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核心素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7 17:52:33

劳动教育核心素养

篇(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高职生的就业压力也与日俱增。为了加强高职生的竞争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更应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除了必须掌握本专业上岗所必需的从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即应具有“专业核心能力”外,同时,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可迁移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场持续能力。

一、什么是“双核能力”

“双核能力”指“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一)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是从事一项职业所必须的能力。每个专业都有自己本身的专业核心能力,专业不同,专业核心能力就不同。高职院校首先应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因为这是学生就业的基础,是学生找“饭碗”的本钱,只有具有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从事自己专业的工作。

(二)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具体的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即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需要的,伴随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按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和特点将其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共8个大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 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职业方法能力主要是基于个人的,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知识、信息和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是劳动者的基本发展能力。包括“8项核心能力”中的前三项,即“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

职业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它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包括“8项核心能力”中的后五项,即“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能力。

二、高职院校开展“双核能力”培养的意义

当今社会,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职业岗位变动日益增加,在要求劳动者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具有除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仅仅培养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的传统教育目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立足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双核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因而,高职院校开展“双核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开展“双核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的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劳动者岗位的胜任能力,也要培养劳动者的职业适应能力;既要培养劳动者上岗的基本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劳动者具备适应各种工作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即既要培养劳动者的“专业核心能力”,也要培养劳动者的“职业核心能力”。在这两种能力中,更要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职业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仅仅培养掌握单一的专业技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劳动者具有“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 “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德、英、美、澳、新、港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的热点。从上世纪70年代起,这些发达国家就开始致力于研究探索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他们推行的能力本位教育体系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双核能力”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教育部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关文件中也对高职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等关键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加强“双核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适应职场对人才需求规格的形式要求,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开展“双核能力”的培养是现实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重学历到重能力,要求劳动者不仅要具有“专业核心能力”,还要具有“职业核心能力”,这成为了用人单位选择人才、录用人才的重要标准。对职业人才来说,一定的“专业核心能力“和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是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我国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各种各样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大部分职业院校只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不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只交给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他们的专业核心能力,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3、开展“双核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信息舜息万变的时代,每个人都随时面临知识的新旧替换,随时都要准备着工作的变换。当一个人的职业发生变化时,其所具备的“双核能力”,特别是其中的职业核心能力,就成为他们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发展能力。但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双核能力”的培养如果不齐头并进,必将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不强,工作中就会出现情感难以沟通、工作难以协调等问题。诸如这些职业核心能力的缺少,都会严重影响学生发展后劲,影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21世纪是高科技水平与高能力素质并重的世纪,在这个能力本位社会中,高职院校在加强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推进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真正对学生后续发展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张淑华 孙宗魁 ,科教纵横 2010-7-30 10:50:34

[2]国家职业技能振兴发展战略研究[EB/OL].http//.cn

篇(2)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新形势的要求。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对于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会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两个重要文件相继颁布。9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座谈会,重新启动修订工作。这一系列会议精神和重要措施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改革和发展形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明确要求之一,也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改进指明了方向。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与时俱进,密切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其时代内涵,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

(二)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

随着近年来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更加看重劳动者的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包括道德修养、学习能力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展起到思想引领、价值导向与行为规范的作用,也成为了广大劳动者共同遵循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当前,各行各业都积极开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劳动者的工作实践,恪尽职守,精益求精,不断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明确从业方向,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符合行业、岗位要求的培养方案,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与社会接轨,胜任相关岗位要求。新形势下的高素质劳动者,应该具有高技能、高素质,能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改进自身工作,不断追究求进步。因此,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将学生视为准劳动者,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教授知识、培训技能,更要注重培育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三)有助于加强高职院校及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

尽管职业道德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今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被弱化,具体体现为: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课程比例较小,教学内容、方式单一;专业师资缺乏,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低,采取忽视或者漠视态度;等等。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没有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只将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或专业课程中的一小部分。在职业道德教育弱化这一现状背后,有其复杂的内外原因:部分高职院校受到传统职业教育“技能中心”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片面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的培养;社会转型时期的秩序重组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造成一定的观念冲击,部分大学生中间出现了重物质、轻道德的功利性倾向;网络和手机平台等新媒体的崛起,使大学生可以轻易接触到海量信息,但缺乏筛选过程和途径,其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信息可能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影响;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中具有权威的道德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得到推广和践行,渗透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一言一行之中。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重心,得到学校及师生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形势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道德教育,让职业道德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及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改进和发展职业道德教育。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完善课程设置,加强理论引导。

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课程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组织专门师资,构建具有系统性、持续性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涵盖公共课程和各专业的专门课程。将职业道德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在校学习过程之中,分阶段分内容,做到各有侧重有的放矢。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着重进行普适性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教育,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奉献意识的培养;对于高年级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可结合专业实习,着重进行针对具体行业岗位的职业准则和职业操守教育。及时调适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时俱进,补充最新的科学理论、观念和事例,增强职业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例如,在全社会大力推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劳动模范,可将这些榜样事例纳入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讨论,发挥榜样引导作用。

