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人才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1 17:20:17

高学历人才培养

高学历人才培养篇(1)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兴起,对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任务,为军队高层次人才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新型院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军队高技术人才教育和培养拓展了新的空间,>,!

一、军队高学历人才的内涵

在未来以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为突出特点的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无论是缺乏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指挥型军官,还是缺乏指挥管理知识的技术型军官都难以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只有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军事人才是信息化战争的首要需要。军队高学历人才作为复合型军事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集指挥、管理、技术于一身。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承担起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军队高学历人才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军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军事人才政治素质培养的核心。要加强军队管理,搞好军队建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教育军事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是做合格的军队高层次人才的最重要条件。军队高学历人才只有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与处理问题,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军队高学历人才只有政治方向坚定,才能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继承,也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军队高学历人才要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现代高技术领域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定向能技术等,正在改变着武器装备性能和军人的思维方式,它迫使人们必须以新武器系统、新的作战样式和新的战略战术进行战争。这既是高技术战争的时代特点,也是高技术战争对军事人才提出的时代要求。高技术战争迫切需要大批高层次、高水平,既懂军事指挥,又懂军事技术,特别是能够掌握军事高技术的军事人才。军人素质要适应战争的要求,并随战争的发展而发展,没有复合的知识结构是根本行不通的。因此,军队高层次人才必须努力成为知识渊博、才思敏捷,而且军事谋略丰富,熟悉战略战术,可以灵活运用军事技术,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的高档次复合人才。

军队高层次人才要有旺盛的创新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创造性工作。伴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高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战术战略理论的创新,军事武器装备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支没有创新能力的军队将难以立于不败之地。现代战争必将不断呈现出诸多新变化,要适应这些变化,需要有非凡的勇气,以变求实,以创新求发展;因循守旧,呆板盲从的思想,必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世界军事领域里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军队高学历人才要有合格的身心素质。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队高学历人才的物质基础,是高素质特征。高技术战争要比以往任何形式的战争都复杂,其作战范围、发展变化、激烈程度都是以往任何形式的战争所未曾达到的。此外,战争的环境具有巨大的破坏和残酷性,这就要求军队高学历人才能够在异常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和指挥战斗,在复杂多变严酷的环境中从容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因此,我们在培养军事人才上要特别重视增进体质的训练,锻造军人的体质、意志,激发进取精神,培养勇猛顽强的作风,不断提高战斗力。

二、军队高学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军队高学历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重点是实现知识水平与能力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军事院校担负着培养军队高学历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实现军事高学历人才的全面综合发展,是院校培养军队高学历人才的最终目的。只有从“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上进行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实现对于军队高学历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从硬件上说,一方面就是要创造适合军队高学历人才知识能力水平提高的设施条件。硬件设施的建设既包括适合专业知识学习的实验场所,也包括增强军事体能技能训练场馆。只有不断改善学习环境,实现现有实验设施的不断更新,进行科研技术的更新,才能保证高学历人才知识能力的提高。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会刺激高学历人才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是从师资力量上进行有效、科学的设置。这主要是指着力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就是要通过资格审核、公开选拔,函审评议等办法,把优秀师资选拔到导师队伍中来,确保拥有一支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示范作用好的导师队伍,并不断提高导师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只有导师的能力素质水平过硬,才能更好地实现对高学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软件配套上来说,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创造适于高学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外部环境。院校要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既要让高学历人才及时接受最新、最前沿的学术理念,又能让他们在自我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创新灵感,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学术见解,保持高学历人才进行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高学历人才到其他知名学府进行跨学科交流,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特别是要加强人文、艺术等方面的熏陶。此外,还要根据育人目的,建立科学合理的育人标准,改变过去高学历人才在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道德素质要求中的倚重倚轻现象,做到两手都要硬,实现能力素质培养的综合化。

参考文献:

[1]董慧瑜.军队院校现代化教学理论研究.出版社,2005,08.

高学历人才培养篇(2)

本文为沈阳大学专项教改课题《基于转型发展战略部署下的历史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阶段性成果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所从事的专业生产和专业实践相结合,并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效益的技术或专业人才。[1]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别于传统高校教育的学术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多的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诸多地方高校将办学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并确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使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多规格和多类型需求。本文以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为依托,探究地方高校历史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

沈阳大学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沈阳大学作为沈阳市属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中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历史学专业作为基础性人文学科,就业面相对狭窄。随着招生扩大带来的后果,历史学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需求基本饱和。这对于基础薄弱、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教学层次较低的地方高校来说,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要求,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基础上,突出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必然之路。

2 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以服务地方为基本理念,把握师范类人才培养的主旨,结合历史学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在对地方人才需求规格和层次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教学的科学指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2]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在历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和完善中,立足专业现状,结合师资队伍和生源特点,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同行业论证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对课程结构、课时分布、学分分布等方面不断优化。

以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设置了有关地方历史文化的系列课程和实践系列课程。在两大通史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分布拓展和实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突出英语听说训练,将大学英语分为听说和读写两个部分,并增加了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训练等课程,对学生就业亟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养。

2.强化教师技能和素养的培养

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师范性。在学生教师技能培养方面,主要包括公共技能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在公共技能培养中,侧重培养学生的板书和说课能力;在专业技能培养中,制定了专门的专业技能训练大纲,有针对性培养学生教师职业素养,如《中学历史教学法》、《中学历史教师技能训练》等课程。这对学生到中学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3.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沈阳大学历史学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部分专业理论课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包含了具有较强实效性的实践教学形式。例如,《辽沈文物考察》课程中设计了参观新乐遗址和清代福陵等内容,《奉系军阀简史》课程中设计了参观张氏帅府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内容,《明清政治制度文化史》课程中设计了参观沈阳故宫和清代昭陵等内容。第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现已和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档案馆、抚顺清永陵、沈阳市培英中学、沈阳市杏坛中学、沈阳市满族中学、沈阳市127中学、沈阳市95中学等签订了实习实践基地协议,将这些单位作为历史专业学生考察和实习的基地。第三,加强专业实践。为了加强历史学专业能力的培养,历史学专业设置了社会调查、口述调查训练、承德专业实习、田野考察等专业集中实践活动。第四,加强教学能力训练。将教育见习和教学实习同时纳入培养方案,并将教育实习从原来的1个月时间延长为1个学期。由学校在第七学期统一组织为期十八周的教育实习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

4.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应用型地方高校之所以有别于研究型高校,在于其以教学为主,因此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其应用型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的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其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历史专业在专业选修课中率先尝试利用慕课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突出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沈阳大学历史学专业通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规定,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突出实践教学和学生技能培养,拓展学生就业和发展口径,有效缓解了招生难、就业难的问题,为历史学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这对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晔,林铿,孙忠梅.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2(4).

