级固定,教师不固定,作业和出勤在判定尺度上有差异。对学生的最后考试和平时成绩,由授课教师协商机制,给予学生最终综合成绩。如果有必要,评价通过不同的教师计分,取平均值,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3)考核方式灵活化学生成绩考核上实行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课程的平时成绩考核主要通过作业、课堂提问、考勤等考查方式进行。期末考查采用开卷考核的方式,主要由开放性试题构成,题目灵活,使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卫振.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1

[2]刘万英.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2012.11

[3]刘小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初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4]陈占安.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2007.19

专题化教学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48-02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然而,就目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质量不高、东拼西凑、抄袭剽窃、创新性缺乏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建立适合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机制,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对提高化工专业毕业生的人才综合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审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思路进行探讨。

一、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论文格式不规范,没有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正确格式进行撰写,如字体、行距、图表等。二是抄袭、剽窃现象严重。有些学生论文抄袭文字比多达60%,甚至直接把他人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论文的数据。三是文章缺乏创新性,没有特色、风采。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往往与参考文献相类似,缺乏创新点。四是字数太少,太简单,有的论文字数不到1000。五是条理不清,遣词造句,自相矛盾。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些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学生态度不端正,对毕业论文(设计)没有高度重视或重视不够。高职院校所招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有些还是因为高考失利未能考上本科院校而无奈地选择了高职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中学基础教育阶段基本上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进入高职院校后,这种状态也随之带到高职教育的学习中来。在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表现尤为突出,学生常常置指导老师的意见于不顾,对毕业论文(设计)不予重视,敷衍了事。

第二,一些学生自身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过程中,缺乏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一些问题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另外,高职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也较差,如文字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一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经过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却无法准确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指导教师资格把关不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高低,与指导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教师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及工作责任心等。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资格把关不严,有些高职院校学生多,教师少,为了把毕业论文(设计)分配下去,往往把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或者让单名指导教师同时指导20篇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这大大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总体质量的提高。另外,有些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修改、完善、定稿等环节缺乏耐心的指导。

第四,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上存在不足。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比较单一,质量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选题与实践结合不密切,校企分离,缺乏创新性。

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思路之探讨

(一)实现选题方式多样化。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因人而异,贴合每名学生的特点,不应该只局限于校内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类的课题,而应该走出校门,与当地企业合作,到生产一线去,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来选择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进行开放式毕业实践教学。下面提供几种选题思路作为参考:一是根据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或产学研课题拟定几个子课题与学生协商安排题目;二是根据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熟悉领域,拟定几个选题任学生选择;三是学生根据实习实践或者未来工作方向、个人兴趣选题;四是其他形式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以上第一、第二条思路可供一些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科研兴趣高、实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其论文实用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而一些基础相对薄弱,主动要求去签约单位毕业实习的学生,其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可以选择第三条思路,它与学生的实习岗位密切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创新性。毕业论文(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是衡量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水平,应当注重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化工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都是采取指导教师指定论文题目,学生被动按照要求收集资料和做实验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客观上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应当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收集资料、制订实验方案、实验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分析综合归纳、论文初稿撰写到论文修改定稿的每一个环节,应当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努力实现创新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实现企业实训、科技创新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体化。化工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可以采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化工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及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如果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生产、学习、研究的毕业实践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毕业实践过程中得以巩固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互惠互利、合作愉快的良好氛围,实现企业实训、科技创新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体化。因此,在整个毕业实践教学环境中,应充分发挥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力量,可以由他们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

(四)加强化工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先进的实验场所。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建设。它有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等。实验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化工专业的学生,其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数据及检测方法都在实验室进行。为了确保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能够顺利完成,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工实验实训基地势在必行。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毕业实习,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购置一批实用且性能优越的仪器和设备,如电子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以为提高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水平作好保障。

(五)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制定出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要根据化工专业学科特点和条件,研究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要重视研究和解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改革和工作力度。

