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1 17:18:29

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篇(1)

【关键词】初中 ;语文 ;记叙文写作; 技巧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记叙文写作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记叙文写作能力培养是写文章的基础中的基础,可以说有了好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学习写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戏剧等文体就会如鱼儿进了大海,如大鹏进了天空,真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作为有二十九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和米易地方名作家头衔的我觉得,初中学生在小学接受过六年的作文能力培养,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作文功底,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就不能再局限于写作顺序、六要素、线索、主题的范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注重深层次的教学生写记叙文的技巧,让学生把过去已学记叙文写作知识融会贯通,让个人写作能力更上一个档次,让学生成为自己作品的主宰,表情达意,反映时代脉搏。

世间,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记叙性的文章只有写出事物的复杂性、多变性、情节曲折有致、波澜起伏、色彩缤纷、才有好的文格,才能吸引读者眼球,才能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复回,仅仅缠绕住读者的思想、读者的心。在记叙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才能让初中学生掌握"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写作能力呢?我个人认为这是需要讲究技巧的,我就我领略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培养几点重要小技巧,写作技巧也是写作方法,作浅显表述,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让初中学生学会设置悬念的技巧

悬念,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团,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它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巧妙的运用可以抓住读者阅读作品的兴趣,课文中有许多生动范例。

《驿路梨花》,文章处处设疑,或隐或现,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文章中的"我"和老余行走深山投宿无门,此时恰好出现小茅屋。主人是谁?"我"和老余以为是瑶族老人,瑶族老人以为是哈尼小姑娘,哈尼小姑娘又说房子是盖的,一个叫梨花的小姑娘经常来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她妹妹又来照料……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吗?瑶族老人吗?梨花姐妹吗?文章始终没有正面回答,也无需作答,读者随着文章情节的起伏和感情的波澜,分明感受到了雷锋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我的叔叔于勒》,菲力普一家朝思暮想的于勒,竟然在船上不期而遇,于是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第二次考试》,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在艺校招生考试中,陈伊玲初试成绩非常优异,复试却令人大跌眼镜,连著名声乐专家苏林教授也感到吃惊。这一来,就把读者的心给"悬"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文章直到最后才把谜底揭开,使人恍然大悟。

二、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让初中学生学会"以小见大"挖掘深远的技巧。

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罗丹说的这种对"美"的发现,正是从生活认识中得来的,是挖掘出来的。没有收集到丰富的材料,怎么能有"精",有"深"。 我们的生活中,自己身边有许多小事,所生发出的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小"题材"大"作为,把这件事所反映的普遍意义写出来,也就是从局部反映整体。这是非常实用且好用的方法,运用如鱼得水了,就能领略其中的甘甜,更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初中语文中,实例太多,略举一二。

《藤野先生》选材小,写藤野先生批改作业、修改插图,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等,这些小事却能看出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对中国留学生的诚恳,治学严谨、认真的态度。《一件珍贵的衬衫》从一件衬衫的小事,我们看出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伟大人格。《菜园小记》选取的是在延安种菜的一些小事,而且又都是许多片断,可是"小"中见大,把延安大生产运动和军民与困难作斗争的光荣传统表现出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三、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让初中学生学会运用抑扬技巧

人说话,讲究抑、扬、顿、挫,语言才有生命力,写文章也是如此,也要讲究抑、扬、顿、挫,才算得上好文章。通过抑扬对比,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写起来也易于操作。

《荔枝蜜》,文章开头说"我"并不喜欢甚至讨厌蜜蜂,然后写"我"参观"养蜂大厦",亲眼目睹了蜜蜂的辛勤劳动,还喝到了又香又甜的荔枝蜜,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禁不住赞美起蜜蜂来了。作者又由蜜蜂想到了正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和千千万万像蜜蜂一样辛勤劳作的劳动者。作者对蜜蜂的喜爱甚至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梦里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变色龙》契诃夫抑扬顿挫写法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褒贬有致,变化多姿,变中见本质,变中见真实。小说的主人公是奥楚蔑洛夫,他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态度变化无常,言语出尔反尔,发人深省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奥楚蔑洛夫这样的人。

