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4 16:34:00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篇(1)

一、“媒介事件”的界定

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一书中对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一种全新、现代的受众参与模式——电视媒介事件进行了全方位考察,深入、系统地阐释其内涵、类型、结构、流程以及效果等等,被认为是“在人们认识电视的影响力方面的一个里程碑”。作者指出“媒介事件”是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是一种具有干扰性、垄断性的重大的电视事件,通常“都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

在《媒介事件》一书中“媒介事件”分为三种类型:“媒介事件是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指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部级事件,划时代的政治和体育竞赛;表现超凡魅力的政治使命;以及大人物们所经历的过渡仪式——我们分别称之为‘竞赛’、‘征服’和‘加冕’。为电子媒介展示其唤起广泛而同期的注意,以讲述一个始发的时事故事的独特潜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叙事方式。这些事件为电视机架起了一道光环,改变了人们的收看经验”。

随后,作者又进一步分析媒介事件的协商、表演(电视的角色)、庆典(观众的角色)以及萨满教化,最后从参与者的内部效果与机构的外部效果两个层次分析了媒介事件的效果。作者认为,媒介事件标志着一个“再生产比原生产更重要的时代”的到来,在这里电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表演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媒介事件给予观众以全方位的视角,从某种高度俯瞰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于中寻求一种归属感而不致于游离于社会、历史之外。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媒介事件将个人、家庭与社会,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结了起来,增加了观众“天涯共此时”的共同时空感和历史归属感,相对而言其他的效果就显得不重要了。“通过强调规则(竞赛),表扬具有超凡魅力的伟人业绩(征服),以及庆祝共同价值(加冕)来解决社会冲突”,达到一种人和社会、历史的和谐,媒介事件真正开创了一个更加开放、民主、精彩而且更加容易沟通的时代。

“媒介事件”(media events)是指“对电视的节目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事实上,我们可以称这些事件为“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甚至“文化表演”。在所有媒介面临被不同受众群选择、分割时,“媒介事件”始终表现出它对空间,时间以及对一国,数国乃至全世界的“征服”。“媒介事件”不同于一般的重大新闻及突发事件,还在于“媒介事件”是通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宣传,在一定意义上是大众被邀请来参与的一种仪式。尽管不同的社会结构与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媒介事件”会有不同的表达和解读,但媒介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乃至在某种时刻“充当引起社会变革的遥控”方面却十分相似,或者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电视专家们早就发现,电视不但有热衷追逐社会共同的热点事件的特点,而且还有一种制造社会公共热点的特点的独特能力。

二、“媒介事件”的“仪式化”特征

“竞赛”、“征服”和“加冕”是当代社会最具有“仪式化”特征的三种重大事件形态,所谓的“仪式化”,就是这些事件的发生遵循模式化结构,具有很强的先后逻辑性与公众的展示性,事件始终宣扬一种升华的人类精神或价值。正是“仪式化”事件具有如此的叙述特征,所以在当代社会之中,“仪式化”的重大事件成为一种最为突出的塑造与强化社会记忆的手段。也正是仪式化事件的易“操作性”与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大众传媒才会全力以赴地参与其中,把仪式化的重大事件转化为“媒介事件”。

首先,媒介事件具有非常规性。媒介事件都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这是一系列使日常生活变得特殊起来的特殊声明和前奏,常常在受众之中引起一个积极的期待期。在这个时期,受众对媒介事件的参与人物、发生样式与时间地点等问题都可能进行积极地设想,有的热心受众甚至会反映到某一大众传媒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要求。实际上,在这一时期,许多大众传媒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回顾,激发大众的想像力,调动受众有关的“阅读成规”,社会记忆的某些因素已经被激活并开始发挥作用。其次,媒介事件使仪式本身更具有戏剧性情节的逻辑性,更容易理解和更容易打动人心。我们知道,传统仪式是一种表演性的话语形式,“说、唱、诗、舞”,合成一体,密不可分,其中每一部分都具有很强的模式化的表演特征,即每一部分都具有实践的可感性,又具有超越这一层面的象征意义。而在仪式的实践的可感性方面,仪式经过积淀,可以形成诅咒、祝福、发誓、许愿等话语内容与对偶、排比、反复等特殊话语形式来区分日常生活活动,强化仪式的参与性,制造记忆“共同体”。可见仪式是模式化的综合活动,在认识方面,它以视、昕、触、味、嗅的多种感知方式影响参与者的心理感知,强化记忆形象;在社会层面,仪式则宣扬基于心理感知的意识形态的意义和价值,使之成为社会化的记忆形式,进而形成某种支撑社会政权结构的国家意识形态或社会意识。

现代社会之中,传统仪式活动虽然随着宗教的衰落而衰落,但是,传统仪式众多因素却被现代重大活动所采用,现代重大活动因此具有一般仪式化的特征。现代大众传媒大规模地加入社会重大活动,就此整合出“媒介事件”,仪式化特征也就成为“媒介事件”的重要特征,这样,“媒介事件”本身蕴涵着众多传统仪式因素,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现代特征。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篇(2)

进入上世纪 80年代特别是 90年代之后,随着电子传媒技术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电子计算机、电子光盘和互联网,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不断变化着创作的媒材和观众。从激浪艺术、前卫电影、视频艺术,到数码和网络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无不彰示着它与高科技的亲密关系。 [2]人们开始把建立在 60年代以来的新媒体概念基础上的以电子计算机为硬件基础,以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的带有综合性的多媒介或超媒体称为“新媒体”。这个时期的新媒体由于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全面出新,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艺术观念,也改变了原先的新媒体概念;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带来深刻变革。这种新型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称为“新媒体艺术”。它反映了数字时代艺术家试图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思考相结合,探索新的艺术空间和对世界感知新方式的不懈努力。 [3]

进入新世纪,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使新媒体艺术也迅速进入大众的审美接受视野,并使艺术家借助这种新型媒体来进一步实现其与大众读者的精神沟通与合作。新媒体艺术家们适应这种超媒体艺术的特征,通过显现作品的形成过程而使观众理解和支持新媒体艺术,也为了吸引观众的接受兴趣,他们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超媒介手段,促使观众积极参与作品的创作过程。新媒体的交互流,把美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共同参与美感体验 ,甚至难分彼此。 [4]新媒体艺术对于连接性和互动性的艺术特质的强调、对于观者在艺术作品中是否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和新思维的创造原则的确立,基本上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作品质量高低的评判标准。应该说,新媒体艺术的热潮在世界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已成燎原之势,并不断给人们的生活方式、视觉经验带来变革性力量。

新媒体艺术到底有哪些重要表现?有哪些新的艺术倾向和审美特征?下面就是我们对新媒体艺术现状与发展的一些理论思考。

新媒体艺术的源头包括:受杜尚影响甚巨的 60年代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及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 happening)脱胎转变而成的 70年代表演(行为)艺术,以及激浪艺术运动所倡导的综合行为、舞台、绘画、音乐、身体的互动媒体艺术等,为以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艺术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同时,五六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出现结合工业时代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 kinetic 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沟通与合作成为在这些范畴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关注的焦点,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介材料,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促使观众(使用者)和作品进行互动并介入参与作品转化与演变的网络与数字科技当中。对新媒体艺术影响最大的还是技术语言的观念意识,以数理计算为核心的技术化设计,以及创作和放置与环境的关系等。

上世纪 80年代出现的数字技术和录像艺术,开始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上尽显风光。它挟现代数字技术之威,以其具有传统艺术媒介不可比拟的敏感性、综合性、强烈的现场感,成为当今国际艺术中与架上艺术、装置艺术并架齐驱的主要艺术媒介。而新媒体艺术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的互动性,它体现为通过数字手段在观众与艺术家之间、观众与作品之间实现交流,并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崭新的观念来表达创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艺术的重新理解。

新媒体艺术不仅仅是一种以展出为目的的艺术,它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和创意手段,它更重视如何挖掘新媒体在运用时的新美学,或是协助传统的艺术家如何运用新技术,期望对原有作品产生变化。

