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调查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2 09:53:44

三下乡调查研究

三下乡调查研究篇(1)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或是成人教育,都取得很大进步,具体体现在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很大提高,校舍环境有较大优化与改善,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等。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最明显的就体现在中小学教育上。而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具有重要地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以后教育成长。因而研究乡村小学办学情况就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我们从基层农村来了解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现乡村小学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引起社会关注。

而且,乡村小学的办学情况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重视,为此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将推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重点。华南师范大学是大学是广东教育的龙头,华师人秉承着关注教育的时代责任感,有义务和责任去关注乡村小学办学情况。

为什么选增城做调查呢?因为增城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不过现在并不是十分发达,处在转型中,城乡差距也比较明显,存在数量较多的农村小学,而且增城离华师比较近,本人对增城比较熟悉,所以选增城市乡村小学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 研究的主题和目的

(1) 主题:关于乡村小学办学情况调查,以广东增城为例。

(2) 目的:通过对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反映整个广州市乃至整个广东省乡村小学办学的一些共同情况,引起各方重视,为达到推动广东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做贡献。

 

三.文献探讨

研究乡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有很多,人们都普遍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乡村小学办学仍然比较落后 ,与城镇有一定差距。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小学办学要追上城镇小学,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在本次调查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调查中尽量收集增城市教育局对本次调查课题的一些已有资料。   

另外有专家曾指出增城市,或者其它地方乡村小学办学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使农村教育的话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

(二) 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关键是农村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 乡村小学的办学,现阶段还不是扩大优质资源的问题,而是如何保证基本办学条件的问题。

(四) 乡村小学办学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老化,二是办学经费短缺,三是办学环境较差。

 

四.研究设计

(1)  调查方法:实地研究,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方式,加上拍摄,实施实地观察法。

(2)  研究的模型:增城市各镇各选一个乡村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如派潭镇—庙谭小学:小楼镇—棠下小学:荔城镇—棠村小学:正果镇—兰溪小学:石潭镇—麻车小学:朱村镇—莲塘小学:中新镇—梁屋小学:新塘镇—大勿村小村。(如果不存在所选小学,例如出现一些小学合并等情况,可选该镇乡村另外小学作为调查对象,这是初定,根据实际情况可改。)

(3)  分析单位: 所选的乡村小学。

 

五.研究调查步骤

(1)  选题,查找所选课题的相关资料,为调查的开展作理论准备。

(2)  组队:调研的队伍为10个人,选熟悉增城市的学生为主,以1人为组长,3人为采访员,3人为记录员,2人为后勤人员,1人负责拍摄。实施调研时,除组长和拍摄人员确定不变外,队伍里每个人可轮流当采访员、记录员和后勤人员。

(3)  申请:写好计划书,组好队后写一份书面报告给学校,希望学校批准,并希望得到一些资金支持及给增城市教育局的介绍信。

(4)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稿,调查问卷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访谈稿见附表,做好调查开展的资料准备。

(5)  进行调查的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去增城市教育局说明此行目的,并努力收集增城市教育局对本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概貌的一些资料;

然后,去所选各镇乡村小学进行调查,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所选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访谈对象包括学校师生,该村村民,学生家长等。

派发问卷的数量为每个学校50份,其中学生卷40份,教师卷10份,访谈的人数为每个学校和村庄20人,其中学生6人,教师6人,普通村民4人,学生家长4人。

最后,收集整理资料。每采访调查一个镇一个乡村小学就整理一遍,最后汇总整理。

(5) 分析资料:考虑经济、环境、人们的风俗习惯对该村小学办学影响。做到仔细认真,以小见大。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完成其他调研成果。

注:访谈稿见附表。

 

六.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 本课题专业对口、立意深远

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本身所学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关心我国教育状况,这与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具有一致性。目前乡村小学办学情况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此课题研究的开展有利于深入了解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的具体情况,通过以增城为例反映广东省乡村小学办学面临的共同困境,引起社会重视,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一些贡献。

(二) 本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经过请教老师得到建议和我们小组的讨论,初步确定研究目标,勾画出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减少课题研究的盲目性。

(三) 调查对象资源丰富,资料来源可靠

增城市的乡村小学数量多,而且增城是广州郊区的一个县级市,离华南师范大学比较近,交通方便,这为我们就地取材提供了便利。

(四) 人力资源优势

我们的成员有10人,基本上对增城市比较熟悉,方便解决交通与语言问题,便于调研开展。而且队员都有参与下乡的暑假调研,积累了一些调研经验,并且有社团工作的经历,这对于我们课题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五) 研究方法可操作性强

我们根据研究的需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访谈法,针对性强且可行性强,工作任务分配落实到个人,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七.测量

(1)  研究中主要变量:被采访人员的不确定性,乡村小学上学的时间、队伍进行调查时间安排、天气、调查期间人们的活动等。

(2)  测量(即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拍摄(拍摄学生、老师、校舍、村落、学生活动等)

 

八. 资料收集方法

     实地收集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挖掘调查所选乡村小学办学真实情况,然后汇总反映,记录员和采访员要努力合作,拍摄员要抓住调查中精彩镜头。

 

九.分析方法

(1)  主要考虑经济因素,思考经济与乡村小学教育的关系。

(2)  还有考虑环境、风俗等其它因素对该村小学办学情况影响。

(3)  经济差异对办学影响作详细描述,各村所属镇环境、经济等因素作为差异性比较,还有注意人们对学校办学的关注程度。

(4)  汇总资料后要做到以小见大,因而联系到广州、广东乃至全国乡村小学办学情况。

 

十.研究时间表

如下:

 

 

 

 

时间

事件

注意事项

2010年暑假前一个月

组队,向学校申请

尽量不要与考试复习冲突

2010年暑假开始后

着手调查,先去增城市教育局了解总体情况

调查时用语要礼貌,拍摄要得到批准

2010年7月上旬至8月下旬

按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石滩镇、中新镇、新塘镇、朱村镇、荔城镇顺序进行调查   

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做好问卷调查、访谈记录与拍摄工作,回来整理

2010年9月上旬至10月下旬

继续调查

了解小学开学的时间,争取调查他们正式上课的情况,继续完成前面没有完成的调研任务

2010年11月

整理资料

做到详细和仔细

2010年12月

写好成果,论文及制作网页

做好成果汇报工作

 

十一.成果呈现方式

     论文加上网页,详细反映本次调查的成果,论文是作为本次调查的报告,网页的内容除了调查报告的方面,还有拍摄情景,以及与被采访者的谈话视频等。成果整理后,通过学校向有关部门反映。

 

十二.经费预算

总    计: 880(单位:元 人民币)

具体预算如下:

打印费:400份问卷*0.2元=80元

交通费:500元

通讯费:100元

摄影费:100元

其他费用:100元

 

 

 

 

 

 

 

 

 

 

 

 

                                                                                                                                                             

附表

访谈稿 (初定)

一.针对校长   

    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现在想了解一下你们学校一些情况,首先感谢您!我们想知道:

1 你们学校有多少个学生,多少个老师?     

2 你们学校的课室、体育场所是否设备齐全或足够?

3 您觉得乡村小学有面临哪些困境?例如你们学校?

4 作为一校之长,您有什么意见可推进乡村小学办学吗?

5 跟城市小学相比,您觉得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与城镇小学有什么差别?

(还会有其他问题)等等

二.针对老师

老师,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想了解一些情况,首先谢谢您!

1. 你认为自己喜欢在乡村小学里教书吗?

2. 或者说,让您留在乡村里教书的动力是什么?

3. 您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有什么看法?

4. 您是教一个科目,还是几个科目呢?还有,您教几个年级?

5. 您觉得乡村小学的办学要提高,需要哪些人或部门的努力?

6. 等等

三. 针对学生

   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现在想问一下你们的问题,你们想听吗?

1. 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吗?

2. 你们最喜欢上什么课呀?为什么呢?

3. 你们喜欢在这里读书吗?

4. 放学后,你们会在学校里进行体育活动吗?或者在其他空闲时间?

5. 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等等

四. 针对家长或村民

   大叔(大妈),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请问您现在有空吗?我们想知道您对本村小学办学的看法,先谢谢您!  

1. 请问您有孩子在本村学校里读书吗?你觉孩子在村里读书好吗?

2. 您觉得村里小学办学搞得怎么样?

三下乡调查研究篇(2)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3月16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启动“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以来,各司各单位组织全体干部,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农篇”“脱贫攻坚篇”“乡村振兴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总的看,“大学习”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一是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通过大学习,大家深刻领会到,将扶贫工作机构重组为乡村振兴工作机构,在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由农业农村部门管理,这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乡村振兴一体推进,才能上下一条心、全国一盘棋。二是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通过大学习,大家深刻领会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新的历史方位。必须自觉对标对表的要求和党中央的精神,忠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三是工作定位进一步清晰。通过大学习,大家深刻领会到,国家乡村振兴局的主要职能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具体来讲,就是组织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开展相关考核工作;牵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协调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工作。四是精神状态进一步激发。通过大学习,大家深刻领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更加突出,丝毫不能松劲懈怠,必须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旺盛的斗志、更昂扬的姿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大学习”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司各单位要再接再厉,结合工作系统学、全面学、深入学、反复学,进一步用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往深里走、往实处抓。

根据“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下一步要启动大调研活动,请综合司会同各司各单位认真研究制定调研方案,细化调研问卷。局党组同志要分别带队,各司各单位都要派员参加,集中一段时间,赴有关省份进行重点调研,分析点上情况,指导面上工作。要组织各省乡村振兴(扶贫)部门同步开展调研。通过全国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到当前工作的瓶颈制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尽快打开局面。

这次大调研活动,是乡村振兴局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调研,大家务必高度重视,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下面,我就调查研究工作,结合工作和实践经历,从认识和操作层面谈些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

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对调查研究,我们党一直作为传家宝,纵观党的发展史,实际就是重视调查研究、不断解决问题的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在我们职能调整的过渡期,和大家交流调查研究,我觉得恰逢其时,很有必要。对调查研究,我从中“尝到不少甜头”。无论是在农业部,还是到市一级,后来到两个省的组织部工作,我都把调查研究作为干好工作的“金钥匙”和“敲门砖”。在四川工作期间,我用1年4个月时间,跑遍了183个县;到2年5个月离开时,四川21个市州至少跑了2遍(多的去了9次,多数情况是白天到基层,晚上与领导班子成员逐一谈话),所有省属高校、国企、省直部门及在川全国重点高校基本全覆盖调研。对调查研究,我也经历了从不重视到重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受用到受用的过程。下面谈四个问题:

一、如何认识调查研究的意义什么是调查研究?为什么要调查研究?大家都有些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从理论和实践看,调查研究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方法去探索未知,认识事物发展方向,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对客观事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过程。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这是因为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遵循的是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地进到更高一级的程度。在认识——理论——政策——执行这一逻辑链条中,认识是起点,而调查研究则是认识的重要途径。从我们的工作实际来看,了解情况、认识事物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下基层调研;二是开会座谈交流;三是在办公室看材料。在工作中,要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充分掌握情况。在这三个途径当中,调查研究获取的是直接经验,后两种方式是在间接掌握情况。所以,提高认识、加深认识,要更加注重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也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它的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有其自身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这就决定了调查研究本身也有规律性,不是深不可学、无法可循,但也不是人人都擅长。要积极探索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只要我们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对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就能调动起来,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源动力。现在形势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如果每天坐在办公室,不下基层调研、不接触实际、不与干部群众打交道,就会觉得工作是枯燥无味的,就会越干越没意思、越干越麻木,慢慢地就落后于形势、落后于时代。

