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质量统一标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8 16:55:35

建筑质量统一标准

建筑质量统一标准篇(1)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257-2

1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目标

施工质量控制的总目标是贯彻执行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备施工生产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就是通过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自控,保证交付满足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

2施工质量控制过程

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包括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施工验收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是指项目开工前的全面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前的施工准备,它属于工作质量范畴,对于工程产品质量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实体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指作业技术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全过程施工生产顺序及其中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过程。

(3)施工验收质量过程控制是对已完工程验收时的质量控制,也就是工程产品质量控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过程的质量控制。

3三阶段质量控制

三阶段质量控制就是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这三个阶段的控制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1)事前控制就是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特别是在施工阶段,都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有效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关键、重要的分项项目,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作为一种行动方案进行部署。事前控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二是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状态的控制。

(2)事中控制,首先对质量产生过程各项技术作业活动操作者相关制度的管理下自我行为约束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技术能力,去完成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任务。其次是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来自企业内部管理者的检查检验和监控两大环节,关键还是增强质量意识,发挥操作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通过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办法来发挥操作者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以达到质量控制的效果。

(3)事后控制就是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质量偏差的纠正措施。如果事前控制计划行动方案考虑的越周密,越细致,越全面,事中监控约束的能力越强越严格,实现质量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各项作业活动就能达到“一次成功”“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但在客观上是不可能达到的。在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如混凝土浇注突然停电、下雨、机械故障。当目标和实际值之间超出允许偏差,就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持质量受控状态。

4控制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要素

影响质量的五大要素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

(1)人。是指施工管理者、作业者的素质及组织效果。人的质量包括参与工程各类人员的执业资格、生产技能、文化修养、生理体能、心理行为等方面的个体素质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集体素质。企业必须对所选派的项目领导者、组织者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训练,坚持对分包商资质考核和施工人员资格考核。对作业者通过选优录用,加强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员工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人在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主体自控作用。

(2)材料。材料是指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的质量,其质量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组织成部分。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复检、抽检。控制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程度才能保证原材料,设备质量合格。

(3)机械。是指施工所选用的机械设备,包括起重设备,各种加工机械,专项技术设备,检查测量仪表设备及人货两用电梯。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方面加以控制。对施工方案中选用的模板,脚手架等施工设备,应按照设计施工要求进行专项设计,对设计方案及制作质量的控制验收应作重点控制,对工程所用的施工机械、模板、脚手架,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现场安拆的起重机械设备,不仅要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审批,而且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前必须经专业管理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要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其安全正常使用。

(4)方法。也就是施工方法。施工方法的先进合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施工方法的合理 可靠还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5)环境。是指施工环境因素,其因素主要有地质水文情况、气象变化及其不可抗力因素对施工的影响一般难以避免,要消除对施工质量不利影响,主要是才采用预防控制的方法。对地质水文方面的影响因素的控制分析,地质资料、预测不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如降水、排水、加固等技术方案;对气象方面的不利条件,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措施,落实人员器材等方面的准备以及紧急应对,控制其对质量的不利影响。

5作业过程质量控制

控制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必须控制全部作业过程,也就是各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控制包括控制过程和控制要求。

(1)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包括作业技术要领,质量标准,施工依据与前后的工序关系。检查工序、程序的合理性、科学性、防止工序流程错误,导致工序流程失控。即检查总体流程和具体作业的先后顺序。坚持先准备,后施工,先深后浅,先土建后安装,先验收后交工。检查每道工序投入的材料,使用的工具设备、操作工艺及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施工中人员操作程序,操作是否符合质量规程要求。检查工序施工中工序的质量,分项工程的质量。对工序中间产品的质量及时进行工序验收或隐蔽工程验收,质量合格的工序验收后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建筑质量统一标准篇(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工作,如果操作不标准,或者操作不合格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安全,是整个工程质量的技术保障,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和促进建筑工程发展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问题分析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不规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所以其要求要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通过合格认证才能对建筑工程实施检测,并出示检测报告[1]。但是就目前行业内分析,国内并没有统一性、系统性的标准,以至于一些工程检测单位的水平不是很完善,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不是很理想。当前,对工程检测单位唯一的合格认证手段,就是当地政府根据相关国定,对检测机构进行资格许可认证及资质管理,在这种操作中的标准化程度是很低的。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发展无秩序。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是毫无秩序的,毫无制度可言,导致行业内部控制松散、制度不严、违规频繁、形式主义,这种不良现象的大量存在,将会导致整个行业的工作质量下降,以至于阻碍了行业的良好发展[2]。例如,有些部门会出现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监管松散现象,漏检等,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衡量检测效果的一个标准,加入其不了解检验的方法和标准,这将会在材料的后期使用上带来很大危害。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缺少服务意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从根本上来说,其也是一个服务行业,但很多工作人员缺少这种概念,导致出现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意识差等现象,使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处于懈怠状态[3]。对于这种技术服务行业来讲,服务水平也是决定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在检测过程中,在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也要严格遵守检测标准,在尽到职责后,要保障检测服务的质量,以促进行业的发展[5]。

