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1 16:48:49

生态环境的特点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1)

洞穴旅游

地质地貌

前言:岩溶的是指地下和地表水对可溶岩石,进行以溶蚀为主的地质作用,并由此而产生的特殊地质、地貌现象的总称。我国的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大约130万km2 占全国意面积的14%,是世界上碳酸岩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可溶岩分布面积广大,裸露于地表的碳酸盐岩面积有91万平方公里,加上覆盖与埋藏于地下的碳酸盐岩,可溶岩分布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南方黔、滇、桂、川、湘、鄂、粤诸省区为最重要的岩溶区,碳酸盐岩沉积总厚度在一万米以上,几乎分布于各个地质,分布面积广大的碳酸盐岩,加上适宜的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岩溶洞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一 生态环境

(一) 形成过程

岩溶洞穴是在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当中,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遇到石灰岩时,在石灰岩的裂隙中流动就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故而被水带走,久而久之,裂隙被溶蚀成洞穴。岩溶洞穴的形成,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潜水洞阶段、中期的地下水位洞、半充水洞阶段和晚期的完全脱离地下水位的早洞(又称化石洞)阶段。

洞穴内主要的景观类型有:

1、鹅管:这是石钟乳的最初形态,属滴石类,在国外称麦杆状钟乳石,它的直径与水滴一样大小。

2、石盾:这是因为它呈园盘状的盾形板石而得名。它是一种特殊的裂隙性水流形成的。

3、石笋:是由滴水作用形成的,因其形呈笋状而得名。

4、石柱:是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连接起来呈柱形而得名。

5、斜塔:这是一种歪斜的石笋。这种石笋原本是直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的,因地下河水冲刷土层使台地坍塌,石笋也就倾斜了。

6、钟乳石吊石柱:它原是一根石柱,竖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后因地下河水把土层冲走,使石柱悬挂在洞顶而成。

7、石幔:洞壁上的石幔,是沿洞壁裂隙由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幔状沉积物而得名。

8、石瀑布:是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瀑布状的沉积物而得名。

(二) 洞穴生物

一般在洞穴中的动物可分三种:一是真洞穴动物。这种动物只能在洞穴中生活,离开洞穴环境在洞外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具代表性的此类动物有:盲鱼、盲鳅、蜘蛛和蚰蜒等。这类动物以眼睛明显退化或消失,有特殊的感应器官,缺乏色素,代谢较低,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差而寿命很长为其特征。

二是洞穴动物。这类动物的眼睛和体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基本上能适应洞穴生活和繁衍后代。

三是拟洞穴动物。这类动物具有喜洞性,是一些暂居及季节性回洞内生活的动物。

除了动物之外,还有一些不喜光亮的植物,主要是一些藤本植物,都是生长在有水份的地方,给黑暗的洞穴增添了一丝生机。于是整个洞穴形成一个完好的生态系统。

二 洞穴旅游

(一)洞穴旅游资源的特点:

①洞穴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全世界凡是有碳酸盐岩分布的地区,大多有洞穴发育。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世界第一,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浙江发育有大量的喀斯特洞穴。

②其共性大,独特性小,游客重游率低。从地貌学的角度,洞穴的形成有多种成因,可分为多种类型。但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洞穴内不外乎都是由共性大,个性小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等构成似人似兽似物的景观。

③空间竞争替代性强: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出现此长彼缩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总体评价是一种区域性旅游资源;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比较短,往往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阶段。

(二)洞穴的类型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类型划分成四种,即孤立的喀斯特洞庭湖穴开发,组合喀斯特洞穴开发,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开发和利用介入机会的喀斯特洞穴开发四种类型。

(三)而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一些洞穴开发利用欠佳,资源优势发挥不明显,主要表现在:

①开发前调查不足,洞穴环境保护与自然状态维护意识差,不少游览洞穴在开发时或在经营过程中,其自然状态就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损害了景观的整体美。

②洞内景点规划重点不突出,遍地是景:景点的命名随意性较强,脉络不清;重神话及传说,缺乏科学性及性,意境不够深远。(以张家界新开的景点--龙王洞为例,它就是以土家族的杜心五作为精神寄托,而且在洞内还建造了一条龙,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此外,洞内、洞外人工造景甚为普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美,有"弄巧成拙"之感。

③导游设施落后,导游人员素质低,缺乏起码的洞穴知识。导游词多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主,少有或全无洞穴科学。对洞穴重要景点和自然景观较少有或没有相应的科学名词及简要说明。此外导游人员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能针对游客的类型与文化素质之不同,在导游讲解时有所侧重,不能做到形象导游、意境导游与科学导游相结合。

④经营管理水平多数较低,、效益较差。

(四)开展洞穴旅游的消极方面:

① 我国南方的岩溶地区,特有的地表地下形态及其沉积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且许多已成为旅游资源。但不少岩溶洞穴(特别是南方)已遭到破坏,洞穴内的钟乳石、石笋等被采掘、买卖甚至出口。广西恭城、平乐等地采掘的钟乳石(有些长达2—3米,重1—2吨)用拖拉机、汽车外运。在一些洞穴旅游景点,为招揽游客,随意安装光声电设备,使洞穴的原生环境破坏,加大了洞穴的风化剥蚀速度,洞穴景观和沉积受到严重破坏。

② 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理进程,而减慢了化学进程。我们知道,在人类没有进入之前,洞穴里所有景色的都是原始的。当人们发现并开发时,为了提高进入性,不得不修建一些游道主人进去。于是一些本没有路的地方,只要有人进去便有路了,这一方面造成了景区的破坏,另一方面,使景点人工化。以张家界新开的景点龙王洞为例,首先是洞口,以前只有一个可进入的天窗,但是人们经营者为了方便游客进入,在原洞口的旁边新开凿了一个人工洞口;其次是里面的游道,到处是人工动作的痕迹,而且有一些石笋、石柱有被人洗过的痕迹或是正在洗。这样破坏了石柱和石笋本来的氧化膜,促使物理氧化过程加速。让我们来看一个化学反应式:

①CO2+H2O=H2CO3

②CACO3+H2CO3

CA(HCO3)2

CA2++2HCO3

第一个反应式是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这就要求洞穴里面要有足够的CO2才能使这个反应式正常进行,也才能为下一个反应式提供“原料”。但是一旦洞穴开发以后,到洞穴里面游览的人多了,里面的空气流通了,相对来说CO2就会减少,这样就会第二个反应式就不会正常进行或者是速度放慢,那么溶洞会从此生长也会放慢,甚至停止。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我们的后代看到了将是我们现在留给他们的,一个严重破坏的死洞。

