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中学初中部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8 17:08:15

西乡中学初中部

西乡中学初中部篇(1)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63-01

一、知识社会语境下西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知识社会意味着知识、创新成为社会的核心,知识取代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基本生产性资料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源,传统劳动者逐渐为新的知识工作者取代。知识社会的目标是培养知识工作者,因此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知识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知识社会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严峻挑战。

在全球知识社会语境下,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使用广泛的第一语言,在知识工作者塑造中的工具性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西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却普遍面临教学氛围缺乏、教师权威弱化、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城乡教育对象差异等难题,教学质量亟待提升。

二、西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教学氛围缺乏

相比较城市而言,西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氛围缺乏,主要体现在缺乏英语学习氛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缺乏语言环境等方面。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期,教育的分层功能弱化,同时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就业渠道更加广泛,就业方式更加灵活,教育不再成为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相反高昂学费形成的巨大经济压力与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在他们看来,外出打工根本不需要使用英语,因此学生家长和学生个人对英语学习持漠视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西部农村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在课堂上,教师无法做到全英教学,且发音不够纯正,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外,由于西部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根本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相对于城市而言,西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氛围缺乏。

教师权威弱化

在知识社会的今天,教师权威在三个层次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首先,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的教师的法理权威。其次,西部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较低,视野不够开阔,长期从事农村义务阶段教育,职业倦怠与职业惰性突出,相当数量的英语教师甚至发音不准,造成教师的知识权威大打折扣。更为重要的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偿补课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降低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如此,西部农村的英语教学仍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一味强调教师的满堂灌,无法与现代教育理念接轨,影响了教师的魅力权威。

2.城乡教育资源失衡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改革的关键期,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差距尤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反映在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当前西部农村英语教师普遍存在学历层次较低、结构比例不合理等问题。此外农村英语教师在职称评定、进修培训等方面与城镇教师相去甚远,导致农村英语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强。此外,在教学资金投入、教学场馆、教学设备等方面,城乡初中差距明显。以多媒体教室为例,农村初级中学基本没有像样的多媒体教室,根本无法组织多媒体教学,致使现代教育技术无法为英语教学服务,而城镇初中均设置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

3.城乡教学对象差异

农村初中的教学对象以农村留守学生为主。农村留守学生主要表现为隔代监护,隔代监护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年老力衰,难以尽到监护职责,更不要说学习上的监督和辅导。因此,留守学生在行为习惯上普遍表现较差,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同时相比较城市初中学生而言,农村初中学生接触英语较晚,起点低,底子薄,受师资、语言环境等因素限制学习质量较差。而城镇学生较早接触到英语,有些甚至在幼儿时代就接受各类英语辅导班学习,其语音和语感较好,英语基础更为扎实。城镇学生的英语学习条件也更为优越,能够接触到各类英语报刊、杂志、影像,且家庭更为重视英语学习,往往能够提供电脑等较好的学习条件。此外,城镇学生性格开朗,乐于与人交流,在学习上也更加自信。

三、结语

在知识经济占据主导的今天,英语作为一项重要的沟通手段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城乡资源配置失衡、教学氛围缺乏等因素极大制约了英语教学质量提升。

西部农村初中必须整合现有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限制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

西乡中学初中部篇(2)

(一)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增幅农村高于城市,城乡生均经费差距进一步缩小

1.城乡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差距缩小1997—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全国普通小学由333•81元增加到1327•24元,农村普通小学由275•06元增加到1204•24元。1999-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全国普通初中由639•63元增加到1498•25元,农村普通初中由508•58元增加到1314•64元。(见表1)根据表1计算,1997—2005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度增幅分别为10•34%、11•08%、11•86%、18•52%、31•27%、26•01%、14•56%、21•21%、17•55%;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度增幅分别10•58%、11•11%、13•13%、19•43%、33•41%、28•57%、14•35%、25•15%、18•85%。除2003年外,农村小学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差距有所缩小。同样,根据表1计算,1999-2005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度增幅分别为4•75%、6•28%、20•18%、17•56%、9•53%、18•45%、20•24%;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年度增幅分别为6•34%、4•91%、22•99%、21•28%、9•54%、23•16%、22•44%。除了2000年外,农村普通初中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差距有所缩小。

2.城乡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缩小1997-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全国普通小学由33•97元增加到166•52元,农村普通小学由22•07元增加到142•25元。2001-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全国普通初中由83•44元增加到232•88元,农村普通初中由44•95元增加到192•75元。1997—2005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年度增长分别为19•36%、1•12%、3•99%、4•09%、21•52%、33•27%、38•66%、39•55%、42•92%;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年度增长分别22•75%、4•30%、4•30%、0•42%、16•63%、51•96%、42•55%、56•18%、49•53%。除了2000、2001两个年度农村增幅小于全国平均增幅外,其他各年度农村增幅都大于全国,城乡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总体上呈缩小趋势。同样,根据表2计算,2001-2005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年度增长分别为12•58%、24•95%、22•17%、29•25%、41•53%;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年度增长分别为16•24%、48•12%、27•68%、47•65%、53•56%。农村普通初中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差距有所缩小。

(二)区域、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差距逐渐缩小

1.区域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差距缩小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和《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数据计算,从2002年到2004年,西部地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由3个百分点缩小到2个百分点;中部与东部地区缩小到1个百分点左右。同期,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城乡间、地区间差距也呈缩小态势。

2.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差距缩小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和《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数据计算,从2002年到2004年,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距从2•2个百分点缩小为1•5个百分点。2004年,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镇和农村分别达到95•98%和91•31%,与2002年相比,城镇和农村分别提高2•57个和4•69个百分点,农村增幅大于城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全国小学女童接受义务教育整体上稳中有升,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

1.全国小学女童毛入学率稳中有升1991年,全国小学女童毛入学率为96•96%,到2005年,上升为99•14%,增长了2•18个百分点,除1993年比较低外,整体趋势是稳中有升。

2.全国小学女童五年就学巩固率逐年递增1994年,全国小学女童五年就学巩固率为80•59%,2001年上升到95•05%,增加了14•46个百分点。

(四)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完成率增幅高于东部地区

1994年,东、中部义务教育完成率平均值相差13•79个百分点,东、西部相差28•38个百分点,中、西部相差14•59个百分点。2003年,东、中部义务教育完成率平均值相差8•83个百分点,东、西部相差22•33个百分点,中、西部相差13•5个百分点。从区域增幅看,2003年与1994年相比,东、中部差距从13•79个百分点减少到8•83个百分点,减少了4•96个百分点;东、西部差距从28•38个百分点减少到22•33个百分点,减少了6•05个百分点;中、西部差距从14•59个百分点减少到13•5个百分点,减少了1•09个百分点。这表明东、中、西部之间义务教育完成情况的差距逐渐缩小。从1994年到2003年的增幅来看,东部增长了20•63个百分点,中部增长了25•59个百分点,西部增长了26•68个百分点。中部增幅大于东部,西部增幅又大于中部,区域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根据《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2005年又上台阶,当年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分别达到99%、95%,在世界九个人口大国中走在前列。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从历时、相对的角度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共时、绝对的角度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城乡和区域间基本办学条件存在差距