(二)更新校园文化,营造教育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工作重心,指引着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校园文化的构建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通过社团活动、院校各级比赛活动等方式进行,可以运用多种媒介载体尤其是网络、手机平台等新媒体对学生产生持续影响。在校园文化的更新和建设过程中,融入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能够为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和活动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篇(3)

关键词:课外实践;核心素养;合作互助;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9-0038-01

实践出真知,实践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还要注重拓宽培育路径,将活动领域延伸至课外,把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天地,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发展能力,提高认识。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健康、全面地发展。当前,部分教师对课外实践活动的价值认识不够,较少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本文结合教学案例,研究如何在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动手操作的练兵场

欧文说:“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劳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劳动让人手脑同时发挥作用,既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又可以发展智力,还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是重要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劳动实践,让课外实践成为学生动手操作的练兵场。例如,教师曾经组织学生开展“拥抱绿色,爱绿护绿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在植树节来临前的一个星期日,教师和学生一起扛着铁锹,捧着树苗,来到学校附近的一片空地开展植树活动。学生们有的挖坑,有的扶树,有的浇水,有的填土,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在学生们的辛勤劳动下,一株株树苗气宇轩昂地挺立在春风中。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们心中充满成就感。课外实践为学生们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有些学生平时很少劳动,集体植树活动点燃了他们的劳动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劳动意识。学生们在劳动中奋勇争先,有的小手磨出了水泡也不叫苦。植树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苦与乐,让学生学会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了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A。

二、合作互助的培植场

拉封丹说:“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合作互助,实现共赢,是一种制胜的法宝。团结互助是一种优秀品德,团队意识与互助精神是当今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而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合作互助的舞台,为学生提供了团队合作的机会,成为学生合作意识与互助精神的培植场。例如,在学雷锋纪念日前的一个周六,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了“学雷锋・庆三八”文艺会演实践活动。学生们带着自编自导的综艺节目,为社区居民进行演出。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他们通过团队合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场地的布置到节目的安排,从节目的表演到会演结束后的场地打扫,他们分工合作,井井有条。尤其是在节目表演中,他们更是精诚合作,大方演绎:一首优美动听的合唱《红蜻蜓》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仿佛把人们带回到童年;一段幽默风趣的相声小品,将大家逗得捧腹大笑;以校园生活为背景、以阅读为主题的日记情景剧《为漂流图书鼓掌》,更是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正因为学生的合作互助、凝心聚力,才使得这次课外实践活动丰富而圆满。同时,这次实践活动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促进了学生合作互助意识的发展。

三、健康习惯的孕育场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的力量巨大而顽强,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简单的说教所能获得的,而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不断积累,需要学生自己在丰富的体验中领悟与内化。课外实践让学生广泛接触自然、参与社会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培养习惯的大好时机,成为健康习惯的孕育场。课外实践犹如一个行为习惯的冶炼厂,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天地中历练、锻造,从而孕育出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曾组织全班学生开展“春天在手心里――彩泥”课外实践活动。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带领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来到“时态生态园”,开展了一场“神奇的彩泥”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有的捏,有的揉,有的搓,不一会儿,鲜活逼真的绿树红花、形态各异的动物在他们的巧手中诞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文明出游,友善相处,要求学生在活动场地不乱丢垃圾,不践踏花草,不乱涂乱画。于是,学生们在活动中相互监督、提醒爱护花草树木,自觉将垃圾丢入垃圾箱。这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赏之礼、游览之礼,孕育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结束语

达・芬奇认为:“才智是实践的女儿。”实践孕育了才智,实践润养了德行。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实践可以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空间和时间,它是动手操作的练兵场,是合作互助的培植场,是健康习惯的孕育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要注重拓宽实践领域,在课外实践这个广阔的天地中精心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篇(4)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需要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事关重要,这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

1、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能力,包括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等。从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及特点来看,又可分为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是个人在职业活动中的基本生存能力,是与他人协同、合作的能力,它是个人在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终生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更为紧密,这使得职业核心能力的作用愈加凸显起来。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都注重录用职业核心能力发展好的劳动者,在特殊岗位技能人员短缺的情况下,职业核心能力强的劳动者能够相对容易地填补岗位的空缺,相反,如果职业核心能力较低,就很难较快适应岗位变化。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包括职业核心能力在内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从纯粹的技术教育向能力结构深层次的素质教育拓展,从而使我们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能对未来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人”,而学生“成人”的落脚点即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科学素质教育只有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1、教育的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指出“教育应是主体的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唯在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正面临以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深刻变革,变革的核心即是培养有技术、有“文化”、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认知能力培养的需要。

