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5 17:20:33

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36-04

讨论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必然涉及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如第二期专题讨论中,邵伟德提出:“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是继体育教学质量概念界定之后必须回答的问题。”同时指出,展开评价还必须要有标准作为依据。

在《体育教学质量的内涵与解构》(以下简称《解构》)一文中,笔者指出,评判体育教学质量高低最核心的要素是学生的体育学习结果。其中,体育学习结果又可解构为“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运动品行”四个方面。现本文就“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阐述其内涵及研制思路。

一、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的内涵

学习质量标准是指院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对学生专业学习所期望获得的内容与水平。“制定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的意义在于让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了解各阶段毕业生学到了什么内容以及达到什么水平。同时,清晰的学习质量标准是学生学习收获的证据或参照物,也是学生进入更高一级阶段学习的基础和依据。”当然,“质量标准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强调终身学习、促进发展和未来引领”是改革的趋势所在。上述观点隐含着以下信息:一是学习质量标准包含着“内容”与“水平”两大指标;二是合适的质量标准能使学习具有累积性和发展意义。

“运动技能学习是在神经网络、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控制下的一种习得行为,须通过重复练习(强化)而改进,由知觉、动作、练习构成一个完整的三维体系。”同时,“运动技能的习得过程实际上是根据某种规则或要求对练习者所进行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长期改造过程。”上述界定告诉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无论学习何种类型的运动技能,都伴随者学习主体(学生)的感知和外显动作的不断改进;都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形成技能,进而获得终身体育的能力和兴趣。

根据质量标准应包括“内容与水平”两大要素以及运动技能学习的本质内涵,本文将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进一步明确为:通过学练,学生在运动感知、运动认知、运动动作等运动技能方面所学到的内容与达到的程度,该程度有益于技能的进一步获得与发展,有益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兴趣与能力。

二、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与运动技能评价标准的区别

已有的技能学习评价,往往是对项目中某单一动作进行量化式的评价。比如,考察一年级篮球技能水平,以“直线运球30米的速度”为唯一评价标准,考察水平四篮球技能水平,以“一分钟篮下自由投篮的个数”或是“规定时间内全场或半场行进间投篮的个数”为评价标准。显然,这种单一动作在简单环境下的表现,并不能较好地反映或促进篮球的整体技能水平,还可能造成“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现象。在跳跃、投掷、技巧等田径与体操项目中也同样出现类似问题。如考察跳跃技能,往往以“立定跳远、急性跳远、跨越式跳高”为单一评价内容;考察投掷技能,又多以“肩上投掷到一定远度”这一种运动动作作为评价标准。《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省纲要》)意识到这种单维评价的弊端,进而用“内容标准+表现标准”的形式,描绘出了各个水平不同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的雏形。既规定了学习的最低标准,又为日后研制合理的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

简言之,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是对“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两方面期望值的质量把控,是教师展开教学的基本依据,其中,学到什么程度以质性描述为主,强调课程学习的最低要求、基本质量。评价标准主要描述“该以怎样的标准来判断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获得的水平是否达到或超出了原有的期望值”,一般按等级制、百分制或是描述性语言进行测试、反馈。换言之,学习质量标准是基于过程的质量把控,评价标准是基于结果是否满意的质量反馈。操作层面上,应是先有学习质量标准,而后制定评价标准。

三、研制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需要确定的思路

(一)不同水平段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的研制思路

学习是一个累积渐进的过程,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更有其独有的特征与规律。研制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首要考虑的问题应是学习者在9(或12)年纵向上适合先学什么后学什么的问题。在运动技能学习序列方面,课标(实验稿)提出的阶梯是:“学习简单运动动作(水平一)-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水平二)-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水平三)-发展运动技术或战术能力(水平四)。”课标(2011年版)提出的学习阶梯是“学习身体基本活动方法(水平一)-学习体育基本活动方法(水平二)-学习有一定难度的身体基本活动方法、学习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水平三)-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水平四)”。

上述学习序列应是制定不同水平段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的基本依据。如评价水平一运动技能的学习程度,其标准应围绕“身体基本活动方法(简单运动动作)的合理性、多样性”展开描述,水平二应围绕“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基本动作的习得与表现”展开描述等。

篇(2)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龟速构防守)(规、速、构、方、手)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两再一新促生产)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两传选新促文化)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简述美育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发现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修养。

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动力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的指导性文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

(2)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因此人们通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7

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8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学科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9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的规律

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智力)的基础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品德的提高是知识学习的基础

两者有机结合

10

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通过观察或描述对所学知识建立清晰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

贯彻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教学

(4)防止直观教学的不当和滥用

11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贯彻要求:1)加强学生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地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地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12

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要求:

1)教学要有系统性

2紧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教学

3)按照学生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13

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4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的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5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16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

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17简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做斗争的能力

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8简述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时间: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合理分配时间

方法: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记忆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次数:数量要适当,不宜过多;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50%

19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

(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0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③对于知识的理解由学生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

(2)建构主义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建构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21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情境、控水平、妥奖惩、善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需要励志,自我归因)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3

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4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学习策略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25简述最近发展区含义及启示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的启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26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27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道德行为: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

28

促进品德形成良好方法

(说服榜样群体奖惩价值)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5)价值辨析

29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30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讲正‘正面教育’道‘因势导利’)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1