第二,从历史和现实看,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关系事业成败的大问题。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老一辈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他强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说:“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 陈云同志说:“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张闻天同志在《出发归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任何伟大的天才,对于任何事物,即使是非常细小的事物,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以前,是决不能发表任何正确的意见的。那末像我们这类普通的人才,怎能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前大发议论呢?”江泽民同志说:“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胡锦涛同志说:“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切实提高政策水平,切实提高工作水平。”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在2011年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就做好调查研究作出系统科学的论述,2017年10月在党的一中全会上,又号召“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总书记还率先垂范,作出重大决策必调研,实施重大战略必调研,推进重大工作必调研,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确保中国这艘巨轮始终把准方向、破浪前行。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上下重视、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比如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办“经济特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一系列重大改革和重大战略;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比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农村大锅饭”。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看,面对的形势任务越是艰巨繁重、使命责任越是光荣伟大、风险挑战越是严峻复杂,越是需要重视调查研究。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移到巩固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多数工作是新内容、新领域,也需要新方法,这就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哪摸“石头”?要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去摸,在各地具体探索中去摸,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去摸。

第三,从功能和作用看,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做好任何工作,都要首先认清所处的“时”、“势”和“事”。认清“时”,就是要有时代感,与时俱进把握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深入分析新情况新挑战新要求,“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旧时代”。认清“势”,就是要有方位感,分析形势、研判走势、把握大势,既要看到存在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又要审视面临的复杂矛盾和突出问题,把握好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认清“事”,就是要有职责感,聚焦于我们两大方面主责主业,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调查研究,牢固树立一切工作都要依靠调查研究的理念,真正把调查研究贯穿工作全过程。首先,做决策要靠调查研究找依据。实践决定认识,正确的策略只能从实践经验中产生,只能来源于调查研究。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决策快、决策准,很重要的就在于熟悉情况、经验丰富,平时用大量的时间去搞调查研究;相反,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拍板、决策很慢,往往也是因为没有深入具体地调查研究,情况不明、心里没底。为什么有的工作到基层就走形式、搞应付?这表象在基层,根子还在我们。一个重要原因是出台的政策和举措“不接地气”,没有充分研究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其次,破难题要靠调查研究找答案。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毛泽东同志讲:“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到基层调查研究,“调”就是调取样本、调阅材料、调访群众;“查”就是查实情、查问题、查数据、查来龙去脉;“研”就是研机析理、研寻经验、研析规律;“究”就是究其根源、究其实质、究其对策,以达到破解难题的目的。再次,抓工作要靠调查研究促落实。正确的决策要靠调查研究,正确的执行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既有当面问计,又有现场办公;既要了解情况,更要解决问题;既是联系群众,也是推动工作。我们的工作,既要抓政策,也要抓执行;既要看过程,也要看结果。有的认为主要任务是制定政策,落实是基层的事情;有的认为打打电话、收收报表、看看报告,就可了解基层,不需要调查。这些思想和认识都是要不得的,说明眼睛里没有看到问题,脑子没有去琢磨事。比如防止返贫监测,我们提了不少要求,具体怎么落实?各地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探索?我们怎么指导落实?不去调查研究,我们也是“瞎子”,最后推动落实只能是“瞎子牵瞎子”。规划财务司的同志在这方面调研很深入,也很有成效。大家要向他们学习,抓落实就要下深水、抓活鱼。

二、如何把握调查研究的特点认识事物主要是认识特点,区别事物主要是区别特点。

认识和把握乡村振兴部门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我们搞好调查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李瑞环同志说,要学哲学,更要善于用哲学,反复出现的东西要从规律性里去找答案。乡村振兴部门的调查研究工作,具体说至少有六个特点:

(一)政治性。所谓政治性,就是不能偏离正确政治方向。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每项工作都有政治。正确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认真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践行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都要求我们加强调查研究。从政治上来认识和把握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工作,就要把坚定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根本要求贯穿调查研究工作全过程,确保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时代性。什么是时代?时代就是不断前进的实践。调查研究要使主观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相符合,就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解决时代问题。把握时代脉搏,就是要坚持社会历史过程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注重立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情况新趋势;回应时代关切,就是要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深入研究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解决时代问题,就是要观大势、谋全局,注意研究我们工作与中心工作、大局工作有密切关联和影响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英明决策。我们作为落实者、执行者,就要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入调查研究,把准战略考量,摸清现实需求,紧扣重点任务,答好时代课题,为新时代、新战略贡献更多力量。

(三)政策性。我们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职能部门,重要任务就是调查研究、拟制政策、服务决策。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很多是要形成政策性文件,指导某一方面工作。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挖掘某一事物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形成有建设性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的决策,争取变为具体的政策,更好地指导工作、推动实践。比如,防止返贫监测、东西部协作、重点县帮扶、工作队管理、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等等,都需要我们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来完善政策措施,指导推动落实。今后,要健全重大决策先调研后决策机制,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前置程序,各司(中心)提交审议的重要政策性文件,要事先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提高决策科学性、实效性。

(四)针对性。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关键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乡村振兴工作千头万绪,有大量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但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都去调研。我们的调研工作要主题明确,必须围绕中心工作;要抓重点,必须有所取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热点难点问题,必须考虑决策需要、形势需要。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理清思路、破解难题,找到关键点和突破口,力争在“量”和“质”上都有显著提升。比如防止规模性返贫,涉及不少部委,我们最重要的抓手是在有效动态监测上求突破,及时掌握情况,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推动解决。又比如乡村治理,是更大的课题,除了在面上有要求、有指导意见,还要花大量精力研究易地搬迁安置点、城乡结合部、民族地区等重点区域治理。要解决好诸如此类问题,只有有针对性搞好调查研究才能有的放矢。

(五)应用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们是执行、落实机关,调查研究一切都是为了“用”。调研工作要紧扣现实需要,出发点是为推动工作管用、为科学决策管用,目的是解决具体问题。客观事物极其复杂,调查研究只有抓住事物的“根”和“本”,调研成果才有使用价值,对策建议不能笼统含糊,结论观点不能模棱两可,措施办法不能泛泛而谈,做到符合实际、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操作科学。我们凡是调研,要聚焦解决问题,开展针对性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这样的调研才是务实管用的。

(六)时效性。形势任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要掌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时机在变,调研动作要快,慢了就要误事,晚了就没有用。特别是对紧迫问题和领导关注的重要问题,必须集中力量,及时调查,快速反应,才能适应决策和工作需要。工作在变,领导的注意力也在变,调研成果要快,如果时过境迁、重心转移,才慢腾腾地拿出调研成果,即使写得再全面、再正确、再深刻,也为时已晚、难有大用。情况在变,调研成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调研跟进要快,打提前仗、有预见性,及时调整、完善,做到“时”和“效”的统一。比如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调整了,工作重心也有变化,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又比如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标准是什么?怎么有效开展?还有工作队管理,队伍怎么调?任务派什么?如何确保发挥作用?等等。基层都在等我们拿出明确的意见。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及时开展调查研究,尽快拿出成果,指导面上工作,慢了就会影响全国工作进度。

三、如何抓好调查研究的实施搞好调查研究,既要掌握认识论,弄清楚怎么看;还要把握方法论,搞明白怎么干。

根据我的体会,开展调研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十个步骤,这些阶段和步骤是开展调查研究的基本脉络。在具体调研过程中,要根据调研题目的大小、紧迫的程度、组织的规模有所取舍。

(一)准备阶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调查研究,必须把“功课”做在前头,不打无准备之仗。

1.先行学习。主要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做好知识储备,重点要学习领会有关重要论述,学习掌握党中央、国务院系列决策部署,学习了解调研事项的来龙去脉,学习借鉴与调研事项相关的做法和经验,做到上下左右的情况心中有数。2.拟定提纲。调研开始前,要事先拟定调研提纲,列明需要了解的情况,提纲越详细越好。比如,调研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是大纲,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目,每个目下还可分若干细目。调查研究不是搞突击检查,调研提纲要提前发到被调研地区或单位,这样有利于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3.搜集资料。主要是做到“两个了解”:一是对选定的调查对象要有一定的了解;二是对调查的事项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做到心里有底、胸中有数。比如,到市县调研,调研前都应搜集了解所到市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基本情况。我感到,深入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对调查研究至关重要,这些工作看似笨办法、实则是捷径,我们要不怕辛苦、不嫌麻烦,把准备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二)调查阶段。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环节,主要任务是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

4.拉家常。最重要的是和气、亲热、自然,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对调查对象要有感情。要真心把基层干部群众当老师,诚心诚意抱着学习的态度,少说多听多问,不懂的事情虚心请教。态度不可太严肃,不要使人感到不好接近。二是对调研事项要感兴趣。感兴趣了才能让人感觉很亲近,才能认真去做、去研究,才不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三是提问要简单直白。语言要接地气,有“泥土味”,说大白话、说简单话,问简单问题、具体事情,不要故作高深让人听不明白,也不要油腔滑调让人瞧不起,民族地区还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5.讲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每个人的方法差异很大,要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调查方式,可以采取开调查会、座谈会、个别谈话、实地调研、走访等。在完成一项调查任务时,这些方法要结合起来使用。调查中要有主见,要同当地部门取得联系,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调查中要完全独立自主,不要依赖他们。要善于控制局面,听调查对象介绍情况,当他说清楚了、说得差不多了,我们的头脑要清醒,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差不多了,没有搞清楚就一定要坚持问下去,不要稀里糊涂跟着别人的节奏走,防止“被调研”,确保调研越客观越好、主观判断越少越好。6.抓典型。这是调查研究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方法。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同一类事物中选择典型来调查,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剖析问题。典型选择尤为重要,必须要事先对这类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在典型的选取上,好、中、差三类典型都要选,在比较分析中找到之所以好的原因、之所以差的症结,以及由差转好、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需要指出的是,抓典型一定不要被“盆景”“样板”迷住了眼睛,要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判断,看要看到“里子”、问要问到“要害”,分清哪些是“活的思想”,哪些是“包装的典型”,做到“雾里看花”清清楚楚。7.勤记录。说者无意,听者要有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都在减退。能当时记录的,即应随手记录;当时记录不便的,事后即应记录。特别要注意记录一些观点、理由、数据和老百姓的土话,力求原汁原味、见事见人、活灵活现。8.多讨论。讨论是一个交换信息、深化认识的过程,实质是间接调研。“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一个点子交换一个点子,每个人就有了两个点子。”大家一起搞调查,要注意互相交流,白天同群众交流,晚上与同伴交流,特别是调研中遇到的问题要多讨论,通过思想的火花碰撞、观点的相互启迪,达到步步深入的状态。调查研究可以让人进入“场景”状态,精神紧张、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平时在办公室思考深入不下去的问题,在调研中一起讨论、挖掘,就会产生新的认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9.善整理。对调查得来的材料及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至关重要。整理工作应该紧跟在调查工作之后,而且最好就地进行。不足的补充,缺乏的增加,发现中间有矛盾的、不确实的,及时问清楚,给予校正,确保调查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出成果阶段。

这是调查研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关键是要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深加工”,确保形成高质量成果。10.形成报告。调研报告是调查研究成果和精华的集中呈现和高度浓缩。调查研究后,重点是要做好调研报告起草、修改和转化应用。起草报告,一定要把握主题、重点突出,言之有物、论证有力,文字准确、生动朴实,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修改报告,重在对主题、观点、内容进行反复琢磨,加以增、删、改、调的工作,如此反复几次,方能定稿。转化应用,关键是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政策措施,打通调研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好的调研报告,不用长篇大论,关键是抓准了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这是最重要的。邓小平同志在调查研究时,亲自动手撰写的调研报告文风朴实,分析精辟,见解深邃。毛主席曾幽默地说,看邓小平的报告,“好像吃冰糖葫芦”。希望大家的调研报告不要干巴巴的,变成了写讲话、写文件,也要给人有“吃冰糖葫芦”的感觉。

四、如何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任何工作都有一个标准和质量的问题,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是一个永不懈怠、与时俱进的过程。

第一,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这既是做好新时代调查研究的根本遵循、根本方向,也是提高调查研究质量的根本路径、根本方法。要把学懂作为前提,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始终保持在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自觉用以指导调查研究工作。要把弄通作为基础,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调查研究中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要把做实作为落脚点,把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在调查研究中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搞好调查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要学好用好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注意在调查研究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学好用好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把握局部和全局、历史和现实、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防止调查研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要学好用好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使调查研究根植实践、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推动实践。

