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4 17:16:01

专业课堂

专业课堂篇(1)

课堂是最普遍的教育活动场所,但同时它又是复杂的,它是由教师、学生和环境构成的一个微型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构成元素不断发生着相互作用。有效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已成为各授课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课堂教学是围绕着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而在课堂中发生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环境进行精心的布置,对课堂氛围进行恰当的营造,对课堂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学生参与进行积极的引导,对差异学生进行高度的关注,对教学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有效、快乐和谐,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进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1.教师。

作为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引导者和协调者,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技巧和能力,才能使自己与课堂客观环境、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处于和谐之中。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也对学生学习产生极大的促进或消极作用。

2.教学内容。

教学层面上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作用的对象或客体,它是经过课程设置和编制具体化了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全部内容。

3.教学环境。

班级和班级之间的课堂教学环境不一样,一个班级在不同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的课堂教学环境也不一样,这是课堂教学环境的独立性;一个班级在某门课的课堂上教学环境一旦形成,基本上就会持久保持下来,这是课堂教学环境的稳定性。

二、搞好教学管理,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课堂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学生能主动遵循的课堂规则是课堂管理的头等大事。课题规则应使学生明确课堂的行为要求,使学生明白行为所依据的标准,从而使课堂行为规范化。

2.自我管理。

在课堂管理上必须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这样不仅可以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增加“规则”的约束力。

3.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之,则会降低学习效果。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而且也要具备高超的活跃课堂气氛的技巧。

4.巧妙利用课堂之外。

将预防和解决问题工作做在课外,将问题解决在课堂之前或之后。对于班级中哪些学生行为容易越轨,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专门分出时间积极地关注这一部分学生,与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他们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课堂技能。

1.吸引学生的“眼球”和“耳朵”。

(1)巧妙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站在学生角度,他们不可能一堂课自始至终高度紧张地听教师的讲解,需要教师采取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演示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以轻松的、快节奏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运用相关知识,从而不至于厌烦,保证教学效果。

(2)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讲课

由于不同的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不一样,接受新知识能力有差异,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快,而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慢。这就需教师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喜欢听的语言给学生讲,也就是经常讲的教学要深入浅出,语言要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教学语言生动、活泼,能够引起学生“学”的兴趣,举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使专业知识不再枯燥、乏味,是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吸收课堂知识,达到教学的目标。

2.管住学生的“手”和“嘴”。

目前在中专院校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有教师抱怨课堂纪律难以控制,而课堂纪律控制不好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管住学生的手和嘴,搞好课堂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暗示控制

教师要善于随时随地地觉察课堂里每个学生是否专心听讲,当某一学生有表现不当行为的迹象时,就要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一个成功的教师,其管理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给一个无声的眼神,一个无声的动作都可以起到绝妙的作用,一旦课堂问题行为发生,教师可采用暗示的手段不惊动他人、不影响教学及时予以制止。

(2)不局限于三尺讲台授课

有经验的教师总喜欢把重心放低,身体前倾,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这样,师生之间距离更近,更易沟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要一直站在讲台上,可以在教室范围内走动,这样对于开小差的学生能有一种“震慑”的作用,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再次转移到课堂上来。

专业课堂篇(2)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曾经在其“尊重的教育——新世纪的教育理念”中提出:新世纪的教育者要尊重教育规律,特别是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尊重受教育者,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除了教会必要的知识,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生活的勇气、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尊重的教育,如果落实到教育的执行者之一,大学专业英语教师的行动上,就是在课堂上进行“尊重的教学”。何为尊重的专业英语教学?

在很多人看来,专业英语课堂应该是:老师在前面用英语讲,学生在下面边听边记;老师把该讲的讲透,越祥越好;学生把该记的记住,越多越好。这种教学把教师假设为英语和专业的“知者”(knower),把他所知道的用英语表达的专业知识传给“无知”的学生。教学主要是通过“讲解”(explanation)加上偶尔教师的提问或学生的提问完成的。讲解过后,学生常常要做一些用英语表述的专业知识的练习,检验是否明白了被讲的一切。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说话。

不可否认,过去多数专业英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的不同时点成为好的讲解者,但是现在,如果英语教师的教学生涯只由这种“教”的经历充斥着,那他真的有必要停下来思考,并问如下问题:“这是最有效的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吗?”