(六)加强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管理工作。许多高职院校明文规定,教师指导一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量相当于2课时,而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到定稿全过程的实际工作量却远远大于2课时,因此容易造成教师对学生论文指导工作的马虎与不负责任等问题。学校应建立制度和奖惩机制,从严治教,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责任意识,使指导教师能够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各项教学教育任务。同时建立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以校内教师为主体的指导教师队伍,重视解决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不适应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需要的问题。要统筹教师队伍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确保指导教师数量的足额到位。

专题化教学论文篇(7)

在中央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1]的指导下,自2011年以来,新疆教育厅思政处对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在已有实践教学的改革基础上积极开展专题化教学。从这些要求中可以看出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趋势,而这与今后一段时期内思政教育面临的更大的挑战相呼应。本文是在两年来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专题化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经验和问题进行的一些思考与分析。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性课程,其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科学地实践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于其他课程,原理课具有系统性、思想性较强的特点,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由于教学思路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脱节,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觉得学习内容过于抽象、枯涩,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两年来随着原理课专题教学实践的不断拓展,课题组对于专题教学的内涵和优势有了更为具体的理解,在新疆高校开展专题教学过程中,对面临的一些特殊性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体会。

一、深化原理课专题化教学内涵

专题化教学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按照内在逻辑重新组成若干专题,并选择当前较新的、现实中影响较突出的、学生较为关注的问题与焦点作为鲜活的材料,将专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针对国内改革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生中出现的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辨证分析,并根据自身判断形成观点的教学组织方式。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在教学专题的设计中必须找好、找准理论教学的切入点,按照科学性、时代感和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要落实这一原则,第一需要教师耐心地在学生中开展调研工作,与学生打一片,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关注的焦点,不能一味由“己”推“人”;同时还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现实,不断发掘教学中可以用到的“亮点”。用教学引导科研,用科研促进教学,这是成功开展专题教学的前提保障。

二、原理课采用专题化教学的优势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2]我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也体会到: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是“要管用”。反观当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上,某些学生存在着“学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理也不会用,不知该用到哪儿”等错误观点。这些错误观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只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作为一门知识去传播,降低了其思想性,弱化了其批判性,从而使原理课成为抽象、空洞的代名词,这样的教学很难产生实效,甚至会引起某些学生的不重视。

在原理课上采用专题化教学的优势在于:第一,避免与教科书重复,有利于学生把听课和课外自学相结合,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第二,精心设计的教学专题在内容上能较好地体现时代感和针对性,因而能提升课堂吸引力;第三,专题教学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和批判性,使其在生活中不盲目接受各种流行观念和价值信仰,帮助他们以批判的眼光追问其合理性,进而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第四,理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专题化教学将案例分析与自主讨论结合,使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专题化教学能充分引导学生进入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中,同时也体现了大学教育的高层次。

三、专题化教学有利于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目前,原理课使用的教材一方面理论较为系统、知识量较大,另一方面内容非常丰富、表述较为简洁。由于这些特点,常常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系统全面和突出重点”两者间的平衡。而专题教学则要求在理论上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观点,反映时代的新问题和学术界研究的新进展,同时必须符合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规律,做到科学性、时代感和针对性三者统一。

专题化教学以专题线索为引导,打破原有的教材章节,对各章节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提炼,既有利于将教材理论渗透到各专题中,进行深刻分析和系统讲解;又能围绕专题对学生关心的热点进行针对性的回答。这样做,能更好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既保证了教学中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能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达到教学内容精练化的目标。