1.城乡和区域间生均拨款差距依然存在

(1)城乡间经费差距依然存在。根据《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4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129•11元,其中城镇1244•00元,农村1013•80元,农村比城镇少230•20元,是城镇的81•49%。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116•51元,其中,城镇137元,农村95•13元,农村比城镇少41•87元,是城镇的69•43%。2004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246•07元,其中城镇1418元,农村1073•68元,农村比城镇少344•32元,是城镇的75•71%。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164•55元,其中,城镇203元,农村125•52元,农村比城镇少77•48元,是城镇的61•83%。(2)区域间经费差距明显。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5》数据计算,2004年预算内事业费,东部小学平均2262元,中部小学平均1049元,西部小学平均1141元,东部比中部、西部分别高出1213元和1121元,中部是东部的46•37%,西部是东部的50•44%;东部初中平均2418元,中部初中平均1031元,西部初中平均1249元,东部比中部、西部分别高出1387元和1169元,中部是东部的42•63%,西部是东部的48•34%。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东部和中、西部在预算内事业费上的差距都是很明显的。需要指出的是,在中、西部间存在着“中部塌陷”现象,中部小学和初中的预算内事业费都比西部要少。就2004年预算内公用经费来说,东部小学平均372•79元,中部小学平均92元,西部小学平均119元,东部比中部、西部分别高出280•79元和253•79元,中部是东部的24•67%,西部是东部的31•92%;东部初中平均492•42元,中部初中平均94元,西部初中平均160元,东部比中部、西部分别高出398•42元和332•42元,中部是东部的19•08%,西部是东部的32•49%。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差距比预算内事业费的差距更加明显,中、西部只有东部的1/3及以下。同样要指出的是,在预算内公用经费上依然存在“中部塌陷”现象。省内经费差距也很明显。2004年,东部的江苏和广东,中部的河北和河南,西部的山西和广西有相当一部分县(市、区)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不足本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县际差距较大。上述省除广东和广西外,均有10个以上县(市、区)的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甚至为零。①

2.城乡和区域间教学仪器设备差距依然较大

农村和中、西部生均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依然较低。根据《国家督导报告2005(摘要)》数据计算,2004年,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2•9∶1;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1•4∶1。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东部为382元、中部为266元、西部为213元,东、西部之比为1•8∶1,东、中部之比为1•4:1。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值东部为474元、中部为289元、西部为242元,东、西部之比为2•0∶1,东、中部之比为1•6∶1。3.教育信息化水平城乡间存在较大差距(1)城乡生机比差距较大。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可计算出,2003年,农村小学生机比为45∶1,城市小学生机比为17∶1;农村初中生机比为30∶1,城市初中生机比17∶1。(2)城乡学校电子图书拥有数和校园网建设差距显著。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可计算出,2003年,每所城市小学拥有电子图书光盘399张,每所农村小学只有20张,前者是后者的近20倍。每所城市初中拥有电子图书461片,每所农村初中只有82张,前者是后者的5•6倍。就校园网建设情况看,32•16%的城市小学有校园网,农村小学只有2•93%有校园网;42•93%的城市初中有校园网,农村初中只有13•1%有校园网。由此可见,城乡义务教育的“数字鸿沟”已经形成。

(二)城乡和区域间师资在数量、质量、稳定性方面差距很大

1.城乡教师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2002年,全国小学平均生师比为21•04∶1,其中城市小学生师比为18•74∶1,农村小学生师比为21•88∶1;全国初中平均生师比为19•29∶1,其中城市初中生师比为16•67∶1,农村初中生师比为20•16∶1。②从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分布和学科分布角度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更是缺编严重。就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分布来看,其特点是教学点多,而且分散。即便一校一人,小学21•88∶1的生师比和初中20•16∶1的生师比也是远远不够的。从学科分布看,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的整体情况比城市严重,各科均缺编的学校几乎占1/3以上,其中,专职音、体、美教师和计算机、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各地普遍较缺。③

2.城乡和区域间优质教师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1)义务教育学校中级及以上专业职务教师比例,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较大。根据《国家督导报告2005(摘要)》计算,2004年,农村小学高级教师和农村初中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职务教师的比例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初中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职务教师的比例,东、西部都相差12个百分点。

(2)东、中、西部之间高学历教师比例总体上递减。所谓高学历教师,是指高于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的教师,具体来说,小学高学历教师就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初中高学历教师就是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为了更加支持这一判断,随机选取东、中、西部若干省(市、区)2001年、2004年的数据进行比较。2001年,小学高学历教师从北京的52•87%递减到贵州的12•19%,只有中部的吉林例外(这可能与东北师范大学位于该省有关);初中高学历教师从东部上海的55•73%递减到西部贵州的14•78%。2004年,小学阶段东部北京高学历教师增加了25•58个百分点,而贵州只增加了19•6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东部上海高学历教师增加了21•24个百分点,贵州只增加了2•59个百分点,虽然比例都在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整体上仍然呈现出东、中、西部递减的趋势。

3.农村教师工作稳定性较差

从流动意愿看,农村教师比城镇教师更强,有10•49%的县城教师、17•56%的乡镇教师和22•92%的农村教师表示“打算调到其他学校”;另有20•87%的县城教师、22•68%的乡镇教师和19•44%的农村教师表示“打算从事与教师无关的工作”。这就是说,高达42•36%的农村教师打算调动工作,乡镇也有40•24%的教师要调离本校,其比例远远高于省城的15•85%和地市的16•57%。④

(三)农村义务教育辍学率高

根据教育部《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小学辍学率为0•59%,而农村小学辍学率则达2•4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15倍。其中,四川、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农村小学辍学率超过4%。全国初中辍学率为2•49%,而农村初中辍学率农村则达3•91%,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7倍。其中内蒙古、广西、海南、四川、贵州、甘肃和宁夏等农村初中辍学率超过了5%。(四)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面临挑战自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义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借读”、“择校”、“经费保障”,等等。而这些都是原有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所无法涵盖和应对的。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挑战属地化管理

《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第五条进一步明确:“实施义务教育,城市以市或者市辖区为单位组织进行;农村以县为单位组织进行,并落实到乡(镇)。”这意味着我国义务教育属地化管理体制的形成。在属地化管理体制下,各地义务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也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挑战着属地化管理制度。

2.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挑战静态管理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其子女就学的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义务教育法》颁布时没有考虑人口流动因素。《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这意味着义务教育还是一种静态管理。这样,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与静态管理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成为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关心的热点问题正好折射了这种矛盾。

