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的思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9 09:01:22

未来教育的思考

未来教育的思考篇(1)

1.来自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示出它的威力。教育历来被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世纪,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明显受到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影响,人类文明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快速增长,促使社会范型发生变化。21世纪被预言是信息时代,人类正从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1996年至1998年,德国曾作过一项名为“科学社会的潜力和规模——对教育进程及结构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者就今后25—30年社会对科技和教育的期望作了问卷调查。研究者在据此写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来来,知识将越来越系统地作为用途广泛的工具而被用于解决问题,知识的产生将越来越有赖于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逻辑知识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等等。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一个信息激增的社会,让人们去吸收社会所需的全部知识已经不可能,与吸收某个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相比,人们更重要的是学习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方向并学会随机应变,提高实现知识复合性的能力。

在这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中,教育机构的角色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教育机构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能胜任未来生活和工作任务的知识,应有益于知识的更新,应激发受教育者获取学习能力的动机,使受教育者善于观察,学习有用的知识,善于质疑,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批评性验证。

2.来自社会关系变化的挑战

近些年来,社会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家庭和儿童的关系发生了迅速变化。全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失业问题、对妇女和儿童权利的认同问题以及儿童受虐待问题等都对教育产生了影响。

自上世纪60年代起,西方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增加,儿童出生率的下降,旁系亲属少而垂直多辈人家庭的增多,等等,使家庭的发展出现了非连续性特点,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家庭和社会由此产生了新的生活模式,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社会关系的变化,要求教育对此作出反应;要求教育更早地将不连续性引入儿童的生活,使他们尽早获得克服因社会关系变化而带来的适应困难的能力。

3.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

由于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和文化、语言的多样性不断提高,这也导致社会网络的重构和家庭生活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已不只是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而是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范围之内。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必然会受到难以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取得一致性的压力,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则会面临如何宽容外来的儿童,以及如何应付随之而来的文化挑战等问题。

对于成长在这样一个复合、多质社会中的儿童而言,社会传统的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对儿童自主权的承认和强调,家长与儿童的关系也逐渐变成为伙伴关系,这种从教养关系到伙伴关系的变化,不仅弱化了传统的教养关系,促进了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而且必然会带来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变化,因为新的社会规范更强调个体的竞争意识以及具有批判精神的自主权。

后现代主义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观点

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现代主义的极大影响,结构化、系统化、中心化、标准化、一致性、连续性以及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去发现可证实的真理,这已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然而,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是复杂性、矛盾性、差异性、多视角以及历史和现实情景的特异性,引导人们抓住由于认识的多元、另类和不可预期而带来的巨大机会。

后现代主义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知识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在世界范围内促使人们对早期儿童教育作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

在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中,知识常常被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它们或可被儿童复制,或可由成人诱导而来,或可由儿童自己建构。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在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儿童要能够高度适应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过去所学得的东西并不能保证未来有用。生活越来越趋向于每个人自己的建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知识不再是客观、可以积累的,并在实际中可以被普遍运用的东西;相反,知识是多视角的和具有多种含义的,是与背景密切相连的和局部化的,是没有完成的和似是而非的,并可以由多种方式产生。

概览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似乎占了上风,尽管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还能看到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的、重学业成就的教学活动。但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是被普遍接受的,这可能与当代社会将儿童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可以与其所处的背景相分离的观点有关。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儿童要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生存,意味着必须适应高度的个体化和差异性,并且具有应变能力。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未来对于人的要求是难以预料的,如果“过去”不能为“未来”提供保证,那么人就不得不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去建构和适应。后现代主义是不讲以儿童为中心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意味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能动的、与背景无关的个体。后现代主义也不再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可以测量的并且可以与各个领域(如社会发展、认知发展和动作发展等)相分离的个体;不再把儿童看成是孤立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把儿童看成是有潜力的、强大的、有能力的,最为关键的是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相关联的入。也就是说,将儿童看成是存在于特定的背景之中的,通过与他人或事物建立起关系而存在的个体;将儿童看成是知识、人格和文化的共同建构者,而不是它们的产物。

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学习不再是孤零零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合作、交往的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与同伴和成人共同建构知识,理解世界。学习不再是儿童获得预先知道的结果,儿童也不是空的容器或知识的复制者。儿童是积极的,儿童拥有的理论和观念不仅应该被认真倾听,而且应该被仔细研究,在合适的时候还应该给予质疑和挑战。儿童是通过与物体、事件、成人和同伴的互动而学习的。当“人处于关系之中”成为教育的基础时,交往则被看作是儿童学习的关键了。因此,教育者必须激发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儿童提供与他人交流自己经验的机会,让儿童找到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让儿童使用自己的百种语言,让儿童通过交往获得从属感和参与感,并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验,等等。

我们知道,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代西方学前教育课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教育起始于儿童每天对其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建构。但是,建构主义理论似乎将知识看得过分绝对化和不可变化了,知识成了与儿童分离的、存在于文化和历史真空中的一些事实。建构主义理论忽略了知识的让会建构性质,它基于自身的理论,强调让儿童通过解决问题去内化知识。

社会建构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在将儿童看成是主动体等方面是一致的。但是,让会建构理论并不将知识看成是具有普遍性和标准化的,它要求儿童形成自己对世界、对知识、对人格和生活风格的认识,这种个性化的过程意味着儿童需要对自己的行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既要个别化,又要群体化。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概念的同一性是在特殊的背景中建构或重新建构的,而背景总是在变化的。儿童会在动态的过程中共同建构或重新建构同一性。在儿童共间建构知识、人格和文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对话、交谈、商量、冲突、对抗等。社会建构理论批评“儿童中心论”将儿童看作是自主的、孤立的和与背景无关的人,它认为,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儿童、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所作所为的凭借,没有一个人和一样东西能够存在于背景相关系之外。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尚存诸多争议甚至疑义,因此,将其理论运用于当今早期儿童教育中,尚需采取谨慎态度。但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也确实为我们思考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新思考