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标准化发展现状

1、宏观环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具有长期的特性,所以需要相关规章制度作基础。2005年,我国就出台了相关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的制度,并举办了相关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在活动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有了相应的发展。这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各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的提高,以及政府对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的监督,整个行业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标准制度发展情况。据权威专家统计,目前我国已经了508项标准,这些标准大都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推荐性的,大概占82%,涉及了各类部件的监测标准和一些基础标准,其余则是强制性的,占比较少,这些主要涉及了一些用量较多的材料,例如砖块、钢筋、混凝土等等。在标准上划分,大都是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分别占了204项和236项,另外还有18想基础标准和50项技术标准。

3、标准化应用情况。我国除了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整体领域进行制度标准化外,另外还在技术上进行提升,尽量达到高水平,形成一个较完善的保障体系。例如,上海是在质量管理体系入手,提高技术标准,从而实施质量监控、质量管理。又如,北京制定一些制度来解决质量问题上的纠纷。而浙江省则是从设备质量管理入手,制定管理标准,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提供依据。

三、建筑工程质量标准体系应考虑的要素

标准类别。我国现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主要有:服务标准、技术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服务标准是指针对用户的一类行使标准,是为与客服的接触上而制定的一类标准,这主要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具有服务性质的,从而制定相应规定来推动,这个服务业的发展的。技术标准是指为建筑工程检测行业的技术行使上而制定的一类标准,需要协调利用各类技术。基础标准是指,是其他标准的基础,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并有一定指导意义,其中包括:分类标准、属于标准等等。方法标准是规定了建筑工程检测工作标准化中需要一致的检测方法和流程等。

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议

1、形成标准化布局。这里的标准化是指整体上、系统上的一种规范。首先需要将标准化与普通话的边界分清楚,明确标准化的制定标准,却行工作重点及工作的推进方法。所以,应就我国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发展情况,在原有标准化基础上,来进行完善,制定长远目标和长期的发展计划,从宏观上检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总体布局,推动整体工作的发展。

2、制定有效的推动策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是一个具有服务性质的行业,同时具备技术性、专业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对于这种综合性质的行业来讲,发展策略的制定也是相当复杂,所以要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就目前发展状况,确定有效的发展路径,建立标准化的发展体系,采用有效的发展模式,寻求创新的突破口,从而形成一整套的工作推进策略,有效的展开工作。

3、制定标准化服务制度。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这样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如果没有一定执行标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将会下降。但是在现有标准来看,几乎没有关于服务类的标准。如果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缺少服务标准,那么整个行业的灵魂支柱将会倒塌,失去支撑力。所以制定标准化的服务制度当务之急,尤其是服务流程标准、分级标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从而促进真个行业的发展。

4、人才标准化。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人才的选取与培养,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标准化培训、建立标准化制度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技术人才,尤其是服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技术发展与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推进战略发展、技术发展、行业整体发展。人才的标准化,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突显整个行业的综合素质,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艳霞,刘东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刍议[J].学术探讨, 2013(4).

[2] 王翠环.探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J].管理锦囊, 2013(5).

[3] 唐海林.青岛市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研究 [D].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库,2011(17).

建筑质量统一标准篇(3)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有关协: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4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00-20XX,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基中,3.03、5.04、5.07、6.0.3、6.0.4、6.0.7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标准是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44号)的'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由我部于20XX年10月进行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修订是将有关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并,组成新年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以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质量标准和程序。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和单位工程验收质量标准、内容和程序等;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提出了检验批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案要求;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子单位和子分部工程的划分、涉及建筑工程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见证取样及抽样检测。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必须与本标准配合使用。

建筑质量统一标准篇(4)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建筑质量、建筑安全、建筑效益的基本保障,是建筑行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技术、保障、管理等诸多方面对建筑工程质量综合的体现。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化建筑队伍的重要手段,应该发挥其综合性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真正达到为施工实际和建筑队伍发展服务的目的。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应该以标准化为突破口,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际工作出发,把握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的现实情况,研讨具体工作中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的措施,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标准化的实现做出努力,形成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体系和标准,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影响建筑行业新时期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

1.1 门槛不高

当前从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人员多是从建筑施工或工程管理方面转移过来,这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人员质量和素质出现问题,特别是没有一个可以执行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管理体系,导致市场准入、系统标准、资质认证等方面存在不全面、不严格、不规范的问题,进而出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入门门槛过低,难于形成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保证。