之所以有必要问这个问题,是因为这种课堂上教师的却是在“教”,可是究竟有多少由于老师的“教”而产生的“学”呢?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老师在卖力地用英语教,但学生却没有从他那里学着什么,因为大多用英语表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汉语的专业课本上存在;如果说学专业知识,学生会看懂汉语课本;如果说学专业英语,在这样的课堂上英语老师却没有给学生机会去学。因此,在教师是“讲解者”的课堂上,不知何时,很多努力要跟上讲解的学生,退了下来;另一些记录不知何意的笔记的学生,停下了笔;更多的人做起了白日梦;开始上课时的张张期待的面孔,有很多已经换成了静静的黑头顶。

这就是“不尊重的”专业英语课堂教学!首先,上课的老师忘记了:这是专业课,更是外语课。而语言是需要互动的。其次,作为教师,他不能替学生学习,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为自己学习。第三,也是最要不得的,他把学生真的当成了“容器”,一味地在灌输。在他看来,他们只需被动地接纳,这便是最大的不尊重。何况处于被动地位容易产生疲劳,使人失去兴趣。

大多数人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最容易想起也最难以忘记的是重视你、鼓励你、欣赏你、尊重你、并以你为荣的老师。在他期待的目光中自己做了什么,出了什么成绩也记忆犹新!这就是“尊重的教学”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老师信任、器重学生的能力,并表示欣赏和欣慰。老师的尊重是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

其实,根据JimScrivener的总结,学习过程常常需要五个步骤的循环:(1)做事(doingsomething);(2)回忆(recallingwhathappened);(3)反思(reflectingonthat);(4)得出结论(drawingconclusions);(5)运用结论准备继续做事(usingtheconclusionsforfurtherpracticalexperience)。因此,“教”不一定产生“学习”;前者会介入到人们学习得以产生的每个步骤中去,但学习的产生主要源于“做”,以及做了之后的反思、回忆等。

上述循环对专业英语教师的启示是:人们靠自己做而能学的更多,并不是靠灌输;要让学生们用英语多说、多讲、多做,因为学生都是聪明的、功能完好的正常人,他们会思考、联想、回忆、反思、并得出结论,而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在外语教学界,最近的研究越来越强调学生作为“完整的人”(wholeperson)的重要性。承认学生是完整的人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完整的人对专业英语教师意味着:学生们来到课堂,不仅仅带来了笔和纸,还带来了许多看不见的东西:他们的需求、愿望、梦想,他们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他们的人生记忆,他们的热情、期待,以及他们的愤怒、恐惧,等等,他们是完整的人。因此可以说,专业英语教师“教”的工作仅仅是产生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的一个小因素。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关于如何与完整的人打交道的工作。只注重把内容传输给学生是不够的。教师要真正地尊重学生,就要了解他们的心声,努力找出使学习真正发生的方法。这意味着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发生改变:教师再也不是中心焦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人人都参与学习活动,讲起来,做起来。这时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者”和“讲解者”,他更应该是学生个体需求、感觉和想法等等的“觉察者”,并且有能力使用恰当的教学组织程序及技巧,设计多样的、适合不同个体差异及需求的练习和课堂活动,创建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的学习的课堂氛围。他有时又是向导,有时是参谋,有时是“信息源”。

美国心理学家CarlRogers曾指出三个最重要的、有助于创建有效学习环境的教师特点,它们是尊重(respect)、理解(empathy)和真实(authenticity)。其中的“理解”是指教师能想象学生的感觉,并且感同身受;“真实”是指教师作真实的自己,不虚伪、不假装、不貌似权威,作诚实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真人。仔细想想,这后两者的本质其实还是在讲“尊重”。当教师具有了尊重的品质,课堂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开诚坦白,充满信任,少了猜疑和胆怯、多了勇气和自信;教学气氛会更积极、更有朝气。学生会更勇敢地面对外语学习上的挑战,同时提高自尊(self-esteem)、增强自悟(self-understanding),继而逐渐地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而不是认为那是别人的工作。