未来教育的思考篇(2)

    我们正处在世纪更替的年代,现代社会的变化正以远远超过了儿童对于变化的适应速度;教育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更着眼于人的本体性发展、注重为未来社会生活培养人。人不再作为生产手段而是作为人本身在个性、潜力等方面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的观点,正在超越任何极为实用的教育观念而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世界各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普遍提出:要大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要以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要以国际化、信息化为背景重新制定改革方略;要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要充分认识教师素质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开始关注人的本体价值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在教育的价值观、儿童观、教育发展的模式以及德育目标选择上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变革。 人们的观念或许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人们口头承认的观念与实际行动中所体现的观念存在一定差距。合理的教育实践不仅需要关于教育“应该如何”的思考,更需要关于如何将其转化为现实教育实践的思考。然而,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往往有意无意之中彻底否定自己的过去,一味的拿来主义。因此,在实践中应首先反思我们自己过去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然后对比借鉴其他国家在教育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知识传授的效率较高。中国历来重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统一,注重集中教学,通过统一的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办学质量。这种统一性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统一,能够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基本相同体系与范围的知识传授,由于较为划一的评价标准增加了结果的可比性;目前,不仅毕业会考、初高中升学考试实行全国或省市统考,而且平时学科单元测验也经常组织区域统一命题。集中授课可以提高效率、部分解决众多人口的教育需求与有限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统一标准的考试成绩则可以提供学生用以比较自己学习成绩的依据(包括 与不同群体中的他人比较、与自己比较),可以提供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判学校办学质量的一种尺度;目 前许多学校就是以任课班级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与水平。然而,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集中授课将很难顾及处于一个教室中的不同质对象的不同特点。社会的发展对人材的呈现多样化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爱好各有不同,教材、课程标准的过分统一将损害发展的多样性、影响个性的发展,将影响教师工作独创性的发挥。但是,我们以同质编班、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关心学生的发展,所谓的“差生”也能达到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如果统一的考试成为唯一的社会评价、选拔依据,并且当学生接受高一级正规教育只有一次选拔机会的时候,狭隘的功利主义会使教育丧失其内涵而仅仅留下“应试教育”的外壳,不仅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样损害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削弱了学生的社会学习;压抑了教师的独创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人文精神的传递。学校在统考前夕为了复习迎考往往停止非统考科目的教学、占用了活动课程教学时间和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一切为了考试。 美国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有独到的表现;教育上提倡多元教育与个别教育、个人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个人奋斗与个人成就。因此,在教材、课程标准等方面社区、学校和一些社会团体都有一定选择权,课程的种类显得多而分散;教育评价的方式多样化,没有统一标准的考试;班级规模较小,教学方法多样化,重视个别指导,实行适应多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进度的指导、课堂听讲与独立钻研相结合,学生自主活动多。这种多元与分散的优劣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与前者相反,在课程的选择上它能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多样性可能;教学上能够因材施教;能够根据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测量与评价。但是课程标准的不一致、教材的过于多样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新时代对人素质的某种基本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过于强调满足青少年需求,开设越来越多的课程,必然导致毕业要求降低。由于没有统一的大纲与教材,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往往因教师不同而不同,考试的分数不象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的统一考试的分数那样是确定的、可以比较的。过于流动的编班方式,削弱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部分可调控的人际互动,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往往流于失控,或许日益增多的校园暴力与此有一定程度联系。 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来看,东西方趋向综合互补。美国90年代之前的课程改革侧重于课程的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等方面,90年代以后则强调制订全国性的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从上海市的基础教育改革 发展来看,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强调全国性的课程标准,而近年来更强调课程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革。所以,我们未来“实然”的课程将是这两者的统一。可能的一种构想是:以知识传递、逻辑培养为主线的必修课板块课程提供作为未来社会一员所必备基本知识框架与内容;它必须强调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统一、必须至少给出一个下限课业标准以保证基本质量;教学中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强调学习策略的传授,建设以能力序列来建构的综合课程,以面对知识爆炸、信息革命的社会发展现实;上海有关部门正在编写此类以能力序列为线索的综合课程教材。以特长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板块将从学术的深度、知识的广度以及发展多样性三个维度来建构课程,以此提供人们个性发展与发展多样性的可能;它强调发展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尖端能力,它需要有一系列的课程标准供学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选择。以经验感受为主线的活动课将提供学生有明确目标有组织有支持的自主活动的空间与时间,它要求提供一定数量的以一定的经验类型建构而成的课程群组供学生选择,以保证学生的经验感受不致受到个人的兴趣影响而导致经验感受范围狭窄或偏态,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该类课程的时空界限将拓展到课后与校外。 与此同时,考试的方式也需作出相应的变化。作者推测远期可能的合理对策是开放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一个人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可以在他的认为合适的任何一个时间,参加统一的或不统一的全日制高校入学考试。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消除了从“应试教育”向面向求学网转轨在考试制度上的障碍。近期可能的对策是建立两类并列的考试评价、选拔方式。其中一类方式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每门考试科目成绩的总分来作为评价、选拔的依据,此类考试方法可用于通用型、高级应用性人材的评价选拔;一类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划定必修课板块科目考试成绩的合格线,在此基础之上以专门化科目(学生的特长科目)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选拔的依据;通过这类考试方法可为高等教育选拔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其专项考试题目可依据问题解决导向、学习能力导向进行命题;这一类考试方法又可以运用于职业轨学生的评价与选拔,直接面向社会就业需要。上海市已经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在高考中已经实施“3+1”考试科目选择---类似后 一对策中的第一种方法,在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以及艺术类全日制高等教育考试中已试行类似第二种方法的入学考试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种考试方法运用的比例等有关问题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前一对策着眼于问题的根本解决、着眼于继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二次教育机会均等的变革;后一对策,则考虑了工作的延续性、近期内的可操作性。 在班级的编制上,可能的合理选择是以小规模的固定编制为主、辅以一定的流动编制。固定的小规模编班,班主任教师配备与相对固定的任课教师、相对固定的学生群体,有助于建立相对持久稳固而可部分调控的人际互动。而在选修课、活动课板块的课程中必然导致流动性班级编制,加上开放性课程,可以使学生在互动对象变化中,获得另一类经验、完善经验体系。面向21世纪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情感是学习的基础,情感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得以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本关系法则需要通过大量的共同生活来感受、领悟与理解;而小规模的固定编班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实质性的互动关系,较为容易调控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互动,学生将得到较多的监督与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递、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喜的是在上海建设一流城市一流教育建构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时已经明确提出要缩小班级规模。 作为某种课程的实施,师资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教育理论试图以一门教育学涵盖所有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师范生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足。过于专门化的学科分类,师范生的知识能力体系不够全面。在这样条件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基础教育的质量有目共睹;然而在走向21世纪时,这样的师资质量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水平。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外部环境是迅猛发展的社会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时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以及相应的能力。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师资质量对教育发展的滞后影响。在教师职后培训方面,本市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学科式在职培训、提高学力的继续教育、新教师第一年的在职培训。作为上海特有的市、区、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针对教师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教育科研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拘泥于所谓的正确性,而是强调过程的体验、方法的训练。但是,上海中小学教师在年龄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存在断层,专职从事教师职后培训的师资不足500人。除了上述已经采取的对策之外,对各区县而言,相对集中时间的 各层次教学技能研讨式培训是当务之急;选拔有潜力的年轻教师、利用本地区现有的资源,以教学技能与研究方法为目标、问题解决为线索,集中时间高密度强化培训,通过科研培养研究教学技能、培养主体意识;惟其如此,才能以点带面逐步真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未来教育的思考篇(3)