③ 加重了环境污染。游客进入洞里势必从外面带进许多垃圾。而旅游开发者为了能让游客进入洞穴参观游览,要修筑一些小游道,这就对原始地貌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

④ 破坏生物群落。在洞穴没有开发之前,洞穴里的所有生物群落处在一个稳定的生物链之中,它们也是处在一个小世界当中,而当人类进入这个系统之后,就像是一个外星侵入地球一样,人类成为一个“外星人”,对洞穴里生物群落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都知道,界,有一些动植物不喜欢光亮,它们就只能生存在一个黑暗的世界,开发者为了游客能在洞穴里看清所谓的“景点”,在洞穴的墙壁里面安装照明装置,更多的是为了增加效果而安装的彩灯。而对于那些不喜光亮的动植物来说,这些灯泡就是一颗颗“原子弹”。于是这个生物群落为了适应环境,要么继续进化,要么就退化,甚至是灭绝。到时我们就只能像现在看恐龙化石一样来看这些群落里的生物化石。

⑤ 安全系数不高,存在有安全隐患。凡是进入洞里的人都知道,在洞穴里面一般都会有几个大厅,而且在人们的头顶上到处悬挂着石钟乳,给人一种潜在的威胁。我们的地壳一直在运动,那些小级别的地震我们人类还不能感觉到,但现实中存在。况且人们还要凿岩安装照明装置,难道他们还会用原始的手工式?这也加剧了石钟乳的破坏,如果有一天掉下来,到时后悔也来不急。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我们从没见过的动物,也对我们存在潜在的威胁,不知何时会侵犯我们人类。

资料:

1 洞穴资源网

2 保继刚,丁健

特类喀斯特洞穴旅游生命同期探讨---以云南建水燕子洞为例 旅游开发----原理··实践,北京,出版社 2003

3 保继刚

喀斯特石林旅游开发的空间竞争研究

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4 保继刚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研究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2)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环境能够促进或制约着人类的发展进步,而人类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又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会改变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命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它所呈现的是生命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幼儿阶段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阶段,在此阶段,环境同样会和幼儿产生互相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尤其是教室墙面环境对幼儿在园的每一日都会产生不可忽略的作用。利用生态学的视野研究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能更清晰直观地把幼儿园教室环境同幼儿的关系呈现出来,进而处理好教师、幼儿和环境的关系,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

一、幼儿园教室墙面生态环境的要素分析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其中各要素如创设目标、创设主体、材料、内容、展现形式、色彩等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态关系。

教育目标是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它与墙面环境、教师、幼儿等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互生关系。幼儿园教室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那么幼儿园的教室墙面环境创设就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来进行,要考虑幼儿的身体发育、心理特征、行为特点等。幼儿园教室墙面创设的内容与幼儿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的生态关系。墙面内容必须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能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幼儿园教室墙面创设的材料首先应是环保的、健康的。其次,创设的材料应该注重丰富性和变化性,以适应幼儿好奇的心理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认知。墙面创设色彩时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喜好来搭配色彩。同时,和谐性、统一性是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色彩搭配主要的特点。

二、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的特点

以生态学的原理来分析研究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系统性

中国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的,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系统内所有元素或组成部分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是多样性及差异性的统一,是所有元素构成的复合统一整体。生态学理论认为一切事物的认知都应以系统的高度,了解其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进而真正获得事物的本质。

幼儿园班级教室墙面环境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教育目标、创设的主体(教师与幼儿)、墙面的内容、展现的形式等成为其重要的要素,缺一不可。这些要素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体现着幼儿园班级墙面的教育价值。如,制定目标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也离不开教育目标的要求,同时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等。因此,创设幼儿园教室墙面应该以生态的眼光去审视,注重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生态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墙面的教育价值。

(二)整合性

生态学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是在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中存在与发展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生态学的角度下提出了如下要求:“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各领域间的配合。”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既有身体方面的发展,也包含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这几个方面的发展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幼儿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应强调整合的理念,在展现内容上应该整合各领域的知识,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让幼儿对周围世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开放性

生态系统特点之一是开放性,通过源源不断地输入新能量来保持自身的稳定发展。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认为生命体越是自主,就越是不足;生命体越是放眼前瞻,它就越是需要外界组织和实践。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必须不断保持着开放性,不间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维系本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封闭式的生态系统是无法长期存在的。开放性同样成为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这个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

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着信息、能量的交换,使系统内各要素不断自我更新,保持墙面环境的新鲜感和吸引力。首先,墙面创设应该对幼儿呈现开放的关系,幼儿可以和墙面互相交流,通过墙面增强认知、提高情感表达能力等。其次,墙面展现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开放的状态,不断和外界进行信息、能量的交换,使其自身不断发展、充实,充满强大的生命力,以便能更加有效地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四)和谐性

和谐性是指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其中各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学强调事物之间的和谐性,如此才能使系统达到和谐统一的最佳状态。

幼儿园班级墙面各要素能够和谐共生是保持整个墙面生态系统稳定运转的重要条件,在创设班级墙面环境时教师要适度把握各种要素(如内容、展现形式、色彩、材料等)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统一关系。展现内容应该是幼儿熟悉并有兴趣的,并且内容本身要体现五大领域知识的和谐统一;色彩、材料的选择要为幼儿和主题内容服务,搭配要注意和谐统一,等等。总之,创设班级墙面环境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各个要素,注意营造它们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发挥其重要的教育作用。

(五)变化性

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其所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实体,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都在不断地变化,以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发展。所以生态系统和自然界中许多事物一样,具有动态变化特征。

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生态系统,经常会伴随着时间、季节、创设主题等变化而动态发展着。只有变化多样的墙面环境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不断带给幼儿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一成不变的墙面环境无法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墙面创设也就成了无用的摆设。另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墙面环境创设的具体表现也会不同。如展现高度,由于小、中、大班幼儿的平均身高不同,墙面展现的高度也会随之变化,以适应幼儿的最佳视觉范围。

(六)互动性

生态学理论主张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是对立并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只有不断互动,产生联系和影响,整个系统才能在动态平衡中发展。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创设的互动主要表现在幼儿与墙面的互动性,以及幼儿在创设过程中的⒂胄浴

幼儿和墙面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展现和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如幼儿能通过一些图片的展现,联系自己的生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和一些操作性墙面的互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创设是幼儿园课程和生活中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丰富多变的墙面环境。在创设过程中幼儿参与的机会越多,他们对墙面环境的兴趣就越浓,越有利于墙面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