总而言之,“尊重”的英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信;了解学生的问题及所求;热情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幽默;真诚;平易近人,耐心,等等。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上,首先,要依据教学内容设计足够的课堂活动或任务让学生参与。活动可以包括个体活动、同桌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其次,在课堂活动的组织上,努力做到:创建和善、轻松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如果充满信任、肯定和支持,就会有更多的英语交流。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专业课堂篇(3)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在教学时我们要创设灵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懂得如何协调好与教学管理最主要的客体———学生的关系,在特定的课程及情景因素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为有效。以我们的课堂教学感受和经验而言,独立学院管理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对长篇大论的说教式课堂教学不感兴趣,这也是导致有些工商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到课率低的重要原因。一般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有表达自己观点和诉求的强烈愿望,单纯的说教很难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上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一些经验,比如在讲解《管理学原理》课程时,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快速理解知识的内涵;理论知识讲解完成后,选择一个经典的案例(例如在讲解组织结构这一章时引入海尔集团组织结构变化的案例,提前要求学生查好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亮出他们的观点,讲解精彩者予以奖励,并对他们的观点给与点评,引导学生科学地运用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讲解《组织行为学》课程关于个性特征这部分时,非常适合于进行投射测验和成就需要测验。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个性特征理论、需要理论和期望理论,了解心理测验方法的原则和程序,通过心理测验的方式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了解自我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况,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还请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谈谈自己的个性特征能力,然后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目标结合,这样就可以了解到个性与职业匹配对职业成功的重要作用,不用老师反复强调,由学生自己参与到思考中,激发了了解该内容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开展交互式情景教学,建设交互合作模式的特色课堂

在当前大学课堂采取多媒体教学是非常普遍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特别宝贵的功能,这些特别功能是其他媒体所不能完全具备的。但是很多多媒体课堂教学仅仅是作为幻灯片播放的功能,没有很好运用这一工具的人机交互、立即反馈的显著特点。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教学中采用何种模式,应由学习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而多媒体教学模式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情景学习的研究表明: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时采取交互式教学,尽量设计一些过程和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解决,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实际上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可以对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学会思考和运用,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知识的升华。比如我们在讲解《人力资源管理》招聘这一章节时,在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课堂实践教学前,根据情景学习理论强调的清晰表述的重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景,将学生分组,一起讨论招聘时注意的问题,包括服装、基本的礼仪、招聘的角色安排等,播放一段招聘视频,边看边讲解招聘的要点,然后请大家发现问题,辩论问题,这一切能确保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的表述,“使缄默的知识变成清晰表述的知识”。

三、开展案例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特色教学课堂

专业课堂篇(4)

2优化教学结构

优化电气专业的教学结构,将电气专业的教学、实验操作、实践能力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对中职学生实践活动的检验,要求每一位中职学生在做实验时,坚持以理论知识为指导,保质、保量地完成书本上每一章节的实验操作,并撰写相应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电气专业的实验过程中,懂得分析实验故障,妥善处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正确运用电气专业的理论知识。

3改革教学内容

改革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做好及时充实、不断更新,从而提高电气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这也将是电气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要素。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充实学术前沿的专业技术,很可能使电气专业的教学工作与实践相脱节,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紧密结合中职教育的教学大纲,优化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在广度、深度上都要有所提高,坚持科学性、超前性、实践性相联系。只有让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始终站在学术的最前沿,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才能使其与学术发展的趋势相符,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积极地给中职学生介绍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从而拓宽中职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中职学生努力学好电气这门专业。

4革新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经常局限于书本知识,制约了中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发挥。这就需要革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入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电子科技等手段来创新教学方法,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中职学生通过网络视频等形式,自主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电气专业前沿的发展趋势。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其知识面,还促使中职学生的观念发生转变,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中职学生的学习效率。专业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根据中职学生学习电气专业的进度,及时压缩或延长教案,并在讲授中突出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电气专业的兴趣。