四、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让初中学生学会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

点,是指事物局部,重点;面,是指事物的全局和整体状况。叙事写人既有对事或人的全貌和整体情况的概括介绍或一般描述,又有对人或事物某个部分、某个方面,特别是重点情况的详细叙述和描写,并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点面结合,叙事写人既有全貌又有重点,就能给人既全面又具体,既完整又形象的感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百草园的部分,既有全貌又有局部。《一面》中写鲁迅的肖像就是对"点"的描写,又有"面"的概括,就是鲁迅的伟大精神。《藤野先生》中写藤野先生与鲁迅相识、相处、告别的若干事件、片断,是"点",概括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大而言之","小而言之",是"面"。

五、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让初中学生学会巧妙的运用情景的技巧

抓住情境,就是在文章中着重渲染具体的、生动的情景、状况,如人物遇到了怎样紧急的境况,怎样危难的处境,怎样一种复杂、矛盾的局面,怎样一种特殊的困难,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等,抓住"情境"进行具体的渲染、描述,突出表现人物的活动的背景,再通过刻划人物就更具有典型性。《七根火柴》中对草地气候变化的情境描写,《小桔灯》中对小姑娘家境的描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美女蛇故事中的描写。就是生动的典型。

如何搞好初中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写作技巧的培养,方法也是层出不穷。我说表述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只是众多技巧之中的点点滴滴,算不得经验之谈。我觉得,当好一个语文教师,就要善于用心研究,从学习中获得感知。教师有了较高的文学造诣,学生也就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篇(2)

1 数字化故事叙述的介绍

数字化故事叙述是“Digital Storytelling”的译文。20世纪80年代,美国Dana Atchley最先提出“数字化故事叙述”,他运用计算机来讲述故事产生了“数字故事”这种极具创造性的讲故事方式。随后,越来越多教师学习和使用数字化故事叙述,它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学的流行工具,美国甚至有不少大学开设专门的课程来教授学生学习数字化故事的制作。

1.1 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概念

国外研究学者Berna Jean Porter认为“数字化故事叙述是一门艺术,它利用技术工具来对传统口头讲故事的艺术进行润色,整合图片、图形、音乐和创作者讲故事的声音来编制自己的故事。”[1]国内研究学者黎加厚教授认为数字故事是在教学活动中编写故事,并加入文字、图像、声音、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可视化故事的过程。[2]其实,数字化故事叙述就是一种将讲故事的艺术以及内容与多媒体新技术(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音乐等)相结合来讲述故事的新方法。

1.2 数字化故事叙述的特征

(1)真实性。数字化故事一般将教材内容信息有效地组织起来,与真实生活联系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叙述。

(2)多感官性。数字化故事叙述整合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等多媒体技术,需要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口表达,动手搜集制作,动脑编制分析,让聆听者可以从声音和画面中同时获得故事的内容。

(3)设计性。数字化故事叙述过程独具设计性,一般来说包括选择主题、故事设计、搜集资料、编辑合成、展示与共享、评价与。

(4)合作分享性。数字化故事叙述是将故事与多媒体相结合产生的,依托数字媒体合作与分享,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和交流,而且传播范围广泛。

2 数字化故事叙述与小学英语课程的契合

2.1 英语课程标准方面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小学英语课程一级为起始级别,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内容标准”的二级目标中,指出“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3]由此可见,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2.2 小学英语教材编排方面

在湘少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排上,自四年级起,每册教材Assessment中设置“Let’s read more”故事部分。这些世界故事结构简单,内容主题意味深长,一般以文字、图片和活动设计安排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例如,五年级上册中的中国故事“The story of Nian”介绍了春节的来历;六年级上册中“The helping Hand”,通过在地铁站发生的故事传达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主题等在故事中传递人文知识。一般为单元所学内容做背景延伸,将语言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故事之中。