1.2 发展不规范

部分检测机构对建筑材料控制不严,未按规定进场检查验收,存在漏检、检验不及时等情况,见证取样人员素质低,不懂取样标准和方法,致使送检材料、试件的真实性难以保障。

1.3 服务质量不高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服务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是致使整个行业服务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体系

2.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体系应考虑的要素

2.1.1 标准类别

一是,基础标准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二是,方法标准指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检测方法、工具、流程等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三是,服务标准指针对与服务对象接触面上的各项服务活动而制定的标准,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是未来的趋势所在。

2.1.2 业务分类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管理和统计工作中,较多使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所确定的分类。

2.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体系框架

2.2.1 总体系

基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体系和类别的分析,可构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体系的总框架,并通过框架可以指导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体系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2.2.2 分体系

一是,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标准包括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标准、桩的承载力检测标准、桩身完整性检测标准、锚杆锁定力检测标准;二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标准包括混凝土、砂浆、砌体强度现场检测标准、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标准、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标准、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标准;三是,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标准包括建筑幕墙的气密性、水密性、风压变形性能、层间变位性能检测标准、硅酮结构胶相容性检测标准;四是,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工程检测标准包括钢结构焊接质量无损检测标准、钢结构防腐及防火涂装检测标准、钢结构节点和机械连接用紧固标准件及高强度螺栓力学性能检测标准、钢网架结构的变形检测标准。

3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实现标准化的方法

3.1 全面布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

一是,要明确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工作的对象,厘清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的边界,通过标准化的制定形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先后顺序,确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基本要点和实施重点,全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各项工作。二是,要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体系的标准研究,建立可以指导实际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标准化技术和管理体系,引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向有序的方向发展。三是,要从长远角度和顶层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进行设计,这样有利于实现从更高的层次上推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的进程。

3.2 推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的策略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和技术性,应该建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的路径,采用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策略推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以更加完善的模式和标准化的机制发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3.3 完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服务工作

要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特点,要结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的方向,形成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全面服务的趋势,通过服务的标准化推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标准化的进程。

3.4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人才的培养

人才队伍建设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的基本保障,要通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各种学习和培训提高从业者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标准化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形成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标准化工作大力地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具体结合,在建筑质量越来越被市场重视的背景下,建筑行业更应该发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价值,从技术、人才、标准、服务、策略上形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支持,进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的实现,真正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纳入可控体系和规范,形成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方润.浅谈我市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J].建筑安全,2011 (08).

建筑质量统一标准篇(5)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建筑业也不例外。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逐年增大,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的强制应用,节能材料不断地推陈出新,建筑检测技术堪称是飞速发展,检测标准仪器设备的改进也日趋完善。但是,建筑的能耗并没有降低。例如,采暖能耗分为建筑物本身的耗热量和供暖系统两部分,从建筑物本身的耗热量分析,主要原因:一是节能材料的试验室检测数据与工程使用的数据不同,试验室是在干燥至恒重状态下测试的数据,而工程使用的材料,根据使用环境的湿度不同,会吸收一定的水分,随着吸湿量的增加,其节能效果会有所降低,因而在使用时应考虑其差异。二是厂家送检的材料与工程上使用的材料性能会有一定的差别,如样板制作与大面积旌工的差别、材料性能的差别等。三是施工构造与设计构造有一定差异。同时,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如墙体、屋面等大多数竣工后是隐蔽的,一般看不到内部结构,所以说,在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近期, 评定新建成的建筑是否节能,仅以设计方案对其热工性能进行理论计算评定是不够的,它不能反映建筑物实际状况和施工过程的偏差,更不能满足建筑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广大业主的要求,因此建筑节能检测势在必行,建筑究竟是否节能, 应该用检测结果来说话。

一、建筑节能检测的目的与意义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 热水供应的能耗,即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简单来说,建筑节能就是要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和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率。

一般来说,建筑节能设计只要从源头工作开始作好,严格按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选择使用节能材料和节能产品;在节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控制好节能材料产品系统的施工,竣工验收的建筑节能性就能完全有保障。然而,现实却不然,尤其在夏热冬冷地区,多数设计人员的建筑节能相关知识比较欠缺,对新的建筑节能规范和标准理解有待提高;同时,建筑的建造周期长,节能施工环节较多;施工方和开发商对建筑节能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施工中常常出现偏离设计和标准的现象;加之利益的驱使和社会不良风气的渗入,偷工减料难免出现 针对以上现象,为了确保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必须通过相关的检测,来实施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监督。

二、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2.1 国家建筑节能标准

主要是《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 》(JGJ132―201)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规范》(GB50411―2007)以及JGJ132的修订版JGJ132―200X《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2.2 专业标准