高学历人才培养篇(3)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历史教学可以深化高职学生对人才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历史教学具有素质教育的功能,在人文素质教育、德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历史教学可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这些作用对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初步探讨历史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历史教学可以深化高职学生对人才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勇于承担历史责任。

1.可以深化高职学生对人才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通过历史教学,纵观几千年人类发展史,高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看到人才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一,人才是立国之本。伊尹辅佐汤建立商朝、姜尚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国等事例不胜枚举。“人才聚,事业举”,“得人者得天下”在历史中不断得到体现。第二,无人才无以安邦。人才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在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邓小平讲得好,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第三,人才是兴国、强国之本,当今社会的竞争重在人才。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充分显示出人才在国家崛起中的作用。而当今社会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

2.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的教学能够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勇于承担历史责任。

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学生会了解到: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全国人民的使命,也是包括当代高职生在内的所有青年的历史使命。

通过世界近现代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的教学,高职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国家现在重视高职人才的培养也是借鉴发达国家历史发展的经验。美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正是由于重视高职人才的培养,使美国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和国民素质日益提高,促进了美国经济、科技的发展;战后的德国,在一片废墟上,用了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就跻身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这一奇迹性的变化主要原因之一是德国让人民普遍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如今,我国正处在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不仅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而且需要一批既有科技知识又有操作技能的专门技术人才。当代高职生要肩负起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要树立起正确的成才目标,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责任。

二、历史教学具有人文素质教育、德育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对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具有文化素质教育、德育功能。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课程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和内容,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

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具体形象地认识到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培育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德育方面,历史教学可以通过岳飞、戚继光、大禹、李冰父子、等老一辈革命家、越王勾践等具体历史人物的典型事迹的讲述,突出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等诸多方面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形象而具体的事例中感受和学习历史人物精忠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情感,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集体观念,文明礼貌、仁者爱人的公德意识,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立志勤学、严以律己的良好品德。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

在高职历史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资源极为广泛。圆明园、颐和园、拙政园等精美的园林,中国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等雄伟的建筑,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王羲之、颜真卿等的美妙的书法,吴道子、达芬奇等的传神的绘画,《史记》、莎士比亚戏剧等经典的文学作品,古今中外优美的音乐舞蹈,等等,无不体现着先人对美的追求,具体而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出美的发展历程。除此之外,古代历史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品质美、精神美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资源。

通过挖掘历史教材,开发这些丰富多彩的审美资源,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步入美的殿堂,让学生领略自然美、体会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启发学生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进而培养学生表现美、实践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挖掘相关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德育和审美教育,有利于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三、历史教学可以培养与训练高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从而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

1.可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高职学生处在一个求知欲特强、兴趣特广泛的年龄段,对中外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关注,而中外历史的许多内容特别是现当代史与今天的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普遍对这此感兴趣,喜欢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历史教学中,就可以利用这些有利因素,认真引导,注重启发,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还可以通过研究型学习的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高职历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细心寻找,从身边发现一些课题,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具体的材料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撰写相关的论文。这样一个过程,正是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

2.可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课堂提问和讨论可以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参与机会,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形式。在高职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旧课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提问、讲授启发提问、内容总结提问、活动探究讨论和专题演讲等形式不断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发表个人见解,以此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历史人物的为人处世经历给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既生动活泼又典型的事例,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探究、分组讨论等形式也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

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教学过程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身示范,充分展示人际交往艺术,比如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多赞美学生,用心倾听学生的意见等等。这种身教也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3.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历史课程对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独到的作用,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中国人历来重视历史的借鉴作用,主张“以史为镜”。英国思想家培根也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借鉴历史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依此指导自己的就业和创业实践,以便少走弯路,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国历代的明君名臣都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教训,用于国家的治理,这为高职生提供了典型的实例。“二十五史”等历史典籍记录了我国古代各个领域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其间的价值判断、利益选择、处理方法等都可以作为高职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理论指导。

具体而言,历史教学通过具体事例的讲述可以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通过具体历史人物的讲述可以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敬业意识、勤业精神、创业意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有利于高职学生走上社会后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家华,黄天贵.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马兵.历史教学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J].学理论,2009.26.

高学历人才培养篇(4)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003-03

2013年,四川省旅游局出台的《建立完善全省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的实施意见》中,为提升全省旅游人力资源水平,将首批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技术、旅游技能、旅游教育和旅游信息六大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同时,加快旅游类大学建设,切实把旅游人力资源培养作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重要一环。本文拟从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角度探讨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高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四川旅游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 人才培养模式及研究背景

1.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它具有应用性、稳定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特征。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成人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以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与专业建设、管理模式等为手段,针对成人进行教育培养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开放性、拓展性、多样性、终身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是人才培养质量,它涉及教育思想、大学精神以及政府、办学主体、求学主体、社会外部条件、高等教育资源与配置等多主体、多层次、多方面,是多样的、发展的,是一个复杂问题和系统工程,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须进行科学论证与实践探索。近年来,学术界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依据与原则和问题的研究,在比较、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历+技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诸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现途径。

2.“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创新。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培养特色缺失,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老化且有浓厚的“普教型”色彩,没有开发出与成人高等教育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且成人高等教育对象低龄化、文化基础薄弱等。(2)培养优势不足,表现在招生、教学、管理及质量评价等方面未能与人才市场衔接。如在课程体系方面课程目标单一;课程计划和设置缺乏灵活性、层次性、多样性和针对性;课程评价重结果、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3)培养模式单一,表现在一方面侧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学历教育主导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资格和专业证书获取处于次要地位。

“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与规范的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学生学习基础理论课程获得学历,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模式。(1)学历方面,本专科毕业生具有够用的专业知识和必需的理论基础,体现了高等性,提升了单位人才层次和从业人员学历。(2)技能方面,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融合学生的工作、学习经历,多形式、多途径的实践教学,加强职业训练,体现了职业性,解决了人才和企事业单位员工“技能”不足的问题。(3)综合方面,“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的“普教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根据成人教育学生的身心、工作和生活特点,特别是学习特点开展教育,回归了“成人性”;本专科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凸显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时代价值。

四川旅游发展急需高素质技能性应用型人才。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自然风光雄奇险秀,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巴蜀文化积淀深厚,革命历史遗迹丰富厚重,川菜享誉四方,川酒香飘四海,川剧独具魅力。四川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组合好,交通、旅行社、饭店等硬件齐备,“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初具规模,因此,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来川旅游。2007年,四川旅游总收入已达1217亿元,占全省GDP的11.6%。多年来,旅游已成为推动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四川旅游人力资源总量达47.2万人。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吃、住、行三个环节上;从人才比重看,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或较高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占总量的24.6%;从开发状况看,接受过相关专业学历教育的