5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生动、活泼、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更容易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改革过去传统、呆板的“板书式”教学模式,采取适度的现场讲授,以多元化、层次化的新型模式传授电气专业知识。用课外作业与小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允许学生持有与专业教师不同的观点,做好互动,形成良性的双向沟通。在电气专业的课堂上适当安排实践活动,鼓励中职学生积极动手,试做电路的专业操作,不断地加以调试,让中职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各种电子元件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同时,电气专业的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中职学生进行计算机的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启发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尊重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因材施教的观念,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6授课时做好学科之间的衔接和渗透

中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面向社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电气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电气专业教学要以本课程为中心,添加相邻学科中相同的专业知识,达到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渗透,这样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授课时,教师应简单介绍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相关数学或物理知识,阐述好重点结论。同时,中职学生应加强记忆,正确理解电气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为未来的电气知识学习做好基础铺垫。在当今社会,知识就是力量,不能将知识简单地分割为若干个学科。知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学习知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专业课堂篇(5)

(一)纵览全局,明确所授课程地位

专业课教师应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对该目标知识点清楚,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对教学内容及教材处理才会准确,避免了任课教师拿着教材,从头讲到尾盲目教学。

(二)斟酌教学内容,构建所授课的知识模块、能力模块

教师在掌握所授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将总体目标细分,一个一个的解决,提高课堂效果。

(三)目标明确,围绕小目标组织教学

小目标模块划分后,任课教师对每个目标的知识点去搜索,组织教学内容。再根据每个目标特点去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及手段,这样达到的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主次分明,每节课有易到难设定任务阶梯模块

不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应根据本节课培养目标及学生接受能力状况,把每节课任务分成由易到难,且由基础到拔尖的几个阶梯任务模块。在设定时,基础模块设定要简单,并且是以后学习其他知识的桥梁;中间模块稍有难度,是基础知识灵活应用的一个延伸;拔尖模块有一定难度,是对基础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基础模必须让学生掌握的,中间模块是让能接受且想学习的同学必须得到的,拔尖模块是对尖子生及对该门课程感兴趣到学生的一种鼓励和鞭策。

三、打破常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跃起来

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学生的催眠术,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为此教师应针对一节课中不同模块的逐步展现,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想学、主动学。

(一)从思想上出发,设置普遍参与的模式,熟练完成第一模块

首先,教师在思想上要坚定,这一模块的内容必须全部过关,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重点转移到容易溜号的学生身上,及时发现其闪光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勇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如在讲AUTOCAD命令时,每讲完一个命令,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用这个命令完成。问题非常简单,只要听了都会做。学生们在做的过程当中,我会到每名学生身边看,发现问题及时讲解,课堂气氛十分融洽,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其次,让学生思想产生共鸣,这一关不过,后续学习将无法进行,如果掉队老师不允许,同学不允许,让同学们感受到别人能会我也能会,引发其学习上克服困难的能力。因此,这一环节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必要的而不是全部的理论知识讲解,恰当设疑,以个体为单位练习或实践训练。同时强化知识点考核环节,以个体为单位过关,教师掌握好学生对此模块学习的难以关口。对于个别未过关的学生,责成优秀学生在短时间内采取一帮一的方法进行辅导、帮带、考核。

(二)激发团队精神,完成中间模块的学习

由于中间模块稍有难度,可以采取以3~4人组成的学习小组为单位,组员的构成应学习好、中、差三个档次的学生均有。教学应以教师点拨、下达任务为辅,学生以不受拘束的讨论、辩论的学习模式为主,这样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学生之间在讨论及辩论的过程中,全面掌握知识。考核以组为单位,每个组由老师临时指定两名学生代表过关,以平均分作为每名成员的成绩,这样,学习好的学生怕学习差的影响本组成绩,一定会尽全力去帮助其它成员完成任务;学习差的学生也怕影响本组成绩而主动去问,努力去学,达到了带动作用。

