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育内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5 17:07:57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篇(1)

目前,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己成为小学班主任的新职责和新要求。为适应新时期的德育工作, 小学班主任应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真正把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 注意将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和心理健康医生角色溶为一体。以心理学的有关理念、方法为指导, 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 建立“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来协调各方教育力量, 培育良好班集体, 塑造学生完整人格。一、渗透式教育基本概况渗透式教育是一种以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就是小学班主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融入到班主任的一切工作中。在进行常规教育教学活动, 班级管理、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 自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活动。它不以直接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为目的, 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 塑造其心理品质, 影响其心灵的成长。培养出一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操作技巧的小学班主任后, 对于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对于更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对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二、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丰富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和内容时代在前进, 社会在发展, 原有的德育结构己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要求。小学班主任应自觉地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现己成为小学班主任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为小学班主任有效地实施德育准备了基础, 同时还为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成效提供了新途径。2、更新了小学班主任的观念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更新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 转变或改善教育方法的特殊作用。小学班主任传统的教育方式多用说服教育、提供榜样、确立规范等方法, 一般倾向于“我说你听, 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为小学班主任有效地实施德育准备了基础, 同时还为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成效提供了新途径。2、更新了小学班主任的观念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更新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 转变或改善教育方法的特殊作用。小学班主任传统的教育方式多用说服教育、提供榜样、确立规范等方法, 一般倾向于“我说你听, 我决定你执行”, 习惯于以自己的要求去规范小学生的思想言行。而心理健康教育使广大小学班主任转变观念, 接受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班主任从一种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3、促进了小学班主任工作重点的转变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是比较多的, 从班主任的教育功能来说, 班主任不应该仅仅成为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约束者, 或者是小学生学业成长的管理者而己, 他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 既面对一群涉世经验几乎为零的儿童, 他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使其视角转向为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成为小学生个性成长的促进者。4、提高了小学班主任的个人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 小学班主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肩负着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任务。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深造, 使自己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得到拓展和深化, 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同时, 自己的心理素质也得到提高, 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也会得到巩固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班主任的要求

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不仅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修养, 还要能巧妙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班主任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1、展现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现示范性的渗透原则小学生,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榜样的作用非常重要, 而班主任是他们的天然榜样。一个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品质、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自我意识等。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每一个小学班主任都应充分认识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足够地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 努力地实现人格的提升, 用自身的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2、营造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 体现潜隐性的渗透原则心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环境, 但它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潜在影响力。心理学研究证明,心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才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良好的心境能促进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良的心境则会降低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阻碍人才的成长。在班级管理中要形成宽松的环境, 创设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 以此熏陶和感染学生, 以求“润物细无声”。班级人文环境的创建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而人性化的教育则在尊重学生的同时, 发展、完善着学生的人格。3、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体现基础性的渗透原则小学班主任一般都至少担任着一门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学科特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 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心理辅导的艺术、策略、技术, 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对学生的智力品质问题和非智力品质问题进行辅导, 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与效果, 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4、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体现主导性的渗透原则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专门的过程。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是一项前瞻性的活动, 是构建良好心理场的的基础作。小学班主任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 要积极学习团体心理辅导的操作要领, 使课的内容、形式、方法更加趋近学生的心理需求, 满足学生的发展渴望。5、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 体现活动性的渗透原则研究与实践证明,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 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小学班主任应注重实践, 给学生机会, 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 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 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6、建立三维教育网络, 体现整体性的渗透原则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学校、家庭和社区在对小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保持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等方面的同步性、一致性。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篇(2)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9―0032―01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化,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成为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新时期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小学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主动参与构建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角色、知心朋友角色及心理健康医生角色高度融合起来,协调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学生以及其他各方教育力量,完善以小学班主任为主体的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缓解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的现象,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素质过硬的综合性人才。

一、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 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必要性。在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开发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生活、学习、交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乐观心态,养成优良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并预防和消除自闭症、多动症及青少年犯罪等不良现象。

班主任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教学工作,在进行常规教学活动时将心理教育贯穿其中,通过学校情景生活和课堂交流以及学生兴趣小组,主动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反应,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授心理知识,塑造学生优良的心理品格,引导学生茁壮成长。

