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发展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9 17:20:49

电力发展史

电力发展史篇(1)

    1无线电力传输的发展历史

    19世纪末被誉为“迎来电力时代的天才”的特斯拉在电气与无线电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881年发现了旋转磁场原理,并用于制造感应电动机,次年进行试制且运转成功.1888年发明多相交流传输及配电系统;1889~1990年制成赫兹振荡器.1891年发明高频变压器(特斯拉线圈),现仍广泛用于无线电、电视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他曾致力于研究无线传输信号及能量的可能性,并在1899年演示了不用导线采用高频电流的电动机.但由于效率低和对安全方面的担忧,无线电力传输的技术无突破性进展[1].2001年5月,国际无线电力传输技术会议在法属留尼汪岛召开期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皮格努莱特,利用微波无线传输电能点亮40m外一个200W的灯泡[1].其后,2003年在岛上建造的10kW试验型微波输电装置,已开始以2.45GHz频率向接近1km的格朗巴桑村进行点对点无线供电[1].2006年10月日本展出了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此系统输出端电力为7V、400mA,收发线圈间距为4mm时,输电效率最大为50%,用于手机快速充电.2007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实现了在短距离内的无线电力传输,他们通过电磁感应利用磁耦合共振原理成功地点亮了离电源2m多远处的一个60w灯泡.2008年9月,北美电力研讨会最新的论文显示,他们已经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雷电实验室成功的将800W电力用无线的方式传输到5m远的距离.

    2无线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

    对在空间实现无线电力传输的形式,大致有3类:第1类是通过电磁感应的“磁耦合”进行传输(短程传输).现在已经广泛应用的变压器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来进行工作的:由一个磁芯以及二个线圈(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组成;当初级线圈的两端加上一个交变电压时,磁芯中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从而在次级线圈上感应出一个相同频率的交流电压,电能就从输入传输至输出.第2类实现无线电力传输的形式是以电磁波“射频”或者非辐射性谐振“磁耦合”等形式将电能进行传输(中程传输).射频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在电子学的理论中,当电流流过导体,导体得周围会形成磁场,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的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在电磁波的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就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但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便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且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较远距离传输能力,人们把具有较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即:RF).将电信息源(模拟或者数字)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者调频),形成射频信号后,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较远的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需要进行反调制,再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中程传输是利用电磁波损失小的天线技术,并借助二极管、非接触IC卡和无线电子标签等,实现效率较高的无线电力传输.第3类是将电能以微波或激光形式远程传输:发射到远端的接收天线,然后通过整流、调制,作用于负载等处理后使用(远程传输).微波的穿透性,激光单向性,亮度高等特性使得大量光子集中在一个极小的空间范围内射出,能量密度极高.以微波或激光的形式将电能远程传输的发送设备主要由光源、光调制器、光学发射天线(透镜)等组成;接收设备主要由光学接收天线、光检测器等组成.信息发送时,先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光调制器将其调制在光源产生激光束上,经光学天线发射出去.信息接收时,光学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聚焦后,送至光检测器恢复成电信号,再还原为信息.故一般用于大气层外的卫星间通信和深空通信或太空太阳能电站将太阳能传输到地面.

    3无线电力传输的应用

    3.1多功能家用电器无线供电“膜片”日本东京大学的樱井贵康教授在2006年主持并开发出一种家用电器无线供电方式,是用一片图书大小的柔软塑料膜片便可对家电进行无线供电:该特制塑料膜上面嵌有半导体感应线圈,厚度约是1mm、面积约为20cm、重约50g[2],可以将其贴在桌子、地板、墙壁上,能够为圣诞树上的LED、装饰灯、鱼缸水中的灯泡或小型电机供电.使用前家用电器需要装上可接收电能的感应线圈即可得到无线供电.此种薄膜电源由四层塑料薄膜组成,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是:电导可控的有机晶体管,感测兼容电子设备接近的铜线圈、接通或断开电源的MEMS开关、传送电能的铜线圈.当电器进入薄膜2.5cm范围内,最靠近的MEMS开关接通电源,电感线圈就利用电磁感应向设备供电.试验验证,扣除发热损耗的情况下能量转换率可达62.3%,可转送30W电力(如果加大膜片尺寸可达100W).该无线供电膜片会自行判断电器的所在位置,在居室空间的较大范围内可随意放置[2].

    3.2MIT隔空无线点灯实验MIT的索尔贾希克研究团队认为:非辐射电磁能谐振隧道效应,称作“Witricity”的无线供电技术是采用“不发出电磁波的天线”而实现非幅射共振能量传输.实验中,MIT的研究者使用两个直径60cm的特殊铜线圈,一个线圈作为送电方接在了电源上,作另一个线圈作为受电方置于2m外并连接一个灯泡.当送电方接通电源后,两个线圈均以10M赫兹的频率振动,产生强大的电磁场,通过“共振”的方式使得电能传递,即隔空供电使灯泡发光.即使在电源与灯泡的中间放置木料、金属或其他物体等,灯泡仍然会发光.MIT的研究者表示,并没有发现这一系统会影响人体健康,现在的电磁辐射水平大概和核磁共振仪类似,在安全范围之内[2].此无线供电技术也称为共振感应耦合技术,技术的核心在于采用了非辐射性磁耦合:两个具有相同频率的谐振物体会产生很强的相互耦合.一般情况下,基于普通电磁感应耦合的非接触电力传输,是利用数百圈紧密缠绕的线圈,只能在数毫米的范围才得到60%以上的传输效率.而共振感应耦合技术中只是缠绕了5圈粗铜线作为天线的线圈,在进行的2m传输时效率约为40%,距离为1m时效率高达约90%.可见这种融合了电磁共振的无线供电技术为无线电力传输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电力发展史篇(2)

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电网调度自动化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调度和电网运行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是电力系统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近几年来,随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日趋成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当前电力系统中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构成分为:1、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以及数据通信技术是实现调度自动化的基础和前提;2、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与调度、电力市场化运营与可靠行、发电厂运营决策支持等;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现状

我国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处于由第三代产品向第四代产品过度的关键期。第代产品产生于20世纪9O年代,它的硬件平台采用基于RISC结构的计算机和共享交换以太网。软件平台采用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Unix、关系型数据库、软总线等技术。具备SCADA、EMS等功能。第三代产品需改进的主要问题是:非层次设计,平台通用性差:扩展性和移植性难;非标准模型,厂家专有;难以实现真正的开放;难以实现异构系统互连:非构件化,难以保护投资。为使EMS 应用软件之间的交互正确无误, 需要对交换的数据信息达成一致, 即提供标准的元数据级的模型和标准应用程序接口(APIs)。国际电工委员会近十年逐渐完善了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标准和模型定义工作, 并号召EMS 生产厂家积极采用该标准。在IEC61970 的CIM部分给出了电力对象的确切定义和域描述。 在现在电力企业应用系统中存在多岛自动化现象, 如实时系统有: EMS、DMS、TMS、TMR、GIS, 非实时系统有:MIS、ERP。这些系统多是异构系统,如采用多种计算机体系结构: RISC、x86, 多平台: 操作系统、多数据库系统, 多语言; c /C++、Java、HMI /XMI , 因此, 存在系统互连问题, 及信息一体化问题, 为达成企业应用系统互连集成和企业资源共享, 这就需要在电力企业应用系统中采取以下策略。