主要是建筑工程上使用的用能设备,其检测依据备个行业的专业技术标准,如采暖锅炉的效率检测标准 《 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实验方法》(GB/T10820 ―2002)、建筑外窗三性检测方法(JG/T21l一2007)、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标准《健 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等。

2.3 地方标准

在建筑节能工作进展较好的地方都编制了地方性的建筑节能检测验收标准或规范,如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DB11/T555―2008)、《公共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1/510―2007),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DG/TJ08―801―2004)等。

三、建筑节能检测项目

从检测内容来看,按国家和地方现行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规范和相关技术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检测主要是对建筑围护结构各部件(建筑外窗、户门楼面或屋面、建筑外墙和分户墙等)组成各部件的保温隔热系统和系统各组成材料的检测以及采暖空调设备运行效果节能性的检测。

在夏热冬冷地区,只有公共建筑才较多采用集中采暖空调设备来调节建筑室内舒适状态(即室内温度和湿度等) 所以,建筑采暖空调设备运行节能性检测,主要是针对有集中采暖空调的公共建筑以及极少数采用了集中采暖空调的居住建筑。大多数情况下,建筑节能工程的节能检测主要是指对节能建筑物本身,与建筑节能效果密切相关的建筑围护结构各部件(建筑外窗、户门、楼面或屋面、建筑外墙和分户墙等)、成各部件的保温隔热系统和系统各组成材料的检测。

(一)建筑节能实验室检测项目

1.建筑节能材料及产品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的检测

包括保温隔热板(块)材料的检测;保温隔热浆体材料的检测;粘结层及保护层材料的检测;玻纤网、腹丝、锚固件的检测建筑节能材料及产品保温系统组成材料的型式检测,需按其相应产品标准或技术规程全项目检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现场抽样,则需复核保温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强度、收缩与稳定性、粘结层及保护层材料抵抗外拉力的性能、增强材料抗拉能力。

2.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试验

即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有关试验,包括耐候性试验;抗风压性能试验;抗冲击性能试验;吸水量试验;耐冻融性能试验;热阻试验;抹面层不透水性试验;保护层水蒸气渗透阻试验。

3.建筑外门窗的检测,即建筑外门或外窗的有关检测

包括抗风压性能检测;水密性能检测;气密性能检测;外窗保温性能检测。

(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项目

包括保温板系统中板材粘贴面积及粘贴强度;保温浆料系统中保温砂浆厚度及粘贴强度;硬质泡沫聚氨酯保温系统中保温层的厚度;固定锚栓件的抗拔强度;外墙面砖粘贴的粘贴强度。

(三)特殊情况下需进行建筑工程节能性现场检测

当对保温施工质量有怀疑或采用保温材料无相关产品认证手续,无验收标准时或保温材料无热工性能检验报告,保温体系无型式检验报告时,需在建筑节能保温系统施工完成后进行现场检测.检测内容是构件或复合构件传热阻的测试及自然条件下内表面温度的检测。

四、建筑节能检测方法

(1)建筑能耗监测

建筑节能检测是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实测来评价建筑物的节能效果。由于建筑节能的最终效果是节约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因而评价建筑节能是否达标 ,首先要得到建筑物的耗能量指标。目前得到建筑物 耗能量指标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①直接法。在热源 (冷源)处直接测取采暖耗煤量指标(耗电量指标),然后求出建筑物的耗热量(耗冷量)指标的方法称为热(冷)源法,又称为直接法。

②间接法。在建筑物处,通过检测建筑物热工指标和计算获得建筑物的耗热量(耗冷量)指标,然后参阅当地气象数据、锅炉和管道的热效率,计算出所测建筑物的采暖耗煤量(耗电量)指标的方法称为建筑热工法,又称为间接法。

(2)节能材料、产品测试

节能材料和产品主要包括保温材料、涂料和玻璃等 ,其性能测试方法可以参照产品的国家标准。

(3)建筑构件检测。

建筑节能构件产品主要包括门窗、幕墙和外墙保温系统。

(4)节能装置与设备测试。

建筑节能装置与设备主要是为某项节能措施或系统的某项功能而安装在建筑上、需要单独测试的装置与设备,包括遮阳、通风装置和风机盘管等。

五、检测合格判定

5.1 耗热量指标法

耗热量指标法判定的依据是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进行判定。用直接法测量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时,测得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qF)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时,评定该建筑物为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反之为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用间接法检测和计算得到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时,采用实测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房间气密性,计算在标准规定的室内外计算温差条件下建筑物单位耗热量,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时,评定该建筑物为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反之为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2 节能材料和构件指标法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和窗墙面积比符合设计要求时,围护结构各构件的传热系数等指标达到设计标准,则该建筑为节能建筑。主要的部位有:屋顶、外墙、不采暖楼梯间、窗户(含阳台门上部)、阳台门下部门芯板、楼梯间外门、地板 、地面、变形缝等。