2. 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可行性。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原有教育教学过程矛盾冲突较小,与原有教学计划、任务、内容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原有教学科目、教育结构和教育载体中渗入心理素质教育,发挥小学班主任主导作用,可以实现固有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共同发展与进步。且从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来看,渗入式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前景乐观。

首先,班主任工作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班主任可以根据本地学校教学特点、专业化程度和不同的教学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根据心理健康级别进行专业途径和非专业途径的划分。小学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素质、教学能力,从非专业途径开展教学,循序渐进地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班主任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推进者。当前我国小学班主任主要由本科毕业生构成,具有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求知欲望,能够快速学习国内外先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可以在学生普遍信任班主任的良好基础之上,汲取专业心理学知识,全面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发展程度、交友状况、家庭条件及情况等,切实推进小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发展。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篇(3)

一、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理念方面

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自身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较少,课程定位不准确;偏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较少地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的实效。

2. 教学内容方面

因为学时数较少,很多内容只能点到为止,无法在课堂上深入展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心理健康教育课通常都是大班型上课,相较于小班型,难于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3. 教学方法方面

理论课教学仍较多运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教学的方法单一;受大班型教学的限制,师生互动难;大班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形式需要优化创新。

4. 教学手段方面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数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其课件制作的艺术性、实用性需要加强;另外多数高校只是利用网络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但通过网络为教学服务,建立网络教学网站的任务,目前还没有完成。

5. 教学管理方面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中规定:高等学校要按照本通知要求,“主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学分,32-36学时。”但多数高校受各种因素影响,实际执行的教学时数达不到相关文件规定;

(2)课程缺少连贯性: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往往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就结束了,但一个学生在校时间共有6~8个学期,其他几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都是空白,这样不利于学生连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3)授课班型大,给课堂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在超过150人的大班型课堂上,由于教师的监控能力有限,对一些学生的违纪行为却无法一一纠正;而且,大班型教学的教室空间大,干扰多,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信息损失多,这些因素都使得听课质量难以保证。

二、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应实现五个转变

(一)教学理念应实从现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学生心理成长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目标是一样的,但在具体的教育内容及方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导向性,而是更强调学生内在的心理感受,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体悟,从而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知情意行的恰当模式。

(二)教学内容应实现从注重知识体系到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转变

教学内容的设置要选择与大学生成长、成材密切相关的内容,注重解决学生当下最困扰的问题,提高教学的实效。

(三)教学方法应实现从注重单纯讲授到注重学生体验和实践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突出体验性和实践性,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问答法、团体心理游戏、心理测验法、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感悟,实现自我成长。

(四)教学手段应实现从注重课堂教学到注重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利用网络技术,让教学网站同步教学,将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或者没有时间完成的任务通过教学网站来完成,发挥课堂教学不能起到的作用。

(五)教学管理应实现课程设置从阶段性到连贯性的转变

按照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文件的要求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满足文件规定的学时要求,并将这些学时分布在学生整个在校的各个学期,从而使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各个阶段的心理困惑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

三、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探讨

(一)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准确定位是上好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转变学生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的误解,端正学生对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使学生学会自觉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在助人、自助的实践中,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完善自我、和谐身心、健全人格。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管理是上好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保证

1. 从课程设置方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管理

根据科生在校时间长短,将总学时数平均分配在各个学期,然后根据学期不同,学生心理需求不同,有针对性地制订授课计划,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团体心理行为训练方案,这样既解决了课程连贯性的问题,也让在不同时期遇到不同问题的学生能够及时从课堂上获得心理健康知识,以及老师的及时辅导。

2. 从课堂管理方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管理

在大班型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强课堂管理:

一是将学生班级划块就坐法:学生按照老师划定的班级区域就坐,这样老师可以了解各班级的听课状况,班级间也可以互相了解监督听课情况;

二是随堂上交作业法:课堂随机写对本节课的认识,下课上交,即可提高学生听课兴趣,也可达到掌握学生出席率的作用;