3.城市择校挑战刚性管理

《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但与此同时,城市择校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就近入学”的法律规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三、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若从实际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理,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能够提供的义务教育机会不足,难以满足全体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在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时,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用仅占世界1•5%的公共教育经费,对约占世界20%的教育对象实施教育。加之长期以来,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足4%,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政府义务教育供给能力。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制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实行“人民办”的发展策略。这样一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其义务教育发展及公平问题就参差不齐。加上中央政府没有相应的调节机制,义务教育不均衡的发展处于一种放任状态。

(二)城乡二元分治结构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差距明显,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固然是造成这一差距,导致义务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之一,但城乡二元分治结构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城乡二元分治结构导致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机理,一是户籍制度导致不同人群享受不同的教育机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治结构,导致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师资等资源存在巨大差异且相互隔绝,不能共享,并由此强化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二是城乡义务教育政策差异导致不公平。在教育政策上,形成了城市优先、重点优先的价值取向,使得原本比较紧张的教育资源集中于城市和城市里的重点学校,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分化。三是文化资本积累的差异导致不平等。城乡儿童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农村与城市间的经济文化差距使得农村儿童的文化资本积累受到限制,城乡二元分治结构使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合法化。在统一的学业评价标准下,由于城市儿童具有较农村儿童更为丰厚的文化资本积累,农村儿童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学业的成功要比城市的同等智力水平的儿童困难得多。

(三)分级管理体制

分级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政府的其他权力下放而对基础教育管理权实施的下移。分级管理的基本精神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和筹措义务教育所需经费,从而使中央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与分配中承担相对较低的份额,县、乡两级政府成为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承担着90%以上的费用。1993年以前实施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其中的“地方”主要是县、乡两级;1994年以后调整为“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从明确责任,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角度看,分级管理体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基础教育带来了活力,加快了义务教育的普及速度。但同时,它也拉大了不同地区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分级管理体制导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机理,一是责任不明确、不合理造成不公平。由于“地方负责”的各级政府具体责任没有明确划分,或难以明确划分,客观上导致层层下放义务教育的办学权力,层层下放义务教育经费筹措的责任。近20年来,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和负担主要由县、乡、村三级承担,不少县须将60%以上的财政收入投入到义务教育,地方为及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同时,掌握了较多税收,具有较大经费筹措能力的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承担的责任却很小。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在1999年实行税费改革,取消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之后显得更为严重。二是城乡和地区间的差距造成不公平。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县、乡两级。在分级管理体制下,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县、乡、村之间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差距明显,义务教育资源不能共享。其结果是,一方面造成了义务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拉动了优质师资及其他优质教育资源的逆向流动,导致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较大的不均衡。三是地方领导认识差异导致不均衡。实行分级管理,义务教育的管理权限在地方,而各地不同领导人对义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又缺少相应的规范,或无法加以规范,因此,各地对义务教育管理的随意性大,甚至存在一些混乱,造成义务教育的不均衡。

(四)重点校政策

我国各级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点校,源于恢复高考之后。这种基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权宜之计,在后来发展中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变为教育不公平的焦点。重点校政策导致义务教育不均衡的机理,一是选择性入学造成入学机会不公平。由于全国省市级的所有重点小学和重点初中只占学校总数的2%~3%,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竞争十分激烈,不管“升小”还是“小升初”,选择性入学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收费挂钩,因此使得一些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失去就近入学的机会,造成入学机会不公平。“择校”又反过来使不同学校间的差距拉大。二是部分重点校“转制”导致新的更大的不公平。近年来,原有的重点中小学纷纷“转制”,办“校中校”,收取高额学费,加大了优质公共教育资源供求的矛盾。三是加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重点校是精英教育政策的体现,在教育财政和教师聘用制度上实行倾斜,使本来就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多地流向条件好的学校,而对薄弱学校关注则较少,人为地拉大了学校间的差距。

(五)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

结果公平是义务教育均衡的更高层次,质量标准是实现深层次的教育公平的重要依据。没有全国范围内一致且可操作的义务教育评价标准,使得义务教育结果公平无从判断。另外,没有新的质量评价标准,无法约束义务教育学校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质量指标的行为。长期以来,不少学校把考试成绩作为质量的唯一指标。这种做法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质量评价标准的应有之义。没有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就无法纠正不科学的做法,使义务教育质量公平无从谈起。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和复杂的背景,除了我国区域差距悬殊、城乡二元分治、居民收入差距大、政府投入不足外,体制也加剧了义务教育的不公平状况,表现为政出多门、多方投入和多头管理、自成系统,不同地区和不同系统的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信息不对称,表现为教育基础数据不完整和部门垄断信息,中央和地方之间、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信息不对称,难以实行有效的监管。

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实现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一)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把地方促发展和中央给补偿有机结合起来

各级教育既要解决总量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要发挥中央和地方共同作用,各负其责,保证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中央政府要下决心确保国家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并在2010年达到4•5%左右。各地政府也要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确实做到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年初看预算,年终查决算。在各级政府分担教育经费的体制安排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进一步明确不同地区各级政府分担的比例责任。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应建立健全县级独立的转移支付账户,防止转移资金被挤占和挪用。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要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履行统筹和均衡发展本区域义务教育的职责,着力解决本区域均衡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疑难问题,保证工作推进的实效性,以地方自身的发展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

(二)建立以“有质量的公平增长”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它强调和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强调有质量的均衡发展。当前,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为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创造条件。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调控,应在继续加大对西部义务教育扶持力度的同时,高度关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新的不平衡现象———中部义务教育问题。建议借鉴国家多年来发展西部义务教育的经验,在新的背景下,适时制定有利于中部义务教育推进的策略,在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上实施倾斜政策,逐步提升中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中部也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规划本地教育资源配置时,要向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在此基础上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坚决杜绝资源配置时偏重“重点校”的倾向;应普遍推行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限期消除薄弱学校,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合格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缩小区域内城乡教师的资源配置差距,组织本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流动,促进本地师资力量均衡配置,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发挥义务

教育质量监测对教育公平发展的作用,并实行相应的问责制度建议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实施能保障“普及、质量、均衡三者协调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加强和完善义务教育监测机构,形成自上而下的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监测制度,并以此加强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要在建立教育质量督导评估机制的基础上,真正有效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提出的各级政府的问责制度。依法对未有效履行义务教育保障职责、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人追究责任,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政府主要责任考核内容。

(四)建立全国通用的义务教育卡,取消义务

西乡中学初中部篇(3)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指数的比较

本文根据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西部民族地区的5个县(区)2005年和2009年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指数,并进行了排序,(表略)。,2005年到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2005年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指数均值为0.677,2009年均值为0.797,提高了0.12;提高幅度最大的是B县,提高了0.167。表1的排序显示,2005年得分最低的B县,2009年得分最高,而F县由2005年的得分最高变为2009年的得分最低。实施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各县(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指数得分差值由2005年的0.015缩小为2009年的0.011。这表明政府在教育投入上已经实施政策调整,教育财政优先向农村倾斜,为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发展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西乡中学初中部篇(4)