占总量的47.4%,获得行业技术和服务评级的占27.3%。据调查,尽管四川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达12万余人,但持证上岗率不足50%,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仅为5.94%,高职称和高技能人才不到10%。其中,同时存在高端旅游人才和一线技能型服务人员“两极”短缺现象。其原因在于旅游院校教育的相对滞后,教育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革。实施“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可为四川旅游培养高端旅游人才和一线技能型服务人员,提升四川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 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类专业“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

1.转变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本位”思想主导着办学方向,“指挥”人才培养过程,制约人才培养改革,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的有效对接不畅,形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两头都失望的尴尬局面。“学历+技能”是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教育观念上,要转变“学历本位”思想,树立“能力本位”理念,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体现。“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从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到评价进行系列改革与创新,并全程贯之。“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就是要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育评价方式改革,融学历教育、技能培养、考证辅导于一体,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度”,使毕业生贴近用人单位与实际岗位的需求。

2.修订培养方案

首先,把握基本原则。(1)成人性原则,成人性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因此,现阶段必须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实际,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考试考核等方面,修订出充分体现其年龄特征、知识层次与结构、学习与工作乃至家庭等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2)面向市场的原则,即面向成人高等教育市场、人才市场和旅游市场,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质”与“量”两方面,体现旅游行业的职业性和岗位需求,增加旅游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课时,使“职前”与“职后”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达到“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标准。(3)课程整体优化的原则。按照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律、特点,设计出达到国家统一规格的适应四川旅游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把握好课程之间的衔接,增减课程与课时,处理好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旅游基础理论与旅游职业技能方面,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技能以胜任和解决岗位实际问题为准。(4)分类分层培养原则,即制定旅游类专业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形式的培养方案。

其次,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受教育价值取向、成人高等教育属性、成人教育目的、成人学生特点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影响和制约。根据四川旅游发展实际、人才现状、生源特点,须体现职业性、人才类型的应用型和岗位能力的适应性,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类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具有够用、必需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再次,重构课程体系。一方面调整课程模式。以四川旅游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素质、知识、能力培养为主体,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和学生的特点,将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技能实践课”课程模式,删去“选修课”,调整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实践课”课程模式。“公共课”模块分为“公共基础课”和“通识选修课”,“公共基础课”是旅游类专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设置英语、计算机应用等职业资格考证课程;“通识选修课”,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体类乃至教师教育类课程,学生须按照文理交叉、知识互补的要求选修,如“四川旅游地理”等。“专业基础课”模块是专业群或职业技术群的基础课,是必修课,包括跨专业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等,以及专业基础课,设置与之相关的会计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等职业资格考证课程。“专业课”模块是反映专业特征和要求的核心课程,其中设置“专业必选课”和“专业选修课”,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必修课程在专业课中全部打通,不同方向开设的课程在专业选修课中体现。在“专业必选课”中设置与之相关的导游证书、旅行社经理证书等职业资格考证课程。“技能实践课”模块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必修课,如实习、毕业设计等,设置与实习实践相关的职业经理人证书、秘书证书等职业资格考证课程。各类课程所占学分、学时比例如下:本科层次为公共课25%、专业基础课20%、专业课30%、技能实践课25%;专科层次为公共课20%、专业基础课20%、专业课30%、技能实践课30%。另一方面优化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生源结构复杂,必须处理好本科与专科、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课程之间的关系,解决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生源接受成人高等教育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课程衔接问题。目前要特别做好旅游类中职毕业生接受专科教育的课程衔接问题。以“必须”和“够用”的标准安排不同课程模块中不同课程的理论教学课时,增加不同课程模块中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培养学生的技能。重视旅游课程开发,不同课程中,须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调,反映学科前沿和科技成果,加大课程内容的信息量,体现课程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新的课程模式删去“选修课”后,将“选修课”内置于“公共课”和“专业课”中,这是对课程模式的较大调整,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公共课”中的通识选修课侧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通识必修课又能体现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课”中的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专业必修课”的延展。按照“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可实现课程价值取向和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的整合,可实现课程结构上成人性与职业性的整合,可实现课程设计上多样性与开放性的整合。

3.建设师资队伍

由于“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开展大量的技能教学活动,因此需要“双师型”教师,但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双师型”师资数量不足和“双师型”师资理论有余、技能不足等问题。(1)须整合教师资源,学校跨院(系)、跨专业组建“双师型”专业课程教师队伍。(2)须正式聘请中职学校的旅游类优秀教师或企业、社会的旅游类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课程或同一课程的部分内容的教学。(3)须安排教师到旅游类企业学技能、到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学理论。(4)设立“考证教研室”,分类组建一支专门从事旅游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教学与辅导的师资队伍。

4.推行考证制度

我国实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资格制度,从制度体系上看,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隶属于国家证书制度体系;从认证方式上看,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第三方认证的现代认证规则;从考试性质上看,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属于标准参照的考试模式;从鉴定内容上看,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职业导向的内容体系。职业资格制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体现。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和有效证件,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证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因此,一方面,确定旅游类人才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根据旅游类专业“学历+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四川旅游类人才应培养思想道德、人文、身体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英语、计算机应用、导游、旅行社和酒店管理方面的职业能力。其中,口语表达和人际协调能力是旅游职业的核心能力,人文素质是重要的基本素质,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各个旅游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实施考证辅导。一是专业类证书,如导游证书等;二是公共类证书,如英语等级证书和汽车驾驶证书等。

为落实考证制度,学校需要引进符合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共同建立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辅导的运行机制。将旅游类专业相关证书考试课程或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中,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还要创新教学模式,旅游类专业“学历+技能”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理念上树立有效教学理念,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技能;在教学组织上可实行开放教学、现场教学、协作教学和分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着力于操作性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上须学历与技能并重,并单列考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作业。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加强教学管理,抓住教学质量。通过建立教学过程、教学服务和学生学习管理系统和教师评聘制度与备课制度、学生面授考勤制度、实习实训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完整实施教学计划、严格学生学习过程,创建符合成人高等教育和四川旅游实际、体现旅游类专业特色的考试考核办法,提高考证过关率,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5.改革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培养途径,也是“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抓住的教学关键环节。为此,学校要投入财力、物力,走向市场,寻找实践教学契合点,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抓好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几个环节,即实验教学、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另一方面以旅游行政部门为支撑,以旅游行业协会、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以旅游企业和旅游岗位为载体,开展校企合作,通过顶岗、在岗实习等途径,建立实践教学、旅游职业技能训练和比赛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参考文献

[1]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2]孙忠梅.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6)

[3]陈红君.近五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4)

[4]张英敏.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18)

高学历人才培养篇(5)