(三)为尖子生开展综合应用模块学习提供条件

就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经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产生学习疲劳,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弹性的课堂环境,对于第二模块过关且确实不能进行第三模块学习可以奖励自由空间,在不影响其它学生学习前提下,可以看一些课外书等。对于一部分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学生,教师继续下达综合模块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想学又信息不足的学生,及时鼓励,给予信心,将其拉入尖子生队伍,让其体验自己是优秀队伍中的一员,迫使自己学习,增强学习气氛,同时对其它学生也是一种鞭策。在第三模块学习中,教师的指导,启发作用要及时展开,让学生按正确思路解决问题,减少学生的挫折感,保持学习的热情。另外,可以把课堂上未解决完的任务延伸到课下,把理论教学的内容延伸到实验室。保证本次课让学生学懂、消化理解,以便激发起下次课学习的欲望。

专业课堂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121-01

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旨在培养电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传统的电子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正确、深刻地认识这些问题[1]。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中专电子专业的特点,合理设计中专电子专业课程,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配备充足的师资,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电子类人才,推动社会电子行业的发展。

1 中专电子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中专电子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专类院校的课程安排基本都遵循传统的模式,公共基础类科目的课程多,专业理论课程的课时少,而且专业理论课程占主导,实践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这种课程结构的安排使得学生全面得到发展,但缺乏专业性;理论体系很完备,但实践能力差,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严重的就业压力和教育资源的浪费,损坏了学生的利益,对社会的发展形成阻力。

1.2 中专院校“硬件”和“软件”配备不足

近几年,各大高校纷纷响应扩大招生的号召,降低分数,扩大招生的范围,使得中专类院校的生源不足,导致经费紧张,硬件设施配备不足,不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条件,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此外,当前中专类院校的师资配备明显不足,教师的学历不高,虽然教师的知识理论储备很丰富,但是缺乏专业的实践;还有的教师对电子专业的发展认识不足,前瞻性不强,使得中专电子专业的教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1.3 中专电子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差

受到中专电子专业“硬件”和“软件”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专业电子课程的教学工作,使得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差,就业困难。此外,中专类院校的课堂教学缺乏创新,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强,适应不了社会的要求,无法就业,对电子行业的发展不利。

1.4 中专电子专业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

目前,多数中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目标不明确,开设的专业存在跟风的现象,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如此以来,使得整个电子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对于电子专业市场缺乏深入的了解,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专业电子人才,不符合电子行业市场的需求,导致中专电子专业的发展堪忧。

2 提高中专电子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1 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地位

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的专业电子类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中专类院校应该重新定位电子专业的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增加电子专业课程的课时,不但重视电子专业的理论教学,更加重视电子专业的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满足现代电子行业的需求,增加学生的就业。此外,电子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教学要双管齐下,重视电子专业的发展,培养适合社会电子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2.2 完善硬件设施,配备足够的师资

好的教学环境才能吸引学生前来就读,既能保证中专院校的生源,又能提高资金基础,因此,中专电子院系要从本专业的自身特点出发,根据电子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加大经费的投入,配备齐全的电子专业的硬件设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电子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中专电子院系对于教师的招聘工作,要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定期组织培训工作,组织新老教师的交流会,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

2.3 增加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古话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对专业技能类人才培养的真切要求。因此,中专电子专业不仅要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而且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院校电子设计比赛、校外电子设计大赛、电子技能比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此外,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和电子设计项目,通过搜集资料和查阅文件,研究相关的电子类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4 引入校企联合办学的新思想

中专类院系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是要走向市场、走向各种工作岗位的,所以,中专院系的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中专电子院系必须转变教学思想,全面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课程的安排,实现电子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电子专业技能。此外,中专电子院系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制定共同培养专业电子人才的目标,签订合作计划,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专业电子技术方面的人才,推动电子行业的向前发展。

3 结语

通过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构筑有效课堂是学校发展的主阵地,能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深化学校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3]。结合当代社会电子行业的发展需求,制定中专电子专业的教学活动,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的电子技术人才。

专业课堂篇(7)

作者简介:邱 坤(1964―),女,辽宁阜新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自动化。

高职专业课程中所学的知识是指工作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专业课程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知识及能力,它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基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知识的特点,必须开展第二课堂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