(一)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了高校思想品德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转变,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例如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个人主义观念盛行、价值观不正、道德观念下降等,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征,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对其三观造成重大冲击。近些年来,还出现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所学知识开展违法犯罪活动,这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威胁。学校若不及时对大学生开展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可能导致大学生成为危害社会的人。

(二)西方消极文化的渗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不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造成了外国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入,部分资产阶级消极思想的传入对我国社会造成一定影响,例如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其具备较好的道德品质,能够遵守职业操守。因此,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成为现阶段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进而培养优秀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人才。

二、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

体育与其他学科有着较大的差异,体育教学除了在课堂进行外,还能够在户外开展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许多的变化,例如合作对象的变化、教学项目的变化,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能够熟练掌握教师传授的体育技能外,同时还需要掌握团结合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这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所区别,有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中涵盖了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知识

根据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分析,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入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运动锻炼的主动性,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自主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进而树立终身运动的意识;教师在讲解体育运动相关知识的同时,可以利用观看体育赛事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运动项目的认知和印象;教师在小组竞赛过程中,可以通过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动作,做一个遵循相关制度的合格运动员。从上述例子可以得出,体育教学内容中涵盖了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知识。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课堂规范并加强管理力度

建立健全体育课堂规范,并加强管理力度,其实质是加强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道德思想的建设。因此,教师要通过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规范课堂制度,转变体育考核方法,加强组织规范,保障体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对于遵守课堂规范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反之,则批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树立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是一个涵盖多项运动项目的学科,不同的运动项目各有其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将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例如在接力赛中,教师可以鼓励每个人做到实事求是,不能抢跑,不要担心失败,注重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实事求是的品质。在耐力跑中,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运动耐力,也可与培养其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相联系,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提升其对耐力跑的积极性和动力,通过不懈的坚持,才能够到达终点,才可能获得成功,进而实现锻炼学生意志力和提升其体能的目的。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对其的积极性下降,进而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性。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想渗入思想道德教育,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等。从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分析,体育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培养目标、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该年龄段学生兴趣爱好及心理特点,适当调整体育教学内容。例如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游戏设计过程中加入思想品德相关内容,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

未来教育的思考篇(4)

1前言

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制造业作为核心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劳动力数量巨大,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普及了基本教育,从而可以提供大量合格的工业劳动力。在制造业所需的员工中,绝大多数只需要具有中职教育水平即可满足企业要求。因此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职教育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推广和国家经济的转型,中职教育面临着生源萎缩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两大难题,本文就我国中职教育在未来的自身定位问题以及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2高等教育扩招对中职教育的影响

1999年,为了提高我国人均教育水平,以便为国家建设提供更多高素质劳动力,同时也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扩招,短短十余年,我国高等教育录取率由1998年的34%提高到2012年的75%。高等教育的扩招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就中职教育而言,高等教育的扩招对其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源萎缩和毕业生就业困难两方面。

在生源方面,一方面,由于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只要家庭条件允许,一般家长都会让子女接受尽可能高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经济体系的复杂性,各岗位所需人员的知识水平差别显著,并由此造成不同的薪酬收入,一般而言,受教育水平较高者,其初始薪酬收入要高于受教育水平较低人员,这也是符合价值规律的。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适龄青少年更愿意接受高等教育,从而使中职教育的潜在生源大量流失。另外生源萎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计划生育,由于我国自八十年代以来推行严格的计划生育,使得青少年人数也开始出现下降,自2009年开始,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了连续四年的下降,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趋势不会停止。青少年人数的减少,将直接对中职教育的招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加剧了生源的萎缩。

中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冲击,二是国家经济转型。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其对初始薪酬的心理预期也有所下降,这促使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同等条件下,更愿意录取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员,而部分对知识水平要求并不高的岗位,也要求具有高职以上学历,从而加剧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也由低端制造业开始向高端制造业和信息行业等高精尖行业进行升级转型,而在以上行业中,对人才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中职教育由于学生基础低、学习时间少等原因,其毕业生很难满足这些行业的要求,也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