3 数字化故事叙述应用于小学英语课程中的价值探讨

3.1 利用数字化故事叙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字化故事叙述以教材内容为主题,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由学生根据主题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在数字化故事叙述中学习语言的文化、词汇、语法等,体现了“从做中学”的教育基本理念。值得强调的是,数字化故事叙述的评价是一种动态性的综合评价。如果充分利用其所带来的积极因素,无形中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学习投入程度,从而提升学习绩效。这种方式寓教于乐,不仅保证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还重视学生的情感倾向,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学习要素。

3.2 引导学生数字化故事叙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数字化故事叙述通过搜集资料、安排设计、编辑制作、录制与展示等将学生情感态度等以多种媒体组合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方法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老师讲授,它真正使教材中的内容“鲜活”起来,学习到的知识不是文字上的“搬运”,而是真正理解掌握。这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养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3.3 运用数字化故事叙述,促进教师的发展

数字化故事叙述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的辅助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数字化故事提升了教师运用电脑软件、信息搜集处理等多媒体信息技术素养,推动了教师教学的信息化进程。其次,教师要从整体出发来合理安排数字化故事叙述,如依据课本内容、学生生活及社会热点来选择故事主题,按照异质性原则来划分学习小组并制定相关学习计划。最后,进行作品成果的课堂展示并进行教学活动总结与评价。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考验,需要教师的整体安排与规划,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从而锻炼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3.4 利用数字化故事叙述,共享教学资源

数字化故事的成果虽以课堂展示为主,但可以将数字故事借助网络平台分享给所有人。如今微课、慕课、网课发展如此迅速的环境下,数字化故事作为一种优质教学资源,可以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间的交流,网络课程的辅助等等。当学生们看到自己参与的作品被网站收录并共享展示,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能力的肯定,动力的推助。同时,在网络平台上的数字化故事,可以引发学生们的主动阅读思考,促使他们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 Berna jean Porter Consulting[EB/OL] . http://.

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篇(3)

是的。近几年来,微作文常常出现在中、高考中,所占分数多为10分。如,2015年高考北京卷的微作文是个三选一的题目,要求任选其一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2014年中考山西卷的微作文题要求描写大自然中的一处美景,不少于80字。

微作文的评分标准是什么样的?

在中、高考中,微作文的评分标准大致如下:一、思路清晰,有新意; 二、语言准确、简明、合理、得体;三、针对文题所给具体情境写作,符合文题要求;四、写作风格不限,鼓励多样化、个性化。

微作文的特点有哪些?

根据表达方式,微作文可以分为叙述式、描写式、议论式和抒情式等;根据体裁,可分为微散文、微小说、微剧本、微诗歌、微评论和微应用等。无论是哪种表达方式、哪种题材的微作文,都受篇幅短小的限制,主题一般比较集中,有的要求描写一处风景,有的要求刻画一个场景,也有的要求叙述一个小故事,还有的要求抒发一些感悟……写作时应力求结构紧凑、内容集中、旨意深远、语言凝炼,得以“微”中见精神,“微”中见个性,用最少的字数实现“我笔写我心”。

同时,篇幅短小又是微作文的一个优势――不用像大作文那样精心谋篇布局,只需要围绕主题,简明扼要地表达清楚即可。微作文的写作是训练作文基本功的一个有效手段,练好了微作文,对大作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表达方式不同的微作文,写作时有哪些不同的要求?