(七)对话性

生态式教育主张通过双方的联系和对话,来促进人的不断发展,它并不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不完全等于讨论,在科学研究中,讨论要么被用来保卫一个新近刚刚定义的理论不被,要么被用来某种理论。而对话是要在师生不同意见和见解之中找寻正确的方向。

对话从不把参与的人分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的创设中教师与幼儿是一种和谐、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充分给予幼儿自主想象和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理解和情感态度。幼儿园班级墙面是为幼儿服务的,所以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要求去把握整个创设,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创设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要与幼儿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在不同见解之间寻找共同点,建立互生的生态关系。

运用生态学原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谐性、开放性、互动性、对话性等来改善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幼儿园墙面环境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喜欢幼儿园环境,善待幼儿园环境,乐于与墙面互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园的每一天都过得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幺丹彦,方燕.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3)

所谓生态环境,这里是指人与自然,乃至社会及其他人和谐相处的有利于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学习化的外部环境。1979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著名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他认为应该运用生态原理去研究教育在物质和精神环境中的发展规律。本文中的音乐课堂环境不是指物质环境(类似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摆放等外部硬件设施)而是指精神环境。音乐课堂“生态环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它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以人为本,注重师生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在音乐课堂的“生态环境”下,学生健康成长,能在最佳“生态位”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生态气候”的滋润。

二、音乐课堂“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

1. 教育氛围民主性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一堂课良好的教育氛围是教育内部育人功能得以良好发挥的环境条件,它驱使内部运行机制启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长流不息。在音乐课堂“生态环境”下的教育氛围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作为与学生一起活动的参与者,创设与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相适应的感染力极强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氛围和自由的空间里自主学习,自由想像,尽情享受音乐之无穷魅力。

2. 教育过程动态性

“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教育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具有动态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程序的选择是以学生心理特点、参与学生的数量、发生的环境、师生的知识背景、教学设备、媒体的条件等为转换的。在生态的音乐课堂中,师生、生生多向互动,围绕音乐共同参与,通过对话、讨论、沟通、合作等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教学成为一个连绵不绝、不断发展的过程。

3. 教学目标多元化

我们知道,受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制约,音乐课堂往往表现为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很少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更不会注重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放在首位,又因为音乐审美教育大多体现为“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因此更关注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两个教学目标,呈现出鲜明的目标多元性特征。

4. 学习方式自主化、个性化

21世纪,新的教学哲学观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才培养应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生态环境”下音乐课堂的学习方式将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代之以自主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三、 音乐课堂“生态环境”的构建

1. 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师生互动

教育生态学认为,在课堂中也有“花盆效应”,生态学上称为局部生态效应。也就是在空间上思维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和约束力。传统的音乐课堂中,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力差,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的“花盆效应”。“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自由、和谐、宽松的多向交流氛围。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以消除学生的胆怯与依赖心理。学生不怕失败,就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地探索与思考。教师要把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作为课堂教学的信念。教师应将情感投入贯串教学活动始终,举手投足都要带有亲和力,要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目光投视作为情感沟通的媒介,送给一时不能回答或答错问题的学生以信任、鼓励的目光,送给不敢发言的学生以关心、期待的目光,送给正确回答问题并有创意的学生以佩服、赞许的目光……以此给学生亲切、温暖感,促使他们愿学、乐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音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应创设美的音乐氛围和丰富的音乐活动,在活动交流中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 设计丰富的音乐活动,强调学生间合作交流

“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教师要尽量地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让孩子们在听、唱、舞、玩、奏、演中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个体参与音乐活动,更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做事、做人的基础。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社会共处不仅仅是人生的技巧,而且还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在“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中,教师所设计的大量音乐活动要靠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来完成,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每个人都是课堂活动的能动体。例如学习了《七子之歌》后,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创作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期盼台湾早日回归”的内容,集体进行创编。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同学们一下进入了角色,有的创编故事情节,担任解说;有的创作音乐,担任演奏员;有的分角色进行表演;有的激情洋溢地朗诵;有的声情并茂地演唱。当各小组展示时,形式丰富多彩,人人参与其中。在这充满生命力的合作教学中,音乐学习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4)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的工作时间较长,休闲时间较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拥有的休闲时间逐渐增多,生活时间结构变化显著。同时,城市的生活成本、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一系列因素也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造成较大的压力。丰富的休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2.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取以下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文献归纳总结法,主要总结环境艺术设计和空间设计等方面的资料,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第二,多学科系统分析综合方法,主要从生态休闲的角度,基于其基本的观点与原理,分析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的要素、外部环境和其中关联的系统结构问题等;第三,案例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分析其设计手法与设计风格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二、对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认知与分析

1.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概念

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即分布在城市周围的生态区域,如城市湿地、城市生态保护区等。如果将城市的距离范围划分为市区与郊区,显然这一生态休闲空间是分布在郊区的。由于城市化原因,城市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对其原有的生态结构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体现在城市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另外,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不仅具备一定的商业功能,而且可以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化城市周边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2.建设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建立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并在城市生态绿地和水源面积日渐减少的背景下,为城市提供功能性较强的生态循环系统,对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在开放这一生态休闲空间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城市旅游产业。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压力,存在一些环境方面的问题,利用生态休闲空间塑造生态城市形象,能够更好地树立地域文化形象;同时,良好的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也能成为城市重要的地标性旅游景点,提升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最后,城市边缘生态还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城市生态休闲空间的价值,通过艺术设计展现生态环境与休闲空间有机结合的面貌,从而使人们感受其生态价值与社会意义。

3.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活动研究

对于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活动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休闲是一种文化特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人们需要采用物质和精神结合的生活方式。第二,生态休闲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情感归属与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第三,生态休闲理论的研究需要从环境和人们行为变化的角度,分析人们的心理和外界环境变化的关联。第四,对生态休闲空间的性质、特征及功能分析,可通过研究自然景观、景观维护、景观设计等方面实现。第五,对生态休闲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内涵、基本特征、设计原则、构成要素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与论证,重点研究与此有关的内容。