3中职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及定位

尽管中职教育面临着以上严峻的问题,但是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还是可以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第三产业中其作用更为突出。在我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除大力发展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精尖行业外,还十分注重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这些行业对员工的知识水平要求相对较低,而且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因此十分适合中职毕业生的就业。

在立足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培养的基础上,为了应对生源萎缩和就业困难两大问题,本文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改进招生宣传,加强在职教育。由于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中职教育,因此学生在接受中职教育时的经济支出大大减少,而且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进行,其教育成本和就业困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中职招生的宣传中要注重突出自身经济代价小、对学生基础要求低、就业灵活的优势。另外,中职教育机构还需要加强在职教育部分,一方面扩大了生源,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高相关行业的就业人员水平。

2.灵活设置专业。现代社会发展速度与以往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行业的兴起只在数年之间,而高等教育部门受限于各方面的原因,很难及时对行业的发展做出响应,中职教育由于学生受教育时间短,更容易根据社会各行业的变化改变自身的专业设置,从而为新兴行业培养合格的就业人员。

3.突出实践教学。由于高等教育扩招速度过快,教学设施和人员投入不足,很多毕业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实际动手能力严重不足,令企业非常不满,另外在很多制造业企业中,对高级技工的需求很大,而人员招聘却很困难。根据以上情况,中职教育可以通过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或者在校内开办实习工厂的办法,突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以改善毕业生的就业。

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层次的人才,更多的还是需要具有一技之长的员工,中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一环,必将在未来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未来教育的思考篇(5)

一、以中国崛起为契机,努力办好大国教育

中国崛起,以前还是个夙愿与追求,存生于无数华夏儿女的热切期盼中。而近几年,在党和国家的不懈努力以及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与进步。现如今,中国崛起已不是未来时,而是完成时和进行时了。中国崛起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我们伟大的中国业已成长为世界大国,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凸显。中国崛起了,成为了世界大国,如何办好大国教育?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亟待重视与解决的现实问题。

应然来看,教育理应具有世界眼光、人类情怀。然而现实中,囿于诸种因素的限制与制约,教育却被赋予了浓郁的民族色彩、披上了家国外衣。当然,这里面既有教育的政治性使然,又有国家强弱的现实制约。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应、也必须与自己的国际身份与角色相匹配,这种匹配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大国之大不仅在于其人口之多、地域之广、经济之强、军事之硬,同时亦在于教育之大。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如今人们在强调硬实力之际关注与重视软实力的缘故。可以毫不客气与夸张地说,大国之大倘若仅仅只是体现在经济、军事上,这样的所谓大国严格来说根本就不是大国,只不过是存在严重结构性缺失的大国罢了。此外,一个大国倘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大国教育做后盾与支撑,其大国之大也是难以长久维系的。现实中,对一个国家来说,倘若其还弱小、能力不足、运转不开,其在谋划教育时理应、也只能先把本国教育办好;而一旦其摆脱贫困、走向富强,成为世界大国,其在谋划教育时再狭隘地只顾自己,没有一点世界眼光、人类情怀的话,这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实际上,世界大国在谋划教育时兼济天下不是可有可无之点缀,亦非能否达到之境界,而是必须承载之使命、必须践履之义务。具体到我国来说,办好大国教育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问题,而且是如何办好人类满意的教育问题,需要积极思考中国教育能为世界贡献什么、能为人类做些什么。当然,你可以说只考虑中国教育也为世界为人类做了贡献,但这种贡献毕竟还是间接的、局部的,而非直接的、全面的。现如今,我们要跳出狭隘的家国框框,超越情感和意识形态,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来思考与谋划教育,积极思考中国教育能为人类发展与文明进步做些什么,如何加速发展教育以在世界范围内代表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实践而引领世界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这就需要中国教育有意愿与意志、有能力与担当,中国教育要在学习中创新,要在“引进来”之际“走出去”,要实现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换。

二、以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导向,抢占教育发展先机与制高点

纵观人类历史上业已发生的两次工业革命,无论是发轫于英格兰,以蒸汽机广泛使用为标志,以机器化生产取代简单人力劳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以电力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皆给教育提供了诸多发展机遇、提出了众多现实挑战,教育要积极勇敢地拥抱工业革命,在应对挑战之际抓住机遇,抢占发展先机与制高点。事实证明,那些在历次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抢占了制高点的教育,都发展得很好;而相应地,那些在历次工业革命中反应迟钝、坐失良机的教育,其最终都是被动和落后的。

近年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以及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在能源危机与社会危机的现实催逼下,人类逐渐认识到先前那种粗放式、损耗式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不足与缺陷,并致力于寻求突破困境的新出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工业文明正处在十字路口,那些曾经为人类引以为傲且支撑起社会工业化的石油以及其他化石能源正面临日益枯竭的紧迫困境,世界经济和人类生活正陷入可怕的危机中,第二次工业革命正日薄西山且在加速退出人类历史舞台。这还不算,更为糟糕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熵账单行将到期,人类业已且将继续承担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一百多年来的石化燃烧向地球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可怕的温室气体正日益扰乱并打破地球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自我修复机制,这将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甚至会危机到人类的生存与安全。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肯定会被人类推进历史的垃圾堆。而相应地,人类理应、也必须会采用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方能确保一个更公正、更具可持续性的未来。在众人的千呼万唤以及不懈努力下,第三次工业革命终于初现端倪。具体来说,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与运用,它的主要标志为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交互的、深度的跨界融合与垂直融合,从而导致生产方式、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改革,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使人类进入一个高度文明与高度发达的新社会”[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也将对21世纪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2]毋庸置疑,教育也不例外。毕竟“现存的教育模式是应前两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而设计的,是前两次工业革命集中化、规模化企业模式的缩影。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集中化、理性化的商业模式一直延续到第二次工业革命,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可以说,现存教育体系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3]而“新兴的工业革命分散型、合作性的本质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3]。我国教育理应、也必须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作出回应与反应。恰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的各类教育均应作出积极回应与准备”。[4]问题是我国教育究竟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作哪些回应与准备呢?这是一个略显棘手且紧迫的现实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和务实之举在于,一方面教育要积极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另一方面教育要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存生所带来的不良冲击和消极影响做好准备和妥善安排。具体来说,一方面,教育要实现自身的范式转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培养所需之对口人才;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前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的身心困惑、社会失范等问题,做好准备并妥善解决。