叙述式的微作文,以记人叙事为主,需要用寥寥数语把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描写式的微作文,重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或景物的特点与状态呈现出来,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议论式的微作文,主要表达的是由叙述和描写引发的对事物的感想、认识和评价,对所叙事件的意见、主张和看法。抒情式的微作文,重在抒发内心的感受,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微作文选用何种表达方式,取决于文题的需要,有些微作文可以使用不止一种表达方式,甚至可以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篇(4)

再从学生的写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差,常是完成任务了事;目的不明确,就文写文,就文改文,没有解决问题;写作知识贫乏,写出的作文字迹潦草,错别字多,语句不通,文体不符,优秀率不高。

针对上述的现状, 语文教师如何建立一个作文训练的科学体系,改进作文教学内容,达到作文教学的整体化系统化,增加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切切实实、扎扎实实在日常有目的的积累和基本技能训练中有所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写出“象样”的文章,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面对文体不限的作文要求,多数学生都会选择他们最熟悉记叙文来写。因此,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对语文课程的教和学都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总结十几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效地记叙文写作教学模式。

我认为,记叙文写作的有效教学模式,是把教师的“教”系统化,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以此实现其“有效” 性。因此,我根据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设计出一条“快乐作文——规范作文——创新作文”的记叙文系统的教学模式,有梯度,可操作性强。具体方法如下:

(一)把记叙文文体教学、记叙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记叙文,记叙文知识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没有文体知识的支撑,写作就如空中楼阁。所以,写作教学是建立在记叙文文体教学的基础上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二)做好“四读一悟”的贯彻工作,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四读”即“读自己”、“读名人”、“读生活”、“读自然”;“一悟”即“读中悟”。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教科书记叙文的安排规律,七年级时,把重点放在“读自己”、“读名人”、“读生活”上,以便学生认识自我,效仿名人,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在八年级时,重点放在“读名人”、“读生活”、“读自然”上,实现阅读名著积累文学知识,发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认真观察自然,在认识自然中陶冶情操。在九年级时,随着积累的增加,生活阅历的丰富,逐渐学会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提高自己认知、分析、探究事物的能力。

(三)鼓励并指导学生坚持写随笔。

随笔作文,又称随笔化作文,随笔作文包括课堂随笔和课后随笔。平日以写日记随笔为主,所做、所观、所闻、所感、所想,尽收笔下。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初中生应达到的写作要求,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

(四)按照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不同时期,重点各异,由浅入深的把“教”与“学”系统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高低和知识储备的多少,我把7——9年级分成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突出重点,由浅入深的把“教”与“学”系统化”。

1、第一阶段(七年级),采用多种形式增加学生的积累。

在这个阶段,除了多种形式的积累外,学生思维的回想能力的训练也不能忽视,教师进行适当的语言表达训练之外,主要是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说心里话,写放胆文,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只要敢想敢写就行,有没有写作意识、表达的恰当不恰当并不是评分的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自由表达、说真话、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让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快乐的“学”,快乐的“写”。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快乐作文”阶段。

2、第二阶段(八年级),分专题对记叙文写作技巧进行探究,并做成专题讲座的教学设计或示范课,使这些专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在这个阶段,我把“作文的拟题、开头、结尾、照应的技巧;作文的一题多意(立意)、一题多形(结构)方法;素材转化方法;布局的技巧”等方面的写作技巧“教”给学生,用学生的实践,验证这些技巧是否有效。经过反复推敲之后,把这些记叙文专题写作的技巧,按照顺序形成一套完整的记叙文教学方案。学生通过使用技巧前后的比较,会切实感受到作文得到“规范”后的好处。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规范作文”阶段。

3、第三阶段(九年级)加强学生作文的立意创新的指导。

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的是中考这一最实际的压力,如何让自己的作文立意深刻,语言流畅生动,在应试中得高分便成了许多学生追求的目标,这个时候无论是课堂阅读教学还是具体的写作专题课堂教学都要指向考试作文。在此阶段“规范作文”要想达到深刻、精美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所以此阶段就把作文的审题立意作为训练重要。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创新作文”阶段。

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篇(5)