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的贯彻要求

严要有度

严要有方

严要有恒

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充分信任学生

32依靠积极与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贯彻要求

(一分为二的转变认识)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3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核成发)

(1)组建阶段:具体标表现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靠教师组织

(2)核心形成:这个阶段班级会涌现一批积极分子,出现核心人物

(3)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4)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班级会形成平等、和谐、上进的氛围,学生个性发展

34班集体形成标志

(健全班风是组织目标)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35

个别教育工作

(恒心才能发光)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36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看别人,看自己,多练习,多反思)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37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全、民、多、现、身)

教育的终身化(包括各年龄段的各种教育)

教育的全民化(必须面向所有人,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民主化(对等计划、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强调平等)

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

教育的现代化(现代科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由此引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38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3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40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三有一训练,控制很全面)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41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③受文化传统制约。

④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2)人的依据

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

(3)学制本身的依据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4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义务要延长)

(2)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职业要综合)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众要高等)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终身要构建)

43简述教育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

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缺点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45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要深入准确的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的特点

要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备课的内容

要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并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

46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

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47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

实际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的程度

实际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实际的方法

时间因素

情绪和动机

48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容量逐渐增大,短时记忆的广度接近成人

记得有意性加强

意义识记成为主要技术手段

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49简述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a保护好奇心b解除个体对回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a发散思维训练b推测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头脑风暴训练

5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2)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除了上述因素,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51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52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53

简述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54

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5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2)在复杂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3)在简单的任务中,较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6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心向与定势。

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57简述前运算阶段的特点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2

7

,此阶段的特征有: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5)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58

简述榜样示范法的贯彻要求

篇(3)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9–001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帮助学生适当理解科学本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1]。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理应承载科学本质教育的任务,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本质的基本观念[2]。为了更好地完成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本质教育任务,研究者在坚定“构建一套统一的科学本质内涵体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一信念的基础上,以“科学活动”为主线,以真实性、可接受性、完整性和认识论为原则,围绕科学活动的发生、过程、方法、结果、评价和主体六个方面,系统构建了一套立体式、全方位的科学本质内涵体系[3]。以上述观点与研究结论为依据,研究者在分别构建了基于化学史内容和化学概念原理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即HOC-NOS模式和CCP-NOS模式)之后,进一步分析构建了以元素化合物内容为载体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Element Compound-Nature of Science(简称EC-NOS)教学模式[4][5],并希望借此进一步促进一线教师更好地实施科学本质教学。

1 EC-NOS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同HOC-NOS和CCP-NOS两种科学本质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一样,研究者先是利用史料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而又真实地揭示出元素化合物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确定中学阶段中利用元素化合物内容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紧接着再利用文献分析和文本分析两种具体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出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内容(element compound,简称EC)的六个主要特点(即直观性、经验性、客观性、重现性、规律性和双贴性);最后,再将元素化合物内容自身特点与研究者前期构建的科学本质具体内涵,统一于研究者第一步分析确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范畴之内,以最终实现集元素化合物内容特点和科学本质观念于一身的科学本质教学新模式——EC-NOS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

1.1 元素化合物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

经史料分析(主要指化学史料的分析)和逻辑分析,我们认为元素化合物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十点[6][7][8]:①在科学活动的方法中,观察和推论之间存在着区别,从观察到推论的认识过程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认识序列;②科学知识必须依赖实验和观察的证实或证伪;③科学是极为严谨的,它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④科学具有解释和预测的功能;⑤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可重复的;⑥科学知识的获得基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但人的推理、想象和创造性起着重要作用;⑦科学充满挑战,从事科学活动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学又充满奥秘,从事科学活动也决不是一件痛苦的事;⑧充足、确定、可信的证据(事实证据和逻辑证据)与不断地质疑和批判在科学社群评价科学活动结果时有着绝对重要的地位;⑨科学研究中有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保持记录的准确性、公开性、可重复验证性是多数科学家恪守的职业道德;⑩科学知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科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1.2 元素化合物内容六个主要特点的具体内涵

经文献和文本分析(主要指教材文本),我们认为元素化合物内容六个特点的具体内涵如下:①直观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最易为人们感觉器官感知和把握的特性;②经验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作为人们建构、验证或化学科学各类抽象概念与理论最基本素材的特性;③客观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作为化学基本事实的真实存在性;④重现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作为直观而又客观的经验事实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出现的特性;⑤规律性,也就是看似杂乱的元素化合物内容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⑥双贴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内容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联性。

2 EC-NOS教学模式的构成与流程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构建了EC-NOS教学模式,它的构成与流程如图1所示:

2.1 分析主题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本环节属于活动定向阶段,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确定元素化合物某一特定主题教学所能实现的科学本质目标,为该主题所有教与学的活动指明方向。而确定某一特定主题所能实现的科学本质目标的核心依据,主要包括“元素化合物内容所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和“该主题元素化合物的主要内容与具体特点”两个方面。关于第一方面,前文已做过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关于“该主题元素化合物的主要内容与具体特点”,一线教师则需要在宏观把握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为了帮助一线教师从宏观上把握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内容,我们对现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和各版本中学化学教材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文本分析,结果发现:①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组成(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或者物质变化、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物质制备与相互转化等的分析与探索以及物质用途或危害的常识性介绍等五个方面。②每一个元素化合物的主题,都包含以上五方面内容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