第三,坚持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围绕中心大局开展调查研究,才能忙到点子上、谋在关键处。我们的调研是一个“点”,但是在调研中不能忘了全局,这是一个辩证关系,胸中有全局,调研才有方向。要围绕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列出调研题目,做到凡是该掌握的情况就掌握清楚,凡是该研究的问题就研究透彻,拿出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成果,推动工作落地见效。要坚持和完善重点课题调研制度,确定调研课题要与落实重点任务、破解重点问题结合起来,评选调研成果要与转化应用成效结合起来,防止关起门来搞调研、为调研而搞调研的现象,坚决纠正研而无用、一研了之等问题。

第四,坚持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为大敌。调查研究就是为了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持之以恒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功夫。要增强下马观花的脚力,多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自然条件差、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要增强明察秋毫的眼力,淬炼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善于发现问题、明辨是非、捕捉亮点、抓住根本。要增强研机析理的脑力,多学习、多思考,脑筋一动、活水自来。要增强以文辅政的笔力,弘扬“短实新”的文风,出思想、出精品、出力作。

三下乡调查研究篇(3)

此外,在乡村政治实证研究领域影响比较持久、时间比较长、规模比较大的一些成果如王沪宁主持的村落家族文化研究,收录了十五个个案村的调查;[10]张乐天对浙江海宁一个村庄长达数年的调查,写作了《人民公社制度研究》[11];辛秋水以文化扶贫和村民自治实验为题,在安徽大别山区农村作了为期十余年的调查研究和社会实验,肖唐镖则以江西宗族背景和村级治理的相关性为题,组织十数位研究人员在数十个村开展了长达经年的个案调查,调查成果也已出版[12]。较早一些的乡村政治实证研究成果如张立荣先生以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为基础撰写著的《新视野与大思路:中国山区乡镇政权建设研究》,[13]最近的调研成果如中央编译局荣敬本教授等人以对村民自治和乡镇人大的调查为基础写作的《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14],《再论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15],李凡等人对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的研究[16],毛丹写作的《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17],张静写作的《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18],马戎等主编《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19],卢福营写作的《农民分化过程中的村治》[20],深圳大学黄卫平先生等人以对深圳市大鹏镇选举制度改革的调查为基础撰著的《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最新突破》[21],白钢主编的选举与中国政治丛书[22],李连江主编的《村委会选举观察》[23],在学术界都有一些影响。转贴于

至于一些以个案调查为基础撰写的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近年更是骤然增加,说明乡村政治的实证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当深入的阶段。

二、个案调查的基础价值

总的来讲,当前乡村政治实证研究大都以个案调查为基础,特别是以个案村的调查为基础。通过个案调查来获得调查资料与思想灵感,成为这种研究的主要特点。同时,当前个案研究大多处于描述阶段,政策性考察较多,学术深度和理论建构稍嫌不足。

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非均衡的背景下,农村地区间的政治社会发展状态亦十分不同,没有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调查经验,不可能对全国农村政治发展状况有一个真切的判断。因此,个案调查的价值首先在于积累不同地区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以期建立一个完整的、真实可靠的农村政治形貌及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景象。 个案调查的价值其次在于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的直观资料,走出书斋和既有文字理论的框架,从活生生的农村社会中获取体验,获得灵感源泉。第二手的文字描述无论如何精致生动,总只是第二手资料,总是将活生生的全景的社区农村政治依描写者本人的裁剪而成不完整的文字。直观而深入的个案研究中,每一句话的音容笑貌,每一笔收入的山形地貌,每一件事的前因后果,都构成调查者凭借自己个人灵感进行全面想象和深入挖掘的充分条件。以活生生的生活来建构调查者的理论和政策文本,大致不会离题太远。尤其是调查者可以将自己构建的理论文本与自己在农村调查中的直接感受时时结合起来,就不至于让理论信马由缰地走得太远。 个案调查的价值还在于有可能将一个社会文本构建成一个关于社区发展的全面文本。不是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等学科进行分界,而是以社区发展为基础,追问现状背后的为什么,和为什么背后的为什么,真正将乡村社会的性质与表现出来的政治发展形貌结合起来,理解中国国情中来自乡土社会中的有着若干年代历史的那一部分。可以认为,个案研究的价值不在于个案本身的典型性,而在于这个个案本身是否可以建立起其外在形貌与内在结构之间的因果联系,可否在乡土性质与政治发展和国家制度三者并不对称的互动中建立起理论上的勾连。首先关注个案本身的内在解释力,然后再考虑其典型性,以个案调查的材料为基础进行思考,并以此思考为基础来建构起具有个案材料解释力度的理论框架,然后将此理论框架予以扩展,看到底可以扩展到多大范围、多少村庄。这样,就有可能通过诸多个案调查来形成诸多具有类的理论特征的分析框架,最终就为构建中国乡村政治的总体形貌和建构中国乡村政治的理论框架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政治的政策对策,就会颇具深度和前瞻性。 这里,可以提出一种叫做个案式思考的东西,即在个案调查时,以个案村为文本,建立起一个具有对个案村材料具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而不去管这个个案中哪些材料是独特的,哪些材料是普遍的。以这个个案某些或许独特的材料建构起来的框架,可能不具有普遍的解释力,但这些分析框架如果具有个案的解释力,就足以获得在若干理论中的价值并可以在以后的比较中判定那些是真正独特的,那些是普遍的,及如何建构一个可以容纳一定特殊性的普遍分析框架了。

从对当前已有乡村政治个案研究的现状看,总的来讲,各种类型的个案材料都已有一些,积累个案的工作虽说做得依然不够,却也有相当成绩,现在最为不足的是,相当部分个案研究过于关注政策层面的问题,试图以个案村的情况来推导出重大的政策结论,而不大重视借用个案调查所获得的直观与灵感来建构理论框架。本来,王沪宁写作的《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不仅有一些个案,而且试图以个案来进行理论思考,遗憾的是,王沪宁本人并未亲自参加个案调查(更不用说参与全部个案调查。真正的灵感理应来自全部的个案调查),缺乏来自乡土社会的活生生的灵气。徐勇主持的中国农村村级治理研究具有与王沪宁同样的问题。 如何在个案研究中将个案调查的灵感与虎虎生气的理论建构结合起来,是当前乡村政治实证研究中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

三、从个案调查到区域研究

个案调查具有经验的直观全面性和产生灵感的基础,但个案研究亦有其局限性,尤其可能无法分清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以偏概全,导致对乡村政治发展及其相关经济社会文化基础的判断失误。

区域研究既可以填补单纯个案研究的不足,又可以避免大而全式研究的肤浅。首先以对个案材料的解剖来掌握一个“麻雀”,然后以这个解剖获得的经验(解剖本身的经验和从解剖中学到的关于“麻雀”结构的知识)为基础,展开对区域农村的全面实证研究,既可以走由村到乡到县的上行路线,也可以走由村到村再到村的平行路线,这种或上行或平行的调查扩展,不仅可以有效扩展对农村社会了解的全面性,而且可以在区域范围内验证个案研究的结论,防止以偏概全。区域性调查从某种意义上将个案调查的深度和灵气与面上调查的广度和可信性结合起来,做到深度个案材料与广度区域调查之间的互相补充。

总的来讲,当前政治学界在区域性乡村政治研究领域缺乏自觉。辛秋水是以安徽大别山区来展开自己实证研究的,问题是辛秋水过于关注政策问题和枝节性的技术问题,不仅忽视了理论提炼与建构,而且忽视了区域性调查在提供个案深度报告和区域广度报告结合上资料本身的价值。肖唐镖以江西农村宗族与村级治理的关系为基础来展开自己的区域实证研究,虽然他的绝大多数调研成果还没有发表出来,但通过他既有面上统计又有个案深入描写的一些报告,可以为学术界提供大量第一手资料,建立在这些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的概括,基本上可以将江西这一大的行政区域关于村级治理与宗族关系状况描绘清楚。肖唐镖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理论提升的自觉,忽视了将个案调查资料与大胆的理论建构结合起来的最有可能产生原创性分析框架机会的把握。一手资料成为理论工作者们的二手资料,个案调查中最为宝贵的由切身的农村政治体验而触发理论建构的灵感,被人为地割断。

我们近年来力图以湖北荆门这一传统的商品粮基地为基础,展开区域性调查。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有四项,一是在1999年上半年在全市深度访谈了40多位村支部书记,整理有近百万字的“村支部书记访谈录”,主要是对当前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特别是村级治理的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访谈。二是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下半年,在全市观察了三十多个村的村委会选举,并对其中多数村进行了回访,建构了一些关于选举与村级治理的调查文本。三是2001年上半年在全市进行的口述史访谈,整理有数十万字的资料。四是2001年下半年至今的乡村组织及其财政状况的调查。总的来讲,这些访谈和调查可以大致勾勒出荆门这一农村区域村一级政治发展的现状和这一政治现状背后的经济社会基础,其主要优势在于,不仅反复细致地调查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现状,而且努力追求这些现状得以存在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实质上是试图将个案调查和区域研究中的直观灵感与理论建构的努力结合起来,不是在政策问题上,而是在学术研究上,为当前农村社会进行定性,我们最重要的研究思路是理解当前农村政治发展现状诸如村民选举、村级治理得以如此发生的背后的村庄性质。这是一个需要理论建构的领域。通过这些努力,就有可能不仅为学术界提供有深度且可信的关于区域性农村政治发展现状的大量一手资料,而且为政治学界提供解释荆门农村政治发展现状的理论分析框架,这种框架因为以直观的实证调查为基础,可能有肤浅的地方,却大致充满了来自乡土的灵气与活力。我们的不足之处在于理论素养不足,进入乡村政治实证研究领域的时间太短。

总的来讲,区域性调查必须以个案为基础,兼顾典型性和广泛性,将深度调查与广泛调查结合起来。这种调查的另一个主要之处是应该将调查者亲身获得的关于农村社会的灵感,在农村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的问题意识,与关于农村政治发展状况和构成这种状况原因的背后理由的理论建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调查材料的可靠性与理论建构的启示性相结合,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一堆可靠且有深度的关于某一区域农村政治发展状况(及这一状况背后的经济社会状况)的材料,而且为学术界提供一堆富于乡土灵气的具有启示性的分析架构。不仅如此,以区域性材料为基础建构的分析框架,即使不具有对全国农村发展状况的解释力,也可以对那些试图解释全国农村政治发展状况的大理论构成冲击。转贴于

当前具有区域农村实证研究意识的政治学人太少,是当前乡村政治研究中的薄弱之处。如何扩大对区域农村政治的实证研究,并将实证研究中的直观灵感与理论建构结合起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四、从区域调查到分类研究

区域性的农村实证研究不仅是指行政区划的地域,而且指具有相同特质的区域,比如江西、湖南、安徽、福建等省一些农村地区的宗族复兴和宗族对村级治理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虽然福建可以算作东部地区而其他省份都是中部地区。再比如,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一些农村比如荆门市的传统势力,与资料反映出来的东北农村的情况十分类似。阎云翔在黑龙江下岬村作的农村人情调查,生活在荆门的人可能倍感亲切,因为荆门农村的情况与他细致描绘出来的调查村的情况简直毫无二致。[24]