在学术界,通常认为文献阅读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基本内涵包括:要有文献阅读能力、能主动鉴别各类书刊杂志、能对文献进行批判性思考、能有效地利用大量资源、能将有用资源融合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具有开发传播资源的能力等。学术研究是高学历人才在校学习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大量的有针对性的阅读则为高学历人才进行研究创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高学历人才而言,阅读是学习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可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从而达到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素质的目的。

一、文献阅读在高学历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一)文献阅读是高学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中素质教育的核心

课程,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课程设置则是教育目标真正落实的切实举措。文献阅读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是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具有大众化教育的性质。人们往往倾向于把那些大众化性质的知识、观念、本领和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因此,文献阅读应该体现在高学历人才课程设计中,且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在高学历人才培养方案中广泛寻找可能的“载体课程”,将文献阅读的教育目标、有关要素或某些方法整合于其中,构建一个课程体系。

教育的基点应定位于培养人们从事终身学习的能力,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则对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因此,高学历人才素质教育还应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相连,从而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进行的,那么将文献阅读作为对高学历人才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则准确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把握了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高校针对高学历人才的文献阅读应增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尤其是应将文献阅读能力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支撑点并有机地融合到各门学科中,使之成为培养高学历人才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育的现代化和课程的自身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文献阅读,并将其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二)文献阅读是现今高学历人才教育“基础学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基础学力”这一术语是由日本学者率先提出并使用的,按照日本学者国分一太郎《捍卫基础学力》一书最初的界定,基础学力就是作为一切学习基础的3R(读、写、算)技能及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联系到教学实际,所谓的“基础学力”也可以理解成为原典性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它的高低成正比,即基础学力与专业基础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二为一的。

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能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高学历人才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文献阅读能力。因此,文献阅读能力是构成新时代高学历人才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学力。

二、文献阅读在高学历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加强高学历人才文献阅读的重要性

1.文献阅读能力的高低是决定高学历人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从文献阅读的定义看,具有文献阅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在知识海洋中学习并能获得有益知识的人。高学历人才资料需求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信息量大、学科门类多而且交叉性强,获得资源既要有溯源性又要有新颖性,要满足这样特殊的资源需求,高学历人才就必须具有较强的文献阅读能力,并且能对大量的资源加以准确地比较、分析、鉴别、吸收和利用,而不至于迷失在网络资源的大海中。

2.文献阅读能力是高学历人才科研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有调查显示,高学历人才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程度由大到小排序,前5项依次为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1]。由此可见,文献阅读能力在高学历人才科研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文献阅读是其他几项能力的助推器和催化剂。此外,良好的阅读敏感度和迅速的文献阅读处理能力也使研究者能更好地把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难点和趋势,推动学术发展和理论创新。

3.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文献阅读是增强高学历人才情报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高学历人才阅读利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高学历人才是图书馆里最为活跃的情报用户,是我国高校中最渴求资源的群体之一。高学历人才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这一群体素质高、思维活跃、专业基础扎实,他们也成为我国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群体之一[2]。然而现在许多高学历人才在获取文献资料时,常遇到各种困难。如有的高学历人才由于其文献检索知识尚不系统,对国内外一些重要检索工具掌握不熟练,检索技能欠佳,所以检索出来的文献往往和自己的研究课题关联性差,真正需要的文献检索不出来[2]。因此,很有必要在高学历人才中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文献阅读技巧能力和利用的教育,节省人力、物力和科研经费,缩短科研进程。

4.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看,文献阅读符合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

文献阅读就是培养高学历人才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高学历人才自我超越的创新本领。很多学生经过四年本科教育升入高学历人才阶段后仍不懂如何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写论文还需另外开课辅导。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由大学过渡到高学历人才教育后该如何发展,如何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科技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短的局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这充分体现出在高学历人才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渗透文献阅读培养的目的。

(二)加强高学历人才文献阅读的必要性

1.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文献阅读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人权,是终身学习的核心要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通过一系列活动倡导和推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2005年,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召开的“国际高级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研讨会”中将文献阅读称为终身学习的核心――“它能使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有效地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资源,以便达到其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它是数字社会的一种基本人权,能促进所有国家的社会内涵。”因此可以说文献阅读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对高学历人才提出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

2.从工作组织的角度来看,文献阅读是高学历人才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竞争手段。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文献阅读成为继土地、资本、能源之后的重要资源之一,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文献阅读成为当今劳动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无论是竞争性情报、知识管理还是学习型组织,其基本核心都是对阅读的处理。高学历人才若要以后更好地参与信息社会的竞争,就必须具备这样的文献阅读。它不仅能使高学历人才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拓展研究范围,而且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有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作用,也就是终身学习所强调的“自我导向学习”。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文献阅读是现代信息社会的本质和迫切需要。

大量网络信息资源的产生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网络阅读、网络出书、网络购物、网络娱乐和网络交流等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由于网络社会的特殊性,一系列随之而来的若干问题也将在资源发展过程中出现,高学历人才作为未来新知识和新文化生产传播的重要力量,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需要掌握文献阅读能力,并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

4.从资源演化的角度来看,文献阅读是现代社会成员面对资源爆炸的基本生存能力。

从资源的角度来看,特别需要文献阅读的状况有两种:一种情况是资源特别少而且分布比较分散,这种情况下需要获取、集中、组织和创造阅读的能力;另一种情况是资源特别多,已经到了爆炸的程度,没有文献阅读的人会湮没于大量资源的海洋,这要求高学历人才除了要有检索获取资源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对文献资源进行鉴别、评估、分析、使用和创新,这也成为当代高学历人才能够走入社会的基本生存能力。

三、结束语

文献阅读不仅应被视为是对高学历人才基本文化教育的一种补充,还应被视为是在信息时代对高学历人才教育观念的重新定义以及对高学历人才教育过程的重新设计和构建。因此,面对信息时代海量信息异常丰富的严峻挑战,培养高学历人才文献阅读能力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文献阅读也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成为信息时代每个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因此,高等院校更加注重把文献阅读纳入到高学历人才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之中,探索多种渠道与途径,不断强化高学历人才文献阅读能力与技能,使得高学历人才自觉主动地把提升信息素养作为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孟万金.高学历人才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6):58-62.

[2] 沈梅,刘理顺. 对高学历人才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J]. 图书馆学研究,2003(9):80-83.