事实上,中学阶段元素化合物的五个基本内容,并不是同样份额,同等重要。对大多数元素化合物的主题来说,最能体现科学本质观念的理想内容都是有关“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或物质变化分析与探索”的部分。这一方面是因为无论哪个版本化学教材在呈现元素化合物时都必然包含“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或物质变化分析与探索”这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部分内容自身蕴含的科学本质观念是最多的。与之相对应,分析探索“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教学活动也就是EC-NOS教学模式的最核心部分。

2.2 联系生产生活,引出性质教学

本环节属于活动启动阶段,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对主题引入素材和引入方式的精心选择与巧妙设计,促使教师和学生都把自身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ECNOS教学模式的最核心环节——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上来,或者说,促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均得到适时、适度而有效的启动。考虑到元素化合物内容具有“双贴性”的特点,因此,“联系生产生活”是教师精心选择该类主题引入素材的最直接思路。至于如何巧妙设计引入方式,要视特定主题内容与引入素材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众多有关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与文献,也会为一线教师巧妙设计提供思路与案例。

2.3 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

本环节属于活动运行阶段,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的有序、有效开展,帮助学生在经历、体验、感受“性质知识”获得过程中艰辛与乐趣的基础上,自觉地去感知和领悟蕴藏于这段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本质观念。其中,“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有序、有效开展”是本环节有效实现内隐于该主题中的科学本质目标的关键。为此,一线教师在设计、组织这一片段教学时,理应充分利用元素化合物“直观性”、“经验性”和“客观性”等特点,尽可能让学生在观察、体验或回顾已有体验等直观方法的帮助下,经历对观察现象与各类体验(主要包括“贮存于记忆中已有的”和“当场获得的”两大类)的客观描述、记录、分析、推理、讨论,直至得出结论的全部过程,进而形成对物质性质或变化的基本认识。

2.3.1 物理性质教学

(1)实物(或图片)观察和(或)介绍相关经验

进入物质物理性质教学以后,教师应根据主题所涉物质具体情况,能够提供实物的,组织学生观察实物;实物不易提供或实物有毒、危险性较强的,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如果受条件限制前两者均不能提供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技巧生动描述或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经验。总之,无论怎样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在感知觉的帮助下获得物质物理性质的知识,是本片段教学的基本原则。

(2)描述记录,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和术语,客观描述并认真记录所看、所感、所想、所听,是本片段教学的首要任务。随后,组织学生依据记录结果,分析推理,得出有关物质物理性质的初步认识。

2.3.2 化学性质教学

(1)回顾组成元素相关知识

进入物质化学性质教学以后,教师应根据主题所涉物质具体情况,是单质但还没有学习原子结构知识的(这里主要指的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中的部分元素化合物内容,如氧气),省去这一环节直接进入“设计实验或提供经验事实验证”环节;是单质且已学习原子结构知识的,组织学生回顾该单质组成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等知识;是化合物且已知晓其组成的,组织学生回顾常见化合物的主要类型以及该化合物组成各元素的相关知识。

(2)预测单质或化合物的可能性质

在上一片段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预测单质或化合物的可能性质。在单质化学性质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该单质组成元素的原子结构将该单质归类,如金属或非金属,进而预测该单质可能的性质,或可能发生的具体反应;在化合物化学性质教学时,我们同样可以按照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将其归类,如无机物(酸、碱、盐、氧化物等)、有机物(烷烃、烯烃、醇、酚等),进而预测该物质可能的性质,或可能发生的具体反应。

总之,让学生尽可能在回顾、加工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物质化学性质,是上述两个片段教学的基本原则。

(3)实验验证

在预测单质或化合物的可能性质以后,紧接着要进行的就是实验验证了。通常,中学阶段的实验验证主要存在两种具体做法,即实验操作直接验证和提供事实间接验证。在具体的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这两种实验验证往往结合使用。如果反映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简单安全、现象明显,则尽可能利用“实验操作直接验证”的方法;相反,如果反映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复杂或存有安全隐患或无明显现象,则最好采用“提供事实间接验证”的方法。

(4)描述记录,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如果上一环节采用的是“实验操作直接验证”法,那么这一环节教师就应该:首先,引导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和术语,客观描述并认真记录所看、所感、所想、所听;其次,组织学生依据记录结果,分析推理,得出有关物质化学性质的初步认识。

如果上一环节采用的是“提供事实间接验证”法,那么这一环节教师就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并认真总结有关本主题元素化合物的各种事实;其次,组织学生依据事实总结结果,分析推理,得出有关物质化学性质的初步认识。

2.3.3 概括总结,物质性质最终确定

这一环节是元素化合物性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本环节教学,一方面希望教师能以科学简练的语言再次明确主题所涉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能用巧妙的设计促使元素化合物教学顺利进入下一环节;另一方面,希望教师能简明扼要地概括和总结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方法与结果,帮助学生在“性质知识”获得过程中经历、体验、感受艰辛与乐趣,让学生自觉地去感知和领悟蕴藏于这段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本质观念。

2.4 物质存在形式、制备、鉴定方法、用途或危害等其他元素化合物内容的教学

本环节属于活动拓展阶段,其核心任务是为教师灵活处理不同类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预留出可以自由拓展的时间和空间。换句话说,并不是每一主题的元素化合物教学都必须涉及这一环节,都必须涉及这一环节中的每一个内容,用不用这一环节、用这一环节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主要视具体主题内容而定,视具体课时容量而定,视具体教材版本而定,视具体教师安排而定。