不过,区域性调查首先必须大致以行政区域为基础进行,至于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这应是分类研究的功夫。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早在1980年代撰著“中国农村基层政权丛书”时,便有意识在东、中、西部不同地区进行实证调研,1990年代中期出版的《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一书中的实证调查保持了这一特点。至2000年出版《中国农村村级治理》一书中所收录的个案,则明确以东、中、西部的三分,收录一些典型个案,试图以东、中、西部三种类型区域农村的典型个案,来反映出当代中国农村村级治理的总体形貌。现在看来,华中师大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获得了大部分的成功: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农村个案资料,引起了国内乡村政治研究人士的充分关注。但是,华中师大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的《中国农村村级治理》无力说明其个案的典型性,且无力以个案来表达他们看到的就是中国农村社会的总体形貌,因为他们越过了一道不能也不该越过的坎,这就是区域调查本身,个案的深度唯有与小的行政区域的面上调查相结合,才具有比较可靠的说服力。当然,仅仅依靠华中师大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他们也无力以区域调查为基础来建构中国乡村政治状况的总体形貌。 更成问题的是,华中师大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可能无力说明他们为什么要以东、中、西部来划分中国农村政治的类型。东、中、西部首先只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后来用以部分描述经济发展状况。当然,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关的还会有政治、社会发展状况,但是,这不过是说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只是以农村政治发展状况的一种基础:经济发展状况来予分类的,这种分类方式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分类,虽然经济发展状况可能构成政治发展状况最为重要的基础。王沪宁在《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的前言中说他收入收中的十五个个案是随机抽取的,但也如他讲的,在他们在进行调查时,对调查对象的地理分布有初步的安排,想使它们位置分布得广一些,并具有多种特色:如沿海地区和边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实质上也是一个东、中、西部地区的三分。事实上,几乎所有以个案为基础来建构关于当前中国乡村政治总体形貌的研究都会面临华中师大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和王沪宁同样的困境,他们无力以个案的深入描述作为他们总体结论的基础,因为其中缺乏了区域性调研这一重要的中间层次。 区域调研这一中间层次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从政治发展状况本身与构成这种政治发展状况的或经济的、或社会的、或文化的基础来建构区域政治的形貌,诸多如此区域性的建构,可能为分类研究乡村政治发展本身及其诸种基础提供材料与框架。比如,以乡村政治发展本身作为分类标准,以村民自治实施状况为例,可以分成规范型的与非规范型的村民自治。[25]或更精细如欧博文的“四模型”说,即从村民参与和完成国家任务两个向度,将村民委员会和相关组织分为四种理想模型:达标的示范村、瘫痪村、专制村、失控村。[26]以经济发展状况这一基础来划分,可以如前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这样三种类型,或者直接划分为经济发达农村地区与欠发达农村地区两种类型;以经济体制类型划分,可以分为个体私营经济主导型、集体经济发达型和农业生产为主导型三种类型;以地理区位划分,可以划分为城郊农村、平原农村和边远山区等;以社会发展状况这一基础来划分,可以分为宗族势力强盛型与宗族势力衰落型,或人际联系紧密型与人际联系松散型;以文化状况这一基础来划分,可以分作传统文化发达型与传统文化断裂型,或农村文化素质总体较高与总体素质较差型,宗教(广义的信仰)活动密集型和宗教活动很少型;从交通传媒等方面,也可以作多种划分。 当然,作分类研究并不是要求所有研究都以这些繁多的方式进行分类,展开研究,这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但是,在作区域性调查研究时,却可以将这些基础性的因素综合考虑进乡村政治发展状况的类型中去,并力图以这些复杂多样的分类基础来构建与乡村政治发展之间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当然,这要以个案调查的灵感为基础进行多样化的构建。最终,这些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关于区域性乡村政治发展的类型,便在建构起自己的同时,向不同类型或相同类型的区域展示了自己,比较了自己,这种展示和比较,就可能为构建总体的关于乡村政治发展状况的理论提供基础。 要强调个案调查的灵感到区域调查的广度,及以个案调查和区域调查为基础的区域性政治理论建构,然后将这些区域性建构与其他区域性建构进行比较,最好是一个区域性政治理论建构者可以亲自到其他类型区域进行由个案到区域到区域政治理论新的建构的努力,这样,他就会富于个案调查的灵气,比较研究的敏感,区域研究的普遍等诸多优越的方面,他这时也就有可能建构一种更为广泛的关于乡村政治发展的理论,配合以诸多其他类型的从个案到区域再到区域性理论建构的众多努力,关于中国乡村政治实证研究的成果,就不仅会具有广泛的政策建设力,深厚的本土功力,而且会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了。 当前在关于乡村政治发展的对策与学术方面,实质上大都是以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实证资料(比如电视报纸的报道,农村生活的经验,参加过发达地区农村的某次考察甚或参观)为基础来提出的,这其中有着众多截然对立的主张。问题并不在于这些主张之间的截然对立,而在于持这些截然对立主张的一方或双方对自己主张的自信。他们的自信来自哪里?可能来自道听途说的一些流言,或者某种新闻报道,或者某次亲自到发达地区农村作过的有限考察或者到贫困地区进行了一次扶贫活动。比如竟然有人对村民自治作如下评价:“也有一些同道对农村基层的‘群众自治’赞不绝口,殊不知它的真实运行机制是‘群众专政’的延续,它的理想模型也不过是英美政治民主化、行政专业化之前19世纪地方自治的低级版本的拙劣翻版”。[27]显然,如果不建立起关于农村政治研究的全面形貌的理论构建,这种低层次但惑众的且自信的主张与见解自然会存在下去,这样存在下去的低层次主张,不仅毒化了学术研究的气氛,而且损害了政策研究的效力。

五、结语

从个案调查到分类研究,应该说是乡村政治实证研究的大趋势。但在当前,学术界必须对从个案到区域再到分类研究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基础的个案与区域研究层面加以关怀。没有个案调查的深度、灵感和问题意识,没有区域性研究的广度和构建特征,就谈不上进行分类研究。同时,没有分类比较研究,不仅可能造成理论建构的片面性,而且也可能丧失对乡村政治研究的敏感性。换句话说,在当前的乡村政治实证研究中,必须同时做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不可轻视任何一方。

从个案调查到分类研究也提供了一种研究的进路。进入乡村政治实证研究的最佳方式也许就是从个案调查开始,然后展开区域性的理论构建,最后过渡到分类研究。当然,这个研究进程只是总体的进路,在具体展开过程中,交互进行也有好处,总体方向是如此的。

--------------------------------------------------------------------------------

[1] 参见张厚安主编:《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 张厚安、徐勇主笔:《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出版社1995年出版。

[3] 徐勇:《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庄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徐勇、吴毅:《乡土中国的选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于建嶸:《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即出。

[7] 李学举、王振耀等编著:《乡镇政权的现实与改革》,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

[8] 王仲田、詹成付主编:《乡村政治──中国村民自治的调查与思考》,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 王振耀、白钢、王仲田主编:《中国村民自治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 参见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 张乐天著:《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12] 肖唐镖等:《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宗族、乡村权力与选举》,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 张立荣著:《新视野与大思路:中国山区乡镇政权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5] 荣敬本等:《再论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6] 李凡等:《创新与发展——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17] 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8]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 马戎等主编:《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0]卢福营:《农民分化过程中的村治》,南方出版社2000年版。

[21] 黄卫平主编:《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最新突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2] 已出版的如史卫民、雷兢旋:《直接选举——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史卫民:《公选与直选——乡镇人大选举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 李连江主编的《村委会选举观察》,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 阎云翔的调查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礼物的流动》,三联书店 2000年版。

三下乡调查研究篇(4)

37年《视察省立上海中学报告》一文中指出:“教务主任卢绍稷‘任事得力,各项教导行政均能有条不紊’,均应予以嘉许”。于行政职务之外,卢绍稷在上海中学还兼任高中教育、史学、党义、公民等科目的教学,其中教育科主要教授三民主义教育法、乡村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史、社会问题等课程,并将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他在讲授乡村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史等课程时,将平时所用教学讲义整理成论著发表出来,如《乡村教育概论》《教育社会学》《中国现代教育》等学术著作皆是如此。与此同时,卢绍稷还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种学术研究团体。于校内组织师范科教育研究会,以研究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及教育实际问题,并组织国文、英文、数学、社会、自然、艺术等科教学研究会;于校外曾参加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文化建设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上海市教育会等学术团体。1930年,与大夏大学校友孙亢曾、程宽正等十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教育建设社,是发起人兼任第一届理事,该会以研究教育之实际问题为宗旨。综合观之,卢绍稷在上海中学是结合自己“所学所教所办”来从事教育学术的研究,这便是他与上海中学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他正是以上海中学为主要平台,致力于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

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初试

同近代大多数学者一样,卢绍稷也非常关注乡村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他认为乡村教育非常之重要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关于“改良乡村教育”与“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之主张明载于“中国政纲”,所以“今日乡村教育之重要,夫人而知之矣”;二是实施乡村教育是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中国素以农立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而整顿一国教育,乡村与城市应相提并论通盘筹划,断不宜有畸轻畸重之措施。多年来城市教育多有人注意,相比之下乡村教育却加意乏人。如此农民弃农入市为工,城市人口与日俱增,引起诸多社会问题。欲求解决或防微杜渐,皆应注意乡村教育。

然而,近代参加乡村教育的研究和探讨的学者,由于各人切入点的不同,理论学识和所处环境的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理论信仰的不一,导致有关乡村教育的理论学说也是各式各样。就卢绍稷而言,他坚持认为教育应当“社会化”,因为“教育的目的,是替社会谋共同幸福,不是仅替少数人谋知识,谋生计”,否则“学校与社会,便有一道鸿沟为界,不能收到圆满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他倾向于运用教育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对乡村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乡村教育概论》一书便是他这种理论研究结果的集中体现。在书中,他强调道:“自‘教育社会学’发达以来,学校之设立于乡村者应‘乡村化’,设立于城市者应‘城市化’,已成为定论”。而反观中国乡村教育的实际,中国向来不注重乡村教育,近年来大学、高中才有“乡村教育”课程之设置,从前认定乡村教育为专门事业而研究者甚少;即使在乡间服务教育事业者,亦无所谓乡村教育方针。

这种乡村教育确有改造的必要,改造的目标则“须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与活的国民”。直言之,乡村教育应以“乡村化”为最终目标,至于乡村学校教育、乡村社会教育、乡村教育调查等问题均要以此为指导原则。

一般来说,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教育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卢绍稷有着同样的认识,指出学校教育是“社会最好的事业”;“学校的生活是最适应的生活;学校的事业是最正当的事业”,乡村学校教育是乡村教育事业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关乎乡村教育事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针对当前乡村学校教育与城市教育无区别的现实,他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以及师资训练等方面论述了乡村学校教育应如何实现其“乡村化”的目标,其中尤以课程与师资为重点。他说:“夫课程为求达教育目的之工具(欲有良好之乡村学校教育,必须有最完善最适用之课程),其编制须随教育目的而定。乡村学校教育目的,今既以重新规定,则现在学校课程,自亦有修改之必要”。编制乡村学校课程须依据六项原则:(一)须意农业训练;(二)求其最能适合乡村社会之需要者;(三)求其能适应乡村儿童之个别者;(四)须采择乡村实际生活之材料并须促进环境;(五)须谋足以增进乡村与城市之关系者;(六)须顾及乡村学校之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乡村学校应设置的课程为:(1)必修之科目:公民与党义、国语、算术、社会、卫生、自然研究、园艺与农业、艺术、家事、体育;(2)选修之科目:外国语(英语)、职业指导。除课程设置外,乡村学校师资的训练与培养同样重要:“乡村教育之改良,须先培养乡村教师”,“乡村学校教师,一方面为乡村小学之教师,他方面为乡村人民之指导者,换言之,即为乡村社会之领袖”。然而,乡村教师培养之实际情况与此目标相去甚远,“现今造就教师之学校,十九设在都市,学生感于都市之文明,毕业后,皆愿意服务都市,不愿意到乡村去,其到乡间者鲜不为都市中之落伍者”。面对乡村师资遭遇的困境,卢绍稷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首先,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使其能安心乐业于乡间。其次,学校必须解决乡村教师住宿问题,供给其家庭生活,唯此教师才能真正关心学校和社会上的事情。再次,要多设乡村师范学校或师范科以培养乡村教师。具体办法是:(1)高中部师范科设乡村教育组。(2)省立中学附设乡村师范部。(3)设立乡村师范学校。(4)普通师范学校,附设乡村师范部。(5)设立农业学校。(6)设县立乡村教师养成所或年限一至二年的乡村师范讲习所。这些学校都是培养适合于乡村生活之小学教师以及指导乡村教育改进乡村社会人才的重要机构,“然有时恐其不足,故师范大学、大学教育科或高等师范科,亦宜同负此责。虽其所培养者未必即为乡村小学教师,但直接间接均有裨益也。直接者即为乡村小学教师,或主持人员,间接则为乡村师范教师,或辅导员”,多方位多渠道地实现乡村师资培养“乡村化”的目标。