从2007~2010年,整个电网的调度自动化专业不仅仅是从设备上、规模上有长足的发展,从专业技术方面也有较大的提高,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从封闭的集中式系统发展为开放式分布式系统集中式系统的好处是一机多用、节约资源投资,但存在第三方产品难于接入、不易扩展更新等缺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性价比日益提高,资源投资已不成问题,但要实现开放式和分布式,必须解决各种接口和通信协议的标准化问题。随着操作系统、数据库、用户界面和通信等有关的标准先后建立,为开放式分布式系统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开放式应用软件平台为分布在网络各个节点的应用提供统一的运行环境和资源管理,并保证系统灵活的扩充性。同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丰富了电网运行管理的手段,实现不向功能的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多,如能量管理系统(EMS)、配电管理系统(DNS)、调度防误操作系统、DMIS系统等等。由于各系统开发厂商的不同,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数据结构差异较大,对电力对象有自己专门建模方法,加上各个业务部门的特定需求不相同,各个应用系统关心的电力对象也不同,导致了许多信息建设问题的出现,例如信息孤岛和信息交叠等。因此,对系统进行信息集成,建立信息一体化平台是调度自动化专业工作的发展方向。目前电力企业的信息主要分为生产过程类和经营管理类,而生产过程类信息又是整个电力企业数据中心最重要的数据来源,调度自动化专业下一步的工作发展,应该是先期进行电力生产自动化领域的信息集成,建立自动化信息一体化平台,进行全面综合的生产运行过程分析,为电力企业各级生产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下一步工作莫定坚实基础。同时完善电网运行实时信息以自动化形式。从远动、SCADA发展到EMS,电网运行实时信息自动化走向标准化如涉及SCADA、EMS和电力市场的IEC61970,横向将和支持配电管理系统(DM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的IEC61968接轨,纵向将和支持变电站的互补接轨,构成完整的标准化系列。我们所指的调度自动化,是由传统的远动技术发展起来的,主要服务于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随着变电站数字综合化的发展和无人值班的推广,调度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显著增长。减轻调度员工作强度,提供丰富技术支持手段,进一步提高调度员的调度能力和素质一直是调度自动化工作的目标,也是调度自动化作用于电网运行的方向电网地理分布辽阔,结构复杂,已成为人类制造的最复杂的系统之一要管理如此庞大的系统,仅依靠一次设备和继电保护已不能完全满足电网的安全运行。在美加大停电后,各国都加强了电网管理,强调统一调度,力图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作用来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南网方略的战略目标是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际著名企业,而以调度自动化系统提高电网运行控制能力和调度管理水平,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南网逐步实现国内领先、国际著名的重要举措之一。这种形势下,我们的调度自动化概念和工作思路需要有进一步的扩展。首先,从调度所需所求的角度出发,完善一、二次设备运行工况等基础数据,加强告警信息的声光告警功能维护,使调度员及时正确判断故障,缩短故障抢修时间,尤其某些预警信号如遥测越限、设备异常、线路接地等的告警提示,使调度员能提前发现故障隐患,及时处理,避免开关和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其次,加紧EMS系统PAS软件的建设和应用,为调度员的事故演习和业务培训提供支持,减轻调度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电能质量,并将高级应用功能拓展到电网规划,为电网建设提供分析数据;最后,保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稳健运行,提高计算机系统和远动装置运行率。做好调度自动化内部的技术和维护工作,调度紧盯住电网运行和调度自动化发挥作用的基础。调度自动化作为一个系统,存在很大的发展需求和改进的空间。站端的自动化设备,经历了RTU、双机双网阶段,本质上仍未摆脱数据“转发”的局面,存在自动化备用设备工况不能确定和中间环节故障较多等不足,主站系统数据共享、安全防护等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使我们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备功能和需求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

电力发展史篇(3)

作者简介:杨晓(1981-),女,浙江诸暨人,浙江嘉兴电力局,经济师;戴振国(1965-),男,浙江海宁人,浙江嘉兴电力局,助理政工师。(浙江嘉兴31403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2-0118-02

一、嘉兴电力博物馆建设的背景

嘉兴是党的诞生地之一,是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发源地,作为服务历史名城的供电企业,摆在面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大市的要求,传承和弘扬嘉兴电力百年历史文化,二是如何建设新时期企业文化的宣传阵地。

一是传承和弘扬嘉兴电力百年历史文化需要新载体。嘉兴自1912年有电以来,电力发展已经历了一个世纪。随着市政改革的进程,记载电力发展的建筑和实物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少数遗产被收录档案馆和地方博物馆,更多的文史资料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保护和搜集史料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和专门的载体。

二是记载和宣传嘉兴电力局文明历史需要有效的宣传阵地。精神文明建设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企业改革的进程而逐渐完善的过程。嘉兴电力局的精神财富涵盖了安全、生产、营销、党建、廉政等各个方面,完整地展示和继承宝贵财富、宣传嘉兴电力企业形象、教育新一代的电力职工,需要有形的平台和宣传阵地。

二、实施内容和过程

1.建馆起因

从文化研究工程来说,创建电力博物馆是企业文明成果的积淀。博物馆的特点是可以突破书籍、档案的某些局限,以展示实物取胜,让人们在观赏实物的过程中,更加信服地感知文化、感知历史、感知科学。

创建嘉兴电力博物馆另一个重要起因是建设文化大省的时代背景。1999年12月14日中共浙江省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及开展文化发展“六项工程”的要求。嘉兴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了建设文化大市、打造人文嘉兴的规划。2004年11月13日,原嘉兴市长陈德荣亲自签发了“建议嘉兴电力局建设电力博物馆”的983号市长批示。嘉兴电力局经过调查研究,决定筹建嘉兴电力博物馆。

2.筹备过程

2005年10月14日,嘉兴电力局发出《关于成立嘉兴电力史陈列室筹建组织机构的通知》(嘉电办[2005]518号),开始筹建嘉兴电力博物馆。2006年10月25日,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嘉文[2006]135号文批复,同意建立嘉兴电力博物馆。博物馆建设纳入《嘉兴电力局“十一五”规划纲要》,成立电力博物馆筹建办公室,筹建办公室下设:综合、实物、文史三个小组,设专职人员6人。

为挖掘和抢救电力史料,嘉兴电力博物馆与市博物馆联合在《浙江日报》、《嘉兴日报》发表征集电力实物、文献资料启事。并与市电力行业协会联合行文《关于嘉兴电力博物馆征集电力志的函》,发往全国101个电力行业协会。同时在嘉兴电力信息网、《嘉兴电力报》、《嘉兴电力行协通讯》上信息和征集文物启事,并走访嘉兴相关电力企业、市档案局、市博物馆等,收集相关文史资料和实物。

经过积极筹备,博物馆文史资料已初具规模,随后,嘉兴电力局借鉴国内外博物馆发展建设的经验,编写了4万余字的电力博物馆陈列大纲,并开始展厅的布展和装饰,为2008年初,嘉兴电力博物馆正式开馆做好准备。

3.建设情况

嘉兴电力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1600多平米,一期于2008年1月8日正式开馆。展厅包括序厅、中国与电力、嘉兴与电力、电力与科技四个厅,其中嘉兴与电力展厅记录了从嘉兴永明电灯公司创立至今的嘉兴电力发展历程。展厅内新科技应用最多的是电力与科技厅,展示了电是如何产生的,静电、电磁的发生等一批模型。至一期开馆时,共收集各类文史资料、电力设备、实物等“电力文物”1000多件。征集到1949年前的重要实物,史料100多件。