2.5 联系整合,形成具体物质概念

本环节属于总结提升阶段,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对“活动运行”和“活动拓展”两阶段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帮助学生在清晰再现本课题“物质知识”(包括性质知识和制备等其他拓展知识)及其获得过程的基础上,尽可能将这些“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将这些“知识”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从而形成更加清晰、客观而又稳定的具体物质概念。

3 EC-NOS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与研究展望

本文构建的EC-NOS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已知元素组成的某一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教学。由于在中学阶段还存在“分析探讨物质元素组成”或“分析探讨某一类物质性质或变化”以及EC-NOS教学模式拓展环节中提到的“物质存在形式、制备、鉴定方法、用途或危害”等其他各类元素化合物内容的教学,因此,分析构建适合这些元素化合物内容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将是研究者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AAA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魏壮伟.“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08,(3):37~38.

篇(4)

英国新《 标准 》对原《 标准 》体系作了大幅度调整,改变了原《 标准 》体系复杂的架构,仅由总述、教学和操守三部分组成。

1.总述部分(preamble)

总述部分着重对教师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概括,首先明确了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培育学生为首要职责,并且指明教学工作和职业操守应达到何种要求,然后指出教师应该具有何种品格,以及具有何种类型和程度的知识和技能。英国原《 标准 》体系的总述部分仅仅谈及《 标准 》的制定背景,内部的各个《 标准 》也缺少对教师职业素质的概括。新《 标准 》的总述部分清晰地阐明教师的职责,引导教师教学取向,明确教师基本素质。

2.教学部分(teaching)

教学部分是新《 标准 》的重头戏,它融合了《 合格教师专业标准 》和《 普通教师专业标准 》的主要内容,仅有8个一级指标共35个条目(详见表1),相对于原《 标准 》而言更为简明。每个条目都是围绕教学环节的各个层面依序排列,逻辑递进式展示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备的素质,例如在组织课堂教学环节中对教师的要求依次围绕三个步骤:为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授课,为巩固学生认知的作业布置以及对授课效果的反思。在教学环节中融入教师必备素质的要求,能更为深刻、准确地呈现重点,增添了《 标准 》的实践性,也传达出教育部门紧抓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向。

3.操守部分(peasonal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

操守部分是规范性和强制性的条目,多次运用“必须”等字眼规定教师必须遵守校规、保证出勤和守时、履行职业责任,同时也规定了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不超越教师身份边界、保障学生权利和自由、保持与学生的平等地位。部分规定是在《 注册教师行为与实践准则 》的基础上提炼、修改而成,原《 标准 》体系并没有单独列出。

二、英国新《 教师专业标准 》的特点

1.布局简明合理

英国原《 标准 》体系内容复杂,《 合格教师标准 》和《 普通教师标准 》合计已超过70个条目,条目间常常出现重叠、交叉的现象,容易使人混淆,不利于具体实践。而新《 标准 》以三大简明部分取代了原《 标准 》的庞大体系,并将教师必备的专业品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融入教学要求中,考虑周全、要点全面、表达准确、简明合理、操作性高,能有效地减少教师记忆负担和理解障碍,有助于提升教师对《 标准 》的认同度,使《 标准 》有效指导实践。

2.层次逻辑分明

英国原《 标准 》体系以序号为标示,罗列出一系列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层次性难以突出。新《 标准 》紧密围绕教学各环节展开,各个一级指标都用三到五个二级指标予以具体化,突出了要点之间的关联性,层次清晰、严谨。例如,纵向而言,教学部分的一级指标依次是:“对学生具有较高期望”“组织教学”“实行评价”,而“对学生行为管理”和“承担专业职责”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横向而言,“反馈”下的指标分别是:“掌握评价方法”“全程实施评价”“数据监控学生进步情况”和“反馈与回应”。可见,《 标准 》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开,既克服了原《 标准 》过于抽象的弊病,也改善了原《 标准 》冗长、烦琐的不足,使教师更容易对条理分明的指标进行把握。

3.强调教学实践

2009年国际PISA测评中英国排名依然未能达到预期 [3],英国政府意识到其基础教育的教学环节需进一步加强,而以往的《 标准 》过于宽泛,以致教师难以重点把握教学环节。所以英国新《 标准 》将焦点集中于教学,用接近四分之三的条目对教学环节进行要求,并且将教学环节进行拆分并逐步细化,从而体现每一环节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如此做法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应扎根于教学,强调了教师的教学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

4.彰显人文关怀

英国新《 标准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例如英国新《 标准 》在教学环节之前提出了三点要求:“持续呈现出期望学生具有积极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引导学生对潜在的需求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和学习采取负责的态度”。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着力促进学生自由成长的理念,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注和信任。此外,新《 标准 》不断提倡引导学生追求理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见,英国新《 标准 》已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细节之中。

三、英国新《 教师专业标准 》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历来非常关注英国的《 教师专业标准 》,“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显示,我国对英国各时期《 标准 》的研究的峰位集中于2005年、2008年和2012年(详见图1),研究的总体脉络与英国各时期《 标准 》颁布年份基本一致。而且,我国的《 标准 》与英国2007年的《 标准 》相似度较高,而2012年英国新《 标准 》对原《 标准 》作了大幅度调整,所以,对照英国新《 教师专业标准 》可以完善我国的《 标准 》。