政府历来对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问题十分重视,从2001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2008年出台了新的《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2009年开始实施了为期三年的校安工程,2013年出台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意见》。诸多政策工程的实施提高了中小学校的校舍质量,有力地改善了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但是我国义务教育规模庞大、基础薄弱,具有安全隐患的校舍依旧存在,且不断有新的危房出现。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8~2012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校舍危房面积处于上升的趋势,且中西部地区尤其严峻。校舍危房直接涉及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应该早日解决校舍危房问题,确保中小学生师安全。

一、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危房现状

1.小学校舍危房生均面积呈现翻倍增长态势,中西部问题突出

从统计数据来看,和2008年相比,2012年全国生均危房面积呈现翻倍增长的态势。东部地区生均危房面积有少许下降,东北地区危房保持缓慢的涨幅,危房问题主要集中在中部、西部地区。

(1)西部地区小学校舍危房严重的是甘肃、云南和广西

2012年,云南小学危房面积情况最为严重,生均危房面积是2.51平米,是同年西部地区生均危房面积的2.90倍,全国生均危房的6.04倍,是2008年云南生均危房面积的2.18倍。2012年甘肃省的生均危房面积3.17平米,是西部地区生均危房的3.66倍,全国生均危房的7.63倍,是2008年甘肃生均危房面积的3.40倍。广西在2008年危房问题不突出,生均为0.29平米,仅是西部的0.62倍,全国的1.26倍,但是到了2012年,生均0.94平米,是西部生均危房的1.08倍,全国生均危房的2.26倍,是2008年本省生均危房的3.22倍。

(2)西部地区的城乡结合部、镇区和乡村是校舍危房重发区

云南和甘肃城乡结合部、镇区和乡村校舍危房严峻。甘肃城乡结合部的生均危房达到了2.21平米,镇区生均危房面积2.15平米,乡村小学危房问题更加突出,生均危房4.08平米,乡村危房面积占据乡村校舍面积的54%。云南城乡结合部的生均危房达到了1.44平米,镇区生均危房面积2.05平米,乡村小学生均校舍危房2.88平米,乡村危房面积占据本区域校舍面积的43%。

(3)中部地区学校危房情况比较严重的是江西、湖北和湖南

2012年江西省生均危房0.91平米,是中部地区生均危房的2.22倍,是2008年江西省生均危房的6.81倍。湖北省生均危房0.75平米,是中部的1.80倍,是2008年湖北省生均危房的2.37倍。

(4)中部地区的乡村、城乡结合部和镇区危房问题突出

乡村危房问题突出,江西生均危房是0.76平米,湖北生均危房是1.43平米,湖南生均危房1.34平米。

2.初中校舍危房面积持续上升

和2008年相比,2012年全国生均危房面积呈现翻倍增长的态势,增幅比小学幅度稍大。东部地区生均危房面积没有明显变化,东北地区危房保持缓慢的增长,但是增幅比小学的幅度稍大。危房问题主要集中在中部、西部地区,中部西部的涨幅最大。

(1)西部地区广西、甘肃、云南校舍危房情况严重

2012年甘肃生均危房2.70平米,是西部生均危房的3.06倍,是全国生均危房的5.65倍,是2008年危房面积的3.21倍。2012年云南生均危房2.44平米,是西部生均危房的2.77倍,是全国生均危房的5.11倍,是2008年危房面积的3.11倍。2012年广西生均危房1.30平米,是西部生均危房的1.47倍,是全国生均危房的2.71倍,是2008年危房面积的的4.40倍。

(2)广西、甘肃、云南镇区、镇乡结合部、乡村危房问题严重

广西镇区生均危房面积1.45平米,镇乡结合部1.36平米。农村学校校舍危房更严重,生均危房1.62平米。云南镇区、镇乡结合部生均危房高达2.14平米、2.18平米。乡村校舍生均危房达到了3.06平米。甘肃省镇、镇乡接合部生均危房也高达2.09平米、2.02平米。乡村学校校舍危房生均面积高达3.6平米。

(3)中部地区江西、湖南、湖北危房情况严重

西乡中学初中部篇(5)

[作者简介]何春生,江西中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南昌330006

[中图分类号]13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0-0200-03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逐步提高。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开始由基本普及向高水平、高质量巩固提高阶段转变,发展质量和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但是,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实力还不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江西省“十一五”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一、江西省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

1.升学率和辍学率

江西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最为直观地表现在赣南、赣西北、赣东三个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从2006年的江西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江西分区域小学一级教育毛入学率,赣南、赣西北、赣东差异不大,小学入学率普遍达到100%。但分区域初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开始出现差异,主要是赣南与赣西北的差异。其中,赣州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87.27%,其他地区普遍在97%以上,赣西北的新余市甚至达到了100%。江西分区域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差异明显,赣南、赣东、赣西北三个区域之间均相差20个百分点左右。在控制辍学率上,全省基本上达到了国家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但有些地区如宜春市初中辍学率仍在5%以上,特别是农村初中生和城市薄弱学校初中生的辍学问题依然比较严重。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全市共流失初中生千余人。

2.教育经费

2001年江西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平均预算内生均拨款仅为小学5.2元、初中为11.2元,全省有近30个县财政预算内安排的生均公用经费在1元以下,有10个县财政预算内没有安排公用经费。这些主要是以赣南、赣东一些贫困县为主。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几年省财政在核定预算内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方面积极努力,逐步提高。2005年,全省农村中小学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公用经费标准已经达到小学生均40元,初中生均60元,其中贫困地区“一费制”生均财政拨款小学达到60元、初中达到80元的标准,确保了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常运转需要。但赣南、赣西北、赣东三类地区在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上的差距同样显著。

3.教师水平

江西省东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学历总体均相差二十个百分点左右。高中扩招后,高中教师普遍缺乏。据测算,到2005年,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将达到247万人,以60%的毛入学率计算,在校生数要达到148万。按省颁“县镇”类编制标准生师比14.6:1计,需高中专职教师约10万人。目前缺口较大,而且高中老师学历达标率全省平均只有76.14%,其中低于50%的县区有47个,最低的(资溪县)仅有19.5%,而且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骨干教师流向发达地区。普通学校,尤其是赣南等偏远薄弱学校成了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二)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更为明显地滞后于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差异是区域差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赣南、赣东、赣西北的教育差异,从根本上说,是农村教育的差异,城镇和县城教育差异并不明显。近年来,虽然江西省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城乡教育的差距仍然没能有效缩小。从江西的情况来看,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断裂

2001年,江西省城市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超过92%,而农村这一比例不到85%,城市比农村高出将近8个百分点;同时,城市小学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也超过农村20个百分点。虽然农村已逐步取消了民办教师,但代课教师仍然普遍存在。2001年农村初中代课教师有65005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4%;农村小学代课教师为515394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13.6%。不仅如此,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难以保证全额发放,许多农村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整个农村教师队伍很不稳定。