三、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设计的系统分析

1.空间设计的类型

目前,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设计主要有点状空间、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三种类别。其中,点状空间的构成单位以小规模的形式为主,虽然整体的休闲功能较为单一,但能以环境衬托城市周围的独特景观。值得一提的是,点状空间一般是以分散式与集中式的设计组合形式,并根据周围的环境情况进行空间协调与组织。线状空间主要是将城市边缘的各种景观,如城市湿地、湖泊、道路等设计为一种布局合理的空间序列关系,其主次关系重点根据人们的游览习惯安排。面状设计主要是将各个点状空间集中且按一定规律分布,对一些功能较为复杂、规模较大的综合休闲中心具有较强的空间设计意义。这一空间设计方法还强调了水域面积的重要性,通过水域面积与独立综合区域之间的空间渗透,塑造出独特的休闲生态文化特质。

2.空间设计的特点

空间设计在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中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空间构造的复杂性。由于环境对生态休闲空间的影响较大,需要重点考量环境生态的多样性特征,从而在构成空间关系的多种要素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第二,空间的多样性。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结构与类型存在多样性。客观而言,在生态休闲空间联系与功能范围内,空间格局的多样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布局实现聚集与分散。第三,空间的渗透性。基于生态休闲空间功能的复杂性、关联性、整体性,以及消除生态休闲空间压抑感的要求,体现空间设计的复杂性、功能性、目的性、延续性、流动性等方面的特征。第四,空间的地域性。以城市生态休闲空间为载体,将特定的对象划分到特定的区域中,在对该地区的地形、气候、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形态研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空间设计特点。

3.空间设计的层次分析

参照国内某城市的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设计,其将空间层次设计分为水上空间、滨水空间与绿地空间三种设计层次。首先,在水上空间的层次分析方面,如果定位于观光休闲,可以设置以芦苇湿地、荷塘、红树林等为主的水域风光形式,并将其运用在风光带的层次空间;如果定位于度假性质的生态休闲空间,可设计水域面积相对广阔的空间,如休闲湖泊等。其次,滨水空间的设计层次将生态休闲空间重点打造为以湿地、水栈道、观景平台等为主导的固定休闲设施,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生态保护作用,而且整体的娱乐效果较好。最后,在绿地空间的层次分析方面,绿地空间主要与生态休闲空间融合,并根据其空间融合度设计绿地空间中的植物配置方式与功能分区;同时,根据绿地空间的生态敏感度与陆地面积可预测生态休闲空间的人流规模,可及时对相应场所进行修改与规划。

四、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营造与环境艺术设计

1.生态休闲与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包括视觉审美、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元素,不仅涉及空间形态结构,而且涉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材料、地形、文化等方面的风格。同时,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环境组成因素的变化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人游山玩水的休闲传统,这一传统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与内涵,而且形成了多种雅致的休闲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国人气定神闲、怡然自得的精神风貌。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设计中,需要秉承合理区分休闲功能、顺应自然环境的基本条件、注重城市休闲心理定位、科学安排生态休闲的活动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延伸城市历史文化特征六个方面的设计原则。

2.生态休闲空间的艺术内涵

在研究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艺术内涵过程中,设计师不仅需要运用艺术设计语言展示环境空间的审美内涵、联想意象等元素,而且需要通过感知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挖掘环境的艺术内涵。在美学特征方面,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把握生态环境中的自然之美、动态之美、意境之美等内涵。其中,自然之美是人们在感官的基础上感悟环境中的各种景观,从而使心情更加愉悦。动态之美是指人们在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一种连续且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意境之美主要是从“意”与“境”两个审美方向入手,设计师将两者融合,不仅可以体现出环境的美,而且能够升华环境空间上的生态韵味,使这种愉悦之情脱离人的感官,萦绕在其精神意志中。

3.空间环境艺术形态的基本特征

城市边缘空间环境艺术形态的基本特征主要以自然生态特征为主。自然生态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态休闲空间内的水体、植物、土壤等自然生态元素上,再加上以空间设计层次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从而构成一种天然的艺术形态。这种自然的艺术形态,不仅可以使生态环境中的生物群落形成空间上的完整性,而且可以塑造出优美和谐的自然景观。以香港为例,香港由于地少人多,很难在城市内部设计生态休闲空间,因而只能在城市边缘以生态湿地公园的形式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在香港的湿地公园设计中,为了避免地基的影响、保护湿地环境,所有的栈道均采用浮桥的形式建造,虽然增加了一定的成本,但保护了环境与景观的多样性。

4.空间环境艺术形态的构成元素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5)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在地方城市的区域内,维持和丰富生态环境的建设,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原则,建立合理有序的生态环境机制,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在建立生态城市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经济模式,必须符合生态城市的建设原则,同时担负起支撑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担。

1.生态城市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指导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因此生态城市下的经济模式也不应该背离建设生态城市的宗旨,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与人文环境的协调性。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往往以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对原始存在的人文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生态城市的经济模式必须要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以资源能源的最优利用为目的,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的宜居性,生态城市中开展的经济活动,都要在和谐共生的宏观思维模式的引导下开展。

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生态城市的建设本身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指导思想,建设生态城市就是为了建设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生活需要的城市,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实现生态城市整体上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根据资源基础,不断加强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实现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纲领,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加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符合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我国政府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有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目标,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生态城市的经济模式要符合政府的规划,符合我国的法律制度环境,在探索的过程中要考虑城市居民的利益,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经济模式的发展能跟着政府的要求,既走可以获得政府支持,也可以弱化发展过程可能遇到的阻力。

2.环境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特点

基于生态城市前提下的经济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态城市的建设上也有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环境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

环境经济模式的特点。保护环境正在成为发展经济的同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又要关注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持,环境经济模式正事基于这种思路展开,适合在工业发展不够先进,环境污染较少的城市进行,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先进行生态规划。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经济现状,建设生态化的经济体系要有不同的侧重点,环境经济模式首先要在城市规划上围绕优势产业展开配套辅助措施,以文化和环境为经济建设的切入点,从优化城市环境起步,对城市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优先进行城市的生态规划,进行产业布局和建设,以培育和健全具有地方优势的主导产业为发展战略。

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开展经济项目。在起步的时候,要充分地发挥地方环境资源的优势,尽早尽快决定经济产业链发展的主要产业,以地方特色为支撑,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把发展重点放在生态化产业上,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推广生态化思维模式,把原先的免费环境资源和环境优势,通过开发和利用,转变为有效的实际生产力。

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在以工业产业发展为主,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主动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整合所在区域内的产业和资源,以循环经济的思想统领经济建设的步伐,改革经济制度,培育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结合产业特点,合理布局。理想的生态城市是能实现城市功能高效、协调运作的城市,在规划之初,就应该结合城市的传统工业的特点,对城市系统进行合理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布局产业基地的过程中,要遵循循环经济模式的理念,循序渐进地完成工业与农业的循环体系的建立,进而是结合居民的社会生活建立广泛意义上的循环体系的建设,将流转在城市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实现有机结合,建立循环经济。