除乡村学校教育之外,卢绍稷认为乡村社会教育也是乡村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且两者应该同样注重。他说,教育一般可分为学校与社会两种,一方面,学校教育不过是人生历程中“时间最短,内容最简单”之一部分,而社会教育,则凡人自生至死,均须涵濡熏陶,且学习的内容繁复广博;另一方面,一个人在学校时间非常短,而在社会上时间不仅长,且凡人生活所具有之知识、技能、习惯、理想等等,多来自社会教育,“此社会教育之所以宜与学校教育并重也”。但乡村社会教育与乡村学校教育的发展途径不必强同。以此为出发点,卢绍稷强调指出,乡村社会教育在以“乡村化”为目标的前提下,还应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即:(1)使认识中国之主义及政策。(2)使明了中国国民革命与世界革命之意义及其关系。(3)使明了中国在国际上之地位,国内外之政治、经济、社会等状况及其趋势。(4)使明了自己在地方上国家上及世界上之地位。(5)使有党治下公民生活之训练。(6)使乡村人民皆有相当之职业。(7)使有公共卫生与公共娱乐之知识与习惯。(8)使有守纪律、结群体、尚协同、善互助等之美德。(9)使能热心社会活动与改良家庭生活。(10)使能自动举办乡村各种公共事业(如选举、政治、教育、卫生、娱乐及各种社会事业)。(11)使有建设并发达乡村经济组织之技术。(12)使有改进乡村社会生活之理想与能力。如何贯彻这些目标,他认为,须设立乡村补习学校、通俗演讲会、乡村图书馆、妇女讲习会、卫生讲习会、乡村娱乐等组织。

“教育与社会为至有密切之关系,今无论乡村教育,欲适应社会或改进社会,皆非先举行‘乡村调查’不可”,这是卢绍稷论述乡村教育调查的理论基础,并强调:“盖不调查,则不知乡村人民之需要,与乡村教育进行上困难或阻碍之所在也”。他认为,第一,要进行乡村社会调查。调查的项目主要有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组织及风纪、教育。第二,即着手乡村教育调查。具体办法有:制作好“全县乡村教育概况调查表”“乡村学校概况调查表”“乡村校长调查表”和“乡村教员调查表”,并令办事人员、各校校长及教员分别填写后汇寄调查人员手里进行统计;为谋便利起见,教育局组织“乡村教育调查委员会”,由各委员分任调查;调查某项事情,勿以少数为依据,须求多数之平均为标准。调查结束后,要就乡村教育调查之结果,研究今后办理乡村教育应采取的方针、决定进行之秩序,以使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的人们有所依据,循序渐进。值得庆幸的是,当时乡村社会、乡村教育已有人进行调查,但在卢绍稷看来,这种以个人的名义调查,“容易被人看轻,收效皆未宏耳”,并呼吁今后调查乡村社会与乡村教育,最好由教育行政机构(包括教育部、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或教育团体主持其事,如此定能收到实效。由上述可知,《乡村教育概论》一书是在“乡村化”的目标之下,对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种“乡村化”的主张在当时众多的乡村教育理论学说中亦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尽管如此,该书仍只能算是卢绍稷对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一次理论初试,是他运用西方的教育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分析中国乡村教育的一次理论尝试,距离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最终实现还很遥远。而他坚持认为,一门学科的真正确立,最关键的因素是有良好的研究方法,并且对于这种方法的实践更是其题中之意。继《乡村教育概论》之后,他编撰了《教育社会学》专著,对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教育调查的论述是该书的最大特色。此外,他又以上海中学为中心,开展“中学教师健康问题”的实际调查,他的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意识不断向前发展。

教育社会学“中国化”意识的发展

与《乡村教育概论》一样,《教育社会学》也是由卢绍稷在上海中学所使用讲义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该书是近代国人所撰写的为数不多的教育社会学著作之一,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唯我国今日对于社会心理学之专著虽多,而关于教育社会学之著作尚少。余乃依据美国有名教育社会学家斯密士(W.R.Smith)、斯纳登(D.Snedden)与比德(C.C.Peters)等之学说,编著是书,以应学术界之需要”,由此亦奠定了作者在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全书在体例上分为“基础”“原理”及“应用”三编。“基础”编论及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何为社会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用社会学的观点去观察教育等。“原理”编是全书的重点,专论何谓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原理是什么,包括教育社会学的意义、重要性、思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等。

“应用”编强调如何将教育社会学的原理应用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上来,主要包括学校行政社会化、课程社会化、教学法社会化、训育社会化以及社会教育民众化等。上述这些应用领域正是我国教育社会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领域。而该书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对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的强调和论述,作者认为教育无论“欲适应社会或改造社会,皆非先行调查社会入手不可”,而社会调查则是“应用社会科学于人类各种势力与社会现象之研究,以指示社会改良之步骤”,可分为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组织及风纪、教育五项内容,各项调查,“皆有(由)专家,分析或比较现状,而指示改进之标准与方法,以求增进效率”。为了在实践中能有效地推广社会调查等各项事业,作者又特别强调道,担任社会调查的人选“非智慧高,知识甚,存心甚公,希望甚切之人难为功。如调查得法,则可根据科学资料(scientificda-ta)指示改进方法而革新社会”。而作者本人即有这方面的尝试。

三下乡调查研究篇(5)

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城乡结合部”亦称“城中村”[1,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转变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具有动态性,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3,4,5]。城乡结合部小学由于所处区域位置亦城亦乡,生源不稳定;服务半径较大,不便于学生就学;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教育资源短缺,城乡差距拉大。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2010年周口市委、市政府确定东新区区划范围,位于周口市东北部,面积达155平方公里,下辖文昌办事处、搬口办事处和许湾乡,主要功能定位为周口市行政文化中心。近年来,东新区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建设速度逐渐加快,逐步形成了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生活居住、综合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城市新名片。随着东新区的快速发展,目前大面积的农业用地将被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本地区,给本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实质性的进展,区域内将逐步成为城市建成区,与此同时形成一个特殊的地带——城乡结合部。本课题以典型城乡结合部——东新区发展核心区文昌办事处为研究对象,对此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发展意见和建议,旨在为促进城乡结合部小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2 研究方法

本项目主要通过查阅文件资料、实地调查走访、听课、基本信息统计等方式了解教研情况和学校的教学情况[6,7]。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教师基本情况、学生基本情况等。

3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以东新区典型城乡结合部——文昌办事处辖区小学的学校现状、师资队伍、学生基本情况三方面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设计与步骤,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3.1 文昌办事处小学现状情况。

表1东新区典型城乡结合部——文昌办事处小学现状情况表

从表1可以看出,各学校多媒体班级和普通班级数量严重失调,学校占地面积小,校舍建筑年限久远,建设标准低,学校运动场面积少,且缺少运动器材和设备,无室内活动室等问题,这对于开展现代教学,实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利的;且在调查中发现,三所学校均坐落在社区居住区内,教学环境噪杂,学校向外无预留发展空间,造成学校内部用地紧张,外部无法扩建。

3.2 师资队伍基本情况调查。

表二 师资队伍基本情况统计表

通过调查统计,得出三所学校师资的基本情况,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三所学校教师在性别上以女教师为主,且大多数居住在郊区,本村居民较多,其中大多数是转干教师身份;在年龄结构上,43岁以上中老年教师占总数的69%,43岁以下(含43岁)的教师占总数的31%,在所调查的文昌办事处辖区学校内,40岁以下年轻任课教师三所学校只有14人,而在中老年教师队伍中,未来三年将有70%教师达到退休年龄标准,且无特岗年轻教师进行补充,城乡结合部师资队伍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在学历层次上,第一学历以中专(中师)学历为主,大多数是通过进修获得本科或大专学历,第一学历本科的师范生所占比例较少,无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分布上,数学、语文教师充足,而体音美、计算机都只有1名教师,无专职英语专业教师。

3.3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表3 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

注:“外地”指东新区范围外的所有学生。

从表3中可以看出,城乡结合部地区学生生源复杂,主要来自农村和郊区,无来自城市的学生,只有6%来自外地,这些外地学生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或外地亲戚的孩子,在最近今年外地学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有68%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65%来自失地家庭,在城乡结合部,大面积土地被征用,失地家庭父母外出务工较多,造成大部分儿童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或不经常在身边;学生人数由2009年的783人减少到2011年532人,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4 小结与展望

4.1 创建稳定的外部环境。城乡结合部与城市相比工作条件艰苦,社会矛盾突出,工作环境差。因此,政府应适时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还要逐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与生活状况。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改造、建设和管理,改善学校的生存状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4.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城乡结合部小学师资队伍结构性不合理。为改善现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师资格考试聘任制度,积极吸收高素质年轻教师加入到小学义务教育的队伍中,拓宽小学师资队伍高学历人才的来源。同时设置义务教育公益岗位,实行教师聘任制,吸引现有社会资源,如特岗教师、公益教师、见习教师等,充分利用周边高校资源优势,如周口师范学院、周口幼儿师范学校等,大胆为这些高校优秀学生和志愿者提供见习机会和平台。

4.3 加强交流合作。城乡结合部相对中心城区环境建设滞后,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存在严重的教师资源短缺的现象,为了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建立中心城区与城乡结合部教师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城乡结合部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4.4 合理布局,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城乡结合部随着土地的大量流转和征用,大量市政道路和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落实,以及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造成原来的社会布局结构和生活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调整现有小学的布局结构已势在必行。结合新区建设详细性规划纲要,以及上级有关小学和学前教育的要求,高标准,高要求,在整个新区范围内重新调整和建设小学和幼儿园。(本文系2011年度周口市社科联调研项目《城乡结合部小学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以周口市东新区为例》(项目编号ZKSKDY-2011-092,项目负责人李雁冰)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金金.吉林市城乡结合部小学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吉

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4):3~5

2 卢俊松等.我市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115~116

3 许建国.河南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心理困境与对策探析[J].科技

纵横,2011(7):204

4 李春梅等.城乡结合部普通中学学生心理偏差问题[J].重庆教育

学院学报,2011,24(2):13~15

5 朱芸等.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的城乡结合部引导与发展问题[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6):5~6

6 姜梅等.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状况探究——以昆明市落索坡

三下乡调查研究篇(6)

2、加强综合部门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大力加强党委乡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切实增强其在组织协调、指导服务、政策研究、督查考核等方面的职责。市编办根据市乡村工作实际和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结合地方机构改革工作,研究提出市、市(县)区党委乡村工作综合部门机构强化意见,将其作为党委工作部门,单独列入机构序列,进一步扩充增强职能,调整增加编制。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全市各镇(包括涉农街道)成立乡村工作办公室,负责区域内乡村政策贯彻、、制度创等具体工作,切实构建起全市乡村工作综合协调和统筹推进的完善网络体系。

3、加强相关部门建设。农口部门要主动适应形势、要求,转换职能,增强素质,加强自身建设,加快形成职能明确、职责一致、运转协调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市发改委、经贸委、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局、交通局、文广局、卫生局、体育局、环保局、规划局、旅游局、金融办等部门要从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出发,明确一名负责同志分管乡村工作,成立或明确一个以上专门处室负责乡村工作,并配齐配强熟悉乡村工作业务的人员,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确保工作有人做、见实效。

二、完善研究决策机制,确保部署科学严谨

4、进一步健全调研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市各涉农部门,要经常深入乡村,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倾听农民呼声,确保工作开展最大程度地符合地区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符合发展要求。要围绕事关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精选一批课题,通过自主研究、联合研究、项目招标等多种方式,通过走访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升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的科学决策部署水平。

5、进一步健全会商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市各涉农部门对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要切实想方设法及时研究解决。对不能独自承担、需要其他工作组或部门协助或联合研究解决的,要及时通知其他工作组或部门,进行集体会商,共同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思路,推动问题解决。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要及时告之相关负责的工作组和部门,推动问题获得有效解决。

6、进一步健全决策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市各涉农部门对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自身无权决策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及时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决策,作出部署安排。领导小组同时建立定期决策部署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研究决策工作推进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工作开展中的重大问题。

