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的语言特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3 16:09:00

诗句的语言特色

诗句的语言特色篇(1)

古诗是有古代汉语写成的,欣赏它的语言美,首先必须指导学生读懂,帮助学生正确地解词释句。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提高学生理解古汉语的能力。如认识古汉语中词的通假现象,了解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词性变换和词义的变迁发展,以及句式类型特点等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应抓住那些经诗人反复提炼的“诗眼”,深入浅出地剖析古诗用字选词言简意赅、语近旨远、言在意外的特色。在教学中可采用换字比较法。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这里诗人为什么不说“真”,也不说“象”,而说“疑”呢?引导学生通过换字比较得出结论:用“真”太实了,而“象”又太露了,只有用“疑”字最精当,最抒情,最寻味。诗人不说“真”而说“疑”,把情景说得恍恍惚惚,却使人感到气象万千;又使人觉得似真似假,留下的却是鲜明形象。至于诗人不说“象”而说“疑”,那就更深一层地写出了他当时真实的感受――惊叹这瀑布的奇特,疑心它已经不是现实中的瀑布,而是九天之上落下来的银河了。又如王安石的《泊船瓜舟》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不妨让学生比较一下诗人曾选用过的“到”、“来”、“过”等字,好在哪里?像这样有选择地讲一点诗人炼字的功夫,往往可以因小见大地使学生领略古诗的语言美。

2 对比分析,让学生实践感知古诗的色彩美

在古典诗歌中,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调配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诗歌产生了诱人的魅力,给人以美的陶冶,如白居易的《暮江吟》,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中就不乏色彩描写。唐代的诗人的《山行》更是浓妆淡抹,宛然一幅出水芙蓉图,娇俏动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片秋山景色,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寒山”总写秋山的苍翠基调,山巅缕缕白云,火红耀眼的枫叶,点染其间,令人陶醉。晚霞与枫叶相映,暮霭与寒山共色,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中的美学色彩,激起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这首诗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根据诗的内容画一幅画。然后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比较直观的有“白”、“红”;以景写色的有“寒山”“枫林”“霜叶”“晚”“二月花”,并细致分析景物的色彩。再结合色彩自析句意。最后让学生根据上述分析再画一幅画,将两张对比一下,看哪张更好看。这样不用老师赘言,学生便直观地感受了色彩美,同时也领会了诗人描写的深邃意境。

3 品读朗诵,让学生体味古诗的声韵美

古代诗歌讲究平仄和谐、合辙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应当通过诵读让学生更加细腻地体会古诗含义和情感,以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从中体味声韵美,真正做到“以声动情”、“以情动人”。

指导学生诵读,首先要确定感情基调。如读白居易的《暮江吟》,就应当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作者通过写深秋傍晚到入夜江上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全诗充满了喜爱之情,一、二句要以舒缓的语调,描绘傍晚江上奇丽的景色;后两句写入夜江上的景色着重描写形态,表达赞美喜爱之情,节奏要欢快,语调要高昂些。其次找出应当重读的关键词。如“瑟瑟”、“红”显示出夕阳斜照下江水颜色的奇特;“可怜”、“露”、“月”则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读时都应当特别加重语气。第三还要注意音节之间和诗句之间有规律的停顿,这是体现语言节奏的主要标志,更应诵读得恰当才行。一般地说,五言诗的音节间的停顿大体上是前两字一“顿”,中两字(或一字)一“略顿”,末一字(或两字)一“停”,每句五言诗都要读够三个节拍。七言诗的朗读停顿,只要在五言诗的基础上多读一个节拍。如: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 浅中觅巧,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数字美

数字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单调乏味的,它本身很难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和艺术情趣。然而,我国古代的诗人们,把它们巧妙地引入诗歌创作中,把原本属抽象思维范畴的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从而获得了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那精当地语境使数字产生了美感。如陆游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黄河没有“三万里”,泰山也没有“五千仞”,白发更不可能有“三千丈”,但是诗人却借助于“三万”“五千”“三千”这些不定指的模糊数字,极度夸张和概括了黄河之长,泰山之高,愁绪之深,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

再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写“体”展现了空间。简短四句诗,点、线、面、体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在教授这首诗时,可以通过朗读,前后对比分析单调的数字特定境界中的作用、效果,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字美。

5 依境索意,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诗句的语言特色篇(2)

二、题型突破

1. 了解、熟悉并积累有关语言特色的常见鉴赏术语。在复习时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1)根据不同的诗歌题材进行记忆。如山水田园诗的语言往往平淡质朴,清新自然,冲淡深远;边塞诗(词)往往豪迈雄壮、慷慨悲壮;怀古咏史诗往往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2)根据诗人个性及经历进行记忆。如李白的诗语言豪迈飘逸,清新俊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慷慨悲凉;王维的诗清新空灵;李商隐的诗瑰丽含蓄等。

(3)根据诗歌流派进行记忆。如现实主义类的诗歌,语言一般质朴平实、明白晓畅、沉郁悲慨;浪漫主义类的一般绚丽华美、雄浑奔放等。宋词中的豪放词豪迈奔放,浑厚沉雄;婉约词一般委婉含蓄,细腻雅致等。