发展和推广绿色城市技术。循环经济的本质是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回收和利用固有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洁生产,以一种产业生产时候产生的废物为原料进行再生产,实现区域废物零排放,因此在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时候要注意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完善,并逐渐减少生产和生活中排放有害气体,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快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步伐。

3.生态城市建设经济模式的路径选择

生态城市应该能体现环境清洁美丽,生活舒适宜居的特点,在生态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建设方法,构建怎样的经济体系,不局限于现有的生态城市范本,更应该实事求是,从地方实际出发,结合区域内的产业特点和生态现状综合考虑,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城市。

建设生态城市是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城市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应该抓住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紧密结合国家的政策指导,兼顾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物流畅通和信息快捷,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市民生活状态,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可靠的动力,开辟出光辉前景。

[1]周允旭,魏峻青.试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影响因素、及措施[J].科技信息,2010.07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6)

所谓生态建筑指的是将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成的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是生态理论与建筑学相融合的产物。生态建筑在设计时充分的尊重了人、自然以及建筑本身之间协调关系的特点,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节能、低耗、环保和生态平衡等特征。首先,生态建筑设计采用了先进的建筑学技术,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性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大大降低了生态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巧妙的设计还能利用生物作用和物理原理来实现生态建筑内部对通风、采光及保温的要求,从而减少生态建筑运行过程的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其次,生态建筑的设计注重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控制工程的造价,还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减轻生态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再次,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便是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环节,生态建筑在设计与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向环境中排放一定的废物,对这些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保证建筑内部的环境不受排放物的影响,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一大特点。最后,生态建筑设计将建筑文化与环境文化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不仅重视建筑自身的和谐,还考虑到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将生态理念融入了建筑以及建筑周围的环境当中,从整体上完善了建筑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节能原则当今世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在生态建筑设计中遵循节能的原则,对实现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当尽量采用可再生可降解的清洁建筑材料,并对建材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建筑材料对人类及环境不构成威胁。同时,还应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生态建筑运行时对电能的依赖,尽可能降低生态建筑的运行能耗,实现生态建筑的高效节能。

2.环境友好原则生态建筑设计应当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环境友好的原则,重点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建筑本身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尽可能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防止建筑的建设与使用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在为使用者营造出良好的室内环境的同时,确保外部环境不受损害,并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3.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地位,保证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为使用者创造舒适方便、健康环保的生活空间与工作场所,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标准,完善生态建筑的设计水平,为生态建筑创作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因地制宜原则生态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提出同时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设计方案。这就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地域条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界的光照条件和风能,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降低生态建筑的能耗。而在对生态建筑进行绿化时,也应当尽可能使用当地的乡土物种,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盲目引进物种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

5.整体性原则生态建筑设计还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在保证建筑物各项使用公能得以实现的前提上,重点强调建筑的整体功能,全面考虑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文化特色,充分发挥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生态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完美融合。

三、完善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对策

1.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理念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积极发挥设计人员的创新精神,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采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将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应用到生态建筑的建设当中,不断完善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完善生态建筑的生态功能,提高生态建筑的科技含量,使生态建筑的设计更加科学、节能、环保,同时进一步降低生态建筑的建设成本,减少生态建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全面的提高生态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2.科学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建筑的建设势必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因而,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尽可能的缩减无谓的土地占用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使用可以循环利用的可再生材料进行建设,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周围的环境不受影响,达到生态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3.提高生态建筑的自身节能效果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建筑物内部的通风、降温、取暖、采光等过程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是建筑物运行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力条件,提高自然采光在建筑物采光中所占的比重,并使用恰当的围护结构,如保温材料、节能门窗、遮阳挡板及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等,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降温与保暖,并利用风力和风向的特点,降低建筑物通风过程对机械的依靠。此外,合理的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达到降温增湿、调节区域小环境的目的,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亮点之一。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7)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深入,街道建设也逐渐受到关注,而随着街道环境的改造和建设,再加上现代化绿色城市的提出,环保、现代、生态性的街道环境建设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性的街道环境建设应朝着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深入,为人们提供生态生存环境的方向发展,这也给街道环境设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下文就生态性街道环境营造的特征和内容展开分析,就当前我国城市街道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营造生态性的街道环境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前我国城市街道环境生态性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1、街道环境的生态性特征

生态街道环境与街道绿化是不同的性质,具体来说两者还是有相似之处,生态街道环境建设包含了街道绿化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更注重的是街道环境的生态性。就我国生态环境的评选标准来说,生态环境系统必须好,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及恢复水平都要高,公众对于该环境生态性满意程度等因素都决定着生态性的评选。建立生态性街道环境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该街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营造生态性街道环境必须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行动的引导。根据街道规划和建设的实际情况,考虑好时间、空间以及资源等方面的状况,以营造出满足人们环境要求的街道。另外,营造生态性街道环境还要求将目光放长远,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基础,发展一种健康、持续的环境。

2、我国城市街道环境存在的问题

2.1景观环境混乱

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讲,在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忽视了街道环境甚至整个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得城市街道出现了脏乱差的情况。而大力发展城市的政策深入,使得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问题被忽略,街道街面混乱。比如,我们常常见到很多商家在街道边设置各式各样的广告牌等附属物,因缺少合理的引导和管理,致使街道缺少韵律、杂乱无章,而街道景观设置不合理也成为扰乱城市街道环境的重要问题。

2.2建设规划不合理

街道环境的环境生态性营造本应立足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合理的规划布局中,目的就是人们能够有一个舒适优美的环节中生存。然而很多城市街道环境建设为紧随时代不断处于更新建筑,重拆重建中,这不仅巨大的加重了环境的负担,更浪费了资源,更是严重违背了街道环境生态性营造的初衷。另外,如上面所说,街道周围有商业广场,很多小摊小贩也会在街道周围摆设,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因小商贩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也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不仅如此,为了顺应城市的发展规划,街道环境建设完全不顾人们的实际需求,只一味辅助城市发展,使得街道环境完全不符合生态性,这些都是当前街道环境营造存在的严重问题。

2.3空间设计被忽视

街道空间主要可分为消极空间、交往空间以及精神空间,合理的空间分配和设计是保证街道整体性的关键。而实际上,很多街道消极空间被忽视,这些遗留的消极空间不仅没有计划性,更给人们的心理和生活造成很多不便的地方。交往空间设置不足,精神空间得不到重视等都是目前街道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街道环境生态性营造的具体措施