2.城乡义务教育机会的断裂

在城市,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机会充分,近100%的儿童都能进入小学和初中学习。与农村小学辍学率相比,农村初中辍学率更加突出。其中多数集中在农村贫困地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三级教育的升学率分别从90%、60%、20%迅速提高到99.64、99.45和62.02%,但是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依然明显。城市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已经达到98%以上,而农村还有10%左右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或不愿升入初中。2001年,全省初中的升学率平均为53%,但城市里的初中升学率达70%-90%,有些城市的初中升学率达100%,而农村的初中升学率是30%-40%。

3.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

目前江西农民受教育情况是国民中最差的。据2001年全省农村住户调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62%,比上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87%,增加1.89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52%,下降0.7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近9成的农村劳动力仅受过初等以下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低素质的劳动力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0.78个百分点。

4.教育保障不力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待巩固和完善,以投人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建立。目前,全省仅有少部分县将农村教育经费与乡镇财政脱钩,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县统筹管理为主,大部分县仍将农村教育经费与乡镇财政挂钩,甚至少数县将教师工资下拨到乡镇财政,由乡镇财政拨到教师在银行的户头。上级给予教育的转移支付资金也是直接划拨到乡财政,导致这部分资金的使用难以到位,被乡镇挪用的为数不少。据有关资料反映,前几年,江西各地

均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但是,据分析,所拖欠部分的95%以上是属于农村教师的。这种情况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缓慢,中小学教师合理配置困难,阻碍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5.教育投入不足

农村教育的投资体系难以运转。按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体系来看,当地较为贫困的乡镇财政负担着农村绝大多数的教育经费。贫困的乡镇财政根本无力独自进行公共产品投入。从江西省2002年及2003年教育经费和教育投资规模比较来看,增长在全国范围内属中下水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必然使农村教育的质量难以保障。按照国家规定,江西省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一费制”标准:小学每生每学期95元;初中每生每学期155元。省、市财政增加了补助,但总体上学校运行依然困难,办学条件难以改善,与教学配套的设施设备匮乏,很多课程无法开设,配备的微机因为付不起电费而成为摆设。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这类地区的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从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教授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数字来看,如果把教育投入分为四个层次,江西省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排在最后一个层次,只达到北京市、上海市的公用经费的1/10。这说明与其他省相比,江西省义务教育是在低水平的教育投入上发展。

(三)义务教育发展的校际差异

义务教育的城乡、地区差异容易被人们注意,但校际差异容易被人们忽视。其实不同学校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样是教育政策值得关注的问题。有重点地办好一些学校是我国教育的一贯政策。这对于集中有限资源确保优秀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义务教育校际差距过大势必影响到义务教育发展的成效。义务教育校际差距过大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总体来说,义务教育阶段同一地区的公办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表现尤为明显。学校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在硬件上主要表现为建筑面积、专业教室、医疗生活设施和藏书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软件上表现为师资水平、生源、财源、教学质量和社会声望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三、推进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倡导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理念,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要实现江西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要再度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重建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平等的原则,从纠正以往的教育资源配置观念人手,形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设计适合江西省省情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办好基础教育,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其有效方式是资源配置向弱势地区和群体倾斜。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获得合理使用教育资源机会的差异,尽量淡化受教育者由于进人不同学校或处于木同地区而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

(二)健全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快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保障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但首先是政府的责任。在制定教育发展的战略时必须要有前瞻性和综合性,全面考虑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受教育人口变化趋势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因素,寻找其间的平衡点,促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重点要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必须在促进教育资源区域内承担合理分配的主要责任。

(三)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可以借鉴国外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采取经常性的轮换制度,既有城乡间的轮换,又有不同学校间的轮换。通过教师轮换制度,实施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调控。同时,还必须重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工作,特别是对薄弱学校的师资要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机制保障经费。可以采取“走出去”,把薄弱教师送到优质学校去培训;或“请进来”,请优质学校的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传经送宝等方式,让教师之间结成师徒关系,使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对口帮扶。通过智力资源共享,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积极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义务教育的整体实力

西乡中学初中部篇(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历史课程资源中包括重要的一项,那就是乡土资源。

所谓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地区自然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其中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等。

在这方面,我们的家乡山西可谓得天独厚。众所周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数不清的历史典故与传说,还有为数众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迹遗存、自然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可以说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无疑给我们历史教学以及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课程资源。

对学生来讲,由于地方史发生在自己的家乡,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他们自然会感兴趣,产生探寻的欲望。我们要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走进去,去感受和探索那无穷的魅力。

因此,如何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崭新而重大的课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运用乡土课程资源,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计划,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学生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家乡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历史典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讲到夏朝时,除了指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之外,还特别强调夏朝的统治中心在我们今天的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同时进一步指出上古代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今天的临汾市也叫尧都,市内有纪念尧的庙宇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的结论。在讲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指出这一时期统治时间最长,民族融合度最大的一个民族是在平城(今大同),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拓跋部。这一时期,先后在山西建立政权或活动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有羌族建立的后赵,鲜卑建立的西燕,氏族苻坚建立的前秦等,这些政权虽然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却不断地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这种民族融合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通过对这段史实的讲述,学生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山西是民族大融合的基地。再比如,在讲到文化史唐诗部分时,向学生介绍当时的山西诗人如雨后春笋,群星辉映。唐初的王绩、王勃、宋之问;盛唐的王之焕、卢纶、王翰、王昌龄、王维、白居易、柳宗元;晚唐的司空图、温庭筠等,他们或被称为“唐初四杰之一”,或享有“诗家才子”之美誉,山西诗人在文坛上放射的熠熠光辉,展示了三晋文坛的辉煌灿烂。在讲到元曲时,则提到位列“元曲四大家”的白朴、郑光祖等;再如元代杰出诗人元好问,明代伟大的小说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山等,在讲到近代新思想萌发时,提到我们山西籍的思想家徐继等。特别是值得大讲特讲的是当学到必修二经济历史当中的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时,重点讲述山西商人与山西票号。明末清初乃至民国初年,在当时商贸界、金融界的排行榜上,全国三大商帮排行依次为:晋商、徽商、湖商,全国的亿万富翁,排在最前面的十六大财东,都是山西人。晋商遍布全国,汇通天下。山西商人成为封建商业经济高度发展繁荣的中坚力量,足以自夸世界商人之列,难怪晋商被西方誉为“中国的威尼斯商人”。当然这些内容仅仅是山西地方史的沧海一粟。通过生动的地方史的讲述,使教材内容得到了有益的补充和延伸,丰富了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到发生在家乡的重大历史事件,熟悉了家乡的历史,也增强了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历史事件、人物的掌握,让其初步了解了地方史与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的关系,更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开展以乡土资源为中心内容的活动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作为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历史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它不但弥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语言、教具等虚拟情景的欠缺,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场所,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乡土历史以其资源丰富和便于了解的优势,决定了它在历史活动课中的中心地位。在三晋大地上,历史文化资源可谓得天独厚,种类多样,各具特色,为课外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依据我校“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校本课程计划,我在课外教学实践中,在得到学校大力支持的前提下,利用“春游”“秋游”“野炊”等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和名人故居。我们太原市附近有晋祠、崇善寺、窦大夫祠、五台山、晋商大院等名闻遐迩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学生对这些地方虽不陌生,但在他们头脑中对有关的历史知识还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甚至是模糊和错误的。因而通过组织参观和专题讲座向学生全面介绍晋祠的起源、规模、布局及其历史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碑刻等,使学生对历史古迹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家乡历史大讲坛”活动,推动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知识得到交流、提高。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乡土史调查、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就在参观了常家庄园后,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下了活动后的体会:“常家庄园是晋商大院的一个代表,是晋商精神的缩影,从中我体会到了山西商人的进取精神,他们自强不息,不畏艰辛,以及他们的敬业精神、群体精神和勤俭持家的精神,这些都是他们成功的关键,这也是我们新一代山西人迫切需要的精神和动力,只有这样,我们山西经济才能腾飞,重现往日的辉煌。”