作者简介:

高学历人才培养篇(6)

在成人高校中,目前仍然以学历教育为主,各校虽设有培训机构,大多与学校学历教育相脱节,纯粹是为社会人员取证或培训服务的。要使成人高校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将非学历教育融合进来,使其学生在毕生时可以同时获得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实行教育教学的创新。

1 要有与“双证书”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模式

建立由校领导、教务部门及各教学部门等组成的教育教学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安排、组织、协调、处理教育中的各项事宜,制定完备的教育教学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在双证书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管理制度、考核鉴定办法等方面做好决策与管理,使双证书制度的推行有章可循,有条件的院校可以与国家有关部门联系,在校内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或与有关机构进行合作,有利于“双证书”的落实,有利于组织安排教育教学,更有利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2 教学计划要与“双证书”及社会发展相适应

职业教育相对来说较灵活多变,对市场的变化适应较快,能够根据各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层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成绩考核等内容。在教学计划中,应将职业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基础课的安排按专业学习要求,以“够用”为度,专业教学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实践教学的课时应占总课时的30%~60%。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根据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及时做相应的调整。

3 教材教参、教学仪器、实验设备等,都要满足教学的需要,服务于教育教学管理

一方面,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为使其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并及时跟踪科技的发展,应着力开发专门适用于成人高校教学需求的教材。另一方面,要重视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特别要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 要有与双证书教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育行为实施和教育目的实现的有力支撑。基于成人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双师型教师队伍将成为成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在国家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有力保障的同时,学校也需要为教师创造条件,比如让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增强实践能力;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在校任课,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等。教师也应在教授好理论课的同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努力使学生达到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

二、目前部分成人高校在实行“双证书”培养模式改革中的成功经验

1 “双证书”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是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一体两翼”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所谓“一体”是指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目标”三位一体的方向构建课程体系主体,“两翼”指的是学历教育的文化知识结构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资格标准。

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首先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进行分析,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对能力的要求,分为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迁移能力、职业能力、职业技术技能,操作技能6个能力模块,然后将构成各模块的众多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集合,组成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心体素质、英语、计算机应用、应用数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管理决策、职业技术技能、操作技能等课程群。

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一些学科界限,并将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使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构建起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的有机衔接。

2 “双证书”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构建“双证书”课程体系时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1)明确理论课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问题。在对国外的职业教育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后,我们意识到,基础理论课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而“专业基础”教学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调整,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这样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能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职业发展的趋势和环境的调整变化。例如,在基础理论课中,将原有的高等数学课调整为经济数学课,从而将数学中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等与实际经济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专业知识所需的基础运算能力与理解能力。(2)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对专业课课程群进行整合。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中,我们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除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的讲解依据资格证书的六大模块外,增设了与之相关的人才测评、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形成专业课课程群,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得以提升,并为其顺利通过证书的考核打下基础。

3 实施创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

“双证书”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课堂讨论与典型案例分析、仿真式实践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全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创造性工作的态度,实施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双向性、发展性的教学模式。

三、成人高校在实行“双证书”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针对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才能真正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问题。但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各个学校采取的实施方式种类还很少,缺乏真正进入一线实践的手段。

高学历人才培养篇(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90?04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师历史专业为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逐步确立了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修订了新的培养方案,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但新的课程体系内存在有多对矛盾,尤其是多元化培养目标与单一培养方案的矛盾,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与单一培养方案的矛盾

(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逐步实现了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就业选择的多样化。我们通过对全国20所高师历史专业进行调查,发现尽管高师各院校培养目标各异,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教学人才,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二是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高层次的史学理论研究人才;三是公共史学人才,培养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如: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培养具备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历史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人才,以及胜任新闻出版、党政机关等部门工作的高素质管理人员。”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教育理论,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教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培养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能够胜任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宣传和服务工作,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型、科研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或复合型人才。”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系:“培养适应地方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中学历史学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是首要目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可从事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比较后发现,全国数百所高师历史专业有30%以上的学校把培养目标确定为高等或中等学校的历史教学和管理人员;有10%的学校培养目标有点模糊,定位在与历史学有关的教育、科研、管理等领域;有50%以上的学校基本定位在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这说明各高师历史专业都关注到了基础教育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都考虑到了“宽口径、多出路”的问题,反映在培养方案上就是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二)毕业生就业多元化

近三年以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凸显,考研人数逐年增多,毕业生流向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如某高师历史专业2008年毕业83人,中学教师53人,考取研究生13人,非教育部门4人,待就业13人,高校教师0人;2009年毕业91人,中学教师42人,考取研究生20人,非教育部门3人,待就业26人,高校教师0人;2010年,毕业73人,中学教师29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门9人,待就业27人,高校教师0人。①[1]

周口师范学院历史专业2008年毕业50人,中学教师37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门2人,待就业3人,高校教师0人;2009年毕业46人,中学教师23人,考取研究生9人,非教育部门3人,待就业11人,高校教师0人;2010年毕业48人,中学教师23人,考取研究生19人,非教育部门2人,待就业7人,高校教师0人。

虽然高师历史专业列出的就业方向多达十几项,如南阳师范学院提出了13个就业方向,但通过调查发现,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历史教师、考取研究生、非教育部门等几个方面。中小学教师占50%左右,其中约有2/3的毕业生在农村初中担任历史教师;研究生考取率约占20%~30%,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考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高师历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下降

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学生就业,本应有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培养方案,可实际的情况是几乎所有的高师历史专业却只有一套培养方案。这就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一套培养方案要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结果造成学生专业素质短板,能力不足,培养质量下降。

1. 在校本科生专业思想不牢,好高骛远

“招生难、就业难”一直是高师历史专业难以突破的瓶颈。高中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高师历史专业招生计划一再压缩,许多学生都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总觉得低人一等,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上基本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上课老师讲、课堂学生记、课后学生背、期末统一考,看似严密有序,互相衔接,实际是程式化教学,使原本精彩、生动、丰富的历史学科,变得呆板、乏味、枯燥,加剧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使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基本的动力,兴趣越来越淡薄。为了增加就业,学校鼓励考研,许多同学好高骛远,专业思想不牢固。毕业生不愿意从教,跳不了槽不得已而俯就之,当了教师又不安心,见异思迁。

2. 中学就业的学生素质短板,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是当今中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内容减少了主观评论,更重客观叙述,为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教材采用专题式编排体例,学术性更强,专业色彩更浓,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2]

目前担负培养中学历史教师的高师课程体系僵化、课程内容陈旧,与基础教育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在课程体系上,中国历史注重朝代的更替,世界历史注重国别和地区,这样的体系既不能阐明世界各国历史的共性,也不能反映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在课程内容上,虽然开设了以两大通史为主的基础课,但近年来学时被大大压缩,老师只讲授历史发展的线索,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零散而不系统。在课程设置上,窄而泛,专业课程多,综合课程和实践课程少,学生综合素质差,毕业后到中学用不上,形成了“学了无用,用的没学”的脱节现象。[3]