1、街道景观和界面的营造

景观设计是街道环境生态性营造的重点区域,所谓景观设计就是要满足人们对于街道环境氛围的一种期望,打造出良好的生态性街道环境。街道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公众群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而街道环境生态性营造的核心就是要保证舒适度与安全性。因此,在实际的生态性街道环境营造过程中,要遵循整体设计的原则,深刻反映街道内涵特征,以点线面为统一的景观环境。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街道环境的后期管理,明确街道景观的界面,明确绿化带、商业带、生活区以及行车、路人区等界面。此外,街道环境的营造还要注重人文要素和当地特色的和谐统一,以保证整体性,以此来提升街道环境的整体质量。

2、街道空间的转化和引导

为营造生态性的街道环境,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空间与界面,使其能够达到一定的风格,并能反映时代和城市的气息。街道存在的一些消极空间可以根据需要作出不同的生态或者艺术处理,比如,当作绿化、水景或者雕塑等景观,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更为街道环境增添了风景线。而对交往空间的引导是生态街道环境营造的又一重点,要综合考虑地面与地下的结合,完善街道交通诱导,并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和出发机制,更好的约束街道使用情况。比如:对街道边设置的座椅、路灯、柱子等物品,要出台相关的保护机制和管理机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并设置相关提示和警告标识,引导人们共同去维护街道环境。

3、注重街道精神空间的设计

精神要素也是生态性街道环境营造所关注的内容,是人类的文化产物,这就使得精神要素成为了生态性街道环境营造的主线。除了文化与精神空间设计外,场所要素与特征要素同样是街道环境规划与建设重点。对于不同地域和地理条件的场所规划,应结合城市形态的特色,以促进发展城市为目标,塑造更多适应人们使用的街道空间。生态性街道环境营造应在不破坏原有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与延续精神要素,打造街道文脉和精神空间。同时,要尊重历史现实,在街道环境精神空间的设计中要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理念,反应城市一定的历史信息,是城市街道文脉得到充分体现。

结束语:总的来说,对于街道环境生态性营造来说,我们要注重街道景观和界面的营造,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和城市整体特征,进一步转化和引导街道空间,体现出街道文脉,共同促进生态性街道环境的建设。(作者单位:南京茂泉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东,王勇.街道环境的生态性营造之道[J].规划师,2012,(6):111-114.

[2]胡伟.浅议城市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价值[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8)

1.突出自身地域主题文化特点我国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物种种类丰富,民族文化特点突出,地方性民俗文化差异较大,特别是南北方、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差异、南北方季节差异突出,这为农村自身地域主题文化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然而目前农村休闲景观普遍定位单一,缺乏自身地域特色,不能突出地域的主题文化。所以,切实发掘农村休闲景观的地域主题文化是长期规划的重点。2.把握设计的品质现今,农村休闲景观规划过于追求城市景观的表面形式,景区的发展过多追求城市化、通俗化、美观化等表面的视觉效果。这种浅层次的规划设计,不利于景观长久发展。应注重基础建设的功能性、自身地域文化的实用性等,要把握住规划景区的文化特色,细心规划,才能被民众所接受,真正成为观者认可的公共空间。3.顺应使用者导向,开展特色性活动根据使用者的导向,不断变化主题形式,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景区可持续发展,这些特色性活动甚至会扩大农村休闲旅游的市场。通过传统节日、节气等开展具有主题性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比如以农业生产为特色的播种节、采摘节、农村绿色美食节、丰收节、农业技能大赛、农村运动会等,以传统、法定节日为特色的国庆秋收节、春节大联欢等。4.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破坏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村景观规划发展的关键,在尊重自身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始风貌不被破坏。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规划设计,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改变过大,尽可能地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管理上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宣传,提升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5.开发农业科技教育基地农村农业体验区在设计上,要让游客了解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进程,对人们进行农业科技的普及教育,搭建农业科学教育的平台,这对农业文明的发扬与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9)

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1.1主体生态系统的分析

不同的区域人类生态的构成是不一样的。有的以受人类不同程度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如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有的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如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工矿区生态系统等。在一个具体区域内,能代表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的生态系统称为主体生态系统,有一种或几种。主体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反映出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我们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主体生态系统的分析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它涉及到以后评价的环节的准确性。

1.2目标的分解

项目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应从整体最优原则出发,以局部服从整体、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长远与近期相结合,综合多种因素,确定项目的总目标。对目标按其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解,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1.3主导因子的确定

根据己确定的主体生态系统,确定制约生态环境质量的限制因子,并根据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力、信息量与可靠性等来确定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确定是整个评价环节的关键。可采用信息统计法,专家打分法,SPSS软件中的主导因子法和因子分析法来确定主导因子。

1.4 确定指标体系。

通过系统分析,初步拟出评价指标体系后,应进一步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修改和完善,以最终确定指标体系。

2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筛选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应是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是综合反映项目本身和生态环境所构成的复杂系统的不同属性的指标,使按隶属关系、层次原则有序组成的集合。水利工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有其特殊性,每个工程的特点和制约因素不同,那么评价的方法和所选择的指标体系也就不同。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水利工程的普遍性。

在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之前,也就是评价的主导因子确定之前,先进行主体生态系统的分析,分析所评价的生态环境到底由那几部分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的确定。确定指标体系的思路是:从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出发。理清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再反过来具体的推导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确定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的《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培训教材》中提出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指标体系。

2.1 生态环境系统状态相关概念

1)顶极状态

生态环境系统在其自然演替中的最后的稳定阶段的群落,就是顶极群落,它是与物理环境取得动态平衡的自我维系的系统。处于顶极群落的生态环境系统态势即为顶极态。在顶极态的生态环境系统中,有机物质可能没有年净积累,但却具有总体上最大数量和最优质量的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对于一个特定区域,其顶极群落有气候顶极群落和土壤顶极群落之分,前者是理论上的群落,该区域的演替发展都趋向于它。如果当地的地形、土壤、水、火灾和其它干扰,使得气候顶极群落不能形成,那么演替就以土壤顶极群落为终点。

2)最佳态

退化生态环境系统在其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生存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往往不是将其恢复到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顶极态,而是在保持生态环境系统稳定及一定的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将其建设成具有最大产出贡献的生态环境系统,这种生态环境系统就是最佳态的生态环境系统。

3)现状态

历史时期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压力的干扰,而使得生态环境系统发生退化,其呈现的现状状态即为现状态。现状态的生态环境系统是生态环境评的对象。而顶极态和最佳态则可作为评价标准的参照系。