结束语

随着近两年来我国建筑节能的强制应用,我国节能材料不断的推陈出新,建筑检测技术堪称是飞速发展,检测标准仪器设备的改进也日趋完善。但个别苛刻的约束条件使检测过程与建筑施工过程脱节,工程界迫切需要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手段,可以不受季节限制,随时测试或缩短检测周期,随时反映节能效果,以期达到指导、监督工程建设过程中节能措施的落实。现代测试技术发展很快, 相信会有很多技术和测试设备得以推广和发展。作为建筑工程节能检测人员, 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确保建筑节能材料的节能质量,为实现建筑节能目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质量统一标准篇(6)

[Keyword]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duction statistics; index; influenc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TU2

一 前言

建筑业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前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何掌握建筑业的宏观发展布局,以及经济发展步伐的调控,就需要建筑业在产值统计数据质量方面把工作做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的产值统计数据质量受到长期以来的社会发展模式和企业考核监督政策的影响,产值统计数据质量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谎报、瞒报等现象还很普遍,数据统计的随意性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带来了极大影响。因此,提高建筑企业产值统计数据质量,对于指导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帮助企业健康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建筑施工企业产值统计主要指标

建筑施工企业的产值统计主要指标包括:

1.建筑业总产值

建筑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建筑业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建筑业总产值包括建筑工程产值、安装工程产值和其他产值三部分内容。其他产值是指建筑业总产值中除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以外的产值。包括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总包企业向分包企业收取的管理费以及不能明确划分的施工活动所完成的产值。

2.竣工产值

竣工产值指建筑企业生产所形成的成品的货币价值。是建筑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施工后,经过质量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工程的全部自行完成的价值。是检查合同执行情况、产值计划完成情况的依据,反映了施工企业完成的最终建筑产品为社会提供的效益。

3.建筑业增加值

建筑业增加值是指建筑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价值。增加值核算较总值核算在对企业管理影响方面有更准确的反应性。

三 建筑施工企业产值统计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1.建筑施工企业产值统计数据质量(建议删除,)存在问题主要有:

1)产值数据统计机构设置不完善,基础工作薄弱。有些企业不重视产值统计工作,统计人员兼职人员较多,素质参差不齐,对统计业务不熟悉,不能深入施工现场,统计数据随意性很大,使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2)统计制度管理不够完善,统计资料收集渠道不规范,造成统计不准确。产值统计由于在统计方法、数据上报流程等方面不严格,使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现状。

3)产值统计数据处理手段落后。统计数据的手段相对落后,手工、半手工操作,再加上统计人员不熟悉工程进度和合同要求,信息沟通不畅,使得工作效率低,可靠性差。

4)统计业务管理松散。缺乏对统计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认识,对待产值统计数据不严肃,瞒报、漏报、虚报现象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

5)外部对统计工作的检查监督不利。企业内部管理和主管部门的监管,缺乏足够的执法力度,不能形成有效的制约与监督。

2.产值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企业异地施工,统计数据与登记造册地脱节,加上企业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决定了建筑企业的统计数据不及时和不全面。

2)统计人员技术素质决定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同资质的企业内部的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达不到资质要求,统计数据质量自然无法保证。

3)建筑业的流动性和其行业的特殊性使得资料收集和上报的管理难度大,加上统计方法的落后,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

4)市场监管不规范,招投标工作存在不正当行为,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逃避税费,人为造成统计的虚报、瞒报,使得统计数据不准确。

5)施工企业人员管理的流动性与项目转包、分包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了产值统计数据的不准确。

6)建筑市场的竣工结算滞后现象,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不正常,造成在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建筑业增加值时差别较大。

四 提高建筑企业产值数据准确性的对策

1. 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对建筑企业的统计基础业务工作进一步规范,从制度上严格统计工作流程。

2. 完善统计考核检查制度,促使统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比对产值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3. 强化统计的科学手段,利用电脑和软件系统对产值资料的收集和上报实行系统化管理,从统计的原始记录、数据收集、整理、汇总、上报的全过程,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口径,包括范围、指标的取得渠道着手,保证原始信息数据采集中的真实性、准确性。

4.能加大检查执法力度,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企业内部和统计主管部门要建立科学的监测和评估制度。对不如实填报、弄虚作假的要加大检查执法的力度,用法律的手段,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5. 要想解决建筑业总产值统计不准的问题,必须要改变税费征收制度,不以统计资料为税费征收依据,使企业放下思想包袱,自觉的提供真实的统计信息。