三、以MOOC建设为抓手,打造线上线下优态共存的教育新常态

近年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世界各地诞生了形态多样的线上教育,这其中要数MOOC最为火热。公允地说,诸如MOOC之类的线上教育委实具有其丰富价值与传统线下教育难以企及之独特优势,以致人们在享受MOOC好处之际,不禁大声惊呼传统的、实体的线下教育行将就木,终将被以MOOC为代表的线上教育所取代。现实中,我们也常常听见、看见有人说大学已频临危机,MOOC是一场教育海啸,其不仅会冲倒传统大学的围墙,更会冲走传统大学,未来是线上教育的天下,传统的实体性线下教育将会消失殆尽。

线上教育真的会彻底冲垮线下教育从而一统天下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吗?对此,笔者是持怀疑态度的。不错,线上教育生命力强、活力大,其具有传统线下教育所不具备之独特价值与优势。但倘若说线上教育会彻底扫清并完全取代线下教育,这是完全不可能的。笔者之所以这么肯定,不仅因为发展线上教育尚有不少困难与矛盾在羁绊,更因为教育的本质所在。具体来说,线上教育不管其形态与传统线下教育有多少不同,但其始终还是教育。作为教育,是有其内在规定和本质特性的,线上教育也不例外。别的暂且不说,就以教育的人为性和全面性来说吧。本真的教育理应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恰如雅斯贝尔斯在其著名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强调的那样,“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5]。对此,著名的哲学大师和教育家康德也曾在其《论教育学》一书中强调指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需要注意的是,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6]。也就说,好的教育是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互动的,那些企图以机器、技术取代教师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其终将被时间所宣判。事实上,人类历史业已对其做出过宣判与裁决。恰如我国著名教育家王策三先生在其《教学论稿》中描述的那样,“自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开始,就有人发表一种论调,认为它们可以代替教师,教师将要失业了。电子计算机出现后,这种论调又时兴起来。但是,这种观点从来没有占优势。任何有健康的头脑进行正常思考的人都知道,即使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代替不了教师”[7]。事实上,“教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电脑和网络并不是培养人才的特效药。把一切精力放在改进技术设备上,以为有了好的技术设备就可以培养出好的人才,这恐怕只是一些人似是而非的梦想和一厢情愿的推测”[8]。当然,你可以反驳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线上教育中的师生互动、情感交流这些致命缺陷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观,然事实是这种改观充其量也只是量上的改变而非质上的突破,可以说这些缺陷与不足是线上教育本体固有的,除非线上教育不存在了,否则这些缺陷与不足始终存在并难以消解。对此,我们那些怀抱一腔凌云壮志的教育技术研发者们,在开发与推行线上教育时一定要摒弃那种不科学,甚至多少有些异想天开的“取代”思想,而应抱持一种“完善”的思想来研发与推行线上教育。当然,这里说线上教育有其本体不足与缺陷,不可能取代线下教育,并不意味着未来教育没有线上教育的一席之地。实际上,公允地说,线上教育还是有其旺盛生命力和广阔发展空间的,线上教育固然难以取代线下教育,实现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未来教育中必定有线上教育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未来教育一定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优态共存的,二者在博弈中共生共存。因此,我们要以慕课建设为抓手,打造线上线下优态共存的教育新常态。“当前人们关于MOOC的探讨,多将MOOC视为一种新型课程,基于课程来审视解读、开发设计MOOC”[9],然事实上,“MOOC是一种在线教育,而非课程那么简单,我们要基于教育学的整体视角来考察MOOC”[10],并站在教育的高度来建设MOOC。此外,“在建立我国MOOC时需要注意的是,MOOC平台成本昂贵且不确定性大,风险较大,仅仅依靠大学自身的投入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支撑长久的运营,有必要建立‘政府扶持、大学主导、企业参与、开放竞争’的MOOC平台建设机制”[11]。

――――――――

参考文献

[1] 周洪宇,鲍成中.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 [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 周洪宇,徐莉编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

[4] 周洪宇.教育如何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2).

[5]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 [德]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 王策三.教学论稿(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 王本陆.关于发展现代教学技术的几个认识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9] 汪明,张睦楚.基于课程论视角的MOOC解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2).