四、教学专题的设置应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陲及欧亚大陆的中心,一直是多民族各种文化和思潮的交汇区域,学校中的学生较容易受到各种观点和思潮的影响,尤其需要来自思想政治课堂的正确引导,使他们对身边的国内外最新形势和热点问题有正确的思考和认识。在过去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中(例如7.5事件),已经反映出这种情况:即某些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动态,必须认真加以引导。所以迫切需要解决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上述问题,加强教学实效,事先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开展专题化教学,应注意社会的大环境和学生思想动态这个大背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专题设计和课堂教学组织。内地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3][4]在思想政治课专题教学上取得的先进经验如何迁移至新疆高校,使其成为我们提升教学实效的有力武器,课题组认为应该注意几个差异:首先是学生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上的差异;其次是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方面的差异;还有新疆具体区情及社会中风土人情的差异等。这些差异都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新疆特定的地缘因素形成的,短时期内无法改变也不能改变,这是我们在选择和设计教学专题、组织教学中必须考虑的。

总而言之,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中既保证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思想性和引导性,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又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感、针对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发挥教师的专业知识专长,使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相互增益、共同成长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高校思政教育保持长效性的根本动因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陈占安.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改革.思想理论教育,2007(10).

专题化教学论文篇(8)

1.1本科毕业论文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不足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7]:(1)经费不足。应化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经费有限,仅依赖学校下拨的毕业论文经费是难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2)实验条件欠缺。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场所无法满足毕业生每人有一套独立实验装置和一小块专用实验平台;(3)教师资源不足。学生人数猛增使本科毕业指导教师明显不足,平均每个指导教师要指导10个以上的学生,根本应付不过来,自然也无法保证其指导质量。

1.2毕业论文选题不科学、不严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题目脱离生产、科研实践,没有反映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某些选题只是教学实验的简单延伸和甚至重复,一题多年、一题多人现象并不罕见;二是简单地把科研任务分解为毕业设计题目,任务难度和工作量都不合理,造成最后毕业论文难以完成或者文不对题。

1.3指导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指导思想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成功与否[3]。指导教师水平和责任心不足、对毕业论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是造成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决定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就是走过场,做与不做都能够正常毕业,参与毕业论文的自觉性较差,甚至有少数学生采取实验数据造假、拼凑、抄袭等手段蒙混过关。

2毕业论文“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我校在具有油气特色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完成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毕业学生、指导教师和参与的企业都从中获益。经过几年来对“产学研”合作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摸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该模式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以下四个环节。

2.1提前启动和准备毕业论文工作我校应化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双选”工作主要在第七学期后半段完成,因此,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毕业论文教学所需要的启动和准备工作也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完成。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1)来自用人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与校内指导教师通过沟通确定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完成方式;(2)指导教师与毕业生充分沟通,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兴趣,结合其签约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岗位要求,因材施教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及校外指导教师;(3)学生根据毕业论文任务开展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文献调研、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确定基本技术路线等。

2.2“产学研”紧密配合做好选题工作采用“产学研”模式进行毕业论文教学应建立由校内指导教师牵头、校外指导教师参加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该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参加。由于校内指导教师更熟悉学生的专业基础、专业特点及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因此处于主导地位;通过与校外指导教师沟通,结合毕业生未来的工作内容和毕业论文的专业要求确定合适的题目。选题必须兼顾本科毕业论文的专业性和工作量、技术难度的适宜性。应该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简单地将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作为题目;二是把企业中较大或者较难的生产、科研课题直接作为题目。选题过程中还应该兼顾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特点,使毕业论文对于学生适应工作岗位有较大的帮助。比如在与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合作中,根据公司对学生未来工作性质的定位来确定题目,对于定位于研发岗位的学生安排合成及机理研究方面的题目,如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微乳液聚合研究、一种磺酸盐型缔合单体的合成等;对于定位于生产岗位的学生则安排与工艺相关的基础研究课题,如丙烯酰胺聚合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对于定位于现场服务和销售岗位的学生安排应用研究题目,如大港高温高盐油藏缔合聚合物驱油体系应用性能评价。这种兼顾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的选题安排对于调动企业和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教学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