2、消除功利主义的影响,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响亮口号,这种根据市场对技术人才的即时需要标准进行专业培养的方式,导致学生发展的片面化,忽视了学生发展过程中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高职院校看重的是就业率带来生死存亡,家长、学生更看重的是三年之后饭碗问题,而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淡化了。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思想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将高职学生培养成社会生产各个部门或者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使得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过分专业化,忽视了教育的真正使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学校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生产、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载体,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劳动者的重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变化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已发生了很多显著的变化,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由早期的不信任、看不起逐渐转变为认同、支持,院校也开始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出现了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和由相对封闭向开放合作的转变。现在的高职教育面临着大浪淘沙般的激烈竞争,高职院校要想在这一轮洗牌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向质量求发展,就必须内强素质、外塑品牌。素质包括的内容很多,但人文素质是其核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从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完备上着手,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技术的“专”,更要注意知识的“泛”,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人文素质的教育科学地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稳定性的需要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教育“太专”,业余文化生活“太单”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无法落到实处,难见成效,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纸空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和人生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制约。目前的就业市场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毕业生逐年增多,学生无业可就;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很多岗位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往往高价而沽。归根到底,我们培养的学生往往只懂“做事”而不懂“做人”,一来是毕业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往往眼高手低,用人单位在人才过剩的情况下当然会“优中选优,”挑选素质高、专业强的真正人才;二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学生人文素质的问题。这就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作深层次的反思,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于重视科学素质教育的同时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和品位,真正办出特色和水平来,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了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职业的变换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频繁,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这正是人文素质教育所具有的功能,高职院校就必须把学生科学素质的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走出重理轻文的误区,培养出能满足时代、社会需要的合格高素质技能人才,这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历史使命。

作者:闫琳 单位: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石亚军.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60.

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1-0083-05

[作者简介]孙永安(1965―),男,黑龙江省哈尔滨人,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形成的新类型,在经过十几年快速发展之后,“教育理念上的价值冲突使其面临两难选择”[1]。概括起来就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性与功利性、高职学生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这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进一步发展和改革中,人才培养必须改变专业技能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不均衡状态,高职院校无论如何定义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一定要包含“育人”的概念。要体现育人的根本,“除了表明所培养人才的技术技能高超以外”,还一定“要有文化知识的积淀,诚信的人格品质,积极的职业态度,正确的做事方法”[2]。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职业发展潜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核心价值观――科学劳动观,这是决定职业教育成败和质量水平高低的关键。在现有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学生科学劳动观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使得科学劳动观的建立和发展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双重价值和意义。

一、基于科学劳动观引领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架构

由于“人的社会化过程、价值观的形成和主体性的获得,是一个问题的三个不同侧面”[3],因此核心价值观就成为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家长和学生在职业成才中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要求。科学劳动观,是关于职业劳动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认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体现,是针对职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建立的教育范畴和逻辑主线,是遵从教育需求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学资源配置的指导性原则。[4]为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该确立以科学劳动观为逻辑主线的架构,通过提高教育实效性来推动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理论教育中的体验问题。在行动中获得体验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只有让学生获得更多体验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旨在“灌输”思想的“教理论”,即便解决了学生学习的意愿和主动性问题,也只能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概念、原理、理论要点的分析上,无法真正将理论转化为指导行动的认识,无法让学生清晰地体验科学思想和方法的价值和力量。解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这一问题,需要帮助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中获得个人职业成长成才的体验。科学劳动观是职业环境和岗位、技能条件下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心态。基于科学劳动观修养,学生可真切地感受“学理论”对于启迪思想观念的作用、观念更新所产生的精神动力和思维效力的价值。

其次,理论学习的路径问题。教育者要充分考虑学生课堂、课外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在这样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找到一条理论学习的有效路径,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中最大限度地获得科学方法论和科学观念的启迪与指导。这就需要在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借助职业教育对职业劳动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心态的培养,在科学劳动观范畴下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的综合素质培养路径,让学生在自觉的价值观改造中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蕴含的思想方法,统领和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

最后,教学载体的有效性问题。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优选符合职业人才培养目的性的内容作为载体,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一个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极具启示性的重要观点,即“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抓住职业成才面临的核心价值观念――劳动价值观问题,这是将理论教育与“人本身”联系起来的“根本”,这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理论教育是“彻底”的。

基于以上认识,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核心范畴――科学劳动观作为主线,来贯穿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架构设计与教学改革。由此可以构建以职业人才核心价值观培养为基本目标和任务的,必修与选修课程相配合、理论教育对接学生成长与实践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开设架构(简称“1113架构”,见图1)。“1113架构”的核心,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教育供求的聚合点,构建出以培养职业人才素质的核心范畴――劳动观念为教育载体和逻辑主线的、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从整个架构到其中的各门课程,都是紧紧围绕价值观培养这一核心,保证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完成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到具体的认识与体验过程。这一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将方法能力训练与理想信念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思想政治素质与职业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把教学时间和注意力有效地运用于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教学的职业教育价值最大化。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任务