首先从组词开始,引导学生说简单的话,把识字跟学生已有的语汇基础联系起来。扩大学习范围。既要保证教会学生读音、偏旁,又要启发学生从已经掌握的词汇中说出与新字有关的词。其次,再根据这些词说一句话,更进一步通过联想后,让学生说一段意思完整的话,用上所列出的词语,久而久之,学生不仅理解了字的意义,还同时进行了口头组词、造句说话的训练,逐渐的学生就有了想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动机,教师再加以因势利导,运用扩充句子的办法,引导学生把话说得更生动、准确,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提高,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培养观察能力,加强写话练习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但会说话不等于会写话,所以,在低年级教学中,除了继续围绕识字教学,通过用词造句,扩充句子,整理句子等形式,让学生学习语言的书面形式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加强写话练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到开始观察时,还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内到外,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处到细节,按顺序观察静物;观察动景时,还要注意开始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原因如何?在观察中适当加以提问,开拓学生们的思路,引起他们的丰富联想和想象,进而促使学生们的观察兴趣越来越浓,而且条理清楚,不零乱,完整统一。

同学们有了观察兴趣,学会了方法,接着就可以引导他们把观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先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随后让同学们把所说的话写在作业本上。促使学生们经常通过观察练习写话。

三、结合阅读教学,提高写作水平

蜜蜂酿蜜,就先采蜜,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头脑中空空的,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听看少儿广播电视节目,读懂课文中的习作例文、经典课文,多看或多听小学生写的优秀习作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丰富语言,言之有物。的训练,做到读中有练、练中有读、读练结合。

1、记事。记事就是把事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讲解记叙事情发展情况的三种方法:一是顺序。四、五年级的课文大部分是用顺序的方法来写的记叙文,是学习的好教材,让学生反复阅读,然后把重要句、段默写下来,读的熟了,记得多了,学生就逐渐理解和掌握了顺序记事的写法;二是倒叙。为了教会学生用倒叙的方法,可以选出相关的倒叙、顺序写法的段、章节加以比较,明确不同点,加以区别。倒叙用的好,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人以悬念;三是插叙。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知道什么叫插叙,在文章里怎样用插叙,插叙有什么作用,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技巧。

在阅读教学上,我还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练习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等按照空间顺序记事方法写文章,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

2、写人。记叙文的人和事是不可分割的。有的记叙文以写一件事为主,这件事里可能说到几个人,有的记叙文以写一个人为主,可能说到这个人的几件事。因此,学生学会了写事的方法,还必须同时学会写人的方法。写入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让学生结合阅读从三方面加以练习:一是练习写人物的外貌,即肖像描写。二是练习写人物的言行,即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此外,在指导阅读时,还要学生记好读书笔记,摘抄心理描写句段,写一些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与外校通信之类的短文练习,使他们逐步学会描写的方法。

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篇(6)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49-01

专四阅读理解所考文章可分为四大体裁,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描写文;所考文章题型可分为主旨题、态度题、语义题以及细节题(包括事实细节题和推理细节题)。能够熟悉了解各种体裁的结构、特点以及出题模式,对于迅速分类各种题型,定位正确,分析得出正确答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揽历年专业四级考试试题,议论文和说明文出现频率较高,记叙文和说明文交替出现。有时四种体裁全部出现(比如2008年阅读试题)。本文将重点介绍四大体裁的结构特点和出题模式,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叙述一件事情或者一些列事件,从广义上包括故事、小说、传记、新闻报道、历史等。记叙文一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件发生的前后来交代人物事件的。但是在专业四级考试中一般不会出现单纯的记叙文,大多是夹叙夹议的文章。这类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是:(一)用一段概括性的话引入要叙述的经历(话题);(二)叙述先前的经历(举例)及其感悟或议论;(三)继续叙述接下来的经历(再次举例)及其感悟;(四)做出总结或感慨。

根据记叙文的结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在记叙文中大多数题型为细节题和态度题,或者语义题。细节题应是对记叙文五大要素对who, where, what, why, how的基本考量。根据细节题的出题特点,找出关键词定位文章进而得出正确答案。对于记叙文中事件叙述之间的感悟和议论话题,多出一些态度题。那么考生利用事件和作者的语气,便可推断出作者对某个对象或事件的态度,或者其他描写对象的态度。在记叙文中,基本上是题文同序,即所问问题和文章的顺序是一致的。