总体而言,我国《 标准 》是一个突破性的成果,尤其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符合我国教育改革指向,也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接轨。同时,我国《 标准 》在性教育和师德方面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相对英国新《 教师专业标准 》而言,我国《 教师专业标准 》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1.完善标准框架,减少重复条目

作为《 教师专业标准 》,必须有明确的分类指向,防止《 标准 》的不同分类领域中出现重叠或遗漏。我国《 教师专业标准 》是按照“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大板块进行划分的,这样划分可以提高人们对教师职业素养类型的认识,但难免在各个板块的具体要求中产生重叠,这种重复在英国原《 标准 》体系中也常出现。英国新《 标准 》主要围绕教学环节进行递进式编排,而各类必备素养的要求都隐含在教学过程中,从而避免了理念认知、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板块的冲突。

2.避免教条式表述,贴近教师教学

我国《 标准 》借用了部分法律条文,如“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学生”,这些要求大多源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对法律条文的借用有助于增强《 标准 》的规定性和严肃性。但是,类似的表述容易造成教条式灌输的错觉并产生距离感。英国的新《 标准 》也提及强制性的要求,如“不破坏基本的英国价值观,包括民主、法治、个人自由和相互尊重,以及对持不同信仰和信念的人的宽容”,这样的表述显得较为鲜活和具体,也体现对个人自由等权利的关注,更为贴近教师教学工作。

3.强调教学效果,体现学生发展

我国《 教师专业标准 》较多关注教师的“教”,而缺乏体现学生的“学”。英国新《 标准 》虽然行为主体指向教师,但是能使人明显感受到“学生”隐含其中,而且明确学生“学”的成效,而我国《 标准 》大部分条目均指向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较少涉及学生内化知识的效果,如“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类似的内容在英国新《 标准 》中表述如下:“具备扎实的相关学科和课程领域方面的知识,能激发和维持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消除各种误解”。相比而言,英国新《 标准 》注意引导学生对人生目标和学习需求的探索,而且关注教师所具备的知识对学生的作用。我国《 标准 》中较少体现教学知识对学生的效用,即使教师掌握了所需的专业知识,也未必能最大限度增进学生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现代教育虽然一直倡导学生为本,强调教学上避免灌输,但是往往受传统观念和现实情况的影响,仍难以挣脱“重教轻学”的窠臼。如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在《 标准 》中体现学生的发展,在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协调能力等方面渗透着对学生个性释放和个人提升的关注。

4.注重细化描述,避免过宽过泛

我国《 标准 》中某些表述较为笼统,例如“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相近的要求在英国新《 标准 》中体现为:“阅读教学的教师必须掌握系统的辨字读音教学方法”“使用相关数据来测量学生的学业进步情况,以便计划后续课程”“充分了解包括特殊教育学生、高能力学生、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以及残障学生等在内的各类学生的需要,让这些学生获得帮助”。相比而言,英国新《 标准 》对教师素质的叙述更为具体、明确和周全,并且注重可量化的统计指标。我国《 标准 》应注重细化描述,避免过宽过泛。

5.凸显教师发展,完善配套标准

《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强调:“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的成员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4] 英国将新《 标准 》作为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指向牌,在总述中便指明应当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导向,如“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并且要求教师考取更高级别的专业等级。我国《 标准 》虽然认识到“终身学习是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5] ,但是在《 标准 》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并不充分,而且表述较为生硬。

此外,要凸显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具备不同等级的《 标准 》以区分教师专业水平,以此体现教师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英国的新《 标准 》只是作为基础性的政策文本,随后还制定了与之配套的“大师级教师标准”。我国也应该制定更高级别的教师《 标准 》,以确保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连贯性。

6.共性个性共存,促进教学创新

《 教师专业标准 》的条目大多都是共性的基本素质,但是现代教育也应关注教师的个性发展。只有个性和共性的要求相结合,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展现个性教学,以“身教”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此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 》指出“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表明教师需要具备个性的素质和创新的意识。英国新《 标准 》提倡教师批判性理解,如“对学科和课程领域的发展具有批判性的理解,提倡学术的价值”,我国《 教师专业标准 》应该在教学创新方面予以加强。教师只有不受传统观念约束,才能真正指引学生创新性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广东 广州,510650)

参考文献:

[1]TDA.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EB/OL]. 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101104112235/http://tdagovuk/teacher/developing-career/professional-stadards-guidance/professional-standards.aspx.

[2]Teachers’Standards[EB/OL]. https://media.education.gov.uk/assets/files/pdf/t/teachers%20standards%20information.pdf.

篇(5)

教学语言是从事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语言要精练准确,准确精练的语言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对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是把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讲解准确、清晰、无误。如果教师的语言模糊不清,或者模棱两可,叙述、讲解重复嗦,常常会让学生理解困难或造成错误。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精练、准确、严密,言简意赅,用简洁、明快、流畅的语言把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表达清楚,使学生真正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二、教学语言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逻辑性主要指准确地使用概念,恰当地进行判断,严密地进行推理。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也没有脱离语言的思维,教学语言必须合乎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证明必须具有逻辑性。教学语言必须简短明快,语速的舒缓急促、语调的轻重缓急,都应受制于教材本身的逻辑性。教师必须使自己的语言、思想和思维的顺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按照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行逻辑推理,做到讲授深浅适中,内容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到具体。教师还要注意教材前后内容的逻辑性,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以便于学生理解教材。