一、目前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1)专业课程课时少,实践环节急需加强。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还是基本停留在课堂教学的模式,课时少,实践环节远远不够,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少,满足不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需要。有些院校近年来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都纷纷开展了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但大多是一些人文知识和学生业余爱好方面的课程,系统地开展专业方面的第二课堂教学还很少,有些尽管有专业方面的课程,但也只停留在零散状态,没有经过系统的规划。如何配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开展第二课堂学习,亟待解决。

(2)专业课程容量不够,教学内容急需拓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随着目前知识的不断更新,专业课程相关知识越来越丰富,在第一课堂中不可能都囊括,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必要的补充。

(3)专业课程教师主导,学生再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在第一课堂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而开展第二课堂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第二课堂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迁移能力非常有效。

二、第二课堂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发挥辅助作用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专业课程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知识及能力,它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因此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开设不同的第二课堂课程。进行系统的并行设计,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下面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加以说明(见下表)。

从表中可知,在第二课堂中安排与第一课堂并行的教学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弥补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第二课堂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从事实践活动,基本是在车间通过小组的方式自主完成,不但锻炼了再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创新思维。

三、对专业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在辅助专业课程开设的第二课堂中,其中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开出有价值的第二课堂学习内容,真正弥补第一课堂中没有学到的教学内容。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开设第二课堂,通过第二课堂也可以使我们的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专业课堂篇(8)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44-01

在体育教学中追求课堂的有效性,就应该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中融入不同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对体育课程的热情等要素出发,围绕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和提升体育课程的有效教学展开各项体育活动。随着终身学习体育锻炼理念的普及,体育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让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降低,对体育专业课堂的有效性产生制约。

一、构建体育课程有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体育专业课堂上,体育教学是一项复杂活动,体育教师一味的讲解和示范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体育专业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构建,要求教师将体育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保持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以往的体育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基本都是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虽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教学具体目标的完成,但是由于传统的体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容易导致体育课堂枯燥、无趣,影响到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上授课程序比较固定单一,学生的主体性比较模糊等缺陷,反而不利于体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顺利实施。

在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体育教学融入到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专业学习训练成为大学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堂学习训练来丰富大学生活,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体育专业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开设多个体育项目,尝试多种教学模式,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各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锻炼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增强身体机能水平,让学生感受在体育学习中的快乐。

二、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模式的路径构建

体育专业教学课堂的结构与形式不应局限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的体育专业学生,不同的运动机能水平,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出相对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并采取相对应的课堂结构和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例如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音乐教学欣赏、基本动作热身活动、男女分步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我的教学步骤。这种体育专业教学结构有别于传统的体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得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学习中、激发自我兴趣、体验成功为最终的目标。

作为体育专业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体育专业课堂上要突出重点,并且所有教学安排及准备活动内容都是为这个重点而服务的。第二,从体育专业学生的需求出发,充分满足学生的运动热情。第三,要建立较好的学习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发展。合理的有效体育专业课堂结构应该是从教学任务的需求出发、从体育专业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训练热情,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提供多层次的教学组织结构,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专业课堂篇(9)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57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99- 02

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按照教学计划,把知识用通俗、简练的语言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并收到良好的成效。即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大部分的专业知识都是在课堂中获得的,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有效的专业课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所从事的专业产生兴趣,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比较系统深入,为将来专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1 我国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弱化和缺失现状及问题分析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做起,把改革重心移向课堂,让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来一次真正改观。目前大学专业课课堂教学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教学低效能的现象。并且在一些地区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弱化和缺失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及分析如下。

1.1 教师以主导地位自居,缺少与学生的交流

学生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效果的优劣不仅与教师的水平有关,而且与学生的配合参与也有密切关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反馈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大学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处于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的状态。专业课师生间的交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一项调查中,认为“师生定期交流非常有必要”的占了74%,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与教师很少交流。教学的反馈性比较差,影响了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

1.2 教学的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以教材为准,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和书本的绝对作用,忽视知识更新,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有些教师还是捧着教材照本宣科,没有自己对教材课程的独到见解,没有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没有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教学内容窄化,教学就是教教材。在教学方式上仍然以班级授课制讲授为主。对于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效性而言,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方式单一是严重的问题。新世纪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实质又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部从2003年就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其核心是倡导高等院校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然而,近10年 过去了,我国高校的课堂并没有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很传统,“填鸭式”、“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主流。很多高校教师怀疑如果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将保证不了,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说教、灌输式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讲解几乎是唯一的教法。