面向职业综合素质提升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需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课程教学体系,并通过新的教学理念和相应的课程架构实施教学活动。针对价值观教育的个性化规律,至少需要完成教育理念转变和教学过程变革两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升级首先需要完成教育教学理念的根本性转变。需要承担课程建设和教学任务的教师团队,能够理解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及其各项教学活动。决定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的课程教学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转变:

1.教学目的价值性选择的转变

从侧重强调理论学习的优先选择,转变为优先选择学生的方法训练和价值观培养。理论学习是否系统、概念原理掌握是否准确只具有手段意义,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教育价值,在于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以奠定学生走向、融入社会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蕴涵的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指引其思想行动的核心价值信念。

2.教学重心确定基础的转变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确定教学重心的基础,它要求由“教”向“学”、“培养”转变,改变从理论教学本身的需要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的传统做法,而是从学生学习、价值观念培养与改造的需要出发,以最有利于学生学会思考方法、修正价值标准和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设计与组织教学。

3.教学内容选取原则的转变

教学内容选取原则,由理论本身转变为运用理论蕴涵的思想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获得科学思想方法、价值观修养的有益体验。如果教材体系呈现的是以学科逻辑统领的理论本身,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就不应当是重复理论,而应是基于学生成长和职业成才的需要,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判断能力,由此决定学生最希望得到的除理论知识学习外,更多的需要是获得修正观点、立场和运用方法等经验性心得。

4.教学方法论的转变

引导学生树立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想信念,具有根本性和原则性意义的方法是文化熏陶和体验。在教学方法论上,开放性成为最基本的属性要求,把理论教育与学生可以感受到的社会文化、职业文化、校园文化相融合,对于其中“投射、凝聚在劳动及其产品中的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只有借助教师的示范帮助和学生体验习得的方式方法才获得。

5.教学评价标准的转变

坚持成果为本的课程考核与教学评价原则,尽可能地考核学生学习的成果、成效,而不是学习的内容本身;相应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是通过教学内容和过程要素来实现,而需要通过测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来证明,其中包括学生分析、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观念更新。

(二)变革教学组织过程

1.教学升级下的课程建设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课件(或提纲)的编制与修订,教学资源建设和具有激励机制的考核方式设计,均需要统一于以实现科学劳动观培养为直接目的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要依据价值观教育规律、特点和学生价值观更新的需求,在现有教学条件许可范围内,通过学思想和教育逻辑统领的课程建设,调动、配置课内外资源。

2.教学升级下的教学过程

把教师教学准备的重点,由“备教材”转向“备学生”,主要是要分析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期望和特点,并据此向学生提供教学帮助。教学组织的重点由教师讲主导转变为学生学主导,课堂上学生由听众、观众转变为“主角”,授课教师则由 “主角”转变为“导演”,始终把激发、引导、帮助学生自觉地更新观念和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的第一目标和任务。

3.教学升级下的学习考核

选择与课程性质、目的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对于教师授课方式、学生选择参与课程学习的方式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是教学模式中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环节。以科学劳动观培养为直接教学目标的考核方式,必然是以考核观念培养、更新的实效为基本尺度的,由此才能发挥引导作用形成激励机制。

4.教学升级下的教师评价

教师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何种效果上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不仅要评价其教学过程,更需要通过学生的实际行动表现来评估,也就是要以课程教学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度等实际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

总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的课程教学,核心任务在于贯彻“学理论”的教学理念和逻辑主线,完成统一全部课程要素和教学环节以构建培养合力的改造。

(三)顺序推动升级进程

升级过程着重需要分三个步骤,对现有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进行改造。

第一步,完成课程标准修订和相关教学资源准备工作。统一组织面向全体在校生和部分毕业生的调研,做出学生课程学习需求的排序,奠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目标下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并据此制订课程标准以规范教学。与课程标准修订同步,对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使用的全部教学文件进行梳理,统一到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上。

第二步,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检验新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和教学组织的效果。要求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依照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案组织授课,并依据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主要教学环节,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正。

第三步,完成对全部课程文件的校正性修订工作,并巩固新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模式。在不少于三个学期教学实践验证的前提下,全面总结、分析新课程标准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计划、组织、方法和考核等主要方面质量效果决定的整体教学质量效果,确定基本教学文件和相应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后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后的课程教学,可带来的预期目标和效果包括:

第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内的协作关系,对实现培养目标尤其是“综合素质”目标可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改变以往作为公共课程的思想理论课游离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之外的状况,而是与专业课程形成基于共同培养目标的教学分工协作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其具有鲜明的培养方案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功能和作用,其人才培养的教育价值会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证明。

第二,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麦可思对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做的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存在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反映到人才培养过程,是与对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相对弱化直接相关的。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升级,课程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增强当前学生在思想观念素质的培养,以达到通过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而均衡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从而获得更强的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共同提高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整体职教观念和职教能力。教师的职教能力和方法,是高职人才培养遵循职教规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增强高职院校尤其是公共课程教师的职教能力,需要借助课程教学设计和课程建设项目等载体,完成从职教观念到职教实践对任课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升级,让任课教师在完成课程建设和教改任务的同时,必然带来增强任课教师队伍职教观念和职教能力整体提高的结果。

第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质量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其在公共课程乃至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质量水平,必然会对学校整体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教学升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必须与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质量水平,就不仅具有提升公共课程职教功能实现水平的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总体质量水平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规定的基础上,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需要构建对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个性化教育教学体系架构,这种教育升级增强职教功能和教育价值性,助推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均衡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保证学生获得更高的职业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高职人才培养在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水平的同时,以优质的职业人才培养服务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和价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47.

[2]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教育报,2012-02-13.

[3]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4]张耀如,孙永安.科学劳动观: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5-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6]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姜大源.职业教学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6)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劳动教育已经被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成为新时代教育不可缺失的一环。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是幼儿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品格养成的奠基工程。成都市金牛区机关三幼教育集团开展劳动教育以“聪慧”的园所文化为土壤,将劳动教育自然融入基于儿童核心素养的“聪慧课程”体系中,使劳动教育很好地回应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宗旨。本园将幼儿核心素养培育定位在“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层面,具体为“自信、自主、勇敢、尚美、合作、善良和创新”七大项目。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主”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养成“善良”的品格;能够增强幼儿的自尊感、胜任感,帮助幼儿建构“自信”;有利于在共同劳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我园的劳动教育指向儿童多种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但不限于自主、善良、自信、合作等素养。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目标

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本园的聪慧育人理念,我们设定了如下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珍惜劳动成果;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初步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服务自我、服务他人的意识;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家园配合共同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拓宽劳动教育的路径,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渠道和形式。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意见》强调实施途径多样化,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注重日常养成;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系统培育;社会各方面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干起来。结合我园劳动教育的目标,我们通过多途径和多形式开展劳动教育。

(一)生活中的劳动教育一是服务自我,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劳动项目。幼儿园劳动教育应立足幼儿的一日生活,我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需求预设相匹配的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层次、有梯度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二是服务集体,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为幼儿创造劳动历练的契机。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服务他人、服务集体的意识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良好体现。我园在劳动教育中秉承儿童本位的核心理念,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强化班级小主人翁的责任感,更好地实现班级自治。例如每周一次的集体劳动(擦小椅子、玩具柜等),以及值日生轮岗整理图书、拖鞋、书包、餐前准备、为植物浇水等,让孩子产生光荣感,不断强化其值日活动的责任心,在增强幼儿劳动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树立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三是服务社会,挖掘多元渠道拓宽幼儿劳动形式和服务对象。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呈现出由小及大的格局,服务对象从个人延展到更广泛的人群,不断丰富幼儿劳动的渠道、形式和内容,拓宽幼儿的服务群体,在更广的维度上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能力。随着大班幼儿自主性的不断增强,我们鼓励幼儿用劳动服务更多人。例如,以班级轮值方式开展“小小送报员”活动,让幼儿为全园各班级分发育儿周刊;再如借助“白色环保袋”进校园活动,引导孩子对可利用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呵护地球母亲。

(二)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渠道,各类课程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和载体。一是主题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大型主题月课程是园本课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园可以将劳动教育目标自然融入其中,施加劳动教育的影响。例如每年十二月的“爱心义卖”活动,孩子们自制玩具、清理闲置物品、设计布置“跳蚤卖场”、进行商品买卖,提升劳动技能,感受了劳动的意义;新年活动之“小嘴巴去旅行”中,孩子们动手装扮各国美食餐厅,制作、品尝各国美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二是走班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走班课程是我园的一种打破教室界限的创新课程模式,可以让幼儿在愉悦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劳动教育价值。例如木艺乐园、美食工坊、扎染工坊等,让幼儿在自制玩具、物品、美食和扎染布匹等实践操作中,感受劳动的无限乐趣。三是研究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课题研究聚焦儿童本位,主张课程活动凸显操作性、体验性、生活性,因此幼儿园可以把劳动教育与研究性课程活动有机融合,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幼儿探究的全过程。例如,结合十二五科研课题“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研究”,开展摘石榴、榨石榴汁等有趣的户外劳动课程;结合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基于STEM理念的幼儿园项目活动实践研究”开展主题活动“园宠诞生记”,孩子们搭建鸡舍、呵护园宠,学会照顾和关爱小动物,获得了动物饲养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了鸡和鸭的习性。