3. 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史学理论欠缺,探究能力不足

近年来高等院校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在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反映在历史专业上,存在着轻基础理论的倾向。许多院校只开设了史学概论、史学史课程,一些基础理论课程根本没开,造成学生理论学习方面的不足。课程因人而设,随意性强,既脱离学术前沿,又缺乏理论深度。这就造成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普遍感到史学理论知识欠缺,只好从“头”补课。一些提高学生能力、研究兴趣的课程也没有开设,分阶段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设想没有很好贯彻,学生探究能力差,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造成学生专业素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程体系与基础教育改革之间的矛盾,课程体系与教师专业研究之间的矛盾,课程设置与学分制实施方面的矛盾等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矛盾。[4]

二、推行分类培养,改革课程体系

高师历史专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优化培养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推行分类培养,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尽可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大效益化。

(一)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是“养贤育才之所”,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地。但一所高等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确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由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决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国数百所高师历史专业存在着明显的培养目标趋同、培养规格不具体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师范院校,培养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培养模式照抄精英模式,造成学生素质下降,学了无用,用的没学,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5]

原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说,师范院校应该做好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师范性,二是坚持面向社会,三是坚持师范性和综合性有机结合,三个坚持的核心是“师范性”。我们认为高师历史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注重自身的办学条件、水平和能力,科学定位,办出特色。部属“985”院校和进入“211”的师范院校承担着基础性、原创性和培养历史学理论人才的任务,应该定位在学术性、科研型院校。一些拥有硕士、博士点的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应该定位为教学研究型院校,争取办出地域特色,形成地方高水平教学研究中心。占绝大多数的地方性师范院校应该根据师资队伍现状、教学条件,凸显“师范性、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主要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即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6]

(二)推行分类培养,创新培养模式

1. 目前高师历史专业采用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师历史专业采用的培养模式主要有:“4年一贯制”模式、“2+2”模式、“3+1”模式、“主辅修”模式等,几种培养模式各有优劣。

(1)“4年一贯制”模式。学生在入学到毕业的4年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在整个4年的时间里接受教师专业化的熏陶,知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目前地方性高师历史专业多采用此种模式。

(2)“2+2”模式。即前2年按大文科方向组织教学,为学生打下宽广的学科基础。第3年进行职业分流培养,学习专业课。第4年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由于小学教学内容的浅显性和初中开设的《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淡化了学科分类,趋向了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该模式主要适合培养复合型的小学、初中历史教师。

(3)“3+1”模式。学生经过3年的学科专业学习后,在第4年根据志愿,进行职业分流培养,集中1年时间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优点是专业基础扎实,但第4年基本上开不了什么课,有名无实。加之目前教育实多流于形式,学生实践能力不足。[7]

2. 创新“2.5+1.5”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采用“2.5+1.5”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高师尤其是地方性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就业方向、特长选修不同的模块,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1)“2.5+1.5”中学历史教师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2.5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1.5年时间,学习师范技能课程,经过见习、实习,撰写教育调查和改革的毕业论文。

(2)“2.5+1.5”历史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2.5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1.5年时间里,学习史学理论、中国史专题、世界史专题、科研能力训练等课程,撰写历史学毕业论文。

(3)“2.5+1.5”公共史学人才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2.5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1.5年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学、考古学、管理学、社交与礼仪、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课程,经过见习、实习,撰写毕业论文。

“2.5+1.5”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可以集中2.5年的时间学习公共文化课和历史学科专业课,有利于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精深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1.5年的时间里实行分类培养,学习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史学理论和方法、公共史学课程,然后通过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最后反思和总结,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三)完善课程结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我国高师历史专业现有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分天下”模式、“四分五裂”模式、“平台+模块”模式等,几种课程模式也各有优劣。我们认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就业的几个流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比较适合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实际。这种新的课程体系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实践教学为平台课程,下设不同的模块,能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

配合“2.5+1.5”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经过2.5年的平台学习,在修完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课的前提下,后1.5年时间,课程可以设置成三大方向系列,一是教学系列,二是研究系列,三是公共史学系列。

1. 中学历史教师课程模块

开设一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技能方面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课程。在原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教师口语》、毕业论文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中学班主任》《写作与演讲》《书法》《中学历史教材分析》《历史地图画法》《历史教学模式探讨》《中学历史教师技能》《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等课程。通过开展以“三字一话”(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加强“三字”训练。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举行“三字”书法比赛、普通话朗读大赛、课堂模拟教学大赛等,培养视野宽广、基础知识宽、基本功水平过硬、竞争力强、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中学历史教师。

2. 历史研究人才课程模块

开设马列原著选读、历史心理学、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世界文化史、西方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史学论文写作方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攻读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公共史学人才课程模块

开设调查研究与方法、逻辑学、社交与礼仪、管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科技革命与现代化、社会学概论、文物鉴赏、博物馆学通论、世界宗教、法学概论、社会学、文秘写作、市场经济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有利于体现基础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类培养,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整合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精炼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高师课程体系改革不是简单的教学计划的更新,也不是简单的课程模式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只有科学确立培养目标,完善课程模式,做好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使课程体系改革收到应有的成效。

注释:

① 本统计为学生一次性就业统计,不包括后续就业。

参考文献:

[1] 杨卫东.近十年来地方高师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流向调查与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2):102.

[2] 王国民.研究性学习与高师历史教学改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1):132-133.

[3]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课题组.高师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历史教学,2000(11):25.

[4] 杨卫东.新课改背景下改革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8(10):78-79.

高学历人才培养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31-02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做出的整体性设计和安排,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制度设计,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和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影响,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未来发展。2002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新升格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性本科人才。作为新升本的地方院校,应首先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下,根据各个专业实际状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作为新乡学院师范类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科学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素质和能力,具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历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根据学院总体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历史学学科专业实际发展和就业需求,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在突出地方性(区域性),加强应用性,强化实践性方面下功夫。

一、历史学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1.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为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建设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新乡学院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坚持“以服务新乡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立足豫北、面向河南、辐射全国”的定位,立足于新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紧紧围绕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为豫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2.坚持通识为主,全面发展。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社会学科,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体现通识性、基础性、综合性,要给学生以全面的、自由的教育和训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3.坚持能力为本,优先发展。基于历史学的师范类专业性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突出师范性,注重学生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其他培养目标的能力。要以能力培养要求为主线,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要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4.坚持人文为魂,和谐发展。基于历史学科综合性特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体现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塑造和谐人。

二、历史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在重视历史文化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强调拓宽基础教学的内涵,改变以前历史学教育教学内容偏窄偏专的倾向,加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基本素质的培养。

2.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根据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制要求,要统筹培养全过程,科学处理基础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教与学的关系,明确每门课程或每个培养环节的教学目标和作用,注意它们之间的主次、层次,联系与配合;注重历史学、哲学、法学、管理学、文学、文化学等学科之间的渗透,合理调整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的重组和整合,提高课程中的综合化程度;注重教学计划中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和整体优化。