每一艺术门类的特征有本质性特征和功能性特征之分,审美特征属于艺术的本质性特征。而其中造型机制的特征、活动方式的特征和交往机制的特征又是构成艺术审美特征的基本要素。新媒体艺术的这种审美本质特征就集中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第一,近二十年来,新媒体艺术多媒体融合的造型机制实现了艺术表达语汇的变化和综合,形成了新媒体艺术审美趣味的特征。所谓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将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单独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类似依靠镜头整合产生新的意象的蒙太奇,我们不妨就将这种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称为“媒体蒙太奇”。它包括共时的叠加和历时的链接,它是最基本的多媒体编辑和艺术语汇。新媒体艺术创作将多媒体进行链接,而后全身融入其中,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从而导致作品以及人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产生创作上新的艺术追求和欣赏中新的审美趣味。因此,我们可以把新媒体艺术看成:一百年前当电影出现的时候,尽管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新“玩意儿 ”来看待,但实际上,它很快就成为当时既不同于传统的戏剧、绘画、舞蹈、音乐、建筑和雕塑,又融合了这六门艺术形式的新媒体艺术。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艺术家创作时所用的材料和形式,就是后现代艺术中有别于传统艺术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数字艺术、影像艺术等具有新观念、运用新材料和新形式的纳入融视觉和声音等综合性的造型艺术。

第二, 20世纪 90年代末,随着 IT产业的发展,个人电脑以及编辑设备(包括软件和硬件)日趋廉价并得到普及。这种新技术手段带来的不仅是影像艺术日益繁荣,而且更多的艺术家着手探索互动多媒体和网络艺术形式(如超文本艺术形式),这也正在成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潮流。新媒体艺术是以高科技数字化媒介为其创作手段的新的综合性艺术,这种新媒体艺术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影像操作工具的出现而产生的新技术条件下的艺术形式。借助于新媒体数字技术,新媒体艺术可以实时交互的参与式艺术交往机制,如此就实现了艺术生产和传播活动方式的变化,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美感激发的模式等特征。新媒体艺术将不同媒体及造型和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产生更为强大的综合艺术功能。例如,将多媒体的虚拟现实功能与互联网的远程传播、实时互动功能有机整合,打造成优质艺术资源共享的远程审美平台—— BBS的网络文学“复调文本”的群体写作、远程现场演奏会、互动式展览会、全球化的网络舞蹈等等。这将引发艺术创作与欣赏活动方式一系列重要变化,其中之一就是随着创作门槛的降低和欣赏者参与性的提高,使得创作与欣赏的界线不再泾渭分明。在互联网世界中,现实可以被虚拟,虚拟的超文本似乎能够被指称为一种准现实或类现实,而且这种新艺术形式依靠观众的积极参与来实现其传播和价值。作品不仅需要观众的接受来完成,而且还需要观众来激活它,赋予它实在的内容,进而推动它不断生长和丰富。这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所在。

第三,新媒体艺术瞬时远程的传播机制不仅造就了新型的艺术交往方式,而且改变了艺术存在的环境模式,并将导致人们审美意识的深刻变革。新媒体艺术将成为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渠道和机制,它有可能带来文化间的相互融会与整合(整合并不意味着同化、同一甚至兼并,它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合而不同);但是也有可能造成文化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从而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结构以及世界的文化格局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这些作为环境因素必将波及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理想,从而改变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

新媒体艺术的灵魂即在于它能够调动人们的心灵,在客观的物质的世界里创造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作为艺术手段,探索新形式,表达新内容,使得我们的生活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多元包容。新媒体艺术创作既要关注科技的最新动态,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性观念的根基,要将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在新媒体艺术形式中努力结合起来,从而祛除一百余年来关于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和冲突。新媒体艺术在经历了从单媒到多媒以及从技术的跟踪到观念的升华的初创探索后,正在步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新媒体艺术已经实质性地改变了艺术的思维模式、设计模式、传播模式及欣赏模式:虚拟图像技术创造了魔幻般的世界,超链接的方法带来了完全非线性的作品体验形态,分布式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多人交互参与的创作空间。 [5]新媒体艺术理论上的重大课题包括文化本质的探讨、载体与传播的研究、审美特征的阐释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这些对于今后我国新媒体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空间力量不仅重新型构了哲学美学上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对数字世界艺术创作和消费的观念与实践提出挑战,同时也为研究网络空间或虚拟世界的美感经验,及其与人类思维想象空间的联系创造了更为直接的条件。数字化时代存在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空间同样具有美感特质,建立针对数字化审美艺术的新媒体美学已是相当紧迫的问题,艺术家、美学家应面对挑战,担负起时代的责任。

*本文为三明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成果(HX201006/Z)。

注释

[1]刘秋娜.新媒体艺术无界限[J].环球,2005,(14),(p70).

[2]段运东.新媒体艺术的语言品格探察[J].装饰,2004,(12),(p24).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篇(3)

数字媒体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象征,各种数字媒体艺术在现代展示设计空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凸显了现代展示设计的深刻内涵。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现代展示设计不再沿袭以往的传统表达方式,而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表达着与众不同的一面,数字媒体艺术的渗入,改变了展示设计效果,传递了展示设计的设计艺术行为。数字媒体的独特艺术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给人类带去各种生活享受,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一、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1、现代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的实现和传播与现代媒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下,媒体出现了新的形式,各种文字、视频、音频以及数字化信息频频出现,取而代之了以往传统落后的媒体。也就是说现代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发展,体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态势。现代媒体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一系列的电脑技术、智能手机、游戏机以及音频传播等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播,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艺术传播平台,不仅提供了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得以广泛传播的平台,而且经由观众交流互动,发扬了人性化的艺术理念。综合起来可以总结出现代媒体的特征,即大众化、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艺术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各种需求,且满足了人类的需求,现代媒体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科学技术正是科学技术的产生,才出现了数字媒体艺术,也就是说数字媒体艺术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在科学技术条件下,数字媒体艺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超前卫的媒体艺术不断满足着人类的各种需求。数字媒体艺术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与科学技术呈现同步的趋势。数字媒体艺术与科学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体现着多元化和全方位的发展态势。3、艺术属性数字媒体艺术本身就是艺术的一个种类,它不仅具有大众化艺术所具备的特征,而且还表达了自身的独特艺术理念。数字媒体艺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满足着人们的不同需求。数字媒体艺术有两大方面,一是基于网络以及各种新媒体、新科技、新材料以及新思想等方面的技术化艺术,主要表达了其与传统艺术的不同,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交互性,表达了虚拟世界的各种艺术行为。二是数字媒体艺术是商业和艺术的紧密结合体,表达了和传统艺术的相互关联性,具有一定的大众化设计行为,体现了媒体的艺术性。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1、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介入在网络时代条件下,人类通过新的媒体形式进行各种语言交流和沟通,新的媒体艺术表达出各种文字、图像以及三维环境空间等,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媒体设计形态。科技愈是进步,就愈能够体现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将其运用到展示设计中,不仅成为展示设计新的辅助工具,而且展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绚烂多姿。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较之其它国家起步较晚,但是自数字媒体艺术引入之后,展示设计便展示了无穷的艺术设计魅力,这种设计不断与国际接轨。传统的展示设计以文字展示为主,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激光技术、交互影院、遥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数字媒体艺术不断展示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展示设计中放光放彩。2、数字媒体艺术注入了新的展示设计特征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注入,是一种时代的象征,也是展示设计的发展空间展示。在科技的发展下,数字媒体艺术不断表达出各种互动性、虚拟性、综合性、娱乐性以及商业性等特征,由此推动了展示设计的不断向前发展。在互动性方面,展示设计有了众多观众的参与,极大地拉近了生活与艺术、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同时,数字媒体艺术家在展示设计中融入了各种新媒体艺术,展现了新媒体艺术的时代性,也展现了展示设计的互动。在虚拟性方面,数字媒体艺术呈现出各种展示物的虚拟特性,通过各种手段比如数字影像、遥控器、光线、声音以及各种互动装置等,打造出数字化的虚拟时代。在综合性方面,则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以及人的感官多重性进行表达。各种艺术的综合性特征使得展示设计作品更富表现力和象征力。在娱乐性和商业性方面,则融入大众化行为,表达出创作的参与自由性,大众的娱乐性和商业性开始不断充实着人们的生活。3、数字媒体艺术带给展示设计的新变化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展示设计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符合社会和时展需求的。各种投影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等打造了新的媒体艺术空间,表达了展示设计新的展示语言,体现出展示设计的设计魅力。数字媒体艺术由物质转为非物质、由静态转为动态、场景由真实至虚拟加上交互式的变化性,是艺术进步的表达,体现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时展,彰显出展示设计的与众不同,从而能够更好地宣传自身产品,达到既定的传播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不难看出,数字媒体艺术在时代条件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的数字媒体艺术代替了传统落后的媒体,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表达了数字媒体的惊人变化。将数字媒体艺术运用于展示设计中是设计艺术行为进步的标志,数字媒体艺术不仅能够打造展示设计特有的设计艺术氛围,还能够更好地宣传和传播展示设计产品。

参考文献

[1]高颖.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钱晨.数字媒体艺术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

[3]王德群.数字媒体艺术中“国画元素”运用初探[D].北京印刷学院2009

[4]张琳.新媒体时代下的我国省级卫视频道整体形象包装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篇(4)