(4)对诗、词、曲等诗歌体裁之间的风格差异,如诗庄、词媚、曲俗等,也应有基本的把握。

当然,对诗歌语言特色的准确把握,还是应该建立在对具体文本的深入分析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死搬教条。

2. 了解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语言风格),请简析。或:本诗如何体现了××的语言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

3. 一般答题思路。(1)阅读判断,用积累的鉴赏术语准确概括诗词的语言特色。(2)结合原诗的诗句,具体分析语言特色。(3)指出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或综述诗歌的情感意旨。如: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2011年湖南卷)

春暮西园 高 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分析:此题的设计甚为开放自由,此处试从语言特色的角度进行赏析,并组织答案。

答案:此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平淡。(第一步,以术语准确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绿池、芳草、晴波、春雨、人家、菜畦等意象,用语简朴浅显,不事雕饰,展现了一派清新自然的乡村风光;满、过、知等动词,明白简练,表现了春水明媚、春色将尽而生机依旧盎然的景象。(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语言特色)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第三步,总结诗歌表达的情感思想)

4. 难点突破。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此类题型一般很少作大而空泛的提问,命题人往往会选择某一角度切入,甚至直接给出诗歌的语言特色,要求学生作具体分析。

因此,突破该类题型,提高理解、分析能力尤为重要。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对诗歌的语言特色展开具体分析呢?正确的思路是:紧扣原诗的文句,尤其要结合诗歌的具体意象、意境、形象,或从想象、联想等角度出发,深入、具体地剖析诗歌语言的特点与魅力。必要之时,再联系诗人的个性气质、所属流派、所处时代等,进行深入分析。如: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2013年天津卷)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豪放的特点?

分析:题目选的是原词中的一句,要求学生分析该句如何体现辛词豪放的语言特色。豪放一词本虚泛,倘若就虚写虚,胡子眉毛一把抓,必然陷入迷局,或错失得分点。然参考答案分别从意象、意境及人物形象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充分展现了诗歌语言豪迈、雄阔、刚健的特色,透析深入,条理分明,实乃答题至佳范例。

答案: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2013年湖北卷)

临江仙 [宋]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分析:该题要求结合原词中的一句诗句,赏析其“飘逸”风格。从参考答案的两点来看,无不是紧扣原诗文本进行分析的绝佳范本。答案第一点,从想象入手,分析诗句虚实相生的意境,以浪漫色彩作结。第二点咬文嚼字,点出语言的洒脱灵动,境界的飘渺,照应了飘逸一词。此题难度较大,然而从思维上看,只要扎根文本,紧抓住意象、意境、形象、联想、想象等基本点进行分析,题目是可以做好的。

诗句的语言特色篇(3)

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品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近年来高考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侧重于考查词语的准确使用,意象内涵的揭示,重要语句的理解赏析,修辞句的表达效果,以及诗歌的语言特色等几种。下面以几道题目为例,就常见古诗词语言鉴赏题的鉴赏要点进行简要的梳理分析。

一、鉴赏“妙字”的巧用

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力争一字传神。许多诗中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妙字,使全诗增色不少。如:周邦彦诗句“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的“老”“肥”,蒋捷诗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的“红”“绿”,张先诗句中“云破月来花”的“弄”,都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炼字”题是高考古诗语言鉴赏题中主的打题型,考查最多的为动词、形容词。从设问的角度来看,一般会以这两种形式来考查:“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针对诗句中的某一个字或某一句诗,给出两种说法,问:你认为哪一种好?为什么?”

对于这种考查方式,我们一般从这几个角度考虑:①辨析词义、词性、用法(修辞手法、语言技巧等),要求从诗歌的整体内容来观照具体词句,结合全诗来理解该词句的意义指向;②分析描摹物态抓住了事物什么特征,描摹心理传递了什么心绪,描摹情景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③品味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特别要注意的是炼字炼句类考题作答时要重点着眼于分析字句涉及的修辞或手法,要通过分析字句意思来展示意境,联系主旨。例如:

江 上

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扑”和“护”字用得很巧妙。你认为巧妙在哪里?

有了解题思路,我们不难得出本题的答案:一个“扑”“护”字,把“风”“花”人格化,写得很有情意。花落时,风去扑救,柳絮有情护春寒,却绵软无力,寄寓了诗人想要留春而不得的无奈与惆怅之情。诗人正是通过炼字来寄寓情感。

二、赏析“特殊词”的妙用

诗歌的语言在强调字句锤炼的同时,还讲究音韵的和谐。而诗歌的音韵之美离不开拟声词、叠用词。如古诗中常用表示时间的叠音词“年年(岁岁)”、“日日”、“朝朝”、“暮暮”、“夜夜”、“时时”等抒发强烈情感。如柳中庸《征人怨》中的“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和“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从“岁岁”说到“朝朝”,着重从时间上倾诉征人的怨苦无时不在。还有许多形容词性的叠音词,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写出相隔很远的村庄模糊不清的样子,“依依”写出了炊烟轻柔缓慢地向上飘升之态,画面给人平静安详之感。