3.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历史学的教学计划应体现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在统一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情况下,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设计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和弹性的课程设置。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要求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自己的就业愿望选报全学校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还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4.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地方性大学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为指南,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在历史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专业考察、毕业论文设计、各种综合性专业竞赛、社会实践等进行统一设置,构建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5.努力做好“四个坚持”。在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就业需求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特色为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创新教学方法与形式,增加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学历人才培养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62-01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高职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对应用科技人才的教育塑造。目前,由于教育目的过于偏向职业教育,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片面地将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认为高职教育的重点只是面向生产实践、管理岗位一线教育塑造专项人才。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造成教育偏差现象的出现。

一 高职学生历史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历史教育是反应人类社会建设发展实践过程与客观规律、特征的基础学科,对于塑造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教育功能。通过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明确历史演进过程中人类、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同时,历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意识素养,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建立社会道德责任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历史课程的课时比例,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清自我,培养良好的文化内涵,促进人格的升华,进而在未来的就业中很好地适应社会多变的环境,提升综合技能水平,在岗位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核心服务价值作用。

二 高职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

1.利用历史人物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历史学科中,涉及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身上都有着鲜活的事例。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剖析,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例如,在对秦始皇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该从介绍秦的历史年代开始,也就是战国诸侯纷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在人们心中却一直渴望能够实现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功绩。但同时,也要全面客观地去评价他,比如他的残暴统治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从客观的角度去思考历史人物,从而获得启迪,不断完善自我的人格,给自己的生命赋予价值和意义。

2.培育学生丰富和广博的历史知识

在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时,丰富和广博的历史知识是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越多,接受和理解能力也就越强,历史人文素养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养成,历史思维能力也逐渐增强。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时,应该加强高职院校的历史教育和教学,强化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加强教师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历史背景,认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对学生讲述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激发其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起科学的历史情怀。

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高职院校历史教学育人功能

高职院校在开展历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特征,激发其历史学科情感教育、史鉴培养功能,凸显时效性。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民族意识,为祖国的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此外,高职历史教师应针对高职学生心理年龄尚未成熟、生活经验有限的状况,通过历史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引导他们遇到困难不畏惧、不退缩,通过历史人物、典型事例来感化学生。同时应引导学生注重实际,学以致用,可引入专题讲座模式,结合历史内容与现实事件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理论与实际结合,发挥历史教育的人文素养培养功能。

三 结束语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学校应该注重历史教育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的重要功能,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历史教育方法,促进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光彩.素质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J].中外教学研究,2006(10)

[2]韩琴英.论大学历史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独特优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高学历人才培养篇(10)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新疆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的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是众所周知的。随着社会发展与变革,继续教育也在发生着一系列深刻变化,学生与社会的需求日益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面临种种新的挑战,尤其是非学历教育是继续教育不断探索的新模式。为了构建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继续教育,要从办学规模、教育层次、学科设置、运行机制、管理队伍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探索,才能全面提升继续教育质量。多年来,新疆大学积极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培养了大批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从新的形势要求来看,继续教育竞争激烈,非学历继续教育任务繁重,学校目前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在质量与管理上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是:

目前,新疆大学的各教学院系、包括部分行政管理部门都设有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在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内设立培训部(培训中心)在负责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但由于学校缺乏校级层面的统筹管理机构,各学院、各单位的培训工作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自由发展,处于非公平竞争状态,从管理机制上看,缺乏学校的统筹与监督,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这种分散的、“地摊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弊病很多,已成为限制非学历继续教育良性发展的“瓶颈”,也直接影响了非学历继续教育质量。因此,统一规范管理是推动高校非学历教育管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

新疆大学目前开展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主要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其中包括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骨干教师通识培训、校长及后备干部培训、公安干警培训、地方科级干部培训等方面,还办有一些科技类和人文类培训,如IT类、经济类、语言类等。大部分社会培训都涉及人才素质提高等内容,但培训层次相对较为低端。因此,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如果除掉政府委托项目外,其他从市场发展需求所获得的培训项目规模偏小,也影响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全面发展。

从目前新疆大学继续教育发展实际状况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对非学历教育发展的战略认识还有待提高

新疆高校普遍重视发展学历教育,对新形势下非学历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甚至还是沿用传统观念与习惯做法,将非学历教育未纳入高校教育的主流之中,甚至将其视为各单位从事创收的一种途径。事实上,新时期加强非学历教育的意义已远远不止于经济方面,除了培养社会各类人才,它还担当着提高高校的社会声誉、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创建学校品牌的作用。正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东成所说:“现在高校面临两种人才的培养,一种是学历教育,一种是继续教育。前者是潜在的人才,后者是现实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是学校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现在能在现实的人才中培养一部分有发展前途的人,把他们培养成单位留得下、稳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无疑将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社会声誉。”所以,如果高校对非学历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认为非学历教育发展可大可小、可有可无,或即便发展,对其认识也只是停留在经济效益层面上,对社会效应缺乏应有的认识,会使非学历教育无法得到有效发展。

(二)对非学历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还明显不足

继续教育工作是对高校办学能力的一种考验。高校面临的考验不仅仅在对学历教育、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还包括在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方面。如何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教育资源,如何整合和引进社会资源为非学历教育发展所用,以提高继续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提高非学历继续教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是当前非学历继续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一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还很不足,一是缺乏共识,二是缺乏机制,也就是说,在学校内部还没有建立整合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来充实学校培养人才的实力的体制机制。

(三)非学历教育辐射或涉及的培训领域偏窄,培训层次还处于低端

目前,新疆大学非学历教育培训主要集中在教师、机关事业单位的培训项目上,对其他的一些领域,诸如企业的总经理、总裁、高管等高端培训和研修班,大部分都还没有开展,即便是在各类教师培训上,也只是承担了政府委托的单一任务,还没有主动对其进行全面细分,实行个性化的多元化培训。事实上,仅就教师教育培训来说,就存在一个巨大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需求与开拓空间都很大。在非学历教育培训层次上,学校也还未办出具有自身优势特色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也就无法将培训层次进一步提升、规模进一步扩大,无法将非学历继续教育推向高端层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更为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非学历教育管理机构还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水平还不够高

目前,学校在管理机构设置上,还没有形成全校统筹协调的管理机构;在管理体制机制上,也缺乏统一、规范、严格的规章制度,标准化程度不高;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大部分是依托全日制学历教育教学的教师,缺乏专门化、职业化、综合素质高的非学历教育教师队伍。因此,学校的非学历教育管理比较凌乱、各行其是,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教育教学质量上,也缺乏与社会培训机构可竞争、可合作的整体能力与综合实力。