一、移动通信媒体已经成为“第五媒体”

媒介的定义是信息的一个载体,凡是能够把信息从一方传到另一方的工具、手段称之为媒介。商业媒介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大众的行销服务的媒介必须是面对大众传播的,因此商业广告谈的媒介指的是大众媒介;2.可控制性,投资行为的本质是以较少量的投入换取较大量的回馈,既是投资行为,在投资上必须具有可控制性;3.付费,商业媒体的另外一个特点为商业性,所谓商业性的意义是媒体依赖广告为主要盈利来源,所以具有付费特征。

从以上媒介的定义和特征来看,移动通信媒体亦即手机媒体已经具备了媒介的所有要素,并且人们也已经普遍认可手机作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的地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媒体,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小众化化、实时性、交互性、广容性、易检性等特点,已经对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美国,2009年3月16日,有着146年发行历史的《西雅图邮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改版为网络报的报纸,这比2008年11月28日就宣布将变成网络版的《基督教箴言报》的真正改版时间,还早了14天。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菲利普•迈耶教授预言:2044年10月,美国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而在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篇(5)

奥运会的体育内涵借助于大众传媒已经延伸到民族国家认同层面,作为媒介事件的奥运会是民族国家认同的新力量,它通过现代媒介创造了民族团结,在媒介仪式行进中构筑了稳固的国家认同观。

Abstract:ThegymnasticconnotationofOlympicGameshasbeenextendedtonationalisticidentityareabymassmedia.Asamediaevent,theOlympicGameswillgiverenewedimpetustonationalisticidentityandethicalidentity.Itcreatesnationalsolidaritybymodernmedia,andconstructssteadynationalisticidentityinmediaritual.

Keywords:OlympicGames;Mediaritual;NationalisticIdentity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种极具竞技性质的现代人类体育盛会,它是一种特殊的沟通交流方式,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具现。人类可以通过体育这种活动方式激活联结人类最深层次的情感,大众传媒在其中发挥了独到的中介作用。作为塑造体育认知的主要方式,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在使民众藉由传媒获得收视享受的同时,寻求体育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使它变为一种自发参与的爱国主义行为。

一、作为媒介事件的奥运会

构成媒介事件样式本体的主要叙述形式(脚本)有三种,戴扬和卡茨将其依次划分为“竞赛”、“征服”和“加冕”三大类,[1]奥运会就是一种带征服性质的媒介事件,属于典型的“竞赛”脚本。作为媒介事件,奥运会具有媒介事件的主要重大特征:第一、它是由国际奥委会、举办方和国家大众传媒机构所组织的、广为人知的提前策划和宣传事件。新一次的奥运会从国家之间的申办成功到举行一般要经过4-8年的准备、预测时间;国家奥委会以及举办方城市借助大众传媒往往会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宣传提示热潮,奥运会标、吉祥物的设计、比赛会馆场所的修建、周年庆典音乐会以及地铁、露天的广告牌无不激起国民对即将到来的奥运会的积极期待和提醒。第二、借由电视现场直播的奥运会具有强烈的日常生活干扰特征,为了目睹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以及赛事过程,人们往往不惜放下手头最重要的事情(如延迟婚礼、工作打断等),花上1-2个礼拜去关注它,奥运会成为这期间最热门的日常谈论话题;此外,全世界的媒体也会聚焦在奥运的各个专题上,规律有序的日常电视节目安排会随着奥运会进程的高潮起伏不断做出新调整,日常收视惯例与频率将会打破。第三、奥运会具有部级的历史意义。借用黑格尔-马克思式的话来说,奥运会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性质的过程”。对于各参赛国来说,奥运会是民族/国家荣誉与象征的体现,是历经上一个四年之后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实力展现与竞争。第四、奥运会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体系中的特殊事件,它有着特定的认同建构功能。作为运动员和观看者的个体在整个庆典、仪式、赛事进行过程中将自身融入到集体、民族、国家甚至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体之中,它有着维系各个国家/民族现存合法性以及世界和平友好等社会秩序的深远意义在其中。

二、作为媒介仪式的奥运会

在现代日常情景中,传媒作为一种仪式性手段已经牢固地嵌入大众日常生活结构中。媒介仪式是大众传媒和受众对特定情境的共享性活动,是对某种象征资源或象征符号的共同分享过程。媒介现代情景造就了媒介仪式,媒介传播行为、媒介传播内容与媒介收视行为在现实媒介语境中均已仪式化。奥运会作为一种现代媒介景观,经由大众媒介的惯例性传播,俨然成为一种现代仪式活动。仪式是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2]奥运会从开始便具有浓厚的仪式性质。它的仪式性主要体现在:

(一)奥运会形式与内容的重复性与程式化

仪式是一种重复性的活动,现代奥运会从1904年恢复起,已经基本形成一种惯例。这种重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形式上的重复,现代奥运会每隔四年举行一次;二是内容上的重复与程式化。“仪式人类学家认为,仪式作为一种表演者、表演、功能及其后果的系统是分阶段发生的,并且发生在社会及其问题(周期性或偶发的)语境下。”[1]奥运会在组织形式上已经形成固定风格,有开始阶段(开幕式)、中间阶段(竞赛)、结束部分(闭幕式),并且其中的奥运圣火传递以及颁奖已经成为公式化的仪式行为,它们既是对过去的延续,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指向。此外,运动竞技过程在其中也有严格的规范,运动也成为一种仪式行为。

(二)奥运会的特定时空性与共同参与性

奥运会每四年在不同国家的特定城市(空间)和特定时段(时间)举行。相对于传统的仪式活动场所,这是一个重新营造的人类仪式语境,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作为参赛国国民代表自己的国家进行参与,感受集体的荣誉与人类的狂欢,它是带有宗教意味的庄严神圣的现代世俗仪式活动。对于奥运会的参与仪式,麦克卢汉也有着深刻洞解析。他指出:“运动员和观众共同参与就是仪式。奥林匹克更是群体仪式,远远超过一场球赛之类的普通竞技,奥林匹克有它的团体意义,它本身是在一个宏大过程中举行的仪式和积极的参与。”[3]

(三)奥运会进行过程中的表演性与象征性

仪式总是带有表演性质并以表演为手段来进行过程和象征意义呈现的。奥运会作为一种人类的体育盛事,是紧密围绕着与体育比赛相关的一切所展开的表演活动。它是一种现代媒介“景观”,涵括庆典、仪式、竞赛等诸环节,洋溢着丰富多彩的表演成分。特别是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往往通过欢快、热烈、浓郁的节日庆典表演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主题以及象征意义,在构建和确认个人、民族国家与人类共同体这三重认同上有重大涵义。

三、体育奥运与国家内涵的拓展

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认为,体育竞赛不仅可以填充公私领域之间的空隙,而且在和平时期体育竞赛扮演“最为盛大的人民庆典”的角色,“参赛的个人或团体都被视为是民族国家的”,而体育竞赛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的这种现象,在今天早已为全国人民所熟悉。[4]乔治•奥维尔曾发表了一个著名的理论,他说除了军事对抗以外,其它事物很少能激发起民族主义者的爱国情感,但是战争总是悲剧性的、削弱国力的。在奥维尔看来,国际性的体育竞争,为激发国家沙文主义提供了另一种更为可观的途径,因为体育是一种“不射击的战斗”。[5]皮埃尔•布尔迪厄则认为,电视对奥运会的再现虽然看上去是一种简单的录制,却将全世界的运动员之间的体育比赛变成了各个民族冠军之间的较量。[6]由此可见,体育的自然属性虽在于增强体质,但究其实质是蕴涵社会意义的活动,体育与民族性之间有莫大关联。普通意义上的体育虽是通过个体间对抗的方式来角逐胜负的,但是对于一些国际性的赛事(奥运会)来说,它则是一种团体对抗,其身后却代表着具体的地域、民族和国家。体育运动已经从一种体能技巧的竞技、社会活动或是文化实践,上升至诸如奥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事,它是民族或国家身份的表征。因此,现实社会中民族国家的身份与认同的建构大部分也借助于体育及其相关的符号而被创造出来。如刘翔是黄皮肤的“亚洲飞人”代表,是中华民族荣誉的象征;篮球运动员迈克•乔丹一度成为美国篮球运动世界竞争实力的标志以及美国黑人群体自我塑造的典范;板球则被英国人视为全民普及的民族运动等等。