篇(7)

2“四爱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四爱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梦在校园内培养的新途径。把“四爱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在校园内的体现。发展好“四爱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养,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极好的推动作用。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人生储备知识和能力。倡导爱学习可引导提高学习兴趣,提倡科学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将医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的融入爱学习中,利用医生职业道德引导爱学习,利用爱学习树立医生职业道德观,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达到教育目的。劳动创造财富,倡导爱劳动,在培养劳动情感的同时锻炼身体,并引导理性认识劳动者,推动艰苦朴素精神,倡导节约意识,在劳动中收获,收获中激励劳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劳动中强化技能训练,将劳动和实训有机融合,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爱学校、爱祖国是培养集体意识,凝练民族精神,有国才有家,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融合,引导学生母校是职业发展的基础,国家是生活安康的基础。因此通过融合督促学生爱国情怀。

3四爱教育的实施策略

3.1宣传

将四爱教育活动内容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在校园内形成四爱教育的氛围,充分发挥宣传栏、班级板报、校报等传统校园传统宣传阵地宣传。在校园内形成四爱教育的氛围。开创新的宣传教育阵地。对着移动网络的普及,新媒体成为新型的宣传阵地。为开创新媒体能够最大发挥宣传效果,最好的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是宣传生活化、接地气,首先寻找共同语言,例如医专美食、社团活动、军训风采等学生喜欢的话题,等学生逐步接受该宣传形式以后,逐步将正能量,国家政策等,利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手段,洗脑赢心,最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3.2模块化实施模式

3.2.1与教育目标相融合的学风建设模块医学类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医学专业人才,树立学生学习目标,加强结合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以思想教育为导向,以职业教育为目标,以强化技能为基础,以严格纪律为保障”全方位推动学风建设。将医学生“治病救人”的职业教育融入到“四爱”教育中,使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树立积极学习观念,从学生身边寻找典型,充分利用国家奖学金,学生党员等选拔和宣传方式,使学生找到学习目标,建立以“学习为荣”正面引领作用,提高学习专业技能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促进学风建设的目的。不断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勤奋好学、医德医风的思想品德素养。

3.2.2接近学生生活的劳动养成模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劳动的养成要由小到大,由个人到集体再到社会。通过宿舍、教室卫生的打扫,到校内劳动课的实施等措施,鼓励并引导学生树立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意识,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工作,凝聚学生的团结力和向心力,发挥学生的集体意识。通过有效的义诊和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磨练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文明行为的养成,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使广大学生鞭策自身行为,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劳动成果。逐步树立立德树人、爱岗敬业、团结友善的思想品德。

3.2.3与事业发展相融合的爱校护校模块大学是学生事业发展的起点,作为第一次接触医学专业知识的地方,母校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个身份”,因此为促进学生爱校护校意识,应该将其与事业发展相融合,通过学校史,知校情,引导学生爱校。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营造“感恩”文化。让学生在“知恩、感恩、报恩”的系列活动中养成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热爱生命、关心他人、回报社会的崇高道德风尚。构建和谐奉献、感恩诚信的高尚品德。

3.2.4与当地人文相融合的沂蒙精神模块社会是最好的人生教师,每个地区有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因此结合当地人文特色教育在校生事半功倍。作为沂蒙老区,将沂蒙精神融入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感受历史氛围,充实爱国情绪,珍惜当前生活,营造“爱国”文化。从树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感恩社会,把个人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逐步形成爱国意识和友善待人。

3.3采用点线面突破方式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确保“四爱教育”长期有效的实施,其活动形式尤为重要。结合四爱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梦教育需要,四爱教育形式要寻找准确的突破“点”,充分挖掘学生兴趣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同时期的突破“点”要始终贯穿一条“线”,着眼于医学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切实发挥四爱教育的长效性,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面”,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完成高职院校人才目标。

3.3.1准确的突破“点”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准确找到活动形式的突破口,应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根据学生活动空间、关注问题中心、认知途径、个性张扬等特点,结合在校期间工作安排,例如课堂纪律检查、党员发展、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活动,组织具有鲜明特色的“点”活动,例如到课率检查、无手机课堂、劳动课、祊河大讲堂、党课培训等“点”活动,并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督促各个活动点长期有效的组织,确保活动发挥最大化实现教育目的。

篇(8)

一、在教育方向上的传承与创新

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就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建国后,他仍然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遗憾的是,在十年“”中,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还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培养“千千万万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肯定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又新增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在教育原则上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1934年就把“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定为中华苏维埃教育总方针的一部分。建国后,他仍然十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学生整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这样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红与专相结合,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要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调研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谈到改进和完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时,邓小平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还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要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1999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中进一步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适当的形式,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从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教育原则认识的深化,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新型模式。