三是对加强师生互动的设想。我们不妨可以借鉴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在解决“大班型”教学问题上,利用电子表决系统(Digital Voting Systems, DVS)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的经验,这样,课堂上来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上好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核心

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实践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考虑到与理论教学内容的衔接和呼应,让实践课对理论课起到一种补充的作用。

(四)采用科学教学方法上好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应突出体验性和实践性,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问答法、团体心理游戏、心理测验法、角色扮演、心理电影赏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感悟,实现自我成长。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网络教学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

现代社会是网络时代,大学生应用网络的热爱和使用频率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教学相关资料上传到网上,上传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相关的、大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指导性材料,包括视频小片、心理小测试、心理拓展阅读、心理行为训练活动指导等资料,让学生在课后仍可以对课上没有消化理解的内容进行学习;另外,通过网络平台,老师还可以回答一些学生不愿意当面询问的问题,以解决学生内心困惑,这些方法的使用对有限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凌冰,姜文学:电子表决系统在大班型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英国萨里大学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09.1.

[2] 徐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初探,成功(教育版),2009.5.

[3] 薛香: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兼谈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11.

课题: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篇(4)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科学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班级管理的初级阶段,班主任则需要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延伸,管理不是重心,班级管理的重心应该在学生身上,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与人相处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部分出现不合群、性情急躁、悲观等不良心态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出现摩擦、争执等现象无法避免,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协调,帮助学生明白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协调或者沟通来进行问题的处理。教师自身也要做好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

3.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的进行问题的分析,这对于发育中的小学生非常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下,学生可以明确地了解自身的问题与优势,教师也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班级的管理,通过细节的处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自信、乐观、诚实的优良品德。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也会有意识的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回馈社会储备力量。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2.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健康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差异化的生活背景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观察逐步的强化学生的心理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受挫能力及控制力,这些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沟通。任何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需要面对的群体也各不相同。现阶段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庭的溺爱会让学生非常的自我、自私,这些性格极易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相处的技巧,更好地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4.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宣泄情感。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稍显不足,但是基础性的感恩教育是学生必须学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包容、接受、领悟社会、家庭、学校给予自己的历练和爱护。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单独教育和集体教育两组形式来进行。单独教育可以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科学的引导,如学生在出现较大心理问题的时候,单独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集体教育则可极大的减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在班级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两种方法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都运用的较为普遍,教师可以依据班级管理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具体的实施方法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进行引导。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及领悟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同时,按照学龄段的不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填充,以此来提高心理教育的预见性。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适时的帮助学生减压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明确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有目的的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

(2)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德育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内容和措施落实奠定基础,二者是互补的,德育过程中,采用榜样示范,典型引路、批评和表扬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的各种有趣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班要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需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个班的小学班主任,至少担任着这个班的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那么就需要教师充分挖取学科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4)建立心理健康驿站。心理驿站中受教育的学生是学生自己感到有心理困惑、心理压力时主动寻找教师,希望得到帮助。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平台,不仅有助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合理布置工作,也帮助了由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的学生,使他们走出不良心理的阴影,在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5)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人的主观意识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需要时时留意,对于一些表现较为特立独行的学生必须予以关注和引导,让其步入正轨。在日常班级的管理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如“一周值日生”“小助手”等活动都非常可行,学生在体验过班级管理的角色之后会一改之前的不足,学会为他人着想,并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四、总结

对于班主任而言,除了需要教好专业课程之外,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班级管理确保所在班级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班级管理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必须在遵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抓住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现有方法的科学运用。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非常有限,且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非常的繁杂,因此,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篇(5)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9—0023—01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班主任作为教学和管理的排头兵,身处教学阵地的最前沿,时刻与学生打交道,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掌握得最清楚、最完整。因此,应该责无旁贷地挑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

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笔者从两个方面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把握好一条主线和两个原则