四、媒介奥运与国家认同建构方式

(一)媒体再现与国家意义的浓缩

我们必须通过各式各样的符号与象征来感知我们身处的世界,在此过程中我们离不开“媒体再现”这个环节。建构主义论者强调,媒介不仅反映现实,而且构筑现实。媒体再现不仅仅是一种媒介技术的产物或是单纯的各种符号具现,从意识形态层面讲,它是一种透过具象符号意义的社会关系建构。就奥运会而言,其原本的体育意义已经通过媒体延伸开来,“体育,尤其是媒体所再现的体育,已经被融入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份界定之中”[7]。媒体再现的国际赛事俨然成为一种国家/民族的身份标识,是整个民族国家共享的精神食粮。电视奥运所呈现的国家意义以及民族认同感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构建:

1.文化表演的途径

奥运会是一个系统的文化表演体系。“文化表演”是这样的一些场合,我们作为一种文化或社会反思或定义自我,将集体的神话和历史戏剧化,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我,最终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变而在其他方面却又持续的活动行为。[8]约翰•麦卡隆将整个奥运会的文化表演系统划分为四种类型:景观、庆典、仪式以及竞赛。[9]纵观整个奥运会历史,先有景观和竞赛,后有庆典和仪式。它们有各自的来源、在结构、组成和功能上也有着前后关联性。借助于现代大众传媒声势浩荡的渲染,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有着气势恢宏的场面和规模,在感官和色彩刺激着大众的视觉神经,参加者和观看者的角色定位以及整个奥运会进程中的运动及变化都使现代奥运成为一种盛大的“景观”。“景观”涵盖下的是庆典,人们在观看享受巨大盛况的场面时体验着欢腾、喜悦和幸福之感。“仪式”源自古老的宗教和民俗图腾,它是最为严肃的表演,充满神圣、尊敬和敬畏。而竞赛在其整个较量中也成为一种行动者和观看者的互动式“社会戏剧”,带有冲突和竞争。[9]

奥林匹克运动会提供给人们借助于国际体育赛事反思或界定自我的际遇,通过对自身历史和文化的方位感与变化感的把握,来确认维持个体与民族/国家之间的认同。按照克利夫德•格尔茨对文化的解释,文化与意义、象征及解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悬浮在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10]通过文化表演形式对奥运会中景观、仪式、庆典以及竞赛过程的展示,有助于我们对自我以及他者的历史和现在的某些生活场景文化记忆的再现。这种以时间为序、蕴涵丰富历史钩沉的纵向的文化表演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横向的跨文化表演的分离与交织情形是一种对自我的认知和传承、对他者的界定与甄别的概念巩固过程,它是激活民族国家集体意识、强化国家认同观的一种手段。

在奥运会的整个表演体系构成中,最具现国族象征意义的当属奥运会的开幕式仪式。作为一种“文化表演”,仪式所唤起的一方面是范围颇广的情绪与动机,另一方面是形而上方面的观念。它们形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意识。[10]从奥运会的历史传统来看,举办国都竭力利用开幕式向世界民众展示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民间艺术,极具民族特色,拥有强大的文化功能。奥运会的“文化表演”究其实质也是一种文化的推理过程,它采用人类学意义上的“仪式浓缩”的表现方法,将抽象的观念、神话等以某种浓缩的形式投射给外在世界,并通过该种形式获得检验与修改或肯定与赞美,使抽象的概念以具体而主动的方式被社会分享、理解和把握。[11]而对整个国家的认同建构与确认也在此仪式表演过程中不断得到认识上的“涵化”。对于举办国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本国民众心中的祖国认同感;二是界定他者眼中的我国形象及其认同。而对于其他参赛国的民众而言,无论是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入场式或是整个赛事过程中,总能从一系列的“文化表演”中目睹领悟或是解读到有关本民族/国家的象征意义文化符号。此外,比赛的项目设计及其竞赛表演过程也会刻有深刻的民族或国家印痕,如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武术项目的设置等等。奥运会的整个文化表演体系不仅是盛大的文化节日,能够体现“美和尊严”,它还能创造出民族团结性,并且使这种团结朝着某个方向凝聚。

2.颁奖仪式中的国家符号具现

人类学家戴维•科尔泽声称:“没有仪式和象征符号,就没有民族”。[12]象征符号是一种意义综合体,蕴涵着意识形态及某种权力,它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着明显的意义关联性,能具体的反映和呈现某些具象。每个民族国家都有专属于自己民族特性的象征。特定的仪式和象征符号有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在奥运会的整个仪式过程中,集中呈现国家象征意义的符号是国旗、国歌和国徽。“国旗、国歌和国徽是一个独立国家用以宣布自己的认同和的三个象征,由此它们立刻赢得了尊敬和忠诚。它们自身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个背景、思想和文化。”[13]在诸多国家,国旗随处可见,并通常挂在公共场所、国家纪念馆以及居民家院,国旗凌驾于所有其他民族象征之上。在奥运会的颁奖仪式上,身着自己国家特制的运动服(胸前佩有明显的国徽或国旗标识)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接受了奥委会主席颁予的奖杯,头戴奥运桂冠。随后庄严肃穆的本国国歌奏起,国旗缓缓升起,运动员往往饱含深情,对国旗行注目礼或是唱着国歌,台上、台下、电视机前该国民众一片欢腾雀跃。运动员在此期间已经不仅仅是竞赛场上角逐的胜利者,他/她俨然成为民族英雄、国家之子,他们代表的是国家的荣誉、自尊和象征。电视直播屏幕前的本国观众在国旗、国歌和本国奥运英雄的感召下,感受到本民族/国家成就的神话。国旗、国歌和本国奥运英雄此时此刻已经成为民族/国家引以为荣的精神象征,激发了全国民众的民族国家尊严感、自豪感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忠诚。

(二)媒介体验与国族情感凝聚

情感体验是媒介欣赏与媒介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超越电视对体育赛事的呈现所产生的情绪影响力。尤其是现场直播的媒介事件,它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重大而持久。电视体育中的一个认知现实就是竞争和获胜,电视奥运的现场直播与持续反复的系列报道更具集体情感鼓动性,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民族或民族主义的自尊心需求。从认同的角度来看,电视奥运可以将“国家这个政治意念转化成为人们亲历的体验、情感与日常生活”[14]。纵观奥运赛事,媒介作为一种体验在聚焦民族国家情感方面的实效主要体现为:

1.竞赛角逐与危机情绪的制造

一般而言,体育往往是通过个人对抗的方式而得以再现的,但体育也是通过以地域或国家为标识的团体对抗得以再现的,诸如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事。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身体、技能、技巧的角逐与征服已经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戴维•罗伊认为,去除其身份和归属层面的象征意义,国家是与一定的空间统治权相关联的相对抽象的实体,当其内部的裂缝和空隙被暂时封堵起来的时候,国家才被赋予了积极的生命。他进而指出,只有很少的壮观场合才能唤起国家的能动力,诸如国庆节时举行的大型庆典仪式才会形成某些壮观的、具有表现力的场面,但它缺乏紧张性和不确定性。[5]而高强度、高竞技性、高度紧张和不确定性的奥运赛事场面及竞赛夺奖过程,使参赛国平时分散的民众将视线聚焦在了一个“令人颤栗不安”的、如古罗马角斗竞技那样激烈的电视直播画面;他们的根根神经随着自己国家运动员的每个动作、每个环节、每个赛点而彼此起伏、高潮迭宕、扣人心弦。代表民族国家运动员的胜利时刻往往是人们情感达到巅峰、铸就民族尊严和荣誉的一刻,意味着“我们”对“他者”的彻底征服。“国家的危机时刻也是凝聚民族力量的最佳时刻”这一说法在竞赛角逐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和认同。

2.举国民众的集体欢腾

在迪尔凯姆的著作中,最具灵感的是用来描写“集体欢腾”的那些篇章。[15]迪尔凯姆生动地描述了从这种群体仪典的兴奋中“流溢”出来的情感。在他看来,这种仪式性的时刻充满了激情、活力、兴奋、自我奉献以及完全的安全感。[16]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整个仪式庆典(如开幕式、“圣火”传递、闭幕式)以及赛事进行过程中充满了全人类社区或是民族/国家的“集体欢腾”。对于民族/国家而言,开幕式中身着民族特色服装或某个国别运动服装缓步入场的本国运动员及其国家形象代表能引起电视机前的参赛国民众的“集体欢腾”;竞赛过程中本国运动员的每一次项目赛场角逐的胜利、第一块金牌或突破性的奖牌的获得也会激起民族/国家的民众的“集体欢腾”。这种欢腾是一次次极度的无节制的情感疯狂,个体将自我融入伟大的集体、民族、国家的共同的唯一自我中,“他们抛弃了日常的、平凡的、个人的事物;相反,他们转入了伟大的公共领域。”[16]而用人类学家特纳的话语体系来做阐释,这便是处于阈限状态的人们的情感的最终“交融”。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大众传媒的力量,传媒在其中起到了将各种情感因素融合为想象中的共同纵酒狂欢的作用。格雷姆•伯顿指出:“媒体上有关体育的影像往往是胜利时刻的展现,也是人们的情感达到高潮的一刹那。其言下之意是,我们彻底征服了‘他者’,获得了文化上的优势地位。”[7]媒体所营造的这种欢腾的奥运语境,使民族国家将异质分散的民众聚集在了集体的庞大荣誉象征体系中,民族国家在政治上的合法性得到一如既往地维系、巩固与强化。