三、在教育目的上的传承与创新

的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古典文学要减少……减少门数,减少份量,为的是全面发展。”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德智体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是不可偏废的。他明确指出对于每一方面出现偏差,都要及时纠正。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决定》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邓小平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和活化,是在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在教育战略地位认识问题上的传承与创新

很早就对教育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关系作过解释。他说:“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他又说:“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的。”正是这样,老解放区一向重视勤工俭学,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建国以后,仍坚持这一思思,在他亲自领导下,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中除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外,也就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要的原则规定。力图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党的“”确定的路线很快做了改变,的这些思想,在后来并未完全付诸实施。

篇(9)

一、“工学结合”背景下监狱警察专业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监狱警察专业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课程定位不准确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但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课程定位过于宏观、笼统,课程设置没有突破学科的框架。一是按照“知识本位”课程的套路设置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根据教材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由此培养的学生在专业上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二是课程设置形式上包括理论学习模块和实践模块,但实质上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相互分离,所学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好地被应用到实践中。三是课程内容与专业工作任务相关度不高,项目的训练价值不大,学生技能的提高效果不理想。

2.课程设计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能力本位”课程的逻辑起点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但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课程在课程目标的制定、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采用方面,较多体现为就业教育,忽视了学生发展的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社会学习化,高职教育的功能日益拓展,教育的功能不仅着眼于外显的直接工作能力的培养,最关键的是为学生打下就业的基础,搭建职业发展的平台,它在教给学生就业本领和就业能力及技术的同时,也教给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再有,该专业学生面临的职业岗位群具有特殊性。因此,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课程的开发不仅要重视课程的社会服务价值、工具价值,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不仅要为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供方案,而且要有利于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学会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提升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而言,“能力本位”课程要把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

3.课程评价体系陈旧

课程评价是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该传统的考查方式往往采用考试的形式,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考查主体只有教师,不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习得情况。对工学结合课程,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就会偏离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

二、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课程的开发

1.课程定位

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是高等警官职业院校刑事执行(监狱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驾驭和管理罪犯劳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的设计思路应尽量突出“职”和“程”的特色,既要注意静态的课程内容和要素传授对学生适应本职工作的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还要注意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身心素质。以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的任务为驱动,以罪犯劳动现场的管理能力为核心来设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训练,重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了解罪犯劳动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和冲突,知道怎么应急处理和进行事后教育。在课堂实训中通过虚拟情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单独处理突发事件,阐述自己对罪犯劳动管理的认识与想法。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我国正在进行的监狱体制改革,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各监狱基层一线民警这一现状,将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将罪犯劳动现场的实例融合到教学当中,尽可能使教学内容切合工作实际。内容设计以管理罪犯的能力为培养核心,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根据教学大纲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把整个教材内容分为理论和实务两大模块,理论模块以够用为原则,实务部分严格按照管理罪犯劳动的工作流程和任务安排,分为六个情景(见表1),其内容要反映当前罪犯劳动改造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探索,反映监狱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反映监狱企业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

4.教学方法

针对培养要求,应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教学、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倡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切磋。这样不仅可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这样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5.考核标准与方式

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课程应改革传统的理论考试模式,实施全新的综合性考核方式。具体为:理论考核40分,采用试卷考核方式;平时成绩考核(包括考勤情况、回答问题情况、讨论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训练主动性和表现等)占20分;实训考核40分(其中带队出收工、罪犯劳动的组织、罪犯劳动竞赛的开展、原材料及产品的放置各占10分),总计100分。职业技能考核采用教师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各占50%,教师分和学生自评、互评分相加即为该项目的最终分值。

参考文献:

[1]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2]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核心 能力 职业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core competencies professional

作者简介:范烨,男,汉族,1978年出生,河南周口人,硕士,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师,测评师。研究方向:法律、政治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训。

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周期逐渐缩短,产品更新和职业变换成了人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行业的关键性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应运而生。同时,社会的加速发展,也对职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核心能力的训练能促进个体顺利地实现由教育世界向劳动世界的转换,促进个体终身可持续发展。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即职业能力中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国际上也被称作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ies)(如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基本能力(General competencies)(如美国)或核心技能(Core skill)(如英国),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人称它为关键能力。

人的职业能力分为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其中,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离不开的能力就是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或者说是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8年制定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

(二)职业核心能力在我国发展现状

相对于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我国职业教育对职业基础能力的关注较晚。系统工作始于2000年,这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力量研发“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2007年6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正式向全国《关于颁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相关机构积极参与职业核心能力体系开发的宣传、咨询工作,并做好推行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工作。国家相关机构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师资培训。