1.3 教学的评价方式缺乏激励性

在高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察是主要以期末的考核成绩为标准的,并且期末考试以考卷为主,评价方式单一,平时作业也很少,要求也不高。由于考虑到教育对象的成熟性,教师布置作业没有什么标准性的规定,作业的完成质量也参差不齐。

1.4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心理反应

1.4.1 “听众”、 “吃等食”心理造成学习兴趣下降

大学专业课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深入到某个学科领域,使其能够在这个领域内驰骋、探索和发展。一方面如果教师主导了课堂,学生感觉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可有可无的角色。作为各方面都成熟的大学生来讲,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教师的这种态度会使他们产生情绪上的不满,有自己的见解却没有机会表达,只能是充当听众的角色,教师占满了一堂课。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继续听讲的兴趣,自己也不再思考,觉得教师是课堂的主人,自己处于只是听众而已,来听课只是敷衍了事了。学生产生的这种可有可无的心理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如果说教师只是将条理化、逻辑化的静态知识体系作为现成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只给予一定程度的说明、分析与解释,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一种惰性,仅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而不会自己去发现和探索知识。根据一项调查结果:“课堂上,你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疑问,你会怎么做?”选择“不管它”的占52%,选择“课后提出”的占37%,而“及时提出”的只占11%。从此调查可见学生懒于思考,甚至对求疑都失去主动性。

1.4.2 “听课无用”心理导致学生逃课现象严重

有人曾对某高校学生中逃课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本科生大一逃课率为一成左右,大二为二成多一点,大四竟达五成。专科生逃课率大一为二成,大二为三成多,大三竟为五成多。从此调查结果可以明了地看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学生为什么对传授知识的课堂如此的不在乎呢?就是缺乏一个制约和激励机制。对于专业课课堂教学而言,专业课教学考核大多数以考试成绩为主,而许多专业课考试是很容易应付的,其题型呆板,缺乏创新,而考试的内容基本是书上的与笔记上的原题,很少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考试之前,学生利用些时间突击一下,完全可以应付。这就使学生认为逃课不足以影响自己的学业和毕业。因此,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学生中逃课现象都非常普遍。

2 提高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建议

改变高校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从重知识灌输转向重能力培养转变,是当务之急。一个人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关键不是知识量的大小,而是看其是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再是教给大学生“描述性、事实性和原理性的知识”,更应把重心放在教会大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上。尤其是专业课课堂教学,能够提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主动扩大专业知识面,在不断的实践中更新专业知识,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应用性、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1 重建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发挥评价“指挥棒”的积极功能

2.1.1 加大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使教师真正重视课堂教学

① 改变目前“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机制。我国高校现有的教师评价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而强调的是科研,是拿项目,是看谁争取的课题级别高、科研经费多,看谁出版专著多、级别高。课堂教学在整个评价中的地位很低,再加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传统导向和方法上的简单量化,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科研、更多关注论文著作的发表。改变这种做法,加大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教师才能真正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创新。② 进一步加大学生评教的权重。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最终检验人应该是学生,学生最有发言权。有人对学生评教颇有说辞,认为学生由于知识、能力、认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正确地理解教师有时采取的比较严厉的教学手段和对学生的高要求,并进而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的工作。教师们担心由于自己对学生严格要求而被学生误解甚至遭到学生报复性负评价,因此而不敢对学生严格要求,放弃教育原则,一味地迎合、取悦于学生以求得学生的好评。其实,我们不必怀疑学生的判断力。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够准确地感受到他/她喜欢还是不喜欢一个老师。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看这位老师是否真正地关心他、爱护他,大学生就更不用说。进一步加大学生评教的比重,就是旗帜鲜明地提倡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现有水平才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科知识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迫使教师真正考虑学生的需要。