1. 一条主线——以学生为核心。班主任的工作,不管是教学还是管理,始终都以学生为核心。只有把握住“以学生为本”的主线,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才能使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班主任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经常和学生谈心交流,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尊重、关心和关爱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生活的热情,这样才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两个原则。(1)坚持言传身教。学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正处于发展时期,模仿性极强。班主任平时如何处理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待人接物以及平时的一言一行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做好“榜样”作用,率先垂范,积极发挥“正能量”,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坚持共性与个性并存的思想。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作为团队之中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到个性的存在。班主任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追求和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改变过去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心理健康辅导,为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班主任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不能死搬硬套。

1. 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有利于促进同学间的人际交往,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班主任可以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设计时要思考选择什么样的载体来开展集体活动,怎样开展才能让内向的学生能够大胆表现自己等,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 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研讨所产生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主动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所以,班主任在召开班会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细微心理变化,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语言和情感上的转变,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适当加以引导,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3. 举办心理学常识讲座。班主任要经常举办一些健康教育知识、青少年生理卫生、心理健康技能等讲座,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和生理学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篇(6)

 

一、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内涵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也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班级教育管理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开展生理健康教育管理是班级教育管理的基础,但目前对教育生理学在班级管理的运用及研究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教育生理学作为教育学与生理学相结合的产物,研究的是一个涉及人的生理素质改善、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性问题,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如何把该门学科运用于班级的管理过程之中,提高学生的生理素养呢,本文尝试提出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新概念,并对其教育目标、教育方法进行了思考。

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class-based physi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是指以班级组织为基本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管理活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生理健康知识,树立生理健康价值观,培养巩固生理健康行为,达到促进学生生理健康,提高学生生理素质的教育管理活动。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把教育生理学理论作为指导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种基本理念,将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看作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试图使班级生理教育管理能够与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并有机地与班主任工作相融合、渗透并弥散到班主任工作的一切环节和过程之中。

二、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目标

1、树立健康意识

生理健康是一切健康的基础,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要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心理素质,无病防病,有病早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2、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通过在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中学习人体膳食的合理搭配、加强体育锻炼对身体发育的重要性、控制饮酒、不吸烟,远离毒品等知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3、加强性教育

现代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明显提前,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渴望了解性知识,但许多家长和老师采取禁锢方式,不让他们涉及任何与性有关的内容,由此更加加剧其性心理的紧张,使他们将探究行动带入非正规渠道,反而给色情内容有了可乘之机。此外,由于缺乏性保健知识,自制能力差,有些学生出现了早恋,甚至出现未婚先孕,其结果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对此,应通过在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中进行性知识的传授,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自制力,引导学生走出性的误区。

4、增强急救意识和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伤害或突发性的事故,如触电、溺水、中暑、烫伤、强酸强碱灼伤、误食毒物、昏厥、地震等等。在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进行一些急救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进行生理健康教育管理

1、区分性别进行性教育

区分性别进行性教育,是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学生普遍早熟,外界不健康的性知识传播又比较多,如何让“半懂不懂”的他们远离诱惑、健康成长,班级性教育应当引起重视。班主任应当全面正确地进行不同性别学生的性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班级性教育可以用讲座、集体谈话、单独对话、提问、男女生分开交流等方式进行,分开交流时男生可以进行纠正手淫习惯、防止频繁遗精等科学知识的讲解,女生可以对一些月经失调、痛经、经期保健问题等进行解答。

一般来讲,班级性教育内容应包括:

(1)教给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不够,有的学生受了欺负还不懂,有的受了欺负不敢讲,因此对学生进行班级性教育,主要应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要让学生懂得哪些肉体接触是正常的,哪些是禁忌的性侵犯。如果有人企图以令他们不安的方式触摸或接触他们时,他们应该学会躲避、大声叫喊、遇到侵犯往人多的地方跑等?1?。

(2)性价值观教育

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讲,他们可能更容易接受那些时髦的观念,把性道德观念和清规戒律看得一文不值。因此班主任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态与学生交流,一方面有责任表明自己的价值观是相对保守的,对性行为采取的是负责的态度,另一方面又以平等的身份讨论性开放何去何从的利弊,让学生冷静思考、自主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而不会激起其逆反心理。