同时,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

由此,部分高职院校率先实验,开始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实践,这意味着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新阶段的开始。

二、高职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

核心能力普遍存在于人的职业生涯和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是对人取得活动的成功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其影响辐射到整个活动领域,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极其深远。立足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自从职业核心能力项目引入我国以来,不少院校积极参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探索,积极引入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工作,努力把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规律,这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要求。

(一)符合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突出宗旨,近些年,不少院校都加强了与企业用人单位的联系,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同时,院校也能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的用工需求及人才标准。职业院校着力培养动手技能,培养岗位技能胜任力,但由于毕业生职业适应力尚显不足,目前来看企业对人才质量仍然不甚满意,加强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对学生就业而言,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从而真正实现高质量就业。纵观世界高等职业教育,都非常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探索着怎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各国进行的能力本位教育改革,也越来越关注一般素质的核心技能,认为核心能力正是提高劳动者多种职业适应力的基础,也是个体继续学习的能力基础。

(二)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能力本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性的文化理念。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活动的对象是技能型、应用性职业岗位。高等职业教育也是我国正在构建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代职业教育思想,高职教育应把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并贯穿始终,既要考虑职业的针对性,又要克服人才培养中的工具化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兼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能力培养并不只是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而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必须的“全面的职业能力”,在这个能力体系中“核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将培养核心技能作为提高劳动者技术技能的新基础,是适应多种职业和职业岗位转换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要求。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人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不断提高自我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行为自由,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和进一步的愿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单一的岗位技能显然无法满足这一期望。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变化迅速的时代,劳动者如果只掌握目前工作上的单一技术技能,很快就会落后和过时。因此,在培训劳动者学会一种具体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必须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使他们掌握这些能够作为发展基础的最重要的能力,从而终身受益。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能力开发是重中之重

核心能力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长时间的共同合作,核心能力的开发需要政府、学校、大学生、就业部门和培训机构等的大力支持,而不是仅仅依赖考核发证机构提供的培训。而目前来看核心能力课程开发缺乏系统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如同培养专业技能一样,应通过一系列课程来实现。而且还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加强有关能力的培养。但真正把职业核心能力纳入能力目标体系,并通过教学设计与实施来实现教育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缺乏足够的高素质培训老师

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要求有所不同,他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了解其它相关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培训与测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现在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工作量已经趋于饱和,加上师资的来源主要是普通高等院校毕业业,缺乏职业教育的经历,有一部分还处在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型期,很难胜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如何尽快增强师资力量,是职业核心能力开展的当务之急。

(三)尽快形成社会各界对该项目的认识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国家职业核心能力项目负责人李怀康用这首《剑客》表达了期望职业核心能力项目的开发和推广。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市场对人才需求突显,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面向所有职业人的核心能力正是实现国家宏图伟业的关键因素。经过几年的发展,社会各界已经开始慢慢了解、欣赏、实践,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当然,该项目的社会认知度依然不高。教育机构、行业企业、个人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达成共识,认识到这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

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重视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在推动职业核心能力开发工作中承担起应有的职责。而且政府部门应做好职能转变,以利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还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高度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核心能力开发的指导。目前,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代表政府为我国的职业核心能力开发体系的初步建立已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如提出了我国职业核心能力的开发目标、建立了我职业核心能力评估标准(试行)、开发了相应的能力培训模块教材等,但这还很不够。政府还应该不断完善我们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体系,出台一些推动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二)院校应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不同于一般的职业能力,这不是一门技术,而是应用某种技术方法去做事的能力。最佳的途径应该是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渗透来实现,核心能力的养成不是知识的获取,而是个体行为发生转变,但这个转变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种长期的外部氛围引导、激励他。单独通过系统的人文课程、专题培训进行潜移默化式的教学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其作用是不确定的,同时学制与课时也不允许这样大量开设课程。所以,多渠道多角度渗透式进入所有课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己任的教学理念就显得格外重要。

(三)打造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

职业核心能力的考核的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学校课程考核,这是职业核心能力评价的一大特色,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在高职教育教学评价中开展能力本位评价、成效评价,要改变单一的考试模式,要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形成性考核,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从个体行为表现的连贯性、发展性,从特殊事件的表现中,构建核心能力的评价体系。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及综合评价等评价方式,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有目的地选择学生学习成果和反馈性自我评价,记录各个阶段学生的努力、进步及成绩,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及参与评价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条件的学院还可以参加劳动部门的职业核心能力证书考试。

(四)建立校企良性联动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按企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企业的参与可以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供真实的职业情境,可以为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提供便利条件,还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

同时,我们也应该多加注意企业的用工需求,其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的职业教育,因此,如果企业能够积极反馈信息给教育机构,并能够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去,将会达成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2)

上一篇: 平安银行发展前景 下一篇: 欧姆定律变化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