三、教学语言要富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主要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思维能力,一般使用在课程的起、承、转、合处,或者使用在设疑、激疑、析疑和质疑处。就技巧手段而言,多使用设问、反问、比喻,致力于点拨、点燃、引导、引发。要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就必须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而促使学生思考的动力就是使学生认识到各种概念、法则、定理等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按照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启发诱导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此,教学时教师要多运用类比、联想、讨论、转化等方法。教师讲解时要注意把握语速的节奏,根据问题的难易深浅,快慢要适宜,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

四、教学语言要具有生动形象性

数学知识比较枯燥、抽象、难理解,为把不易理解的概念、定理、法则和公式变得简单明了,使单调乏味的知识形象化,把抽象思维化为形象思维,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风趣、活泼的语言或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描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语言要注意简洁、明快性

教师的语言除了具有准确、清晰、流畅、生动形象外,还要注意用简洁、明快、富有优美节奏感的语言。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征、理解水平和面部表情,适时调整讲课的语速、声音的高低、语调的缓急。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数学语言、术语、符号、公式来表达有关的内容,要善于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总结归纳教学内容和解题方法、技巧、规律,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化,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语言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在某个概念、定理、法则、例题讲解完之后,或者练习、小结、阶段性总结、复习时,教师要注意用高度概括性语言适时归纳总结。教学语言应力求简洁、凝练,这样能使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和属性,提纲挈领地理解,掌握问题的实质,把握主要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横纵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总结解题规律,积累知识经验。

篇(6)

一、前言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之后、上课之前或在上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教学思路、设计及依据在短时间内对同行或专家评委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是教师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素养的具体表现。因此,说课成为不少地方和学校进行教师校本教研、优化课堂教学研究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为加大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教改力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艺,经常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的说课评优活动或教学基本功比赛;教育系统招聘教师也常常进行理论考试和说课面试相结合。实际操作中,无论是工作多年的中青年教师还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师范生,往往都无法把握说课的环节和要领,把“说课”理解成了“说教案”或“表述上课过程”,要么基本内容残缺不全,要么不分主次毫无头绪,结果难尽人意。

影响说课效果的因素很多,除专业素养外,关键在于要有机地遵循说课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结合教材、教法、学生、学法的关系,有重点地讲述基本内容,优先说清、说深哪一部分,说活、说新哪一部分。因此,教师应积极寻求说课艺术的提高方法。

二、说课内容

从课的整体设计层面来讲,说课要理清的基本内容一般包含说指导思想、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其他等几个方面。

1.说指导思想。就是要说课中处理教材的依据,即课程标准的理念,要说清教学中如何体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2.说教材。就是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该部分要说清教材的内容及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相关知识点、教材的前后联系、场地器材的安排等。

3.说学情。就是针对班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对学生起点能力的具体分析。如学生的思维能力、模仿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以及如何使教材渗透德育因素自然有实效等等。

4.说教法。主要是说出本节课如何选用合理、实用的教法手段,如何合理选用器材,如何组织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安排保护帮助措施,以及说明选用教法的理论依据。

5.说学法。主要是说出本课引导学生掌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明确培养学生哪些能力与习惯要求,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法与教法怎样相互配合,以及选用学法的理论依据。

6.说教学过程。这是说课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说出本课的教学思路,包含课的结构、练习设计、评价纠错、时间安排、预计效果等环节。该部分要说的思路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特别要说清动作难度的安排比例与层次,重点难点的突破,组织与讲练时间的安排,学生骨干作用的发挥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率等;教学目标达成率应分析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感体验、运动负荷预计、学生掌握技能状况预计等。整个教学过程应说详细,说具体,说清每一个环节教学练什么、怎样教学练、为什么这样教与学练的理论依据。

7.说其他。教师可以简述一下如何进行安全教育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预案,说明媒体使用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特色。

三、说课原则

说课不是简单的浓缩上课过程,更不是复述教案,它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因此,成功的说课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精心构思,认真设计,思路要清晰。说课时教学的理念、采用的方法、实施的过程等必须有一个清晰、系统的思路,不仅要说出“教学练什么”和“怎么教学练”,而且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学练”。因此,教师要认真撰写说课稿,以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制定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内容,把握好教材的前后联系,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切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考虑。这样,在撰写说课稿时就有了明确的构想和框架,设计就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挖掘有深度。高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说课,必须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在说课内容和层次上着力做文章,使同行或专家评委很清晰地知道你在说些什么。特别对教学过程的挖掘一定要深,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理清说的层次,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把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片段作为重点进行挖掘、展示,而有些环节可以简略处理,不必过度展开,做到详略得当。

3.教学媒体,运用得当,说法要灵活。说课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和媒体来表述自己要说的内容,尤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教学重难点,以提高说课的实效性,使说课说活。

4.理论联系实际,设计有创新。说好一堂体育课,所述内容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所以,在说教学过程时,教师不能将前面提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思想割裂开来,而应对理论的应用方面做具体阐述,使教例与教理水融,在说法上体现有说有评、说评结合的创新原则。同时,整体设计在形式上尽可能新颖,典型环节要独特,体现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创新、思维创新、选择的学法创新等。

四、注意事项

说课不是备课,不能背教案,也不能像正常上课那样讲,首先要突出“说”字,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地说;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或太短,一般为15分钟左右。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特色,用简练、准确的语气说出自己的特点风格,做到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使听课者感受到说课者对说好课的自信和能力。同时,说课必须要掌握好说的重点部分,不宜面面俱到,应重点说清说深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片段、精彩片段以及创新之处。