因此叠词、拟声词等这些特殊词成了诗歌语言鉴赏的一个重点。分析这类词,我们尤其要关注叠音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语意的表达效果。例如: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问:叠词运用是本诗的特点。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通过分析诗歌我们发现:本诗通篇都用叠字,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同时增强了感情。诗中的叠字,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彩,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氛围。此外,叠字还增强了诗的音乐美,使人读起来和谐流畅,并借助于形式上的统一,把本来分散的景与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特别是最后一联:“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朝”“岁”是单个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之悠长。写出了诗人年年岁岁置身于深山密林中,不知时序变化、岁月变迁的孤寂心境,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融为一体。

三、述评“诗眼”的作用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这个字或词,就是“诗眼”。如宋祁《玉楼春》的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闹”在诗句中起到画龙点睛传神的作用。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中的“喜”便是诗眼。八句诗中未用到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一个“喜”字就起到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抓住“诗眼”来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考生对全诗的整体把握程度。所以鉴赏诗歌语言,“诗眼”题,备受出题者青睐。那么这类考题该如何作答呢?例如: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问:三、四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两个词?为什么?

答案:三、四句的诗眼分别是“护”和“送”。绿水护田,青山送色,这一“护”一“送”,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得极富感情,水“将绿绕”,山“送青来”,化静为动,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诗人寄情山水的性情也体现其中,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

从该题答案可以看到,答“诗眼”题时首先要先找准“诗眼”(一般为动词、形容词),然后说明“诗眼”在诗句中的运用特点,在说明时要结合诗句描述诗人营造的意境,要体味这种意境中诗人的情感内涵,还应重点考虑该字或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及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这样答案才不枝不蔓,鉴赏才会恰到好处。

四、评析语言风格特色

语言特色指的是一首诗从整体上体现出来的语言风貌,或一个诗人整个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语言倾向,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含蓄/明快、简洁/细腻、冷峻/热情、婉约/豪放、朴实/华美、工稳/泼辣、典雅/俚俗、精细/粗犷、用典/平易。如李白诗歌语言特色是清新飘逸,杜甫则是沉郁精练;白居易通俗晓畅,李商隐则是绵丽典雅;陶渊明的诗风朴素自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语言则为“含蓄”,意在言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诗歌语言讲究含蓄婉曲之美,常常言有尽而意无穷,需反复咀嚼,品出“言外之意,弦外之响”。

因为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是较高的要求,历年高考中只是偶尔涉及,考到的也是常见风格,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往往只是点到为止,一带而过,学生接受的只有零星的认识,所以有必要集中梳理一下常见的诗歌语言的类型,明确答题要点。下面以一首诗为例,看答题要求:

长相思

林 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诗句的语言特色篇(4)

受到大历时期社会政治环境和文人心态的影响,大历绝句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哀婉、愁怨的情怀,在这种情绪环境的笼罩下,诗人的作品在意境和语言上表现出有别于前代的特点。

一、意境:长于白描,旨浅意深

所谓意境,即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处理物象与情境的关系。只有将物象与诗歌情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作出佳作。

1.对意象的不同选择

唐诗注重主观抒情,对具体物象的刻画、描写过程最终目的都是为情感服务的。然而这种情况在大历绝句中却发生了变化。蒋寅在《大历诗风》中说道,初盛唐诗人写的是“眼中的山水”,而大历诗人刻画的却是“心中的山水”。大历绝句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在对意象的选择和把握上就明显受到了主观心境影响。

韦应物作为大历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在孤独寂寞之中常表现出一种冲和平淡之气,这种风格也体现在其绝句创作对意象的选择上:

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寄卢陟》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闻雁》

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登楼》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秋斋独宿》

以上四首诗,虽然主题、情感不同,却均提取了“柳叶”、“细雨”、“秋林”、“寒竹”等细小精微的意象。对比盛唐时期的绝句创作,虽然也不乏咏物佳作,但是处于盛唐气象之中的文人们一方面很难愿意将过多的笔墨集中于小的意象中,另一方面在对意象的情感寄托上也必然不会如大历诗人这般深沉、哀怨。这种区别于盛唐的对意象的不同选择与把握也直接导致了在境界的创设方面,大历绝句中出现了有别于前代的独特质素。

2.对境界的共同追求

社会的日渐衰颓,朝廷的礼崩乐坏,个人生活的颠沛流离,使得绝句创作在大历诗人的笔下,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情即景而发,更多的情况下是诗人心中有情,而眼前之景更加重了心中情感,二者相互作用。

大历诗在表现上白描为主。然而一种表现手法虽好,但如果在各类诗作中过多运用,就不免会使得诗歌在风格上略显单一。大历诗人也正是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因而才更为重视对诗歌意境的创设。无论是比喻、夸张,还是用典、白描,所有表现手法的运用都要以达到诗境为最终目的。在这方面,大历诸公通过广泛运用象征性意象,弥补了白描在刻画意境上的不足。