二、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针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阐明观点,许多议论文的阅读理解旨在提问作者对某一个文体的观点或态度,所以寻找、判断议论文的论点是阅读此类文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模式是主张——反主张。在这一模式中,作者首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或者某些领域认可的观点,然后进行澄清,说明自己的主张或观点,或者提出反主张或观点。所以在议论文中,常见题型为主旨题,态度题以及基于不同观点的细节推理题。所以针对议论文,最重要的方法是略读。通过略读把握议论文的总体结构并且判断其论证方法和逻辑走向(归纳或演绎;主张或反主张),找到文章的论点,然后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题句。细节判断推理题解答问题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到段落内找答案。

三、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者主要的区别是前者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介绍一种事物、后者主要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科学地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说明文的一般结构模式和叙述文的结构模式有相通之处即:提出问题(或以一个事例引出问题)——(专家)发现直接原因——分析深层原因——得出结论或找到出路。阅读说明文首先还是通过略读弄清文章说明的事物(事理)以及文章的脉络,然后通过查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细节。

四、描写文

描写文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物、景物的特征和性质活灵活现地刻画或描绘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为了使人或事物的特征跃然纸上,但是描写文一般与记叙文结合起来。可以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描写文中,又可分为客观描写和主观描写。所谓主观描写,就是描述人或者事物的特征或特性时,可以把自己对此人或此事物的看法表现出来;客观描写就是就事论事。在实际写作中通常是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相结合,这样既能描绘出事物本身的特性,又能表现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因而,在描写文中,相应会出现态度题和有关描写的细节判断题。针对这种题型,考生应该总体把握好作者描写的语态。而描写文的语言特征是大量使用动词和修饰语从而使得被描述的对象能够被具体形象的表达出来,所以利用大量的词汇,可以判断出作者的态度以及主旨。同时,可以通过细节描写,来推理作者思想。同时细节判断题(一般考查的是被描写对象的特点),则要求考生根据文中深刻形象的细节描写进行总结归纳。基本上,描写文的解题规律是先通过略读确定描写对象,再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描述的。如果是夹叙夹议或者描写叙事的文章,则需要确定空间和事件的参照物,根据事件的事件先后。地点推移和因果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分析。

在专四阅读理解中,了解四大体裁的结构特点,对于快速定位问题和答案有很大的帮助。针对不同体裁,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以提高阅读效率。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作者简介:李慧(1985—),女,回族,河南商丘人,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硕士,英语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邹申主编.全新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篇(7)

一、引言

数字故事是集图片、声音、知识、情感于一体的故事讲述方式,它将传统的故事讲述艺术同现代科技相结合,在保留原始故事特色的基础上,在传统的故事讲述中添加了现代媒体元素,使故事情节的衔接更具生动性和表现力,从而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数字故事叙述兼具传统故事共享性和现代媒体趣味性、生动性的特点。

二、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数字故事叙述方法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学科教学活动当中,以下是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展现了数字故事叙述如何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以及调查研究学习者和教师对数字故事叙述方法的评价。

(一)数字故事学习对象

本次数字故事叙述研究的学习对象为黑河市第六小学6年级全体英语教师,以及6年级l班的40名同学,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独立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数字故事叙述实施前调查

在数字故事叙述作品制作之前,对6年级1班的40名学生做了数字故事学习前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卷40份,有效问卷39份。问卷主要围绕学生对于数字故事的学习兴趣、小组协作学习、制作数字故事时的困难和个人爱好等方面进行设计。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数字故事的学习兴趣方面,绝大多数同学(87.5%)对讲故事的这种学习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愿意去制作数字故事,并且想将自己所学知识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制成故事作品展示给老师和同学看;但在问卷调查中也同时发现,有少数学生(22.5%)不喜欢数字故事学习的方式,他们虽然对数字故事不是很了解,但是可以尝试接触;研究实施前的问卷调查中也发现,有45%的同学认为在数字故事叙述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例如硬件设施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以及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等;在选择数字故事制作的方式方面,有90%的学生喜欢小组合作共同制作数字故事,并愿意在其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此次问卷也发现,学生在语言技能方面有不同的优势,作为教师要在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数字故事小组分工,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三)数字故事准备与学习