2.1.2 改变学生考核机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缺一不可,我们不仅需要注重教师教学的教,还要注重学生如何学,这两方面必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才能有条不紊地正常进行下去。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教学进行之后的考核机制,课程的考核是课堂教与学的指挥棒和引导者,怎样考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技能还是综合评分,是理论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还是两者都考核,应当明确在教学计划中,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个明确的方向。

2.2 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引导培养专业爱好

2.2.1 关注学生的学习,专业课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专业课教师对于学生专业思维的建立、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将来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专业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效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是给予的,而是要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去探索未知,最终将所学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师生之间的交往被看作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的良好交往。教学不再被看成是由教师决定而是取决于双方。因此,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共同体对教与学的作用凸显,教与学成为了一种主动的、合作的建构过程,存在于师生间的互动之中,存在于教室的社会结构之中,交往与沟通永远是教学的核心。

2.2.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① 专业课课堂教学需要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② 课堂教学要突出职业性的趋向。

2.3 加大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技能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向纵深方向发展

2.3.1 加强专业课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

纵观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接受实践技能培训,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教学表达方式学生不能适应等。并且大多数教师常年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到生产实践第一线锻炼和提高。另外在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重论文、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的倾向,也使得教师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完成论文、发表著作等硬指标上,而忽视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就必须充分了解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工作过程和具体问题,在课程中切忌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分开进行。现在有很多的高校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工厂中的工作经验,或者组织教师轮流去工厂实践,这对教师个人的再提高和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益的。

2.3.2 加强专业课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策略的培训

目前各高校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都有入职教育,但涉及教学能力的内容不多,即便是实施了教学能力培训,大约一个月的培训仍远远不够。对于中年以上的教师,虽然他们已经有多年的高校教龄,但他们也需要再培训,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需要更新,角色需要转变。各高校应像基础教育那样重视全体教师的在职培训,否则,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会成为空话。在教师的培训中,要特别强调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重要得多。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仅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有效性的,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包括课堂提问策略、观察策略、决策策略、互动策略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如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方法的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原理学习的策略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专业课堂篇(10)

一、以学生兴趣为导向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路上的导师,旅游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旅游地理”的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教材,学生很难感知这些旅游景点的美景,也不会有深刻的记忆,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将课文以音频和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一定会印象深刻,并且兴趣浓厚。学生除了看到美丽的图片景色,还能感受到景点的文化知识,心旷神怡的”神游”每一个景点,在课堂的最后,可以由学生互相讨论,实践一下“小导游”的工作,对景点进行一一介绍,也可以分组进行PK,这种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方式必然能够让学生充满兴趣,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与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自然能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另外,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教师应该关注的方面,旅游专业教师还要注重加强旅游专业的宣传讲解,增强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通过教学策略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改变合理处理旅游专业教学,并通过正确的评价方式肯定学生的表现,唤起学生学习旅游专业知识的自信心。

二、以学生为中心

“生本课堂”的理念是以学生为课堂根本,发展学生的内在潜力,展示学生的本色风采,而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自律性差,学习能力不足,且没有主体意识,缺乏自主探索的动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解决专业问题的方案,并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做到真正的“生本课堂”。在中职旅游导游服务专业中,一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行为举止习惯,心理素质等,都是我们旅游专业教师应该着重培养的内容。理论来自于实践,也要回归到实践,教师可以适时安排主题或指定一项任务,让学生组队完成,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对能力。比如,可以将所在城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作为大背景,让学习自己设计台词、讲演、学生互评等工作,让课堂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只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评,并帮助学生完成本组任务。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对专业的理解。

三、理实一体,交互进行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目前旅游专业“先理论后实践”的课堂教学,却并不适合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违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至于旅游专业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时已经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遗忘,根本不能应对实践。所以,作为旅游专业教师,我们要选好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的最佳结合点,理实一体,交互进行,理论指导实训,实训感知和巩固理论,理论实训同步提高。再如,“餐饮服务”的课堂教学,餐饮服务的要求、标准、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在技能实训前学习,并强化识记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后即可安排实际技能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训,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可以让学生有深刻体验到礼貌礼仪、服务技巧等未学知识。“先体验后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也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了本专业的技术能力。

四、渗透职业素质教育

上一篇: 心理健康培训课程 下一篇: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