李益的作品中对诗歌意境的勾勒当属上乘,他十分擅长以极具象征性的意象入诗,达到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境界效果。如在《夜宴观石将军舞》中,选取了“琵琶”、“横笛”、“白草”、“胡沙”都是边塞诗之中十分具有象征性的景物,历代作家创作从军边塞之作,均绕不开这些边塞常见之景。对于这几个景物,诗人直接用白描。读者见到此景,自然会联想到诗人在边塞军营中夜宴观舞赏月时突然萌发的思乡之情。全诗以景语结情,留无尽之意于景物描写之中,让后人自己去体味言外之意,达到了意在言外的效果。

二、语言:浅切晓畅,富饶思致

在盛唐大家筑就的辉煌壮丽的殿堂前面,大历诗人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摆脱它的格局别创新构,而只能将盛唐人未及粉饰装潢的门窗墙壁一一完成,将粗糙的整治得精细,松散的调理得紧密,再绘上细腻的色彩,雕出精美的花纹。他们的业绩是局部的,细微的,具体地说就集中在语言方面。

1.语言风格:清新俊逸,情彩斑斓

在语言风格上,大历诗人崇尚清新俊逸之风,注重对语言的精雕细琢,这使他们的绝句诗作中总能够描绘出一幅幅优美曼妙的画面。如钱起《石井》“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韦应物《西郊期涤武不至》“山高鸣过雨,涧树落残花”,均为诗人将所见之景直接入诗,虽然主题思想不同,但语言风格上都体现出清新之气。

为了凸显清新俊逸之风,大历绝句还多以色彩词语入诗。如:钱起《东坡》“新晴花枝下,爱此苔藓绿”,韦应物《登楼》“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韩《赠李冀》“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卢纶《与李益伤秋》“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色彩的加入使诗歌原本仅能勾勒出的黑白画面变得多彩多姿。受到心理定式的影响,诗中一旦提到绿、红等亮色,必然会给人清新、明丽之感,这时候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多半应当是积极、乐观的;而每当黄、白等颜色出现的时候,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孤寂、寒冷之意,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也会向消极、悲观的方向倾斜。色彩词语的使用为原本短小的绝句体式在表达情感、刻画意境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带能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情感体会。

2.语言特点:简洁凝练,细致精工

大历绝句在语言风格上突显清新俊逸之风的同时,其语言特点的简洁凝练、细致精工。如皇甫冉《咏兴宁寺海石榴花》“嫩叶生初茂,残花少更鲜”,耿《慈恩寺残春》“双林花已尽,叶色占残芳”,李益《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空馀暗尘字,读罢泪仍垂”。以上几首诗多用描述性的语言,将眼前的景物,心中的情感不加修饰地表露出来,如话家常,语言简洁,明白如话。

大历诗人在用字上也十分讲究。为了让仅有的二十余字发挥其最大的功能,每每字斟句酌。如韦应物《寄卢陟》“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刘长卿《咏墙阴下葵》“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皆为注重炼字的代表。虽字词寥寥,却都在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遍”、“凝”二字一出,将整个诗歌的境界提升了一个档次;“偏”字加入了拟人倾向。这些词语的运用,为诗句平添了形象生动的画面感,产生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历绝句在遣词造句上不仅能够达到简洁凝练的效果,对逐个词语准确而生动的运用更是大大地有助于诗人情感的抒发和诗歌境界的提升,展现出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诗句的语言特色篇(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古诗则是由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一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五言诗与七言诗的节奏也截然不同,五言诗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节奏划分各不相同,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二是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一字一词都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三是指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都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在想象中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从而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诗句的语言特色篇(6)

一.如何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

1.推敲字词语句

语言风格首先体现在诗歌的字词语句的选用上。比如,宋代晁补之的《吴松道中二首(其二)》:“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诗歌中的每一个字词都经过了作者的细心推敲,像“晓”“路”“雨”“叶”“雁声”“客程”“孤舟”“枫桥”等名词,“飘”“宿”“系”等动词,“萧萧”“急”“寒”等形容词,这些词语蕴含着作者的意图和审美情趣,能比较直观地反映诗歌的语言风格。由此看来,推敲诗歌的字词语句就能够迅速地把握其语言风格。那么,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从字词的功能类属入手

诗人擅长使用哪一类词,善于用什么样的手段使用词语,往往带有较大的“习惯”色彩,从这一“习惯”入手,就可以捕捉语言风格的“蛛丝马迹”。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空”“新”“明”“清”等词语显示出的共同特征是空灵、澄澈、清新,给人以素雅、纯净的美感。这种特点几乎是王维“诗中有画”的一贯风格。

第二,从字词的味道色彩入手

所谓字词的味道是指诗歌语言中的字词因意义、用法等因素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意趣的个性特征。所谓字词的色彩,是指诗歌语言中的字词所表现出来的褒贬、文白、雅俗、庄谐等不同的个性趋向。个别字词的“味道”和“色彩”构成了诗歌整体的语言风格。所以,把握了每一个字词的味道色彩也就把握了整首诗的语言风格。

第三,从字词的音节韵律入手

诗歌的音节韵律总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叠音词的使用总是能彰显出独到的艺术风格。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音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而且强化了词的意境氛围,同时,也显现出一唱三叹、凄切哀婉的语言风格。

2.明辨表现手法

首先要关注的是修辞手法,尤其要注意比喻、对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在诗中所起的作用。这些修辞手法在展示语言风格方面有时比思想内容更直接,比如,李白的《观庐山瀑布》,采用夸张的手法,描绘所看到的瀑布,体现了潇洒飘逸的语言风格。由此看来,鉴赏语言风格,不能孤立地只看语言本身,还应高度注意与语言相关的一些因素。

3.体会意象用典

意象是凝聚了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的物象。意象有别,思想感情亦不同,所体现的语言风格也不一样。比如,杨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这就决定了作为意象的“杨柳”常用于送别类题材的诗歌中.