在博物馆一期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嘉兴电力局又成立二期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博物馆的扩建工作,进一步延伸展示内容,拓宽展示范围。电力博物馆二期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展示面积200平方米,截止二期建成时,又搜集到实物、文史资料184件。展厅设置展板50块,展柜15个,展示内容以“电与文明”为基调,以时间为顺序,分探索发展 曲折前进、改革开放 迅猛发展、深化改革 再铸辉煌、励精图治 开拓奋进四个部分,展示嘉兴电力局自1962年建局以来的历史。嘉兴电力局把博物馆打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品工程,2010年6月,嘉兴电力博物馆第二展厅如期竣工,向党的生日献礼。

4.制度保证

随着博物馆建设的不断推进,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也相应出台。主要有《嘉兴电力博物馆章程》和《嘉兴电力博物馆管理职责》两套管理机制。《嘉兴电力博物馆章程》旨在抢救、保护电力史料、文物,规范电力博物馆史料、实物征集管理工作。章程分为征集范围、征集办法、入库管理方法、库房安全保卫制度、展厅安全和管理制度、火灾应急方案六个部分,明确了博物馆在建设和运行中的标准化管理规范。在《嘉兴电力博物馆管理职责》中,明确了由嘉兴电力局思想政治工作部负责博物馆业务管理和经费预算。思想政治工作部作为主要的管理部门,负责博物馆改造、布展计划的编制、文史资料的采购、年度经费预算、博物馆布展内容、资料提供、各项制度的制定等职责。两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参观、来人来访的日常接待工作、博物馆安全保卫、水电设施、环境卫生等。

三、结果成效

“一个企业能够办出这样一座博物馆真是不易,你们把嘉兴民营电业创业过程都能完整保存下来了。这是一份可贵的电力工业遗产。现代电力工业的文明史。”2008年1月31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一行在视察嘉兴电力博物馆时作如上表示。

1.文史资料呈现文明内涵

嘉兴电力博物馆馆藏文史资料、实物1000多件,其中:1917年嘉兴永明电灯公司发行的《嘉兴城市全图》是目前发现的嘉兴历史上第一张有图例、比例尺的嘉兴地图;1948年的《中国电网分布图》是中国电力历史上第一张有图例、比例尺的全国电力分布图。在博物馆正式开馆后,嘉兴电力局组织人员对所有馆藏实物进行了清理,并分门别类,登记造册。藏品半数以上来自电力后人的捐赠,收录的厂徽、早期任命文件、早期电力建设图片、行政会议记录等,呈现出嘉兴电力百年发展历史,深刻展现了嘉兴电力局企业文化的内涵。

2.电力名人彰显文化底蕴

原国家水利电力部部长、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嘉兴籍电力名人钱正英为“嘉兴电力博物馆”题写了馆名。嘉兴籍电力名人还有水利电力工程专家汪胡桢、电机制造专家褚应璜、海宁硖石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徐申如、原嘉兴电厂副厂长陆与可等。1939年3月30日,在绍兴接见了5位电力工人,并亲笔题写带有“光明”二字的5幅条幅。为陆与可的题词是“前途光明”成为当年5幅题词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幅。电力名人后人捐赠的印章、信件等资料再一次还原历史,彰显了嘉兴电力浓厚的文化底蕴。

3.职工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嘉兴电力博物馆紧邻教育培训中心,成为职工教育培训的又一阵地。博物馆建成后,上万名电力职工参观博物馆,接受文化熏陶。每年新进单位职工都会到博物馆接受培训,全面系统地了解嘉兴电力局的历史,以更好地融入企业。在嘉兴电力博物馆,职工可以学习各专业条线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亲身体验嘉兴电力的发展变革。嘉兴电力博物馆为职工教育培训提供了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嘉兴电力人的文化素质。

4.科普教育宣传电力文化

嘉兴电力局在每年的社会开放日,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博物馆。同时,电力博物馆也被市科技协会、栅堰小学、三水湾小学等选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嘉兴电力博物馆成为传播电力科学知识,宣传嘉兴电力文明的有效载体。

5.信息共享传播文明成果

嘉兴电力博物馆目前免费对外开放,除本单位职工外,接待的主要对象是各级领导、系统兄弟单位等。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原市委书记陈德荣、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原核电工业部办公厅主任、二弹一星顾问李鹰翔等先后来到嘉兴电力博物馆参观,陕西汉中供电局、西安供电局等系统内多家单位也曾来到电力博物馆参观学习。嘉兴电力博物馆与嘉兴电力局档案室合作编写《永明》嘉兴百年电力(1908-2008年),嘉兴电力工业丛书一册,并专门制作了明信片、信封,免费对外发放。嘉兴电力博物馆实现信息共享的最大化,成为嘉兴电力企业文化的交流传播平台。

四、总结思考

电力发展史篇(4)

中图分类号P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030-02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剧的复苏,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天》、《故园行》、《洁白的手帕》、《父亲》等作品于80年代初期为这一类电视剧开了好头。到80年代中期,出现了诸如《上党战役》、《忻口战役》等偏重于历史事实再现的文本。1987年8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在北京成立,加强了对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宏观规划和统一协调以及对剧本和成片的审查工作,从此,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迎来高峰,《少年》、《黄河纤夫》、《铁血共和》、《一二云》、《百团大战》、《彭真和他的农民兄弟》、《大渡桥横铁索寒》、《东北义勇军》、《开国领袖》、《日出东方》、《中国命运的决战》等优秀电视剧作品播出,塑造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英雄群像,为革命志士的丰功伟绩唱出一曲悠扬的颂歌。2001年,由王朝柱编剧,金韬、唐国强共同执导的电视剧《长征》在央视播出,这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双赢的作品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成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发展中重要的历程碑。继《长征》之后,《雄关漫道》、《延安颂》、《八路军》、《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受到众多好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登上荧幕,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电视剧中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独特品牌。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作为史诗性电视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史诗性的叙事手法为特征,塑造伟大的英雄形象,展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展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反映革命历程中的革命精神、传播主流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史诗性电视剧是一类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类型,它往往“要叙述一个较为完整的重大事件,塑造一个或几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演绎这些人物在重大事件中的重大的作用”,“张扬悲壮和崇高的美学内涵,张扬这些重要人物的宏图大业丰功伟绩,张扬英雄主义,张扬民族精神,也张扬我们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格调”,“采用宏大的叙事策略,用非凡的人物、大强度的情节、大场景和浓厚的氛围营造出大声势、大气象和巨大的震撼力与感染力”,“无论在现代意义上,还是在中国文化传统的意义上都运用‘史诗’这个概念”。因此,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在艺术风格上要求“史”性和“诗”性的统一,即历史的真实性和诗意的抒情性的统一。

1 “史”:真实地叙述历史事实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都以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文本创作的基础,无论是事情发展的起因、过程、结果都是既定的事实,因此,历史的真实性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不可替代的特性。由于历史事件纷繁复杂,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往往以宏大叙事为基本的叙事手法,即“以其宏大的建制表现宏大的历史、现实内容,由此给定历史与现实存在的形式和内在意义,是一种追求完整性和目的性的现代性叙述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以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段为界限,全面地展示这段时间内的历史重大事件、社会生活、影响深远的思想等等。