结语

作为世界瞩目的国际赛事,奥运会借助于大众传播手段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参与和共享行为,奥运传播成为一种全世界民众共享的精神产品。全球化浪潮和后现代语境影响逐步在松动分化民族国家传统的认同基磐。奥运盛事作为全球性的“媒介事件”借助媒体的象征再现以及媒介仪式化的行为塑造了集体参与感,促使一个国家的民众在特定的时空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就此而言,大众传媒对奥运的传播已经超越了普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它是作为国家民族认同的整合器出现的。这些恰如戴维•罗伊所论述的那样:“所谓‘民族国家’的概念是围绕着其代表性的体育活动而建构起来的,并且这一概念通过媒体机构进行对内和对外地广为传播,从而成为在人类情感世界的深层连接媒体和体育的重要文化象征。”[5]

[注释]

[1]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2000).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30、269页.[DanielDayan,ElihuKatz(2000).MediaEvents:TheLiveBroadcastingofHistory(translatedbyMaZhengqi).Beijing:BeijingBroadcastingInstitutePress,p.30,269.]

[2]吴晓群(2000).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110页.[WuXiaoqun(2000).AncientGreeceCeremonyCultureResearch.Shanghai:ShanghaiSocialScienceInstitutePress,p.110.]

[3]麦克卢汉(2006).麦克卢汉如是理解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71页.[HerbertM.Mcluhan(2006).UnderstandingMe:LecturesandInterviews(translatedbyHeDaokuan).Beijing:ChinesePeople’sUniversityPress,p.171.]

[4]埃里克•霍布斯鲍姆(2006).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39页.[EricJ.Mobsbawm(2006).NationandNationalismsince1780(translatedbyLiJinmei).Shanghai:ShanghaiPeople’sPress,p.139.]

[5]大卫•罗维.没有收入,就没有比赛?——传媒与体育.詹姆斯•库兰,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343页.[DavidRowe.MediaandGymnasium:Noincome,Nocompetition?.JamesKulan,MichaelGuierwe(eds.).Massmediaandsociety(translatedbyYangJi).Beijing:HuaxiaPress,2006,p.343.]

[6][法]皮埃尔•布尔迪厄(2000).关于电视(许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第101页.[PierreBourdieu(2000).AboutTelevision(translatedbyXuJun).Shenyang:LiaoningEducationPress,p.101.]

[7][英]格雷姆•伯顿(2007).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343、347、348页.[GramBurdon(2007).MediaandSociety:Criticalperspectives(translatedbyShiAnbin).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p.343,347,348.]

[8]MacAloon,J.J.(1984).CulturalPerformances,CulturalTheory,inJ.J.MacAloon(ed.).Festival,Spectacle:RehearsalstowardaTheoryofCulturalPerformance.Philadelphia:InstitutefortheStudyofHumanissues,p.1.

[9]MacAloon,J.J.(1984).OlympicGamesandtheTheoryofSpectacleinModernSocieties,inJ.J.MacAloon(ed.).Rite,Drama,Festival,Spectacle:RehearsalstowardaTheoryofCulturalPerformance.Philadelphia:InstitutefortheStudyofHumanissues,p.242,258.

[10]克利夫德•格尔茨(2002).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第5、138页.[CliffordGeertz(2002).TheInterpretationofCultures(translatedbyHanLi).Nanjing:YilinPress,p.5,138.]

[11][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2004).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第245页.[JohnFiske(2004).KeyConceptsinCommunicationandCulturalStudies(2ndEdition)(translatedbyLiBin).Beijing:XinhuaPress,p.245.]

[12]Kertzer,David(1988).Ritual,PoliticsandPower.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p179.

[13][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2004).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第13页.[EricHobsbawm,TerenceRanger(2004).TheInventionofTradition(translatedbyGuHang,PengGuanqun).Nanjing:YilinPress,p.13.]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篇(6)

在现代信息传递中,媒体在其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不同媒体时代,有着各种风格的主持人,其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备过硬的口语表达能力、播音素质以及现场掌控能力等,伴随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对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1]。由此可见,对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概述

1.1播音主持语言艺术

截至目前,还未有关于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学术界定,然而,就播音主持自身特征而言,要想推进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有序健康发展,应当基于对新闻真实性的确保,自播音学一般规律出发,播音主持人对新闻稿件语言开展加工处理,借助相应的艺术形式将信息内容传递给受众,进一步使受众对自身获取的信息内容形成更为有效的理解认识。

1.2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征

1)音正性。广播、电视等有声语言是播音主持的主要传播媒介,对于播音节目的播音主持人而言,务必要确保自身音正性,这也是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一大特征。播音主持人借助自身声音以实现对语言艺术的传达,这一方面凸显了播音主持的能力,一方面相较于传统文字媒介,播音主持可依托有声媒介开展传播,这是前者所难以比拟的优势。播音主持向受众传递信息期间,对受众视觉、听觉进行了双重调动,为受众理解传播内容提供便利的同时,还有助于强化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印象。然而这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好比,受众通过有声媒介接收信息时,自身要在极短时间内做出思考,播音停止,即意味着信息传递的结束,于此传播形势下,受众思维极易被传播信息所引导。2)真实性。播音主持传播报道的内容以新闻事件为主,由此决定了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真实性特征,播音主持人不允许擅自对传播内容进行更改。播音主持传播的是社会上过去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因而就算要推进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发展,也应当不可脱离事实依据,切忌跨装描述,更不可扭曲事件原意。3)艺术性、创造性。对于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来说,可将有声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向受众进行展示,播音主持人通过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对信息内容进行传播过程中,播音主持语言美实现了充分凸显。除此之外,播音主持语言艺术还具备创造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播音主持人除去要对事件信息予以真实呈现外,一定程度上还可剖析事件信息的深层涵义,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事件会有多家媒体进行争相报道。基于准确且极具艺术性的语言,将新闻事件深层涵义传递给受众,使受众产生共鸣,引发受众深思。4)单一性、间接性。播音主持人与受众相互间主要通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开展交流,此类交流形式是单向的,受众仅可通过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获取信息,就算通过视频画面,可观察到播音主持人的面部表情,然而仅通过面部表情显然很难了解到播音主持人的思想情感,由此表明,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存在单一性特征。除此之外,播音主持人工作通常处在密闭的播音室中,经由声波或者电波的形式向受众传递信息,鲜有与受众的互动,如此一来,就算是现场直播,在信息交流、互动过程中依旧存在滞后性,由此表明,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存在间接性特征。

2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发展趋势

2.1趋向于口语化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信息数据的海量数据,使得受众在浏览信息时往往选择一扫而过,由此要求播音主持语言要尽可能口语化,避免提供太多的专业术语,不然会加大受众理解难度。播音主持通常是通过文本开展阅读,目的在于向受众传播正确有价值的信息,然而伴随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受众对事件浏览的速度明显加快,因而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趋向于口语化,口语化可有利于受众更快速、便捷地接收到信息的关键点。而播音主持的口语化并非意味着不遵循字正腔圆的标准,而是要在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的基础上,可于各种语境下使用各种语气、语调,达成语言的有序过渡,进而切实做到贴近受众。

2.2趋向于个性化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越来越注重创新及个性化的呈现。现阶段,很多播音主持人之所以被受众所喜爱,很大原因是他们均有着各自的个性,他们会结合节目的进程特征,对播音主持语言进行灵活运用,建立一个良好的节目氛围,使广大受众产生共鸣。传统播音主持通常要求主持人要端庄严肃、语言统一。在现阶段语言环境下,节目形式越来越丰富,在各式各样节目环境中,受众对节目的需求、审美不尽相同。因而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应当关注自身语言的个性化发展,如此一方面可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一方面可提高节目的影响力,使自身节目为更多受众所喜爱。