二.如何解答语言风格鉴赏类试题

1.了解命题形式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类试题命题样式比较单一,命题角度比较直观。其基本提问方式是: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变式提问方式有: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等等。在具体命题样式上,有时将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合并在一起来考查。

2.掌握解题方法

因为这类试题注重的是整体把握,所以,解答题目的前提是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有一个宏观的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语言进行微观分析,从而把握语言风格。答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准确判断诗歌的语言风格,能用一两个术语来概括;二是要结合具体的语言实体来分析,不能游离于语言本身做空洞的论述;三是要语言简要精炼,不必拖泥带水,答出要点即可。

诗句的语言特色篇(7)

片段1:

伴着老师的讲述,一句句的叙事语句“我的爸爸一天到晚跟数学打交道,再难的题他也会算,他的学问真好。”在屏幕出现。

师:孩子们,睁大眼睛看,刚才老师讲的句子变了!(叙事型的语句渐变为诗歌的形式)看清楚了吗?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原来的句子变成一行一行的了。

生2:我还发现第一句话被分成了两行,中间还没有标点符号。

生3:不对呀,我发现最后一句话中还多了个“嗨”字。

师:既然变了,大家来比较着读一下两种句子。

片段2:

师:没想到,爸爸在“我”一年级的老师面前像个孩子,你说有意思吗?你觉得这里“意思”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学生听着来了劲,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地重复着“意思”这个词语。)

生1:可能是有趣吧。

生2:我觉得是好玩。

师:不急,让我们去看看字典老师的说法。(出示了字典中的各种解释)你们瞧瞧,这里“意思”是什么意思?

生1:原来就是有趣、好玩的意思。

片段3:

师:是呀,“意思”这个词语是有趣好玩的意思,“意思”的“思”字更有意思。(出示一幅“思”的古字)你们猜猜,古时候的“思”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生1:我觉得就是将心放在田里。

生2:老师,“心田”本来就是一个词语,表示心里的意思。

生3:我发现那个“心”字始终在“田”的下面。

师:同学们,正如你们所说,将自己的心躺在自己的心田里,那才叫花心思呢。这个字就是这么有意思。

回到教学现场,原来我们可以如此追寻诗歌教学的童性:

一、重构

站在儿童的立场选择教学内容,我们将极富童趣的《爸爸的老师》作为教学内容;站在儿童的立场重组教学内容,我们将篇幅较长的二年级诗歌进行了必要的取舍;站在儿童的立场编排教学内容,我们将12个小节的诗歌依据教学的进程进行重新编排,使得每个部分都与教学板块一一对应。

1.增删材料。面对较长的诗歌内容,我们大可不必将所有内容都呈现给学生,在保证诗歌大体特征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删减是可行的,更有利于学生感受诗歌显著特征。反之,面对相对较少的诗歌内容,我们也不必在文字的细小处反复推敲,适当地补充相关的诗歌材料,更有利于学生体会诗歌的特质。

2.聚焦关键。教师的文本细读,对于教学预设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预设过程中寻得聚焦点。这个聚集点,必然是能撬动整个教学流程的板块,必然是能让全体学生广泛参与的环节,必然是可以促进课堂不断提升的节点。

3.呼应教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与呈现顺序如何起到促进课堂教学的作用,我们可以大胆地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让呈现方式与呈现顺序紧贴着课堂教学的展开与深入进行,使教学内容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二、比较

精心组织切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讲述”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流程,比如江苏省常州市怀德苑小学张锡伟老师就是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引领着学生走向诗歌的。用强烈的对比组织学生学习诗歌,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将生字学习、朗读、写话等语文素养的训练与诗歌学习紧密结合,学生在课堂中学得扎实而生动。

1.发现句式的独特形态。诗歌独特的句式还是有别于一般的叙事文体的,文本的呈现方式如分行的设置、断句的讲究、段落的规则等都存在着独特性,文本的建构方式如循环的段落、重复的写法、精炼的用词等亦会给学生独特的视角。教学中多提供可发现的素材,多组织对比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发现独特的句式形态。

2.体会诗句的独特节律。诗歌,无论古今,都有很强的节律感,与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音律美的习性相通。押韵、对仗、强调等常见的手法,在诗歌的创作中随处可见,如此,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多个层次的朗读就是通往体会诗句独特节律的可行与必行的途径。

3.感知诗意的独特表达。朦胧的主题表达和充沛的情感流露,让诗歌的文本伫立于文化的森林之中。这份独特如何传递给学生,想象可能是较好的选择,将学生带入诗歌的境界中,实现“通感”,从而触碰到创作者的诗意。