未来教育的思考篇(6)

随着患者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服务引发的纠纷呈上升趋势。乡村医生在从医过程中也要直接面对这样的状况,因而,如何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也成为医学成人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未来的乡村医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受传统的成人教学模式的影响,接受安全教育甚少,这与医疗市场明显脱节。所以成人医学教育必须加强对未来乡村医生的医疗安全教育,让其逐渐形成明确的医疗风险观念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未来安全行医,更好的为乡村群众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1.要加强未来乡村医生的法制教育

未来的乡村医生虽然都是来自乡村第一线,具有一定的从医经历,但确存在着懂法不多,职业法律意识淡薄的倾向。这种倾向势必会造成今后行医中的忽视客观环境条件,忽视法律、法规,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所有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

1.1 加强入学时的法制教育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都是土生土长,为了弥补不足而进入医学院校进行再教育,所以他们入学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努力学习医疗专业技术。而至于医疗安全意识、医疗风险那是少之又少。这样的状况极容易导致他们将来行医中忽视或无视行业风险的存在,而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后患,在他们一入学时就加进法律教育的内容,重点是与医疗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增强他们依法行医和医疗安全意识。

1.2 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法制教育活动来强化他们的法律观念,使他们懂得在未来的行医中必须依法行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请医学法律专家走进课堂,给未来的医学生讲述因医疗操作违规而形成的法律诉讼案件,以加强医疗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懂得如何尊重、保护患者;利用板报宣传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件,重大的违反医疗法规事件,时刻警醒他们如何应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组织讨论,有针对性地就一些医疗事故案例作分析讨论,加深未来乡村医生对医疗安全内容理解,以预防和减少将来因违规而造成的医疗事故,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将来的工作责任心和爱心。

1.3 将法制教育融入医学教育过程中

作为医学成人教育工作者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医疗纠纷和高额的医疗赔偿不能仅仅仃留在过去的思维定势上,只是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要将法制教育潜移默化于医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案例,有目的、有重点地传授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操作规范和医疗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目的是为了减少未来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2.要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

我国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乡村医生不但要具有较好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医德。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人开展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医德应该具有更深厚的理性内涵,如对生命和健康的理解,对患者主体性的认识,对疾病与心理、社会的关系的了解等。所以医学教育工作者为了使未来的乡村医生能够践行医德义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对他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

2.1 将医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

“医德教育,当先授医德”,[1]而目前的成人类医学教育只是把医学理论和医学技能作为必修课,而对医德教育相对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大多乡村医生生长在农村,是农村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但他们的专业思想还不十分牢固,从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必须把它作为主干课程来开设,它可以使未来的乡村医生系统地接受专业思想教育。明白“德为医之本”,学医不只是学医术,更是学医德的道理。

2.2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医德教育

医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利用专业课教学全方位的渗透医德内容,具有其它教育方式所无法代替的作用。教师认真寻找与专业课知识相关或隐含于其中的教育结合点,巧妙实施医德教育,授医学之业,传医德之道,能够帮助未来的乡村医生准确理解医德中所倡导的“义、仁、礼、和、公”。在解剖课中介绍前人捐献遗体的崇高行为,培养未来的乡村医生献身医学的决心;在实验课中,培养他们对实验课中的动物的仁爱之心;在临床教学中结合病例分析培养教育他们一视同仁、精益求精,认真负责,践行“性命相托”等等。专业教学与医德教育有机融合,容易使医德教育“入耳、入心、入脑”,使他们树立起救死扶伤、廉洁清正、乐于奉献的思想道德品格和忠于职守的全心全意为农民弟兄服务的敬业精神。

2.3 典型示范引路

典型示范导向是医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德高医粹”的典范历来为从医者们所敬仰,用他们的品格行为来滋养和灌溉未来乡村医生,将会大的影响他们的医德行为。扁鹊、张仲景、李时珍、王清任等古代名医,留下的不仅是医术,其崇高的医学思想对我们影响至深。当今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专家教授等医德典范,思想和行为十分真切、具体、感人,对我们未来的乡村医生更具感染力,易于他们仿效和践行。

3.要加强未来乡村医生的病历规范书写教育

目前有相当多的乡村医生不太注重为病人书写病历。他们认为乡医看的大多数都是“小病小痛”,病人都是乡邻乡里,只要自己非常清楚对方患了什么病、有什么症状和体征,自己作为他的“家庭医生”,给他用过什么药物,心里都清楚就行了,所以认为没有必要书写病历,甚至认为书写病历是“多此一举”。针对这种现状,在他们接受医学成人教育期间,就要补上规范书写病历这一课。可利用因为病历书写不规范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案件回放形式,教育他们医学无小事,不按临床程序书写病历,轻则忘记病人以前(几天产、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和用药等情况(因为仅凭记忆不可靠),而使本次诊疗缺乏依据;重则容易出现前后不连惯,甚至造成误诊、误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而且,一旦出现医疗意外或差错事故,将无法证明自己的用药情况,当然无法为自己开脱,因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生必须举证证明自己无过错,病历则是为自己证明的主要依据。因此按要求书写病历,也是行医中自我保护的需要。此外,病历还是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医学科研的原始资料,必须保存起来。

卫生部要求从2011年3月1日起实施修订完善后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这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教学依据。可采取讲座或情景模拟的教学形式,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条文内涵准确地传授给未来的乡村医生。教学中多举病历书写范文。要让他们形象、直观的接受,最终能够准确书写病历。要让他们充分的意识到平时注意规范操作,坚持书写门诊病历,既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小结,又能锻炼严密的临床思维,开阔视野,长此以往,一定能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技能。

未来教育的思考篇(7)

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说教“两张皮”现象

近年来,由于部队处于由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历史跨越期,各项任务繁重,这就使得军队各级教育工作者,把教育仅仅当成是任务来完成,在布置教育时,只看是否下了文件,是否开了大会,而在检查教育时,只片面的检查笔记记了没有,体会写了没有,而完全不去理会教育效果到底如何,是否对官兵工作真正起了促进作用,使“教”、“学”分离,教育效果弱化。

(二)教育的说服力下降

在战争年代,军队的职能得到最大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可以结合战争实际,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官兵,这种教育往往立竿见影,收效明显。而现今社会,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建设是国家的中心工作,官兵往往容易拿社会上的一些现象、问题来和军队作比较,这样很容易对我们的政治教育产生冲击,一些教育工作者由于理论底子不厚,教育方法陈旧,面对官兵提出的一些尖锐问题,无法给出合情合理的解答,从而也影响了教育效果。