2.3趋向于时尚化

新媒体时代下,作为网络的一大典型特征,时尚化已然转变成一种艺术得以不断发展,语言传播时尚化也越来越为受众所关注,因而播音主持同样要紧随时展趋势,提高对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时尚化的重视度,在节目中、事件传播中适当引入一定的时尚化语言。在当前语言环境下,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审美需求不断发生转变,为了满足自身时尚习惯,受众开始越来越注重播音主持语言的时尚化[2]。在此基础上,播音主持人为了对受众时尚化需求予以满足,其播音主持语言同样不断朝时尚化方向发展。播音主持语言时尚化可增进受众对播音主持人的喜爱程度,还能够使受众在愉悦的语境中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

2.4趋向于亲和力

新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借助网络开展传播,新媒体时代的首要特征即为,受众可与媒体通过各式各样网站平台开展实时交流,由此受众可转变传统信息单方面获取的被动地位,变成信息的者或评论者,因而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趋向于亲和力。换言之,具有亲和力的播音主持人可受到受众的欢迎,也可吸引更多的受众;具有亲和力的播音主持语言可加深受众对播音主持的影响,一方面促进相应栏目点击率的提升,一方面使受众提升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进而促进新闻事件的传播。

3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发展策略

为了能够尽可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使受众可获取到自身需求的新闻信息,如何提高播音主持质量,是当前全面媒体行业所需开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全面媒体行业在新媒体时代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强化改革创新,引入先进传播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发展,如何进一步促进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有序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3.1提升自身语言品位意识,树立良好播音主持风格

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播音主持人应当不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要提高对播音主持品质的充分重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方面,播音主持人应当向受众提供高质量的传播内容,提升节目吸引力的同时,使受众与播音主持人产生共鸣。一方面,播音组成人员要深刻认识自身所肩负的职责,播音主持人既是节目内容的传播者,还是宣扬公民美德、社会功德,建构崇高道德的开拓者。新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语言传播针对社会道德底线低的事件要予以批判,切忌为了赢得受众的注意力,而将科学的价值观置之度外,务必要强化对公众商量朴实内容的有效传播。

3.2推进节目创新,引领受众形成正确价值观

播音主持人在树立良好播音主持风格的同时,还应当推进节目创新,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为着手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精神为主导,切忌只是在表面形式上尝试新鲜事物,更应当将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引入至节目播音组成语言中,强调播音主持语言的内容品质,挖掘藏在内心中的真善美[3]。除此之外,还应当基于美好的品德,充分结合新媒体时代精神,向广大受众传递真善美、传播积极的信息内容,如此一来,便可使播音主持语言变得更形象,更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有效发挥。

3.3依托播音主持语言,增强节目丰富文化内涵

倘若播音主持人拥有极具磁性或特点提出的声音,极易使受众产生深刻印象,同时,播音主持人在节目播报过程中应当确保自身语气语调具备一定的感染力,通过对播音主持语言力度的准确拿捏,可为受众提供真实的体验,并使受众感受到舒畅和愉悦[4]。与此同时,播音主持人还应当注重播音主持语言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差异性,将各式各样极具内涵型、风趣性的语言引入至播音艺术中去,使新媒体语言通过应用得以变得更加多元丰富,也使播音节目凭借语言的丰富性而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

3.4加大对节目话题掌控力度,增强节目主持特色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篇(7)

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中,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都存在着新媒体,新媒体已经成了社会的主流媒体,如:数字杂志、微信、微博等,传统的媒体艺术空间不断的变小。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和即时性、便捷性等特征,而对着新媒体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数字艺术逐渐与新媒体结合,同新型媒体及科学技术具有了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逐渐的普及,数字艺术跨越了设计、艺术集科学个领域,消除了传统艺术深度的模式,具有虚拟性以及交互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了崭新的审美形式,创造出一系列数字时代的产物。其主要体现在创作流程的开放性、传播过程的即时性以及艺术作品的大众化上。

1.艺术设计方面。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数字艺术创造除了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画面,能带给观众一种不同的欣赏方式,可以将文字、画面等结合,改变了单一的艺术设计特点,使现代艺术的魅力得到了增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时代气息。同时,为了达到美的艺术效果,运用数字媒体特有的声、电等效果来设计图像,可以为人们带来精美的网站主页、影视介绍画面等。

2.在游戏方面。目前,通过数字编程等软件,运用数字化平台可以设计各种游戏,在电视或者电脑上播放其汇成的图像,如:动画片等。同时,在电脑上,利用数字艺术虚拟现实,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可以让使用者清楚地感觉到三维空间中虚拟世界真实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模拟感官,让人们身临其境一般,感觉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事件。

3.在影视方面。数字艺术能够为数字设备制作存储,利用物理媒体传送,使电影产生很好的效果,将数字信号还原成影视要求的影像。如:很多好莱坞精彩的大片都是运用了数字媒体艺术。

二、数字艺术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大众趋势

1.同新媒体结合的大众化魅力

在目前,微博、微信、网购等新媒体充实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与这些新媒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在新媒体平台的支撑下,数字艺术自身的优势与特征不断地拓展,其艺术形态不断的发展与转变,保持着自身旺盛而独特的生命力。在这种背景下,新媒体向大众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创作空间,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数字艺术的创作者,甚至一些没有从事过艺术活动的人们也可以利用新媒体自行创作数字艺术。如: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视频、文字等,微博用户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亿,新媒体使数字艺术产生了真正的大众化变革。同时,网络中的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可以让不同受众创造性地产于其中,大众是数字艺术的参与者,也是数字艺术的创作者,在这种模式下,数字艺术作品体现出了强大的生长能力,就像一个程序一样。

2.数字艺术平民化的发展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篇(8)

第一至第三代电子杂志虽然是无纸化线上发行,省去了印刷这道“工序”,但其新闻生产还多是在内部消化完成,比如第一代电子杂志多是由传统纸质杂志直接将自己的纸版内容照搬到网上。本质上是开辟了网络这个第二发行渠道,第二代电子杂志则是传统媒体收集整理某一集合信息,本质上是传统媒体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生产的“新闻包”,可见,前几代电子杂志虽然跨出了媒介融合的步伐,但融合度还十分有限。

有学者指出了媒介融合的四个趋势性特征: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和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本文认为,趋势性特征即媒介融合的正在进行或未来发展方向,下文将依据上述趋势性特征,分析我国第四代电子杂志的特征。

特征之一:实现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能量互补

这一特征体现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第四代电子杂志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了多媒体信息。第四代电子杂志多媒体编排手段和内容表现形式,代表了媒介融合的一个基本层面,即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第四代电子杂志的多媒体化特征十分明显。它将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有机组合起来,从受众需要和市场需求出发,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和编排。多媒体化是各种传统的单一媒介的内容汇聚到一个平台后的自然结果,是对单媒体业务的继承与革新。多媒体内容是对单媒体技术与资源的一种重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结合。第二层面为第四代电子杂志将收集到的多媒体信息集中到一个平台上进行能量互补。媒介融合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的,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第二层次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以Xplus为代表的国内专业电子杂志网站就是这样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它们将采集来的信息,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进行数字化加工与制作,网状的数据库资源为这些信息的能量互补提供了保障。

特征之二:开展各类媒体间的合作与互动

各大电子杂志专业网站都与国内传统媒体有着或深或浅的合作关系,许多传统媒体也愿意利用电子杂志平台商日趋成熟的发行渠道和庞大的用户群。如时尚传媒集团旗下的《时尚芭莎》(《时尚Cosmo》《美酒与美食》《男人装》等都与POCO等专业电子杂志网站签订了合作协议。

特征之三:鼓励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互动

第四代电子杂志出现发展的根本背后推手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受双方的交互性大大加强。过去的大众传媒一般是将信息推向(push)受众,而现在受众则主动地从海量的信息中拖出(pull)自己需要的信息,主动权向受众方向转移了。可以说,互联网传播者是受众服务方式改变的先行者。我国第四代电子杂志汲取了互联网服务理念的精华,注重与受众的深度互动。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篇(9)

关键词 象征暴力 布尔迪厄 新媒体 场域

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以犀利的语言和透彻的分析,有力地揭露了本应该成为民主的非凡工具的电视却蜕变为象征的压迫工具。这和经济场对新闻场的入侵有很大关系,经济场通过收视率控制新闻场,而这一自身难以自主的、牢牢受制于商业化的场,同时又以其结构,对所有其他场施加控制力①,正是从这一角度,布尔迪厄分析了以电视为首的大众传媒怎样从民主的非凡工具蜕变为象征的压迫工具的②。布尔迪厄从三个方面阐释了电视反民主的象征暴力功能:第一,揭露了电视行业的职业眼光和内部循环所导致的同质化。第二,电视是一种极少有独立自主性的交流工具,拒绝自由的交流。第三,电视由于具有影像文化的特殊优势,因而在新闻场中经济实力和符号表达力都占据上风,进而对其他媒介产生影响。象征暴力是一种通过施行者与承受者的合谋和默契而施加的一种暴力,通常双方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施行或在承受③。