电视剧《长征》在影视创作中第一次完整地、全景式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伟大的壮举,并且毫不回避长征过程中残酷的牺牲,党内的矛盾与斗争,真实地反映了革命者在革命历程中所付出的惨痛的代价。另一部由王朝柱创作的《延安颂》则是第一次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1935年末直罗镇战役到1945年6月11日中共七大召开期间的艰苦岁月,为观众展现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延安11年间的成长和功绩。这样的叙事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宏大的历史氛围,民族、国家、历史成为叙事主题的焦点,不仅仅有大事件、大场面、大人物、大主题,还蕴含着宏大的历史精神,给人以深切的厚重感。

2009年热播的《人间正道是沧桑》改变了以往直接讲述领导人成长历程的叙事角度,而是采取“从钥匙孔里窥看历史”的视角,通过杨氏兄弟姐妹不同的人生脉络,将1925年至1949年之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重大的历史事件,包括北伐战争、“四一二”、反围剿、淞沪会战、辽沈战役等事件完整地展现出来。无论是直接描写革命领导人推动历史进程,还是以小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变迁来反映历史变革,都是为了全面地表现历史真实,从历史环境中开掘革命历程中积淀的民族精神和革命英雄的优秀品格。

为了呈现更加真实的历史画面, 2011年央视黄金一套播出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引入了纪实的思路和创作理念,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样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影片中大量引入历史影像资料,真实的历史影像资料与电视剧叙事画面交织在一起,大大增加了剧情的真实性。

2“诗”:具有感染力的叙事手法

由于其独特的题材要求,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需要依托真实的史实,全面地展现历史进程。然而,在史实的记录当中,许多事件发生的细节,例如具体的场景、人物以及人物的对话实际上是不可考的,正如《长征》的编剧王朝柱所说:“长征本身就是一部永远无法全部破解的书。”因此,在创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时,不仅要用客观、真实的笔法叙述历史事件,还需要创作者依靠科学的历史思维以及并不详尽的历史资料把历史事实真实地展现出来,让历史真实和虚构的情节相辅相成,虚虚实实,相得益彰。王朝柱在谈到《长征》的创作时说道:“他们本身在长征中就有这各种各样的传说,我们要展现一个真实的、具有相对权威性的,在长征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的历史人物。并且,我们不伪造历史,历史的真实是具有极大震撼力的‘卖点’”。创作者必须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对革命史实的审美反应不仅限于对历史的感知,更重要的是把历史的感知融入对艺术形态的感悟之中,把对历史的判断融入直觉的形象体验中来,通过审美过程中的艺术想象合理虚构细枝末节来完成创作。

从人物塑造上来说,在早期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当中,领袖形象的塑造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由于这一类电视剧特殊的重要性,因此常常作为为纪念党和国家重要纪念日的献礼作品推出,充满了主旋律的声音,领袖形象几乎都是统一的“高大全”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刻板的领袖形象并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而《长征》则在这一方面转变了此类电视剧塑造人物形象的模式。《长征》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深入领袖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刻画领袖人物伟大的人格魅力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它为大家展现了超人的胆识、伟大的抱负,也为大家展现了他对孩子的慈爱,对妻子的爱护;展现了那种宽人严己、忠心为党的高尚品格所形成的特有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让人物在一言一行中以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来感染观众,推动情节发展。在此后的作品当中,创作者愈加注重对领袖亲民形象的塑造,刻画伟人贴近民众的一面。电视剧《延安颂》不回避客观事实,不是完人,也有缺点与错误,在展现与许世友的矛盾冲突时,创作者并不回避的错误,而是展现敢于承担责任,听取他人意见,勇于承认错误的一面。在塑造亲切的伟人的同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更加注重对小人物的关注,在个体生命的成长中展示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让小人物的形象烘托英雄人物的精神和品格,让沉重的历史因为鲜活的个体命运变得更加鲜活,让个体的命运也因为厚重的历史背景而得到升华。在《长征》中,创作者塑造了一位虚构的人物,游击队队长阿玉,当红军被迫从江西向湖南转移时,游击队队长阿玉为上路的红军战士歌唱《十送红军》,歌声伴随着黑夜中的红军战士前行,随着悠扬的歌曲,展现了红军在跋涉道路上的艰辛,营造出了一种悲壮的美感。电视剧《雄关漫道》中,塑造了出身农民的营长李明皓和知识分子团长岳林盛,以及岳林盛的妹妹凌霄,三个小人物贯穿全剧,以他们在红二、红六军团中的成长历程来展现红军第二、六军团在、任弼时等的领导下,胜利完成长征的历史壮举。以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精神面貌表现时代精神,以小人物的成长历程表现历史进步的节奏。

3 “史”和“诗”的结合:营造具有意境的叙事画面

在史诗性的叙事手法当中,“史”和“诗”是互为修饰,相辅相成的。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视听语言是电视剧叙事的重要手段之一。相较电影而言,电视剧的画面更加朴实,贴近生活,尤其是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当中,出于历史真实性的需要,镜头的使用相对稳固,偏向纪实性的记录镜头,往往“调动多样化的技术手段成就了画面写实写意的美感”。

此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画面叙事还注重意境的营造,增强感染力,加强抒情性。一方面,创作者通过蒙太奇控制画面叙事的节奏,“蒙太奇是画面的建构主体主动地参与创造情节的过程,从动力学上讲,蒙太奇是观众情感和理智参与叙事的过程。”蒙太奇往往成为增强感染力的有利工具。例如《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瞿恩被枪决的场景,画面先讲叙范希亮举起枪支,用特写突出装子弹、拉枪栓的过程,随后定格在延伸的枪口,枪口对着模糊瞿恩的头,随即镜头切到瞿霞的特写,眼泪从她脸上划过。镜头再次切换到刑场,瞿恩缓缓倒下,然后镜头对准范希亮伤感的表情,又切换到掉落在地上的镣铐,随后又切回瞿霞泪流满面的特写,没有一个画面直接展示瞿恩的死亡。这一系列精心打造的镜头,每一个画面都在观众心里敲打着,极具情感的震撼力,营造出悲壮的审美意境。

另一方面,意象也成为创作者在平实的讲叙中增添诗意表达的工具。特定的意象具有象征的修辞性,被人们赋予了更加丰厚的意蕴。画面中的意象能使画面的意义更加深远,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味。正如火把在《长征》中的运用,火把具有照明、供暖的作用,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在讲述红军向湖南转移中,红军夜间赶路,当地的游击队和老百姓来送红军战士,在的要求下,游击队队长阿玉唱起了《十送红军》,远处,摇摆的火把勾勒出红军的队伍,弯弯曲曲,一直向前方延展,火把照亮了行军的征程,也照亮了胜利的希望,是前进的力量,也预示了胜利的到来。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叙事内容涉及国家、民族的重大事件,对人们了解历史事实具有重大作用。在运用史诗性叙事手法创作的过程中,既不能过度注重“史”性叙事,刻意还原历史生活中的细节,显得枯燥无味;也不能过度增加“诗”性的力度,为增强感染力,加强抒情性而脱离史实。只有“史”中有“诗”,“诗”中有“史”,“史”和“诗”相得益彰,才能创作出令人赞叹的精品。