三、推敲

诗歌、散文和小说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但由于体裁的不同,三种文体在运用语言上各有侧重。一般说来,诗歌语言的着力点在词语,即推敲词语。语言之用,存乎一心,可谓“只可意会”,施“无讲之讲”巧妙点拨,点到为止。

1.关照生字新词。儿童诗歌教学隶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用词凝练无疑是诗歌在遣词构句方面的显著特质。教学过程既关注生字新词的教学落实,又突显诗歌的用词特质,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关注角色体验。“角色”在诗歌中的地位,显然不能与叙事作品相比,但要将其深刻地贯穿在整部作品中。因此,课堂预设不可将“角色意识”淡化。但凡小学阶段的诗歌,要么存在着主要人物的“角色”,要么存在着群体人物的“角色”,要么由事物担当起“角色”,无论怎样,我们的教学流程中都不能忽略学生的角色体验。

3.切合教学流程。不破坏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觉,当属诗歌教学的艺术所在。推敲词句的选择,推敲用词的精当之处,推敲诗句的独特韵味,需要教师在预设中巧妙设置,尽可能地贴着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觉而行,尽可能地融入诗歌教学的流程中,坚决摒弃“亦步亦趋”的教学状况。

四、实践

诗歌跳跃的情感给文字留下了许多有待“完形”的生长点,教师选择合宜的空白进行引导补充,不但有利于引导学生走进诗歌,而且便于学生在一个与作者对话的高度参与到诗歌的创作中来,难怪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1.找准话题。课堂写话的起始,应当是一扇叩开学生说话的窗,找准话题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话题的引入,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紧紧相连,让学生有话可说;与诗歌的主题息息相关,让学生有理可悟;与诗歌的特质一脉相承,让学生有法可学。

2.点拨提升。在有限的课堂时空完成诗歌的创作,对于学生而言必定会“漏洞百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其间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课堂创作进行现场的点拨,以促进学生诗歌创作能力与热情的提升。

诗句的语言特色篇(8)

一、表达技巧类

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示例: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蜀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二、形象意境类

A.形象

[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含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是:(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2)概括形象特点;(3)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示例]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写照。

B.意境

[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指津]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示例]作者在下列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山居秋瞑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三、语言特色类

[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题指津]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分析语言特色,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

[示例]试分析下列这首诗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 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四、思想内容类

[命题形式]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归纳诗句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等。

[解题指津]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示例]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诗句的语言特色篇(9)

一、引言

中国古代的写景诗纷繁多姿,意韵生动,主要通过营造意境来表达感情,因此不管是在诗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其解读过程中都涉及最多的心智和认知因素,诗人表达意境的过程就是用简短的语言构建一幅图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普通的自然事物或身体感受被赋予更深层的意义,读者解读的过程则是通过诗歌的语言对大脑中原有的意象进行激活的过程,因此单纯从传统的修辞和语义的角度来研究诗歌,尤其是写景诗是远远不够的,再考虑到写景诗歌的绘画艺术效果,就不难发现: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分离理论分析写景诗将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本文就以中国唐朝张若虚的一首著名写景诗《春江花月夜》作为语篇分析的材料,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进行分析。以往对《春江花月夜》的研究分析大多数是从诗歌的哲学理念和感情色彩作为出发点;而本文中所运用的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分离理论将把诗歌所构建的虚拟画面作为一个认知对象从相对应的心理认知过程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是以突显性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仅是空间组织的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组织的基本认知原则[1]。

二、《春江花月夜》的语篇特点及其认知基础

《春江花月夜》的语言特点也代表了大多数写景诗的语言特点,就是寄本意于景和物的描摹刻画中,达到图像鲜明,意蕴深邃的效果,换句话说,写景诗以意境构建为其灵魂。这里,文章对此语篇特点从两个主要的方面来分析,一是从语言自身的角度;另一个是从诗歌的绘画艺术角度。这两个方面都在《春江花月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一)语言特点

诗歌因篇幅和体裁的限制,往往言简意赅,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不会将所有的事情和感情交代的清清楚楚,而只会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激活点,而这些点足以触动读者头脑中的概念系统,从而在头脑中将这些概念形象化,推理化。写景诗通常是采用最简单最精练的语言描写最完美的画面,在《春江花月夜》中,作者把江、花、月等各种景物以一种有画面感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看似简单,可是意境就已经在其中。诗歌的语言在形式看来是简单甚至不连贯的,因此传统的对语篇进行的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研究就不够了,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篇连贯主要靠心智上的连贯来获得[2]。诗歌的语言通过激活认知的微观世界而调出相应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诗便实现了语篇上的连贯。

(二)绘画艺术特点

首先,写景诗通过焦点的变化和移动全方位地展现真实可感的景象。通常写景诗会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画面,而这幅画面怎样完整地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就要靠创作者不断的变换感受焦点,使得所呈现的画面有动感,有层次感。从认知的角度讲,焦点的变换就是认知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变换和转换[3]。