2.2 评价标准建立的原则

评价标准名称众多,内容也互不相同,但他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起到的作用也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他们亦有共

同的制定原则。

1)保障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服务功能不受破坏。

2)既要与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又要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保障人群的身体健康,使人类不因环境质量的变化而受到危害或毒害。

4)可计量性。特别是通过数量化计量能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和运行特征或其环境功能。

5)先进性和超前性。特别是能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例如:选取植被覆盖度作为指标时,应考虑未来的环境功能需求,在植被覆盖率不高而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或在生态脆弱地带,其指标值应高于背景值。

2.3评价标准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国家己的环境质量标准如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804―2)、保护农作物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89)、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等。

行业标准指行业的环境评价规范、规定、设计要求等等。地方政府颁布的标准和规划区目标、河流水系保护要求、特别区域的保护

要求(如绿化率要求、水土流失防治要求)等,均是可选择的评价标准。

有关于各项指标的发展目标,可以作为评价标准的参考。

2)国外标准。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生态环境评价进行的较早,有一套较完整的标准。可从中选取与我国现阶段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和地

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和成果作为评价标准的参照。

3)背景和本底标准。以工作区域生态环境的背景值和本底值作为评价标准,如区域植被覆盖率、区域水土流失本底值、生物生产量、

生物多样性等等。

4)类比标准。以未受人类严重干扰的相似生态环境或以相似自然条件下的原生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类比标准;以类似条件的生态因子和功能作为类比标准,如类似生境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蓄水功能、防风固沙能力等。类比标准须根据评价内容和要求科学地选取。

5)科学研究己判定的生态效应。通过当地或相似条件下科学研究己判定的保障生态安全的绿化率要求、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最高允许量、特别敏感生物的环境质量要求等等,均可作为评价的标准和参

考标准应用。

3定量指标计算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

定量指标计算的数据来源须向水利工程管理建设部门、环保部门、地区社会经济统计部门等各个直接与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收集。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关于指标替换问题。指标体系中给出的定量指标,其数据基本上可从当地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中收集。考虑到不同省,地区、市县的统计资料中,所列指标不完全相同,有时资料的详细程度也不一样。还可能出现所收集到的资料与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有不尽相同时,可采用相近指标代替,或合理地调整某些指标。由于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广、时间长,大多影响因子的数据难于收集或难于直接定量计算,有的甚至不可能,所以使得指标大多限于定性的描述和总结。

为了提供一个直观而深刻的评价结果,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定量计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寻求尽量可行的定量计算方法。在尚无有效的直接计算方法时,可采用专家咨询、打分的方法来解决。指标的定性分析基本上是采用文字描述。辅于相关的数据。说明事物的性质。对指标的定性分析应建立在对水利工程项目所影响区域内的生态自然环境等影响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态度,给予客观深刻的描述。

4水利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难点

4.1 环保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其难点之一。这个项目是分区分片建设,并且都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与问题采取不同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法。分区分片实施的建设项目,在环评中都应逐点逐片落实评价内容和环保措施。这是生态环境的地域性特点决定的。即使同样的活动内容实施到不同的地域上,其发生的影响很不相同的,从而针对性也就成为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灵魂。

4.2 环境敏感点的识别即工程与保护区的关系,是该项目环评中的又一难点。在该项目涉及的流域众多,并且项目初期的设计中有很多工程伸入到自然保护区,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细致工作,把自然保护区和工程项目逐个流域地对比界限,把伸入到自然保护区内的工程全部撤出来,从而减少了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和破坏。

4.3 区域环境功能状况分析中,评价范围的界定也是其难点之一。该工程比较分散,每个流域都有,在一个流域内农田和自然保护区村屯相互镶嵌,如果依据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的范围来确定,则周边的自然保护区将被划分到其内,若影响范围涉及敏感点时,应把整个自然保护区包括在内,依此类推,其他的流域也同样会出现这种情况,显然,这样确定评价范围是不合理的。最后采取了几个流域放在一起来确定评价范围。

5结束语

指标是综合反映生态环境影响某一方面情况的物理量,是评价的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10)

描述生态资源退化的最著名的理论模型就是美国学者G?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哈丁的理论假设是,当一个牧场向所有牧羊人开放时,由于经济人的本性,每个牧羊人都试图扩大自己的牧羊量,而当过度放牧时就引发了公地的悲剧-牧场的退化和损毁,公共生态环境资源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大牧场。

一、 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的属性及特点

生态环境资源是能维护自然环境生态功能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统称,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矿藏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

 

首先生态环境资源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属性。

关于公共物品的一般属性,国内学者有多种阐述和解释,但笔者认为,对任何种类的公共物品我们都应从以下几个特性上来描述其公共物品属性的强弱

(1)、消费的非竞争性,典型的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2)、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另外,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也往往是公共物品的重要属性。国防、街道上的路灯等通常被认为是同时具备这这些特征的公共物品的代表。

另有一些产品、服务,它们在消费上不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是只有其一,人们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在共有的湖泊上捕鱼具有非排他性,但却不具备非竞争性。只要湖泊是共有的,就不能排斥任何一个捕鱼者在湖中捕鱼;但是捕捞者增加必然会减少湖内可供捕捞的鱼的数量,这会增加每一个捕捞者的成本,因此,捕鱼者之间是存在竞争性的。

生态环境资源与其它公共物品一样,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属性,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但通常具有竞争性。这些公共物品一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例如一些河流、湖泊的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中生命支持系统的各类生态服务,等等。

其次,生态环境资源在公共产品的属性也有其特殊性。其一,纯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是大自然的造物,其提供者是生态自然和生态过程本身,也就是说,这种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不是人类主体,也不具有其他公共物品之使用上的主观目标性;其二,生态环境资源在空间上跨度大,在时间上存在着产权在代际之间的共享性,等等,这种时空分布上的复杂性导致其产权在时空的跨度上的复杂性,关于这点,我们在下述外部性问题讨论时论述。

二、公共生态环境资源之外部性

生态环境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当它被看做大自然造物主的原始产品时(纯自然生态资源),对其提供者而言,它没有外部性问题;但当它作为生产原料、或生态环境基础,而加入到"二级产品"的生产活动中去时,就产生了外部性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与私人物品的外部性产生不同,公共物品外部性产生的主要机制是消费者的"搭便车"和过度占用。