二、正视部队实际,不断增强教育的渗透力和说服力

(一)着眼和平环境,在彰显军人社会价值上下功夫

当今世界,虽然说局部纷争频仍,传统安全因素与非安全因素对国家主权的危险时时处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而军人,其工作一言概之就是打仗,这也是其职业的基本价值所在。而在和平时期,军人不可避免的会有职业失落感,同时鉴于和平的环境,除了抢险救灾之外,社会对军人的认可也远没有战争时期那么强烈。甚至在社会上有这样的言论“如今天下太平,国家不需要花那么多的钱养着你们”。那么,该如何调整军人的心态落差呢?从彰显军人社会价值入手不失为较好的方法。我们应该引导官兵认识到,虽然军人的职业是打仗,但军人的价值却远远不限於这一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军人也是人,其价值必然与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我军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我军区别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根本特征,几十年的沧桑巨变,我军的这一宗旨始终未变。而和平年代的我军军人,其价值是一个复合体,而其中社会价值更能够体现我军特色。

(二)直面军地差距,在解决官兵思想困惑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得到了飞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初步实现。然而,又一个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即如何面对军地差距问题?如部队和地方收入的差别,还有美军一名新兵的津贴就可以和我们一名连级主官的工资相当,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一名军官的月工资足以养活一家四口。作为教育者,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搪塞,而只能选择面对,一方面,从物质上讲,军人工资是比地方要低,但是军人的各种福利待遇也是地方所没有的,比如公费医疗待遇、供给制待遇,每年休假(军人一般都有每年至少1月的假,地方则最多10天)待遇,旅游免票待遇等等,这些官兵们正在享受的待遇往往容易被忽视;另一方面,要引导官兵认清军人的价值并不能简简单单用收入多少来衡量,军人价值的构成有多种因素,而前提有一条就是奉献,要教育官兵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有奉献精神,我军是人民的军队,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是每一名新时期的军人最基本的素质,这样一来,官兵对军地差距的困惑就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也会得到加强。 转贴于

(三)把握时代特点,在培树官兵职业道德上下功夫

军人作为一个古老的职业,其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随着阶级的产生,军队作为国家暴力统治的工具,其职责始终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同时,其职业道德也在反应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奴隶制社会,军队的职业道德就在于遵从于奴隶主的意志,维护奴隶主的统治。而在封建社会,军人的职业道德就在于忠君报国,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霍去病、岳飞等,都是封建军人道德的模范践行者。而在近代,由于我国处于长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动荡不安,军队一直被各种势力利用为实现其意志的简单工具,其道德内涵一度出现多元化与模糊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逐步走上了正规化与现代化之路,作为军队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人道德建设也日趋完善。当今社会,军人的道德就在于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心中构建以听党指挥、爱国奉献、爱军习武、尊干爱兵、艰苦奋斗、严守纪律、革命气节、文明礼貌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评价体系,强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奉献意识,才能从内心深处升华职业自豪感,才能更好的履行自身的庄严使命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在教育中要强调真实性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有说服力,而要有说服力就是要求教育者所引用的原理、事例等素材要真实可信,来不得半点虚假。引经据典时要引的明白、标的清楚;举例分析时,要见人见事见单位,尽量给官兵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强化教育效果,教育者本身要在真实事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中抽象深化,这样才能教学相长,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二)在教育中要注重科学性

未来教育的思考篇(8)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前至尧舜时代,就把品德列为第一;及至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主席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列为首位,到现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党中央仍然强调“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无不表明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市场经济建设的初期,由于新的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思想品德这个词有了一些不以为然,也就有了一些淡漠,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完善,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德育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德育教育越来越占住重要位置。要培养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新时期的合格人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学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好场所、好时机,好的活教材。这是加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直接途径。

1、高校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任务。

1.1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思想教育面临新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思想观念跟着发生变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消极影响表现为;经济利益挂帅,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集体意识淡化,奉献与索取位置颠倒,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失衡等等。社会上就出现了很多不正之风,诸如金钱第一,享受第一,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上至贪污、贿路、损公肥私、挪用公款,下至偷税、漏税,贩卖毒品,偷盗抢劫。这些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造成了极大冲击。近几年来,还出现一些高等学校的学生不毕业就下海捞钱,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搞一些违法活动去捞取金钱的不正常现象。如果此时学校不及时在学生中进行正面教育,将会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造成极坏的影响,这也是对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一个主要冲击。

1.2改革开放下,西方的资产阶段自由化的渗入

恩格斯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把中国的社会主义推向世界,实行了巨大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正是这种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对外开放,带进了许多外国的先进技术,但同时也使西方的一些不好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也随之而入。表现为: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以及非理性论、非道德论等。因此,如何加强改革开放下的思想品德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了高校新时期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

1.3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阴谋的影响自从10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帝国主义在诉诸武力消灭社会主义失败后,他们一直想对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后,西方资本主义想趁机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活动。他们无孔不入,时时都在利用机会。到下一个世纪,正是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之时,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15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出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那么,在新世纪改革开放主流的形式下,我们要防止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阴谋的影响。他们往往利用一些诸如“人权”、“自由”等歪曲中国实际情况的言论来影响中国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达到他们想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目的。江总书记报告中还指出:下一步要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向他们提倡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面对新世纪,要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大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4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道德素质有了新的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人具备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切道德素质。这些道德素质的要求是:语言文明、待人礼貌;遵守职业道德,公平竞争。要培养适应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学校是关键,这也对高校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2体育教学是实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造径

2.1体育教学特点所决定

体育教学绝大多数是学生经过一定的身体练习而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在身体练习的实践活动中,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特定的比赛规则,游戏的法则,必须协调的人际关系,同班同学因体育基础不同而出现的学习效果的即时反应,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不同者的不同表现等等这些都是绝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