(3)传授避孕方法及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调查表明,每年在全国100多万例的人工流产总数中,未成年人占到了四分之一?2?。中学生广泛而频繁地从网络、电视等媒体接受性信息,而学校、家庭性教育不到位,造成中学生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感染性传播疾病、性犯罪等人数大为增加。可见,在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中传授避孕方法及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班主任可以用测验和游戏的方法,将避孕方法及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大家。年龄不同,性教育内容可以有所区别。

2、把品德教育与生理机能联系起来

把品德教育与生理机能联系起来,是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的重要方法。班主任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如果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生理状况一无所知,工作往往不能奏效。思想品德教育所涉及的个性、人格、气质、性格、习惯等概念,其实都是人的心理特征的反应,又都有其生理方面的根源。

医学研究发现,有些品行不良行为是因为医学问题引起,而不是道德问题。比如,铅中毒的孩子就会有攻击性行为。很多因打架被送到少管所的孩子就是因为铅中毒;有些有性侵犯行为的孩子不是思想品德有问题,而是因为血清睾酮水平太高导致的?3?。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进行生理健康教育管理,应与思想品德教育联系起来。

3、了解和掌握学生生理,建立学生生理档案

了解和掌握学生生理、建立学生生理档案,是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的重要前提。班主任 既可以通过查阅学生档案,走访科任老师和家长,又可通过平时观察学生,与学生交谈及对学生进行生理调查来确定学生的生理发育特征、学生常见的卫生问题、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学习的生理负荷程度、作息制度情况及整体健康情况等等,并依此对班级学生的生理状况进行整理归档,制订有效的班级生理教育辅导计划。整个班级的生理教育管理计划应符合班级实际,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把生理健康教育管理与心理卫生教育联系起来

把生理健康教育管理与心理卫生教育联系起来,是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良好状态”?4?。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应与心理卫生教育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讲究生理卫生与讲究心理卫生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生理卫生习惯。班主任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如讲解学生出现学习障碍的案例,其生理、心理会同时出现一系列的典型表现:阅读、计算、拼写困难;眼手不协调;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意识低下等。班主任可以同时说明其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机制,引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安排表等。

5、适当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适当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是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的重要实践。班主任可以与社区医院合作,邀请医疗人员携带学习材料以及模型人、夹板等教学器材,为班级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使学生理解实施急救的重要意义,掌握基本的急救操作技能。在培训现场,医疗专家可以详细讲解并演示“现场心肺复苏”、“现场外伤救护”等操作方法,随后,学生可以在专家指导下,利用模型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外伤包扎止血”、“骨折固定”等技能操作。这种培训可以提高班级学生的急救意识,使他们在遭遇溺水、电击、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时,能够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实施正确的急救,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将伤病员送到医院抢救,从而有效的拯救自身与他人的健康和生命。

    魏书生班级管理日记曾经指出:“思想观念能控制人的生理机能;落后的观念,能压抑、腐蚀人强健的生理机能,当然也包括大脑的生理机能。先进的观念,能使病弱的生理机能强健起来,能使愚钝的大脑生理机能变得聪明起来。”以教育生理学理论为指导开展班级生理健康教育管理,它的提出有助于推广学校生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扩大其教育规模;有助于实现学校生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目标;有助于形成与现代班级授课制相协调的学校生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系统;有助于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简介:谢楚贤(1976-)汉,广东潮州人,毕业于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管理学士;现任教于广东省饶平县教师进修学校,学校管理,教育管理

?1?冯军军.今天该怎样进行性教育?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01.21.第十版.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篇(7)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因素

1.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固有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成长中的中学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2.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而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有些孩子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