参考文献

[1]赵晖.史诗性电视剧画面叙事的艺术追求[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电力发展史篇(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影内容可以通过信息压缩复制技术,以一定的文件格式拷贝到激光视盘上,用电脑CD-ROM或VCD机、电视机就可以实现播放,它便于保存、灵活播放以及教学课件编制的剪辑,突破了传统电影放映对课堂教学的诸多局限性。所以,激光视盘电影为广大历史教师所青睐,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且常见的教学资源。

历史电影按其内容形式可以分为科教片、实录片(纪录片)、资料片、故事片、非历史电影片等几种形式。

历史科教片主要突出历史教育作用,以明确的教育主题,史论结合,选择翔实的历史形象材料,并结合具体的说明,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如《原始社会》、《古罗马》、《都江堰》、《马王堆汉墓》、《长征》、《法国革命》等。

历史实录片(纪录片)以反映某一历史事件的完整过程为主要内容,是对过去真实历史情景的纪录,是形象的原始史料。它形声兼备,可使学生感知到历史的原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内涵丰富的历史形象知识结构。所以,这类电影材料真实可信,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是随现代声像录制技术成熟后形成的,这类史料多为近代、现代史内容,如《为何而战》、《一战实录》、《抗美援朝实录》等。

历史资料片以保存历史形象材料为宗旨,汇集与某一历史主题相关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每则材料都有比较详尽的说明,其综合性强,材料丰富多样,是历史教师难得的教学形象材料,如《红旗飘飘》、《中华国耻大事记》等。

历史故事片是以某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而创造出的电影艺术作品,如《林则徐》、《大转折》、《三大战役》《开国大典》等。其情节与历史真实过程不一定很相符,也不具备史料价值,但是在教学中对再现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很大作用。“历史的想象是不能孤立进行和随意游离的,它最终必须与证据牢固地联在一起”③,所以,历史故事片可以作为引导学生发展历史认识的手段选择使用,但须经过教师的慎重处理。

非历史电影片是无真实确凿的历史背景的,以满足大众化的娱乐需求为目的,任意编造、虚构人物和情节。无严格历史概念的电影片,可以说不是历史电影片,是不可以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的,由于它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构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加以区别,我们称其为非历史电影片。

二、认识历史电影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各种历史电影材料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其教学应用的效果受制于教材内容特征、学生心理特征、教师教学水平等多种教学因素的影响,如果教师没有认真分析各种电影材料的特征和受制因素,将会出现一系列的应用问题。

1.类型不分。在课堂教学中,历史电影材料可以说是教材知识的具体化,一旦应用就成为教师所传授历史知识的一部分,应严格遵循传授历史知识真实、科学的原则。历史电影材料类型不同,其内容也具有不同的性质,教师应区别对待,特别是对历史故事片的应用须特别慎重。如某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观看了故事片《开国大典》片段,后来学生在电视上看了历史纪实片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的真实形象时,反而认为这个毛泽东不像“真实的毛泽东”。这种历史形象认识与历史真实形象的错位,对学生历史形象知识结构的建立是不利的。“文艺典型反映的真实,重在塑造;历史典型反映历史的真实,重在实录”④。因为历史故事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刻画,已经蕴涵了明显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分。所以,故事片的塑造与真实的历史事实是有距离的,但历史实录片的内容在客观上是学生建构形象知识体系的基础。

2.操作不当。教师在现有的课堂教学形式下,如何科学地操作应用历史电影材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采用专门放映的方式,即讲到相关内容时不用电影做形象材料,而是在讲完某一阶段性内容后,利用专门时间集中放映。这是不符合形象教学及时性原则的。形象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时,首先形成真实的形象认识,构成其形象思维的内容,进而达到对历史事物的全面理解。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讲完教学内容之后,或在讲述教学内容之前,进行形象材料的展示,其形象教学的效果及兴趣教学的程度会大打折扣。因为历史电影重在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纪录,不可能像故事片那样刻画得很细致,描绘得很丰满,富有极强的观赏性,教学中如果不和所讲述的内容紧密结合,对中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也就不可能将学生对生动直观的历史事物的感知、思维引向深入,历史电影应用的良好效果就不可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3.选材不精。在历史教材中有诸多典型的事件和人物,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时间所限,不可能将所有相关内容都以形象手段展示出来,只能选取典型中的典型,重点中的重点。“收集历史材料要竭泽而渔,尽其所有;再建历史形象则要选择典型,突出特征”⑤。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所收集的历史电影材料不经过精选而对学生大量“电灌”,认为要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形象材料,才能深化学生的历史认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其实是形象教学的一个认识误区。这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里,处在对扑面而来的巨大的形象信息流的被动接受中,缺乏相应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无疑会影响教学质量。“历史形象性需要教师慎重考虑,要将思考性放在第一位,形象性为思考性服务,学生在学习中才能真正体会成就感”⑥。

转贴于 4.缺乏说明。有些教师在播放相关的历史电影片段后,缺乏必要的说明性或过渡性语言表述,使教材内容与所用历史电影材料不能紧密地衔接,缺少对知识认知、内化的引导。电影材料本质上是历史教科书内容的形象化,由于历史知识的间接性特征,学生理解文字表述的知识须充分利用其抽象思维能力,而历史电影材料则以形声兼备的形式展示历史过程,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学中欲使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内容很好地衔接,就必须由教师对二者内容进行总结性的点化说明,使电影材料的价值得以充分地体现,达到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全面理解。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技术相当发达的美国,历史教师也认为:即使是最好的电影和录像带,只有在同教师的讲解、讨论及阅读第一、二手材料结合起来时,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教学手段。

三、尊重历史电影材料的应用原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保障

历史电影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信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要受到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内容类别、教育价值、教师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个别性特征,所以须遵循一定的使用原则,才能使其应用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1.真实性原则。学生历史概念的形成源于对历史事实的感性认识,其途径之一就是源于教学中对形象知识材料的接受。所以,教学中所呈现的历史电影材料应真实、准确,因为历史电影材料具有特别显著的形象性,也正是由于这种突出的形象性,学生在接受后往往成为其进行历史思维发展的基础,甚至成为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如果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历史材料缺乏真实性,历史教学也就丧失了科学性和严肃性。所以,历史电影材料的真实性是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基本要求。

2.区别性原则。应用历史电影材料时,应认真把握各类历史电影材料的特征,了解中学生对各类电影材料认知的心理规律,备课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其史料价值,区别对待各类电影材料,预测使用效果,尤其是对电影故事片的应用须进行明确的提示,避免学生与实录片相混淆。特别应强调的是,教师更不能将非历史电影片运用于课堂教学。

3.精选性原则。由于教学时间和内容所限,教学中应用历史电影材料须依据所传授历史知识的特点,特别是应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典型的人物、事件,进行选材,选取最能突出所传授内容实质的历史电影材料,以强化教学效果。有关研究人员曾对高二年级的教学实践进行调查后发现:教学中过多地展示形象性材料,学生兴趣很浓,但两个月后,发言的越来越少,思维活动似乎被冻结,有近83%的学生上课瞪大眼睛,等待有趣内容的出现,教师的讲解已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整体学习成绩下降了。所以,坚持质与量的结合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4.澄清性原则。在多种类型的历史电影材料中,历史故事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否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一个探讨中的问题。我认为历史故事片源于对历史过程的尊重,是现代技术、艺术水平与历史事实结合的产物,虽然它在人物、情节的艺术刻画方面具有明显的思想性和时代特征,但它在再现历史发展过程的原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必须附加一定的澄清性说明,若在课件中应用,须附加说明是电影材料的字幕或背景音,避免学生形成“这”就是历史事实的错觉。另外,教师应注意收集大众媒体播放的与历史事实不符的非历史电影材料内容,在讲到与此相关的教材内容时,明确地予以澄清,以弱化大众媒体对历史专业知识的不良影响,这是历史教师经常性的教学任务。