三、利用信息网络,丰富学生的乡土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西乡中学初中部篇(7)

教育史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教育为国民教育之根本,教育问题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相联系。只有综合考虑各方要素,才能最终理解近代教育的真实情况。近代教育从林则徐作为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开始和魏远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源头开始,然后到郑观应提出“教育为立国之本”,一直到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人,都把发展教育尤其是新式教育视为改变中国命运的强有力的武器。1912年,孙中山提出“四万万之人皆应受教育”,[1] 这则表明了国民国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但是自从1840年开始,教育一直是薄弱环节,到了民国初年,我国的国民教育体制得到了崭新的发展。

一、民国初年教育向前的发展概况

民国时期,教育有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动向。衡量每一阶段教育的发展状况,最重要的要看施教者即教师的素质。民国时期,教师的素质有了一定提高,接受教育的地区比以前广泛,接受教育的人的数量比以前增多,教育的内容之前更广泛。

可见,自清末以来山西教师的数量大体上呈增长趋势。

教师的年龄结构是考察教师群体构成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衡量教育水平的因素之一。以华北乡村教师为例,清末华北乡村小学教师多为年龄较长的旧式文人,如:涿州西坛村之小学教员为 69 岁,[3] 到民国时期乡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定县东亭乡村社会区 78 个小学教员中年龄最高之男教员超过 70 岁,年龄最高之女教员不满 40 岁,30 岁以下的教员共58人,约占74.3%,其中 20 岁以下者共 10人,占 12.8%,20 岁至 24 岁者共29人,占37.2%,25 岁至29岁者共19人,占24.4%。[3]( P211―212 )可见初级小学教师的年轻化。华北乡村小学教师年轻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师范毕业生、 中学毕业生、高小毕业生的比例增大。总体来说,近代华北乡村小学教师群体经过了一个逐渐年轻化的过程,是以20―30岁的年轻教师为主体的。年纪较轻就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可以专注于乡村教育事业。

教师的籍贯也是衡量教育水平的一个因素,清末学习气氛兴起之初,乡村小学多塾师充任,塾师以本村人居多。随着乡村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小学教师群体不断增大,在教师籍贯分布的范围上较清末略有不同。总的来说,自清末到民国华北乡村小学教师的籍贯范围变化不大,由本村籍居多发展为本县籍占多数,少有外省籍的乡村小学教师。

通过以上对华北乡村小学教师群体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教师数量即规模。自清末以来华北乡村小学教师的数量大体上呈增长趋势;二是籍贯。该群体的籍贯分布渐宽,由清末的本村人任教为主发展到民国时期以本县或本村籍为主。这种分布模式既调整了过去相对单一的地缘配置模式,又不曾打破本地人任教本地的传统,便于乡村小学教师开展工作。三是年龄,该群体的年龄结构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年轻化的过程,由年龄较长的旧式文人过渡到以20―30岁的年青人为主。他们有更多热情专注于乡村教育事业。

总之,民国时期教育的教育范围较之前由单纯的的私塾扩展到各个地区,并且延伸到农村,受教育人数增多。并且教师的素质得到提高,教师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型职业群体。总之民国初期教育得到发展。

二、民国初年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民国初期,教育向近代转型的受多方面的影响,近代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各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民国初年,国民政府成立,颁布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近代工业得到了发展,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经费。国民政府对近代教育的改革也出台了一些措施。1912年9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革故鼎新,明令废除“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公布新教育宗旨,并颁布《壬子癸丑学制》,接着又先后颁布了各种学校法令,将学堂改称学校,小学初小(四年)为义务教育等等。[5]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民主、科学”为武器,介绍西学是其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袁世凯的复古逆流,使教育走向了一个新阶段。在复古思潮的干扰下,新式教育步履维艰,受到严重影响。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界的复古倒退痛心疾首,从民主、科学的角度主张学习欧美的教育方针,并且提倡现实主义的学习理念。从而西学得到了传播。这是民国初年教育发展的内部原因。

民国初年的国家环境在客观上也为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一时期,欧美各国列强侵略我国,主要是以文化侵略为主,列强实施“以华治华”的侵华方针,为培养精通西方文化的人才替他们干活,列强支持我国兴办新式学校,投资我国教育。这在客观上使教育在民国初年得到一定的发展。

三、民国初年教育发展的影响

民国初期教育的近代化,对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民国初期的教育近代化为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清朝末年,虽然外国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西方文化,但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抵制西方文化,封建伦理充斥着整个社会。学校教授的西方文化有限。民国政府成立后,建立了一些近代企业。迫切需要一懂得科学技术的近代化的人才。民国初期教育的发展,为西方文化的传播,促进青年思想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中举起民主、科学大旗的青年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民国初期的教育对“五四”运动的兴起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民国初期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大批近代人才。为近代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优秀人才还赴欧美留学,他们回国后结合本国实际,为后来发展民族企业,振兴民族企业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初期教育的发展加速了近代教育制度的最终确立。之后,西方各种教育学说和主张相继传入中国,促使北洋政府于1922年11月1日颁布新学制《壬戌学制》。在新学制下,订立一系列较为完整的规程政策。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又在1928年颁布《戊辰学制》,对新学制进行调整,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在学制的沿革中,相应地对行政、经费等规定也相继进行改革以适应学制体系的变化,对教师薪金的规程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一些出国留学生回国后,结合本国实际,大兴考察,研究,实验之风。促使近代教育体制最终确立。民国初年近代教育的发展催化了近代教育体制的最终确立.

参考文献:

[1]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2]山西省长公署统计处编纂.山西第九次教育统计( 1924年) .学校数第10―11页,学生数第12―13页,教员数第20―21页.平均数字系计算所得.马宏:“社会资本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经济问题》,2010(12)

[3]李桂林:《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M],1995.