三、完善规划调控机制,加大引领导向力度

7、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实现乡村科学发展、城乡一体发展的龙头工程,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控制作用,推动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加快“三个集中”步伐,加大市镇、型社区和乡村联动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城乡经济、社会、空间、生态布局,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水平,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和乡村生态环境改善。

8、科学完善乡村规划。研究制定《市乡村规划编制管理办法》,切实明确各类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着眼长远,立足现实,坚持现实性、前瞻性、合理性有机统一,不断深化完善乡村产业发展、市镇和乡村型社区建设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切实做好各项规划之间的科学有效衔接。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积极强化专家论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努力提升规划的科学论证水平和公众参与程度,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合理。

9、精心实施乡村规划。按照区域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要求,以大建制镇推动市镇整合,以大行政村推动型乡村社区建设,加快形成以“城、市镇、型社区”为主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加强规划与区划的对接工作,加大建制镇、行政村撤并和撤镇建街、撤村建居工作力度,促进镇村布局体系规模调大、结构调优。按规划有序推进所有保留村庄的整治改造,积极开展规划政策创试点,允许按规划重建或建住房或配套用房,打造宜居宜人村庄典范。

10、严格管理乡村规划。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中确定的基本程序审批各类规划。各级政府不得随意变更规划,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随意干预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并作为公共决策、调控手段和实施项目的重要依据。切实强化规划执行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纠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推动乡村规划全面落实。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全过程实行公示制度,广泛接受各方面监督,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规划的实施到位。

四、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发展资金支撑

11、完善财政投入制度。市财政部门加紧研究制定“财政投农资金投入使用评价办法”,科学界定财政投入范围内容,建立健全相应指标体系,切实明确财政投入具体要求,为监督检查各级政府投入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提供参考依据。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地区和各相关部门、各级人大和政协定期对同级政府开展财政投农情况的督查和检查活动,促进财政投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财政投入全面及时足额到位。

12、完善金融投入制度。鼓励支持外地银行、外资银行和地方银行发起创办村镇银行,加大对已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支持,推动村镇银行强化为农服务、实现持续发展。加快乡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步伐,努力实现乡村小额贷款全覆盖。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多层次乡村信贷担保机制,各(市)区均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再担保机构。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和覆盖面,大力发展乡村意外保险、财产保险、农机具保险、农民房屋保险等涉农险种。制定完善对合作组织、村级扶贫、农民创业等特定主体的信贷投放考核激励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给予资金奖励。

13、完善社会投入制度。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国家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切实调动广大农民投资投劳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本着“政府引导、有效扶持、自助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大力推进“一企一村、多企一村、一企多村”结对机制建设,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三农”、支持乡村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功能,灵活运用贴息、担保、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外资资本、民间资本等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五、完善科技创机制,大力增强智力支持

14、加大政研合作力度。着力开展市、市(县)区两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政研合作,加快探索地方政府与合作院校联手共建的有效机制。认真学习外地成功经验,围绕技术推广、培训教育、机制研究、挂职锻炼等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开展各类合作活动。坚持将政研合作融入乡村建设整体之中,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人力、科技优势,着力破解科技含量不高、人才资源不足和建设机制不活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发展成高效农业、传统村落改造成型社区、传统农民培育成现代农民。

15、加大成果转化力度。结合实际积极创办“产学研创中心”、“高科技园区孵化器”、“技术合作推广中心”等科技创、科技创业、科技服务载体,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积极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生态改善、公共服务、素质提升、综合改革等方面,每年组织实施一批示范性强、带动力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进科技成果和乡村发展建设紧密结合。积极按照服务综合化、功能多样化、推广社会化的定位,加快探索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16、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围绕能力提升,分门类、分专业、分层次、分结构,分期分批抓好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大乡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突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文化素养等培训内容,使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职位的干部都能得到较为系统的培训,打造一支学习型、创型、实干型的党政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乡村人才保障工程,推动市(县)区、镇、村实用人才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一大批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的乡村基层组织管理人才、乡村实用技能人才、乡村专业技术人才,切实满足乡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六、完善实施推进机制,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17、完善工作例会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并围绕乡村改革发展十大强农惠农工程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各项重点工作,每年选定一个以上主题召开专题推进会,交流各地区、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推进情况,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集体研究推进工作,共同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动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18、完善统筹协调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市乡村改革发展十大强农惠农工程牵头部门、市现代化乡村建设各项重点工作牵头部门,及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联合组织推进、共同检查考核等多种形式,探索行之有效的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强化成员单位之间的相互配合,做好上下左右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互促互补效应,提高推进效率,扩大综合效果。

19、完善促进创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市各涉农部门立足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围绕规划建设、就业保障、公共服务、两个置换、组织合作、金融扶持等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强研究,加强创,及时制定出台有助于破解难题的鼓励性、优惠性、配套性政策措施,切实为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注重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和探索实践,深入总结、积极推广基层的成功做法、有益经验,鼓励和支持基层群众采取更加灵活的工作措施推进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

20、完善结对共建制度。在强化政府自身作为的同时,积极坚持多方合力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工作。大力强化部门结对、村企结对、村村结对工作,推进市各相关部门、工商企业、经济强村继续发扬结对帮扶薄弱村的优良传统,对经济发展薄弱村加强结对帮扶,切实通过扶助困难户、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帮助农民转移就业等多种方式,帮助薄弱村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推进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

七、完善督查考核机制,促进工作全面落实

21、突出督查考核重点。全市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工作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的督查考核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地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年初全市乡村下达的目标任务书和制定的相关确定。督查考核要全面察看各市(县)区、各部门落实和执行各级强农惠农政策、完成农民增收等重要综合指标、完成乡村改革发展和乡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支农项目及资金、推进“三农”工作体系建立等有关情况。

22、完善督查考核办法。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市级有关职能部门的督查考核活动要围绕提升推进成效,积极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工作督查要实行综合和专项、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各工作组的专项督查活动每半年分别至少进行一次,督查中要深入开展“三查三看三比”活动。工作考核要坚持平时跟踪问效、季度进度检查、年末综合评定相结合。切实通过有力的督查考核活动,促进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工作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推进目标全面完成。

23、公开督查考核结果。全市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工作督查情况将定期通过全市现代化乡村建设工作简报公布。全市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年度考核结果通过地区(部门)自评、地区(部门)互评、群众测评等方式综合确定后,由领导小组排定名次,按时向社会进行公布,接受广大群众监督评议。考核结果同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作为部门评优奖励的重要标准和领导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八、完善奖励问责机制,充分激发工作动力

三下乡调查研究篇(7)

调查报告与一般的调研报告并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调查报告与调研报告的侧重点不同。调查报告侧重调查过程,而调研报告侧重于研究与结果,是以调查为前提,以研究为目的,研究始终处于主导的、能动的地位,它是调查与研究的辩证统一,充分反映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前的应用写作只讲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成为应用写作的专门体裁和热门话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党政机关需要大量的调研报告,企业集团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形势,也需要更多的调研报告,因此,调研报告在应用写作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抓好三个主要环节:调查、研究、报告。这三个环节中,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调研报告的写作是把调查获得的材料所形成的观点,通过布局安排、语言调遣组织成文章。这里,调查与研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不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而且相互贯通。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大量、真实、全面的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对基本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研究的目的是对已经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报告则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书面形式说明结果。

因此,可以说“调查”是“研究”的事实基础,“研究”是“报告”的理论依据,“报告”是调查、研究的具体体现。

一、调研报告的特点

1.调研报告——目的明确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注重事实

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3.调研报告——论理性

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事实,主要的表现方法是叙述。但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观点,而观点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因此,占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好调研报告,还需要把调研的东西加以分析综合,进而提炼出观点。对材料的研究,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质的东西,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运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并合理安排,做到既要弄清事实,又要说明观点。这就需要在对事实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议论,表达出论文的主题思想。议论是“画龙点睛”之笔。调研报告紧紧围绕事实进行议论,要求叙大于议,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如果议大于叙,就成议论文了。所以要防止只叙不议,观点不鲜明;也要防止空发议论,叙议脱节。夹叙夹议,是调研报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4.调研报告——语言简洁

调研报告的语言简洁明快,这种文体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不要求细腻的描述,只要有简明朴素的语言报告客观情况。但由于调研报告也涉及可读性问题,所以,语言有时可以生动活泼,适当采用群众性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一些浅显生动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一、调研报告的前提——调查研究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调研报告,必须进行深人细致的社会调查。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仅靠过去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调查已显然不够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来,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现代化的三大特征:数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综合运用。这就为调查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除了要了解并掌握有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调查对象加强正确引导,确保其讲真话、讲实话。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调查的科学性。 二是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要科学。(注释:参见1983年1月5日《人民日报》有关专文,提出了政策调查的“十个要点”。)

二、调研报告的材料整理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l.检查鉴别。首先检查调研报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实反映客观实际。

2.制作图表、数表。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帮助读者理解调研报告内容。

3.分类分组。调研报告材料分类的标准,依研究目的而言,可按材料性质分为记录资料、文献资料、问卷资料、统计调查资料等。可根据研究的目的按年龄、性别分类,或按职业分类等。也可分为背景材料,统计材料,典型(人或事例)材料等。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调研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所谓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对调研报告的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类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对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一)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

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是据事论理,用思辩的方式,依靠个人经验判断能力和直观材料,确定社会现象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性质和趋向.以划清事物性质界限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根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即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系统方法、逻辑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矛盾分析法

即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原理,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矛盾及其运动状况,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其具体作法分三个步骤:

①从调查所得的大量材料中找到事物的矛盾,即找到问题。因为问题即是应该消除或缩小的差距,差距就是矛盾。

②对事物存在的矛盾进行分类,看它们是属于:历史遗留——现实产生;客观存在——主观思想;自然条件——人为造成;局部——全局;根本——枝节;眼前——长远的矛盾。

③分析矛盾的对立面,考察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其它方面互相依存、斗争、转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特性。

2.调研报告材料分析——比较分析法

做调研报告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为:先进行比较,弄清事物的异同,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集为一大类,然后再根据差异将大类划分为几个小类,依此类推,事物就被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明确地反映出客观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因素分析法

即指从调研报告材料中寻找出对事物产生、发展、运动起作用的要素,通过系统分析和科学的归纳,探寻到对事物变化起着关键作用的要素系列,掌握决定事物变化的原因,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方法。运用因素分析法,首先应进行总体分析。

第一步是把蕴藏在现象之中的各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清理出来,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将它们按一定的标准组成一个有机的多层面的网络结构。影响事物变化有种种因素,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外因(客观因素)和内因(主观因素)两大因素系列,在这一层面下,又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因素分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一般因素、特殊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必然因素、偶然因素;历史因素、现实因素;起始因素、终极因素;潜在因素、诱发因素;阶级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或工作单位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各个系列因素有可能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显现出一种网络状态。

第二步就是通过对这一网络的分析,从总体上考察研究对象,分析出现某一社会现象的综合原因。这就要求实事求是地把握诸因素的内部联系,把握其特征和转化规律,对事物的总体进行多维的、系统的,内因与外因,客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辩证的分析。其次是进行关系分析。即对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要着重分析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功能关系、转化关系、共因关系。共因往往是事物存在或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如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其共因是私欲恶性膨胀,再进一步深究,就可找出其根本原因是权力作祟.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再次是进行因素树分析。即以某一种关键性的因素系列为主要分析目标,予以系统的多层次的剖析,按因素之间的联系绘出因素树图,即:

4.调研报告(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材料的因素分析法——因素树图

这样逐层深人,直至找出最基础的原始性要点,即具体行为表现。

定性分析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科学抽象法、社区研究法(是以分析社区人口集体与特定生活环境、社会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社区的社会构成、社会功能、价值观念、日常生活及发展变化的方法)、历史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二)调研报告材料的定量分析

调研报告的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规模、范围、程度、速度等方面数量关系的情况和变化,进行变量计算和考察分析,弄清其数量特征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从事物数量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在调查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已越来越普遍,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调查研究走向完善的标志。定量分析的 基本方法有:

1.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统计分析法

即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对调研报告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关系,以揭示事物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统计分析法包括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两个部分。