3.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竞争。激烈的升学竞争,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中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往往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当前不少学生在“学习心理、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精神健康”等方面心理压力较大,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应力差、群体性差、意志薄弱、对人冷漠等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帮助中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还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在开展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时把握好: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原则,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广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同时重视学生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班主任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在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班级各项管理的实施、协调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更是极为重要。班主任要注意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积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班主任要积极地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的最新动态,要及时的跟学生进行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心理动态,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其次班主任要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便于在工作中及时的了解具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进行具体的个性教育;最后,还要要定期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回访,制定一定的措施,促进此方面的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2.将心理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班主任要积极地开展学科教育穿插式教育。对教材本身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恰到好处的挖掘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渗透心理健康的思想,还要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情感的激励和培养。因此,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所教学科的内容,尽可能地开发学科活动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心理相容。班主任要公平的对全班学生进行公平的教育管理。班级是由具有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组成的,在整个班级中必然会有“优秀生”和“低差生”,班主任的主要心理教育就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心理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要积极地引导“优生”帮扶“差生”,积极构建“差生”向“优生”学习的班级文化氛围,积极地创建互尊互爱的班级学习品格,促进学生与班主任的和谐相处。

4.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的教育功能是班主任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工作内容。如精心布置教室、开展茶话会等。在教室里可设立“光荣榜”、“评比栏”、“养生角”、“个人之最”、“图书角”、“名人名言”、“师生沟通本”等,做到艺术性与教育性融为一体,既美化环境又熏陶学生。还要充分发挥班级教室黑板报的作用,班主任积极参与进来,把黑板报办成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宣传阵地,既能锻炼学生又能教育学生。

5.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和班主任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数。

6.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随着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班主任赋予了心理辅导的功能。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研讨将有利于疏导学生心理困惑及矫正学生的不良心态。主题班会前应有所准备,摸清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加以适当的引导,以确保班会的正确导向。召开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群体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四、结语

今天的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已不再是单纯进行知识传递,它需要承担更多社会其他机构承担的职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显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班主任老师要首当其冲,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并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及时总结调控,经常开展教育研讨活动,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促进中学生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篇(8)

【中图分类号】G630

对小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当中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到本班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一、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帮助心理异常的小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障碍,不再扰乱班级秩序,在使学生获得健康心理的同时为班级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其次及时消除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防止心理问题的累积,避免学生因过度压抑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第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充分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获得全面发展,同时推动班级的进步。第四就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教师心理素质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也可大大提高。

二、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 情感教育

农村小学生的情感波动性大,情绪比较脆弱,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要关注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的心态始终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使小学生在各种活动当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培养小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等高级情感;提升小学生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二) 学习心理教育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学生也最容易在学习中产生心理问题,因而学习心理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组成。在进行学习心理教育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动机,然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再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消除学生因学习方法不正确而产生的焦虑心理,还有就是改变学生恐惧、对抗、畏难的考试心理。

(三) 自我认知教育

自我认知教育也隶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很多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正是由于对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导致的。自我认知教育应该达成的目标包括:形成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并能影响他人;正确认识到自身优点,凭借自己的长处来帮助同学,为班级贡献力量;能理性看待成长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 集体式教育与个别式教育相结合

农村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仅要注重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关怀,对他们的心理机能进行调节,使全体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良好发展,同时还要关注个别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个别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教师应该明确小学生虽然有相似的发展特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会遇到不同的困惑与问题,因而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将集体式教育与个别式教育结合起来。

(二)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在每周拿出一到两节课的时间来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勇敢说出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们共同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还能使其他学生在献计献策的过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洗礼,自觉规避心理问题。作为教师除了给学生充分的建议自由外,还要注意对心理健康课堂的把握,从更高层面给学生提供心理建议,使学生在纠正心理问题时有更正确、更科学的导向。

(三) 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

在班级管理中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能够拔高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心智水平。德育和心育是相互补充的,德育能够为心育创设目标,而心育又能为德育的落实提供基础。在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树立道德典范来改变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如有的学生会有自私自利的心态,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利益,不顾及他人感受,教师就可以为他们讲一些伟大人物无私奉献的故事,使学生们通过德育受到感化,进而改变自己的自私心理。

(四) 利用学科渗透进行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深入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通过学科渗透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小学的学科内容设定都是具有正确导向的,因而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起学科优势,对知识中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并合理运用。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当学到《骄傲的孔雀》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对文章的思想进行分析,让学生们看到"骄傲"这种心理的坏处,引导学生们规避骄傲情绪,形成正确的心态,用平和友善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同学朋友。

(五) 利用板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篇(9)