西乡中学初中部篇(8)

隆林县、西林县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是偏远乡镇学校教师紧缺与不稳定。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人才往发达地区流动已成一种趋势,它必然对处于欠发达地区的隆林县、西林县产生影响。由于工作条件艰苦,收入较低,以及出于对子女今后发展的考虑,一些偏远地区教师要求往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流动,往县城流动。即使是在县城学校任教的教师也有的要求往百色、南宁甚至区外流动。于是就造成了偏远乡镇学校的教师紧缺,而条件较好的乡镇及县域学校教师相对充裕的不平衡现象。留在偏远乡镇学校工作的教师又因学生多、任务重、责任大、收入偏低等问题的困扰,难以长期坚持。隆林县德峨乡初级中学一年级103班班主任韦老师告诉笔者,他当班主任这个班有80多名学生,远超有关规定。他不仅当班主任,还兼上两个班的数学课,同时由于这些学生大多是留守少年,父母外出务工,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人照顾,平时他还要负责这些学生的生活与人身安全,深感工作量大,任务重,压力大。这种境况会带来许多问题,学生难以和老师有太多的互动。这些学生因多数没有父母在身边照顾,自己有疑惑不能及时向老师反映,老师又因要管的学生太多,无法时刻注意到每个学生的表现,这就容易造成一些负面后果。隆林县、西林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些学校任职教师的学历和实际教学能力与有关规定还有一定差距,偏远乡镇的学校较为突出。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解决隆林县、西林县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笔者建议: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广大教师中树立和提高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建设山区、奉献山区的崇高思想。二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工作与生活环境,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对在偏远乡镇学校工作的教师发放特殊补贴,留住人才。三要通过高考、中考定向培养本籍的高中级师范生。在政策和财力允许范围内应在工资、住房等生活待遇上给予一定优惠。任职前签订劳动协议,明确毕业回县任教的时间期限。四要争取在较短时期内,实现一县或两县联合举办1所中等师范学校,1所幼儿师范学校,1所包括农业栽培种养技术在内的初中级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以解决目前初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短缺及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问题。五要实行县乡(镇)教师定期交流,取长补短。六要大力开展教师在职培训或送外地学习,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加快当地经济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后,虽然隆林县、西林县经济取得较大发展,但仍处于后进状态,经济总量不大,财政收入不多。2013年隆林县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县本级财政收入仅4.6亿元。2013年西林县国内生产总值约16.6亿元,县本级财政收入仅1.48亿元[1](P380-381)。经济发展落后,财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力度。以隆林县为例,2011年教育经费总收入(包括中央财政和自治区财政的拨给)共2.66亿元,而仅教育一项支出就达2.65亿元,几乎等于全部财政收入,其中教学人员工资等费用支出1.88亿元,竟占全部支出的70.8%[2](P433)。可想而知,县里也没有更多的财力来办其它事项了。经济是基础,经济与教育,两者互为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了,才能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反之,教育发展了,又为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高级人才与技术等,有力地促进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可见,隆林县、西林县在发展农村教育的同时,还需加快发展当地的经济,这是根本所在。首先,利用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以生态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如开发天生桥生态旅游,德峨的民族风情旅游,发展漂流旅游,开发喀斯特地貌的山洞旅游等。西林县还可开发那劳的岑氏建筑群及其历史人文旅游等。其次,发展特色农业。隆林、西林县地处山区,土壤和气候适宜种植和养殖一些较为名贵的山林果品及山区牲畜。如隆林县宜大力发展香菇、木耳及黑山羊、黄牛;西林县可以大力发展砂糖橘、蒰柑、白毫茶、桐油、板栗等。最后,两县储藏着丰富的矿产,如黄金、锑、硅、石灰石、钛铁、水晶、锰等,可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发展相应矿产工业及其加工制品,促进经济发展。

西乡中学初中部篇(9)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坚定学校党员的理想信念,深化党员的爱国主义情怀,二道湾子蒙古族乡初级中学党支部决定7月5日组织全体党员前往要路沟乡、大英沟参观“辽西第一党小组旧址”,开展“参观辽西第一党小组、回顾我党百年历史路”主题党日+活动。

二、参与对象:

全体党员及预备党员

三、活动时间:

2020年7月5日

四、活动地点:

路沟乡、大英沟村、辽西第一党小组旧址

五、活动内容:

参观、学习辽西第一党小组

六、活动要求:

校支部首先向教育局党办申请此次活动,经得教育局党办领导同意,支部决定所有党员统一乘坐大巴车出行。到达大英沟后集体宣誓、参观、拍照、听取当地干部介绍旧址和革命先烈的历史事迹。回来后每位党员上交一份观后感。

西乡中学初中部篇(10)

中图分类号:G5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86-03

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及广西县域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

1.国家义务教育发展政策与现状

根据统计与预测,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2015年将达到1.61亿人,巩固率达93.0%。2020年将达到1.65亿人,巩固率达95.0%。2009年9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1)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2)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3)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一是要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二是要实施义务教育老师队伍建设工程,三是要加强义务教育督导检查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四是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承担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五是健全老师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及职称系列评定标准等。

2.我区义务教育发展政策与现状

2009年广西区教育厅厅长高枫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在教育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我区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区教育事业实现了“四大跨越”。特别是“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跨入免费教育阶段。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下,到2007年我区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的普及标准,通过了国家的检查验收。今天的义务教育跟10年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首先是普及程度的提高。10年前,初中毛入学率只有87%,现在达到了100%。其次是学生上学免费,即免学杂费,农村还免课本费,对生活困难的寄宿制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费。再次是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公用经费核拨的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的运行经费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但是由于我区地处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我区有不少地区为边、少、穷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师资、校舍、场地、图书、经费等一系列难题有待进一步改善与提高。

2011年5月,广西教育厅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区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落后地位;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布局结构不尽合理,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强;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规划指出,广西九年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2012年在校生规模达到644万人,巩固率为88%;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到650万人,巩固率为93%;2020年在校生规模达到690万人,巩固率为95%。为此提出:我区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与城镇化进程同步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分步实施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对城镇学校开展扩容改造建设,在城市新区合理布局中小学校,逐步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撤并部分农村教学点,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扶持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薄弱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支持和鼓励开展学校联盟、优质管理输出、师资互派等办学和管理机制创新,组织城镇学校与少数民族自治县(乡)农村学校开展结对帮扶,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

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区2011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如《关于做好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工作的通知》(区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发文,2011.6.10),《关于征集广西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小学图书样书的公告》(区教育厅,2011.6.10), 《关于编制中西部地区农村闲置校舍改建项目建设规划(2011-2013年)等规划的通知》(区教育厅,2011.9.19)等,这些配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必将促进了我区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我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历年来《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得的资料,我区近几年来义务教育统计数据情况详见表1。