(五)非学历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管理效率不高

虽然学校继续教育管理方式较之以前有所改善,但很多管理方面仍然停留在最原始阶段,还没有构建专门的管理信息网站和内部局域网。在学生登陆学校网站就可以查询考试成绩、学校最新的考试信息和培训招生报名资讯、建立学生与学校间的网络互动等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从事非学历管理的人员还主要是依靠手工劳动进行,简单的重复劳动也时有发生,造成一定人力浪费。

二、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需求

根据新疆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新疆未来10年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自治区要实现科学、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作保证。为了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从而实现以人才的跨越式发展支撑新疆跨越式发展,以人才的优先发展促进新疆长治久安。

近年来,新疆人才工作总的形势较好。但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看,全区人才发展与内地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问题是: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结构和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人才稳定和引进难的问题仍然突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因此,自治区预计到2020年,将重点培养开发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等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约8万人;宣传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政法、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约15万人。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新疆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进入西部人才强省(区)行列。到2020年少数民族人才比例要有明显提高,培养造就1000名少数民族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万名各行业领域的中青年少数民族专业技术骨干、500名少数民族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同时,自治区考虑到不同领域人才发展特点,要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一批国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一大批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因此,自治区计划在现代工业、生态环境等领域,每年支持和培养100名具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争取国家和援疆省市支持,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建设一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每年选拔1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紧缺专业优秀大学生进行定向跟踪培养。到2020年,培养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500名,紧缺人才5000名;充实基层政法人才2万人,培养情报研判分析、刑事科学技术、刑事侦查等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8000名,引进和招录法学、计算机、心理学、信息工程、司法鉴定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万名,培养和引进外语人才800名;到2020年,全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高职高专院校专任教师达到1.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达到2.2万人,其中“双师型”教师达到70%以上等。

从上述自治区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来看,高校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实现各行各业人才和管理者实现知识、能力的“梯次渐进”服务,要进一步加大继续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自治区从人力资源短缺转变为人力资源丰富和优化——这也是党政干部、企业高管、各类师资等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内在需要。高校的社会责任是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学责任就是要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推动学校与社会经济活动更加密切地融合和对接,建立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平台。因此,高校一定要充分认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要在推动非学历继续教育中有所作为,多做贡献。

三、建设适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思路对策

新疆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区部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目前,学校有81个本科专业,10个国家特色专业,8个自治区紧缺人才专业;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23个学院,4个教学实践中心;学校具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涵盖了各类专门人才培养的主要领域。多年来,学校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多有合作,为新疆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才。因此,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和提升应用型非学历继续教育人才,依托新疆大学具有非常好的学科专业基础。

近年来,通过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多方努力为开展非学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与环境,使非学历教育得到规范有序地发展。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继续教育中的非学历教育培训越来越重视,并逐步将此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继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研究院,结合学校建设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因此,大力推动非学历教育是新疆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其思路对策是:

(一)提高认识,准确定位,加强对非学历教育的领导

首先,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非学历继续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高校发展非学历教育对学校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性,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研究和定位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障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学校开展各种非学历教育和培训,要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根本宗旨,以促进各类人才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为基本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继续教育学习需求,从而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高校要明确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构建校级层面的统一规范的管理体制机制,特别是在更新继续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运作等方面提高认识,加强统筹管理的力度,保障非学历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观念,树立符合非学历继续教育规律的人才观念

有学者指出,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高端培训转变;二是内部向外部转变,在充分调动学校内部资源的前提下,努力拓展外部市场,寻找内部优质资料向外部辐射的结合点和落脚点,实现继续教育的生根、发芽;三是从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转变,从最初的国内小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市场的办学定位,实现国内国外的继续教育两头开花的局面。

与高校的学历教育不同,非学历继续教育具有明显的市场特点,受人才需求市场影响特别显著,其培养培训的根本目的也在于为社会和市场培养出大批急需的、适用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因此,非学历继续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不断探索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规律和人才评价体系。这就要求从事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各类人员要树立起市场意识,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综合效益为驱动力的市场化机制的运行;做到主动去满足社会对非学历教育的多种需求,开展多层次、多结构、多门类、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培养。

(三)整合优化学校内部优质教学资源,有效为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

为了更好推进高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优势,加强校内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要充分利用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契机,积极打造校内各学院、各学科、各专业共享的公共教育培训资源平台,通过整合资源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要整合校内的办学力量,优化配置办学资源,集中力量,形成合力,与那些社会上急需的专业人才的相关学院建立良好交流的合作机制,最大化地发挥优势,树立品牌,为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扩大社会影响力。

(四)开门办学,与社会接轨,走专业化、职业化、品牌化道路

高校在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开门办学,与社会接轨,针对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还要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规划管理,走专业化、品牌化的道路,克服单纯追求一时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长远社会效益的误区,要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培训质量放在首位。在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化建设上,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要充分发挥管理协调作用,承担好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在学校统一领导下负责规划、管理和评估,负责与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建立人才培养工作的联系渠道。在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方面,学校要从加强教育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技术和实践要求上多下功夫,既要依托现有学校的专业老师,还有吸引校外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补充到师资队伍中来,特别要加大非学历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构建一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与实践、与市场紧密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五)加强非学历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益

目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继续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更直接关系到继续教育工作能否建立一种良好的机制,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对各类管理人员(包括基层学院和单位的管理人员)提出科学合理的业务指标要求,制定可行的人才进修和培养计划,尽最大努力,为全体管理人员提供必要条件,创造更多机会,保证他们顺利,完成业务进修或者其他技能培训。在工作安排、人事任用、日常管理等方面,应当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集体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可根据据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研讨班等。在继续教育学院的组织下,承担非学历教育的各个学院、单位要定期开展交流和研讨活动,彼此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提高,以保障非学历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六)建立非学历教育的评估体系,确保培训质量的不断提升

由于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有明显的市场特征,因此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是根本前提,也是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生命线。要实现社会认可目标,唯一的标准就是人才培训质量,学校要把非学历教育的质量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来抓,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以质量拓展人才市场,以质量扩大人才影响。这就要求学校要研究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和保障机制,加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开放的、动态的、符合非学历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评估指标体系,以此检查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状况、教学水平、管理质量,促使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进而实现优胜劣汰。这是规范和保证非学历教育向高水平、高效益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当前,社会上各种办学力量蓬勃发展,这就需要我们高校的继续教育机构努力改进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建立认识到位、内涵丰富、机制健全、管理高效、有一定影响力的新疆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新体系、新机制,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绍.发展高校继续教育的若干构想[J].高等函授学报,2007,(9).

[2]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关注什么[J].清华继教,2005,(4).

[3]黄炼.新时期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的机遇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06,(6).

上一篇: 小学语文的困惑 下一篇: 政治哲学的特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