另外,我们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说课时还可以借助手势、动作示范以及身态、眼神、表情等来帮助表达,也使体育说课更符合学科特点。

五、结论

1.说课,不是教师与生俱来的能力,能上好课的教师不见得说课水平高。说课是教学设计的表达,重要的是“说”这种方式,不仅要让人听懂,还要带给人一种享受,做到说清、说深、说活、说新,这就需要有效提高体育教师的说课艺术。

2.理清说课的基本内容、遵循说课的基本原则、掌握说课的注意事项是有效提高教师说课艺术的途径之一。提高说课艺术,关键在于多参加学习与培训,要在学习与培训中反复钻研、修改说课的基本内容,在基本原则框架内不断修正完善,我们才能有提高。

3.有效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的说课艺术有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体育教师走上相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经常开展说课评比活动,不仅能有效提高体育教师说课的质量和艺术,更是丰富学校校本教研手段、优化体育课堂教研的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说课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7).

篇(7)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市政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主要研究道路的路线线形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掌握公路、城市道路的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方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相应的道路工程也在迅猛发展。为此,应根据交通土建专业的学科特点,进一步完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方向。而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工程的基本工作,是道路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面对21世纪教育形势,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特点,在教学计划、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面对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对人才培养模式与能力的思考,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教材内容与现行标准、规范不一致;②课程内容多而学时数少;③实践教学环节薄弱;④学生普遍觉得课程内容较枯燥,部分内容难于理解;⑤对学生的考评方法单一,无法体现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察。具体表现如下:

二、《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要突破教材的束缚,变教材的主导地位为辅助地位。在理论教学中可开展本科生“科学专题报告”活动。科学专题报告活动主要由5个环节组成,即咨询与选题、查阅文选、阅读文献、提出研究报告及制订设计方案、汇报答辩。

(2)强化实践环节,培养综合能力。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本课程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可选用公路(包括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纸上定线,设计时间为一周。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正确使用新规范和标准图集及创新意识的能力,掌握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要求路线线形平面顺适、纵面均横、横面合理,计算有理有据、图纸表达清楚准确,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在课程设计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打开思路,在多种方案经过比较后,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进行设计。

(3)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市政工程专业培养注重宽口径,平台课较多,课程内容多与学时数少的矛盾是很多课程都普遍存在的。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精简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的分配较多课时,不够重点的分配较少课时,次要的甚至不分配课时;另外,在别的课程中涉及到或重点讲述的内容,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中可以适当减少课时。如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道路等级与技术标准的确定、可行性研究、交通量与通行能力、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等内容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在讲述时要深入、用足课时。而道路选线与方案的确定虽然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道路辅助设计课程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可以简单地讲述基本原理,而在道路辅助设计课程中以实际工程的形式加深理解并进行实训,《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得到缓解,而且教学效果较好。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加强课堂启发式教学、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对学生的考评方法进行改革,比较好地解决该课程的内容多而学时数少、实第2期邓绍玉:《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47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兴趣不足、考评方法单一等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较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独立完成二级及以下公路的道路选线和几何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国富,冯马必,刘运通,等.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6):74-77.

[2]王龙,解晓光.道路勘测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8-79.

篇(8)

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呢?这自然是包括现行教育观念对中学历史课赋予过多的功能性期望目标、中学历史教育目的过高、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合理、历史课自身性质和特点在中学生心目中难以引起足够重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关键的因素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不完全符合中学生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师素质不高。要想大幅度提高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狠下功夫,投入大量气力,一方面要加快历史教科书建设的改革步伐,精心地科学地编写既符合中学生心理需要又能激发中学生历史求知欲的、内容丰富生动、印刷装帧精美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另一方面要尽快认真地严格地培训历史教师,全面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本文仅就历史教科书的改革谈谈个人意见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进行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主要依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则凭借教科书获取知识、历史意识和历史能力,陶冶意志与情操。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历史教科书的建设,从50年代至今,仅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先后编写了8套历史教科书。从整体看,这些教科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历史知识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突出具体史实与历史发展规律的结合;同时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寓论于史之中”。从教科书的结构、编写体例、史料选取、文字叙述、插图习题、印刷装帧等方面看,质量都是比较好的。其选材慎重、表达严谨、文字规范、语言简练为大家所公认。

篇(9)

课程代码:0045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管理研究者普遍认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管理活动 B.教育管理矛盾

C.教育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D.教育管理过程

2.提出“目标管理”的人是美国学者

A.亨利·法约尔 B.彼德·德鲁克

C.弗里德里克·泰勒 D.马克斯·韦伯

3.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A.加强党的领导 B.全面实施校长负责制

C.全面推进教师参与 D.深入开展家校合作

4.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以及教育发展条件与可能性,为实现其社会发展总目标而作出的有关教育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的谋划和对策,称为

A.教育发展战略 B.教育发展规划

C.教育发展计划 D.教育发展预测

5.教育行政执法的生效要件包括实体要件和

A.规范要件 B.精神要件

C.程序要件 D.组织要件

6.教育经费的构成包括教育事业费,各种教育主管部门自身的事业费支出和

A.教育人员经费 B.教育公用经费

C.教育保障经费 D.教育基本建设费

7.根据参与评价的主体构成,可将教育评价分为

A.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B.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C.诊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D.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