为了引起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我班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全体学生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一是通过班级手抄报等途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购买、订阅适量心理健康教育类书籍、刊物,心理资料室中的书籍。三是从电视、宽带网上听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作的报告。

二、群策群力,先抓好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领导亲自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和研究。这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继而确立了 “面向全体,预防为主,个别心理咨询辅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原则。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近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育人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在本次活动中,各项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教师的健康、愉快的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精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题研修,尝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大大提高了效率,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讲解、讨论、谈话、游戏等形式,对正确的交往表现、交往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活动的举行,帮助学生树立了健康的交往观,端正了交往态度,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开展好常规工作,全方位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班师生在大家的努力下,能够愉快地工作和学习,这是对我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最好赞赏。与此同时,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实施,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在课堂上渗透心理教育。并针对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都有成功体验,学会培养自信。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五、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挡案

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使之逐步规范化,这对于提高我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它将有助于确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与途径;有助于诊断、分析、解释与评价。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了调查记录,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等。还对我班的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心理调查,调查结果也放在了心理档案中,这些材料将成为伴随学生心理成长的原始资料。

六、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

心理健康辅导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制约的。心理健康辅导是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班主任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辅导室积极开展《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并及时把研究的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七、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我班及时与家庭相联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定期召开家长会,随时家访等,做到经常互相沟通。家庭教育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家长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针对二年级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讲座,使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积极态度。

八、对学生做好因材施教,及时做好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我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方法。心理辅导室定期开放,接待急需帮助的学生。班主任依据积极心理辅导的原则,为学生热忱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帮助,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也可以发电子邮件索求帮助,电子邮箱是:

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不少属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心理辅导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健康教育的归宿。一年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的配合下,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和身体都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大班健康教育内容篇(10)

目前,社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为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前景。然而,职高生所接触的事物逐渐多元化、多样化,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现今很多职高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这就增加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难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让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还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1.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职高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才选择读职业高中,他们的年龄与心理尚未成熟,因此在专业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一方面他们对自己所选专业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够详细,另一方面他们不知道自己所选专业的就业前景,这就给职高生造成了心理负担。而学校以及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没有重视到这一问题,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学校的招生和日常教学工作中,没有向学生具体地介绍各专业的特点以及就业方向,让学生不能安心地学习。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目前,大部分的职业高中学校均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基本上都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管理规定而安排某个教师兼任心理咨询师,由于这些教师本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并且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限,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只流于形式,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职业高中的班主任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只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总体而言,现阶段职业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非常薄弱,对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认识度也不够深刻,亟需解决。

3.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体系不完善。目前,虽然有些职业高中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并且也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困难重重,本质原因是职业高中没有构建一条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的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人员与班主任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且校内的资源没有有效合理的整合,无法形成一个连续的、系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辅导、跟踪的工作机制。

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有效对策

1.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及班主任必须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解决在专业的选择与就业方面的心理难题。教师在入校时就应该统一组织学生开展专业解析大会,向学生更加具体地介绍专业特点,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的就业前景,并通过分析一些毕业生的工作实例来向学生展示今后的工作状态、工作环境以及工资待遇,这就能够解决学生在专业选择与就业选择方面的心理难题,告诉学生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确保毕业生的就业率,让学生更加安心地、有目标地学习专业知识。

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督促和支持职业高中学校配备专业素质较高的心理咨询师,同时,还应该对班主任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转变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能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沟通交流,并告知学生家长配合心理教育,积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健康问题,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职业高中的心理咨询师应该科学地制订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而普及学生的心里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3.构建立体交叉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随着对职高生教育的认识更深入,职高生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只是单方面地依赖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职业高中学校要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性。该三级网络的第一级是校领导,他们主要起到支持、督促作用;第二级是系统延伸层,主要是班主任以及各任课教师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以及心理健康活动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级是学生自助,主要是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且向班主任反馈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一些有趣的心理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将会大大提高职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效果,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现状,及时解决问题。

职业高中的班主任只有全面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轻松管理班级,为班级营造出团结互助、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内心更加积极向上,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朱蕾.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10):79-84.

上一篇: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下一篇: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