6. 企业完成产值的统计与财务结算收入要分开,合理的协调两者的关系,避免数据上报的人为因素,也避免了因结算拖延,单位不能上报竣工产值的无奈局面。

7. 装饰装修企业的统计信息要与票据管理结合起来,按照所开具的发票统计产值,消除了企业的顾虑,保证了数据的质量。

8. 对建筑监理人员的制度化管理,是提高产值统计数据质量的外部保障,提高监理人员素质,杜绝虚报、瞒报统计数字的施工单位钻空子,实行严肃的工程监理制度,才能保障产值统计质量。

9. 对施工企业人员工资福利报酬的统计按一定比例测算用工人数和当地的工资收入水平来推算工资总额,从而比较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分包企业也要进行全面的所有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数据统计。(这是劳动工资统计,建议删除)

五 结语

建筑企业的产值统计数据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的实现。由于建筑企业在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因此,建筑企业的产值统计数据,对于提高国家财政的收入和社会协调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提高建筑企业产值统计数据质量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时展的要求,必须在产值统计工作中重视数据的采集质量、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并不断完善统计方法,将建筑企业的产值统计数据质量提高上去。

参考文献:

[1]马红霞,浅析施工企业产值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工程管理,2010.60

建筑质量统一标准篇(7)

中图分类号:TH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46-01

在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关联着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建筑也逐渐趋于现代化与智能化,这使得电气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对电力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对电气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提升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施工质量。

1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1.1 因为建筑电气系统的管线、线缆、接线盒等一般都位于墙体的内部,是一项隐蔽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主要的管、线、盒、孔洞等的预埋预留工作是电气专业与结构、土建等专业相互配合的重点,在加上它在建筑结构主体内部,质量标准不太容易控制,而且一旦出现施工问题也很难察觉,然后返工难度因为非常大,这就对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

1.2 建筑电气施工中,是由多个独立运行,又会相互联系并交叉进行的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中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监控系统、CATV系统等,他们之间并不完全独立的,也不是分阶段施工,而是相互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电气设计和施工人员在全局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全面考虑与安排,并从整体上对各子系统的施工质量,来进行管理与控制。

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2.1 质量第一

工程质量是建筑产品使用价值的集中体现,用户最关心的就是工程质量的优劣,或者说用户的最大利益在于工程质量,电气工程质量涉及到业主的安全使用功能的需要,所以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

2.2 质量标准

电气工程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规范。

2.3 以人为控制核心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

2.4 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的思想,是指事先分析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找出主导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重点控制,使质量问题消灭在发生之前或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事前监督,加大预控力度

防患于未然,完善勘察设计单位内部质量管控机制,加强勘察现场质量监督和室内试验质量监控,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开工前,电气系统施工单位要和项目管理、建设部门联合对设计部门完成的图纸进行详细的审图,从而全面地掌握整个项目的施工方案安排。建筑电气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实用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同时要根据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图纸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针对这个问题按照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和制定分阶段的技术交底措施。

3.2 建立建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建立建全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应该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质量意识,要确保它可以有效的实行。建立以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级质量部门实施的监管体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和改进措施,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对建筑工程施工程序进行严格控制。

3.3 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中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施工技术人员的资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应满足施工要求,将施工技术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去,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技术规范和制度进行施工,还要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解决施工技术难题,保证施工的人力、物力的合理分配。加强施工技术方法的控制,严格控制施工工序质量,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和制度进行施工控制,按照相关技术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心、施工技能和技术管理水平,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3.4 严格把好施工材料质量关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要的就是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前提及物质保证。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的管理和控制,施工之前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所采用的材料,按照我国相关质量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的检验。要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对施工材料的审核和管理力度,建立合理的、科学化的原材料管理制度。做好材料采购工作,不仅要保证材料选择的质量,还要进行材料试验检测工作,严禁使用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施工材料,确保质量达到标准后才可进入施工现场,确保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有效管理控制。

3.5 加强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在电气施工完成之后,必须对电气工程进行质量验收。质量验收是控制建筑电气施工质量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环节。在质量验收中,先进行工程检验资料的复查,特别是涉及到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项工程,例如检查线路的绝缘电阻、避雷引下线接地电阻、进户线重复接地电阻等测试记录,还有暗配管的隐蔽工程记录,以及施工材料、电气设备的合格证及验收记录等。另外抽查建筑电气工程的主要使用设备,例如检查照明设备的通电试验记录,排风扇、空调的运行记录等。最后,对建筑电气设备实体进行观感质量检查。对配电箱、灯具、开关、插座等电气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只有经竣工质量验收且合格的建筑电气工程,方可投入使用。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必须做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工作,针对此,做好从电气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到项目施工阶段,再到后期检验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尤其重要,并且还要选择适宜的电气材料与设备,施工人员也要严格依据相应的施工标准要求进行作业,以确保项目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建筑质量统一标准篇(8)