历史课堂教学中正确应用具有独特形象性的电影材料,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是符合中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心理规律的。俄国教育家康·季·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应用历史电影材料可以使学生认识真实的历史事实,丰富感性知识,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发展学生的历史认识,并为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奠定基础。“学生的想象力往往就是他们追求历史知识的动力,而抹杀学生想象力往往就会阻断了他们继续学习历史的道路”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电影材料与其他形象教学形式的结合应用,将是诱发学生真切探索历史情景、形成其认知内驱力的最佳条件之一,这也是当前及未来历史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的环节,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注:

①⑥林崇德:《历史地理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l年版,第191、192页。

②施和金、朱昌颐:《历史教育学新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4页。

③李彼得:《历史的解释与理解》(英文版),伦敦,1978年,第81页。

电力发展史篇(6)

大家上午好!我叫0000,来自0000,非常荣幸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在此进行交流发言,下面我对学党史、谋发展、促振兴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多海涵、多批评、多指正。

自党史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作为一名党外人士,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能够积极参与市里相关活动。从今年第一批疫情防控卡点工作结束到参加市委组织部开设的年轻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班,通过自主学习和党校老师那一节节引人入胜的党课让我对党史教育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电力发展史篇(7)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维度。其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又是影坛上独树一帜的常青树,它的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愈来愈明显,尤其是在传播文化领域发挥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起初制作者本身的意图。哈萨克历史题材电影是以哈萨克民族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题材的影片,影片大多涉及政治、民族历史、部落迁移、战乱纷争等内容。哈萨克民族是一个饱经风霜,有着数世纪的战乱纷争史的,在历史发展沿革中涌现过许多杰出历史人物和英雄豪杰,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牺牲的无数无名英雄的游牧民族。正是因为哈萨克族有着这样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拍摄历史片上有着得天独厚的素材和条件。因此,拍摄哈萨克族历史片,壮大我国少数民族电影事业的工作势在必行。

1.充足的剧本资源

电影剧本是电影的根本,而历史片剧本则是要依赖于以历史为题材的各种小说、传记、传说等文学样式。在哈萨克文学史上,这样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样式颇多。如:从最早的阐释民族起源的神话《迦萨甘创世》开始,再到往后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精彩而富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学样式出现。在哈萨克民间文学中,有描写哈萨克历史人物和叙述哈萨克与准噶尔、沙俄战争的传说,如《阿山海戈》、《扎肯特市传说》。有描写各时代哈萨克人民生活状况和政治制度,以及人们如何与封建宗法制度作斗争的民间故事,这其中最典型的具有历史考据的代表人物有:阿勒达尔阔榭,吉林榭,霍加・纳斯尔等;哈萨克族素有诗歌民族的美称,英雄叙事诗和爱情叙事诗作为民间叙事诗的两大主体,承载着哈萨克族民间文学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叙事诗又叫达斯坦,指哈萨克民间用韵文或主要用韵文写成就的长篇叙事作品。这些作品以叙事诗的形式记录和歌颂了哈萨克族的英雄和青年男女的爱情史事。《阿勒帕梅斯》、《英雄塔尔根》、《别跟拜》、《哈班拜》、《阔布兰德》等叙事诗塑造了哈萨克历史上英雄们的形象,也记录了6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哈萨克族饱经风霜的,为民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壮美历史。在爱情叙事诗这部分中,《少女吉别克》、《莱勒和玛哲穆恩》《英俊少年阔孜和美人巴彦》《阿依曼与乔丽盼》等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爱情叙事诗。在书面文学这部分中,我们可利用的文献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三大历史碑文《暾欲谷碑》、《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到4世纪的《乌古斯可汗传说》,再到7-8世纪的《阔尔库特阿塔书》等,15-18世纪的哲饶文学也详细记载了自1456年哈萨克汗国自成立以来的史事和18世纪末开始被沙俄控制的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在这一时期,玛哈木别提、阿拜・库南拜、穆合塔尔・艾维佐夫等哈萨克文豪同时也用诗歌、小说等形式记录下了哈萨克民族近代史的方方面面。

从以上内容来看,无论是从时代的纵向划分还是按体裁的横向划分,哈萨克文学为该民族历史片剧本的编成提供了全面,并且符合历史真实性的创作基础,这些历史传说、小说、叙事长诗从哈萨克民族历代生活状况及发展演变的内容叙述上,给哈萨克民族历史片剧本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同时也为影视的制作提供了文学样式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抒情方式等借鉴手段。

2.初具完整的电影制作团队

一部成功的电影不仅要有好的剧本,还要有一个对这部文学作品有深刻认识和领悟的创作团队。史实真实性与电影艺术性的结合要依赖导演对文学剧本的把握和镜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还要综合演员演绎水平和其他制作团队的拍摄编辑水平。

随着电影业的繁荣发展,电影对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因此,以讲述哈萨克族文化的影片来讲,无论是国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还是国内哈萨克文化界,都较为明显的意识到电影艺术具有的的综合性和社会性。截至2014年,哈萨克影坛已经初具规模的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电影创作及发行团队。通常,一个电影导演的创作风格直接影响其作品的结构构思和影片主题的影像表达方式,哈萨克历史片的创作应该是能将哈萨克历史和哈萨克民族风俗准确结合而又不失真的艺术创作。导演团队中有已进军好莱坞拍片的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其代表作有《守夜人》、《通缉者》;哈萨克斯坦著名电影《一千勇士》的导演阿汗・萨坦耶夫;还有国内著名导演嘉娜尔・萨哈提、玛合萨提・卡德尔汗、叶尔江・马合普什,西尔扎提・牙合甫、夏肯・哈力沃拉等,从这些导演编导的阅历以及这些作品的内容和社会效应来看,足以可以分析和断言他们是否具有把握历史事件本身的艺术和评价能力。出自他们之手的一部部出色的作品充分的证实了他们能胜任将历史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的事实,用电影艺术再现生活,展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精神;在创作上,按要求忠于史实,也在必要时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上述国外哈萨克著名导演们的创作技巧。因此,目前哈萨克导演团队的专业素质完全可以达到历史片所需要的历史真实性与艺术虚构性之间完美的结合这一要求。

从新中国建立初到现在,我国哈萨克文坛上涌现出了一批热衷于舞台剧、话剧文本创作的文学志士。凭借着丰富的人生经验,敏锐的视觉意识和艺术感受力,他们利用文学上的造诣结合戏剧自身的艺术特性,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近现代哈萨克人民生活原貌的舞台剧。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阿斯哈尔・塔塔乃,代表作《被解放的人们》,《彩礼》;浩斯力汗・阔孜拜,代表作《坏了的床》;热阿赫灭提沃拉・阿甫切,代表作《害群之马》;玛哈坦・夏里甫罕,代表作《萨丽哈与萨曼》;改革开放后戏剧创作代表人物及作品有:玛哈孜・热孜旦的代表作《愿望》;阿合灭提沃拉・哈力的《风暴》;哈布力・额布莱的《阿吾勒梦想》等。同时在这些老一辈文学先驱的指导和引领下,培育出了具有现代意识的电影编剧,新世纪杰出的代表人物有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代表作《永生羊》,还有图尔森艾力、热斯克勒迭夫、哈斯木汗・瓦提汗,从编剧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科学的预测现有的编剧团队拥有一定的能力去改编历史文献和史事典籍,加上疆内哈萨克艺术界对时事高度的关注和责任感,可以说他们已具备历史片拍摄的最初策划编排工作实力和条件。