将视角转到今天,将布尔迪厄提出的媒介“象征暴力”功能搬到当下,仍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20 世纪,新媒体成为新闻场影响其他场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据英国电信传媒监管机构Ofcom 官方网站新的“全球通信市场报告”指出,中国有74%受访者表示,因特网是获取新闻的渠道。④新媒体取代电视成为了媒介中心,是当今吸引大众注意力最多的媒介。作为新闻传播领域“民主”象征的新媒体,确实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变化和好处,如微博反腐、发起冰桶挑战进行慈善捐款等。但“象征暴力”并未消失,新媒体聚集更多民众的注意力和情绪,信息具有裂变式传播的巨大威力与速度。同时,政治、经济的审查力量,直接导致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自主性被削弱,对公众施行其难以察觉的“象征暴力”。

一、新媒体时代信息内容、表现同质化现象加剧

布尔迪厄在《台前幕后》一章中揭露了电视行业的职业眼光和内部循环所导致的电视节目内容的同质化。指出收视率对电视的直接作用是对轰动的、耸人听闻东西的追求,也导致媒体扎堆选择此类信息。这一方面导致了电视对现实事件的选择和排斥,另一方面又必然把各种信息依照社会新闻的模式处理和表现,最有收视率效果的社会新闻取代了电视的政治功能、文化品位和民主功能,本应成为民主工具的电视等媒体在不知不觉中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些没有政治后果的琐碎事件中去。

如今网络和新媒体成为掌控大众注意力的能手,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没有政治后果的娱乐八卦和爆料中去。电视受到政治和经济等看不见的审查,从而对行使了一种“象征暴力”,掩盖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⑤。而同样政治、经济的审查力量导致微博等新媒体的自主性被削弱,很多微博为避免审查不通过等,避免传播具有轰动性的事件,鼓励传播自然、科技、生活等软性又能吸引注意力的新闻,科技、文化等软新闻数量上升,励志、安抚类的鸡汤文数量增加。新媒体中随手转发的便捷,将媒体间的相互窥伺和抄袭变得更加廉价、方便。信息的整体有效性和内容质量的下降。

另外,布尔迪厄指出“快”产生“平庸”,即媒体间争抢独家争抢新闻报道的速度,带来了新闻报道内容、解读角度和层次的同质化和平庸。追求抢先导致了争相仿效,强调排他性的特色则形成了大同小异。而新媒体的发展,其便捷性使得转发方便,也是造成信息同质化严重的原因。

二、网络时代“象征暴力”的合作方式更加隐秘

布尔迪厄指出,“电视不利于表达思想,必须在固有思维的轨道上运作。”电视人制作节目时,解说内容是设定好的,多选择大众认可的思想和解读角度。心理学上认为人一般会很容易认同符合自己认知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并且乐于接受和谈论。电视节目利用这种心理,迎合了受众思维,该节目被人们津津乐道,就会在大多数人中树立口碑,就有助于提高收视率,这就是经济场通过收视率对电视的控制。网络时代,新媒体给了大众更多自由和独立交流的空间和机会。看起来破解了电视时代“象征暴力”中缺乏自主性的现象。但是,基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和自由性等,各种利益集团能够更加隐匿地引导大众注意和舆论,不干预的隐形控制才是最深刻的奴役⑥。

新媒体的“民主”“自主”之名能赚取更多的信任和关注,网友具有猎奇心理和不信任政府、官媒等心理,所以倾向于声称知情人爆料的信息等,趋向于相信、谈论和传播与自己以前获知不一样的信息,而常认为自己又向真相和事实靠近了一步。所以,网络上的新闻事件往往有一次次的爆料与反转,而每次爆料都会引起一部分舆论的改变,然而在这些舆论背后,很多时候有大众无法识别的利益集团在引导。2014 年3 月30 日的广州茂名反PX项目的游行示威事发后,网上有“茂名反PX 游行15 死300 伤”、“坦克车进城”等传言,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情绪,不仅造成了更大的群体性事件,同时也影响了国家PX 项目的进展,网上的传言中有一部分是国外势力的散播和怂恿,目的为阻碍中国PX 项目的建设,以加强本国对中国的出口。2014 年12 月21 日网曝的“西安凤城医院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再一次挑起医患、媒体与大众的矛盾,引发了全国性的谩骂和讨论。最终经过调查,成为导火索的照片是由另一家医院的护士在微博上曝出来的,而两家医院相邻,属于竞争关系。

电视把各种信息依照社会新闻的模式处理和表现,如此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将非政治事件政治化。电视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日常琐事转化成为某种政治伦理意义,激发公众的负面情绪,如仇官仇富心态、医患间的矛盾等。新媒体更是具有能将日常琐事转化为全民讨论事件的能力,放大了事件本身,激起群众更多的负面情绪,能赋予一件小事不必要的政治、经济、伦理意义。网络时代,新媒体具有便捷的特性和不受版面、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等等,将各种大事小事都即时曝光在众目之下,引起关注和讨论,而这种全民参与的大讨论常以感性为主,缺少专业认知。新媒体加大了新闻圈对其他领域的“象征暴力”,民众成了被利用的工具,也就是这种“象征暴力”的合作方式更加隐匿,让普通民众无法辨识。

三、新媒体成为新闻圈的中心和重要的吸金工具

《关于电视》中指出“象征暴力”的第三个功能:电视由于具有影像文化的特殊优势,因而在新闻场中经济实力和符号表达力都占据上风,进而对其他媒介产生影响。具体的影响方式就是,文字记者的报道主题只有通过电视机制的呼应才能获得更大的响应和影响力,这就导致文字记者纷纷追求电视节目的青睐。如今这个中心角色被新媒体取代,微博等新媒体成为“舆论的风暴中心”,日渐在媒体议程上领跑传统媒体。记者每天到达工作室的第一件事情常常是打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寻找可报道的信息和线索。“西安凤城医院手术室自拍事件”的传播报道途径是:微信朋友圈——微博——小媒体——大媒体——主管部门处罚并发给媒体——媒体二次报道——病人反证——原因猜疑。这是现在很多新闻事件爆出的途径:新媒体——传统媒体,在媒体议程设置中,新媒体成为了传统媒体重要的参考,进而影响公众议程设置。

新媒体在满足用户基本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已日渐成长为一个集信息、观点、民意为一身的舆论平台⑦,名人们喜爱在微博等新媒体中一些让人猜测和浮想联翩的图和字,引起网民的兴趣和猜测进行炒作。其他媒体在进行报道的时候,也会以如微博内容相似、取消关注和删除微博等进行报道猜测。如2015 年1 月4 日类似“奶茶妹妹刘强东删掉爱的微博疑似分手恋情告终”标题的新闻,占据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和新闻客户端的头条,有的媒体甚至在报道中说双方虽删掉微博,但是并未取消互相关注。之后的分手费等一系列报道让大家都觉得他们分手了进而议论纷纷,而1 月19 日奶茶妹妹深夜回刘强东豪宅疑似未分手的内容再次占据头条。人民网2 月4 日有报道分析热播节目《最强大脑2》2015 年回归,奶茶妹妹章泽天将客串主持做科普,魏坤琳还透露衍生节目《燃烧吧大脑》将跟随第二季《最强大脑》播出,在这个节目里,他的搭档是奶茶妹妹章泽天。二人高调删微博,疑似为新节目炒作⑧。而不管分手事件是真是假,确实提高了章泽天和刘强东的曝光率和知名度,引起了更多人对他们的兴趣。

诸如此类名人炒作事件在网络中屡见不鲜,媒体与媒体之间、媒体与记者之间、名人之间和草根之间形成一个新闻媒体微博圈,相互转载,相互配合,扩大各自的影响力,互相帮助进行宣传炒作,如今微信也成了一个这样重要的工具。在大众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网络时代,新媒体相比于其他媒体,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力深刻,成为吸引大众注意力最多的媒介,也因而成为新闻圈最重要的吸金工具。新媒体成为了各个领域想要争抢的地域,成为新闻圈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圈子合作的重要渠道。在新媒体中得到热烈讨论,便会增加知名度和曝光率,因而新媒体成为如今媒体格局中经济场控制其他场域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①③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79、16

②于德山,《布尔迪厄的新闻场域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 新闻知识》,2005(5)

④http://news.sina.com.cn/m/2012-12-20/145625857749.shtml

⑤龚琰,《微博新闻场的特质——由布尔迪厄引发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3(3)

⑥德波著,王昭风译:《景观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⑦《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3/27/c_122886120_4.htm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篇(10)