在进行数字故事叙述学习前,首先用案例介绍数字故事的概念及制作方法与过程,该班级的师生之前从未使用过数字故事进行教学,然而,学生却对数字故事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数字故事制作之前,笔者通过对学习者进行分析,了解到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用电脑打字,对Power Point软件有基本的了解,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使用PPT制作数字故事基本没有困难。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很难理解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抽象理论,因而在将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学习之前,教师要作出数字故事叙述范例,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数字故事叙述的相关内容,以及让学生掌握使用PPT制作数字故事叙述的流程。

(四)数字故事制作过程

1.师生协作,选择故事主题

利用数字故事进行英语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所以教师在选择故事主题时,还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风格和现有的英语水平等,确保选择的故事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此外,教师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自主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故事主题,这样数字故事叙述教学方法就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数字故事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

2.分组协作,搜集数字故事材料

教师对班级所有同学进行分组,确保每一个人都有学习任务,在作品的制作过程当中,要保证班级全员参与。分工小组在选择故事主题之后,学生要通过图书馆或者网上查询文本、图片和声音等相关资料,为更好地制作数字故事叙述作品做好充分的准备。

3.数字故事制作

在确定分组和选择故事主题范围之后,每个数字故事叙述小组的成员要根据选定的数字故事叙述主题搜集相关的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材料,然后将搜集的文本资料编制成详细的故事脚本,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绘制简单的故事情节版画,并对故事情节进行串联,然后故事小组根据故事情节表演、配音,使用PPT或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数字故事叙述作品,并加入适当的视频、图片和背景音乐等。

4.作品展示及评价

本次研究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共制成作品20份,在数字故事作品完成之后,每组要将数字故事叙述作品在课堂上展示给班内同学和老师,学生数字故事作品的展示不必局限于班级内部的展示,还可以将制成的数字故事叙述作品上传至互联网或者是娱乐论坛当中,将数字故事叙述扩展到班级以外的区域,增强数字故事叙述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这个多媒体互动平台,共同讨论、欣赏数字故事叙述作品。

(五)数字故事叙述实施后调查

1.学生问卷调查

在评价小组数字故事叙述作品之后,对于数字故事在少儿英语教学中应用后的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40份,有效问卷40份。问卷发现有绝大多数学生80%对数字故事学习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表明数字故事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将近75%的学生认为数字故事可以有助于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数字故事制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如培养创新实践能力(82.5%)和信息搜索能力(84%);本次数字故事制作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95%的同学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他们认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同学之间和谐相处,他们提出的建议和观点能被小组采纳到数字故事制作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责任感;在数字故事的实施过程中,有83%的学生能够对遇到的许多困难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这也说明数字故事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展示作品时有75%的同学会认真观看他人的故事作品,并对数字故事对儿童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表示认同;数字故事作品的创作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成就感,90%的同学可以从中发现和发掘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把自己的优势应用于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中。

2.教师访谈分析

在数字故事叙述的作品完成之后,对黑河市第六小学的英语教师做了简要的采访,他们对于数字故事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的心得体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教师访谈发现,数字故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本次数字故事叙述实施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遇到了许多多媒体制作技术方面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时,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心,他们通过主动寻求家长、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或者是上网采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来解决这些问题。

(2)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次对教师访谈发现,数字故事叙述方法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发展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多元化智能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多媒体技术能力等综合能力都会得到全面提高。

(3)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篇(8)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篇(9)