一、我国工程建筑管理系统内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具有整体行业认可力的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高低可以说直接关系到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所能够到达的境界,所以在现阶段开始重视工程建筑管理对于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工程建筑行业当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目前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取法具有整体行业认可力的行业标准,这也就使得我国相关的从业人员在从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时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相关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所能达到的程度也就自然可想而知了。

(二)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无法达到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我国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无法满足我国相关行业发展的要求,作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行业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从业人员直接实践着建筑工程质量的相关要求,也决定着这一行业发展所能够达到的上限所在。但是在我国现在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从业人员队伍中,大部分人员都较为缺乏系统的体系化培养,在从事相关工作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许多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情况。

(三)政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监督的缺乏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我国相关工程建设的质量,可以说我国建筑工质量关系到各个方面的利益,牵涉到了非常大的经济利益。因为建筑行业往往投资总量较大,牵涉的经济利益方多,所以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从业人员很容易就会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这样一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结果往往就会掺杂进入相关从业人员的主观因素的干扰。而避免这种结果出现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加强对于这个行业第三方监督的力量,政府作为最佳的第三方监督力量却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工程建筑质量控制没有达到与建筑工程行业整体发展标准。

二、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整体水平

(一)加强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

要想加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整体水平,那么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使其专业技能素养足以面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对其提出的要求。而要想加强相关专业技能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针对从事一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时定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使其能够在一线工组的状态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素养。其次,就是要进行人才梯队方面的建设,是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行业的人才梯队能够满足我国建筑行业不断扩大发展的需要,而这离不开建筑行业和高校力量的长期合作。

(二)制定具有同一行业认可力的行业统一标准

加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整体水平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就是要制定具有统一行业认可力的行业统一标准,使得我国相关的行业标准能够到达一个统一的状态。只有有了一个具有同一行业认可力的行业统一标准才能够让我国的相关从业人员在进行一线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可以参照的行业标准,得出的建筑工程质量结果也就可以满足相关建筑工程行业提出的要求,进而提高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

(三)政府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加强对于建筑工程质量行业的重视程度

而加强我国政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行业的监管力度则是另外一个行业外部促进行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建筑工程质量因为往往都会牵涉到工程建设各个方面的经济利益,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面对许多经济利益的诱惑,很难保证最终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但是我国政府作为一个独立于建筑工程行业的第三方力量,本身具有执行相关监督结果的行政力量。而且另外一个方面我国政府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监督者本身与从事工程建筑的双方并不具备相关的经济利益,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相关经济利益的纠缠。工程建筑行业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我国政治、经济的长远发展,所以进行相关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努力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措施,只有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行业水平才能够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水平。

三、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保证一个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建设的根本性要素,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则是提高我国工程建设质量一个十分重要的重中之重,所以做好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行业的相关建设,就是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水平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公司都已经达到了发展的瓶颈,要想在下一个阶段能够突破国内市场的束缚,走出国门,进行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开拓,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注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以提高建筑公司的建筑质量。

建筑质量统一标准篇(9)

中图分类号: TV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目的

质量控制是指“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的部分。”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产品质量产生、形成的全过程中所有环节实施监控,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环节中有关技术活动偏离规定要求的现象,使其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使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及人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指致力于满足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也就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满足建筑工程合同、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建筑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和服务,令顾客满意,关键是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和产品的质量必须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目标。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保障

建筑产品的质量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众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程项目质量是建筑产业的生命,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因为建筑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或潜伏隐患,其后果不堪设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

从传统建筑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1.传统建筑设计及美学标准的局限性

随着自然环境危机对人类的警示,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在面临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和复杂的生态问题时其局限性就显现出来。面对当今建筑这样一个超越形式与功能的复杂系统,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由于缺乏对环境、生态和与建筑相关的自然的深刻认识,使得我们对建成的建筑及城市环境对外部系统大自然未能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其生态效益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微乎其微。

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是将建筑视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开放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受人控制的主动系统。其侧重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而是建筑系统的能量传递和运动机理,其目标是多元的。

2.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的,它为了人类而美。然而,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汉斯·萨克塞指出:"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它比人的存在更早。"

3.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或称原则)应是建筑评判的尺度。

生态美学的第一特征,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诸如因建筑的营造造成了景观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巨额耗费等等,那么这一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甚至是具有破坏力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美了。

生态美学的第二特征,和谐。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第三特征,健康。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一个能使人类天性得到充分表现的环境,是进化的环境。"