从媒介演化史上看,数字媒体艺术应该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mediaart)的一种。媒体艺术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本雅明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西方现代主义的诞生。区别于传统绘画、雕塑等手工艺术,媒体艺术依附于技术、商品和传媒,通过摄影、电影、海报、招贴、广告、印刷图像、机械装置等非传统艺术形式,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也由此启发和影响了近百年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未来主义招贴(见图1),杜尚的动力装置,罗钦可、汉密尔顿的摄影拼贴,利希滕斯坦、安迪·沃霍尔的丝网波普以及白南准的录像装置等都是这种艺术形式的体现。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战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和大众传媒的兴盛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媒体艺术无论是基于印刷媒介、光学媒介、电子媒介或数字媒介,通常都蕴涵了机械、技术、大众、民主、传播、通俗、解构、恶搞、拼贴、时尚、商业和娱乐等要素。因此,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必然要追溯媒介艺术的观念和技术史。曾经撰写过《电影的虚拟生活》、《数字的解读》和《新媒体诞生后的哲学》的新媒体研究知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大卫·罗德维克认为:“从当代的角度来看,电影应该仅被作为源自19世纪的媒体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是复杂的各种媒体技术发展的整体历史中的一支。它包括计算技术的系谱学,以及扫描、电子记录和传输的系谱学。”他进一步指出,“每一种艺术的媒介都是不断创新的,我们就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新的材料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概念,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艺术媒介。”同样,我国新媒体艺术研究学者邱志杰等人也从艺术媒体演化史的角度研究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脉络。他通过考察录像艺术的四个发展阶段——从乌托邦到语法阶段,再从诗学阶段到它的边缘化时期,由此归纳和暗示了一种更为普遍的媒体艺术发展规律。邱志杰指出,新媒体艺术产生于现代主义对技术的矛盾:一方面,现代主义对于新技术、新世界充满着乌托邦的热情,由此产生了未来主义、构成主义和立体派的技术崇拜美学;另一方面,出于对机器的恐惧和对原始乐园的怀念,则产生了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梦魇。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MarshalMcLuhan)关于新旧媒体演化的观点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和意义。麦克卢汉指出:“任何新技术都要改变人的整个环境,并且包裹和包容老环境。它把老的环境改变成一种艺术形式。”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后浪推前浪”,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包括既排除(新媒体使旧媒体成为老旧过时)但又包容(新媒体以旧媒体为其内容)的演进历程,从口语、书写、印刷到电子媒介莫不如此。麦克卢汉的这一贡献使人们认识到:“媒介即讯息”,所有媒体的“内容”便是另一个媒体。借用麦克卢汉的思想可以看到,当代社会的数字媒体正是在利用、改造、解构、拼贴和重构传统媒介(如文本、影像、图像、版画、电影、动画、音乐、戏剧或表演)的过程中,将旧媒介作为内容或艺术形式,并由此建构出自身的“数字化”媒体艺术特征和体系。因此,媒介理论是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本质的钥匙。

二、符号学和语言学是建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工具

人们对当今时代有着形形色色的命名:全球化时代、消费时代、后现代、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数字时代、读图时代、影像时代、视觉文化时代……或许可以概括地说,这是一个数字媒体文化时代。在全球化、网络化和跨国资本主义语境中,电子传媒和数字媒体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凸显与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性、超链接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等新特征导致一种迷宫式、镜像式的“碎片文化”特征的浮现,传统的文化传媒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有“新麦克卢汉”之誉的“后现论

先锋”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ard)指出的那样:当代的社会是一个“拟像的社会(societyofthesim-ulacrum)”,其文化特点就是传媒符号的激增,其结果造成表征与现实关系的倒置。鲍德里亚借鉴了索绪尔语言学和符号学,并对媒介符号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鲍德里亚认为,不同于早期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对于产品或艺术品的复制,现代社会的复制则是一种无本无源的符号意象的增殖;艺术和传媒用符号来使实在消失并掩盖它的消失。在他看来,“在符号统治一切的社会中,一切存在应该是符号物的存在,真实、原件和原初都已荡然无存,虚拟是这个社会真实的存在。”数字媒体艺术正是当代社会“虚拟化”的写照。这种艺术形式(如虚拟现实、多媒体互动装置、软件艺术和网络艺术等)无一没有虚拟、沉浸的美学特征和超现实体验,借助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构建符号或虚拟的能力已经大大超出了艺术再现的议题,使艺术创作不仅不再局限于“再现真实”,甚至也不再需要真实的语境。例如,2010年的电影《阿凡达》凭借强大的数字建模、数字3D虚拟摄影和“表情捕捉”创造了潘多拉星球美轮美奂的奇观和异族纳美人的形象,这种完全凭借概念设计和数字技术创造出的虚拟存在,恰恰说明了数字媒体艺术所具有的符号学与虚拟美学上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艺术理论家列夫·曼诺维奇(LevManovich)指出:“在计算机时代,数据库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而起作用。被某个程序所使用的信息就是使用者认知过程的输出。”

他还提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质在于它体现了一种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存在。非物质性(nonmateriality)或符号性是这种存在方式的基础。从这个最基本的性质又可以推导出数字媒体物质层面的其他一切特性(图像思维模式、非线性表达、正在进行时的时空特性以及交互性的艺术体验)。曼诺维奇进一步认为,数字媒体有五个原则: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和编码译码。其中数值化是首要的原则。数字媒体可以描述成数字函数,可以用数值来计算或编程。而数据化使现实世界“分散、重组与合成”成为可能。正因为这种数字特性,使得数字艺术的虚拟存在和交互成为可能。正如大卫·罗德维克在《电影的虚拟生活》中指出的,虚拟的含义远远超过了人们在一般语境下认为理所当然的意义。建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必须理解虚拟的含义,而符号学和语言学正是人们借以理解虚拟世界的工具。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

根据媒介理论、语言学、符号学以及传播学、艺术学的原理和观点,可以进一步梳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课题。其内容应该包括:①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研究。包括该学科的界定、门类、特征、美学、交叉领域、表现规律等内容。数字艺术发展史的研究。包括历史、事件与发展趋势研究,探索媒介和“媒介艺术”的演化规律。③数字媒体艺术创意方法学的研究。包括广告、影视、媒介公司的案例研究,创意思维、作品分析、调研与统计、受众行为和心理研究,以及设计步骤与流程研究等内容。数字媒体艺术应用领域研究。其重点在于理清学科与就业的关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系统性和科学性,特别是要注重其交叉和重叠的应用领域的研究。此外,国内的一些新媒体艺术研究学者如许鹏教授等还建议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民族特色内容纳入研究范畴,提出“从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实践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新媒体艺术理论。”该建议从另一个视角拓展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方向。

为了进一步梳理和归纳数字媒体艺术在应用领域中的分支和相互关系,结合目前国内外高校在该领域的课程设置与专业方向设置的资料,本文通过信息视觉化的方法归纳和总结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介产品的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学科内容如下。

(1)时基媒体领域,数字电影、电视广告、动画、动态媒介(片头、栏目包装、MTV等)、Flash、DV等归于此。按照新媒体研究学者、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教授兰迪·克鲁福的观点,该领域属于叙事逻辑的领域,与视听语言、蒙太奇理论、戏剧结构、角色造型、场景、表演、剪辑、媒介艺术史等课程相联系,它们同样具备大众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特征并更侧重观赏性。

(2)交互产品领域,包括网站设计(博客、购物网、体验馆、视频网、SNS社区、游戏社区等)、

手机软件设计、iPad内容设计、电子出版物、多媒体产品、交互设计、信息设计、UI界面设计等。其知识体系属于数据库逻辑,克鲁福认为:“在叙事逻辑中,控制权在讲故事的人手里;在数据库逻辑中,控制权在接受者手中,……所以是用户控制导向的。”因此,该领域更侧重用户的需求性以及交互性的研究,包括信息架构、视觉传达、工业设计、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用户体验、界面设计和社会学-人类学方法等。

(3)互动娱乐领域,主要指电子游戏、网络游戏、装置艺术、交互动画、虚拟漫游、交互墙面艺术等,既有“时基媒体”的特征又有“交互性”的特征,并属于更侧重观众或玩家“体验性”的艺术。这部分内容同样与上述两个领域存在相互重叠区域。

(4)传统媒体延伸领域,主要指基于纸媒或户外展示的平面设计、摄影、广告、插图与漫画设计、

信息导航设计等。该领域往往更强调数字设计工具的高效率和丰富性。此外,在图2中,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中的计算机创作语言、工具或平台用虚线表示,其与媒介产品设计的重叠可以表示这些创作工具所涉及的领域。

上一篇: 低碳经济培训 下一篇: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