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互相转化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抓“扩展”与“压缩”的训练,所谓“压缩”就是在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去掉事件的叙述,讲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再变为文字题叙述出来。例如,我讲一道百分数应用题“三阳去年植树15万棵,今年植树比去年多20%,今年植树多少万棵?”通过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抽象出问题的实质并叙述出来:把去年植树15万棵看作单位“1”,求今年植树多少万棵,也就是求去年植树数的(1+20%)是多少,进而叙述为求15的(1+20%)是多少。所谓“扩展”,即把简单的式子题用不同方式叙述成文字题,把简单的文字题再改编为应用题。如把上题再反过来的训练。开始我让学生模仿练习,再逐步让学生自己表述,这样学生不但积极性高,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应用题能力,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让学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解题程序。

在数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把知识的获得过程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将24个正方体木块(各表示1立方厘米)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边操作边说出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教师分别板书出来后,引导学生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并比较算式和相应的形体,发现长方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数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并让学生完整地叙述出来。

三、让学生用语言有条理的表达思考的过程。

在讲复合应用题“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三年级参加24人,比四年级少16人,五年级参加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多5人,五年级参加多少人?”时,我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这题直接告诉我们哪个年级的人数?(2)要求的是哪个年级的?(3)题目中关键是先求出哪个年级的人数?它与谁有关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让全体学生说,先说给同桌听,并互相纠正语言中的毛病,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时要条理清楚。根据这个题目的要求,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答?用这样的方法来拓宽学生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年级语文教学叙事篇(10)

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的。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也开始在语文习作教学中逐渐得到运用,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高段的习作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将文字信息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传达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文字内容,逐渐深化对各类文章内容的认知。在小学语文作文的写作中,以记叙文为主要的题材,大多数学生所了解的记叙文就是“流水账”,即按照时间顺序将发生的事情一一记载形成作文,这样的作文无法真正有效地体现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和写作思维,难以激发学生对作文写作的积极性。而思维导图正好可以解决这一教学现状和难题,所以本文通过分析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手段。

一、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所谓思维导图,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智图,即通过运用具有发散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其最大的教学特色就是图文并用,将文字信息通过直观的图形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白重难点,从而实现对课程的总体把握。思维导图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积极运用左右脑的技能,将深埋于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储备进行丰富吸收,从而在想象与逻辑之间实现平衡发展,达到开发学生智力的目的。

从理论上来说,思维导图源自于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其采用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结构方式,将整个课程进行层级化的分类,再通过不同的图形、颜色、词汇、线条、符号加以区别,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并且可以积极发挥大脑机能。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习作中的应用

1.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选择写作素材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的最大难点在于不知道要写什么,对于教师提出的作文命题,往往脑袋空空,没有内容和素材可写,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选择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想明白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切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调动自己脑海中的素材进行升华和包装。比如,在“暑假里的一件事”的作文命题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一下自己在哪里过的暑假,去哪里玩了,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为什么有趣,自己恼庑┦虑橹械玫搅耸裁雌舴⒌鹊龋先让学生将自己暑假里经历的一件事情进行口头描述,不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调动已有的写作素材,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讲述的内容进行写作,从而打开写作的思路。

2.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安排文章结构

记叙文,在叙述方式上有顺叙和倒叙两种叙述方式,所以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分别为学生讲述两种叙述结构。比如,倒叙可以先叙述事件的结果,先表达自己从这件事中所受到的启发,然后再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最后进行总结,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主题。

3.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文章表达

文章写作的关键步骤还是写作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虽然有东西可写,但还是不知道怎么写,所以教师就需要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白自己所要描述的事情。比如,还是“暑假里的一件事”的写作中,教师可以通过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等关键词,让学生进行思维的扩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联想,从而产生写作灵感,激活写作欲望,形成具有学生个性特色的作文。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语文高段习作课程,可以有效开阔学生的思维,改善学生的表达,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想写、敢写、会写,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来说,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分为素材选择、结构安排、内容想象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指导,开阔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教学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