从早期电影《哈森与加米拉》、《天山的红花》到90年代的《美丽家园》、《情牵那拉提》再到新世纪的《鲜花》、《风雪狼道》、《永生羊》,哈萨克族演员们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其演技素质要求也都达到了拍摄历史片所要求的硬件条件。哈萨克电影影坛上的代表人物有木塔利普、法蒂哈・马力克、叶尔江・马合普什、嘉娜尔・萨哈提,新生代演员热依扎、阿力木江・吐尔思拜克、玛尔江・拜托肯、茹扎・达吾列提等,哈萨克斯坦影坛更是具备完善而具有国际眼界的演员团队,从性别和年龄层次以及演技来看,这些演员都已是经过专业学习和实践的演员,有些演员甚至是集演、唱、跳于一身的全才演员。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有正在各大高等院校接受专业影视表演教育的演员学生们。这些国内外哈萨克演员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对历史史事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对历史人物形象和其银幕造型有专业的摹拟能力和演绎技巧。他们在不断历练中不断的在提高本身的形象形体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相信在日后的历史片拍摄中会有出色的银幕表现力和令人满意的演出。

上述参与影片创作的编剧、导演、演员等与制片人(也就是一部电影的最高负责人:把这些有才华能力的人组织起来并负责融资)再加上监制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拍片团队。制片人不仅要挑好剧本和好的拍片团队,还要有足够的拍摄资金才能确保一个电影完整拍摄出来,通过市场营销及宣传,最终和观众见面。目前哈萨克电影制片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专业影视电台机构负责人,这就为融资提供了可信的保障,由于哈萨克电影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出品人不是影视公司董事长而是新疆广播电视局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各地州负责宣传的主要领导。现今比较有经验的哈萨克制片人有:新疆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阿合买提别克・艾努尔别克,担任哈萨克电视剧制作一职。各地州政府党委与广播影视局还密切合作拍摄过很多涉及哈萨克民俗风情的故事片,这为哈萨克历史片的拍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济来源方案和政治上的制度保障。

总之,哈萨克族历史片对民族文化的宣传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据笔者分析,目前拍摄哈萨克族历史片的各种条件已初步形成,那么,拍摄哈萨克历史片的工作就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于这项工作,我们目前的态度不能只是一味的等待统一部署和规划,这样反而会使哈萨克电影业发展步伐缓慢从而迷失方向。我们应该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去完成这一承载历史使命而又能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任务,我们要时刻铭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客观事实。时代在进步,哈萨克电影事业已经迫不及待的需要重新组建和实施,展现一个新的自我,逐步融入世界电影发展的潮流。

哈萨克历史片承担着不同于其他故事片的历史使命和光荣的历史任务,在发挥电影教育和娱乐功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哈萨克电影艺术事业的发展。当然这还需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使少数民族民族艺术得以展现和实现新突破。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嘉琪.哈萨克文学简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9

[2]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文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8

[3]毕D.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6

电力发展史篇(8)

教师的天职在勇于探索教育,各类教育思想是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教育土壤。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我们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把学生的现有水平调动起来,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促使学生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更高的发展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创设符合学生现有水平并高于现有水平的学习情境就是实现学生学习的关键。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在历史学习时,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但过去的历史离我们现实太遥远,这对中学生的理解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让学生愉悦的学习史社呢?就是创造情境,利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提供既有一定难度,又不脱离他们现有水平的场景,这样才能使他们很快融入我们要讲的历史阶段,而电影就是我们最佳的手段。

电影综合了文学、绘画、音乐、表演、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集声、画、光、色彩于一体。电影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了生动立体的人物、动态连续的画面、复杂感人的故事,优美动听的主题歌,令人印象深刻。百年来的优秀电影,集合着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成果,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整个人类文明历史多方面的痕迹。由此可见电影是学生人文知识的有效载体,充分地利用电影资源进行史社教学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鲁迅先生曾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电影资源与学科整合已成为时代趋势。把电影与史社学科整合就是我今天要探讨的主题。

一、史社与电影整合的前提――将标注人类文明印迹的电影进行收集、剪辑,丰富史社教学资源

百年来人类已拍摄23万多部影。电影是因一主题而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去表达某一事件或表现某一情感,因此在它忠于现实生活的同时进行了必要的夸张,就是历史题材的电影为了剧情需要会增加一些文艺的表现方式。而且电影的时间一般在1―2小时之间,而我们史社1课时只有40分钟左右。再有,史社作为一门学科,要完成相对系统的学科知识传授的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放映电影是不现实的。只有根据我们的历史知识,从教学目标出发,把电影中相关的历史文明部分整理剪辑出来,通过一些精心的组织和设计,才能使电影在史社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有了相应的史社电影资源库,才能调动教师的使用热情,才能推广电影在史社教学中的使用,才能改变史社教学课堂,从而真正的实现快乐的学习史社,轻松了解过去的史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史社教学中与电影的整合的方式

1.依史社学科的重、难点,在享受电影的视听效果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探索历史知识

史社主要是过去的历史,只有文字、图画、文物能给我们提供当时社会的片言鳞语,很难让现在的学生了解当时的具体状况,也很难理解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及事件发生的背景。只有创造情境,把学生带入那个时代,体验历史的过程,在体验中去认识去思索,这样才会对当时有真切的了解。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看电影画面、收听电影语言,在视听的过程中就被带入了当时的社会,透过不同的电影人物的生命历程,全面观察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经过,学生看到的是更多不同于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到的是当时人的心理动态。电影不仅帮助学生收获当时人物人生道路的间接经验,更是让学生非常容易理解史社中的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再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对某些具体问题的进行思索、从而把文字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素养,提高了史社学习的效率。而且这份亲身体验应用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丰富了其人生阅历,提高了其社会的实践能力。

2.利用电影场景作为史社批判的一面镜子,批判中理解真实历史社会的面貌。

电影的拍摄要看导演的素养。有一些导演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他会依历史原貌来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有的导演只追求夸张的效果,为了达到一定娱乐目的,就对历史事实戏剧化了,不注重历史的面貌,就会造成电影里的事物与真实的历史相差很远,这些都会使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错误的历史认识。

3.角色扮演――对电影场景的模仿及给电影中历史人物的配音

电力发展史篇(9)

2004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伴随国家实力的增强,我国需要媒体人塑造全球化的国际化形象,这就对传统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提出新挑战。在以培养与国际信息时代接轨的传媒人才为目标的指向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决定在传播学科的特定课程中逐步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本文将分析“广播电视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展开对该课程双语教学可行性的研究,并探索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方法。

一、“广播电视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广播电视史”传统教学模式即采用中文教材、中文授课的方式,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1.教材知识点零散