经济学上的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对不直接相关的他人的成本或收益之影响,使他人或整个社会无补偿受损或无偿受益,其中,对影响者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为正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例如,栽树和养护树林、这种经济活动对他人、对社会有一种利益的外溢;对影响者不利的影响为负外部性,又称外部不经济,如过度开发地下水的经济行为,会引起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土流失、污染等等。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一种经济行为的效果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价格机制中反映出来,形成所谓的个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的不一致性。

对于大多数典型的公共物品来说,其消费是非竞争性的、受益是非排他性的,所以可能对其提供者产生外部性。以公共安全为例,其一,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即不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这一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消费,对公共产品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其二,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一个人对这一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从对该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换句话说,多增加一个人消费者对该公共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显著增加;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搭便车"倾向是外部性发生的人性原因。不同于产权分割较清楚的私人产品,公共物品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使"免费获取"更为方便、容易。

由于"搭便车"行为的普遍存在,致使公共物品提供者的生产成本与收益不一致,由此产生外部性。正由于这一原因,公共物品不宜于私人(企业)提供,为克服上述的外部性,公共物品更宜于政府提供。然而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之消费仍然存在着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与其他外部性不同,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公共资源的"挤占",从而导致过度使用和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损坏。

公共生态环境资源由于其在涉经济活动时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会产生一般性外部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环境资源的无偿使用或低价使用,以及无补偿的损坏或低补偿的损坏,经济活动的成本被转嫁给社会他人。

三、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的特点

对公共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性,更需要揭示的是其与其它公共品不同的生成特性。这主要表现在:

1、"无主性"或提供者的特殊性造成的特点

相对于其它公共物品,生态环境资源更似一种"无主"的生态公共产品(它不像其它公共物品有人类主体作为生产者、提供者),特别是像原始森林、自然矿产、江、河、湖、泊、地下水,等天然资源以及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它们是大自然的造物,其提供者是生态自然和生态过程本身,因此便造成,

其一,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本身不存在外部性问题,因为外部性是相对于提供者而言的,而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源提供者是生态系统本身,对大自然来说是无法计算其"个人"成本(收益)与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收益)是否一致,如果非要说什么外部性,那就是纯生态资源和生态服务是一个没有回报而完全的"正外部性",是大自然提供的"初级产品"。

其二,但当这种"初级产品"被作为原料纳入到人类 的经济活动中,这种涉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活动却有着极强的外部性,由于缺少其他公共物品所拥有的具体的提供者-政府各层组织机构或公共社团,(例如公共安全、教育的提供者),同时又由于缺少政府组织提供公共物品过程的那种财政收支平衡的制约,因而导致生态环境资源相较与其它公共物品更容易被无偿地攫取利益和无补偿地转嫁损害。"二级产品"的价格中可能极大地忽略了自然资源损耗成本和环境损坏补偿成本,这时候产品提供者的外部性就产生了-生态成本被转嫁给不相关的社会他人。

   

其三,由于生态环境资源消费上存在着更为显著的不可分割性(如空气、公共水源),"搭便车"在这里的具体实现形式就是尽可能地多占用、多利用甚而过度利用,免费利用和低成本利用就成了涉公共生态资源经济活动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这对生态大自然来说只有一种结果-生态损坏和生态退化,而对其他人的影响则通过这种损害与退化来传递。简而言之,由于生态环境资源提供者的特殊性,其涉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产生的方式主要是"挤占",过程主要表现为过度利用和浪费,结果是生态退化和生态损毁;其损害转嫁的直接对象是生态环境资源自身,间接受损者才是社会他人。

2、生态环境资源产权难以划分所造成的特点

即使是公共产品,也可以通过一定的产权安排减少外部性问题,例如公共安全、教育的消费,政府组织可通过权、责、利的划分和落实来克服其使用中的外部性,而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分割在操作中却有更大的难度。

生态环境资源产权难以界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从自然形态来说,生态环境资源往往为公共自然资源,面积大,区域广,有行政划界的切割甚至国界线的分割。如河流、湖泊、地下水,公海,还有类似像海洋渔业资源中洄游海洋动物资源等等,其产权界定中存在很多技术难度。

其二,从产权制度来说,产权结构的复杂性,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等产权权能的可分离性,加大了产权的划分和产权之权、责、利的落实的难度。 例如,虽然在我国现有条件下,主要生态环境资源在法律上均为国家所有,但是抽象的法律上的所有权并没有构成对生态资源环境在使用上的有效约束,而是往往表现为现实中的"产权虚置",造成权、责、利不清,导致大量的公共生态环境资源的浪费和退化。

   正因为上述产权划分及权、责、利落实的多重难度,才使涉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活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3、公共生态自然资源外部性的时滞性

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对周围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缓慢渐变的过程,其受经济活动影响的正外部性(利益外溢)和负外部性(损害外泄)往往短期内难以察觉或难以计量,难以用市场价格反映,如森林覆盖率提高、覆盖面积的扩大对周围环境的改良优化作用,这种正外部性的利益外溢是逐渐缓慢发生的,而当森林受毁坏时其对周边气候、水土环境的影响也是这样;另外,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损害变化虽是缓慢渐变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为时已晚。更严重的是,生态环境资源的修复有时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对称性。

与时间上的迟滞性相关,生态环境资源之利用的外部性还存在于代际之间。生态环境资源之产权具有着代际共享性的特征,尽管这种共享是不完全的,但基本环境资源肯定有一定的代际继承性,因此所有对环境资源的无补偿、无修复的过度开采、利用、改变都会造成对后代的亏欠,是当代人对后代人的损害转嫁。

面对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种种困境,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公共环境资源较之私人物品总是更容易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是似而非的困惑,而笔者把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概括为:是生态环境资源较强的外部性属性和经济人的自利性两个特点共同决定了这个结果。

在这里笔者特别强调了生态环境资源"无主性"这一特征,与任何其它公共产品不同,它的提供者不是人类主体而是大自然生态环境本身,而生态环境本身之自然特性使其产权分割和其权、责、利的落实难以实现,致使其更容易被无偿地攫取利益和无补偿地转嫁损害,于是便产生了生态损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自利的人性是一种普遍的存在,而对"无主"的公共资源的"挤占"和争夺又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捷径,加之千百年来天然资源免费使用的长期心理习惯,这时,每个牧羊人都试图在"公地"上放牧更多的私羊,于是在"挤占"中浪费和过度利用公共生态环境资源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生态损坏和生态退化就有了现实性,"公地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参考资料:

1、廖卫东,生态外部性求解的产权制度优化,[J].《当代财经》,2004年第12期

上一篇: 网络管理分析 下一篇: 数字图像处理综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