①描述分析,是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加工,找出其中的规律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它主要包括:编制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曲线,测绘现象的集中趋势的离散趋势以及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等。例如:我们研究城市居民近五年来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把每户居民年收人划分为六个等级:2万元以上,17000~XX0元,14000~17000元,11000~14000元,8000~11000元,8000元以下。然后计算每一个等级中有多少户居民,这就是事件次数分布统计。计算各等级居民在全体居民中所占的比重。就是比例分布统计。计算全体居民的平均收人,就是对这个数列的集中趋势的统计。计算全体居民平均相差多少钱,就是离散趋势的统计。

②统计推论,则是指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对全体进行推论。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区间估计,统计假设检验。

2.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社会测量法

调研报告的社会测量法即通过测量和评定某一社会群体或团体中社会关系或社会意向的一种方法。社会测量法分社会关系测量和社会意向测量两种具体方法。社会关系测量法较为常用,是指将所研究的某一社会团体内部成员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系状态数量化,从而分析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可分五个步骤。

其一,确定选择标准,有六种类型:①工作标准,以测量工作团体内部的关系;②娱乐标准,以测量娱乐群体内部的关系;③社交标准,以测量社交群体内部的关系;④生活标准,以测量生活团体内部的关系;⑤学习标准.以测量学习团体内部的关系;⑥服从标准,以测量被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其二,选择指示项。一个标准,可以拟出多个指示项。如服从标准可拟出:你认为本单位谁当领导最合适?谁威信最高?你最不服谁的领导?等等。

其三,制作测试答卷。给出选择标准;限定选择数目;交代测试目的、选择范围(团体之内),说明对测量结果保密等。

其四,填答试卷。当面填写,当场收回。

其五,对试卷进行整理分析。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选择,要注意:

1.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典型材料是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它显示着事物和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有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2.运用综合材料说明观点。将一组有可比性的材料进行对比(今昔、成败、好坏、新旧、内外、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能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增加说服力。

3.用精确的统计数据说明观点。统计数据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增强调研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说服力。

三、调研报告格式

1.调研报告的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 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2.调研报告的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调研报告——前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调研报告——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调研报告——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写调研报告时,要注意克服四种问题:

一是观点与材料脱节;二是材料不充分,不能说明观点;三是堆砌材料,没有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缺乏分析与研究;四是表述不当。写作调研报告,应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语言,力争写得通俗、朴实、生动。

附一:调研报告的样本

附二:毕业论文格式

附件一:

四川理县调研报告

由『凯瑟克基金出资支持的『川越5.12专业团队能力建设研究培训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香港理工大学、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基于XX年5月底民政部赴灾区社会工作专家服务队提出的灾区需求评估调研报告,XX年8月15日至21日,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派马福云、成彦2位同志前往四川理县,对当地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以进一步完善该培训项目的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材料,保证基层干部能力的提升。现对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理县概况

理县位于四川省中部,阿坝州东南部,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是川西北交通要塞和商贸集散市场之 一,总面积4318平方公里,总人口不到5万人,居民以藏、羌、回、汉等民族为主。全县辖4镇9乡,包括杂谷脑镇、米亚罗镇、古尔沟镇、薛城镇、夹壁乡、朴头乡、甘堡乡、蒲溪乡、上孟乡、下孟乡、木卡乡、通化乡、桃坪乡。全县经济以水电、蔬菜、药材及旅游为主。

地震灾害后,在湖南省的援建下,理县灾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重点工程建设如学校、医院、农村饮水灌溉工程等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农房重建及加固工作接近完成,乡村道路、村组道路、户间道路硬化工程,乡村风貌改造,三湘大道建设等项目建设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力争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建设目标。

二、调研目的与对象:

本次调研目的是通过对基层干部的调研访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现状,了解他们对能力培训的期望,以确定能力建设的具体目标、培训方式、课程内容,并征询其对培训时间、地点的意见建议。

『基层干部是能力建设培训的对象,经过与理县县委组织部协调,本次调研主要选取了理县13个乡镇中的7个乡镇:古尔沟镇、朴头乡、杂古脑镇、甘堡乡、薛城镇、通化乡、桃坪乡,有9名乡镇干部和4名村居干部进行了培训需求访谈,其中9名乡镇级干部均为男性,年龄在28-45岁之间,均为大学专科以上文化,其中1人为硕士研究生;4名村居干部也均为男性,年龄在30-45岁之间,均为高中以上学历。

三、调研主要结果

1、灾后主要工作

地震灾害后,乡镇及村居干部的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三阶段,首先是抢险工作,包括转移安置村民、救援受伤灾民、从倒房中挖掘物资等;其次是救灾工作,包括受灾情况统计、救灾物资发放、组织搭建过渡房、兑现死亡伤残补助、配合医疗队实施救援等;第三是灾后重建工作,包括农房重建及加固以及配合湖南援建队所进行的学校建设、医院建设、三湘大道建设、农村饮水灌溉工程、道路硬化、乡村风貌改造、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扶贫工作等。

2、工作中的问题

基层干部在灾后重建中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主要包括:

(1)工作压力过大。调研中被访干部普遍表示目前面临极大的工作压力。理县经济社会发展本来存在很多欠缺,灾后重建有大量繁杂而具体工作要做,但是乡镇级政府工作人员少、工作能力不强,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原定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内要完成使得乡镇工作任务倍增,面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乡镇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再加上理县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山地带生存环境差,河谷地带耕地短缺等条件的影响,乡镇干部感到极大的工作压力。

(2)身心压力大。繁重的工作任务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深重的身心压力。我们走访6个乡镇政府的办公楼建设都滞后于当地农房、学校和医院建设,干部工作、办公环境较差,基本没有体育健身设施。乡镇工作人员长时间置身于重建第一线,吃住在办公室,难得回家得到家庭的温暖,特别是大部分干部自家也是受灾户,自家住房的重建他们却无暇顾及,有的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地震救灾以来,基层干部都没有休过节假日,每天超时工作,高负荷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低质的生活质量,加之对家人的愧疚使得他们面临极大的身心压力。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焦虑、愧疚、孤独、失落、抑郁等不良情绪,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3)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及困惑:在调研中,被访者具体讲述了他们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这主要集中在:民众对干部排斥不理解及其在民众中信誉度过低问题,重建过程中的征地补偿、拆迁问题,政策执行过程中百姓认可难、配合难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管理、技术问题,干部身心调适问题,基层干部法律法规及专业能力缺乏问题等方面。

3、教育培训需求

尽管重建过程基层干部面临极大压力,但是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据近来工作规划。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培训支持,这主要包括:

(1)基层管理的政策法规培训;

(2)社区(地区)发展理论、模式及方法培训;

(3)基层管理服务工作的技能技巧培训;

(4)自我缓解压力、疏导心理技能培训;

(5)与发达地区基层干部之间的交流学习;

(6)基层干部通用能力和素质培训;

(7)特定人员培训:例如民政、低保、妇女、计生,以及服务于西部乡村的大学生等;

(8)特定技能培训:例如解决冲突、民事调解、财务管理、村庄规划等。

四、具体培训建议

1、培训时间建议

鉴于理县当前重建工作任务繁重,考虑到工作进度安排,建议将培训时间放在10月底或11月进行,每期10天左右。

2、培训地点建议

为保证受训人员按时、集中、全面得到高质量的培训,调研小组建议将培训地点放在理县以外,九寨沟、成都是可以优先考虑的省内地点。

3、培训对象建议

根据培训方案设计以及调研情况,建议将培训对象定位于县乡基层干部、村居干部两个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建议对两个不同层次的对象分别进行培训。

4、培训方式

鉴于灾区干部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及身心压力,建议培训与休闲相结合,在课程安排上给学员一些休息时间,在课余安排一些健身娱乐休闲活动,以利于缓解压力,恢复身心健康。

5、培训课程

根据调研结果,干部能力建设培训课程应该包括如下主题:基层法律法规、社区发展与资源开发、基层政府转型(由管理到服务)、心理疏导、政府/民间团体/志愿者的协作、群体需求与服务等。

对于县乡干部增加社会工作服务、危机事件干预、人力与资源管理等;对于村居干部增加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生计重建、文化保护传承等。

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XX年9月2日

附二:

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及格式

一、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应该包括:

(1)封面(2)衬页(3)摘要(4)关键词(5)目录(提纲)(6)正文(7)参考文献目录(8)致谢(9)附录

二、送审论文装订顺序为:封面、扉页、论文(顺序为: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有的可加目录)、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见附件2)、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考核表(见附件3)、毕业论文答辩与评审表(见附件6)、封底。其中,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记录表可另页,也可利用封底上的表格。

具体如下: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小初华文行楷)

毕业论文(50号华文行楷)

题 目:关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黑体2号)

姓 名:  张三 (小三、楷体,下同)

学 号:x x x x x x x x x x

专 业: 社会工作(民政管理)

入 学 时 间: XX年秋

指导教师及职称: 李四 副教授

所 在 学 院: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XX年 5月 12 日(小三,黑体)

写 作 提 纲 (3号黑体)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1

二、双重失灵——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适度选择的理论据…………………………………………………………………………3

(一)一国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层面上的适度选择………………3

(二)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不同构成项目层面上的适度选择…………8

(三)社会保障具体保障项目不同环节层面上的适度选择…………9

三、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11

四、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7

(4号宋体)

关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2号宋体,加粗)

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两个基本机制。自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诞生以来,在不同国家和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管理、运营过程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和选择机制造成的。正因如此,……(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三号宋体、加粗)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据一国宪法和法律,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作用机制,为本国国民在特殊情况下提供经济福利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它向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津贴,用于补偿公民由于退休、失业、伤残、疾病和生育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损失。(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二、双重失灵——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适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三号宋体、加粗)

市场机制存在着“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机制必然参与社会保障之中;政府机制存在着“政府失灵”,决定了社会保障中必然需要市场机制的回归,社会保障中“双重失灵”的存在,决定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单向选择关系,需要建立一种扬两者之长(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一)一国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二)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不同构成项目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三)社会保障具体保障项目不同环节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三、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四、结束语(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XX.

2、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XX.

3、寇铁军,崔惠玉.社会保障产品属性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XX,(11).

4、[ 美]约瑟夫•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m].北京:春秋出版社,1998.

5、周庆国.试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中国行政管理,XX,(10)

三下乡调查研究篇(8)

中图分类号:F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101-02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我国现代形式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始于1987年四川成都龙泉驿成功举办的第一届桃花节,目前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我国农家乐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各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发展农家乐改善乡村的经济状况。但我国的农家乐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涉猎的范围和研究的深度不够,且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特别是在业主开办农家乐的原因研究方面仍属空白,不能为农家乐的实际经营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而农家乐健康发展又使了解业主开业原因显得迫切和必要,因此,了解我国农家乐业主开办农家乐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对业主进行指导,同时对促进整个农家乐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家乐与开办原因

1.1 农家乐

国外学者对“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具有代表性的是欧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下的定义,即“农家乐”(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并进一步认为乡村特点(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整体核心和卖点。

国内的学者对农家乐的定义也不统一。相当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农家乐是仅局限于农家庭院的旅游活动,即农民利用自家院落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但这样的定义显然已经落后于农家乐的实践,目前,农家乐的经营者已经不再只是农民,出现了国家、集体、城市居民和外来投资商等多种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经营的场所也不再只局限于自家的庭院,已经出现向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景区或周边转移的趋势,出现了很多景区内农户接待型和景区周边型农家乐。

本文更倾向于农家乐为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提法,即农家乐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特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形式。它包含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必须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第二、必须有乡村特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1.2 开办原因

农家乐开办原因,即业主开办农家乐的各种影响因素。影响业主开办农家乐的原因主要包括9项原因。通过对9项原因从“完全同意”到“一点也不同意”的5个不同认同程度的选项(赋值依次为5、4、3、2、1)中选定他们认为最适合的每一个选项,业主完成问卷的填写工作。最后,通过对9项原因的调查结论分析,从而得出农家乐开办原因的相关研究结论。本文农家乐开办原因参考了加拿大学者Donald Getz 和 Jack Carlsen对澳大利亚西部的乡村旅游相关文献,并进一步改良而成。