其次,写景诗还通过颜色的描绘来展现画面。创作写景诗就像是画家在创作一幅画,颜色的搭配对作品的美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创作中也要考虑读者的认知心理,作为图形的颜色和作为背景的颜色应该符合人的一般认知规律。

最后,写景诗通过意境实现美感。用最少的语言蕴涵最丰富、最高度的情思哲理,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意境是诗歌的整体质感体现,它不对应诗中写景的实体的表层含义,而是产生于字里行间,运行于艺术想象的审美空间,依赖于诗歌的结构和语言。

在《春江花月夜》中,各种景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通过观察方位和焦点的移动以及色彩的变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完美的意境。

(三)写景诗的认知基础

首先,写景诗的创作要依据对客观事物的密切观察和通过观察所产生的一定的客观感受。诗人在观察客观事物(这里主要指客观景物)时,其实是对所要描述的客观现象或客观景物的一个认知过程。在观察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景物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人脑,而人脑在识别这些事物的时候不可能同时同等地进行意象的转换,总是会有一些突出的被识别为图形,而另外一些可能会被识别为背景[4]。这样,在诗歌被创作出来之前,眼前的景物中图形和背景已经分离,于是诗人在诗歌的语言中也会把这一效果表现出来。其次,诗人创作诗歌,推敲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绘制图画的过程,绘制图画就当然要考虑在这幅画中要突出什么,并且用怎样的方式来使其突出。所不同的是,写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是动态的,即图形和背景之间是相互转换的,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图形和背景也是不尽相同的。

三、 理论基础——图形—背景理论

上文已提到,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是以突显性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仅仅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1],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当我们观察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总是会不自觉地用一个物体或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去说明或解释另一个物体或概念,这就是突显性原则,该理论中的背景就是图形的参照点。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理论的缩影,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条小船漂在水上时,我们习惯于将船视为图形而将水当作参照点,所以我们很少会说:水在一条小船的下面。因为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理论,一些小的,运动的物体常常被识别为图形。

最先将图形—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的是Talmy,他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是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5]。根据突显的程度,Langacker 认为从印象上来看,一个情景中的图形是一个次结构,他在感知上比其他部分更显眼一些。在视觉场中,图形和背景都是实体,而在语言中图形和背景则是不确定的;而本文要分析的写景诗的语言则是实体的概念化,因此,可以把写景诗当作一种抽象化了的视觉场进行图形—背景分离的认知分析。下文将利用这一理论对著名写景诗《春江花月夜》进行分析。

四、 用图形—背景理论解读《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诗的题目本身就是一幅画,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一幅动人的良辰美景,应属写景诗的代表作。下面就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诗歌的艺术境界进行较为系统的解读。

诗人开篇用了两句诗就把一幅壮丽的春江月夜的画面勾勒出来,“春江潮水连海平”中的海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画面,主要是因为海是作者在看到眼前的情景时想象出来的,是虚的,春江汹涌,浩瀚无垠,气势壮观,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这样一句诗顿时设置了全诗的一个背景,而紧接着一句“海上明月共潮生”便在宏伟的背景中设置了一个图形——明月。在夜色中的江面上当然是明月更具有突显性,但是这首诗在点出图形的同时又装点了背景,主要体现在一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中,次句今译为“月光闪烁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月光的照耀和拥抱之中?”细细品味便知道明月泻下万里光辉,为整个背景增添色彩,拥抱月光下的一切,自然而然,流动的江水就成了月光这个背景下的图形。图形背景交相辉映,意境深远。接下来的两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随着视野的移动,画面的图形和背景也随着移动变换,前半句出现了新的背景“芳甸”,江流婉转其中作为图形,一动一静,分离鲜明;后半句点出了整个诗的另一个意象——花,月照花林,光波花气融作了雪珠一片,此处仿佛万物交融,当读者难以辨认图形背景时,作者一个奇妙的“霰”便将读者的眼睛吸引,这种月光落树而形成的虚拟的雪便成了交融难辨的背景中的图形。但为何“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原来是月光的银辉,这里作者情景交融,用细腻的语言感触皎洁的月光。到此处,可以作为全诗的第一个小节,因为到此诗中的意象基本交代清楚,那么面对这样一幅画面作者在想些什么呢?接下来继续分析。

紧接着的两句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作者又一次回到水天一色的背景中一轮明月的画面中,突出了明月这一图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便是作者在这样的情景中所想到的,然而作者并非真的想知道究竟是谁第一个看到了这样的明月,只是把一个“人”的意象放进了整个画面,但是这里的人是作为画面中的图形还是衬托明月的背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作者便用间接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疑问,感慨生命短暂的同时又感叹岁月的绵延和人类存在的长久,后一句突出了月光下流动的江水,以静衬动,象征人生的代代相继;随着江水的流动,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了下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描写了游子的思念之情,空旷的背景下一朵浮云悠悠不定,蒙蒙夜色中一叶孤舟寂寥独泊,这两个景象正是游子的写照;图形鲜明表达了情之真切。