2.3采用双向管理机制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选题确定后,毕业论文指导小组以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为原则合理安排实验的地点和时间,相当部分与生产、科研实际相结合的实验工作需要在企业的具体岗位完成。这种模式虽然对用人单位和学生都有利,但是也带来了管理工作的难度。我们采用的是双向管理机制,由校内、校外指导教师既分工负责又联合指导,由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负责教学过程管理,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正常毕业论文管理程序,还需要参加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所组织的开题预答辩、中期预汇报和毕业论文预答辩等环节,从而使管理工作贯穿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也使校内、校外指导教师能够及时相互沟通,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专题化教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59-02

[作者简介]李文杰,北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吉林吉林132013)

目前国内高校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基础造型课程,一部分是专业课程,还有一部分是艺术理论课程。这三部分课程主要是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出发设置的,彼此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完成优秀的设计作品离不开扎实的造型能力,离不开设计专业知识构架,更离不开艺术史论知识的文化内涵。艺术理论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艺术专业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以史为鉴,了解、借鉴并会应用各种传统文化元素,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设计之路。同时艺术理论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艺术品位,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多所艺术院校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对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不够重视,甚至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够学分才学习该课程的,致使该课程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一、高校艺术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与理论课缺少互动与衔接

艺术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与专业课程互动并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传统的专业课与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是各自分开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这类课程教学效果的互动与衔接。例如,目前艺术院校理论课已纳入基础课程体系,课程基本上是专任专教,有的专业任课教师从没教过理论课,也不知如何建构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体系,更不知学生该掌握哪些基本知识,结果使艺术理论课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计作品的生命取决于自身的文化积淀,而史论课程的教学是构建学生设计作品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内容。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有关设计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设计创造的文化底蕴及文化创意思维能力。艺术类专业史论课程体系不仅包括设计概论、设计史、中外设计鉴赏与艺术比较研究等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上还包括相关学科的导人,例如文学、电影、音乐等。然而,艺术类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史论课程多数是为了学分与考试,没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设计作品中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从而失去了理论课指导实践、导引实践的重要意义。

2.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全国有近800所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20世纪90年代,艺术史论课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陆续在全国各大学及艺术类院校开设。从专业发展逻辑看,这些课程本该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重视,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艺术设计史论的教学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差较远。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觉得史论课教学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将所学史论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以实现史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整合,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教师仍以传统的授课方式来传授理论知识,学生仍以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难以产生共鸣;此外,就课程性质本身来说,理论中的一些知识点是固定的,如不同时期的设计流派和风格以及相关的代表性设计师及作品等,发挥的空间有限,很难讲出新意,再加上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也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破解高校艺术理论课教学问题的主要思路

虽然高校艺术类理论课教学效果问题已引起艺术院校有关教师的重视,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但目前很少有人从专业课与理论课教学效能互动并整体构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角度来研究解决当下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是摆在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加强新生专业课导入教育

由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丰富的专业课教师以专题讲座形式,在新生进入正式专业学习之前向其介绍未来四年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明了设计专业课程和艺术史论课程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门课程对综合设计能力的形成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订未来四年的专业学习计划及每年的学习计划,使学生对专业课学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做好具体安排,使大学学习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可以引用一些成功的专业设计案例加以说明。例如,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系列设计,包括会徽、火炬、奖牌、颁奖礼服乃至开幕式设计等等,通过对这些案例在设计当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以及各自风格及其与整体风格的呼应等内涵的形象生动的讲解,学生自然会明了学习艺术理论课程的重大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其学习专业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调整专业课与理论课开课顺序

打破以往艺术理论课和专业课并行授课模式,使艺术史论课开课安排在设计专业课程之前。艺术史论课程就像素描、色彩课程一样,是为正式进入专业设计之前对学生进行基本设计能力的培养。如果素描、色彩课程是为了强化学生造型和色彩感知整合能力,那么艺术史论课程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及相关艺术理论的认知。在学习设计专业课程之前开设艺术史论课程,不但符合学生学习的渐进规律,还能为学生以后的更有文化内涵的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打破已往“专任专教”的教学模式

专题化教学论文篇(10)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上一篇: 项目管理理论论文 下一篇: 调度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