2 研究方法和实证调查

2.1 研究方法

本论文综合应用了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相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论文准备阶段应用文献研究法,找到了国内农家乐开办原因的相关研究空白点,借鉴了国外的相关问卷设计并做了进一步的改良。通过田野调查,取得了一手的数据资料,然后运用综合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农家乐开办原因调查结论进行分析。

2.2 样本的选择与调查

2.2.1 调查方法

本实证调查采用直接调查法,即对有一定代表性的调查对象,在事先拟定好调查提纲、设计好调查问卷的情况下,使用观察法、访问法和座谈法等进行调查采访。

2.2.2 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的第一部分包括农家乐业主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所属城市、是否本地居民等业主人口统计学特征,问卷的第二部分包括“喜欢乡村生活方式”、“结识很多有趣的人”、“认为开办农家乐是个好想法”、“想为游客提供方便”、“作为一种商业投资”、“为提高家庭生活和未来养老考虑”、“看到农家乐的市场需求”、“看到他人开办农家乐很赚钱”、“政府和村委的要求”等9项原因。

2.2.3 调查城市、类型和样点的选定

上海、武汉、成都三个城市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都是本地区农家乐发展较好的城市,地域上很有代表性。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型农家乐是我国农家乐当中,发展最好,最有代表性的类型。同时为方便调查,本文选取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型农家乐作为实证调查的类型,最终根据每个城市农家乐发展的成熟程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点作为调查对象,即上海市崇明岛的前卫村和瀛东村、武汉市的慈惠农场和木兰山、成都市的三圣乡“五朵金花”。

2.2.4 实证调查过程

2006年3月4日到3月15日,笔者对六个样点进行实证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70份,有效问卷68份,问卷有效率97.14%。

3 农家乐业主开业起始目标调查结论分析

通过对表1农家乐9项开办原因的调查结论进行分析,上海、武汉、成都三地的农家乐开办原因的总体分析如下。开办原因“认为开办农家乐是个好想法”和“想为游客提供方便” 认同百分比分别达到83.8%和88.2%,认同度均达到4.32,无论认同度或是认同百分比均位居开办原因前两位。以上数据说明业主整体对开办农家乐的认同,同意开办农家乐是农村经济多样化的重要出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农家乐初期阶段业主所具有的传统农民纯朴好客的特点。

开办原因“喜欢乡村生活方式”和“结识很多有趣的人”认同百分比分别达到80.9%和79.4%,认同度达到4.29和4.15,认同度位居开办原因第三和第五位。以上数据说明绝大多数业主开办农家乐是基于对乡村生活方式的喜爱,并很乐意把开办农家乐作为社交扩展的一种手段。

开办原因“看到农家乐的市场需求”、“作为一种商业投资”、“为提高家庭生活和未来养老考虑”和“看到他人开办农家乐很赚钱”的认同百分比分别达到82.3%、79.4%、73.6%和50.0%,认同度达到4.26、4.04、4.03和3.25,认同度分别位居开办原因的第4、6、7、9位。以上和业主开办农家乐商业经济有关方面原因的数据表明,三地业主对市场需求的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好的投资意识,对农家乐的经营效益较多地关注,但“看到他人开办农家乐很赚钱”位居末位的认同度和认同百分比则一方面说明业主开办农家乐有各自独到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农家乐整体经营现状不容乐观,产生的示范效应相当有限。

开办原因“政府和村委的要求”的认同百分比和认同度分别为57.4%和3.29,一方面说明了村委在农家乐开办过程中的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村委和政府的作用在业主开办农家乐决策过程中的局限性,只是作为外在影响因素而存在。

综上所述,业主整体上对开办农家乐的认同、传统农民纯朴好客的天性、对乡村生活方式的喜爱、对市场需求的敏锐的洞察力、较好的投资意识和乐意把开办农家乐作为社交扩展的一种手段等原因是业主开办农家乐的主要原因。农家乐整体经营现状不甚理想,对业主开办农家乐外有限的示范效应,以及村委和政府的推动作用等作为业主开办农家乐的外在影响因素其作用相当有限。

4 研究结论

本文从国内研究较少的农家乐开办原因着手,通过农家乐开办原因的实证调查研究,得出了以三地农家乐为代表的开办农家乐的共性原因。三地所表现出的好客、乡村情节、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好的投资意识等开办农家乐的原因充分体现了农家乐的特点,但经营效果不理想和政府作用的局限等急需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反省,以踏实的工作作风为业主服务,从而赢得业主的信任,更好地促进农家乐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对三地农家乐开办原因的研究农家乐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研究结论对开辟农村劳动力转移手段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指定作用。另外,本文对农家乐开办原因的研究丰富了国内农家乐领域的研究内容,弥补了国内农家乐对开办原因研究方面的空白,完善了对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手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226.

[2]杨桂华 王秀红. 农家乐经营手册[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32.

三下乡调查研究篇(9)

对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主要领域。旅游接待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成功开发、营销、运作现有或未来旅游项目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地方政府了解乡村旅游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理清旅游者与居民之间冲突的状况,以获得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国外对旅游地居民的感知及态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在进行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过程中,一直注重相关学科理论的运用和解释。许多学者纷纷通过模型假设和推理,建立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的相关理论。

国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旅游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影响三个层面。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影响居民对旅游感知的因素主要有:游客规模、居民个人因素(包括居住年限、居民性别、受教育水平、收入来源、与旅游地的距离等)、景区开发强度、旅游规划和管理水平(包括景区经营管理和政府管理)等。

我国学者对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旅游发展影响研究基本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也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章锦河以西递为例,从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等角度分析古村落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及其差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史春云(2007)等则从个体视角对九寨沟居民影响感知进行了分析,指出年龄、家庭等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影响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

二.研究区域状况

海南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乡村旅游近年来也在不断的发展。笔者选取海南典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分别是海口市演丰镇、琼海市博鳌小镇、澄迈的福山风情小镇。演丰镇是海南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2005年紧紧围绕创建文明生态镇的目标,按照“区片联创”的新模式开展了数村一体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有“区片联创”文明生态村组成的海口乡村主题公园。博鳌镇位于琼海市的东部,万泉河与南海交汇处。现有6个村民委员会,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589人,为半渔半农集镇。博鳌镇地处万泉河入海口,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研究方法

预先选取乡村旅游景区及周围地区,以随机的方法向当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对于不能独立完成问卷的居民进行问卷的讲解和记录,协助其完成。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为328份,有效率为82%。调查问卷共涉及被调查居民的个人特征、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感知、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感知、居民态度五大类34项,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处理。

四.研究结果

(一)居民的个人特征

本次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被调查对象包括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

依据调查可知:①性别上,女性人数多于男性,比例为56%,由于旅游收入并非主要收入来源,外出务工人数还占有一定比例,在家的女性较多。②年龄结构上,以29~50岁的中青年为主,共占被调查者的50%以上,一般来讲,该年龄段的人成熟,看问题有一定深度;③文化程度上,居民主要是初中文化程度,其次是小学和高中,说明居民整体仍然受教育水平偏低;④在年收入中,大部分居民的收入为1.6万至2.5万这个区间,说明居民收入水平整体还较低。⑤本人是否从事旅游活动中,仅有30%的居民是参与旅游活动的,说明居民与旅游业密切程度较低,还需要在居民中加强教育,让居民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培养参与意识。

(二)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

依据调查可知:正面影响中,居民对吸引投资较其他正面影响感知度弱,只有38.3%的居民持赞同态度,说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乡村旅游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③对旅游经济的负面影响较正面影响感知弱,尤其对旅游发展“导致少部分人受益”感知度最弱,只有28%的居民持赞成态度,说明乡村旅游发展之初,居民的收入差异较小,乡村旅游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

依据调查发现:居民对旅游的正面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强烈,对旅游的负面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很弱,正面负面影响相差极大。①在对正面影响的调查中,居民感知度较高,赞成率均在86%以上,尤其是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两项赞成率超过95%;②在对负面影响的调查中,居民感知度很弱,赞成率低于5%。本项感知调查说明旅游发展之初,居民切身感受到乡村旅游的正面影响,而负面影响较弱,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四)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

依据调查发现:和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相似,居民对旅游环境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而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

(五)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

依据调查发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态度,与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相比,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持支持态度。

五.小结

(一)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强于负面影响

通过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调查,可以发现: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感知要明显强于负面影响。根据Doxey(1975)的旅游发展阶论,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居民的正向感知明显强于负面感知,说明海南目前的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居民对经济影响关注强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

在调查中,被调查者中有60%居民的年收入处于2.5万元以下,说明居民生活水平较低,较低生活水平使村民更加关注经济问题,对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方面的关注较为淡漠。但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和环境的意识将逐渐增强。

(三)居民对乡村旅游持的赞成的态度

调查中,87%的居民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是正确的,希望乡村旅游有长远规划。

参考文献:

[1]赵玉宗、李东和、黄明丽.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5,(4):85-91.

[2] 陆林.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6,11(4):377-382.

[3] 黄洁,吴赞科.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以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长乐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3,18(6):84-89.

三下乡调查研究篇(10)

1前言

随着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困难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行,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在基本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问题之后,教育质量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体育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体育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城乡体育教育失衡问题日益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本研究通过分析地级市市区中学(简称市内中学)、县城中学与乡镇中学三类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差异,探究城乡中学体育教育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并据此提出措施,试图为缩小城乡体育教育差距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中学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以市内中学、县城中学和乡镇中学体育教育之间的差异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万方数据库、因特网等手段检索有关学校体育、教育社会学以及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收集相关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2.2.2.1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问卷效度检验: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自行设计《河南省中学学校体育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初稿,就问卷的效度进行专家访谈。根据专家建议,确定最终调查问卷。

问卷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进行问卷信度检验。

2.2.2.2问卷调查实施方法

利用在校大学生教育实习以及暑期社会实践发放调查问卷,并对参加调查的同学进行培训,在教育实习及社会实践之后收集问卷。

2.2.2.3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0份,回收率90%,其中,有效问卷88份,有效率88%。

2.2.3统计分析法

采用EXCEL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再使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育基础设施的比较

教育资源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条件。良好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可以保障学生有同等的教育机会,脱离这个前提,教育均衡发展就是空谈。中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同样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体育场地与器材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然而长期以来经济条件稍差农村中学相对城市中学而言体育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

3.1.1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设施场地的比较

3.1.1.1河南省城乡中学田径场标准化比较

3.1.1.2河南省城乡中学田径场质地比较

3.1.1.3河南省城乡中学其它运动场的比较

3.2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的比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体育师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程度及水平,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本研究对部分学校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的88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共登记了172名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现对所调查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和职称结构进行统计分析。

3.2.1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师年龄的比较

3.2.2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师性别的比较

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学校应当根据女生的数量配备一定数量的女体育教师。根据专家意见,中小学体育教师中女教师的比例在25%-30%之间比较合理。

3.2.4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的比较

教师职称反映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在登记的172名中学体育教师中中教高级职称的教师20人,占调查人数的11.6%。与河南省2009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通报数据(全省普通初中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比例达11%)基本一致。

尽管学历调查结果表明市内和县城中学高于乡镇中学,但职称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市内、县城和乡镇三类中学体育教师的职称差异均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高于市内和县城中学的体育教师,工龄也相应长一些。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河南省市内中学、县城中学和乡镇中学在体育器材场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百分比方面一般是市内中学优于县城中学,县城中学优于乡镇中学。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场地器材的数量、标准化和完好方面差异不具显著性意义,但在场地的质地方面市内中学明显好于县城中学和乡镇中学。

(2)河南省市内中学和县城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优于乡镇中学体育教师。

(3)河南省市内中学、县城中学和乡镇中学在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女教师所占比例在百分比方面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具显著性意义。

4.2建议

(1)增加投入,城乡统筹,促进乡镇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

(2)广开途径,多措并举,优化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结构

参考文献

〔1〕戴维红,许红峰.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J〕.体育学刊,2008,15(8):76-79.

上一篇: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 下一篇: 量子通信市场前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