以下“可怜楼上月徘徊”八句,诗人又一次突出了月这一鲜明图形,用月衬托思妇的怀念之情,月光洒下的银辉柔和着一种感情,在梳妆台上,在玉户帘上,在捣衣砧上,光影明灭不定,月色朦朦胧胧,这一氛围恰恰就是诗人想要的背景,继而思妇出现在画面上,读者的眼光便被这一新出现的图形所吸引,并和她一起感触内心的愁闷和迷惘,思妇试图趋走这恼人的月光却徒劳。此时月光依然是画面的背景,鸿雁和江面上的鱼儿都逃不出月色的笼罩,这正象征着思妇难以摆脱思念之苦,因为就连向来以传信为任的鱼雁都无法传递思念的音讯。

最后八句作者又将月作为中心图形来表达思归之情,江雾朦胧中,月亮就要落下,春光将老却依然天各一方,这实在是一种哀情,然而全诗的基调却是哀而不伤,诗人将离别之情融入月色中,希望这思念能乘着月色到达心上人的身边。

全诗以月夜为大背景,天空、原野为辅助背景,以月为主导图形,和月色下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等诸多辅助图形一起构成了一幅感人至深的写景抒情画面。

五、总结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是将图形—背景分离理论运用于语言研究,诗歌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语篇形式,尤其是写景诗。对于诗歌,反复地阅读的过程就是图形和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层出不穷的令人震撼的影像。写景诗中一般通过动词和色彩来突显图形,将其和背景分离。本文用了大量的笔墨对《春江花月夜》这一经典的写景诗进行了图形和背景的分析,笔者希望其中的某些研究能够对读者又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 Ungerer F & Schmid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156-170.

[2] 程琪龙. 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1:1-3.

诗句的语言特色篇(10)

古诗的语言是诗人反复推敲的结晶,是较为精练的,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强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古诗中的重点词句,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如《泊船瓜州》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词。最后才确定用“绿”。“绿”字描述了江南绿草茸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通过比较辨析后,学生便能感受到古诗用词的准确性。又如《鹿柴》中的诗句“返景入深林”,“入”字用得较为恰当,形象地写出了西下的阳光复照着茂密的森林,透过密林又照射到深秋的青苔上面的情景。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把“入”字换成“射”“照”等含义相近的词,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理解“入”字的意思,一步理解诗句意思。比较辨要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动用语言应仔细推敲,锤炼了学生准确的用词能力。

二、通过品味推敲,理解语言的精炼性

古诗以其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在教学中应紧扣句中的字词、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感受语言的精炼性。如《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诗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和“万”两个字就写出了花开得非常多,“低”字写出了花开得很旺盛,一句诗七个字就把花开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朗读品读;感受诗人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三、引入情境,激发学生语言的想象性

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引入古诗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中,要激发学生语言的想象力,可以达到如见其物,身临其境的要求,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采用音乐、画面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挖掘古诗的意境。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遥知兄弟登高处”中“兄弟”指的是谁的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一人”指的是谁?为什么会少一个?这样一步步激发学生,引导学和想象作者独自一人在他乡的情景,体会作者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四、扩补描述,训练语言的丰富性

诗句中经常动用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用现代的语言扩充描述,以此来训练学生语言的丰富性。如《赠汪伦》一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汪伦的感受怎样?汪伦带着乡亲踏歌为李白送行时,李白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他会怎么想?通过让学生用现供的语言,通过回答问题来理解诗意。又如《锄禾》一诗用20个字。诗句精炼。教学时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日当午”是什么意思?“汗滴禾下土”说明了什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农民的辛苦,既受到教育,又在扩补描述中训练语言的丰富性。

五、通过朗读背诵,体会语言的音韵美感

古诗有独特的音韵美,以它的音韵美著称,最适宜朗诵。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理解诗意,领悟古诗意境和体会诗人感情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自然地朗读,读出诗的意境和诗的感情,体会诗句的音韵美感,如《宿建德江》诗中,“移舟泊苦”。“日暮”“愁新”可看出正值黄昏时候。作用者有说不尽的愁思。而面对此情此景,旧愁未解,又添新愁。诗的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描绘出是野旷和江上的优美景色,写景写得很美,其实地烘托抒发诗人的孤寂情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握此诗较为深沉的基词,让学生在多读、读准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愁闷的心情。

六、扩展想象,体验语言的情感性

古诗无论叙事、抒情、咏物或写景,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诗人的情感。为了让学生从诗中的词句入手,扩展现象,想象诗句里面所蕴含的情感。如: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扩展思维想象,诗人在黄鹤楼送友人孟浩然时说了些什么话,孟浩然又是怎么说的?让学生表演,体会当时两人的感情。并启发学生产想象、孟浩然去到扬州后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想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语言的情感性。

七、抓住诗中的数字,体会语言文字的贴切性

小学语文教材的几十首古诗中,近半数以上用到了数字,使得古诗文辞生辉,情趣盎然。如:《夜宿山寺》中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以“百尺”作虚指,形容山楼高峻,耸人云际的景象,这样数量上的夸张,能突出景物的特色,使情境添增。又如:《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虚指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说明时间较短,两者形成悬殊的对比,既写出了舟行速度之行,又反映了诗人遇赦东归时的喜悦兴奋之情。

上一篇: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 下一篇: 公共行政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