8.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校长任用制度主要是

A.委任制 B.考任制

C.选举制 D.招聘制

9.我国培养教师的主要基地是

A.综合大学 B.科研机构

C.师范院校 D.高职院校

10.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

A.校长 B.教导主任

C.班主任 D.学生干部

11.学校的基层教学研究组织是

A.校长办公室 B.教务处

C.德育处 D.教研组

12.德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应地,德育内容管理的改革就要追求

A.规范化 B.科学化

C.序列化 D.形象化

13.学校体育工作管理除了具有学校管理共性以外,还具有阶段性与

A.强制性 B.保健性

C.诊断性 D.普及性

14.对学校物质财富的计划组织、使用保管的活动,称为

A.学校物质管理 B.学校条件管理

C.学校设备管理 D.学校财产管理

15.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表现为批判性、突变性和

A.传统性 B.跳跃性

C.稳定性 D.超越性

16.在人的发展中起奠基作用的是

A.学校管理 B.家庭管理

C.社区管理 D.政府管理

17.办学特色形成的决定因素是

A.校长 B.教师

C.政府 D.校风

18.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美国的中小学实行的是

A.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学区教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校管委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校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是

A.中央集权 B.地方分权

C.学在官府 D.学在乡野

20.近百年来,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学习外国的思想;二是

A.总结本国的经验 B.提炼传统的精华

C.预测未来的趋势 D.调查现实的情况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教育管理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______。

22.教育质量管理包括全员管理、______和全局管理。

23.教育管理研究的哲学方法论以______为中心。

24.合理地实行校长负责制要努力创设三个方面的条件:人员素质条件、______和法规保障条件。

25.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体制包括岗位职务培训、继续教育培训、______和成熟校长研修等四个互相联系、上下衔接的培训层次。

26.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______。

27.学生管理具有整体性、循序性、______和主体性。

28.教学工作质量检查分析的标准应包括工作质量标准、教学效果标准和______。

29.学校占用或使用以货币计量的国家经济资源,称为______。

30.办学特色具有人文性、主体性和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教育管理过程

32.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

33.教育评价

34.教育督导

35.教育信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教育管理不同于一般社会管理的特殊性。

37.简述教育管理目标的作用。

38.简述中小学教育规划的内容。

39.简述教育评价的原则。

40.简述近年来各国改善和健全教师人事组织管理体制的主要措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1题7分,42题8分,共15分)

41.试述教育行政机关设置和改革的原则。

42.试述德育管理的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43.案例:

A市的“教育管理质量年”活动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60-02

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任务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素养指的就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之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首次将概念列入课程目标。《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三大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达成后两个目标的基础。在知识目标中要求,“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整个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就是概念。于此同时,课堂教学是所有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那么,毫无疑问生物教学的核心就是生物概念的教学。那么生物概念教学就直接关系着知识目标的达成。又因为知识目标是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基础,生物概念教学也即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达成。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关系着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和日后的持续学习。

二、学习《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目的及意义

本模块选取的都是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和细胞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学习本模块的知识,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特点和结构特点以及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这样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中对学生有巨大帮助。学习本模块后,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本模块的学习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所以,在本模块的学习中,极为必要的就是开展核心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和知识框架。

三、《分子与细胞》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地位及与其他模块的联系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共同的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中,“分子与细胞”模块主要是阐述生命的本质,即生命的化学基础和结构基础,实现自我更新的生理基础,实现自我复制的遗传信息传递基础;“遗传与进化”模块主要是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和生物界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和原因;“稳态与环境”模块则主要是阐述生命系统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其保持稳态并适应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作用使其结构与功能达到协调统一并持续发展。因此,共同必修部分的3个模块内容之间的知识联系非常密切。而学习其他模块时“分子与细胞”是学习高中生物的基础。此外,学生通过“分子与细胞”内容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获得的技能,对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的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等知识起到保证作用。

四、《分子与细胞》模块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1、生命系统这个概念存在于《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一节,本节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堂生物课,起着承接初中学习开启高中学习的作用。因而本节内容并不需要学生掌握生命系统的所有外延,只需要学生能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层次,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即可。

2、“细胞的分子组成”部分,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水和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要求是:简述生命元素的类别,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3、“细胞的结构”部分,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研究方法。细胞的类别、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细胞的整体性等。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的大体功能;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简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阐明细胞核贮存遗传信息。举例说出细胞各部分结构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4、“细胞的代谢”部分,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ATP与代谢、酶与代谢、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要求是:说明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转方式,以及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作用的特性;简述ATP分子结构,解释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说明ATP的生成途径,阐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细胞的呼吸的两种方式及过和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生产实践中运用。

5、“细胞的生命历程”部分,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 细胞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其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要求为“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同期性”,属于了解水平。 .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涉及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核的内容存在一定的联系,与我们现实的生活也较为接近,另外同细胞的癌变等内容均联系紧密。这部分内容还包括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新课程标准标准》的知识目标要求为“说明细胞的分化”“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属于理解水平。并要求将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坏死进行区分,属于理解水品。

五、实施过程中,我的教学策略:

1、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供必要帮助。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的。具体学科任务的解决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进行的,但是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要把握时机,从旁指导,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

3、进行及时的评价。为了保证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4、每节设置“练习”,每章设置“自我检测”和“本章小结”,及时复习和巩固,强化自我评价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中生物-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 海绵城市的价值 下一篇: 医学专业医学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