“广播电视史”是一门以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二W生为教学对象,以世界和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为教学内容的专业课程。由于学生刚结束第一学年“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加之课程的课时有限,“广播电视史”课程的教授重点集中在外国广播电视发展史部分。国内关于外国广播电视史的可选专业教材不多,一般把广播电视体制与广播电视节目独立成章,有的则主要以国别史的形式介绍。可见,各类教材虽各有所长,但与广播电视史的教学体系难以匹配。

2.教学案例陈旧

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是缜密严谨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在本科阶段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实践学科,信息替换率高,而中文教材的案例更新速度迟缓,涵盖内容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使学生产生课程学习和理论实践的疏离感,课程学习目标不明确。一些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经常感觉所学知识还没毕业已经落伍,正是这个原因。

当课本案例还在歌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媒介的兼并事件,公共广播电视的困境时,当前的广电发展已是另一番景象:

①以Netflix为代表的网络流媒体在2013年就以旗舰剧《纸牌屋》、黑暗青春剧《铁杉树林》、黑色幽默剧《女子监狱》占领“年轻的战场”,随后推出的《马男波杰克》(2014)、纪录片《主厨的餐桌》(2015)、《制造杀人犯》(2015)都彰显出网络流媒体高品质的剧情节目制作水平;

②传统的情景喜剧、真人秀进入疲态,2015年美国广播电视媒体一片恐慌,他们在美国电视剧最高奖项艾美奖的提名颁奖中联合敌对Netflix的电视剧,采取抱团取暖的作战方针,如DC+CBS+CW电视网2016年推出《女超人》和《闪电侠》的交叉剧;

③在这样的年代,部分电视制作人绞尽脑汁创造全新的电视剧类型,例如根据O.J.辛普森案件改编的系列电视剧《美国罪案故事》(FX),纪录型新连续剧《纽约灾星》(HBO)。

新的媒介发展状况往往国内媒体还未关注,只能依靠接触英文原版新闻材料,浏览国外新闻网站才能获取。

二、“广播电视史”双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1.课程设置

相对于“传播学”、“新闻学概论”等理论较强的基础专业课程,“广播电视史”课程教学关注的是广播电视产业的历史概览,要求学生掌握令广播和电视成为主导性传播样式的事件、人物、节目和企业,跟进技术的新进展,了解包括播客、网页等在内的最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社会、经济等层面的复杂影响,在YouTube、Podcast、iPhone等新型传播模式到来之际亲历广播电视的革命性改变。课程的内容主要是熟悉各国广播电视制度,分析广播电视案例,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业历史与前沿。因此,“广播电视史”课程的双语教学较少涉及专业词汇,英语作为辅助语言工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英语材料的阅读提高英语能力,为下一阶段培养国家化的新闻人打基础。

2.师资条件

“广播电视史”课程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两点要求:首先,精通传播学专业知识;其次,具有较高的英语阅读、表达水平。担任“广播电视史”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师一般具有交叉学术背景(英语、传播学双学科背景),或者是英语水平较高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3.学生外语水平

“广播电视史”课程的开设对象是四年制本科大二第一学年的学生。对于经历高考的历练又即将面对英语四级的学生来说,“广播电视史”的双语教学正是增强自身英语能力,提高外语运用水平,把十几年的英语科目学习融入提高专业素养中的好机会。

三、“广播电视史”课程的双语授课方式

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使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教师的讲解语言采用中文;二是使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教师的讲解语言采用中文与英文相结合;三是使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英文讲解。“广播电视史”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还应该看实际教学情况。

1.教材的选取

在教材选择上,“广播电视史”的情况比较复杂。这门课程主要涉及的是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广播电视史,同时会介绍其他国家的广播电视发展,英文原版书几乎都是把美、英两国的广播电视史独立编写成本,如Routledge出版Andrew Crisell撰写的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Second Edition),该书主要论述英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而Focal Press出版Robert L. Hilliard和Michael C. Keith撰写的The Broadcast Century and Beyond (Fifth Edition)是按年份编写的美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从书本对学生的实用角度出发,教学内容涵盖两本书的内容,又不局限于两者,所以要求学生参考中文教材的内容阅读两本外文原版书。

2.多媒体课件的互动学习

在“广播电视史”的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预习次日所教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以全英文的方式出现,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英文信息的反复记忆理解,另一方面在课件上精炼课程内容关键词,强化教学效果,督促学生课后利用关键词回忆课程内容,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在多媒体课件中融入标题超链接信息,一节课课件讲述的内容有限,可以把在国外网站上搜索到的相关新闻标题呈现在课件中,通过导语的介绍鼓励学生课后细节化阅读新闻案例,培养学生信息搜索能力。

四、结语

双语教学是一种针对性极强的教学方法,它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新闻传播学科的双语教学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学科的专业特点、课程的教学目标、师资特色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摸索出特色的教学方法,以“广播电视史”为起点,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Andrew Crisell.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M]. London: Routledge,1997.

[2]Robert L. Hilliard and Michael C. Keith. The Broadcast Century and Beyond[M]. Netherlands: Elsevier,2010.

[3]Gary R. Edgerton.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American Television[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

[4]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陆生.走进美国电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电力发展史篇(10)

历史教育是严肃的,已经发生的事实,如果只是在电视节目中简单的叙述,那么历史教育题材的电视节目便会让观众产生厌烦,嚼蜡一般的感受,这样不光不能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反而会对电视台的经济造成损失,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便会破坏这一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历史节目追求的是客观,严肃,尽量还原事实,给大众以思考,启示。但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又是浩如烟海,众说纷纭的,所以历史节目不能死板的连篇累犊,历史教育节目也要有创新的观念,分析其各自价值。不是静态地陈列史实,而是对历史脉络进行动态梳理,将重点放在发展变化上。着眼于历史教育题材电视节目的发展过程,并将其与历史阶段、社会大环境结合,更具现实意义。即不是将其变化进行直线性的陈述,而是探讨其阶梯式的发展,以发展进步的眼光看待电视节目创作。在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同时,重视其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将历史的文化价值、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结合起来。将单纯宣教性的非功利目的与追求商业收益、进行产业运作的功利目的结合起来,从根源上分析目前我国新型历史教育题材电视节目的产生原因及社会影响,是对文化产业研究的有利补充。所以为了适应现今电视节目的发展规律,不光要通过设计各种新奇的视角与题材来提升节目内容的厚度,也要通过电视包装来增强历史题材电视节目的“色彩”使其从一开始就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在节目的过程中也能一直吊起观众的兴趣,最后给人以回味,思考,让观众再看完节目后心情偷悦,提高节目的竞争力,更好突出主题,达到物质精神双丰收的理想效果。

电视包装几乎是和电视节目一起产生的,国外的煤体和历史文化类节目,discovery、国家地理频道、美国国家历史频道,日本nhk电视台播放的历史纪录片《故宫》等都进行了全方位,适合其节目本身的包装。在节目还没有播放的时候,电视台已经播放了包装广告片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在观众眼里,这些历史题材的电视节目的精彩程度已经不下于电视剧和电影。国外大制作的历史节目不论是ci设计,数码特效,背景音乐还是片头片尾,都有着成熟,沉稳又不失能广泛被接受的平易近人的优秀特质,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人们脑海里刻下电视节目品牌的烙印。我国的历史文化节目,如《百家讲坛》、《中华民族》、《口述历史》等也都进行了完整的电视包装,但和国外的知名电视节目还是有着差距,不够成熟。

上一篇: 交叉口优化设计 下一篇: 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