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文化、政治全面高速发展与进步的21世纪,20世纪被部分专家、学者统称为“经济时代”。经济时代顾名思义就是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一基本主题和原则,如果背离了经济时代的基本发展原则,就不得不被时代所抛弃和淘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实质也就是表现在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建筑行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如果他想继续站立于历史的舞台上,就必须以创新的模式寻求更深远意义的发展和进步。技术的创新是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任何事物都只有遵守,而不能去背离。

新型社会竞争机制的要求

建筑质量统一标准篇(10)

我国目前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主要是指建筑质量的最低限度要求,任何建筑工程的质量都不应当低于这个标准。根据标准的规范的相关要求和标准,针对那些不符合设计规范和标准以及在工程质量上存在欠缺的问题做出的相应建议。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用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很多建筑工程在验收之后并不能达到相关的设计标准,但是在设计单位经过核算之后还能够达到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表明这样的建筑可以被验收。虽然在规范中对于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给出了最低的限度,但是往往还有可以考量的余地,这就导致了建筑不满足设计要求但是与规范标准之间并不发生冲突的现象。由于这样的因素长期影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都是不达标的建筑。

(2)在建筑的验收中,一些项目都是由于安全等级不达标没有通过质量的检验,但是在建筑进行加固处理之后再进行检测的时候就成了达标的建筑,这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用表设计中出现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样的方法给建筑带来了安全隐患,国家应该在所有建筑质量的要求上提高一个限度,在质量验收方面进行改革,针对没有达标的建筑不允许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处理。

(3)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用表上存在着语言不一的现象,导致了在实行检测的时候很难掌握和理解具体的检验要求。在功能检测方面,虽然验收用表上有着明确的划分,但是对于过程当中验收的主次方面没有严格准确的标注,这就对验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用表的应用

(1)隐蔽验收的记录。验收工作要从最基本的施工开始,因为验收的过程是经过所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下来的结果,在验收过程中尽可能做到细致和全面。在结构方面,规范上要求验收的最小单位要受到章节的基本限制,对于这种情况对于一些工程来说,例如地基工程、结构工程、分项工程的检验等是实际最小的验收单位,但是对于桩基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部分工程来说不属于最小的检验单位。所以说,这样的验收单位一般可以作为隐蔽的部分进行验收。隐蔽的项目工程需要的表格和验收标准一般都是专门制定的,同时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2)验收质量的内容。质量规定的验收内容需要包括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两大方面,需要考虑到行业的技术特殊性以及行业特点,结合实际地区的情况制定个质量验收的具体标准。在一些地区的企业中,国家没有硬性要求的验收标准地区会加以强制性的要求,或者行业中的要求会比国家性和地区性的要求标准更加严格。

(3)地基验槽工作。在进行地基验槽工作的时候,应该摒弃将基地作为一般的项目进行验收的检验方法,因为它的验收与和其他的检验都相同,这样的处理方法是不正确的。所以在进行验收的记录时,需要制定地基基槽的验收记录表,并要重点记录进行检测的人员。

(4)砂浆强度与混凝土等级的验收。虽然砂浆强度的验收在规范里没有明确表示验收批划分,但是一般按照习惯做法都是将等级强度相同、生产工艺相同、配合基本相同的砂浆进行同批检验。这样可以将强度等级的填写延后,等待砂浆试件所有等级验收之后得出评定在进行填写。

(5)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在规范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虽然没有在表格中陈列出检验方法,但是不能按照个人的意愿进行随意修改。质量评价的统计最后需要填写等级,抽查情况中通常用“好”“一般”“差”来表示检验结果。

3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用表的建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用表的设计与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但是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来要求各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2)在进行检验的时候不允许对建筑的设计标准和安全要求留有余地,不得出现以加固的处理方法达到建筑质量安全的现象。在建筑安全反面我国的验收标准已经是比较低的国家,在进行质量安全检测要求的降低就会严重影响到建筑质量水平的上升。所以对于建筑质量安全达不到要求的设计不得通过验收。

(3)尽量在验收用表上加强语言的表述。因为检验规范和检验标准在进行验收的时候是要相互配合的,所以在验收用表上尽量规范检测使用的语言,不要出现歧义现象,避免造成检测人员理解不当导致验收工作不理想的结果。

(4)我国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需要多加吸取国外的经验,鼓励建筑企业将国外的验收经验带入我国,提高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的标准。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用表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统一标准来制定的,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和加强检测内容。作为一项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检查系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用表一定要结合建筑工程所具有的实际特性和人们的需求来进行制定和改进,在高度要求建筑的安全质量之余,也要适应来自社会的要求,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和使用的标准,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殷许鹏,潘文,宋廷苏等.建筑隔震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研究[J].施工技术,2013(09):61-63.

上一篇: 欧姆定律的基本公式 下一篇: 广告创意策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