2.2体育教材所决定

各种体育教材都有一定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授体育的目的、任务时激发学生努力锻炼身体,以便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而打下物质基础。讲授体育功能时,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提高祖国在世界的威望而努力学习。在教基本技术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法规、法则,做文明的、守公德的好学生。体育教材中有许多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内容,教师要结合体育教材和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具体要求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3 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3.1崇拜效应法

1)为人师表,做学生表率

培养有高尚情操的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师德是学生的指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孔子曾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首先做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要注意自身的形体,仪表风度美。与人交往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着装要整洁、高雅。心灵美是最本质的美,要热爱党、忠诚祖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学生,为培养合格人才而忘我工作。语言和行为是最直接影响学生的因素。老师在任何场所讲话要文明用语,语气温文尔雅,态度和蔼亲切,遵守诺言,言行一致,并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幽默感。行为要正直、大方、文明、高洁,使之成为学生崇拜而模仿的典范。

2)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

利用一切有影响的、让学生祟拜的英雄人物、先进事迹去诱导学生,做疏导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善于激发学生对良好品德的敬佩祟拜之倩,使学生由崇拜敬佩而变为模仿,直至变为自身的习惯和修养。

3.2 巧抓时机法

1)利用新生入学的时机

新生入学,思想认识还存在大片空白,道德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要抓住这个时机,积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认识的教育,要抓紧灌输“道德营养”。指导他们按时参加体育锻炼,加强组织纪律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协助他们建立公德意识。通过比赛和游戏,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热情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以及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品质。

2)利用教材、项目的特殊性

体育课的教材、项目有它自身的特殊点,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循循诱导。孔子学生颜回在回亿他的老师时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置不能”。根据特殊教材做具体诱导工作不但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还要使学生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道德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3 导与管相结合

1)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只导不管。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际行动,要导与管相结合。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抓住常规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习惯。然后要抓住运动竞赛,使爱国、爱集体,体育道德,行为规范有了具体的实践机会。

2)导与管相结合还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严格要求与启发诱导、耐心疏导相结合。

严格要求是指对学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态度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和品德等方面的要求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严格要求是必须的,但又不能操之过急。当学生对达到要求感到畏难或有不良行为时,应给予启发疏导,分析利弊,得失和危害,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工作要耐心,一次不能,二次,三次。还要与跨世纪人才的具体要求相结合,坚持严格地、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做疏导工作。以真正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①郑树文的《体育师院学生思想教育的豌与导》,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19卷

未来教育的思考篇(9)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6-0102-01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大计。”而素质教育的主要宗旨是消除人为的片面而畸形的个性发展,通过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具有多方面良好素质的新人。在这神圣事业中,艺术教育、美育教育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本文试图以艺术教育在未来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及发展趋势等作一简单论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 艺术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及影响

未来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近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培养“真人”的德育目标,同时指出:德育目标在于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真的含义有两个方面:教育者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育对象千学万学“学作真人”。更明确地提出:“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教育”。可见德育是未来教育中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艺术包括建筑、音乐、舞蹈、美术、诗歌、电影等等学科。而通过欣赏、学习这些艺术的美,再进行分门别类的艺术技能培训、练习,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审美情趣、陶冶他们道德情操、主体精神境界,进一步完善人的品德与修为。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中庸》也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德育步骤。而通过艺术教育中各门学科的教育、欣赏、学习、体会民族文化的灿烂,世界文化的绚丽多彩,从思想上认识到并传承爱国爱家的优秀传统道德,从而鞭策、激励自己,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古人云:“歌以咏志”、“琴以抒怀”。相传孔子重视乐教,“弦歌之声不绝于私学”。作为儒家教育计划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不仅地位高,且范围宽广。乐不仅包括音乐、舞蹈、美术,而且绘画、雕镂、建筑等亦包容其中。对古代知识分子来说,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是最基本的修养。因此,艺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强、学科的多样丰富、喻意的深远等特点,更适合自然的发自精神内部的感染、渗透从而达到完善人格教育、理想教育的目的。“人的情感是一种变化的波流”。而人与艺术美的感通共鸣为思想境界的提高、审美修养的沉淀与积累,对人格的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升华作用。

二 艺术教育对能力培养的作用及影响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中小学生应该“学会生存”。生存代表一种能力,而能力的培养问题在未来教育中、其重要性日益突出。现行教育体制即应试教育恰恰忽视忘记了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包括观察、思维、实践、创造等各种能力的综合,也是被培养者的综合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首先是观察能力,如绘画、摄影等视觉艺术。通过正确的观察得到正确的思维认识,继而进行探索性实践活动。实践、操作、参与的过程也同样是开发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好比从各种素材、资料的收集到整理直至酝酿出一部或一幅好的作品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见艺术教育过程是个问路石,引玉砖,是一种学习,学习如何开发综合能力的手段,正如乌申斯基说:“学习是一种劳动,而且是充满思想的一种劳动。”未来教育中,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而大力普及艺术教育则是保证能成功培养被教育者多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开启、激发被教育者创造性思维的金钥匙。

未来教育的思考篇(10)

勤思,还要有鉴别。各种教育论著良莠不齐,目不暇接的教育类文章也难见精品,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模式,也未必能“放诸四海而皆准”,诚如有人所说的,发光最亮的未必是真金,喊得最响的未必是真货,流传最广的未必是真理,炒作最热的未必是真经。“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下,教育理论与实践大大发展了,有些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问题甚至更为复杂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关于教与学关系之争,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等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又需教师保持清醒的头脑,慎重选择、运用。

勤思,不仅要善于思考,还要勇于思考,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世界上没有“句句是真理”的人或书。并不是地位越高、名气越大的人,掌握的真理就越多;不是上了书的、刊发在报刊上的道理,就必然是对的;也不是“风向”所指处,就是真理所在处;更不是大家都在讲的和肯定的,就一定是正确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上的突破与创新,离不开善于思考的教师的勇气。

上一篇: 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下一篇: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