表1:2001-2010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的统计资料

从以上数据看出,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与初中适龄学生人数与学校数量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05年后,小学与初中不再公布统计的学校数量,说明为偏远乡村适龄学童求学服务的小学与初中数量减少较多,并呈现出农村适龄学童向乡、镇、县小学与初中求学就读的倾向。根据调查,有的城市(如桂林市叠彩区)出现了农村适龄儿童随父母进城务工,而在城区小学、初中就读(或借读)的情景,使城区小学、初中适龄学童就学压力加大。 有的城市义务教育的控辍保学工作被纳入政府工作计划,2011年7月12日,南宁市政府郑重提出:将建立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三级联动防护网络,严防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外出务工。要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在2011年达到93%,2013年达到94%,2015年达到96%。为此,该市全面做好义务教育的控辍保学工作,计划启动“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年”活动,“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动员流失学生入学。通过组织乡镇干部进村屯、校长教师进家庭,对学生进行劝访,把握小学升初中等关键时间节点,做好各项控辍预防工作。对未达到初中毕业程度的儿童少年,派出所不予办理外出务工的相关手续,并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招用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同时,针对辍学时间超过两个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可以留到下一个年级进行学习。

根据第六次人品普查结果显示:广西人口为4602万人,全国排名第11位。根据行政区划:广西共设14个地级市;设109个县(市、区),其中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34个市辖区;基层设748个镇,515个乡,61个民族乡。“十二五”期间,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力争到2015年末,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要想实现我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均衡

在办学条件方面,一是不少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小学占地面积有限,校舍、运动场地不足或等级较低,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差;二是教学用的图书、资料、运动器材、音乐器材等缺乏或落后;三是电脑、网络设备短缺,一些农村小学学生所用电脑与城市小学用的相差几代;四是交通不便,有的学校农村教师生活、办公条件艰苦,部分老师每天走一个多小时山路上班,这与城市交通便利、办公环境优越的教师对比悬殊。

乡、镇、行政村承担义务教育的初中与农村偏远地区小学的办学条件相比,有所改善,但与城区初中仍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2.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备不均衡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解决,但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首先,由于城市与农村存在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条件的差距,农村小学及乡镇初中教师师资力量明显弱于城区的小学与初中,其次,由于优质民办小学与民办初中在师资招聘方面极具吸引力的待遇条件,进一步加大了师资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呈现出教师人才向城市集中的趋势,由于培养一个教师成长起来实际上是为其他学校做师资人才培训,导致农村小学与乡镇初中缺乏了培养优质师资的积极机制,教师的成长更多地体现为个体教师的自我成长。第三,职称评定方面的不对称,在农村小学、乡镇初中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由于各方面条件弱于城区学校的教师,成果难以取得及申报,职称评定积极性不高,或者说想评也评不上。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师资资源的不均衡。

3.城乡义务教育生源质量不均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富余人员进城务工成为一种常态。随着两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识,在农村中读书改变命运的思想也在发生质的变化。当前,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只要家庭境况相对还过得去,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往往将他们的下一代或下下一代带到城市里来生存与发展,在城市里的小学及初中接受教育,这一方面为城市中承担义务教育的广大小学与初中增强了压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村适龄学童数量的下降,按城乡居民户籍管理的入学机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一进程中,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生源质量的不均衡,由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适龄学童迁向城区求学,农村小学及乡镇初中优秀学生的培养更加困难。

4.城乡义务教育教育投入不均衡

自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后,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与投入体制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农村义务教育的善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将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上提到县,乡镇教师工资上由县级发放,在公用经费、校舍改造等方面作了比较明确的责任划分。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转移支付资金不能完全弥补资金缺口,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二是由于县乡财政在分担义务教育资金投入比例后,吃饭财政的困难更加加剧,体现在教育投入以保教师工资为主;三是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难以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教育财政所占县行政管理费支出比重增加,县级经济发展的好坏决定了义务教育发展的好坏,而县与县财政的差异,以及县与城区财政的差异加重了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三、促进我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自国家、自治区“十二五”教育规划以来,我区各市、县(区)不少人大、政协及政府教育部门都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义务教育发展的调查研究,结合其他地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出台于2011年8月31日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将我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政府教育部门重点工作范畴,为实现我区“十二五”教育规划目标做出了积极的战略布局。为进一步促进我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认真分析我区义务教育现状及《规划》中的主要措施后,我们提出有助于实现我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下,以作为实施该规划的补充建议。

1.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进程中

《规划》要求:一是制定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全区县城区建寄宿制初中,乡镇建寄宿制小学,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二是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打破地域、隶属、体制等界限,统筹全区学校布局;三是切实加强仍需保留的教学点的管理,实行教“跑教”、“轮教”等制度。为实现这一进程,建议:各级政协在制度实施的监督过程中常年设立相关课题调研组,与各市、县(区)教育局、高校的有关专家一起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手段,建立指标体系,动态地监督这一进程的实施情况,监督政府做好《规划》要求的落实。

2.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进程中

《规划》要求:一是实行项目统筹,优先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整合项目资源;二是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基本达标,改善食宿公共卫生设施条件;三是实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计划,基本满足特岗教师、支教交流教师的住宿要求。为实现这一进程,建议:在社会服务与回馈社会方面,通过西部政策的引导,吸纳东部民间资本或本土成功企业的慈善资本进入这一领域,首先在县乡镇寄宿制初中及小学校舍及教师周转宿舍等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完善方面实现突破,弥补政府财政在教育支持方面的不足,所建学校可以资助者企业或个人名义进行命名,并通过政府主导方式对投资者进行正面的宣传与表彰,以弘扬先进,促成社会力量投资教育的良好风气的形成。

3.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促进义务教育教师均衡合理流动,整体提高农村教师”的进程中

《规划》要求:一是修改完善义务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二是加强编制动态管理;三是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依法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职工管理职能;四是大力实施农村教师提升计划。为实现这一进程,建议:政府试点采用义务教育“固定+流动”教职工编制的方式来实行编制动态管理,特别是对于农村小学教学点教师采用若干个固定编制稳定行政村一级的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增加若干流动教师编制用于解决原隶属于市县乡镇中的“跑教”、“轮教”教师,实施支教、特岗计划。促进义务教育师资的合理流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将固定编制的行政村级教学点的义务教育教师进行定期的脱产专业轮训,以实现教师提升计划。

4.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规范办学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进程中

《规划》要求:一是切实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不得利用公共资源集中建设或支持少数窗口学校、示范学校;二是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三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这一进程,建议:认真研究民办小学与初中的办学宗旨,促进民办义务教育实现回报社会的转型升级。义务教育是投入而不是产出,民办教育应成为义务教育的助力者,它不应成为优师优教高收费的代名词。努力实现公办与民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在收费上实现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政府统筹协调,以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化。

5.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等群体公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进程中

《规划》要求:一是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原则,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二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由于城市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村适龄学童随父母或祖辈进城求学现象加剧,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成为一些城区教育部门难以真正落实解决好的难题,在就近入学读书、入学条件、校舍容量以及办学承载能力等方面存在着非常突出的矛盾。为实现这一进程,建议:开展市、县(区)一级接纳农村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扩建增容工程建设,在城市规划中检查小学、初中配套规划是否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并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民间资本为辅助优先发展城市基础教育建设项目,将一些职业技术学校适时改造,利用闲置教室、师资等帮助承担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提升进城人员随迁子女接爱义务教育的能力。

上一篇: 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 下一篇: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案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